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植物栽培学》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观赏植物栽培学》教学大纲汇总

《观赏植物栽培学》教学大纲汇总

《观赏植物栽培学》课程实施性教学大纲(适用于三年制高职应用生物技术专业)一、课程的任务《观赏植物栽培学》是根据我国花卉业迅速发展而专业人才缺乏的实际,为生物类专业学生开设的必修课。

它是以现代生物学、生理学理论为基础,重点研究花卉的分类、生物学特性、繁殖方法、栽培管理及其应用的一门专业课。

观赏植物栽培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能够准确地识别花卉的主要种类;掌握其生物学特性及其生长发育相关的基本理论;掌握常见花卉的繁殖方法、栽培管理技术,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时间分配表(一)理论教学(二)教学实习花卉教学实习1 周。

包括花卉分类、花卉育苗、设施栽培管理及花卉栽培基本技能训练。

三、课程内容课题一花卉的分类教学目的学习花卉的分类的基础知识,有利于学生在识别和掌握花卉特征、特性基础上,科学地应用花卉布置园林绿地和美化环境。

教学内容花卉的植物性状特征分类法;植物生态习性分类法;自然分类、经济用途、观赏部位、园林用途分类。

实践教学花卉的分类。

教学建议运用花株、球根等实物,边观察边讲解分类,达到深入地掌握分类知识的目的。

课题二花卉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花卉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了解各类花卉的生育特点,掌握各种花卉的花芽分化时期和规律,为花卉栽培和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教学内容花卉的个体发育:花卉的生命周期,花卉生长年周期,光周期学说,激素平衡学说,阶段发育理论。

花卉分化与环境:花卉分化的诱导因素,花芽分化的类型。

花卉与环境:花朵开放条件,开花的时间节奏教学建议1、本章内容是掌握花卉生长、开花习性和栽培技术的基础理论,重点必须阐述清楚。

结合实际讲清花卉栽培季节性、地区性的特点。

2、使学生明确只有满足花卉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才能使花株正常地生长发育。

启迪学生若能控制环境条件,则能促进或抑制花卉的生长、开花。

课题三花卉栽培设施教学目的了解花卉的地栽、盆栽和温室栽培,需要相应的条件和设备,由于花卉有着多种生态型,因此,所需设备也不尽相同。

《观赏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1

《观赏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1

《观赏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观赏植物学》是环境设计专业的专业方向选修课,学习本课程旨在使学生认识和掌握植物的基本理论知识,能为以后的设计课打下相关的植物理论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观赏植物的概念、我国观赏植物资源和特点、气候型划分、观赏植物的分布、栽培简史、观赏特性、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习性、不同类型植物的栽培要点和繁殖方法等基本知识;掌握观赏植物分类及应用基本的理论和方法;使学生能够简单的进行实际案例的植物配置分析。

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必须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了解我国观赏植物学的资源特点、气候型划分,了解不同类型植物的栽培要点和繁殖方法等基本知识;2.理解观赏植物的概念、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习性;3.掌握观赏植物分类及应用基本的理论和方法,能够简单的进行实际案例的植物配置分析。

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本章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园林植物、观赏植物和花卉的概念,了解观赏植物学的内容和任务,理解观赏植物的形态学基础和分类学原理,掌握观赏植物学的分类。

本章教学重点:1.园林植物、观赏植物和花卉的概念;2.观赏植物学的内容和任务。

本章教学难点:1.观赏植物的形态学基础和分类学原理;2.观赏植物学的分类。

本章教学内容:1.园林植物、观赏植物和花卉的概念;2.观赏植物学的内容和任务,中国的观赏植物资源及其对世界园林的贡献;3.观赏植物的形态学基础和分类学原理;4.观赏植物学的分类。

