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正常生理特点及护理资料
新生儿生理知识点总结

新生儿生理知识点总结新生儿是指出生后28天内的婴儿。
在这段特殊的时间里,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和发展对于医护人员和家长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将总结新生儿生理知识点,其中包括新生儿的生理特点、适应期、各个系统的发育和功能、新生儿常见的生理指标、以及新生儿护理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等方面。
1. 新生儿的生理特点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在很大程度上与其在子宫内的环境有关。
首先,新生儿的皮肤呈现出一种淡红色,这是由于在子宫内的缺氧环境下,胎儿的血色素会呈现出一种淡红色的特点。
此外,新生儿的头围相对于身体来说会比较大,这主要是由于其头部的成骨不完全导致的。
此外,新生儿的体温调节能力很差,容易出现低体温。
最后,新生儿出生后的几天内会有一些生理反应,例如湿肺、黄疸等,这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2. 新生儿的适应期新生儿出生后会经历一个适应期,其主要特点包括呼吸系统的适应、循环系统的适应、消化系统的适应等。
在这一适应期内,新生儿需要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刺激和变化,医护人员和家长都需要特别关注新生儿的适应情况,确保其适应期能够顺利度过。
3. 新生儿各个系统的发育和功能新生儿的各个系统在出生后都需要逐渐发育和成熟。
首先是呼吸系统,新生儿的肺脏在出生后需要逐渐展开,呼吸功能也需要逐渐成熟。
其次是循环系统,新生儿的心脏需要逐渐适应体外的循环,同时血管的扩张和收缩功能也需要逐渐完善。
再次是消化系统,新生儿的胃肠道功能需要逐渐发育,尤其是新生儿的胃蠕动功能和吸收功能都需要时间去逐渐成熟。
4. 新生儿常见的生理指标新生儿的一些生理指标是评价其身体状况的重要依据。
例如,体重增长速度、身长、头围、胸围等指标都可以反映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情况。
此外,体温、呼吸频率、心率等指标也是评价新生儿生理健康状况的重要参数。
5. 新生儿护理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在新生儿护理中,有一些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例如,保持新生儿的体温稳定、确保其充分的营养摄取、保持其皮肤的清洁和干燥等都是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
新生儿生理特征观察及护理

新生儿生理特征观察及护理新生儿是指出生后28天内的婴儿,他们在生理上与成年人和其他儿童有很多差异。
为了确保新生儿的健康和安全,正确观察并进行适当的护理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新生儿的生理特征以及观察和护理的角度出发,详细介绍相关注意事项。
一、新生儿的生理特征1. 头部特征新生儿的头部相对较大,通常占据整个身体的1/4到1/3,头骨还没有完全骨化。
此外,新生儿的头皮良好血管丰富,容易出现头皮下出血。
因此,护理人员需要注意对新生儿头部的轻触和轻揉,避免造成伤害。
2. 四肢特征新生儿的四肢相对较短,手指脚趾较灵活。
甚至有时,新生儿的手指之间可能存在薄膜状的连接组织,这被称为胎膜连接。
护理人员不应试图强行分离胎膜连接,以免对婴儿造成伤害。
3. 皮肤特征新生儿的皮肤比成人更薄、更娇嫩,通常呈现出粉红色或暗红色。
在出生后数天内,新生儿的皮肤可能出现暂时性色素沉着或黄疸现象。
护理人员应每天观察婴儿皮肤的颜色和质地,注意是否出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
4. 称量和身高新生儿在出生后会立即进行体重和身长的测量。
通常,新生儿的体重范围在2500克至4000克之间,身长为50厘米至55厘米。
