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2019届高考语文古诗鉴赏分类专题精讲专题02闺怨诗含解析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二轮复习:闺怨宫思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二轮复习:闺怨宫思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二轮复习:闺怨宫思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二轮复习:闺怨宫思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二轮复习:闺怨宫思[主题解说]“闺怨”指少妇、少女在闺闱中的优愁和想恨。

这种诗,有些是女人自己写的,还有一些是男人模拟女人的口气写的。

一是抒发别离苦情,表现闺中女子的后悔、怨恨以及她的寂寞、冷清,对丈夫的关切、牵挂以及对游子的思念、想望。

二是描写美人迟暮,表达宫女在幽禁生活中白白消磨青春的哀怨之情:昔日承恩,今日冷落,美人迟暮伤情而生幽怨悲愤。

三是借思妇情寄寓诗人自己的人生感慨。

诗人常以失意的宫女自况,感叹个人身世。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1—2)题。

(9分)点绛唇春闺[明]陈子龙①满眼韶华,东风惯②是吹红去。

几番烟雾,只有花难护。

梦里相思,芳草王孙路。

春无语,杜鹃啼处,泪染胭脂雨③。

[注]①陈子龙(1608-1647),字卧子,华亭(上海松江)人,崇祯十年(1637年)进士,官至兵科给事中。

清兵入关,他坚持抗清斗争,被俘后投水殉国。

②惯:照例。

③“杜鹃啼”二句:鹃啼凄厉,能动旅人归思。

又传其啼至哀,能至血出。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词之起句,“满眼韶华”,此时抒情主人公举目所见,是一片明媚春光。

表达了抒情主人公凄凉惆怅的情绪。

B.下片的“王孙”,在这里指纵情声色、乐游忘归的贵族子弟,语出《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C.“春无语”意味着春天将尽,也暗示闺中人青春不再;“杜鹃”“不如归去”的哀鸣,并没有唤回恋人的归来。

D.如果说上片紧扣题目中的“春”字来写的话,下片则重在落实其中的“闺”字,写出了闺中人的相思与幽怨。

2、这首词字面上属闺怨之作,但我们也能从中感受到作者的家国之思。

请结合全词加以分析。

(6分)答案:1、B。

B.“‘王孙’在这里指纵情声色、乐游忘归的贵族子弟”理解错误,词中“王孙”表面指思妇心中远游不归的恋人。

本意则更接近杜甫《哀王孙》中所说的“可怜王孙泣路隅”。

推荐高中语文破题致胜微方法古诗词鉴赏二:闺怨诗鉴赏Wor含解析

推荐高中语文破题致胜微方法古诗词鉴赏二:闺怨诗鉴赏Wor含解析

闺怨诗是一曲痛苦心理的哀歌,也是一幕浓缩的人生命运悲剧,一首首闺怨诗织就了一部饱含辛酸情、浸满女儿泪的古代妇女苦难心灵的历史。

闺怨诗以真挚的感情、细腻的心理刻画见长。

这一主题,在古典诗词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几年也频频作为高考素材。

那么我们如何鉴赏闺怨诗呢?一、概念“闺”本意小门。

古人建房其内室居住的往往是女眷,所以“闺”也常指代女性。

“怨”,埋怨,抱怨也。

闺怨,就是抒写思妇独守空闺的愁怨之情。

它多以宫妇、宫女、弃妇、思妇为主要描写对象,以失宠、容颜衰老、伤春怀人等为主题,表现女子们在特定社会情态、生活境遇下复杂的心理状态。

二、主要类别1、闺怨诗。

2、宫怨诗。

3、征妇怨诗。

4、商妇怨诗。

5、少女闺怨诗。

【闺中人的身份】(1)宦妇闺怨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以前,一心要丈夫早点博取功名,一个人在深闺还感觉不到丈夫不在身边的愁闷。

可现在登上楼头不经意地看到,路边的杨柳树头早已是一片葱翠,自然田野里也少不了成双成对的踏青人,而自己身边却无人陪伴。

这就促使她从内心深处冒出以前从未明确意识到过而此刻却变得非常强烈的念头——“悔教夫婿觅封侯”。

(2)商妇啰唝曲(其三)刘采春莫作商人妇,金钗当卜钱。

朝朝江口望,错认几人船。

埋怨---后悔----思念----盼归(3)宫妇后宫词白居易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

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

怨------思念-----寂寞(4)征人妇子夜吴歌秋歌白居易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思念---担忧----厌战-----盼归(5)少女伤春词白居易深浅檐花千万枝,碧纱窗外啭黄鹂。

残妆含泪下帘坐,尽日伤春春不知。

寂寞----哀伤三、主要思想感情1.表现闺中女子的后悔、怨恨。

江南曲李益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诗以白描手法,曲折而传神地表达了一个商人之妇的怨情。

