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岳老师的西方哲学课讲义完整版

合集下载

《中西哲学启蒙课》笔记5、西方大哲们到底在想啥?

《中西哲学启蒙课》笔记5、西方大哲们到底在想啥?

《中西哲学启蒙课》笔记5、西方大哲们到底在想啥?《中西哲学启蒙课》笔记5、西方大哲们到底在想啥?这是我学习王东岳先生《中西哲学启蒙课》的第5篇笔记,这门课精彩绝伦,但它并不直接产生实用的效用,是精神奢侈品。

我推荐给在生存之上依然有知识渴求的同学享用。

今天分享的,是关于西方哲学的话题,但即便是最最简单的基础综述,对于我来说都异常的艰涩难懂。

所以本期节目只分享西方哲学最基本的出发点,我们领略一下古希腊的那些大哲们在追问和思考些什么问题。

希望能帮同学们找到一些哲学感,为以后有机会自己去推开这扇大门建立一个兴趣的起点,我能为您做的仅此而已。

狭义哲学我们的讨论范围仅指狭义哲学,因为只要我们对看见的事物进行总结,就可以纳入广义哲学的范围,比如我们说马这个概念,世界上不存在所谓的马,我们看见的永远是特定的黑马,黄马,公马,母马。

所以我们一说马,就算是广义哲学,但这与狭义哲学相去甚远。

人类古代至少有诞生了600种以上的文明,但是狭义哲学仅见古希腊,之前我们就说中国传统文化不产生哲学,而科学完全是哲学思维的延展产物。

所以我们并不具备基本的哲科思维。

中国文化是技艺文化,产生技术和艺术。

哲学思维是一脉很独特的思维模式,它是纯碎的务虚之学。

1840年,我们开始学习西方文化,但我们只看到了科学技术应用的浅表层面,目的是“学以致用”,是“师夷长技以制夷”,致使我们从一开始就没有深入探究过科学的父亲——哲学。

哲学家和真正的基础科学家,他们都只关心认识世界的问题,绝不关心改造世界的问题。

虽然我们今天已经全面的科学化,但是绝大部分人根本就不知道科学的基础是哲学,科学是哲学思脉的分科化大信息量延展的结果,所以如果我们不理解哲学,就不能真正的理解科学是什么。

以至于科学对我们来说几乎变成了一种叫做“科学教”的信仰,只要说是科学的,就代表真理,我们也就不再追究。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已经全面按照科学思路推广教育,我们的孩子参加各种物理、数学竞赛都能取得非常好的名次,但是我们在科学创新和发明上的贡献却一直很小,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对于科学的底层思脉——哲学,缺乏深刻的钻研。

王东岳哲学学习笔记东西方文明差异背后的深层次原因010

王东岳哲学学习笔记东西方文明差异背后的深层次原因010

第一模块:东西方文化于文明溯源010-1.8东西方文明差异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我们现在回望西方文明,我们前面把它讲两希文明,这个讲法不好,不确切。

我们最好的叫法把它叫环地中海文明。

要想理解这个文明,你首先得看懂地中海。

地中海是夹在欧亚非大陆中间一个细狭的海道,风平浪静。

它使得环地中海周边的居民在远古时代五六千年以前,他竟然可以运用一叶扁舟而横渡地中海。

什么叫扁舟?可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船。

船是中古时代以后人类才发明的,它要把木板抛得极细,把接缝做得极严,才能做成船,这是远古人根本做不到的。

古人只能把一棵大树砍倒,把两端截掉,把中间最粗的部分从中间刨开,把其中一半挖空,这叫扁舟,也叫独木舟。

这种小舟在任何有风浪的水流中立即倾覆,唯独在地中海,它像一个内湖,风平浪静。

而且大家注意,为什么地中海文明的发源集萃点在希腊?是因为希腊南面叫爱琴海,而爱琴海分布了上千座小岛。

你到那个地方旅游一下,你渡船,始终眼睛能够看见地平线,这就使得航海的那种危机感和恐惧感降低。

于是环地中海的人远在五六千年以前就可以横渡地中海,进行交流,这就使得地中海成为地球上唯一一个原始文明开放地貌。

海运或者水运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最重要的运输通道,迄今仍然是最经济、量最大的运输通道。

我举一个例子,扬州。

扬州为什么是中国近千年来的经济中心?它相当于中国今天的大上海,持续了1000年以上。

是因为当年隋炀帝开发大运河,把东亚大地上最大的两个水流长江和黄河沟通,而扬州是大运河的枢纽,于是这个地方就成为中国古代的经济风貌之地。

近代由于太平天国阻断了漕运,也就是运河运输改为海运,再加上铁路发展,扬州才开始衰弱。

我在讲什么?水运对于人类文明起到的作用何其之大。

地中海提供了一个人类远古时代,欧亚非三大陆之间的文明交流开放地貌。

我们再看希腊。

凡是你到希腊旅游过的人都知道,希腊这个地方地貌多山、土壤贫瘠。

在公元前600年以前,希腊这个地方人口很少,当地生产的粮食还足以供养当地人。

梁冬对话王东岳14讲合集.

梁冬对话王东岳14讲合集.

