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图形的旋转
四年级下册数学《图形的旋转》教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图形的旋转》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图形的旋转概念和基本术语;
2. 掌握图形旋转的方法和步骤;
3. 能够在坐标纸上进行简单的图形旋转练习;
4. 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
1. 教材: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
2. 教具:坐标纸、图形卡片、直尺、铅笔等。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旋转图形,激发学生对图形旋转的兴趣,并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观察与讨论:让学生观察不同图形的旋转结果,并讨论旋转前后的变化。
3. 概念解释:向学生介绍图形的旋转概念和基本术语,如旋转中心、旋转角度等。
4. 方法演示:通过示范,向学生展示图形旋转的方法和步骤。
5. 练习与巩固:让学生在坐标纸上进行简单的图形旋转练习,加深对概念和方法的理解。
6. 拓展应用:引导学生思考图形旋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展示一些实际例子。
7. 总结:对本节课的要点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继续在实践中探索图形旋转的应用。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演示和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了图形的旋转概念和基本术语,并掌握了图形旋转的方法和步骤。
通过拓展应用的环节,培养了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一些学生对旋转角度的概念理解较困难,需要更多的实例和练习来加深理解。
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更多的实践环节,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体验和巩固所学内容。
四年级数学下册形旋转练习题

四年级数学下册形旋转练习题题目一:正方形的旋转1. 问题描述:正方形是一个具有四条等长边和四个直角的图形。
我们来探索一下正方形的旋转。
2. 问题解答:请你按照以下要求进行操作:a. 在一张白纸上画一个正方形,边长为5厘米;b. 使用一支尺子,将正方形的一个顶点(角A)与纸上的一个固定点(O点)连接;c. 将尺子保持固定的长度,围绕角A旋转,依次连接出正方形其他三个顶点与O点的连线;d. 使用量角器来测量角AOB, BOC, COD和DOA的大小。
3. 答案解析:你会发现四个角的度数分别为90°, 180°, 270°和360°。
这是因为正方形每个顶角都是直角,而一个圆共有360°。
题目二:矩形的旋转1. 问题描述:矩形是一个具有四条有两两平行的边的图形。
我们来研究一下矩形的旋转。
2. 问题解答:请你按照以下要求进行操作:a. 在一张白纸上画一个矩形,其中一条边长为8厘米,另一条边长为5厘米;b. 使用一支尺子,将矩形的一个顶点(角A)与纸上的一个固定点(O点)连接;c. 将尺子保持固定的长度,围绕角A旋转,依次连接出矩形其他三个顶点与O点的连线;d. 使用量角器测量角AOB, BOC, COD和DOA的大小。
3. 答案解析:你会发现矩形的任意两个相邻角的度数之和均为180°,这是因为矩形的两条平行边相交时,形成了一对共享同一边的相对角。
题目三:三角形的旋转1. 问题描述:三角形是一个具有三条边和三个角的图形。
我们来研究一下三角形的旋转。
2. 问题解答:请你按照以下要求进行操作:a. 在一张白纸上画一个任意形状的三角形ABC;b. 使用一支尺子,将三角形的一个顶点(比如A点)与纸上的一个固定点(O点)连接;c. 将尺子保持固定的长度,围绕角A旋转,依次连接出三角形的其他两个顶点与O点的连线;d. 使用量角器测量角AOB, BOC和COA的大小。
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教案苏教版四年级下册

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教案(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教案(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篇一」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对称轴,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重、难点:1、认识图形的对称轴,并能画出轴对称图形。
2、能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建议:1、注意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进行活动和探究。
2、恰当把握教学目标。
3、注意知识的科学性。
章节名称图形的运动(二)课时课标要求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对称轴,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内容分析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初步认识了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在此基础上,本单元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学习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发展空间观念。
学情分析在二年级学生已经认识了日常生活中的对称现象,有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并能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和它的另一半,这里是进一步认识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概念,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学习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本单元教材先设计了画对称轴,观察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的活动,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认识,从而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探索新知识。
教学重点1、认识图形的对称轴,并能画出轴对称图形。
2、能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难点1、认识图形的对称轴,并能画出轴对称图形。
2、能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学生课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教学策略轴对称教学目标: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对称轴,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教学重难点:认识图形的对称轴,并能画出轴对称图形。
四年级下册数学定义

四年级下册数学定义1、图形旋转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
2、与时针旋转方向相同的是顺时针旋转,相反的是逆时针旋转。
3、转杆打开是绕点0顺时针旋转90°。
转杆关闭是绕点0逆时针旋转90°。
4、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叫作轴对称图形。
5、长方形是轴对称图形。
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
平行四边形不是对轴对称图形。
6、像这样对折,折痕所在的直线叫作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7、正多边形有几条边,就有几条对称轴。
8、10个一千是一万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9、我国习惯采用数的分级方法。
