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路径肌肉注射法的临床应用

合集下载

Z型注射法在皮下注射胰岛素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Z型注射法在皮下注射胰岛素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Z型注射法在皮下注射胰岛素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摘要:目的对Z型注射法在皮下注射胰岛素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选取我院于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抽取11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9例患者,并分别被给予有针注射胰岛素和Z型注射法在皮下注射胰岛素,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实验组患者血糖水平更加接近正常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注射胰岛素达峰值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血药浓度峰值及曲线下面积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Z型注射法在皮下注射的方式为患者注射胰岛素,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水平、降低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并促进患者胰岛素药代动力学得到优化。

关键词:Z型注射法在皮下注射胰岛素;糖尿病;应用效果糖尿病是目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患者发病的主要原因是胰岛素的分泌缺失和胰岛素抵抗所导致的糖类、脂肪和水、电解质代谢的紊乱。

患者发生糖尿病以后,最为典型的临床症状就是高血糖,并且其能够导致患者发生多种并发症,可能直接或间接的导致患者死亡。

目前临床上广泛采用的糖尿病治疗方法就是注射胰岛素。

胰岛素注射可以分为有针注射和Z型注射法在皮下注射两种,并且两种注射方法在治疗效果方面可能存在差异。

现研究将11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并给予不同的胰岛素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报道如下。

1研究资料与方法1.1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研究将我院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抽取11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糖尿病的临床诊断标准,并且已经签署知情同意书。

采用抽签的方式将11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9例患者。

实验组中,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28例,年龄47~72岁,平均(53.4±2.7)岁,病程1~16年,平均(9.4±2.1)年;对照组中,男性患者33例,女性26例,年龄45~75岁,平均(52.6±3.4)岁,病程1~18年,平均(9.1±2.8)年。

Z型肌肉注射法的临床应用

Z型肌肉注射法的临床应用
模 式要 求护 士 对 病 人 实 施 全 方位 的 整 体
针 道关 闭 , 刺 通 道 随 即 变 成 Z型 , 此 针 故
或 不必要用静 脉注射 以及药物 刺激性较
强或药量较 大 , 不适于皮 下注射 , 均可 采 用 肌肉注射法 给药 。z型肌 肉注射 法 可 防止药 液 外渗 , 激皮 下组 织 或感 染皮 刺 肤; 具有减少病 人注射时疼 痛 , 别是减 特 轻注射后疼痛 , 尤其适用于需长期接受 肌 肉注射者 ” 。英 国主要采取 此种肌 肉注 射方法 。进行 z型肌 肉注射使患者 取
于任何肌 肉注射的药 物 , 操作简单 。 资料 : 以肌肉注射 维 D 果糖 酸钙 为 :
例 ,0 7年 1月 一 0 8年 2月 门诊注 射 20 20 维 D 果糖 酸钙病 人 3 。 6例 , 中男 6例 , 其 女3 0例 ; 年龄 1 8 2~ 3岁 , 平均 4 2岁。 部 位 : 择 臀 大 肌 、 十 字 定 位 选 用 法 。每位病人 的两侧臀部 分别用普 通 肌 肉注射法 和 z型肌 肉注射法作比较 , 即 第 1次用普通法肌 肉注射 , 2次用 z型 第 肌 肉注射法在另一侧进行肌肉注射。
苦。
z性 肌 肉 注射 药
我 院 自20 0 7年 1月 以来 , 门诊 3 对 6 例 患者采用普通肌 注法… 与 z型肌 肉注 射 法进 行 对 照 , 现报 告 如 下 。 资 料 方 法
综上所述 , Z型肌 肉注射法可 以防止 药液外溢 , 确保药液剂量的准确性 。适合
12 2 吉 林 省 吉 化 总 医 院一 院 注 射 室 30 1 摘 要 目的 : 减 少 药液 外 渗 , 讨 z 为 探
后, 常规皮肤消 毒 , 以左手示指 和 中指 将 皮 肤向同一方 向绷紧 , 并维持到拔针。右 手持注射 器 , 使针 头 与 皮 肤 呈 9 。 进 0角 针, 深度为针柄 的 3 4 注完药液后 , 停 /, 稍 5~1 拔 针 , 出 针 头 后 , 速 松 开 左 0秒 拔 迅 手, 此时皮肤和皮 下组织 的位置 还原 , 使

