第二章作业解答

合集下载

第2章_作业 (1)

第2章_作业 (1)

第二章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通常以( C )代表时间价值率。

A、通货膨胀补偿率B、风险报酬率C、利息率D、投资利润率2、财务管理的两个基本价值观念是( A )A、时间价值和风险收益B、利润和成本C、风险和利润D、时间价值和成本3、在存本付息的情况下,若想每年都得到利息1000,利率为5%,则现在应存入的本金应为( A )元。

(永续年金的计算问题)A、20000B、50000C、500000D、2000004、一定时期内连续发生在期末的等额支付款项,被称为( B )A、先付年金B、普通年金C、永续年金D、延期年金5、下面有关资金时间价值的表述,正确的是( A )A.资金时间价值的实质是资金周转使用后的增值额B.资金时间价值是推迟消费所获得的报酬C.资金时间价值只能用绝对数来表示D.资金时间价值的量无法进行计量(选择A,严格将来,时间价值是资金周转增值额的一部分,但是因为题目中没有使用“全部”的字样,可以理解为正确;B推迟消费获得的报酬不一定能获得报酬,比如资金不周转的情形。

)6、一项借款,期限一年,年利率8%,按复利计算每半年复利一次,则借款实际利率为( D )A、0.16%B、12.49%C、18.53%D、8.16%(已知名义利率求实际利率的情形)7、永续年金具有下列特征( C )A、每期期初支付B、每期不等额支付C、没有终值D、没有现值8、资金时间价值实质是( B )。

A、资金的自然增值B、资金周转使用后的增值C、不同时间的价值量D、对暂缓消费的报酬9、为在第三年末获得本利和100元,求每年末存入多少资金,计算时应采用(B)。

A、年金现值系数B、年金终值系数C、复利现值系数D、复利终值系数(100元是终值,所以用终值系数计算)10.每年年底存款100元,求第5年末的价值,可用( D )来计算.(终值计算问题)A.PVIF i,n B.FVIF i,n C. PVIFA i,n D.FVIFA i,n11、当利率为10%,计息期为5时,后付年金现值系数为3.791;计息期为6时,后付年金现值系数为4.355,那么利率为10%。

第二章作业答案

第二章作业答案

′ 扌
=泣 石F」 「 谬 ?r-缶 司

← 翊 0e×

Pf-礻
Σ
=DXy犭
\・


千 口

E・ 丫

L柰
矿 △
r卜
豸灬
f2 53554
.

由 荛
,' t∶ 5'。 扌 '|彳 1j冫 l1ˉ
E
lr+l'- D(lr-rl)+ Elr-rl
)十 =(卜 肯 )Ⅸ £

∶ 而 扩
+



|又
Σ ˉ ˉ ˉ 氵 `1丨 ≤ 丨

|

li茸
|“ 丨

|




)叻 甓 5掇 礁
£|艹 叫 ・
-” 1壬
∮ 【 毒 讠
^,=
^冫
×

/‘
9‘
{
53554
讠 E× =/`pfx)二 ¢

PC丨
冫衔 X屮 丨
)L古
丿 ˉ 廿
嘲 踟

`庄

=Ⅸ
=艹 '9J叉
D∞
=锆
=口 1D竿
丿 爿陉 龈裹桡 灿口
=口

`
I:91∫
焦≈
;`;B
x丿 =£ ∝ 〕
亻 乙
立冫
犭 =走
ˇ
J南

Xl⒒
'Ⅺ 、

'ˇ x夕
,fxH辶
儿〃 〃
'严
丿

第2章作业-2 参考答案

第2章作业-2 参考答案
答案:B
二、综合题
1. 若X=-0.1110,Y=-0.1101,采用原码一位乘法运算求 X·Y=? 给出计算过程。
2.若X=-0.1101,Y=-0.1011 试利用补码Booth算法(比较 法)求X·Y=? 给出计算过程。
3. 将十进制数+76.75存入某微机中,试写出其IEEE754标准规 格化单精度浮点数形式。
第2章作业-2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两个浮点数相加,一个数的阶码值为7 ,另一个数的阶码值为9 ,则需要将阶码
值较小的浮点数的小数点( )。 A .左移1 位 B .右移1 位 C .左移2 位 D .右移2 位29 .
答案: C
2、如果某单精度浮点数、某原码、某补码、某移码的32位机器数均为 OxF0000000 。这些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A .浮原补移 B .浮移补原 C .移原补浮 D . 移补原浮 答案: D
说明
初始值,最后一位补0 Y4Y5=10 +[-X]补
右移一位 Y3Y4=01
+[X]补
右移一位 Y2Y3=10
+[-X]补
右移一位 Y1Y2=01
+[X]补
右移一位 Y0Y1=10 不移位
+[-X]补
3. 解:76.75 = 1001100.11 = 1.00110011 ×26 指数E = 7 + 127 = 133 = 1000 0101B 127是单精度浮点数应加的指数偏移量。
4. 某微机内存有一个单精度规格化浮点数(IEEE754标准)为 C2308000H,试写出其真值。
计算机组成原理
1. 解: X=-0.1110,Y=-0.1101 ,X*=0.1110,Y*=0.1101。 其中寄存器 B=X* ,计数器Cd=4。计算过程:

第2章拉压作业参考解答

第2章拉压作业参考解答

aEADj + 4.5aEADj = 2aF , Dj = 2F 5.5EA
4. 再由 Hooke 定律:
FN1
=
EADj
=
2F 5.5
=
0.3636F
FN 2
= 1.5EADj
=
1.5´ 2F 5.5
2
(1)图(a)为开槽拉杆,两端受力 F=14kN,b=20mm,b0=10mm,δ=4mm。 (2)图(b)为阶梯形杆,AB 段杆横截面面积为 80mm2,BC 段杆横截面面积为 20mm2, CD 段杆横截面面积为 120mm2。 (3)图(c)为变截面拉杆,上段 AB 的横截面面积为 40mm2,下段 BC 的横截面面积为
DG
=
Dl2
-
2 3
Dl1
-
1 3
Dl3=6.89 ´10-4
m
5
2-15 求附图示圆锥形杆在轴向力 F 作用下的伸长量。弹性模量为 E。
解答 对于截面缓变的圆锥形杆可假设横截面上正应力均匀分布。横截面面积为
A(x)
=
1 4
p [d1l
-
(d1
-
d2 )x]2
/l2
ò ò ò Dl =
l
edx =
FN1
FN3
FN2
D
(2)
(b) 整体分析,示力图见附图(3)。
å M Ai = 0 : FN1 ´1 + 3´ 3´1.5 = 0
FN1 = -13.5kN
FAx A
FAy FN1
B
s1
=
FN 1 A1
=
-13.5 ´103 850 ´10-6
=
-15.88MPa