梁冬对话王东岳主讲:王东岳主持:梁冬目录20100508国学堂-梁冬对话王东岳第一讲 (1)本期主题:生存之道中的“国学智慧”主讲人:王东岳主持人:梁冬播出时间:旅游卫视2010-05-08 23:00-23:30资源下载:/xipinguoxue文字整理:莲花小鱼儿夜未央慧从卢溪20100509国学堂-梁冬对话王东岳第二讲 (14)本期主题:从中西文化看“中国趣味”主讲人:王东岳主持人:梁冬播出时间:旅游卫视2010-05-09 23:00-23:30资源下载:/xipinguoxue文字整理:慕越人lym210 yhlj 莲花沙小鱼儿慧从卢溪20100515国学堂-梁冬对话王东岳第三讲 (27)本期主题:脱去神话外衣的上古时代主讲人:王东岳主持人:梁冬播出时间:旅游卫视2010-05-15 23:00-23:30资源下载:/xipinguoxue文字整理:yhlj lym210 川王府慕越人艾草夜未央慧从卢溪20100516国学堂-梁冬对话王东岳第四讲 (38)本期主题:从巫觋文化到古儒文化主讲人:王东岳主持人:梁冬播出时间:旅游卫视2010-05-16 23:00-23:30资源下载:/xipinguoxue文字整理:赤梅舞雪半弯月春风微拂慕越人沙艾草慧从卢溪20100522国学堂-梁冬对话王东岳第五讲 (48)本期主题:王东岳聊《诸子百家第一家》主讲人:王东岳主持人:梁冬播出时间:旅游卫视2010-05-22 23:00-23:30资源下载:/xipinguoxue文字整理:yhlj 慕越人lym210 艾草夜未央小鱼儿20100523国学堂-梁冬对话王东岳第六讲 (58)本期主题:老子的身世探秘主讲人:王东岳主持人:梁冬播出时间:旅游卫视2010-05-23 23:00-23:30资源下载:/xipinguoxue文字整理:lym210 yhlj 清远晓杰艾草夜未央小鱼儿20100529国学堂-梁冬对话王东岳第七讲 (69)本期主题:老子“道德”的时光机主讲人:王东岳主持人:梁冬播出时间:旅游卫视2010-05-29 23:00-23:30资源下载:/xipinguoxue文字整理:慕越人yhlj 红楼绿梦火地之子艾草小鱼儿20100530国学堂-梁冬对话王东岳第八讲 (79)本期主题:还孔子一个“真面目”主讲人:王东岳主持人:梁冬播出时间:旅游卫视2010-05-30 23:00-23:30资源下载:/xipinguoxue文字整理:狒狒NETS 树上的毛毛虫猪光宝器天机锁小鱼儿艾草20100605国学堂-梁冬对话王东岳第九讲 (89)本期主题:诸子百家那些事儿(上)主讲人:王东岳播出时间:旅游卫视2010-06-05 23:00-23:30资源下载:/xipinguoxue文字整理:yhlj 半弯月天机锁zxiu 饺子树小鱼儿20100606国学堂-梁冬对话王东岳第十讲 (99)本期主题:诸子百家那些事儿(下)主讲人:王东岳主持人:梁冬播出时间:旅游卫视2010-06-06 23:00-23:30资源下载:/xipinguoxue文字整理:了了火地之子赤梅舞雪世界有我小鱼儿红枫叶20100612国学堂-梁冬对话王东岳第十一讲 (108)本期主题:国学——拯救世界的文化孤本主讲人:王东岳主持人:梁冬播出时间:旅游卫视2010-06-12 23:00-23:30资源下载:/xipinguoxue文字整理:是鱼非鱼逍遥男yhlj 天瑞之梦蓝色天空艾草慧从卢溪20100613国学堂-梁冬对话王东岳第十二讲 (117)本期主题:散点透视“王东岳雷人观点”主持人:梁冬播出时间:旅游卫视2010-06-13 23:00-23:30资源下载:/xipinguoxue文字整理:yhlj 艾草慧从卢溪20101225国学堂—梁冬对话王东岳[二]第一讲 (124)本期主题:传统文化现代启示录(上)主讲人:王东岳主持人:梁冬播出时间:旅游卫视2010-12-25 21:45-22:30资源下载:/xipinguoxue文字整理:晴川yhlj 雪狐白眉英王徒步去旅行小麦夜未央慧从卢溪20101231国学堂-梁冬对话王东岳[二]第二讲 (132)本期主题:传统文化现代启示录(下)主讲人:王东岳主持人:梁冬播出时间:旅游卫视2010-12-31 21:45-22:30资源下载:/xipinguoxue文字整理:晴川yhlj 棉花糖白眉英王蓬儿夜未央小鱼儿慧从卢溪20100508国学堂-梁冬对话王东岳第一讲本期主题:生存之道中的“国学智慧”主讲人:王东岳主持人:梁冬播出时间:旅游卫视2010-05-08 23:00-23:30资源下载:/xipinguoxue文字整理:莲花小鱼儿夜未央慧从卢溪本期导视:画外音:国学与文化,暗藏玄机。

王东岳哲学学习笔记智人迁徙过程中留下了什么文明线索?008

王东岳哲学学习笔记智人迁徙过程中留下了什么文明线索?008

第一模块:东西方文化于文明溯源008-1.6智人迁徙过程中留下了什么文明线索?殷墟的马车我们讲人类文明是随着现代智人迁徙过程而逐步发生,以至于迁徙定居的时间对人类文明发生的梯次都造成影响。

我们今天说农牧业文明发生在1万年前,但实际上我们今天不能探索的因素,可能要伸展到几万年以前,我们有什么依据呢?大家知道语言学家很早就发现,人类地球上所有人种的语言居然有内在发音上的同构成分。

比如在印欧语系中,羊这个字owis,在立陶宛、在印度梵语、在拉丁语、在西班牙语、在俄语、在希腊语、在爱尔兰语、在英语,居然发音基本一致。

它说明人类早年的语言不是在各个地方分别发生的,而是在人类原始迁徙的数万年过程中,逐步推展,而然后各自分力发展的。

大家再看有学者研究,台湾、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一直到太平洋中南部的波利尼西亚岛屿,居然发音语系非常接近,叫原始南岛语系。

是因为当年南迁的人是随着这条水路或者陆路走过去的,因此它们最原始的用语,比如像鸟、猪、狗、米、耳朵、头发,发音都非常接近。

但凡到近代使用的语言,比如枪,比如炮,比如坦克,于是世界各国的发音完全不同。

因为这个时候他们已经完全成为语言分立区。

我再举个例子,中国的黄帝叫轩辕氏,这是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

因为轩辕这个词是形容车辆的,黄帝大约在4000多年以前存在,那个时候中国人从来没有车辆,怎么会有轩辕这个词儿?这是不可能的。

所以把黄帝叫轩辕氏,一定是车辆传到中国以后才发生的一个名词,被后来人赋予黄帝。

他的来源为什么把它叫轩辕氏?他跟古希腊战神阿瑞斯的形象完全一致。

大家知道古希腊战神阿瑞斯试驾着战车天马行空的,于是中国的黄帝——黄帝炎帝的那个黄帝,他的封号居然叫轩辕氏。

大家在看西方的诺亚,大家知道叫诺亚方舟,来自中东地区,他跟中国人所说的祖先女娲发音非常接近。

也就是说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女娲和诺亚,很可能是一个语系的表达。

这些方面是语言学者研究的结果,我们并不能确定。

但如果这个东西稍有一点道理的话,他就证明人类早年的文明传布过程是在现代智人迁徙的这个通道上不断流布、扩展的,它是一个全人类文明的全球化原始进程的表达。

[精选]哲学家王东岳:文字的具象与抽象源起导致东西方思维巨大差异 研习社10月24日演讲实录资料

[精选]哲学家王东岳:文字的具象与抽象源起导致东西方思维巨大差异 研习社10月24日演讲实录资料

哲学家王东岳:文字的具象与抽象源起导致东西方思维巨大差异研习社10月24日演讲实录10月24日,哲学家、独立学者王东岳先生走上颠覆式创新研习社的讲台,主讲《东西方文化溯源和东西方哲学》,追本溯源,娓娓道来,思想广袤,发人深思。

思想引领着时代,思想创造着时代。

了解世界的底层代码,才能指导商业与生活。

王东岳先生说,他讲课,不讲好与坏,只讲所以然。

但这些无用之学,是了解东西方思想底层代码的基本通途,由此建构的思想是指导行为最基础的指南。

点击下方图框,即可收听王东岳课程语音片段: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10:19 王东岳:文化具有遮蔽性来自混沌研习社演讲人|王东岳(哲学家,独立学者,《物演通论》作者)听我的课,重点不在于知识,更不在于实用,我希望大家听思想,因为思想是人类文明得以推进的底层源代码,是每一个人行为最基础的指南。

今天上午的演讲主题是《东西方文化溯源》。

南非澳洲文明为何到18世纪还未发生?人种差异很小,东西方文明为何差异如此之大?生存结构是缔造文化的最重要原因讲东西方文化溯源,我们从人类迁徙路线追溯上古人类文明起源。

