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栽培学总论复习题要点总结考试包过
作物栽培学复习资料3
44、水分临界期:指作物一生中对水分最敏感的时期。
45、灌溉定额:指单位面积上作物全生育期内的总灌溉水量。
46、节水灌溉制度:要充分有效地利用自然降水和灌溉水,最大限度地减少作物耗水过程中的损失,优化灌水次数和灌水定额,把有限的水资源用到作物最需要的时期,最大限度地提高单位耗水量的产量和产值。
8、种子休眠的类型、原因及打破的措施。
(1)原始休眠:种子在生理成熟时或收获后立即进入休眠状态。二次休眠:由于不利环境条件的诱导而引起自我调节的休眠状态。
(2)原因:①胚的后熟:包括生理后熟和形态后熟。打破措施有层积法、变温处理、激素处理。-②硬实引起的休眠:种皮不透水、不透气和机械约束作用。打破措施有机械磨伤种皮或者用酒精、浓硫酸等化学物质处理。③发芽的抑制性物质存在引起的休眠:如脱落酸、酚类化合物、有机酸等。打破措施有利用植物激素进行种子处理和清水冲洗。
(1)生育期:①对于以收种子为主的作物是指从种子出苗到作物成熟的天数;②采用育苗栽培的作物,将其生育期分为苗床生育期和大田生育期;③作物生育期长短不同,这主要是作物的遗传性和所处的环境条件决定的。
(2)生育时期:指在作物一生中,某外部形态,特征及其内部生育特性上会发生一系列变化,根据其变化而划分的时期。可以指作物全田出现显著形态变化的植株达到规定百分率的起始时期,一般始期以10%为标准。也表示作物一生中其外部形态上呈现显著变化后持续的一段时间,一般以该时期始期至下一始期始期天数计。
方法及原理研究;③关于栽培措施调控原理和合理应用的研究。
2、栽培作物与野生植物的主要区别。
①栽培作物的各器官,尤以人类利用的器官变得巨大和迅速生长;②栽培作物产品有用成分改进;③栽培作物传播手段退化;④栽培作物成熟期一致,野生植物不一致;⑤栽培作物种子休眠减弱或缩短,野生植物休眠期长;⑥栽培作物防护机理减退,而野生植物机械保护组织发达。
(完整版)作物栽培学各论复习题
作物栽培学各论复习题A、水稻一、名词解释感光性感温性基本营养生长性叶蘖同伸规律分蘖幼苗期返青期分蘖期高效叶面积拔节期抽穗有效分蘖无效分蘖无效分蘖期总茎蘖数叶面积指数粒叶比无公害栽培生理需水生态需水绿色栽培有机栽培最高茎蘖数期叶龄余数分蘖节有效叶面积晒田有效叶面积率高效叶面积率结实率加工品质营养品质水稻高产群体质量指标超高产栽培智能化栽培水稻抛秧灌溉定额水稻直播清洁生产二、知识要点1、我国水稻专家丁颖教授根据栽培稻的起源和演变过程,把栽培稻系统地分为哪5个级别?2、水稻生殖生长期开始的标志是什么?3、根据水稻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之间的起止关系,可将水稻划分为哪三种生育类型?各有何特点?4、水稻的产量构成因素有哪些?5、水稻根系的特点有哪些?6、水稻叶片分为哪三种?何为不完全叶片?完全叶片?、7、水稻的穗分化过程包括哪8个时期?8、水稻的一生分为哪几个生育期?营养生长期可分为哪两个时期?9、壮秧的标准10、水稻种子的催芽技术?11、水稻晒田的作用和技术?12、一般认为,稻体吸收N、P2O5和K2O的比例一般为多少?13、水稻的粒重是由哪两个因素决定的?14、水稻品种按其源库关系类型可分为哪三种类型?15、水稻的稻穗的特点是什么?16、水稻穗分化时期第一苞分化期、雌雄蕊形成期的叶龄余数分别是多少?三、问答题:1.简述水稻的“两性一期”。
水稻的“两性一期”或称为水稻“三性”2.简述水稻“三性”在生产上的应用?3. 简述水稻几个关键的叶龄期?4.简述水稻旱育秧的主要技术。
5. 简述水稻的穗分化过程?6.以地膜保温育秧为例,简述秧田管理的关键环节和技术。
7.阐述水稻的几种施用氮肥技术。
8. 阐述水稻吸肥规律。
9. 简述水稻返青分蘖期、拔节长穗期、抽穗结实期的生育特点?10. 阐述水稻产量构成因素的特点,11.阐述水稻返青分蘖期、拔节长穗期和抽穗结实期如何进行田间管理。
12.以水稻为例,试述如何在实际生产中使其获得优质高产。
(完整版)作物育种学总论复习题及答案
作物育种学总论复习题及答案1、作物育种学、品种的概念作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及繁殖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品种:是人类在一定的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根据人类的需要所选育的某种作物的一定群体;这种群体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特性,在生物学、形态学及经济性状上的相对一致性,与同一作物的其他群体在特征、特性上有所区别;这种群体在相应地区和耕作条件下种植,在产量、抗性、品质等方面都能符合生产发展的需要。
2、简述作物育种学的特点和任务作物育种学的特点:作物育种学是作物人工进化的科学,是一门以遗传学、进化论为主要基础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它涉及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生态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生物统计与实验设计、生物技术、农产品加工学等领域的知识与研究方法。
作物育种学与作物栽培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作物育种学的任务:(1)研究作物遗传性状的基本规律;(2)搜索、创造和研究育种资源,培育优良新品种;(3)繁育良种,生产优良品种的种子。
3、简述作物品种的概念和作用4、基本概念:自然进化、人工进化自然进化:由自然变异和自然选择演变发展的进化过程。
人工进化:是指由于人类发展生产的需要,人工创造变异并进行人工选择的进化,其中也包括有意识的利用自然变异和自然选择的作用。
5、生物进化的三大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三大要素:变异、遗传和选择相互关系:遗传变异是进化的内因和基础,选择决定进化的基本方向。
第一章作物的繁殖方式及品种类型1、说明作物繁殖方式的种类和各类作物群体遗传特点及代表作物作物遗传方式的种类:一类是有性繁殖,凡是由雌配子(卵子)和雄配子(精子)相互结合,经过受精过程,最后形成种子繁衍后代的,称为有性繁殖。
第二种是无性繁殖,凡不经过两性细胞受精过程的方式繁殖后代的统称为无性繁殖。
