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考地理人口、资源与环境专题复习高品质版
2014级中考地理复习资料(知识要点及练习)
![2014级中考地理复习资料(知识要点及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e4c18e5ed5bbfd0a795673a1.png)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地球地图一、地球的形状特征形状:(南北半球不对称的)球体(南极比北极半径短:40米)赤道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0000千米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练习:1、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说明的地理事实是()A.地球是一个球体B。
大陆漂移C.人类活动可以影响气候D。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不均衡。
2、有关地球形状的正确叙述是()A、是一个正圆球体B、是一个扁球体C、是一个南北半球对称的球体D、是一个两极略扁的球体二、经度和纬度1、经线:连接南、北极的线,并与纬线垂直相交。
各条经线等长。
经度:本初子午线以西至180°经线称西经,用字母“W”表示;本初子午线以东直至180°经线称东经,用字母“E”表示。
2、纬线:同赤道平行的线,与地轴垂直,线地球一圈。
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最长,极点为0。
纬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增0°~90°,赤道以北称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称南纬,用字母“S”表示。
3、半球的划分(1)南北半球0°纬线(即赤道),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2)东西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20°W,160°E不是..0°经线,180°经线。
3、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1)确定地表事物的位置(2)辨别地表事物的方向读出A点和B点的经纬度: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9月练习:1、经度和纬度都是0º的地点位于( )A .东半球B 。
西半球C 。
南半球D 。
北半球2、按东、西半球或南、北半球划分,北京(40°N 116°E)位于( )A .东半球、南半球B 。
东半球、北半球C 。
西半球、南半球D 。
西半球、北半球 3、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为( )A 、0º,180ºB 、20ºW ,160ºEC 、20ºE ,160ºWD 、40ºE ,140ºW 4.下列各点中既位于西半球又位于南半球的是( )A.19°W 60°SB.0° 26°NC.25°W 30°ND.140°W 35°S5、关于图中M 点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西半球、北半球 16° 17°B .M 点在N 点的西南方向 16°C .M 点在N 点的东北方向 ·MD .在赤道以北 ·N17° 6、假设要建一座门窗都朝北的房屋,那么应建在( )A .南极点B 。
2014中考地理人教版复习提纲解读
![2014中考地理人教版复习提纲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4c9d9f30866fb84ae55c8d0a.png)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一、地球的形状与大小(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球体,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2)地球是球体的有关证据:“站得高,看得远”;“海边看远方来的船,先见桅杆后见船身”;“月食”;“地球的卫星照片”;麦哲伦环球旅行。
二、地球仪(1)经纬线和经纬度①经线与经度:连接南北两极的线。
经线有无数条,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经线为0 °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经度的最高度数为180°。
②纬线与纬度:和经线垂直相交的线。
纬线也有无数条,到两极等距离的纬线叫0°纬线(又叫赤道),纬度的最高度数为90°。
(2)经纬线的特点:(3)特殊经纬线:(4)经纬网及其判读方法①经纬网判断方法:以本初子午线为起点,经度向东增加是东经(E),经度向西增加是西经(W);以赤道为起点,纬度向南增加是南纬(S),纬度向北增加是北纬(N)。
②注意:(经度从左往右增加为东经,从左往右减少为西经,纬度向上增加为北纬,向下增加为南纬)③东西半球判断方法:经度少于20度在东半球;经度大于160度在西半球;经度大于20度少于160度看字母,E为东半球,W为西半球。
④注意:分界线上的点不归入任何一个“区”,如赤道上的点既不在北半球,也不在南半球。
三、识图:(1)特殊纬线:①赤道、②北回归线、③南回归线、④北极圈、⑤南极圈。
(2)地球五带:⑥热带、⑦北寒带、⑧南寒带、⑨南温带、⑩北温带。
(3)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是⑥、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⑦、⑧、四季分明的是⑨、⑩。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二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一、地球运动的两种基本运动形式及概况:二、地球的公转:(1)公转示意图及两分两至(以北半球为例)(2)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同一地点:一年中离夏至日最近白昼时间最长;同一时间:夏季越往北白昼时间越长,冬季越往北白昼时间越短。
2014中考地理人口、城市、环境专题复习题(有答案)
![2014中考地理人口、城市、环境专题复习题(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820db30ff00bed5b8f31d20.png)
2014中考地理人口、城市、环境专题复习题(有答案)专题四人口、城市、环境一、人口考点整合 1.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及对策。
(1)问题:人口增长过多过快,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巨大压力,造成人均资源减少、就业困难、生活水平下降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等问题,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2)措施:实行计划生育,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
2.澳大利亚人口集中于东南部,原因。
(1)气候温和湿润,地形平坦,利于耕作。
(2)交通便利,多优良港湾,工业发达。
(3)欧洲殖民者最早到达这里,开发历史较早。
3.人口流向城市的影响。
(1)有利影响:①人口流动给城市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为城市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②促进了城市商业的发展,增加城市的收入;③改变城市的经济结构,为城市经济结构体制改革深化发展作出贡献;④促进城市第三产业发展;⑤促进城市周围地区的农、牧、渔、副业的发展。
( 2)不利影响:①大量流动人口的涌入,增加城市的住房、交通等压力;②加剧城市的环境污染;③给城市的社会治安管理带来问题;④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
二、城市考点整合 1.上海市城市发展的有利条件。
(1)位于长江口,是全国最大的港口。
(2)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3)重要的金融中心。
(4)重要的科技教育中心,技术力量雄厚。
(5)全国最大的商业中心,经济腹地广。
(6)拥有浦东国家级的经济开发区。
2.城市道路网问题:北京由环路和放射路组成的快速路系统。
作用是放射线方便市中心交通,使市中心成为通达度最高的地区;环线缩短了城市各端点的距离,避免把大量人流、车流引入市中心,减少市中心的交通拥堵和交通污染。
3.哪些因素促成了首钢搬迁曹妃甸?(1)环境因素,钢铁厂废水、废气污染首都。
(2)召开2008年奥运会,首都需要洁净的环境。
(3)曹妃甸距离北京较近,可以方便职工回京休息。
4.城市分布特点:(1)西北地区沿河流、山麓地带和绿洲分布。
2014年中考地理分类汇编【5】世界居民与发展差异(含答案评析)
![2014年中考地理分类汇编【5】世界居民与发展差异(含答案评析)](https://img.taocdn.com/s3/m/3ef318edf524ccbff0218433.png)
