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实施细则
山东省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章程

山东省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章程(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奖励在全省轻工业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公民和组织,调动轻工业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速轻工业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提升轻工行业技术水平,提高综合国力,根据国务院《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和科学技术部《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管理办法》、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山东省轻工业联合会设立山东省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以下简称科学技术奖)。
第三条科学技术奖励贯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方针。
第四条为了维护科学技术奖的严肃性,科学技术奖的评审、授予,不受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的干预。
第五条山东省轻工业联合会负责科学技术奖评审的组织工作,同时提供科学技术奖评审所需要的工作费用。
第六条山东省轻工业联合会设立山东省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以下简称奖励委员会),奖励委员会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组成专业评审组,依照本办法,负责科学技术奖的评审工作。
4第七条奖励委员会下设山东省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以下简称奖励办公室),为奖励委员会的具体办事机构。
第二章科学技术奖的设置第八条科学技术奖分技术发明创新奖和技术进步奖两大奖项。
技术发明创新奖授予下列科学技术工作者:在轻工业相关科学技术和生产活动中,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做出产品、工艺、材料及其系统等科学发明,带动该领域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变革,经实施创造了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做出贡献的。
技术进步奖授予下列科学技术工作者:1、技术开发类:在科学研究和生产技术活动中,完成具有较大市场价值的产品、技术、工艺、材料、设计和生物品种及其推广应用;2、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类:在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中,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推动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和产业化,促进技术发展或行业结构优化,并创造了较大的经济或社会效益的;3、重大工程类:在实施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重大行业工程和技术改造项目中,保障工程完成并创造经济或社会效益的。
科学技术奖励规章制度

科学技术奖励规章制度一、总则为激励科技人才创新创造,促进科技发展,提高国家科技实力,制定本规章制度。
二、奖励对象1. 有突出科技创新成果的科技工作者;2. 取得重大科技成果的科研团队;3. 对科技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企业。
三、奖励种类1. 科技成果奖:分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2. 科技创新奖:分为个人奖、团队奖;3. 科技进步奖:分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4. 科技贡献奖:分为企业奖、个人奖。
四、奖励条件1. 科技成果奖:提出者须为本领域内具有较高影响力的科技工作者,科技成果须为新颖的原创性研究成果,并得到学术界的认可;2. 科技创新奖:提出者须为在推动科技创新方面作出重大贡献的科技工作者或团队,科技创新成果须为具有重大创新性的成果;3. 科技进步奖:提出者须为在促进科技进步方面作出显著贡献的科技工作者或团队,科技进步成果须为在本领域内有明显提升的成果;4. 科技贡献奖:提出者须为在推动科技产业发展、提高技术水平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企业或个人,科技贡献成果须为对科技事业发展有实质性影响的成果。
五、评选程序1. 提名推荐:由科技部门、科研院所、高校等单位推荐符合条件的科技工作者、科研团队或科技企业;2. 资格审查:由评选委员会对提名者进行资格审查,确认符合条件的提名者;3. 评审专家评议:由评审专家对提名者的科技成果、创新成果、进步成果、贡献成果进行评议;4. 终审评选:由评选委员会对评审专家评议结果进行终审评选,确定获奖者;5. 公布获奖名单:公布获奖者名单,并颁发奖励证书和奖金。
六、奖励标准1. 科技成果奖:一等奖奖金100万元,二等奖奖金50万元,三等奖奖金20万元;2. 科技创新奖:个人奖奖金50万元,团队奖奖金100万元;3. 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奖金50万元,二等奖奖金30万元,三等奖奖金10万元;4. 科技贡献奖:企业奖奖金100万元,个人奖奖金50万元。
七、奖励资金来源1. 中央财政拨款;2. 地方政府拨款;3. 科技企业捐赠;4. 社会捐赠。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申报书

(咨询创新奖)
(2024年度)
一、项目基本情况
编号:
申报类别
□咨询项目□咨询方法□咨询产品
项目名称
咨询领域
□管理咨询 □决策咨询 □技术咨询 □工程咨询 □投融资咨询 □财会税咨询
□信息咨询□商标专利咨询 □评估评价咨询 □其他(请注明)
项目完成单位
单位性质
□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社会团体□事业单位
电子邮箱
邮政编码
推荐意见:
(可另附页)
声明:我单位严格按照江苏省科技咨询奖励的有关规定要求,对申报书内容及附件材料进行了认真审核,确认所提供材料真实、准确、有效。本单位承诺严格遵守评审工作纪律。
单位负责人签名:单位(盖章)
年月日
(二)专家推荐表(非推荐专家可不填)