第二章作业 参考答案

第二章作业  参考答案

第二章作业2、画前驱图4、程序并发执行时为什么会失去封闭性和可再现性?答:程序在并发执行时,是多个程序共享系统中的各种资源,因而这些资源的状态将由多个程序分别来改变,致使程序的运行换去了封闭性,这样,某程序在执行时,必然会受到其它程序的影响。

程序在并发执行时,由于失去了封闭性,也将导致其再失去可再现性。

8、试说明进程在三个基本状态之间转换的典型原因。

答:16. 进程在运行时存在哪两种形式的制约?试举例说明之。

答:同步:直接的相互制约关系,例如A进程向B进程传递数据,B进程接收数据后继续下面的处理;互斥:间接的相互制约关系,例如进程共享打印机。

22、试写出相应的程序来描述P82图2-17所示的前驱图。

图(a)int a1=0,a2=0,a3=0,a4=0,a5=0,a6=0;a7=0;a8=0;parbeginbegin S1;V(a1);V(a2);end;begin P(a1);S2;V(a3);V(a4);end;begin P(a2);S3;V(a5);end;begin P(a3);S4;V(a6);end;begin P(a4);S5;V(a7);end;begin P(a5);S6;V(a8);end;begin P(a6);P(a7);P(a8);S7;end;parend图(b)int a1=0,a2=0,a3=0,a4=0,a5=0,a6=0;a7=0;a8=0;a9=0;a10=0;parbeginbegin S1;V(a1);V(a2);end;begin P(a1);S2;V(a3);V(a4);end;begin P(a2);S3;V(a5);V(a6);end;begin P(a3);S4;V(a7);end;begin P(a4);S5;V(a8);end;begin P(a5);S6;V(a9);end;begin P(a6);S7;V(a10);end;begin P(a7);P(a8);P(a9);P(a10);S8;end;parend28、在测量控制系统中的数据采集任务,把所采集的数据送一单缓冲区;计算任务从该单缓冲中取出数据进行计算。

第2章作业参考答案

第2章作业参考答案

2. 一批晶体管中有个 9 个合格品和 3 个不合格品,从中任取一个安装在电子设备上。若取 出不合格品不再放回,求取得合格品前已取出的不合格品个数的分布律和分布函数。 解:
X0 1 2
3
p 3/4 9/44 9/220 1/220
⎧ 0,
x<0
F (x) = ⎪⎪⎪⎨321/ 4/ ,22,
0≤ x <1 1≤ x < 2
求: (1) 系数 A,B; (2) X 落在区间(-1,1)的概率; (3) X 的概率密度。 解:
x∈R
7. 从一批子弹中任意抽出 5 发试射,若没有一发子弹落在靶心 2 厘米以外,则接受该批子 弹。设弹着点与靶心的距离 X(厘米)的概率密度为
f
(
x)
=
⎪⎧ ⎨
Axe−
x2
,
⎪⎩ 0,
0< x<3 其他
X
~
B
⎛ ⎜⎝
4,
1 5
⎞ ⎟⎠
, 故分布律为
P( X = k) = C4k (0.2)k (0.8)4−k , k = 0,1, 2, 3, 4
( ) (2)P X = k
=
C5k
*
C 4− 20
k
C245
k = 0,1,2,3,4
5. 临床观察表明,某药物产生副作用的概率为 0.002。现在 900 个患者服用该药物,求至 少有3例患者出现副作用的概率.
试求:(1)系数 批子弹被接受的概率。 解:
⎧ 0,
x<0
∫ ∫ (2) F(x) =
x −∞
f
(t)dt
=
⎪⎪ ⎨ ⎪
x2 0 1 − e−9

第二章作业题解答

第二章作业题解答

第二章静电场习题解答2-1.已知半径为F = Cl的导体球面上分布着面电荷密度为A = p s0 cos的电荷,式中的炖0为常数,试计算球面上的总电荷量。

解取球坐标系,球心位于原点中心,如图所示。

由球面积分,得到2用打Q =护= J j p50cos OrsmOd Od(p(S) 0 0In x=j j psQSefsinGded00 0In n=PsF j J cos ageded(p0 0丸=sin20d0 = 0o2-2.两个无限人平面相距为d,分别均匀分布着等面电荷密度的异性电荷,求两平面外及两平面间的电场强度。

解对于单一均匀带电无限人平面,根据对称性分析,计算可得上半空间和卞半空间的电场为常矢量,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由高斯定理,可得电场大小为E = ^-2e0对于两个相距为的d无限大均匀带电平面,同样可以得到E] = E“耳=E3题2-2图因此,有2-3.两点电荷q、= 8C和q2 = -4C ,分别位于z = 4和),=4处,求点P(4,0,0)处的电场强度。

解根据点电荷电场强度叠加原理,P点的电场强度矢量为点Si和Si处点电荷在P处产生的电场强度的矢量和,即E r = Qi 弘 | ① R?4T V£0/?/ 4TT£0R] = r — r L = 4e v — 4e., R 、= J 4-0 " + 0-4 ~ = 4>/2 R 2 =r —r 2 =4e v -4e v , R 2 = J 4-0 ' + 0-4 ' = 4>/22-7. 一个点电荷+q 位于(-a, 0,0)处,另一点电荷-2q 位于(a,0,0)处,求电位等于零的 面;空间有电场强度等于零的点吗?解根据点电荷电位叠加原理,有々)=丄]鱼+鱼4矶丄忌」式中Rj =r-r L = x-\-a e v + ye v +e. R i = yl x + a 2 + r+^2 R 2 =r-r 2 = x ~a e v + ),e y+e r R? — yj x — ci + )r +代入得到式中代入得到心孟 _______ 1^x + a)2+ y 2+ z 22JaS+b+z 2(3x+d )(x+3a ) + 3),+3z ,=0根据电位与电场强度的关系,有电位为零,即令简化可得零电位面方程为要是电场强度为零,必有E x = 0, E y = 0, E : = 0一 (x+ d)[(x + d)2 + y 2 + ^2p + 2(—d)[(—d)2+ y 2 + 疋 -)^(x+n)2 + y 2 + z 2 2 +2y^(x-a)2 + y 2+ z 2丄-z[(x + d)2 + + 疋 2+2z[(x-d)2 +)*此方程组无解,因此,空间没有电场强度为零的点。

