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结构社会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 社会结构
36
划分中间阶层的主要标准
收入中产:家庭人均月收入在地区收入 平均值1-2倍的。
职业中产:从事脑力劳动或以脑力劳动 为主,有知识技能,并有迅速再就业能 力的。
消费中产:有商品房、家用轿车等高档 耐用消费品或具备其购买能力的。
第六章 社会结构
37
2.私营业主阶层
由拥有一定数量的私人资本和固定资产 的私营企业主构成,因占有一定生产资 料并使用雇佣劳动而与其他社会阶层相 区别。目前该阶层占就业人数的0.6%。
结构性流动,指社会变革或科技进步引 发的较大规模群体在地位、职业或区域 上的变动。 它将对社会结构产生重要影响。
非结构性流动,指因个人特殊原因引起 的少数人的流动,对社会结构影响不大。
第六章 社会结构
23
例证:建国以来最大规模的 两次社会流动比较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1968年到1978年的十年间,按照
18
例证:刘永好——从没鞋穿 到中国10大富豪
“现在对我而言,再多1个亿和多几百块钱没什么区别。 ” ——刘永好
82年,下海自谋职业,办良种场; 88年,良种场转产为饲料公司; 93年,成立希望集团公司,任总裁; 93年,当选为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 98年,投资12亿开发成都; 00年,投资银行业,购买民生银行股份2亿股; 03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名列第5位。
上上层:世袭富人,拥有大量财富和上
流社会的生活方式。
上下层:新暴发户,只拥有大量财富。
中上层:高级白领,拥有一定财富和较
高文化素质。
中下层:一般白领,拥有少量财富和一
定文化素质。
下上层:蓝领阶层,拥有一定技术的工人。
下下层:体力劳动工人、领救济金的人。
第六章 社会结构
14
三、柯林斯的职业分层模式
的分层结构
第六章 社会结构
4
一、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
1.马克思阶级论的基本内容
1)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 出发点:经济分析
阶级产生于 生产关系中
体现在生产 资料的占有上
划分标准是 占有的多少
第六章 社会结构
5
2)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
出发点:社会历史分析
生产力的 发展
阶级随私有制 的消亡而消亡
剩余价值 出现及占有
他们与其它阶级阶层的关系主要是团结合作 的关系,而非矛盾冲突关系。
在政治态度方面,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拥护社
奴隶社会:奴隶主 奴隶阶级 基本阶级 封建社会:地 主 农民阶级
资本主义社会: 资产阶级 工人阶级
第六章 社会结构
8
非基本阶级结构:
非基本阶级是由基本阶级以外的其它 阶级、阶层和利益集团构成的,他们依 附于两个基本阶级,是一种不稳定的结 构。
如封建社会的商人、手工业者、艺人、 游民等阶层;资本主义社会的小工商业 主、农民、知识分子等阶层。
第六章 社会结构
一定的阶级、阶层及其关系构成社 会的纵向结构,它在本质上是一种由 社会经济结构决定的社会利益关系结 构,由于利益关系的不平衡,导致了 社会的不平等现象。
例证:从泰坦尼克号的 救助看社会结构现象
1912年4月15日,泰坦尼克号在大西洋触 及冰山沉没,全船2207人,罹难1502人, 获救705人。
多种研究方法为我国社会分层研究提供 了方法性工具;
把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结合起来,可以 反映社会结构的动态性;
第六章 社会结构
17
第三节 社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流动
一、社会流动的涵义 它指个体或群体从一种社会地位或阶级
阶层向另一社会地位、阶级阶层的转移, 也包括从一个地区、职业向另一地区、职 业的转移。
第六章 社会结构
第六章 社会结构
26
3. 按流动主体, 可分为代内流动到代际流动
代内流动又称同代流动,指个人一生中 地位的升降变化,参照点是个人的最初 职业。
代际流动又叫异代流动,指两代人之间 职业、地位、财富的变化,参照点是上 一代人。它可以显示不同时代社会结构 的变化。
第六章 社会结构
27
问题: 美国社会为什么阶级意识淡薄?
