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组织解剖学
人体组织解剖学知识点
绪论人体组织解剖学是一门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学科。
根据其研究方法和对象的不同,组织解剖学可分为解剖学和组织学两门学科。
解剖学主要是用刀割和肉眼观察的方法研究人体器官系统的形态结构。
组织学是借助显微镜研究人体的微细结构。
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上肢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下肢并拢,足尖向前。
方位术语:上、下;前、后(腹侧、背侧);浅、深;内、外;内侧、外侧;近端、远端轴的术语:垂直轴、冠状轴、矢状轴切面术语:矢状切面,正中矢状切面;冠状面(额状面);水平切面;纵切面、横切面。
第一章基本组织组织:由结构相似和功能相关的细胞与细胞间质集合而成。
器官:几种组织结合起来,共同执行某一特定功能,并具有一定形态特点,即构成器官。
系统:若干个功能相关的器官联合起来,共同完成某一特定的连续性生理功能,即形成系统。
纤毛:是细胞游离面的胞膜和胞质向细胞外突出的细长突起,内含9+2型微管;长约5微米,直径约0.2微米;光镜下可清晰分辨单根纤毛。
微绒毛:由胞质伸出的细小指状突起,直径约0.1微米,长短不等(0.5~1.5微米);光镜下无法分辨单根微绒毛。
基膜:是存在于上皮基底面与深部结缔组织之间或肌纤维与结缔组织之间的薄膜,电镜下可分为透明板、基板和网板三层。
透明板和基板由上皮细胞产生,网板由成纤维细胞产生。
上皮组织:由许多排列紧密的细胞和少量的细胞将质组成,覆盖于人体的外表面或衬在体内各种管、腔、囊的内表面。
上皮组织的特点:1.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质少。
2.细胞有极性,分游离面和基底面。
3.一般无血管,但有丰富的神经末梢。
上皮组织的分类:被覆上皮:覆盖于体表或体腔、管腔、囊内表面,以保护功能为主。
腺上皮:以分泌功能为主,组成腺体。
感觉上皮:具感觉功能的特化上皮,组成感官。
生殖上皮:具生殖功能的特化上皮,组成性腺。
被覆上皮组织的分类:单层上皮单层立方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变移上皮复层上皮内皮:衬贴于心血管、淋巴管内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
人体解剖学简介
人体解剖学简介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类身体结构和组织的科学,通过分析和描述身体的各个部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认识人体。
本文将简要介绍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概念、方法以及它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一、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概念人体解剖学是以人类身体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主要包括形态解剖、组织解剖和发育解剖三个方面。
形态解剖研究动物的内部外部结构;组织解剖研究各种器官及其组织结构;发育解剖则关注胚胎发育过程中各个器官与部位的形态变化。
二、人体解剖学的研究方法1. 解剖切片:通过对尸体进行切片观察来研究组织结构。
2. 显微镜技术:使用显微镜来观察更小尺度下的细胞结构。
3. 影像技术:如X线摄影、CT(计算机断层扫描)、MRI(核磁共振成像)等技术,可以非侵入性地观察到活体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4. 解剖学模型:通过制作人体模型来直观展示人体内部器官和结构。
三、人体解剖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1. 诊断与治疗:通过对人体结构的深入了解,医生可以更准确地进行临床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 外科手术:外科手术需要对人体各个器官、组织和血管进行精确解剖定位,以保证手术成功并最大程度减少损伤风险。
3. 药物研发:药物研发过程中,需要了解药物在身体内的分布、代谢和排泄。
人体解剖学为药物在身体内的运动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4. 病理学:通过对患者组织标本进行形态学观察与分析,帮助医生确定疾病类型及其程度,并指导治疗方案。
四、人体解剖学的意义与挑战人体解剖学对于医学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深入了解人类身体结构,有助于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解剖学基础知识。
然而,由于人体解剖学在教育中涉及到尸体,同时还存在少数人对尸体使用的道德、宗教或个人情感方面的障碍,因此如何平衡其教育价值与伦理考量是目前面临的挑战之一。
总结: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类身体结构和组织的科学。
通过各种研究方法,包括解剖切片、显微镜技术和影像技术等,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人体内部各个组织器官的结构,并将这些知识应用于临床医学领域。
关于《人体组织解剖学》课程实验报告的格式(15篇)
关于《人体组织解剖学》课程实验报告的格式(15篇)篇1:关于《人体组织解剖学》课程实验报告的格式实验报告本封面课程名称:《人体组织解剖学》。
每次实验报告的格式:实验题目:实验二骨骼和骨骼肌的大体解剖结构观察。
实验日期:201X年3月12日。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二、实验材料和用具。
三、实验内容。
四、思考题。
实验纪律和要求:一、1.实验前预习,明确观察目的和内容;2.进入实验室及时清点实验材料、图谱及用具。
二、实验过程中保持安静,穿实验服,带实验报告本、铅笔、尺子、填图纸、理论教材和实验教材。
三、实验观察后,将请同学讲解模型和讨论相关实验内容。
四、1.实验后进行显微镜使用登记和材料用具清查;2.值日生认真做好实验室卫生,清点实验材料、图谱及用具。
篇2:《人体组织解剖学》课程实验报告的格式关于《人体组织解剖学》课程实验报告的格式实验报告本封面课程名称:《人体组织解剖学》。
每次实验报告的格式:实验题目:实验二骨骼和骨骼肌的'大体解剖结构观察。
实验日期:201X年3月12日。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二、实验材料和用具。
三、实验内容。
四、思考题。
实验纪律和要求:一、1.实验前预习,明确观察目的和内容;2.进入实验室及时清点实验材料、图谱及用具。
二、实验过程中保持安静,穿实验服,带实验报告本、铅笔、尺子、填图纸、理论教材和实验教材。
三、实验观察后,将请同学讲解模型和讨论相关实验内容。
四、1.实验后进行显微镜使用登记和材料用具清查;2.值日生认真做好实验室卫生,清点实验材料、图谱及用具。
篇3:人体解剖学学习方法学习人体解剖学必须遵循的学习观点(一)形态与功能统一的观点人体每个器官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器官的形态结构是功能的物质基础,功能的变化影响器官形态结构的改变,形态结构的变化也将导致功能的改变,这就是形态和功能相互制约的观点。
如四足动物的前肢和后肢,功能相似,形态结构也相仿。
在古代, 人类的手在劳动过程中从支持体重中解放出来,逐渐成为灵活地把握工具等适于劳动的器官;而人的下肢在维持直立行走中逐渐发育得比较粗壮。
人体组织解剖学知识点
人体组织解剖学知识点人体组织解剖学是研究人体组织的结构、形态和功能的科学,它对于理解人体各个器官及其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按照人体学习的逻辑顺序,简要介绍一些重要的人体组织解剖学知识点。
一、细胞与组织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人体是由无数个细胞组成的。
细胞可以分为原始细胞和后生细胞,后者进一步分化形成不同类型的细胞。
在人体中,组织是由相同或相似细胞构成的。
主要的人体组织有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二、上皮组织上皮组织是人体组织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
它包裹了身体各个器官的表面,起到保护作用。
根据细胞层数和形状的不同,上皮组织可以分为简单上皮和复杂上皮;根据细胞外形的不同,上皮组织可以分为鳞状上皮、立方上皮和柱状上皮。
三、结缔组织结缔组织是将身体各部分连接在一起的组织,它具有支撑、填充和保护作用。
结缔组织中的细胞被称为成纤维细胞,它们分泌胶原蛋白和弹力纤维,形成纤维状的基质。
根据基质的不同,结缔组织可以分为松散结缔组织和致密结缔组织。
四、肌肉组织肌肉组织是人体组织中负责运动的主要组织。
它可以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
