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文化的交融
农牧文明互相交融,共同推动中华民族文明发展论证
农牧文明互相交融,共同推动中华民族文明发展论证:张志洲(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
人类历史是一幅不同文明相互交流、互鉴、融合的宏伟画卷。
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多种宗教。
不同历史和国情,不同民族和习俗,孕育了不同文明,使世界更加丰富多彩。
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演讲中,形象地将文明的多样性比拟为阳光有七彩和春天有百花,“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
阳光有七种颜色,世界也是多彩的”。
文明的发展、人类的进步,离不开求同存异、开放包容,离不开文明交流、互学互鉴。
历史呼唤着人类文明同放异彩,不同文明应该和谐共生、相得益彰,共同为人类发展提供精神力量。
一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当今世界文明版图,是各地区各民族文明及其相互关系历史演进的结果,每一种文明都是基于各自生产生活方式、思想文化、制度构建与社会规范而形成的,都是人类智慧结晶。
不同文明有不同特色,共同构成了世界文明多样性。
体现“西方中心主义”的“西方文明霸权”观、建立“单一普世文明”观和西方文明是人类政治制度归宿的“历史终结观”等,忽视、否定、排斥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和合理性,不利于世界文明发展进步。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我们应该坚持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文明是多样的理念,让人类创造的各种文明交相辉映,编织出斑斓绚丽的图画,共同消除现实生活中的文化壁垒,共同抵制妨碍人类心灵互动的观念纰缪,共同打破阻碍人类交往的精神隔阂,让各种文明和谐共存,让人人享有文化滋养。
”不同文明凝聚着不同民族的智慧和贡献,没有高低之别,更无优劣之分。
文明之间要对话,不要排斥;要交流,不要取代。
不同的文明需要和而不同的精神来相处。
只有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在多样性中和谐共存,世界才能丰富多彩,繁荣昌盛。
在承认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文明交流互鉴的基本原则,倡导不同文明平等包容、相互尊重、取长补短、兼收并蓄、和平共处、和谐共处。
多元文化的交融与世俗的时代
•乡村生活 1、阅读乡村民众生活的方式(杂剧、“说
话”、岁时节日)体会乡村娱乐生活的 丰富多彩,并能将人们的精神需求与经 济发展相联系。 2、利用课本有关“说话”的阅读材料,组织 学生活动。
•岁时节日 1、利用课本《元日》诗,组织学生活动,了解
宋朝的新年习俗。 2、组织学生搜集宋元时期有关传统节日的习俗,
•澶渊之盟 1、通过地图,看宋辽政权的分布,简要介绍契丹族
的情况,了解澶渊之盟的背景。 2、可引入有关历史故事,增强学生兴趣。 3、组织学生活动,分析讨论澶渊之盟的性质。 4、可以从澶渊之盟的作用说明宋辽之间的战与和也
是民族交流、融合的途径之一。
• 宋夏、宋金关系 1、通过地图了解政权分布情况,简要补充
二、学习目标: •知识技能:了解宋朝教育政策的变化;了解宋元时 期在教育、诗词、绘画、戏曲等方面的主要成就; 了解宋元时期文人的特征;了解知识分子文化与市 井百姓文化的互动。
•过程方法:分析宋初对文人政策的改变,联系 宋元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发展、市井文化的 繁荣对文人世界的变化的影响,搜集对比宋元 时期文人与前朝文人的作品,培养学生综合分 析问题的能力。
•宋代的教育 1、 可利用课本图片资料,让学生感受宋代
文化教育、科举取士与前朝的变化(士 人地位提高,学校教育普及,科举考试 的扩大),分析这些变化出现的原因— 重文轻武国策。 2、组织学生讨论:说说重文轻武国策的产生 原因以及后果(为文人世界的多姿多彩提 供了根本条件)。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宋元文人的特征;文人与百姓文化的 互动。 •难点:分析宋元文人世界变化的相关因素; 体会宋元文人作品中的哲理与情趣风雅。
四、教学方法: •阅读与材料收集、体会感受作品意境、分析讨论。
《农牧文化的交融》教学设计.
难点
农牧文化的交融
农牧文化交融的影响
教学方法
以创设情境法和自主探究法为主,引起学生情感体验,做到形真、意切、理蕴,全面而正确的理解教学内容
教与学的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分配
设计意图
课前
预热
[播放]《射雕英雄传》和《天龙八部》的片花
自由观看
营造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欲望。
创
设
情
境
设计理念
现代教育强调学生参与,提倡学生主动自主的学习,因此本课设计坚持以学生的主体发展为根本目标,以知识为基础,以材料为依据,以活动为途径,以多媒体为手段,以培养能力为重点,以提高情感为目的的教学形式,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知识,学会合作,促成认知与情感的和谐发展。
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学生已经在影视、网络、书籍上看到不少有关宋元时期的影视片、小说,如《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包青天》等,已经对宋元历史有了模糊的认识。但初二学生知识的积累还较少,同时对历史地理的概念还不是很清楚,所以我对教材作了横向处理,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中淡化了政权更替的种种细节,强调了农牧文化在战争与和平中互相融合的史实。
导
入
[展示]天龙八部和射雕英雄传图片
[思考]:看过《射雕英雄传》和《天龙八部》吗?是以中国的哪段历史时期作为背景的?你们对宋元历史知道多少?说说你知道的人物,文学作品。
如果说要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宋元时期的中国社会的话,你们觉得哪个比较恰当?