由于气候和生存环境等因素,现代智人在九万年至十万年前从东非开始向北迁徙,人类文明发生的梯次和现代智人迁徙定居的时间密切相关。

1公元前6万年左右,人类迁徙到北非尼罗河流域,奠定了古埃及文明。

2公元前5万年,到达中东地区缔造了古巴比伦文明。

3公元前4万年,越过高加索山脉进入欧洲。

4公元前3.5万-4万年,进入中国。

5公元前4万年,进入新几内亚和澳洲,比到东亚还早。

这里有一个问题,上古先民九万年前开始迁徙,最早应该到达南非,其次四万年前就到达澳洲和新几内亚,和到达欧洲的时间相等。

可是这两片地区文明直到十八世纪都没有发生,为什么?1因为在1.5万年前人类文明旺盛发展期,撒哈拉大沙漠形成,使得中部和南部非洲跟欧亚文明主大陆隔绝。

2由于1.2万年前第四季冰期结束,海平面上升,这使得澳洲和新几内亚跟欧洲主大陆隔绝。

王东岳哲学讲座第131课近现代文明

王东岳哲学讲座第131课近现代文明

王东岳哲学讲座第131课近现代文明
近现代文明是完全不同于以前的文明,它代表着现代世界各个方面的变化。

当学习近现代
文明时,我们首先要了解近现代文明从何而来以及它与以前文明的区别。

从历史角度来讲,近现代文明始于18世纪至20世纪之间,一般被认为是从工业革命开
始的。

当时,英国的革命带来了科技革命的许多革新,包括工业机械、生产技术、交通、
能源、通讯等,从而促进了世界的经济发展、社会变革和文化改革,形成了一种全球性的
近现代文明。

在近现代文明中,最重要的特征是科技发展,它赋予了人们新的能力和智慧,改变了人们
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为人类从简单社会向复杂社会转变带来了可能。

例如,科技发展
促进了教育和医疗的进步,克服了贫穷和疾病,为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概念,促成了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蓬勃发展。

此外,近现代文明也带来了许多新的社会现象,其中最重要的是更加具有大众特点的文化,比如媒体、大众传播、新闻和广告等等,它们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此外,近现代还带
来了大众娱乐,现代人通过电视、报纸、杂志、社交媒体等娱乐媒介,进行更多的社交活动,从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总之,近现代文明是对传统文明的一次革新,它带来了科技、工业发展、现代化的教育体系和大众传播、娱乐等,扩展了人类文明的深度视野和宽广博大的境界,为世界的社会发
展和文化改革做出了重大贡献。

西方哲学史《西方哲学史》讲义

西方哲学史《西方哲学史》讲义

西方哲学史《西方哲学史》讲义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西方哲学史》讲义”的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的支持!《西方哲学史》讲义绪论哲学与哲学史就字面上言,哲学史,应该是关于哲学产生、形成、发展的历史,或者说,哲学史就是关于哲学的历史。

因此,在了解哲学史之前,应该了解什么是哲学。

一、哲学的界定(一)、一般的理解(或人们关于哲学所持的成见)1、哲学是科学。

我们关于科学的观念,基本上还停留在十八九世纪,那就是将科学看作是绝对真理的典型。

但科学的进步带来的总是哲学的危机,曾经是哲学的领域,随着科学的发展都分离出去,剩下的还给哲学留下点什么。

既然科学的进步划分为各种领域,成为具体的科学研究部门,则哲学研究的领域在当代应如何确定,在某一门具体科学部门之上,再设置一门关于它的哲学部门是否必要、是否可能?这里涉及到哲学与科学的分界问题。

科学与哲学是以不同的思维方式面对不同问题(事实与存在)的不同学科,是不能混淆的,否则,它们谁都找不到自己。

科学对哲学是必要的,因为科学提供的世界的清晰图景是哲学家所必须了解的,否则,哲学家就无法自觉为哲学家。

哲学对于科学也是必要的,一是科学通过哲学了解自身以及自身的意义,二是科学需要有哲学才不会陷入不知所措,科学需要哲学的批判思维。

哲学还要吸收科学的态度与思维方式,那就是接受批评,而这尤其是哲学本身的反思性所要求的。

爱因斯坦:如果把哲学理解为在最普遍和最广泛的形式中对知识的追求,那么,哲学显然就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

的确,现代科学的几乎所有学科都是从哲学中分出来的,哲学作为母亲生出了各个学科,然后它自己反而让人们认识不清而视为无用了,然而,它却是无用之大用。

哲学追问的是一个非因果的东西:是能辩明的理由。

不是找原因,而是找理由,reason,不是cause。

原因有实证科学去找,而我们有什么理由要这样理解而不是那样理解,则是哲学家所追问的。

具体来说,科学与哲学的区别主要是程序和前提的区别:在科学研究中,经常会遇到究竟是程序性研究还是前提性研究?程序是指的时间上的序列性,一种方法的各个环节是一个接一个,不能随意更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整体运动的和谐性与可成功性。

王东岳哲学学习笔记文字符号对思维方式的影响012

王东岳哲学学习笔记文字符号对思维方式的影响012

第一模块:东西方文化于文明溯源012-1.10文字符号对思维方式的影响我们要讲思维方式,就必须讲一些古文字学。

为什么?因为文字对于人类的思想,或者说文字符号对于人类的思想形成造成重大影响。

这就是为什么在西汉早年古书上记载,原话这样表述,说仓颉作书,天雨粟,鬼夜哭。

这段话什么意思?自从仓颉创造了文字,天上降的雨都是谷子,鬼在晚上都要群哭群号。

他为什么用如此惊人的笔调来描述人类创造文字符号?是因为文字符号的发生,对人类其后的思想和思维方式造成重大影响。

人类在文字符号发生以前,他的思维和意识形成漫流状态,也就是我们心理学上所说的意识流。

文字发生以后,外在文字符号构成的系列,成为人类思想得以展现和得以推导的一个根据和一个体系,由此缔造人类的明确思想结构。

由于文字符号对人类思想的形成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我们要讨论不同文明思维方式的差别,我们就必须从古文字学上入手。

当然这只是思维方式得以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

我讲下面的部分并不是讲人类思维方式的形成,仅由于文字符号的影响,但文字符号显然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我们通过讲这个主要影响因素,使大家明白思维方式的变形和分化是一个怎样的过程。

我们就从中国古汉字谈起,大家知道我们使用的文字叫象形文字。

今天世界上使用象形文字的仅剩中国,其他各族、各国全使用的是拼音文字,这很容易给我们造成一个重大误解。

让我们以为拼音文字才是文字的主流,别搞错。

请记住人类原始各部族,要么它没有文字,但凡最初发明文字符号全都是象形文字。

拼音文字是一个相当晚近的四声行文字符号,比如古埃及象形文字,比如古巴比伦楔形文字其实是象形文字的一个变种,比如中国古代文字也是象形文字。

那么从1899年王懿荣发现甲骨文到当代,我们在河南殷墟等地出土甲骨文的甲骨片,居然达10万之众。

总结下来,发现中国古代甲骨文字共有4500字之多,而我们今天使用的上万中国字,只是其中1500个甲骨文字后来演化而来的。

为什么另外3000字废用?是因为文字和语言是两个系统。

西方哲学十五讲01

西方哲学十五讲01

西方哲学十五讲01..第一讲智慧的痛苦什讲是哲学智慧的痛苦讲讲讲讲与人讲通常世界上的哲形讲分讲三讲主要讲型,西方哲、中哲和印度哲。

不讲~按照“哲”讲念的起源和比讲将学学国学学学个概讲格的意讲~哲就是西方哲。

我讲讲“哲就是西方哲”的讲候~不包含任何孰高孰低的价讲讲判~只是在明一讲史学学当学学并确个事讲。

如果世界范讲考察各讲哲形讲~我讲讲向于使用“思想”讲更讲基本更讲讲泛的念。

西方、中、印度以及全世界的从来学个概国各民族都有作讲其文化精神和最高的意讲形讲的“思想”~“哲”讲是西方思想所采取的特殊形式~讲然讲一形式的讲生了个学确世界性的泛影。