肌内注射法、静脉输液法操作并发症与处理

肌内注射法、静脉输液法操作并发症与处理

肌内注射法、静脉输液法操作并发症与处理【肌内注射法并发症与处理】一.疼痛1.原因肌内注射引起疼痛又多方面的原因,如针刺入皮肤的疼痛,推注药物刺激皮肤的疼痛。

一次性肌内注射药物过多、药物刺激性过大、速度过快。

注射部位不当,进针过深或过浅等都可引起疼痛。

甚至可出现下肢瘫痪。

2.预防及处理①正确选择注射部位。

②掌握无痛注射技术。

进行肌肉注射前,先用拇指按压注射点10秒,尔后常规皮肤消毒注射;注射器内存在少量空气可减少疼痛;用持针的手掌尺测缘快速叩击注射去的皮肤(一般为注射的右侧或下侧)后进针,在一定程度上课减轻疼痛。

③配置药液浓度不宜过大,每次推注的药量不宜过多,股四头肌及上臂三角肌施行注射时,若药量超过2ml时,必须分次注射。

临床试验证明,用生理盐水注射液稀释药物后肌内注射比用注射用水稀释药物后肌内注射更能减轻病人疼痛。

④轮换注射部位。

二.神经性损伤1.原因主要是药物直接刺激和局部高浓度药物毒性引起神经粘连和变性坏死。

2.预防及处理①周围神经药物注射伤是一种医源性损伤,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应在慎重选择药物、正确掌握注射技术等方面严格把关。

②注射药物应尽量避免刺激性小、等渗、PH值接近中性的药物,不能毫无根据地选用刺激性强的药物做肌肉注射。

③注射时应全神贯注,注意注射处的解剖关系,准确选择臀部、上臂部的肌内注射位置,避开神经及血管。

为儿童注射时,除要求进针点准确外,还应注意进针的深度方向。

④在注射药物过程中若发现神经支配区麻木或放散痛,应考虑注入神经内的可能性,须立即改变进针方向或停止注射。

⑤对中度以下不完全神经损伤要用非手术疗法,行理疗、热敷,促进炎症消退和药物吸收,同时使用神经营养的药物治疗,将有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对中度以上完全性神经损伤,则尽早手术探查,做神经松解术。

三.局部或全身感染1.原因注射部位消毒不严格,注射用具、药物被污染等,可导致注射部位或全身发生感染。

2.预防及处理与皮下注射相同,出现全身感染者,根据学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选用抗生素。

Z型注射法结合留置气泡技术在注射氟维司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Z型注射法结合留置气泡技术在注射氟维司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Z型注射法结合留置气泡技术在注射氟维司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蒋海华;粟东云;奉赛芝;郑培玲;范中意;方琳【摘要】目的探讨Z型注射法结合留置气泡技术在注射氟维司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7年1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肿瘤科接受氟维司群治疗的女性患者20例,采用自身对照,即对同一患者左侧注射采用Z型注射法结合留置气泡技术,右侧采用常规注射法,然后比较两种注射法的临床效果.结果 Z型注射法结合留置气泡技术所致患者的局部反应、药物外渗均明显低于常规注射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结论 Z型注射结合留置气泡技术用于氟维司群治疗中,可防止药物在皮下组织渗漏,有助于减少局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减少药物浪费,确保氟维司群的剂量和疗效,减轻患者疼苦,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Z-injection of Fulvestrant with indwelling bubble technique.Methods By convenience sampling,20 cases were selected.Fulvestrant was administered at the left side of the patients by Z-injection of Fulvestrant with indwelling bubble technique,and at the right side by the conventional injection.The clinical effect was compared between two methods.Results The local re-sponse and drug extravasation resulting from the improved method of injection were less than those resul-ting from the conventional method of injection(P<0.05).Conclusion Z-injection of Fulvestrant with in-dwelling bubble technique can reduce the extravasation of Fulvestrant in the subcutaneous tissues,and thus decreas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and reduce the patient's pain and the medicine wastage,ensure maximaltherapeutic effects and improve the clinical nursing quality.Therefore,Z-injection of Fulvestrant with indwelling bubble technique is well worth clinical promotion.【期刊名称】《解放军护理杂志》【年(卷),期】2017(034)023【总页数】3页(P74-76)【关键词】氟维司群;肌内注射法;Z型注射法;留置气泡技术【作者】蒋海华;粟东云;奉赛芝;郑培玲;范中意;方琳【作者单位】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肿瘤科,广东广州510515;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肿瘤科,广东广州510515;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肿瘤科,广东广州510515;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肿瘤科,广东广州510515;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肿瘤科,广东广州510515;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妇产科,广东广州5106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2.9氟维司群是一种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 ER)拮抗剂。