自由发言、交流
以自己对宋元历史的了解搜索合适的词语,最后引导到课题主题。
(提示: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来讨论)
小组讨论、采用不同的形式展示农牧民族融合的表现;引导学生总结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融合。
农牧交汇、胡汉交融鄂尔多斯高原凤凰山汉墓壁画再分析
Vol.41No.9Sep.2020第41卷第9期2020年9月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Soc.Sci)壁画,是绘制在墙壁上的绘画艺术,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绘画形式之一,是除史书、文献记载之外能够直观、形象、生动反映古代人类社会的重要资料。
早在汉代就有在墙壁上作画的记载,多是在石窟、墓室或是寺观墙壁上绘制。
壁画墓到了汉代才真正形成,一直延续到汉魏之际,在汉魏时期的发展历程中,汉墓壁画形成了一套非常系统和完整的墓葬图式体系,表达了深邃而复杂的丧葬观念和信仰,同时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绘画的造型技巧和表现形式,因此在早期绘画史和思想史上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以汉墓壁画为代表的汉代绘画艺术把中国早期绘画推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为后世中国绘画的发展和全面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目前主要考古发掘清理了三处汉代壁画墓(图一),其中鄂托克旗清理发掘两处,分别为凤凰山汉墓[1]、米兰壕(米拉壕)汉墓[2];乌审旗清理发掘一处,为嘎鲁图(巴日松古敖包)汉墓[3]。
这些汉墓中的壁画色彩鲜艳、技法娴熟、内容收稿日期:2020-07-15作者简介:甄自明(1980-),男,山西省和顺县人,在职研究生学历,鄂尔多斯博物馆文博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历史、文物、考古。
基金项目:“内蒙古民族文化建设研究工程”2019年年度课题“内蒙古黄河区域文化研究”农牧交汇、胡汉交融:鄂尔多斯高原凤凰山汉墓壁画再分析甄自明,王琼,赵婷(鄂尔多斯博物馆,内蒙古鄂尔多斯017010)摘要:本文运用历年来最新研究成果汇总、描述了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凤凰山汉墓壁画的形制、随葬品和壁画概况。
深入分析了壁画所具有的题材内容涵盖天地、包罗万象,布局严谨有序、构图充满张力、气势,线条的流动飞扬和色彩的丰富热烈等绘画艺术特点。
通过将鄂尔多斯高原的汉代历史与凤凰山汉墓的生动壁画内容结合起来分析,透析出壁画所反映的鄂尔多斯高原上东汉时期庄园经济发展状况、农耕经济与游牧经济交汇产生的宜农宜牧经济形态、南匈奴与汉族交往融合的社会民族状况等基本历史史实和社会发展特点,凸显了凤凰山汉墓壁画在鄂尔多斯高原乃至中国北方不可替代的重要历史、文物和艺术价值。
考点16 了解汉唐盛世文化的概况列举宋元农牧文化交融的事例PPT课件
西设立安抚使, 全力对付西夏。
宋、辽、夏是当时中国的三个政
1227年,西夏 治实体,对北宋来说,与辽和夏的关
被蒙古灭亡。 系性质并不相同。在北宋看来,辽是
北方劲敌,是外部问题。西夏是宋朝
内部问题,基本属于宋的地方分裂政
金朝是女真族的政权权,,1北11宋5年把对付西夏作为战略重点。
建立金朝。女真是隋唐时期东
9
2 道教——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产生时间:东汉末年 经典:《道德经》 主张:通过修身养性和炼丹服药以达长生不老 发展:唐代统治者对道教特别推崇
10
四 艺术 1 书法艺术
东晋 王羲之 “书圣” 《七月都下帖》 唐 颜真卿 “颜体” 《多宝塔碑》
王羲之:“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颜真卿:气势雄浑、形状敦厚
16.了解汉唐盛世文化的概况,列 举宋元农牧文化交融的事例 a (八上 P96-98、105-108)导引 P18
1
一 史学 二 文学 三 宗教 四 艺术
2
一 史学 杰出的史学家司马迁与史学巨著《史记》
生活时代:西汉
著作体例特点: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著作内容:传说中黄帝至汉武帝三千年史事
司马迁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语)
辽 (契丹)
金
西夏
(女真) (党项)
游牧民族(游牧)
元 (蒙古)
汉族(农耕)
宋
25
西夏是党项政 权,宋仁宗元 年,元昊称帝。 它从宋的割据 势力,变成与 宋辽鼎立的国 家。仁宗在陕
契丹与鲜卑同源,9世纪末, 契丹经济发展,不断扩张和掠 夺战争。916年,阿保机称帝, 以契丹为国名,占有中国北方 草原和华北农耕区的北缘, 1125年,金入侵,辽亡。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中共一大
考点26 了解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概况一、教学目标通过对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学习,了解先进的知识分子为中华民族的觉醒所作的努力以及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的过程。
二、预习自测1.周恩来总理曾经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
你认为前一个“天安门”指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 新文化运动B 五四运动C 北平和平解放D开国大典2.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是()A 李大钊发表《新世纪》B 鲁迅创作《狂人日记》C 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D 胡适创作白话诗3.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侵华史,又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抗争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发展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