第二章 力学作业答案

第二章 力学作业答案

第二章 力学一.选择题1【基础训练4】、如图2-14,物体A 、B 质量相同,B 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滑轮与绳的质量以及空气阻力均不计,滑轮与其轴之间的摩擦也不计.系统无初速地释放,则物体A 下落的加速度是 (A) g. (B) 4g /5 . (C) g /2 . (D) g /3 .,,42,/2,.5b b b a a a b a b a a T m a m g T ma g T T a a a =-==== 2【自测1】、在升降机天花板上拴有轻绳,其下端系一重物,当升降机以加速度a 1上升时,绳中的张力正好等于绳子所能承受的最大张力的一半,问升降机以多大加速度上升时,绳子刚好被拉断(A) 2a 1. (B) 2(a 1+g ).(C) 2a 1+g . (D) a 1+g .[C ]1max max 122T mg ma m a a ma T T T mg maa a g -==+==-==+物对地物对机机对地()3【自测2】、质量为m 的小球,放在光滑的木板和光滑的墙壁之间,并保持平衡,如图2-22所示.设木板和墙壁之间的夹角为,当逐渐增大时,小球对木板的压力将 (A) 增加. (B) 减少. (C) 不变.(D) 先是增加,后又减小.压力增减的分界角为=45°.αm图2-22BA【解答】受力分析如图右所示:垂直于板面的压力sin /sin N mg N mg αα=→=4【自测3】、两个质量相等的小球由一轻弹簧相连接,再用一细绳悬挂于天花板上,处于静止状态,如图2-23所示.将绳子剪断的瞬间,球1和球2的加速度分别为(A) a 1=g,a 2=g. (B) a 1=0,a 2=g. (C) a 1=g,a 2=0. (D) a 1=2g,a 2=0[D ]121211200020T m g F F m g m m F mgT mg F ma a g a --=-====→--==-=弹弹弹弹,(负号表示向下)5【附录A3】.一根细绳跨过一光滑的定滑轮,一端挂一质量为M 的物体,另一端被人用双手拉着,人的质量M m 21=.若人相对于绳以加速度a 0向上爬,则人相对于地面的加速度(以竖直向上为正)是(A) 3/)2(0g a +. (B ) )3(0a g --.图2-23(C3/)2(0g a +- (D)0a()()()()3/2,3/,)(00000a g a a a g a ma a m M g m M a a m mg T MaT Mg +=+∴-=++=-+=-=-二、填空题6【基础训练9】、 质量为m 的小球,用轻绳AB 、BC 连接,如图2-18,其中AB 水平.剪断绳AB 前后的瞬间,绳BC 中的张力比 T : T ′= .A7【自测9】质量分别为m 1、m 2、m 3的三个物体A 、B 、C ,用一根细绳和两根轻弹簧连接并悬于固定点O ,如图2-27.取向下为x 轴正向,开始时系统处于平衡状态,后将细绳剪断,则在刚剪断瞬时,物体B 的加速度B a ϖ=_______;物体A 的加速度A a ϖ=______.()g m m a a g m f g m a m f mg f f g m m B A ab B a ab ab3232232-.0,--.,=====+=+断后,未断时,8【自测10】、一小珠可以在半径为R 的竖直圆环上作无摩擦滑动,如图2-28.今使圆环以角速度绕圆环竖直直径转动.要使小珠离开环的底部停在环上某一点,则角速度最小应大于_____gR________.22min cos sin sin ,cos N mg N m R g gg R RRθθωθωωθ==∴=>∴>三、计算题9【基础训练12】、水平转台上放置一质量M =2 kg 的小物块,物块与转台间的静摩擦系数μs =,一条光滑的绳子一端系在物块上,另一端则由转台中心处的小孔穿下并悬一质量m =0.8 kg 的物块.转台以角速度ω=4 rad/s 绕竖直中心轴转动,求:转台上面的物块与转台相对静止时,物块转动半径的最大值r max 和最小值r min .O x A B Cm 1 m 2m 3ORO图2-28AB?10【自测12】、质量为m 的小球,在水中受的浮力为常力F ,当它从静止开始沉降时,受到水的粘滞阻力大小为f =kv (k 为常数).证明小球在水中竖直沉降的速度v 与时间t 的关系为),e 1(/m kt kFmg ---=v 式中t 为从沉降开始计算的时间。

物理作业 第二章 典型习题答案与解析

物理作业 第二章 典型习题答案与解析

【第二章典型习题】1.教室门框的高度最接近于()A 1米B 2米C 5米D 8米2.小明同学用刻度尺测出一个物体的长度为,下面物体中最接近这个数值的是( )A、物理课本的厚度B、一根粉笔的长度C、黑板的长度D、饮水杯的高度3.章天同学用一把刻度尺4次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下列记录数据中错误的是()A.B.C.D.4.以相同速度同方向飞行的加油机和受油机,选地面为参照物,它们是的;选其中的任何一个为参照物,另一个是的。

5.小船在河里顺流而下,船上坐着一个人,河岸上有树,那么相对于船来说,人是_____的,树是_______的(填“运动”或“静止”)6.诗人曾写下这样的诗句:“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

其中“桥流水不流”,诗人选择的参照物是( )A、桥B、河岸C、水D、岸上的树7.小明骑自行车在沱江河堤上沿河岸向下游行驶,感觉无风,但堤上柳树的枝叶却在随风飘动,此时的风向是( )A、向下游B、向上游C、向河对岸D、从对岸吹过来8.坐在逆水驶向上游的船中的乘客,我们说他静止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的?( )A.河岸上的树B.船舱C.迎面驶来的船D.河水9.临沂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今天的临沂更是美丽壮观。