姓名
身份证号
工作单位
办公电话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电子信箱
移动电话
从事
研究领域
推荐意见:
(可另附页)
声明:本人严格按照江苏省科技咨询奖的有关规定要求,对申报书内容及附件材料进行了认真审核,确认所提供材料真实、准确、有效。本人承诺严格遵守评审工作纪律。
推荐专家签名:
年月日
八、附件目录
1.单位营业执照(法人证书)
2.项目技术报告、结题验收报告或证明
授权日期
证书编号
权利人
发明人
1
2
3
4
5
六、申报(完成)单位意见
本单位承诺上述申报不涉国家秘密、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申报材料真实可靠。
单位负责人签名:
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七、第三方单位(专家)推荐书
4、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申报书

年 月 日
七、主要完成单位情况
单位名称
排 名
单位性质
A研究院所B学校C社会团体D事业单位
E国有企业F民营企业G其它
联系人
联系电话
传 真
通讯地址
移动电话
电子信箱
邮政编码
对本项目技术创新和应用的贡献:
声明:
本单位遵守《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及其实施细则,保证所提供的材料真实有效,且不存在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科学技术保密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及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情形。如有虚假,愿意承担相应责任并接受相应处理。如产生争议,保证积极配合调查处理工作。
(不超过1200个汉字)
三、主要技术创新点
(技术发明类项目填写主要技术发明点)
(不超过5页)
四、第三方评价和推广应用情况
1、第三方评价
(不超过2页)
2、推广、应用情况
3、近三年直接经济效益
单位:万元(人民币)
项目总投资额
回收期(年)
年 份
新增销售额
新增利润
新增税收
创收外汇
(美元)
累 计
经济效益的有关说明及各栏目的计算依据:
知识产权类别
项目名称
国(区)别
申请号
授权号
授权日期
证书编号
权利人
发明人
十、主要附件
1.应用证明
2.技术评价证明及国家法律法规要求行业审批文件
3.主要知识产权证明
4.其他证明
党 派
行政职务
工作单位
所在地
邮政编码
通讯地址
办公电话
家庭地址
住宅电话
电子信箱
移动电话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轻工业科学技术成果(以下简称科技成果)鉴定工作的管理,正确判别科技成果的质量和水平,促进科技成果的完善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加速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负责轻工行业科技成果鉴定工作,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综合业务部为具体办事机构。
第三条轻工业科技成果鉴定是指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聘请同行专家,按照规定的形式和程序,对轻工业科技成果进行审查和评价,并作出相应的结论。
第四条轻工业科技成果鉴定工作应当坚持实事求是、科学民主、客观公正、注重质量、讲求实效的原则,保证科技成果鉴定工作的严肃性、公正性和科学性。
第二章鉴定范围第五条列入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国务院有关部门科技计划 ( 以下简称科技计划)内以及科技计划外的轻工业相关的技术成果,按照本办法进行鉴定。
第六条下列科技成果不组织鉴定:(一)基础理论研究成果;(二)软科学研究成果;第七条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对社会公共利益或者环境和资源造成危害的项目,不受理鉴定申请;正在进行鉴定的,应当停止鉴定;已经通过鉴定的,应当撤销。
第三章鉴定组织第八条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是轻工业科技成果管理机构(以下简称组织鉴定单位),负责鉴定的组织和主持工作。
第九条轻工业科技成果鉴定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综合业务部组织同行专家(不少于人)组成鉴定委员会,经现场考察(或观看生产录像),采用会议形式,在讨论答辩的基础上对科技成果作出评价,并出具鉴定意见。
第十条同行专家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特殊情况下可聘请不多于四分之一的具有中级技术职称的中青年科技骨干);(二)对被鉴定科技成果所属专业有较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熟悉国内外该领域技术发展的状况;(三)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和职业道德。
被鉴定科技成果的完成单位、任务下达单位或者委托单位的人员不得作为专家参加对该成果的鉴定。
公安、安全、国防等特殊部门确因保密需要的,可以另行规定。
科学技术奖励规章制度内容

科学技术奖励规章制度内容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激励科技人才,推动科技创新,提高国家的科技水平,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科学技术奖励分为国家级奖和地方级奖,国家级奖由国家科技部门组织评审,地方级奖由地方科技部门组织评审。
第三条科学技术奖励分为个人奖和团队奖,个人奖以个人成就为依据,团队奖以团队合作为依据。
第四条科学技术奖分为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一等奖为最高奖励,奖金最丰厚,三等奖为最低奖励。
第五条获奖者可获得(奖金金额)奖金,并颁发证书及奖牌。
第六条获奖者的成果可由国家或地方科技部门进行推广和应用。
第七条科技奖励评审委员会由各界科技专家组成,对获奖项目进行评审,并确定获奖名单。
第二章评选条件第八条个人奖评选条件:1.在科技领域有重大创新成果;2.对国家科技进步有显著贡献;3.在科学研究或技术开发方面取得突出业绩;4.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社会声誉。
第九条团队奖评选条件:1.团队合作成果突出,具有重大影响;2.团队成员在获奖项目中发挥了关键作用;3.获奖项目对国家科技进步有重要推动作用。
第十条获奖者在科技研究或技术开发中需遵守学术规范和伦理要求,不得有造假行为。
第三章评选程序第十一条科技奖励评选分为提名、初评、复评和终审四个阶段。
第十二条提名阶段:科技部门向社会公布评奖信息,并接受提名申请。
第十三条初评阶段:评审委员会对提名项目进行初步评审,确定入围项目。
