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案
地理教案: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地理教案: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授课人:高州市第四中学叶柳一、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区域的含义。
2、以珠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为例,比较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3 、以珠江三角洲为例,比较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比较法、案例分析法、图示法等1.运用地图、文字和图片材料归纳总结松嫩平原和珠江三角洲的异同,通过分组讨论解决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地理信息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地图、文字,图片资料进行总结归纳、比较的能力。
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让学生树立辨证唯物主义思想观,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
2、通过学习珠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树立因地制宜发展的观点。
3、理解事物之间是联系,发展和变化的。
二、教学重点:1.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分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三、教学难点:1.区域的特征2.以两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景观图片、中国四大干湿区图等。
五、教学过程:[教师创设各种情境启发问学生----学生看书和图分析、讨论、思考、回答]导入:北方地区那里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与我们高州地区一样吗?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差异?(学生谈一谈)所有的这些差异我们都可以从这节课的学习内容中得到答案。
(板书课题)请同学们从课题中找出两个关键的词语。
(地理环境和区域)(一)提问学生:什么是地理环境?(大气、植被……)(二)、什么是区域:(图片:南亚和意大利)1、区域的内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面积、形状和边界)。
2、区域的分类:按性质分(自然区域、经济区域、社会文化区域等);按规模分(大型、中型、小型)等等。
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前预习学案1)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第一课时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前预习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区域的含义。
2.通过读图分析,初步掌握分析两个不同区域自然环境差异的基本方法,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二、学习重点:分析两个不同区域自然环境差异的基本方法,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三、学习难点:基本的区域分析方法。
四、学习过程:学习活动一:区域概述【自主学习】读课本P1,完成1.你能总结出区域的概念吗?2.区域特征【合作学习】区域内部及区域之间各有何特点?学习活动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为例)【自主学习】读课本第P2-P3,完成1.你知道地理环境差异影响区域发展的哪些方面吗?2. 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自然地理环境差异3. 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人类生产活动的差异【合作学习】造成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小试牛刀】人类活动的差异与地理环境的差异有关吗?为什么?五、应用学习探究一 、区域的特征探究向导:区域特征有整体性、可变性、差异性和层次性。
其中整体性和差异性是区域突出的特征。
案例分析:读右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图能正确表达出的区域特征是( ) A.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B.区域内部的特性相对一致C.区域可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D.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 (2)半干旱地区多是草原放牧区,湿润半湿润地区多是农业区,这反映出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的( ) A.发展水平 B.生活特点 C.发展方向 D.发展条件归纳总结:区域的特征 区域(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地理差异的客观性、划分过程的主观性、区域特征的明确性、组成等级的层次性、地理条件的相对一致性及面积、形状、边界的特征。
探究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探究向导:不同区域因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人们的生产、生活特点有许多的不同,区域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等也存在差异。
案例分析:下图是长江三角洲(A )与松嫩平原(B )地理位置的比较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地理位置有何不同?气候类型和特点有何不同?气候差异影响农业生产哪些方面?(2)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土地条件有何差异?对农业生产影响如何?(3)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矿产资源条件有何差异?对本区工业的发展有何响?(4)根据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地理位置不同,分析两区商业的发展有何不同?归纳总结:区域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分析思路(如下图):六、当堂检测.区域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有的界线明确,有的具有一定的过渡性或模糊性,如图所示。
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湿润区
水田农业区
1、该图能正确表达出的区域特征是(
B
)
A. 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B. 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C. 区域无大小之分 D. 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
2、草原被破坏后、沙尘暴会影响到湿润地区、半 湿润地区。这说明( C ) A. 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
B. 区域具有一定的特色和功能
思考P3页活动题
1、(1)北方纬度较高,太阳高度角小,冬季寒冷而漫长,南方夏季湿热 漫长。为了在冬季充分利用太阳光照和热量,北方民居选择正南正北方向 有利于获得更多的太阳光照和热量;另外北方河流少,地形完整,北方居 民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 北方民居的墙体严实厚重,利用在冬季保温御寒;南方民居的墙体轻 薄,利于在夏季通风透气散热。 从北到南,年降水量逐渐增大,民居的屋顶坡度也逐渐增大(利于排水); 民居的屋檐逐渐加宽,有利于避雨遮阳,房屋进深和高度逐渐加大,有利 于南方房屋通风散热。 (2)北方民居的墙体严实厚重,所用的建筑材料较多,并且需要安装采暖 的配套设施,所以建筑成本高。 北方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小,物影较长,为保证楼房底层正午有阳光照 射,楼房间距自南向北逐渐增大。
一、区域
1、概念
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 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我国三大自然区 我国三个经济地带
划分依据:气候和地貌
划分依据:经济发展速度和水平
导思
1.有人指出区域的划分具有主观性和客观性的双重特点。你赞成这种说
法吗?