高考诗歌鉴赏:香闺幽怨谁识得——闺怨诗鉴赏 PPT精品课件

高考诗歌鉴赏:香闺幽怨谁识得——闺怨诗鉴赏 PPT精品课件

5、抒发别离苦情
摊破浣溪沙 李璟 菡萏香消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韵光共憔悴, 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无限恨, 倚栏干 过片两句,写得尤为哀切动人。“细雨梦回鸡塞远”指 思妇在梦中梦见征人,及至梦回之际,则落到长离久别 的悲感之中,而征人则远在鸡塞之外。 “细雨”二字,雨声既足以惊梦,梦回独处时,雨声更 足以增人之孤寒寂寞之情。其下句以“小楼”之高迥, “玉笙”之珍美,“吹彻”之深情,而同在一片孤寒寂 寞之中,所以必将上下两句合看,方能体会此“细雨梦 回”、“玉笙吹彻”之苦想与深情。这二句情意虽极悲 苦,其渲染的意境、其文字与形象却极为优美。
9、“托志帷房” 还有一种是以宫怨、闺怨寄托“士不遇”的情怀。因为“放 臣弃妇,自古同情。守志贞居,君子所托”(陈沆《诗比兴 笺》卷三)。男性诗人“借女人说话”,表现的却是非女人 的主题,有人说:他们的目的是借思妇“托志帷房”。一般说 来,“男性作家笔下的闺怨题材与君臣遇合的主题常常是一 一对应的:以相思寓渴望抱效;以美人迟暮寓功业不就;以空 闺寂寞寓怀才不遇;以冷落薄情寓遭排挤打击等等。所以这 种手法为“不遇”的士人在诗歌创作中所乐于采用。而这些 作品较一般宫怨诗和闺怨诗显然又多一层曲折。如白居易元 和初年在皇帝身边作了几年谏官,由于犯颜直谏,被皇帝逐 渐疏远,于是作《太行路)),诗中以“妾颜未改君心改”自 比,痛陈“人生莫做妇人身,百年苦乐由他人”。另有贺铸 《横塘路》、辛弃疾 《摸鱼儿》。
2.表现对丈夫的思念 春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杂诗 沈佺期 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征妇可以说是边塞战争的附属产物,她们不仅要饱尝一 般思妇的相思之苦、离别之恨,而且还得时刻牵挂边关 丈夫的冷暖安危。一边是对久戍边疆的丈夫朝思夜想, 一边对边关的那些无能将领颇有怨恨之情。

2019届高考语文古诗鉴赏分类专题精讲专题02闺怨诗(含答案解析)

2019届高考语文古诗鉴赏分类专题精讲专题02闺怨诗(含答案解析)

古诗鉴赏分类专题精讲专题02闺怨诗闺怨诗就是写少妇、少女在闺阁中的忧愁和怨恨。

这种诗,有的是女人自己写的,还有一些是男人模拟女人的口气写的。

古来闺怨诗词非常多,多以弃妇、思妇为主要描写对象,以伤春怀人为主题,剖析女子们在特定社会情态、生活遭遇下或悲悼、或悔恨、或失落、或惆怅的复杂心理状态。

一、闺怨诗分类1、闺怨诗闺怨诗主要集中在唐代,因此唐代的闺怨诗比较发达。

比如,张仲素的《春闺思》: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

这首诗实际上是一首很平常的诗,就是说春天桑叶泛青,一个女人去城外采桑叶,提着篮子心神恍惚,忘记了自己是来做什么的。

这是怎么啦,只因为昨夜做梦,梦见了渔阳。

唐代安史之乱的时候,很多战士去了渔阳。

这位女子的丈夫,想来也是其中的一个,梦见了远赴戎机的丈夫,心里当然是分外的惆怅,也就没心思采桑叶了。

在闺怨诗中,这样的事儿,这样的意境,应当说是很平常的。

唐代闺怨诗里,最值得一提的的还是王昌龄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本诗采用欲抑先扬的写作手法,名为“闺怨”,却偏偏先铺排出一个不解世事无忧无虑的青春女儿形象。

“凝妆”者,可以看出她在衣容修饰上花了是很花了一番工夫的,“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翠楼”者,古代富贵人家的居所外墙多以青色砖瓦装饰,既然有闲情逸致于大好春光里盛妆上翠楼,可见这个女子年纪尚轻,不曾经过生活的波折,更无须耽温饱之虞。

那么作者是不是看走了眼,用错了主角呢?非也!原来是这女子一番登楼远眺惹出了事儿:游目瞩望,柳色萋萋。

前年今日,我为君妻。

去年今日,折柳雁离。

今夕何夕,相隔千里。

妾为蒲柳,茕茕何倚?君为我故,缰系功利。

久不得归,痛悔无极!游蝶荡莺,君休轻取。

妆楼绿窗,妾意依依。

从“不知愁”到“悔封侯”,变化如此微妙而突然,却又合情合理。

诗人妙用比兴,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将美丽的春景添上了感伤的一笔,浅而不白,怨而不怒。

《闺怨诗鉴赏》

《闺怨诗鉴赏》

精选课件
10
❖ 比如,李商隐的《为有》诗,便十分典型:
❖ 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 ❖ 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
❖ “金龟婿”、“事早朝”表现的当然是官宦; “无限娇”、“怕春宵”描写的当然是宦妇;“无 端”、“辜负”抒发的当然是怨情;所以这是一首 典型的“宦妇怨诗”。这位宦妇自身条件和家庭环 境都很好,青春美貌,富贵荣华可谓兼备;加之居 住之地和气候季节也不错,冬去春来身在京城,生 活条件十全十美。按理说这对夫妇应该尽情享受家 庭生活的乐趣,精然选课而件 却要“怕春宵”。这是为什么11
精选课件
24
❖ 综上可见,“征妇怨诗”的特殊之处在于: 它不像 一般的闺怨诗那样主要是怨恨远别的丈夫或薄情的 丈夫,而是怨恨造成夫妻分离的社会,怨妇连同丈 夫都是饱尝分离相思的受害者与牺牲品,他们无力 以回天;并且征夫之怨与思妇之怨,如出一辙,互 相辉映,更加大了怨情的力度,越是描写夫妻之间 的深情,就越能体现出兵役徭役的无情,从而加大 了闺怨诗的批判力度,增强了闺怨诗的现实意义。
精选课件
9
❖ 唐代有不少闺怨诗缠绵细致地抒写了文官武将们 人在官场、身不由己, 因追求功名或国事繁忙, 造成 夫妻分离, 致使闺中妻子产生幽怨情怀。在旁人看 来, 金榜题名, 当官为宰, 官高禄厚, 成为人上之人, 这些官员的妻子也会因夫贵妻荣, 从此尽享幸福美 满的婚姻生活。其实不然, 这些闺中宦妇, 衣食无忧, 表面风光, 但因丈夫囿于官身, 五更待漏, 案牍劳形, 致使空闺冷落, 青春流逝, 红颜消减。于是, 她们内 心的怨情在闺怨诗中得到了最为真切细腻的表现。
精选课件
19
征妇怨诗
❖ 唐代闺怨诗中描写征妇的闺怨诗占了绝大多数, 正如明人唐汝洵所言: “唐人闺怨,大抵皆征妇之辞”。 唐代边疆辽阔,边境不宁,长年累月的战争使大批

