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学简述题答案
普通动物学问题附标准答案

1.试论脊椎动物形态和机能、行为对生存环境的适应(脊椎动物任何类群都行)。
1、如何呼吸?2、介质的改变了,声波如何传导?3、比重变了,如何进行更加复杂的运动?4、机体如何保持水分?5、生殖方式如何适应?•肺呼吸,但还要皮肤呼吸予以辅助;•有了肺循环,不完全的双循环(两心房一心室);•五趾型附肢,更加灵活;•脊柱出现了进一步的分化,颈椎,躯干椎,荐椎和尾椎。
颈椎只有一个,体现了其原始性的一面。
•脑进一步发达。
大脑两半球完全分开,顶部出现了神经细胞(皮层)。
•繁殖还需回到水中。
在水中受精、孵化、发育。
幼体经过变态成为成体。
幼体鳃呼吸。
两栖纲形态:分蝾螈型(水栖生活)、蛙型(陆栖生活)和蠕虫型(穴居生活)机能:1.成体用肺呼吸,初步解决了从空气中获得氧的矛盾;皮肤具呼吸功能,对某些水生种类以及冬眠期间的两栖类有重要意义。
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
2.粘液腺发达,保持皮肤湿润和空气及水的可渗透性,皮肤角质层仅有轻微角质化,皮肤疏松,能防止水分蒸发,但问题没有得到完全解决,只能生活在潮湿环境中。
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
3.为适应跳跃生活方式,肢骨延长、愈合和变形。
荐椎和腰带相连,使后肢承重能力增强;出现了五趾型附肢,肩带借肌肉间接地与头骨和脊柱联结使前肢获得了较大的活动范围,有利于在陆上捕食和协助吞食;腰带直接与脊柱联结,构成对躯体重力的主要支撑和推进,初步解决了在陆上运动的矛盾。
四足动物的四肢肌环绕带骨及肢骨四周分布,运动机能大为增强。
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
4.出现了中耳,能将通过空气传导的声波扩大并传导到内耳;出现了眼睑和泪腺,能防止干燥,保护眼球。
5.膀胱可存储尿量大,是两栖类对陆生极端条件的特殊适应。
行为:休眠(代谢水平低,缺乏调温与保温机制),是对不利环境条件的一种适应。
未能完全摆脱水的束缚,卵须在水内受精,幼体在水中发育,为适应水中生活,幼体用鳃呼吸2.脊椎动物与高等无脊椎动物的相同和不同的特征主要有哪些?不同的特征1.脊索2.背神经管3.具有鳃裂,低等水栖脊索动物鳃裂终生存在,陆栖脊索动物仅在胚胎期或幼体期具鳃裂4.如果具有尾,总是位于肛门后方,称为肛后尾5.心脏位于消化管的腹面,循环系统为闭管式(不包括尾索动物)。
普通动物学试题答案

普通动物学试题答案到外部的裂缝状结构,既是摄食口,又起到呼吸、排泄等多种功能。
三、简答题(46分)1.请简述生物分类学的基本原则和分类等级。
生物分类学的基本原则包括形态学、生态学、生理学和生物地理学原则。
其中形态学原则是最基本的,即根据生物的形态特征进行分类。
生物分类学的分类等级包括:界、门、纲、目、科、属、种。
其中,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指具有相同形态特征和能够自由杂交繁殖的生物个体群体。
而属则是指具有一定相似性的种的集合,科、目、纲、门和界则依次包含了更多的属和种。
2.请简述生物进化的基本原理和证据。
生物进化的基本原理包括自然选择、遗传漂变、基因流和突变等。
其中自然选择是最重要的原理,指的是适应环境的个体更容易生存和繁殖,从而逐渐形成适应环境的特征。
遗传漂变则是指由于随机性因素而导致基因频率的随机变化,基因流则是指由于个体之间的迁徙而导致基因频率的变化,而突变则是指由于基因发生突变而导致遗传信息的改变。
生物进化的证据包括化石记录、生物地理学、比较解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
其中化石记录是最重要的证据之一,可以通过化石的年代和形态特征来推断生物的进化历程。
3.请简述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因素(如水、土壤、气候等)组成。
生物群落包括了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它们之间通过食物链和生态关系相互作用。
非生物因素则包括了水、土壤、气候等环境因素,它们对生物的生存和繁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了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等。
物质循环是指生物体内的元素和化合物在生态系统内不断循环,如碳、氮、水等的循环。
能量流动则是指生物体内的能量在食物链中不断流动,从太阳能到植物再到其他生物体内,最终以热能形式散失到环境中。
裂孔是低等水栖脊索动物的呼吸器官,它们通过体表或共同开口与外界相通。
由于分类地位接近的动物适应各种生活环境,经过长期演变,它们在形态结构上产生明显差异。
1、原生动物群体与多细胞动物群体的区别在于细胞分化程度不同。
大学动物学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动物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属于动物学的范畴?A. 动物的分类B. 动物的行为学C. 动物的饲养技术D. 动物的进化史答案:C2. 动物界中最大的门是什么?A. 节肢动物门B. 脊索动物门C. 软体动物门D. 昆虫门答案:A3. 下列哪种动物不属于哺乳纲?A. 蝙蝠B. 鲸鱼C. 鸭嘴兽D. 蜥蜴答案:D4. 鸟类的心脏通常有几个腔?A. 1B. 2C. 3D. 4答案:D5. 下列哪种感觉器官是蛇类所特有的?A. 红外线感应器官B. 电感应器官C. 紫外线感应器官D. 磁场感应器官答案:A6. 哪种类型的动物具有真正的脊椎?A. 无脊椎动物B. 脊椎动物C. 原生动物D. 腔肠动物答案:B7. 下列哪种动物的繁殖方式是卵生?A. 鸭嘴兽B. 鲸鱼C. 乌龟D. 家兔答案:C8. 动物的哪种细胞结构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关键?A. 线粒体B. 核糖体C. 内质网D. 肺泡答案:D9. 下列哪种动物的血液是无色的?A. 章鱼B. 蜗牛C. 蝗虫D. 蜥蜴答案:A10. 哪种激素与动物的冬眠有关?A. 胰岛素B. 甲状腺素C. 褪黑素D. 肾上腺素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动物学是研究动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科学。
答案:形态、结构、生理、行为12. 脊椎动物的五个主要特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脊椎、脑颅、脊索、鳃裂、鳍13. 哺乳动物的牙齿分化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门齿、犬齿、臼齿14. 鸟类的羽毛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类型。
答案:正羽、绒羽15. 昆虫的身体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部分。
答案:头、胸、腹16. 动物的呼吸方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西南大学动物学考试标准答案