它规定从个位起向左每4位一级,从右边起第一级是个级,表示有多少个一,第二级是万级,表示有多少个万,第三级是亿级,表示多少个亿。
10、每级未尾的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11、10个一千万是一亿。
10个一亿是十亿。
10个十亿是一百亿。
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
12、13、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度都是10的计数方法,叫作十进制计数法。
14、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方便,常常把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15、生活中一些事物的数量,有时不需要用精确的数表示,而只用一个与它比较接近的数来表示,这样的数是近似数。
16、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近似数,要把这个数按要求保留到某一位,并把它后面的尾数省略。
尾数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是4或比4小,就把尾数的各位都改写成0;如果是5或比5大,要在尾数的前一位加1,再把尾数的各位改写成0。
17、单价每支12元可以写成“12元/支”,元/支,读作元每支。
18、总价与单价、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数量=总价÷单价总价=单价×数量单价=总价÷数量19、每小时260千米、每分200米是速度,可以写成“260千米/时”,“200米/分”,千米/时读作千米每时,米/分读作米每分。
20、路程=速度×时间时间=路程÷速度速度=路程÷时间21、积的变化规律: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乘几,得到的积就等于原来的积乘几。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旋转》集体备课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旋转》集体备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图形的旋转》是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的一单元,主要让学生理解旋转的概念,掌握旋转的性质,能运用旋转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需要通过一些具体的活动和实例,让学生感受旋转的过程和特点。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图形的平移和轴对称,对于图形的变换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旋转的概念和性质,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一些生动形象的实例和活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旋转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旋转的概念,掌握旋转的性质,能运用旋转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旋转的概念,掌握旋转的性质。
2.难点:能运用旋转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活动教学法”和“互助合作学习法”等,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观察、操作、交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课件、实物、卡片等。
2.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剪刀、胶水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如旋转门、风车、钟表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出旋转的概念。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呈现旋转的性质,如旋转中心、旋转角度、旋转前后的图形等。
同时,让学生进行一些实际操作,如剪切和拼接图形,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旋转的性质。
3. 操练(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旋转知识的掌握程度。
同时,教师进行讲解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
4. 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一些小组活动,如讨论旋转的应用问题,或者进行一些实际操作,如制作旋转图案等,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旋转知识的掌握。
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数学1.2图形的旋转(教案)

教案标题: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数学1.2图形的旋转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图形旋转的概念,掌握图形旋转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图形旋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图形旋转的概念2. 图形旋转的基本方法3. 图形旋转的性质4. 图形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图形旋转的概念、基本方法和性质。
2. 教学难点:图形旋转的性质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如时钟的时针、分针、秒针的运动,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现象的共同特点,从而引出图形旋转的概念。
2. 探究新知(1)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图形旋转的过程,总结出图形旋转的基本方法。
(2)引导学生观察图形旋转前后的变化,发现图形旋转的性质,如大小、形状不变,位置、方向发生变化等。
(3)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了解图形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风车、旋转木马等。
3. 巩固练习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4. 总结提高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图形旋转的概念、基本方法和性质,并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的旋转现象,与同学分享并解释其原理。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本教案遵循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学生认知发展相适应的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进度和难度,以确保教学质量。
重点关注的细节:图形旋转的性质图形旋转的性质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也是学生掌握图形旋转知识的关键。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图形的旋转(优化改进)

A
逆时针旋转90°
A
顺时针旋转90°
A
B C′
A
如何画三角形
逆时针旋转900后
的图形?
B′
C
先画 再画AB AC 的 的 然后连接 B′ C′ 垂直线段 垂直线段 AB′, AC′,长度 长度 还是 还是5 3格。 格
(1)把长方形绕A点顺时针旋转90° (2)把小旗图绕B点逆时针旋转90°
A B
观察下面3组图形,它们有什么共同的 你能旋转每组中的一个图形,使每组 特点? 图形都变成一个长方形吗?
