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关于学习的句子(总结类)

合集下载

论语有关学习的名言

论语有关学习的名言

论语有关学习的名言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2)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3)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4)学如不及,犹恐失之.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6)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7)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9)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1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1)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1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13)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14)不学诗,无以言.15)有教无类.16)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1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18)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19)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20)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卫灵公》1)子曰:“有教无类。

”——《论语·卫灵公》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孔子5)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6)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佚名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9)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10)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出自《论语·子路》11)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关于学习的名言

论语关于学习的名言

论语关于学习的名言读书名言论语关于学习的名言1、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2、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3、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卫灵公》4、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6、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7、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8、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出自《论语子路》9、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10、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1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12、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13、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论语宪问》14、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子罕》15、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1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1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1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19、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论语公冶长》2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21、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雍也》22、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季氏》2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2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25、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论语颜渊》26、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27、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卫灵公》28、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29、子曰:有教无类。

《论语卫灵公》30、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关于学习的句子

论语关于学习的句子

论语关于学习的句子1、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3、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4、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子罕》5、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论语公冶长》6、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8、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9、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10、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论语学而》1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1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1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泰伯》1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15、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雍也》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论语宪问》17、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中关于学习的名言

论语中关于学习的名言

论语中关于学习的名言1)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论语·宪问》2)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4)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学而》5)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卫灵公》6)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7)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论语·子路》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9)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10)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出自《论语·子路》11)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12)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论语·颜渊》13)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季氏》14)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1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16)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1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18)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19)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子罕》20)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论语·公冶长》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孔子2)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中的学习名言50句

论语中的学习名言50句

论语中的学习名言50句1.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2. 由,知也。

知不思则罔,思不知则不可为学。

3.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5.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6.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7. 学而优则仕,差则可脱。

8. 学贵知,知贵行。

9. 君子不器。

10.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1. 巧言令色,鲜矣仁。

12. 朝闻道,夕死可矣。

13.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14.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5.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止也。

16.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17.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8. 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

19.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20.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21. 学而第一,不及格。

22.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

游必有方。

”23. 学如不及,犹愧于人也。

24.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5. 子曰:“回之庸也,非礼不图。

玩之寄也,非礼不敬。

”26. 吾日三省吾身。

27. 孔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28.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29. 子曰:“由,赐也,可使治其赋也。

何以异之?”30. 心思明也,宽以敏之。

定情以达物。

31.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32.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33. 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34.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35.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36.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居涤非吾志也,所求乎臧与?”37.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38.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39.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40.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论语关于学习的名言

论语关于学习的名言

论语对于学习的名言导读:1、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不厌其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2、子曰:“岁寒,而后知松柏以后凋也。

”——《论语·子罕》3、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卫灵公》4、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6、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7、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日夜。

”——《论语·子罕》8、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出自《论语·子路》9、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10、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1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12、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13、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可以也。

”——《论语·宪问》14、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子罕》15、子曰:“全军可夺帅也,匹夫不行夺志也。

”——《论语·子罕》16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1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数,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18、敏而勤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19、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论语·公冶长》2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21、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雍也》22、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季氏》23、子曰:“温故而知新,能够为师矣。

论语中关于学习的句子

论语中关于学习的句子

论语中关于学习的句子导读: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2、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3、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4、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卫灵公》5、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出自《论语·子路》6、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7、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卫灵公》8、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9、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论语·颜渊》10、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11、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12、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论语·公冶长》13、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学而》14、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季氏》15、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1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17、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泰伯》1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19、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20、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2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2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中的读书笔记摘抄(3篇)

论语中的读书笔记摘抄(3篇)

第1篇一、学而篇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摘抄:这句话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

学习不仅要勤奋刻苦,还要时常复习,以巩固所学。

同时,结交远方的朋友,相互学习,也是一件乐事。

在他人不了解自己时,不生气,不怨天尤人,才是真正的君子。

2.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学而》)摘抄: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要积极主动,勇于请教他人。

不要因为自己的身份地位而羞于向他人请教,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3.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学而》)摘抄:这句话告诉我们,在与人交往中,要善于学习他人的优点,改正自己的缺点。

每个人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我们要善于发现并加以借鉴。

二、为政篇1.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摘抄:这句话强调了复习旧知识的重要性。

通过复习,我们可以发现新的理解,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

具备这种能力的人,可以成为他人的老师。

2. 子曰:“君子不器。

”(《为政》)摘抄:这句话告诉我们,君子不应局限于某一领域,而要广泛涉猎,具备多种才能。

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3.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摘抄: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要与思考相结合。