第二章行道树本章教学基本要求:常用行道树的形态、生态习性和应用。

本章教学重点:1.行道树的概念、功能;2.行道树的选择标准;3.各地区常用行道树的形态、生态习性和应用。

本章教学难点:1.行道树的选择标准;2.各地区常用行道树的形态、生态习性和应用。

本章教学内容:1.行道树的概念、功能;2.行道树的选择标准;3.各地区常用行道树的形态、生态习性和应用。

第三章花灌木本章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花灌木的概念及其功能,掌握花灌木的选择标准,掌握各地区常用花灌木的形态、生态习性和应用。

《观赏树木学》课程教学大纲

《观赏树木学》课程教学大纲

GDOU-B-11-213《观赏树木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简介课程简介:观赏树木是泛指适于城市和乡镇园林绿地及风景区栽植应用的木本植物,观赏树木学则是阐述和研究观赏树木的分类、生长习性、繁殖、栽培及栽培养护管理及其应用的学科,主要介绍南方南方常见的热带和亚热带观赏树木的分类、观赏树木的种类,观赏特性、园林中的配植及其应用,同时介绍栽培养护管理的实践性较强专业课。

对改善生态环境、美化生活空间、提供休息场所、科普教育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课程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园艺专业的必修专业课,是园艺专业(果树、蔬菜、花卉)学生在学习园艺植物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观赏树木学,是园艺专业向园林专业方向的延伸,初步掌握南方观赏树木的种类、观赏特性和园林中应用,为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和施工方面打下基础,对园艺专业毕业生将来扩大就业范围,具有重要意义。

二、课程的目的与基本要求:学会应用观赏树木来建设园林的能力,并具有使观赏树木能较长期地和充分地发挥其园林功能的能力,要求学生初步掌握观赏树木的分类、常见观赏树木种类及其在园林中的配植应用的理论和实践技能。

根据园林绿化的综合功能要求,因地制宜,对各类园林绿地的树种进行选择,搭配和布置,创造一个环境优美的园林城市。

三、面向专业:园艺专业四、先修课程:植物学、花卉学、果树栽培学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先修植物学、花卉学、果树栽培学、使学生掌握观赏园艺植物分类、种类、观赏园艺植物的应用及其栽培管理技术、在此基础上学习观赏树木学就较容易学习。

六、教学内容安排、要求、学时分配及作业:第一章:观赏树木学的概述(2学时)第一节:观赏树木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观赏树木(A);观赏树木学(A);学习观赏树木学目的(A)。

第二节:我国观赏树木资源的特点树木资源最丰富(A);特有科、属、种众多,肯具有观赏价值(A),种质资源丰富(A)。

第二章:观赏树木的分类及其在园林中的作用(4学时)第一节:观赏树木的分类系统分类法:物种概念(A);植物命名法(A);人为分类法:乔木类(A);灌木类(A);藤蔓类(A);观叶树木(A);观形树木(A);观花树木(A);观果树木(A);观枝干树木(A);按园林用途分类:风景林(A);防护林(A);行道树(A);孤植树类(A);垂直绿化类(A);绿篱类(A);造型类(A);树桩盆景类(A);木本地被类(A)。

