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复习资料分析解析
摄影与摄像艺术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摄影与摄像艺术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1. 以下哪种镜头焦距适合拍摄风景?()A. 24mmB. 85mmC. 200mmD. 50mm答案:A解析:24mm 属于广角镜头,视角宽广,适合拍摄大场景的风景。
2. 光圈的主要作用是()A. 控制景深B. 控制快门速度C. 控制感光度D. 控制曝光补偿答案:A解析:光圈大小直接影响景深,光圈越大,景深越浅;光圈越小,景深越深。
3. 在摄影中,“快门速度”表示()A. 感光元件曝光的时间B. 镜头焦距的变化速度C. 光圈大小的调整速度D. 相机对焦的速度答案:A解析:快门速度决定了感光元件接受光线的时间长短。
4. 以下哪种光线条件下需要增加曝光补偿?()A. 强光下B. 阴天C. 阴影中D. 雪天答案:D解析:雪天环境反光强,容易导致相机测光系统低估曝光量,需要增加曝光补偿。
5. 摄影中的“白平衡”主要用于()A. 调整画面的清晰度B. 校正色彩偏差C. 增强画面的对比度D. 控制噪点答案:B解析:白平衡能使在不同光源下拍摄的照片色彩还原准确,校正色彩偏差。
6. 拍摄运动物体时,为了凝固瞬间,应选择()A. 高速快门B. 低速快门C. 大光圈D. 小光圈答案:A解析:高速快门能快速捕捉瞬间,使运动物体清晰。
7. 以下哪种构图方式强调画面的对称性和平衡感?()A. 对角线构图B. 对称构图C. 三分法构图D. 框架构图答案:B解析:对称构图能展现出画面的对称美和平衡感。
8. “景深”与以下哪个因素无关?()A. 拍摄距离B. 镜头焦距C. 感光度D. 光圈大小答案:C解析:感光度主要影响照片的噪点和画质,与景深无关。
9. 以下哪种拍摄角度能够展现被拍摄物体的高大和威严?()A. 仰拍B. 平拍C. 俯拍D. 侧拍答案:A解析:仰拍可使被拍摄物体显得高大、威严。
10. 摄影作品中,“前景”的作用是()A. 突出主体B. 增加画面层次感C. 平衡画面D. 简化画面答案:B解析:前景能丰富画面层次,增强空间感。
摄影测量学复习资料(全)分析解析

一、名词解释1、解析相对定向:根据同名光线对对相交这一立体相对内在的几何关系,通过量测的像点坐标,用解析计算方法解求相对定向元素,建立与地面相似的立体模型,确定模型点的三维坐标。
2、辅助空中三角测量:将基于载波相位观测量的动态定位技术获取的摄影中心曝光时刻的三维坐标作为带权观测值,引入光束法区域网平差中,整体求解影像外方位元素和加密点的地面坐标,并对其质量进行评定的理论和方法。
3、主合点:地面上一组平行于摄影方向线的光束在像片上的构像4、核线:立体像对中,同名光线与摄影基线所组成核面与左右像片的交线。
5、航向重叠:同一条航线上相邻两张像片的重叠度。
6、旁向重叠:两相邻航带摄区之间的重叠。
7、影像匹配:利用互相关函数,评价两块影像的相似性以确定同名点8、影像的内方元素:是描述摄影中心与像片之间相关位置的参数。
9、影像的外方元素:描述像片在物方坐标的位置和姿态的参数。
10、景深:远景与近景之间的纵深距离称为景深11、空间前方交会:由立体像对中两张像片的内、外方位元素和像点坐标来确定相应地面点的地面坐标的方法,称为空间前方交会。
12、空间后方交会:利用一定数量的地面控制点,根据共线条件方程或反求像片的外方位元素这种方法称为单张像片的空间后方交会。
13、摄影基线:相邻两摄站点之间的连线。
14、像主点:像片主光轴与像平面的交点。
15、立体像对:相邻摄站获取的具有一定重叠度的两张影像。
16、数字影像重采样:当欲知不位于采样点上的像素值时,需进行灰度重采样。
17、核面:过摄影基线与物方任意一点组成的平面。
18、中心投影:所有投影光线均经过同一个投影中心。
19、单模型绝对定向:相对定向所构建的立体模型经平移、缩放、旋转后纳入到地面坐标系中的过程相对定向:根据立体像对内在的几何关系恢复两张像片之间的相对位置和姿态,使同名光线对对相交,建立与地面相似的立体模型。
即确定一个立体像对两像片的相对位置。
20、数字影像内定向:同一像点的像平面坐标与其扫描坐标不相等,需要加以换算,这种换算称为数字影像内定向。
(完整版)摄影摄像复习资料

第一章照相机(10分)1.照相机的基本结构:镜头、快门、暗箱、输片装置、机身、取景器、测距系统等2.MC:多层加膜3.什么是焦距镜头中心到焦片的垂直距离无限远的景物在焦平面截成清晰影像时凸镜的第二节点到焦平面的垂直距离焦距的变化范围6mm~2000mm4.焦距与视角的关系:成反比焦距与景深的关系:成反比5.光圈用f表示6.光圈的作用a.调节景深(景深和光圈成反比)b.调节进光量c.影响画面质量7.标准镜头:指镜头的焦距长度接近相机画幅对角线长度的镜头135相机的标准镜头50mm8.快门速度和标记的关系:标记数字越大,速度越快9.片速用ISO表示,片速的选择宜低不宜高10.什么是曝光组合光圈和快门速度的搭配11.曝光的原则:宁多不少第二章.摄影构图(29分)1.拍摄点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景别).(方向).(高度).2.景别景别的类型: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以人为例来划分:远:人在整个画面中占的比例较小,大部分是关于环境的刻画.全:人物从头到脚都占据了画面,上下有少许的留白.中:膝盖以上部分近:腰部以上特:肩部以上,甚至是某一部分的特写,如眼睛,手部,脚部等等3.远景画面应该怎样构图?A.以宏观态势与规模为主的远景,更应讲究画面的“单纯”与简单,尤其在拍摄自然风光的时候更是如此。
B从大处着眼,选择、提炼、确定画面中大的线条的走向,形成画面的自然结构。
Eg: 河流、道路等等。
C.光线配合构图,利用光线的穿越的方向来达到升画面表现力的作用。