只有学而不思,容易陷入迷茫;只有思而不学,容易误入歧途。

三、八佾篇1.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八佾》)摘抄:这句话告诉我们,君子在饮食、居住等方面不追求过分奢华,而在工作和言谈举止上要严谨认真。

2.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八佾》)摘抄:这句话告诉我们,君子要追求美好,避免恶行。

而小人则相反。

四、里仁篇1. 子曰:“里仁为美。

择不处仁,焉得知?”(《里仁》)摘抄:这句话告诉我们,居住在一个充满仁爱之心的地方是很美好的。

如果我们选择不居住在仁爱之地,又怎能称得上是明智之人呢?2. 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论语学习方面的名言50句

论语学习方面的名言50句

论语学习方面的名言50句1. 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2.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刻苦耐劳,方能成功。

3. 学习是一种积累,是一种追求,不要停止向前的步伐。

4. 学习的路上充满坎坷,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功。

5. 没有学问,一无所有;有学问,铭记于心。

6. 学习无止境,不断追求进步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7. 学习需要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只有用心去学,才能尽享知识的乐趣。

8. 学习是修行的开始,只有不断深入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9. 学习是一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

10. 学习是一种坚持,只有经过努力,才能看到美好的未来。

11. 学习是一种态度,只有心怀善意,才能真正领悟到知识的精髓。

12. 学习是一种智慧,只有通过不断的思考和实践,才能真正掌握知识。

13. 学习是一种修炼,只有通过学习,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修养。

14. 学习是一种责任,只有通过学习,才能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15. 学习是一种乐趣,只有真正热爱学习,才能享受学习的过程。

16. 学习是一种冒险,只有敢于尝试新的知识,才能开拓自己的思维。

17. 学习是一种勇气,只有勇于面对困难,才能不断突破自己的极限。

18. 学习是一种责任,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19. 学习是一种智慧,只有通过学习,才能发现自己内心的智慧。

20. 学习是一种宝藏,只有通过学习,才能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库。

21. 学习是一场旅行,没有终点,只有不断前进。

22. 学习是一座桥梁,连接过去和未来,让我们跨越时间的界限。

23. 学习是一种灯塔,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让我们不至于迷失。

24. 学习是一种奇迹,让我们不断发现并欣赏世界的美好。

25. 学习是一种力量,让我们具备改变自己和改变世界的能力。

26. 学习是一种武器,只有通过学习,才能真正面对世界的挑战。

27. 学习是一种燃料,只有通过学习,才能点燃内心的激情,追求自己的梦想。

28. 学习是一种希望,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找到人生的目标和意义。

论语中关于学习的名言

论语中关于学习的名言

论语中关于学习的名言论语中学习的名言篇1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而改之。

”(《论语·述而》)2、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3、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4、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乎!”(《论语·雍也》)5、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6、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治长》)7、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论语·为***》)8、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9、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10、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论语·学而》)论语中学习的名言篇21、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3、子曰:“三***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4、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子罕》5、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论语·公冶长》6、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8、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9、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10、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论语·学而》论语中学习的名言篇3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论语中有关学习的名句

论语中有关学习的名句

论语中有关学习的名句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学而》)学习需要不断复习才能掌握。

学了知识,按时复习,这是愉快的事。

这里既有学习方法,也有学习态度。

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

人家不了解,我却不怨恨,是君子的风格。

这是讲个人修养问题。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

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3、子曰:“学而不思则闰;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会有疑惑。

这里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也是讲学习方法的。

4、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孔于说:“子路,教给你正确认识事物的道理吧。

(那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这段说的是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

5、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公冶长》)子贡问道:“孔文子为什么叫“文”呢?”孔子说:“他聪敏而又爱好学刁,并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因此用‘文’做他的谥号。

”这里借回答于贡的问话,借题发挥,教育弟子要勤学好问。

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这一则是孔子的自述,讲的是学习态度和方法。

要把学过的东西默默地记在心里,不断积累知识。

“学而不厌”,讲的是好学精神,学无止境,从不感到满足。

“诲人不倦”,讲的是教学态度,要热情地教导学生。

孔于一生都是这样做的,所以他说:“对我来说,有什么呀?”表现了孔子的自信。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

