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读书笔记

合集下载

《李鸿章传》读书笔记

《李鸿章传》读书笔记

《李鸿章传》读书笔记梁启超所作《李鸿章传》,与吴晗的《朱元璋传》、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及朱东润的《张居正传》并称为世纪四大传记,四位皆是近现代中的有名学者。

《李鸿章传》开篇以“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定下客观论断的基调,此中既言明对李鸿章不可等闲视之,他在平捻军之乱、平太平军叛变之中,维持了中国的稳定大局,他兴洋务办海军也有开眼看世界的独有魄力眼界,其生平立下业绩并非凡夫俗子所能企及;另一方面,李氏也未能扭转中国危亡的局面,他在外交事务中与列强签订的条约种种,致使国土流失并开启了中国半殖民地社会的命运,遭后世人种种谩骂,因而生前死后所受毁誉参半。

因而梁道:“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二者在政治上素来是公敌,梁却能放下偏见,持一颗公平心对李鸿章生平境遇作评判,或者他对李所惜所批所悲之感,也有百日维新失败的自我悲叹罢。

梁对李的评断,一言以蔽之,则李氏乃时势所造英雄,而非造时势之英雄也,他提醒我们有几个历史前提需要注意:一是满清是中国君主专制政权登峰造极之时,二是李身处满汉民族矛盾利益冲突急剧之时,三是外患紧迫逼近之时。

其一,中国的专制政体自春秋战国形成的中国文化大传统为起点(以儒家道德为基础和以家庭伦理为中心的道德哲学为主流),从秦朝建立大一统帝国到明清时期君权逐步达到顶峰,皇帝将权力集于中央一己,明有内阁而清设军机处,均是直授皇帝要谕,底下官员则相互掣肘,因而专制程度越深,权臣数量越少,我们便可以想象,有识之士当时要推行变法实行变革实在是困难之事。

其二,清朝是满族所建立的政权,在制度上虽承袭汉人制度,政治权力的内圈仍是亲贵觉罗,世代靠钱米俸禄谋生的八旗子弟则是其外围,因此形成一个靠族群血缘关系维系的特殊利益集团。

因而梁后来回忆变法之难,是“国家利益和王朝利益之间的冲突”,在于满族利益集团不愿因变法而使政权流散于他族之手,在任用大臣方面对满汉也存在亲疏之别,直到清朝意识到内乱无法由懒散惯了的八旗子弟军平定时,才愿意由汉族大臣出兵镇压。

《李鸿章传》读书心得读书笔记心得体会

《李鸿章传》读书心得读书笔记心得体会

《李鸿章传》读书心得读书笔记心得体会一、李鸿章高开低走的人生轨迹1、第一阶段:高开1.1 李鸿章1823年出生于安徽合肥,25岁中进士,进入翰林院,心高气傲。

1.2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李鸿章入曾国藩幕府,1862年李鸿章编练淮军,并被任命为江苏巡抚,经两年鏖战,收复了被太平军攻克的苏州等重镇。

1.3 太平天国覆灭后,李鸿章主持镇压捻军、兴办洋务,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权势和声望达到极点。

2、第二阶段:低走2.1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清军溃不成军,李鸿章代表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日马关条约》。

舆论大哗,攻击李鸿章,其本兼各职被清政府剥夺。

2.2 庚子事变后李鸿章再度代表清政府与列强谈判,签订了《辛丑条约》,其个人声望跌至谷底。

1901年李鸿章黯然病逝。

二、梁启超对李鸿章一生事业的三点评价1、沉迷于传统的政治权谋,对现代外交一窍不通1.1 李鸿章擅长传统的政治权谋,这一特点在“苏州杀降”事件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1.2 搞外交仍然延续传统手法,试图“以夷制夷”。

例如为了制约日本,与沙俄结盟,结果弄巧成拙,引发列强瓜分中国的浪潮。

2、李鸿章不学无术2.1 李鸿章推动的洋务运动,在军事和工商业改革方面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同时派年轻人远赴欧美留学,并在国内设立洋学堂,培养洋务人才。

2.2 洋务派学西方只学到皮毛,停留于器物层面,而没有掌握精髓。

2.3 对政体改革茫然无知,是传统政治的产物。

3、李鸿章是时势造就的英雄,而不是创造时势的英雄3.1 李鸿章能顺应时势,在给定的条件下成就一番事业,但也仅限于此。

3.2 两方面因素制约:一、客观因素,其权力有限;二、主观因素:对西方认知肤浅。

3.3 梁启超对李鸿章的总体评价:有能力顺应时势,成就事业;然而狭窄的眼界、肤浅的学识,加上君主专制下臣子有限的权力,使他不可能创造时势、扭转国运。

三、梁启超的写作背景和本书价值1、写作背景1.1 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流亡日本,思想发生了剧烈转变。

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素材

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素材

以前经常在经济观察上看雷颐先生的专栏,文风别具一格,内容也是杂七杂八与他人不伍。

有时候在想,这人为什么能每天写这么多这样的文章。

量大且没有高低起伏。

体力脑力都相当好。

偶然看到雷颐的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这本书,觉得品质应该有保证,起码不会让我有上当的感觉。

所以买回来放着,偶尔翻开了,便放不下。

这是我这些年看到的,最好看的历史书。

不枯燥,视角独特,读起来津津有味。

上一次看到这样的历史书还是万历十五年。

黄仁宇在南开大学机电系读过两年,也算是半个校友和系友。

最近同时还在看蒋介石传,语言风格如同黄仁宇,看来老外写书翻译过来,都是一个腔调。

每句话里都恨不得压缩出十年的内容去。

雷颐从奏折出发,来探寻李鸿章的为官为人之道。

身前身后,非常耐人寻味。

其实作者做到这一步已经足够了,不需要阐述太多。

给我们一些基本材料,一个分析方法,我们就可以自己去做菜、然后品尝。

这样阅读起来乐趣更大。

以前很少看奏折,现在看来,真是精华。

每篇奏折看着就忍不住开始读起来。

你会发现,奏折的节奏感非常好,朗朗上口,有种韵律在其中,大概这样皇上读起来也会被吸引。

整个奏折,一方面是逻辑性,要说服别人,要让别人buy your idea,如同做科研,做实验,逻辑性要强,要做大量PPT,归纳和创新,让别人愿意给你资金。

这么看奏折就是一种逻辑性很强归纳总结很好的PPT;另一方面,奏折也是种人生哲学,每走一步前后左右四面八法覆盖到,步步为营,除了逻辑,还要留下大量伏笔和圈套,以及自保的可能性。

也从奏折看出,李鸿章有着一种很圆滑的处理方式,事情只要能进展,能解决,自己的道德可以先降低。

有时候生活也是如此,能够解决事情的方法让人不屑,但愤青高道德只会夸夸其谈。

放到日常鸡毛蒜皮夫妻之间也是如此。

看完这本书,感觉李鸿章非常的矛盾。

作为传统知识分子,某些方面开明但又被传统禁锢,结合整个格局,做起事情,畏首畏尾,权衡大局后的结果,只能是裱糊将的称号。

毛主席说他水浅舟大。

《李鸿章传》读书笔记2000字

《李鸿章传》读书笔记2000字

《李鸿章传》读书笔记2000字导读:读书笔记《李鸿章传》读书笔记2000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李鸿章传》读书笔记2000字:春节这几天看完了英国人布兰德的《李鸿章传》,算做个读书笔记吧。

我在拿起这本书之前就定了一个想法,算是有目的阅读,即我想看看在一个组织面临生死变革的时候,其中核心人物为何难以破立而只在做“糊裱”工作,只是无意义滴做了延长沉船时间的挣扎?这种困境是否也会在今天的银行业变革中重现?至于李中堂到底是中华民族的“卖国贼”还是大清帝国最优秀的“掌舵人”,这些都不是我所关心的。

看完书后,不敢说已经有了答案,但至少我有了以下几点体会:一、完成认知升级是一个突破,但转变心性是更重要的突破。

李中堂比他同时代的所有人都幸运,他最早接触到洋务,并在与一批洋人共事的过程中深刻认识到了中外技术上的差距,而在随后的洋务、外交生涯中更加了解了大清国所处的局面。

在这个层面上,李鸿章可以说相较当时迂腐的满清政坛,完成了一次认知升级,他是高于那个时代的一个存在。

他兴洋务、办北洋,周旋于列强,可以说在他掌舵的那十年大清多少还是有了一些新气象。

但一次甲午海战就将所有努力摧毁,而这,在我看来也是一种必然。

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李中堂的认知虽然完成了突破,但其封建体制的心性毫无改变,也就意味着他所能带来的变更只能是面子光鲜而动不了体制本身。

其结果必然就像是李中堂自己创建的北洋水师一样,看上去船坚炮利实际上腐败中空经不起考验。

虽然李鸿章与张之洞之间不对付,但同样作为大清朝中的洋务派,一个掌北洋,一个掌南洋,在许多观念上还是一致的,比如张之洞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李鸿章身上就表现的同样明显。