位于临沂市中心处的某大酒店建有观光电梯,乘客在竖直上下的过程中便可欣赏到临沂城的美丽景色。

在这一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电梯内的某一乘客为参照物,其他乘客是运动的B.以电梯为参照物,所有乘客都是运动的C.以地面上的树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D.以路面上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10.谁也没有我跑得快!我是()A.高速奔驰的磁悬浮列车B.高空翱翔的超音速战机C.让万物生长的阳光D.把“神六"送上天的“长征”运载火箭11.即将开工建设的京沪高速列车运行速度可达350㎞/h,这个速度相当于m/s,两地之间的铁路线长为1400㎞,那么列车从北京到上海至少需要h.12.飞机在10min内飞行了180km,它的速度是_________km/h,合_____m/s。

材料加工第2章作业参考答案

材料加工第2章作业参考答案

第2章作业参考答案1. 液态金属成形的一般工艺过程是怎样的?结合其工艺特点分析该类工艺的优点、缺点和和适用范围。

液态金属成形是将液态金属注入铸型中使之冷却、凝固而形成零件的方法,一般工艺过程包括模样制造、铸型制造、金属熔化与充型、凝固等关键步骤。

铸造为液体成形具有不受零件大小/薄厚/复杂程度限制、可制造各种合金铸件、相对焊接和塑性成形而言尺寸精度高、成本低等优点;但需要造型、浇注等步骤,工艺相对繁琐,工件承载能力不如锻件,同时工作环境差,粉尘多。

铸造适用于绝大部分零件,适用范围广。

(工艺过程三点明确。

明确分析优点、缺点和适用范围,同时结合其工艺特点)2.铸造合金流动性差对铸件质量有何影响?浇注时金属液过热温度及其他工艺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初步判断一下HT350和HT200两种合金,哪个流动性好,为什么?什么是液态金属的充型性能?它与那些因素有关?流动性差,金属充型能力差,铸件成形质量降低;液态金属中的气体夹杂物不易浮出,易产生气孔、夹杂;对缩孔和裂纹的充填和愈合作用减弱,易产生缩孔、裂纹等缺陷。

HT200流动性好,HT200碳含量在3.0~3.6%,HT350在2.7~3.2%,因HT200成分更靠近共晶点,固-液区间小,熔点较低,故流动性好(固液两相区越大,结晶温度范围越大,枝晶越发达,流动性越差)。

(流动性影响,判断及理由)充型能力:指液态金属充满型腔,获得形状完整、轮廓清晰健全铸件的能力。

充型能力首先取决于合金的流动性,同时又受到铸型性质(如铸型蓄热系数、铸型温度、铸型中的气体)、浇注条件(如浇注温度、充型压头、浇注系统结构)以及铸件结构(如模数、复杂程度等)的影响。

(充型能力定义,四个影响方面)3. 缩孔、缩松的区别是什么?什么样的合金容易出现疏松缺陷?生产中如何采取措施防止缩孔、缩松缺陷的产生?缩孔缩松的区别在形态,而取决于凝固方式,当铸件以逐层凝固方式凝固时,液态金属的流动使收缩集中到铸件最后凝固部分形成集中孔,即缩孔;而铸件以体积凝固方式凝固时,枝晶间隙的液体得不到补缩而形成小的孔洞,即缩松。

第2章反应作业答案

第2章反应作业答案

第2章均相反应动力学作业题答案2-1 一分批进行的均相酶反应,底物的初始浓度为3×10-5mol/L ,Km=1×10-3mol/L ,经过2min 后,底物转化了5%。

假定该反应符合M-M 方程,试问当该反应经过10min 、30min 和60min 时,该底物转化了多少?2-1 答案:。

,;,;,,时,,,),(,而,,,可视为一级反应,785.0X min 60t 537.0X min 30t 236.0X min 10t ,e 1X ,026.0295.0ln k %5X min 2t e 1X t k X 11lnX 1C C t k C C ln dt k C dC C k dtdC C k C K r r ,C K ,C K C r r S S S t 026.0S 1S t k S 1SS 0S S 1S0S t01C C S S S 1SS 1S m max S 0S m Sm Smax S 1S 0S======-==-===-==--===-=-==〉〉+=--⎰⎰2-2 某酶反应,其Km=0.01mol/L 。

为了求其最大反应速率r max 值,现通过实验测得该反应进行5min 时,底物已转化了10%,已知C S0=3.4×10-4mol/L ,并假定该反应可用M-M 方程表示。

试求: (1)最大反应速率r max 为多少?(2)反应15min 后,底物浓度为多少?2-2答案:。

)(,时,,,),(,而,,,可视为一级反应,L /mol 1048.2)271.01(104.3X 1C C ,271.0e 1e 1X minL /mol 101.201.0021.0K k r ,021.059.0ln k %10X min 5t e 1X t k X 11lnX 1C C t k C C ln dt k C dC C k dtdC C k C K r r ,C K ,C K C r r 44S 0S S 15021.0t 021.0S 4m 1max 1S t k S 1SS 0S S 1S0S t01CC S S S 1SS 1S m max S 0S m Sm Smax S 1S 0S --⨯----⨯=-⨯=-==-=-=⋅⨯=⨯===-===-==--===-=-==〉〉+=⎰⎰2-3试根据下列实验数据确定rmax 、Km和KI值,并说明该酶反应是属于竞争由图可得:(1/r max )×102=1,r max =100μmol/Lmin 。

第二章作业解答

第二章作业解答

(3)动态分析:h参数微变等效电路如
解图2.11所示。
rbe
rbb'
(1
)
26mV I EQ
≈2.73k
A u
(Rc ∥ RL ) rbe (1 )Rf
≈-7.7
Ri Rb1 ∥ Rb2 ∥[rbe (1 )Rf ] ≈3.7k
Ro Rc 5k
若电容Ce开路,则Re串入电路
A u=- rbe+(β1(+ Rcβ∥ )(R ReL+ )Rf )≈- 1.92 Ri =Rb1∥ Rb2∥ [rbe+(1+β)(Re+Rf )]≈4.1Ω k
2.5 在图P2.5所示电路中,已知晶体管的=80,rbe=1kΩ,U=i
20mV;静态时UBEQ=0.7V,UCEQ=4V,IBQ=20μA。判断下列 结论是否正确,凡对的在括号内打“”,否则打“×”。
(1) ( ) Au
4
20103
200
(2)Au
4 0.7
5.71