观赏植物学教学大纲

观赏植物学教学大纲

《观赏植物学》教学大纲必修课 50学时(附加3天教学实习)一、课程内容:第一章:绪论第一节:观赏植物学概念及含义第二节:观赏植物的作用第三节:学习方法及要求第二章:中国观赏植物种质资源及对世界园艺的贡献第一节:中国观赏植物种质资源概念及特点第二节:中国观赏植物对世界园艺的贡献第三节:中国花卉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第三章观赏植物分类第一节:植物分类与命名方法第二节:观赏植物栽培品种分类与命名方法第二节:观赏植物的应用分类第四章:观赏植物的功能与作用第一节:观赏植物的美化功能与作用第二节:观赏植物改善环境和保护环境的功能与作用第三节观赏植物的生产与经济作用第五章:观赏植物栽培生态条件第一节:温度与观赏植物生长第二节:光照对观赏植物的影响第三节:水份对观赏植物的影响第四节:土壤对观赏植物的影响第五节:矿质元素对观赏植物的影响第六节:气体对观赏植物的影响第六章:观赏植物的繁殖第一节:有性繁殖第二节:观赏植物的无性繁殖第三节:组织培养:第七章:观赏植物的栽培与管理第一节:露地花卉的栽培管理第二节:温室花卉的栽培第三节:观赏植物的促成栽培和抑制栽培第四节:观赏树木的栽植第八章:观赏植物应用第一节:观赏树林的应用第二节:草本花卉的应用第三节:花卉装饰类型第九章:观赏植物的拉丁名及发音基础第一节:植物拉丁学名的发音、语法规则及其练习第二节:常见观赏植物读音及其练习第十章:露地花卉(一二年生花卉)第一节:一、二年生花卉第二节:宿根花卉第三节:球根花卉第三节:水生花卉第四节:岩生花卉第十一章:温室花卉第一节:温室一、二年生花卉第二节:温室宿根花卉第三节:温室球根花卉第四节:温室水生花卉第五节:高山花卉(冷室花卉)第十二章:观赏落叶花灌木第一节:华北地区常见落叶花灌木第三节:长江流域常见落叶花灌木第四节:华南地区常见落叶花灌木第五节:热带地区常见落叶花灌木第十三章:观赏常绿花灌木第一节:华东及华地区常见常绿花灌木第二节:华南地区常见常绿花灌木第十四章:观赏藤本植物第一节:观赏藤本的类型第二节:观赏草质藤本植物第三节:观赏木质藤本植物第十五章:观赏开花乔木第一节:华北地区常见观花乔木第二节:长江流域常见观花乔木第三节:华南地区常见观花乔木第十六章:观赏棕榈类植物第一节:观赏棕榈科植物概述第二节:主要观赏棕榈科植物类型及应用第十七章:观赏松柏类植物第一节:观赏松柏类植物资源第二节:观赏松科植物第三节:观赏柏科植物第四节:其它观赏针叶植物第十八章:观赏竹类第一节:观赏竹类概述第二节:观赏竹分类第三节:主要观赏竹类型及应用二、习题及课程作业(祥见实习指导书)根据教学大纲的内容,安排课程实习8次。

【课程大纲】《观赏植物组织培养实验》

【课程大纲】《观赏植物组织培养实验》

《观赏植物组织培养实验》课程大纲一、课程概述课程名称(中文):观赏植物组织培养(英文):The Tissue Culture of Ornamental Plants课程编号:14371115课程学分:0.5课程总学时:15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前修课程: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二、课程内容简介观赏植物组织培养实验课程包括:培养基母液制备与保存、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的制备、植物材料的准备、接种与初代培养、植物愈伤组织诱导、继代培养和增殖、试管内生根培养、炼苗及移栽等实验内容;同时,参观一个因陋就简商业性组织培养实验室和一个现代化商业组织培养实验室,对比二者在设施、经营管理、成本与效益、技术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并讨论我国植物组织培养商业性生产的发展前景。

三、实验目标与要求通过实验课的教学,力求使学生能够对观赏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理论和概念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植物细胞工程部分实验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掌握组织培养的基本实验技术,了解不同外植体的灭菌及接种方法。

为进一步学习其它相关知识和从事实际操作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并在实验过程中,使同学们学会有关仪器设备的使用操作,锻炼同学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学时分配观赏植物组织培养实验课学时分配实验项目名称学时实验类别备注培养基母液制备与保存 2 验证性实验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的制备 3 验证性实验外植体的接种操作和培养观察 3 综合性实验植物愈伤组织诱导 2 设计性实验试管内生根培养、炼苗及移栽 3 设计性实验植物组织培养商品化生产的经营管理 2 综合性实验合计15注:观赏植物组织培养实验课程总计0.5学分,安排6次实验,其中验证性实验占33%,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占67%。

五、教学内容与安排实验一:培养基母液制备与保存(验证性实验 2学时)(一)实验目的(1)了解植物组织培养所需设备及必要的实验环境条件,对植物组织培养有一个总体的认识。