这些数据对于判断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情况非常重要。
二、观察新生儿的生理特征1. 注意呼吸状态新生儿的呼吸通常是较快而不规律的,正常情况下每分钟的呼吸次数为30-60次。
护理人员需要观察新生儿的呼吸频率、呼吸的深度以及有无呼吸困难等情况,并随时留意新生儿是否出现异常呼吸或长时间停止呼吸的情况。
2. 观察心跳新生儿的心率通常为每分钟120-160次。
护理人员应定期观察新生儿的心跳情况,观察心率是否正常、有无异常心跳声音或心律不齐等情况。
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向医生汇报。
3. 监测体温新生儿的体温通常比成人稍高,在36.5-37.5摄氏度之间。
护理人员应定期测量新生儿的体温,可使用体温计或肛温计进行测量。
注意,在测量体温时要轻柔,并避免刺激婴儿的肛门。
卫生学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和护理ppt课件

6个月后逐渐添加辅食,从单一食物 开始,逐渐增加食物种类和量,注意 食物的卫生和质量。
人工喂养
无法母乳喂养时,选择适合宝宝的婴 儿配方奶,注意奶量和喂哺时间的控 制。
预防接种
01
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程序进行接种 ,及时接种卡介苗、乙肝疫苗等 ,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02
注意接种后的观察和护理,出现 异常反应及时就医。
就医。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血管弹性
新生儿血管弹性较好,但 需要注意避免过度输液或 输血。
02 新生儿的特殊生理状态
生理性黄疸
总结词
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生理现象,通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5天达到高 峰,7-10天消退。
详细描述
生理性黄疸是由于新生儿肝脏功能尚未发育完全,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一般 来说,生理性黄疸不会对宝宝的健康造成影响,但如果出现持续时间过长、黄 疸过重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卫生学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和护理 ppt课件
目录
• 新生儿的生理特点 • 新生儿的特殊生理状态 • 新生儿的护理 • 新生儿常见问题的处理 • 新生儿的安全与急救
01 新生儿的生理特点
生长与发育
体重和身长
新生儿出生时体重在2.5-4.0千克 之间,身长在47-53厘米之间。 出生后第一年,体重将增加约6
04 新生儿常见问题的处理
新生儿吐奶
01
吐奶是新生儿常见的现 象,主要是由于胃部发 育不完全和喂养不当引 起的。
02
喂奶后应将宝宝竖直抱 起,轻轻拍背,帮助排 出胃内空气,减少吐奶。
03
选择适合宝宝的奶瓶和 奶嘴,避免奶嘴过大或 过小引起宝宝不适。
《正常新生儿护理》课件

日常清洁护理
皮肤护理
新生儿皮肤娇嫩,容易受伤,家 长要定期给宝宝洗澡、更换尿布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同时要避 免使用刺激性的化学洗浴用品。
口腔护理
新生儿口腔黏膜娇嫩,家长要定期 用棉签或纱布蘸温水给宝宝擦拭口 腔,以保持口腔清洁。
耳鼻护理
家长要定期给宝宝清洁耳道和鼻腔 ,避免分泌物堵塞耳鼻引起感染。 清洁时要轻柔,避免损伤宝宝的耳 鼻黏膜。
其他急救知识
家长还需了解新生儿常见意外伤害的急救知识,如呛奶、摔伤等, 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进行正确的处理。
பைடு நூலகம்
。
抚触注意事项
在抚触前,家长需确保双手温暖 、洁净,抚触时需根据宝宝的反 应进行调整,如有不适需立即停
止。
新生儿急救知识
新生儿窒息急救
新生儿窒息是一种紧急情况,家长需掌握基本的急救措施,如畅 通呼吸道、心肺复苏等,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进行自救。
