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宋明理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宋明理学
大家都看过《西游记》中的齐天大圣孙悟空吧,孙悟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大家肯定会说就一猴子呗,那么在这个猴子身上体现了哪些宗教的思想和精神?在他的身上体现了道家、儒家、佛家的思想。那么怎么体现出来的呢?你们知道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谁?就是教他72变得那个,菩提祖师,菩提祖师是一个白胡子老道,他哪教派的形象,道教。体现了道家思想。孙悟空西天取经的故事,取回来佛经,这是一个佛家思想。同时最难理解的,孙悟空身上怎么能看出儒家的思想?在取经的过程中,孙悟空降妖除怪的浩然正气,唐僧舍生取义的精神,以及孙悟空本领再大也跳不出如来佛的手心这种等级观念,都是儒家思想的痕迹,从这里面我们在悟空身上我们看到了佛教、儒教、道教三教合一的思想,三教合一无处不在,时常就在我们身边。今天我们就先讲讲三教合一。
二、新课讲授:
(一)宋明理学出现的背景:汉武帝以后,大力提倡儒家思想,使得儒学呈现繁荣的景象。到了魏晋南北朝时候儒学地位却受到挑战了,为什么这时候儒学
地位受到挑战呢?因为这时候佛教开始盛行,与此同时道教也开始盛行,佛教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呢,西汉末年通过丝绸之路传进来,到了东汉才慢慢被关注起来,当时一个东汉皇帝汉明帝做了个怪梦,梦见一个身材高大头顶着白光在皇宫里飞来飞去。于是第二天早朝的时候,叫大家来解一下梦,有一位非常博学的大臣傅毅说道:我听说西方有个神,他的名字叫佛,就跟陛下你说的一样。为了圆梦,皇帝拍了18
个人往西方寻佛。在印度遇到两位高僧,并且邀请他们两去中国。两人欣然同意,一伙人以白马驼着一大堆佛经回到中国,这佛经就是四十二章经,就是韦小宝里的四十二章经,到了洛阳。皇帝还特意建立了一个白马寺供着这两位高僧和白马,这就是早期的佛教传入,与之相比北魏时期的龙门石窟的气魄已大不相同,历经几百年营建,石窟佛像达到十万多尊。佛教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非常盛行。为什么佛教在中国那么盛行呢?其一是统治者大力支持,为什么支持呢?只要人们沉醉在宗教里的时候,就没有心思犯上作乱了,有利于维护他们的统治。那么支持到什么程度?皇帝舍身佛寺,南朝梁武帝,就三次舍身入寺院,每次出来都要捐很多钱以表示对佛的虔诚。其二社会矛盾尖锐,那时候社会动荡不按,人们都渴望在宗教
那里找到点安慰,给精神上一个寄托。其三佛教具有欺骗性。佛教讲究因果报应,你这辈子这么苦,就是你上辈子遭的孽,你这辈子好好做人,下辈子肯定开宝马,滑着IPHONE5,所以会给人带来无限的遐想,想着心里就美滋滋的。其四经济利益的驱使,进了寺庙做和尚的,可以不入国籍,可以免除徭役和赋税,有的享受那还不去吗?谁愿意受苦。大家听过临时抱佛脚吧,就是有一个人杀了人,被全国通缉,没地方逃了,最后逃到一寺庙里,抱着佛的脚哭啊,刚好这时候公安冲进来,准备逮捕他,看到他抱着佛的脚,就走了,看看吧在最关键时候抱着佛的脚还是很有作用的。现在形容平常不努力,最后关键时候用一下功就行了。其五佛教适应中国国情。与之外来佛教传入的同时,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也在东汉时期形成。东汉末年,神仙方士之说、阴阳五行之学与道家学说的某些部分杂揉起来,形成了道教。道教原来是民间信仰,多用于给人治病的。老百姓看不起病,教道士给治治,拿一张黄纸画点儿东西,用火一烧,把纸灰兑石灰喝了,包治百病。可能有的时候病是心理暗示,自己觉得好就好了,也有时候肯定拉稀,最后拉虚脱了,包治百病但不包活啊,但道教在民间就是这么盛行,东汉末年黄巾起义靠的也是道教,五斗米道。这种中国
传统的民间宗教到这时被葛洪一改造,变成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了。同学们你介绍一下佛教和道教有哪些教义?