12
1
2
O
8 7
6 5
3
4
指针从“12”绕O点顺时针旋转( 900 )到“3
11 10 9
12
1
2
O
8 7
6 5
3
4
指针从“6”绕O点顺时针旋转(1800 )到“12”
转杆打开是绕O点 转杆关闭是绕O点 逆时针)旋转(90° 顺时针 ( )( )旋转( ) 90°
O
O
你会把右边 的三角尺绕 A点旋转900 吗?
两市镇二完小
李贵松
1. 认识图形的旋转,认识 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 90度的含义,能在方格纸 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度。 2.感受旋转在生活里的应 用。
物体旋转时总Βιβλιοθήκη 绕着一个中心进行转杆打开转杆关闭
物体旋转有两种不同的方向
与时针旋转方向相同的是顺时针, 与时针旋转方向相反的是逆时针。
11 10 9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图形的旋转》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说课教学复习课件

返回
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认识图形的旋转
你能在方格纸上画出旋转后的图 形吗?先画一画,再和同学交流。 先把一条直角边绕点A逆时针旋转90°, 再……
返回
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认识图形的旋转
课堂练习
1.看图填空。 (1) 钟面上的时针从6:00 到9:00 旋转了( 90°)。
(2)( 2 ) 千克的物品可以使指针按顺时 针方向旋转90°。 (3)指针顺时针旋转90°,从指向A 旋转到 指向( D ) ;指针逆时针旋转90°,从指 向B旋转到指向( C ) 。
返回
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认识图形的旋转
同步练习
2.画出长方形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A
返回
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认识图形的旋转
同步练习
3.(1)画出梯形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2)画出三角形绕点B逆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A
B
返回
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认识图形的旋转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返回
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认识图形的旋转
转杆打开和关闭,分别是绕哪个点 按什么方向旋转的?旋转了多少度?
转杆打开是绕点O 转杆关闭是绕点O 顺时针旋转90°。 逆时针旋转90°。
这就是图形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中心, 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
返回
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认识图形的旋转
你会把方格纸上的三角形绕点A逆时针旋转 90°吗?
平苏移教、版旋转数和学轴对四称年认级识图下形册的旋转
1 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图形的旋转
情境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课件
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认识图形的旋转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图形的旋转》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钟面上的时针从3:00 到9:00 旋转了( )
(2) ( )千克的物品可以使指针按顺时针方向旋转135°。
(3)
指针逆时针旋转90°,从指向A 旋转到指向
( ) ;指针顺时针旋转90°,从指向B旋转到指向( ) 。
3. 画出长方形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参考答案: 1.
2.(1)180° (2)3 (3)B,A 3.
一、说教材
《图形的旋转》是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平移、旋转和轴对 称》单元的课时内容。本课是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初步认识了 生活中的旋转现象,让学生经历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形成复杂图案的 过程。教材安排了两道题。第一道题联系日常生活中的转杆打开和 关闭的过程,认识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有助于学生进 一步体会图形旋转的特征。第二道例题教学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 90°
3)、全班交流:你是怎样旋转的?旋转后的边与旋转前有什么关系 ? 4)、画出三角形绕点A逆时针旋转90 º的图形。
学生尝试画图,教师巡视指导。
5)、交流画法:谁来说说你是怎样画的? A、确定一条边,按要求旋转后得到一个新位置,再依次画出其 他的边。 B、先确定从A点出发的两条边,再连成相应的图形。 C、用实物旋转后,再画出实物所在的位置。 说明:为了表示旋转的方向,还要在一组对应边之间画出弧形, 标上箭头。
6)、画出三角形绕点A顺时针旋转90 º的图形。 学生独立画图,展示作品,评价交流。 【设计意图:本着数学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让学生有个人发挥 的空间,自己说自己动手,拥有绝对的主动权,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 性和积极性】
板块三、课堂练习 1.把方格纸上的三角形绕点A顺时针旋转90°
2. (1)
教学难点
1.4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练习(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

1.4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练习(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在今天的数学课上,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熟练掌握这些基本几何变换的性质和应用。