尽管李鸿章在处理洋务在与洋人周旋的过程中显得很洋派得体,但李中堂有一种天生的骨子里的高傲,书中这样说:“当他小心谨慎地建议和洋夷和解时,他自始至终都相信中国社会和政治传统在伦理上的优越性。

”这就让李鸿章这个倡导变法的先锋人物,在处理涉及到朝廷方面的具体事务的时候,又无可挽回地成了坚定的保守派,他总是奉行先例和传统。

李鸿章读后感

李鸿章读后感

李鸿章读后感《李鸿章》是一部以中国近代史上著名政治家李鸿章为主角的传记小说,作者是著名作家林达。

这本书以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生动的人物塑造,展现了李鸿章作为一个政治家、外交家、改革家的丰富多彩的一生。

读完这本书,我深受启发,对李鸿章这位伟大的历史人物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对中国近代史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首先,这本书通过对李鸿章一生的描写,展现了他作为一个政治家的智慧和胆识。

李鸿章在清朝末期,面对外敌入侵、国家分裂的局面,始终坚持以国家利益为重,不断努力谋求国家的强盛和民众的福祉。

他在政治上善于把握时机,善于权衡利弊,善于运用外交手段维护国家利益,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书中,作者生动地描绘了李鸿章与外国使节的交涉,以及他与慈禧太后的政治斗争,展现了他作为一个政治家的智慧和胆识。

其次,这本书还展现了李鸿章作为一个外交家的才华和魅力。

李鸿章在外交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功力,他曾经多次出使各国,参与了一系列重要的外交事件,为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家利益做出了重要贡献。

书中生动地描绘了李鸿章在外交场合的风采和谈判的技巧,展现了他作为一个外交家的才华和魅力。

最后,这本书还展现了李鸿章作为一个改革家的努力和挣扎。

李鸿章在清朝末期曾多次提出改革的建议,试图推动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但却屡遭挫折。

书中生动地描绘了李鸿章在改革方面的努力和挣扎,展现了他作为一个改革家的努力和挣扎。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李鸿章这位伟大的历史人物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对中国近代史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李鸿章作为一个政治家、外交家、改革家,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智慧、胆识、才华和魅力,都让人深感敬佩。

同时,他的一生也充满了挣扎和磨难,他为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复兴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

他的一生,不仅是中国近代史的一部分,更是中国民族精神的一部分。

他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通过这本书,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李鸿章这位历史人物的伟大和光辉,也对中国近代史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最新《李鸿章传》经典读后感精选8篇 李鸿章传的读后感

最新《李鸿章传》经典读后感精选8篇 李鸿章传的读后感

李鸿章传读后感《李鸿章传》读后感(一):吾惜李鸿章也!闲来无事,翻阅《李鸿章传》,本人本来不喜欢读历史,更别说人物传记!但是读后,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

作者梁启超站在历史的角度客观的评价李鸿章,“吾欲以两言论之,曰:不学无术、不敢破格,是其所短也;不避劳苦、不畏谤言,是其所长也。

”所谓不学无术,不是说李没有才华,相反他早年科举中进士,后又点翰林;平天国、绞发捻,统帅淮军……他的功绩卓著,而他的不学无术只是没有符合梁启超维新变法的意愿,认为他保守守旧。

所谓不敢破格,李并不是没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只是由于缺少魄力,始终不敢进行彻底地变革。

他执着于在腐败不堪的清政府身上做一些小的修补,安心地做一个裱糊匠,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苟且偷安地活着。

所谓不避劳苦、不畏谤言,早在辛丑议和时,李的身体每况愈下,但他坚持谈判。

此之尽瘁,有目共睹!临终前,他对家事没有任何安排,却因国事久久不能闭眼。

堂堂大清国,后来竞无一人可以助李一臂之力,曲不高,但仍无人和,也是李一生际遇的悲哀,大清时代的悲哀。

《李鸿章传》读后感(二):勿论庸人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天下唯庸人不咎不誉!”梁任公大气磅礴的一句话揭开李鸿章一生功过的序幕。

“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

”这是最精辟却也最中肯的一句评价。

洋洋洒洒六万字过后,李鸿章一生的风雨波澜已然于胸中荡涤难散。

自幼就对李鸿章其人其事略有了解,小时总是在讲述者怒斥李为卖国贼的忿忿之声中结束,北洋海军全军覆没,马关条约丧权辱国,中国近代的屈辱史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都很难与李鸿章摆脱干系,所以在上学之前总觉得李是一卖国贼,理当人人喊打。

直至今日,读完《李鸿章传》,却才对李有了更为丰满的印象。

李鸿章毫无疑问是个天才,既能舞文弄墨,也能沙场练兵,还样样都不含糊。

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

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

2024年《李鸿章传》读书心得体会(17篇)

2024年《李鸿章传》读书心得体会(17篇)

《李鸿章传》读书心得体会(17篇)《李鸿章传》读书心得体会(精选17篇)《李鸿章传》读书心得体会篇1梁启超先生的《李鸿章传》,它与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吴晗先生《朱元璋传》、朱东润先生《张居正大传》,并称为中国二十世纪四大传记。

我了解李鸿章此人初始于初中历史书本,后在反应晚清风云的各大电视剧、电影中常常会看一个或邪气、或阴冷、或儒雅的干瘦老人。

历史对李鸿章的评价褒贬不一,直到我读了梁启超的《李鸿章传》方才让我又重新审视这位叱咤晚清政坛四十年的风云人物,甚至对晚清那段国家屈辱史,有了另一番感悟。

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和大家交流一下我的读后感。

一、成书背景和作者此书写于《辛丑条约》签订后第四个月。

那时距离李鸿章憾然辞世仅仅二个月。

当时,梁启超作为维新派的领袖流亡在日本。

也就是说此书的发表在日本而非国内。

熟悉晚清历史的人,一定不会对梁启超和李鸿章陌生。

梁启超生于1873年,从八卦的角度讲,他是后来民国才女林徽因的公公,晚清时的帅哥一名。

但从历史的角度讲,梁启超18岁投入康有为门下,20岁创办《大公报》,25岁发起著名的公车上书,与光绪帝开始为期百日戊戌变法,26岁变法失败流亡日本。

如果说晚清时有愤青的话,梁启超无疑是晚清历史上的最大愤青,而他更把他满腔爱国之志,和对当时时政的不满付之于实践,虽然,他后来失败了,但是他还是在历史舞台上写下了厚重一笔。

而梁启超写《李鸿章传》时,他正好29岁,大好青年,却已流亡日本三年。

此时的他正孤独的在日本岛上,反思和总结维新变法失败之处。

在我看来,他写李鸿章除了去点评一名政敌外,更主要的目的是借由李鸿章的一生,抒写自己对晚清历史的见解,对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看法,对大清王朝陨落的一种悲愤,他其实是借李鸿章的故事,抒发自己的胸怀。

但值得肯定的是,虽然梁启超与李鸿章的政见不同,但他却没有将李鸿章描述成为一个大奸大恶的权臣,给予了#from 本文来自高考资源网 end#他许多正面的评价,甚至感叹: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体现了流亡臣子难以抑制的孤愤。

读《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

读《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

铭记悲剧勿忘国耻不让重演晚清历史——《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读书报告遵义市第五十三中学余明飞李鸿章(1823年-1901年),又名章桐,号少荃,安徽合肥人,清道光进士。

历任清朝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使、湖广总督兼湖北巡抚、直隶总督兼北洋三口通商大臣、武英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总理衙门行走、两广总督等。

历史长河中,提到李鸿章时大多是把“卖国贼”三字安在其名字前头。

其一生罪名在于两条:一是卖国贼,二是刽子手。

卖国贼是指李鸿章签了一系列卖国条约,如《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至于刽子手则是指其参与镇压太平天国、捻军。

《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一书中,收录了李鸿章从同治元年(1862年)到光绪二十七年十一月(1901年)的奏折、信函等文书,以李鸿章一生中重要的奏折和信函为切入点,从“为官:大臣何以成为大臣”、“外交:一生秋风裱糊匠”和“洋务:被打出来的近代化”三个角度,考察李鸿章一生的成败荣辱,探寻李鸿章为人为官之道,生动形象地展现李鸿章从一介书生到第一重臣的四十年官宦生涯,刻画了一位“既要做官,又要做事;既要维新,但首先是自保”的晚清第一重臣、改革家和外交家的形象,同时影射了清末四十年间,一个腐朽的朝代面对列强入侵如何夹缝求生、变法图强而最终还是走向了灭亡的悲剧。

回顾历史,从十九世纪70年代起,李鸿章就成为清王朝的“代言人”,清王朝的外交事务基本都是经由李鸿章之手,如天津教案、中日建交、留美幼童等等。

《中法新约》、《马关条约》、《中俄密约》、《辛丑条约》等绝大部分“丧权辱国”的对外条约也都是由他出面签订的,以致在当时外国人的眼里,李鸿章就代表着清朝政府,甚至只见李鸿章而不见清朝皇帝。