佛教主要讲求因果报应,生死轮回,。道教讲求修炼仙丹养生,长生不老。
这二者之间有着什么明显的不同和相同之处呢?
佛教把希望寄托在来生,而道教则希望这一辈子永远延续下去。他们的相同之处是都对现实生活不太关注看来,佛、道既能抚慰心灵,还能让人变乖。真是老百姓喜欢,皇帝也喜欢。上至皇帝,下至百姓沉缅于宗教的社会气氛,对中国的文化格局产生会什么影响?
过去是儒家思想一统天下,现在却受到了佛、道的冲击,出现了三足鼎立的局面,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成三教合一,就是主张儒学为主,调和并协调佛教道教理论,到了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三教合一”的局面使儒家思想即感受到竞争的压力,同时又受到佛、道哲学的影响,这时候儒学大师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到北宋时候,儒学家们展开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活动。同时他们又冲破了汉唐儒学的束缚,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新儒学体系这
就是理学。其中北宋时候两个代表人物就二程和朱熹,便于记忆可以这样记里面有“二头朱”,二程是两兄弟,他们都是周敦颐的学生,写过爱莲说那个周敦颐。师出之后,成为理学这块的大家。
北宋程颢程颐,认为理事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最高准则,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万物只有一个天理,主张先理后物,这是理学的核心思想。
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格物就是即物穷其理,探个究竟;致知,要达到欲其所知无不尽也。简单地说,就是凡事都要通过认真研究亲自实践弄个明白,做个彻底的明白人,做学问要求不断地追求事理、不断地深化认识的要求。就比如做题目一样,碰到这倒题你懵了,做不来,那么你自己亲自去查书查资料,最好把它弄明白了,不仅明白还能举一反三了,这就是格物致知,这是他们理学家的治学方式。
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认为天伦者天理也。父子君臣,天下定理。父子之孝作为起点,有了它就会延续伸到君臣之忠。这里有几个讲孝道的故事:扇枕温衾、和恣蚊饱血、尝粪忧亲、郭巨埋儿故事。理学非常强调孝,因为只有对父母的孝,才能延伸到对
皇帝的忠,整个社会都讲究孝,这样可以加强人民的思想道德建设。
二程还认为饿死事极小,失节极大就是来自他们的思想。当时有人问程颐寡妇能否再嫁的问题时候,程颐说:NO,绝对不行!有人怕饿死冻死,才用饥寒作借口,延伸为饿死事极小,失去节操或者贞操问题就大了,人只有灭私欲,才能明天理。所以对妇女问题上他们是变态的,都是摧残人性的,比如男女授受不亲,女孩子不能跟男孩子轻易的肌肤接触,要不然就惨了,大家都知道海瑞吧,就是明朝时期的海瑞罢官那个海瑞,他的女儿才五岁,就是因为好吃,接了男性家童一块饼吃,估计不小心碰到下手,完蛋了,海瑞知道了,便被海瑞以男女收受不亲为由关了禁闭,一直到饿死,恐怖吧?你看看现在我们同学,谈个恋爱还招摇地在校园走来走去,换做以前肯定关起来饿死你。宋代有个女子叫吴妙静,结婚当天,未婚夫在迎亲的时候不小心掉进水里去了淹死了,你看吧不会游泳的下场,她于是在他未婚夫落水的地方修了座桥,自己就坐桥上死命地哭:死鬼,你怎么就挂了呢,害我守寡了。就因为这样小吴为了死鬼未婚夫终身守节。妇女的贞洁是很重要的,如果做的彻底政府就会为你做个贞洁牌坊是一种建筑,女孩子们受侮辱,要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