提示:赞成。从区域的内涵上分析 , 区域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 划分出来的, 地理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 故体现了区域划分的客观性。区域 是“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指标的选定体现了划分者的主观 性,故区域的划分有主观性的特点。
高二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案.
高二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案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不同,人们划分出的区域类型也不同。
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有的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如行政区;有的区域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如干湿地区。
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如湿润区的多年平均降水量都在800毫米以上。
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例如,东北平原既是东北地区的一部分,又可划分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等。
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人们的生产、生活的特点有许多不同,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等也存在差异。
下面我们通过对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比较,说明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都是平原地区,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但是地理环境存在显著的差异(图1.1和图1.2)。
思考1.导致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年平均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各呈现什么规律?形成这种分布规律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3.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河网密度的差异,对农业生产会产生哪些影响?地理位置差异长江三角洲位于北纬30。
附近,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人海口;松嫩平原大致位于北纬43。
~48。
,地处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
气候条件差异长江三角洲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松嫩平原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虽然也是雨热同期,但大陆性稍强-东面有长白山的阻挡,降水较少;温暖季节短,生长期也较短。
总的来说,松嫩平原水热条件的组合不如长江三角洲地区。
土地条件差异长江三角洲以经过人们长期耕作改造而形成的水稻土为主,松嫩平原黑土分布广泛。
水稻土和黑土都是生产力较高的土壤。
长江三角洲地区因河网密布,湖泊众多,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加上人口稠密,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1.1《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松嫩平原
旱地耕作业
水稻(主)、油菜、 玉米、春小麦、 棉花等 大豆、亚麻等 一年两熟至三熟 一年一熟
水产业较为发达 西部发展畜牧业
长江三角洲的农作物
松嫩平原上的大豆、春小麦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人 交通 陆运发达 水陆空等运输发达 类 我国的 活 工业 我国重要的 重化工业基地 动 综合性工业基地 差 城市 异 沿河、海和铁路分布 沿铁路分布 除此之外,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还会 产生其他影响吗?
地 理 位 置
气 候 条 件
土 地 条 件
矿 产 资 源
开发早期 农业社会
地理环境差异 农业生产 商业 工业生产
不同区域 发展(横向)
区域
区域发展 不同阶段 (纵向)
工商业社会
内涵和特征
关于区域内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区域之间都有明确的界线 B.区域地球表面客观存在的不受人为 因素影响的空间单位 C.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D.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绝对一致
傣族竹楼
陕西窑洞
蒙古包
江南水乡
广东的骑楼
因纽特人的冰屋
【想一想】不同地区居住建筑景观不一样的原因是什么?