第十四条复评阶段:评审委员会对入围项目进行深入评审,确定获奖名单。
第十五条终审阶段:最终确定获奖项目及奖项等级。
第四章奖励管理第十六条获奖者需在规定时间内领取奖金,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宣传和推广。
第十七条获奖者对获奖项目应加强管理,确保成果的长期效益。
第十八条对于不符合条件或有违规行为的获奖者,将取消其相关奖项,并追回奖金。
第五章附则第十九条科技部门将建立科技奖励宣传平台,及时向社会发布获奖信息。
第二十条本规章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不符合情况,可进行修改完善,其修改内容需重新发布。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实施细则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实施细则目 录第一章 总则第二章 奖励范围和评审标准第三章 评审组织第四章 申报第五章 评审第六章 监督及异议处理第七章 授奖第八章 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做好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工作,保证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以下简称科学技术奖)的评审质量,根据《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办法》 (以下称奖励办法),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科学技术奖的申报、评审、授奖等各项活动。
第三条科学技术奖励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鼓励团结协作、联合攻关,自主创新,攀登科学技术高峰,促进我国轻工业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结合、科技成果商品化和产业化,加速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第四条科学技术奖的申报、评审和授奖,实行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不受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的干预。
5第五条科学技术奖授予在中国轻工业领域科学发现、科学发明和促进科学技术进步等方面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中国公民或组织,并对同一项目授奖的公民或组织按照贡献大小排序。
单项授奖单位不超过5个,技术发明奖单项授奖人数不超过6人,技术进步奖单项授奖人数一等奖不超过10人,二等奖8人,三等奖6人。
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项目中仅从事组织管理和辅助服务的工作人员,不得作为科学技术奖的候选人。
第六条科学技术奖是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授予公民或者组织的荣誉,授奖证书不作为确定科学技术成果权属的直接依据。
第七条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负责科学技术奖评审的组织工作。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以下简称奖励委员会)负责科学技术奖的评审工作。
奖励委员会下设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以下简称奖励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第二章奖励范围和评审标准第八条科学技术奖励的范围包括:(一)技术发明奖类:在轻工业相关科学技术和生产活动中,运用科学技术知识作出产品、工艺、材料及其系统等科学发明,带动该领域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变革,创造了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作出贡献的。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功效鉴定方法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功效鉴定方法第一章总那么第一条为了增强轻工业科学技术功效(以下简称科技功效)鉴定工作的治理,正确判别科技功效的质量和水平,增进科技功效的完善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加速科技功效推行应用,制定本方法。
第二条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负责轻工行业科技功效鉴定工作,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综合业务部为具体办事机构。
第三条轻工业科技功效鉴定是指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聘请同行专家,依照规定的形式和程序,对轻工业科技功效进行审查和评判,并作出相应的结论。
第四条轻工业科技功效鉴定工作应当坚持实事求是、科学民主、客观公正、注重质量、讲求实效的原那么,保证科技功效鉴定工作的严肃性、公正性和科学性。
第二章鉴定范围第五条列入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科技打算 ( 以下简称科技打算)内和科技打算外的轻工业相关的技术功效,依照本方法进行鉴定。
第六条以下科技功效不组织鉴定:(一)基础理论研究功效;(二)软科学研究成果;第七条违背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对社会公共利益或环境和资源造成危害的项目,不受理鉴定申请;正在进行鉴定的,应当停止鉴定;已经通过鉴定的,应当撤销。
第三章鉴定组织第八条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是轻工业科技功效治理机构(以下简称组织鉴定单位),负责鉴定的组织和主持工作。
第九条轻工业科技功效鉴定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综合业务部组织同行专家(很多于7人)组成鉴定委员会,经现场考察(或观看生产录像),采纳会议形式,在讨论答辩的基础上对科技功效作出评判,并出具鉴定意见。
第十条同行专家应当具有以下条件:(一)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特殊情形下可聘请不多于四分之一的具有中级技术职称的中青年科技骨干);(二)对被鉴定科技功效所属专业有较丰硕的理论知识和实践体会,熟悉国内外该领域技术进展的状况;(三)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和职业道德。