高考诗歌鉴赏----闺怨宫怨诗

高考诗歌鉴赏----闺怨宫怨诗

3.表现闺中人的别离苦情,及独处的冷清寂寞。
玉阶怨 李 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玉阶:用白色大理石砌成,像玉一般的台阶。罗袜:用丝罗 做成的袜子。却下:放下的意思;水晶帘:指用水晶做成的帘子。 玲珑:晶莹剔透的样子。
翻译:玉砌的台阶在寒夜里已滋生了白露,深夜久久伫立,露 水浸湿了我的罗袜。寒冷的我,只好回到室内放下了水晶帘子, 仍然隔着透明的帘子凝望秋夜中那一轮圆月。
菩萨蛮 唐 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 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 双双金鹧鸪。
小山眉的眉妆漫染,叠盖了部分额黄,鬓边发髻蓬松如云,将 我洁白的香腮似雪欲盖未盖。我懒洋洋得起来,画一画蛾眉,整一 整衣裳,梳洗打扮,慢吞吞,意迟迟。照一照新插的花朵,对了前 镜,又对后镜,镜中的鲜花与我的容颜,交相辉映。穿上刚贴上装 饰的绫罗裙襦,我只爱这裙襦上绣着的一双双金鹧鸪。
译:我像长门宫的阿娇盼望重被召幸,尽管约定了佳期,而皇上却一再延 误,都只因太美丽遭人嫉妒。我纵然用千金买了司马相如的名赋,这一份脉脉 深情向谁倾诉?奉劝嫉妒我的小人不要得意忘形,难道没看见玉环、飞燕都化 作了尘土。闲愁折磨人最苦。不要去登楼凭栏眺望,一轮就要沉落的夕阳正在 那令人断肠的烟柳迷蒙之处。
此诗写一位妇女寂寞和惆怅的心情。前两句写久等显示人的痴 情;后两句以月亮的玲珑,衬托思妇的寂寞幽怨。
4、表现思妇怨战、厌战的情绪 秋闺思 张仲素
秋天一夜静无云, 断续鸿声到晓闻。 欲寄征衣问消息, 居延城外又移军。
简译:秋天的夜空一片寂静不见浮云,断断续续的大 雁声直到天亮尚清晰可闻。由鸿声我想要给边塞亲人寄 征衣,但不知寄到哪儿去。一打听,唉,听说居延城外 戍守的丈夫又开始随大军调往别处。

高考诗歌鉴赏之闺怨诗

高考诗歌鉴赏之闺怨诗

• 【常见意象】 • 1、月、梦、泪、雁、寒蝉、更漏、笛 声等言愁意象; • 2、织布、捣衣、缝衣、登高、凭栏等 行为类意象; • 3、灯、烛、帘、被、团扇、床枕、帷 幕、帏、镜等室内用具类意象; • 4、高楼、宫殿、玉阶、窗等庭院建筑 类意象。
三、 艺术特色和手法
• • • •
(一)浓重的感伤色调。 (二)细腻的心理描写(情态、动作)。 (三)恰切的比兴衬托。 (四)“浅而能深”的艺术风格。(“浅”是指 它们的语言都朴素自然、浅显易懂;“深”是 说它们的意境却往往能深婉悠长、含蓄无尽。)
比兴、对比反衬、借景抒情、用典
寒闺怨(白居易) 寒月沉沉洞房静, 真珠帘外梧桐影。 秋霜欲下手先知, 灯底裁缝剪刀冷。 (1)细读此诗,谈谈诗中所刻画的闺中女子心有 何“怨”。 (2)从表达技巧上看,此诗后寞孤 独、对丈夫思念。 ②秋霜欲下,冬衣未成,心中焦虑。
怨 思念
寂寞
“从来闭在长门者,必是宫中第一人。”
征人妇
子夜吴歌· 秋歌 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思念 担忧 怨战 盼团圆 明确人物形象=“怨”由+“怨”情+身份
二、闺怨诗所抒写的内容情感
1、抒发别离苦情、寂寞孤独。 2、描写美人迟暮的 。 3、表现闺中女子的后悔、怨恨 4、表现对远行人的思念、牵挂 5、借思妇闺情寄寓作者自己的人生感慨的。 A、以相思寓渴望报效国家朝廷 B、以美人迟暮寓壮志未酬功业未就 C、以空闺寂寞寓怀才不遇 D、以冷落薄情寓遭排挤打击
寂寞冷清/凄凉愁苦
士子以宫怨、闺怨寄托“士 不遇”的情怀。因为“放臣 弃妇,自古同情。守志贞居, 君子所托”
摸鱼儿· 辛弃疾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 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 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 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 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 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课件:诗歌鉴赏之闺怨诗

