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雨夜带给我们的感动与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雨夜带给我们的感动与思考
2012年7月21日晚,暴雨袭击北京城。据有关报导此次降雨为61年来北京最大的一场降雨。其实这场暴雨并不能说是突如其来,天气预报在预报这场雨的时候还是相当准确的,但是,北京城市建设不是一时半会儿形成的,不能说一天之内马上把排水能力提高一截,所以我们看到了城市之中洪水泛滥,波涛滚滚。令人欣慰的是,在暴雨面前,闪现出的人们的某些光辉精神给予了我们深深的启示,同时,这场暴雨反应出的问题也值得我们深深的反思。
感动篇——这里没有路人和围观者
在暴雨中,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被吞没的街道和阻塞的交通,而是在一次次的救援行动中,那些最平凡的人给我们留下的最真实的感动。
当看到暴雨演变成一场灾难后,公众立刻行动起来,借助于微博这个自媒体,借助每个人自身的微薄力量,凝聚成一种让人肃然起敬的力量。不做旁观者,都是参与者;没有坐视者,都想尽自己一份力量做点儿什么。这种温暖人心的力量,让被困者不孤单,让参与者有力,让“路人”变成一个负责任者的形象,让一盘散沙的“网友”变成一个大写的人。
在救助被困群众时,北京市公安局向阳路派出所所长李方洪主动冲在最前面,不幸被一根落入水中的电线击倒牺牲。面对群众遭遇的险情,李方洪这种“一定要冲在最前面”的精神体现了公安干警为民解难的神圣职责和共产党员敢于牺牲的精神。带给人们感动的还有那些穿绿色荧光背心的交通民警,穿消防抢险服装的消防官兵,穿橙红色服装的工程抢险人员……不只这些干部官兵,更有广大的人民群众:照亮北京城的爱心车队,主动救人却不图回报的民工,为无处可去的人们主动打开家门的热心肠,在微博上越传越多的“我在这儿,有事您说话”的爱心接力……这种群众自发组织的救助力量与政府部门的抢险力量形成互补,更彰显了普通北京人面对天灾表现出的大爱和素养。
一场大雨,把每一个人困在水中,一场大雨,也让每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在这场雨夜里风雨同舟,一场大雨,让一座城市陷入困境,却阻挡不住人们伸出的援手,一场大雨让交通变得糟糕,却让心与心的距离更近了,一个个相互伸出援手
的陌生人,一个个你我身边的普通人,书写了大雨中温暖的故事。
思考篇——城市的面子和里子
暴雨后的北京需要的是思考和行动,在天灾面前,对于城市的未来发展也应该做出新的规划,我们不能地震后去完备房屋建设,雨灾后再去巩固排水系统,我们要做的是未雨绸缪,甚至更多。
在当前急功近利的发展模式下,类似于平常看不见的地下设施,屈从于地面上的繁华建筑的发展思路几乎是必然的。着眼于政绩的面子工程,可能都对“若干年不遇”抱有侥幸。而一场无情的暴雨,湿透了一个城市的“面子”和“里子”,豪华外表之下却显得捉襟见肘。
北京的下水道太差了,这个理已经明摆在每一次大雨中,而且已是老话题。但北京市的减灾软肋岂止是下水道,它还包括很多其他硬件上的细节,以及人们防灾意识的淡薄。上星期六大雨已成定局时,很多人仍开车上街,政府阻止不力,体育场还有足球比赛。北京的各种补习班多如牛毛,但有几个人受过专门的逃生训练呢?
改善所有这一切都不是能一蹴而就的,而城市安全工作费事费钱,回报又难得一见,不仅政府,全体公众都必须有兴趣和意愿把现代化的方向朝着昂贵的安全方向扭。中国必须逐渐下这样的真决心
雨灾无常,那些坊间大爱、官民抗灾,固然感人,可感动不能代替公共预防机制的“亡羊补牢”——预防措施,理应“做最好的憧憬,做最坏的打算”。如果那些排水系统“不堪大用”,紧急救灾机制动辄失灵,那雨灾到来我们也只能“阿弥陀佛”了。只有公共设施不断改善,少些“祸上添堵”,才能避免天灾后面是人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