一.区域
1.概念: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
区域的边界有的是明确的,有的是模糊的 (2)区域内部的性质相对一致 (3)区域的层次性
东北地区←东北平原→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
植被
区域特征形成的主导因素 区域内差异的主导因素
区域内分异规律
垂直地带性
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
西北干旱半干旱 青藏高寒区 区 农业活动 交通 经济发展水平 城市分布
对自然的影响
畜牧业和灌溉 农业 线路较稀,公 路交通为主 发展中 沿绿洲、河流 、铁路分布 荒漠化和盐碱 化 畜牧业为主 不便 人口稀少, 经济落后 稀少 微弱
常州市西夏墅中学高二地理教学案: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一)
高二年级地理学科学案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一)学习目标1.能归纳出区域的概念以及特点2.能运用比较法分析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不同对其发展方向的影响主要环节知识归纳:阅读回答一、区域的含义区域是地球表面的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_______和________划分出来的。
分析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相同点:都是______(气候)地区,并都位于我国的___________(地形)区看教材图1.1和图1.2。
读两者的等温线和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情况,设问:(1)导致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年平均气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各呈什么规律?形成这种分布规律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一)地理环境的差异1.地理位置差异长江三角洲: 位于_____N附近,地处我国东部沿海的_____________,长江的____ __附近;松嫩平原: 位于___ - __N附近,地处我国___________的中部。
2 .气候条件差异长江三角洲:地处_____________气候区,夏季___________,雨热同期;松嫩平原:地处___________气候区,降水较____,温暖季节____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河网密度的差异,对农业生产会产生哪些影响?3. 土地条件差异长江三角洲:以______土为主,耕地多为_______,较为_________,人均耕地面积________全国平均水平;松嫩平原: _______分布广泛,耕地多为__________,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_________全国平均水平。
4. 矿产资源条件差异长江三角洲:矿产资源_________松嫩平原:有较丰富的__ __、__ _ 、等矿产。
思考:以上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二)区域发展差异1 . 农业:耕作类型:_______________长江三角洲主要农作物:主要种植______、还有_____、_____等作物熟制:__________________其他: ___________较为发达耕作类型:_______________松嫩平原主要农作物:主要种植______、________、______等作物熟制:__________________其他:西部适宜发展_____________2 .工业长江三角洲: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长江入海的门户,对内外联系方便,_____________发达。
探讨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案设计
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因素。
2.探讨地理环境对区域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的影响。
3.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探讨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如:地理环境对区域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的影响,为什么会有这些影响,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等。
2.知识点讲解讲解地理环境对区域经济、文化和政治的影响。
(1)地理环境对经济的影响地理环境是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自然条件、交通运输、水资源和气候条件。
自然条件:地理环境对于资源禀赋的多样性影响甚大,不同区域之间的资分布有所不同。
例如:京津冀地区环渤海地区饶古利盐碱地区自然条件的限制,影响了这些地区的农业生产和发展。
交通运输:交通运输是经济的血液,不同地区之间的交通状况会影响经济的发展。
例如:由于交通不便,对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水资源:水资源是发展农业、工业的重要因素。
水源的多寡、分布情况、水质等都会影响地区的发展。
例如:黄土高原水资源缺乏,会限制其发展农业和工业。
气候条件:气候条件对于地区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有着明显的影响。
例如:西北干旱带气候干燥,限制了经济和农业生产的发展。
(2)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影响地理环境对于文化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然环境,二是人文环境。
自然环境:自然环境的差异使得不同地区的文化形态不同,例如:北方的冬季气候严寒,形成了北方人过年吃饺子的文化。
人文环境:人文环境的差异使得不同地区的文化形态不同,例如:川渝地区的火锅文化就是受当地气候、地理环境的影响而产生的。
(3)地理环境对政治的影响地理环境对于政治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地理环境和政治是相互作用的,二是地理环境会导致政治上的动荡。
相互作用:地理环境和政治是相互作用的,政治制度会与地理环境产生互动影响,例如:中国的农村金融制度的形成与南方的地理环境和农村经济深度融合有关。
导致动荡:地理环境가政治上也会造成动荡,例如:青藏高原的一些地区,由于地势险要,交通不便,长期以来地区政治管理不够严格,容易产生不稳定的因素。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喀什成为经济特区的优势条件:
• • • • • •
(1)有力的政策保障 (2)良好的区位优势 (3)便捷的陆路交通 (4)丰富的自然资源 (5)悠久的历史人文 (6)外向型市场需求
海南岛经济特区与其它新老“特区”比,自 然条件的优势是?