有性繁殖主植物主要有自花授粉作物、异花授粉作物、常异花授粉作物:(1)自花授粉是指同一朵花的花粉传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代表作物有水稻、大麦、小麦、大豆、豌豆、花生、烟草、绿豆、亚麻等。
7《作物栽培学》复习题(页).doc
历年《作物栽培学》复习题一、填空题1)按农业区划和生产特点,我国油菜生产大致可分为冬油菜和春油菜两大产区。
油菜的角果具冇壳状和线状两种果皮。
2)按作物对温度的要求,可分为喜温作物利耐寒作物。
按照对温度条件的耍求,水稻、棉花等属于喜温作物。
3)单子叶作物属须根系,其根系山种子根和不定根纽成,其中不定根是禾谷类作物根系的主要组成部分。
4)豆类作物根部均有与之共生,并能固定空气屮的游离氮素的根瘤菌。
5)对大多数作物來说,磷的营养临界期都在幼苗期,而氮的临界期一般晚于磷。
6)根据水稻产最的源库特征,可将品种分为源限制型、库限制型和源库互作型三类。
刀环境有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之分。
8)净同化率表示单位时间、单位土地面积上所増加的T物重。
9)库左要是指产品器官的容积和接纳营养物质的能力;基是指作物植株体内输导系统的发育状况及其运转速率。
10)世界四大油料作物是大豆、(油菜)、花生和向日葵。
11)水稻剑叶的光合产物对穗的贡献率较大。
玉米棒三叶的光合产物主要供给果穗。
12)水稻的产品器官为颖果;棉花产品器官为籽棉;焰草产品器官为叶片;汕菜产品器官为种子;廿蔗产品器官为茎杆;马铃薯产品器官是块荃、芒麻产品器官是茎杆韧皮部。
13)水稻群体面积指数最大的时期是孕穗至抽穗.水稻一生屮对逆境最敛感的时期是减数分裂期。
14):朋叶为自花授粉作物。
15)引种是作物的人工迁移过程,包括简单引种和驯化引种。
16)玉米的“棒三叶”是指:穗位叶、穗位上叶、穗位下叶三叶。
17)种子萌发的三个阶段:吸胀、萌动、发芽,发芽的标准:根长,一粒谷,芽长半粒谷,种胚着生于谷粒的腹基部。
18)芒麻的繁殖方法冇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
19)作物的温光反应类型有感温性、感光性两类20)作物遭受到零下低温,便细胞间隙结冰引起的伤害为冻害;生长季节内零上低温使作物生长发冇受害,造成生冇延迟甚至生理障碍的现彖为冷害。
二、判断题1)不同纬度地区间相互引种,重点应当了解作物的感温性,否则可能造成引种失败。
作物栽培学复习完整版
作物栽培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作物栽培学:是为农业生产直接服务的一门重要的应用科学,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生活环境条件相互关系,研究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综合农业技术措施的科学。
2.作物:对人类有利用价值为人类所栽培的植物。
3.喜温作物:生长发育的最低温度为10℃左右,其全生育期需要较高的积温。
4.经济产量:栽培目的所需要的主产品获得量。
5.生物产量:作物光合作用形成干物质总量。
6.经济系数:经济产量占生物产量的比例。
7.阶段发育:植物从种子发育发到成熟的生活周期内必须经过几个顺序渐进的质变阶段才能开始进行生殖生长,完成生活周期,这种阶段性质变的发育过程称为阶段发育。
8.叶片功能期:从叶片定型到衰枯前。
9.光合势:持续光合的叶面积与光合时间的积。
10.小麦出苗期:麦田50%植株第一片真叶露出胚芽鞘,幼苗长出地面2cm的时期。
11.小麦分蘖期:麦田50%植株第一分蘖伸出叶鞘1.5—2cm的时期。
12.小麦拔节期:第一节间离地面1.5—2cm的时期。
13.玉米拔节期:雄穗伸长,基部节间总长度为2—3cm时期。
14.玉米大喇叭口时期:雌穗进入小花分化,雄穗处在四分体期。
叶龄指数为60左右。
棒三叶甩开呈喇叭口状的时期。
15.棒三叶:果穗叶及其上位叶,下位叶统称为棒三叶。
16.玉米穗肥:从小喇叭口期到大喇叭口期到抽雄期,并以大喇叭口期为中心施用的促进穗大粒多的肥。
17.水稻三性:水稻的生育期内具有的感温性、感光性和基本营养生长性的统称。
18.水稻感光性:光照偏短、暗期加长,水稻完成光周期的诱导快,幼穗分化提早;光照延长,暗期缩短,水稻完成光周期的诱导慢,幼穗分化延迟的特性称为水稻感光性。
19.水稻基本营养生长性:水稻具有在高温和短日照处理,都不能再缩短的营养生长期的特性。
20.小秧:3叶期内移栽的水稻秧苗。
21.中秧:3.0-3.5叶龄内移栽的水稻秧苗。
22.大秧:4.5-6.5叶领移栽的水稻秧苗。
[精品]作物栽培学总论参考复习.doc
作物栽培学总论题库一、名词解释1.作物:人类为了各种冃的,并经过长期驯化后,在大田中进行大面积人工栽培的一类植物,乂称“大田作物”。
2.作物生产:涉及种植作物的全过程及从“种-收-加工-贸易”全过程,确保生产能实现农业经济再循环并从中获取利润的过程。
其核心是“种-收”过程,又称Z为作物栽培。
3.作物栽培学:作物栽培学是一门研究作物生产综合技术的应用学科,它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规律、作物产量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相互关系,并探讨作物牛产实现高产、稳产、优质、低成木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扌Ji施。
4.分藥:禾谷类作物分藥节上着生的腋芽在适宜条件下长成的新茎称为分藥。
5.定日作物:要求一定时间的FI长才能完成其生育期的作物。
6•中耕作物:株行距离较大,植株対地血覆盖度小,经常要中耕松土的一类作物。
7.拔节:茎的节间基部的居间分生组织的细胞迅速进行分裂伸长,使植株节间突然迅速伸长的现象。
8•有效分篥:能牛•长至抽穗结实的分篥称为有效分簾。
9•无效分簾:不能抽穗结实的分簾。
10.—次分麋:从主茎叶腋长出的分麋。
11.二次分藥:从一次分藥上长出的分藥。
12•剑叶:禾本科植物主茎顶部的最后一片平展叶。
13.直根系:明显发达的主根及其各级侧根组成的根系。
14.须根系:由种子根(或胚根)及其侧根和茎节上发生的次生根(不定根)所组成的根系。
15.作物的适应性:是作物长期适应于一定环境条件而形成的一种性状,是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结果。
16.牛长:体积和重量的增加,通过细胞分裂和细胞扩大來完成,既包括营养体的牛长也包括牛殖体的牛长.17.发育:器官、机能的质变过程,通过细胞、组织、器官的分化,最终导致特殊花、果实、种了形成,狭义指生殖生长转变的开始。