新生儿高热处理
新生儿高热也是一种常见紧急情况,家长需掌握物理降温和药物降 温的方法,及时处理。
在接种疫苗前,家长需提供宝宝的出生证明和健 康状况,接种后需留观30分钟,确保宝宝无异常 反应。
新生儿抚触
抚触的好处
新生儿抚触可以促进宝宝的生长 发育,增强免疫力,同时还能缓 解宝宝的情绪,增加亲子间的亲
密感。
抚触的方法
抚触的方法包括头面部抚触、胸 部抚触、腹部抚触、四肢抚触等 ,家长需在专业指导下进行操作
03 新生儿常见问题及处理
新生儿黄疸
总结词
生理性黄疸通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5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病理性黄疸出现时 间早,持续时间长,伴随其他症状。
详细描述
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现象,大多数宝宝都会经历。生理性黄疸通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5天达到高峰, 7-10天消退,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病理性黄疸出现时间早,持续时间长,伴随其他症状,如溶血、感染、母乳 性黄疸等。对于病理性黄疸,需要及时就医并接受治疗。
卫生学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和护理

THANKS
感谢观看
卫生学新生儿的生理特点 和护理
• 新生儿的生理特点 • 新生儿的特殊生理状态 • 新生儿的护理 • 新生儿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护理 • 新生儿的安全与急救
01
新生儿的生理特点
外观特点
皮肤
新生儿皮肤薄嫩,易受 损伤和感染,需保持清
洁干燥。
毛发
新生儿头发稀疏柔软, 头皮较薄,易出汗。
眼睛
耳鼻喉
新生儿眼睛清澈明亮, 但调节能力较弱,需避
新生儿的安全防护
预防窒息
新生儿无法控制自己的呼吸道, 应避免使用柔软的被子或枕头, 以防宝宝脸部埋入其中导致窒息。
防止烫伤
新生儿的皮肤非常娇嫩,应避免 宝宝接触到过热的物品或热水, 洗澡时水温应控制在37-40摄氏
度。
预防意外伤害
确保宝宝周围环境安全,避免尖 锐物品、小物件等可能给宝宝带
来伤害的物品。
新生儿红斑
总结词
新生儿红斑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现象,表现为皮肤上出现大小不等的红色斑片或丘 疹。
详细描述
新生儿红斑通常在出生后1-2周内出现,是由于皮肤娇嫩、外界刺激以及母体激 素水平变化等多种因素引起的。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但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时 间较长,建议就医。
新生儿脱水热
总结词
新生儿脱水热是由于新生儿体内水分不足引起的发热现象, 通常在宝宝出生后的前几日出现。
免强光直射。
新生儿耳道狭窄,鼻道 短,喉部声带发育不全,
哭声柔弱。
消化系统特点
01
02
03
04
口腔
新生儿口腔黏膜娇嫩,唾液分 泌少,容易发生口腔炎。
胃部
新生儿胃部呈水平位置,易发 生溢乳。
肠道
新生儿护理要点

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脐带护理
新生儿脐带需要保持干燥和清洁 ,避免感染。如果发现脐带有异 常分泌物或出血,应及时就医。
红臀
新生儿红臀是由于尿布不透气或 尿液刺激所致,应选择透气性好 的尿布,并及时更换。如果红臀 严重,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
治疗。
睡眠问题
新生儿睡眠不规律是常见的现象 ,家长应尽量保持环境安静,建 立规律的睡眠习惯。如果睡眠问 题严重,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干
预和治疗。
02
日常护理要点
新生儿护理要点
汇报人: 2023-12-21
目录