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

论语里关于读书的名言

论语里关于读书的名言

论语里关于读书的名言1.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2. 巧言令色,鲜矣仁。

3. 君子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4.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6.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7.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8.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9. 学而知不足,教而知困。

10.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1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12.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13.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4.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5.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16.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7.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8.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9.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0.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

论语中读书的经典名句

论语中读书的经典名句

论语中读书的经典名句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这句话是孔子在《学而》中说的,意思是说学习是一个不断重复的过程,只有不断地学习和练习,才能真正掌握知识,从而获得快乐。

2.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里仁》这句话是孔子在《里仁》中说的,意思是说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可以从别人身上学到东西,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点。

3. “不学诗,无以言。

”——《卫灵公》这句话是孔子在《卫灵公》中说的,意思是说如果不学习诗歌,就无法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因为诗歌是一种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

4.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这句话是孔子在《论语》中说的,意思是说通过回顾过去的经验和知识,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的知识,从而成为别人的老师。

5.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这句话是孔子在《为政》中说的,意思是说学习和思考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只是学习而不思考,就会变得无知;如果只是思考而不学习,就会变得危险。

6.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这句话是孔子在《雍也》中说的,意思是说知道一件事情并不如喜欢它,喜欢它并不如享受它。

只有真正享受一件事情,才能真正理解它。

7.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颜渊》这句话是孔子在《颜渊》中说的,意思是说我们不应该担心别人不了解我们,而应该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只有了解别人,才能更好地与他们相处。

8.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为政》这句话是孔子在《为政》中说的,意思是说学习应该是一种持续不断的过程,同时也应该不厌其烦地教导别人,帮助他们成长。

9.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颜渊》这句话是孔子在《颜渊》中说的,意思是说我们不应该做自己不愿意别人对自己做的事情,因为这样做会伤害别人的感情。

10.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这句话是孔子在《雍也》中说的,意思是说知道一件事情并不如喜欢它,喜欢它并不如享受它。

论语关于学习的句子

论语关于学习的句子

论语关于学习的句子本文是关于好词好句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论语关于学习的句子1、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3、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4、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子罕》5、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论语·公冶长》6、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8、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9、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10、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论语·学而》1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1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1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泰伯》1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15、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雍也》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论语·宪问》17、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1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19、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学而》20、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卫灵公》21、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关于学习的句子

论语关于学习的句子

论语关于学习的句子1、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子曰:“三*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4、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5、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6、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8、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9、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0、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1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1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5、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17、言必信,行必果。

——1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9、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20、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21、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22、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无所措手足。

——23、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4、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25、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出自26、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7、子曰:“君子*之美,不*之恶。

小人反是。

”——28、既来之,则安之。

——29、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3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1、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32、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关于学习的句子

论语关于学习的句子

论语关于学习的句子第1篇:论语关于学习的句子1、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3、子曰:“三*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4、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子罕>5、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论语·公冶长>6、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8、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9、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10、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论语·学而>1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1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1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泰伯>1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15、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雍也>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论语·宪问>17、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1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19、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中有关好学的诗句

论语中有关好学的诗句

论语中有关好学的诗句
1. 《论语·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 《论语·学而》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3. 《论语·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 《论语·里仁》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 《论语·子罕》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6. 《论语·述而》
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7. 《论语·里仁》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8. 《论语·颜渊》
子曰:“君子不器。


9. 《论语·子罕》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0. 《论语·子路》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论语中关于学习的名言

论语中关于学习的名言

论语中关于学习的名言论语是我国文化的奇葩,其中有哪些名言是关于学习的呢?下面店铺给你带来的是论语中关于学习的名言的内容,希望你喜欢!论语中关于学习的名言(经典版)1)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论语·宪问》2) 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3)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4)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学而》5)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卫灵公》6)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7)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论语·子路》8)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9)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10)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出自《论语·子路》11)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12)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论语·颜渊》13) 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季氏》14)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15)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16)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17)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18)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19)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子罕》20) 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用总结
论语关于学习的句子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子罕》
、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论语公冶长》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论语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泰伯》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雍也》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论语宪问》
、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学而》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卫灵公》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论语子路》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出自《论语子路》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论语颜渊》
、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季氏》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卫灵公》
、子曰:有教无类。

;《论语卫灵公》
1 /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