一、教学内容1. 图形的平移:了解平移的定义,掌握平移的基本性质,学会用图形平移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图形的旋转:理解旋转的定义,掌握旋转的基本性质,学会用图形旋转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 轴对称:了解轴对称的定义,掌握轴对称的基本性质,学会用轴对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定义和性质。
2. 能够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同学们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性质,以及如何运用这些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重点:通过实例讲解,使同学们能够熟练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铅笔、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图形平移实例,引发同学们对平移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讲解:a. 讲解图形的平移:说明平移的定义,展示平移的性质,举例说明如何用平移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b. 讲解图形的旋转:说明旋转的定义,展示旋转的性质,举例说明如何用旋转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c. 讲解轴对称:说明轴对称的定义,展示轴对称的性质,举例说明如何用轴对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 课堂练习:给出几个实际问题,让同学们运用所学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方法解决。
六、板书设计1. 平移:定义、性质、应用。
2. 旋转:定义、性质、应用。
3. 轴对称:定义、性质、应用。
七、作业设计1. 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定义和性质。
2. 给出一个实际问题,让同学们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方法解决。
四年级下册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知识点

四年级下册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知识点一、平移知识点解析:平移是指在同一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着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
平移后的图形与原图形完全相同,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
扩展内容:1.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平移不仅涉及到移动的方向,还涉及到移动的距离。
例如,一个图形向右平移5个单位,意味着图形中的每一个点都向右移动了5个单位。
2.平移与坐标:在坐标系中,平移可以通过改变图形的坐标来实现。
例如,一个点A(x, y)向右平移3个单位,其新的坐标变为(x+3, y)。
3.平移与日常生活:平移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如电梯的上下移动、火车在轨道上的直线行驶等。
二、旋转知识点解析:旋转是指图形绕某一点(旋转中心)转动一定的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旋转。
旋转后的图形与原图形在形状和大小上完全相同,只是方向发生了变化。
扩展内容:1.旋转的中心和角度:旋转涉及到旋转中心和旋转角度。
例如,一个图形绕点O旋转90度,意味着图形中的每一个点都绕点O转动了90度。
2.旋转与坐标:在坐标系中,旋转可以通过旋转矩阵或极坐标来实现。
例如,一个点A(x, y)绕原点O逆时针旋转90度,其新的坐标变为(-y, x)。
3.旋转与日常生活:旋转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常见,如门的开关、风扇的转动等。
三、轴对称知识点解析: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扩展内容:1.对称轴的数量和位置:不同的图形可能有不同的对称轴数量和位置。
例如,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两条对角线和两条中垂线),而圆形有无数条对称轴(任何经过圆心的直线都是其对称轴)。
2.轴对称与日常生活:轴对称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常见,如建筑物的对称设计、自然界中的对称现象(如蝴蝶的翅膀)等。
3.轴对称与美学:轴对称在艺术和美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因为它能给人一种平衡、和谐的感觉。
通过对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深入学习和理解,学生不仅可以掌握这些基本的图形变换方法,还可以将其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实际问题中,进一步拓展其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年级下册图形的旋转习题

四年级下册图形的旋转习题四年级下册图形的旋转题1.按照要求画出下列图形:⑴将四边形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度。
⑵将最右边的图形补全,使其成为轴对称图形。
2.画出下列图形的对称轴,有几条就画几条。
3.画出下面图形底边上的高。
4.画出下面图形的另一半,使其成为以虚线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
5.完成下列要求:⑴将小山图先下平移5格,再向右平移4格。
⑵将小旗绕A点顺时针旋转90度。
⑶将三角形绕B点逆时针旋转90度。
6.⑴先将图形向下平移5格,再向右平移13格。
⑵将平行四边形沿A点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
7.画出下面图形的另一半,使其成为轴对称图形。
8.⑴画出梯形的高。
⑵在下面平行四边形中画出两条不同底边上的高。