(1)海南岛和台湾面积差不多,那里有许多资源,有富铁矿, 有石油天然气,还有橡胶和别的热带和亚热带作物。 (2)海南岛地处热带,约占我国热带陆地面积的五分之四。 12亿人口的泱泱大国对热带农产品的巨大需求,可以使海 南成为我国的热带农业基地。 (3)海南岛的海岛特色、热带风光、民族风情、中国“南极” 、奇山异水,以及它未受污染的自然环境,它作为中国最 大的经济特区,使它充满神奇和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 中外游客。 热带农业、度假休闲旅游业,是海南要大力发展的两大产 业
一年两熟至三熟
水产业较为发达 我国重要的综 合性工业基地
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 长江入海门户,对内 商业贸易不如长江 外联系便,商业贸易 三角洲 发达
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以长江中 下游平原为例)
• 从特征上讲,经济特区是我国采取特殊政 策和灵活措施吸引外部资金、特别是外国 资金进行开发建设的特殊经济区域;从功 能上讲,经济特区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 化建设的窗口、排头兵和试验场。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不同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
研 究 思 路
不同区域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差异
进而影响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等
长江三角洲 共性
松嫩平原
①都是平原地区, ②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 位于北纬30°附近, 北纬43°~48°,地处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中 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 部,长江入海口 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性稍强;东面有长白山 夏季高温多雨 的阻挡,降水较少;温 暖季节及生长期都较短。 ①水稻土为主 ②耕地多为水田 ③土地较为分散 ④人均耕地少 矿产资源贫乏 ①黑土分布广泛 ②多为旱地 ③集中连片 ④人均耕地面积多 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 产
1.1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
区 域 地 理 环 境
区域区位特征
课程标准:
1.了解区域的含义。 2.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区域自然环境的差异 和人类活动的差异。
学习目标:
1.能够根据实例从概念和特征两个方面说出区域的 含义。 2.能够结合图表资料,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为 例,列表比较说明不同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比较不 同区域的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和区域发展的影响。 3.初步从时间与空间尺度形成辩证地、动态地、联 系地看待和分析问题的地理思维能力。
试描述图中等温线的分布及成因
1、地理位置的差异
经纬度位置 地理位置 海陆位置
相对位置
2、气候条件差异
2、气候条件差异
3、土地条件差异 南 方 水 田
水 稻 土
3、土地条件差异 东 北 平 原 肥 沃 黑 土
4、矿产资源条件差异
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自然环境的对比
松嫩平原
旱地耕作业、畜牧业 玉米、春小麦、大豆 一年一熟 重化工业基地 落后
工业
商业贸易
生活活动
利用优越交通位置,内引 发展方向 外联,重点向“高精尖” 产业发展,农业退居其次
土地、矿产优势明显,向全 国商品粮基地和重化工基地 发展
作业:整理笔记
一、区域的特征; 二、地理位置的描述方法; 三、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点; 四、中国的干湿地区和气候类型分布(脑中有图)。
共同点 经纬度位置
30°N附近,120°E 东临东海和黄海 东部地区中部,长江 入海口 1000-1200mm 水热条 亚热带季风气候
件较好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都是平原地区;都位于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 43°-48°N之间,125°E 距海较远 东北地区中部 400-600mm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教学设计及反思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教学设计及反思》一、简介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是地理学课程中极为重要的一个内容。
通过对地球各种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地区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本文将深入探讨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教学设计,对其进行全面评估,并提出一些个人观点和反思。
二、教学设计1. 了解地理环境的概念在教学设计中,首先要对地理环境的概念进行深入的解释和讨论。
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 探讨不同地区的发展现状教学设计应当围绕不同地区的发展现状展开,引导学生通过对地理环境的分析,深入了解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情况,并思考地理环境对这些发展的影响。
3. 分析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重点分析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之间的关系,比较不同地区的发展差异,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4. 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和探究教学设计应当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和探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从而促进他们对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更深入的理解。
三、个人观点和反思地理环境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对区域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教学设计中,我认为应当注重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究,帮助他们形成多元化的观点,并且可以通过案例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总结,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是地理学课程中的重要内容,教学设计应当注重引导学生对地理环境进行深入理解,比较不同地区的发展现状,分析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之间的关系,并且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和探究,从而帮助他们更全面、深刻地理解这一内容。
以上是我对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教学设计的一些个人观点和反思,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是地理学课程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内容,对于学生的地理学知识和社会发展意识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并帮助他们形成独立思考和多元化观点的能力。
1.1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
①水稻具有单位面积产量 我国粮食的主要产地和主 较高的优势; 人口稠密, 较高的优势;②人口稠密, 要的桑蚕和棉花生产基地。 要的桑蚕和棉花生产基地。 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使长江 中下游平原的水稻种 植业可以精耕细作 全国“粮仓” 全国“粮仓”的地位和全 国棉花生产中的地位下降 ①人均耕地面积远低于全 国平均水平; 国平均水平;②稠密的水 网,耕地被分割不利于机 械化的推广, 械化的推广,粮食商品率 较低。 较低。
位于北纬30°附近, 位于北纬 °附近,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中 部,长江入海口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夏季高温多雨 北纬43° 北纬 °~48°,地 ° 处我国东北地区的中 部 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 温带季风气候区, 稍强;东面有长白山的阻 稍强; 挡,降水较少;温暖季节 降水较少; 及生长期都较短。 及生长期都较短。 ①黑土分布广泛 ②多为旱地 ③集中连片 ④人均耕地面积多 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①一些原来制约区域发展的地理因素得到克服, 一些原来制约区域发展的地理因素得到克服, 甚至成为促进区域发展的有利因素。 甚至成为促进区域发展的有利因素。 开发时期 早期 中后期 地理环境对农业生 产活动的影响
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 阻隔; 阻隔;黏重的土壤使人们开 垦困难。 垦困难。耕作农业发展缓慢
区域发展水平、 区域发展水平、发展方向差异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为 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为 例
具有相同点吗??? 具有相同点吗???