⑴请说出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方面有什么体现?⑵在中国近代化起步的探索中经历了三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三、基本知识1.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是什么?新文化运动的意义是什么?2.新文化运动率先举起的大旗是什么?3.新文化运动抨击什么思想?宣称什么?提倡什么?4.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有哪些?5.鲁迅创作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什么?7.拉开维新变法运动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8.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或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9.五四运动的结果如何?10.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11.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性质分别是什么?12.五四运动有什么意义?四、基本技能图一图二签署《凡尔赛和约》北京高校被捕学生回校时受到同学们的热烈欢迎读图请回答(9分)(1)图一和图二分别反映了中外历史上的什么重大事件?(2分)(2)图一和图二反映的事件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2分)(3)请举出图二反映的史实取得初步胜利的事件两例。
(2分)(4)图二反映的事件有什么历史意义?(2分)表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1分)五、基本训练及拓展1.(2012•衢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②电力的发明和使用标志着人类进入信息时代③新航路的开辟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完全形成④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转折点A ①④B ③④C ②④D ①②2.(2012•温州)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
宋元: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与文明高度发展
•城镇和城市
交通要道附近-贸易集市-城镇 大都会:东京、临安 中等城市:苏州、泉州 工商业市镇、草市
六、社会生活与文化
1、宋代的社会阶层
•统治阶层:皇室、官僚和地主 •被统治阶层:农民(自耕农和半自耕农、佃户)、工商业者
2、宋元的社会生活
•日常生活变化 •传统节日的活动 •文化娱乐场所——“瓦子”
北宋与辽的关系
• 北宋几次北伐,均告失败,转而采取消极防御的对策
• 澶渊之盟 宋真宗在有利形势下接受
议和。双方商定:辽退兵,宋辽各守疆界, 北宋每年送给辽银和绢 对于“澶渊之盟”,历来有不同的认识。 在你看来,“澶渊之盟”是一个怎样的盟 约 “澶渊之盟”的订立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
担,对北宋来说是屈辱的盟约;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宋辽 实力的均衡,盟约的签订保持了一百多年相对和平的局面, 双方的经济、文化都得到了发展
党项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融
• 在生产领域,西夏的冶铁、印刷、制瓷、毛纺织等手工 业均相当发达。竖式风箱鼓风技术 • 西夏诸帝十分重视儒学,广建学校,翻译儒家经书。仁 宗在位时,下诏尊孔子为“文宣帝” • 西夏也仿效中原王朝开设科举;用汉文铸造钱币;模仿 汉字结构,创造西夏文字。
三、南宋与金的和战 1、关于女真族
3、宋元的文化
•宋词
苏轼、李清照、辛弃疾 •元曲(杂剧) 马致远、关汉卿
七、影响深远的宋元科技 1、火药
•宋元时期,火药被广泛地应用于战争
•当时的火药武器主要有 突火枪、火箭、火炮 震天雷 火铳 •13-14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2、活字印刷术
•北宋时期,平民毕升 发明活字印刷术
2、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
② 手工业
同课异构,打造高效课堂——从《农牧文化的交融》一课说开来
文章编 号: 1 0 0 2 — 7 6 6 1 ( 2 0 1 3 ) 1 7 — 0 0 8 2 - 0 3
民族间相互交流 、 学习的产物 。 在 中华 民族的历史上, 民族 之间的交流、 学习一直在持续 。 今 天, 让我们一起走进 宋元 时代, 共 同领略 “ 农牧文化的交融” 。 第二位教师: 呈现 《 天龙八部》 和《 射雕英雄传》 的宣传
生参与热情 ; 第二位教师利用课外的文字资料 , 进行对 比, 形象直观, 容易引发学生思考与比较 , 效果较好 。 第三位教 师则充分考虑到生活与历史两个方面 的信息, 从生活入手 , 学生直观明了; 从文物入手 , 还原历史。历史文物 中, 出土 文物 占很大比重 。通过观察与比较 , 第三位教师在资源 的 选择和使用方面 , 效果更佳 。
要想上好高三英语课 , 更应注重教学艺术 。
三 教师 问题的设置由浅入深 、 由易到难 、 从现象到本质 。 历 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置一般 由“ 是什么” ( 说 明了 什么) 到“ 有何影响” ( 怎样理解) , 再到“ 如何看待此类历史 现象” ( 如何正确评价历史现象 ?) , 它既体现教材 的内在逻
子 的来历吗? 生: 是从胡人那里传进来的…… 师:对, 椅子是古代西域少数 民族适应游牧生活的产 物。 人们从席地而坐到普遍使用椅子 , 是文明的提升 , 也是
8 2
N 莹蠡 {
磺
壳
高三英语教学策略
董淑 红
譬 {
东海县 安峰 高级 中学 ,江 苏 东海
一
@ 逅
@
N
掌量 {
磁
—
同课异构 ,打造高效课堂
—
壳
譬 {
农牧文化的交融
2.挑战权威
你是否赞成下述专家的 看法,为什么?