18.作物生育期:作物从播种出苗到成熟收获的整个牛长发育过程所需的吋间。
19.生育吋期:在作物的全生育期中根据其形态和生理上发生显著变化的特点划分成几个阶段称Z为生育时期。
20.营养生长:一般指营养器官根、茎、叶的生长。
作物栽培学各论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作物栽培学各论考试复习题及答案感光性:品种因受日照长短的影响而改变生育期的特性,称为感光性。
感温性:品种因受温度高低的影响而改变生育期的特性,称为感温性。
基本营养生长性:水稻进入生殖生长之前,不受短日、高温影响而缩短的营养生长期,称为基本营养生长期(性)。
叶蘖同伸规律:水稻主茎叶和分糵存在同伸规律,即n对n-3的同伸关系。
分蘖:稻株分蘖节上各叶的腋芽生长形成的分枝。
幼苗期;从稻种萌动开始到3叶期称幼苗期。
返青期:秧苗移栽后,由于根系损伤,有一个地上部生长停滞和萌发新根的过程,约需5d左右才恢复正常生长,称返青期。
分蘖期:从4叶出生开始萌发分蘖直到拔节为止为分蘖期。
分蘖节:水稻在拔节之前,基部节间并不伸长而聚集在一起,分蘖着生在基部群集的节上,统称为分蘖节。
拔节期;水稻基部节间开始显著伸长,株高开始迅速增加的现象。
抽穗:穗顶即露出剑叶鞘,即为抽穗。
齐穗:有效分蘖:分糵在拔节后向两极分化,一部分出生较早的分糵继续生长,能抽穗结实,称有效分糵,一部分出生较晚的小分糵生长逐渐停滞到枯死,称无效分糵。
无效分蘖;一部分出生较迟或生长量小的小分蘖,生长逐渐停滞至枯死,称无效分蘖。
有效分蘖期:无效分蘖期:发生无效分蘖的期间称无效分蘖期。
长穗期:总茎蘖数:生产上把单位面积上主茎和分蘖总数合称总茎蘖数。
短日出穗促进率:高温出穗促进率:叶面积指数:单位面积上承载的绿色叶面积,是一个比值。
粒叶比:用最大叶面积期的叶面积和该群的总颖花数,总实粒数和总粒重来进行的比较。
生理需水:直接用于水稻正常生理活动以保持体内水分平衡所需要的水分为生理需水蒸腾作用和无光合作用是水稻生理耗水的两大主要形式。
生态需水:水稻和生态需水主要是指用于用调节空气湿度,养料,抑制杂草等生态因子,创造适于水稻生长发育的田间环境所需的水分,主要包括棵间蒸发和稻田渗漏两部分。
最高分蘖期:灌溉定额:清洁生产:无公害栽培:指按照无公害农业生产体系,根据无公害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标准进行生产和加工的一整套技术体系。
作物栽培学复习完整版
作物栽培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作物栽培学:是为农业生产直接服务的一门重要的应用科学,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生活环境条件相互关系,研究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综合农业技术措施的科学。
2.作物:对人类有利用价值为人类所栽培的植物。
3.喜温作物:生长发育的最低温度为10℃左右,其全生育期需要较高的积温。
4.经济产量:栽培目的所需要的主产品获得量。
5.生物产量:作物光合作用形成干物质总量。
6.经济系数:经济产量占生物产量的比例。
7.阶段发育:植物从种子发育发到成熟的生活周期内必须经过几个顺序渐进的质变阶段才能开始进行生殖生长,完成生活周期,这种阶段性质变的发育过程称为阶段发育。
8.叶片功能期:从叶片定型到衰枯前。
9.光合势:持续光合的叶面积与光合时间的积。
10.小麦出苗期:麦田50%植株第一片真叶露出胚芽鞘,幼苗长出地面2cm的时期。
11.小麦分蘖期:麦田50%植株第一分蘖伸出叶鞘1.5—2cm的时期。
12.小麦拔节期:第一节间离地面1.5—2cm的时期。
13.玉米拔节期:雄穗伸长,基部节间总长度为2—3cm时期。
14.玉米大喇叭口时期:雌穗进入小花分化,雄穗处在四分体期。
叶龄指数为60左右。
棒三叶甩开呈喇叭口状的时期。
15.棒三叶:果穗叶及其上位叶,下位叶统称为棒三叶。
16.玉米穗肥:从小喇叭口期到大喇叭口期到抽雄期,并以大喇叭口期为中心施用的促进穗大粒多的肥。
17.水稻三性:水稻的生育期内具有的感温性、感光性和基本营养生长性的统称。
18.水稻感光性:光照偏短、暗期加长,水稻完成光周期的诱导快,幼穗分化提早;光照延长,暗期缩短,水稻完成光周期的诱导慢,幼穗分化延迟的特性称为水稻感光性。
19.水稻基本营养生长性:水稻具有在高温和短日照处理,都不能再缩短的营养生长期的特性。
20.小秧:3叶期内移栽的水稻秧苗。
21.中秧:3.0-3.5叶龄内移栽的水稻秧苗。
22.大秧:4.5-6.5叶领移栽的水稻秧苗。
作物栽培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作物栽培学必考知识点总结一、作物生长发育1. 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种子发芽是作物生长发育的第一步,它受到温度、湿度、光照和土壤氧气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了解种子的发芽条件和发芽率对于作物的种植具有重要意义。
而幼苗生长阶段则是作物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需要注意土壤湿度、适当施肥和喷洒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措施,以保证幼苗茁壮成长。
2. 茎、叶、根的生长茎、叶、根是作物生长发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生长受到水分、养分、光照等因素的影响。
在茎、叶、根的生长过程中,需要注意适当的修剪和疏通、合理的施肥和灌溉等措施,以保证作物生长的健康和稳定。
3. 开花结果作物的开花结果是作物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它受到温度、光照、水肥等因素的影响。
了解作物的花期和结果期、花粉传播和受精、果实的生长和发育过程对于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二、栽培技术1. 土壤肥料土壤肥料是作物栽培中的重要因素,它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质量。
了解土壤肥料的类型、施用方法、施肥量和施肥时间对于作物的生长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还需要关注土壤养分的平衡和肥料的配比,以避免土壤盐碱化和养分失衡。