《观赏植物栽培学》教学大纲

《观赏植物栽培学》教学大纲

潍坊科技学院观赏植物栽培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说明:(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观赏植物栽培学是园艺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选修课,观赏植物栽培学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观赏植物的种类、生态环境、生活习性、栽培设施以及观赏植物栽培的现状和趋势,系统学习和掌握观赏植物栽培的基本理论和技术。

本课程为园艺专业的学生开设,重在培养学生的兴趣、拓宽专业视野,使学生掌握这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满足现实生产中观赏植物栽培迅猛发展对人员和素质的要求,同时也有利于实现宽口径培养人才的目标。

本课程的开设顺应了生产实践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观赏植物栽培学》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是:①要坚持课堂讲授为主,实践参观相结合;②要尽可能反映出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生产发展态势;③要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观赏植物的常见种类、栽培的基本原理和主要观赏植物的栽培技术。

《观赏植物栽培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教师授课理论性与实用性相统一。

内容以课堂讲授为主,同时力求给学生创造动手实践的机会,促进对所学知识的消化吸收。

学生在选修该课程之前,最好先修完《植物生理学》、《花卉栽培学》等基础课程。

三、建议使用教材与参考教材使用教材:观赏植物栽培学()参考教材:观赏植物栽培学(江苏省苏州农业学校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观赏植物栽培学(陕西省农林学校主编农业出版社)观赏植物学(李先源主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观赏植物学(童丽丽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四、教学大纲内容、教学要求及学时分配第一章观赏植物分类(1学时)(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观赏植物的植物分类学方法理解:观赏植物的应用分类掌握:能够识别常见的观赏植物(二)教学内容1、观赏植物的植物分类学方法2、观赏植物的应用分类第二章观赏植物栽培的生态条件(2学时)(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生态环境与观赏植物栽培的关系理解:光、温、水、气与观赏植物生长掌握:土壤与肥料对观赏植物栽培的应用(二)教学内容1、温度与观赏植物生长2、光照与观赏植物生长3、水分与观赏植物生长4、空气与观赏植物生长5、土壤与观赏植物生长6、矿质营养与观赏植物生长第三章观赏植物栽培的设施和器具(1学时)(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温室的发展史和应用优势理解:观赏植物栽培的设施掌握:观赏植物栽培的设施和器具(二)教学内容1、温室2、塑料大棚3、荫棚4、其它栽培器具第四章观赏植物露地栽培(2学时)(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常见露地观赏植物种类理解:露地观赏植物生活习性掌握:露地观赏植物栽培管理(二)教学内容1、一、二年生草本花卉栽培管理2、多年生宿根花卉栽培管理3、草坪和地被植物栽培管理第五章室内观赏植物栽培管理(1学时)(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上盆、换盆、转盆、倒盆、松盆的概念。

观赏植物学教学大纲

观赏植物学教学大纲

《观赏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5201104008)英文名称:Ornamental Botany一、课程的说明1.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观赏植物学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旅游管理专业(森林保护与游憩专业)、园林专业等重要的必修专业基础课。

观赏植物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美化环境功能的园林栽培植物,包括木本观赏植物、观赏花卉和观赏草坪,其主要任务是研究观赏植物分类、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繁殖栽培特点、观赏特性及其园林应用价值,它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

2.课程的目的和任务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观赏植物的概念、我国观赏植物资源特点和多样性、地理分布、栽培简史、观赏特性、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习性以及不同类型植物的栽培要点和繁殖方法等基本知识;掌握观赏植物分类及应用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使学生对观赏植物美化环境、改善环境、产业发展以及在森林与自然风景旅游中的作用有较为系统全面的了解。

3.适应专业本大纲适用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旅游管理专业、园林专业等。

4.学时与学分本课程课堂教学54学时,2.5个学分,各专业基础课综合实习2周(含观赏植物学)。

5.先修课程观赏植物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它与植物学、园林树木学、花卉学、园林植物栽培学等均有联系,它是园林设计、旅游区环境建设、环境设计等课程的基础。