专家们指出:盟约的签订奠定了南北近120年的 和平,为双方经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长时期 和平环境,使北宋时期成为我国科学文化发展的高 峰期,如闻名中外的四大发明中的活字印刷、火药、 指南针等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科学技术都在这一时 期被发明或在应用方面获得重大突破,世界上最早 的纸币“交子”也在这一时期被发明和使用,中国 思想文化的精髓儒学经过佛学的浸润发展到了理学 的新阶段,文学的新形式宋词达到最高成就与唐诗 并称……这一切成就,没有“澶渊之盟”所创造的 一个多世纪的和平环境是不可想像的。
成吉思汗
忽必烈
八.链接:文天祥抗元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想一想:人们为什么敬仰岳 飞、文天祥?他们是不是民族英 雄?为什么?
1038
西夏 辽 五代十国
907 916 1126 1125
1227
1206
蒙古 金
1234 1271
1115
元
1276
1279
北宋
960
南宋
1127
朝代更替示意图
西夏
辽 金
蒙古
元 北宋
南宋
各政权之间的关系
五代十国形势图
辽、北宋、西夏形势
金、南宋形势图
元代疆域图
一、北宋的建立和局部统一
深圳中学初中部 龙建民
前言:本课内容上迄五代十国, 至元朝。这一时期我国历史发展呈现 如下特点:1、随着少数民族政权的 相继建立,与中原的汉族政权鼎足而 立,各政权之间时战时和,农牧文明 相互交融;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商业和城市出现 繁荣景象,民间文化开始勃兴,人们 的世俗生活得到全新的发展。
农牧文化的交融 教学设计
《农牧文化的交融》——提高课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重点讲述了当时农牧民族之间的和战及其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相互影响与融合,同时也为后面内容的展开预设了时代背景。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宋元时期并立政权及其更替情况。
从政治、经济、文化角度了解中国文明发展的区域多样性。
了解岳飞,能说出他的突出作用。
过程与方法:学会阅读课本和搜集、分析、运用历史资料等方法;学会分析、比较、概括、综合的历史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具体史实的学习,认识古代民族间的战与和是农牧文明交融的途径之一;分裂是短暂的,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中国各族人们共同缔造的;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对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家富强有极重要的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农牧民族之间的和战。
教学难点: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交融、影响。
【教学方法】阅读法:结合已有知识经验观察、阅读教材和教师提供的图片、文字资料,为探究性学习奠定基础。
合作、探究学习法:从问题入手,搜集、分析、运用历史信息,思考、讨论相关问题,提出自身观点,同学间交流、分享。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搜集有关契丹族、党项族、女真族、蒙古族的文字、图片等资料;有关宋辽、宋夏、宋金关系的资料;与岳飞相关的文字、图片资料。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包括澶渊之盟视频,射雕英雄传主题曲等。
课间播放射雕英雄传主题曲,先让学生感受学习的历史背景……[图片导入]呈现电视剧《天龙八部》与《射雕英雄传》的宣传画。
思考:1、你知道他们分别是发生在哪个朝代的武侠故事吗?2、故事中的主人公都是当时哪国人或与当时哪国有关?学生思考回答……师:大家想不想了解金庸小说所处的历史背景,接下来我们穿越时空去看一下多个政权并立的时代。
展示图片1、2思考:仔细观察形势图,说说分别与北宋、南宋并立的实力较强的主要政权是哪些?这些政权分别是什么民族建立的?学生阅读地图回答:(地图阅读方法:1、看地图要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
《农牧文化的交融》教学设计
《农牧文化的交融》教学设计杜仙丽一、教材分析:本课内容上承汉唐,下启明清,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课文整合了相关史实,概括了宋远时期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融合,描绘了中华民族文明的发展脉络。
教材中重点讲述了当时农牧民族之间的和战及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相互影响与融合,同时也为后面内容的展开预设了时代背景。
二、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知道宋元时期政权并立及其更替概况;知道“澶渊之盟”、岳飞等基本的历史事件与人物;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了解中国文明发展的区域多样性(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相互影响)。
2、过程方法:学会阅读课本和搜集、分析、运用历史资料等方法;学习分析、比较、概括、综合的历史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古代民族间的战与和是农牧文明交融的途径之一;分裂是短暂的,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对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家富强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重点和难点:重点——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交流、交融。
难点——农牧文化交融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阅读法:结合已有知识经验观察、阅读教材和教师提供的图片、文字资料,为探究性学习奠定基础。
2、合作、探究学习法:从问题入手,搜集、分析、运用历史信息,思考、讨论相关问题,提出自身观点,同学间交流、分享。
五、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搜集有关契丹族、党项族、女真族、蒙古族的文字、图片等资料;有关宋辽、宋夏、宋金关系的资料;与岳飞相关的文字、图片资料。
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六、教与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先听一段音频材料,这是部什么电视剧?发生在什么时期?两国之间为什么要兵戎相见?生:天龙八部北宋(二)新课教学【绘画年代尺】阅读课本105-107页,说出唐朝至元朝所经历的朝代和建立的时间并绘画出年代尺。
第一部分: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统一【展示】地图《北宋、辽、西夏并立形势图》和《金、南宋对峙形势图》【思考】观察上面两副地图,想想图一、图二中政权名称有何变化?两图反映的政治格局有何相同之处?宋代与哪些民族建立的政权处于并立状态?【展示】《农耕图》和《契丹人引马图》【思考】请判断两幅图,哪幅是农耕的生产方式?哪幅是游牧的生产方式?请说明判断的理由。
农牧文化的交融(修改)
宋 金 对 峙 形 势
大散关
金
中都
淮水 临安
南宋
蒙
古
的
兴
起
蒙 古
蒙
古
的
兴
起
12世纪时,蒙古各部与邻近民 蒙古族长期 蒙 古 族,逐渐加强经济联系。 以来生活在 蒙古高原上, 铁制工具和兵器的使用,促进 过着游牧和 了蒙古各部的社会发展。 狩猎生活
蒙古帐幕车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
统争 铁 1206年,蒙古贵 一, 木 族召开大会,推 蒙打 真 举铁木真为大汗, 古败 经 。四 过 尊称成吉思汗, 周多 蒙古政权建立。 各年 部战 ,
其中哪些是游牧民族 的代表,哪些是农耕民 族的代表?