被鉴定科技功效的完成单位、任务下达单位或委托单位的人员不得作为专家参加对该功效的鉴定。
公安、平安、国防等特殊部门确因保密需要的,能够另行规定。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申报书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申报书
(2018年度)
一、项目基本情况
注:填表此申报书前,请务必阅读《申报书填写说明》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奖励办公室制
二、项目简介
三、主要技术创新点
四、第三方评价和推广应用情况
五、本项目曾获科技奖励情况
六、主要完成人情况
七、主要完成单位情况
八、申报单位意见
九、主要附件目录
承诺:上述知识产权用于申请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奖的情况,已征得未列入项目主要完成人的权利人(发明专利指发明人)的同意。
第一完成人签名:
十、主要附件1.应用证明
2.技术评价证明及国家法律法规要求行业审批文件3.主要知识产权证明
4.其他证明。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申报书》填写说明

5、《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申报书》填写说明《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申报书》是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评审的基本技术文件和主要依据,必须严格按规定的格式、栏目及所列标题如实、全面填写。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申报书》要严格按规定格式打印,高为297毫米,宽为210毫米(A4纸大小)纸张竖排。
文字及图表应限定在高257毫米、宽170毫米的规格内排印,左边为装订边,宽度不小于25毫米,正文内容所用字型应不小于5号字,申报书及其指定附件备齐后应合装成册,其大小规格应与申报书一致。
装订后勿另附加封面。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申报书》要严格按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奖励办公室当年申报通知的要求报送材料。
一、项目基本情况《专业评审组》、《序号》、《编号》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奖励办公室填写。
《奖类》请按照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分类,在所选择项目类别前方框中打“√”。
选择科学技术进步奖别前方框中打“√”的同时,请再按科学技术进步奖项分类,在所选择项目类别前方框中打“√”。
《申报奖励等级》可以填写,也可以为空,即待评审结果而定;若选择“仅一或二等”,如果落选即视为经评定未授奖项目。
按照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分类,各类项目在阐述时应有所侧重,1、技术发明奖项目技术为国内外首创,或虽然国内外已有但主要技术内容尚未在国内外各种公开出版物、媒体及公众渠道上发表或公开,也未曾公开使用;具有先进性和创造性;核心技术获得发明专利;经实施,创造了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2、技术进步奖项目分类如下:①技术开发类:该类项目应突出关键技术或者系统集成的创新性、市场竞争力、成果转化程度、所取得的经济效益,以及对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
②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类:该类项目应突出在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中,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推动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和产业化,促进技术发展或行业结构优化,并创造了较大的经济或社会效益。
③重大工程类:该类项目应突出团结协作、联合攻关,关键技术或者系统集成的创新性,技术难度和工程复杂程度,所取得的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以及对推动本领域科技发展、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意义。
“三个一代”推动创新持续落地,美的获七项科技进步奖

2024/5经方略64产OPERATION SCHEME的降维分析,回归第一性原理,找到底层逻辑根因,从源头入手解决了压缩机系统振动大、噪声高的问题,这也成为了GMCC 美芝重大项目的常用方法论。
“新一代高性能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是一款滚筒洗衣机用电机及其驱动系统。
该项目提出的高材料利用率电机系统极大提升了国家资源的材料利用率,实现了全价值链低碳排放。
为改善终端用户体验,该项目提出了高性能低振动电机驱动系统,为用户提供了超静音、低振动、高性能、低能耗的优质产品,引领家电行业产品向健康环保的方向发展。
“微蒸烤一体机丙烯酰胺减控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项目系统解析了丙烯酰胺的减控机理,评价了减控技术的烹饪效果和生物学效应;基于危害物减控机制在微波、蒸汽和烤制等技术中的创新性研发,创建了核心硬件技术;通过微蒸烤技术集成于一体机烹饪平台、耦合危害物减控技术,开发了微蒸烤组合的最佳算法,在确保烹饪效果的前提下“三个一代”推动创新持续落地,美的获七项科技进步奖本刊记者 陈莉2024年4月8日,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发布2023年度科学技术奖名单。
美的七个技术项目获得科技进步奖,其中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三项,三等奖两项。