然~讲上西方思想、中思想和印度思想讲讲叫做“哲”也未讲不可~但是一定要楚~讲讲讲广响当从广将国学清它上是三讲不同讲型的哲。

因此~所讲“西方哲”中讲然有“西方”二字~但却不是一讲格意讲上的地域或空讲念~而是指学学个概一讲不同于中思想和印度思想的思想形讲。

讲讲上~作讲西方哲大源讲的希哲和基督思想~都起源于世界的讲方。

国学两腊学教那讲~哲或者讲西方哲有什讲不同讲常的特点学学呢?讲不是三言讲能讲讲楚的~我讲准讲通讲《西方哲十五讲》讲着回答讲两清学来个讲讲。

在我讲讲讲代~人讲讲哲或者敬而讲之~或者不屑一讲。

一位以哲讲讲讲的人需要自我介讲的讲候~他讲常感到讲讲~似个学当学会很尬乎以哲讲讲讲是一件令人讲堪的事~至少不那讲理直。

讲人看他的眼神~就好像在看一件出土文物或者活的化石讲本。

讲什讲学气壮会讲讲?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多情下是出于人讲讲哲的讲解~不讲讲到底~主要的讲任讲是在我讲讲些所讲究哲的人身上~我讲很况学研学没学清另学与学几有把哲讲楚。

一方面~哲意讲形讲的讲系太密切了~以至于一讲到哲讲讲~乎就讲成了政治讲讲~人讲只好三讲其口。

改革讲放以前~左思潮、主讲泛讲~直到今天讲在影着我讲的讲讲~有讲多人讲讲置的禁~甚至是我讲自己讲自己讲置的禁极教条响区区。

讲哲的本性是相悖的,哲是自由思想~的限制不可能出哲家~讲也就是讲什讲我讲讲在有正意讲上的哲家与学学条条框框学没真学的主要原因之一。

西方哲学史讲稿

西方哲学史讲稿

西方哲学史讲稿一导论1、西方哲学的源流;古希腊是西方哲学的精神家园。

(黑格尔)(希腊得名于神话:普罗米修斯生丢卡利翁与皮拉,他们是大洪水后仅剩的两人,他们的儿子希伦是希腊人的始祖。

)(中国古代哲学求之于本国的历史与典章制度,古希腊哲学则求之于各个国家之间的知识交流,这当然有地域(海洋文明)的因素,也有文化的因素,中国儒家是父母在,不远游,而希腊哲学家有机会就出海游学,如泰勒斯、毕达哥拉斯、德谟克利特、柏拉图等)(与古埃及、古巴比伦的文化交流,与希波战争(前492——前449)所带来的文化交融。

)古希腊文化的进展:地理环境:要紧是欧亚两洲交界处的爱琴海地区,包含后来的希腊半岛,小亚细亚西部沿海地区与爱琴海上诸岛屿与它南部的克里特岛。

(包含现在的土耳其与意大利一些地区,亚历山大东征使希腊的区域进一步扩大,并使希腊文化向各个地区蔓延。

)(大希腊化)希腊人在此建立了十二个城邦,其中米利都、爱菲斯、萨摩斯在前六至七世纪最发达,而希腊哲学也就从这些地方开始发源。

希腊各城邦在前五世纪未受雅典与斯巴达操纵前,基本各自为政,百家争鸣。

希腊航海业与工业发达,多矿产资源,但少平原,粮食需外购,因此与外界交流频繁。

文化的渊源:爱琴文明分克里特文明(前3000——前1400,有象形文字与线形文字,毁于地震、火山等自然灾害)与迈锡尼文明(前1600——1125,前十二世纪的特洛伊战争,毁于多里斯人入侵,线形文字绝迹)。

九至八世纪形成所谓的希腊民族,有共同的语言,要紧是埃俄利亚、伊奥尼亚、多里斯三个民族,孕育了后来的希腊文明。

文字:象形文字(前2000年)——线形文字(前1700——前1125)——从腓尼基(前十四世纪左右出现22个辅音字母,是世界最早的字母文字)学到字母文字(前九至八世纪,卡德摩斯带来十六个字母);字母文字与象形文字的区分及其造成的文化差异)(黑格尔,感性直观与理性思辨的不一致)思想的起源:神话、史诗(荷马史诗、赫西奥德《神谱》、寓言向哲学的转化(象征与思辨,感性与理性,诗性与玄学(维科))马克思说:“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与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因而,随着这些自然力之实际上被支配,神话也就消失了。

王东岳中西哲学启蒙课笔记

王东岳中西哲学启蒙课笔记

王东岳中西哲学启蒙课笔记
以下是王东岳中西哲学启蒙课笔记,以供参考:
1.哲学就是哲学史,哲学史就是人类思想史。

2.思想是对自己的反思,思考是关于思考本身的研究。

3.西方哲学关注的是对人类自身的思考,即理性。

中国哲学关注的是对世界本身的思考,即道。

4.人类的思想可以归结为“天人合一”和“主客二分”两种模式。

5.中国哲学的核心概念是“道”,而西方哲学的核心概念是“理”。

6.西方哲学的思想家们通过对人类自身的思考,得出了许多不同的结论,但最终都归结为理性、信仰和科学三种基本形态。

7.中国哲学的思想家们通过对世界本身的思考,得出了许多不同的结论,但最终都归结为天道、地道和人道三种基本形态。

8.西方哲学的思想家们通过逻辑推理和理性分析,得出了许多关于人类自身的结论,这些结论对于现代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9.中国哲学的思想家们通过直觉和感悟,得出了许多关于世界本身的结论,这些结论对于现代科学的发展也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

10.哲学是人类的智慧之源,是人类对于世界和自身的思考和探索。

中西哲学虽然有着不同的思考方式和概念体系,但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都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王东岳演讲

王东岳演讲

王东岳演讲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文字的具象与抽象源起,导致东西方思维巨大差异演讲人|王东岳(哲学家,独立学者,《物演通论》作者)听我的课,重点不在于知识,更不在于实用,我希望大家听思想,因为思想是人类文明得以推进的底层源代码,是每一个人行为最基础的指南。

今天上午的演讲主题是《东西方文化溯源》。

南非澳洲文明为何到18世纪还未发生人种差异很小,东西方文明为何差异如此之大生存结构是缔造文化的最重要原因讲东西方文化溯源,我们从人类迁徙路线追溯上古人类文明起源。

由于气候和生存环境等因素,现代智人在九万年至十万年前从东非开始向北迁徙,人类文明发生的梯次和现代智人迁徙定居的时间密切相关。

①公元前6万年左右,人类迁徙到北非尼罗河流域,奠定了古埃及文明。

②公元前5万年,到达中东地区缔造了古巴比伦文明。

③公元前4万年,越过高加索山脉进入欧洲。

④公元前万-4万年,进入中国。

⑤公元前4万年,进入新几内亚和澳洲,比到东亚还早。

这里有一个问题,上古先民九万年前开始迁徙,最早应该到达南非,其次四万年前就到达澳洲和新几内亚,和到达欧洲的时间相等。

可是这两片地区文明直到十八世纪都没有发生,为什么①因为在万年前人类文明旺盛发展期,撒哈拉大沙漠形成,使得中部和南部非洲跟欧亚文明主大陆隔绝。

②由于万年前第四季冰期结束,海平面上升,这使得澳洲和新几内亚跟欧洲主大陆隔绝。

可见除了文明发生的梯次和迁徙定居时间相关以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跟欧亚主大陆的交流条件。

那么,历史上那么多的文明形态差异巨大,比如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决定性的影响因素是什么有人说是生物学的人种差异。