2. 水分管理水分是作物生长的关键因素,它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
了解作物的生长需水量、土壤的持水性、灌溉的方法和时机对于作物的生长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还需要注意土壤排水和保湿,以避免水分过多或不足对作物的影响。
3. 植物保护植物保护是作物栽培中的重要内容,它直接关系到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了解作物的病虫害防治方法、病虫害的危害和预防对于作物的生长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还需要关注农药的使用注意事项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以避免农药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4. 田间管理田间管理是作物栽培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
了解适宜的播种时间和密度、合理的田间距离和田间管理措施对于作物的生长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还需要注意畦畔管理和病虫害防治,以保证作物的生长健康和稳定。
作物栽培学总论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作物栽培学总论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作物栽培学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A. 作物品种改良B. 作物生产技术C. 作物病虫害防治D. 作物栽培技术与原理答案:D2. 作物栽培学中,决定作物产量的主要因素是()。
A. 作物品种B. 土壤肥力C. 气候条件D. 作物密度答案:A3. 作物栽培学中,作物的生长发育可以分为几个阶段?()A. 两个阶段B. 三个阶段C. 四个阶段D. 五个阶段答案:C4. 作物栽培学中,作物的生育周期包括哪些?()A. 苗期、开花期、成熟期B. 播种期、苗期、开花期、成熟期C. 播种期、苗期、开花期、结实期、成熟期D. 苗期、开花期、结实期、成熟期答案:C5. 作物栽培学中,影响作物生长发育的主要环境因素不包括()。
A. 光照B. 温度C. 水分D. 土壤pH值答案:D6. 作物栽培学中,作物的产量构成因素包括哪些?()A. 单位面积株数、单株产量B. 单株产量、单株粒数C. 单株粒数、粒重D. 单位面积株数、单株产量、单株粒数、粒重答案:D7. 作物栽培学中,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A. 光照强度B. 温度C. 二氧化碳浓度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8. 作物栽培学中,作物的水分管理包括哪些方面?()A. 灌溉B. 排水C. 灌溉和排水D. 土壤改良答案:C9. 作物栽培学中,作物的施肥原则是什么?()A. 适量施肥B. 均衡施肥C. 适时施肥D. 所有以上原则答案:D10. 作物栽培学中,作物的病虫害防治方法不包括()。
A. 物理防治B. 化学防治C. 生物防治D. 土壤改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作物栽培学中,影响作物生长发育的自然因素包括()。
A. 光照B. 温度C. 水分D. 土壤答案:ABCD2. 作物栽培学中,作物的栽培技术包括()。
作物栽培学总论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1、作物栽培用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栽培技术措施以达到作物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目的的一门应用科学。
研究对象是大田作物1、作物栽培学特点:复杂性、季节性、地区性2、作物栽培学的研究方法:生物观察法、生长分析法、发育研究法、作物生理研究法3、作物种植一般分为三大类:粮食作物(谷类、豆类、薯芋类)、经济作物(纤维、油料、糖类、其他)、饲料和绿肥作物1.生长:指作物个体、器官、组织和细胞在体积、重量和数量上的不可逆增加。
通常可以用大小、轻重和多少来度量。
2.发育:指作物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形成过程,即作物发生形态、结构和功能上质的变化,有时这种过程是可逆的3.分化:细胞、组织和器官在形态结构、内部代谢和生理功能发生的变化。
4.S形生长过程:作物的个别器官、整个植株的生长以及作物群体的建成和产量的积累均经历前期较缓慢、中期加快、后期又减缓以至停滞衰落的过程,这个过程遵循一条S〃形的曲线。
(S型曲线的应用:缓慢增长期、快速增长期、减速增长期(最高速率)、缓慢下降期)生产上的指导意义:可作为作物检验生长发育进程是否正常的重要依据,在作物生育过程中应密切注视苗情,使之达到该期应有的长势长相,向高产方向发展。
各种促进或抑制作物生长的措施,都应该在作物生长发育最快速度到来之前应用同一作物的不同器官,超过S形生长周期的步伐不同,生育速度各异,在控制某一器官生育的同时,应注意这项措施对其他器官的影响。
5、棉花的主茎各节均可出生分枝,一般主茎第5~7节位以下着生的分枝多为叶枝(营养枝),其它节位着生的多为果枝,在果枝中,棉铃对叶生,枝条曲折,与茎垂直、叶枝中叶片多锐角。
棉叶为子叶、先出叶、真叶。
4、作物生产上的种子泛指用于繁殖下一代的播种材料,它包括植物学上的三类器官,即由胚珠发育成的种子、由子房发育而成的果实以及用作无性繁殖的根茎等营养器官选用粒大、饱满、整齐一致的种子,对保证全苗壮苗有重要意义。
作物栽培总论复习资料.doc
作物栽培总论复习资料一>名词与概念:1.广义的作物:由野生植物经过人类不断选择、驯化、栽培、利用、演化而来的貝有济济价值的被人们所栽培的一切植物。
狭义的作物是指人工定向选择、驯化改11并丿]J适当方法种植管理的植物。
即人工栽培的大田植物。
人们对广义作物的栽培与管理叫种植业;对狭义作物的栽培与管理叫作物栽培。
2.农业资源:指人类从事农业生产所涉及到全部物质要素及信息。
町以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
如光、热、水、土地、生物、矿质元素等。
