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救援中的心理危机干预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心理教育。
• 要针对当事人谈到的对生活的错觉、创伤性事件的特性、幸存 反应以及个人的自动疗伤过程进行讨论;同时也要告诉当事人 还可能存在一些情况,例如周围人可能会有谴责、开玩笑、打 听或者回避等的表现,而这些是他们保护自己、平衡其内心焦 虑的正常反应。
• (4)在工作中,心理危机干预人员要教给当事人一些有用的
• 2. 心理危机干预的最佳时间是遭遇创伤性事件后的24小 时~72小时。 • 在创伤性事件发生24小时之内或72小时之后进行危机干 预,效果并不理想;如果4周以后才进行危机干预,效果 则几乎为零。
• 3. 心理危机干预的方法包括净化倾诉、松弛训练、心理教 育、严重事件集体减压等,但不管运用哪一种方法,都应 当尽量与社会支持系统结合起来。
• (二)不同时期的心理危机干预要点 • 1. 心理危机 0 期——创伤性事件发生即刻
• 此时,当事人的情绪处于无序状态之中,可能会语无伦次、情 绪紊乱,不论当事人的情绪以什么样的方式呈现,心理危机干 预人员都应当予以接纳作为回应;同时,还要帮助当事人尽量
理清所发生的事件,帮助当事人尽快回到现实之中。
• 可以是言语性的,例如“嗯”、“噢”、“是的”、“我 明白”、“我懂了”、“我能体会”、“然后呢”等等; • 也可以是非言语性的,例如点头、目光注视、微笑等等。
• (二)复述(repeating)技术
• 1. 心理危机干预人员就当事人描述的内容,选择重要的部 分,将该部分重新复述一遍,让当事人就复述的内容作出 进一步的说明,或是顺着复述的方向继续会谈。 • 很多时候,复述的内容可以开辟新的谈话方向。
• 这一期的工作中,要注意保护当事人,对当事人在创伤性事件
发生时作出的行为给予肯定,并尽可能地发挥有关社会支持系
统的作用;在合适的时候,还应当考虑进行必要的有关创伤和
创伤反应的心理教育;同时,继续关注当事人下一步可能出现
的反应。
作为现场工作人员,心理危机干预人员切记不可低估和轻视该应激事件给 当事人带来的伤害,不要开不适宜的玩笑,不要不顾忌当事人的感受,也 不要责备当事人或对当事人进行主观的评价与猜疑。
• 5. 心理危机 4 期——创伤性事件发生1~2个月之后 • 此时工作者充当的角色类似于牧师。
• 这个阶段中,我们可以看到当事人
• 对事件细节性的内容减少了,而显 • 得更加紧凑、条理清晰。
• 具体做法:
• (1)仍然要注意对症状的评定。 • (2)重点关注其生活的重建,要将创伤性事件放到生活中去 看待,帮助当事人寻找事件的发生对未来生活产生的积极意 义。
示例:一位男性说在路上开车时不小心与人撞上了。
• “车撞到一起了!” • ——对事件作了客观的描述。
• “我撞了他的车!” • ——说话者以负责的态度作了自我批评。
• “他撞了我的车!”