6.推荐教材或参考书目推荐使用教材:李景侠康永祥主编. 观赏植物学. 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主要参考书目:①中国花卉品种分类学,陈俊愉主编,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8②花卉学,北京林业大学园林系花卉组编,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1③中国名花与欣赏(栽培与欣赏),王莲英,朱秀珍、虞佩珍,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8④观赏植物生物学,赵梁军主编,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8⑤中国兰花,吴应祥编著,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3.57.主要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理论教学采用多媒体课堂教学,争取达到图文并茂,生动逼真。

二1《观赏植物学》教学大纲汇总

二1《观赏植物学》教学大纲汇总

《观赏植物学》教学大纲、课程基本信息、教学目的本课程是园林类专业的必修课,是风景园林专业的核心课程。

该课程是在正确理解观赏植物概念及其作用的基础上,着眼于观赏植物本身的特殊性和多样性,以及观赏植物生存环境的复杂性,它与普通植物学、植物生理生态学、传统园林树木学、花卉学、园林植物栽培学等均存在密切的联系,其它课程侧重某一方面,而本课程全面讲授观赏植物的概念、功能作用、资源、分类、应用等特点, 其目的是让学生对观赏植物有较全面的了解。

三、教学内容(一)绪论教学内容:1.中国观赏植物资源及其特点;2.观赏植物学概念及含义;3.中国观赏植物对世界园艺的贡献4.中国观赏植物的宝贵遗产。

教学目的及要求:1.掌握观赏植物学概念及含义;2.了解中国观赏植物对世界园艺的贡献;3.了解观赏园林植物的应用历史及现状4.了解观赏园林植物在园林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学重点:观赏植物学概念及含义教学难点:观赏植物学概念及含义(二)观赏植物分类教学内容:1.植物分类与命名方法(1)植物的分类;(2)植物的命名。

2.观赏植物栽培品种分类与命名方法3.观赏植物的应用分类教学目的及要求:1.掌握植物的分类方法2.了解植物命名的法规3.理解观赏园林植物常用的分类依据4.了解植物分类检索表的类别5.掌握观赏园林植物常见科的主要形态特征教学重点:观赏植物栽培品种分类与命名方法教学难点:观赏植物栽培品种分类与命名方法(三)观赏植物栽培基础教学内容:1.观赏园林植物的繁殖(1)有性繁殖;(2)无性繁殖。

2.观赏园林植物栽培生态条件(1)温度对观赏园林植物的影响;(2)光照对观赏园林植物的影响;(3)水分对观赏园林植物的影响;(4)土壤对观赏园林植物的影响;(5)气体对观赏园林植物的影响。

教学目的及要求:1.了解植物的有性繁殖方法2.了解植物的无性繁殖方法3.理解观赏园林植物对温度三基点的要求4.了解温度、光照长度、水分对观赏园林植物的影响5.理解掌握土壤理化性质对观赏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6.理解气体对观赏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7.理解无土栽培技术教学重点:观赏园林植物的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教学难点:栽培生态条件与观赏植物的关系(四)观赏园林植物的功能与作用教学内容:1.观赏园林植物的美化功能与作用(1)观赏园林植物的色彩美;(2)观赏园林植物的形态美;(3)花卉的意境美。