工业装备水平、人力资源、经济资源、信息资源等3.生长——作物个体、器官、组织和细胞在体枳、数量、巫量上不可逆的增加的过程。
生长是量变过程。
4.分化——从一种同质细胞类型转变成形态、结构、功能与原来不相同的异制质细胞类型的过程。
即从无到冇过程。
5.发育——作物体细胞、组织器官分化的质变过程。
6.植物学意义上的种子由胚珠受精发育成的繁殖器官。
7•农业上的种子指用來繁殖下一代的繁殖器官(播种材料)&休眠:有生活力的种了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仍不能萌发的现彖9.强迫休眠••种子具备发芽能力,因缺乏发芽必需条件处于静止状态。
10自发休眠或生理休眠:种子给以适宜条件也不发芽11.发芽…胚根、胚芽伸长突破种皮12.种子的寿命:指种子从采收到失去发芽能力经历的时间。
13不定根-在基部茎节上发生的根14节根••地下茎节上的不定根;15气生根■■地上茎节上的不定根16•分藥节--茎或分槃的基部茎节不伸长密集于地表处称为分槃节17.分麋力一禾谷类作物产生分麋的特性和能力18•分麋期:全111有50%植株出现第一分藁的时间19.冇效分藥■■能正常抽穂结实(单穗结实5粒以上)的分麋。
20•无效分麋-分麋不能正常抽穗结实(单穗结实5粒以下)。
21居间生长…禾谷类作物茎或糜的生长,主要依靠每个节间基部的居间分空组织细胞的分裂与伸长而实现。
这种生长方式叫居间生长22.拔节-主茎或分藥基部第一伸长节间伸长达1〜3 cm时称为拔节。
整理作物栽培学 总论复习题要点总结
●第一章★作物学:一般指大田作物生产管理和遗传改良的科学理论与技术体系★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主要研究作物生长发育、产品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探索通过生长调控、管理优化决策实现作物高产、优质、高效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方法与技术★作物栽培学的研究对象:2个规律:作物生长发育规律、产量及品质形成规律。
1个关系:作物生长发育规律、产量及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1个探讨:作物高产、优质、高效及可持续发展的栽培理论和技术措施。
研究对象:以农田作物栽培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环境、作物及措施三者关系的一门科学★作物栽培学的任务:根据作物品种的生长发育要求,为其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采取与之相配套的栽培技术措施;实现作物栽培品种的基因型得以表达,使其遗传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实现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安全保护。
换句话说,作物栽培就是通过良种良法相配套,充分发挥作物品种和自然资源的潜力★作物生产发展的目标:1满足粮食需求,保证食物安全;2提高作物产品的质量,增加供给的多样性;3提高作物生产效益;4实现可持续发展★作物栽培科学技术的未来方向:优质高产栽培节本简化栽培机械化栽培技术绿色安全栽培标准化栽培设施栽培信息化栽培★农作物、大田作物、庄稼分类: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合的方法分为粮食作物、工业原料作物和饲料及绿肥作物。
按作物的生物学特性分类有:按感光周期反应特性分:长日照作物(小麦、油菜、蚕豆)短日照作物(水稻、棉花、玉米、大豆)日中性作物(荞麦、豌豆)定日照作物(甘蔗)按感温反应特性分:喜温作物(最低最适最高(10-8-30-40)稻棉烟、耐寒作物(1-3-20-25-28-30)麦油菜③按光合作用CO2同化途径分为C3作物C4作物CAM作物(菠萝)④按感水反应特性分为水生作物⑤按根系形态分为直根系作物和须根系作物(稻、玉米);⑥按茎秆形态分为高秆作物、矮秆作物和蔓茎作物。
按播种或收获季节分类①春播作物、夏播作物、秋播作物②夏收作物、秋收作物。
作物栽培学综合复习资料要点
作物栽培学综合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种子休眠:在适宜萌发的条件下,作物种子和供繁殖的营养器官暂时停止萌发的现象,称为种子的休眠。
2、叶面积指数:指单位面积上绿色叶面积与土地面积之比。
3、作物布局: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种植作物的种类、面积及其种植地点的配置。
4、生育时期:在作物的一生中,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在外部的形态特征和内部的生理特性上,都会发生显著变化一系列变化,根据这些变化,将作物的整个生育期划分为若干个生育时期,或称若干个生育阶段。
5、作物温光反应特性:是指作物必须经历一定的温度和光周期诱导后,才能从营养生长转为生殖生长,进行花芽分化或幼穗分化,进而才能开花结实。
即作物对温度和光周期诱导反应的特性。
6、种子:植物学上的种子是指由胚珠受精后发育而成的有性繁殖器官。
而作物生产上所说的种子则是泛指用于播种繁殖下一代的播种材料。
7、经济产量:指栽培目的所需要的有经济价值的主产品收获量(即一般所指的产量)。
8、生长:是指作物个体、器官、组织和细胞在体积、重量和数量上的增加,是一个不可逆的量变过程。
9、感光性:作物花器分化和形成除需要一定温度诱导外,还必需一定的光周期诱导,不同作物品种需要一定光周期诱导的特性称为感光性。
10、发育:是指作物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形成过程,也就是作物发生形态、结构和功能上质的变化,有时这种过程是可逆的,如幼穗分化、花芽分化、维管束发育、分蘖芽的产生、气孔发育等。
11、叶龄指数:作物某一时期已抽出(或已展开)叶数占总叶数的百分数,即为叶龄指数。
12、复种:是指在同一块地上一年内接连种植两级或两级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13、作物引种:就是从外地或外国引入当地所没有的作物,借以丰富当地的作物资源的育种方法。
14、物候期:是指作物生长发育在一定外界条件下所表现出的形态特征,人为地制定一个具体标准,以便科学地把握作物的生育进程。
15、生物产量:指作物在生育期间生产和积累的有机物质的总量。
(完整word版)作物栽培学复习资料完整版