动物学五次作业一、[填空题]1、哺乳动物的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
2、鸟类的视力调节既能调节晶状体的凸度,也能调节角膜的凸度,所以称为双重调节。
3、鲫鱼的脊椎骨的椎体类型是双凹型。
4、两栖纲动物的脊椎出现了颈椎和荐椎的分化。
5、白鳍豚是终生生活于淡水中的哺乳纲动物。
6、原生动物分为 5 个纲,分别为鞭毛纲、肉足纲、孢子虫纲、丝孢子虫纲、纤毛纲。
7、爬行纲动物的排泄物以尿酸为主。
8、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结构的最大区别在于细胞膜外是否还有细胞壁。
9、淡水中生活的水螅和桃花水母属于水螅纲。
10、蝴蝶的变态方式为完全变态。
11、具有完全消化系统的无脊椎动物,其消化道从前向后一般可分为三部分,分别为前肠、中肠、后肠。
12、家蝇和按蚊在动物界的分类地位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双翅目。
13、软体动物的贝壳由外向内依次分为角质层、棱柱层和珍珠层。
14、水沟系是海绵动物特有的水流动系统,根据水沟系统的复杂程度,可将其分为单沟型、双沟型和复沟型。
15、领细胞为海绵动物所特有。
16、河蚌是瓣鳃纲的代表动物。
17、七星瓢虫和金龟子在动物界的分类地位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鞘翅目。
18、动物的受精卵是由卵子和精子结合而成。
19、原生动物中以自养方式获得营养的代表动物是绿眼虫。
20、动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物种。
21、生物的五界系统包括植物界、动物界、真菌界和原核生物界,单细胞的原生动物属于原生生物界。
22、人的胎盘为盘状胎盘。
23、腺垂体调节甲状腺功能的主要激素是促甲状腺素。
24、脊椎动物最主要的排泄器官是肾。
25、最开始出现三胚层的动物是扁形动物。
26 哺乳动物的心脏是由_右心房, 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所组成。
27、哺乳类皮肤腺的类型有皮脂腺,汗腺,乳腺,气味腺四种。
28、哺乳动物具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能协调复杂的机能活动和适应多变的环境条件。
29、哺乳类脊椎分颈椎、胸椎、腰椎、荐椎、尾椎五部分。
30、与鸟类不同,哺乳动物具左体动脉弓。
普通动物学第三版复习试题及答案

普通动物学第三版复习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哺乳动物的特有特征?
A. 有毛发
B. 有脊椎
C. 哺乳
D. 有乳腺
答案:B
2. 鸟类的呼吸系统中,哪个结构是特有的?
A. 肺
B. 气囊
C. 气管
D. 支气管
答案:B
二、填空题
1. 鱼类的呼吸器官是________。
答案:鳃
2. 昆虫的外骨骼是由________构成的。
答案:几丁质
三、判断题
1. 所有哺乳动物都是温血动物。
答案:正确
2. 爬行动物是卵生的。
答案:正确
四、简答题
1. 描述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答案:两栖动物是一类生活在水中和陆地上的动物,其主要特征包括: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
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而湿润,无鳞片、毛发等皮肤衍
生物,粘液腺丰富,具有辅助呼吸功能。
2. 解释什么是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答案:脊椎动物是指体内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的动物,如哺乳动物、
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和鱼类。
无脊椎动物则是指体内没有脊椎
骨构成的脊柱的动物,包括昆虫、蜘蛛、软体动物、甲壳动物等。
五、论述题
1. 论述哺乳动物的生殖方式及其特点。
答案:哺乳动物的生殖方式是胎生,其特点包括:胚胎在母体内发育,通过胎盘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母体通过乳腺分泌乳汁哺育幼崽。
这
种方式提高了幼崽的成活率,因为它们在出生时已经相对成熟,并且
得到了母体的直接营养支持。
动物学复习题答案(最新整理)

何价值?解:1)水螅纲(代表动物:薮枝虫):水螅型或水母型都较小,水螅型结构简单水母型有缘膜生殖细胞由外胚层产生,无口道,有世代交替现象。
2)钵水母纲(代表动物:海月水母):生活在海水多为大型水母。
生殖腺起源于内胚层,在内外胚层中都有刺细胞。
3)珊瑚纲(代表动物:海葵):只有水螅型没有水母型。
无世代交替现象,外胚层内陷形成发达的口道。
内胚层中有刺细胞,生殖细胞起源于内胚层。
第五章扁形动物门1、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根据什么说它比腔肠动物门高等(要理解两侧对称和三胚层的出现对动物演化的意义)?解:1 、两侧对称。
2、中胚层。
从扁形动物开始在内外胚层之间出现了中胚层成为三胚层动物。
3、皮肤与肉囊4、消化系统。
有口无肛门,不完全消化管。
5、排泄系统。
原肾型排泄系统。
6、神经系统。
较为原始的神经系统体前端有一个大的神经节称之为脑。
7、生殖系统。
多为雌雄同体。
两侧对称:过身体的中轴只有一个对称面。
中胚层的产生引起了一系列的组织、器官、系统的分化,是动物结构和功能进一步发展的物质性基础,使动物达到了器2、试述人蛔虫形态结构及生活史特点,并说明它的哪些特点代表了线虫动物门的特点?解:儿童感染率较高。
虫体前段为口,排泄孔极小位于腹中线上。
肛门位于体后端的腹中线上。
第七章环节动物门1、环节动物门有哪些主要特征?身体分节和次生体腔的出现在动物演化上有何意义?解:1、分节现象:环节动物的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而又重复排列的体节构成。
2、次生体腔(真体腔):从环节动物开始体壁和消化管之间出现了广阔的真体腔。
3、刚毛和疣足:刚毛和疣足的出现提高了运动效率。
4、闭管式循环系统:环节动物具有完善的循环系统,由纵行血管(背、腹血管)、环行血管、分支血管及其分支间的微血管网构成。
6、链索状神经系统(神经链)链状神经系统:腹神经索是由两条纵行的腹神经合并而成,在每个体节有一个略为膨胀的神经节,共同包被于结缔组织中,整体形状似链状(索状)。
动物学题库及答案

动物学习题第二章原生动物门一、名词解释 1.指示生物 2.赤潮 3.吞噬作用 4.胞饮 5.细胞内消化 6.共栖 7.共生 8.滋养体 9.保虫寄主 10.中间寄主 11.终末寄主 12.裂体生殖 13.胞子生殖 14.接合生殖 15.动纤系统 16.刺丝泡 17.应激性二.判断与改错1.眼虫体表膜覆以具弹性的。
带斜纹的表膜,表膜就是质膜 2.表膜使眼虫保持一定形状,从而使眼虫不能作收缩变形运动。
3.眼虫的鞭毛是细胞表面的突起物,与一机体相连,不受核的控制。
4.机体对眼虫的分裂起着类似中心粒的作用。
5.在黑暗条件下培养绿眼虫,只有几周就失叶绿素,若这样连续培养长达15年后,眼虫将会永远失去绿色。
6.若用高温。
抗菌素。
紫外光等处理眼虫,使其丧失绿色,只要再放回阳,光下,眼虫有可重新变绿7.夜光虫上在海水里,由于海水波动的刺激,在夜间可见其发光而得名。
8.鳃隐鞭虫寄生于鱼鳃,使其呼吸困难而死。
9.大变形虫喜欢生活与有机质丰富,重度污染的水体中。
10.表壳虫的外壳由细胞本体分泌而成。
11.砂壳虫的壳是由分泌的胶状物混合了自然界的小沙砾构成的。
12.根据有孔虫的化石不仅能确定地质年代,而且还能找到煤矿。
13.放射虫由于在内,外质之间有一几丁质的中央囊,古适于底栖生活。
14.有机体内环境答对疟原虫不利时,进入红细胞的裂殖子即发育成大,小配子母细胞。
15.疟原虫大配子母细胞的特征是核在虫体中部,较疏松,虐色素较细小松16.疟原虫小配子母细胞的特征是核偏在虫体的一边,较致密,虐色素较细小。
17.草履虫一般生活在清洁,缓流的小溪中三填空1.原生动物的分类体系争议很大,但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四大类群。
2.眼虫具有趋光性是由于其有________. _________. 3眼虫通过_______在有光的条件下利用光能进行_______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糖类,这种营养方式称为_____________.4.在无光的条件下,眼虫也通过_______吸收溶解与水中的有机物质,这种营养方式称为_______.5眼虫在有光的条件下,利用_______所释放的氧进行呼吸作用,无光的条件下则通过________吸收水中的溶解氧。
动物学答案