由此可见,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李鸿章就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一个缩影,不了解李鸿章,就不能深入了解19世纪下半叶的中国,也不能深入研究中国近代史。

李鸿章奏折的特点。

一是具有极强的逻辑性;写奏折要以最少的文字陈明原委、说透道理,不仅要让皇帝懂得你想说什么、想要什么,更要说服皇帝心甘情愿地给你想要的;说白了就是变着法给皇帝挖坑,最低境界是皇帝虽然不情愿但还是跳了下去,像李鸿章这种境界基本可以让皇帝心甘情愿地跳下去还对他感激不尽。

《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读书笔记

《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读书笔记

《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读书笔记学习中国近代史,不得不提的一个人就是李鸿章,梁启超先生曾经说过:李鸿章的历史,就是大清国四十年的历史。

我们读李鸿章,其实也是在读清朝这个老大帝国的衰落与悲凉晚景。

然而,一百多年来,人们对他的评价都是褒贬不一,没有定论。

最近读了中国社科院研究员、近代史专家雷颐的作品《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这本书以晚清名臣李鸿章从发迹到去世的一些重要奏折和信函作为切入口,进行了目光独到的解读。

从表面上看,他从“为官”、“外交”和“洋务”这三个方面考察了李鸿章一生的为人处世,堪称学术界第一次“正说李鸿章”,实际上作者在展现李鸿章由幕僚到封疆大吏到晚清重臣的发迹轨迹的同时,更向读者展现了这一幕背后,晚清帝国逐步崩溃的全过程。

李鸿章所处的时代是中国遇到三千年未有之变局,海禁大开、强邻环绕的时代,是中华文明遇到西方文明挑战,中国开始重新认识自己,从封建专制国家向近代国家转型的时代。

中国第一支海军,第一批留学生,第一个煤矿,第一个驻外使领馆,第一条铁路,第一个电报,这些第一个无不刻着李鸿章的名字。

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义和团运动,这些内忧外患中到处都有李鸿章的影子。

李鸿章的个人命运是末代中国从衰落走向灭亡的见证,是中国逐渐被迫开放的写实,他是中国驶向世界的第一个舵手。

从他步入仕途官阶之始,就正是西方列强肆志于东方,“西力东渐”的时代。

李鸿章活跃于政治舞台之日,正值晚清社会从传统向近代、从独立国家向半殖民地演化的过渡时代。

时代造就了李鸿章,而李鸿章也以自己的言行在绚丽多彩的时代画卷上深深地打上了个人的印记。

李鸿章人生旅途,跨越道、咸、同、光四朝,出将入相,“坐镇北洋,遥执朝政”,涉及晚清几乎所有重大历史事件。

他身为清朝“柱石重臣”,植根于封建主义而又倾向资本主义,忠实于传统营垒而又颇具改革精神,所言所行,往往新旧纷呈,中西杂糅,内则“开拓”与“因循”毕具,外则抗争与妥协并存,因而有时是顺乎时代潮流,有时又是阻挡历史车轮。

《李鸿章传》读书笔记

《李鸿章传》读书笔记

《李鸿章传》读书笔记《李鸿章传》读书笔记(精选10篇)读完一本书以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书笔记吧。

那么如何写读书笔记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李鸿章传》读书笔记(精选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李鸿章传》读书笔记1李鸿章,字渐甫,号少荃,谥文忠。

清朝末期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淮军创始人和统帅,一位影响了近代中国近半个世纪的晚清军政重臣,同时也是一位中国近代史上争议最大的历史人物。

在梁启超的《李鸿章传》里,我看到了一个真实的李鸿章,而不再是对其一味的贬低,里面一句“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不仅肯定了他的才华和见识,也让我们看到其充满悲剧色彩的一生。

书中,梁启超对这位饱受争议的人物评价颇高,开篇就是“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针对世人人对李鸿章的贬讽,梁启超用客观的事实,理性地定位李鸿章,评价李鸿章一生的历史功绩和历史地位。

做为政治家,李鸿章是晚清统治阶层里为数不多的杰出人物之一。

他的见识超出同侪,也较早地意识到中国面临前所未有的变局,已经到了非变不可的地步,于是他倡导洋务运动。

他也是中国近现代化事业的主要开拓者,洋务运动时期他开办工厂,修建铁路,建设海军,办新式学堂,派留学生留洋……但由于代表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他被当时四万万国人咒骂着及后世之人痛斥着,而他的功绩也在无形中被否认了。

纵观其一生,可圈可点处众多。

生逢大清国最黑暗、最动荡的年代,他的每一次“出场”无不是在国家存亡危急之时,大清国要他承担的无不是“人情所最难堪”之事。

但是在皇权体制下,他没能实现其抱负,反而招来国人对他咒骂痛斥,这不能不说是民族和个人的悲哀,这也是李鸿章充满悲剧色彩及争议的原因。

看完书之后,感慨颇多,心中也难以掩盖对李鸿章的同情和惋惜,生不逢时的他,承受了太多的国家和民族的责任,在灯枯油尽之际,还被迫与俄国公使签下密约,还仍放心不下国家…。

李鸿章与晚晴四十年

李鸿章与晚晴四十年

• 奏折里的历史世界:奏折是最危险也是最神奇的应用文,可 以因之高官厚禄,也可以人头落地。奏折是台面上的东西 ,本书透过"台面"看"台下",透过奏折的"说什么",看其 真正目的"要什么"。方寸之间,有被忽略了历史。
• 一个人和一个帝国:李鸿章的历史,就是大清国四十年的历 史。李氏一生,虽力所能及地推进改革,但终究"不敢破 格";周旋于列强之间,功不可没,最终却"国人皆欲杀"。 读李鸿章,其实也是在读者清朝这个老大帝国的衰落与悲 凉晚景。
• 外交:一生秋风糊裱匠
• • • • • • • • • • • • 1861:朝廷的新国策--从"仇夷"到"联夷制乱" 巡抚曾经心狠手辣--杀降事件和戈登辞赏 “常胜军”的终结 理藩到外交--外交对清政府的重大意义 近代中日外交的开端--中日外交一 台湾事端初次交锋--中日外交二 一次难得的强硬外交--保护秘鲁华工案 马嘉理案:中国边疆危机的大爆发 马嘉理案的"威八条"--弱国外交家的两难处境 中国宗藩体系的崩塌之琉球--中日外交三 中国宗藩体系的崩塌之朝鲜--中日外交四 中国边疆危机之新疆--中俄外交
李鸿章一生大事简表

• 为官:大臣何以成为大臣
• • • • • • • • • •
目录
从曾氏门生到方面大员--改变命运的关键一步 做官须用自己人--空降巡抚的用人之道 该抗旨时就抗旨 升任两江总督--李、曾的政治命运初现端倪 首次严重政治危机 该敷衍时且敷衍--从吴棠案看李氏的做官经 痞子手段与曾李政治命运--接近权力中枢的关键一跃 第一总督--妥处与"老首长"关系 晚清时局中的曾李关系 出国欧游

看了《晚清有个李鸿章》_读书感悟

看了《晚清有个李鸿章》_读书感悟

看了《晚清有个李鸿章》_读书感悟办公室的老贾买了一本书《晚清有个李鸿章》,向我推荐,开始并不以为然,看后才觉得这本书很值得一读。

书不长,有54个小节,总体来说显得比较客观,没有那样子的偏激,当中凸显了作者自己的立场,很有思想,使得李鸿章不再以一个卖国贼的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而是以一个人的姿态出现在我们的眼前,其实每一个人,自然具有自己复杂的性格和曲折的人生,李鸿章也不例外。

高中的时候虽然是个文科生,但感觉历史就是离我很远,更没有想过去了解过这个人。

李鸿章这个人,很多印象是在电视上或者书本里。

那个时候,就只有一个感觉,他是个坏人,也说不上到底是因为什么,也许是因为我所看到的他是阴险毒辣,城府极深,让人心存忌惮,又或者是因为他所签订的那些丧权辱国的条约。

每一次读书,都是一种新的发现,看了《晚清有个李鸿章》这本书让我对历史,对李鸿章这个人物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事物真的是需要我们去发现的,生活也不是我们想的那么简单而已。

李鸿章,这位活了七十八载的才人,叱咤朝廷近四十载,到底是什么使他位居高位,屹立不倒呢?就像书中说的那样,此人相貌堂堂,满腹经纶,机锋敏锐,辞令巧善;既傲慢清高,又忠诚仗义;既聪明无比,又不识时运;既开放改革,又故步自封;既宽厚贤良,又残忍暴力;既温文尔雅,又奸诈诡计;既阴郁狡猾,又锋芒毕露;既爱才如命,又妒贤嫉能;既争强好胜,又忍耐宽容……给人的感觉,他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同样如书中所说,是他性格上的矛盾,为人处世的矛盾,人格的矛盾;似乎更多的,还有时代的矛盾,文化的矛盾,甚至生存哲学和人性阴影上的矛盾,那些不能联系在一起的性格特征他竟然兼具了!而现如今李鸿章所被人赞颂的就是他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参与洋务运动,积极倡建近代海军、建立北洋水师,而他签订的那么多丧权辱国的条约,则成为被很多人唾弃的理由。