骨骼肌黏附于骨骼上,可以主动收缩,实现身体各种动作;平滑肌分布在内脏器官以及血管壁,不受意志控制;心肌组织构成心脏,具有自主收缩功能。
五、神经组织神经组织是人体组织中传递和接收信息的组织。
它由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构成。
神经元负责传递神经冲动,神经胶质细胞则起到支持和保护神经元的作用。
神经组织形成了人体的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
六、器官器官是组织的聚集体,它们具有特定的形状和功能。
人体包含多个器官系统,例如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
每个器官系统都由多种不同类型的组织构成。
结语以上介绍的是人体组织解剖学的一些基本知识点。
了解人体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对于医学、生物学等相关领域的学习和研究至关重要。
通过掌握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体的构造和机能,为保障人体健康提供基础。
人体解剖学课件-全
(2)锁骨:呈“ ~ ”形,内侧为胸骨端, 外侧为肩峰端。
(3)肱骨:为典型长骨,分一体两端。 上端为膨大的半圆形肱骨头,参与肩关 节的构成。下端有肱骨小头和滑车,参 与肘关节的构成。肱骨头外下缩细称解 剖颈,肱骨上端与干交汇处为外科颈, 因此处最易发生骨折需去外科治疗而得 名。肱骨干后方有桡神经沟,有桡神经 通过。肱骨下端内上方后面有尺神经沟 ,有尺神经通过。
、舌骨1、下颌骨1。另有三对听小骨位于颞骨内部的中耳鼓室内。
(二)颅的整体观
1.颅顶观
成人颅顶借冠状缝、矢状缝、人字缝紧密连结,新生儿颅缝交界 处由结缔组织膜封闭称颅囟。
颅顶观
颅顶借缝连结紧 三缝名为冠矢人
婴颅骨化未完成 缝间膜闭叫颅囟 2.颅底内面观 颅底内面凹凸不平,由前向后依次为颅前窝、颅中窝、颅后窝。 (1)颅前窝:筛板、筛孔等。 (2)颅中窝:垂体窝、蝶鞍、圆孔、卵圆孔、棘孔、眶上裂、视神 经管等。 (3)颅后窝:枕骨大孔、舌下神经管、内耳门、横窦沟、乙状窦沟 、颈静脉孔等。
颞下颌关节构成及特点 下颌头,下颌窝 构成关节功能多 关节腔有关节盘 关节囊壁前薄弱 咀嚼语言做表情 张口过大向前脱
四、四肢骨及其连结
(一)上肢骨及其连结
1.上肢骨 每侧32块,包括肩胛骨1、锁骨1、肱骨1、桡骨1 、尺骨1、腕骨8、掌骨5、指 骨14。 (1)肩胛骨:呈三角形,分两面、三缘、三角。后面有肩胛冈,末端延为肩峰 ,是肩部最高点。外侧角形成关节盂,参与肩关节构成。上角、下角分别平对 第二、第七肋,是计数肋骨的标志。
各部椎骨特点
椎骨外形不规范 颈椎体小棘分叉 胸椎连肋有肋凹 腰椎承重体最大
抓住要点能分辨 横突有孔最明显 棘突叠瓦下斜尖 棘突后伸宽又扁
2.椎骨的连结 椎骨间的连结主要有椎间盘、韧带和关节等(图2-1)。 (1)椎间盘 1)位置:位于相邻椎体之间。
人体解剖学 基本组织
人体解剖学基本组织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结构的一门学科,它研究的是人体的基本组织。
基本组织是构成人体各个器官和组织的基本单位,了解基本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对于深入理解人体的生理和病理过程至关重要。
一、上皮组织上皮组织是人体最外层的一层组织,分为表皮上皮和腺上皮。
表皮上皮主要分布在皮肤、口腔、食道等处,它具有保护和感知的功能。
腺上皮则分布在体内各个腺体,如肾脏、肝脏和胃等,它们的功能是分泌物质和调节体内平衡。
二、结缔组织结缔组织是人体最广泛分布的一类组织,包括了结缔组织、软骨组织和骨组织。
结缔组织主要由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构成,它们具有支持和连接作用,保持器官的形态和结构稳定。
软骨组织则包括了软骨细胞和软骨基质,它们在关节和耳鼻喉等部位起到缓冲和保护作用。
骨组织则是人体的支架组织,由骨细胞和骨基质构成,具有支持和保护内脏器官的功能。
三、肌肉组织肌肉组织是人体最主要的运动组织,包括了平滑肌、骨骼肌和心肌。
平滑肌分布在血管、消化道等内脏器官,它的收缩和松弛调节了内脏器官的运动。
骨骼肌则是人体最为重要的肌肉组织,它负责人体的运动和姿势维持。
心肌是心脏的主要构成部分,它具有自主收缩和传导的能力,保证了心脏的正常跳动。
四、神经组织神经组织是人体传递和处理信息的重要组织,包括了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
神经元是神经组织的基本单位,负责传递神经信号。
神经胶质细胞则起到支持和保护神经元的作用,维持神经组织的正常功能。
五、血液组织血液组织是人体液态组织,主要由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构成。
红细胞负责携带氧气和二氧化碳,在体内供应氧气和排除代谢产物。
白细胞是人体的免疫细胞,负责抵御病原体的入侵。
血小板则参与了血液凝固过程,防止出血。
六、淋巴组织淋巴组织包括了淋巴结、脾脏和扁桃体等,它们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淋巴组织具有过滤和保护作用,清除体内的废物和病原体,维持机体的内环境稳定。
人体解剖学的基本组织包括了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血液组织和淋巴组织。
人体组织解剖学实验
四、实验教材及参考书目
教材:辜清,郭炳冉,段相林主编 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实验(第5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4.2
参考书:1.段相林,郭炳冉,辜清主编 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第5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12
(3)比较观察平滑肌,骨骼肌及心肌三种肌纤维纵切和横切的结构特点;
(4)观察并掌握神经元的结构特点及神经原纤维的形态,分布;
(5)观察突触的形态;
实验内容:
(1)上皮组织的分类观察
(2)结缔组织的分类观察
(3)肌肉组织的分类观察
(4)神经组织的分类观察
主要仪器:显动系统
(3)各部分骨、骨连结及其特征的观察和识别
(4)全身骨骼肌分布的观察和识别
主要仪器:显微镜
实验三
实验编号:3
实验名称:循环系统
实验学时:4学时
实验类别: 综合性
实验性质: 必开
实验目的:
(1)掌握心的位置、外形、大体解剖结构;
(2)了解出入心脏的大血管、了解全身主要动静脉和淋巴导管的分布状况;
(3)了解各级动静脉、淋巴管的显微结构;
实验名称:泌尿生殖系统
实验学时:4学时
实验类别: 综合性
实验性质: 必开
实验目的:
(1)掌握主要泌尿生殖器官的位置和形态;
(2)掌握泌尿和生殖系统的大体解剖组成和分布;
(3)了解各系统主要器官的显微结构。
实验内容:
(1)观察泌尿系统形态、大体解剖构造;
(2)观察重要泌尿器官的显微结构;
(3)观察生殖系统形态、大体解剖构造;
实验内容:
(1)甲状腺的位置、形态和组织结构;
人体组织解剖学复习材料
第一章上皮组织—被覆上皮单层柱状细胞:小肠上皮有纹状缘,扩大吸收面积;有杯形细胞,可分泌粘液,具有保护上皮的作用;主要分布于胃、肠、胆囊、子宫等假复状纤毛上皮:杯形细胞,柱状细胞到达上皮游离面锥形细胞,梭形细胞位于基底面杯形细胞分泌粘液,湿润上皮和吸入的空气,并黏着吸入的灰尘和细菌等异物;借住纤毛的节律摆动,将含有灰尘和细菌的粘液向咽部推送;主要分布于呼吸道内表面单层扁平上皮:内皮:分布在心脏、血管、淋巴管内表面间皮:分布在胸膜、腹膜、心外膜表面游离面湿润而光滑,便于内脏器官的活动和减少摩擦;其它:肺泡、肾小囊单层立方上皮:甲状腺滤泡、肾小管变移上皮:膀胱、输尿管※结构和功能的统一疏松结缔组织成纤维细胞:内含丰富的粗面内质网、游离核糖体和高尔基体,这些结构表明成纤维细胞合成蛋白质的机能旺盛;成纤维细胞可合成和分泌胶原蛋白、弹性蛋白,生成胶原纤维、网状纤维和弹性纤维等;巨噬细胞:表面有许多褶皱和小泡,含有吞噬体和吞饮小泡—1、具有吞噬作用,可以吞噬异物,细菌,衰老变性细胞;2、还有趋化性和定向运动性趋化性:指巨噬细胞可以沿着某些化学物质的浓度梯度进行定向移动3、可合成多种生物活性物质4、是一种递呈细胞,参与免疫应答的调节作用;电镜下区分成纤维细胞和巨噬细胞,巨噬细胞比成纤维细胞小,染色比成纤维细胞深胶原纤维:疏松结缔组织的主要纤维;H-E呈粉红色粗细不等;韧性大,抗拉力强,柔软易弯曲等特点;弹性纤维:新鲜时呈黄色,又称黄纤维弹性大,易拉长,除去外力后能复原;软骨同源细胞群:有着相同来源的一群细胞,之后可分化成不同的细胞,在某种程度上说它们最初来源于同一个细胞,称同源细胞群;骨骨单位哈弗斯系统:骨单位位于内外环骨板之间,数量较多,呈圆筒状,与骨干长轴平行,每个骨单位由1个中央管和数层围绕它的骨单位骨板组成;血细胞红细胞:贫血:红细胞少于300万/mm3,血红蛋白少于100g/l三种肌肉组织比较:骨骼肌、心肌、平滑肌神经组织神经元神经细胞:分为胞体和突起树突、轴突两部分胞体:细胞膜—接受刺激产生以及传到神经冲动胞质:有尼氏体和神经原纤维尼氏体由粗面内质网组成主要功能合成蛋白质,包括复制细胞器和产生神经递质有关的蛋白质和酶,只存在于胞体和树突中,轴突中没有树突:有1个或多个树突扩大神经元接受刺激的表面积树突表面有大量的棘状短小突起,是形成突触的主要场所轴突:只有1个主要功能将神经冲动传离