世界居民与发展差异一、世界人口(14年黑龙江大庆)8.读“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回答世界人口变化的总趋势是()A.不断增长B.缓慢下降C.迅猛增长D.不增不减考点:世界人口的增长和人口问题.分析: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空间同样是有限的.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空前的压力,也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解答:解:人类有漫长的发展历史.公元1800年以前,世界人口增长得相当缓慢,此后世界人口进入迅速增长的时期.到2011年10月底,世界人口总数突破70亿.目前,世界人口仍以较快的速度在持续增长.故选:A.点评:有人说我们正处于一个“人口爆炸”的时代,你能解释其中的含义吗?(14年湖南益阳)2.某地区在一年中平均每1000人当中,出生并成活28个婴儿,死亡人数15人,那么该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A.2.8% B.1.5% C.1.3% D.4.3%考点:计算人口密度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分析: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是有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解答:解: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的自然增长人口(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总人口之比.也就是: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某地区在一年中平均每1000人当中,出生并成活28个婴儿,死亡15人,那么这个地区的人口出生率是28‰,人口死亡率是15‰,所以该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28‰﹣15‰=13‰=1.3%.故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世界人口的增长和人口问题,主要考查了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决定因素,解题时牢记知识点是关键.(14年黑龙江绥化)8.下列地区中,人口稠密的是()A.中低纬度的沿海和平原地区B.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C.气候过于温热的雨林地区D.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考点: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和迁移状况.分析: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居住在中低纬度地区,而在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原和盆地地区,人口更为集中.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稠密地区,比如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等.在这些地方,自然界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了较为优越的发展环境,人类在此生息繁衍,并孕育出发达的社会文明.而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由于自然环境条件的限制,都不适宜大量人口长期居住.解答:解: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居住在中低纬度地区,而在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原和盆地地区,人口更为集中,往往形成人口稠密地区,而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由于自然环境条件的限制,都不适宜大量人口长期居住,人口稀少.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世界人口的分布,为基础题.读四个国家的主要人口指标表,完成11-12题.(14年黑龙江绥化)49.根据所提供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世界人口增长数据表:材料二:妇产医院里就缺婴儿德国首都柏林一家妇产医院拥有先进的设备、技术精湛的医护人员及超过1000张的病床.然而,每天只有几个婴儿在这里出生.据德国统计局统计,自1975年以来出生率基本低于死亡率.据推测,到2050年,人口得从现在的8200万下降到7080万,一半以上的人口将超过50岁,三分之一的人口将超过60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工作压力使许多德国年轻人不愿建立家庭,很多已婚夫妇也不想要孩子.德国是最早创建养老保险体制的国家.按照一般规律,最合理和有效的比例应该是每3个在职员工养活一个退休人员.可再过20年,德国每100个在职员工就须养活78个退休者.(1)根据材料一,自1975年以来人口增加10亿大约需要年,这说明了世界人口增长速度.(3)德国人口自然增长率这种变化趋势,会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哪些问题?.(4)1990年联合国决定将每年7月11日定为“世界人口日”,以唤起人们对人口问题的关注.请你设计2014年“世界人口日”的宣传主题.考点:世界人口的增长和人口问题.分析:人类有漫长的发展历史.公元1800年以前,世界人口增长得相当缓慢,此后世界人口进入迅速增长的时期.到2011年10月底,世界人口总数突破70亿.目前,世界人口仍以较快的速度在持续增长.解答:解:(1)人类有漫长的发展历史.公元1800年以前,世界人口增长得相当缓慢,自1975年以来人口增加10亿大约需要12年,这说明了世界人口增长速度越来越快.(2)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快.德国经济发达,人口出生率低,造成妇产医院里缺婴儿的现象.(3)在欧洲的一些国家,比如意大利、德国和瑞典,近些年来人口一直处于负增长状态,已引起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等问题.(4)世界上的人口不能无节制地增长.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中国是人口控制的成功典范.中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人口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故答案为:(1)12;越来越快;(2)人口出生率低;(3)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4)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点评:有人说我们正处在一个“人口爆炸”的时代,你能解释其中的含义吗?二、世界人种(14年湖南郴州)5.亚洲东部的人种主要是()A.白色人种B.黑色人种C.黄色人种D.混血人种考点:世界主要人种及其分布地区.分析: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也属于黄色人种.解答:解:亚洲东部的主要人种是黄色人种.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世界人种的分布,较简单,对应相关地图记忆有效.(14年黑龙江绥化)17.世界上黑种人的故乡是()A.撒哈拉以北非洲 B.亚洲东部 C.撒哈拉以南非洲D.欧洲西部考点:世界主要人种及其分布地区.分析:世界上不同地方的人群,在外表和体质上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人种是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所划分的人群,这些特征包括肤色、眼色、毛发、头型、脸型等.世界上的居民可分为黄色人种、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解答:解: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的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黄色人种主要发布在亚洲东部,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也属于黄色人种;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其中撒哈拉以南非洲被称为黑种人的故乡.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世界主要人种及其分布地区,此题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看图,回答3﹣4小题.(14年云南中考)3.穿着图中传统服饰的居民属于()A.白色人种B.黑色人种C.黄色人种D.混血人种(14年云南中考)4.关于图中居民主要分布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C.气候全年炎热干燥D.该地区人口稠密考点:3、世界主要人种及其分布地区.4、世界主要宗教及其分布地区.分析:3、按照肤色差异,世界人口可以分为三大人种,即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其中白色人种是目前分布最广泛的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亚洲的西部和南部及非洲的北部,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以黑色人种为主.4、西亚和北非地区多为阿拉伯国家,被称为“阿拉伯的世界”,多讲阿拉伯语,主要信奉伊斯兰教.