Z型肌肉注射法在老年人中的应用观察

Z型肌肉注射法在老年人中的应用观察

Z型肌肉注射法在老年人中的应用观察
杨冬梅;龙坚;甘英琴
【期刊名称】《全科护理》
【年(卷),期】2011(009)011
【摘要】[目的]观察对老年病人采用Z型肌肉注射法药(血)液回渗发生情况.[方法]对照法,对每例病人分别在左、右两侧臀大肌进行z型肌肉注射法和常规肌肉注射法,统计药(血)液回渗发生率.[结果]Z型肌肉注射法比常规肌肉注射法药(血)液回渗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病人中,采用z型肌肉注射法可降低药(血)液回渗发生率,效果优于常规肌肉注射法.
【总页数】1页(P978-978)
【作者】杨冬梅;龙坚;甘英琴
【作者单位】530300,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县人民医院;530300,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县人民医院;530300,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县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1
【相关文献】
1.Z型肌肉注射法的临床应用 [J], 张丽;王翠丽
2.Z型肌肉注射法的临床观察 [J], 连月卿;黄锦芬
3.肌肉注射应用Z型注射法和传统注射法临床对比 [J], 谢素嫦
4.Z型肌肉注射法结合留置气泡技术在老年人中的应用 [J], 黄结
5.Z型肌肉注射辅以中药外敷防治注射部位硬结效果观察 [J], 孙静怡;张卫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础护理知识:几种肌肉注射方法

基础护理知识:几种肌肉注射方法

⽬前世界上常⽤的肌⾁注射⽅法有3种:
1. 常规肌⾁注射法在我国⼴泛应⽤于临床
2. Z径路肌⾁注射法(Z-track method),盛⾏于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
3.⽓泡封堵肌⾁注射法(air-bubble method),流⾏于美国、加拿⼤等北美国家
这3种肌⾁注射法的注射过程相似,不同之处在于注射前的准备⼯作:
1. 第⼀种⼤家都知道,就不多说了
2. “Z径路”于注射前以左⼿中指和⽆名指使待注射部位⽪肤及⽪下组织侧移(⽪肤侧移1cm左右),然后以左⼿⾷指和拇指朝同⼀⽅向绷紧固定该部位⽪肤,维持到拔针后,迅速松开左⼿,此时侧移的⽪肤和⽪下组织位置还原,原先垂直的针刺通道随即变成Z型
3. 第三种留置⽓泡技术运⽤于肌⾁注射,其⽅法是⽤注射器抽吸适量的药液后,再吸⼊0.2~0.3ML的空⽓。

注射时,⽓泡在上,当全部药液注⼊后,在注⼊空⽓。

该⽅法可使针头部位的药液全部进⼊肌⾁组织内,并可防⽌拔除针头时,药液渗⼊⽪下组织,从⽽减低组织受刺激的程度。

减轻疼痛。

另外,还起到将药液限制在注射肌⾁局部⽽利于吸收的作⽤。

Z径路肌内注射法与常规肌内注射法临床效果的Meta分析

Z径路肌内注射法与常规肌内注射法临床效果的Meta分析
维普资讯
解 放军护理杂 志 J
u ̄le 2008,25(6B ) N “r J Chin PLA
Z径 路 肌 内注 射 法 与 常 规 肌 内注 射 法 临床 效 果 的 Meta分 析
黄 加 干 ,鲍 鹤 玫 ,褚 静 菇 (解 放 军 第 302医院 肝 胆 外 科 ,北 京 l 00039)
rion,w ith less local adverse reaction and less related com plications.Z-track m ethod is worth popu—
larizing in the clinic. Key words:intram uscular;iniection;Z—track m ethod;routine method nursing care
Hospital of PLA ,Beijing 100039)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Z—track intramuscular injection and routine intramascular injection.M ethods Articles oil lhe two injection methods in China were retrieved using computer and were subjected to M eta analysis.The details of the subjects in the 7
Clinical Effects of Z—track Intramuscular Injection and Routine Intramascular Injection:

Z径路肌肉注射法在婴幼儿预防接种中的应用

Z径路肌肉注射法在婴幼儿预防接种中的应用

Z径路肌肉注射法在婴幼儿预防接种中的应用
李素华
【期刊名称】《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年(卷),期】2009(025)022
【摘要】目的观察Z径路(Z-track)肌肉注射法在婴幼儿预防接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07年4-12月预防接种的1145例婴幼儿按到来的先后顺序编号.分为Ⅰ组573例,Ⅱ组572例,观察记录2种方法的疫苗液外溢情况,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对2008年1-3月在其他3家医院预防接种的婴幼儿982例使用Z径路肌内注射法,观察记录疫苗液外溢情况,与572例Z径路肌内注射法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种注射方法比较在疫苗液外溢发生率方面差异明显;针眼处渗血差异不明显.结论 Z径路肌肉注射法适用于婴幼儿预防接种,可避免发生疫苗液外溢现象.
【总页数】2页(P55-56)
【作者】李素华
【作者单位】101500,北京市密云县鼓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
【相关文献】
1.舒适护理在婴幼儿预防接种中的应用
2.综合护理干预在婴幼儿预防接种中的应用
3.潘太欣疫苗应用大腿前外侧肌肉注射法在预防接种中的调查分析
4.人文化注射方
法在婴幼儿肌肉注射中的应用效果观察5.应用产品质量监督抽样检查法开展预防接种率监测的可行性探讨——兼对PPS法开展预防接种率调查适用性的讨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Z”型注射法护理课件