•
——表明是别人的过错,不是自己的责任。
• “真晦气,撞车了!” • ——含有宿命论的色彩。
• (3)倾听不仅在于“听”,更要有参与和适当的反应。
应对策略。
• 例如叙述出来、给予某种解释、将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给“
恐惧”设定一些边界(如“灾难的发生是危险的,但重建后的
家庭是安全的”)、寻求社会支持、分散注意力、进行体育锻
炼、放松训练等。
• 4. 心理危机 3 期——创伤性事件发生1~2周之后
• 此时的工作者充当的是心理治疗师的角色。
• 在这个阶段,可以让当事人再次叙述灾难发生时的情况,目的 在于观察当事人自我修复的状况;尽可能地发现当事人是否存 在特殊的、与过去经历有关的“痛点”;防止PTSD的发生。
冻结(freeze)——个体为弱者
投降(submission) ——最后的策略;假死状态
三、心理危机干预中常用的沟通技术
• (一)倾听(listening)技术 • 1. 心理危机干预中强调的“倾听”,其目的不仅仅局限于 信息的采集,同时也是主动接纳、表达关怀的过程,心理 危机干预人员要善于解析 • “弦外之音”、“无声之音”的涵义。
(二)心理危机的类别
遭遇了如台风、地震、泥石流、海啸、交通事故、空难、火
境遇性危机
灾、洪水等罕见事件或突发事件,由此引发个体在心理、行 为、生活发展等诸多方面出现混乱或应对功能失调。 由于个体失去亲人、朋友或身边重要的人所引发,主要表现
丧失性危机 发展性危机
为心理、认知以及行为上的功能失调。 指人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发生急剧转变或变化时产生的适应 不良的危机,例如失业危机、退休危机、大学新生危机、新 兵危机、毕业生危机等。 指人生的重大问题,例如责任、独立性、自由、价值、人生
许,可以触碰当事人的身体,注意与当事人保持眼光接触,喊 他的名字,一遍又一遍,并告诉他“现在好了”、“安全了” 。
• (3)为当事人提供一些实际的帮助,例如提供食物、保暖
、帮助其上厕所、及时与其家人联系、帮助寻找丢失的财物 等。 • (4)在这一期的后期,心理危机干预人员应当清楚地告诉 当事人他们可能面临的困难或问题,使很多问题的出现具有 预见性。
谢谢大家!
THANK YOU
• 2. 心理危机 1 期——创伤性事件发生之后
• 此时,当事人处于惊恐、分离的状态之中,心理危机干预人员
充当的是照顾者的角色。
• 干预的思路是满足当事人最基本的需要,给予情感上的支持。
• 具体做法:
• (1)心理危机干预人员应及时给予当事人最简单、真诚的关心 ,并提出一些简单清晰的建议。
• (2)让当事人感觉到心理危机干预人员是为他存在的,如果允
• 1. 内容反映(paraphrase)
• 也被称为释义或说明,指干预人员把当事人的主要言谈、思想加 以整理,再反馈给当事人。 • 选择需要“反映”的内容时,侧重于实质性内容,且最好多引用 当事人言谈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最敏感的、最重要的词语。 • 常用的简化句式为:“你认为……,是因为……,是这样吗?”
• 2. 应用时的要点: • (1)心理危机干预人员要认真、有兴趣、设身处地地
去“听”,尽量克服主观因素与偏见的影响,对所听到
的内容不要表现出惊讶、厌恶、奇怪、激动或者愤怒等 情绪,不要作出价值评判。
• (2)倾听时不仅入耳,更要用心。 • 不但要听懂当事人通过言语、表情、动作等表达出 的信息,还要听出交流中隐含的或省略的内容, 例如,注意观察当事人在叙述时的犹豫、停顿、语 调变化以及伴随语言出现的表情、姿势、动作等。
• (3)提醒当事人多注意对周年纪念日等“特殊符号”的反应 。
• (三)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中容易出现的两点失误
• 1. 沟通中过早地询问当事人的感受。 • 此时,当事人需要继续停留在幸存反应中以保持自身的安 全感和存在感,过早询问容易打破当事人的心理平衡,引 发当事人心理失衡、情感崩溃。
•
倾听
共情
理解
• 当发现现实无法被改变,人们开始寻求转变和突破,例 如重新认识自己,重新开始生活,这时的生活适应状况 与自我认知将决定一个人是否能过好以后的生活。
二、了解心理危机干预
• (一)实施心理危机干预须明确的几个问题 • • • • 1. 心理危机干预是专门针对处于心理 危机状态的个人给予的适当的心理 援助,它是一种心理服务,而不是 程式化的心理咨询。
存在性危机
意义等。
(三)心理危机的特征
■具有时限性,大多在1~6周内消失, 一般情况下不超过6~8周。 ■在危机期,个体会发出需要帮助的信 号,并愿意接受外部的帮助或干预。 ■干预的效果主要取决于个体的素质、 适应能力以及自身的调适动机。
• (四)心理危机发展的三个阶段 • 第一,震惊与逃避阶段。
• 运用内容反映技术的意义在于帮助当事人有机会再次剖析
或审视自己的困扰,重新组合那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看上去十分零散的事件
和关系,使当事人陈述的内容明朗化,有助于当事人更加 清晰地作出决定。
• 2. 情感反映(reflection of feeling)
• 情感反映更侧重于当事人的情绪反应,它与内容反映有差别, 例如,“你说……(你的好朋友没有为你做任何事情,etc.) ”,这是释义,而“你似乎对他非常……(气愤/厌恶,etc.)” 则是情感反映。 • 情感反映指向的是当事人现在的情感,而不是过去的。 • 运用情感反映技术最大的好处是能够捕捉当事人瞬间的感受。
• (2)在开始时,心理危机干预人员可以说:“那件可怕的事
情虽然已经过了,可是我们的身体不会真的忘了它,因此我们
有必要做一些处理。现在,我想问大家,当时发生时,是谁最
先看到的?其他人呢?能说说吗?”