但是人类作为亚种发生分歧只有4万年的时间,因为迁徙到欧洲和东亚的人,只在四万年前才发生人种学上的分歧,形成尼格罗人种、高加索人种和蒙古利亚人种。

而生物学界早就明白任何一个物种,如果他要发生生理形状和智力状态上的任何重大差别,他至少需要基因突变,基因累上百万年乃至数百万年才能够实现。

王东岳老师的西方哲学课讲义完整版南京廖华

王东岳老师的西方哲学课讲义完整版南京廖华

王东岳老师的西方哲学课讲义完整版南京廖华低一级的感知方式是最有效的感知方式,因为如果运用高端理性,一定带来悖论。

康德给这种悖论起了一个专门的名字,叫二律背反。

也就是说,把逻辑运用到极致一定会带来矛盾。

比方说,说时间有起点是对的,因为我们无法想象能无限前溯的时间;然而,说时间没起点也是对的,因为我们无法想象时间的起点。

这两点说法,在逻辑上追究到终极都是对的,都是成立的,而且都是有破绽的,两者构成矛盾谁也不能化解谁。

再比如这个世界是有边界的和这个世界是没有边界的,在逻辑上用到尽头,两种说法都成立,但是都有破绽。

我们今天知道爱因斯坦的学说,宇宙是有限的,叫有限无界。

大家可以读一点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可见你要了解哲学必须要了解自然科学。

爱因斯坦所说的有限宇宙是一个物理学模型,它没有回答一个问题,就是这个有限宇宙外面是什么。

爱因斯坦认为这个问题,在物理学上不能回答。

因为空间本身是物质本身缔造的,而在137亿年以前,宇宙没有出现以前,没有物质也就没有时空。

时间和空间是随着能量转化为质量的过程才发生的。

从物理逻辑上将,这个说法在现代宇宙论上成立。

可是它没有解决在哲学上把理性运用到极致的问题。

所以康德提出把理性用到极致这一点一定发生悖论是颠扑不破的。

结果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就是怎样化解这个悖论。

黑格尔就是为了这个问题,建立了他的哲学体系。

黑格尔只是用了一个狡猾的辨证逻辑,他的目的不在于讨论辨证法,而在于要讨论终极理性——绝对理念。

这才是黑格尔哲学的真正目标,辨证法只是他用的一个工具,而且用得很拙劣。

当代最著名的现代逻辑创始人之一罗素在他的西方哲学史这本书中,给黑格尔了这样一个评价:“黑格尔的哲学几乎全部是错误的”。

还有更苛毒的评价,应该说,这表明评论者尚未理解黑格尔到底干了一件什么事情。

凯尔德的《黑格尔》中说他“大胆妄为地提出完全是一派胡言乱语的东西,把毫无是处、夸夸其谈的词语的种种迷魂汤混合在一起,原先只是在精神病院才出现的,最终在黑格尔身上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境界,还竟然成了迄今出现的最无耻的、完全神秘化的工具,结果呢,这些好像就被后人当成了德国人笨拙愚蠢的、荒诞滑稽的标记。

现代西方哲学讲义

现代西方哲学讲义

现代西方哲学讲义2015.06第一讲现代西方哲学概论 (2)第二讲新黑格尔主义之鲍桑葵 (4)第三讲意志主义之叔本华 (8)第四讲意志主义之尼采(1) (12)第五讲意志主义之尼采(2) (17)第六讲生命哲学之柏格森 (20)第七讲精神分析学之弗洛伊德 (25)第八讲实用主义之詹姆斯 (31)第九讲科学哲学之波普尔 (35)第十讲现象学之胡塞尔 (40)第十一讲存在哲学之海德格尔(一) (44)第十二讲存在哲学之海德格尔(二) (51)第十三讲:存在哲学之萨特 (57)第十四讲分析哲学之维特根斯坦 (62)政治哲学之罗尔斯 (65)第十六讲哲学的终结与后哲学 (70)第一讲现代西方哲学概论三、现代西方哲学(一)西方哲学的发展线索1. 柏拉图主义与亚里士多德主义:柏拉图和亚理士多德哲学奠定了整个西方哲学的传统和基本走向。

实际上,西方哲学一直有两条线,分别由柏拉图和亚理士多德开启。

前者重概念和先天,后者重具体事物和经验。

2. 唯实论与唯名论:中世纪早期主要以柏拉图主义为其思想资源,后期则转向亚里士多德主义。

基于共相与殊相关系的唯名论与唯实论之争也源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分歧:唯实论是柏拉图哲学的产物,唯名论则与亚里士多德有不解之缘。

3. 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近代哲学中的唯理论延续了柏拉图路线,经验论则是亚里士多德的后裔。

康德看到了唯理论和经验论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于是对二者加以综合,形成了他的批判哲学体系。

4. 大陆哲学与分析哲学:19世纪晚期,穆勒基于德法两国和英国哲学家对康德的不同回应,首次在欧洲大陆哲学和英国哲学之间做出区分,后来这种区分逐渐被双方的哲学家所采纳和加强,形成了两种风格迥异的哲学传统,从而构成了20世纪以来西方哲学的一道独特的风景。

大陆哲学与分析哲学不是两种不同的哲学思潮,而是“做哲学”的两种不同的风格。

“二十世纪的哲学史是刺猬与狐狸的历史,是那些努力想认识一件大事物的哲学家与那些只满足于认识许多小事物,甚或只是一件小事物的哲学家的历史。

西方哲学十五讲01

西方哲学十五讲01

第一讲智慧的痛苦什么是哲学智慧的痛苦问题与对话人们通常将世界上的哲学形态分为三种主要类型:西方哲学、中国哲学和印度哲学。

不过,按照“哲学”这个概念的起源和比较严格的意义,哲学就是西方哲学。

当我们说“哲学就是西方哲学”的时候,并不包含任何孰高孰低的价值评判,只是在明确一个历史事实。

如果从世界范围来考察各种哲学形态,我们倾向于使用“思想”这个更为基本更为宽泛的概念。

西方、中国、印度以及全世界的各个民族都有作为其文化精神和最高的意识形态的“思想”,“哲学”则是西方思想所采取的特殊形式,虽然这一形式的确产生了世界性的广泛影响。

当然,从广义上将西方思想、中国思想和印度思想统统叫做“哲学”也未尝不可,但是一定要清楚,它们实际上是三种不同类型的哲学。

因此,所谓“西方哲学”中虽然有“西方”二字,但却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地域或空间概念,而是指一种不同于中国思想和印度思想的思想形态。

实际上,作为西方哲学两大源头的希腊哲学和基督教思想,都起源于世界的东方。

那么,哲学或者说西方哲学有什么不同寻常的特点呢?这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清楚的,我们准备通过《西方哲学十五讲》来试着回答这个问题。

在我们这个时代,人们对哲学或者敬而远之,或者不屑一顾。

当一位以哲学为职业的人需要自我介绍的时候,他经常会感到很尴尬,似乎以哲学为职业是一件令人难堪的事,至少不那么理直气壮。

别人看他的眼神,就好像在看一件出土文物或者活的化石标本。

为什么会这样?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很多情况下是出于人们对哲学的误解,不过说到底,主要的责任还是在我们这些所谓研究哲学的人身上,我们没有把哲学讲清楚。

另一方面,哲学与意识形态的关系太密切了,以至于一说到哲学问题,几乎就变成了政治问题,人们只好三缄其口。

改革开放以前,极左思潮、教条主义泛滥,直到今天还在影响着我们的头脑,有许多人为设置的禁区,甚至是我们自己给自己设置的禁区。

这与哲学的本性是相悖的:哲学是自由思想,条条框框的限制不可能出哲学家,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哲学家的主要原因之一。