动物学答案1、侧线:是低等水生动物特有的器官,由感受机械刺激的神经丘器官和感受电刺激的壶腹器官组成。
前者感觉水流的方向、速度和压力,后者感觉水中动物因肌肉收缩面形成的微弱电场。
它们分面在头和躯干的表面,由侧线神经支配。
2、羊膜卵:指具有羊膜结构的卵。
是爬行类、鸟类、卵生哺乳动物所产的卵。
羊膜卵的特点是,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发生三层胚膜包围胚胎:外层称绒毛膜,内层称羊膜,另有尿囊膜。
羊膜卵的出现,使陆生脊椎动物在个体发育中完全摆脱了对水的依赖,为登陆的动物征服陆地向各种不同的栖居地纵深分布提供了机会。
3、嗉囊:是食道的膨大,具有储存和软化食物的功能,能使鸟类一次取得更多的食物。
有些种类在育雏期嗉囊可分泌嗉囊乳以喂养幼鸟。
4、气囊:鸟类特有的呼吸辅助系统,由单层上皮细胞形成的膜围成,无气体交换功能,位于体壁与内脏之间,分为后气囊和前气囊。
为鸟类的双重呼吸提供了条件。
5、反射弧:反射活动是在一定的神经结构里进行,此结构就是反射弧,一个典型的反射弧是由感受器(接受刺激的器官或细胞)、感觉神经元、中间神经元、运动神经元、效应器(发生反应的器官或细胞)五个部分组成。
反射弧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工作单位。
6、脊索:是位于消化道和神经管之间的一条棒状结构,具有支持功能。
脊索动物胚胎期均具有脊索。
7、洄游:一些鱼类在其生命周期过程中的一定时期会沿着一定路线进行集群的迁移活动,这种迁移称为洄游。
8、候鸟:随季节不同,而有规律的改变栖息地的鸟类。
9、嗉囊:是鸟类食道的膨大,具有储存和软化食物的功能,能使鸟类一次取食更多食物。
10、气囊:鸟类特有的呼吸辅助系统,由单层上皮细胞形成的膜围成,无气体交换功能。
11、排泄:是指排出代谢废物的过程。
12、排遗:是指排出消化道中没有被吸收的食物残渣。
13、抗原:凡是进入体内的非动物自身物质,并能与抗体结合或与淋巴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引起免疫反应的称为抗原。
14、神经元: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由细胞体和细胞突起组成。
考研动物学试题及答案

考研动物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动物的分类特征?A. 身体结构B. 行为习性C. 细胞类型D. 遗传信息答案:B2. 动物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A. 植物B. 微生物C. 动物D. 真菌答案:C3.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动物学研究的方法?A. 观察法B. 实验法C. 比较法D. 计算法答案:D4. 动物学中的“分类”指的是什么?A. 动物的命名B. 动物的分类C. 动物的饲养D. 动物的繁殖答案:B5. 动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动物的形态B. 动物的生理C. 动物的生态D. 动物的烹饪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动物学研究的领域包括以下哪些?A. 动物的进化B. 动物的遗传C. 动物的疾病D. 动物的饲养答案:A B C2. 动物学研究中常用的分类单位包括哪些?A. 种B. 属C. 科D. 目答案:A B C D3. 以下哪些是动物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方法?A. 显微镜观察B. DNA测序C. 行为分析D. 细胞培养答案:A B C D4. 动物学研究中,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动物的分类?A. 外部形态B. 内部结构C. 生活环境D. 地理分布答案:A B5. 动物学研究中,以下哪些是动物的分类依据?A. 胚胎发育B. 行为表现C. 染色体数量D. 基因序列答案:A C D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动物学是研究动物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科学。
答案:形态、生理、生态2. 动物分类学是动物学的一个分支,它主要研究动物的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分类、进化3. 动物学研究中,________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答案:种4. 动物的________是动物学研究中重要的观察对象。
答案:行为5. 在动物学研究中,________是了解动物进化关系的重要手段。
答案:比较解剖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动物学研究的意义。
考研动物学面试题及答案

考研动物学面试题及答案1. 问题:请简述动物分类学中的界、门、纲、目、科、属、种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答案:动物分类学是研究生物分类和命名的科学。
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包含多个门;门是界下的一个分类单位,包含多个纲;纲是门下的一个分类单位,包含多个目;目是纲下的一个分类单位,包含多个科;科是目下的一个分类单位,包含多个属;属是科下的一个分类单位,包含多个种;种是最小的分类单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
2. 问题:描述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主要区别。
答案:脊椎动物是指体内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的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无脊椎动物则是指体内没有脊椎骨的动物,如昆虫、蜘蛛、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等。
主要区别在于脊椎的存在与否。
3. 问题:请解释什么是克隆动物,并举例说明。
答案:克隆动物是指通过无性繁殖的方式,从一个动物细胞中复制出具有相同基因组的后代。
克隆动物的基因组与供体动物完全相同。
例如,著名的克隆羊多利就是通过取自成年绵羊的乳腺细胞克隆出来的。
4. 问题: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的生殖方式有何不同?答案:鸟类的生殖方式主要是卵生,即雌鸟产卵,由卵孵化出雏鸟。
哺乳类动物的生殖方式是胎生,即幼崽在母体内发育,出生后通过哺乳喂养。
此外,哺乳类动物还有胎盘,而鸟类没有。
5. 问题:解释什么是动物的冬眠现象,并举例说明。
答案:冬眠是某些动物在冬季为了减少能量消耗而进入的一种长时间的休眠状态。
在冬眠期间,动物的体温、心率和代谢率都会显著降低。
例如,熊、刺猬和某些蛇类都会在冬季进入冬眠状态。
6. 问题:请描述动物的进化过程及其主要阶段。
答案:动物的进化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自然选择过程,从单细胞生物到多细胞生物,再到复杂的动物种类。
主要阶段包括:原始单细胞生物的出现,多细胞无脊椎动物的发展,脊椎动物的出现,以及哺乳动物和鸟类的分化。
每个阶段都伴随着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复杂化。
7. 问题:什么是动物的生态位,举例说明。
实验动物学习题与参考答案

实验动物学习题与参考答案中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14一、判断题(正确者划“√”,错误者划“×”。
)1.凡用于科学实验的动物称实验动物。
( X)2.实验动物都是哺乳动物。
( X)3.实验动物学是动物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4.实验动物学是20世纪50年代形成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性学科。
(√ )5.近交系动物、免疫缺陷动物和悉生动物的培育成功为实验动物学独立于其他学科奠定了基础。
(√)6.1907年Little首次成功地培育出了世界上第一个近交系小鼠DBA。
( X )7.动物在没有肠道菌参与条件下不能生存。
( X )8.全国第一次实验动物工作会议于1982年在云南西双版纳召开。
(√ )9.中国实验动物学会成立于1987年。
( X )10.1988年,我国第一部实验动物管理法规《实验动物管理条例》,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科委颁布实施。
(√)11.无胸腺裸鼠属近交系动物。
(X )12.悉生动物的内脏器官都比普通动物小。
()13.只有豚鼠体内不能合成维生素C,故豚鼠成为目前唯一用于实验性坏血栓病的动物。
(X )14.封闭群动物不属于同基因型动物,故其群体内个体之间杂得不一样。
(X )15.大鼠比小鼠更容易攻击人,同类之间的斗殴倾象也比小鼠严重,故不可将多只雄鼠同笼饲养。
(X )16.家兔属于刺激性排卵动物,即雌免只有在交配后25~27小时才排卵。
(X )17.使用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是将实验动物应用动物实验中去的最主要的方式。
()18.下列实验动物中,妊娠期最长的是家兔:大鼠、小鼠、豚鼠、家兔。
(X )19.同一杂交群内动物个体之间也可以进行细胞、组织、器官和肿瘤的移植。
(√ )20.在实验动物的微生态模式中,无菌动物代表正常的健康无病模式。
()21.在多基因性问题的研究中,杂交群动物比封闭群动物更能较好地代表自然群体的实际情况。
(X )22.近交系,杂交群和突变系动物都属于同基因型动物。
动物学试题与答案