课件:诗歌鉴赏之闺怨诗

(1)标题中有怨、怀、思、 别、忆、望夫、X妇叹、闺怨、
幽恨、寄良人或直接用“无题” 等字眼,如王昌龄的《闺怨》。
• (2)诗中常有“眉锁”“翠楼”“绮 席”“碧纱”“鸳被”“相思 枕”“白发”“秋风”“夜雨”“寒 月”“寒衣”“残梦”“泪如 雨”“春风杨柳”“雁声月明”“红 妆对镜”“喜鹊报枝”“雨燕双 飞”“临笺泪长”等带有闺房色彩或 带有思人韵味凄清的意象,如张籍的 《忆远》。
征人妇 子夜吴歌 秋歌 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少女 伤春词 白居易
深浅檐花千万枝,碧纱窗外啭黄鹂。 残妆含泪下帘坐,尽日伤春春不知。 注:区别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和诗人的形
象。
3.闺怨诗的主要内容
闺怨诗。青年士子为功名利禄远离妻子,使得妻 子在无尽的等待与无边的愁闷中生出怨恨之情。 另外,则写那些闺中少妇因为丈夫没有多少时间 留给自己,使得自己的青春红颜空对着明镜宝奁 暗暗消退。王昌龄的《闺怨》一诗中写道:“闺 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 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宫怨诗。最为常见的写宫女“恩已断”或“未承 恩”(白居易 上阳白发人)或“君恩无常、见 异思迁”之怨恨的诗作。张祜 《何满子》“故 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 落君前。”
2.闺中人的身份
宦妇 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商妇
啰唝hǒng曲(其三)刘采春
莫作商人妇,金钗当卜(占卜)钱。 朝朝江口望,错认几人船。(细节)
宫妇
后宫词 白居易
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 红颜未老恩(君王的宠爱)先断,斜倚薰笼
坐到明。

《诗歌鉴赏之闺怨诗》课件(26张))-优秀课件

《诗歌鉴赏之闺怨诗》课件(26张))-优秀课件
思妇、征夫。(2分)
《诗歌鉴赏之闺怨诗》 课件 (26张))-精品课件ppt(完美版)
(2)“当年只自守空帷,梦里关山觉别离”包 《诗歌鉴赏之闺怨诗》课件(26张))-精品课件ppt(完美版) 含两重对比,请具体说明。(4分)
第一重对比是写当年自己甘愿与妻子离别独守空 帷,现在感受到别离之苦;
第二重对比是写梦境里历经千山万水和妻子相会, 醒来后两人仍处别离之中。(4分,正确写出一 重对比内容2分) (3)“漫漫轻云露月光”和“唯看新月吐蛾眉” 都写到月亮,各有什么作用?(4分)
1、题目:宫、闺、怨、思 宫词 朱庆余
寂寂花时闭院门, 美人相并立琼轩。 含情欲说宫中事, 鹦鹉前头不敢言。
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2、人物:女子形象
3、常见意象
1、工具类意象:书信、剪刀、边衣、征衣、 更漏、沙漏、水漏、回文机等;
寄夫 陈玉兰 夫戍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 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3、室内用具意象:灯、烛、帘、被、团 扇、床枕、帷幕、帏、镜等;
玉阶怨 李白 玉阶生白露, 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 玲珑望秋月。
闺意上张水部 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4、庭院建筑意象:闺房、高楼、宫殿、 玉阶、窗等
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诗歌鉴赏之闺怨诗》 课件 (26张))-精品课件ppt(完美版)
典型例题
玉楼春 欧阳修 去时梅萼初凝粉,不觉小桃风力损。梨花 最晚又凋零,何事归期无定准? 栏干倚遍重来凭,泪粉偷将红袖印。蜘蛛 喜鹊误人多,似此无凭安足信。 1、上片是如何写时序变化的?这样写有什么作 用?

(公开课)闺怨诗专题鉴赏解析

(公开课)闺怨诗专题鉴赏解析



宫 词 (宋)武衍 梨花风动玉阑香,春色沉沉锁建章。 唯有落红官不禁,尽教飞舞出宫墙。 [注]建章:宫殿名。 ⑴你认为这首诗第二句中“诗眼”是哪个字?为什么?请结 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案:“锁”字是诗眼。“锁” 字形象地表明了满庭春色 闭锁在高墙之内,无法泄露;而宫女的年华,也锁于重门之 内,白白消逝。 ⑵这首诗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运用了反衬手法。落花能够飞出宫 墙,无人禁止, 而宫女们却身锁重门,人不如花。这里以落红飞舞出宫墙反 衬宫女的身不由己,表现宫女孤寂凄凉的幽怨之情。
情感与手法? 情感:思念、悔恨之愁怨。 手法:对比
闺怨诗(二)


《江南曲》 【唐朝】李益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情感:商妇的悔怨之情。 手法:对比。 以“瞿塘贾”与“弄潮儿”作比。丈夫经商 长年在外,自己独守空房;想到潮水涨落有规律, 后悔当初没有嫁给随潮水出没的弄潮儿。
闺怨诗(五)
【唐朝】杜牧 《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情感:表达了失意宫女的孤寂幽怨。 手法:衬托、融情于景、典故、细节描写。 ①首句写秋景,用一“冷”字,暗示寒秋气氛,又 衬托出主人公内心的孤凄。②二句写借扑萤细节以 打发时光,排遣愁绪,可见其寂寞与无聊 。③三句 写夜深仍不能眠,以待临幸,以天街如水,暗喻君 情冰凉。④末句借羡慕牵牛织女,抒发失意孤寂之 悲苦。
拓展练习(1)
春闺思 (唐)张仲素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 (1)诗中两组叠音词的运用有何妙处?分别 从内容和形式方面分析。 (2)这首诗中抓取了哪一细节?寄寓了怎 样的情感内涵?(4 分)

