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51

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观察要点】

1.观察病人四肢、皮肤及口腔黏膜有无瘀点和瘀斑。

2.观察肝、脾淋巴结肿大程度。

3.观察有无关节变形、活动障碍。

4.观察有无胸骨压痛、牙龈肿胀、眼球突出等症状。

5.观察血象改变如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

6.观察药物治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护理措施】

1.按内科疾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2.饮食按医嘱贫血严重者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易消化饮食。

3.贫血的护理贫血症状明显,重度贫血或贫血发生迅速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中度贫血或慢性贫血应限制活动多卧床休息。轻度贫血应限制剧烈活动,适当休息,活动量以不感到疲劳为原则,气促时给予吸氧。

4.感染的护理

(1)高热病人可给予物理降温或遵医嘱药物降温,禁用酒精擦浴。降温过程中病人出汗多,应及时更换床单、衣服,并注意保暖,以免受凉感冒。

(2)注意保护性隔离,病室内予以紫外线消毒,每日1次,严格执行无菌操作。(3)鼓励并指导病人早晚刷牙,宜用软毛牙刷。进餐前后和睡前给予0.5%甲硝唑和2.5%碳酸氢钠交替漱口。对牙龈出血的病人,口腔护理每日3次。对口腔溃疡的病人用1%的碘甘油或锡类散、甲紫(龙胆紫)涂敷。有真菌感染时,可用2.5%制霉素甘油,饭后涂敷,每日3次。

(4)注意肛门、外阴部卫生,便后及每晚用0.05%氯已定碘(洗必泰)坐浴,以防肛周脓肿。

5.出血的护理出血严重者,应绝对卧床休息,肌内注射局部须注意加压止血,鼻咽部出血严重者,及时给予止血,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咳嗽和便秘。鼻腔干燥时可用棉签蘸少许液体石蜡或抗生素软膏涂擦或给予薄荷油滴鼻,每日4次。

6.化疗的护理接受化疗者,注意保护血管,腐蚀性药物不得溢于皮下,并鼓励病人每日多饮水,以促进尿酸排泄,防止出血性膀胱炎、尿酸性肾病。

【健康教育】

1.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树立战胜疾病的性。适当、规律的运动,劳逸结合。

2.注意天气变化,适当增减衣物,防止感冒。定期到门诊复查,定期遵医嘱巩固化疗。

贫血

【观察要点】

1.观察组织缺氧症状活动后心悸气促,皮肤黏膜苍白,全身肌无力、低热、

记忆力下降、耳鸣失眠甚至昏迷。

2.观察组织缺铁的表现儿童和青少年发育迟缓、体力不足,易怒,易动、兴奋、烦躁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咽下困难或咽下时受阻感和异食癖。

3.观察皮肤黏膜有无干燥、无光泽和角化、毛发无光泽易断裂和易脱、指甲扁平和呈勺状现象。

4.用药期间观察有无发热、寒战、皮痒,中性粒细胞减少,出血和血清病样等不良反应。

【护理措施】

1.按血液系统疾病病人一般护理常规。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富有营养、易消化的食物。缺铁性贫血病人宜多摄含铁食物如:动物肝脏、蛋黄、豆类等。巨幼细胞性贫血病人应多食新鲜蔬菜、动物肝脏、瘦肉,注意烹调方法,不宜烧煮过久以免所含叶酸被破坏。

2.排便不畅须用开塞露通便时,应注意润滑,勿损伤肛门皮肤,增加感染机会。3.口服铁剂宜饭后服用,以减轻胃肠道的刺激,可与维生素C同服,避免与牛奶、蛋类、植物纤维、磷酸盐同服,以防磷影响铁的吸收。注射铁剂要准确,宜深部肌肉注射。

4.遵医嘱准确给予成分输血。

【健康教育】

1.积极治疗原发病,纠正偏食,避免接触致本病的化学物理因素。

2.鼓励病人在能耐受的活动范围内坚持身体活动并逐渐增加活动量。

3.正确指导病人服药,向出院病人说明贫血纠正后继续口服铁剂半年的意义,避免使用对造血干细胞有损害的药物。定期门诊随访,监测血象。

4.加强妇幼保健,预防早产,做好喂养指导,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含铁量高的辅助食品。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观察要点】

1.观察皮肤黏膜、鼻腔、牙龈出血症状以及关节腔和肌肉深部血肿现象。2.观察颅内出血症状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呼吸急促、视力模糊、瞳孔大小不等甚至昏迷。

3.观察药物不良反应,遵医嘱监测血压,血糖、尿糖、白细胞计数。

4.用药观察应用肾上腺素皮质激素,80%病人血小板计数两周内有所上升,停药后易复发。长春新碱一般用药后1周左右血小板上升。

【护理措施】

1.按血液系统疾病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2.急性发作时,应卧床休息,出血严重时,应绝对卧床休息。

3.给易消化,富有营养,高维生素,少渣的饮食,有消化道出血时,应禁食,待病情好转时,给予流质、少渣半流质饮食。

4.皮肤黏膜出血护理嘱病人剪短指甲,勿抓破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定期用温水擦洗,忌用热水和乙醇擦洗。

5.鼻出血护理局部冷敷,严重出血不止,用油纱条填塞。

6.齿龈出血护理用冷水、冷盐水漱口。局部涂止血药,加强口腔护理,每日用液体石蜡涂抹口唇,以防干裂。

7.关节腔和肌肉深部血肿的护理应限制肢体活动,压迫止血并抬高肢体、必要时可加压包扎止血,尽量减少或避免肌肉注射或注射后充分压迫局部。

8.颅内出血的护理减少头部活动、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吸氧、随时吸出口腔呕吐物和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遵医嘱合理使用止血、止痛、镇静、脱水药物。【健康教育】

1.教导病人防止皮肤、黏膜损伤,衣着应稍宽大,避免粗硬食物,尽量避免手术,指导病人突然出血时的自救方法。

2.避免应用某些影响血小板功能的药物如阿司匹林等。

3.按医嘱取用药物,不要擅自停药或更改剂量。

4.女病人应避免妊娠,发病应及早就医。

白血病

【观察要点】

1.观察口腔、咽喉、腋下、会阴、肛周的皮肤黏膜有无红肿感染征象。全身皮肤黏膜有无瘀点和瘀斑

2.观察有无头晕、恶心、呕吐、视力模糊及血尿、黑便等出血症状。观察有无头疼、头晕、恶心、呕吐、视力模糊、视乳头水肿、颈项强直甚至抽搐昏迷等中枢神经系统浸润表现。观察骨与关节疼痛情况。观察有无头痛、发热、肢体瘫痪等鞘内注射并发症。

【护理措施】

1.按血液系统疾病病人一般护理常规。根据病情适当休息,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若WBC<1×1O9/L应入住密闭式隔离床或层流室内,行保护性隔离,入室人员不得超过两人。定期监测血象,若WBC<3×109/L或中性细胞,<1.5×109/L 与医生联系考虑停药用化疗药物。

2.充足够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富有营养、易消化的饮食。鼓励病人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消化道反应严重者给予清淡饮食。3.于发热病人,除遵医嘱准确应用抗生素以外,尚需做好对症护理。体温过高时可致病人脱水,每日饮水量应达3000ml以上,加强基础护理。

4.骨与关节疼痛时,予局部按摩、支托痛处、变换体位,冷敷、放松疗法、穴位压迫,并遵医嘱给予止痛剂或镇静剂。

5.鞘内注射后,嘱病人平卧6小时,防止脑脊液外流引起的低压性头痛,或其他并发症。

6.确诊为颅内出血,要立即遵医嘱予脱水剂,头戴冰帽,输注血小板等。7.做好造血肝细胞移植的护理。

【健康教育】

1.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口腔和皮肤清洁,防止损伤。提供高质量的饮食,保证色、香、味俱全。为病人提供清洁、安静、空气新鲜的进食环境。为减少恶心、呕吐,可指导病人做深呼吸及吞咽动作。

2.注意休息、保暖,保持情绪乐观,,防止疾病复发。教会病人及家属坚持巩固治疗和定期门诊的重要性。学会对颅内出血、脑膜白血病及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

3.慢性白血病的病人,告之预防急变知识,帮助病人建立长期养病方式和自我护理方式。

多发性骨髓瘤

【观察要点】

1. 观察骨骼疼痛症状,评估病人的活动能力与肌肉强度。

2. 观察病人高黏滞综合征,主要表现头晕、眩晕、眼花、耳鸣、突发意识障碍。

3. 在应用美法仑(马法兰)期间,注意观察尿色、量的改变及药物的不良反应,如口腔溃疡、脱发等。

4. 观察有无手麻、脚麻、局部感觉异常,及排尿困难、肌无力等外周神经炎表现。

【护理措施】

1. 按血液系统疾病病人一般护理常规。绝对卧床休息,病变侵犯骨骼时应卧平板床,以平卧为主,翻身时动作轻柔,按骨中轴线要求翻身,以免造成意外损伤,引起骨折。保持环境有条不紊,防止摔倒。

2. 宜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富含营养的食物。鼓励病人多饮水,预防肾脏损害,改善高钙血症和高尿酸症。

3. 评估减轻病人疼痛的护理效果,根据需要调整药品的品种、剂量和给药途径。选用非药物性措施,促进疼痛缓解,如减轻噪音和活动,室内光线柔和,足够的休息和睡眠、散步,通过看电视、收听广播转移注意力。

【健康指导】

1. 定期在门诊复查血象、骨髓象。遵医嘱服药,不得擅自停药、减药。

2. 作息规律,情绪舒畅,避免情绪波动及过度劳累。空气新鲜,温度适宜,减少探视及陪住的人数,以免发生感染。

3. 避免对骨髓造血有抑制的药物,避免放射性物质及化学毒物的接触。

多发性皮肌炎、皮肌炎

【观察要点】

1.肌肉病变奔跑、起立、爬楼困难,步态蹒跚呈鸭步;抬臂困难,抬头困难;吞咽困难、言语不清;气促和呼吸困难。

2.皮肤改变早期向阳性紫红斑,暴露部位皮肤皮疹,皮肤萎缩,色素沉着、毛细血管扩张或皮下钙化。皮疹和反复发作,出现恶性红斑常提示伴恶性肿瘤。3.关节病变关节痛和关节炎。

肺部病变间质性肺病,急性型表现为急性发热。呼吸困难、发绀、干咳,此时常无肌无力症状,慢性型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干咳,易继发感染及少量咯血。4.心脏病变心肌炎等。