9.如下图,按要求解决下列问题:⑴平行四边形A点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B点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⑵将平行四边形先向下平移4格,再向右平移2格,画出平移后的平行四边形。
⑶将原平行四边形绕B点顺时针旋转90度,画出旋转后的平行四边形,此时A点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10.如下图,在格点图中按要求画图:⑴画一个底和高都是4厘米的平行四边形。
⑵画一个上底是2厘米,下底是6厘米,高是3厘米的等腰梯形。
11.下面的图形都是由4个正方形组成的,请你用三种不同的方法分别在下面三个图形上添上一个正方形,使其成为轴对称图形,并画出它们的对称轴。
12.画一画,填一填。
⑴将三角形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90度,再用数对表示旋转后的三角形A1B1C的位置。
A1(,) B1(,) C(,)⑵方格纸右边是一个轴对称图形的一半,和M点对称的点的位置是(,),和N点对称的点的位置是(,)。
将这个轴对称图形画完整。
13.(注意:图在格内所画的竖线、横线都是与格子竖线、横线重合的。
)⑴小帆船先向( )平移了( )格,再向( )平移了( )格。
⑵三角形先向( )平移了( )格,再向( )平移了( )格。
14.AD B C指针从B开始,顺时针旋转90度到( )。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图形的旋转》优秀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图形的旋转》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图形的旋转》是学生在学习了平面图形的认识、对称、平移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个新的学习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图形的旋转特征,理解旋转的意义,学会用旋转的方法进行图形的变换。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旋转的概念,让学生感知旋转现象,再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掌握旋转的性质,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平面图形的认识、对称、平移等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图形的旋转,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感知和理解。
此外,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各有不同,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调整。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旋转的意义,掌握旋转的性质。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交流的能力,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旋转的意义和旋转的特征。
2.旋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知旋转现象。
2.采用观察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旋转前后的图形变化。
3.采用操作教学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旋转的理解。
4.采用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交流思考,提高创新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或黑板。
2.实物图片或模型。
3.旋转的操作材料。
4.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一些旋转现象,如旋转门、旋转的风扇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物体在运动时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些物体在运动时都是围绕一个中心点进行旋转的。
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图形的旋转。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或黑板,展示一些图形,如正方形、圆形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图形在旋转时的变化。
学生观察后,教师提问:这些图形在旋转时有什么特点?旋转前后的图形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图形在旋转时,每个点离同一个点的距离不变,旋转前后的图形是相似的。
小学四年级数学《图形的旋转》优秀教学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图形的旋转》优秀教学教案小学四年级数学《图形的旋转》优秀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观察,了解一个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
2、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
教学重难点: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
活动过程:活动一:创设情景,解决问题(1)在生活中,有各种美丽的图案,但其中有很多图案是由简单的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获得。
本活动所介绍的是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形成复杂图案的过程。
(2)活动的导入阶段,可以出示一组图案让学生欣赏。
然后将这些图案按一定的形状进行分解,并取出其中的一小部分放在方格子上进行旋转,逐步展示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后形成复杂图案的过程。
当然,每一次的旋转,都要学生说说是什么图形绕着哪一点旋转的?旋转的角度是多少?学生也可以用学具自己操作,以便学生体验旋转的过程。
活动二:实践练习在学生独立完成的基础上,进行全班的交流,老师进行指导。
第1题本题的练习主要认识图形的旋转是围绕哪个点旋转的问题,所以,这个活动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尝试,然后再讨论旋转的中心点的问题。