D适当选用前景。
4.中景:拍摄范围介于全景与近景之间,擅长表现人与人.人与物,以及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并且它是以情节取胜,在电视电影中,中景是用得比较多。
5.近景:是突出表现被摄对象的主要部分,主要面貌,对人物的神态进行细腻的刻画的景别。
6.方向:(正面)(斜侧)(正侧)(背面)7.高度:(平拍)(仰拍)(俯拍)8.组成一个画面的因素有这样几个:主体,陪体,环境(前景和后景),空白等等。
摄影知识点总结及解析

摄影知识点总结及解析摄影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技术。
无论是作为爱好者还是专业摄影师,了解摄影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总结和解析一些常见的摄影知识点,包括摄影基础知识、摄影器材、构图与光影、摄影后期处理等内容,希望对摄影爱好者和从事摄影行业的人士有所帮助。
摄影基础知识1. 光圈、快门和ISO值光圈、快门和ISO值是摄影中三个最基本的参数。
光圈决定了镜头的进光量,光圈越大,进光量越多;快门决定了曝光时间,快门速度越快,曝光时间越短;ISO值是感光度的参数,ISO值越高,感光度越强。
这三个参数共同决定了照片的曝光程度和质量。
2. 对焦对焦是摄影中非常关键的一步,对焦不准确会导致照片模糊,影响整体质量。
在拍摄过程中,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对焦点,并且确保对焦准确。
3. 光影光影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
合理的光影可以让照片更有层次感和质感,增加美感。
摄影师需要在拍摄过程中留意光线的方向和强度,以及阴影的处理。
摄影器材1. 相机相机是摄影的必备工具之一。
常见的相机种类包括数码相机、单反相机、微单相机等,每种相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用途。
在选择相机时,需要考虑自己的拍摄需求和预算,合理选择适合自己的相机。
2. 镜头镜头是影响照片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的镜头有不同的焦距和光圈,可以用于拍摄不同类型的照片。
在选择镜头时,需要考虑自己的拍摄风格和需求,选择合适的镜头。
3. 三脚架三脚架是摄影中常用的辅助器材,可以帮助稳定相机,提高拍摄质量。
在需要长时间曝光或需要稳定拍摄角度的情况下,三脚架是必备的工具。
构图与光影1. 构图构图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决定了照片的整体格局和美感。
常见的构图原则包括三分法、黄金分割、对称构图等,摄影师需要根据实际拍摄情况选择合适的构图方式。
2. 光影光影可以给照片增加层次感和质感,影响整体美感。
在拍摄过程中,要留意光线的方向和强度,以及阴影的处理,合理运用光影可以提高照片的美感。
摄影 摄像期末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1. _偏振镜_镜能减少或消除非金属表面的反光。
2. 衡量CCD质量的指标主要有两个,即: CCD芯片大小_和_CCD芯片像素多少_。
7. 对于静止景物,通过镜头的变焦,既可以看到远景,又可以看到_特写_,使静止的景物产生了动态构图效果。
11. 快门的主要作用是_控制感光片的曝光时间和控制被摄物体的清晰度_。
12. 影响景深的三大因素是焦距、_物距、光圈_。
13. 存储器是数码照相机内置的一种存储芯片,用于存储_影像数据_。
14. 在DC、DV上按下曝光补偿按钮不放,然后LCD液晶显示屏上可以选择的补偿值。
其中,负值表示_减小_若干档曝光量。
15. 恰当的_用光_是表现质感的关键。
18. 普通风光的拍摄角度包括水平、上下和_远近_拍摄位置。
19. 利用Photoshop自动调节照片的亮度和反差,可选择图象菜单中调整子菜单的“_自动对比度_”命令。
二、单选题1. 人物摄影时,想让背景更加虚化,人物更加突出,选择哪组曝光组合更加合适?(F2.8、1/250 秒)2. ISO100时,测光值为F8,1/125秒,那么ISO400时,测光值应该为(F8,1/500秒)3. _软调的画面影调柔和,反差小,中间过渡层多,具有柔和‘细腻、含蓄的视觉美感。
5. 在摄像中,镜头是摄像的基本单位,是画面语言的基本元素。
这里的镜头是指_..一幅画面_6. 下列曝光模式中,哪一种曝光模式比较适合自由地控制运动物体的动感效果?(快门)7. 对于大面积风光的视频拍摄,在一个镜头照不完的情况下,可以用_扫描_方法进行拍摄。
8. 顺光的优点是(曝光比较容易把握)。
10. 在摄影取景时,主体应该安排在画面的(视觉中心)。
12. 、数码相机的分辨率是指_每英寸...13. 数码摄像机镜头可以使用的附加镜有_以上。
15. 拍摄剪影要按_背景_曝光为基准。
16. 下面选项中关于感光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_...噪音越小_。
17. 动态构图的拍摄手法包括有_以上_18. 拍摄雨景_要用逆光。
摄影影像知识点总结归纳

摄影影像知识点总结归纳摄影是一门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艺术,通过摄影可以记录下世界各地的美丽风景、人文风采和社会历史,也可以表达摄影师的个人情感和审美观点。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摄影的基本概念、摄影器材、摄影构图、光影构造、后期处理等方面对摄影影像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