轻工行业最高级别技术奖励,美的获得七项美的集团共获得七项科技进步奖,分别为美的家用空调事业部牵头的“分子催化与电力协同无耗材空间净化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一等奖)、“家用空调压缩机运行超高温控制技术研究及应用”(三等奖),美的工业技术事业群GMCC 美芝压缩机牵头的“高适配性静音变频压缩机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一等奖),美的工业技术事业群WELLING 威灵电机牵头的“新一代高性能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二等奖),美的洗衣机事业部牵头的“滚筒洗衣机衣物低磨损和健康无污染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项目(二等奖)与“高性能小尺寸换热系统干衣机技术应用”项目(二等奖),美的微波和清洁事业部牵头的“微蒸烤一体机丙烯酰胺减控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三等奖)。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轻工业科学技术成果(以下简称科技成果)鉴定工作的管理,正确判别科技成果的质量和水平,促进科技成果的完善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加速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负责轻工行业科技成果鉴定工作,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综合业务部为具体办事机构。
第三条轻工业科技成果鉴定是指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聘请同行专家,按照规定的形式和程序,对轻工业科技成果进行审查和评价,并作出相应的结论。
第四条轻工业科技成果鉴定工作应当坚持实事求是、科学民主、客观公正、注重质量、讲求实效的原则,保证科技成果鉴定工作的严肃性、公正性和科学性。
第二章鉴定范围第五条列入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国务院有关部门科技计划 ( 以下简称科技计划)内以及科技计划外的轻工业相关的技术成果,按照本办法进行鉴定。
第六条下列科技成果不组织鉴定:(一)基础理论研究成果;(二)软科学研究成果;第七条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对社会公共利益或者环境和资源造成危害的项目,不受理鉴定申请;正在进行鉴定的,应当停止鉴定;已经通过鉴定的,应当撤销。
第三章鉴定组织第八条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是轻工业科技成果管理机构(以下简称组织鉴定单位),负责鉴定的组织和主持工作。
第九条轻工业科技成果鉴定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综合业务部组织同行专家(不少于7人)组成鉴定委员会,经现场考察(或观看生产录像),采用会议形式,在讨论答辩的基础上对科技成果作出评价,并出具鉴定意见。
第十条同行专家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特殊情况下可聘请不多于四分之一的具有中级技术职称的中青年科技骨干);(二)对被鉴定科技成果所属专业有较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熟悉国内外该领域技术发展的状况;(三)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和职业道德。
被鉴定科技成果的完成单位、任务下达单位或者委托单位的人员不得作为专家参加对该成果的鉴定。
公安、安全、国防等特殊部门确因保密需要的,可以另行规定。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轻工业科学技术成果(以下简称科技成果)鉴定工作的管理,正确判别科技成果的质量和水平,促进科技成果的完善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加速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负责轻工行业科技成果鉴定工作,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综合业务部为具体办事机构。
第三条轻工业科技成果鉴定是指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聘请同行专家,按照规定的形式和程序,对轻工业科技成果进行审查和评价,并作出相应的结论。
第四条轻工业科技成果鉴定工作应当坚持实事求是、科学民主、客观公正、注重质量、讲求实效的原则,保证科技成果鉴定工作的严肃性、公正性和科学性。
第二章鉴定范围第五条列入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国务院有关部门科技计划 ( 以下简称科技计划)内以及科技计划外的轻工业相关的技术成果,按照本办法进行鉴定。
第六条下列科技成果不组织鉴定:(一)基础理论研究成果;(二)软科学研究成果;第七条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对社会公共利益或者环境和资源造成危害的项目,不受理鉴定申请;正在进行鉴定的,应当停止鉴定;已经通过鉴定的,应当撤销。
第三章鉴定组织第八条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是轻工业科技成果管理机构(以下简称组织鉴定单位),负责鉴定的组织和主持工作。
第九条轻工业科技成果鉴定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综合业务部组织同行专家(不少于7人)组成鉴定委员会,经现场考察(或观看生产录像),采用会议形式,在讨论答辩的基础上对科技成果作出评价,并出具鉴定意见。
第十条同行专家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特殊情况下可聘请不多于四分之一的具有中级技术职称的中青年科技骨干);(二)对被鉴定科技成果所属专业有较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熟悉国内外该领域技术发展的状况;(三)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和职业道德。
被鉴定科技成果的完成单位、任务下达单位或者委托单位的人员不得作为专家参加对该成果的鉴定。
公安、安全、国防等特殊部门确因保密需要的,可以另行规定。
4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申报书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八、申报单位意见
申报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九、主要附件目录
1、应用单位目录
应用单位名称
应用起始时间
应用单位联
系人及电话
使用该项目产生的经济效益(万元)
已提交应用证明
(√)
年 月
年 月
年 月
年 月
年 月
年 月
年 月
年 月
年 月
2、技术评价证明及国家法律法规要求行业审批文件目录
3、知识产权证明目录
二、项目简介
项目所属科学技术领域、技术内容、技术经济指标、应用推广及效益情况等:
我国电动自行车的年产量从1998年的5.86万辆,发展到2009年的2369万辆,占世界总产量的90%以上。目前电动自行车全国保有量已经接近1.4亿辆。但在电动自行车行业取得巨大发展的同时,也逐渐显露出一系列质量问题。在2006、2008年国家、地方等质量检测机构对电动自行车产品进行的几次抽查结果表明,产品抽样合格率在70-90%。问题包括主要结构部件振动性能测试不合格、把立管静负荷较小,整车质量超重,最高速度超标。另外,由于车架、前叉断裂造成人身伤害的事件时有发生。