(3)
Au
805400( 1
=
I CQ β
=
2 ×10 -3 100
= 20 μA
Rb
= VCC- U BEQ I BQ
12-0.7 =
0.02
≈ 565 kΩ
(2)求解RL:
图P2.9
Au
Uo Ui
100100 1
Au
R' L
rbe
100R'L 1.4
R'L 1.4k
Rc // RL 1.4 RL 2.625k
2.10 在图P2.9所示电路中,设静态时ICQ=2mA,晶体管饱和管压 降UCES=0.6V。试问:当负载电阻RL=∞和RL=3kΩ时电路的最大 不失真输出电压各为多少伏? 解:由于ICQ=2mA,所以UCEQ=VCC-ICQRc=6V。 空载时,输入信号增大到一定幅值,电路首先出现饱和失真。故

数据结构第二章作业及答案

数据结构第二章作业及答案

8
解答(续):
(2) 插入操作基本步骤: 1) 若i不合法或表L已满,算法结束并返回 ERROR;否则转2) 2) 将第i个元素及之后的所有元素均后移一个位置 3) 将新元素写入空出的位置; 4) 表长+1
9
解答(续):
插入操作算法(算法2.4 ):
Status ListInsert_Sq(SqList &L, int i , ElemType e) { //在顺序线性表L中第i个位置之前插入新的元素e, // i的合法值为1≤i≤ListLength_Sq(L)+1 if (i<1||i>L.length+1)return ERROR; //i值不合法 if (L.length>=L.listsize) { //当前存储空间已满,重新分配空间 newbase=(ElemType*)realloc(L. elem, (L.listsize+LISTINCREMENT)*sizeof (ElemType)); if (!newbase)exit(OVERFLOW); //存储分配失败 L. elem=newbase; //新基址 L.listsize+=LISTINCREMENT; //增加存储容量 } q=&(L.elem[i-1]); //q为插入位置 for (p=&(L. elem[L.length-1]); p>=q ; --p) *(p+1) = *p; //插入位置及之后的元素右移 *q=e; //插入e ++L.length; //表长增1 return OK; }//ListInsert_Sq
15
4.若某线性表最常用的操作是存取任一指定序号的元素和在最 后进行插入和删除运算,则利用( )存储方式最节省时间。 A.顺序表 B.双向链表 C.带头结点的双向循环链表 1 D.循环链表

第2章作业--完成

第2章作业--完成

第2章习题一、是非题(错误需说明理由)1.由于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存在,实际气体的摩尔体积一定小于同温同压下的理想气体的摩尔体积,所以,理想气体的压缩因子Z=1,实际气体的压缩因子Z<1。

(错,因为实际气体的Z可能大于1,也可能等于1,也可能小于1)2.纯物质由蒸气变成固体,必须经过液相。

(错,可以直接变成固体)3.气体混合物的virial系数,如B,C …,是温度和组成的函数。

(对)4.三参数对应态原理较两参数对应态原理优秀,因为前者适合于所有流体。

(错,三参数对应态原理不能适用于任何流体,一般能用于正常流体)5.在压力趋近于零的极限条件下,所有的流体将成为简单流体。

(错,简单流体系指一类非极性的球形流体,如Ar等,与所处的状态无关)6.压力低于所处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的液体称为过热液体。

(对)7.压力高于同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的气体称为过冷蒸气。

(对)二、选择题1.T温度下的过冷纯液体的压力P(A )A >p s(T) B< p s(T) C = p s(T)2.T温度下的过热纯蒸汽的压力P(B)A >p s(T) B< p s(T) C = p s(T)3.指定温度下的纯物质,当压力大于该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时,该物质的状态为:(B)A 饱和蒸气B 超临界流体C 过热蒸气D压缩液体4.偏心因子是从下列定义的(C)A 分子的对称性B 蒸气压性质C 分子的极性5.纯物质的第二维里系数B (A)A 仅是T的函数B 是T和p的函数C 是T和V的函数D 是任何两个强度性质的函数6.真实气体在( D )的条件下,其行为与理想气体相近。

A高温高压B低温低压 C 低温高压 D 高温低压三、填空题(如有计算部分,需按计算题处理:分布列式说明)纯物质的临界等温线在临界点的斜率和曲率均为零,在数学上可以表示为1.和。

2.对于纯物质,一定温度下的泡点压力与露点压力是相同的(相同/不同);一定温度下的泡点与露点,在p-T图上是重叠的(重叠/分开),而在p-V图上是分开的(重叠/分开),泡点的轨迹称为饱和液相线,露点的轨迹称为饱和汽相线,饱和气、液相线与三相线所包围的区域称为汽液共存区。

连续介质力学作业(第二章)习题和答案

连续介质力学作业(第二章)习题和答案

连续介质力学作业(第二章)参考答案1、初始构型和当前构型的转换关系:21122X X x +=,21222X X x +=,33X x = 其中()321,,X X X 为一个物质点在初始构型上的坐标,()321,,x x x 为同一个物质点在当前构型上的坐标。