解答:解:3、读图可得,图中所示的是阿拉伯人,主要分布在西亚和北非地区,属于白色人种.4、图中的居民是阿拉伯人,多信奉伊斯兰教,故A错误;阿拉伯人主要分布在中东地区,主要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终年高温少雨,水资源缺乏,故B错误,C正确;中东地区由于有大面积的沙漠,该地区人口稀疏,故D错误.故选:A.C.点评:3、本题考查世界人种的分布,读图解答即可.4、本题考查中东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熟记课本知识点读图后解答即可.三、世界语言(14年湖南郴州)6.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A.汉语B.英语C.俄语D.阿拉伯语考点:世界主要语言及其分布地区.分析: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解答:解: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世界主要语言及其分布,主要考查了英语的分布情况,此题是道基础题,只要牢记就行.(14年黑龙江绥化)9.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A.英语B.俄语 C.汉语 D.西班牙语考点:世界主要语言及其分布地区.分析:联合国工作语言有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六种语言.汉语使用人数最多,英语使用最广泛.解答:解:汉语是我国汉族使用的语言,同时也是国内的一些少数民族和海外华人华侨所使用.由于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使得在当今世界上,使用汉语的人数最多,总人数超过13亿.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汉语的分布特点,属于基础题四、世界宗教(14年河北保定)10.欧洲大多数居民信仰()A.佛教B.基督教C.伊斯兰教D.犹太教考点:世界主要宗教及其分布地区.分析:我们有时可以看到一些宗教建筑物,比如,金碧辉煌的佛教庙宇,高高耸立的基督教堂,星月映照的清真寺院等;有时还会遇见各种各样的宗教活动.世界上现有将近半数的人信仰宗教.信仰宗教的人被称为教徒.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为世界三大宗教,它们不仅传播范围很广,而且对国际政治和社会文化具有深刻影响.犹太教和印度教也是重要的宗教.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基督教教的主要分布区.(14年山东日照)8.如图是哪种宗教的建筑?()A.伊斯兰教B.基督教C.佛教D.犹太教考点:世界主要宗教及其分布地区..分析: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为世界三大宗教,它们不仅传播范围很广,而且对国际政治和社会文化具有深刻影响.犹太教和印度教也是重要的宗教.解答:解:我们有时可以看到一些宗教建筑物,比如,金碧辉煌的佛教庙宇,高高耸立的基督教堂,(如图)星月映照的伊斯兰教清真寺院等;有时还会遇见各种各样的宗教活动.世界上现有将近半数的人信仰宗教.信仰宗教的人被称为教徒.故选:A.点评:考查世界的宗教建筑,要理解记忆.(14年黑龙江牡丹江)6.电影《人在囧途之泰囧》的故事发生在泰国,该国的国教是()A.基督教B.伊斯兰教C.佛教D.犹太教考点:世界主要宗教及其分布地区.分析:佛教是世界第三大宗教,教徒以亚洲为最多,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斯里兰卡.解答:解:在东南亚的国家中,泰国把佛教定为国教.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世界主要宗教的分布,牢记即可.(14年福建莆田)11.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都起源于()A.①B.②C.③D.④考点:世界主要宗教及其分布地区.分析:伊斯兰教于公元7世纪诞生在沙特阿拉伯,经典为《古兰经》.伊斯兰教徒被称为穆斯林.全世界有穆斯林7亿多人,主要分布在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中国穆斯林以西北地区相对集中.一般把阿拉伯人占多数的国家称为阿拉伯国家.西亚是世界上阿拉伯人的主要聚居地区之一.西亚是伊斯兰教的发源地,阿拉伯人普遍信奉伊斯兰教.沙特阿拉伯的古城麦加,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生地.作为伊斯兰教第一圣地,每年到麦加朝觐的穆斯林多达数百万.麦加大清真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清真寺.西亚也是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发源地.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都把耶路撒冷奉为圣城.解答:解: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都起源于亚洲,由图可知②是亚洲.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大宗教的发源地,牢记知识点即可.(14年湖南永州)8.有关世界三大宗教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督教的经典为《圣经》B.伊斯兰教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宗教C.佛教教徒被称为穆斯林D.世界三大宗教都发源于南亚考点:世界主要宗教及其分布地区.分析:基督教起源于巴勒斯坦地区,经典为《圣经》,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基督教形成于亚洲的西部,目前主要集中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佛教创建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伊斯兰教于公元7世纪诞生在沙特阿拉伯,经典为《古兰经》,主要分布在解答:解:基督教起源于巴勒斯坦地区,经典为《圣经》,故A正确;基督教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宗教,故B错误;伊斯兰教的教徒称为穆斯林,故C错误;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发源于西亚地区,佛教发源于南亚地区,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世界三大宗教的分布及特点,熟记课本知识点解答即可.近几十年,烟台不少酿酒企业建造了一些集酿酒、展销等活动于一体的酒庄,如图是烟台至蓬莱公路边上一座酒庄的照片,据此回答8﹣9题.(14年山东烟台)8.该酒庄照片与下列哪种宗教建筑的风格最相似()A.伊斯兰教的清真寺B.基督教的教堂C.东南亚佛教的佛塔D.中国道教的道观(14年山东烟台)9.一般来说,习惯于这种宗教建筑风格的人最有可能属于()A.黑种人B.黄种人C.白种人D.混血种人考点:8、世界主要宗教及其分布地区.9、世界主要人种及其分布地区.分析:8、我们有时可以看到一些宗教建筑物,金碧辉煌的佛教庙宇,高高耸立的基督教堂,星月映照的清真寺院等,世界上现有将近半数的人信仰宗教,其中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是基督教,教徒总数超过10亿,分布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大洋洲.9、我们有时可以看到一些宗教建筑物,金碧辉煌的佛教庙宇,高高耸立的基督教堂,星月映照的清真寺院等,世界上现有将近半数的人信仰宗教,其中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是基督教,教徒总数超过10亿,分布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大洋洲.按照肤色差异,世界人口可以分为三大人种,即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其中白色人种是目前分布最广泛的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亚洲的西部和南部及非洲的北部,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以黑色人种为主.解答:解:8、读图可得,图中所示的是基督教的代表建筑基督教堂,基督教是世界上教徒最多的宗教.9、读图可得,图中所示的是基督教的代表建筑基督教堂,一般来说,习惯于这种宗教建筑风格的人最有可能属于白种人.故选:B.点评:8、本题考查不同宗教的代表建筑,读图解答即可.9、本题考查世界人种的分布,地图解答即可.(14年湖南永州)6.下列关于世界居民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口自然增长率反映人口增长的快慢,一般用%来表示B.人口密度反映人口分布的疏密程度,用人/千米2来表示C.世界上的居民可分为黄色人种、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D.英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考点:世界人口的增长和人口问题.分析: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空间同样是有限的.