【护理措施】

1.休息急性期卧床休息,可适当进行肢体被动运动防止肌肉萎缩。

2.饮食在饮食上应以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盐为主,多食新鲜蔬菜、水果,禁食油腻、辛辣、海鲜及刺激性的食物并戒烟酒。海鲜及刺激性饮食容易引起皮肤过敏,加重病情。不吃或少吃芹菜、黄花菜、香菇,以免增强光敏感。对于发

病后出现吞咽困难的病人可进流质或半流质,同时要注意对该类病人在进食时需取坐位或半卧位,防止食物呛入气道,引起吸入性肺炎。必要时可将口服药研成粉末后服用。

3.药物治疗的护理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应用时注意预防感染。做好心理疏导工作,消除不良情绪。

4.加强皮肤护理,防止皮肤感染。加强病情观察,做好急救护理。做好心理护理。

【健康教育】

1.注意营养摄入,以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盐饮食为主,多食新鲜蔬菜、水果,禁食油腻、辛辣、海鲜及刺激性的食物并戒烟酒。

2.皮肌炎病人对紫外线敏感程度高,因此,平时要注意避免日光晒,光照强烈时不要外出;一旦外出必须做好防护工作如撑伞、穿长袖上衣及长裤、戴宽檐帽,必要时涂避光剂。在光线充足的室内应挂窗帘。

3.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洁,注意保暖,避免着凉。加强皮肤黏膜的护理,勤更衣、勤沐浴、勤剪指甲、勤漱口、防止发生继发感染。

4.待皮肌炎症状减轻后应鼓励病人在床上进行适当的主动或被动活动,如屈肘、伸肘、抬双臂、屈膝、伸腿、抬腿等动作;若病情进一步好转可以适当加大活动量,如在家人扶持下床行走、自行下床行走、散步或打太极拳等锻炼。锻炼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逐步增强锻炼的强度和时间,以减轻肌肉萎缩,锻炼时切忌剧烈运动。对已有肌肉萎缩的病人应予以按摩或其他物理治疗。

5.定期门诊复查,并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

6.皮肌炎容易好发胃肠道、鼻咽部、前列腺、女性乳房等肿瘤,因此3~6个月需检查一次性生化全套、B超、胸片,平时一旦出现不适者应及早就诊。

7.妊娠可诱发本病或使本病加重,已有子女者应避孕。妊娠期间最好停用免疫抑制剂及非甾体抗炎药。

类风湿关节炎

【观察要点】

1.关节表现

(1)疼痛:关节痛是最早的关节症状,最常出现的部位在腕、掌指和近端指间关节,其次是足趾、膝、肘、髋等关节,呈对称性,往往伴有压痛。

(2)肿胀:是由关节腔内积液或关节周围软组织炎症引起,病程长者可因滑膜慢性炎症后的肥厚引起肿胀。肿胀多呈对称性,凡受累的关节均可产生梭形肿胀。(3)晨僵:关节僵硬以晨起明显,活动后减轻。

(4)畸形:大多见于晚期病人,出现手指关节半脱位,如尺侧偏斜、“天鹅颈”、“纽扣花”或“谷峰”样畸形。

(5)关节功能障碍:由于关节肿痛和畸形造成了关节活动功能障碍,生活难以自理。

2.关节外表现好发于类风湿因子阳性和关节病变严重者,主要包括类风湿结节、类风湿血管炎、心脏病变(心包炎、心肌炎及心瓣膜病,以主动脉关闭不全为最多见)、肺病变(胸膜炎、肺间质病变、结节样改变)。此外,尚有眼的巩膜外层炎、巩膜炎,多发性神经炎、单神经炎、胃肠道病变、肾损害等。

【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在急性发作期、高热和内脏受累时应卧床休息,制动关节;病情改善2周后逐步增加活动量;恢复期加强关节功能锻炼,应注意保暖、防寒和防潮。宜食营养丰富的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饮食,不宜多进糖类食物,适当控制钠盐。

2.关节护理

(1)观察关节症状的变化,如疼痛、肿胀、晨僵、畸形及功能障碍的程度和发作的时间。

(2)缓解疼痛和不适:关节肿痛明显时可使用热敷、盆浴等,必要时按医嘱给予止痛药。可鼓励病人起床时进行15分钟的温水浴或局部加热,如:热水泡手;出现晨僵时教会病人早晨起床前先活动关节再下床活动;建议病人晚上睡觉时带上弹性手套减轻手的僵直;注意保持良好的姿势,注意保持功能位置。

(3)加强肌肉力量与活动度:让病人安排足够的活动时间,所有活动均需避免受损关节过度紧张与用力。

(4)防治骨质疏松:平时多进食高钙食物(牛奶、蛋、绿色蔬菜等)以防低血钙。

3.药物治疗的观察,见免疫科用药病人护理常规。

4.心理护理

【健康教育】

1.类风湿关节炎病人因疾病或服用药物的原因合并骨质疏松,应在阳光充足的地方休养,饮食注意补充钙质。因关节受累,使用的物品要方便易取,严重功能障碍者,应防止跌倒、骨折。并定期来院复查。

2.避免各种诱因,如精神刺激、过度疲劳、寒冷潮湿、感染等。

3.强调休息、正确体位和治疗性锻炼的重要性。具体锻炼方法:医疗体操;全身和局部相结合的主动运动,如转颈、握拳、挺胸、伸腰、摆腿、摇动关节等;自我按摩局部关节;打太极拳、局部热敷、全身热水浴、电热毯、蒸气疗法。教会病人观察关节症状和关节外症状,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痛风

【观察要点】

1.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第一跖趾关节最常受累,足趾、踝关节、膝关节、腕关节及肘关节等也是好发部位,病损关节红、肿、热、剧痛,并有发热,数天或数周症状消退,长期反复发作可转为慢性,导致关节肿大、僵硬、畸形。

2. 痛风石也称痛风结节,多发于关节周围及耳廓,可破溃形成瘘管,但不易感染。

3. 痛风性肾病为间质性肾炎,晚期可发展为尿毒症。

【护理措施】

1. 休息急性期卧床休息,抬高患肢,避免受累关节负重。休息至关节疼痛缓解后72小时,逐渐恢复下床活动。

2. 饮食

(1)具体内容根据食物含嘌呤的多少将食物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含嘌呤高的食物,每100g食物含嘌呤100~1000mg。如肝、肾、心、脑、胰等动物内脏;肉馅、肉汤、鲤鱼、鲭鱼、鱼卵、小虾、蚝、沙丁鱼、蛤、蟹等;鹅、鹧鸪,此外还有

酵母。第二类为含嘌呤中等量的食物,每100g食物含嘌呤90~100mg。如牛、猪及绵羊肉;菠菜、豌豆、蘑菇、干豆类、扁豆、芦笋、花生等。第三类为含微量嘌呤的食品,如牛奶、鸡蛋、精白面、米、糖、咖啡、可可及除第二类所列菜类以外的蔬菜及水果类。

(2)急性期应严格限制含嘌呤高的食物,以免外源性嘌呤的过多摄入。可选用第三类食物,以牛奶、鸡蛋为膳食中主要的优质蛋白质来源,以精白面、米为热量的主要来源。选含嘌呤低的蔬菜和水果,限制脂肪量,禁烟酒。缓解期给予正常平衡膳食,以维持理想体重和正常血尿酸水平。由于蛋白质摄入能加速痛风病人尿酸的合成,每日摄入不宜超过1g/kg,并限制第一类食品。

(3)鼓励选食碱性食品,增加碱性食品摄取,可以降低血清尿酸的浓度,甚至使尿液呈碱性,从而增加尿酸在尿中的可溶性,促进尿酸的排出。应鼓励病人选食碱性蔬菜和水果,既能促进排出尿酸又能供给丰富的维生素和无机盐,以利于痛风的恢复。如蔬菜、马铃薯、甘薯、奶类、柑橘等。

(4)鼓励病人多饮水,促进尿酸排泄。每日液体摄入总量需达到2500~3000ml 使排尿量每日达到2000ml以上,尿PH6.0以下时,需服碱性药物,以碱化尿液,利于尿酸的离子化、溶解和排泄。

3. 药物治疗的护理秋水仙碱是治疗痛风的首选药,注意有无腹泻、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定期复查血常规、肝功能。别嘌呤醇为抑制尿酸合成药,不良反应有皮疹、发热、表皮坏死松懈,肝和骨髓损害,应定期复查血常规、肝功能。其他参照免疫科用药病人护理常规。

4. 心理护理

【健康教育】

1.劳逸结合,勿恼怒,宜乐观,生活规律。避免过度精神紧张,过度疲劳,受寒与感冒等痛风诱发因素,穿鞋要舒适,勿使关节受伤。

2.饮食清淡,戒烟酒,适量饮用饮料,饮酒易使体内乳酸堆积,乳酸对尿酸的排泄有竞争性抑制作用。一次大量饮酒,可使血清尿酸含量明显升高,诱使痛风发作,慢性少量饮酒,也会刺激嘌呤合成增加,使血清和尿液的尿酸水平升高。啤酒中含有乙醇的成分,故应避免饮用。茶叶碱和咖啡碱在体内代谢成甲基尿酸盐,不发生沉积,不会生成痛风结石,所以对咖啡,可可,茶不严格限制,可适量选用,酸奶因含乳酸较多,对痛风病人不利,故不宜饮用。应尽量少食蔗糖或甜菜糖,因为它们分解代谢后有一半成为果糖,而果糖能增加尿酸生成;蜂蜜含果糖亦较高,不宜食用。

3.注意食品烹饪方法,合理烹饪方法,可以减少食品中含有嘌吟量,如将肉食先煮,弃汤后在行烹饪。此外,辣椒、咖喱、胡椒、生姜等食品调料,均能兴奋植物神经,诱使痛风急性发作,应尽量避免应用。

病人随身携带药物,有发作先兆及早用药,可缩短急性发作的过程。急性发作缓解后不能立即停药,须小剂量维持用药数周,甚至数月。须定期门诊。

4.运动疗法设当运动可预防痛风发作,减少内脏脂肪堆积,减轻胰岛素抵抗性。

运动量一般以中等运动量为宜。50岁左右的病人运动后以心率能达到110-120

次/分,少量出汗为宜。每日早晚个30分钟,每周3-5。运动种类以散步、打网

球、健身运动等耗氧量大的有氧运动为好。剧烈运动使有氧运动转为无氧运动,

组织耗氧量增加,无氧酵解乳酸产生增加以致pH下降等,可诱发使急性痛风发

作,故应尽量避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观察要点】

1.体温有无发热

2.皮肤黏膜损害表现如蝶形红斑、对称性皮疹、色素沉着,脱发及口腔黏膜的无痛性溃疡。

3.关节、肌肉表现如关节痛、晨僵、肌痛和肌无力。

4.心血管系统有无心肌炎、心包炎、心绞痛等症状,有无雷诺现象。

5.呼吸系统胸膜炎、胸腔积液、慢性肺间质性纤维化。

6.肾功能损害症状如血尿、蛋白尿、水肿。红斑狼疮病人最易引起肾脏损害。7.消化道反应如腹痛、便血、呕吐。

8.血液系统有无贫血、出血倾向。

9.神经精神方面症状观察有无癫痫样发作,注意血压、神志、瞳孔,有无头痛、呕吐,精神症状表现为幻觉、妄想、注意力涣散、计算能力下降、过度兴奋或忧郁症,可伴有异常行为,如躁动、伤人、自杀和缄默等。