看景观图找出长江三角洲和 看景观图找出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 长江三角洲 的差异(自然、人文) 的差异(自然、人文)
两地存在什么不同? 两地存在什么不同?
①水稻土为主 ②耕地多为水田 ③土地较为分散 ④人均耕地少 矿产资源贫乏
最新人教版必修三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第1课时)教案
最新人教版必修三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第1课时)教案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本章规划高中地理新课程模块三的主要学习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二,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三,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是第三模块提纲挈领的第一单元,是应用有关地理原理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总论部分。
从体现新课程的内容标准方面,涵盖了“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以及“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两大部分,不仅是正确理解人地关系的理论基础,更包含地理学科的前沿领域,具有独特的学科育人价值。
教材开篇就提出了区域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对象,阐明了区域地理环境差异与人类活动差异的客观存在性,以及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动态联系。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地理信息技术正成为研究区域地理环境的重要技术与方法,对地理学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随着遥感、全球定位系统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数字地球正成为地理学科的前沿领域,因此需要了解数字地球的含义,以及3S技术在人们生产与生活各个领域的应用。
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主要解析“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全球的可持续发展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为了使可持续发展课题具有可操作性,首先需要界定研究的范围,那就是以区域作为单位,结合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有针对性的研究相应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因此,把“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作为本模块首先要学习的内容。
关于“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理论主要包括四方面:(1)正确理解“区域”的含义;(2)了解不同区域自然环境的差异;(3)了解在自然环境差异影响下的人类活动的差异;(4)了解区域自身发展的基本规律。
首先,从教材内容选取来看,主要从三方面来具体阐述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第一,了解区域的含义,通过内容提要来阐述区域的概念、类型以及区域的特征。
第二,以两个不同区域,即以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为例,比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1.1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矿产资源条件
秦岭—淮河南北的自然条件和农业对比
秦岭—淮河以南 温度带 1月均温 热带、亚热带 大于0 ℃ 秦岭—淮河以北 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小于0 ℃
干湿状况
年降水量 河流是否结冰 植被 耕地类型
湿润地区
大于800毫米 冬季河流不结冰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水田
半湿润、半干旱地区
小于800毫米 冬季河流结冰 温带落叶阔叶林 旱地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水稻
甘蔗、油菜、棉花
小麦、玉米、高粱
甜菜、大豆、棉花
比较区域差异的基本方法 (分析区域差异的一般步骤):
自 然 要 素 特 征
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 交通位置等 地 形:地形类型、海拔高低、地势、地貌等 气 候:气候类型、气候特点(气温、降水、 光照、风、气象灾害)等 水 文:补给类型、水量、汛期、流速等 植 被:植被类型、植被覆盖率等 土 壤:土壤类型、肥力等 资源能源:主要类型、分布等 经济发展特点:发展水平、发展速度、产业结构等
差 异 性
指区域与同级别区域之间的差 异。一般来说,区域等级越高,我国东部季风区南北 区域内部越复杂,同一性越小,跨纬度广,内部差异 区域间差异性也就越大;反之,明显,根据气候等要 区域等级越低,区域本身越简 素的差异,又可分为 单,区域内同一性越大,区域 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 间差异也越小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水 稻 土
黑 土
旱 田
水 田
(二)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长江三角洲 共性 地理位置 松嫩平原 ①都是平原地区 ③ 都是全国重要商品粮基地 ②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 位于北纬30°附近,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中 部,长江入海口 北纬43°~48°,地处 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 温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 大陆性稍强;东面有长白山 的阻挡,降水较少;温暖季 节及生长期都较短。 ①黑土分布广泛 ②多为旱地 ③集中连片 ④人均耕地面积境 差 异
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商业 贸易
工业
交通便利,对内、 对外联系方便, 商业贸易发达 依托农业发展轻 工业,从国内外 运入矿产品资源 发展重工业
利用当地丰富的石 油资源和周围地区 的煤、铁发展重化 工业
阅读课本第3页最后一段文字,思考: 长江三角洲商业贸易发达并能成为我国 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而松嫩平原则成为 了我国的重化工基地?