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空前的压力,也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解答:解:A、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反映人口增长的快慢,一般用%来表示.故A不符合题意;B、人口密度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的疏密程度,用人/平方千米来表示.故B不符合题意;C、人种是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所划分的人群,这些特征包括肤色、眼色、毛发、头型、脸型等.世界上的居民可分为黄色人种、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故C不符合题意;D、汉语是我国汉族使用的语言,同时也为国内的一些少数民族和海外的华人华侨所使用.在当今世界上,使用汉语的人数最多,总人数超过12亿.故D符合题意.故选:D.(14年内蒙古赤峰)6.下列关于世界居民的说法正确的是()A.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B.西亚、北非的居民以白色人种为主C.世界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是佛教D.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区在非洲考点:世界主要人种及其分布地区.分析:按照肤色差异,世界人口可以分为三大人种,即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其中白色人种是目前分布最广泛的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亚洲的西部和南部及非洲的北部,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以黑色人种为主.解答:解: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故A错误;西亚、北非的居民以白色人种为主,主要信奉伊斯兰教,故B正确;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是基督教,故C错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在欧洲和亚洲,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世界人种、人口的分布等,熟记课本知识点解答即可.(14年湖南常德)5.关于世界人种、语言、宗教的说法,正确的是()A.汉语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语言B.非洲北部和亚洲西部以白色人种为主C.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和北美洲D.世界三大宗教都发源于西亚考点:世界主要人种及其分布地区;世界主要宗教及其分布地区;世界主要语言及其分布地区.分析:汉语是世界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语言;基督教起源于巴勒斯坦地区;佛教创建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伊斯兰教于公元7世纪诞生在沙特阿拉伯.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的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和东南部,北美洲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和南美洲的印第安人也属于黄种人.解答:解:A、英语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语言,故错误;B、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的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故正确;C、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和东南部,北美洲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和南美洲的印第安人也属于黄种人.故错误;D、世界三大宗教都发源于亚洲,故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世界主要人种以及主要语言和宗教的分布地区,是道基础题.五、聚落(14年湖南邵阳)22.东北三省的传统民居墙体厚、屋顶坡度大,由此可以判定东北三省的气候特征主要表现为A、寒冷干燥B、炎热多雨C、寒冷湿润D、炎热干燥考点:北方的自然地理特征.分析:东北地区主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东北地区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与寒温带,冬季南北温度差异明显.东北地区的降水多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地表积雪时间长,是中国降雪最多的地区.解答:解:我国各地房屋建建筑结构和当地气候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降水较少,冬季气温较低,屋顶不用考虑排水的问题,建设成了坡度较小的平顶房,为了抵御冬季严寒、墙体较厚,窗户较小;南方地区降水较多,夏季炎热、冬季气温比较温和,为了便于排水屋顶坡度较大,墙体较高,窗户较大,便于夏季通风散热.但是在我国的东北地区由于冬季气候冷湿,降雪较多,屋顶坡度大,墙体厚,窗户小.点评:该题考查了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传统民居的特点,常见的选择题.如图是某地景观图,据图回答10﹣11题(14年山东烟台)11.图中聚落的分布形态主要是受到()①地形的影响;②气候的影响;③河流的影响;④资源的影响.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考点:东南亚的自然地理特征.分析:聚落的形成深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影响.聚落的分布大多依山傍水,沿河流、公路分布.聚落多形成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地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聚落的形成和发展.解答:解:读图可得,图中有山有河流,图中聚落的分布形态主要是受到地形和河流的影响.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聚落的形成,读图理解解答即可.(14年山东烟台)6.烟台市某居民欲购买一栋楼房,他相中了城郊一处依山傍海、远离闹市的花园式小区,他可能考虑的是该小区()A.气候优越,适宜人居B.物产富饶C.环境优美,空气清新D.交通便利考点: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分析:聚落的形成深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影响.聚落的分布大多依山傍水,沿河流、公路分布.聚落多形成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地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聚落的形成和发展.解答:解:依山傍海、远离闹市的花园式小区,其优越条件是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少噪音污染等.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理解解答即可.名胜古迹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应当爱护和珍惜,读图完成15-16题.(14年江苏盐城)15.下列风景名胜与所在国配对不正确的是()A.①-荷兰B.②-新加坡C.③-加拿大D.④-埃及考点: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概况.分析:根据各国的特色旅游解答.解答:解:读图可知:①-荷兰风车,选项A正确;②-新加坡著名的鱼尾狮像,正确;③-美国自由女神,错误;④-埃及狮身人面像;正确;根据题意,选项C错误.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各国的特色旅游资源,结合教材熟练记忆.(14年江苏盐城)16.如图漫画中反映的主题是()A.全球变暖,需要合作B.保护文物,文明出游C.环境污染,加强治理D.和谐相处,共建家园考点:世界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分析:我们国家是世界四大文明起源地之一,而且是唯一没有受到根本性破坏的文明起源地.各地都有文化遗产.民间还有许多非物质文明的文化遗产.如何保护,既与继承传统有关,也有利于坚持历史传统教育.解答:解:在保护名胜古迹方面,我们要大声疾呼,让保护文化遗产的思想,深深扎根于广大民众的心中.一定要让保护文化遗传的重要性,做到家喻户晓.使每个人都能自学地投身到保护文化遗产的工作中去,并由此做好文化遗产的发掘和保护.第二,要重点保护好对国家发展和民生民计有重要意义的文化遗产,并通过发展旅游事业,在利用中开发文化遗产的价值,并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第三,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法律法规,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第四,要继续做好世界文化遗产资源的申报,使我们的文化遗产保护与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紧密联系起来.第五,充分利用文化遗产,积极开展历史教育,使人们真正懂得我们民族的过去,更加珍惜我们的今天,并更加坚定地发展我们的各项事业.所以漫画中反映的主题是保护文物,文明出游.根据题意.故选:B.点评:该题主要考查保护名胜古迹的重要性,读图理解解答即可.(14年福建福州)13、北京在城市建设中,保留了众多的四合院和胡同,其主要原因是A、它们承载着北京的传统文化B、它们是城市现代化的标志C、有助于缓解城市交通问题D、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解析:四合院和胡同是北京的名片,它们承载着北京的传统文化。