闺怨诗高考题型分析及鉴赏分解

闺怨诗高考题型分析及鉴赏分解

5、少女闺怨诗。封建时代婚姻大事全凭父母之命,媒 妁之约,由不得青年男女尤其是女性做主,她们的内心 痛苦。为此,不少诗人写了少女闺怨诗,如白居易《伤 春词》。
阅读下列每首诗歌,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该诗的主题 2该诗的主要意象 3该诗的语言特色 4该诗的表达技巧
悲大 一 蝶恋花 哀夫 位 欧阳修 ,一 幽 孤味 闭 庭院深深,深几许? 寂追 深 、 求 闺 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无游 的 玉勒雕鞍游冶处, 助冶 贵 楼高不见章台路。 以之 族 雨横风狂三月暮, 及欢 少 伤而 妇 门掩黄昏, 春感 , 无计留春住, 之到 因 泪眼问花花不语, 情惆 薄 。怅 情 乱红飞过秋千去。
宫词
朱庆余
寂寞花时闭院门, 美人相并立琼轩。 含情欲说宫中事, 鹦鹉前头不敢言。
春词
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 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 蜻蜓飞上玉搔头。
处境冷落,盼望受宠
君君思依 之喻妇表 意魏之面 文愁看 帝 是 ,际写 曹上 曹 实 植 暗以 寓思 曹妇 植自 思喻
七哀 曹植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借问叹者谁?云是宕子妻。 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 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 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
(1)两首诗都写到了“消息”,张诗的“问 消息”和施诗的“无消息”的具体内容有 何不同?两首诗都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张诗的“问消息”是要探问出征的丈 夫身在何处,施诗的“无消息”是不 知道丈夫何时回家。两首诗都表达了 对离家在外的丈夫的思念之情。(对 具体内容的阐释各得1分,“感情”分 析2分)
春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妄梦,不得到辽西。

[宝典]闺怨诗赏析

[宝典]闺怨诗赏析

闺怨诗赏析——皇权无上恩无常男尊女卑夫为纲别离迟暮源征商古代的宫怨诗和闺怨诗都以女性心态为描写对象。

宫怨诗专写古代帝王宫中宫女以及失宠后起的怨情;闺怨诗则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包括征妇、商妇、游子妇等)的忧伤,或者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

两类诗又都起源于周代:《诗经·小雅》有一篇《白华》,据朱熹《诗集传》,周幽王得褒姒,黜申后,“申后作此诗”以自伤,是为古代宫怨诗之滥觞。

闺怨诗在《诗经》里尤多,像写弃妇的《邶风·谷风》、《卫风·氓》,写思妇的《卫风·伯兮》、《王风·君子于役》等,都是早期闺怨诗的代表。

汉魏晋南北朝时,闺怨诗又获长足发展,比较著名的有汉乐府《怨歌行》、《白头吟》、《上山采靡芜》,古诗《行行重行行》,曹植《美女篇》,傅玄《豫章行苦相篇》,以及南北朝乐府《子夜歌》、《懊侬歌》里的部分作品等;宫怨诗则从晋以后逐渐增多,有石祟的《王明君》、陆机的《班婕好》、谢朓的《玉阶怨》、庾信的《王昭君》等。

至唐,两类诗与田园、田家、山水、行旅、游侠、边塞等题材的诗歌一道步入其鼎盛发展的阶段,名家杰构,层见迭出。

先请看皇甫冉的《春思》: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家住层城邻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莺啼、燕语传报新年来到,马邑、龙堆,路途有几千里。

家住长安城中靠近汉代宫苑,心随着明月飞到了胡人的天地。

织出锦字抒发长长的恨意,楼上的花枝笑看一个人独睡。

请问窦宪车骑将军,什么时候班师回朝刻石记功?这是一首闺怨诗,具有非战的色彩,抒写了新春时妻子思念丈夫的深情。

全诗格调高昂,构思新巧,即景抒情,典雅大方。

传统的思妇闺情题材有三种情况:一是抒发别离苦情的。

五代词人李璟的《摊破浣溪沙》堪为这方面的代表:菡萏香消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韵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多少泪珠无限恨,倚栏干。

王昌龄《闺怨》的全诗翻译及赏析

王昌龄《闺怨》的全诗翻译及赏析

王昌龄《闺怨》的全诗翻译及赏析王昌龄《闺怨》的全诗翻译及赏析《闺怨》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一首闺怨诗。

这首诗最绝妙之处在于端庄婉丽中见大唐气象。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王昌龄《闺怨》的全诗翻译及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闺怨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诗文解释】闺中少妇未曾有过相思离别之愁,在明媚的春日,她精心妆饰,登上高楼。