10、松嫩平原与长江三角洲气候的共同点是雨热同 期, 原因是 (C )
A.同属温带地区 B.气候的大陆性强 C.同属东部季风区
D.都是平原地区
4.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农业生产活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水田为主 B.作物有水稻、油菜、棉花等 C.一年两熟至三熟 D.西部降水较少,适宜发展畜牧业 5.下列关于地理环境对其它生产活动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B ) A.长江三角洲的轻工业发展依托于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 B.长江三角洲发展重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 C.松嫩平原发展重化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 地区的煤、铁等资源 D.长江三角洲商业贸易发达依托于优势的地理位置 6.下列关于南北方传统民居差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C) A.南方民居墙体厚 B.南方民居屋顶坡度小 C.南方民居屋房檐宽 D.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强
——北方:利于在冬季保温御寒 南方:利于在夏季通风透气
P3活动
1(1) ——从北向南,年降水量逐渐增大, 民居的屋顶坡度也逐渐增大(利于排 水);随着对避雨遮阳和对通风散热 要求的提高,民居的屋檐逐渐加宽, 房屋进深和高度逐渐加大。
P3活动
1(2) ——北方的城市住宅楼建设要考虑冬季室 内取暖和墙体保温,所以建筑成本较高。 ——楼房间距的大小主要看冬季的正午太 阳高度。冬季的正午太阳高度自北向南 逐渐增大,为保证楼房底层正午有阳光 照射,楼房间距自北向南逐渐减少。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长江三角洲平原作为全国“粮仓” 长江三角洲平原作为全国“粮仓”的地 位让位于东北平原的原因是( 位让位于东北平原的原因是( ) A.土地质量比较差 . B.耕地破碎 . C.水稻土肥力下降 . D.水网密集、河湖众多 .水网密集、
谢谢大家
)
2、我国东部以秦岭—淮河分为南方和北方,其划 、我国东部以秦岭 淮河分为南方和北方 淮河分为南方和北方, 分的指标是( 分的指标是( ) A、地理位置 B、经济水平 、 、 C、地形和气候 D、多种指标 、 、
3、有关这条分界线南北两侧的区域差异,叙述 、有关这条分界线南北两侧的区域差异, 正确的是( 正确的是( ) A、秦岭 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 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 、秦岭—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 物是春小麦 B、秦岭 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油料作 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 、秦岭—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 物是油菜 C、秦岭 淮河以北的典型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 、秦岭—淮河以北的典型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 D、秦岭 淮河以南的植被主要是热带季雨林 、秦岭—淮河以南的植被主要是热带季雨林 4、造成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造成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差异 B、海陆位置不同 、 、 C、纬度位置不同 D、山地阻挡作用 、 、
干旱 区 半干 旱区
半湿 润区 湿润 区
读我国两个三角洲 2、利用各自优越的地理位置,都发展了 , 、利用各自优越的地理位置, 3、下列工业基地与其所在三角洲的组合中, 、, 略图,回答下列问 略图下列工业基地与其所在三角洲的组合中 ( ) ( ) 正确的是( 正确的是 题、从自然条件上看,两个三角洲的差异是( ) : 1、从自然条件上看,两个三角洲的差异是( A、钢铁和造船 B、 甲三角洲 、 京津唐工业基地 、甘蔗种植 A、京津唐工业基地——甲三角洲 、 A、甲比乙土壤肥沃 B、甲矿产比乙丰富 、 、 C、淡水养殖业 D、 、甲比乙的热量条件差 、 沪宁杭工业基地 、造纸和化工 B、沪宁杭工业基地——乙三角洲 C、甲海洋比乙广阔 D、 、 、 乙三角洲
高中地理: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案例2楼兰地区的变迁 案例 楼兰地区的变迁 楼兰地区 上游开发增加用水,造成下游的楼兰缺水, 上游开发增加用水,造成下游的楼兰缺水,以 至断流,使新植被无法生长, 至断流,使新植被无法生长,从而给风蚀或风 沙侵入创造了长驱直入的条件。 沙侵入创造了长驱直入的条件。楼兰生态环境 脆弱,过度开垦造成土壤干旱和风蚀。 脆弱,过度开垦造成土壤干旱和风蚀。公元 330年以后,随着水源的断绝、屯垦中断,加 年以后, 年以后 随着水源的断绝、屯垦中断, 丝路”改道等经济因素的影响, 上“丝路”改道等经济因素的影响,人们已无 法或已没有必要再坚守这块土地, 法或已没有必要再坚守这块土地,终于在公元 5世纪末,人民散尽,楼兰衰败。 世纪末, 世纪末 人民散尽,楼兰衰败。 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今天, 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要想在楼兰地 区恢复其往日的农业繁荣已经几乎不可能了。 区恢复其往日的农业繁荣已经几乎不可能了。 恐怕这里的区域经济发展也就指望旅游业了。 恐怕这里的区域经济发展也就指望旅游业了。
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农业区域的比较
首先思考两个区域比较的地理要素(围绕区域农业发展) 首先思考两个区域比较的地理要素(围绕区域农业发展) 气候 地形 土壤 水源 劳动力 市场 交通
……
黄 海 32° ° N
长江
东 海
小 兴 安 岭 大 兴 长 白 安
45° 45° N
长江三角洲 共同点 地理位置 地 气候条件 理 环 境 土地条件 差 异 矿产条件
地理环境
长江三角洲
入海口, 入海口,水陆交通发达 便利
松嫩平原
位于我国海岸线中点、 位于东北内陆, 交通条件 位于我国海岸线中点、长江 位于东北内陆,铁路交通