【护理措施】

1.活动与休息疾病活动期应卧床休息,有高热病人护理,缓解期应动静结合,逐步恢复锻炼。病情完全稳定后,病人可参加文娱活动和轻体力工作,避免劳累和诱发因素。

2.饮食高热量、优质蛋白质、高维生素、低盐饮食。戒烟和禁饮咖啡,不能进食冷冻的食品和饮料。活动期出现食欲不振,饮食宜清淡,少量多餐。缓解期,尤其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后食欲亢进,应注意规律进食,避免暴饮暴食。在肾功能不全或心力衰竭等时,应根据病情变化调整饮食。意识障碍时可给予鼻饲流质。3.皮肤护理

(1)保持皮肤黏膜完整,避免紫外线直接照射。病房不能用紫外线消毒。避免在上午10点~下午3点阳光较强的时间外出,外出时应穿长袖衣裤,戴宽边帽或用伞遮阳,戴防光眼镜,禁日光浴。

(2)保暖:冬季避免长时间待在寒冷空气中,根据气温变化调节手套、袜子得厚薄,保持肢端的温度;避免接触冷水。

(3)避免皮肤接触刺激性的物质,如碱性肥皂、化妆品。

(4)脱发严重时可建议剪短头发,每周温水洗头2次,鼓励病人采取一定的方式掩盖脱发(如帽子、假发、头巾)。

(5)口腔溃疡者指导病人使用漱口液漱口,每日至少3次;皮肤溃疡者按伤口原则处理。

4.疼痛的护理观察疼痛性质及部位,给予适当的措施,疾病活动期肌肉、关节疼痛十分突出,应协助病人维持正确的体位和姿势,以保护关节免受损伤,减轻疼痛和保持关节的活动度。

5.心理护理 SLE病人病程长,且症状反复发作,并有自身形象及容貌的改变,易产生悲观、失望的心理,应帮助病人解除思想顾虑,树立信心,配合治疗。【健康教育】

1.告诉病人控制疾病的基础知识。本病虽不易根治,但若能注意避免一切可能诱发本病的因素,认真配合治疗,可延长缓解期,达到长期控制。

2.指导病人提高生活质量,缓解期应适当锻炼,增强体质;科参加轻活动,儿童尽可能复学。

3.指导生育,青年妇女在病情稳定至少半年以上,心肾功能正常者在医生的指导下可结婚、生育。疾病活动期或免疫抑制剂治疗过程中,科出现月经紊乱甚至闭经。疾病活动期育龄妇女最好避孕,但不宜服用雌激素类避孕药;已有子女者应行绝育,以免妊娠和分娩时病情恶化,妊娠病人应加强产前随访,停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外的一切药物,勿用免疫抑制剂,防胎儿畸形。哺乳期不宜用大剂量激素,可选用非甾体类抗炎要治疗。

4.定期门诊随访,病人需复查血尿常规、生化、免疫指标等。

5.坚持长期用药,尤其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过程中不可擅自改变药物剂量或突然停药。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会造成;

(1)血钾过多排出,要注意低盐饮食,多食香蕉、橙子等含钾的食物,但有肾功能衰竭、血钾高时不能食含钾高的食物。

(2)骨质疏松,注意钙剂及饮食中钙的补充。

(3)血糖、血压升高,注意监测。

干燥综合征

【观察要点】

1. 口干燥症①口干。②猖獗龋。③唾液腺炎:腮腺或颌下腺反复、双侧交替肿大,伴痛、压痛,可有发热。④舌病变:皲裂、舌痛、溃疡。

2.干燥性角膜炎眼干涩、异物感、泪少,严重者哭时流不出眼泪,眼红、怕光、眼疲乏甚至视力下降。

3.一般性症状如皮疹、关节痛,以及侵犯肾脏、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血液系统等出现相应症状。

【护理措施】

1. 眼睛护理:使用人造泪液滴眼和改善环境(如使用加湿器)以缓解眼干症状,减轻角膜损伤和不适,减少感染机会。

2. 口腔护理:口干病人应禁烟酒,避免使用抑制唾液腺分泌的抗胆碱能作用的药物,如阿托品、山莨菪碱等;唾液腺的残存功能可以用口香糖刺激提高其功能;注意口腔卫生,餐后一定要用牙签将食物残渣清除,并勤漱口,减少龋齿和继发感染;口腔溃疡时,可先用生理盐水棉球擦洗局部,再用5%灭滴灵涂擦;禁用龙胆紫,以免加重口腔干燥症状;可用金银花、白菊花或乌梅甘草汤等代茶频服;对唾液引流不畅发生化脓性腮腺炎者,应及早使用抗生素,避免脓肿形成。

3. 皮肤护理:对汗腺受累引起皮肤干燥、脱屑和瘙痒等,要少用或不用碱性肥皂,选用中性肥皂;勤换衣裤、被褥,保持皮肤清洁;皮损者应根据皮损情况予以清创换药,如遇感染可适当使用抗生素;有阴道干燥瘙痒、性交灼痛,适当使用润滑剂,保持会阴部卫生。

4. 呼吸道护理:将室内湿度控制在50%~60%,温度保持18℃~21℃,可以缓解呼吸道粘膜干燥所致干咳等症状,并可预防感染;对痰粘稠难以咳出的病人可做雾化吸入,必要时加入抗生素和氨溴索,以控制感染和促进排痰。

六、心理护理:由于本病病程长,病人常情绪低落,因此在做好基础护理的同时要注意病人心理反应,消除悲观心理和忧虑情绪,鼓励以积极态度面对现实。认真讲解疾病知识,指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自我护理方法,以提高生活质量。

【健康指导】

1.饮食护理:应偏于甘凉滋润,多吃滋阴清热生津的食物,如豆豉、丝瓜、芹菜、黄花菜、鲜藕、甲鱼等清凉食物,水果如西瓜、甜橙、鲜梨等;口舌干燥者可以常含话梅、藏青果,或常饮酸梅汁、柠檬汁等生津解渴饮料;忌酒、茶、咖啡、油炸食物、羊肉、狗肉、鹿肉,以及姜、葱、蒜、辣椒、胡椒、花椒、茴香等;严禁吸烟。

2.生,每天早晚至少刷牙两次,选用软毛刷,饭后用牙签将食物的碎屑从牙缝中清除。忌烟酒、辛辣刺激性食物。为预防继发口腔感染和减少龋齿,可用朵贝尔液、2%碳酸氢钠液漱口,有龋齿及时修补。

3.保护眼睛。眼泪减少可引起角膜干涩、损伤、细菌感染。日间可用人工泪液4~5次,睡前可涂眼膏;多风天气外出时带防风镜,避免长时读书、阅报、看电视、电脑等。

4.皮肤,减少淋浴次数,选用中性浴品。沐浴后可适当用中性护肤液涂抹全身皮肤,防止瘙痒。

5.可引起肾小管损害,出现低血钾(腹胀、乏力、肠蠕动减慢,诱发肠麻痹、心动过速等症状)故定期监测血钾,并食用含钾高的水果及食物,如橘子、香蕉、肉、蛋、谷类。有时需终身服用药物补钾,以防低血钾发生。

6.日夜尿量,并记录。观察排尿时有无尿频、尿急、尿痛,每日清洗会阴,以防泌尿系感染。

7.累及鼻、气管、肺等可引起咽干、慢性的咳嗽、肺纤维化,可行雾化吸入,加强扩胸运动,学会正确咳痰方法,预防肺部感染。

8.定时开窗通风,时间15~30分钟,保证房间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

9.服药,不可擅自停药、减量、加量,注意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副作用。10.情舒畅及乐观情绪,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

11.宜多食含水量多、易消化、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不宜吃鹿茸、肉桂等燥性大的食物。秋季一天的补水量应2000~2400毫升,早上起床先喝700毫升水,可以稀释血液、清洁肠道。

12.定期复诊。

系统性硬化症

【观察要点】

1.全身表现低中度热,纳差版体重下降

2.皮肤表现开始水肿或紫红色水肿性水斑,逐渐硬化呈皮革状。病人从手指短开始,头面、躯干四肢均可发生皮损,一般风三期;

(1)水肿期:皮肤紧张变厚,呈硬性水肿、无压痛、皮纹消失,病变开始于手指、手背和面部,手指肿胀如腊肠样。

(2)硬化期:皮肤变硬、有腊样光泽,皮肤似版样。面部皮肤受侵,表情固定如假面具样,鼻尖似鹰嘴,口唇变薄收缩,口裂变小,90%的病人可出现雷诺现象。

(3)萎缩期:皮肤如羊皮纸样,皮下组织及肌肉萎缩变硬。四肢受侵,关节强直,呈爪型手,肘、膝关节屈曲、活动障碍。

3.骨关节与骨骼肌表现患病初期,可出现多关节痛或僵硬感,以膝关节或踝关节最为明显,常恶化和缓解交替出现,呈游走性或固定在几个关节。随着病情的进展,纤维素逐渐沉积在腱鞘和筋膜的表面,在膝关节处可听到骨摩擦音。骨骼肌受损的主要变现有四肢近端肌肉弥漫性疼痛,肌肉萎缩与肌无力。

4.内脏的表现

(1)胃肠道表现:胸骨后焼灼痛,反酸及吞咽食物后哽噎感,晚期出现权威肠道功能减退的表现如腹胀、间歇性腹泻、便秘等。

(2)非损害表现:胸膜炎、胸腔积液、肺动脉高压、肺间质纤维化。

(3)心脏损害;卡出现心包积液、心肌受损、心律失常。

肾脏损害较普通,是硬皮病的只要死亡原因之一,提示预后不佳,应早期重视,早期肾脏损害表现为轻度的蛋白尿或镜下血尿,逐渐发展为肾脏功能不全。

(4)其他请脏器的损害:如神经系统病变,三叉神经痛。

【护理措施】

1.卧床休息恢复及病人应安排下床活动,防止关节变形及肌肉萎缩,配合热水浴,按摩。

2.皮肤的护理保护皮肤以免受到伤害,对卧床不起的病人要定时翻身,在肢端或突起部位垫小棉垫,防止局部受压,血液循环不良,形成压疮和溃疡。3.保暖室内温度保持在22℃以上,冬天外出时戴口罩、帽子、着厚棉袄、厚袜子避免呆在过冷的环境中。