忽然看到陌头的杨柳春色,惆怅之情涌上心头。

她后悔当初不该让丈夫从军边塞,建功封侯。

【词语解释】闺:妇女所居内室。

凝妆:严妆。

翠楼:楼阁美称。

陌头:路口。

柳:谐留音,古俗折柳送别。

教:使。

觅封侯:从军建功封爵。

①凝妆:着意梳妆打扮,盛妆、浓妆。

②陌头:路旁。

田间东西路称陌。

③觅封侯:在边疆立下军功,可得封侯之赏。

这里指边疆从军。

简析:这首七言绝句从春日少妇情绪的变化,写出少妇的春怨与离愁——闺中少妇不曾感到什么是愁,春天来了,她着意梳妆打扮,到自家高楼上去观赏春景;忽然抬头看到路边的青青杨柳,想到与夫婿折柳相送,联想蒲柳先衰、青春易逝的现实,不由悔怨交加,当初不该教他去边疆寻求立功封侯。

这首诗的特点,是抓住了闺妇心理发生微妙变化的刹那,作了集中的描写,从突变联想到渐进,从一刹那窥见全过程,留下充分想象的余地,耐人寻味,乃素负盛誉之作。

明代顾逼涝唬“雍容浑含,明白简易,真有雅音,绝句中之极品也。

”【赏析】唐代前期,国力强盛。

从军远征,立功边塞,成为人们“觅封侯”的重要途径。

诗中的“闺中少妇”和她的丈夫对这一道路也同样充满了幻想。

本来要凝妆登楼,观赏春色的她在看到陌头的柳色之后反引起了一怀惆怅:青春易逝,韶华虚度,独守空房的寂寞与无奈,这一切怎能不让她因为让丈夫去「觅封侯」而后悔呢?此诗含蓄细腻,生动地表现出了少妇瞬间微妙的心理变化。

是闺怨诗中上乘之作。

王昌龄的一系列宫闺怨诗中《闺怨》尤为突出。

诗题为《闺怨》,起笔却写道:“闺中少妇不知愁”,紧接着第二句又写出这位不知愁的少妇,如何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凝妆”登楼远眺的情景。

2019届高考 爱情闺怨诗

2019届高考 爱情闺怨诗

为全诗营造了一种寂寞、冷清的氛围。“长夜 生寒”点明时间是夜晚,天气极冷。“长”字既表 明夜还很长,又表明主人公由于苦闷而在主观上感 觉长夜难捱的情绪状态;“寒”字既是对天气寒冷 的描述,又是主人公由于寂寞、孤独而产生的内心 的寒意。
(2)诗中的比喻新奇,向来为人所赞赏。其实。把 “君心”比作明月并不是谢榛的首创,宋朝词人吕本 中的《采桑子》中有:“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西东, 南北西东,只有相随无别离。”试比较两首诗中“月” 的不同。
红妆对镜哭翠楼,喃燕双飞月如钩
爱情闺怨诗
一、了解爱情闺怨诗歌的特点。 二、了解此类诗中所写意象和寄托的感 情类别。 三、掌握鉴赏此类诗的手法。
爱情闺怨诗多以弃妇、思妇为主要 描写对象,以伤春怀人为主题,表现女 子们在特定社会情态、生活境遇下复杂 的心理状态。 “闺”的本意是小门。 古人建房其内室居住的往往是女眷,所 以“闺”也常指代女性。“怨”,埋怨, 抱怨也。爱情闺怨诗主要描写男女爱慕 之情,或抒发离别相思之苦。
请说出以下诗歌题材的共同点?
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行宫 元稹 寥落古行宫, 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 闲坐说玄宗。
秋夕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蝶恋花 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 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忆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苹洲。
思妇
征妇
独守空闺的寂寞、 孤独
长期分离的苦楚
悔恨
商妇 游子 妇
对团聚的渴望

闺怨诗鉴赏

闺怨诗鉴赏

闺意献张水部
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 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 画眉深浅入时无
注:朱庆馀平日很得水部郎中张籍的赏识
又 名 : 近 试 上 张 籍 水 部
洞房昨夜停红烛 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 画眉深浅入时无
分析:
作者朱庆馀在诗中把自己比作 新媳妇 ______,把张籍比作夫婿 ____,把 公婆 ,把参加考试 主考官比作____ 新媳妇第一次见公婆 ,借 比作_________________ 以表达在应试前向张籍征求意 见之意。
借思妇闺情寄寓作者自己的 人生感慨:
渴望报效国家朝廷 1、以相思寓_____________
壮志未酬功业未就 2、以美人迟暮寓______________ 怀才不遇 3、以空闺寂寞寓_______
遭排挤打击 4、以冷落薄情寓_________
摸鱼儿· 辛弃疾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 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 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5、专写古代帝王宫中宫女以及失宠后起的怨情; 行 元稹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这是一首抒发盛衰之感的诗。首句点明地点:古行 宫;二句暗示时间:红花盛开之季;三句介绍人物;白头 宫女;四句描绘动作:闲坐说玄宗。构筑了一幅完整动人 的图画。当年花容月貌,娇姿艳质,辗转落入宫中,寂寞 幽怨;如今青春消逝,红颜憔悴;闲坐无聊,只有谈论已 往。此情此景,好不凄绝!
3.表现对丈夫的关切、牵挂 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闺中妻子不知征人已战死,仍然在梦中想见已成白骨 的丈夫,还在梦境中盼他早日回来团聚。
寄征衣(元)姚遂 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 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 诗用一个女子的口吻写出了一个闺中少妇为丈夫寄寒 衣时的矛盾心情。同时,那种对丈夫的关切、体贴之 情也溢出纸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鉴赏分类专题精讲专题02 闺怨诗闺怨诗就是写少妇、少女在闺阁中的忧愁和怨恨。