一、基本概念1. 曝光曝光是指在摄影过程中,通过控制光圈、快门和ISO等参数,使得相机感光元件暴露于足够的光线中,以保证画面可以记录下所拍摄的对象。
曝光不足会导致画面过暗,曝光过度则画面会过亮。
合适的曝光是摄影作品成功的关键之一。
2. 光圈光圈是镜头的一个部分,用来调节相机进光量的大小。
通常用F值来表示,F值越小,进光量越大,景深越浅;F值越大,进光量越小,景深越深。
3. 快门快门是相机的一个部分,用来控制感光元件曝光时间的长短。
快门速度表示为秒或者分数,表示相机的感光元件暴露于光线下的时间长短。
4. ISOISO是感光元件的敏感度,通常表示为100、200、400等数值,数值越大,感光元件的敏感度越高,画面越亮。
但是高ISO也会带来噪点的问题。
二、摄影器材1. 相机单反相机、微单相机、傻瓜相机、手机相机等。
2. 镜头定焦镜头、变焦镜头、微距镜头、广角镜头、长焦镜头等。
3. 三脚架用来固定相机,减少震动,拍摄稳定的照片。
4. 闪光灯在光线不足的环境下,可用来提供光源。
能够有效避免镜头发生强光反射,提高画质。
6. 滤镜可改变光线的色温、对比度和饱和度等效果。
三、摄影构图1. 画面构图画面构图是指在拍摄画面时,对画面元素的布局和组合进行设计,从而构成整体的画面结构。
常见的画面构图方法有:三分法、黄金分割法、对角线构图、平行线构图等。
2. 元素构图元素构图是指在摄影中,对画面元素进行精心配置和安排,使得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常见的元素构图有对比、平衡、节奏、重复、对角线、线条、形状等。
3. 空间构图空间构图是指在拍摄画面时,合理利用前景、中景和远景的深度与空间感,使得画面更加有层次和立体感。
摄影专业复习资料汇总

摄影专业复习资料汇总1、现代相机的镜头都是由若干片透镜组成的。
2、为了使不同距离的景物在胶片位置上成像更为清晰.镜头就得能够前后移动.因而需要有调焦机构;3、为了适应被摄物的亮度.要求快门的曝光时间可以进行长短变换,因而需要加设快门时间的调节装置;4、根据用途的不同,镜头的焦距相差很大。
按镜头的焦距与胶片画幅对角线长度的比值.镜头可分为标准镜头、广角镜头和长焦镜头三类。
5、一般把镜头的焦距近似等于胶片画幅对角线长短的定为这种照相机的标准镜头。
比标推镜头的焦距短的,称为广角镜头,比标准镜头的焦距长的.叫做长焦镜头。
6、镜头的焦距长短决定被摄景物在胶片上成像的大小.即镜头的焦距长,所成的像大;焦距短,所成的像小。
7、在同样的条件下,大光圈可提供浅景深,而小光圈则可造成较大的景深。
8、镜头加膜的作用主要是提高透光能力,提高影像质量。
9、镜头视场角的大小随焦距的长短不同而不同。
焦距越长,视场角越小:焦距越短,视场角越大。
10、曝光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着影像的密度、质感、清晰度以及色彩。
11、曝光组合参数:指拍摄时使用的光圈系数与快门时间的组合。
12、反差:指景物或影像的明暗对比差别,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软”或“硬”13、能否把景物的亮度与照片的影调关系处理的合理,不使其出现亮度失控现象,是—张摄影作品成功与失败的关键,也是划分这幅作品专业水平或业余水平的标准和界限。
14、室外光线光性质不外乎直射光与散射光两种。
15、直射光是光源直接将光线投射在物体表面,随着投射方向的不同,在物体表面形成明显不同的明暗面。
光质硬且反差大,曝光较难拿捏。
16、散射光的光线柔和,物体的表面受光均匀,曝光比较容易掌握。
17、直射光因为物体的受光方向不同,曝光比较复杂,主要有三种情况:被摄体处于顺光照明,侧光照明(包括前侧光)以及逆光照明。
18、拍摄逆光照明的物体时,应尽量避开明亮的天空,以暗背景衬托主体,以主体背光面确定曝光。
逆光摄影最善于表现光感,使原本平淡无奇的画面充满生机,因此是最富有魅力的。
摄影摄像基础复习资料考试必备

摄影摄像基础一、选择:1、成像原理两者区别:其一,针孔成像是从物体的每一点发出的光束,直穿针孔落在光屏上,形成无数光斑相叠合而成,所以影响比较模糊;而透镜却把物体的每一点发出的光束又会聚成无数的光点,在光屏上集结成像,所以比较清晰。
其二,针孔必须相当小才能成像,所以像的亮度很暗;而透镜的孔径比针孔大得多,所以形成的影响较亮。
其三,针孔成像时,物、像与针孔的距离没有严格的要求;而透镜成像时,就必须调整物、像与透镜的距离,才能成像清晰。
2、下面关于摄像的叙述,正确的是:(1)传统摄影是一个光化学过程,影像存储在胶片上;(2)数码摄影是一个光电子过程,影响存储在电子芯片上(3)在传统摄影和数码摄影中,光线通过照相机镜头后都成像在感光片上3、到达CCD 或胶片的光量与取景系统、控制系统、成像系统有关。
4、1024*1024 分辨率的像素是130 万,可在更高分辨率显示器上满屏显示。
5、感光度是指CCD 芯片对光照反应的灵敏度,是电路对数据处理能力和影像再现能力的综合性能指标。
6、从物点到最近清晰点的深度叫前景深,从物点到最远清晰点的深度叫后景深,景深就是从最近清晰点到最远清晰点的深度。
7、快门对景深没影响。
8、标准镜头的视角在50 度左右,焦距与感光片的对角线长度基本相等。
9、关于磁带的叙述,正确的是:胶带是感光胶片的一种,胶卷是传统照相机影像感光成像的介质,胶卷是影像的存储介质。
10、(填空)左边的感光度为右边相邻的感光度的1/2。
感光度越高,即感光速度越快,需要的曝光量就越少,反之。
因此,每增加(或减少)若干挡感光度。
曝光量就要相应地减少(或增加)若干挡。
(p57)11、(填空)色温指色光的温度,或色光的成分,或色光的颜色,实际上就是色光。
影响色温的因素:大自然天体运动规律、大自然的天气变化、电压的变化、加彩色纸的变化。
12、(填空)摄像构图原则:保持摄像机的平衡、保持单一主体的活力、保持多个主体的联系、画面要流畅。
(完整word版)●摄影摄像基础期末复习资料.