处于并立状态下的民族政权
游牧民族
辽 西夏
契丹 党项
金
女真
元
农耕民族
宋(汉)
中 华 民 族
唱:张明敏
青海的草原, 一眼看不完. 喜马拉雅山, 峰峰相连到天边. 古圣和先贤, 在这里建家园. 风吹雨打中, 耸立五千年. 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 经得起考验. 只要黄河长江的水不断; 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 千秋万世, 直到永远.
1044年,宋、西夏达成和议, 元昊对宋称臣,北宋送给西 夏“岁币”(银7.2万两,绢 15.3万匹, 茶叶3万斤)
哈拉汗 西州回鹘
上京
西夏 北 吐蕃 宋 大理
兴庆
辽
东京
辽 、 北 宋 、 西 夏 形 势
女真的勃兴
1115年,兴起 于中国东北地 区的女真族 建立了金。
女 真 骑 兵 女 真 猎 人
金
1125年,辽 灭亡
灭
1127年, “靖康之 变”, 北宋灭亡
农牧文化的交融
一、北宋与辽
辽
云州 蔚州
幽州 (南京)
太原
北 宋
澶州
东京
澶渊之盟
在你们看来“澶渊之盟”是一个怎样的盟约?
(结合书本P106材料)
①一方面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对宋来说是 屈辱的盟约。 ②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宋辽实力的均衡,盟约 的签订保持了一百多年相对和平的局面,双方 的经济、文化都得到发展。
二、北宋与西夏
辽、西夏文字的笔画、结构与 汉字相似 游牧民族学习筑城、定居、穿 着打扮、饮茶之风,互通婚姻
农牧文 化的交 融
文化(
语 言文 字文学风 俗等)
孔子受崇拜,儒学成为指导 (P108图4思想,游牧贵族喜好唐诗、 68,图4-69) 宋词、书法
农牧文化的碰撞、融合的具体史实: 政治制度:
游牧民族吸 收农耕文明:
书 , 悲岳 愤飞 地接 说到 :班 师 的 诏
郾城大捷
四、南宋与金
岳飞被宋高宗和秦桧 以“莫须有”罪名杀害
秦桧、王氏跪像
五、南宋与元
1271年,忽必烈 蒙古(元) 建立元朝,后定 都大都
元
宋元时期的时代特征:
战
农牧文化
和
碰撞 融合
合作探究:融合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政治 经济
游牧民族仿效中原王朝的典章 制度、法律制度等 游牧民族仿效中原赋役制度, 从事农业生产
金
元
岳飞抗金、宋金议和、宋金南北对峙局面形成 元灭南宋、元统一全国
北宋的建立
1.时间:960年
赵匡胤 2.建立者:
3.事件:陈桥兵变
宋太祖——赵匡胤 4.都城: 东京 (今河南开封)
南宋的建立 1.时间: 1127年
2.都城:
农牧文化的交融(新)
——生活习俗方面的交融
农牧文化交融的表现
契丹文字
西夏仁宗在位期间重用文化程度较高的党项和 汉族大臣主持国政;实行科举,以选拔人才;尊 崇儒学,大修孔庙,重视礼乐;尊尚佛教,并刻 印佛经多种。 ——文化方面的交融
农牧文化交融的表现
你还知道有哪些农牧文化交融的表现?(结合书本P107)
材料:西夏国君主任用中国贤才,读中国书 籍,用中国车马,行中国法令;汉地流行的 典章制度也在金朝推行;辽国仿效北宋赋役 制度,从事农业生产;忽必烈登上大汗宝座, 并取儒学经典《易经》“大哉乾元”之义, 建国号为“大元”。
对游牧民族而言,学习了中原先进的农耕文化, 获得了进步; 对农耕民族而言,在不同的文化交流中,取长补 短获得了发展; 从而推动了整个中华民族进步,促进了中华文明 的发展,为实现与巩固国家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 中国的统一,实际上是中国 农牧两大民族的统一; • 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是农 牧两大民族文化的交融结合。
北宋、南宋的和与战
北宋、辽、西夏并立形势图
金、南宋对峙形势图
《题临安邸》 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人欲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满江红 满江红
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 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 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 踏破贺兰山缺。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 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政治
游牧民族仿效中原王朝的典章制 度、科举制度等政治制度统治汉 人等
游牧民族仿效中原赋役制度,从事 农业生产;长年留居辽境的汉人,在 当地也能从事农业生产等;
农牧文化 的交融
第三课宋元: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与文明高度发展
宋元时期,农牧文化逐渐融合,繁荣的城市商业,多彩的文学艺术,极盛的传统科技,频繁的中外交流,都是这个时代的重要标志。
一、高度集权的北宋政治1. 北宋的建立和统一⑴北宋的建立——“陈桥兵变”960年,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定都东京(今河南开封),国号宋,历史上称北宋。