2023年度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受理项目公式

2023年度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受理项目公式2023年度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的受理项目公式是根据轻工业的发展需求和科技创新的方向制定的。
该公式的目的是为了鼓励轻工业领域内的科学技术研究和创新,推动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在编制2023年度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受理项目公式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项目类型:根据轻工业不同领域的特点和需求,确定所评奖项目的类型。
例如,食品加工、纺织制造、化妆品生产等,每个领域都可以有不同的奖项类别。
2. 评选标准:确定科学技术奖励的评选标准,即评审项目的要求和规定。
这些标准可以包括技术创新性、应用前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的考量,以确保奖励的公正性和科学性。
3. 项目申报程序:明确每个项目的申报流程和所需材料,包括申报书、研究成果报告、相关证明文件等。
同时,设定申报截止日期和评审时程,确保评审工作的有序进行。
4. 评审专家组织:组建评审专家团队来评审每个申报项目。
这个团队应由行业内的专业人士和知名学者组成,具备丰富的科研经验和专业知识,确保评审的公正性和专业性。
5. 奖金设置:根据项目的重要性和贡献程度,设定适当的奖金金额。
奖金的设置应该能够体现对科技创新的鼓励和支持,同时也要与行业的实际情况相符合。
6. 颁奖仪式:确定奖项的颁发时间和地点,组织一场盛大的颁奖仪式来表彰获奖项目和个人。
颁奖仪式的举办可以增加项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激励更多的人参与科技创新。
综上所述,2023年度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受理项目公式是为了促进轻工业科技创新和发展而制定的一套方案。
通过设定项目类型、评选标准、申报程序、评审专家组织、奖金设置和颁奖仪式等环节,能够激发轻工业领域内的科技创新活力,提高行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希望通过本次科学技术奖励的受理项目公式能够吸引更多优秀的科研团队和个人积极参与,共同推动轻工业的发展和进步,为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轻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办法[4].doc
![中国轻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办法[4].doc](https://img.taocdn.com/s3/m/7a3bea4b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14.png)
附件1:中国家电科技进步奖奖励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家电技术进步,提升行业整体技术水平,进一步加速家电行业的发展,特设中国家电科技进步奖,并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奖项只面向于中国家用电器协会会员单位及个人.第三条本奖项的主要目的在于:(1)鼓励在家电技术进步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工程技术人员,从而调动家电行业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2)对行业技术活动中,具有较大影响的技术进展及其实施者给与及时鼓励;(3)对于符合行业技术发展方向并具有潜在的较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技术成果加以表彰促进其成熟推广。
以上技术活动和技术进步包括,成功应用于家电产品的,与家电产品及核心零部件相关的通用技术、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工艺、材料应用、产品功能改进设计等。
第四条为了维护本奖项的公平、公正、公开,本奖项的评审、授予,不受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的干预。
第五条奖金来源于协会会员及个人的捐助或协会会费.第二章奖项的设置与申报第六条本奖项的设置分为一、二、三等奖.各奖项均可空缺。
第七条奖项的申报范围包括单位和个人,分别针对家电企业和技术人员,接受单位统一组织的申报和个人申报。
个人申报的需得到所在单位的同意。
第八条申报的单位必须是中国家用电器协会会员单位,包括与家电技术有关的整机企业或核心零配件企业、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等;申报的个人应为在会员单位从事家电技术研究、产品设计开发的工程技术人员、学者等。
第九条申报实行自愿申请的原则,申请时应当填写统一格式的申报书,并提供真实、可靠的评价、证明材料。
第十条对于同一内容的技术活动(相似度很高)以首次申报的为准。
第十一条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将在官方网站上对申报评奖的项目予以公示,接受行业的监督。
第三章奖项的评审和授予第十二条本奖项每年评审一次。
第十三条本奖项由中国家用电器协会组织专家进行评审.第十四条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将向获奖单位、个人颁发证书(奖金),并在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官方网站上公布。
符合相关要求的获奖项目,优先推荐参加下一年度的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的评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3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实施细则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奖励范围和评审标准第三章评审组织第四章申报第五章评审第六章监督及异议处理第七章授奖第八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做好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工作,保证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以下简称科学技术奖)的评审质量,根据《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办法》 (以下称奖励办法),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科学技术奖的申报、评审、授奖等各项活动。