这种诗,有的是女人自己写的,还有一些是男人模拟女人的口气写的。

古来闺怨诗词非常多,多以弃妇、思妇为主要描写对象,以伤春怀人为主题,剖析女子们在特定社会情态、生活遭遇下或悲悼、或悔恨、或失落、或惆怅的复杂心理状态。

一、闺怨诗分类1、闺怨诗闺怨诗主要集中在唐代,因此唐代的闺怨诗比较发达。

比如,张仲素的《春闺思》: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

这首诗实际上是一首很平常的诗,就是说春天桑叶泛青,一个女人去城外采桑叶,提着篮子心神恍惚,忘记了自己是来做什么的。

这是怎么啦,只因为昨夜做梦,梦见了渔阳。

唐代安史之乱的时候,很多战士去了渔阳。

这位女子的丈夫,想来也是其中的一个,梦见了远赴戎机的丈夫,心里当然是分外的惆怅,也就没心思采桑叶了。

在闺怨诗中,这样的事儿,这样的意境,应当说是很平常的。

唐代闺怨诗里,最值得一提的的还是王昌龄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本诗采用欲抑先扬的写作手法,名为“闺怨”,却偏偏先铺排出一个不解世事无忧无虑的青春女儿形象。

“凝妆”者,可以看出她在衣容修饰上花了是很花了一番工夫的,“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翠楼”者,古代富贵人家的居所外墙多以青色砖瓦装饰,既然有闲情逸致于大好春光里盛妆上翠楼,可见这个女子年纪尚轻,不曾经过生活的波折,更无须耽温饱之虞。

那么作者是不是看走了眼,用错了主角呢?非也!原来是这女子一番登楼远眺惹出了事儿:游目瞩望,柳色萋萋。

前年今日,我为君妻。

去年今日,折柳雁离。

今夕何夕,相隔千里。

妾为蒲柳,茕茕何倚?君为我故,缰系功利。

久不得归,痛悔无极!游蝶荡莺,君休轻取。

妆楼绿窗,妾意依依。

从“不知愁”到“悔封侯”,变化如此微妙而突然,却又合情合理。

诗人妙用比兴,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将美丽的春景添上了感伤的一笔,浅而不白,怨而不怒。

读者通过诗作女主人公的一个小小的生活截面,不自禁的受到了感染,同样的黯然忧愁起来。

闺怨诗还有一种,就是男人假借别的事情,模仿女人的口气写出来的,这种诗因为还有别的感情寄托在里面,所以更为复杂。

但是因为他是借用女人的感情表达他的事情或者感情的,所以显得更加缠绵、更加委婉,也更加具有诗味,如朱庆馀的《闺意》: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此诗的意境也是非常好的,“停”这个字不能理解为灯灭了,而是说昨天晚上这个红烛一直在亮着,好比门前停着一辆马车,不是说马车走了,而是说一直在着。

红烛一直亮着干什么呢?等待天亮了去拜见公婆。

过去的公婆就叫“舅姑”。

新娘打扮好了,娇声娇气地地问她的丈夫,说我这个眉毛画的颜色深浅,符合不符合现在流行的样式?这首诗的妙处,在于写出了新婚女子欢喜而又微妙的感情,谈不上“闺怨”,只能说是“闺意”,女人在闺中的情绪,或者说女人在闺中的心情。

2、宫怨诗宫怨诗是闺怨诗中一种特殊的分类,它一般是描写古代帝王王宫中宫女以及失宠的妃子所生成的怨情。

选取典型的三首宫怨诗分别赏析。

行宫元稹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简析】这是一首抒发盛衰之感的诗。

首句点明地点:古行宫;二句暗示时间:红花盛开之季;三句介绍人物;白头宫女;四句描绘动作:闲坐说玄宗。

构筑了一幅完整动人的图画。

当年花容月貌,娇姿艳质,辗转落入宫中,寂寞幽怨;如今青春消逝,红颜憔悴;闲坐无聊,只有谈论已往。

此情此景,好不凄绝!宫词朱庆馀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

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

【赏析】这首宫怨诗,构思独特,新辟蹊径。

一般宫怨诗,主人公是一位孤凄的宫女。

但这首诗却写两位宫女,足见失宠者并非一人。

诗从写景开篇,以景衬情,以热衬冷。

百花盛开的阳春,应是热闹非凡,然而宫门却寂寂锁闭。

宫女赏春,本是欢欣乐事,然而久已失宠,感怀无限,心中郁闷,极愿互吐,却恐鹦鹉饶舌,竟不敢言。

怨深怨重,裸露无遗。

秋夕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赏析】这是一首宫怨诗。

诗中“银烛”指白蜡烛。

烛光清幽,陈设华美而气氛黯淡,衬托出宫女的孤寂。

二句“轻罗小扇扑流萤”,可看出时已秋季,小扇已非驱热之物,但宫女仍然用它来扑打流萤,可见她是多么百无聊赖。

夜深阶寒,夜凉如水,但被人遗忘的宫女仍然没有入睡,久久仰望空中闪烁的繁星。

而她所看的只是牵牛、织女二星。

二、常见的闺怨诗种类1、抒发别离苦情如,五代词人李璟的《摊破浣溪沙》:菡萏香消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韵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多少泪珠无限恨,倚栏干。

上片开篇“菡萏香销翠叶残”一句,传达出了一种深微的感受。

在词作的上片,词人表现了对如此珍贵芬芳的自然生命遭到摧伤而消逝的哀感。

下片写得尤为哀切动人。

其中的“细雨梦回鸡塞远”指思妇在梦中梦见征人,及至梦回之际,则落到长离久别的悲感之中,而征人则远在鸡塞之外。

其以“小楼”之高,“玉笙”之珍美,“吹彻”之深情,表现出了“细雨梦回”、“玉笙吹彻”之苦想与深情,一片处在孤寒寂寞之中。

2、描写美人迟暮美人迟暮出自屈原的《离骚》,诗句是“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迟暮”比喻人的晚年、暮年。