• 新生儿生理特点与需求 • 日常护理要点 • 饮食与营养管理 • 睡眠与环境调整 • 健康检查与疫苗接种计划安排 • 安全防护措施与意外伤害预防
策略部署
01
新生儿生理特点与需求
新生儿生理特点概述
皮肤薄、皮下血管丰富
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
新生儿皮肤较薄,皮下血管丰富,易 受损伤和感染。
新生儿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对食物 的消化吸收能力较弱。
体温调节能力差
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 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而出现体温波动 。
特殊生理状态及应对措施
黄疸
新生儿黄疸是常见的生理现象,一般 无需特殊处理,但如果黄疸持续时间 过长或程度过重,应及时就医。
吐奶
新生儿吐奶也是常见的生理现象,主 要是由于胃部发育不完善所致,一般 无需特殊处理,但如果吐奶频繁或伴 有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
生儿生理特点及护理

头颅骨软
新生儿头颅骨尚未完全骨化,头颅骨 之间有间隙,容易受到外力影响而变 形。
消化系统特点
01
02
03
胃容量小
新生儿的胃容量较小,需 要少量多餐的喂养。
消化能力较弱
新生儿的消化系统尚未完 全发育,对食物的消化能 力较弱,需要选择适当的 奶粉和护理方法。
无牙齿
新生儿没有牙齿,咀嚼和 吞咽能力有限,需要注意 食物的质地和大小。
喂奶时要保持宝宝的头和身体呈 一条直线,喂奶后要竖抱拍嗝,
以防溢奶。
人工喂养时要注意奶量和奶瓶的 消毒,避免宝宝摄入过多空气和
感染病菌。
睡眠指导
新生儿的睡眠时间较长,每天 大约需要18-20小时的睡眠, 要为宝宝创造一个安静、舒适 的睡眠环境。
宝宝的睡姿以侧卧或仰卧为主, 避免俯卧以防窒息。
注意观察宝宝的睡眠质量,如 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理。
血液中红细胞数量较高
新生儿血液中红细胞数量较高,有助于氧气的运输。
神经系统特点
睡眠时间长
新生儿需要长时间的睡眠来促进身体发育和成长。
对外界刺激反应较弱
新生儿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较弱,需要温和的护理和安抚。
感知能力发展迅速
新生儿对声音、光线、触觉等刺激的感知能力发展迅速,需要给 予丰富的刺激以促进感知能力的发育。
02 新生儿护理要点
日常护理
保持适宜的室内温度和湿度,新生儿 适宜的室内温度在22-26℃,湿度在 50-60%。
每天给新生儿洗澡,清洁皮肤,并检 查全身有无异常。
定期更换尿布,保持新生儿皮肤清洁 干燥,每次更换尿布后要用温水清洗 臀部,并涂抹护臀霜,以防尿布疹。
喂养指导
新生儿提倡母乳喂养,母乳含有 丰富的营养和免疫物质,有助于 宝宝的生长发育和免疫力提升。
新生儿生理特点及护理要点

新生儿生理特点及护理要点新生儿是指出生后28天内的婴儿,他们是家庭中最宝贵的成员,也是最需要关爱和护理的群体之一。
了解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并掌握正确的护理要点,对于保障他们的健康和幸福至关重要。
一、新生儿的生理特点1. 头部特点:新生儿的头部相对较大,占据了整个身体比例的四分之一。
此外,他们的头骨骨缝尚未完全闭合,存在一个软点,称为“前囟”。
这种特点使得他们的头部更加柔软,需要避免过度的压力和碰撞。
2. 皮肤特点:新生儿的皮肤娇嫩而薄弱,容易受到外界刺激。
此外,他们的皮肤表面有一层称为“胎脂”的物质,可以保护皮肤不受损伤。
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应注意避免使用过多的化学物品,保持皮肤的清洁和湿润。
3. 眼睛特点:新生儿的眼睛通常呈现一种灰蓝色,这是由于眼睛中的色素尚未完全形成。
随着时间的推移,眼睛的颜色会逐渐变化。
此外,新生儿对光线的适应能力较差,容易受到刺激。
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应避免直接照射强光,保持适度的光线环境。
4. 呼吸特点:新生儿的呼吸系统尚未完全发育,他们的呼吸频率较高,可以达到每分钟40-60次。
此外,他们的呼吸是通过膈肌的收缩来完成的,胸腔肌肉力量较弱。