胞体至其他的神经元或胞器;突触:是指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非神经元之间的一种传递信息的特化连接结构;由突触前部、突触间隙和突触后部三部分组成;突触前部:即突触小体,有突触小泡,内有神经递质突触后部,细胞膜增厚,表面有不同的受体;当神经冲动传至突触时,使突触小泡贴附在突触前膜上,以胞吐的方式将神经递质释放出;※神经纤维特点:由神经元的长突起及包绕它的神经胶质细胞构成,分为有髓神经纤维和无髓神经纤维;功能:传导神经冲动,电流的传导在有轴膜进行有髓神经纤维的神经冲动在郞飞结间呈跳跃式传导,故传导速度快;无髓神经纤维的神经冲动沿轴膜连续传导,故传导速度慢第二章运动系统骨形态: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构造:骨膜、骨质、骨髓以及神经和血管关节:两骨之间借膜性囊互相连结,其间具有腔隙,活动性较大;这种连结成滑膜关节,简称关节;每个关节都有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椎间盘:是相邻两个椎体间的纤维软骨盘,坚韧富有弹性,由中央的髓核和周围的纤维环两部分组成;起着弹性垫的作用;第三章循环系统小循环右心室---左心房:全身返回心的含CO2的静脉血自右心室泵出,经肺动脉及其分支,流到肺泡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使静脉血变成动脉血,再经肺静脉流回左心房;这个过程称小循环或肺循环;大循环左心室—右心房:含氧和营养物质较多的动脉血,自左心室泵出,经主动脉及其分支流到全身毛细血管肺泡毛细血管除外,进行物质和气体交换,使动脉血变成静脉血,静脉血再汇入各级静脉,经上、下腔静脉及冠状窦流回右心房;这个过程称大循环或者体循环;左肺动脉流静脉血,左肺静脉流动脉血微循环:指微动脉到微静脉之间的循环,是血液循环的基本单位;区分大动脉、中动脉和肌动脉大动脉:中膜厚,弹性膜和弹性纤维发达---能承受较大的血压和维持连续的血流中动脉:管壁平滑肌丰富,又称肌性动脉小动脉和微动脉又称外周阻力血管毛细血管连续毛细血管、有空毛细血管、血窦管径最细,分布最广,分支并且互相吻合成网状代谢旺盛处密集毛细血管的功能:选择性通透与物质交换合成和代谢活动抗血栓形成功能有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胞质部极薄,有内皮窗孔窗孔为物质交换的途径,一般有隔膜封闭,基膜完整分布于胃肠粘膜、一些内分泌腺和肾血管球等处;心位置:2/3身体中线左侧,1/3身体中线右侧;外形:如倒置的圆锥体,分为心底,心尖,胸肋面和膈面;左右心房以房中隔相隔,左右心室以室中隔相隔; 心房与心室以房室瓣相隔;心腔构造:右心房:3个入口上、下腔静脉口和冠状窦口,出口为右房室口; 有卵圆窝;右心室:右心室接受右心房来的血液,入口为右房室口三尖瓣,出口为肺动脉口;左心房:入口左、右静脉口,出口左房室口二尖瓣左心室:入口左房室口,出口主动脉口主动脉瓣脉瓣与脉壁之间的腔隙称主动脉窦;心的传导:窦房结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的心外膜深面,呈狭长椭圆形,它发出节律的兴奋,是心脏的起搏点房室结、房室束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第四章免疫系统不考第五章消化系统口腔:味蕾:卵圆形的小体,是上皮细胞特化的结构,主要分布于菌状乳头和轮廓乳头,少数散在于软腭、会厌及咽部等位置;是味觉感受器;咽:咽淋巴环:咽扁桃体、舌扁桃体、咽鼓管扁桃体、鄂扁桃体食管:三个狭窄处:食管与咽相续处,食管与左支气管交叉处,膈的食管裂空处;胃:入口贲门接食管、出口幽门接十二指肠;分为四个部分:贲门部、胃底、胃体、幽门部;胃底腺:胃底腺分成3部,上端较短为颈部,与胃小凹相连,中断较长为体部,下端为底部;有5种细胞:壁细胞,主细胞,颈粘液细胞、干细胞、内分泌细胞壁细胞:分泌盐酸胃酸;位于腺体颈部和体部;H-E显红色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又称胃酶细胞位于腺体体部和底部;颈粘液细胞:多呈楔形夹于其他细胞之间;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上皮:吸收细胞、杯形细胞、内分泌细胞十二指肠和空肠上端可以向肠腔分泌肠致活酶小肠绒毛是由黏膜上皮和固有层向肠腔突出形成的,是小肠特有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小肠绒毛的结构和功能的统一.1、小肠黏膜形成大量的绒毛,绒毛上皮含吸收细胞,吸收细胞的游离面有大量的微绒毛,扩大小肠的吸收面积;2、微绒毛上的细胞衣是糖、脂、蛋白质消化吸收的重要部位;3、吸收细胞内有丰富的滑面内质网,参与形成乳糜微粒;4、绒毛固有膜内有中央乳糜管,运输乳糜微粒;有孔毛细血管,运输水溶性物质;平滑肌,收缩是小肠绒毛变短,有利于淋巴和血的运输;大肠:三个特点:表面有三天与大肠纵轴平行的结肠带;由于结肠带短于肠管,使肠皱褶,形成结肠袋;结肠袋带附近有脂肪突起,称肠脂垂;消化腺:肝:肝的脏面有“H”形的三条沟,左右两天纵沟和一条横沟,横沟为肝门有肝管、肝门静脉、肝动脉、淋巴管和神经进出;肝门管区:肝小叶之间各种管道密集的区域,即小叶间动脉、小叶间静脉和小叶间胆管;肝细胞:构成肝小叶的主要成分;多角形腺细胞;核大而圆,位于细胞中央,有一个至数个核仁,部分有双核;光镜下细胞内线粒体肝细胞进行活动的能量供应站,粗面内质网合成多种血浆蛋白,滑面内质网分布有许多酶,进行各种化学反应,如:糖原合成、脂类代谢、解毒作用等,高尔基体参与蛋白质加工和胆汁排泌等细胞器发达;还富含溶酶体、过氧化物酶体;电镜下肝细胞按功能分成,细胞连接面,胆小管面,血窦面;细胞连结面油紧密连结、桥粒和缝隙连结等结构;胆小管面和血窦面有微绒毛,使细胞表面积增大,有利于肝功能活动的进行;第六章呼吸系统喉:不成对的甲状软骨、会厌软骨、环状软骨,成对的杓状软骨肺:右短左长肺的纵膈部中间有一凹陷称肺门,是主支气管、血管、淋巴管、神经进出的地方;传导部: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小支气管→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终末支气管再分支,管壁上有肺泡开口,称呼吸性细支气管呼吸部: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肺泡出现了肺泡,能够进行气体交换故称为呼吸部传导部变化趋势:肺泡上皮:有Ⅰ型肺泡细胞和Ⅱ型肺泡细胞组成;Ⅰ型肺泡细胞:形成连续性上皮,参与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Ⅱ型肺泡细胞:少量嵌与Ⅰ型肺泡细胞之间,分泌表面活性物质,降低肺泡张力稳定肺泡大小,可增殖分化Ⅰ型肺泡细胞;肺泡隔:相邻肺泡之间的结缔组织,含丰富的连续毛细血管、弹性纤维、肺巨噬细胞等,维持细胞弹性;纵膈:位于胸腔内纵膈胸膜气-血屏障: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所通过的结构,包括:肺泡表面液体层、Ⅰ型肺泡细胞与基膜、薄层结缔组织在小部分区域内有、连续毛细血管基膜与内皮;第七章泌尿系统肾的大体结构:肾单位:是肾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组成;与集合小管共同行使泌尿功能;滤过屏障: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毛毛细血管时,由于较高的内压,血浆中的大部分物质经有孔内皮、基膜和裂孔隔膜滤入肾小囊腔中;这三层结构称为滤过屏障;滤入肾小囊腔的滤液称为原尿,经过肾小管形成终尿肾小管:近端小管曲部、直部、细段、远端小管曲部、直部;各种肾小管的比较:肾小球旁器:球旁复合体:球旁细胞:细胞大,内有丰富分泌颗粒,粗面内质网和核糖体多---分泌肾素,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还可以促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进而促进远端小管吸收Na+,排除K+.