精品第三条科学技术奖励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鼓励团结协作、联合攻关,自主创新,攀登科学技术高峰,促进我国轻工业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结合、科技成果商品化和产业化,加速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第四条科学技术奖的申报、评审和授奖,实行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不受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的干预。
第五条科学技术奖授予在中国轻工业领域科学发现、科学发明和促进科学技术进步等方面做出创造性贡献的公民或组织,并对同一项目授奖的公民或组织按照贡献大小排序。
单项授奖单位不超过5个,技术发明奖单项授奖人数不超过5人,技术进步奖单项授奖人数一等奖不超过10人,二等奖8人,三等奖6人。
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项目中仅从事组织管理和辅助服务的工作人员,不得作为科学技术奖的候选人。
第六条科学技术奖是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授予公民或者组织的荣誉,授奖证书不作为确定科学技术成果权属的直接依据。
第七条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负责科学技术奖评审的组织工作。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以下简称奖励委员会)负责科学技术奖的评审工作。
奖励委员会下设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以下简称奖励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第二章奖励范围和评审标准第八条科学技术奖励的范围包括:精品(一)技术发明奖类:在轻工业相关科学技术和生产活动中,运用科学技术知识作出产品、工艺、材料及其系统等科学发明,带动该领域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变革,创造了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作出贡献的。
(二)技术进步奖类,该类奖包括:1、技术开发类:在科学研究和生产技术活动中,完成具有较大市场价值的产品、技术、工艺、材料、设计和生物品种及其推广应用;2、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类:在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中,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推动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和产业化,促进技术发展或行业结构优化,并创造了较大的经济或社会效益的;3、重大工程类:在实施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重大行业工程和技术改造项目中,保障工程完成并创造经济或社会效益的。
4、社会公益类:在企业管理、标准、科技信息、计量、科技档案和环境保护等科学技术基础性工作和社会公益性科学技术事业中,取得较大成果及其应用推广,创造社会效益的。
5、工人创新类:授予工人身份的公民和组织,每个项目只奖励一个单位、一个完成人。
第九条科学技术奖受奖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之一:(一) 在设计项目的总体技术方案中做出重要贡献;(二) 在关键技术和疑难问题的解决中做出重大技术创新;(三) 在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过程中做出创造性贡献;(四) 在高技术产业化方面做出重要贡献。
精品第十条科学技术奖受奖单位应当是在项目研制、开发、投产、应用和推广过程中提供技术、设备和人员等条件,对项目的完成起到组织、管理和协调作用的主要完成单位。
各级政府部门一般不得作为科学技术奖的候选单位。
第十一条科学技术奖奖励每年一次。
第十二条根据科技部《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管理办法》第十三条规定,科学技术奖不评审涉及国防、国家安全领域的保密项目。
已解密或者不保密的国防、国家安全领域的项目及其完成人申报科学技术奖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保密法律、法规规定进行审查,并经省、军级以上主管部门批准同意。
第十三条本细则第八条第一款所称的“技术发明奖”,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前人尚未发明或尚未公开;(二)具有先进性和创造性;(三)经实施,创造了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第十四条本细则第十三条第一款所称“前人尚未发明或尚未公开”,是指该项技术为国内外首创,或虽然国内外已有但主要技术内容尚未在国内外各种公开出版物、媒体及公众渠道上发表或公开,也未曾公开使用。
第十五条本细则第十三条第二款所称“具有先进性和创造性”,是指该项技术发明与国内外已有同类技术相比较,其技术思路有创新,技术上有特点和进步,主要性能(性状)、技术经济指标、科学技术水平及其促进科学技术进步的作用和意义等方面综合优于同类技术。
精品第十六条本细则第十三条第三款所称“经实施,创造了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是指该项技术较成熟,并经实施应用,取得了积极效果。
第十七条技术发明奖类授奖等级评定标准如下:第十八条技术进步奖中的技术开发、科技成果推广应用、重大工程、社会公益项目获得成果总体应符合下列条件:(一) 技术创新性突出:在技术上有重要的创新,特别是在高新技术领域进行自主创新,形成了产业的主导技术和名牌产品,或者应用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装备和改造,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传统产业,增加行业的技术含量,提高产品附加值;技术难度较大,解决了行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和关键问题;总体技术水平和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国内先进以上的水平。