活动时,每个学生都可以准备一些白纸和三角形。
为让学生体会到旋转前后图形的变化,先可以请学生沿着三角形的边把手上的三角形描绘下来,接着以这个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为中心进行旋转(旋转的角度可以是任意的),最后说一说这个三角形是围绕哪一点旋转的。
第2题同样,本题也可以先请学生根据要求进行旋转操作,并把每次旋转过程中所得图形描绘下来。
接着讨论从图形1到图形2,从图形2到图形4等旋转的角度。
数学万花筒有条件的学校,能把本题旋转的过程用多媒体演示。
如果学生有兴趣,也可以让他们自己剪一个任意的三角形,接着一边旋转,一边把旋转后所得的图形描绘下来,这样每个学生都能制作一个美丽的图案。
第2题在练习时,可以先让学生用三角形在方格子上按要求进行操作,学生比较熟练后,再请他们按要求画出旋转的图形。
第3题同样,本题的练习也请学生自己摆一摆,在摆的过程中,让学生积累一些经验,然后再涂颜色。
数学四年级旋转知识点总结

数学四年级旋转知识点总结一、旋转的概念在数学中,旋转是指以某一点为中心,按照一定的规则使图形或物体绕着这一中心点转动的运动。
在二维平面中,旋转可以是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的。
旋转可以用角度来描述,通常以逆时针旋转为正角度,顺时针旋转为负角度。
二、旋转的基本概念1. 中心:旋转的中心点,图形绕中心点旋转。
2. 角度:表示图形旋转的角度大小,通常用度来表示。
3. 顺时针和逆时针:用来描述旋转的方向。
4. 图形的对称性:旋转会改变图形的位置,但不改变图形的形状。
三、旋转的性质1. 图形旋转后的性质: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只是改变了位置和方向。
2. 旋转与对称性:如果一个图形在旋转之后能够重合自身,说明这个图形具有旋转对称性。
3. 旋转和角度:旋转的角度可以是正数、负数、0或360°,负数表示顺时针旋转,正数表示逆时针旋转,0表示不旋转,360°表示一周旋转。
四、旋转的应用1. 时钟:时钟指针围绕表盘中心进行旋转,表示时间的变化。
2. 几何图形:在几何学中常常用旋转来研究图形的性质和对称性。
3. 机械运动:旋转也是机械运动中常见的一种形式,如摩托车轮子的旋转等。
五、常见旋转的图形和作图方法1. 点的旋转:以坐标原点为中心,按照规定的角度进行旋转,可以得到旋转后的点的坐标。
2. 直线的旋转:以直线上的一点为中心,按照规定的角度进行旋转,可以得到旋转后的直线。
3. 三角形的旋转:以三角形的重心为中心,按照规定的角度进行旋转,可以得到旋转后的三角形。
六、数学实践中的旋转问题1. 如何确定旋转的中心和角度?2. 旋转后的图形如何和原图形相对应?3. 旋转对图形的性质有何影响?4. 如何利用旋转对称性解决问题?七、数学实践中的旋转思维1. 在解决问题时,可以考虑使用旋转对称性来简化问题。
2. 通过对图形进行旋转,可以发现图形的隐藏性质或规律。
3. 旋转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几何图形的对称性和性质。
《图形的旋转》说课稿(精选6篇)

《图形的旋转》说课稿(精选6篇)《图形的旋转》说课稿(精选6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图形的旋转》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图形的旋转》说课稿篇1一、说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七册第四单元第一节《图形的旋转》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我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充分的经历与欣赏中感悟旋转;同时针对学生思维活跃的特点,引导学生对比图形旋转前后的变化,以渗透刚体变换的思想。
三、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一个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形成复杂图案的过程,并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度,运用旋转设计图案。
能力目标:运用观察、操作、归纳、联想等思维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目标:感悟数学的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难点:认识图形的旋转,解一个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形成复杂图案的过程,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度。
教学难点是: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度,并运用旋转设计图案。
三、说教法与学法学习本单元前,学生只初步感受到了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接触了两种图形变换方式:对称、平移。
本课是把学生的视角引入到第三种图形变换——旋转,意在通过欣赏、探索、创作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体验到简单图形变成复杂图案的过程,理解旋转的中心点、方向、角度不同,形成的图案也不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今后继续学习图形变换奠定基础。
四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在其认知过程中仍占主导地位。
因此,要本着“边操作边感悟”的原则,让学生在经历中体会旋转的三要素,感受图形旋转带来的变换美。
四、说教学准备图片、小黑板、方格纸、自制风车五、流程设计:(一)游戏激趣,感受图形的旋转此环节通过创设情景,初步感受旋转。
利用学生比较喜欢的情景,即风车,美丽的图形等引入,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把长方形绕A点顺时针旋转90。 把小旗图绕B点逆时针旋转90。
A B
把长方形绕A点顺时针旋转90。 把小旗图绕B点逆时针旋转90。
A B
把长方形绕A点顺时针旋转90。 把小旗图绕B点逆时针旋转90。
A B
把长方形绕A点顺时针旋转90。 把小旗图绕B点逆时针旋转90。
A B
把长方形绕A点顺时针旋转90。 把小旗图绕B点逆时针旋转90。
A
指针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 ,从A
旋转( D );
B
D 指针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 ,从B
旋转( C )。
C
A
A
A
B
DB
DB
D
C
C
C
课件PPT
你见过生活中的哪些旋转 现象?你能说出来吗?