王东岳老师的西方哲学课讲义完整版讲课讲稿

王东岳老师的西方哲学课讲义完整版讲课讲稿

王东岳老师的西方哲学课讲义序言西方哲学跟东方思维方式的差别是如此之大,乃至于经过翻译后的西方哲学书籍几乎全部走味。

即使读翻译后的西方哲学原本原著,仍然很难体会西方哲学究竟想说什么。

本文如果严格按照西方哲学的表述方式,读者一定会是在云里雾里。

因此本文只能讲述西方哲学最基本的梗概,用相对直观、经验化和科学化的方式来表述这些大学哲学系中二百多个课时的内容,探究这个哲学思维的基础。

这些内容要是。

这种表述方法可能只能把哲学的一些意念给读者,并不能展现出西方哲学的思维方式和真正的推理方式,仅仅算是西方哲学思维方式的启蒙。

如果读者在这个基础上,还想对西方哲学的思脉进行更细致的了解,建议读一两本西方大哲的原著,比如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笛卡尔的《哲学原理》和《形而上学的沉思》、贝克莱的《人类知识原理》和《海拉斯和婓洛诺斯的对话三篇》、休谟的《人类理解论》、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黑格尔的《逻辑学》和《历史哲学》等等。

这里所说的西哲原著仅指西哲原著译本,因为学习外语本非易事,况且就算把外语学得非常好,也不见得定能理解外语原著,正如我们要理解中国的哲学书也并非易事。

如果觉得西哲原著难读,建议从王老师的《物演通论》入手。

“哲学”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说法。

“广义哲学”大抵是把一切稍显玄妙的东西都标榜为哲学,或者,是把粗陋的政治鼓吹附会其间,故在现代中国早已泛滥成灾。

因此,才出现国人多“哲人”的局面,此可谓萝卜白菜哲学。

然而,惟因如此,国人也离哲学最远。

钱钟书在《围城》一书中写道:“中国从来没有过‘哲学家’,只有‘哲学家学家’。

”也就是说,中国的哲学研究者大抵是在研究其他哲学家的哲学,而并非自己的哲学。

所以中国会有很多“哲学家学家”,但其中没有一个是哲学家。

本文仅就“狭义哲学”而谈。

严格说来,中国自古就与哲学无缘。

在有关“国学”的系列讲座中,王老师曾经只用“中国思想史”之说,而不用“中国哲学史”,即为避免混淆。

王东岳讲座第48课

王东岳讲座第48课

王东岳讲座第48课王东岳48.哲思总结——我们人类的认知为何有偏差?从人类文明本源出发,重塑你的认知,在更高的地方看世界——这是一场关乎人类命运的终极论述!我在前面讲课的时候始终在讲一句话,人类文明不是铺垫在客观世界之中的,而是铺垫在思想家的思想通道之中的。

因为所有动物都生活在客观世界之中,它们为什么不创造文明呢?人类的文明是在人类思想功力的调动,是在人类虚拟和假设的基础上,求证出符合逻辑的知识体系,这样延展和铺垫的产物。

以上这些都是大家要建立的基本观念,它和我们原有的观念有很大的区别。

但是你只有理解这些东西,你逐步才能理解人类文化、人类文明乃至人类知识的构成基础。

那么我们的知识既然只是一个主观逻辑模型,那么这个逻辑模型为什么能够指导我们的实际生存?这当然是一个重大的问题。

也就是说,我们的感知是在一个封闭通道中进行的,我们并没有感知之外的另一个通道抵达外物,因此我在书中把它描述为“形而上学的禁闭”。

所谓“形而上学的禁闭”,你可以把它用更简单的方式理解,叫“感知通道禁闭”。

因为我们所说的世界永远是我们主观感知中的世界。

我们并没有主观感知通道以外的另一条通道抵达外物,这也就是为什么即使在中国的今天,也有人提出全知论,就是我们所说的世界永远是我们主观感知的总和。

其实这个观点在西方哲学史上早就证明了,可仅仅停留在这一点上是不够的,因为这里有一个问题,我们的感知是什么?既然我们的感知只是一个封闭的主观感知通道,它为什么跟我们的实际生活和跟外部世界的对接有效?而且我们的感知逻辑模型为什么不断地变革?这些问题仅用全知论都是不足以回答的。

全知论只说我们所说的世界永远是我们的感知模型,这在哲学上只相当于说吃饱了不饥——说了一个最简单的事实,可为什么这种表述是有价值的?是因为它纠正了我们认为我们的感知是客观世界的真实反映。

所以请大家理解,我们一切感知、一切思想、一切知识、一切学说,都不是客观世界的真实反映,而仅仅是一个思维模型。

西方哲学导论PPT课件

西方哲学导论PPT课件
阿奎那认为哲学就是理论哲学(包括形而上学、自然哲学、 知识学等)。
康德把哲学看成是理论哲学和实践哲学(包括伦理学、政 治哲学和法哲学等)的综合。
一些中国哲学家把哲学等同于宇宙论(含形而上学和自 然哲学)、人生论(含道德哲学和人生哲学)和知识论 (含知识学和逻辑学)总称。
此外,哲学还被有的学者理解为思维活动;或 者生存方式;或者自我意识的理论自觉,等等。
在古希腊罗马时代,它的“朴素形式”表现为对世界 的本原、基质是“原初物质”还是理念问题的思考。
在中世纪,神与世界的关系问题,经院哲学内部唯名 论与唯实论之间关于个别与一般关系的争论。
在近代,它被获得了“完全的形式”,即主要探究精 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
思维与存在关系的具体展开,显示的是其本体论内涵 与认识论内涵。
2、认识论方面
思维与存在或精神和物质关系的另一个 方面是,思维与存在有否同一性问题, 即我们的思维能否正确认识现实世界。 对该问题的回答就是认识论问题。凡是 认为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的,就是可 知论,否则就是不可知论。
哲学基本问题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整个哲学的基本问题。 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则构成哲学 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那么,究竟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呢?恩格斯 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 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贯穿哲学史、认识史始终,只是在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在远古时代,是它的“萌芽形式”,表现为梦与肉体、 “灵魂对外部世界的关系”,“灵魂不死的观念”、 “万物有灵的观念”反映的就是原始人处理思维与存 在关系所达到的水准。
哲学基本问题涉及两个方面 :
1、本体论方面:
思维和存在或者精神与物质何者是本原的,即何者是 第一性的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对 该问题的回答是关于世界的存在及其本质的学说,即 本体论。本体论是一切哲学理论体系得以建立和展开 的根本出发点,它规定着解决其它一切哲学问题的基 本方向。因此,恩格斯把对该问题的回答,作为划分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凡是认为存在或物 质是世界的本原、第一性的,思维或精神是派生的、 第二性的,就是唯物主义的,否则是唯心主义的。

王东岳第034课西方哲学思维

王东岳第034课西方哲学思维

王东岳第034课西方哲学思维
西方哲学思维是指以古希腊为中心的西方哲学思想,它是一种追求自由、理性、思考和探究的思维方式,它着重于对存在的本质和真理的探索,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西方哲学思维的特点是它把问题抽象化,把概念分类,把观点推理化,把结论抽象化,以及把概念和观点结合起来,把思考过程抽象化。

因此,它是一种抽象思维的方式,而不是一种具体思维的方式。

西方哲学思维的发展有三个主要阶段:古希腊哲学的发展,中世纪哲学的发展,以及新哲学的发展。

古希腊哲学的思想是以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为代表的,它们强调了抽象思维的重要性,并且开创了许多哲学的基本概念和思想。