动物学模拟试题与答案一、名词解释(每个2 分,共20 分)1、伸缩泡:绿眼虫等原生动物体内的一种细胞器(1分),功能是排出体内多余水分调节体内渗透压的平衡(1分)。
2、赤潮:由于海水中富营养化,某些单细胞动物(腰鞭毛虫等)过量繁殖导致海水呈赤色(1分),引起海水污染,导致海产生物大量死亡(1分)。
3、刺细胞:腔肠动物体内所特有的一种含有刺丝囊的细胞(1分);功能是帮助摄食和防御敌害(1分).4、真体腔:环节动物体内完全由中胚层围成的体腔(1分);既有体壁中胚层和肠壁中胚层和体腔膜(1分)。
5、闭管式循环系统:血液完全在密闭的血管内流动(1分);流速快,与代谢旺盛相适应(1分).6、双重式呼吸:鸟类所特有的一种呼吸方式(1分);肺在吸气和呼气时都有新鲜空气进行交换(1分)。
7、早成雏:刚孵化出来,眼张开就能站立跟母鸟外出寻食的鸟类(2分)。
8、留鸟:繁殖地和越冬地都在统一地区的鸟类(2分)。
9、胎生:胚胎在母体子宫内发育(1分)。
营养靠胎盘自母体获得,完成后从母体内产出。
(1分)。
10、侧线:鱼的体表由鳞片中央穿孔而形成(1分);是鱼的感觉器官,能感觉水的低频波动(1分)。
二、填空题(每空0。
5 分,共30 分)1. 现代分类学的奠基人是(林奈),在其著作《自然系统》中,将动物分成(纲、目、属、种、变种)五个分类阶元,并建立了(双名法)命名法。
2 、原生动物的运动胞器有(鞭毛、纤毛、伪足),营养方式有(自养、异养、腐生),无性生殖方式有(二分裂、出芽生殖、孢子生殖),有性生殖方式有(同配、异配、接合生殖)3 、我国寄生人体的五大寄生虫病是(黑热病、疟疾、钩虫病、丝虫病、血吸虫病)。
4 、动物胚后发育幼体的产出方式有(卵生、胎生、卵胎生),胚后发育的类型有(直接发育、间接发育)。
5 、鱼类的心脏为(1)心房、(1)心室,循环为(单循环);两栖类心脏为(2)心房、(1)心室,循环为(不完全双循环);鸟类心脏为(2)心房、(2)心室,循环为(完全双循环).6 、蚯蚓的中枢神经系统为(索)式,由1 对(咽上神经节)、1 对(围咽神经)、1 对(咽下神经节)和1 条(腹神经索)组成。
动物学试题及答案6

19、仙人掌上的刺是和柑桔树上的刺分别为_______。A. 茎刺和皮刺 B.皮刺和枝刺C.叶刺和枝刺 D.枝刺和托叶刺
20、能借助于人类和动物来传播种子的植物有_______。A、苍耳的果实 B.莲的果实C.绿豆的果实 D.喷瓜的果实
三、名词解释1、质膜及膜系统:质膜是生活细胞原生质外表与细胞壁紧密相连接的一层薄膜,其化学成分主要为磷脂和蛋白质,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维持和稳定细胞内环境及选择透性,控制细胞物质内外交流等(2分)。构成细胞的膜种类很多,质膜包在外层又称外膜,质膜以内的核膜及各种细胞器的膜称内膜,外膜和内膜统称生物膜,在功能上它们相互联系成为统一的整体,称膜系统(2分)。
四、识图辨析题1、图1为双子叶植物叶的结构模式图1 上表皮2 栅栏组织3 叶脉(或维管束)4 海绵组织5 气孔(或气孔器,或保卫细胞
2、图2为小麦胚胎的发育图,请填出标线的名称。1 糊粉层 2 盾片 3 胚芽鞘 4 外胚叶 5 胚根鞘
五、论述题1、简述原套—原体学说的主要内容。(1)原套:被子植物茎顶端的外部由一层或几层细胞组成,行垂周分裂以增加表面积,而不增加细胞层数。原体:原套里面的多层细胞,行平周分裂和各方向的分裂,以增加体积而使茎的顶端扩大。(2)原套、原体各有自己的原始细胞。原套的原始细胞位于茎尖中轴位置,其衍生细胞一部分留在顶端仍为原始细胞,其表层分化成原表皮进而发展为表皮,其余的形成茎端周围的细胞,与原体细胞一样,并没有预定的分化方向,这是与组织原学说的重要区别。原体的原始细胞在原套原始细胞之下,它衍生细胞有的加入到原体下面,有的加入到轴中央,有的加入到周围部分。(3)多数双子叶植物的原套有2层细胞,如碗豆属,或4-5层细胞。单子叶植物只有1-2层细胞,如玉米。裸子植物无原套原体结构,其最外层可进行平周、垂周分裂,把细胞加入到茎周围和内部的组织中,如松柏类。
动物学试题及答案

动物学试题及答案题一:脊椎动物的分类特征有哪些?请简要描述。
脊椎动物是动物界中一类特殊的生物,其主要特征是具备脊椎,也称脊骨。
脊椎是由脊索分离出的一列块状结构,内部含有脊髓,起到保护和支持身体的作用。
脊椎动物的分类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内骨骼系统:脊椎动物拥有明显的内骨骼系统,由脊椎和其他骨骼构成。
这种内骨骼系统为脊椎动物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和保护,使其能够在陆地和水中生活。
2. 脊椎骨:作为脊椎动物最为显著的特征,脊椎骨位于背部,沿着身体的长度形成一条支撑脊髓的结构。
脊椎骨的形态和数量因不同物种而异,如鱼类具有软骨性的脊椎,而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则拥有硬骨性的脊椎。
3. 脊椎骨的发展:脊椎动物的脊椎骨会随着个体的成长而发展。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脊椎骨会经历软骨和骨化两个阶段。
最初,脊椎骨是由软骨构成的,随后通过钙化过程转变为硬骨。
4. 神经系统: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是高度发达的,其中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脊椎动物通过神经系统来进行感觉的传递、运动的协调以及各种行为的调节。
5. 呼吸系统:脊椎动物的呼吸系统多样化,包括鱼类的鳃、两栖动物的肺以及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的肺等。
这些不同的呼吸系统适应了脊椎动物在不同环境下的生活方式。
综上所述,脊椎动物的分类特征主要体现在其内骨骼系统、脊椎骨结构及发展、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等方面。
题二:请简要介绍脊椎动物中的两类典型代表性动物及其特征。
脊椎动物是动物界中种类繁多的一大类,以下将介绍两类典型代表性动物及其特征。
1. 鱼类:鱼类是脊椎动物中最早出现的一类,其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 鱼类具有流线型的体形,有助于在水中的游动。
鱼类的身体通常呈现出扁平或圆筒形状。
b. 鱼类通过鳃来进行呼吸,将水中的氧气吸入体内,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这种呼吸系统使得鱼类能够在水中进行气体交换。
c. 鱼类的鳍起到平衡和运动的作用,可用于调节姿势和前进方向。
d. 大多数鱼类有鳞片覆盖全身,为其提供了额外的保护。
专升本动物学试题及答案