同时伴有水的重吸收;致密斑:细胞排列紧密,基膜薄,基部有小分支突起伸长至球旁细胞和球外系膜细胞----化学感受器,感受远端小管Na+离子浓度,如果浓度低,则反馈给球旁细胞,促进其分泌肾素;球外系膜细胞:与球旁细胞和球内系膜细胞之间有缝隙连接---信息传递功能第七章生殖系统睾丸:产生精子;生精细胞: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精子管腔壁-----------------------------------------------------管腔中央卵巢:产生卵细胞原始卵泡—初级卵泡---次级卵泡---成熟卵泡-----排卵-----黄体初级卵母细胞 ----次级卵母细胞-----碰到精子----成熟卵细胞第八章内分泌系统甲状腺:内有甲状腺滤泡和滤泡旁细胞滤泡上皮细胞:内含丰富粗面内质网、线粒体、高尔基体把从血液吸收来的氨基酸合成为甲状腺球蛋白前体以及溶酶体分解重吸收回的碘化的甲状腺球蛋白,生成四碘甲腺原氨酸—甲状腺素游离面有少量微绒毛和细胞基底部有质膜内褶扩大滤泡表面积,提高分泌甲状腺素的效率甲状腺素分泌不足分泌过多幼年呆小症成年甲状腺肿大大脖子病甲亢肾上腺:皮质球状带:盐皮质激素----调节水盐平衡束状带:糖皮质激素--- 调节糖代谢降低免疫反应及炎症反应;网状带:主要分泌雄激素少量雌激素和糖皮质激素-髓质肾上腺素去甲状腺素两者的作用都是使心跳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血压升高,但是前者对心脏作用大,后者对血液作用大垂体:生长素由远侧部的嗜色细胞中的嗜酸性细胞分泌的;刺激骺软骨生在缺乏过多幼年侏儒症巨人症成年肢端肥大症垂体门脉系统:由初级毛细血管、垂体门微静脉和次级毛细血管构成,是下丘脑和腺垂体功能的联系;下丘脑可分泌释放激素RH和释放抑制激素RIH;这些激素沿轴突输送到漏斗处,释放入初级毛细血管内,再经垂体门微静脉到远侧部的次级毛细血管放出,调节远侧部的各种腺细胞的分泌活动,从而构成了下丘脑腺垂体系统;腺垂体分泌的各种激素又可以调节相应的靶器官;下丘脑和垂体的相互关系:1、下丘脑、神经垂体、靶器官的联系下丘脑合成抗力尿素和催产素,沿下丘脑垂体束下行自神经部储存,在经血液到达靶器官调节肾远端小管和集合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乳腺分泌,子宫收缩;神经垂体只是储存和释放下丘脑分泌的激素的位置,两者是结构和功能的统一体,神经垂体是下丘脑的一部分;2、下丘脑、腺垂体、靶器官的联系下丘脑合成肽类激素抑制腺垂体细胞分泌激素,腺垂体释放的激素又控制靶器官的分泌功能;3、下丘脑和垂体反馈性调节靶器官分泌物或某种物质如血糖、血钙等的浓度变化,反过来又可以影响内分泌腺与下丘脑的活动;第九章感觉视器:眼球:由前依次往后角膜—虹膜—睫状体—晶状体--视网膜—脉络膜—巩膜角膜+巩膜=纤维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血管膜角膜和巩膜交界—角膜缘角膜缘内侧有以巩膜静脉窦房水循环重要通路角膜和虹膜的夹角为前房角; 虹膜将房水分成前房和后房中间以瞳孔相连;视网膜分为视部和盲部虹膜部+睫状部视部和盲部的交界—锯齿缘视网膜后部中央有视神经盘视神经乳头,中间有一凹陷—视盘凹陷生理性盲点视神经盘往后有黄斑中央凹陷称中央凹视觉最敏锐视网膜细胞:由外向内色素上皮细胞—视杆细胞感受弱光刺激—视锥细胞感受强光和不同色光的视色素--双极细胞连结视细胞和节细胞的中央神经元--节细胞神经元此外还有米勒细胞神经胶质细胞房水来源:从睫状体血液中渗出和非色素上皮细胞分泌;含少量蛋白质和无机盐作用:屈光作用、供给角膜和睫状体营养、维持眼压;循环:从睫状体分泌出后,经瞳孔从后房流向前房,然后从巩膜静脉窦汇入眼静脉;耳前庭蜗器:内耳为复杂的弯曲管道,称迷路,分为骨迷路耳蜗、前庭、半规管和膜迷路;耳蜗内有螺旋器柯蒂氏器,是听觉感受器,由蜗管下方的上皮细胞特化形成,分为支持细胞和毛细胞;前庭前庭膜迷路内有两个膜性小囊称椭圆囊和球囊;在其壁上有局部黏膜增厚,分别称为椭圆囊斑和球囊斑,总称为位觉斑;由结缔组织、上皮和耳石膜组成;位觉斑是头部位置变动或机体作直线加速与减速运动的感受器;半规管内有壶腹嵴,是旋转变速运动的感受器;第十章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灰质: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元胞体和树突常聚集在一起,在新鲜的标本上色泽灰暗,称灰质;白质: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纤维聚集的部位,颜色苍白,称白质;在大脑和小脑中的白质在皮质深处又称髓质;纤维束:在白质中,凡起止、行程和功能基本相似的神经纤维聚集在一起称为纤维束;神经核: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灰质上有形态、大小各异的神经元,其胞体聚集在一起称为神经核;脊髓:位置:脊髓位于椎管内,表面有被膜和脑脊液包围;脊髓上端在枕骨大孔处与延髓相连;下端变细,称为脊髓圆锥;在第一腰椎下缘L1~L2处续为无神经组织的细丝,称为终丝;成人脊髓约占椎管的2/3.形态:脊髓的表面有纵横的沟裂;在前正中线的纵裂宽而明显,称为前正中裂,在后正中线的纵沟浅而不明显,称为后正中沟;前正中裂和后正中沟将脊髓分成左右对称的两半;脊髓两侧的前外侧有前外侧沟,有神经前根发出,后外侧有后外侧沟,有神经后根附着,前根含运动神经纤维,后根有膨大的脊神经节,含有感觉性的假单极神经元胞体;其中枢突形成后根进入脊髓,周围突和前根汇合为脊神经,由椎空穿出;脊髓全长有两个膨大点:颈膨大和腰骶膨大;脊髓共31个节段,颈8、胸12、腰5、骶5、尾1脊髓终止于第一腰椎下缘;功能:1、传导功能:脊髓的白质中的上行纤维束可以将来自身体各处的信息传递给脑,通过下行纤维束可以将脑发出的信息传递给脊髓灰质;白质起着连接脑与脊髓灰质的中间通路;2、反射功能:脊髓的灰质中有许多反射中枢,通过固有束、前根和后根共同完成一些反射活动;上行纤维束:由薄束和楔束传导躯干和四肢的本体感觉和皮肤的精细触觉、脊髓小脑后束传导躯干下部和下肢的反射性本体冲动感觉、脊髓小脑前束传导下肢的反射性本体冲动感觉、脊髓丘脑束传导温、痛和粗触觉薄束:传导躯体下部和下肢的感觉; 楔束:传导躯体上部和上肢的感觉;下行纤维束:皮质脊髓束将大脑皮质的冲动传导给运动神经,以支配躯干和四肢的运动红核脊髓束调节肌张力和协调肌群运动脑干:中脑、脑桥、延髓;外形:腹侧面:1、延髓腹侧面有与脊髓相续的前正中裂;裂的两侧为一对纵行隆起,称锥体;在延髓和脊髓交叉处,大部分锥体内纤维交叉,形成锥体交叉;锥体外侧有一对椭圆隆起,称橄榄;橄榄和锥体之间有前外侧沟,舌下神经从这里发出;在橄榄后沟至上而下有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和副神经;2、脑桥腹侧面宽阔膨隆,称基底部,基底部正中有一宽而浅的沟称基底沟;基底部横行的纤维向两侧延伸并变宽,形成小脑中脚,基底部与小脑中脚之间有三叉神经;在脑桥下缘有延髓脑桥沟;内侧部有展神经发出,两端依次有面神经和前庭窝神经发出;3、中脑腹侧面纵行的纤维隆起称大脑脚,大脑脚之间有动眼神经发出;背侧面:1、延髓背侧面分为上下两部,下部似脊髓,在正中沟的两侧,薄束和楔束向上延伸,分别隆起形成薄束结节和楔束结节;楔束结节外上方有隆起的小脑下脚;2、中脑背侧部有两对隆起,上丘和下丘;下丘下方有滑车神经发出;绕大脑脚外侧伸向腹侧;内部结构:上行纤维束内侧丘系、外侧丘系、脊髓丘系、三叉丘系;上行纤维束与感觉有关,下行纤维束与运动有关;间脑:背侧丘脑:为一卵圆形灰质快,中间被第三脑室分隔,背侧为侧脑室底,外侧面与尾状核和内囊相接;腹侧前部接下丘脑;背侧丘脑前段隆起为丘脑前结节,后端膨大为丘脑枕;0 特异性中继核团:包括腹后核、腹中间核、腹前核、和部分丘脑前核;接受具有特定机能的上行纤维束,发出纤维投射到大脑皮质的特定区域,定位和机能均比较明确;端脑:大脑半球的内部结构内囊:投射纤维出入大脑半球时,经过背侧丘脑和尾状核的外侧,豆状核的内侧;在此集中成一个宽厚的白质纤维板,成内囊;内囊是一侧半球投射纤维出入大脑门户,损伤后可导致对侧半身感觉伤失、对侧偏瘫和双眼对侧视野偏盲,即三偏综合征;内囊前肢:额桥束、丘脑前辐射;内囊后肢:皮质脊髓束、皮质红核束、丘脑中央辐射、顶枕颞桥束、视辐射和听辐射束内囊膝:皮质核束;基底核:是大脑深部一系列神经核团组成的功能整体机能定位:语言中枢:位于大脑左半球少数位于右半球受损后产生“失语症”说话面肌运动区、听话听区、书写上肢肌运动区、阅读视区运动性语言中枢:也称说话中枢位于额下回后部区此区受损,虽然说话的相关的肌肉未瘫痪,仍可发音,但并不会说话,称运动性失语症;听觉性语言中枢:也称听觉中枢位于颞上回后部22区该区受损,听觉无障碍,但听不懂别人说的话,丧失对听觉性语言的理解能力,称感觉性失语症;视运动性语言中枢:也称书写中枢位于额中回后部8区受损后,手的书写功能无障碍,但不能通过书写表达自己的意愿,称失写症;视觉性语言中枢:也称阅读中枢:位于角回39区此区受损,视觉正常,但不能理解文字符号的含义,丧失阅读能力,称失读症;周围神经系统:脊神经:颈丛,臂丛,胸神经前支,腰丛、骶丛;颈丛:由C1~C4的前支组成,位于胸锁乳突肌上部深面皮质:枕小神经,耳大神经,颈横神经、锁骨上神经肌支:膈神经臂丛:由C5~C8和T1前支组成从颈根部行于锁骨下动脉后上方,再经锁骨后方进入腋窝;腋神经、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胸神经前支:初T1加入臂丛、T12加入腰丛其余不构成丛,单独行于相应的肋间隙中,沿;肋骨下缘与肋间血管伴行,称肋间神经;腰丛:由T12前支的一部分,L1~L3前支,L4前支的一部分组成位于腰大肌深面股神经、闭孔神经骶丛:由L4的剩余部分和L5的前支组成的腰骶干、全部骶神经及尾神经的前支构成盆骨后壁前面坐骨神经脑神经: 1嗅神经 2视神经 3动眼神经 4滑车神经 5三叉神经6展神经 7面神经 8前庭窝神经 9舌咽神经 10迷走神经11副神经 12舌下神经交感副交感的比较;P322--323。
人体组织学解剖学
人体组织解剖学一、名词解释1、正中矢状面:矢状面是按矢状轴方向与水平面和冠状面相垂直,将身体分为左右两部分的纵切面。
通过人体正中,将人体分为左右相等两半的矢状面又称正中矢状面。
2、骨盆:是由骶骨、尾骨及左右髋骨借骨连接构成的一个完整骨环。
具有保护盆腔内的脏器和传递重力的作用。
可分为大骨盆和小骨盆。
3、细胞毒性T细胞:是白细胞的亚部,为一种特异T细胞,专门分泌各种细胞因子参与免疫作用。
受抗原激活后可增殖形成大量效应Tc细胞,能特异性地杀伤具有抗原性的靶细胞。
与自然杀伤细胞构成机体抗病毒、抗肿瘤免疫的重要防线。
4、扁桃体:咽部黏膜内含丰富的淋巴组织,除分散的淋巴组织外,有些部位的淋巴组织聚集形成轮廓清楚,大小不等的隆起称扁桃体。
按其位置分别称为腭扁桃体、咽扁桃体、咽鼓管扁桃体和舌扁桃体。
5、麦氏点: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通常以脐与右侧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为标志。