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应确保他们的呼吸通畅,避免过度的压迫和阻塞。
二、新生儿的护理要点1. 定期喂养:新生儿的胃容量较小,但他们的代谢速度很快,需要定期喂养。
通常,每隔2-3小时就应该喂养一次,确保他们获得足够的营养和能量。
同时,喂养时应注意姿势正确,避免他们吸入过多的空气。
2. 保持温暖:新生儿的体温调节能力较差,容易受到寒冷的影响。
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应保持室温适宜,避免他们受到寒冷的刺激。
此外,可以使用毛毯或者衣物等保暖用品,确保他们的身体保持温暖。
3. 保持清洁:新生儿的皮肤较为敏感,容易受到细菌和污垢的侵害。
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应保持他们的皮肤清洁。
可以使用温水和无刺激性的洗涤剂,轻柔地清洗他们的身体。
同时,应及时更换尿布,保持臀部干燥。
新生儿护理知识大全

新生儿护理知识大全一、新生儿的生理特点新生儿的身体和生理机能还在不断发育和完善中。
他们的皮肤薄嫩,容易受到外界刺激;体温调节能力较差,需要注意保暖;呼吸和心跳频率较快;胃容量小,消化功能弱,因此需要频繁、少量地喂养。
二、新生儿的日常护理1、睡眠新生儿每天需要大量的睡眠时间,一般在 16 20 小时左右。
为宝宝创造一个安静、舒适、温度适宜的睡眠环境非常重要。
床垫不宜太软,避免宝宝头部陷入,影响呼吸。
可以使用柔软的毯子将宝宝轻轻包裹,增加他们的安全感,但要注意不要包裹过紧,以免影响宝宝的肢体活动和血液循环。
2、喂养母乳喂养是新生儿最好的食物来源,如果条件允许,应尽量坚持母乳喂养。
新生儿出生后的前几天,母乳分泌量可能较少,但只要让宝宝多吸吮,母乳量会逐渐增加。
喂奶时,要让宝宝含住大部分乳晕,避免只含乳头,防止乳头皲裂。
如果是配方奶喂养,要注意奶粉的冲泡比例和水温,严格按照说明操作。
喂奶后,要将宝宝竖着抱起,轻轻拍打后背,帮助排出胃内的气体,减少吐奶。
3、皮肤护理新生儿的皮肤需要特别的呵护。
每天用温水给宝宝洗澡,水温在 37 40℃为宜。
使用温和的沐浴露,避免过度清洁损伤宝宝的皮肤。
洗完澡后,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擦干,特别是皮肤褶皱处,如脖子、腋窝、腹股沟等,然后涂抹适量的婴儿润肤霜。
宝宝的尿布要勤换,每次大便后要用温水清洗臀部,保持臀部皮肤干燥,预防尿布疹。
4、脐带护理宝宝出生后,脐带残端一般会在 1 2 周内自然脱落。
在这期间,要保持脐带残端的清洁和干燥。
每天用碘伏消毒 2 3 次,消毒时从脐带根部由内向外环形消毒。
避免尿液污染脐带,如果发现脐带周围有红肿、渗液等异常情况,要及时就医。
三、新生儿的常见问题及处理1、黄疸大多数新生儿都会出现生理性黄疸,一般在出生后 2 3 天出现,7 10 天消退。
如果黄疸出现过早、消退过晚、程度过重,或者宝宝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症状,可能是病理性黄疸,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新生儿的生理特点与保健ppt课件

吐奶
总结词
新生儿吐奶是由于胃部发育不完全、食管下括约肌松弛等原因引起的胃内容物反 流。
详细描述
吐奶是新生儿常见的现象,大多数情况下是正常的。但如吐奶频繁、量大,可能 影响宝宝生长发育,应及时就医检查。喂奶后应将宝宝竖直抱一段时间,轻拍背 部帮助排出胃内空气。
脐炎
总结词
新生儿脐炎是由于断脐时或出生后处 理不当,导致细菌侵入脐部引起的炎 症。
神经系统特点
大脑
新生儿大脑发育尚未完全成熟, 对刺激的调节和控制能力差。
睡眠
新生儿睡眠时间长,约18-20小 时/天,需注意睡眠环境和质量。
02 新生儿的保健要点
喂养与饮食
母乳喂养
新生儿最理想的食品是母乳,它 能够提供宝宝所需的营养,增强 宝宝的免疫力,促进宝宝发育。
人工喂养
如果无法实现母乳喂养,可以 选择适合宝宝的婴儿奶粉,喂 养时要注意卫生和适量。
详细描述