4.加强关节活动

(1)起床后进行15分钟热水浴。

(2)适当关节活动,最好在温水浴后,每次每个关节重复2次。

(3)尽量保持关节功能位,必要时可用夹板固定。

5.药物治疗的护理参照免疫科用药病人护理常规。

6.心理护理硬皮病是慢性疾病,晚期出现四肢僵硬、生活不能自理,容易出现悲观失望的情绪,影响病情和治疗。因此护士要多观察病人了解病情,多与病人沟通了解病人内心的需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健康教育】

1.摄入足够的营养,避免进硬的食物,戒烟。因吸烟可以英气小动脉痉挛,加重雷诺现象。忌饮咖啡,以免导致血管收缩。

2.卧床休息,冬季注意保暖,每天用热水洗手、洗脸。

3.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三餐后刷牙,使用软毛牙刷,防止损伤牙龈。4.制定一个适当的休息活动计划。

强直性脊柱炎

【观察要点】

1.全身表现发热、盗汗、乏力、食欲减退、消瘦、贫血和关节痛等。

2.关节病变表现疼痛,伴有关节周围肌肉痉挛,有僵硬感,晨起明显;也可夜间疼,经活动或服止痛剂缓解。随着病情发展,各脊柱段及关节活动受限和畸形,晚期整个脊柱和下肢变成强硬的弓形,向前屈曲。

3.关节外表现

(1)心血管表现:主动脉炎、心肌病、心包炎等。

(2)眼部病变:结膜炎、虹膜炎,表现为急性发作性疼痛、流泪、畏光等。(3)肺部病变:表现为咳嗽、气喘,甚至咯血。

(4)神经系统病变:由于脊柱强直及骨质疏松,易使颈椎脱位和发生脊柱骨折,而引起脊髓压迫症。

【护理措施】

1.休息休息是缓解症状,保护关节功能,促进康复的主要措施之一。睡眠时保持身体各部位处于功能位,不要支起受损关节,应去枕平卧或俯卧,睡硬板床。2.饮食宜食营养丰富的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贫血时适当增加含铁食物。3.心理护理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疾病,且脊柱弯曲畸形呈驼背,病人对自形象的变化造成思想包袱,心理压力大当治疗效果不好时往往易情绪激动或悲观失望。护士应多了解、观察病人的思想情况、情绪变化、多与病人交谈,帮助消除精神痛苦。

4.药物治疗的护理柳氮磺胺吡定可抑制病情活动,不良反应主要为消化道症状、皮疹、血象及肝功改变等,应嘱病人长期服用,不能因为症状缓解而停药。其他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甲氨蝶呤、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药参照免疫科用药病人护理常规。

【健康教育】

1.本病治疗从教育病人和家属着手,使其了解疾病的性质、大致病程、可采用的措施以及将来的预后,以增强抗病的信心和耐心,取得他们的理解和密切配合。2.注意日常生活中药维持正常姿势和活动能力,如行走、坐位和站立时应挺胸收腹,睡觉时不用枕或薄枕,谁硬板床,取仰卧位或俯卧位,每天早晚各俯卧半小时;做力所能及的劳动和体育活动;工作时注意姿势,防止脊柱弯曲畸形等。3.保持乐观情绪,消除紧张、焦虑抑郁和恐惧的心理;戒烟酒;按时作息。了解药物作用和不良反应。

4.体疗体育疗法对各种慢性疾病均有好处对AS更为重要。可保持脊柱生理弯曲,防止畸形;保持胸廓活动度,维持呼吸功能;保持骨密度和强度,防止骨质疏松和肢体废用性肌肉萎缩等,具体可做以下活动。

(1)深呼吸:每天早晨、工作时间及睡前均应常规做深呼吸运动,深呼吸可维持胸廓最大的活动度,保持良好呼吸功能。

(2)脊椎运动:头颈部可做向前、向后、向左、向右转动,以及头部旋转运动,以保持脊椎的正常活动度。

(3)腰椎运动: 每天做腰部运动、前屈、后仰、侧弯及左右旋转肢体,使腰部脊柱保持正常的活动度。

(4)肢体运动:可做俯卧撑、斜撑,下肢前屈后伸,扩胸运动及游泳等。游泳既有利于四肢运动,又有助于增加肺功能和使脊柱保持生理曲度,是AS最适合的全身运动。病人可根据个人情况采取适当的运动方式和运动量,开始运动时可能出现肌肉酸痛或不适,但运动后井段时间休息即可恢复。如疼痛持续2小时以上不能恢复,则表明运动过度,应适当减少运动量或调整运动方式。

(5)猫背运动:趴跪如猫状,低头尽量放松,同时拱背呈弓形,直至伸拉满意为止;恢复原位后,塌背仰头抬臀尽量拉伸至满意为止,重复5次。

5.物理治疗理疗一般可用热疗,如热水浴、水盆浴或淋浴、矿泉温泉浴等,以增加局部血液循环,是肌肉松弛,减轻疼痛,有利于关机活动,保持正常功能,防止畸形。

最新肿瘤血液科专科护理常规

肿瘤血液科专科护理常规目录 第一章 005 肿瘤病人护理 005 第一节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008 第二节胃癌 010 第三节原发性肝癌 012 第四节上消化道出血017 第五节常用的诊疗技术及护理 017 一、腹腔穿刺术 019 二、腰椎穿刺术第二章 022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护理 022 第一节贫血 025 一、缺铁性贫血 030 二、巨幼细胞贫血 033 三、再生障碍性贫血 038 四、溶血性贫血042 第二节出血性疾病 042 一、血友病 047 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049 第三节白血病 050 一、急性白血病 054 二.慢性白血病 056 第四节淋巴瘤 059 第五节多发性骨髓瘤066 第六节血液系统常用的诊疗技术及护理 066 一、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技术 069 二、静脉输液港技术 072 三、骨髓穿刺术 第三章 073 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病人的护理 073 第一节嗜铬细胞瘤 第四章 077 风湿性疾病病人的护理077 第一节系统性红斑狼疮第五章 083 化学治疗护理 083 第一节化学治疗一般护

理常规 085 第二节消化道肿瘤化学治疗护理常规 086 第三节乳腺癌化疗治疗护理常规 086 第四节肺癌化学治疗护理常规 088 第五节化学治疗药物不良反应的护理常规 第六章 091 介入治疗护理常规 091 第一节食管狭窄介入治疗的护理常规 092 第二节气管狭窄介入治疗的护理常规 093第三节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的护理常规 094 第四节动脉灌注治疗与动脉栓塞治疗前后护理常 第七章 097 生物治疗护理常规 第八章 098 靶向药物治疗护理常规 第九章 100 放射治疗护理 100 第一节放射治疗(简称放疗)一般护理常规 104 第二节肺癌放射治疗理常规 105 第三节乳腺癌放射治疗护理常规 105 第四节喉癌放射治疗护理常规 105 第五节脑肿瘤放射治疗护理常规 106 第六节鼻咽癌放射治疗护理常规 106 第七节食管癌放射治疗护理常规 107 第八节乳腺癌放射治疗护理常规 第十章 108 压疮的预防与护理 第十一章 111 静脉输血 第十二章 121 化疗药物配制时的防护措施与要求 第十三章 122 疼痛病人的护理 122 第一节疼痛概述 123 第二节影响疼痛因素

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一般护理

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一般护理 一、护理评估 1、有无黄疸、血红蛋白尿。 2、有无贫血、皮肤黏膜出血,出血的发生部位、主要表现形式、发展或消退情况。 3、有无发热、淋巴结肿大、脾大。 4、实验室检查:血小板计数、凝血时间。 二、护理措施 1、休息与活动:轻症或恢复期可适当活动,重症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 2、饮食护理:加强营养,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多种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 3、病情观察:观察有无发热、贫血及出血情况。 4、药物观察: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鼓励患者多饮水,促进尿酸排泄。 5、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防止皮肤破损,尽量减少和避免肌内注射,拔针后延长按压时间。 6、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湿润,用软毛牙刷刷牙,选择合适漱口液,于餐前、餐后及睡前含漱。 7、肛周护理:保持大便通畅,每次便后清洁肛周或用 1:5000 的高锰酸钾溶液坐浴,防止肛周感染。 8、预防感染:保持病室清洁及空气流通,注意保暖,防止受

凉,减少或限制探视,避免交叉感染, 9、出血的护理:肢体皮肤或深层组织出血可抬高肢体,以减少出血,深部组织血肿也可应用局部压迫方法止血。尽量少用注射药物,必须使用时在注射后用消毒棉球充分压迫局部直至止血。少量鼻出血可用干棉球或 1:1000 肾上腺素棉球塞鼻腔压迫止血,并局部冷敷,若出血不止,用油纱条做后鼻孔填塞。牙龈渗血时,可用肾上腺素棉球或明胶海棉片贴敷牙龈。牙龈出血时易引起口臭,使患者食欲或心情受影响,可用 1%过氧化氢液体漱口。 10、心理护理:加强沟通,减少焦虑及恐惧。三、健康指导要点 出血的预防:避免肢体的碰撞或外伤;拔针后延长按压时间;保持鼻腔湿润,勿用力擤鼻,避免用手枢鼻痂和外力撞击鼻部;用软毛牙刷刷牙,忌用牙签剔牙;避免情绪激动、剧烈咳嗽和和用力排便。四、注意事项 高热患者禁用酒精或温水擦浴。沐浴时水温不可过高和用力擦拭皮肤。若出现突然头痛、喷射性呕吐、视物模糊及意识障碍等颅内出血征象,应及时告知医生,配合抢救。

血液内科护理_常规

血液科护理常规 目录 第一节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P1 第二节缺铁性贫血………………………………………..P2 第三节再生障碍性贫血……………………………….…...P3 第四节出血性疾病…………………………………….…...P4 第五节白血病……………………………….……………...P5 第六节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护理………………………….P6

血液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第一节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血液系统疾病指原发或主要累及血液和造血器官的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常见症状和体征有贫血、皮肤黏膜出血、黄疸、血红蛋白尿、发热、淋巴结肿大、脾大等。 1.按科疾病病人的一般护理。 2.休息与活动:轻症或恢复期可适当活动,重症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 3.饮食护理:加强营养,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多种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 4.病情观察:观察有无发热、贫血及出血情况。若出现突然头痛、喷射性呕吐、视物模糊及意识障碍等颅出血征象,应及时告知医生,配合抢救。 5.药物观察: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鼓励病人多饮水,促进尿酸排泄。 6.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防止皮肤破损,尽量减少和避免肌注射,拔针后延长按压时间。 7.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湿润,用软毛牙刷刷牙,选择合适漱口液,于餐前、餐后及睡前含漱。 8.肛周护理:保持大便通畅,每次便后清洁肛周或用1:5 000的高锰酸钾溶液坐浴,防止肛周感染。 9.健康指导:使病人掌握与本病有关的基本知识,加强