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⑵统一:979年,宋太宗消灭最后一个割据政权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统一了中原地区和南方。
注意:北宋的统一只是消除了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状态,不是全国的统一,北宋的统治区域,只是原来的五代十国的范围,那时,东北还有辽、西北有高昌、西南有吐番和大理等,呈现的是多个民族政权并存的局面。
2、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背景:唐末五代,军阀武将飞扬跋扈,影响政局的稳定。
目的:巩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措施:措施积极影响消极影响军事“杯酒释兵权”解除统军大将的兵权;挑选强壮士兵,编入禁军,禁军轮流驻防京师。
防止将领发展私人势力,加强皇帝的权力削弱军队的战斗力,形成“积弱”局面政治解除节度使的权力、增设机构以分割制衡官员权力加强皇权,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削弱地方力量。
官僚机构膨胀,财政开支庞大,形成“积贫”。
经济派官员到地方管理财政(转运使)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造成地方财政困难文化崇文抑武,选拔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官吏士人受到社会普遍尊重;推动文化教育的发展武将群体长期遭受打压,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其他君臣礼仪的变化加强了皇权作用:积极方面:有效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防止了藩镇割据局面的再现,这在客观上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安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历史的进步。
不利方面:积贫积弱⑴兵将分离,使将帅无权。
指挥失灵,削弱了军队战斗力。
⑵致使权力分散、机构重叠、官僚机构庞大,形成“冗官、冗兵、冗费”状况,导致北宋形成“积贫”、“积弱”局面因而使北宋中期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社会危机⑶地方财政出现困难3、王安石变法1、背景:北宋中期,政府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
中学生说课稿模板6篇
中学生说课稿模板6篇中学生说课稿模板篇1一、说说教材(一)教材分析农牧文化的交融说的是两宋时期汉族与其他游牧民族文化的交融,重点讲述了宋元时期农、牧民族之间的和战,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相互影响与融合,为后面的内容的展开预设了时代背景。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理性思维弱,感性思维强,求知欲强,但知识积累不够丰富,对一些复杂历史现象和名词概念模糊不清。
所以在上本课时,老师应当解释清楚各个历史现象和名词,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逻辑分析能力。
由于八年级学生正处于思维活跃的时期,因此本课的教学方法以活动法为主,试图通过较为活泼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更愉快地融入课堂。
(三)教学目标1.知道辽(契丹)、宋(北宋、南宋)、西夏、金、元朝等政权的更替。
2.掌握澶渊之盟,岳飞抗金、宋金议和等史实及成吉思汗和忽必烈。
3.学会阅读课本和搜集、分析、运用历史资料等方法;学会分析、比较、概括、综合的历史思维方法。
4.通过具体史实的学习,认识古代民族间的战与和是农牧文明交融的途径之一;分裂是短暂的,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中国各族人们共同缔造的。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交流、交融。
教学难点:理解农牧文化在战争与交流中融合。
二、说教法本课所采用的教法是活动法和问题法、情景表演法的结合,通过较为活跃的教法使学生融入课堂。
我的整节课堂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当时历史史实的展示,通过学生表演的方式,展示4个故事:澶渊之盟、靖康之耻、精忠报国、一代天骄。
每表演完一个故事,即进行提问,题型有必答题、抢答题。
其中的情景表演,老师事先已经将班里的同学分为四组,同时选出小组长。
跟同学沟通好之后,让每一组好好准备所要表演的故事。
第二部分是农牧文化交融的表现。
首先通过讲解农与牧的概念介绍,在此基础上介绍文化交融分别在政治、经济、文化、日常生活中的表现。
以下是两部分内容的详细介绍:第一部分:故事一澶渊之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牧文化的交融》一、导入呈现电视剧的宣传画,引导学生讲出更多的以宋代的为背景的小说、电视剧。
(如:射雕英雄传、大宋提刑官、神雕侠侣、水浒传、杨家将、包青天、岳飞等)[提问]小说、电视剧等艺术作品中的宋代给你的是怎样的印象?生:充满战争;有很多民族;社会黑暗……[叙述]看得出同学们已经对艺术作品中的宋代有了很多的了解。
那么,真实的宋代是怎么样的呢?是否与艺术中的相同呢?今天我们就来一探究竟。