参考基是~3~2~1,,e e e 标准正交基求:(1)变形梯度F(2)右Cauchy-Green 变形张量C (3)Green 变形张量E(4)初始构型上一向量~33~22~11~e X e X e X X ++=,变形后在当前构型上是~x ,证明~~~~X C X x x ••=•和()~~~~~~2X E X X X x x ••=•−•(5)左Cauchy-Green 变形张量b (6)Almansi 变形张量A解答:(1)⎟⎟⎟⎠⎞⎜⎜⎜⎝⎛⎥⎥⎥⎥⎥⎥⎥⎦⎤⎢⎢⎢⎢⎢⎢⎢⎣⎡=⎟⎟⎟⎠⎞⎜⎜⎜⎝⎛3213211001220221X X X x x x (2)⎥⎥⎥⎥⎥⎥⎦⎤⎢⎢⎢⎢⎢⎢⎣⎡=⎥⎥⎥⎥⎥⎥⎥⎦⎤⎢⎢⎢⎢⎢⎢⎢⎣⎡⎥⎥⎥⎥⎥⎥⎥⎦⎤⎢⎢⎢⎢⎢⎢⎢⎣⎡=•=100232022310012202211001220221TTF F C(3)()⎥⎥⎥⎥⎥⎥⎥⎦⎤⎢⎢⎢⎢⎢⎢⎢⎣⎡=−=000041220224121I C E (4)~33~221~121~2222e X e X X e X X x +⎟⎟⎠⎞⎜⎜⎝⎛++⎟⎟⎠⎞⎜⎜⎝⎛+=[]~~3213212321222123221221~~100023202232223232222XC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321321212221~~~~210002120221222121XE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5)⎥⎥⎥⎥⎥⎥⎥⎦⎤⎢⎢⎢⎢⎢⎢⎢⎣⎡=1001220221F ⎥⎥⎥⎥⎥⎥⎦⎤⎢⎢⎢⎢⎢⎢⎣⎡=⎥⎥⎥⎥⎥⎥⎥⎦⎤⎢⎢⎢⎢⎢⎢⎢⎣⎡•⎥⎥⎥⎥⎥⎥⎥⎦⎤⎢⎢⎢⎢⎢⎢⎢⎣⎡=•=1000232022310012202211001220221TTF F b(6)()⎥⎥⎥⎦⎤⎢⎢⎢⎣⎡−−=−=−10005.2220225.2211b I A2、一个连续体内的任意一点,初始时刻坐标为()Y X ,,经过t 时刻后,变为()y x ,,其中:atY X x +=,Y y = ,其中a 是常数。

数值分析第二章作业答案

数值分析第二章作业答案

第二章1.试证明nn R⨯中的子集“上三角阵”对矩阵乘法是封闭的。

证明:设n n R B A ⨯∈,为上三角阵,则)( 0,0j i b a ij ij >== C=AB ,则∑==nk kjik ij b ac 1)( 0j i c ij >=∴,即上三角阵对矩阵乘法封闭。

2.已知矩阵⎥⎥⎥⎦⎤⎢⎢⎢⎣⎡-=512103421121A ,求A 的行空间)(T A R 及零空间N(A)的基。

解:对T A 进行行变换,⎥⎥⎥⎥⎦⎤⎢⎢⎢⎢⎣⎡⇒⎥⎥⎥⎥⎦⎤⎢⎢⎢⎢⎣⎡--⇒⎥⎥⎥⎥⎦⎤⎢⎢⎢⎢⎣⎡-=00100010121420050000121501131242121TA 3)(=∴T A r ,)(T A R 的基为[][][]T T T 5121,03421121321=-==ααα,由Ax=0可得[]Tx 0012-=∴N(A)的基为[]T0012-3.已知矩阵321230103A ⎡⎤⎢⎥=⎢⎥⎢⎥⎣⎦,试计算A 的谱半径()A ρ。

解:2321()det()230(3)(64)013A f I A λλλλλλλλ---=-=--=--+=--max 35()3 5.A λρ=+=+4、试证明22112212211221,,,R E E E E E E ⨯+-是中的一组基。

,其中11121001,0000E E ⎛⎫⎛⎫== ⎪ ⎪⎝⎭⎝⎭22210000,1001E E ⎛⎫⎛⎫== ⎪ ⎪⎝⎭⎝⎭。

1222112112211221134112212211221234134411221221122123410010000,,,00001001010110100000E E E E E E E E k k k k k k k E E E E E E k k k k k k E E E E E ⎛⎫⎛⎫⎛⎫⎛⎫==== ⎪ ⎪ ⎪ ⎪⎝⎭⎝⎭⎝⎭⎝⎭⎛⎫⎛⎫+=-= ⎪ ⎪-⎝⎭⎝⎭+⎛⎫⎛⎫++++-== ⎪ ⎪-⎝⎭⎝⎭++++-解:,()()令因此()(0000O E ⎛⎫== ⎪⎝⎭)12331112212212211221111221122122112222112212211221 0 ,22,,,k k k k a a A V a a a a a aA a a E E E E E E R E E E E E E ⨯⇔====⎛⎫=∈ ⎪⎝⎭+-=+++-+∴+-对于任意二阶实矩阵有()()是中的一组基。

第二章作业参考答案

第二章作业参考答案

第⼆章作业参考答案第⼆章1.请分别画出⼆进制⽐特流01001011的NRZ、Manchester和Difference Manchester编码。

约定:对于不归零码低电平代表0,⾼电平代表1;对于曼彻斯特编码由⾼到低电平的跳变代表0,从低到⾼电平的跳变代表1;对于差分曼彻斯特编码每位开始有跳变代表0,反之代表1。

2.数字数据的模拟信号编码中数字调制的三种基本形式。

移幅键控法ASK、移频键控法FSK、移相键控法PSK3.PCM的步骤及⽅法PCM的典型应⽤就是语⾳数字化。

PCM主要包括:采样、量化、编码。

采样:以采样定理为基础,对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进⾏周期性采样,利⽤有限个采样值代替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

只要采样频率⼤于等于有效信号最⾼频率或其带宽的⼆倍,则采样值便可包含原始信号的全部信息,利⽤低通滤波器可以从这些采样中重新构造出原始信号。

量化:使连续模拟信号变为时间轴上的离散值,将采样样本按照量化级取值。

编码:将离散值变成⼀定位数的⼆进制数码。

量化级越多,量化精度越⾼,需要的⼆进制位数越多。

4.什么是⽐特同步和帧同步?什么是同步通信和异步通信,⼆者的区别是什么?⽐特同步⼜叫位同步,是数据通信中最基本的同步⽅式。

⽐特同步是指接收端将时钟调整到和发送端完全⼀样,当接收到⽐特流后,在正确的时刻对收到的信号根据事先已约定好的规则进⾏判决,从⽽将发送端发送的每⼀个⽐特都正确地接收下来。