纵观李鸿章当场做官的日子,他可谓是尽忠职守,全心全意。

这对于我们现在的人来说是值得学习的,也是很难得的,想想如今多少贪污腐败的人,暗处为恶,明处为善,卑鄙至极。

初三读后感:我读李鸿章

初三读后感:我读李鸿章

我读李鸿章本文是初中关于初三读后感的我读李鸿章,欢迎阅读。

绝版李鸿章的作者张社生先生说过:李鸿章就是晚清四十年的缩影,读李鸿章就是在读一个国家的落寞与悲凉。

的确它属于晚清,青年豪迈,官场沧桑。

晚年引得千古骂名,成了千古罪人,今天我撩开尘封的记忆来重读这位历史人物。

李鸿章的家在今安徽省合肥,当年的他在曾国藩门下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学徒,因曾国藩在创立湘军时出谋划策,很受曾国藩赏识,同时曾国藩也给李鸿章一个重要的任务--在安徽招兵,李鸿章为征兵大业出力,不到半年李鸿章征兵万人曾国藩很是欣喜,命名此军为淮军,李鸿章变成了淮军总司令,淮军就这样创立起来了。

后来李鸿章又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练兵技术,打造出一批精英军队。

不过再一次天津教堂教徒屠杀中国幼童的事见中,因湘军主力与洋人交手连连失利。

曾国藩忙发电想自己的李鸿章求援。

淮军虽平息了此事,但不久因为中外实力的勾结,淮军也解散了。

李鸿章因淮军解散而元气大伤,事隔多年后,朝廷要求打造一批有能力的海军,因为鸦片战争后中国北方海域大都没有海防。

几经考虑,朝廷任命以洋务派为首的李鸿章担起这个重任。

他以英国皇家海军的模式为标准,构制同样的武器,那时从南洋到北洋战舰一个27艘,其中14艘购买与欧洲,一个水兵一个月的收入相当于一个贫民一年的收入。

用的炮都来自德国炮场乃世界一流,清朝龙旗高高挂起,然而这样一个看似完美的军队却败在朝贡国日本手下。

日本海军总指挥官伊藤博文被日本提升为内阁总理大臣,而李鸿章北洋舰队总司令被夺去三眼花翎和黄马褂降职回家,1895年初日本官方点到李鸿章说只有李鸿章才有签和的能力,无奈为了停止战争,清朝只好还李鸿章三眼花翎和黄马褂,命他速去日本马关签约。

到达马关后,李鸿章与日方代表经数日未达成协定。

这时发生了一件令谁也想不到的事,李鸿章遭到刺伤,刺客小山丰太郎,早就对李鸿章有刺伤的念头,只因没钱买去中国的船票而呆在日本,正巧李鸿章到日本和谈,他便借此机下手,这是国际上公认的野蛮事件,于是日本官方为表示道歉原定赔款3亿两立即减为2亿两,但这颗子弹却深深打在这位中国代表脸上,他一直陪伴李鸿章一生。

《李鸿章传》读书心得体会

《李鸿章传》读书心得体会

《李鸿章传》读书心得体会《李鸿章传》是一部描写晚清政治家、外交家李鸿章生平和事业的传记作品。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李鸿章这位历史人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从中汲取了一些宝贵的思想和经验。

首先,李鸿章是一位具有卓越智慧和政治手腕的人物。

他在晚清政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熟练运用外交手段,成功地维护了中国的利益,取得了一系列国际上的胜利。

他以其精明的谈判技巧和丰富的政治经验,成为了晚清政治的重要人物。

读《李鸿章传》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智慧和智商的重要性,一个人的能力和智慧是可以改变自己命运的决定性因素。

第二,李鸿章体现了坚持中外并举的开放思想。

他一直致力于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

他通过与西方国家的交往,学习了他们的先进经验,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开放和学习是国家和个人进步的关键,只有放开心胸,积极学习那些优秀的东西,才能够使自己不断进步。

第三,李鸿章的一生堪称典范的忍耐和坚持。

他在政治和生活中遇到了各种困难和挫折,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立场,从未放弃。

无论是在政治生涯的起伏还是在家庭生活中的遭遇,李鸿章都以坚韧和果敢的态度面对问题,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了一切困难。

他的坚持精神让我深受鼓舞,它是成功的关键。

第四,李鸿章具有高尚的品质和道德准则。

他为人正直,不受贿赂,并且以公正和事实为依据处理政治事务。

他注重个人修养和家风教育,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和言论,以示人。

他对国家和人民有强烈的责任感,为国家的利益而努力。

通过读《李鸿章传》,我深感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对于人生和事业的影响是巨大的。

第五,李鸿章是一位历史伟人。

他在晚清政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且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的一生充满了困难和挫折,但他从未放弃,一直坚持奋斗。