师首先我们来了解宋代的建立。
(板书)(一)五代十国与宋的建立[叙述]宋代以前,整个社会陷入唐末以来形成的长期分裂动荡时期,史称五代十国。
宋结束了这种局面。
问:宋是怎样建立的?生:960年,赵匡胤建立宋朝,定都东京,史称北宋[提问]那么宋有没有统一整个中国呢?生:没有[提问]有什么依据?生:根据课本地图《北宋、辽、西夏并立形势》展示南宋时期与北宋时期的版图师:宋代与哪些民族建立的政权处于并立状态?学生阅读课本127页并结合北宋、南宋形势图指出各少数民族政权的位置及其建立的少数民族。
(板书)辽,西夏,金,元(说明建立的民族和名称)[提问]我这里有一首宋朝时期的诗歌,大家来猜一下这是描写哪一个政权下百姓的日常生活?[呈现]宋代诗歌“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
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田)猎是生涯。
”(学生思考,追问是不是描写北宋的)生:肯定不是北宋的,其他好象都有可能……[提问]为什么肯定不是北宋的?生:这首诗描绘的是游牧民族的生活,汉族从事的是农业生产,生活是定居的……[叙述]大家说得很好。
北宋经济以农业为主,围绕农业生产形成农耕文化;而其他政权的百姓生活基本围绕游牧,因而形成独特的游牧文化。
而这一时期的历史就是汉族的农耕文化与少数民族的游牧文化同时并存,两种政权之间进行征战和议和,同时两种文化相互碰撞又相互融合的历史。
(幻灯)[承启]下面我们就先来了解一下,农牧文化的碰撞。
[板书](二)农牧文化的碰撞问:农牧民族之间发生了哪些碰撞,其结果如何?师:下面就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仔细阅读课文106至108页。
(学生回答)[呈现]《澶渊之战形势图》[提问]谁能根据手头资料说说这场战争的时间、交战双方及结果?生:1004年;辽攻宋;结果宋辽签定《澶渊之盟》……[板书]1、辽与北宋澶渊之盟[提问] 在宋辽签定《澶渊之盟》前,宋的朝廷曾经爆发激烈的争论:寇准等主战派认为战争形势对宋有利,主张乘胜追击;主和派则极力主张乘胜求和。
下面我们就通过角色扮演来体验一下当时的情景。
同学们也来说说看到底是战好呢,还是和好呢?[提问]大臣们进行了激烈的争论,最后宋真宗选择了求和,并签下了屈辱的《澶渊之盟》。
你们怎么看呢?生回答略[呈现]分析参考答案:一方面,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对宋来说是屈辱的盟约;另一方面,盟约的签订保持了一百多年相对和平的局面,双方的经济、文化都得到发展。
[承转]其实当时还有一个后果没有想到,那就是它造成了一个极为恶劣的先例,引来其他政权对北宋的肆意挑衅(xin)。
先后有哪些政权呢?结果怎样?生:西夏攻宋,结果是议和;金攻宋,结果是北宋灭亡。
[板书]2、西夏与北宋议和3、金与北宋北宋灭亡[承转提问]北宋灭亡后,南宋建立。
它跟北宋有什么关系?生:北宋皇族建立。
[提问]南宋政权有没有改变北宋被动挨打的局面?生:没有改变[提问]它又受到谁的攻击?生:金和元[承转]当金军南下继续侵犯南宋时,北方民众和南宋将领奋起抵抗,在抗金斗争中涌现出许多名将。
你知道有谁吗?了解他们的事迹吗?生:多次打败金军,收复北方部分失地。
岳飞在北伐的时候写下了著名的《满江红》[呈现]岳飞《满江红》,指导学生齐读。
[提问]你能在这首词里面体会到哪些情感?为什么?生回答略(满江红这首词,代表了岳飞“精忠报国”的英雄之志,表现出一种浩然正气、英雄气质,表现了报国立功的信心和乐观主义精神。
)但是当岳家军于1140年在郾城取得了大捷的时候却受到了主和派的阻挠。
[提问]那么主和派又做了什么?生:杀害岳飞,与金议和[板书]4、金与南宋议和[提问]为什么要杀岳飞?生:为了表明求和的所谓“诚意”,杀岳飞讨好金军。
[呈现]《秦桧跪像》,简要介绍。
(如今,在杭州的岳王庙里,端坐着庄严的岳飞塑像,上面挂着岳飞亲笔书写的“还我河山”四个大字,岳王庙前,反手捆绑跪着的是秦桧等四个卖国贼,表明了当时人民对英雄的崇敬,和对卖国贼的憎恨。
[提问]宋朝廷一味委曲求全使它再次躲过一劫,但是政治的腐败已经使它日显衰落。
最后被谁灭亡?生:元朝[板书]元与南宋南宋灭亡[提问]元朝是谁建立的?生:成吉思汗……(不对)[叙述]其实元的建立者是忽必烈,成吉思汗则为元的建立奠定基础。
(12世纪时,蒙古各部与邻近民族,逐渐加强经济联系。
促进了蒙古各部的社会发展。
)(呈现元灭南宋,统一中国图。
)1271年忽必烈吃掉了南宋,建立了元朝,使当时的元朝成了世界上的最强大的国家。
而中国也在经历了大小的分裂后真正地重新统一起来了。
师:这也正验证了历史上“分久必合”的道理。
可见统一是历史的大潮流、大趋势。
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已经很清楚地看到,在军事政治交锋中宋总是被动挨打,受到各游牧文化的欺凌。
在多个政权并存,为什么在相互战争中拥有先进的经济文化的两宋却被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所灭?(生讨论)两宋:统治者腐败、重文轻武、北方少数民族:马背民族军事实力强,政权建立后富有进取心。
学习汉族先进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发展迅速。
在政权并立的年代,农耕与游牧文化在相互征战与议和中碰撞,也促进了民族文化的融合。
三、农牧文化的融合问,融合表现在哪些方面呢?我们来一起探究一下。
活动二:小组合作探究分发小组合作探究单和拓展资料1、从以上文字中你们发现了什么?这有力地说明了什么?2、农牧民族的融合除了在文字方面,还表现在哪些方面?3、你们觉得农牧文化的交融有什么好处?生:与汉字很相似,有许多汉字的笔画,是仿照我们的汉字创造的。