专升本动物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动物学是研究动物的哪一方面的科学?A. 动物的形态B. 动物的生理C. 动物的分类D. 动物的生态答案:C2.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脊椎动物的特征?A. 有脊椎骨B. 有脊柱C. 有外骨骼D. 有内骨骼答案:C3. 动物的分类单位由大到小依次是?A. 种、属、科、目、纲、门、界B. 界、门、纲、目、科、属、种C. 门、纲、目、科、属、种、界D. 种、属、科、目、纲、门、界答案:B4. 鸟类的飞行器官是?A. 翅膀B. 尾巴C. 脚D. 喙5. 哺乳动物的生殖方式是?A. 卵生B. 胎生C. 卵胎生D. 寄生答案:B6. 以下哪种动物属于节肢动物?A. 蛇B. 鱼C. 蜈蚣D. 龟答案:C7. 动物的进化历程中,脊椎动物是由哪种动物进化而来的?A. 无脊椎动物B. 原生动物C. 真菌D. 植物答案:A8. 动物的呼吸方式有多种,其中鱼类的呼吸器官是?A. 肺B. 鳃C. 皮肤D. 气管答案:B9. 以下哪种动物属于爬行动物?B. 鳄鱼C. 企鹅D. 蝙蝠答案:B10. 动物的体温调节方式中,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的区别在于?A. 恒温动物体温恒定不变B. 变温动物体温随环境温度变化C. 恒温动物体温随环境温度变化D. 变温动物体温恒定不变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动物学中,______是动物分类的基本单位。
答案:种2. 动物的体表覆盖物可以分为______和______。
答案:外骨骼、内骨骼3. 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包括______和______。
答案: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4. 动物的生殖方式可以分为______和______。
答案:有性生殖、无性生殖5. 鸟类的羽毛具有______和______的功能。
答案:保温、飞行6. 哺乳动物的乳腺是______的器官。
答案:分泌乳汁7. 节肢动物的身体分为______和______。
动物学思考题级答案

动物学思考题一、动物的分类和系统发生1.物种〔species〕2.二名法,举例说明3.简述生物界的5界系统4.简述动物界的主要类群二、动物体的根本结构1.简述动物体的根本结构机制及其开展进化趋势动物的对称类型可分为;动物的体腔类型可分为;同律分节、异律分节、身体分部。
2.真体腔动物真体腔〔Eucoelomata〕;裂体腔法和肠腔法;原口动物与后口动物。
重要名词:物种,二名法,五界系统,侧生动物,分类阶元,分类方法,系统发生,个体发生3. 多细胞动物的胚胎发育3.1 动物的完全卵裂的2种主要形式和特点动物的完全卵裂有两种主要模式:即辐射卵裂和螺旋式卵裂。
卵裂方式的不同,往往会影响到胚胎后期的发育。
3.2 动物的早期胚胎发育的几个主要阶段及发育过程的特点囊胚〔blastula〕:囊胚层(blastoderm),囊胚腔〔blastocoel〕,原肠胚〔gastrula〕:原肠腔〔gastrocoel〕,中胚层和体腔(mesoderm and coelom) ,神经胚〔neurula〕。
3.3 动物的中胚层的发生中胚层的形成方式主要有2种:〔1〕体腔囊法〔2〕裂体腔法3.4 假体腔与真体腔3.5 简述神经胚的形成过程4.试比拟原口动物与后口动物的差异胚孔〔blastopore〕,原口动物〔Protostomia〕和后口动物(Deuterostomia)。
三、动物的系统与进化〔各门类的特征与进化关系〕1. 原生动物门2.海绵动物门3.腔肠动物门4.扁形动物门5. 原体腔动物6.环节动物门7.软体动物门8.节肢动物门9.棘皮动物10.脊索动物门〔其中包括尾索动物、头索动物和脊椎动物三个亚门〕四、各门动物的分述1. 原生动物门〔Protozoa〕1.1原生动物的主要生物学特征及其在生物系统进化中的地位1.2 区别纤毛虫纲、鞭毛虫纲、肉足虫纲原生动物要点特征1.3 简述纤毛和鞭毛的结构及其在原生动物生活中的作用1.4 原生动物的水分调节和排泄1.5 纤毛虫的接合生殖和无性生殖的过程1.6 原生动物的无性生殖方式1.7 昏睡病、黑热病是哪一类原生动物引起的疾病?〔我国人体五大寄生虫〕1.8 原生动物分布在那些环境中1.9原生动物在污水处理系统中所起的作用1.10 简述疟原虫的生活史,引起人类发病原因及病症〔1〕红细胞前期〔2〕红细胞外期〔3〕红细胞内期引起人发病的原因及病症:1.11 哪类原生物中的种类有外壳1.12 孢子虫纲与丝孢子虫纲的区别1.13 纤毛虫感受外界刺激和防御的结构2. 侧生动物—海绵动物门(Spongia)2.1 为什么说海绵动物是多细胞动物进化中的一个侧枝?2.2 描述海面动物的体壁结构2.3 海绵动物水沟系的结构和功能2.4 海绵动物水沟系是如何进化的?2.5 以钙质海绵为例,说明海绵动物早期胚胎发育的过程2.6 海绵动物分为哪纲及主要区别2.7 海绵动物的体制与其生活方式的适应关系3. 腔肠动物门3.1 比拟腔肠动物中水螅型和水母型的异同3.2 为什么说腔肠动物的细胞出现了初步的组织分化?3.3 举例说明世代交替和多态现象3.4 如何区分水螅纲水母和钵水母纲水母?3.5 腔肠动物门分纲和分纲的依据3.6 如何确定腔肠动物的进化地位?3.7 简述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3.8 如何看待栉水母动物的进化地位4. 三胚层无体腔动物4.1 扁形动物门(Platyhelminthes)的主要特征4.2 皮肤肌肉囊的结构4.3 形动物的中胚层分化的组织和器官4.4 扁形动物神经系统的特点4.5 原肾管型排泄系统的结构特点4.6 扁形动物门分纲及各纲的主要特征4.7 扁形动物高度适应寄生生活的特征4.8 寄生虫和寄主之间的相互关系及防止原那么4.9 为什么说三胚层无体腔动物是动物系统进化中的一个新阶段重要名词:原肾管,杆状体,囊尾幼虫,厌养呼吸,中间寄主,终末寄主,幼体生殖,假分节,不完全消化管,牟勒氏幼虫。
动物学简述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1.动物学的分支学科:动物形态学、动物分类学、动物生理学、动物胚胎学、动物生态学、动物地理学、动物遗传学。
学习动物学的意义:1.对动物资源的保护、开发和持续利用方面。
2.在农业和畜牧业发展方面、在医药卫生方面、在工业工程方面。
2.物种是客观的原因是:物种是客观存在的,不为人意志转移的。
第二章:动物的基本结构与机能3.上皮组织主要特征、类型及最主要的机能是什么?答:主要特征:由密集的细胞和少量细胞间质构成。
一般细胞密集排列成膜状,具极性。
类型:被覆上皮、腺上皮(分泌)、感觉上皮(感受)。
最主要的机能:保护、(吸收、排泄、分泌和呼吸)4.结缔组织的主要特征、类型、及最主要的机能是什么?答:主要特征:由多种细胞和大量的细胞间质构成。
细胞种类多,分散在细胞间质中。
类型: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软骨组织、骨组织、血液最主要的机能:支持、保护、营养、修复和物质运输。
5.肌肉组织主要特征、类型、及主要机能是什么?答:主要有收缩性强的肌细胞构成,肌细胞一般细长呈纤维状,因此也称肌纤维。
主要机能是将化学能转变为机械能,使肌纤维收缩,机体进行各种运动。
类型:横纹肌、心肌、斜纹肌或螺旋纹肌、平滑肌6.神经组织的主要特征及最主要的机能是什么?答:由神经细胞或称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
神经胶质细胞无传导兴奋的能力,但有支持、保护、营养和修补等作用。
第三章:原生动物们7.原生动物们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答:主要特征是由单细胞构成,但是是真核细胞,又具有一般动物所表现的各种生活机能,如:运动、消化、呼吸、排泄、感应和生殖等。
能够独立生活;除单个细胞外,还有几个个体形成的群体,但没有细胞的分化,有相对独立性。
8.简述原生动物是动物界最低等、最原始的一类动物,原生动物群体与多细胞动物有何不同?答:①原生动物大多数种类是真核单胞动物,身体由单个细胞构成(2分)。
构成原生动物的单个细胞,既有一般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膜,又和高等动物体的一个细胞不同,而和整个高等动物体相当,是一个能营独立生活的有机体,由细胞分化出不同的部分来完成各种生活机能。
动物学解答题答案

