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史
政治专题
一、单元特点和线索
• 特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的形成和 发展过程,及不同阶段政治制度的主要特 点和对中国历史产生的深远影响。
• 基本线索:一是从夏到周的制度创新; 二是中央集权制下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三 是中央集权制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

央 与

王位世袭制出现
地 方

方国联盟(内外服制度)
AAC...分郡分封县封制制制有利度于政D权B.行长.期省王稳制位定继承制度 BC..血郡缘县分制封是度中央集权D的.基三础公九卿制度
C.分封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
D.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
• 3、从分封制到中央集权制转变的原因?
材料一: 西周以亲缘化解,整合地缘的政策非常成功—同 姓不同婚的族外婚制度成了特异的粘合剂。……到战国时期, 以大国为核心,若干区域性地缘政治的特色已十分明显。
• 材料四: 隋唐以后的科举制, 促使士阶层纳入政治系统并高度流 动,以消解社会异己力量,无疑具 有安全阀的作用。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P421
• 材料三:科举制度几乎给每个子民平等入选的机 会。……通过科举这一杠杆控制了社会上的全部精英,几 乎一网打尽,如唐太宗所云:“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 科举取士无疑给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带来某种活力、甚至中 国皇权政治制度长期延续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付出的代价
分 权
西周 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
发 展 中央



选官制



地方
皇帝制 中央官制 地方官制
法律制
天下盟主 天下共主 天下独主 监察制
二、重点、难点知识
1、分封制、宗法制、井田制和礼乐制之间的关 系
• 西周对中国历史的贡献,历来被高度关注的, 至少有三项:一是宗法制,二是分封制,三是周 公关于“德”的概念发明。
也是相当沉重的。它以所谓公平的手段,维护和延迟了最 不公平的皇权专制主义,而且,它使古代中国社会的数十 代精英丧失了选择力,也丧失了创造力,不知道除自己所 奉行的价值观之外还有另外的价值观,不知道除了做官和 准备做官这个“专业”之外还有其他专业,如科学方面 种种专业。……官僚士大夫炙手可热,其规模也越来越庞 大,作为后的一部分,一个附属物,与皇权原则上不构成 紧张关系,当然也谈不上是皇权与平民之间的“中间等 级”。
文化制度
分封制 里
王臣

宗法制 血缘
政治制度
2、关于“封建”一词的理解
• (1)中国古代的封建论 • (2)近代西方的封建论 • (3)现代五种社会形态的“封建”论
立“(((周专分220制王。21001集子0”0年9权弟8这广海上制,南句东海度以单话单,为历科指科但屏史)皇藩的),秦帝”是“A统之,组封一子是1建后、历)社,弟代““会封分封废王封”建封,子的建亲一弟概,戚直的念立延主,是郡续要以县近到理藩”明由代屏,清。确。引入中 血国缘的分A封.。分长封右期制存图在所说示明柳B.宗井元田的制文章的主题可能是
材料二:封建宗法制度,嫡长子继承法则固然有稳定程序 的作用,但使权力系统缺乏更新竞争的活力。也潜伏着日后的 继承危机。
材料三:在争霸和兼并战争中,各国出于富国强兵的动机, 重用客卿,发展职官制度,以及实行征兵制,推行军功奖励制 度,成为推动新旧制度更替最重要的两个轮子。
4、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异同
• “大一统”与“封建制“最鲜明的区别,就在 于以流动的官僚制代替世袭的贵族制,封国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变 为由中央任命的郡县职官来治理,从此严格意义 上的贵族在中国不复存在。
• …… • 新的职官实行任命制和俸禄制,既摆脱了血缘
守法制的直接干预,也掐断了与地方政治经济的 直接相关性,成为中央权力系统的工具。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5、中央集权制下两对矛盾的演变
中央与地方:
秦: 郡、县 西汉: 郡国并行制;州刺史 东汉:州、郡、县 唐: 道、州、县 宋: 路、州、县 元: 行省制度、宣政院、澎
湖巡司 明:省、府、县; 清:省、道、府、县
君权与相权
秦:三公九卿 隋唐:三省六部制 宋: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
(二府三司制) 元:一省制 明:废丞相、设内阁 清:议政王大臣会议、军机处
• 最近明清两代六百年,似乎迹近君主专 制,但尚绝对说不上黑暗。人才的选拔, 官吏的升降,刑罚的判决,赋税的征收, 依然都有传统客观的规定,绝非帝王私意 所能动摇。如此般的政体,岂可断言其是 君主专制?

——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方法》
6、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演变过程
选官标准 选官方式
• 西周: 世卿世禄制 • 战国:军功授爵
家世 军功
世袭
• 西汉:察举制和征辟制 品德
• 魏晋:九品中正制
门第
举荐
• 隋唐:
才能
考试
产生的原因:公正、公平
科学
科举制 演变过程:
评价:
• 材料一:由于中国的文官体系具有地区的代表 性,能网罗全国人才,因此,文官体系在国家与 社会的对抗过程中往往并不落下风,所以说中国 王权并不绝对专制,文官体系在国家与社会的对 抗过程中,是主要的抗衡力量,具有特别的功能。 又因为文官制度选拔的背后有一大堆社会精英, 他们受过专业训练,等着出仕,但能够出仕者往 往只是其中少数,而未出仕仍在社会的一端,站 在儒家意念的立场,监督政府的作为。为了要培 养文官制度,中国同时也培养了一大群以天下为 已任的士大夫,带动社会来抗衡国家

——许倬云《历史分光镜》P46
材料二:中国科举制对西方产生影响可追溯到16世纪 。……1583年,葡萄牙修道士胡安·冈萨雷斯·德万多 萨所著《伟大的中国》系统地介绍了中国科举制的内 容和方法,此书被译成多种文字,广为流传,激起了 欧美人士对中国科举制的关注。……从1570年至 1870年,英国出版的介绍中国科举制的书籍就达70 多种。英国于1793年、1816年及以后,多次派外交 使节到北京实地考察中国的科举制度。……曾任美国 联邦人事总署署长的艾伦·坎贝尔教授来华讲学时曾说 :“当我接收联合国的邀请来中国讲授文官制度的时 候,我深感惊讶。因为在我们西方所有的政治学教科 书中,当谈及文官制度时,都把它的创始者归于中国 。”
• 利用传统的血缘情感,转化为“习惯正当性” 统治方式,创制“封建”以推进统一,连同周公 “敬天保民”的“德”,将天命与人事巧妙地统 一起来,都是西周对后世发生深远影响的地方。 殷周间为中国历史上一重大制度创新时期,确乎 如此。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P63
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之间的关系
礼乐制 保障:准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