师:这又说明了什么问题?生:农牧文化的交融。
师:结合课本和拓展资料找出农牧文化交融的史实。
(板书1、内容),生:小组合作寻找文化交融的例子。
师:总结文化交融在政治、经济、语言文字风俗等方面的表现。
生:学习汉族先进的政治制度、经济技术、生活方式,促进了游牧民族社会经济的发展。
[叙述]其实在农耕文化带动游牧文化进步的同时,游牧文化也在影响农耕文化。
如在北宋一段时期里,曾经出现汉人穿戴契丹服饰成风,以至皇帝下诏禁止的现象。
[提问]两种文化的交融有什么好处?(板书2、意义)生:互相促进生:促进民族融合,为元明清三代的中华民族大一统奠定基础。
师:农牧文化的交融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发展,为实现国家的最终统一奠定了基础。
可见中华灿烂的文明是否单单是由我们汉族所创造的呢?生: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
师:所以我们要实现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富强,各民族之间应该建立怎样的关系呢?生:友好相处、相互学习、互相帮助、不能歧视、要团结起来。
师:对,平等、团结、互助这也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课堂小结】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是中华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农牧文明在碰撞、交融。
农牧文明的交融促进了各民族的发展,为实现与巩固国家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对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家富强都有着极重要的作用。
最后,让我们共同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在各民族的共同努力下更加繁荣富强。
板书农牧文化的融合一、 五代十国和宋的建立二、 农牧文化的碰撞1、 北宋与2、 南宋与三、 农牧文化的融合1、内容(政治,经济,文化习俗)2、意义合作探究单小组合作要求:1、每小组要选定一位发言代表,小组合作后由发言代表发言。
2、每小组要选定一位记录员,在小组合作中认真做好记录。
3、每小组要选定一位组长,在小组合作中做好人物协调工作。
4、每小组成员要积极讨论,为本组提供智慧锦囊。
、1、从以上文字中你发现了什么?这有力地说明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民族的融合除了在文字方面,还表现在哪些方面?—————————————————————————————————————————————————————— 契丹文字———————————————————————————3、你觉得农牧文化的交融有什么好处?对游牧民族来说:对农耕民族来说:对中华民族来说:拓展资料(一)党项族(西夏:公元1038年-公元1227年)游牧于中国西北的党项族在今宁夏地区建立了西夏政权,建都兴庆府(今银川),其创建者为夏景宗李元昊。
实施依辽和宋、用兵吐蕃与回鹘的战略。
西夏的政治制度受宋朝影响很大,而且党项族是同时期接受汉文化较多的一个民族。
可以说,西夏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文化。
西夏等民族还学会了农耕,并且开始筑城建房定居;学会了纺织、制瓷等手工业生产;他们还发行金属货币,形制完全仿汉族传统的圆形方孔钱,而且上面也刻有皇帝年号。
契丹族(辽:公元916年-公元1125年)契丹族是中国古代北方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
居住在今内蒙古、辽宁一带,后来还占据了长城以南的地区,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在与中原汉族人民的密切交往中,他们逐渐学会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并开始定居生活,日益发展强大起来。
到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并于916年称帝,建立契丹政权。
从辽墓壁画看,辽国仕女的服饰等颇有中原仕女风姿,而汉族百姓穿戴契丹等游牧民族服饰成风,以至皇帝下昭禁止。
各族人民长期和平共处,互通婚姻,已经没有什么显著区别。
女真族(金)女真族的祖先很早就生活在中国的东北地区松花江和黑龙江流域,过着渔猎骑射为主的生活。
在与汉族的经济文化交往中逐渐学会种地、定居和炼铁术等。
10世纪时,受到辽朝的剥削和压迫。
后来,完颜部强大起来,在首领完颜阿骨打带领下,统一了女真各部,于1115年建立金国,并积聚力量,最终于1125年推翻了辽的统治。
女真人最初招待客人的饮食以肉类为主。
后来变为两盘主要食物:一盘盛肉类,以生葱、枣、栗饰之;另一盘茶食,糖粥、粟饭、麦仁饭,皆以枣、栗饰其上。
蒙古族(元)蒙古族长期以来生活在蒙古高原上,过着游牧和狩猎生活 12世纪时,蒙古各部与邻近民族,逐渐加强经济联系。
铁制工具和兵器的使用,促进了蒙古各部的社会发展。
1206年,蒙古贵族召开大会,推举铁木真为大汗,尊称成吉思汗,蒙古政权建立。
《论语》《千字文》等汉族儿童的启蒙读物在少数民族地区也相当普及,孔子也备受各朝崇拜,儒学成为各国的治国指导思想;各国帝妃、贵族纷纷以精通唐诗宋词为荣。
风俗上饮茶之风盛行各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