作物栽培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作物栽培学:是为农业生产直接服务的一门重要的应用科学,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生活环境条件相互关系,研究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综合农业技术措施的科学.2.作物:对人类有利用价值为人类所栽培的植物。
3.喜温作物:生长发育的最低温度为10℃左右,其全生育期需要较高的积温。
4.经济产量:栽培目的所需要的主产品获得量。
5.生物产量:作物光合作用形成干物质总量。
6.经济系数:经济产量占生物产量的比例。
7.阶段发育:植物从种子发育发到成熟的生活周期内必须经过几个顺序渐进的质变阶段才能开始进行生殖生长,完成生活周期,这种阶段性质变的发育过程称为阶段发育.8.叶片功能期:从叶片定型到衰枯前。
9.光合势:持续光合的叶面积与光合时间的积。
10.小麦出苗期:麦田50%植株第一片真叶露出胚芽鞘,幼苗长出地面2cm的时期。
11.小麦分蘖期:麦田50%植株第一分蘖伸出叶鞘1。
5—2cm的时期。
12.小麦拔节期:第一节间离地面1。
5-2cm的时期。
13.玉米拔节期:雄穗伸长,基部节间总长度为2-3cm时期。
14.玉米大喇叭口时期:雌穗进入小花分化,雄穗处在四分体期。
叶龄指数为60左右。
棒三叶甩开呈喇叭口状的时期.15.棒三叶:果穗叶及其上位叶,下位叶统称为棒三叶.16.玉米穗肥:从小喇叭口期到大喇叭口期到抽雄期,并以大喇叭口期为中心施用的促进穗大粒多的肥.17.水稻三性:水稻的生育期内具有的感温性、感光性和基本营养生长性的统称.18.水稻感光性:光照偏短、暗期加长,水稻完成光周期的诱导快,幼穗分化提早;光照延长,暗期缩短,水稻完成光周期的诱导慢,幼穗分化延迟的特性称为水稻感光性。
19.水稻基本营养生长性:水稻具有在高温和短日照处理,都不能再缩短的营养生长期的特性。
20.小秧:3叶期内移栽的水稻秧苗。
21.中秧:3.0-3。
5叶龄内移栽的水稻秧苗。
22.大秧:4。
5-6。
5叶领移栽的水稻秧苗。
作物栽培学 总论复习题要点总结考试包过
第一章绪论本章重点:作物生产和作物学的地位,作物的起源、分类与分布,作物栽培学性质。
难点:作物生产的本质与地位,作物栽培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作物与作物学作物: 广义的作物是指由野生植物经过人类不断的选择、驯化、利用,演化而来的具有经济价值的被人们所栽培的一切植物。
农作物作物林木作物狭义的作物:田间大面积栽培的农艺作物,即粮、棉、油、麻、丝、茶、糖、烟和饲料等物。
又称大田作物。
对广义的作物进行栽培与管理的行业就是种植业。
对狭义的作物进行栽培与管理就是作物栽培。
作物学:一般指大田作物生产管理和遗传改良的科学理论与技术体系。
作物学X畴: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主要研究作物生长发育、产品品质形成规律与其与环境条件的关探索通过生长调控、管理优化决策实现作物高产、优质、高效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方法与技术。
作物遗传育种学——主要研究作物种质资源利用与品种选育、遗传改良以与种子生产等理论、方法和技术作物学性质应用学科:自然学科:主要应用于——对农业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的利用;——获取产品高产、优质、高效;——产品生产过程保护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科:人类所需的农产品数量、质量的安全平衡人类所从事的作物生产利用的资源的平衡生产系统可持续发展作物生产的特点:作物种植的地域性作物生产的持续性作物种植的季节性作物生产的综合性作物生长的周期性作物生产的重要性:人民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工业生产的重要原料出口创汇的重要物资重要的生物质能源作物栽培学研究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与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探索通过栽培管理、生长调控和优化决策等途径,实现作物高产、优质、高效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方法与技术的科学。
作物栽培学的研究对象:2个规律:作物生长发育规律、产量与品质形成规律。
1个关系:作物生长发育规律、产量与品质形成规律与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1个探讨:作物高产、优质、高效与可持续发展的栽培理论和技术措施。
(完整版)作物栽培学总论试题库(新定)
作物栽培学总论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作物栽培学——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产量与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栽培技术措施以达到作物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目的的一门应用科学。
2.持续农业——指既能保证食物安全,又能保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环境效益协调发展,加速走向市场化、科学化、现代化的农业。
3.引种——指从外地(包括国外)引入当地没有的作物,借以丰富当地的作物资源。
4.生长——是指作物个体、器官、组织和细胞在体积、重量和数量上的增加,是一个不可逆的量变过程。
5.发育——是指作物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形成过程,也就是作物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变化,质的变化。
6.S形生长进程——指作物的器官、个体或群体的大小、数量和重量随时间延长而表现出的变化曲线呈S形。
S形生长进程即“慢-快-慢”的生长进程。
7.作物的物候期——即人为制定的用于判断作物达到某一生育时期的作物形态特征,或者说~就是作物达到某一生育时期的一个人为标准。
8.种子寿命——指种子从生理成熟到生命力丧失的生活期限。