“Z”型注射法护理课件
成本较高
相对于传统注射方法,“Z”型注射法 的设备和材料成本较高。
操作前的准 备
01
02
03
评估患者情况
了解患者的病情、过敏史、 用药情况等,以便确定是 否适合进行“Z”型注射法。
准备药品和器械
根据需要准备好所需的药 品和注射器械,确保注射 器、针头等符合无菌要求。
患者准备
告知患者注射的目的、方 法及注意事项,消除其紧 张情绪,取得患者的配合。
该技术主要应用于皮下注射、肌肉注 射等需要减轻疼痛感的场景。
“Z”型注射法的应用范围
01
“Z”型注射法适用于各种需要减 轻注射疼痛感的情况,如胰岛素 注射、疫苗接种等。
02
该技术尤其适用于对疼痛敏感的 人群,如儿童、老年人以及身体 虚弱的患者。
“Z”型注射法的优点与局限性
减轻注射疼痛感
通过在皮肤表面形成“Z”字形的 路径,使注射针头在皮肤下形成 一定的弯曲,从而减轻注射时的 疼痛感。
观察反应
注射后密切观察患者有无 过敏、感染等不良反应, 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指导患者
告知患者注射后的注意事 项,如避免剧烈运动、保 持注射部位干燥等。
定期回访
定期对患者进行回访,了 解治疗效果和患者的感受, 以便进一步调整治疗方案。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皮肤凹陷、疤痕、皮肤松弛等情况, 如手术疤痕、痘疤、外伤疤痕等。
除了传统的药物治疗领域,“Z”型注射法 未来还可能拓展至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领 域,为更多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手段。
国际化发展
随着全球医疗保健需求的增长,“Z”型注 射法未来将进一步走向国际化,为全球患者 提供更好的治疗服务。同时,国际合作与交 流也将进一步加强,推动“Z”型注射法的 技术创新和临床实践的发展。

肌肉注射常见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

肌肉注射常见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

肌⾁注射常见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关键词】并发症发⽣原因预防措施治疗措施肌⾁注射是临床常⽤的给药⽅法,因为⼈体肌⾁组织有丰富的⽑细⾎管⽹,药液注⼊肌⾁组织后,可通过⽑细⾎管壁进⼊⾎液循环,作⽤于全⾝从⽽起到治疗作⽤。

在进⾏注射时,我们可选择臀⼤肌、臀中肌、臀⼩肌、股外侧肌及上臂三⾓肌进⾏肌⾁注射。

由于肌⾁注射是有创性的操作,在临床实践中常引起⼀些并发症。

现总结如下。

1 药液回渗判定标准①注射部位有⾁眼可见的药液或⾎液;②注射部位⽪肤变⾊(脱⾊或着⾊);③注射部位组织变形(萎缩或⽔肿)。

发⽣原因①常规肌内垂直注射⽅法有关,②注射⽤药物的总量和药物的性质;③注射的速度;④注射针头的内(外)径;⑤注射后留(拔)针的时间;⑥进针的深度;⑦注射部位情况如肌⾁的⼤⼩、组织的弹性、有⽆⽔肿和硬节等;⑧全⾝情况如有⽆休克、出⾎性疾病等;其它如拔针后按摩注射部位等。

预防措施药液回渗的危害不仅在于影响⽤药剂量的准确性,还会引起注射局部疼痛、组织变形(萎缩或⽔肿)或变⾊(脱⾊或着⾊)等注射相关并发症。

华慧娟[1]、谢少清[2]等介绍Z track肌内注射法和⽓泡封堵肌内注射法,在⼀定程度上可预防药液的外渗:Z track肌内注射法在注射前以左⼿中指和⽆名指使待注射部位⽪肤及⽪下组织侧移(⽪肤侧移1 cm左右),然后以左⼿⾷指和拇指朝同⼀⽅向绷紧固定该部位⽪肤,维持到拔针后,迅速松开左⼿,此时侧移的⽪肤和⽪下组织位置还原,原先垂直的针刺通道随即变成Z 型;⽓泡封堵肌内注射法是在注射前⽤注射器抽吸药液时使针筒内也抽⼊少量空⽓,随药液注⼊(约~ ml),最后注⼊的少量空⽓在局部形成单个⽓泡,对注射后药液回渗可起到⼀定的封闭阻⽌作⽤。