心理护理,树立治疗信心。 10.预防感染:保持病室清洁及空气流通,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减少或限制探视,避免交叉感染。 第二节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是体用来制造血红蛋白的储存铁缺乏,血红蛋白合成量减少而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临床表现为疲乏无力、面色苍白、心悸气急、头晕眼花、纳差、腹胀、舌炎、口角炎等。其病因为慢性失血,铁吸收不良,摄入铁不足或需铁量增加。实验室检查示血清铁低于10.7/μmol/L。 1.按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一般护理。 2.休息与活动:轻、中度贫血者活动量以不感到疲劳、不加重症状为度,血红蛋白40g/L以下者应卧床休息。 3.饮食护理:补充营养和含铁量丰富的食物,如肉类、动物血、香菇、肝、豆类、蛋黄、菠菜等,要注意多样化及均衡饮食。 4.病情观察:观察贫血的一般症状,如全身倦怠,头晕,皮肤、黏膜苍白,心悸,呼吸困难,水肿等。 5.药物护理:口服铁剂宜饭后服用,避免与茶、咖啡、蛋类、乳类等食品同时服用。口服液体铁剂时应使用吸管,避免牙齿染黑。注射铁剂应采取深部肌注射,且经常更换注射部位。静脉注射铁剂的速度宜缓慢,匀速,备好急救药品

内科学题库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白血病

内科学题库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白血病 单选题 1.不属于诊断白血病的实验室检查是: A.外周血涂片分类 B.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 C.细胞免疫分型 D.谷草转氨酶测定 E.染色体分析 (标答:D) 2.某男,75岁,因发热伴乏力3天就诊,检查血常规发现白细胞3.1×109/L,血红蛋白85G/L,血小板68×109/L,涂片分类见原始细胞39%,诊断最可能为: A.类白反应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急性白血病 D.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E.粒细胞缺乏症 (标答:C) 3.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最多见于: A.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B.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C.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D.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E.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标答:D) 4.确诊急性白血病的依据是: A.发热、贫血、出血 B.肝脾及淋巴结肿大 C.胸骨压痛 D.血白细胞计数>10×109/L E.骨髓中原始细胞占非红系细胞的30%以上 (标答:E) 5.目前根治白血病最有希望的治疗措施是: A.化学治疗 B.放射治疗 C.介入治疗 D.全身放疗+强烈化疗 E.造血干细胞移植 (标答:E) 6.急性白血病并发的严重贫血,最迅速有效的治疗方法是: A.口服铁剂和叶酸 B.肌注维生素B12 C.输注红细胞悬液 D.应用蛋白同化激素刺激造血

E.化疗 (标答:C) 7.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和类白反应的主要鉴别要点是:A.有无高热 B.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是否>100×109/L C.外周血涂片是否见到中、晚幼粒细胞 D.中性粒细胞的胞浆中有无粗大颗粒 E.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阳性反应的高低 (标答:E) 多选题 1.与白血病的发病有关的因素是: A.含苯油漆 B.工业胶水 C.化疗药物 D.化学染发剂 E.氯霉素 (标答:A,B,C,D,E) 2.急性白血病并发出血的原因有: A.血管壁通透性降低 B.血小板生成减少 C.凝血因子合成减少

血液科 护理常规(全)

血液科疾病护理常规 一般疾病护理常规 1、按内科疾病一般护理指南执行 2、加强对常见症状得观察,包括营养状况,贫血程度,乏力,疲倦,活动后心悸,气促,头晕,皮肤与结膜与粘膜得色泽,出血征象,感染等。 3、了解病人得血象,骨髓象及实验室有关检查结果。 4、根据病情指导病人适当休息,适度活动,并有充足得睡眠时间。 5、按医嘱做好饮食护理,改善病人营养状况,提高机体抵抗疾病得能力。 6、加强感染得预防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 (2)病室内得空气,地面与用物表面,每日均应进行消毒处理,严防合并呼吸道感染。 (3)做好口腔,鼻腔,皮肤得清洁与护理,防止局部破损或感染。 (4)中性粒细胞缺乏者,宜住隔离室或层流室。 (5)对接受化疗者,静脉注射时保护血管,药物不可溢于皮下,并鼓励多饮水。 (6)出血严重者,应保持安静,卧床休息,穿刺与注射部位须加压止血,并协助医生进行止血处理,必要时做好输血准备。 危重疾病护理常规 1、危重患者入院时,护士要了解危重患者病情,查瞧患者神志,皮肤,粘膜,口腔,四肢活动情况,脉搏,呼吸,血压等情况,备好抢救仪器与物品。 2、正确安置患者,对骚动,意识不清得患者正确使用约束带并加用床档。 3、护士长协调,安排人力,必要时安排特护小组。 4、开放静脉通路2条,应用套管针,保持静脉通路通畅。 5、持续氧气吸入,保持气道通畅、 6、遵医嘱给予以多参数监护,48-72小时更换心电监护电极片一次,防止皮肤损伤,根据病情设置报警,监护参数界值、 7、监测患者意识,面色,皮肤末梢有无紫绀等、

8、护士严格执行各种操作规程,用药注意三查十对,杜绝差错得发生。 9、根据病情及时留置导尿管,观察并记录尿色,量,性质、 10、护士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病情变化时及时准确记录护理记录、严防并发症得发生。 11、详细准确记录出入量,按要求每8小时小结,24小时总结、 12、及时准确采集各种血,尿,便,痰及引流物标本并及时送检、同时密切关注化验结果。 13、护士应给予心理护理,与患者及家属交流,沟通,使之配合治疗。 14、危重患者病情及治疗观察要点,及时,准确地记录在护理记录上,并用书面,床头两种形式交接班。 糖尿病护理 【概念】 糖尿病就是一组由遗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得慢性代谢性疾病,由于胰岛B细胞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导致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引起体内糖蛋白,脂肪,水与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混乱,其特征为血液中含糖量过高及尿中有糖,久病科引起多系统损害。病情严重或应激时方生代谢混乱如酮症酸中毒等、【评估要点】 1、病情评估 (1)生命体征 (2)血糖监测 (3)有无酮症酸中毒 2、心理状况。 3、自理能力。 【护理措施】 1、低血糖发生较轻得病人,可用白糖或红糖25—50g,温水化开后喝下,十几分钟后症状可消失、 2、酮症酸中毒主要包括补液,注射胰岛素,针对诱发因素给予积极配合治疗,补钾及纠正酸中毒、 【健康指导】 1、告诉病人发生低血糖时得主要症状,处理方法及预防

血液系统护理常规试题

血液科护理常规试题 一、单选题 1.成人的主要造血器官是:A. A.骨髓 B.肝 C.脾 D.淋巴结 E.胸腺 2.贫血的定义是指单位容积的外周血液中E. A.循环血容量低于正常低限 B.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 C.红细胞数和红细胞比容低于正常 D.红细胞数和网织红细胞数低于正常 E.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和/或红细胞比容低于正常 3.贫血时病人皮肤及粘膜苍白,检查较为可靠的部位是E. A面颊、皮肤及上腭粘膜B手背皮肤及鼻腔粘膜C耳轮皮肤及口腔粘膜 D颈部皮肤及舌面E手掌皮肤、睑结合膜、口唇及指甲 4.各种贫血首要的护理措施是 D. A.高热量饮食 B.高蛋白饮食 C.补铁 D.休息 E.补叶酸 5.急性白血病出血的主要原因是:A. A.血小板减少 B.白血病细胞浸润 C.感染 D.免疫下降 E.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6. 急性白血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有:A. A.贫血,发热,出血,肝、牌和淋巴结肿大 B.贫血,出血,肝、牌和淋巴结肿大,肾功能衰竭 C.贫血,发热,肝、脾和淋巴结肿大,蛋白尿 D.发热,出血,肝、牌和淋巴结肿大 E.贫血,乏力,出血,肾功能衰竭 7.对多发性骨髓瘤的健康指导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A 病人易出现病理性骨折,故应卧床休息,应使用软床垫; B 应注意劳逸结合,要避免过度劳累、做剧烈运动; C 适度活动可促进肢体血液循环和血钙在骨骼的沉积,减轻骨骼的脱钙; D 注意预防感染,一旦出现发热或活动后出现剧烈疼痛,应及时就诊。 8. 护理白血病化疗病人的措施中,下列哪项不妥:D. A.化疗药液必须现用现配 B.呕吐后鼓励进食 C.严密观察血象变化 D.有明显脱发者应暂停化学治疗 E.定期作肝功能检查 9. 患者,女性,24岁,确诊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3年余。目前贫血、出血明显加重,脾迅速肿大. 护士为其提供的护理措施中,不妥的是D. A.适当限制活动 B.预防各种创伤 C.尽量减少肌肉注射 D.保持鼻黏膜湿润,清除鼻腔内血痂 E.摄入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素、易消化饮食 10.再生障碍性贫血与急性白血病的主要区别为: B A.全血细胞减少 B.有无肝脾肿大 C.网织红细胞缺乏 D.外周血中有无幼稚细胞 E.骨髓象特点 11.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预防性治疗,鞘内注射常用药物是: C. A.环磷酰胺 B.柔红霉素 C.甲氨蝶呤 D.长春新碱 E.泼尼松 12.下列哪种白血病易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病变: E. A.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 D.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E.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13.对于急性白血病护理最重要的措施是预防和观察: B. A.药物不良反应 B.颅脑出血 C.感染情况 D.贫血情况 E.口腔溃疡 14.白血病病人的健康指导不正确的是: E. A.指导病人加强营养 B.向病人说明坚持用药的重要性 C.向病人解释化疗的不良反应 D.指导病人定期复查血象 E.若化疗药物漏于皮下应立即用普鲁卡因局部封闭 15.某急性白血病病人,经治疗后在缓解期出现头痛、恶心、呕吐、视力障碍、瞳孔改变。最可能发生A.