9.休眠——适宜萌发的条件下,作物种子停止萌发的现象。
10.叶面积指数——总绿叶面积/土地面积。
11.自花授粉作物——具有自交亲和性的作物(水稻、小麦、大麦、大豆、花生等)。
12.异花授粉作物——具有自交不亲和性的作物(白菜型油菜、向日葵)。
13.常异花授粉作物——具有自交亲和性,但异交率在5%以上(甘蓝型油菜、棉花、高粱、蚕豆等)。
14.作物的感光性——是指作物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光周期诱导后才能从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的特性。
15.作物的感温性——是指一些二年生作物(冬小麦、冬油菜、冬黑麦等)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低温诱导后才能从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的特性。
16.短日照作物——日照长度短于一定的临界日长时才能开花的作物,如大豆、烟草、晚稻等。
17.长日照作物——日照长度长于一定的临界日长时才能开花的作物,小麦、油菜等。
18.中性作物——对日照长度没有严格要求,四季开花的作物,如荞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本章重点:作物生产和作物学的地位,作物的起源、分类与分布,作物栽培学性质。
难点:作物生产的本质与地位,作物栽培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作物与作物学作物: 广义的作物是指由野生植物经过人类不断的选择、驯化、利用,演化而来的具有经济价值的被人们所栽培的一切植物。
农作物作物林木作物狭义的作物:田间大面积栽培的农艺作物,即粮、棉、油、麻、丝、茶、糖、烟和饲料等物。
又称大田作物。
对广义的作物进行栽培与管理的行业就是种植业。
对狭义的作物进行栽培与管理就是作物栽培。
作物学:一般指大田作物生产管理和遗传改良的科学理论与技术体系。
作物学范畴: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主要研究作物生长发育、产品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探索通过生长调控、管理优化决策实现作物高产、优质、高效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方法与技术。
作物遗传育种学——主要研究作物种质资源利用与品种选育、遗传改良以及种子生产等理论、方法和技术作物学性质应用学科:自然学科:主要应用于——对农业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的利用;——获取产品高产、优质、高效;——产品生产过程保护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科:人类所需的农产品数量、质量的安全平衡人类所从事的作物生产利用的资源的平衡生产系统可持续发展作物生产的特点:作物种植的地域性作物生产的持续性作物种植的季节性作物生产的综合性作物生长的周期性作物生产的重要性:人民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工业生产的重要原料出口创汇的重要物资重要的生物质能源作物栽培学研究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探索通过栽培管理、生长调控和优化决策等途径,实现作物高产、优质、高效及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方法与技术的科学。
作物栽培学的研究对象:2个规律:作物生长发育规律、产量及品质形成规律。
1个关系:作物生长发育规律、产量及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1个探讨:作物高产、优质、高效及可持续发展的栽培理论和技术措施。
研究对象:以农田作物栽培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环境、作物及措施三者关系的一门科学。
作物栽培学的任务:根据作物品种的生长发育要求,为其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采取与之相配套的栽培技术措施;实现作物栽培品种的基因型得以表达,使其遗传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实现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安全保护。
换句话说,作物栽培就是通过良种良法相配套,充分发挥作物品种和自然资源的潜力。
作物栽培学的研究法:生物观察法:采用肉眼观察和仪器测量对作物生长发育、器官建成、产量形成和物质积累的过程进行跟踪研究。
生长分析法:间隔一定的天数,在田间进行取样调查,测定叶面积和植株体干物重,有时还将植株不同器官分别进行测定,以便进行分析比较。
发育研究法:是在作物生育期间,每隔一定的天数测量植株的生长状况,譬如稻、麦,则特别注意分蘖消长、穗分化状况等的测定,因为这些性状直接关系到稻麦的最终产量构成和产量。
生长发育研究法:生长发育研究法是在生长分析法和发育研究法的基础上形成的。
生长发育研究法的做法是,根据器官形成规律,调查各营养器官的分化、发展和衰亡时期及其持续时间;观察穗分化(禾谷类作物)和花芽分化进程,追踪小穗、小花(或花芽)分化数、退化数(或脱落数)和成粒数及其临界期;测定不同时期有效叶面积及各器官的干重、碳素和氮素的含量以及碳氮比等;最后分析查明产量构成的各个因素。
20世纪作物栽培学科的主要成就代表性理论成就作物产量源库理论作物叶龄模式理论作物群体质量理论作物化学调控理论标志性技术成果:精量播种与培育壮苗技术、优化施肥技术、节水灌溉技术、设施栽培技术、规范化栽培技术、轻简栽培技术等。
作物栽培科学技术的未来方向:优质高产栽培节本简化栽培机械化栽培技术绿色安全栽培标准化栽培设施栽培信息化栽培12个作物起源中心作物传播的途径自然界植物的传播途径是多方面的,而作物的传播,则以人类活动,即人类迁徙为主要传播途径,包括:陆路途径——随迁徙的渐进,形成带状传播水路途径——有海岸线传播和跨越型传播起源于我国的本土作物有:稻、小麦、裸燕麦、六棱大麦、粟(谷子)、稷、黍、穇子、高梁、荞麦、大豆、赤小豆、苦荠、山药、芋、紫芋、麻芋、紫苏、油菜、大麻、苎麻、红麻、中国甘蔗、紫云英、草木樨等。