6、病理性再生:由于炎症或创伤等病理原因所致的上皮损伤,可由周围未受损伤的上皮细胞增殖补充,形成新的上皮,此为病理性再生。
7、造血干细胞:又称多能造血干细胞,起源于人胚卵黄囊血岛,是生成各种血细胞的原始细胞,具有自我复制能力、有很强的增殖潜能和多向分化能力。
出生后,造血干细胞主要存在于红骨髓内。
8、骨单位:位于内、外环骨板之间,数量较多,呈圆筒状,与骨干长轴平行排列。
每个骨单位由一个位于骨单位中央的中央管和数层围绕中央管呈同心圆排列的骨单位骨板组成。
各层骨单位骨板间有骨细胞分布。
骨单位表面有一层黏合质。
9、房室结:位于房间隔下部、冠状窦口的前上方,呈扁椭圆形,向前发出房室束进入心室壁。
正常情况下,其作用是传递窦房结的冲动至心室肌纤维,但在窦房结障碍时,也可产生冲动。
10、胸膜腔:指脏、壁胸膜在肺门处相互移行,二者之间围成的封闭的腔隙。
左右各一,腔内有少量浆液,呼吸时可减少脏、壁胸膜之间的摩擦,腔内为负压,有利于肺的扩张。
11、可视人:即虚拟人,主要是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将冷冻人的人体锉削为0.1mm厚的标本断面,并对每个断面进行定焦距扫描,然后将采集到的信息储存于计算机中,最后再按解剖顺序把断面图像进行三维重构整合成虚拟人。
人体解剖学-组织
三种肌肉组织的特点
骨骼肌:分布于全身骨骼,是随意肌。 心肌:分布于心脏,是不随意肌。 平滑肌:分布于内脏器官的管壁上,是不随意肌。
骨骼肌纤维的收缩机制
目前公认的是肌丝滑动学说。
当肌纤维收缩时,由Z线发出的细肌丝向暗带中心 移动,使明带变短,H带变短甚至消失,而暗带长 度不变,结果相邻的Z线距离靠近,肌节缩短。整 个肌纤维的长度也就缩短。
一、神 经 细 胞
神经细胞:又叫神经元,是神经组织结构和 功能的基本单位,具有感受刺激、 产生兴奋和传导冲动的功能。
结构特点:由胞体和胞突构成。
1、胞体:
形状:有星形、锥体形、球形、梭形等。
组成: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功能:膜接受刺激、产生和传导神经冲动; 质内的尼氏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细胞骨架具有支持作用,维持神经元的形态, 同时参与细胞内的物质运输。
第二章 组 织
学习目标
1、 了解组织的概念、分类、分布与功能 2、 掌握骨骼肌的结构和分型 3、 了解神经细胞的结构 4、了解突触的概念和结构
组织的定义:
由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关的细胞和细胞 间质构成,是构成人体各器官的基本成分。
组织的分类:
根据组织的结构和功能特点,可将人体 的组织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 神经组织。
细胞和基本组织
细胞 细胞间质
组织
四大基本组织
第一节 上 皮 组 织
特点:细胞数量多,细胞间质少,细胞排列紧密, 无血管和淋巴管,细胞有极性。
分类: 被覆上皮 腺上皮 感觉上皮 分布:主要分布于人体的外表面和体内各种管道、
腔的内表面。 功能:具有保护、吸收、分泌、排泄等功能。
似墙砖排列
※肌浆中含有许多条肌原纤维,它们沿肌纤维长轴平行、 并联排列。
人体解剖学知识点
人体解剖学知识点人体解剖学是一门研究人体结构和组织的科学,它对于医学和生物学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就人体解剖学的主要知识点进行介绍。
1. 人体的基本组织人体的基本组织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上皮组织是体表组织,起到保护作用;结缔组织负责支持和连接各部分;肌肉组织控制运动;神经组织传递信息。
2. 人体的器官系统人体由多个器官组成,这些器官组成了不同的系统,包括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等。
每个系统都有特定的功能和结构。
3. 骨骼系统骨骼系统是人体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由骨骼和关节组成。
骨骼提供了支持和保护,同时也是血液产生和矿物贮藏的场所。
4. 肌肉系统肌肉系统由肌肉和肌腱组成,它负责控制身体的运动和姿势。
肌肉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
5. 呼吸系统呼吸系统包括鼻腔、喉部、气管、支气管和肺部等。
通过呼吸系统,人体可以吸入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
6. 循环系统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它负责输送氧气和养分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并排除代谢产物。
7. 消化系统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道、胃、肠道和消化腺等。
它负责将食物消化、吸收和排除残余物质。
8. 泌尿系统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组成。
它负责排除代谢废物和维持身体内部环境的平衡。
9. 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由大脑、脊髓和神经组织组成,它控制和协调身体各部分的活动,并传递信息。
10. 生殖系统生殖系统分为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
男性生殖系统包括睾丸、附睾、输精管、前列腺等;女性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和阴道等。
11. 感觉系统感觉系统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
这些感觉器官负责感知外部环境的信息。
12. 免疫系统免疫系统负责保护身体免受外界病原体的侵害,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总结:人体解剖学是一门广泛而重要的学科,它为医学和生物学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通过对人体结构和组织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体的功能和机制,为保持健康和治疗疾病提供科学依据。
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
绪论组织:是由许多形态和功能相同或相似的细胞和细胞间质组成的基本结构; 人体解剖学创始人:维萨里,巨着人体构造;轴和面1、矢状轴:是呈前后方向的水平线;矢状面:是将身体分为左右两部的纵切面;2、冠状轴:是呈左右方向的水平线;冠额状面:是将身体分为前后两部的纵切面;3、垂直轴:是指与水平线垂直的轴;4、水平面:又称横切面,是将身体分为上下两部的切面;第一章基本组织组织:在结构和机能上具有密切联系的细胞和细胞间质所组成的基本结构; 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细胞衣:是由组成细胞膜的糖蛋白和糖脂向外伸出的糖链组成;分布:小肠上皮细胞微绒毛处微绒毛:微绒毛是细胞游离面的胞膜和胞质向外伸出的细小指状突起;分布:小肠的吸收细胞和肾近端小管的上皮细胞纤毛:纤毛是细胞游离面的胞膜和胞质向外伸出的能够摆动的细长突起,比微绒毛粗而长,具有节律性摆动的功能;分布:呼吸道,输卵管等腔面的纤毛上皮细胞的游离面,还有内耳、视网膜和某些神经细胞等;质膜内褶:质膜内褶是上皮细胞基底面的胞膜向胞质内折入形成的;主要功能:扩大了细胞基底面的表面积,利于物质运输;上皮组织上皮组织:由密集的细胞和少量的细胞间质组成;上皮组织的特点①细胞排列:紧密而规则,细胞间质少②上皮细胞具有极性:分为游离面和基底面③上皮组织内一般没有血管:营养由结缔组织供应分布:大部分分布在机体的外表面和衬贴在体内各种有腔器官的腔面;根据分布和功能的不同可分为:(1)被覆上皮2腺上皮 3感觉上皮4生殖上皮课本p15的大括号内容1.单层扁平上皮单层鳞状上皮:仅由一层扁平细胞组成;内皮:分布心脏、血管、淋巴管内表面等处;有利于血液和淋巴的流动;间皮:分布胸膜、腹膜、心包膜等表面2.单层立方上皮:由一层近似立方形的上皮细胞组成;分布甲状腺、肾小管及肝脏等表面;具有吸收和分泌的功能3、单层柱状上皮:由一层棱柱状细胞组成;分布于胃、肠、胆囊和子宫单层纤毛柱状上皮等器官的腔面;具吸收和分泌等功能;杯形细胞:可分泌黏液,具有润滑和保护上皮的作用4、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呼吸道等黏膜上皮;功能:保护分泌作用;根据分泌物的成分和排出方式不同分为①内分泌腺②外分泌腺外分泌腺根据组成腺的细胞数量可分为:单细胞腺、多细胞腺根据腺细胞分泌物的性质不同分为:浆液腺、黏液腺、混合腺根据腺细胞的分泌方式分类:全质分泌腺、顶质分泌腺、局质分泌腺结缔组织组成:细胞+间质结缔组织是由多种细胞和大量的细胞间质组成的;结构特点:①细胞数量少,间质数量大;②细胞的数量虽少,但种类较多;③间质包括均质状基质和细丝状纤维两种成分;基质有的呈液体状,有的呈胶态状,有的呈固态状,纤维可分为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和网状纤维三种;④分布广,形态多样,有液体的血液、淋巴液,胶状的疏松结缔组织和致密结缔组织,有固态的软骨组织和骨组织;课本p21大括号疏松结缔组织又称蜂窝组织特点:细胞少,种类多;纤维少,基质多,结构稀疏;分布广泛组织、器官之间;连接,支持,防御,修复;分布:在体内分布广泛,可位于器官之间、组织之间以及细胞之间;疏松结缔组织中的细胞:类型,特点和功能疏松结缔组织的主要细胞成分,数量多,分布广;根据不同的功能活动状态,将细胞分为成纤维细胞和纤维细胞——这两种细胞可互相转化,当组织损伤时,大量成纤维细胞聚集在该处,产生新细胞与间质进行修复2.