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生理性黄疸通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5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病理性黄疸则需要及时就医,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红臀
总结词
新生儿红臀是由于尿布更换不及时、皮肤长时间受刺激引起 的臀部皮肤炎症。
详细描述
红臀初期表现为臀部皮肤发红,严重时可能出现水疱、糜烂 等症状。预防红臀的关键是保持臀部皮肤清洁干燥,及时更 换尿布,可使用护臀霜涂抹预防。
综合刺激
通过不同材质、温度和形状的玩具或物品 ,让宝宝触摸、感受不同的刺激,锻炼触 觉能力。
结合视觉、听觉和触觉等多种刺激方式, 综合锻炼宝宝的感知和认知能力。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新生儿的生理特点与保健ppt课件
新生儿护理PPT课件

3、口腔净:
口腔黏膜不可以擦洗,以免黏膜破损引起感染。口腔分泌 物粘稠,可以多饮水。
鹅口疮:如果发现孩子口腔有一些白色类似奶块的膜状物, 且孩子烦躁,吃奶时哭闹,口气热、流口水、甚至有低热 等症状,这有可能被霉菌感染而引起的。出现上述症状需 要看医生,根据医生指导进行治疗。
6/26/2024
三、常见几种特殊生理状态
1、生理性体重下降:新生儿出生后数日内,由于吃奶少, 排出胎粪和小便又通过呼吸和皮肤蒸发水分,出现体重短 时下降,但一般不超过体重10%,生后10天左右恢复到出 生时体重。如果下降很多或恢复得迟,就应该看医生。
2、生理性黄疸: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 约50%-60%的足月儿和超过80%的早产儿于出生 后2-3天会出现皮肤黄疸,4-5天达高峰,一般 情况良好,足月儿2周内消退,早产儿可延到 3-4周。如果黄疸出现在生后第一天或退后又 出现,需要看医生。
5、假月经:有些女婴生后5-7天阴道可见血性分泌物,可 持续1周,称假月经。因妊娠后期母亲雌激素进入胎儿体 内,生后突然中断,形成类似月经的出血,一般不必处理。
6、粟粒疹:新生儿生后3周内,可在鼻尖、鼻翼、面颊部 长出细小的、白色或黑色的、突出在皮肤表面的皮疹,系 新生儿皮脂腺功能未完全发育成熟所致,多自行消退,一 般不必处理。
2、呼吸道日常护理: (1)避免呛奶:孩子在剧烈哭闹的时候尽量不要进行喂
养,以免由于呼吸、吞咽不协调引起呛奶等异常情况发生。 在发生呛奶后,应该在第一时间让孩子侧卧,用柔软易吸 水的物品吸尽口腔中的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宝宝吃奶后可以安静入睡,不哭闹,
就表明已经吃饱了。如果在入睡后不到1
小时又开始哭闹,往往是奶量供应不足。
母乳喂养的婴儿是按需哺乳,不需要
限制间隔时间。人工喂养的孩子一般间隔
3小时喂1次。
宝宝一直在哭,他/她怎么了?
哭是婴儿与照顾者交流的一种方式,
用来表达饥饿、寒冷、潮湿、疼痛、心理
需求等。当照顾者与小婴儿相处一段时间 后会观察到,需求不同时哭声也会不同。
正常新生儿的特点
一、生理解剖特点 1.新生儿在出生后已经可以看见东西,可以注视 15-20厘米范围内的物体。婴儿喜欢看球形和发光的
物体。
2.呼吸运动浅表,呼吸频率快(40次/分左右)。
当快动眼睡眠相时,呼吸常不规则,可伴有3-5s的暂
二、新生儿体格检查常见情况 头颅血肿
• 属新生儿产时损伤性出血,为 胎儿头颅在产道受压、牵拉、 器械助产等所致。头颅血肿, 往往在出生后就发现,也可能 生后数天方始明显。多见于头 颅顶部,血肿边缘清楚,周界 不超过骨缝,局部头皮正常, 波动感明显。由于胎儿被迅速 逼出产道时,胎头突然由高压 下释放,使头颅骨膜下血管发 生破裂而出血,血液积聚在局 部形成血肿;此外,胎头负压 吸引产有时可发生头颅血肿。
二、新生儿体格检查常见情况
• 先锋头 • 胎儿经过产道娩出时因头部 受压引起,头颅软组织内血 液循环受阻而致的变形。 因 为胎头大于产道,在产道扩 张过程中胎头受软组织的压 迫,静脉回流受阻,水分外 渗造成头皮软组织水肿—— 即先锋头或称产瘤。头顶较 长带橄榄形,指压有凹陷痕, 水肿可随侧睡方向而改变。 一般生后2~3 天就被吸收, 个别要6~7天才消退,用不 到治疗。
二、新生儿体格检查常见情况
生理性黄疸: 多在生后2-3天出现,一般 持续一周后消失。每天黄
疸值上升不超过5mg/dl,
足月儿最迟应于生后14天
内消退,早产儿可延迟至
生后21天内消退。
如何自行检查新生儿黄疸?