张翠清[3]等认为肥胖的患者采取臀⼤肌注射时应选择适当长度的注射针头可减少药液的外渗。

2 局部硬结是最常见的肌⾁注射并发症,常发⽣于长期肌⾁注射的患者。

注射局部⽪肤发红,凸起。

接触时,患者有疼痛感。

Z型注射法在黄体酮肌内注射中的应用

Z型注射法在黄体酮肌内注射中的应用

Z型注射法在黄体酮肌内注射中的应用作者:黎梅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8年第08期【摘要】目的探究Z型注射法在黄体酮肌内注射中的应用。

方法选择60例体外受精-坯胎移植术后需要进行黄体酮治疗的患者进行资料回顾,将其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分别给予不同的注射方式,对照组(n=30)给予常规注射法,观察组(n=30)给予Z型注射法。

比较两种注射方式的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药液外渗、红肿、硬结、瘙痒以及其他症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关键词】Z型注射法;黄体酮;常规注射【中图分类号】R472.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8-03--01前言黄体酮是临床常使用的药物,属于一种油剂,水溶性较差,较难吸收[1]。

黄体酮是常见的保胎药,支持时间从采卵日到妊娠10~12周[2]。

有关文献显示,早期宫内先兆流产常使用黄体酮注射2~3周,因为需要长时间用药,药液较易在注射部分沉淀,形成硬结,患者疼痛明显,药物吸收以及疗效都会受到影响,患者也会产生强烈不适[3]。

本文主要探究Z型注射法在黄体酮肌内注射中的应用,选择60例体外受精-坯胎移植术后需要进行黄体酮治疗的患者进行资料回顾,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所有患者均收治于2015年6月~2017年7月期间,共60例患者,将其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所有患者均为体外受精-坯胎移植术后续黄体酮治疗。

对照组(n=30)给予常规注射,年龄为23~41岁,平均年龄为(28.65±3.62)岁。

观察组(n=30)给予Z型注射法,年龄为23~40岁,平均年龄为(28.55±3.23)岁。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有效对比。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选择5ml注射器,针头选择为7号,进行臀大肌深部肌肉注射,保证药物可以顺利到达肌层。

对照组患者均使用常规注射方式,主要按照《基础护理学》中的操作规范进行。

肌肉注射PPT

肌肉注射PPT

注射药物
拔针
松开右手,抽出针筒活塞,将药液推入肌肉 组织中。
注射完毕后,迅速拔出针头,用消毒棉签按 压注射部位约5-10分钟,并观察患者反应 。
注射后护理
保持注射部位干燥 清洁:避免沾水, 防止感染。
记录注射情况:记 录注射时间、药品 名称、剂量等信息 ,以备后续参考。
观察不良反应:密 切观察患者注射后 反应,如发热、疼 痛等,及时处理。
注射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情况,如有异 常反应应及时处理。
06
肌肉注射的临床应用
疫苗接种
预防性接种
通过定期接种疫苗,预防各类疾病,如儿童计划免疫接种、 成人增强免疫等。
应急接种
在疫情爆发期间,对易感人群进行紧急免疫接种,以降低感 染风险。
疼痛治疗
疼痛症状缓解
针对各种疼痛症状,如关节炎、背痛、术后疼痛等,进行肌肉注射以缓解疼 痛。
05
肌肉注射的注意事项
禁忌症和慎用症
禁忌症
对于患有癫痫、低血糖、心脏病、神经肌肉传导障碍、脊柱疾病、局部感染或炎 症等患者,不宜进行肌肉注射,以免引发不良后果。
慎用症
对于皮肤炎症、破损、溃疡、瘢痕、肿瘤等部位,以及感染与炎症的疑似感染部 位,均不宜进行肌肉注射,以免导致感染扩散或加重病情。
特殊人群的肌肉注射
儿童肌肉注射
儿童皮肤及皮下组织娇嫩,进 行肌肉注射时应注意选择合适 的注射部位和进针深度,并选 用适宜的针头和药液浓度。
老年人肌肉注射
老年人肌肉逐渐萎缩,注射时 应选择较大的部位,进针深度 要适当,并注意避开血管和神
经。
孕妇肌肉注射
孕妇接受肌肉注射时应慎重, 尤其是妊娠早期,尽量避免不
必要的肌肉注射。