(正确时刻:通常就是在每⼀个⽐特的中间位置判决规则:如,电平若超过⼀定数值则为1,否则为0)。

数据通常以帧为单位进⾏发送。

帧同步是指接收端应当能从收到的⽐特流中准确地区分出⼀帧的开始和结束的位置。

帧同步⼜叫帧定界。

同步通信是每发送完⼀个帧进⾏⼀次同步。

这个帧中通常含多个字符、多个字节或不定长的较多的⽐特,即同步通信中⼀次传输的数据量⼀般⽐较⼤。

同步通信要求发送时钟与接收时钟应保持完全⼀致,以免发⽣太⼤时钟误差的积累,从⽽产⽣接收错误。

第二章作业答案

第二章作业答案

第二章作业答案(一)1、某地区在编制材料预算价格时,确定每年需某型号钢材50000t,调入情况如下: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其原价计算解:(1050×25000+1450×15000+1600×10000)/50000=1280元/t2、某装饰公司采购1000m2的花岗石至施工现场,已知该材料出厂价为1000元/m2,运杂费30元/m2,当地供销部门手续费为1%,采购及保管费率为1%,单位材料里检验试验费为3元/m2,则这批花岗石的材料费用为多少?解:材料预算单价=(材料原价+运杂费+手续费)*(1+采购保管费率)+材料检验试验费=(1000+30+1000*1%)* (1+1%)*1000+3*1000=105.34万元3、某工地水泥从两个地方采购,其采购量及有关费用如下所示,则该工地的水泥基价为多少元/吨?(采购及保管费率为3%)采购处采购量原价运杂费运输损耗费来源一300吨240元/吨20元/吨0.5%来源二200吨250元/吨15元/吨0.4% 解:材料原价=(240*300+250*200)/500=244元/吨材料运杂费=(20*300+15*200)/500=18元/吨运输损耗费={(240+20) *0.5%*300+(250+15) *200*0.4%}/(300+200)=1.204元/吨基价= (材料原价+运杂费+运输损耗费)*(1+采购保管费率)=(244+18+1.204) * (1+3%)=271.1元/吨第二章作业(2)1、某施工机械耐用总台班为800台班,大修周期数为4,每次大修理费用为1200元,则该机械的台班大修理费为()元。

解:台班大修理费=(一次大修理费*寿命期内大修理次数)/耐用总台班其中耐用总台班=大修间隔台班*大修周期大修周期=耐用总台班/大修间隔台班又:大修周期=寿命期大修理次数+1所以,寿命期大修理次数=大修周期-1台班大修理费=(一次大修理费*寿命期内大修理次数)/耐用总台班=[1200*(4-1)]/800=4.5元2、某施工机械预计使用年限内的耐用总台班是2400台班,机械预算价格是360万元,残值率是5%,时间价值系数是1.25,则该机械的台班折旧费是()元。

第二章习题答案(作业)

第二章习题答案(作业)

第⼆章习题答案(作业)第⼆章习题答案2(1)为什么计算机内部采⽤⼆进制表⽰信息?既然计算机内部所有信息都⽤⼆进制表⽰,为什么还要⽤到⼗六进制和⼋进制数?参考答案:(略)2(7)为什么计算机处理汉字时会涉及到不同的编码(如,输⼊码、内码、字模码)?说明这些编码中哪些是⽤⼆进制编码,哪些不是⽤⼆进制编码,为什么?参考答案:(略)3.实现下列各数的转换。

(1)(25.8125)10= (?)2= (?) 8= (?) 16(2)(101101.011)2 = (?)10= (?) 8= (?) 16= (?) 8421(3)(0101 1001 0110.0011)8421 = (?)10= (?) 2= (?) 16(4)(4E.C)16 = (?)10= (?) 2参考答案:(1)(25.8125)10 = (1 1001.1101)2 = (31.64) 8 = (19.D) 16(2)(101101.011)2 = (45.375)10 = (55.3) 8 = (2D.6) 16 = (0100 0101.0011 0111 0101) 8421(3)(0101 1001 0110.0011)8421 = (596.3)10 = (1001010100.01001100110011…) 2 = (254.4CCC…) 16 (4)(4E.C)16 = (78.75)10 = (0100 1110.11) 24.假定机器数为8位(1位符号,7位数值),写出下列各⼆进制数的原码和补码表⽰。

+0.1001,–0.1001,+1.0,–1.0,+0.010100,–0.010100,+0,–0参考答案:(后⾯添0)原码补码+0.1001:0.1001000 0.1001000–0.1001: 1.1001000 1.0111000+1.0:溢出溢出–1.0:溢出 1.0000000+0.010100:0.0101000 0.0101000–0.010100: 1.0101000 1.1011000+0:0.0000000 0.0000000–0: 1.0000000 0.00000005.假定机器数为8位(1位符号,7位数值),写出下列各⼆进制数的补码和移码表⽰。

第二章作业及答案

第二章作业及答案

第二章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辨析题(请先判断对错,再说明原因)1. 凡是亲眼所见,亲耳所听的都是直接经验,是对客观事物最真实的、最本质的反映。

二、材料分析题1.阅读下面有关真理论述的材料:【材料1】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的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毛泽东说:“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

”【材料2】实用主义者詹姆斯说:“凡是有利于我们工作,并使我们得到效果的东西就是真理,这也是真理的唯一标准。

”【材料3】诺贝尔奖获得者、华人科学家丁肇中在谈到他的科学研究体会时说:“20世纪70年代,人们已经知道所有的基本粒子是由3种夸克组成的。

我的问题是,为什么只有3种夸克?为了寻找新夸克,我决定建筑一个高灵敏度的探测器。

当时所有的人都认为只有3种夸克,因为3种夸克可以解释所有的现象,所以这个实验室被费米国家实验室和西欧核子中心拒绝了,认为是不可能的。

1972年到1974年间,我们在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用一个比较低能的加速器来做这个实验,终于发现了一种新夸克。

这表示,以前说只有3种夸克的观念是错的,有四种夸克。

有了第四种,就可能有第五种、第六种,把以往的观念改变了。

”根据上述材料请回答:⑴材料1、2的观点一致吗?为什么?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观点分析材料2的观点。

⑵材料3中的科学发现过程在认识论上对我们发现和发展真理有哪些启示?答案要点:一、辨析题1.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亲眼所见,亲耳所听是感性认识的感觉阶段,是直接的感性经验。

由于认识主体和客体的局限性和特殊性,有些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有些则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虚假反映或骗局。

视觉和听觉是感性认识,它们具有直接性、丰富性,但是它的缺点是直观性和表面性,不能深入、全面地反映事物,有待于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上,用科学态度加以分析,上升为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