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练习题2

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练习题 一、A1 1、过敏性紫癜最常见的是哪种类型 A、紫癜型 B、腹型 C、关节型 D、肾型 E、混合型 2、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最常见于 A、幼儿 B、儿童 C、育龄期女性 D、壮年男性 E、老年人 3、下列药物禁用于ITP病人的是 A、强的松(泼尼松) B、阿莫西林 C、红霉素 D、阿司匹林 E、地西泮 4、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表现不包括 A、儿童多见 B、常有发热 C、皮肤黏膜出血 D、便血、尿血 E、关节痛 5、巨幼细胞贫血患者哪项治疗最佳 A、肌注维生素B12 B、口服铁剂治疗 C、输血治疗 D、激素治疗 E、丙酸睾酮治疗 6、急性白血病患者出现头痛、恶心、呕吐、颈项强直等症状常提示 A、颅内出血 B、败血症 C、上消化道出血 D、脑膜白血病 E、脑栓塞 7、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早期突出表现为

C、出血与感染 D、骨髓增生减低 E、食欲减退 8、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一般不会出现 A、进行性贫血 B、肝、脾、淋巴结肿大 C、出血 D、全血细胞减少 E、感染 9、缺铁性贫血治疗最重要的是 A、补充铁剂 B、病因治疗 C、脾切除 D、少量输血 E、肌内注射维生素B12 10、输入贮存过久的库存血时,易引起 A、高钠血症 B、低钙血症 C、低钾血症 D、高钾血症 E、低钠血症 11、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时下列哪项不正确 A、部分患者可做脾切除 B、感染时用氯霉素 C、输新鲜血 D、做骨髓移植 E、注射丙酸睾酮 12、治疗急性白血病时要保护静脉的原因是 A、避免败血症 B、避免出血 C、有利于长期静脉注射 D、避免静脉炎 E、防止血管充盈不佳 13、缺铁性贫血的症状及体征下列哪项描述不正确 A、皮肤皱缩 B、毛发干枯 C、出血 D、舌痛 E、口腔炎

血液内科护理常规

血液内科护理常规 目录 第一节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P1 第二节缺铁性贫血………………………………………..P2 第三节再生障碍性贫血……………………………….…...P3 第四节出血性疾病…………………………………….…...P4 第五节白血病……………………………….……………...P5 第六节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护理………………………….P6 血液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第一节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血液系统疾病指原发或主要累及血液和造血器官的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常见症状和体征有贫血、皮肤黏膜出血、黄疸、血红蛋白尿、发热、淋巴结肿大、脾大等。 1.按内科疾病病人的一般护理。 2.休息与活动:轻症或恢复期可适当活动,重症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 3.饮食护理:加强营养,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多种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 4.病情观察:观察有无发热、贫血及出血情况。若出现突然头痛、喷射性呕吐、视物模糊及意识障碍等颅内出血征象,应及时告知医生,配合抢救。 5.药物观察: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鼓励病人多饮水,促进

尿酸排泄。 6.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防止皮肤破损,尽量减少和避免肌内注射,拔针后延长按压时间。 7.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湿润,用软毛牙刷刷牙,选择合适漱口液,于餐前、餐后及睡前含漱。 8.肛周护理:保持大便通畅,每次便后清洁肛周或用1:5 000的高锰酸钾溶液坐浴,防止肛周感染。 9.健康指导:使病人掌握与本病有关的基本知识,加强心理护理,树立治疗信心。 10.预防感染:保持病室清洁及空气流通,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减少或限制探视,避免交叉感染。 第二节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是体内用来制造血红蛋白的储存铁缺乏,血红蛋白合成量减少而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临床表现为疲乏无力、面色苍白、心悸气急、头晕眼花、纳差、腹胀、舌炎、口角炎等。其病因为慢性失血,铁吸收不良,摄入铁不足或需铁量增加。实验室检查示血清铁低于10.7/μmol/L。 1.按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一般护理。 2.休息与活动:轻、中度贫血者活动量以不感到疲劳、不加重症状为度,血红蛋白40g/L以下者应卧床休息。 3.饮食护理:补充营养和含铁量丰富的食物,如肉类、动物血、香菇、肝、豆类、蛋黄、菠菜等,要注意多样化及均衡饮食。

内科学整理-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

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 贫血 贫血的定义:贫血是机体红细胞总量减少,不能对组织器官充分供氧的一种病理状态。是指外周血单位体积血液中的血红蛋白量、红细胞计数及血细胞比容低于可比人群正常值的下限 按贫血的程度将贫血分为轻度(Hb>90g/L),中度(Hb 60~90g/L),重度(Hb 30~60g/L)和极重度(Hb<30g/L) (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 MCHC)进行分类 类型举例 大细胞性贫血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 肝疾病 正常细胞性贫血再障、急性失血、溶贫、骨髓病性贫血 单纯小细胞性贫血缺铁、地中海贫血、铁粒幼细胞贫血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慢性病贫血(部分) 缺铁性贫血IDA 因体内铁储备耗竭,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引起的贫血称为缺铁性贫血。育龄和妊娠妇女发病率最高。 铁的吸收:Fe3+(肠腔)→Fe2+(肠细胞)→Fe2+(出细胞)→Fe3+(血浆)+运铁蛋白→Fe3+(幼红细胞)→Fe2+(血红素)/Fe3+(铁蛋白) 铁的分布: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储存铁(铁蛋白、含铁血黄素)、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细胞色素氧化酶、运铁蛋白 临表:①一般表现:皮肤粘膜苍白、乏力心悸头晕耳鸣眼花,体能↓等 ②皮肤粘膜及其附属器:指甲变薄脆,呈扁平甲、反甲或匙状甲,舌炎等 ③各系统表现:心悸气短;食欲↓腹泻便秘胃炎等;异食癖为特殊表现 MCV<80fl,MCH<26pg,MCHC<32%),红细胞大小不一,细胞中心淡染区扩大;白细胞正常;网织红细胞正常或略 ②骨髓象:红系造血轻中度活跃,以中晚幼红细胞增生为主。幼红细胞体积小、外形不规则。成熟红细胞同外周血。细胞内外铁↓ ③生化检查:血清铁↓、总铁结合力↑、运铁蛋白饱和度↓、红细胞游离原卟啉 ↑、FEP/Hb比例↑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试题及答案02

第五章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护理【A1型题】 1.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常见于 A.巨幼细胞贫血 B.缺铁性贫血 C.溶血性贫血 D.失血性贫血 E.再生障碍性贫血 2.我国最常见的的贫血类型为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巨幼细胞性贫血 C.缺铁性贫血 D.恶性贫血 E.溶血性贫血 3.含铁量最少的食物是 A.蛋黄 B.牛奶 C.豆类 D.黑木耳 E.瘦肉 4.体内铁吸收的主要部位是 A.胃 B.十二指肠及空肠上端 C.空肠下端 D.结肠 E.直肠

5.缺铁性贫血的主要病因是 A.慢性失血 B.铁的摄入不足 C.铁的吸收不良 D.铁的需要量增加 E.骨髓造血功能下降 6.导致女性缺铁性贫血最常见的原因是 A.妊娠 B.胃大部分切除术后 C.育龄妇女 D.月经过多 E.缺乏维生素B12 7.最能反映贫血的实验室检查指标是 A.红细胞计数 B.红细胞沉降率 C.网织红细胞计数 D.血红蛋白定量 E.血清蛋白定量 8.可准确反映贫血患者体内贮存铁情况,能作为缺铁依据的指标是 A.血清铁蛋白 B.含铁血黄素 C.血清铁 D.总铁结合力 E.骨髓铁染色 9.彻底治疗缺铁性贫血的关键在于 A.给予含铁丰富食物 B.口服铁剂

C.注射铁剂 D.去除病因 E.应用应用糖皮质激素 10.补充铁剂治疗贫血最佳给药途径是 A.静脉注射 B.肌肉注射 C.皮下注射 D.皮内注射 E.口服 11.口服硫酸亚铁必有的不良反应是 A.黑便 B.便秘 C.腹泻 D.破坏牙釉 E.腹痛 12.贫血最突出的体征是 A.头晕 B.记忆力减退 C.皮肤黏膜苍白 D.心悸 E.耳鸣 13.贫血病人皮肤粘膜苍白最易观察的部位 A.面颊 B.口腔粘膜 C.前胸 D.睑结膜、口唇、甲床 E.手背

感染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精选.

第六章感染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一、感染科一般护理常规 【一般护理】 一、.环境护理: 1.病房环境保持安静整洁通风良好 2.不同类型传染病要分开收治,并按疾病的传染特点作好消毒隔离 3.病房配置血压计,听诊器,严禁不同病房交换或混用,定期消毒 4.病房配置快速手消,每次护理操作前后和离开病房进行手消毒 5.患者分泌物呕吐物等用含氯消毒液按比例配制浸泡消毒后及时处理 6.医疗废物分类放置 7.根据传染病病原体特点及实验室检查要求,正确采集和送检标本 二、休息:急性期卧床休息,症状消失后逐步恢复活动 三、饮食:清淡易消化低脂肪营养饮食 四、心理护理:开展心理护理,稳定患者情绪,配合治疗 五、健康宣教:详细介绍病房环境,探视制度,对患者进行消毒隔离指导,疾病知识教育 【专科护理】 加强巡视,密切病情变化,根据疾病临床特点,重点观察体温,热型变化及伴随症状:皮肤颜色皮疹黏膜疹的特点:毒血症,菌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及脱水和呼衰的临床表现 【高热护理】 1.卧床休息 2.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3.鼓励多引水,出汗多要补充足够的水分 4.降温,向患者解释发热原因和降温的措施 【皮疹护理】 1.卧床休息 2.饮食,避免辛辣食物 3.观察皮疹性质数量部位的变化几伴随症状 4.皮肤护理,衣服宽松,床单位整洁,保持皮肤的清洁,用温水擦浴,进碱性肥皂,修剪指甲,皮肤瘙痒避免抓挠,结痂让起自行脱落,不可强行撕脱 【腹泻护理】 1.观察腹泻次数,量,,性状,评估脱水状况 2.注意血压,脉搏变化,记录出入量,纠正水电解质失横 3.卧床休息 4.肛周皮肤护理,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局部涂擦凡士林油膏 5.标本采集,选取脓血,黏液部分,及时送检. 【意识障碍护理】 1.病情观察,判断意识障碍程度,躁动者作好安全防范,昏迷者进行脑科观察瞳孔,角膜反射,匡 上压痛反应 2.床头抬高,15_30,头偏向一侧 3.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气吸入,有义齿者取下,出现舌后缀者用 舌钳拉出,并用防舌后缀的口咽通气管保持呼吸道通畅 4.营养支持,留置胃管性鼻饲 5.预防并发症护理,加强翻身防压疮,保持口腔,会阴的清洁