通过阅读《李鸿章传》,我被他顽强不屈的精神所感动。

一个人的伟大不仅仅是靠着智慧和能力,更重要的是他的心态和精神状态。

李鸿章传读书笔记【《李鸿章传读书笔记》】

李鸿章传读书笔记【《李鸿章传读书笔记》】

文章摘要称“李鸿章必为数千年中国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李鸿章必为十九世纪世界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故“读中国近世史者,势不得不口李鸿章;而读李鸿章传者,势不得不手中国近世史!”甚至给予高度评价:“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日期:2018/5/2 范文一:读书笔记《李鸿章传》《李鸿章传》读书笔记——与时俱进,拒绝落后我了解李鸿章此人初始于中学历史课本,后在与晚晴相关的电视剧、电影中常常会看一个或邪气、或阴冷、或儒雅的干瘦老人形象.历史对李鸿章的评价褒贬不一,直到我读了梁启超的《李鸿章传》方才让我又重新审视这位叱咤晚清政坛四十年的风云人物,甚至对晚清那段国家屈辱史,有了另一番感悟.《李鸿章传》是在李鸿章死后两个月,梁启超作为维新派的领袖流亡在日本创作的,当时梁启超正好29岁,大好青年,却已流亡日本三年.此时的他正孤独的在日本岛上,反思和总结维新变法失败之处.在我看来,他写李鸿章除了去点评一名政敌外,更主要的目的是借由李鸿章的一生,抒写自己对晚清历史的见解,对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看法,对大清王朝陨落的一种悲愤,他其实是借李鸿章的故事,抒发自己的胸怀.但值得肯定的是,虽然梁启超与李鸿章的政见不同,但他却没有将李鸿章描述成为一个大奸大恶的权臣,给予了他许多正面的评价,称“李鸿章必为数千年中国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李鸿章必为十九世纪世界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故“读中国近世史者,势不得不口李鸿章;而读李鸿章传者,势不得不手中国近世史!”甚至给予高度评价:“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感叹其“生不逢时”,体现了流亡臣子对于国家腐朽不堪的制度难以抑制的孤愤.作为一个优秀的外交家,虽然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与其他国家签订了不少不平等的卖国条约,导致国力更加落后,百姓生活更加艰苦,但这也是在国力最弱的背景下作出的最无可奈何的选择.若还有别的机会,谁会愿意放弃自己的国家,放弃自己的人民,放弃自己的家人,去给敌人送去土地和财富?谁会去选择背负这样一个千古骂名,遗臭万年?若让一人去背负整个国家的责任岂不有失公正?在当时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国家内部状况亦无法理顺的条件下,无论是谁都无法做得比他更好.作为一个杰出的军事家,李鸿章于开始时投奔于曾国藩门下,在围剿“义和团”战斗中崭露其军事才能,用兵谋定后动,料敌如神,还和曾国藩等人一同建立了湘军和常胜军,镇压以洪秀全为首的“太平天国”运动.李鸿章随同周天爵镇压定远陆遇龄起义,镇压陈学曾、纪黑壮起义.且其品德气量也为人所道,“按此亦李文忠之所以为文也,诏会剿而不欲分人功于垂成,及事定而不怀嫉妒于荐主,其德量有过人者焉.名下无虚,非苟焉已耳.”他创立的北洋水师舰队,也成为当时中国政府水军的主力.作为一个伟大的政治家,李鸿章最大的贡献无疑是兴起了旨在拯救落后中国的“洋务运动”.即其所创办的各种工厂以及派学生游学外国,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并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的工业改良运动.他较早地意识到了中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局,已经到了法非变不可的地步.他不仅认识到只有强大才不会被挨打,只有强大才可以主宰自己命运,还为当时的中国培养出一批有用之才.尽管洋务运动以失败告终,但他那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文化技术的先进思想却在有志人士的心中埋下了不可抛弃的种子.为以后中国的觉醒和迈入现代化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李鸿章,悲就悲在身处中国积弱最严重的时代,以一己之力要想改变中国贫穷落后被动挨打的局面,无异于饮鸩止渴,这是一个根本无法实现志向,这只是一个梦想.所以李鸿章的一生是悲壮的一生,是无奈的一生,是劳累的一生.其起于湘军,败于甲午战争,遭致一片骂声,但当时又有多少人在真正抵抗外国入侵呢?腐败无能的官场,自私自利的官员,愚昧无知的国民,才是晚晴失败的真正根源.“其为非常之奸雄与为非常之豪杰姑勿论,而要之其位臵行事,必非可以寻常庸人之眼之舌所得烛照而雌黄之者也.”我个人觉得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我们评价一个人并不能单纯的说他是好或者是坏,而是应该站在他当时所处的历史环境以及他所处的位臵上去看待这个人,看了此书之后觉得李鸿章的内心是爱国的,其爱国主义精神在当时也没几个人可以超越.虽然知道李鸿章也有过错,但是他仍然可称为一代豪杰人物.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他尽力维护中国的利益,洋务图强,然而依旧无法改变中国落后的现实.对于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他曾据理力争,然而无奈国家羸弱,不得不接受屈辱的要求.他徒有一腔爱国热情,却无处施展自己的满腔抱负,怎不让人痛心泪流.当时的中国实在是无药可救了,再怎么努力也只能做到像李鸿章这样吧,当时国民的愚昧麻木,实在是让人心痛,让人心寒,让人忍无可忍.虽然有人想救你出去,可你却安于现状不愿去改变现实,这实在是叫人悲哀.李鸿章就是那个想救国的人,然而黑暗的社会终究不能让他实现心中的抱负.李鸿章悲壮的命运便由此可见了.然而,李鸿章毕竟只是晚清“庸众中的杰士”,他“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原.”他向西方学习,毕生追求的富国强兵的梦想,始终只停留在器物层面上.他没有也不可能去改变腐朽的封建体制,于是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只是“沙上建塔”.正如他自己所说,终其一生,他“只是一个裱糊匠,面对一个破屋只知修葺却不能改造.”所以,梁启超认为李“有才气而无学识,有阅历而无血性”,他说“敬李鸿章之才”,“惜李鸿章之识”,“悲李鸿章之遇”.李鸿章常常感叹:“吾被举国所掣肘,有志焉而未逮也”,晚晴的失败源于其腐朽的制度.因此,要立于天下,首先要跟着时代进步,此书让我更深层次的感悟党中央提出与时俱进的重要性.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经济已有长足的进步,政治体制改革却步履维艰,还不得不面对金融危机的困局,在新一轮的历史大螺旋中,没有了亡国灭种的紧迫感,仍未建成一个理想完善的公民社会,一百多年前梁启超“今日世界之竞争,不在国家而在国民”的警告,在大同世界出现之前,永远不会过时.范文二:《李鸿章传》读书笔记《李鸿章传》读书笔记李鸿章是我们都熟知的近代著名历史人物,梁启超先生对他的评价应当最公正.他的评述方式不同于中国传统的名人列传.在正统教材中身背“软弱”“卖国贼”“刽子手”恶名的李鸿章,在西方却有“东方俾斯麦”的美誉——这种差异可能不仅仅是“屁股”的影响,更有东西方文化观念和政治需要的因素.而同样身为清末名士的梁启超,在其所著《李鸿章传》中,却也将李鸿章同古今中外要人霍光、诸葛亮、秦桧、曾国藩、张之洞、俾斯麦、伊藤博文等做了对比,并对李鸿章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综观李鸿章,得益于淮军失意于淮军.咸丰、同治间,受曾国藩之托,回乡建立有别于八旗而效仿湘军的淮军,作为李鸿章得意的淮军,在剿灭太平天国、捻军的军事行动中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也由此为李鸿章奠定了其飞黄腾达的官宦生涯.然而,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淮军在朝鲜的失败,在东北的望风披靡,以及所倾力打造的北洋水师(其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亦属淮系)在黄海大黄沟的战败,在威海的全军覆没,使得李鸿章的声誉扫地,四十年所经营的淮军、二十年所倾力打造的北洋舰队就此溃崩瓦解,李鸿章的政治生涯也就此开始走向末路.李鸿章被梁先生认为是有苏秦张仪之辩才的外交家,但是作为不幸时代之中国大臣,中国缺乏强大的国家综合力量,其外交行事便不得不以妥协来求得中国安宁.其主张可以被理解,但大多数国人并不耻于此,往往诟病于李.李的外交思路固然可取,但是往往拘泥于此而不敢有所突破,以至于出现不败而败得惨事.但是李鸿章不能主导整个中国的行政大事,即使他对洋务运动倾注心血,力图改变中国国运,但是往往遭受集权力量的牵制,有志而不得伸.同样,李鸿章签卖国条约其实无外乎西太后懿旨,李能做到的也只能是尽量减少中国的损失.李鸿章与各洋务大臣起办洋务,原来也是以消灭太平军与捻军的手段,而且近代以来外患不断,必然需要加强军事武备,以备国防.故而起办以军事工业为主的重工业.这种情形使中国近代海防开始进入现代化的行列,应当说李鸿章功不可没.但是洋务运作并不采纳西方制度,其生产效率低下,后来因为军事洋务没有足够的军费,被迫开展经济洋务,从而把洋务运动推向高潮.这次大规模的引进西方科技的做法使得中国重新了解世界,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开始重视西学.但是这次应当举国参与的运动并没有使大多数国人能够清醒的认清世界形势,仍然有许多保守派不愿意改革.这样,洋务运动步履维艰.而洋务派也没有足够的主观意识认识到向西方学习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仅仅将皮毛转送到中国专制政权手里.但李鸿章就是那个时代最为进步的改革者,但是他的改革却是小心翼翼,进展十分缓慢.