劳动力动力相对较少
长江三角洲 农 耕作方式 业 主要农作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新课标)
C)
C
)
B.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
C.区域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 D.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绝对一致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地 理 环 境 差 异
人们的生产、生活特点
区域发展水平 区域发展方向
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为例
1. 了解两地的地理位置--找共性
同一划分标准的同级别的区域
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地理环境异同的比较
发展轻 工业 长 发展重 工业 农业 发达 江
长江入海门户
沿海航线中枢
运进 矿产
商业贸 易发达
地理环境除对农业、 工业、商业活动有 影响外,还会对哪 些方面有影响呢?
• 1.南北方传统民居和城市住宅楼的区别
观察以下建筑的特点,说出其分布的南北方位置。
中国南北方气候要素差异对建筑的影响
北 黄海
降 水 由 南 向 北 减 少 南
中国第三大岛 东海 (长江流入东海)
富春江 钱塘江
杭州湾
31° N
长江 三角洲
黄 海
东 海
嫩江 大兴安岭 小兴安岭 降 水 由 东 南 向 西 北 减 少
松嫩平原
松花江
辽河
辽河平原
小 兴 安 岭
大 兴
45° N
安 岭
松 嫩 平 原
长 白 山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地理环境的差异
(4)“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即占据一定的位置,并与周 围的区域发生着联系—具有开放性。 (5)“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具有一致性”同一区域具有整体性 ,不同区域之间具有差异性。 (6)“区域即是上一级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 区域”—区域具有层次性。
2、区域的特征 层次性 整体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区域的含义;
2.比较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的自然地理差异、人文地理差异;
3.比较长江中下游平原在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
方式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举例说出区域的特征;
2.利用地图,运用所学的知识,列表比较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存
在哪些差异,学会区域比较的一般方法;
3.结合教材内容,说明长江中下游平原在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
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明确千差玩别的地理环境,就会造就不同的生产和生活方
式,初步建立科学的区域可持续发展观;
2.养成自己动手、动脑解决问题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区域的特征;
2.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3.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教学难点
1.区域的特征
2. 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有关挂图等、自制图表等
四、教学方法:比较法案例教学法图示法
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我们的生活与地理区域密切相关,例如,我们介绍自己的家乡是某省、某县、某镇,我们去过某些风景名胜区旅游等,我们还听说过东北平原、黄河流域、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齐鲁文化区等地理名词。
你了解什么是区域吗?区域是怎么划分的?又有哪些特征呢?好的,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进入咱们今天的学习主题。
【板书】区域
1.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点拨】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不同,人们划分出的区域类型也就不同,如按自然环境差异,我国分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按经济发展水平,我国分为东部发达地区、中部较发达地区、西部落后地区。
区域既有客观性,也有主观性,这个怎么理解呢?区域的客观性体现在区域之间差异的存在,而主观性则体现人为的划分
上,区域“内部特定性质相对一致”是一个区域区别于同等级其他区域的根本所在,如湿润区的多年平均降水量都在800毫米以上。
2.特征: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层次性:即区域是有等级的。
差异性:指区域与同等级区域之间的差异。
整体性:指地表区域内各组成成分间的内在联系,并经这种长期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融合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可变性:首先是指区域界线的模糊性,其次指对同个地表空间,人们研究区域的目的的不同,划分的角度、指标不同、统计的时间长度不同,可得到不同的区划方案。
开放性。
区域间存在物质、信息、人员、资金等联系。
如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过渡】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会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不同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人们生产、生活特点差异,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等差异。