血液系统护理常规试题

D. 淋巴结 E. 胸腺 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 红细胞数和网织红细胞数低于正常 血液科护理常规试题 一、 单选题 D. 成人的主要造血器官是: A. B. 骨髓 B. 肝 C. 脾 E. 贫血的定义是指单位容积的外周血液中 E. E. 循环血容量低于正常低限 B. D. 红 细胞数和红细胞比容低于正常 D. E. 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和/或红细胞比容低于正常 F. 贫血时病人皮肤及粘膜苍白,检查较为可靠的部位是 E. A 面颊、皮肤及上 腭粘膜 B 手 背皮肤及鼻腔粘膜 C 耳轮皮肤及 口腔粘 膜 D 颈部皮肤及舌面 E 手掌皮肤、睑结合膜、口唇及指甲 G. 各种贫血首要的护理措施是 D. A.高热量饮食 B.高蛋白饮食 C.补铁 D.休息 E.补叶酸 H. 急性白血病出血的主要原因是: A. A.血小板减少 B.白血病细胞浸润 C.感染 D.免疫下降 E.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I. 急性白血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有: A. A.贫血,发热,出血,肝、牌和淋巴结肿大 B.贫血,出血,肝、牌和淋巴 结肿大,肾功能衰竭 1. 贫血,发热,肝、脾和淋巴 结肿大,蛋白尿 D.发热,出血,肝、牌和淋巴结肿大 E. 贫血,乏力,出血,肾功能衰竭 J. 对多发性骨髓瘤的健康指导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A 病人易出现病理性骨折,故应卧床休息,应使用软床垫; B 应注意劳逸结合,要避免过度劳累、做剧烈运动; C 适度活动可促进肢体血液循环和血钙在骨骼的沉积,减轻骨骼的脱钙; D 注意预防感染,一旦出现发热或活动后出现剧烈疼痛,应及时就诊。 K. 护理白血病化疗病人的措施中,下列哪项不妥: D. A.化疗药液必须现用现配 B.呕吐后鼓励进食 C.严密观察血象变化 D. 有明显脱发者应暂停化学治疗 E. 定期作肝功能检查 L. 患者,女性, 24岁,确诊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3 年余。目前贫血、出血明显加重,脾迅速肿大 护士为其提供的护理措施中,不妥的是 D. A .适当限制活动 B. 预防各种创伤 C. 尽量减少肌肉注射 E. 保持鼻黏膜湿润,清除鼻腔内血痂 E. 摄入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素、易消化饮食 M. 再生障碍性贫血与急性白血病的主要区别为: B A.全血细胞减少 B.有无肝脾肿大 C. 网织红细胞缺乏 D.外周血中有无幼稚细胞 E.骨髓象特点 N.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预防性治疗,鞘内注射常用药物是: C. A.环磷酰胺 B.柔红霉素 C.甲氨蝶呤 D.长春新碱 E.泼 尼松 O. 下列哪种白血病易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病变: E. A.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 D.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E.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P. 对于急性白血病护理最重要的措施是预防和观察: B.

血液系统疾病概述

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 一、血液和造血系统结构与功能特点 二、血液病的常见症状和体征 三、血液系统疾病的的范围及分类 四、血液病的实验室检查 五、血液病的防治 六、环境因素对造血系统的影响 重点掌握:贫血、白血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概念。 一、血液和造血系统结构与功能特点 1.造血组织与造血功能 2.各种造血组织的主要结构与功能 3.血细胞的生成及发育 血液的成分 血型 1.造血组织与造血功能 是指生成血细胞的组织,包括骨髓、胸腺、淋巴结、肝脏、脾脏、胚胎及胎儿的造血组织。各种血细胞均起源于多能造血干细胞。人出生后,血细胞几乎都在骨髓内形成。 造血组织 2.各种造血组织的主要结构与功能 骨髓为人体的主要造血器官。 骨髓 红髓(造血组织) 黄髓(脂肪组织) 新鲜骨的构造 3.血细胞的生成及发育 血细胞的生成要经历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增殖、分化、成熟、释放 血细胞发生 粒细胞、红细胞、单核细胞、和血小板 多能造血干细胞 定向多能造血干细胞 祖细胞 成熟非增殖血细胞 造血细胞等级结构模式 淋巴器官 淋巴细胞的分化经历3个不同的阶段 第一阶段在骨髓 多能干细胞 第二阶段迁延 淋巴系干细胞 胸腺 T细胞 骨髓B细胞 第三阶段在外周分化发挥其免疫功能 脾脏具有贮存血液、阻留衰老的红细胞、产生抗体、以及参与血细胞生成与调节等作用。

二、血液病的常见症状和体征 1.血液病的特点 ①血液病的症状和体征常无特异性 ②继发性血液学异常比较常见 ③实验室检查对血液病的确诊很重要 2.血液病常见的症状与体征 ①贫血病理基础即血液携氧能力降低,组织缺氧。临床表现为皮肤粘膜苍白,头痛、眩晕、眼花、耳鸣、食欲减退、四肢乏力、记忆力下降等;严重者伴心慌、气短。 ②出血倾向 a.周身出血; b.出血程度与创伤程度不成比例; c.自发性出血 ③发热由于白细胞的数量和质量异常易合并感染。 ④黄疸如溶血性黄疸,常伴酱油色血红蛋白尿。 ⑤骨痛特别是胸骨、脊柱骨、盆骨、四肢骨的疼痛,常与血液病有关。 ⑥脾大见于异常细胞的浸润、恶性增生,髓外化生,脾功能亢进等。 ⑦淋巴结肿大如白血病、淋巴瘤等。应注意与急慢性感染引起的淋巴结炎、淋巴结结核、淋巴结转移癌等相鉴别。 ⑧皮肤表现注意皮肤的颜色、皮下结节等。 三、血液系统疾病的范围及分类 1.血液病及其范围 血液系统疾病指原发(如白血病)或主要累及(如缺铁性贫血)血液和造血组织及器官的疾病。 血液病范围包括各类贫血,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的异常,各种良、恶性白细胞疾病,各类出、凝血性疾病,以及血浆中各种成分发生异常所致的疾病。 2.血液系统疾病的分类 ①红细胞疾病如各种贫血、红细胞增多症 ②白细胞疾病如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 ③出凝血性疾病分为血小板异常、凝血功能障碍及血管壁异常 ④血栓性疾病如动脉、静脉和微循环血栓形成、血栓栓塞病如肺、脑、脾、肾等器官的栓塞。 贫血(anemia) 定义:是指外周血单位体积血液中的血红蛋白(Hb)量、红细胞(RBC)计数及血细胞比容(Hct)低于可比人群正常值的下限。 国内诊断贫血的标准 几种贫血的含义

血液科护理常规

血液科护理常规 一、一般护理 1、执行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2、病情轻或缓解期病人适当休息,病情严重者,需卧床休息。 3、按医嘱给营养丰富、易消化饮食。贫血严重者给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4、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意病人是否有贫血、出血倾向、发热、寒战等症状,有出血倾向的病人应防止发生外伤,大出血的病人随时测量脉搏、呼吸及血压,并做详细记录。随时准备好抢救物品及药物,以协助医生进行抢救。 5、耐心细致地作思想工作,解除病人的忧虑,使其振奋精神,密切配合治疗。 6、病室环境保持清洁、空气清新、阳光充足,注意保暖,防止受凉。粒细胞缺乏症的病人,应住隔离室,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限制探视,以避免交叉感染。 7、定期更换衣服及床单,用温水擦浴,保持皮肤清洁、干爽,长期卧床病人应定期翻身,以免发生褥疮。 8、嘱病人每日刷牙,有出血倾向或牙龈炎的病人,用大头棉签擦洗口腔。应勤漱口,有溃病时可涂2%碘甘油、锡类散、冰硼散等。 9、使用化疗药物或放射治疗的病人,要注意观察疗效及反应,并嘱病人多饮水,加强利尿促进尿酸的排泄。 10、按医嘱准备并协助医生做好各种治疗,同时留取标本及时送检。 11、对住院病人进行卫生宣传教育,鼓励出院病人坚持治疗,定期复查,预防疾病复发。 二、贫血 1、执行造血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轻度贫血者适当休息,重度贫血者以卧床休息为主,在蹲、卧位后,不宜骤然坐、立,以免发生脑缺氧而引起晕厥,极度贫血者应绝对卧床休息。 3、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及含无机盐丰富饮食,按照贫血原因选用富含某种造血因子的饮食。嘱病人食用瘦肉、豆类、肝、肾、新鲜水果及蔬菜等。 4、注意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的变化,发现有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生。 5、病人抵抗力较弱,易发生口腔感染,故应注意口腔卫生,饭前饭后、晨起、睡前漱口。有溃疡时可用抗菌素溶液漱口。口腔出血时用消毒棉签代替牙刷,以免口腔感染。 6、按时用温水擦浴,保持皮肤清洁,并涂油滋润以防止皮肤干裂发生出血或引起感染。 7、预防感染,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阳光充足,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定期空气消毒,并与传染病人隔离,以免发生交叉感染。 8、需要输血治疗,应做好输血前准备,并密切观察输血反应。 三、出血性疾病 1、执行造血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出血明显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以免活动过度或外伤使出血加剧。 3、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C的饮食,避免刺激性及易过敏饮食,有消化道出血者应暂禁食。 4、对有出血倾向的病人应床前交班,严密观察出血部位、观察意识、脉搏、呼吸、血压及

血液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血液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血液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1、按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含丰富维生素、无刺激和易消化的饮食。化疗期间或食欲不振时,给予清淡饮食;胃肠道出血者按医嘱禁食。 3、及时做好专科各项检查或治疗护理,遵医嘱正确采集各种血液和体液标本,高热患者采集血液标本做细菌培养或药敏试验,做好患者的健康指导。 4、活动与休息护理贫血症状明显、重度贫血或贫血发生迅速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中度贫血或慢性贫血应限制活动多卧床休息;轻度贫血应限制剧烈活动,适当休息,活动量以不感到疲劳为原则,气促时给予吸氧。 5、感染的护理 ①高热者予冰袋物理降温,避免乙醇擦浴应用能引起白细胞减少的退热药物。及时更换被服,并注意保暖,以免受凉感冒; ⑨坚持定期环境消毒,限制探视,白细胞低下时可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有条件者入住洁净层流室,防止交叉感染 ③鼓励并指导患者早晚刷牙,宜用软毛牙刷,坚持用漱口液漱口。对牙龈出血的患者,口腔护理2次/天; ④注意肛门及外阴部的清洁卫生,便后及每晚睡前用1:2000氯己定液或1:5000P粉溶液坐浴,防止肛门周围脓肿。 6、出血的护理出血严重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尽量减少局部注射。鼻腔

