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组织解剖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兴奋:机体的器官或组织接受刺激后,从相对静止状态转变为活动状态,或由较弱的活动状态转变为较强的活动状态,这一过程叫做兴奋,以动作电位的出现为指标。

2.时值:在两倍基强度下引起组织兴奋所需的最短刺激时间。3.临界融合频率:随着刺激频率的增加,肌肉收缩表现为单收缩、不完全强直收缩、完全强直收缩。引起完全强直收缩时的最小刺激频率即为临界融合频率。

4.阈强度:固定刺激的持续时间和刺激强度对时间的变化率,能引起细胞产生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强度。

5.绝对不应期:细胞在接受一次刺激而发生兴奋的当时和随后的一个短时间内兴奋性降低到零,对另一个无论多强的刺激也不能发生反应,此期间称为绝对不应期。

6.相对不应期:在绝对不应期后,一些失活的Na+通道开始恢复,如有比阈电位较强的刺激可引起新的兴奋,故称为相对不应期。7.基强度:在刺激时间足够长的情况下,引起可兴奋细胞产生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称基强度。

8.动作电位: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细胞受到一个适当的刺激时,膜电位发生迅速的一过性的波动,这种短暂可逆的、扩布性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

9.等长收缩:肌肉收缩时长度保持不变而只有张力的增加,称为等长收缩。

10.等张收缩:肌肉收缩时只有长度缩短,张力保持不变,称为等张收缩。

11.单收缩:肌细胞受到一次短促刺激,产生一次动作电位而引起的一次机械收缩和舒张的过程。

12.不完全强直收缩:骨骼肌受到频率相对较低的连续刺激时,收缩反应总和过程发生于前一次收缩过程的舒张期,表现为收缩不完全相互融合,称为不完全强直收缩。

13.完全强直收缩:骨骼肌受到频率较高的连续刺激时,总和过程发生在前一次收缩过程的收缩期,表现为完全强直收缩。

14.红细胞比容: 抗凝血在比容管内以3000转/min的速度离心30min后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叫做红细胞比容,又叫红细胞压积。

15.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 将抗凝血静置于一支小玻璃管中,红细胞虽然比重大于血浆,但下沉十分缓慢,说明红细胞有一定的悬浮稳定性。

16.红细胞沉降率: 将抗凝血置于一垂直竖立的血沉管内,由于红细胞比重较血浆大,红细胞将逐渐下沉,在一定时间内,红细胞沉降下来的距离,叫红细胞沉降率。

17.血液凝固: 血液离开血管数分钟后由流动的溶胶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胶冻状凝块,这一过程称血液凝固。

18.抗凝系统:血液内与凝血系统相对抗的系统,主要有血浆中存在的多种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蛋白质C系统,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和肝素等。

19.生理性止血: 血液从损伤后的小血管流出数分钟后将自行停止,称为生理性止血。

20.交叉配血试验:把供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进行配合,再将受血者的红细胞与供血者的血清相配合,以观察有无红细胞凝集的试验,称交叉配血试验。

21.房室延搁: 房室交界是兴奋由心房进入心室的惟一通道。房室交界区细胞传导性很低,交界区的缓慢传导使兴奋在这里延搁一段时间才向心室传导,故称房-室延搁。

22.有效不应期: 心肌细胞一次兴奋过程中,由0期开始到3期膜内电位恢复到-60mV这一段不能再产生动作电位的时期,称为有效不应期。

23.期前收缩:在心室肌有效不应期之后,下一次窦房结兴奋到达之前,心室受到一次人为的或来自窦房结以外的刺激,则产生的一次提前出现的兴奋和收缩,分别称为期前兴奋和期前收缩。

24.代偿间歇:在一次期前收缩之后出现较长的心室舒张期,称为代偿间歇。

25.正常起搏点:窦房结是主导整个心脏兴奋和搏动的正常部位,称为正常起搏点。

26.潜在起搏点:正常情况下,窦房结以外的心脏自律性组织并不能表现出他们自身的自律性,只是起着传导兴奋的作用,称为潜在起搏点。

27.平均动脉压: 一个心动周期中每一瞬间动脉血压的平均值,称为平均动脉压。平均动脉压大约等于舒张压加1/3脉压。

28.收缩压:心室收缩射血时,动脉血压快速上升,所达到的最高值称为收缩压。

29.舒张压:心室舒张时,动脉血压降低,在心舒末期所达到的最低值称为舒张压。

30.脉压:收缩压和舒张压之差称为脉搏压,简称为脉压。

31.中心静脉压:是指胸腔大静脉和右心房的血压。

32.微循环: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其基本功能是进行血液和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

33.压力感受性反射:当动脉血压升高时,牵张刺激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的压力感受器反射性引起动脉血压的下降,又称减压反射。34.无效腔:通常将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等呼吸道称为解剖无效腔;进入肺泡而未能发生气体交换的这部分肺泡容量,称为肺泡无效腔。

35.生理无效腔:解剖无效腔加上肺泡无效腔合称为生理无效腔。36.胸膜腔内压:指胸膜腔内的压力。平静呼吸过程中胸膜腔内压总是低于大气压,称胸膜腔内负压。

37.外周化学感受器:指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能直接感受血液中PCO2、H+浓度及PO2的变化。

38.吸收: 食物经过消化后,透过消化道的粘膜,进入血液和淋巴循环的过程。

39. 胃容受性舒张:当咀嚼和吞咽时,食物对咽,食管等处感受器的刺激,可通过迷走神经发射性地引起胃底和胃体肌肉的舒张。胃壁肌肉的这种活动,被称为胃的容受性舒张。

40. 蠕动:肠段的一种速度缓慢的波浪式推进运动。

41. 分节运动:是小肠的一种以环形肌为主的节律性收缩和舒张运动,主要起混合食物的作用。

42. 蠕动冲:小肠内行进速度很快、传播较远的蠕动。它可将食糜从小肠的始端一直推进到末端,有时还可推送入大肠。

43.能量代谢: 生物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所伴随的能量释放,转移和利用等,称为能量代谢。

44.食物的卡价:1g营养物质在动物体内完全氧化分解或在体外燃烧时所放出的能量,也称热价。

45.食物的氧热价:将某种营养物质氧化时,消耗1L O2所产生的热量。

46.呼吸商: 生理学上把机体在一定时间内呼出的CO2量与摄入的02量(即耗氧量)的容积比值(CO2/O2)称为呼吸商。

47. 基础代谢率:在基础状态下即清晨、清醒、静卧,未做肌肉活动, 无精神紧张,禁食12h以上,室温在20~25℃,机体单位时间的能量代谢。

48.渗透性利尿:小管液中溶质的浓度增大,渗透浓度随之升高,就会阻碍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排出尿量增多,这种利尿现象称为渗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