Z型肌肉注射法结合留置气泡技术在老年人中的应用

Z型肌肉注射法结合留置气泡技术在老年人中的应用

・5 1 ・ 4
铁丰富、 容易 吸 收的动 物性 食物 , 猪肝 、 肉 、 物 如 瘦 动 血 制 品 、 虾等 , 鱼 同时 对 检 出患 儿 进行 专 案 管理 , 给
率、 消瘦 率均 明显 高于公 立 幼儿 园 , 因有 可能 是 本 原
市 私立 幼儿 园生源 大多 来 自流动 人 口和生 活条 件 相 对较 差 的家庭 , 长一方 面缺 乏育 儿 保健 知 识 , 家 加上 忙 于生计 无暇 顾 及 小孩 , 小 孩 从 小在 护 理 和 喂养 使
要大力 监督 , 大对 私立 幼儿 园卫 生保 健 管理 力 度 , 加
制 其发病 率极 为 重 要 , 立 幼 儿 园 应 加 强对 肥 胖 儿 公 童 的健康 管 理 , 长 要 与 幼 儿 园做 好 互 动 交 流 ,了 家 解 儿童在 园 每天 膳 食 情 况 , 理 安排 每 天在 家 的晚 合 餐 和周末 食谱 , 结合 适 当运 动 , 降低肥胖 发生 率 。
的老年患者 8 O例 , 用 自身 对 照 法 , 每 例患 者 分 别 在 左 、 两 侧 臀 大 肌 进 行 常 规 注 射 法 和 z型 肌 肉 注 射 法 结 合 留 采 对 右 置 气 泡 技 术 , 计 注射 后 局 部 药 ( ) 统 血 液外 渗 、 肿 和 疼 痛 等 不 良反 应 发 生 情 况 。 结 果 z型 肌 肉 注 射 法 结 合 留置 气 红
予 营 养建议 和 治疗 , 期追 踪 复查 至痊愈 。 定 4 肥胖 患 病 率 , 立 幼儿 园 为 4 3 , 于 私 . 公 .3 高
立 幼儿 园 的 2 2 % , 儿肥 胖 多 为 热量 摄 入 过 多 和 .2 幼 少 运动 引起 , 儿童 肥胖 会不 同程 度影 响 儿童 健康 , 控

肌肉注射(精)-(多场合应用)

肌肉注射(精)-(多场合应用)

肌肉注射技术精要引言:肌肉注射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通过将药物注射入肌肉组织,以达到治疗、预防疾病的目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肌肉注射的操作流程、注意事项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以帮助医护人员提高肌肉注射技术水平,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一、肌肉注射的操作流程1.1选择注射部位肌肉注射通常选择在臀部、大腿前侧、上臂外侧等部位进行。

在选择注射部位时,应避开神经、血管密集区域,并注意患者体位,以确保注射安全和顺利进行。

1.2消毒皮肤使用75%的酒精棉球对注射部位进行消毒,以直径约5厘米的圆周范围由内向外、顺时针方向进行消毒,至少两次。

1.3抽取药物根据医嘱,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适量药物。

注意检查药物是否有沉淀、浑浊等现象,以确保药物质量。

1.4排尽空气将注射器垂直,轻轻推动活塞,排除注射器内空气,确保无气泡。

1.5固定皮肤用左手拇指和食指轻轻提起注射部位皮肤,右手持注射器,以45度角迅速刺入肌肉组织。

1.6缓慢注射药物确认注射器针头完全进入肌肉组织后,缓慢注射药物,注射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反应。

1.7拔针注射完毕后,用无菌干棉签轻轻按压注射部位,迅速拔出针头。

1.8垃圾处理将使用过的注射器、针头等一次性医疗器械放入专用医疗废物容器,避免交叉感染。

二、肌肉注射的注意事项2.1注射部位的选择根据药物性质、患者年龄、病情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

如:胰岛素不宜在下肢注射,以免影响药物吸收。

2.2注射器的选择根据药物剂量选择合适的一次性注射器,以确保注射精度。

2.3避免重复注射在同一注射部位避免短时间内多次注射,以免局部组织损伤、药物吸收不良。

2.4注射前沟通向患者解释注射的目的、操作流程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取得患者的配合。

2.5注射后观察注射完毕后,观察患者5-10分钟,注意观察注射部位有无红肿、出血等现象,患者有无不适反应。

三、肌肉注射的并发症及其处理3.1局部反应注射部位可能出现红肿、疼痛、硬结等局部反应,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可自行缓解。