梁启超先生对李鸿章的褒扬和批评都揭露了一个事实,李鸿章既不是一个纯粹的卖国者,也不是一个绝对的民族英雄.他对中国的进步有贡献,一个是消灭了违背中国传统伦常的太平天国,另一个是兴办洋务,但是晚清帝国官僚统治机构的腐败也使李鸿章不可能完全脱离官场的颓靡之风,所以,贪污之巨,仍然令人侧目.但是无论是他糟糕的贪污记录还是他惨淡的外交业绩,李鸿章等人的存在彻底改变了清代官僚机构重用满族贵族而少用汉官的政治结构,也由此使得安徽之地的官员顺利进入清中央政府机构,成为后来民国时期皖系军阀的源头.梁先生的介绍也彻底改变了我们先前对于李鸿章的认识,由此比较中国近代历史之人物,李鸿章的确是伟大的开拓者.其历史的悲哀一方面在于专制政权,一个方面在于中国国运的不幸.李鸿章乃团练淮军起家,曾力挫太平军和捻军,兵锋所指,无所不破,力挽大清于狂澜,但是李与曾国藩一样,虽然能运筹帷幄,但是往往有谋略,而无战略眼光.李家之淮军虽不同于绿营、八旗之辈,但其军队仍然不是近代军队,士兵缺乏军事素养,也不懂爱国保家之责任.当然也可以认为李鸿章的淮军虽挂名清军兵勇,但实际上是私人豢养的军队.清政府中央并未视其为嫡系,虽然重用,但是时时防范.中日甲午战起,清中央政府本应当倾全力支持淮军与日军一战,但是西太后出于权利平衡,以维系其中央权威之考虑,竟然随意挪用北洋海军军费,以致海军设备无法更新.而李鸿章自然也不是坚决爱国之英雄,视北洋海军为其私人财产,竟然不让海军与日军决死一战.李鸿章越是老去,其心态越趋保守,结果武备尽失,京畿难保.被迫签定城下之盟.李鸿章的发迹,在政治上的崛起,得益于他在镇压太平天国,捻军等起义军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很快速地成为满清晚期的重臣,这里显露出他在政治上,军事上的才能,使得风雨飘摇中的满清王朝不得不委以重任,而李鸿章也为了满清王朝竭尽全力,努力想要做好很多事情,如搞洋务运动,建立西式军事力量,在对外事务上也竭尽全力维护满清王朝也可以说是在维护中国的利益,利用一切手段和办法与列强周旋,甚至在日本遭遇刺客袭击身受重伤之后,仍然坚持谈判,维护满清王朝利益,维护国家利益,其后在身体染病病势危重的时候,仍然被列强在病榻前威逼,直至病故,在某种意义评价称得上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过,李鸿章的一切作为并没有起到很大的作用,既未能中兴满清王朝,挽救满清王朝于颓败,乃至最后的灭亡,更未能维护国家民族利益,中国当时领土,财产损失巨大,国内的局势也危在旦夕,使得中国在当时的内忧外患双重打击下,在列强的围攻之下,国家利益被掠夺,国土被分割,权益被侵蚀,国家,民族处于极度危殆情况下,他所能做的,只能是步步退让,步步萎靡,国家,民族在危亡之中滑向亡国亡种的深渊,直到最后李中堂只能是满怀忧虑,满怀悲愤和不甘去世,身后留下千古骂名.今天,我感觉,简单地骂李鸿章是卖国贼确实有些简单,情绪化,尽管面对当时国家,民族遭遇的危难,危机,李鸿章作为当时的朝廷重臣,统治阶级的一员,当然脱不了干系,不过,还是应该从李鸿章本身的特点进行公正客观的评价.读梁启超先生的书后感觉,老先生在书中还是比较客观地对李鸿章进行了评价,进行了批评,有几点说的特别好,一个是说:李鸿章不清楚民众的实质,不通晓世界发展趋势,不懂的政治的本源,在十九世纪这个竞争进化的时代,还尝试着小修小补的改良,贪图一时偏安,不想着扩充国民实力,把中国建设成威名远播的富强国家,却仅仅学习西方的皮毛,取水忘却寻找源头,便安于现状,更靠着一点小聪明,想要和世界上的著名大政治家相抗衡,出让大的利益,却去争夺一些蝇头小利.简单地说李鸿章就想当卖国贼,不想把自己的事情干好,似乎不很不客观,不要说李鸿章不想做对得起国家,民族和人民的事情,就冲着对得起满清王朝的重任,从儒家理念忠君爱国这个角度出发,他也确实是尽心竭力地做着自己的事情,想尽办法把事情做得更好,以求修身齐家治国为天下,做过名满天下,誉留千秋吗,中兴满清王朝的良臣,只是他没有办法做的真正好,做到历史上某些名臣那样的功绩,做好对他来说,是他能力以外的事情.[ 转自铁血社区]梁先生评价李鸿章不是一个造时势的英雄,他认为:中国历史陈陈相因缺乏新意而不能产生震动世界,激动人心的大事件的原因——就是因为千年也找不出一个造时势的英雄.对此,他说的可能有道理,但是对李鸿章实在是一种苛责,在他的能力之外,在时代潮流允许的可能性之外,他做不到,他只能做他能够认识到,认识得上去的事情,那个时代,中国人能够认识到的,能够做的,或者说儒家学说的忠君报国,或者是反清复明,也就是说,或者做李鸿章,或者做洪秀全,没有别的可能.梁启超评论李鸿章的两句话:不学无术,不敢破格,这是他的短处;不畏劳苦,不畏谤言,这是他的长处,倒也很准确,很深刻,切合李鸿章这个人的实际,不过,这也同样是苛责于李鸿章,要李鸿章破格,实在是难为他,他的经历,能力,让他做到自己最好的事情,尽管这些事情从历史的角度说,对国家和民族来说绝非是好事情,他又能做到什么样?还能更好吗?有可能更好吗?实在说,根据中国当时的具体情况,内部,外部的条件,他也只能做到这样而非更好.梁启超先生评价李鸿章,还是把李鸿章放在具体的社会,历史环境中,没有脱离他所处的时代和环境,梁启超说:“凡是一个国家的当今社会现象,一定与这个国家此前的历史有联系,所以此前历史是当代社会现象出现的原因,而当代社会现象是历史发展的结果”.梁启超先生也正确地认识到,中国是一个专制政治的发达的国家,也正确地指出历史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及其后来的干扰.梁启超说:中国社会当时的情况受到历史上两大重要原因的影响,一是传统思想的影响;二是,因为杰出君主的努力,这些也没有说错.梁启超很推崇孔子的作用,汉武帝独尊儒术的作用,这些,不过,对当时中国社会问题的根本原因及其改变这些现状的办法,梁先生还是没有很好的办法,因为梁启超先生的观念,观点有些陈旧,守旧了,在新的时代属于肤浅的看法,落伍的观念.梁先生的《李鸿章传》说到李鸿章这个历史人物,有很多正确,深刻的看法,不过,有些思想观念还是落伍了,有些东西与中国国情不符,还有些东西就属于没有挖到病根儿上,以为凭借着自己的想法就可以解决李鸿章没有能够解决的问题,只是一种一厢情愿.李鸿章之所以最后落一个卖国贼的骂名,之所以在国家危难面前无能作为,之所以在帝国主义列强面前步步后退,导致国家,民族利益损失,民族毫无尊严,就是因为国家大势使然,没有一个根本性的改变,彻底地改变,国家,民族命运不会有根本性的好转,李鸿章也不可能干得更好,更漂亮.从大的方面来说,满清王朝及其所代表的封建统治势力盘根错节,在政治上完全失去了任何一点的活力,社会结构也是极其腐朽僵化的大大小小的封建堡垒统治着全国所有地方,严重地限制着国家,民族的活力,两极分化,贫富不均的社会现状,使得社会矛盾,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对抗越发尖锐,不可调和.统治阶级,庞大的官僚队伍极端地自私自利,毫无远见博识,不能为国家,民族的发展做什么正确的事情,已经成为国家,民族事业发展的最大阻力,这一切,使得任何谋求发展,改革的做法都成为不可能,使得这个国家要做的事情,已经在做的事情都将只有一个前途,那就是失败.梁先生批评那些随意胡乱批评李鸿章的人士,自己却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问题,那就是根本没有对中国问题的由来,解决的方向有最科学,最正确的认识,还是只认识到了浅浅的层面,同样面对中国的问题而没有解决问题的良策.李鸿章本人身为满清高官,也染有满清高官身上的毛病和问题,比如在用人问题上的腐败,用人唯亲,所用非人,使得他在很多政务,军务中做的事情因用人之误而导致失败.梁启超在书中就说:“李鸿章失败的原因,一般是因为有人在扯后腿,他自己也要负另一半的责任.他的责任里,有一半是用人不当,另一半是自己见识上出了问题”,“对他的曾经的老部下念旧情,同富贵,让他们相互推荐,占据许多重要的岗位,委以重任,却不看他们适合不适合这个岗位,以至于在遇到事情的时候把机会搞坏,贻误大局”,这就是当时统治阶级腐败,体制上的弊病最好的写照,这个情况的改变,不是一个人做得如何好与坏就能够解决得了问题的事情.[ 转自铁血社区]李鸿章这个历史人物已经远离了我们这个时代,能够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一点名声,说明了这个人物并非无能之辈,还是做了不少事情的,尽管后人褒贬不一,或者说背负的骂名不少,这些都是历史了,给我们今人的启示我感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历史人物只能做历史允许他做的事情,超出这个规律的人物还真是没有,李鸿章生在那个时代,赶上那个时候,背负很多骂名也是难免的事情,甚至可以说是他的“幸运”,因为他成了一个时代的标志,尽管这是中国历史上很耻辱,很落后,很难看的一段历史,谁让他赶上了呢?李中堂是想不到中国会有今天这样的变化的,九泉之下有知,当惊世界殊.范文三:读书笔记李鸿章读《李鸿章传》有感一本《李鸿章传》读罢,不仅感慨于作者梁启超的笔工和文字的叙述掌控能力,同时对李鸿章这位风行一时的权贵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看法.想到当初刚刚接触这本书时,自认为梁启超定不能秉笔直书,对李鸿章的评价也会有失公允.可是一本书读来我意识到当初自己是多么的浅薄无知,低估了梁启超先生作为一名历史家是不会辜负自己的史德的.在内容上,我个人认为已做到了客观全面,尽全力的叙述了史实,引用的史料真实并具有说服力.这本书共十二章,除“绪论”与“结论”外,起于“李鸿章之位置”,迄于“李鸿章之末路”.全书框架“全仿西人传记之体”,可谓传记文学领域“全盘西化”之作.本书被学界评为“开创了中国现代传记文学的先例”(戴光中语)和“在中国传记史上实为空前之举”(夏晓虹语).此书记载李鸿章一生行事,并加以论断,使后之读者知其为人.四十年来,中国大事,几无一不与李鸿章有关系.故为李鸿章作传,不可不以作近代史之笔力行之.由此可见,作此书之难度.在该书创作中,梁启超先生不将个人恩怨和政治因素掺杂其中,秉笔直书.李鸿章与当日之中国,其关系既如此深厚,如欲论李鸿章之人物势不可不以如炬之目,观察夫数年来中国政权变迁之大势,民族消长之暗潮,与中外交涉之隐情,进而求得李鸿章一身在中国之位置.不仅仅是从叙述人物本身来评论人物自身,而且结合了当时的时势和权力和变迁.在书中,作者提出了自己英雄论.西哲有恒言曰:时势造英雄,英雄亦造时势.对于李鸿章,作者认为不能称其为英雄,即使是英雄,也是时势创造出来的英雄,寻常英雄罢了,也不是能造时势的英雄.但同时,作者又敬李鸿章之才,惜李鸿章之识,悲李鸿章之遇.在叙述李鸿章的功绩时,又揭露了李的过失。