二、新生儿体格检查常见情况 病理性黄疸 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就出现黄疸或黄疸发展过 快,持续时间较长,甚至伴有贫血、体温 不正常、吃奶不好、呕吐、大小便颜色异 常。有的是黄疸已经消退或减轻后又重新 出现和加重,多属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 疸常见的原因是新生儿溶血病、新生儿感 染、胆道畸形和新生儿肝炎等。
停。在非快动眼睡眠相时,呼吸一般规则而浅表。
正常新生儿的特点
3.大多数新生儿出生后不久便排尿,如果喂 养不足,生后第一天可仅排少量的尿。93%新生 儿在生后24小时排尿,99%在48小时内排尿。胎 便多于生后12小时排出,如超过24小时未排胎便 应注意有无消化道畸形。 4.排完黑色胎便后,正常的粪便颜色有黄色、 土黄色、咖啡色、棕色、绿色。排便次数上,人工 喂养与母乳喂养婴儿不尽相同。
消化系统 • 吞咽功能已完善,但食管下段括约肌松弛, 贲门括约肌松弛,胃呈水平位,幽门发育 较好,故易出现溢奶现象。生后一、两天 内常呕吐浅黄色或咖啡色粘液,这是因胎 儿消化道的分泌物和通过产道吞咽的羊水、 粘液及血液所致。消化道面积相对较大, 管壁薄,通透性高,有利于流质及乳汁中 营养物质的吸收,但肠腔内的毒素易进入 血循环,引起中毒症状。
③ 检查有无严重畸形和产伤 主要从体表观察有无畸形,如脑积水、脊柱裂、脊柱畸形 或肿物如脑膜膨出,脊膜膨出、骶尾畸胎瘤等,四肢畸形, 外生殖器畸形,肛门闭锁,皮肤有无异常的色素沉着、丘 疹、溃疡、破损或水肿等。 ④ 体格发育评估 全面体格发育评估是根据详细的形态指标,如体重、身长、 胸围、头围、上臂围等测量指标来判断。 ⑤ 胎龄评估 胎龄评估是判断胎儿的成熟度,估计出生后生活能力的重 要指标。
• 正常新生儿的外观: – 正常新生儿皮肤红润, 有少许胎脂,胎毛少。 – 四肢屈曲状,小腿不 是很直,手呈握拳状。 – 鼻尖上有“黄白色小 点”,哭声响亮,吸 吮力好。
• 体温: – 腋表温度为36.0~37℃之间, 新生儿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 不完善,皮下脂肪薄,体表 面积大,易散热。因此体温 不稳定,易随环境温度变化。 * 当吃奶不 足、外界温度偏低或 有疾病时,即可表现为体 温不 升。因此,炎热季节新生儿的 卧室应注意通风,并供给足够 的水分,冬天要为新生儿保温、 以防冻伤及硬肿症的发生。
出生时评估 • 目的: • ① 判断新生儿的重要生命体征有无异常, 是否需要立即进行复苏; • ② 判断宫内生长发育状况,决定相应的保 健措施; • ③ 判断有无严重的先天畸形或产伤,决定 紧急处理措施
评估内容:
① 出生后即刻生命体征评估 将新生儿置于保温环境中,然后立刻判断是否足 月,活力是不是好,有无呼吸、心率,观察皮肤 颜色。如无呼吸,则应先清理呼吸道后进行触觉 刺激,如拍打脚底或快速按摩后背。如仍无呼吸 则按新生儿窒息进行复苏,并根据呼吸、心率及 肤色决定复苏措施。以上过程应在新生儿出生后 30秒内完成。 ② Apgar评分 Apgar评分是对新生儿出生后短期内健康状况的综 合评估,应在产后1、5、10分钟各评一次
新生儿正常生理特点及护理
乳源县妇幼保健院 张理淼
新生儿的定义
是指胎儿娩出,结扎脐带时开始至生后28天。
◆足月儿: 胎龄满37周至不满42足周的新生儿。 ◆早产儿: 胎龄满28周至不满37足周的新生儿。 ◆过期产儿: 胎龄满42周以上的新生儿。
主要是指胎儿从母亲子宫内娩出到外界生活 的适应期,在此期间,小儿脱离母体而转为独 立生存所处的内外环境发生根本的变化。其适 应能力尚不完善。而且分娩过程中的损伤、感 染,也继续延续存在,先天的畸形也常在此期 表现出来。 新生儿免疫功能低下,体温调节功能较差,因 而易感染,护理起来必须细心、科学、合理。
正常新生儿的特点
5.生后2-3天开始出现体重下降,足月儿 下降幅度为出生体重的3%-9%,生后第7-10天 恢复至出生体重;早产儿下降幅度可占出生 体重的10%-15%,最迟可于生后15天恢复至出 生体重。满月的体重较出生体重至少增加1kg。
正常新生儿的特点
6. 通常新生儿出生后采取的姿势, 反映了胎内的位置。如果试图改变这种 姿势会引起新生儿不舒服并哭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