2014中考地理复习专题1 地形、气候与河流
![2014中考地理复习专题1 地形、气候与河流](https://img.taocdn.com/s3/m/47e51a34376baf1ffc4fad33.png)
点击进入相应模块
②对降水的影响。 多 背风坡降水___ 少。 规律:在山地地区,山地的迎风坡降水___, 举例:世界“雨极”——乞拉朋齐,位于喜马拉雅山南侧,这 里降水丰沛的原因是地处山地迎风坡,来自印度洋上的暖湿气流 被地势逐渐抬升所致。
点击进入相应模块
(2)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①对河流流向的影响。 地势 高低决定河流流向,即河流由地势高的地方流向地势 规律:_____ 低的地方。
对河流大小的认定,一般从河流的长度、水量、流域面积 等方面来比较。如我国的长江无论从长度、水量、流域面积等 方面,都堪称我国的第一大河;而黄河只能是中国第二长河, 从水量方面,珠江的水量比黄河大得多。
点击进入相应模块
【训练3】关于下图四条河流,表述正确的是(
)
点击进入相应模块
A.a河流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注入了大西洋
高原气候区以畜牧业为主,羊肉、牛肉为当地居民的主食;四
川盆地冬季阴冷潮湿,居民喜食辣以驱寒抗风湿。 点击进入相应模块
(3)气候与民居。 地区 东南亚 中东 民居与环境 传统民居高脚屋与当地高温、潮湿的环境特点相 适应 传统民居墙厚窗小,与当地高温多风沙有关
传统民居窑洞,与当地冬冷夏热,降水稀少,黄 黄土高原 土层深厚、直立性强有关 北极地区 传统民居冰屋与当地寒冷的气候有关
点击进入相应模块
②我国西北和青藏地区农业以畜牧业 _______为主,其中西北地区由于 绿洲 农业,青藏地区由于高寒发展 干旱,发展了独具特色的______ 河谷 农业。 了_____ 乳畜 业发 ③欧洲西部由于全年温和多雨,多汁牧草生长茂盛,_____ 达。 (3)不同地区气候不同,农作物不同,进而影响其工业,如法
点击进入相应模块
举例:A.长江、黄河的上游河段流经了我国地势第一、第二级
2014年初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
![2014年初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e55dd86827d3240c8447ef33.png)
2014年初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七年级上册与同学们谈地理1、人类的活动离不开地理⑪地理与日常生活:地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可以了解天气,广泛了解世界各地的基本情况和风土人情等。
⑫地理与生产建设:我们生产活动不能随心所欲,它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⑬学会收集地理信息:①查阅地理书籍②咨询有关人士③上网查阅资料等。
2、学习地理,为了更好地生活①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②因地制宜,扬长避短;③综合地分析问题;④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一、地球和地球仪1、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P3中的图1.2)⑪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⑫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⑬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地球的卫星照片;月食照片,是地球影子遮挡了照射的阳光。
⑭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
2、地球的模型——地球仪⑪含义: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缩小的模型。
⑫意义: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3、纬线和经线(P5中的图1.7)⑪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⑫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⑬地轴:假想的地球自转轴。
⑭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①特殊纬线赤道——是最长的纬线,既是纬度的起始点,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也是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
30°纬线——是低纬度与中纬度的分界线60°纬线是中低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线②特殊经线0º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是经度的起始点,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
180°经线——大致与“国际日期变更线”一致20°W——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160°E——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⑰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0°纬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 、160°E 。
2014年初中中国地理会考复习资料
![2014年初中中国地理会考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c80b669fe4733687e21aac0.png)
1.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2.世界最大的州——亚洲3.世界最小的洲——大洋洲4.世界最大的洋——太平洋5.世界最小的洋——北冰洋6.世界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7.世界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8.世界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9.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10.世界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汉语11.世界使用最为广泛的语言——英语12.世界上信徒最多的宗教——基督教13.世界上最炎热的大洲——非洲14.世界上最冷的大洲——南极洲15.世界上降水最多的地方——乞拉朋齐16.世界热带草原分布最大的洲——非洲17.世界热带季风气候最大的洲——亚洲18.世界最大的沙漠——撒哈拉大沙漠19.世界上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大的洲——欧洲20.世界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21.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俄罗斯22.世界上最小的国家——梵蒂冈23.世界上最大的组织——联合国24.世界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25.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26.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27.世界国家最多的州——非洲28.世界最长的裂谷带——东非大裂谷29.世界最长的河——非洲尼罗河30.世界最湿润的大洲——南美洲31.世界火山最多的国家——印度尼西亚32.世界上牛最多的国家——印度33.世界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34.世界石油储量最多的地区——西亚35.世界地震最多的国家——日本36.世界长绒棉出口最多国家——埃及37.世界唯一地跨两大洲和东西半球的国家——俄罗斯38.世界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39.世界淡水最多的湖泊——贝加尔湖40.世界接待外国游客最多的国家——法国41.世界唯一跨三个热量带的国家——美国42.世界最发达的国家——美国43.世界输出工农业产品最多的国家——美国44.世界流域面积最大的河——亚马孙河45.世界河口流量最大的河——亚马孙河46.世界唯一一个拥有一个大陆的国家——澳大利亚47.世界羊最多的国家——澳大利亚48.世界含黄土最多的高原——黄土高原49.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⑵领土四至: 最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E );最西:新疆的帕米尔高原(73°E );最南: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 );最北:黑龙江省漠河以北主航道的中心在线(53°N )。