巨噬细胞:来源于血中单核细胞;数量多、分布广、形态不规则、具有短而钝的突起;功能:1变形运动和趋化性;2有活跃的吞噬能力,能吞噬侵入人体内的细菌、异物及衰老伤亡的细胞碎片,对机体有重要的防御保护作用;3合成和分泌作用:溶菌酶、补体和干扰素等;4参与免疫应答的调节作用;3.浆细胞:在疏松结缔组织中数量较少;来源于B淋巴细胞;细胞圆形或卵圆形,大小不等;核圆形,偏于细胞的一侧;染色质在核膜下排列如车轮状,胞质嗜碱性;功能:合成、贮存与产生抗体,并参与体液免疫反应;特点:胞体为圆形或卵圆形;核小而圆,胞质内充满异染性颗粒;颗粒内含:肝素、组织胺、白三烯和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等;功能:参与过敏反应,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气管,气管平滑肌收缩;5.脂肪细胞:分布:在血管附近;形态:单个或成群分布;呈圆球形或多边形胞浆空泡状核扁圆+少量胞浆新月形,偏一侧功能:合成、贮存脂肪;第二章运动系统骨骨主要是有骨组织、骨膜、骨髓、神经和血管等构成;简答:骨组织的结构构成:骨细胞+细胞间质,钙化的细胞称为骨基质,是有有机和无机成分组成;特点:是人体内最坚硬的组织,是构成骨的主要成分;细胞间质中含有大量的钙盐沉积,形成坚硬的骨板,即通常所说的骨质;细胞成分:骨细胞大多是具有突起的细胞,埋于钙化的骨质内;按形态和功能可分为骨原细胞、成骨细胞、骨细胞、破骨细胞,这四种细胞在不同的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它们具有产生细胞间质,造骨和破骨的功能,具有调节血钙水平的作用;细胞间质:基质+纤维环骨板:是指位于骨干外表面及髓腔内表面排列的环骨板,分别称为外环骨板和内环骨板;骨单位:位于内、外环骨板之间,数量较多,呈圆筒状,与骨干长轴平行排列;白细胞的类型:有粒白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无粒白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肌组织P37图骨骼肌纵横肌节:是骨骼肌纤维收缩和舒张的基本结构单位; P37图骨骼肌P40图心肌P41图平滑肌细胞质:结构:尼氏体、神经原纤维突触:是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非神经细胞之间特化的细胞连接,是传递信息的重要结构;神经:是指在周围神经系统中,由许多相关的神经纤维集合成束,外包致密结缔组织所形成的结构;一、骨的形态根据形态可以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1、长骨:呈长管状,分布于四肢,在运动中起杠杆作用;长骨包括一体两端;股骨是人体最长最粗壮的长骨,其长度约为身长的1/4;2、短骨:形似立方体,常成群聚集,分布于承受压力较大而运动较复杂的部位;如腕骨和跗骨;3、扁骨:呈板状,主要构成颅腔、胸腔的壁,以保护腔内的器官;如颅盖骨、胸骨、肋骨等;4、不规则骨:形状不规则,如椎骨等;有些不规则骨内有含气的空腔,称含气骨,如上颌骨等;骨的构造:骨是一种器官,由骨质、骨髓和骨膜以及神经、血管等部分构成1.骨质骨的主要成分,有骨密质和骨松质两种;骨密质:构成长骨的骨干以及长骨骺和其他骨的表层骨松质:存在于长骨的骺和其他骨的内部2.骨髓填充于髓腔和骨松质的腔隙内;有红骨髓和黄骨髓两种;红骨髓:有造血功能;内含大量不同发育阶段的红细胞和某些白细胞黄骨髓:含有大量的脂肪组织,无造血功能3.骨膜除关节面外,骨的内外表面均覆有骨膜,分为骨内膜和骨外膜;骨连结:骨与骨间的连接装置;可分为纤维连结和滑膜关节连结关节的基本结构滑膜关节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韧带:连结相邻两骨间的扁带状或索条状结构,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椎间盘:相邻两个椎体的纤维软骨盘,坚韧而富于弹性脊柱侧面观可见脊柱呈“S”型,有颈、胸、腰和骶四个生理性弯曲胸廓:组成:胸椎12块肋12对胸骨1块和它们之间的骨连结共同围成有保护胸腔脏器和一部分腹腔脏器的作用,并参与呼吸运动;P69图与p73图结合P63页图膈上有三个裂孔:主动脉孔、食管裂孔、腔静脉孔第三章循环系统循环系统:1.心血管系统:心、动脉、毛细血管、静脉2.淋巴系统:各级淋巴管道、淋巴器官、散在的淋巴组织循环系统功能:1、气体交换和物质运输2、物质交换3、分泌功能4、温度调控血液循环:是指血液由心节律性地泵出,经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再返回心,周而复始地循环流动;1、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和冠状窦→右心房2、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泡壁的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管腔性中空性器官:管壁一般分为3层,从腔面到外依次分为内膜、中膜和外膜;血窦:相邻内皮细胞之间有较大间隙,内皮细胞有孔,其基膜有的连续,有的不连续甚至缺失;心位置:是中空的肌性器官,位于胸腔纵隔内,正中线:2/3位于左侧,1/3位于右侧,心的两侧为肺,下方为膈;外形:前后略扁的倒置的圆锥体,大小与拳头相近分为心尖,心底,胸肋面,膈面冠状沟:一环形浅沟,心室心房在心表面的分界前室间沟:在胸肋面,左右心室的分界后室间沟:在膈面,左右心室的分界心的构造:心腔借房间隔分为左心房、右心房心腔借室间隔分为左心室、右心室1.右心房入口:上、下腔静脉口,冠状窦口出口:右房室口结构:右心耳、卵圆窝2.右心室入口:右房室口出口:肺动脉口结构:纤维环、右房室瓣三尖瓣、腱索、乳头肌——三尖瓣复合体动脉圆锥:接近肺动脉口的腔室肺动脉瓣:三个半月形瓣膜3.左心房入口:4个肺静脉口出口:左房室口结构:左心耳4.左心室入口:左房室口出口:主动脉口结构:纤维环、左房室瓣二尖瓣、腱索、乳头肌——二尖瓣复合体主动脉瓣心壁的结构:心内膜、心肌膜、心外膜心传导系统是由特殊分化的心肌纤维组成,其功能是产生并传导冲动,维持心的节律性收缩;窦房结: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的心外膜深面,呈狭长的椭圆形,它发出的节律性的兴奋,传到心房肌和房室结,是心正常的起搏点中央乳糜管:小肠绒毛内的毛细淋巴管尚能吸收脂肪微粒,使淋巴成乳白色;9条淋巴汇合成2条淋巴导管 :是最大的淋巴管,分为胸导管右淋巴导管胸导管:是全身最长最粗的淋巴管,收集双下肢、盆部、腹部、左半胸部、左上肢和左半头颈部的淋巴,即全身3/4的淋巴右淋巴导管:收集右半头颈部、右上肢、右半胸部的淋巴,即全身1/4的淋巴乳糜池:由左、右腰干和肠干汇合而成的梭形膨大淋巴干共有9条汇合成胸导管和右淋巴管胸导管是全身最长最粗的淋巴管,收集双下肢、盆部、腹部、左半胸部、左上肢和左半头颈部的淋巴,即全身3/4的淋巴右淋巴导管收集右半头颈部、右上肢、右半胸部的淋巴,即全身1/4的淋巴第四章免疫系统免疫:机体的一种保护性生理反应,其作用是识别“自己”和“异己”,排除抗原性异物,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淋巴细胞包括胸腺依赖淋巴细胞T细胞、骨髓依赖淋巴细胞、天然杀伤淋巴细胞;T细胞包括辅助性T细胞、抑制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抗原呈递细胞是一类能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把抗原信息传递给淋巴细胞而使淋巴细胞活化的细胞;淋巴器官:淋巴器官是以淋巴组织为主构成的器官,外包结缔组织被膜,实质为不同形式的淋巴组织;包括中枢淋巴器官和周围淋巴器官;血-胸腺屏障:皮质毛细血管及周围成分组成:a.连续性毛细血管内皮细 b.完整的内皮基膜c.血管周隙及其中所含的巨噬细胞等d.上皮基膜e.一层连续的上皮性网状细胞功能:维持胸腺内微环境的稳定,保证胸腺细胞的发育有重要作用;淋巴细胞的再循环参加循环的细胞类型:记忆T、B细胞的再循环最频繁; 效应T、B细胞、K细胞和NK细胞等经血流进入病灶,不参加再循环;意义: a. 有利于淋巴细胞发现和识别抗原;b. 