第六章 社会结构
12
一、韦伯的“三位一体”分层理 论
经济:财富的拥有,主要以经济收入来 衡量,其差别产生阶级;
社会:声望的拥有,主要以生活方式为 特征,其差别产生声望群体;
政治:权力的拥有,主要以支配他人意 志的能力为特征,其差别产生政党。
第六章 社会结构
13
二、沃纳的“韦伯——沃纳分层 法”
私有制使 其合法化
第六章 社会结构
6
3)阶级斗争是改变
私有制社会结构的必然手段
出发点:社会矛盾冲突分析
两种经济 地位的出现
社会出现 极端不平等
导致阶级 斗争
第六章 社会结构
7
二、阶级结构的基本范畴
1. 基本阶级结构和非基本阶级结构
基本阶级结构是由两个相对立的基本阶级构成 的,其中一个是主要的统治阶级,另一个是主要的 非统治阶级,它反映了社会阶级关系的本质。
31
问题探讨: 毛泽东为什么要发动“文革”?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
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艾青
发动“文革”的原由:“一大批资产阶级的代 表人
物、反革命的修正主义分子,已经混入党里、政
府里、军队里和文化领域的各界里。党内走资本
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在中央已经形成了一个资产阶
级司令部。”
第六章 社会结构
在救助过程中体现了妇女、儿童优先。乘 客中妇女儿童的生还率为69%,而男人的 生还率仅占1 7%。
然而头等舱乘客的生还率是60%,二等舱 乘客则为44%,三等舱乘客仅为26%。
第六章 社会结构
2
本例说明:
社会结构并非抽象的概念,它体现了社 会学最经典、最现实的问题:“我是什 么人,处于什么社会地位?”
1. 主要局限:
研究范围宽泛,却忽视了最基本的结构 ——阶级结构;
分层标准多样,却忽视了最重要的因素 ——经济因素;
采用定量分析,却忽视了各阶层质的差别 ——定性分析。
第六章 社会结构
16
2. 主要意义
多层次分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资 本主义社会的现状;
多角度方法有助于扩大我们对当今中国 社会结构研究的视野;
社会结构处处可见,不同的舱位体现了 不同的社会地位,它们分属于不同的阶 级或阶层。
社会结构在本质上反映了社会的不平等 现象,不断调整社会结构就是为了尽可 能缩小不平等现象。
第六章 社会结构
3
第一节 社会阶级结构
对社会结构的研究有两大理论视角: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主要揭示了社会
的阶级结构; 西方社会学的分层理论主要揭示了社会
第六章 社会结构
9
2.结构性不平等与非结构性不平等
结构性不平等,是指各阶级之间由 于生产资料占有的不平等带来的根本性 不平等,它具有稳定性、不可调和性的 特征;
非结构性不平等,是指各阶级、阶 层存在的差异性不平等,它具有暂时性、 可调和性的特征。
第六章 社会结构
10
问题:当前我国社会的不平等现象是 结构性不平等还是差异性不平等?
毛泽东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 指
示,全国1623万城市知识青年投
身于农村和边疆。
它支援了边远落后地区的建设,向那里
输送了知识文化,但也带来整整一代人学业
的荒废。
第六章 社会结构
24
• 持续不断的打工潮
80年代中期以来,全国范围出现了由农村 劳动力到城市打工的民工潮。 2002年,全国 农民工达到9400万人,人均年收入5597元。
职业差异:权力关系、职业地位、财富数量
排名前10位的职业: 内科医生、大学教授、法官、律师、物理学 家、牙科医生、银行家、航空工程师、建筑 师、心理学家
排名后10位的职业: 加油站工人、出租车司机、电梯工、酒吧服 务员、侍者、农场工人、佣人、清洁工、看 门人、擦鞋匠
第六章 社会结构
15
四、对西方分层理论的评价
问题一:它是不是“新兴资产阶级”?