中世纪哲学的思想是以阿尔伯特·爱因斯坦、马基雅维利、笛卡尔为
代表的,它们继承了古希腊哲学的思想,但又有所创新,把许多古希腊哲学的概念和思想更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新哲学的思想是以黑格尔、康德、尼采为代表的,它们继承了中世纪哲学的思想,但又有所创新,把许多中世纪哲学的概念和思想更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西方哲学思维在当今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现实世界的本质,而且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思考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王东岳老师的西方哲学课讲义完整版

王东岳老师的西方哲学课讲义完整版

王东岳老师的西方哲学课讲义序言西方哲学跟东方思维方式的差别是如此之大,乃至于经过翻译后的西方哲学书籍几乎全部走味。

即使读翻译后的西方哲学原本原著,仍然很难体会西方哲学究竟想说什么。

本文如果严格按照西方哲学的表述方式,读者一定会是在云里雾里。

因此本文只能讲述西方哲学最基本的梗概,用相对直观、经验化和科学化的方式来表述这些大学哲学系中二百多个课时的内容,探究这个哲学思维的基础。

这些内容要是。

这种表述方法可能只能把哲学的一些意念给读者,并不能展现出西方哲学的思维方式和真正的推理方式,仅仅算是西方哲学思维方式的启蒙。

如果读者在这个基础上,还想对西方哲学的思脉进行更细致的了解,建议读一两本西方大哲的原著,比如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笛卡尔的《哲学原理》和《形而上学的沉思》、贝克莱的《人类知识原理》和《海拉斯和婓洛诺斯的对话三篇》、休谟的《人类理解论》、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黑格尔的《逻辑学》和《历史哲学》等等。

这里所说的西哲原著仅指西哲原著译本,因为学习外语本非易事,况且就算把外语学得非常好,也不见得定能理解外语原著,正如我们要理解中国的哲学书也并非易事。

如果觉得西哲原著难读,建议从王老师的《物演通论》入手。

“哲学”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说法。

“广义哲学”大抵是把一切稍显玄妙的东西都标榜为哲学,或者,是把粗陋的政治鼓吹附会其间,故在现代中国早已泛滥成灾。

因此,才出现国人多“哲人”的局面,此可谓萝卜白菜哲学。

然而,惟因如此,国人也离哲学最远。

钱钟书在《围城》一书中写道:“中国从来没有过‘哲学家’,只有‘哲学家学家’。

”也就是说,中国的哲学研究者大抵是在研究其他哲学家的哲学,而并非自己的哲学。

所以中国会有很多“哲学家学家”,但其中没有一个是哲学家。

本文仅就“狭义哲学”而谈。

严格说来,中国自古就与哲学无缘。

在有关“国学”的系列讲座中,王老师曾经只用“中国思想史”之说,而不用“中国哲学史”,即为避免混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东岳老师的西方哲学课讲义序言西方哲学跟东方思维方式的差别是如此之大,乃至于经过翻译后的西方哲学书籍几乎全部走味。

即使读翻译后的西方哲学原本原著,仍然很难体会西方哲学究竟想说什么。

本文如果严格按照西方哲学的表述方式,读者一定会是在云里雾里。

因此本文只能讲述西方哲学最基本的梗概,用相对直观、经验化和科学化的方式来表述这些大学哲学系中二百多个课时的内容,探究这个哲学思维的基础。

这些内容要是。

这种表述方法可能只能把哲学的一些意念给读者,并不能展现出西方哲学的思维方式和真正的推理方式,仅仅算是西方哲学思维方式的启蒙。

如果读者在这个基础上,还想对西方哲学的思脉进行更细致的了解,建议读一两本西方大哲的原著,比如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笛卡尔的《哲学原理》和《形而上学的沉思》、贝克莱的《人类知识原理》和《海拉斯和婓洛诺斯的对话三篇》、休谟的《人类理解论》、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黑格尔的《逻辑学》和《历史哲学》等等。

这里所说的西哲原著仅指西哲原著译本,因为学习外语本非易事,况且就算把外语学得非常好,也不见得定能理解外语原著,正如我们要理解中国的哲学书也并非易事。

如果觉得西哲原著难读,建议从王老师的《物演通论》入手。

“哲学”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说法。

“广义哲学”大抵是把一切稍显玄妙的东西都标榜为哲学,或者,是把粗陋的政治鼓吹附会其间,故在现代中国早已泛滥成灾。

因此,才出现国人多“哲人”的局面,此可谓萝卜白菜哲学。

然而,惟因如此,国人也离哲学最远。

钱钟书在《围城》一书中写道:“中国从来没有过‘哲学家’,只有‘哲学家学家’。

”也就是说,中国的哲学研究者大抵是在研究其他哲学家的哲学,而并非自己的哲学。

所以中国会有很多“哲学家学家”,但其中没有一个是哲学家。

本文仅就“狭义哲学”而谈。

严格说来,中国自古就与哲学无缘。

在有关“国学”的系列讲座中,王老师曾经只用“中国思想史”之说,而不用“中国哲学史”,即为避免混淆。

尤其麻烦的是,建国以来,从中学到大学乃至专业研究生,都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正统哲学,并将其他学说斥为异端,结果造成一片荒芜。

“严格说来,马克思不是一个哲学家,而是一个集经济学和政治学于一体的巨匠,所以把他的学术体系冠以‘政治经济学’之名实在是很恰当的。

至于用他的眼光看,由配第创立的经济学一开始就是一种‘政治算术’,由黑格尔创立的辩证法深藏着某种‘革命意识’,则大抵只能表白他的政治情怀,却不能证明经济学或辩证论的学术性格。

”(《物演通论·卷二》)马克思一生没有一本哲学专著,甚至没有一篇哲学论文,他只说过一句话:“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意思是说,他不能成为只研究如何认识世界的哲学家,而是要成为改造世界的实干家。

然后,我们又反过来崇拜科学。

殊不知,哲学乃科学之父,这就造成搞科学的人不懂科学(如某科学院院士),学科学的人也只搔着皮毛(如勤奋于数理化而不结正果的中国学子),于是呈现如此情景:一群迷信科学的人恰好是(哲学)科学盲。

真正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只解决认识世界的问题,正如真正的科学家只追究科学的思路,而绝不追究这个学问的用处。

把科学加以运用的人是工程师,而工程师绝不是科学家。

这里举一个例子,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只是一个纯粹的极端抽象的理论,连实验都无法在实验室里做,只能在头脑里做,叫做理想实验。

后来奥本海默等人,按照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完成了原子弹的研发和制造,但他们并非真正的科学家。

因此,要想研究哲学,只需把认识世界的问题探究到极致,而不需要理会改造世界的问题。

其实,牛顿、爱因斯坦首先是哲人,然后才是科学家,这个话题下文会谈到。

第一讲“哲学”:智慧游戏与逻辑通道“哲学”是什么?(1)我们看西方哲学家的原话。

叔本华:“对一个人而言,假若他看见的众人和万物都不曾时时看上去仅仅是幻象或幻影的话,他就不会是一个拥有哲学才能的人。

”(《意志和表象》第三卷)叔本华:“一般说来,世世代代的聪明人都说着同样的话,而在任何时候,组成人类绝大部分的都是一些傻瓜,就行为方式来说,他们也是一模一样的,并且动辄背道而驰,这种状态将一直持续下去。

就像伏尔泰所言,正如我们发现这个世界之时一样,我们将任凭它恶劣和愚蠢下去。

”(《生活的智慧》绪言)罗素:“究竟有没有智慧这样一种东西,还是看来仿佛是智慧的东西,仅仅是极精炼的愚蠢呢?”(《西方哲学史》)亚里士多德:“古今来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应起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