(完整word版)●摄影摄像基础期末复习资料.摄影摄像基础期末复习资料1、摄像机的分类按摄像机质量的不同,可分为广播级、专业级和家用级。
广播级广播级摄像机应用于广播电视领域,图像质量最好,性能全面稳定,自动化程度向,在允许的工作范围,图像质量变化很小,达到较低失真甚至无失真程度。
广播级摄像机包括ESP制作、EFP制作和ENG制作用的高质量摄像机。
但此类摄像机一般体积大、重量重、价格昂贵。
专业级业务级电视摄像机一般应用于文化宜传、教育、工业、交通、医疗等领域。
业务级摄像机的图像质量较好,设备上可以没有广播级所需的一些特殊功能设计(如光学滤波器等),一般业务级摄像机图像质量低于广播级的,但其体积较小,重量较轻,价格较低廉。
对于某些高档的业务级摄像机来说,其性能和图像质量已和广播级的摄像机无多大的区别,也可用于广播领域的制作。
家用级这是一种家庭文化娱乐用的摄像机,其操作人员往往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因此要求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而图像质量水平只要地与家用录像饥、电视机相配合,能满足一舱的观看即可。
对灵敏废要求很高,以使摄像机有更广泛的使用领域。
摄像机的自动控制功能很强,以便非专业人员无需手动控制,就能使各项主要参数自动达到最佳状态。
此类机十也往往带有一些简单特技功能,如谈变、定格、叠化、划变等。
一舱份格便宜,结构小型,以利于设备的推广、普及。
2、电视节目制作方式分类电视节目制作方式可分为(ESP)电子演播室制作(EFP)电子现场节目制作(ENG)电子新闻采集ESP此类摄像机,要求图像质量最好,通常非常沉重,需要一些机架或一些其他类型的摄像机底座设备来支撑,不方便随意搬动。
高质量的DP用摄像机包含有三个CCD和许多电子控制装置,它们装配有一个大的镜头和大的取景器,因此整个摄像机头比一般的便携式摄像机重很多。
它们也往往需要通过电缆把摄像机头和摄像机控制器CCU、同步信号发生器、电源等一系列制作高质量的图像所必须的设备相连接。
电视摄像实务知识点总结

电视摄像实务知识点总结一、摄像机的分类1. 根据传感器分为CCD和CMOS摄像机。
CCD摄像机具有高画质和色彩还原度好的特点,适合专业拍摄;CMOS摄像机价格相对便宜,适合广泛应用。
2. 根据功能分为普通摄像机和专业摄像机。
普通摄像机适合日常生活使用,专业摄像机则适合影视制作和广播电视等领域。
二、摄像机的基本参数1. 分辨率:指摄像机可以拍摄出的图像细节,分辨率越高,图像质量越好。
2. 拍摄画幅:包括全画幅、APS-C画幅、四三画幅等,不同画幅的摄像机适用于不同场景的拍摄。
3. 焦距:不同焦距的镜头适用于不同的拍摄对象和场景,包括广角镜头、中焦镜头和长焦镜头。
4. 光圈:光圈越大,进光量越多,适合拍摄暗场景;光圈越小,景深越深,适合拍摄有需求景深的场景。
三、摄像机的基本操作1. 对焦:通过调整镜头使得画面细节清晰,避免出现模糊或者虚焦的情况。
2. 曝光:调整快门速度和光圈大小,使得画面明暗合适,不出现过曝或者欠曝的情况。
3. 白平衡:校正摄像机对不同光源的色温适应能力,保证画面色彩真实。
4. 音频设置:调整麦克风增益和方向,确保录音清晰并减小外界噪音干扰。
四、摄像机的拍摄技巧1. 稳定拍摄:使用三脚架或者稳定器减小摄像机的晃动,保证画面稳定。
2. 合理构图:通过布局元素的位置和角度,制造出符合要求的画面效果。
3. 运动拍摄:通过平移、旋转和变焦等手法带给观众不同视觉效果和情感体验。
4. 色彩搭配:通过合理选择服装、背景和灯光,营造出符合情感要求的氛围。
五、摄像机的后期处理1. 剪辑:将拍摄到的素材进行剪辑,精选出符合要求的镜头。
2. 色彩校正:根据剧情和氛围设置画面色彩,提高画面品质。
3. 音频处理:对录音进行降噪、混响和音量调整,保证声音的清晰和协调。
4. 添加特效:通过合成、渲染和特效制作等手法增加画面的丰富度和观赏性。
六、电视摄像实务相关法律法规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管理规定》:规范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的行为和规范。
摄影摄像课程知识点总结

摄影摄像课程知识点总结摄影和摄像是一门非常有趣和具有挑战性的艺术和技术,它涉及到许多不同的方面,包括技术、艺术、和实践。
这门课程涉及到了很多知识点,从相机的基本原理到拍摄技巧和后期制作,都是需要学习和掌握的。
下面我们将会总结一些摄影摄像课程的知识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相机基本原理1. 相机构造相机是拍摄图像的工具,它的构造包括镜头、快门、曝光计、取景器等部件。
这些部件各自有着不同的功能,比如镜头用来聚焦和控制光线的进入,快门用来控制曝光时间,曝光计用来测量光线的强度等等。
了解相机的构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掌握它的使用方法。
2. 曝光曝光是指相机传感器或者底片接受光线的过程,它决定了图片的明暗度和色彩的饱和度。
曝光的控制需要通过快门速度、光圈大小和ISO值来实现,掌握曝光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控制照片的质量。
3. 对焦对焦是指调节镜头,使得被摄物体成像清晰。
对焦的控制可以通过自动对焦和手动对焦来实现,掌握对焦的技巧可以让我们拍摄出更加清晰的照片。
4. 白平衡白平衡是指校正照片中的色彩偏差,使得照片中的白色看起来真实的颜色。
白平衡的控制可以通过设置相机参数或者后期调整来实现,掌握白平衡的知识可以让我们更好的控制照片的色彩。
二、拍摄技巧1. 光影光影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光线的方向、强度、和色温都会影响照片的效果。
掌握光影的规律可以让我们更好的控制照片的质量。
2. 構图构图是指在拍摄时选择角度、景深、和拍摄对象的位置来组成照片的内容和形式。
掌握构图的技巧可以让我们拍摄出更加有吸引力的照片。