动物学解答题答案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动物问答题答案1、说明脊索的出现在动物演化史上的意义。
●脊索的出现使动物体的支持、保护和运动的功能获得“质”的飞跃。
这一先驱结构在脊椎动物达到更为完善的发展,从而成为在动物界中占统治地位的一个类群。
●体重的受力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器官。
●完成定向运动:使躯体运动肌肉获得附着点,使捕食、御敌更准确、迅速。
●脊椎动物头骨的形成、颌的出现以及椎管对中枢神经的保护,都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化的发展。
2.简述海产硬骨鱼、淡水鱼的渗透压调节方式。
答:淡水鱼的体液的盐分浓度一般高于外界环境,为了维持其渗透压的平衡,它通过肾脏借助众多肾小球的泌尿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及时排出浓度极低的大量尿液,保持体内水分恒定。
另外,有些鱼类还能通过食物或依靠鳃上特化的吸盐细胞从外界吸收盐分,维持渗透压的平衡。
海水硬骨鱼体内的盐分浓度比海水略低,为了维持体内的水分平衡,鱼类一是从食物内获取水分;二是吞饮海水,海水先由肠壁连盐带水一并渗入血液中,再由鳃上的排盐细胞将多余的盐分排出,从而维持正常的渗透压。
3.简述两栖动物适应陆生生活的特征。
答:两栖类适应陆生的特征:①出现了五趾型附肢,肩带借肌肉间接地与头骨和脊柱联结使前肢获得了较大的活动范围,有利于在陆上捕食和协助吞食;腰带直接与脊柱联结,构成对躯体重力的主要支撑和推进,初步解决了在陆上运动的矛盾。
②成体用肺呼吸,初步解决了从空气中获得氧的矛盾。
③随着呼吸系统的改变,循环系统也由单循环改变为不完全的双循环。
④大脑半球分化较鱼类明显,大脑顶壁出现了神经细胞。
⑤出现了中耳,能将通过空气传导的声波扩大并传导到内耳;出现了眼睑和泪腺,能防止干燥,保护眼球。
4.羊膜卵的结构特点及其在脊椎动物演化史上的意义。
爬行纲、鸟纲和哺乳纲总称为羊膜动物(Amniota)。
羊膜卵的特点:1羊膜动物胚胎发育到原肠期后,在胚胎周围开始突起环状褶皱,环状褶皱不断生长,逐渐向中间愈合成围绕着胚胎的两层保护膜,羊膜和绒毛膜;羊膜围成羊膜腔,绒毛膜围成胚外体腔;羊膜腔内充满羊水,胚胎浸浴在羊水中,舒适又安全,得到很好的保护,且为其发育提供良好的环境。
动物学试题答案

动物学试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 类器官指原生动物的细胞质分化出不同的部份,执行不用的功能,如纤毛、伸缩泡等,又叫细胞器。
2. 细胞内消化指原生动物把吃进的食物,水与溶酶体结合形成食物泡,食物在食物泡中消化。
3. 外骨骼指节肢动物的体壁很厚,表皮层分内、外表皮,它们属非细胞结构,主要化学成份为钙盐,蛋白质和几丁质三种。
几丁质为节肢动物特有,柔韧、不溶于水、酸、碱等,内表皮厚,外表皮薄而致密,在蛋白质和几丁质复合体中沉积有钙盐或骨蛋白时,就变得坚硬称为外骨骼。
4. 辐射对称指腔肠动物的身体,通过身体中轴,可做无数个切面,对称,即通过口面和反口面的中轴,有许多切面能使动物分成两个相等的部分,这种对称只有上、下之分,而无前、后、左、右之分。
5. 疣足指环节动物的沙蚕类,它们的体腔连同体壁向外突起,形成薄片状,每体节一对游泳之用的扁平片状物。
6. 脊索指脊索动物从前向后支持身体纵轴的构造,它位于身体背部,神经管背方。
7. 洄游:指鱼类在一定时期,按一定路线进行集体的迁徙活动。
8. 泄殖腔:指鸟类排泄和生殖的共同通道。
9. 中间寄主:指寄生虫的蚴虫所寄生的寄主。
10. 鸣肌鸟类有1-7对条状肌肉,连接气管和胸壁,用于鸣叫的肌肉。
11. 后肾管指环节动物蚯蚓每个体节有一对,两端开口的肾管12. 羊膜卵爬行类具有的能在陆地繁殖的硬壳卵,因为此卵有丰富卵黄,能通气,又具有羊膜绒毛膜和尿囊膜、解决了胚胎的营养,排泄和呼吸等问题。
13. 开放式循环血液不仅在血管中流,还进入血窦,即血管是不完整的。
如节肢动物14. 胼胝体连接两个大脑半球之间的白色的神经纤维束。
15. 伪足指原生动物如变形虫,其身体的任何部份都可以伸出临时性的突起,起运动作用。
16. 早成鸟早成鸟是母鸟孵出的小鸟立刻就能走动,眼睛睁开,可以跟随母鸟寻食。
17. 复胃指有四个胃:瘤胃、网胃、瓣胃、真胃18. 贝壳软体动物体表由外套膜分泌的,石灰质的硬壳,保护柔软身体19. 囊肺节肢动物蛛形纲腹部体表向内凹陷形成书肺囊,其中有许多书页状的肺页,起呼吸作用,外有呼吸孔20. 刚毛指环节动物蚯蚓的体壁表皮细胞内陷形成的刚毛囊,囊中的毛原细胞分泌的针状、突出体表。
动物学考题及答案汇总