使分散于全身的淋巴细胞成为一个功能整体,提高机体免疫效能;脾的组成被膜和实质,实质为白髓、红髓、边缘区;具体P--129第五章消化系统牙的构造:牙冠、牙颈、牙根牙由牙质构成,牙质外有釉质和牙骨质; 咽鼓管:鼓室和咽相通的唯一管道,平时关闭,吞咽时开放;食管三个生理狭窄区:第一个在食管与咽的相续处,第二个在左支气管交叉处,约在4,5胸椎之间的椎间盘平面,第三个在膈的食管裂孔处,约在10胸椎平面;从切牙到三个生理狭窄区的距离分别为15厘米,25厘米,40厘米; 组织结构:黏膜:黏膜上皮为复层扁平上皮;固有层为疏松结缔组织;黏膜肌层为纵行平滑肌;黏膜下层:有食管腺,为黏液腺和混合腺,润滑和保护黏膜;肌层:上段骨骼肌,中段平滑肌和骨骼肌混合,向下平滑肌逐渐增多,下段平滑肌;外膜:纤维膜胃:消化管各部中最膨大的部分位置上连食管,下续十二指肠据充盈程度、年龄、性别、体型的不同而有所差别;胃大部分在左季肋区,小部分在腹上区胃的组织结构胃壁由黏膜、黏膜下层、肌层和外膜构成;胃腺可分为贲门腺、胃底腺、幽门腺;胃底腺:分布于胃底和胃体部主要细胞:壁细胞:颈部和体部,合成和分泌盐酸主细胞:体部和底部,分泌胃蛋白酶原颈黏液细胞干细胞内分泌细胞小肠由黏膜、黏膜下层、肌层和外膜构成;黏膜由上皮、固有层小肠绒毛是特有的结构和功能单位、黏膜肌层由内环肌和外纵肌组成组成;消化腺小唾液腺:舌、唇、颊、腭等大唾液腺:腮、下颌下腺和舌下腺肝人体最大的消化腺位置:其大部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小部在左季助区有H型的3条沟,左右两条纵沟和一条横沟每个肝细胞有种不同的功能面:细胞连接面,血窦面,胆小管面;窦周隙:也称Disse间隙,即血窦内皮细胞与肝细胞之间的小间隙,在肝小叶内互相连通,内有贮脂细胞Ito 细胞胰狭长腺体,分为头,体,尾三部分;胰岛由A细胞B细胞D细胞 PP细胞组成;第六章呼吸系统嗅上皮组成嗅细胞:梭形,为双极神经元,其树突细长,末端膨大形成嗅泡并发出嗅毛嗅觉感受器;其轴突穿入固有层与嗅鞘细胞形成无髓神经纤维,即嗅神经;支持细胞:高柱状,起支持、分隔作用;基细胞:锥形,位于上皮深部,增殖分化形成嗅上皮细胞;鼻旁窦:鼻腔周围含有空气的骨腔;四对额窦筛窦蝶窦上颌窦作用:温暖、润湿空气;对发音产生共鸣喉软骨组成:甲状软骨环状软骨是喉和器官中唯一的完整的软骨环,对支撑呼吸道有支持作用杓状软骨会厌软骨喉肌均为骨骼肌,为发音的动力器官;作用:紧张和松弛声带、开大或缩小声门裂及缩小喉口;喉中间腔向两侧突出的间隙为喉室;喉腔图P----173气管和主支气管的结构由内向外为黏膜层、黏膜下层、外膜;肺肺的位置、形态;胸腔内,左右各一;半圆锥形右肺宽短,左肺窄长;肺的呼吸部详解课本P--179组成: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肺泡半球形囊泡,气体交换场所肺泡隔alveolar septum: 相邻肺泡之间的结缔组织,含丰富的连续毛细血管、弹性纤维、肺巨噬细胞等气-血屏障构成:肺泡内表面的液体层肺泡上皮细胞及其基膜薄层结缔组织毛细血管的基膜内皮细胞总厚度:,有利于气体迅速交换;第七章泌尿系统泌尿系统的组成肾:产生尿液、内分泌等功能; 输尿管:输送尿液膀胱:储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泌尿系统的功能三大功能排出机体内的代谢产物;调节机体水盐代谢和酸碱平衡;内分泌功能肾素、前列腺素、促红细胞生成素等;肾形态:成对、形似蚕豆;新鲜时呈红褐色,质柔软;上端宽而薄,下端窄而厚;前面较凸,后面较平;位置:位于腹膜后间隙内,脊柱的两侧,贴靠附后壁的上部;肾的大体构造详细P--184组成:被膜纤维囊脂肪囊肾筋膜实质皮质髓质肾单位结构和功能单位和泌尿小管的组成P---185重点滤过屏障有孔内皮基膜裂孔膈膜组成球旁复合体球旁细胞:血管壁中膜的平滑肌细胞转变为上皮样细胞,胞体较大,呈立方形或多边形,合成和分泌肾素;致密斑:远端小管直部靠近肾小体侧的上皮细胞增高变窄,形成一个椭圆形盘,是化学感受器,能敏锐感受Na+浓度变化;球外系膜细胞:信息传递作用;输尿管狭窄 1 肾盂与输尿管移行处 2 与髂血管交叉处;3 斜穿膀胱的壁内部; 饮水后在体内的流经路径:水→消化道粘膜下层→毛细血管基膜→毛细血管→肠系膜上下静脉→肝门静脉→肝→肝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腹主动脉→肾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囊→出球小动脉→肾小管和集合小管→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第八章生殖系统生精细胞发育顺序: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精子从精原细胞发育为精子,人类需要63天精子排出后,在女性生殖管道内可存活1---3天,但其受精能力仅维持24小时左右卵泡由卵母细胞和卵泡细胞组成每月通常只有一个卵泡成熟并排出一个卵母细胞卵泡的发育顺序:原始卵泡初级卵泡次级卵泡成熟卵泡紧贴透明带的一层柱状卵泡细胞呈放射状排列,称放射冠成熟卵泡破裂,卵母细胞自卵巢排出的过程称排卵黄体:在黄体生成素的作用下,卵泡壁的细胞体积增大,分化为一个富含血管的内分泌细胞团,新鲜时呈黄色,称为黄体;第九章内分泌系统激素:内分泌细胞分泌的高效能的活性物质内分泌细胞分类;分泌含氮激素的细胞、分泌类固醇激素细胞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常呈立方形甲状腺分泌功能亢进时:细胞增高呈柱状,滤泡腔内的胶体减少;甲状腺分泌功能低下时:细胞变低呈扁平,滤泡腔内的胶体增多;滤泡旁细胞:又称C细胞,数量较少,分泌降钙素,主要功能是促进成骨细胞活动,使钙盐沉着于骨质内,还可以减少破骨细胞的数量并抑制其活动,从而使血钙降低;甲状旁腺:主要功能是增强破骨细胞活动,溶解骨组织使钙入血,使血钙升高,与降钙素共同作用,维持血钙的稳定;肾上腺:肾上腺位于肾上方,左右各一,呈金黄色;通常左侧略大稍长,呈月牙形;右侧较短,呈三角形;肾上腺皮质由浅到深分为三层-------球状带,束状带,网状带球状带----------占皮质的15%,分泌盐皮质激素束状带----------占皮质的78%,分泌糖皮质激素网状带----------占皮质的7%,主要分泌雄激素,也可分泌少量雌激素和糖皮质激素肾上腺髓质:1}肾上腺素细胞:主要分泌肾上腺素2去甲肾上腺素细胞:主要分泌去甲肾上腺素;作用:可使心跳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血压升高;垂体-----垂体是机体内最重要的内分泌腺,位于垂体窝内,上端与下丘脑相连远侧部前叶 结节部腺垂体中间部垂体 神经部漏斗柄神经垂体 正中隆起 +一腺垂体1远侧部:包括嗜色细胞嗜酸性细胞和嗜碱性细胞和嫌色细胞嗜酸性细胞:生长激素细胞侏儒症:幼年时分泌不足;巨人症:幼年时分泌过多;肢端肥大症:成年时分泌过多催乳激素细胞:分泌催乳素嗜碱性细胞:促甲状腺激素细胞,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促脂素,前者促进肾上腺束带和网状带分泌糖皮质激素,后者作用于脂肪细胞使其释放出脂肪酸促性腺激素细胞:分泌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嫌色细胞:数量多,胞质少,染色浅,界限不清,部分有少量分泌颗粒,为脱颗粒的嗜色细胞,或处于形成嗜色细胞的初期阶段;其余多数具长突起,起支持作用;2中间部:形态:狭小,约占垂体的2%组成:嗜碱性细胞、嫌色细胞和滤泡分泌:促黑素细胞激素MSH;作用:促进黑色素的合成和扩散,使皮肤颜色变深;(3)结节部:形态:呈一薄层,包绕神经垂体漏斗柄,前面较厚,后面较薄;组成:主要由嫌色细胞构成,有少量嗜酸性、嗜碱性细胞;嗜碱性细胞分泌:促性腺激素;、神经垂体视上核:主要合成加压素抗利尿激素,促进肾远端小管和集合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室旁核:主要合成催产素OXTP220 图9----8第十章感觉器感觉器:是感受器及其附属结构共同构成的器官,简称感官,包括视器、前庭蜗器、皮肤等;、感受器:是指感受内外环境某种刺激而产生兴奋,并将刺激能量转换为传入神经冲动的结构,是一种能量转换器;眼P227 眼球组成结构图 P228 图10---1视神经盘视神经乳头:视网膜黄斑鼻侧有一淡红色隆起,称视神经盘生理性盲点:在视网膜后部的一圆形隆起,由视网膜的节细胞的轴突汇集而成,无感光能力,称生理性盲点;视网膜主要由四层细胞组成,自外向内依次为——色素上皮层、视细胞层、双极细胞层和节细胞层;眼球内容物: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内容物和角膜共同构成眼的曲光系统耳鼓室三块听小骨,由外到内为锤骨,砧骨,镫骨P240 图10---12螺旋器:组成:由支持细胞和毛细胞构成,支持细胞种类多,主要是柱细胞和指细胞;柱细胞:排列为内外两行,分别为内柱细胞和外柱细胞;特点:细胞的基部较宽,并列于基底膜上;胞体中部细而长,彼此分离围成一个三角形的内遂道;细胞顶部彼此嵌合;细胞的胞质内有丰富的张力丝,起支持作用;指细胞:分类:内指细胞和外指细胞;分别位于内、外柱细胞的内外侧;形态:呈长柱形,基部位于基膜上,顶部伸出一个指状突起,突起在表面相互连成网;作用:支持毛细胞;毛细胞:分内毛细胞和外毛细胞两组,分别座落在内、外指细胞的胞体上;内毛细胞排列成一列,外毛细胞排列成3~4列;毛细胞顶部有许多排列规则的静纤毛;螺旋神经节内双极神经元的树突穿过骨螺旋板至基底膜与毛细胞基部形成突触,神经元的轴突穿出蜗轴组成蜗神经;位觉斑: 在椭圆囊和球囊的壁上局部黏膜增厚,分别称为椭圆囊斑和球斑,均为位觉感受器总称位觉斑;位觉斑是头部位置变动或机体作直线加速与减速运动的感受器;壶腹嵴是旋转变速运动的感受器;P244 图10-----18第十一章神经系统神经元:就是神经细胞,分为胞体和突起树突和轴突;神经核: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常聚集在一起,称为神经核;神经节:在周围神经系统内,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聚集成团称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兴奋:机体的器官或组织接受刺激后,从相对静止状态转变为活动状态,或由较弱的活动状态转变为较强的活动状态,这一过程叫做兴奋,以动作电位的出现为指标。
2.时值:在两倍基强度下引起组织兴奋所需的最短刺激时间。