3. 快门控制快门速度的控制可以影响照片中物体的运动轨迹和动态效果,掌握快门控制可以帮助我们拍摄出更加生动的照片。
4. 合成技术合成技术是指在照片后期加工过程中,通过多张照片的叠加和处理来生成更加丰富的画面效果。
掌握合成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打破局限,创造更加独特的照片效果。
三、后期制作1. 软件使用后期制作需要用到各种图像处理软件,比如PS,Lightroom等。
相机摄像知识点归纳总结

相机摄像知识点归纳总结相机摄像是指利用光学和电子设备来捕捉和记录图像的过程。
相机摄像技术一直在不断发展,现在已经涵盖了从数码相机到摄像机的各种设备,涉及到从摄影到电影等各种内容的拍摄。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归纳总结一些相机摄像的基本知识点,包括相机的构造、拍摄原理、摄像技巧等内容。
1. 相机的构造相机的构造包括镜头、快门、光圈、曝光计、取景器等部分。
镜头是相机的核心部件,通过不同的焦距和光圈大小来调节景深和光线的进入。
快门是控制光线进入感光材料时间的装置,确定曝光时间。
光圈则是控制进入镜头的光线量的设备,通过调节大小来控制曝光。
曝光计是用来测量光线强度的工具,帮助摄影师确定曝光参数。
取景器则是用来观察和定位拍摄对象的装置,可以是光学取景器或电子取景器。
2. 拍摄原理相机的拍摄原理基于光学成像原理,主要包括光线折射、焦距、景深、曝光等内容。
光线在进入镜头后会折射,形成实际的成像图像,这个过程涉及到物体距离、景深等因素。
焦距即镜头的焦距大小,不同的焦距会导致不同的成像效果。
景深是指在拍摄中能够保持清晰的距离范围,通过调节光圈大小和镜头焦距等参数来控制。
曝光则是指感光材料接收光线的程度,通过控制快门速度和光圈大小来确定曝光参数。
3. 摄像技巧摄像技巧包括构图、光线、动态、色彩等方面的技术。
构图是指在拍摄中对画面内容的布局和安排,包括对称构图、黄金分割等各种构图方法。
光线是拍摄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包括自然光、人工光、补光等不同的光线条件。
动态是指在摄像过程中捕捉运动的能力,通过调节快门速度和镜头焦距来实现。
色彩则是对拍摄物体色彩的捕捉和还原,可以通过白平衡、饱和度等参数来调节。
4. 摄像设备摄像设备包括数码相机、单反相机、摄像机等各种不同的设备。
数码相机是一种可以直接记录数字图像的相机,可以通过电子设备来保存和传输图像。
单反相机是一种可以更换镜头的相机,适合专业摄影师使用。
摄像机是一种专门用来记录视频图像的设备,包括摄像机、摄像镜头、录音设备等部分。
摄影摄像技术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摄影摄像技术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1. 以下哪种镜头焦距适合拍摄人像?()A. 18mmB. 50mmC. 200mmD. 8mm答案:B解析:50mm 镜头的视角与人眼接近,适合拍摄人像,能呈现自然的透视效果。
2. 快门速度的单位是()A. 秒B. 分C. 时D. 毫秒答案:A解析:快门速度通常以秒为单位来表示。
3. 光圈越大,景深()A. 越大B. 越小C. 不变D. 先大后小答案:B解析:光圈越大,景深越小,背景虚化效果越明显。
4. 在摄影中,“黄金分割”比例约为()A. 1:1B. 2:1C. 1.618:1D. 3:1答案:C解析:黄金分割比例约为1.618:1 ,在构图中常被应用。
5. 以下哪种光线方向能产生强烈的明暗对比?()A. 顺光B. 侧光C. 逆光D. 顶光答案:B解析:侧光会使被摄物体产生明显的明暗对比。
6. 拍摄夜景时,为避免手抖造成模糊,应使用()A. 高速快门B. 低速快门C. 三脚架D. 闪光灯答案:C解析:使用三脚架可以稳定相机,避免手抖。
7. 以下哪种感光度(ISO)设置适合在光线充足的环境下使用?()A. 100B. 800C. 3200D. 6400答案:A解析:光线充足时,选择低感光度如100 可获得较好的画质。
8. 白平衡的作用是()A. 调整色彩饱和度B. 调整画面亮度C. 校正色彩偏差D. 调整对比度答案:C解析:白平衡用于校正不同光源下的色彩偏差。
9. 广角镜头的特点是()A. 视角窄B. 变形小C. 夸大前景D. 压缩空间答案:C解析:广角镜头会夸大前景,增强画面的纵深感。
10. 以下哪种构图方式强调画面的对称与平衡?()A. 对角线构图B. 对称构图C. 三分法构图D. 框架构图答案:B解析:对称构图能展现出对称与平衡的美感。
11. 拍摄运动物体时,应选择()A. 手动对焦B. 自动对焦C. 单次对焦D. 连续对焦答案:D解析:连续对焦适合拍摄运动物体,能实时跟踪对焦。
摄影摄像知识点

摄影摄像知识点摄影和摄像是现代人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一种媒介形式。
通过摄影和摄像,我们可以记录生活中的美好瞬间,留下珍贵的回忆。
然而,在进行摄影和摄像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的知识点,才能拍摄出令人满意的照片和视频。
本文将介绍一些摄影摄像的知识点,帮助读者提升拍摄技巧。
一、摄影基础知识1. 曝光三要素曝光是拍摄中最基本的概念,它由快门速度、光圈和ISO三个要素组成。
快门速度决定了曝光时间的长短,光圈决定了进光的多少,ISO则表示感光度。
合理的曝光能够保证照片的亮度适宜,并避免出现曝光过度或不足的情况。
2. 焦点和景深焦点是指图像中最清晰的部分,而景深是指照片中能够保持清晰的范围。
通过调整焦点和景深,我们可以突出主体或者使整个画面呈现出更广阔的视野。
3. 構圖技巧构图是指通过选择拍摄角度、主题位置、画面元素等来组织图像的布局。
常用的构图技巧包括三分法、对角线构图、前景入画等,这些技巧能够使照片更具有层次感和吸引力。
二、摄影器材选择1.相机选择在摄影过程中,相机的选择非常重要。
目前市场上有许多种类的相机,如数码相机、单反相机、微单相机等。