作物的分类由作物的定义可知,作物包括农作物、园艺作物和林木作物,其中林木作物划入林业生产,园艺作物由园艺专业讨论,在此不予讨论,仅讨论农作物。
农作物的分类方法农作物——大田作物、庄稼其分类一般有下列方法:——按作物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合分类——按作物生物学特性分类——按作物播种或收获季节分类——其他分类方法按作物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合的方法主要分为粮食作物、工业原料作物和饲料及绿肥作物。
粮食作物a、禾谷类作物b、豆菽类作物c、薯类作物工业原料作物a、纤维作物b、油料作物c、糖料作物d、嗜好类作物e、其他专用作物(香料染料编织材料药料)饲料及绿肥作物豆科的苕子、紫云英、苜蓿、田菁、草木犀雨久花科的水葫芦,天南星科的水浮莲按作物的生物学特性分类按感光周期反应特性分:长日照作物(小麦、油菜、蚕豆)短日照作物(水稻、棉花、玉米、大豆)日中性作物(荞麦、豌豆)定日照作物(甘蔗)按感温反应特性分:喜温作物(最低最适最高(10-8-30-40)稻棉烟、耐寒作物(1-3-20-25-28-30)麦油菜③按光合作用CO2同化途径分为C3作物(稻、麦、棉、豆类、油菜)C4作物(玉米、高粱、甘蔗)CAM作物(菠萝)④按感水反应特性分为水生作物(莲、菱、萍)、喜水作物(水稻、茭瓜)、耐涝作物(高粱、麻)、耐旱作物(粟、棉花);⑤按根系形态分为直根系作物(棉花、油菜、大豆、烟草、麻、花生)和须根系作物(稻、玉米);⑥按茎秆形态分为高秆作物(玉米、红麻、甘蔗、向日葵)、矮秆作物(稻、麦、油菜、大豆、棉花)和蔓茎作物(甘薯、苕子)。
按播种或收获季节分类①春播作物(棉花、玉米)、夏播作物(水稻、大豆、花生、玉米)、秋播作物(小麦、蚕豆、油菜);②夏收作物(小麦、油菜、蚕豆)、秋收作物(水稻、玉米、棉花、花生、甘蔗、甘薯、大豆)。
作物的区域分布与光照、温度、水分等自然资源分布相适应(海拔、纬度、江河湖),也与消费习惯、科技水平、社会经济资源密切相关;我国种植业结构、布局的现状及其改进:目前,稻、麦、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
这三大作物产量的地区间差异和高低产田间的差异还很大。
小宗粮食作物如豆类、谷子、高梁等种植面积有所压缩。
今后,应继续调整粮食作物的生产布局,适当调整粮食作物内部构成。
在主攻粮食单产的同时,要特别注意改善品质;要逐步增加小宗粮食作物的面积,发挥其增产潜力。
对经济作物要注意择优种植,适当集中,提高商品率。
我国种植业划分为10个一级区和31个二级区:第二章作物的生长发育特性本章重点:作物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作物生长相关性及调节原理;作物温光反应基本理论及在作物生产上的应用。
难点:作物生长的S形曲线;作物温光反应基本理论生长与发育生长——作物个体、器官、组织和细胞在体积、重量和数量上的增加,是一个不可逆的量变过程。
分化——从一种同质的细胞类型转变成形态结构和功能与原来不相同的异质细胞类型的过程。
发育——作物的组织、器官或整体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在生命周期中的变化过程。
生长、分化和发育之间关系密切,有时交叉或重叠在一起。
生长是量变,是基础;分化是质变;而发育则是器官或整体有序的量变与质变。
没有生长和分化,就不能进行发育。
但同时,生长和分化又受发育的制约。
作物生长、分化与发育的关系可分为四个类型:协调型徒长型早衰型僵苗型作物生长的一般进程“S”形生长过程:作物的个别器官、整个植株的生长以及作物群体的建成和产量的积累均经历前期较缓慢、中期加快、后期又减缓以至停滞衰落的过程,这个过程遵循一条“S”形的曲线。
“S”形生长进程理论的应用S形曲线可作为检验作物生长发育进程是否正常的依据之一。
同一作物的不同器官,通过S形生长周期的步伐不同,生育速度各异,在控制某一器官生育的同时,应注意这项措施对其他器官的影响。
种子萌发植物学意义:真正的种子,由种子植物经过有性生殖形成的胚珠发育成的繁殖器官。
共识的植物学种子:由被子植物经过有性生殖形成的胚珠或子房发育成的种子或果实。
作物学意义:泛指用于播种繁殖下一代的播种材料,包括三类繁殖器官。
——胚珠发育而成的种子——子房发育而成的果实——无性繁殖器官有性繁殖种子及其萌发形态和构造主要的作物种子形态具有很多差别(形态、大小、颜色、重量)。
例如:稻谷、麦粒、玉米、大豆、蚕豆、棉籽、向日葵、花生、油菜籽、烤烟等种子。
一般来说,种子的构造包括三部分:种皮种胚胚乳A、种皮——保卫组织薄膜类:大豆、菜籽坚硬类:棉籽、蓖麻包裹果皮类:稻谷、大麦、小麦B、种胚种胚占种子很小部分例如:玉米、小麦、稻谷等禾谷类种子种胚一般子叶肥大,是种子萌发的营养源(双子叶作物)例如:棉花、大豆、油菜、向日葵、瓜子胚的构造:胚芽——形成作物茎、枝、叶、芽;胚根——形成作物根系;胚轴——形成根、茎过渡区或茎;C、胚乳种子内贮藏营养物质的组织。
一类种子的胚乳很发达。
例如:水稻、小麦、玉米、蓖麻、番茄一类种子的胚乳退化为一层薄膜(种子萌发过程中被吸收掉)。
种子休眠:在适宜萌发的条件下,作物种子和供繁殖的营养器官暂时停止萌发的现象。
两类休眠:初生休眠:尚未完全通过生理成熟,给予适当条件仍不能发芽,又称生理休眠、自然休眠。
一般作物种子都经历该休眠过程。
次生休眠:因未获得发芽必需的条件,被迫处于静止状态。
意义:种子休眠是适应环境保持作物种进化的生态特征。
——避免发芽——种子的贮藏休眠的原因:——经历种胚的后熟过程组织成熟生理成熟硬实造成透性不良(水、气)存在发芽抑制物质破除休眠——物理处理,如辐射、电、波、磁处理、机械磨损;——化学处理,如激素、氧化剂浸种处理。
萌发经历的过程: 吸胀(——物理过程——禾谷类种子吸足种子重量60%水分;——豆类种子吸足种子重量100%水分;——花生种子吸足种子重量40%水分;——棉花种子吸足种子重量60%水分。
)萌动生理生化过程+物理过程(高分子有机物--低分子有机物--高分子有机物(组织)需要条件①6%左右的土壤含氧量;②温度。
)发芽——生理生化过程+物理过程——胚根、胚芽伸长突破种皮——发芽标准:胚根长到与种子等长、胚芽长达到种子长度一半种子的寿命种子寿命因作物而异。
——大多数农作物种子在一般贮藏条件下寿命1~3年;——淀粉类种子如蚕豆、绿豆可达6~11年;——高含油量作物种子如大豆、棉花一般只1年。
种子寿命因贮藏条件而异。
——干燥、低温条件下贮藏种子寿命较长;——高温、高湿条件下贮藏种子寿命较短。
种子寿命随贮藏时间延长,生活力逐渐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