“拼图”的过程
——每个人拿出自己的记忆碎片,拼成一幅完整的图。
• (3)然后,心理危机干预人员要做的是进行创伤后个体应激
应急救援中的心理危机干预
FRESH IDEAS
UNIQUE THINKING
政法教研室 张丹丹 2013.05.
BEST SOLUTIONS
为什么要实施心理危机干预?
我们身边每天都有可能发生战争、交通事故、地震、火 灾、暴风海啸等人为的或自然的灾难,我们也可能由于疾病、 人际矛盾、工作压力、家庭冲突而陷入痛苦、恐慌甚至轻生
的急性心理失衡状态。面对种种灾害和危机事件,我们应该
尽快想办法渡过难关,恢复正常的心理平衡状态。
一、了解心理危机
• (一)心理危机的含义
• 指个体遭遇战争、灾害、交通事故或疾病、人际矛 盾、工作压力、家庭冲突等应激事件时,无法运用 自己现有的资源和惯常的应对方式加以处理,由此 产生的情绪、认知以及行为方面的失衡状态。
• 2. 应用时的要点:
• (1)干预人员复述的部分,必须是有意义的、关键性的或值
得探讨的部分。
• (2)干预人员复述的部分,必须是当事人说的话,而不是用
自己的语言来表达。
• (3)使用复述技术时,所选择的复述内容应当是当事人此时
此刻的感觉或想法,而不是过去的经验;应当是当事人本人 的感觉或想法,而不是他人的感觉或想法。
• (三)接纳与反映技术(admitting & reflecting)
• 心理危机干预人员常常需要神情专注,对当事人叙述的内容用 不带价值评价的“嗯”、“请接着说”等短句作出回应。当当 事人讲述与自己有关的问题、处境时,干预人员像一面“会说 话的镜子”,不时地用略微不同于对方的语言“接话茬”,或 者进行简单的附和、评述、提问,将当事人话语背后没有表达 出来的情感、态度或者思想“点”出来。
接纳
• 2. 向当事人提出“休息性”的、离开创伤事件情境的建议 。
• 对于常人而言,离开惯常的环境去“休息”、“休假”是
放松身心、改善心情的好办法,但经历了创伤性事件的个 体此时最需要能够控制的、具有预测性的生活。
•
仅提供“可能” ;避免代替当事人作出选
• 3. 责怪或抱怨当事人没反应、记性差、情感冷漠或不讲道理。 • 危机到来时的四种反应模式: • • • • 战斗(fight)——个体为强者 逃跑(flight)——个体能有所举动且动作快
• 在这个阶段,处于危机中的人大多
表现出悲痛欲绝、麻木、迟钝、呆 滞、否定现实、震惊等的特征。
• 第二,面对与瓦解阶段。 • 当处于危机中的人从灾难中反应过来,发现现实世界已
经发生了改变,他们不想放弃失去的一切,这时候,可
能会用愤怒、退缩、焦虑、内疚、思念等应对来维持心 中的希望。
• 第三,接纳与重整阶段。
• 3. 心理危机 2 期——创伤性事件发生1~2天之后
• 此时的工作者充当的是教师的角色,要做好相关的解释 工作。 • 对于处在这一时期的当事人来说,很多症状开始陆陆续续
地出现,这也是最初的自我疗伤过程。
• 具体做法: • (1)将有同样卷入 程度或相似创伤经历 的当事人组织起来, 提供足够的食物、水 以及交流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