一、名词解释双名法:是以两个拉丁文或拉丁化了的文字连在一起,表示一个物种的学名。
包囊:当环境因素不利时,原生动物可分泌一层胶状物质,形成具有保护性的外壳,既包囊。
裂体生殖:既细胞核首先分裂成很多个,称为裂殖体,然后细胞质随着核分裂,包在每个核的外面形成很多的小个体,称为裂殖子。
是一种高效的分裂生殖方式。
领细胞:海绵体壁由内、外两层细胞构成,外层细胞扁平,内层细胞生有鞭毛,多数具原生质领,故称领细胞。
刺细胞:肠腔动物特有的,内含刺丝囊,囊内有毒液和刺丝,刺细胞外侧有针,当刺针受刺激,刺丝翻射出来,射出毒液,将对手麻痹或杀死。
外骨骼:是节肢动物门外壳的俗称,因为坚硬有如骨骼,因此得名。
节肢动物的体表覆盖着坚硬的体壁。
体壁由三部分组成:表皮细胞层,基膜和角质层。
表皮细胞层由一层活细胞组成,它向内分泌形成一层薄膜,叫做基膜,向外分泌形成厚的角质层。
角质层除了能防止体内水分蒸发和保护内部构造外,还能与内壁所附着的肌肉共同完成各种运动,跟脊椎动物体内的骨骼有相似的作用,因此被叫做外骨骼。
逆行变态:动物经变态后,身体构造变得更为简单的变态形式。
次生腭:头骨原生腭的下方,由上颌骨的腭支、腭骨和翼骨组成的第二层腭板。
它隔开鼻通道和口腔,使动物进食和呼吸互不影响。
胎盘:哺乳动物妊娠期间由胚胎的胚膜和母体子宫内膜联合长成的母子间交换物质的过渡性器官,与性机能有关的器官。
新脑皮:由侧脑室外币的神经物质生长而成,并包围着原脑皮,接受全身感官传来的信号,综合分析,根据已建立的神经联系产生相应反应二、填空(一)无脊椎动物1、水螅的消化方式有___细胞内__消化和__细胞外___消化两种2、海绵动物又称多孔动物,体壁分外层、中胶层、内层,食物在领细胞内消化。
3、疟疾是由虐原虫引起的,黑热病是由利什曼原虫引起的。
4、昆虫的口器包括咀嚼式、刺吸式、虹吸式、舐吸式、嚼吸式五类。
5、蝗虫的排泄器官为马氏管。
6、软体动物中除腹足类外,基本的体制是相同的,为一两侧对称一,而腹足类与其他软体动物的主要区别特征是发育过程中具扭转现象,为次生性左右不对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1.动物学的分支学科:动物形态学、动物分类学、动物生理学、动物胚胎学、动物生态学、动物地理学、动物遗传学。
学习动物学的意义:1.对动物资源的保护、开发和持续利用方面。
2.在农业和畜牧业发展方面、在医药卫生方面、在工业工程方面。
2.物种是客观的原因是:物种是客观存在的,不为人意志转移的。
第二章:动物的基本结构与机能3.上皮组织主要特征、类型及最主要的机能是什么答:主要特征:由密集的细胞和少量细胞间质构成。
一般细胞密集排列成膜状,具极性。
类型:被覆上皮、腺上皮(分泌)、感觉上皮(感受)。
最主要的机能:保护、(吸收、排泄、分泌和呼吸)4.结缔组织的主要特征、类型、及最主要的机能是什么答:主要特征:由多种细胞和大量的细胞间质构成。
细胞种类多,分散在细胞间质中。
类型: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软骨组织、骨组织、血液最主要的机能:支持、保护、营养、修复和物质运输。
5.肌肉组织主要特征、类型、及主要机能是什么答:主要有收缩性强的肌细胞构成,肌细胞一般细长呈纤维状,因此也称肌纤维。
主要机能是将化学能转变为机械能,使肌纤维收缩,机体进行各种运动。
类型:横纹肌、心肌、斜纹肌或螺旋纹肌、平滑肌6.神经组织的主要特征及最主要的机能是什么答:由神经细胞或称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
神经胶质细胞无传导兴奋的能力,但有支持、保护、营养和修补等作用。
第三章:原生动物们7.原生动物们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答:主要特征是由单细胞构成,但是是真核细胞,又具有一般动物所表现的各种生活机能,如:运动、消化、呼吸、排泄、感应和生殖等。
能够独立生活;除单个细胞外,还有几个个体形成的群体,但没有细胞的分化,有相对独立性。
8.简述原生动物是动物界最低等、最原始的一类动物,原生动物群体与多细胞动物有何不同答:①原生动物大多数种类是真核单胞动物,身体由单个细胞构成(2分)。
构成原生动物的单个细胞,既有一般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膜,又和高等动物体内的一个细胞不同,而和整个高等动物体相当,是一个能营独立生活的有机体,由细胞分化出不同的部分来完成各种生活机能。
(2分)因此,单胞原生动物是一个能营独立生活的有机体。
原生动物也有群体类型。
组成群体的各个个体,细胞一般没有分化,最多只有体细胞与生殖细胞的分化。
由于所有的多细胞动物都是经过单细胞动物阶段发展起来的,所以原生动物是动物界最原始、最低等的一类动物。
(2分)②原生动物群体又不同于多细胞动物,这主要在于细胞分化程度不同,多细胞动物体内的细胞一般分化成为组织,或再进一步形成器官、系统,协调活动成为统一的整体。
9.原生动物有哪几个重要的纲,划分的依据是什么答:鞭毛纲、肉足纲、孢子纲、纤毛纲。
划分的依据:各纲的主要特征:其中鞭毛纲的是自养的,其余为异养鞭毛纲的主要特征:一般身体具鞭毛,以鞭毛为运动器。
鞭毛通常有1-4条或稍多。
少数种类具有较多的鞭毛。
肉足纲的主要特征:以伪足为运动器,伪足有运动和摄食的机能。
纤毛纲的主要特征:以纤毛为运动器,一般终生具纤毛。
10.掌握疟眼虫的形态结构及其生活史、危害和防治原则答:疟疾曾被列为我国五大寄生虫病之一,俗称“打摆子”。
危害:寄生于人体后大量破坏血细胞,导致贫血、肝脾肿大,直至死亡。
一生中要经历人和蚊子两个宿主,其有世代交替现象,有裂体生殖、配子生殖和孢子生殖三种生殖方式。
生活史:在人体内(进行裂体生殖):a红细胞前期(肝脏内)—潜伏期,产生裂殖子;b红细胞内期(红细胞内)—经过环状体、滋养体、裂殖体,再形成许多裂殖子;c红细胞外期(肝脏内)—是疟疾复发的根源。
在按蚊体内(进行配子生殖和孢子生殖)防治原则:防蚊灭蚊;治疗病人(包括带虫者)、预防性服药。
第四章:多细胞动物的起源11.根据什么认为多细胞动物起源于单细胞动物答:一般公认多细胞动物起源于单细胞动物。
其证据是:①古生物学方面:地质年代与化石中动物复杂程度成反比,已经发现在最古老的地层中,化石种类也是最简单的。
则能看出生物由低等向高等发展的顺序。
说明最初出现单细胞动物,后来才发展出多细胞动物。
②形态学方面:从现有动物来看,形成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的序列。
在原生动物中有些聚合群体生活,可推测这类动物是从单细胞动物过渡到多细胞动物的中间类型,即由单细胞动物发展成群体以后,又进一步发展成多细胞动物。
③胚胎学方面:根据生物发生律,个体发育史是系统发育史的简单而迅速的重演。
可以说明多细胞动物起源于单细胞动物,并且说明多细胞动物发展的早期所经历的过程与单细胞动物是相似的。
12.掌握多细胞动物胚胎发育的共同特征,各阶段的形成方式。
答:①受精与受精卵:雌性生殖细胞称为卵,雄性生殖细胞称为精子。
精子与卵结合为一个细胞称为受精卵,这个过程就是受精。
受精卵是新个体发育的起点,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