Z型肌肉注射法的临床观察

Z型肌肉注射法的临床观察
针, 拔 出针头后 , 迅速 松 开 左手 , 此 时 皮 肤 和 皮 下 组 织
对于 该病 的治疗 , 临床 上 常用 黄 体 酮 保胎 。因 为黄 体 酮有 保证胚 胎 发育 、 维 持 妊娠 、 抑 制 子 宫 平 滑肌 收 缩 、 降低 子宫 紧张度 的作 用 。但 由于黄 体 酮 为 油性 制 剂 ,
射法可防止药液外溢, 有利于用药剂量的准确性, 可减轻注射时的痛苦。
关键词 : 胎动不安; 常规肌肉注射; Z型肌肉注射; 药液外渗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3 . 8 9 1 4 . 2 0 1 3 . 0 2 . 1 0 0 文章 编 号 : 1 0 0 3 — 8 9 1 4 ( 2 0 1 3 ) - 0 2 — 0 3 9 2 0 - 2
射器 选 择 : 长度 为 3 . 5 c m 的 7号 针 头 的注 射器 。观察 方法 : 在 每 例病 人 左 、 右 两侧 臀 部 分 别 采 用 z型 注 射 法 和常 规注 射法 , 注 射后 立 即观 察 药液 渗 出情 况 。注
3 讨 论
黄 体 酮为 油性 制 剂 , 由于粘 稠度 大 、 不 溶 于水 、 难
子扩散 吸收 而容 易发 生 注射 部 位 红肿 、 硬 结 。 为 了防 止发 生这种 情况 , 临床 给 药 多选 用 粗长 的注 射针 头 达 肌 肉深处 以促其 吸 收 。但 是 , 按 常 规 的肌 肉注 射方 法 拔针 后 , 注 射部位 常 出现 药 液 沿针 眼 渗漏 及 皮 下硬 结 现象 , 不仅 影 响了药物 的吸 收 , 而且 容易 引起皮 下组织
粘稠 度大 、 不溶 于水 、 难 于扩 散 吸收 , 用 常 规 肌 肉 注射 容 易发 生注射 部位 红 肿 、 硬结 。故 本 人 采用 z型 肌 肉

“Z”型注射法

“Z”型注射法
感谢观看
案例三:在美容领域的应用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Z”型注射法在美容领域中主要用于面部轮廓塑造、皮肤 紧致和除皱等方面,具有微创、恢复快等特点。
在美容领域,“Z”型注射法广泛应用于面部轮廓塑造、 皮肤紧致和除皱等方面。通过“Z”型注射法,美容医生 能够精准地将填充剂或药物注射到所需的部位,实现面部 轮廓的精致塑造和皮肤紧致的效果。此外,“Z”型注射 法还能够减轻或消除皱纹,使皮肤恢复年轻态。由于 “Z”型注射法的微创和恢复快等特点,受到广大求美者 的青睐。
特点
该方法能够减少注射次数,提高 注射效率,减轻患者痛苦,并减 少并发症的发生。
“Z”型注射法的应用领域
美容领域
在美容注射中,如肉毒杆菌素注射和 填充剂注射,可以使用“Z”型注射 法来提高注射效果和减轻患者痛苦。
医疗领域
在医疗领域中,如胰岛素注射和化疗 药物注射等,可以使用“Z”型注射法 来提高药物的吸收效果和减轻患者的 痛苦。
“Z”型注射法适用于多种材料和产品,具 有较强的通用性。
局限性
设备成本高
“Z”型注射法需要特殊的注射设备和控制系统,增加了设备成本。
操作难度大
由于“Z”型注射法需要精确控制注射路径和量,对操作人员的技能 要求较高,操作难度较大。
不适合大规模生产
虽然“Z”型注射法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但由于其设备和操作成本的 增加,在大规模生产中可能不具有经济性。
间,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案例二: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总结词
“Z”型注射法在医疗领域中主要用于药 物注射和细胞移植等,具有操作简便、 精准可控等特点。
VS
详细描述
在医疗领域,“Z”型注射法广泛应用于 药物注射和细胞移植等方面。对于药物注 射,“Z”型注射法能够实现药物的精准 控制和均匀分布,提高药物的疗效和降低 副作用。对于细胞移植,“Z”型注射法 能够保证细胞的存活率和分布均匀性,从 而提高移植效果。此外,“Z”型注射法 的操作简便、安全可靠,为医疗工作者带 来了极大的便利。

肌肉注射无痛定位点在临床中的应用

肌肉注射无痛定位点在临床中的应用

肌肉注射无痛定位点在临床中的应用发表时间:2010-12-16T11:15:52.530Z 来源:《中国美容医学杂志》(2010年综合2)供稿作者:韩芳[导读] 肌肉注射是临床治疗与预防疾病的重要给药途径,是护士必须掌握的基本技术操作韩芳(湖北省黄石市有色总医院内二科黄石435005)【摘要】肌肉注射是临床治疗与预防疾病的重要给药途径,是护士必须掌握的基本技术操作,但肌肉注射所带来的疼痛也让患者害怕,产生恐惧心理,甚至发生晕针等不良反应,[1]因此选择正确注射部位,避开神经末梢丰富的部位进行肌肉注射能减轻患者的痛苦,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本人从事临床护理工作二十余年,在为患者行肌肉注射治疗时发现了无痛注射部位,并在临床推广使用效果较好。