2014中考地理复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2014中考地理复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https://img.taocdn.com/s3/m/35030fcb89eb172ded63b733.png)
点击进入相应模块
8.(2013·德州学业考)随着中国、印度等亚洲发展中国家的 迅速崛起,亚洲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下列有关亚洲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 B.东部和西部均分布有季风气候
C.有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青藏高原
D.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
点击进入相应模块
1.(2013·淮安学业考)某大洲面积世界最大,地势中部高、 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该大洲是( A.大洋洲 C.亚洲 B.欧洲 D.非洲 )
【解析】选C。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亚洲河流受其地势中部
高、四周低的影响,多呈放射状自中间流向周边的海洋。
点击进入相应模块
2.(2013·济南学业考)关于亚洲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
(1)歌词中提到的自然地理环境要素有(要求选全)(
A.地形 B.地形、河流 C.地形、河流、气候 D.地形、河流、气候、植被
)
点击进入相应模块
(2)关于亚洲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单一,以山地为主 B.高山多,有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 C.河流多,且短促
)
D.河流都是自西向东流
【解析】(1)选D,(2)选B。本题考查亚洲自然环境的知识。 第(1)题,歌词中提到的自然地理环境要素有山(地形)、
东亚、西亚、东南亚、中亚、南 F.大多数属于 发展中国家,发展水平差异大 G.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6个 H.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I.贝都因人 穿宽大袍子、达雅克人住高脚屋、 亚库特人穿毛皮服装取暖
点击进入相应模块
一、亚洲各自然要素之间的内在关系
1.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1)纬度位置 10°S~80°N之间,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2014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2014中考地理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d28d610cb52acfc789ebc952.png)
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纬度位置及优越性: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一小部分在 (热带) ,没有(寒带 ) 。
气候差异大,为发展( 多种农业经济 )提供了有利条件。
●海陆位置及优越性:(1)位于( 亚)洲的东部, (太平 )洋的西岸,使我国东部广大地区( 在夏季风湿润气流的影响下,降水 ) 丰富,有利(农业)生产;(2)海陆兼备,东部地区有利与( 海外各国友好往来 ) ;西部地区(深入亚欧大陆内部 ) ,使我国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各国直接往来,便于对外( 交往和合作 ) (3)沿海有许多优良的港湾,便于发展(海洋事业) 。
●我国领土面积(960万 )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 加拿大),居世界第三。
陆上邻国14个。
逆时针依次为朝鲜、(俄罗斯)、( 蒙古 )、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 )、(老挝 )、越南。
陆上疆界2万多千米。
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韩国、(日本 )、菲律宾、(马来西亚 )、文莱、(印度尼西亚)。
我国的人口●人口总数●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我国人口分布特点:人口分布(不均),以黑龙江黑河—云南腾冲一线为界,( 东部 )地区人口密度大,( 西部 )地区人口密度较小。
(我国西部地区人口稀少,但资源丰富,在西部大开发时,应注意什么问题?西部地区具有资源优势,但自然环境相对脆弱。
在目前人、地、水、土矛盾已相当尖锐的条件下,开发西部,一定要以保护环境为前提,不能先开发后再治理。
)●人口国策:实行计划生育。
●内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我国的民族●我国共有(56 )个民族,其中人口最多的是( 汉 )族,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 壮 )族。
●汉族分布特点: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各地,以 ( 中部 )和(东部)最为集中。
●少数民族分布特点:主要集中在( 东北 )、( 西北 )、(西南 )。
2014中考地理复习第4章 居民与聚落 发展与合作
![2014中考地理复习第4章 居民与聚落 发展与合作](https://img.taocdn.com/s3/m/78f844294b35eefdc8d33330.png)
种。例如,中国属于_________ 社会主义 国家。
(4)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主要分为_____ 发达 国家和_______ 发展中 国家两 种。例如,美国属于_____ 发达 国家。
点击进入相应模块
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欧 洲、北美洲、_____ (1)发达国家: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分布在___ 大洋 洲。 亚 洲、非洲、_______ 拉丁美 洲。 (2)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___ 4.国际合作
清真寺 _______
佛教
古印度 _______
佛寺(庙宇)
点击进入相应模块
【名师点睛】西亚和北非的阿拉伯人
人种 白种人
语言 阿拉伯语
宗教 伊斯兰教
传统服饰 白色长袍
点击进入相应模块
【甄别·判断】 1.黑种人集中分布在整个非洲,因此有“黑非洲”的说法。
(×)
提示:黑种人集中分布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北非主要是阿拉伯 人,属于白色人种。
(2)该区域的主要人种是( A.白种人 B.黑种人
C.黄种人
D.黄种人与黑种人
点击进入相应模块
【解析】(1)选B,(2)选A。该题考查读图表资料分析问题 的能力以及世界人口的分布、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人种的
分布等知识。第(1)题,通过计算得出,该区域人口自然增
长率为0.11%,结合人口密度进行分析,该区域人口稠密、人 口自然增长率较低,对照选项中四个区域,可推断出该区域最
点击进入相应模块
2.人口问题
环境破坏、资源减少、社会问题等
问 题
过快 人口增长
科学
增长
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过慢
问 题 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等
2014中考地理人口、资源与环境专题复习全面版
![2014中考地理人口、资源与环境专题复习全面版](https://img.taocdn.com/s3/m/e8b88174e518964bcf847c91.png)
【训练1】(2013·泰安学业考)针对下图反映的问题,我们必 须做到( )
点击进入相应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块
①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②实行计划生育
③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④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⑤大面积垦荒,增加耕地面积
⑥大力发展工业,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⑥
点击进入相应模块
【训练3】读下图,完成(1)、(2)题。
点击进入相应模块
(1)漫画揭示的主要问题是( )
A.长江流域的水污染