②卵裂:受精卵进行卵裂,每次分裂之后新的细胞未长大,因此分裂成的细胞越来越小。
这些细胞也叫分裂球。
卵裂的方式有:完全卵裂和不完全卵裂。
③囊胚的形成:卵裂的结果,分裂球形成中空的球状胚,称为囊胚。
囊胚中间的腔称为囊胚腔,囊胚壁的细胞层称为囊胚层。
④原肠胚的形成囊胚进一步发育进入原肠胚形成阶段,此时胚胎分化出内、外两胚层和原肠腔。
原肠胚形成的方式有:内陷、内移、分层、内转、外包。
⑤中胚层及体腔的形成:绝大多数多细胞动物除了内、外胚层之外,还进一步发育,在内外胚层之间形成中胚层。
在中胚层之间形成的腔称为真体腔。
主要形成方式有:端细胞法和体腔囊法。
⑥胚层的分化:动物体的组织、器官都是从内、中、外三胚层发育分化而来的:内胚层分化为消化管的大部分上皮、肝、胰、呼吸器官,排泄与生殖器官的小部分;中胚层分化为肌肉、结缔组织(包括骨骼、血液等)、生殖与排泄器官的大部分;外胚层分化为皮肤上皮(包括上皮各种衍生物如皮肤腺、毛、角、爪等)、神经组织、感觉器官、消化管的两端;13.什么是生物发生律它对了解动物的演化与亲缘关系有何意义答:(一)生物发生律也叫重演律,即个体发育史是系统发展史的简单而迅速的重演。
(二)生物发生律对了解各动物类群的亲缘关系及其发展线索极为重要。
因而对许多动物的亲缘关系和分类位置不能确定时,常由胚胎发育得到解决。
生物发生律是一条客观规律,它不仅适用于动物界,而且适用于整个生物界,包括人在内。
当然不能把“重演”理解为机械的重复,而且在个体发育中也会有新的变异出现,个体发育又不断的补充系统发展。
这二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系统发展通过遗传决定个体发育,个体发育不仅简短重演系统发展,而且又能补充和丰富系统发展。
第五章:多孔动物门14.多孔动物的体形、结构与机能有何特点为什么说多孔动物是最原始、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答:(一)①体型多数不对称:多数不规则生长,形成各种不对称的体型;②没有器官系统和明确的组织:体表一层为扁细胞,中胶层内有变形细胞、海绵质细胞和原细胞,有骨针和海绵质纤维,内层细胞为领细胞;③具有水沟系水沟系是海绵动物所特有的结构,它对适应固着生活很有意义。
④生殖方式有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有再生能力,且能进行体细胞胚胎发生。
(二)海绵动物具有许多原始性特征,体型多不对称,没有真正组织,没有口和消化道等器官系统细胞分化较多,许多机能主要由细胞完成,与原生动物相似较多,具独特的水沟系,个体发育有逆转现象,这与其它后生动物不同,所以说它是最原始、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
15.多孔动物门分为哪几个纲了解有哪些代表动物答:钙质海绵纲(如白枝海绵和毛壶)、六放海绵纲(如偕老同穴、拂子介)、寻常海绵纲(浴海绵、淡水的针海绵)第六章:腔肠动物门16.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如何理解它在动物进化史上的重要位置答:(一)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辐射对称,有真正的两胚层,原始消化腔——消化循环腔,有口无肛门,组织分化——上皮组织占优势,在上皮细胞内包含有肌原纤维,称为皮肌细胞,是一种原始的现象,出现了原始神经系统——神经网,无神经中枢,传导无定向且速度较慢。
(二)由于所有其他后生动物都是经过这个阶段发展起来的,所以这类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占有重要位置。
17.腔肠动物分为哪几个纲各纲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有哪些代表动物答:(一)腔肠动物分为3个纲:水螅纲、钵水母纲、珊瑚纲。
(二)水螅纲主要特征:①一般是小形的水螅型或水母型动物。
②水螅型结构简单,只有简单的消化循环腔。
③水母型有缘膜,触手基部有平衡囊为感觉器官。
④生活史大部分有水螅型与水母型,即有世代交替现象,少数特殊。
⑤水螅纲的生殖腺来源于外胚层。
代表动物:薮枝虫(三)钵水母纲主要特征:①钵水母一般为大形水母。
②钵水母无缘膜。
钵水母的感觉器官为触手囊,水螅水母为平衡囊。
③钵水母的结构较复杂,在胃囊内有胃丝。
④钵水母的生殖腺来源于内胚层。
⑤全部海生水母型发达,水螅型非常退化,常常以幼虫的形式出现。
代表动物:海月水母(四)珊瑚纲主要特征:①珊瑚纲只有水螅型,其构造较复杂,有口道、口道沟、隔膜和隔膜丝。
②珊瑚纲螅型体的生殖腺来自内胚层。
代表动物:海葵第七章:扁形动物门18.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答:扁形动物门主要特征:两侧对称,形成中胚层,体壁为皮肤肌肉囊,通到体外的开孔既是口又是肛门,消化系统趋于退化(吸虫纲)或完全消失(绦虫纲),出现了原肾管的排泄系统,梯形神经系统,大多数雌雄同体,形成了固定的生殖腺及一定的生殖导管和一系列附属腺,使生殖细胞能通到体外,进行交配和体内受精。
19.两侧对称和三胚层的出现在动物演化史上有何意义两侧:1.身体明显分化出前后,左右侧和背腹面2.相应的引起了机能上的分工3.使生物的运动由不定向转变为定向4.为由水生过度到陆生提供了条件三胚层:1.减轻了内外胚层的负担2.引起一系列组织器官分化3.增强了运动机能20. 扁形动物门分成哪几纲各纲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注意适应于自由生活和寄生生活的特点)答:(一)扁形动物门分为3个纲:涡虫纲、吸虫纲、绦虫纲。
(二)涡虫纲主要特征:①主要营自由生活;②体表一般具有纤毛并有典型的皮肤肌肉囊,强化了运动机能,表皮中的杆状体有利于捕食和防御敌害;③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一般比较发达;④具有消化系统,有口无肛门,其消化管复杂程度不同;⑤原始的排泄系统为具焰细胞的原肾管系,具有渗透调节和排泄作用;⑥大多为为雌雄同体,少数单肠类例外。
涡虫纲具有无性生殖的能力(主要是横分裂)。
具有强大的再生能力。
(三)吸虫纲主要特征:①均为寄生。
多数营内寄生生活,少数例外。
寄生生活的特点:环境相对稳定、有局限,营养丰富;②运动机能退化,体表无纤毛、无杆状体,也无一般的上皮细胞,而大部分种类发展有具小刺的皮层;③神经、感觉器官趋于退化;④有吸附器用以固着于寄主的组织上。
⑤消化系统相对趋于退化,有口、咽、食管和肠;⑥呼吸由外寄生的有氧呼吸到内寄生的厌氧呼吸;⑦生殖系统趋向复杂,生殖机能发达;⑧生活史也趋向复杂,外寄生种类生活史简单,通常只有一个寄主,一个幼虫期;内寄生的复杂,常有2个或3个寄主,具有多个幼虫期,如从受精卵开始经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囊蚴到成虫,且幼虫期(胞蚴、雷蚴)能进行无性的幼体繁殖,产生大量后代,有利于几次更换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