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选择适合自己的相机。
2. 镜头选择镜头是相机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影响图像质量的关键因素。
具体选择哪一款镜头取决于拍摄需求,广角镜头适合风景摄影,长焦镜头适合远距离拍摄等。
三、摄像技巧1. 镜头运动镜头运动是摄像中常用的技巧之一,通过改变镜头位置和移动速度来制造不同的拍摄效果。
如追踪镜头可以捕捉移动的主体,拉焦则可以突出特定的目标等。
2. 剪辑技巧在拍摄完成后,剪辑是制作优质视频的重要环节。
合理的剪辑能够剔除无关内容,突出故事情节,并增强观赏性。
通过学习剪辑软件的使用,可以为自己的视频加上转场效果、音乐配乐等,让其更加生动有趣。
四、后期处理后期处理是摄影和摄像的必要环节,可以通过调整色彩、对比度、锐化等参数来优化图像效果。
此外,后期处理还包括去除图片或视频中的噪点、修复细节等操作,使最终成品更加出色。
摄影影像知识点归纳总结

摄影影像知识点归纳总结摄影的基本知识点1. 相机的结构和功能相机是我们进行摄影创作的工具,了解相机的结构和功能对我们拍摄好的照片至关重要。
相机主要由镜头、快门、光圈、感光元件(胶片或像素)等部件组成。
通过了解这些部件的工作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控制相机,拍摄出符合自己要求的照片。
2. 快门速度、光圈和ISO快门速度、光圈和ISO是影响照片曝光的三个重要参数。
快门速度影响照片中物体的运动轨迹,光圈决定了景深的大小,ISO则决定了相机感光度。
了解这三个参数的作用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控制曝光,拍摄出更加优秀的照片。
3. 曝光补偿和白平衡曝光补偿是指通过调整快门速度、光圈和ISO来改变照片的曝光情况。
白平衡则是通过调整相机的色温,使照片中的色彩更加真实。
掌握这两个技巧可以帮助我们在不同的光线条件下,拍摄出更好的照片。
摄影技术1. 对焦技巧对焦是摄影中的基本技巧,它决定了照片中物体的清晰度。
了解自动对焦和手动对焦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控制对焦,拍摄出清晰的照片。
2. 快门控制快门控制是摄影中的重要技术之一,通过控制快门速度,我们可以拍摄出不同效果的照片。
比如通过快门长曝光,可以拍摄出流光溢彩的照片,通过快门短曝光,可以拍摄出静止的物体。
3. 缩放镜头通过缩放镜头,我们可以改变照片中物体的大小比例,从而拍摄出更具有立体感的照片。
了解不同焦距镜头的使用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控制画面效果,拍摄出更加生动的照片。
构图1. 画面构图构图是摄影中至关重要的技术之一,通过构图我们可以改善照片的视觉效果。
了解画面构图的基本原理和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控制画面结构,拍摄出更加优秀的照片。
2. 视觉引导通过合理地布置画面中的元素,我们可以引导观众的视线,从而使照片更加吸引人。
了解视觉引导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控制画面结构,提高照片的观赏性。
光影1. 自然光和人工光光线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元素,它直接影响着照片的质量。
摄影与摄像复习资料.docx

题:一般APS-C 画幅比全画幅小了多少?一、200mm 焦距的全画幅视角为12度,若将200mm 镜头装在APS-C 画幅相机上,等效焦距则变成了 ( )视角变成()=70-135,中长焦;500mm,视角与人眼一致,定焦镜头即标准镜头,标头。
光圈越大,光圈值越小。
景深的三个决定参数?中间调:咼调和低调中间的调。
18%灰,又称18度灰=极白与极黑的中间点=OEV 曝光对影像质量的影响 曝光与影像密度 曝光与影像清晰度 曝光与影像色彩3.Q5«*»«* 4・25・红色为全画幅尺寸。
36mm x 24mi 蓝色为APS-Hiwi 紺尺亿 28. Immxl8.7mi 绿色为尼旗索尼tvfUAPS-Crttt 尺寸。
24mmx 16mi 黄Cl 为什能-APS-Cmh 福尺寸 22.5mm 15mi35nvn14mm5Qcr>m28mm 24mm 20mm135EE100mm 85mm 80mm70mnn焦距800mm600mm 500mm65300nwn200mm114°曝光量准确:红、绿、蓝和灰度四层,每层从0-255级都平衡;影像密度平衡:不论哪一层,都在256级以内,不出现大面积的超出任何时256级的情况;若曝光不足,则暗部的细节不足,即向上超出了256级,影像密度过高,使暗部不可调。
若曝光过度,则亮部的细节不足,即向下超出了256级,影像密度过低,使高光部分不可调。
曝光量太多(曝光严重过度),或者曝光量太少(曝光严重不足),都会导致影像清晰度下降。
在彩色摄影中,准确的色彩再现需要以准确的曝光为前提,曝光过度或不足都会破坏色彩平衡,导致影像偏色。
常见快门值有30"、15"、8”、4”、2”、1”、1/2、1/4、1/8、1/15、1/30、1/60、1/125、1/250、1/500、1/1000、1/2000, 1/4000、1/8000每一档快门之间都是2倍的关系,快门每调慢一档曝光量就变为原来的2倍。
影视摄像期末知识点总结

影视摄像期末知识点总结一、摄像机的构造和使用1.摄像机的构造摄像机由光学系统、感光系统和电子图像处理系统三个部分组成。
光学系统包括镜头、取景器等部件,感光系统由传感器、滤光器、快门等组成,电子图像处理系统包括信号处理电路、录像电路等部件。
2.摄像机的使用摄像机的使用包括对镜头、曝光、对焦等基本参数的设置,掌握不同场景下的曝光规律,特殊情况下的应对措施等。
二、摄像构图和镜头语言1.构图要领摄像构图是指摄像师在画面中对主体、前景、背景等元素的布置以及画面的对称、平衡、点线面等构图要素的运用。