B.长江流域的水土流失
C.长江流域的土地污染
D.长江流域的大气污染
(2)漫画中问题的有效治理措施是( )
A.植树造林
B.退耕还湖
黑河—腾冲 黑河—腾冲
线以东
线以西
点击进入相应模块
2.世界的人口问题
交通 污染
(2)人口增速过慢或负增:劳动力_短__缺__,人口_老__龄__化__。
点击进入相应模块
【名师点睛】人口问题 (1)含义:指人口发展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与环境资源不协 调,人口与自然、人口与社会矛盾激化而产生的影响人口生存 和发展的各种问题的总称。 (2)三大突出问题:人口迅速增长的问题、人口城市化问题、 人口老龄化问题。
点击进入相应模块
3.中国的人口 (1)人口数量: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已达 13.7亿。 (2)人口特点:基数大,增长速度_快__,分布__不__均__。
沿河
平原、盆地
荒漠 点击进入相应模块
(4)人口政策:基本国策→实行_计__划__生__育__。 ①基本内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②实施时间:20世纪70年代初期。 ③取得成效: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 4.世界上主要的人口大国 (1)_中__国__: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_印__度__:世界上第二人口大国。 (3)美国:世界上第三人口大国。
2014年中考地理真题解析分类汇编 中国的土地资源
![2014年中考地理真题解析分类汇编 中国的土地资源](https://img.taocdn.com/s3/m/514258888762caaedd33d4dc.png)
2014中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中国的土地资源一、选择题。
【2014·厦门·20】1.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A.土地资源B.水资源C.生物资源D.矿产资源【答案】D【解析】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短时间内还会再出现的资源叫做可再生资源;在人类开发利用后,长久的时间之内不会再出现的资源,叫做非可再生资源资源.分析选项水资源、土地资源和森林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煤炭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故B选项正确。
【考点】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知识储备】(1)自然资源的概念:自然资源就是天然存在的可以直接用于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包括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矿物资源以及以山水自然风光为主的旅游资源等。
(2)自然资源的特点:整体性、动态稳定性、区域有限性、多用性。
(3)自然资源的分类:可再生资源:生物资源、土地、水;不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恒定性资源:气候资源(阳光、风)。
【2014·济宁·14~15】读我国耕地、水资源配置图,完成2~3题。
2.对比南、北方耕地、水资源的对比配置得出的结论,叙述正确的是()A.南方耕地多,水资源少B.南方耕地多,水资源也多C.北方耕地多,水资源也多D.北方耕地多,水资源少3.为解决水、土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A.南方水资源丰富,应扩大耕地面积B.北方地区相对缺水,应大力缩小耕地面积C.南水北调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北方地区缺水问题D.节水与区外引水相结合是北方地区解决缺水问题的长远之策【答案】2.D 3.D【解析】2.我国的耕地资源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我国的水资源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我国的南北方水土资源配合不合理,我国的南方地区人口多,耕地资源少,北方地区耕地多,水资源短缺,故D选项正确。
3.能够改善我国水资源和耕地资源配置状况的重大工程是南水北调工程,选项C说法太绝对,从某种意义上说,节水比调水更重要,根据题意,故D选项正确。
2014初中地理复习资料
![2014初中地理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5057811fad6195f302ba605.png)
地理复习资料摘要地图知识1.地图分类:地图是我们学习的重要工具,地图主要包括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图为自然地图,工业、农业、商业、交通、人口图为社会经济地图。
2.地图的三要素:地图具备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等要素。
3.地图上的方向:地平面上有东、西、南、北和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八个方向。
用指向标指示方向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一般指示北方,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利用经纬网确定方向。
4.比例尺(比例尺的问题,地形形态的判读是重点,)概念:比例尺就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比例尺也叫缩尺,用公式表示为: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值大的比例尺就大。
比例尺表示的方式有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
比例尺、图幅、实际范围、地图内容详略及地形坡度之间的关系:比例尺的选择:大范围地区的地图多采用较小的比例尺(如世界政区图),小范围地区的地图多选用较大的比例尺(如平面图、军事图)。
5.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海拔和相对高度(如右图)A是相对高度 B是海拔6.地形图等高线的概念:在地图上,把海拔高度相等的点连接成线,叫等高线。
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的海拔相等,相邻的两条等高线间的高程差(即等高距)相等,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等高距相等。
等高线的疏密状况表示坡度的陡与缓:坡度越陡,等高线越密集 ,坡度越平缓,等高线越稀疏。
常见的地形形态的判读:山地:等高线呈封闭形状,等高线海拔是内高外低,山顶是山地的最高处。
山脊:等高线的形状是从海拔高的地方向海拔低的地方凸出。
山脊易形成分水岭。
山谷:等高线的形状是从海拔低的地方向海拔高的地方凸出。
山谷易发育成河流。
鞍部:两个山峰之间海拔较低地方。
地势一般相对较低,在山区修公路等一般选择鞍部通过。
陡崖:有几条等高线相交,是几种地形形态中坡度最陡的。
盆地:一般等高线呈封闭形状,等高线海拔是内低外高。
7.七大洲的经纬度位置④.大洲分界线:下图中A图中①是白令海峡;B图中②是巴拿马运河;C图中③是曼德海峡;D图中④是直布罗陀海峡,⑤是苏伊士运河,⑥是土耳其海峡。
2014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复习地理第11讲-人口与环境
![2014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复习地理第11讲-人口与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d66ae9e96bec0975f465e2a0.png)
第11讲人口与环境【教学与考核要求】: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地域文化与人口。
2.理解:人口自然增长及影响因素;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环境承载力的概念。
3.简单运用:人口增长模式及地区分布;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4.综合运用:【知识梳理】:一.人口增长模式1、人口自然增长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因素:生物学规律、社会因素(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人口政策)、自然灾害等。
但人口增长的快慢,归根结底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口增长模式:①“高高低”模式(原始型和传统型):为工业革命前的人口增长模式,_________社会、__________社会和____________社会初期的人口增长模式。
它可分为(1)________人口增长模式:基本特点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极低的自然增长率,它与原始社会时期,以采集、狩猎经济为主的极为低下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2)_________人口增长模式:基本特点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较低的自然增长率,它与手工劳动为基础的自然经济相适应。