该命题夸大感觉在认识中的作用,将感觉与事实相混淆,在理论上容易导致主观唯心主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出现饱和失真,说明I CQ大,UCEQ小,则可减小RC,提高UCEQ,远离饱和区。 答案为B。
2.1分别改正图P2.1所示各电路中的错误,使它们有可能放大正弦 波信号。要求保留电路原来的共射接法和耦合方式。
解:(a)NPN管的CE 结不能 为负电源。将-VCC 改为+VCC 。
(b)BJT的BE结不能没有限 流电阻。在+VCC 与基极之间加 Rb。 C1后也应加有限流电阻。
?
? 5.71


(3)
A?u
?
?
80 ? 5 1
?
? 400


(4)
A?u
?
?
80 ? 2.5 1
?
? 20(0

(5) Ri
?
( 20 )k? 20
? 1k?
()
(6)Ri
?
( 0.7 )k? 0.02
? 35k? (

(7) Ri ? 3k?
( ) (8)Ri ? 1k?
()
(9) Ro ? 5k? ( ) (10) Ro ? 2.5k? ( )
2.5 在图P2.5所示电路中,已知晶体管的?=80,rbe=1kΩ,U?=i
20mV;静态时UBEQ =0.7V,UCEQ =4V,IBQ=20μA。判断下列 结论是否正确,凡对的在括号内打“?”,否则打“×”。
(1) ( ) A?u
?
?
4 20 ? 10 ? 3
?
? 200
(2)A?u
?
?
4 0.7
图P2.2 (b)为共基放大电?
R3
VCC-U
BEQ
Rb ?(1 ? ?)R1
I CQ ? ?I BQ
UCEQ ? VCC-I CQ ( R4 ? R1 )
Au、Ri和Ro的表达式分别为
A?u
?
?
? ( R2 //
rbe
R3
)
Ri ? rbe // R1
Ro ? R2 // R3
VCC-U CEQ 12-6
。则Uom=3 V,答IC案Q =为A。RC
=
= 2mA
3
(2)当Rw减小时,有下面的变化过程: Rw↓→Rb↓→I BQ ↑→ICQ ↑→r be↓→Au →↑ 所以, UO =Au ·Ui也将增加。答案为C 。
(3)输出电压若为最大,说明调节Rw减小了rbe,即增加了ICQ,UCEQ 必然减小,此 时静态工作点离饱和区较近。若再增加输入电压,输出电压波形将出现饱和失真。 即底部失真。答案为B。
C. 为正弦波
(4)若发现电路出现饱和失真,则为消除失真,可将 。
A.RW 减小
B.Rc减小
C.VCC 减小
解:(1)接上负载后,交流负载线与横轴的交点坐标为[UCEQ +ICQ(RC//RL),0],此 时,Uom =min[UCEQ +ICQ(RC//RL)-UCEQ ,UCEQ -UCES]。其中,
(c)PNP 管的BE结电压应 为正偏,即VBB反向。且应在输 入端串联一个电阻。
(d)在VBB支路加Rb,在- VCC 与集电极之间加Rc。
图P2.1
2.2 画出图P2.2所示各电路的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设所有电容对 交流信号均可视为短路。 解:将电容开路、电感短路即为 直流通路。将电容短路、电感保 留、电源对地短路即为交流通路。 如解图P2.2所示;
空载时:
I BQ
= VBB-U BEQ Rb
1-0.7 =
15
= 0.02mA= 20uA
uce = VCC-ic RC = 12-3ic
图P2.4
作曲直线流交负于载Q1线点,,与得IIBCQQ==220muAA,输U出CE特Q =性
6V;设饱和压降UCES =0.7V,从图上 得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峰值约为5.3V,
(1)该电路的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有效值Uom≈ ;
A.2V
B.3V
C.6V
将(2;)当U?i =1mV 时,若在不失真的条件下,减小RW ,则输出电压的幅值
A.减小
B.不变
C. 增大
(3)在U?i=1mV时,将Rw调到输出电压最大且刚好不失真,若此时增大输入
电压,则输出电压波形将 ;
A.顶部失真 B.底部失真
图P2.2
解图P2.2
2.3 分别判断图P2.2(a)、(b)所示两电路各是共射、共集、共 基放大电路中的哪一种,并写出Q 、Au 、R i和R o的表达式。
解:图P2.2 (a)为共射放大电路,
I BQ
?
VCC-U BEQ
R1 ? R2 ?(1 ? ? )R3
I CQ ? ? I BQ
UCEQ ? VCC-( 1 ? ? )I BQ R3
2 1
) ×20
=
60mV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1) U?≈s 20mV ( ) (12) U?s ≈60mV ( )
解: Au
= -β
RC // RL rbe
= -100
×2 . 5 1
= -250
Ri = Rb // rbe ≈ 1k Ω , RO = RC = 5k Ω
根据以上U s结= 果( 1得+ 本RRis 题)U答i =案( 1 +
作业: P138~140 1, 2,6
作业: P138
4
作业: P138~141 5,7,9,10
习 题: 2. 3 、 2.11 、 2.12 、 2.13
自测题
四、已知图T2.3所示电路中VCC =12V,RC=3kΩ,静态管压降UCEQ =6V;并在 输出端加负载电阻RL,其阻值为3kΩ 。选择一个合适的答案填入空内。
Au 、R i和R o的表达式分别为
A?u
?
? R4 rbe
Ri
?
R1
//
rbe 1? ?
Ro ? R4
2.4 电路如图P2.4(a)所示,图(b)是晶体管的输出特性,静态 时UBEQ =0.7V。利用图解法分别求出RL=∞和RL=3kΩ时的静态工 作点和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Uom (有效值)。
解:直接耦合电路的直流负载线和交 流负载线重合,求最大不失真输出电 压时可用直流负载线。但空载和负载 时,静态工作点不同,须分别作图求 解,见解图P2.4(b)所示。
有效值约为3.75V。
解图P2.4
负载时: 用戴维南定理将电路等效为解图P2.4(a)所示。
VC' C
=
RC
RL +
RL
VCC
= 6V
RC' = RC // RL = 1.5kΩ

uce = VC' C-ic RC' = 6-1.5ic
作直流负载线,与IBQ=20uA输出特性曲线交于Q2点,得 ICQ =2mA,UCEQ =3V;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峰值约为2.3V, 有效值约为1.63V。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