【关键词】肌肉注射;无痛点定位【中图分类号】R4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0)08-0177-01肌肉注射所产生的疼痛因人而异,同样性质、同样程度的疼痛刺激在不同患者的身上,其反应的强弱,表现轻重程度各不相同,为提高护理质量,更好的为患者服务,和谐护患关系。

选择无痛注射部位为患者治疗,减轻其疼痛不适。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05至2008年我科住院病人200人,根据医嘱每日一次肌肉注射维生素B1和维生素B12。

按单双日分,单日行常规注射(采取联线法或十字法),双日行无痛点注射,连续观察14天。

同病人由相同的护士进行操作,排除主观因素造成的误差。

以首页护理评估单中疼痛标准进行评判。

具体方法:在患者臀部用记号笔点出无痛点,每次注射前先检查注射器针尖有无钩刺,嘱患者放松肌肉后按无菌要求进行皮肤消毒注射,进针快深、推药慢缓、同时观察患者的表情、诉说和感受。

1.2方法:同一护士为同一患者注射,使用相同药物,采取相同的疼痛评估方法,采取不同注射定位(常规注射部位和无痛点部位注射)进行注射后的疼痛评估。

无痛肌肉注射定位法:患者取坐位或侧卧位,充分暴露注射部位,护士以食指摸到髂前上棘平行向后10-12cm,在此点下缘约1cm,即髂嵴骨下缘两横指为无痛注射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Z路径肌肉注射法的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为减少药液外渗,探讨Z径路肌肉注射法的临床应用。

方法随机抽取800例患者,采用普通方法及Z路径进行肌肉注射,并进行自身对照。

结果普通法注射400例,药液外溢352例;Z路径注射400例,药液外溢6例。

两组对照有显著差异。

结论提示Z路径肌肉注射法可防止药液外溢。

【关键词】 Z路径肌肉注射法;普通肌肉注射法;药液外溢
2009年1—10月,我科注射链霉素病人800例中400例采用Z路径肌肉注射法,并与普法比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以肌肉注射链霉素为例;800例患者,其中男630例,女170例,年龄16~80岁,平均年龄40岁。

1.2 部位选择臀大肌,用十字定位法和连线定位法。

每位病人的两侧臀部分别用普通肌肉注射法和Z路径肌肉注射法作比较,即第1天用普通注射法,第2天用Z路径法在另一侧进行肌肉注射。

1.3 注射器选择选择长度为3.5cm的7号针头的5ml注射器。

1.4 操作方法 (1)评估:评估患者全身情况,了解患者病情、年龄、体重、治疗情况,用药史、过敏史、家族史,生命体征、意识状态、自理能力等。

检查患者肢体活动情况,观察注射部位的皮肤有无红肿、硬结、瘢痕等。

评估环境清洁、光线充足。

拉床帘,保持患者隐私[1]。

(2)携用物至床旁,核对患者床号、姓名,与患者交流,消除患者紧张情绪。

(3)协助患者取侧卧位或坐位,局部定位后,用0.5%
聚维酮碘消毒皮肤,直径不得小于5cm,以左手食指和中指将皮肤向同一方向绷紧,并维持到拔针。

右手持注射器,使针头与皮肤呈90°角进针,深度为针柄的3/4;抽动活塞无回血后缓慢推注,注完药液后,稍停5~10s拔针,用无菌棉签压针眼处,快速拔出针头后迅速松开左手,此时皮肤和皮下组织的位置还原,使针道关闭,针刺通道即变成了Z型,故称Z路径肌肉注射法。

1.5 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和无菌操作原则。

(2)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避免损伤神经和血管,无回血时方可注药。

(3)注射时切勿将针柄全部刺入,以防针柄从根部折断,一旦发生断针,应尽快用血管钳将断端取出。

(4)5岁以下患儿不宜使用Z路径肌肉注射法。

2 结果
采取拔针后即刻观察针眼有无药液外溢,第2天局部有无深褐色染色斑来判断。

400例病人中,普通法有肉眼可见的药液外渗352例,次日有150例出现明显可见的深褐色染色斑。

Z路径肌肉注射法药液外渗有6例,次日有2例可见深褐色染色斑。

提示普通肌肉注射法和Z路径肌肉注射法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3 结论
结果表明,Z路径肌注法可防止药液外溢,不增加病人痛苦和组织损伤;易掌握,适应于消瘦,需长期肌肉注射的患者。

【参考文献】
1 谢少清.Z型肌肉注射法的临床应用.山西护理杂志,1997,(1):2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