2.镜头语言镜头语言是指摄像师通过不同类型的镜头、不同拍摄角度和镜头移动方式来表达影片内容的方式。
三、光影的运用1.光影的种类光影有自然光、人工灯光和天花板灯光等种类,摄像师需要掌握不同光源的使用方法。
2.灯光的运用灯光的运用包括对明暗对比、光色温、光照角度等因素的控制和调整。
四、摄像机的移动和镜头控制1.摄像机的移动摄像机的移动包括手持拍摄、固定拍摄、运动拍摄等方式,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移动方式。
2.镜头控制镜头控制包括对焦、光圈、变焦等参数的控制,摄像师需要根据情景和需要对镜头进行合理的调整。
五、摄像技术1.色彩调性色彩调性是指在摄影和影视制作中调整摄影画面的色彩和色调的技术。
2.摄像编码格式摄像编码格式包括MPEG-4、H.264等,摄像师需要了解不同编码格式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3.慢动作和快动作慢动作和快动作是摄像师常用的特殊拍摄技术,需要掌握相关技术和操作方法。
六、影视摄像语言与表达1.镜头语言镜头语言是指摄像师通过不同类型的镜头和镜头运动来表达影视内容的方式。
2.布景和道具布景和道具是影片中重要的视觉元素,摄像师需要对其进行合理的设计和运用。
3.叙事结构叙事结构是指影片的叙事方式和结构手法,摄像师要能够通过摄影来服务于影片的叙事目的。
以上就是对影视摄像期末知识点的一个总结,摄像是一门需要丰富摄影知识和技能的专业,期末知识点的掌握对于未来的摄像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固定加运动,推拉摇移跟,稳平准匀清,远全中近特,正侧逆,平俯仰,白加黑,看色温,三角形,主辅轮。
复习范围:林渊渊提供详细内容:文聪1摄像机的基本技术操作(聚焦、变焦、光圈等)。
P36-P40、P80-81Focal length 焦距:指镜头设在无限远时,从光圈焦点瞄准的对象之间的距离。
常以毫米或英寸来测量。
Zoom range 变焦幅度:也叫变焦比率(zoom ratio),指运用变焦镜头从最远的广角位推到最近的长焦能得到的景象。
幅度通常用比率来表示;假如是20:1,叫“变焦比例”。
Zoom lens 变焦镜头:焦距可以变化的镜头,是所有摄像机的必备设备。
F 光圈:在镜头内用来控制光线透过镜头,进入机身内感光面的光量的装置F-stop光圈值:判断镜头能进多少光的标准,例如光环上所刻有的数值:1.7、2.8、4、5.6、8、11、16光圈值数字越小,光圈孔径越大,进入的光越多,大口径镜头的光圈最小。
光圈值数字越大,光圈孔径越小,进入的光越少,大口径镜头的光圈最大。
聚焦:聚焦就是旋转聚焦环,使被摄物的影像清晰(通过改变成像面的位置,使之与聚焦点重合)变焦:调解焦距,使不必改变拍摄距离而变化景别摄像机的自动对焦方法:把摄像机镜头对准被摄物,片刻,摄像机就能聚焦清晰2固定画面和运动镜头的概念固定画面:(固定镜头)摄像机的机身、机位、镜头焦距,在拍摄中均不发生变化。
画面带来的效果:1.稳定的视觉感受2.提供客观的参照物3.观众视线可以在画面上随意浏览4.镜头可塑性大,容易形成稳定的视觉节奏感运动镜头:推、拉、摇、移、跟、甩、升、降(运动画面)摄像机的机身、机位、镜头焦距,在拍摄中发生变化的镜头。
画面带来的效果:增强画面动感,扩大镜头视野,影响着响应的速度和节奏,赋予画面独特的感情色彩。
3推拉摇移跟镜头的拍摄要求和画面特点P68-71起幅:运动镜头开始的画面,讲究构图,有适当长度,由固定转为运动画面时要自然流畅。
一般,有表演的场面,让观众看清戏剧动作;无表演的场面,让观众看清景色。
落幅:运动镜头终结的画面。
由运动转为固定画面时能平稳、自然,尤其要准确、恰到好处地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景物范围或主要被摄对象位置停稳画面,画面构图要精确。
推拉:在拍摄过程中,摄像机沿光轴方向,推近/远离被摄主体拍摄的镜头。
画面特点:A、当主体物位置不变时推:逐渐接近被摄主体拉:逐渐远离被摄主体B、纵深运动时1.运动物体由远及近推:冲击力最强拉:具有很强震慑力的展示效果2.运动物体由近及远推:伴随和尾随深入拉:表达意境,长于抒情摇:在拍摄一个镜头的过程中,摄影机机位不变,机身作上下、左右等方向的均匀摇动。
画面特点:1、人们观看画面内景物的时间相对短2、不通过剪接而观察到画面内容的变化3、使观众在观看时受到某种制约(具某种强制性)4、表示运动主体的动态、动势、运动方向和运动轨迹5、通过某个活动物体的追摇,引出被摄主体6、摇出意外之物,制造悬念。
在镜头内形成注意力的起伏7、表现一种主观镜头,模拟主观视线8、非水平的倾斜摇、旋转摇表现一种特定的情绪和气氛移:①、摄影机沿水平面作各方向移动时所拍摄的镜头。
(新的书本上的定义)②、借助移动式摄像机支架使摄像机在一条大概的直线上移近或移开被拍摄物。
(旧的书本上的定义)画面特点:1、人不动,摄影机动2、人和摄影机都动。
(接近“跟”,但是,速度不一样)3、展示事件的规模、气势4、表示处于上升或下降运动中人物的主观视象跟:摄影机镜头始终跟随被摄主体进行拍摄,使运动的被摄主体始终被保留在画面之内,且主体在画面中的位置基本保持不变。
画面特点:1、突出运动中的主体,交代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速度、体态与环境的关系,使物体运动保持连贯,有利于展示人物在动态中的精神面貌。
2、改变空间4摄像的基本要领:稳平准匀清,如何达到?P70-P781、要架设摄像机:①、手持或肩扛②、用三脚架③、演播室台座④、利用其他一些特殊支撑架装置稳:拍摄时,应当消除一切不必要的晃动,保持画面稳定,可以利用三脚架,当没有三脚架或者无法使用三脚架时,就应当尽量利用各种支撑物,控制好呼吸,使用广角端摄取画面。
平:是指所摄画面中的地平线一定要平,不能倾斜。
拍摄的画面要摆平即换面中的水平性质的横线如地平线等应与寻像器的横边平行,垂直性质的直线如旗杆等应与寻像器的竖边平行。
调节三脚架上的气泡水平仪,使气泡至水平仪中央。
肩扛拍摄时可寻找有明显水平垂直性的景物,使之分别于画框的横边和竖边平行。
准:一般指落幅要准。
当某个运动镜头结束时,落幅画面中镜头的焦点、构图等应该是最佳的。