出血者可给予1%麻黄碱棉球局部压迫止血,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咳嗽和便秘。遵医嘱输成分血或血小板,严密观察输血不良反应并及时处理。 7、化疗的护理化疗期间,注意保护患者静脉,避免药物外渗。严格遵守用药的顺序、时间、剂量,观察化疗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鼓励患者多饮水,加强利尿以促进尿酸的排泄,防止出血性膀胱炎、尿酸性肾病等。 8、保持急救药品、物品的完好,做好急救准备。 二、贫血护理常规 按内科及血液内科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了解患者有无引起贫血的因素,如营养状况及有无偏食、饭后饮浓茶等习惯;有无出血、黑便、酱油色尿、妇女月经过多:有无化学毒物、放射线物质或特殊药物接触史;家族中有无类似的贫血患者及有无慢性炎症、感染、肝肾疾病、结缔组织病及恶性肿瘤的病史。 2、评估贫血的临床症状,如早期表现为疲乏、闲倦、软弱无力;贫血严重时可出现发热;贫血影响到心血管系统表现为活动后心悸、气促;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为头痛、头晕、目眩、耳鸣、注意力不集中及嗜睡等:消化系统表现食欲减退、腹胀、恶心等:其他如皮肤干燥、毛发枯干、月经失调等。重点观察皮肤黏膜是否苍白,有无黄染;淋巴结、肝、脾是否肿大及心脏是否有杂音:指甲无变平或凹陷;舌乳头有无萎缩等。 3、了解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血涂片骨髓检查等结果。

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51 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观察要点】 1.观察病人四肢、皮肤及口腔黏膜有无瘀点和瘀斑。 2.观察肝、脾淋巴结肿大程度。 3.观察有无关节变形、活动障碍。 4.观察有无胸骨压痛、牙龈肿胀、眼球突出等症状。 5.观察血象改变如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 6.观察药物治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护理措施】 1.按内科疾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2.饮食按医嘱贫血严重者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易消化饮食。 3.贫血的护理贫血症状明显,重度贫血或贫血发生迅速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中度贫血或慢性贫血应限制活动多卧床休息。轻度贫血应限制剧烈活动,适当休息,活动量以不感到疲劳为原则,气促时给予吸氧。 4.感染的护理 (1)高热病人可给予物理降温或遵医嘱药物降温,禁用酒精擦浴。降温过程中病人出汗多,应及时更换床单、衣服,并注意保暖,以免受凉感冒。 (2)注意保护性隔离,病室内予以紫外线消毒,每日1次,严格执行无菌操作。(3)鼓励并指导病人早晚刷牙,宜用软毛牙刷。进餐前后和睡前给予0.5%甲硝唑和2.5%碳酸氢钠交替漱口。对牙龈出血的病人,口腔护理每日3次。对口腔溃疡的病人用1%的碘甘油或锡类散、甲紫(龙胆紫)涂敷。有真菌感染时,可用2.5%制霉素甘油,饭后涂敷,每日3次。 (4)注意肛门、外阴部卫生,便后及每晚用0.05%氯已定碘(洗必泰)坐浴,以防肛周脓肿。 5.出血的护理出血严重者,应绝对卧床休息,肌内注射局部须注意加压止血,鼻咽部出血严重者,及时给予止血,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咳嗽和便秘。鼻腔干燥时可用棉签蘸少许液体石蜡或抗生素软膏涂擦或给予薄荷油滴鼻,每日4次。 6.化疗的护理接受化疗者,注意保护血管,腐蚀性药物不得溢于皮下,并鼓励病人每日多饮水,以促进尿酸排泄,防止出血性膀胱炎、尿酸性肾病。 【健康教育】 1.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树立战胜疾病的性。适当、规律的运动,劳逸结合。 2.注意天气变化,适当增减衣物,防止感冒。定期到门诊复查,定期遵医嘱巩固化疗。 贫血 【观察要点】 1.观察组织缺氧症状活动后心悸气促,皮肤黏膜苍白,全身肌无力、低热、

血液科疾病护理常规

第六节血液科疾病护理常规 一、缺铁性贫血护理 (一)概念 缺铁性贫血是体内贮存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一般表现为头晕乏力、面色苍白、心悸气短、耳鸣等;特殊表现有:组织缺铁表现如皮肤干燥、角化、萎缩、无光泽,毛发干枯易脱落,指甲扁平、不光整、脆薄易裂甚至出现反甲或匙状甲;黏膜损害多表现为口角炎、舌炎、舌乳头萎缩,可有食欲下降,严重者可发生吞咽困难;神经、精神系统异常儿童较明显,如过度兴奋、易激惹、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发育迟缓、体力下降等;少数患者可有异食癖;约1/3患者可发生末梢神经炎或神经痛,严重者可出现智力发育障碍等。 (二)护理措施 1.休息与活动: (1)轻、中度贫血或慢性发生的贫血患者,活动量以不感到疲劳为度。 (2)重度贫血或贫血发生急骤,绝对卧床休息,床上适量活动,以减少氧的消耗。 2.饮食: (1)摄入含铁丰富的食物:动物肝脏、红色肉类、蛋黄等含铁较高的动物性食物;香菇、菠菜、红枣、核桃仁等植物性食物。 (2)高蛋白食物:进食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动物肝脏、瘦肉类、蛋类及奶类和豆类食物。每天摄入的蛋白质的量为80g左右。 (3)含脂肪的食物:动物油、花生油、橄榄油等。每天的量为50g为宜。

(4)多食新鲜水果、蔬菜。 (5)用铁锅做菜增加铁的吸收。 3.用药护理 (1)口服铁剂护理:一般首选硫酸亚铁,坚持规则、,定量用药。 A:有消化道疾病、有消化道反应患者于进餐时或进餐后服用。 B:禁饮茶、以免茶中鞣酸与铁结合成不溶性铁;应避免与牛奶同服,因牛奶含磷较高,影响铁的吸收。 C:口服10%枸椽酸铁胺溶液用吸管服用,以免将牙染黑。向患者解释口服铁剂后会出现黑便,是由于铁盐与肠内硫化氢作用而产生黑色硫化铁所致。 D:口服铁剂治疗一周后血红蛋白开始上升,网织红细胞增加为有效的指标;约8~10周血红蛋白可达正常,但仍应继续治疗3~6个月,才能补足体内贮存铁,以免复发。 (2)注射铁剂护理: A:不要在皮肤暴露部位注射。 B:抽取药液入注射器后,更换针头注射,深部肌肉注射。 C:注射铁剂可出现局部肿痛、恶心、面部潮红、肌肉关节痛、荨麻疹,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故注射时应备有肾上腺素。 4.病情观察: (1)观察患者头晕乏力、心悸气短、耳鸣等自觉症状有无减轻。 (2)观察患者面色是否红润。 (3)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浓度、网织红细胞;铁代谢的指标变化。

血液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第六节血液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一、血液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含丰富维生素、无刺激和易消化的饮食。化疗期间或食欲不振时,给予清淡软食;胃肠道出血者按医嘱禁食。 2.及时做好专科各项检查或治疗护理,遵医嘱正确采集各种血液和体液标本,高热患者采集血液标本做细菌培养或药敏试验,做好患者的健康指导。 3.活动与休息护理贫血症状明显、重度贫血或贫血发生迅速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中度贫血或慢性贫血应限制活动多卧床休息;轻度贫血应限制剧烈活动,适当休息,活动量以不感到疲劳为原则,气促是给予氧气吸入。 4.感染的护理①高热者予冰袋物理降温,避免乙醇擦浴及应用能引起白细胞减少的退热药物。及时更换被服,并注意保暖,以免受凉感冒;②坚持定期环境消毒,限制探视,白细胞底下时可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有条件者入住洁净层流室,防止交叉感染;③鼓励并指导患者早晚刷牙,宜用软毛牙刷,坚持用漱口液漱口。对牙龈出血的患者,口腔护理2次/d;④注意肛门及外阴部的清洁卫生,便后及每晚睡前用1:5000PP 粉溶液坐浴,防止肛门周围脓肿。 5.出血的护理出血严重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尽量减少局部注射。鼻腔出血者可给予1%麻黄碱棉球局部压迫止血,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咳嗽和便秘。遵医嘱输成分血或血小板,严密观察输血不良反应并及时处理。 6.化疗的护理化疗期间,注意保护患者静脉,避免药物外渗,严格遵守用药的顺序、时间、剂量,观察化疗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鼓励患者多饮水,加强利尿以促进尿酸的排泄,防止出血性膀胱炎、尿酸性肾病等。 7.保持急救药物、物品的完好,做好急救准备。 二、贫血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了解患者有无引起贫血的因素,如营养状况及有无偏食、饭后饮浓茶等习惯;有无出血、黑便、酱油色尿、妇女月经过多;有无化学毒物、放射线物质或特殊药物接触史;家族中有无类以的贫血患者及有无慢性炎症、感染、肝肾疾病、结缔组织病及恶性肿瘤的病史。 2.评估贫血的临床症状,如早期表现为疲乏、困倦、软弱无力;贫血严重时可出现发热;贫血影响到心血管系统表现为活动后心悸、气促;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为头痛、头晕、目眩、耳鸣注意力不集中及嗜睡等;消化系统表现食欲减退、腹胀、恶心等;其他如皮肤干燥、毛发枯干、月经失调等。重点观察皮肤黏膜是否苍白有无黄染;淋巴结、肝、脾是否肿大及心脏是否有杂音;指甲有无变平或凹陷;舌乳头有无萎缩等。 3.了解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血涂片骨髓检查等结果。 4.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和心理状态。 护理措施 1.依据贫血患者的具体状况给予休息和活动。贫血症状明显、重度贫血或贫血发生迅速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中度贫血或慢性贫血应限制活动,多卧床休息;轻度贫血应限制剧烈活动,适当休息,活动量以不感到疲劳为原则。 2.饮食按照贫血患者饮食原则,结合贫血的原因补充缺乏物质和调整饮食结构。如对于营养不良性贫血,给予富含铁、叶酸或维生素B12的饮食;口腔炎、舌炎患者进温热软食。重型再障患者有出血倾向,宜给予无渣半流食物;高热或消化道出血时,应给予无渣或流质饮食;消化道出血严重时,应禁食。 3.遵医嘱正确给予治疗贫血药物,及时评价药物疗效及注意其副作用。口服铁剂时,应饭后服用,以减少对胃肠道不良反应,禁与茶同服,影响吸收;口服铁剂为溶液时,应用吸管服,以免牙齿染色;肌肉注射铁剂时,应深部肌内注射;再生障碍性贫血者,应用抗淋巴细胞球蛋白和抗胸腺细胞球蛋白时,应严格掌握输液,注意药物反应;长期应用雄激素,可能出现皮肤座疮,毛发增多,女性声音变粗、停经和男性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