课件PPT
旋转有哪三要素? 1、旋转中心。(绕某点) 2、旋转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 3、旋转角度。(旋转90度或其他角度) 完整描述旋转: 某图形绕某点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多 少度。如:三角形绕点A逆时针旋转90°。
第1单元 平移、旋转、轴对称
课件PPT
1.2 旋转
学习目标
课件PPT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认识按顺时 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90º的含义。 2、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º, 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3、掌握旋转的三要素。
探究新知
课件PPT
从这幅图中你看到了哪些运动?
大家认真自学书上第3页的例2,并思考下面 的问题(5分钟) 导学问题: 1、图中的转杆打开和关闭分别是怎样运动的? 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转杆的打开和关闭,分别绕哪个点按什么 方向旋转的?旋转了多少度? 3、你能完整地描述转杆打开和关闭的过程吗?
把三角板绕A点顺时针旋转90。
A
把三角板绕A点顺时针旋转90。
A
把三角板绕A点顺时针旋转90。
A
把三角板绕A点顺时针旋转90。
A
把三角板绕A点逆时针旋转90。
A
把三角板绕A点逆时针旋转90。
A
把三角板绕A点逆时针旋转90。
A
把三角板绕A点逆时针旋转90。A把三角板绕点逆时针旋转90。A B
把长方形绕A点顺时针旋转90。 把小旗图绕B点逆时针旋转90。
A B
把长方形绕A点顺时针旋转90。 把小旗图绕B点逆时针旋转90。
A B
把长方形绕A点顺时针旋转90。 把小旗图绕B点逆时针旋转90。
A B
把长方形绕A点顺时针旋转90。 把小旗图绕B点逆时针旋转90。
A B
把长方形绕A点顺时针旋转90。 把小旗图绕B点逆时针旋转90。
从6:00到9:00,时针旋转了( 90 ) 。 。
你会把右边的三角板绕A点旋转90。吗?
A
把三角板绕A点顺时针旋转90。
A
把三角板绕A点顺时针旋转90。
A
把三角板绕A点顺时针旋转90。
A
把三角板绕A点顺时针旋转90。
A
把三角板绕A点顺时针旋转90。
A
把三角板绕A点顺时针旋转90。
A
课件PPT
把长方形绕A点顺时针旋转90。 把小旗图绕B点逆时针旋转90。
A B
把长方形绕A点顺时针旋转90。 把小旗图绕B点逆时针旋转90。
A B
把长方形绕A点顺时针旋转90。 把小旗图绕B点逆时针旋转90。
A B
把长方形绕A点顺时针旋转90。 把小旗图绕B点逆时针旋转90。
A B
把长方形绕A点顺时针旋转90。 把小旗图绕B点逆时针旋转90。
转杆打开和关闭,它们的运动有什么相 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 转杆打开和关闭都是绕着一个点旋转。
不同点: 转杆打开和关闭旋转的方向正好相反。
与时针旋转方向相同的是顺时针, 与时针旋转方向相反的是逆时针。
转杆关闭的方 向与时钟转动 方向一致吗?
转杆打开的方 向与时钟转动 方向一致吗?
顺时针方向
逆时针方向
A B
把长方形绕A点顺时针旋转90。 把小旗图绕B点逆时针旋转90。
A B
把长方形绕A点顺时针旋转90。 把小旗图绕B点逆时针旋转90。
A B
把长方形绕A点顺时针旋转90。 把小旗图绕B点逆时针旋转90。
A B
把长方形绕A点顺时针旋转90。 把小旗图绕B点逆时针旋转90。
A B
把长方形绕A点顺时针旋转90。 把小旗图绕B点逆时针旋转90。
A B
把长方形绕A点顺时针旋转90。 把小旗图绕B点逆时针旋转90。
A B
课件PPT
指针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 ,从A 旋转( B ); 指针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 ,从B
旋转( A )。
A
A
B
D
B
D
C
C
课件PPT
错解分析: 与时针旋转方向相同的是顺时针方向, 与时针旋转方向相反的是逆时针方向。
A
把三角板绕A点逆时针旋转90。
A
把三角板绕A点逆时针旋转90。
A
把三角板绕A点逆时针旋转90。
A
把三角板绕A点逆时针旋转90。
A
把三角板绕A点逆时针旋转90。
A
旋转有哪三要素?
1、旋转中心。(绕某点)
2、旋转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
3、旋转角度。(旋转90度或其他角度)
完整描述旋转:
某图形绕某点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 多少度。如:三角形绕点A逆时针旋转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