3.临界融合频率:随着刺激频率的增加,肌肉收缩表现为单收缩、不完全强直收缩、完全强直收缩。
引起完全强直收缩时的最小刺激频率即为临界融合频率。
4.阈强度:固定刺激的持续时间和刺激强度对时间的变化率,能引起细胞产生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强度。
5.绝对不应期:细胞在接受一次刺激而发生兴奋的当时和随后的一个短时间内兴奋性降低到零,对另一个无论多强的刺激也不能发生反应,此期间称为绝对不应期。
6.相对不应期:在绝对不应期后,一些失活的Na+通道开始恢复,如有比阈电位较强的刺激可引起新的兴奋,故称为相对不应期。
7.基强度:在刺激时间足够长的情况下,引起可兴奋细胞产生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称基强度。
8.动作电位: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细胞受到一个适当的刺激时,膜电位发生迅速的一过性的波动,这种短暂可逆的、扩布性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
9.等长收缩:肌肉收缩时长度保持不变而只有张力的增加,称为等长收缩。
10.等张收缩:肌肉收缩时只有长度缩短,张力保持不变,称为等张收缩。
11.单收缩:肌细胞受到一次短促刺激,产生一次动作电位而引起的一次机械收缩和舒张的过程。
12.不完全强直收缩:骨骼肌受到频率相对较低的连续刺激时,收缩反应总和过程发生于前一次收缩过程的舒张期,表现为收缩不完全相互融合,称为不完全强直收缩。
13.完全强直收缩:骨骼肌受到频率较高的连续刺激时,总和过程发生在前一次收缩过程的收缩期,表现为完全强直收缩。
14.红细胞比容: 抗凝血在比容管内以3000转/min的速度离心30min后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叫做红细胞比容,又叫红细胞压积。
15.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 将抗凝血静置于一支小玻璃管中,红细胞虽然比重大于血浆,但下沉十分缓慢,说明红细胞有一定的悬浮稳定性。
16.红细胞沉降率: 将抗凝血置于一垂直竖立的血沉管内,由于红细胞比重较血浆大,红细胞将逐渐下沉,在一定时间内,红细胞沉降下来的距离,叫红细胞沉降率。
17.血液凝固: 血液离开血管数分钟后由流动的溶胶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胶冻状凝块,这一过程称血液凝固。
18.抗凝系统:血液内与凝血系统相对抗的系统,主要有血浆中存在的多种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蛋白质C系统,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和肝素等。
19.生理性止血: 血液从损伤后的小血管流出数分钟后将自行停止,称为生理性止血。
20.交叉配血试验:把供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进行配合,再将受血者的红细胞与供血者的血清相配合,以观察有无红细胞凝集的试验,称交叉配血试验。
21.房室延搁: 房室交界是兴奋由心房进入心室的惟一通道。
房室交界区细胞传导性很低,交界区的缓慢传导使兴奋在这里延搁一段时间才向心室传导,故称房-室延搁。
22.有效不应期: 心肌细胞一次兴奋过程中,由0期开始到3期膜内电位恢复到-60mV这一段不能再产生动作电位的时期,称为有效不应期。
23.期前收缩:在心室肌有效不应期之后,下一次窦房结兴奋到达之前,心室受到一次人为的或来自窦房结以外的刺激,则产生的一次提前出现的兴奋和收缩,分别称为期前兴奋和期前收缩。
24.代偿间歇:在一次期前收缩之后出现较长的心室舒张期,称为代偿间歇。
25.正常起搏点:窦房结是主导整个心脏兴奋和搏动的正常部位,称为正常起搏点。
26.潜在起搏点:正常情况下,窦房结以外的心脏自律性组织并不能表现出他们自身的自律性,只是起着传导兴奋的作用,称为潜在起搏点。
27.平均动脉压: 一个心动周期中每一瞬间动脉血压的平均值,称为平均动脉压。
平均动脉压大约等于舒张压加1/3脉压。
28.收缩压:心室收缩射血时,动脉血压快速上升,所达到的最高值称为收缩压。
29.舒张压:心室舒张时,动脉血压降低,在心舒末期所达到的最低值称为舒张压。
30.脉压:收缩压和舒张压之差称为脉搏压,简称为脉压。
31.中心静脉压:是指胸腔大静脉和右心房的血压。
32.微循环: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
其基本功能是进行血液和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
33.压力感受性反射:当动脉血压升高时,牵张刺激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的压力感受器反射性引起动脉血压的下降,又称减压反射。
34.无效腔:通常将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等呼吸道称为解剖无效腔;进入肺泡而未能发生气体交换的这部分肺泡容量,称为肺泡无效腔。
35.生理无效腔:解剖无效腔加上肺泡无效腔合称为生理无效腔。
36.胸膜腔内压:指胸膜腔内的压力。
平静呼吸过程中胸膜腔内压总是低于大气压,称胸膜腔内负压。
37.外周化学感受器:指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能直接感受血液中PCO2、H+浓度及PO2的变化。
38.吸收: 食物经过消化后,透过消化道的粘膜,进入血液和淋巴循环的过程。
39. 胃容受性舒张:当咀嚼和吞咽时,食物对咽,食管等处感受器的刺激,可通过迷走神经发射性地引起胃底和胃体肌肉的舒张。
胃壁肌肉的这种活动,被称为胃的容受性舒张。
40. 蠕动:肠段的一种速度缓慢的波浪式推进运动。
41. 分节运动:是小肠的一种以环形肌为主的节律性收缩和舒张运动,主要起混合食物的作用。
42. 蠕动冲:小肠内行进速度很快、传播较远的蠕动。
它可将食糜从小肠的始端一直推进到末端,有时还可推送入大肠。
43.能量代谢: 生物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所伴随的能量释放,转移和利用等,称为能量代谢。
44.食物的卡价:1g营养物质在动物体内完全氧化分解或在体外燃烧时所放出的能量,也称热价。
45.食物的氧热价:将某种营养物质氧化时,消耗1L O2所产生的热量。
46.呼吸商: 生理学上把机体在一定时间内呼出的CO2量与摄入的02量(即耗氧量)的容积比值(CO2/O2)称为呼吸商。
47. 基础代谢率:在基础状态下即清晨、清醒、静卧,未做肌肉活动, 无精神紧张,禁食12h以上,室温在20~25℃,机体单位时间的能量代谢。
48.渗透性利尿:小管液中溶质的浓度增大,渗透浓度随之升高,就会阻碍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排出尿量增多,这种利尿现象称为渗透
性利尿。
49.水利尿:大量饮清水后引起的尿量增多的现象,其原因是血浆晶体渗透压下降所致。
50.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的规律性应答。
51. 交互抑制:指一条传入纤维的冲动进入中枢后,一方面直接兴奋某一中枢神经元,另一方面通过其侧支兴奋另一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然后通过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的活动转而抑制另一中枢神经元。
其作用在于使不同中枢之间的活动协调起来。
这种抑制称为交互抑制。
52.牵张反射:有神经支配的骨骼肌受到外力牵拉时,引起受牵拉同一肌肉收缩的反射活动,称为牵张反射。
53.腱反射:是指快速牵拉肌腱时引起的牵张反射。
54.肌紧张:是指缓慢持续牵拉肌腱时引起的牵张反射,表现为受牵拉的肌肉发生轻度、持续的紧张性收缩,以阻止被拉长。
是姿势反射及进行其他复杂运动的基础。
55.去大脑僵直: 在中脑上、下丘脑之间切断脑干后,动物出现抗重力肌(伸肌)的肌紧张亢进,表现为四肢伸直,坚硬如柱、头尾昂起、脊柱挺硬的现象,称为去大脑僵直。
56.皮层诱发电位:是指感觉传入系统受到刺激时,在大脑皮层某一区域内引起的较为局限的电位变化,称为皮层诱发电位。
57.内分泌:某些腺体或细胞能分泌高效能的生物活性物质,通过血液或其它体液途径作用于靶细胞,从而调节机体的功能活动,这种有别于通过导管排出腺体分泌物的现象,称为内分泌。
58.激素:由内分泌或散在的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高效能的生物活性物质,经组织液或血液传递而发挥其调节作用,此种化学物质称激素。
59.应激反应:是指当机体受到各种有害刺激(创伤、感染、中毒、疼痛、缺氧、手术、寒冷、恐惧)时,以ACTH和糖皮质激素分泌为主体,多种激素协同,共同提高机体对有害刺激耐受力的非特异性反应。
60.应急反应:是指当机体运动、低血糖、低血压、寒冷以及精神紧张(恐惧和愤怒)时,通过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增加,而导致供给机体在紧急状态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增加,并出现相应的防御性和攻击性行为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