【2018最新】写历史的读书笔记40-优秀word范文 (11页)

【2018最新】写历史的读书笔记40-优秀word范文 (11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写历史的读书笔记40篇一:《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读书笔记《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读书笔记学习中国近代史,不得不提的一个人就是李鸿章,梁启超先生曾经说过:李鸿章的历史,就是大清国四十年的历史。

我们读李鸿章,其实也是在读清朝这个老大帝国的衰落与悲凉晚景。

然而,一百多年来,人们对他的评价都是褒贬不一,没有定论。

最近读了中国社科院研究员?近代史专家雷颐的作品《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这本书以晚清名臣李鸿章从发迹到去世的一些重要奏折和信函作为切入口,进行了目光独到的解读。

从表面上看,他从“为官”?“外交”和“洋务”这三个方面考察了李鸿章一生的为人处世,堪称学术界第一次“正说李鸿章”,实际上作者在展现李鸿章由幕僚到封疆大吏到晚清重臣的发迹轨迹的同时,更向读者展现了这一幕背后,晚清帝国逐步崩溃的全过程。

李鸿章所处的时代是中国遇到三千年未有之变局,海禁大开、强邻环绕的时代,是中华文明遇到西方文明挑战,中国开始重新认识自己,从封建专制国家向近代国家转型的时代。

中国第一支海军,第一批留学生,第一个煤矿,第一个驻外使领馆,第一条铁路,第一个电报,这些第一个无不刻着李鸿章的名字。

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义和团运动,这些内忧外患中到处都有李鸿章的影子。

李鸿章的个人命运是末代中国从衰落走向灭亡的见证,是中国逐渐被迫开放的写实,他是中国驶向世界的第一个舵手。

从他步入仕途官阶之始,就正是西方列强肆志于东方,“西力东渐”的时代。

李鸿章活跃于政治舞台之日,正值晚清社会从传统向近代、从独立国家向半殖民地演化的过渡时代。

时代造就了李鸿章,而李鸿章也以自己的言行在绚丽多彩的时代画卷上深深地打上了个人的印记。

李鸿章人生旅途,跨越道、咸、同、光四朝,出将入相,“坐镇北洋,遥执朝政”,涉及晚清几乎所有重大历史事件。

读书笔记李鸿章

读书笔记李鸿章

读《李鸿章传》有感一本《李鸿章传》读罢,不仅感慨于作者梁启超的笔工和文字的叙述掌控能力,同时对李鸿章这位风行一时的权贵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看法。

想到当初刚刚接触这本书时,自认为梁启超定不能秉笔直书,对李鸿章的评价也会有失公允。

可是一本书读来我意识到当初自己是多么的浅薄无知,低估了梁启超先生作为一名历史家是不会辜负自己的史德的。

在内容上,我个人认为已做到了客观全面,尽全力的叙述了史实,引用的史料真实并具有说服力。

这本书共十二章,除“绪论”与“结论”外,起于“李鸿章之位置”,迄于“李鸿章之末路”。

全书框架“全仿西人传记之体”,可谓传记文学领域“全盘西化”之作。

本书被学界评为“开创了中国现代传记文学的先例”(戴光中语)和“在中国传记史上实为空前之举”(夏晓虹语)。

此书记载李鸿章一生行事,并加以论断,使后之读者知其为人。

四十年来,中国大事,几无一不与李鸿章有关系。

故为李鸿章作传,不可不以作近代史之笔力行之。

由此可见,作此书之难度。

在该书创作中,梁启超先生不将个人恩怨和政治因素掺杂其中,秉笔直书。

李鸿章与当日之中国,其关系既如此深厚,如欲论李鸿章之人物势不可不以如炬之目,观察夫数年来中国政权变迁之大势,民族消长之暗潮,与中外交涉之隐情,进而求得李鸿章一身在中国之位置。

不仅仅是从叙述人物本身来评论人物自身,而且结合了当时的时势和权力和变迁。

在书中,作者提出了自己英雄论。

西哲有恒言曰:时势造英雄,英雄亦造时势。

对于李鸿章,作者认为不能称其为英雄,即使是英雄,也是时势创造出来的英雄,寻常英雄罢了,也不是能造时势的英雄。

但同时,作者又敬李鸿章之才,惜李鸿章之识,悲李鸿章之遇。

在叙述李鸿章的功绩时,又揭露了李的过失和政治思想上的局限和落后的思想观念。

却又不认为只是李鸿章一人之错,而是当时的局势和历代来中国的政治发展的局限造成的,当朝的士大夫都这么认为,有着相同的观念,甚至不如李者大有人在,更加的保守落后。

该书主人公李鸿章可谓是晚清当朝的一位德高望重的汉族大臣,汉族官员自辛酉政变后得到了统治者的重用。

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

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

《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这本书的精彩摘录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全面而立体的李 鸿章形象。通过这些摘录,我们可以深入了解这位历史人物在不同领域所取得 的成就和贡献,同时也可以感受到他在那个特殊历史时期所面临的挑战和压力。 这本书不仅是一部关于李鸿章的传记,更是一部关于晚清时期历史的珍贵记录。
阅读感受
《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是一本深入探讨李鸿章与清朝晚期历史关系的书籍。 通过这本书,我获得了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深入的理解,对于李鸿章和晚清的历 史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第二章 “创办洋务,挽狂澜于既倒”:这一章详细讲述了李鸿章参与创办洋 务运动的过程。这一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重要一步,也是李鸿章人生中一个重 要的转折点。通过这一章,读者可以了解到李鸿章在推动中国现代化方面所做 的努力。
第三章 “甲午战争,莫能自解”:这一章描述了甲午战争时期李鸿章的处境 和心境。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也使得李鸿章的声望跌到了谷底。 然而,在这场战争中,他也展现出了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国家的忠诚。
《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是一本值得一读再读的书。它不仅提供了丰富的历史 知识,还引导我们以更加深入的视角去理解和评价历史人物。这对我来说是一 次极有价值的阅读体验,它让我重新审视了历史,也让我对现实有了更加深刻 的理解。
目录分析
《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是中国社会科学社2007年的一本书,作者是王建华。 这本书以李鸿章为切入点,探讨了晚清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 展变化。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作者将一个复杂的历史时期以李鸿章的个人经 历为线索,展现给了读者。
内容摘要
《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一书对于了解晚清时期的重要政治人物李鸿章的生平事迹和思想历程具 有重要意义。通过本书的阅读,读者可以深入了解李鸿章在晚清时期的政治活动和思想变化,以 及他对于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和尝试。同时也可以看到晚清时期中国社会的变迁和发展以及面临的 挑战和机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读书笔记学习中国近代史,不得不提的一个人就是李鸿章,梁启超先生曾经说过:李鸿章的历史,就是大清国四十年的历史。

我们读李鸿章,其实也是在读清朝这个老大帝国的衰落与悲凉晚景。

然而,一百多年来,人们对他的评价都是褒贬不一,没有定论。

最近读了中国社科院研究员、近代史专家雷颐的作品《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这本书以晚清名臣李鸿章从发迹到去世的一些重要奏折和信函作为切入口,进行了目光独到的解读。

从表面上看,他从“为官”、“外交”和“洋务”这三个方面考察了李鸿章一生的为人处世,堪称学术界第一次“正说李鸿章”,实际上作者在展现李鸿章由幕僚到封疆大吏到晚清重臣的发迹轨迹的同时,更向读者展现了这一幕背后,晚清帝国逐步崩溃的全过程。

李鸿章所处的时代是中国遇到三千年未有之变局,海禁大开、强邻环绕的时代,是中华文明遇到西方文明挑战,中国开始重新认识自己,从封建专制国家向近代国家转型的时代。

中国第一支海军,第一批留学生,第一个煤矿,第一个驻外使领馆,第一条铁路,第一个电报,这些第一个无不刻着李鸿章的名字。

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义和团运动,这些内忧外患中到处都有李鸿章的影子。

李鸿章的个人命运是末代中国从衰落走向灭亡的见证,是中国逐渐被迫开放的写实,他是中国驶向世界的第一个舵手。

从他步入仕途官阶之始,就正是西方列强肆志于东方,“西力东渐”的时代。

李鸿章活跃于政治舞台之日,正值晚清社会从传统向近代、从独立国家向半殖民地演化的过渡时代。

时代造就了李鸿章,而李鸿章也以自己的言行在绚丽多彩的时代画卷上深深地打上了个人的印记。

李鸿章人生旅途,跨越道、咸、同、光四朝,出将入相,“坐镇北洋,遥执朝政”,涉及晚清几乎所有重大历史事件。

他身为清朝“柱石重臣”,植根于封建主义而又倾向资本主义,忠实于传统营垒而又颇具改革精神,所言所行,往往新旧纷呈,中西杂糅,内则“开拓”与“因循”毕具,外则抗争与妥协并存,因而有时是顺乎时代潮流,有时又是阻挡历史车轮。