(非洲少数国家属此类型)②“高低高”模式(过渡型):表现为______出生率、______死亡率和______自然增长率。
发达国家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属于此种人口增长模式。
从20世纪50年代起,这种模式普遍存在于大多数________国家,导致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出现严重的人口问题。
③“低低低”模式(现代型):表现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三低”的现代人口增长模式。
_________国家和少数发展中国家属此类型。
4、世界和我国人口增长状况及图示:世界人口增长状况: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处在“高低高”的过渡模式,发达国家处在“低低低”的现代模式;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的地区是_________________集中分布区;中国人口增长状况:由于计划生育的实施,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都有大幅下降,人口增长模式正逐步由“高低高”型向“三低”型过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训练1】(2013·泰安学业考)针对下图反映的问题,我们必 须做到( )
点击进入相应模块
①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②实行计划生育
③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④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⑤大面积垦荒,增加耕地面积
⑥大力发展工业,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⑥
点击进入相应模块
3.中国的人口 (1)人口数量: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已达 13.7亿。 (2)人口特点:基数大,增长速度_快__,分布__不__均__。
沿河
平原、盆地
荒漠 点击进入相应模块
(4)人口政策:基本国策→实行_计__划__生__育__。 ①基本内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②实施时间:20世纪70年代初期。 ③取得成效: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 4.世界上主要的人口大国 (1)_中__国__: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_印__度__:世界上第二人口大国。 (3)美国:世界上第三人口大国。
破坏海洋生态平衡
赤潮毒素引起人体中毒
点击进入相应模块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③土壤污染。 产生: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引 起土壤质量恶化。 表现:有机农药、化肥、工矿业和城市污染等。
危害
土质下降 降低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粮食、蔬菜、水果等影响人体健康 影响农业生产
点击进入相应模块
(2)生态破坏。
产生: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造成森林、草原等自然生态 环境遭到_破__坏__,从而使人类、动植物的生存条件发生恶化。
表现: 沙尘暴、山体滑坡、泥石流、生物灭绝等。
水土流失,森林减少,草场退化
土地_荒__漠__化__
危害
土壤盐碱化 生物多样性减少
洪涝灾害加剧
点击进入相应模块
2.主要解决措施 (1)增强全社会的节约和环保意识; (2)健全环保法制和法规; (3)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利用各种资源; (4)积极开发新能源; (5)控制污染物的排放,科学处理各种污染物等。
点击进入相应模块
三、环境 1.环境问题 (1)环境污染。 ①大气污染。 产生: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大量排放_二__氧__化__碳__等温室气体和 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氯氟烃等有害气体。 表现:温室效应、酸雨等。
点击进入相应模块
危害
全球气温升高,极地冰川融化,_沿__海__低__地__淹没 世界各地降水和干湿状况发生变化 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及农作物生长 腐蚀建筑物及文物古迹 河湖水酸化,影响生物繁殖及死亡
黑河—腾冲 黑河—腾冲
线以东
线以西
点击进入相应模块
2.世界的人口问题
交通 污染
(2)人口增速过慢或负增:劳动力_短__缺__,人口_老__龄__化__。
点击进入相应模块
【名师点睛】人口问题 (1)含义:指人口发展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与环境资源不协 调,人口与自然、人口与社会矛盾激化而产生的影响人口生存 和发展的各种问题的总称。 (2)三大突出问题:人口迅速增长的问题、人口城市化问题、 人口老龄化问题。
C.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
D.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点击进入相应模块
【解析】(1)选B,(2)选D。该题考查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 有关耕地方面的基本国策以及读表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题, 分析表中信息,土地、矿产、耕地、径流量、森林总量在世界 的位次均居世界前列,说明我国资源总量丰富;从人均量占世 界人均量的比例看,上述资源中矿产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土 地和耕地、径流量、森林。第(2)题,由于我国是人口大国, 而人均耕地面积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为此制定了一项基本 国策,即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点击进入相应模块
②水体污染。
产生:由于大量的污染物进入河流、湖泊、海洋或地下水等水体,
其强度长期大于水体的自净能力,水环境质量逐步下降,致使水
体的使用价值降低。
表现:水资源危机,地下水位下降,赤潮和石油污染。 大量水生生物死亡或灭绝
因灌溉而破坏土壤,影响农作物生长
危害
影响人类健康 破坏鱼、虾、贝类等资源的生长和繁殖
点击进入相应模块
【训练3】读下图,完成(1)、(2)题。
点击进入相应模块
(1)漫画揭示的主要问题是( )
A.长江流域的水污染
B.长江流域的水土流失
C.长江流域的土地污染
D.长江流域的大气污染
(2)漫画中问题的有效治理措施是( )
A.植树造林
B.退耕还湖
点击进入相应模块
【训练2】(2013·滨州学业考)读“中国主要自然资源数据 表”,完成(1)、(2)题。
点击进入相应模块
(1)表中我国最具优势的资源是( )
A.土地
B.矿产
C.径流量 D.森林
(2)由于我国人均耕地面积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为此制定
的基本国策是( )
A.提高土地利用率
B.围湖造田
专题二 人口、资源与环境
点击进入相应模块
一、人口 1.人口变化
18世纪以前增长缓慢; 18世纪以后增长加快。中低纬度近海 欧洲增长最慢;非洲 的平原地区 增长最快
高原、高山、 荒漠、雨林和 高纬度地区
点击进入相应模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立以前增长缓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立以后增长加快。 20世纪70年代实行 计划生育以后人口 增速放缓
D.①④⑤⑥
点击进入相应模块
【解析】选A。三幅漫画分别反映了人类面临的人口问题、资源 问题和环境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发 展同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关系,实行计划生育,节约资源,保 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点击进入相应模块
二、资源 1.自然资源的分类、分布特征 (1)分类:自然资源分为_可__再__生__资源和_非__可__再__生__资源。 (2)分布:地区分布不均。
点击进入相应模块
2.常见的自然资源
耕地
草地 可再生资源
可再生
还林 修水库
点击进入相应模块
非可再生 3.我国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点击进入相应模块
【名师点睛】正确处理人地关系 发展的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正确处理与自然资源、自然环
境的关系,人们可以享受技术给人们带来的巨大便利;不顾自 然规律,掠夺式开采,人类将受到自然的惩罚。这已被事实所 证明。现实也向人们敲响了警钟: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严重, 许多物种在急剧减少甚至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