精品(二) 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显著:所开发的项目经过一年以上的实施应用,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实现了技术创新的市场价值或者社会价值,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贡献。
(三) 推动行业科技进步作用明显:项目的转化程度高,具有示范、带动和扩散能力,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升级及产品的更新换代,对提高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竞争能力和系统创新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第十九条技术进步奖中技术开发类授奖等级评定标准如下:第二十条技术进步奖中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类授奖等级评定标准如下:精品第二十一条技术进步奖中重大工程类授奖项目评定标准如下:精品第二十二条技术进步奖中“社会公益”,是指在企业管理、标准、计量、科技信息、科技档案等科学技术基础性工作和环境保护、安全生产、自然资源调查和合理利用等社会公益性科学事业中取得的重大成果及其应用推广。
第二十三条技术进步奖中社会公益类授奖评定标准如下:第二十四条科技优秀奖评定标准如下:有一定创新的新技术(产品)、达到同类技术(产品)先进水平、已获得一定经济效益且技术水平对推动行业科技进步有一定作用。
第三章评审组织第二十五条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一)聘请有关专家组成科学技术奖专业评审组;(二)审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专业评审组的评审结果;精品(三)对科学技术奖的评审和异议处理工作进行监督;(四)为完善科学技术奖励工作提供政策性意见和建议;(五)研究、解决科学技术奖评审工作中出现的其他重大问题。
第二十六条奖励委员会委员15-21人。
主任委员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领导担任,设副主任委员1至2人。
奖励委员会委员由轻工业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和中国轻工业联合会领导组成。
奖励委员会实行聘任制,每届任期3年。
第二十七条根据评审工作需要,奖励委员会下设若干个专业评审组。
其主要职责是:(一)负责该专业组的科学技术奖的初评工作;(二)向奖励委员会报告初评结果;(三)对科学技术奖评审工作中出现的有关问题进行处理;(四)对完善科学技术奖励工作提供咨询意见。
第二十八条科学技术奖各专业评审组分别设组长、副组长各1人、委员若干人。
评审组委员实行资格聘任制,其资格根据当年科学技术奖申报的具体情况,从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专家库中提出,经奖励委员会主任审批。
专业评审组委员每年要进行一定比例的轮换。
入选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专家库的评审专家应具备如下条件:1、了解国家科技方针和中长期科技发展方向,熟悉本行业产业技术发展政策、方向。
2、具有相关行业的高级技术职称(职务)或是作出过突出贡献的业务骨干。
3、具有丰富的科学技术知识和经营管理经验,熟悉本学科、本专精品业领域国内外技术发展动态。
精品4、具有良好的科学精神和职业道德。
第二十九条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及其专业评审组的委员和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对申报奖励项目的技术内容及评审情况严格保守秘密。
第四章申报第三十条奖励办法第十一条规定具有法人资格的组织均可申报科学技术奖。
第三十一条申请单位申报科学技术奖时,应当填写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制作的统一格式的申报书。
第三十二条凡存在知识产权以及有关完成单位、完成人员等方面争议的,在争议未解决前不得申报科学技术奖。
第三十三条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必须取得有关许可证,且直接关系到人身和社会安全、公共利益的项目,如动植物新品种、食品、药品、基因工程技术和产品等,在未获得主管行政机关批准之前,不得申报科学技术奖。
第三十四条同一技术内容不得在同一年度重复参加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奖和技术进步奖)的评审。
第三十五条经评定未授奖的候选人、候选单位,如果其完成的项目或者工作在此后的研究开发活动中获得新的实质性进展,并符合奖励条例及本细则有关规定条件的,可以按照规定的程序重新申报。
连续两年参加评审未予授奖的,如再次申报须隔一年进行。
第三十六条奖励申报单位将申报材料报送至受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委托的科学技术奖组织申报单位,由组织申报单位形式审查合格后,报送奖励办公室。
精品所在地区和行业无受委托组织申报单位的可直接向奖励办公室申报。
第三十七条受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委托的组织申报单位,由下述单位自愿与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办公室签订协议承担组织相关单位申报和汇总工作:(一)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轻工行业主管部门;(二)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代管行业协会、学会;(三)其它承担科技管理工作的科研院所或科技中介组织。
第三十八条各相关高等院校、科研和设计院所申报材料直接报送奖励办公室。
第五章评审第三十九条符合奖励办法第十一条及本细则规定的申报单位,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向指定申报单位提交申报书及相关材料。
组织申报单位和奖励办公室负责对申报材料进行形式审查。
对不符合规定的申报材料,可以要求申报单位和申报人在规定的时间内补正,逾期不补正或者经补正仍不符合要求的,可以不提交评审。
第四十条奖励委员会对科学技术奖各专业评审组的初评结果进行审定。
第四十一条科学技术奖的评审表决规则如下:(一) 科学技术奖各专业评审组以会议方式进行评审,以记名投票表决产生评审结果。
精品(二) 奖励委员会以会议方式对各专业评审组的评审结果进行审定。
(三) 奖励委员会及各专业评审组的评审表决应当有三分之二以上多数(含三分之二)委员参加,到会人员的三分之二以上多数(含三分之二)投票通过,表决结果有效。
第四十二科学技术奖评审实行回避制度,与被评审的候选人、候选单位或者项目有利害关系的评审专家应当回避。
第六章监督及异议处理第四十三条科学技术奖励接受社会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