和晚清很多汉族大员一样,李鸿章的发迹,走的也是从书生到带兵官的路子。

李鸿章在给曾国藩做幕僚时,以其见识独特和文笔优美而深得曾氏的赏识,曾国藩赞许他“所拟奏咨函批,皆有大过人处,将来建树非凡,或竟青出于蓝,亦未可知”。

李鸿章作为晚清第一重臣,是一个很会在官场运筹帷幄的人。

1898年戊戌政变,慈禧太后重训朝政,光绪被囚,康、梁逃往海外,朝廷大批清查维新人士。

李鸿章却暗中保护一些维新人士,并和康有为、梁启超暗中联系。

有人告他是维新派,慈禧因此问他:“有人说你是康党。

”李鸿章回答:“臣实是康党,废立之事,臣不与闻;六部诚可废,若旧法能富强,中国之强久矣,何待今日?主张变法者即指为康党,臣无可逃,实是康党。

”慈禧听后默然。

在这里,慈禧太后最关心的是自己的权力,是支持自己主政还是支持光绪主政,其他事,诸如是不是支持维新主张变法,则在其次。

李鸿章作为洋务健将,改革口号喊了很多年,主张变法这一条是怎么也赖不掉的,但既然当权的是太后,那只要表明自己并没有紧跟皇上就行了。

由此李鸿章的官场智慧可见一斑。

李鸿章的官场心机、政治手段,尤其是其向皇帝上奏折的功夫堪称一绝。

可以这么说,凡是有上下级关系存在的地方,本书都值得反复研读和收藏。

从一介书生到晚清第一重臣,给朝廷打报告的艺术,改革家的风骨,痞子手段与外交荣辱。

奏折是高级官员呈给朝廷的报告、请示和建议,凡是稍稍重要一点的事,大臣们都要向朝廷汇报请示。

然而,皇帝每天都要批阅大量的奏折,所以奏折不能写得太长,或者说要尽可能用简短的语言来陈述。

但是所上奏的事又大多数都是国家、地方的政治、军事、经济大事,其中不少又与上折者个人利益甚至身家性命息息相关,如何以最少的文字陈明原委、说透道理,委实不易。

可以说,奏折中的每一个字都十分珍贵,都不能浪费,可谓是一字千金。

如何写奏折、广而言之下级如何向上级报告,确实大有学问。

李鸿章确实为中国近代外交的“第一人”,生逢于大清最黑暗、最动荡的年代,他的每一次“出场”无不都是在“国家存亡危急”之时,所以梁启超在所写的第一本《李鸿章传》里,就认为李鸿章是中国近代一代外交家,并是“独一无二之代表人也”。

懂外交是他权倾一时的重要原因,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他的事业、名声,却也被毁于此,至今仍负重谤。

外交应该是李鸿章最受唾弃的方面吧,学过一点中国近代史的人都知道中国近代的丧权辱国的条约几乎都与李鸿章有关系。

也因此有人甚至骂李鸿章是卖国贼,然而梁启超认为他不同意人们把李比作秦桧。

当人们说李鸿章是卖国贼的时候,都不可避免地提到三场战争和四个条约,那就是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法新约》、《马关条约》、《中俄密约》和《辛丑条约》。

然而我们仔细想一想,“弱国无外交”,在当时那种请况下,李鸿章夹在封建主义和帝国列强之间,他需要在当时的统治者和帝国列强之间找到平衡点,既要使统治者满意,又要使帝国列强满意,对于一个晚清的重臣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再者,倘若李鸿章做得不对,那么为何他一次次地被派去与外国谈判?因为当时除他之外没人可去。

当清政府面对一个烂摊子的时候,统治者第一个想到的能够收拾这种局面的人就是李鸿章。

对此李鸿章也无可奈何。

他承认,中日甲午战争“至一生事来,扫地无余,如欧阳公所言,‘半生名节,被后生辈描画都尽。

’环境所迫,无可如何”。

他无奈地感叹道:“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

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一净室,虽明知为纸片糊裱,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

即有小小风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应付。

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种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术能负其责?”这几句话也可谓道出了真实情形,李鸿章虽为重臣,但掌握实权的还是统治阶层,他李鸿章不过也就是一打工的,虽然他代表天国进行谈判,然而最后定夺还是由君主说了算,然而骂名是他李鸿章背负无疑了。

对此,他自己也非常明白。

他承认,中日甲午战争“至一生事来,扫地无余,如欧阳公所言,‘半生名节,被后生辈描画都尽。

’环境所迫,无可如何”。

他无奈地感叹道:“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

”鸦片战争失败后,林则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但大清帝国依然沉浸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根本未意识到这次规模并不算大的战争的巨大意义,林则徐的主张,更被冷落、拒绝。

也因此,林则徐才被后人尊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

直到近二十年后,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掌握了相当的权力,同时领略到洋枪洋炮的厉害,冲破重重阻力,开始了中国的第一次“近代化运动”——以引进大机器生产、制造先进枪炮轮船、铺铁路架电线、引进西方近代科技知识、派遣留学生为主要内容的“洋务运动”。

李鸿章说“中国积弱,由于患贫,西洋方圆千里、数百里之国,岁入财赋以数万万计,无非取资于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信局、丁口等税。

”,认识到民用企业是一个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为解决晚清军事企业筹办资金问题,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李鸿章开始注意西方的政治制度,提出改变传统的思想方法和生产方式、注重商务,强调“自扩利源,劝令华商出洋贸易,庶土货可畅,洋商可少至,而中国利权亦可逐渐收回”,同外国侵略势力进行商战。

主张“购器设局,自行制造”,达到“敌洋产”、“收利权”,解决军事工业的原料、交通、资金饷源的匮困。

为此,他创办了中国第一个航运局、第一家电报局、第一个矿务局、第一家机器织布局,第一条铁路。

由他始终控制的这四大民用工业,在与外国侵略势力进行商战中,都发挥过一定的作用。

可见,李鸿章真不愧为中国经济近代化的“第一人”,而他兴办的这些军用民用实业对中国近代的经济现代化进程确实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毕竟洋务运动也是另一种形式的“改革开放”,李鸿章确实在那个时代中做出了他应有的贡献,为中国经济近代化奠下了一定基础。

既要做官,又要做事,但首先是自保,这才是李鸿章的立场。

全书由这点出发,论及李的所作所为,试图真正达到“理解之同情”。

尤其是对李鸿章作为改革先锋的一面更是大为褒扬。

洋务派在工业、商业、军事以及文化的近代化方面所作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无论是办机器局、招商局,设电报、修铁路,还是派留学生和陆军海军的近代化,这些大事件,都与李鸿章密切相关,都和李鸿章的支持和努力分不开。

即便是使李鸿章声名受累,甚至“国人皆欲杀之”的外交,作者指出,庚子事变后,李鸿章以夷制夷,分化八国联盟,周旋于列强之间,仍是功不可没。

本书还提到李鸿章了绞杀太平军时的杀降事件,李大人真是够心狠手辣,也许建功立业的道路上,本就是不择手段。

有人分析李鸿章其实心中早就是担心打下城后大量俘虏尾大不掉恐成后患,才设计诱降然后毁约杀人,之后只是再找个理由而已。

在一个恶劣的环境中,想做事,必须得自保。

《走向共和》中李鸿章一句台词说的霸气十足:我任人唯亲?难道还让我任人唯疏不成?清流只会谈理想环境下的道德,真想在现实世界中做事,哪可能信那一套呢,尤其又是在那样一个环境中。

想成事儿到底还是得有眼光能权衡,放弃与自己老师的弟弟去争攻下天京的头功而占领上海,既保了自己老师的面子也为日后积累了保贵的政治资本。

了解人性,了解对方的需求。

李鸿章内心的政治理想应该是支持变法的,所以与康有为走的蛮近,日后查抄康党时,太后也问他,是你是不是康党。

李大人知道慈禧只想看自己是不是她的敌人,于是的说出来那经典的若变法能让国家富强那我就是康党的话来。

李大人很知道太后根本不在意自己的意识形态,只在意自己是不是她的敌人,政治上站错队和思想上犯点小毛病的差别,就这么微妙且又重要。

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一心想混到权力顶峰的人,往往都是有点理想主义的,因为这样能避免做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

但真正的人会现实的动用手腕来实现理想,而非沉浸在幻想。

不过,我觉得我们在评价一个历史人物时,不能只看到他所做的那些事,还要关注他的内心情感。

要知道,他所做的并不一定是他愿意做的。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

”此为李鸿章临死前所作。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从这首诗中,我们能读出什么?李鸿章是清王朝的忠臣。

他出身于崇尚宋学的官僚地主家庭,自幼受到严格的封建传统教育。

在他的心目中,忠君观念根深蒂固。

他与清廷互相依存,荣辱与共。

他需要依靠清朝皇权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清廷也需要依靠他“安内攘外”,维护清王朝的稳定。

他的悲剧在于既看出清朝统治风雨飘摇;又在自己“实力足可除清廷自立有余”时,仍“勤勤恳恳服侍皇室,决不另有他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