原意是有作为的人也将逐渐衰老。

现在又来比喻人日趋衰落而感到悲伤怨恨。

其实就是描写美人对人生美好青春的易逝的伤感。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春女善怀”是一个常见的题材。

因为,人的青春是短暂的,就如春天美丽景色是短暂的一样,因而就有伤春的情感。

如,晚唐词人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峨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月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词的上片写闺中女子春眠懒起,意绪慵迟的情景。

下片描写女主人公梳洗后照镜、着衣的情景。

女为悦己者容。

丈夫不在家,自己的青春年华就逐渐逝去,容颜衰老,所以,懒起、迟妆、意慵,真是美人迟暮。

3、描写思妇闺情描写思妇闺情寄寓作者自己的人生感慨的。

如,李商隐在《嫦娥》中这样写道: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诗中所抒写的孤寂感以及由此引起的“偷悔灵药式”的情绪,融入了诗人独特的现实人生感受,而含有更丰富深刻的人生意蕴。

在黑暗污浊的现实包围中,诗人精神上力图摆脱世俗,追求高洁的世界,而追求的结果往往使自己陷于更孤独的境地。

三、常见的手法1、借梦抒情人们常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许多大诗人、大词人都有过杰出的记梦诗。

记梦诗中的意象或者境界往往是超越常人的想象力和描述能力的。

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诗人往往就借助梦境来实现。

比如张仲素的《春闺思》: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

这首诗歌从表层意义来看,就是描述了春天桑叶泛青,一个女人去城外采桑叶,提着篮子心神恍惚,忘记了自己是来做什么的。

这是怎么啦,只因为昨夜做梦,梦见了渔阳。

唐代安史之乱的时候,很多战士去了渔阳。

这位女子的丈夫,想来也是其中的一个,梦见了远赴戎机的丈夫,心里当然是分外的惆怅,也就没心思采桑叶了。

诗人以此表现了思妇对亲人的思念之情的深厚与执着。

2、借景抒情借景抒情就是指在文学作品中,借助客观外界景物的描写来抒发作者的主观感情的写作方法。

这种方法,能使情和景相互交融,互相依托,从而创造一种物我一体的艺术境界,完善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给读者以强烈感染。

其审美效果就是物我合一,形象而含蓄。

如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首诗歌是诗人张继在国家遭受战争、自己赶考落榜,处于痛苦、彷徨、忧愁和无奈之时而借景抒情之作。

诗歌中,诗人在四句诗中构造出一个清幽寂远的意境:江畔秋夜渔火点点,羁旅客子卧听静夜钟声,使得景物的搭配与人物的心情达到了高度的默契与交融。

3、触景生情触景生情法,是指由于客观景物和它的变化发展,触动了作者的情思,引起联想,继而感叹抒情的写作方法。

其特点是情随景生,辞以情发,情景相间,以创造富有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

这类诗歌缺少不了的是隐含在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外在景物,并通过相关联想与相似联想的表现手法,将诗人的情感表达出来。

如,唐代闺怨诗里,最值得一提的的还是王昌龄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这首诗歌通过一个已婚的年轻女人,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雍容华丽,然后步态轻盈地走上了翠楼。

这个时候,她站在楼头看到了什么呢?看到了远处田陌上,就是田野的路径上的杨柳的青青的颜色,一种莫名其妙的情绪,一种浓烈的情绪忽然泛上了心头,她想,如果这个时候我的丈夫陪伴在我的身边,我们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春天的景色,该是多么的幸福!然而,丈夫却早早地去了外地,不在身边,一种孤独、寂寞之情油然而生。

4、借物抒情在闺怨诗词中,“物”是抒情主人公常用的抒情载体,主要有“月”、“水”、“云”等意象。

比如,吕本中的《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

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

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诗人就写了抒情主人公对远行之人的怨恨。

上片说,我恨你(远行人)不像江楼上的月亮,一天到晚跟着我转。

下片又说,我恨你又像江楼上的月亮,刚刚团圆,又亏缺。

诗人借月亮一个月只有十五是圆的,来表现爱人之间团聚少,分离多。

可以说,形象生动,意蕴深刻,情感丰富。

总之,对于闺怨诗词,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类别。

这与古代交通不便有着一定的关系,而更为重要的缺少儒家思想对人的影响,认为应该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往往外出难归。

或者是因为男儿志在四方,外出周游,寻求发展的机遇等等,最终导致家中爱人对其的想念。

专项训练一、【2018年9月浙江省衢州、湖州、丽水三地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8分)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宋·晏几道彩袖殷勤捧玉钟①,当年拚却②醉颜红。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今宵剩把银缸③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注】①玉钟:酒杯。

②拚却:甘愿,不顾惜。

③银缸:银白色的灯盏、烛台。

1、这首词抒发了作者的▲之情。

(2分)2、虚实结合是本词的主要表现手法,请赏析。

(6分)【答案】1、相思(2分)2、虚写回忆和梦境中的相聚场面,写出了恋人的浓情蜜意;(2分)实写久别重逢的相聚场面,但又担心是梦境。

(2分)虚实结合,回忆和现实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词人的相思之情。

(2分)(共6分)【试题解读】《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是宋代词人晏几道的作品。

此词写词人与一个女子久别重逢的情景,以二、【2018届河南南阳一中高三第十四次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