”康德:“哲学家的事业正在于追究所谓自明的东西。

”(《形而上学》)赫胥黎:“不可知论是唯一可靠的哲学。

”西方谚语:“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米西莱:“形而上学就是一种有条理地把自己导入云里雾中的艺术”。

赫拉克利特:“我听过许多人谈话,在这些人中间没有一个人认识到,所有的人都离智慧很远。

”“哲学”是什么?(2)哲学(philosophy)一词由希腊文phileo(爱)和sophia(智慧)的字源合成,哲学史家一般认为毕达哥拉斯首先使用了这个概念,十九世纪有日本人依据中国古文献中“哲,智也”而将其译为“哲学”,意即智慧之学云云。

也就是说,哲学不追究任何具体的对象,它只是把思想、智慧、逻辑玩弄到极致。

这就是爱智慧一词的意思。

亚里士多德后来将其总结为“metaphysica”,意即“物理学之后”,中文译为“形而上学”;此时尚在追究“本体论”,分“质料”与“形式”两路,故有亚氏总结的“四因论”,即他添加的“动力因”和“目的因”。

“质料”一路:以泰勒斯的“水”、阿那克西曼德的“无定形”、阿那克西美尼的“气”、赫拉克利特的“火”为开端,再经阿那克萨戈拉的“种子”、恩培多克勒的“火、水、土气”,直至留基伯与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而达到成熟;“形式”一路:以毕达哥拉斯的“数”为开端,经爱利亚学派的巴门尼德和芝诺的过渡,到苏格拉底与柏拉图的“理念”而达到成熟。

欧几里得的“形论”是它的继续表达,而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是它的最后总结。

所以亚氏会认为:质料是原料,形式才是本质,此成康德范畴之伏笔。

“哲学”是什么?(3)中国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东临太平洋,北面是高寒地带,西面是帕米尔高原和青藏高原,西南面有横断山脉。

在这个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下产生农业文明,生存关系自然极度紧张,因此人们就算再有个性,也没有空间,也没有时间去张扬。

而希腊处于环地中海地区,文明之间的交流十分便利,由此形成了古希腊的半商业文明。

它讲究的是个人自由,是个性伸张,同时它也就会缔造一批自由的游离分子,这就是哲人。

西方有一句话,恩格斯也说过,叫“贵族出文化”。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剥削阶级出现以后,他们不用终日劳作,能够把自己的人生精力全部腾出来。

大多数人沦为纨绔子弟,极少数人却去追究思想。

在古希腊这一半商业文明中特别容易造就出这一类人来,这些人有时间、精力和条件,去做追究思想的事情。

同时,古希腊哲学的诞生还与其特殊的拼音文字有关。

所有人类早期的文字,都是象形文字。

但是因为环地中海地区文化交往十分频繁,语言不通的现象非常普遍。

于是,人们就根据发音注上音标,最后干脆把象形文字抛弃掉,于是拼音文字就出现了。

可是拼音文字没有符号化的实际意义,它们必须在语法逻辑结构中建立起意义。

如果缺乏逻辑,使用拼音文字说话往往会导致词不达意。

正所谓文字是语言的符号,语言是思想的符号。

于是拼音文字会派生出一种逻辑强迫症,使得他们能够进行中国人绝然不会想到的这一脉逻辑游戏。

就这样,哲学——古希腊一群“大号儿童”所玩弄的纯逻辑游戏诞生了,古希腊文明因而成为汤因比所列举的600种文明中唯一能诞生哲学的特例。

之所以把古希腊哲学家们说成是“大号儿童”,因为此时的哲学仍属幼稚思维,故见自然问题抽象之起点,是乃“自然哲学”,类似阴阳爻。

而且,他们知玩知乐不知用,更像儿童,故成哲思而非中国式的易卦。

纯逻辑游戏。

由于无用,不受实际需要的牵挂,加之逻辑化语言的牵引,遂将逻辑追问进行到底。

要注意的是,古希腊哲学尽管特例,其实是人类早期文明最大摇篮中的必然产物。

此处穿插着介绍一下弗兰西斯·培根的四假象论。

培根认为,所有人都陷入在四种假象之中。

一是种族假象,人感知世界必然带有人这个物种本身的局限性,而且由于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生存环境下,所形成的不同人种和不同种族的生活方式的不同,所需要的信息内容不一样,所以人必然是各自采集同自己的生存相关的信息构成知识;二是洞穴假象,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非常局限的小环境和小思境之中,即每一个人都不可避免地是一只井底之蛙;三是市场假象,我们从外界得到的信息都是别人出于某种目的编造的信息,我们被这些信息左右和困扰,然后用这些信息编织我们的世界图景;四是剧场假象,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内在的定型的思路和看待世界的方式,把所有的信息放在这个固定的模式和轨道上加工处理,必然会得出跟自己的想法相吻合的结局,即文化的遮蔽效应。

所以,你所知道的世界永远是虚幻的,这是弗郎西斯·培根的说法。

培根最著名的书叫《新工具论》,里面其实并没有多少知识。

培根只是个经验论者,并非在纯逻辑上推演哲学的人,因此培根的“四假象论”离真正的哲学还很远。

“哲学”是什么?(4)总的来说,西方哲学具有三大基本特点:追究终极(对照中学的“述而不作”)、逻辑反思(对照中学的“微言大义”)、科学前瞻(对照中学的“社稷关怀”)。

它实际上是一个无用如地基、怪诞而深奥的纯逻辑工程。

下面就具体展开来说哲学的三大基本特点。

1、追究终极我们在日常情况所追究的具体问题,包括科学问题都是多因素问题,所以有一个统计学方法叫多因素分析。

比方说,陶瓷的制作里面有成十上百的因素:选择、和泥、工匠的手艺、釉彩师傅的画工、烧制师傅的火候把握……它们都在左右着陶瓷的质量。

其中的任何一个因素,都不能回答陶瓷质量好坏的原因。

再者,感冒也有上百个因素。

它不仅因为细菌,不同的人感染了同样的细菌会导致不同的后果,这就可能是遗传因素——先天免疫性的差异在做怪,还会受最近的生理状态、精神状态和大众的接触程度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这还只是我们表面上能看到的。

上述这些问题都是多因素问题,而所谓的科学实验,就是运用控制变量法,每次对其中一个因素进行研究。

可即使这样把所有因素全部研究完,我们仍然不知道研究的对象是什么,因为这些因素能够的排列组合是无穷无尽的。

古希腊人对这一点很清楚,所以他们探究问题必须找见这个事物的唯一因或第一因,亦即终极原因。

“仅拿人类思想史来看,可以这样排序:神学(含从图腾到宗教的发展全过程)是物演感应属性或感知属性进位至理性层级的初始阶段,它以‘信仰’方式作为简捷推理和达标定格的代偿实现形态;而后是哲学(含科学之胚的博物学),它主要继承了神学纵向探求终极原因的传统(兼以未分化的横向观照),却借助于典型的‘理性’方式作为逻辑推理和格物致知的代偿实现形态;再后,科学问世,‘科学’者,‘分科之学’也(亚里士多德定义),它标志着感知属性的彻底分化,同时继承哲学的‘理性’工具(兼以神学阶段所用的虽属低级却简捷有力的‘猜想’),全面展开了纵向演化轴上的求知和横向多态系上的识辨,从而实现了逻辑分化和感知结构得以最终形成的理性代偿形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