任何落幅之后的修正,都会明显的在画面中表现出来。
如运动镜头的拍摄中,画面的构图、焦点都在不断变化,为了保持构图均衡、画面清晰,常常结合多种技巧,结束时落幅应当是最佳的。
一旦操作出现失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就应当重新拍摄。
另一方面,必须要正确地重现彩色,白平衡调整要正确;聚焦要准确;光圈调整要准确等。
匀:指运动镜头的速度要匀,不能时快时慢、断断续续。
无论是推、拉、摇、移、跟,还是其他运动镜头,都应当匀速进行。
镜头的起、落幅加速或减速缓慢、均匀,中间运动过程必须是匀速的。
推、拉镜头要匀速,最好使用电动变焦装置。
而摇镜头时,要注意均匀。
清:指摄像机拍出的画面应该是清晰的,不能模糊不清。
为了保证画面的清晰,首先要保证摄像机镜头清洁,其次是调焦时,无论是拍摄远处还是近处的物体,都要先将镜头推到特写景别(焦距最长)进行聚焦,5景别的概念?各种景别的区分和作用?P51-P52Field of view 景别:指物体与观察者之间的距离,即拍摄者的镜头中包含了场景的多大范围。
距离区分:大远景、远景、中景、特写、大特写镜头区分:P51的5张图、P52的6张图镜头内人物的区分:1.半身像,拍摄人体的上半部分2.齐膝拍摄,拍摄人体的膝部以上3.双人像,镜头里有两个人或物4.三人像,镜头里有三个人或物5.过肩拍摄,镜头越过一个人的肩部拍摄另一个人的影响6.交叉拍摄,交替地拍一个人或另一个人,靠近摄像机的那人不在镜头中出现。
6拍摄角度(正侧逆、平俯仰、主客观)不同,画面有什么不同?水平角度1、正面角度有利于表现被摄对象正面特征,用正面角度拍摄人物中近景称为肖像。
正面角度能表达人物的本来面貌。
正面角度有利于表现景物的横线条,可以营造庄重、稳定、严肃的气氛。
其缺点是缺乏立体感和空间透视感,若用的不当容易形成无主次之分,呆板无生气的画面效果。
2、侧面角度有利于表现运动对象的方向性,线条富于变化,多用于对话、交流、会谈、接见场合,有平等的含义。
其缺点是不利于立体、空间感的表现。
3、斜侧角度斜侧角度包括前侧和后侧,是一种最常用的角度。
在拍摄两个人时能分清主次。
比如采访摄像,以记者的后侧为前景,拍摄被采访者的前侧面,并使其位于画面中间,把视觉重点置于被采访者身上,主体突出并且有深度感,画面有变化。
采用这种角度拍摄的镜头画面,叫做过肩镜头。
4、背面角度(逆)用背面角度拍人物,被摄人物所看到的空间和景物也是观众看到的,所以这种角度拍的画面有把观众带到场面的纪实效果,有身临其境的参与感。
比如背跟拍摄记者的镜头,就有这种效果。
=====================================垂直角度1、平摄角度(平摄)平摄角度指机器的高度位置与被摄对象同等高度,对人物来讲摄像机高度位于肩部称为平摄角度,简称平角度。
平角度具有以下造型特点:①、由于机位处于人眼高度,画面具有平视、平稳效果,是一种纪实角度。
②、垂直形态的对象能得到正常再现,水平线条则容易重叠。
③、透视关系正常不变形(用中焦镜头)④、适合拍摄图案、照片。
⑤、平摄,前后景物容易重叠而看不出前后景及背景的景次关系,故不利于空间层次、空间深度的表现。
平角度适合拍摄人物近景特写不变形。
如果追求构图平稳,不要大的透视关系,用平角度拍摄最为合适。
2、俯角度(俯摄)——上往下看①、有利于表现对象的立体感。
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关键是表现其多面关系。
平面拍摄可以表现物体的正面侧面二个面,俯角拍摄可以表现正、侧、顶三个面,从而增强了物体的立体感。
②、俯角可以增强平面景物的线条透视。
俯角度离镜头近的景物降底,远处景物升高,从而展示了视野,增加了空间深度。
比如列队行进、车队的奔驰、草原的羊群以及展示纵横线条的场景,大多采用俯角拍摄,其目的在于表现多景次的地面景物。
俗话说“站得高,看得远”就是这个道理。
③、俯角可以渲染情绪。
造成压抑的气氛。
根据规定情景和人物的情绪,采用俯角处理,能使地面扩大,人物变小,还可以使人物压缩变形,产生萎缩、矮低的视觉效果,造成一种情绪上的压迫感。
④、俯角度用于拍摄人物,可以美化人物面部特征,也可以丑化人物的形象。
如果标准镜头,稍俯的角度,可使圆脸,高颧骨,胖脸型,得到适当拉长和校正,在肖像摄像中经常用这种角度稍许改变人物的脸型。
⑤、俯角度(俯摄)经常用于交待地理位置。
在拍摄战斗场面第一个镜头常常是用大俯角拍摄远景画面,用来确定敌我双方地理位置及双方的运动方向。
3. 仰角度(仰摄)——下往上看摄像机高度处于人眼以下位置或低于被摄对象的位置进行拍摄称为仰摄,仰摄的镜头称为仰视镜头。
①、仰摄前景升高、后景降低,有时后景被前景所遮挡看不到后景。
如果前景是主体,仰角有实出主体形象的作用。
在外景用仰角拍摄以天空做背景可以净化背景,达到突出主体的目的;②、仰摄垂直线条的景物,线条向上汇聚,有夸张被摄对象高度的作用,从而产生高大、挺拔、雄伟、壮观的视觉效果;③、由于仰摄能形成高大挺拔、雄伟的视觉效果,因此仰摄经常带有褒意,往往用赞颂、敬仰英雄人物。
④、仰摄拍摄人物既能夸张人物形体及面部特征,又能校正人物面部缺陷。
比如身材矮小的可以显得高些,消瘦的脸可以显得胖一些;对于脸颊(腮帮子)宽的脸型,如采用仰角会使两颊更宽大,从而夸大面部缺陷,所以脸颊较宽的人物不宜采用仰角度。
⑤、用仰角拍摄跳跃的腾空的动作,能夸张跳跃的高度。
⑥、仰角拍摄时,摄像机的光轴和水平线形成向上倾斜的夹角,镜头到人物头部(或其它物体顶部)和脚部的距离,产生远近不等的差别,影像将产生明显的透视变形现象,近而产生人眼不常见的奇形效果。
大俯大仰角度表现的是人眼不常见的视点,其影像往往是变形的,故称大俯、大仰角度为两个特殊角度。
稍俯、稍仰角度则是常用角度。
大俯、大仰角度如果和镜头的焦距、拍摄距离结合起来,变形效果将更加明显。
=====================================①、主观角度主观角度是代表剧中人物视线的拍摄角度。
摄像角度就是观众的视点,如果有意从剧中人物的视线角度拍摄,意味着让观众从剧中人物的视线看发生的事情,这时拍摄角度称为主观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