第六章 社会结构
38
他们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条件下产生 的,是我国为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允许并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产物;
他们在政治上享有我国法律规定的公民一律 平等的地位和权利,但并不享有资本主义国 家中的资产阶级作为国家统治阶级的地位和 权力;
(资料来源:《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
第六章 社会结构
34
二、阶级结构与分层结构 在当今中国的运用
中国社会结构已发生了根本变化,马克 思主义的运用需要与时俱进;
经济仍然是衡量社会阶级、阶层的最重 要标准,但已经不是唯一的标准;
阶级矛盾仍然存在,但已经不的社会的 主要矛盾。
第六章 社会结构
加上随同外出的2000多万非劳动力,我国 流动农业人口已达1.2亿,相当于日本全国人 口。
目前我国还有约1.7亿的农村富余劳动力 待转移,占现有农村从业人员总数的35%。
第六章 社会结构
25
两次流动的比较分析:
两者都是水平流动,却呈不同流动方向; 两者都是结构性流动,但受不同因素推动。 两者的流动呈不同社会效应。
32
80年代后期:
两个阶级
工人阶级、农民阶级
三个阶层
知识分子阶层
(学术界观点) 个体工商者、私营业主阶层
2001年:
十个社会阶层 五种社会地位 (学术界观点)
第六章 社会结构
33
社会上层 中上层 中中层 中下层 社会下层
1.国家与社会管理者(2.1%) 2. 经理人员阶层(1.5%) 3. 私营业主阶层( 0.6% ) 4. 专业技术人员阶层(5.1%) 5. 办事人员阶层(4.8%) 6. 个体工商户阶层(4.2%) 7. 服务业员工阶层(12%) 8. 产业工人阶层(22.6%) 9. 农业劳动者阶层(44%) 10. 城乡无业、失业、半 失业者阶层(3.1%)
35
三、对社会主要阶层的分析
1. 社会中间阶层
中间阶层又称中产阶层,它是社会 保持稳定的重要杠杆。理论上认为,中 产阶级超过30%,社会就会相对稳定; 超过40%,就达到稳定期。我国现仅有 12—17%的就业人口可纳入中间阶层, 社会结构尚不合理,社会处于潜在的不 稳定状态。
而美国的中间阶层已达到40—45%。
一、我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演变
旧中国: 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地主阶级
五个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中间阶级) 两大阵营 工人阶级、农民阶级
第六章 社会结构
30
建国——56年前:
工人阶级 三个阶级 农民阶级 一对矛盾 民族资产阶级
56年——80年代初
工人阶级 两个阶级 知识分子阶层 一个阶层 农民阶级
第六章 社会结构
义和压迫的热浪逼人的荒漠之州,也会改造成为自由
和公正的青青绿洲。 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四个小女儿将生活在一个不
是以皮肤的颜色,而是以品格的优劣作为评判标准的
国家里。 我的祖国,可爱的自由之邦,我为您歌唱。这是
我祖先终老的地方,早期移民自豪的地方,让自由之
声,响彻每一座山岗。
第六章 社会结构
29
第四节 当代中国社会的 阶级、阶层结构分析
一家三代是产业工人的现象,在美国已 经很难见到。社会分层现象在美国家庭 中普遍存在。这是代内或代际流动带来 的变化。
种族、宗教、地区的差异在美国往往超 过甚至掩盖了阶级差异。
第六章 社会结构
28
例证:马丁.路德.金的“美国
梦”
我梦想有一天,在佐治亚州的红色
山岗上,昔日奴隶的儿子能够同昔日奴
隶主的儿子同席而坐,亲如手足。 我梦想有一天,甚至连密西西比州——一个非正
现代社会向上流动的比例往往高于向下流 动。
垂直流动的方向、规模及速度对社会阶层 的变化将带来重要影响,是社会流动研究的 重点。
第六章 社会结构
21
所谓水平流动,指个体和群体在同
一层次上的职业转移,它虽然不能改变 人们的层次地位,但拓展了个人发展的 空间,为垂直流动创造了条件。
第六章 社会结构
22
2. 按流动规模 可分为结构性流动和非结构性流动
它不是生产资料私人占有所带来的在经 济、政治上的根本性不平等;
它是“先富”到“共富”过程中出现的 暂时性不平等现象;
它可以通过国家法律和政策逐步调整, 具有可调和性;
结论:差异性不平等。
第六章 社会结构
11
第二节 社会分层结构
以马克斯.韦伯为代表的西方分层 理论采用多元标准,对社会结构进行 了更加精细的划分,并在一定程度上 反映了社会结构的复杂性、差异性和 多样性。
第六章 社会结构
19
本例说明:
这是一种纵向的垂直流动,带来的是个 人财富的增加和社会地位的上升;
如果这种流动不仅仅是个体的,而是群 体的,将带来社会结构的改变;
社会的开放性给更多的人带来向上流动 的机遇。
第六章 社会结构
20
二、社会流动的类型
1. 按流动方向, 可分为垂直流动和水平流动
所谓垂直流动,又称为纵向流动,即个体 或群体的流入层次高于或低于流出层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