我们首先学习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板书】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读图思考】
1.导致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年平均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点拨】从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方面思考回答。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各呈现什么规律?形成这种分布规律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点拨】长江三角洲的年降水量大致和我国降水量的普遍规律一致,原因从该地地形为平原,降水主要来自东南季风等方面分析;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由于受东面有长白山的阻挡,降水较少,基本呈现从东向西递减的规律。
3.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河网密度的差异,对农业生产会产生哪些影响?
【点拨】长江三角洲地区因河网密布,湖泊众多,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
松嫩平原地区河网密度小,导致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
【承转】通过刚才的读图思考题,我们认识了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气温差异、年降水量分布的规律、河网密度的差异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下面我们来进一步归纳、比较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地理环境差异,看看其对区域发展有何影响。
完成下表:
【活动】
1.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建筑物呈现出诸多不同。
不仅传统民居如此,而且现代城市的住宅楼也如此。
(1)下面列出的是我国南北方传统民居的差异,分析形成这些差异的自然原因:
——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
——北方民居的墙体严实厚重,南方民居的墙体轻薄;
——从北到南,民居的屋顶坡度逐渐增大,房檐逐渐加宽,房屋进深和高度逐渐加大。
(2)下面列出的是我国南北方城市住宅搂的差异,分析导致这些差异的自然原因:
——如果不考虑地价、建筑材料等因素,建同等面积的住房,北方的建筑成本比南方高;
——建同样高度的多幢楼房,北方楼房的南北间距比南方大。
【点拨】本活动要求学生了解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南北方建筑物特点的不同,并由此认识地理环境差异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1)比较而言,北方的冬季寒冷而漫长,南方的夏季湿热而漫长。
为了在冬季充分利用太阳光照和热量,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
北方民居的墙体严实厚重,利用在冬季保温御寒;南方民居的墙体轻薄,利于在夏季通风透气。
从北到南,年降水量逐渐增大,民居的屋顶坡度也逐渐增大(利于排水);随着对保温要求的降低和对通风纳
凉要求的提高,民居的屋檐逐渐加宽,房屋进深和高度逐渐加大。
(2)北方的城市住宅楼建设要考虑冬季室内取暖和墙体保温,所以建筑成本较高,楼房间距的大小主要看冬季的正午太阳高度。
冬季的正午太阳高度自北向南逐渐增大,为保证楼房底层正午有阳光照射的楼房间距自北向南逐渐减小。
【板书】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1.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一般特点:
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
2.典型事例——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
⑴该区地理环境:
①由长江中下游沿岸若干平原组成。
②平原上河流、湖泊和沼泽分布较广。
③地势平坦,土质黏重。
⑵不同时期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
一些原来制约区域发展的地理因素得到克服,甚至成为促进区域发展的有利因素。
【点拨】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
⑵长江中下游平原粮食生产地位的变化
【点拨】通过这个材料,使学生了解如下问题:区域发展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后期阶段。
六、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区域的含义,分析了区域的一般特征,并且还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为例,分析了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学习了怎么样去分析区域问题,还以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为典型事例,分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我们认识到地理环境在不同发展阶段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是不同的,而不是说随着人类改造地理环境的能力加强了,地理环境的影响就会变得越来越小,关键要看区域在一定发展阶段人地关系的协调程度。
七、板书设计
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区域
1.概念:
2.特征: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1.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一般特点:
2.典型事例——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
⑴该区地理环境:
⑵不同时期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