观赏植物栽培与应用技术课件

观赏植物栽培与应用技术课件

方法
• (一)访问法 • (二)答卷法 • (三)观察法
• 2.熟悉常见花卉的分类、习性、常见种类与品种
• 3.了解观赏植物的应用范围 • 城市开放绿地 • 室內摆放布置
• 4.了解园艺企业工作的基本内容
任务1-3 本地绿化苗木市场需求调研
• 1.懂得市场调研的目的、 意义和方法
• 2.熟悉常见绿化苗木的分 类、习性、常见种类与 品种
一、种子的品质
• 品种纯正 • 颗粒饱满 • 发芽率高 • 无病虫害
(一)品种纯正
• 1.种子形状 • 2.种子纯化 • 采收后的种子,贮存前需要标明品种、采收日期、贮藏温度等等。
(二)颗粒饱满
• 大粒种子,千粒重10g左右。如牵牛花、紫茉莉、旱金莲的种子。 • 中粒种子,千粒重1g左右。如一串红、金盏菊、万寿菊等。 • 小粒种子,千粒重0.5g左右,如鸡冠花、石竹等 • 微粒种子,千粒重0.1g,如矮牵牛,虞美人,半支莲等。
• (4)硬材扦插:叫休眠期扦插,用于园林树木育苗。
芽叶插
芽叶插
1.嫩枝插 2.软枝插 3.硬枝插
1.嫩枝插
嫩枝插条
硬枝插条
硬枝插
(三)根插
• 有些宿根花卉能从根上产生不定芽形成幼株,可用根插。 • 一般该花卉具有粗壮的根,粗度不应小于2MM,同种花卉,较粗
较长的含营养物质多,易成活。 • 可在晚秋和早春进行根插。冬季也可在温室或温床中扦插。 • 如秋牡丹、芍药等。
三、扦插生根的环境条件
• 1、温度: • 软材扦插宜在20-25度进行 • 热带植物可在25-30度 • 耐寒性花卉可稍低。 • 基质温度(底温)需稍高于气温3-6度,可促
进根的发生。气温低抑制枝叶的生长。

《观赏植物学》教学大纲

《观赏植物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述(一)课程的性质地位观赏植物学是环境设计专业重要的必修专业理论课。

观赏植物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美化环境功能的园林栽培植物,包括木本观赏植物、观赏花卉和观赏草坪,其主要任务是研究观赏植物分类、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繁殖栽培特点、观赏特性及其园林应用价值,它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专业理论课程。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对观赏植物的艺术鉴赏水平,增强保护和利用观赏植物资源方面的能力,并为植物造景、单位附属绿地景观设计、居住区景观设计等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观赏植物学着眼于新世纪人才素质的需求,体现鲜明的时代特色,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观赏植物学教学中传授知识与培养实践能力并重;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实践,突出过程方法培养,关注学生能力提升;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因材施教、分类指导,突出教学方法手段创新。

(三)课程设计思路观赏植物学主要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把园林植物理论知识与设计实践相结合,是学生能理解并运用,为学习专业课奠定基础。

本门课程共计24学时,其中课内基础理论知识占16学时,课外占8学时。

教学方法手段: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了课堂效率、扩展教学内容、为更多的学生参与创造条件。

通过参与式、体验式教学,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

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实践,即走出教室、走进校园等户外实地进行植物的观察,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记忆及理解,并对观赏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形式进行直观地学习。

教学效果评价:本门课程采取目标评价和过程评价结合,理论考核和实践技能考核结合,以及综合评价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态度、素质养成。

二、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充分了解我国观赏植物种质资源;深入了解观赏植物分类、功能和作用,典型观赏植物的文化寓意;系统掌握重要观赏植物的习性、繁殖、栽培养护和应用,从而提高对观赏植物的艺术鉴赏水平,增强保护和利用观赏植物资源方面的能力,并为植物造景、单位附属绿地景观设计、居住区景观设计等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201观赏植物栽培实验教案

201观赏植物栽培实验教案

观赏植物栽培管理学实验教案实验主要内容实验一、观赏植物的识别、调查及分析一、目的要求观赏植物栽培管理学实习的内容是植物识别,学好植物识别是学好本课的重要环节。

通过实习,同学们要掌握宜昌地区园林中常见的以及温室中常见的观赏植物的识别特征、生活习性及观赏特性,并认真体会这些观赏植物在城市园林、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中的造景作用。

为了达到以上教学效果,要求同学们必须做到:1.实习中要认真听讲,仔细观察,做好记录。

2. 课后认真查对参考书,对各种植物的识别要点加强记忆。

3. 要爱护植物,不许随意采摘。

4.实习时须带一些识别用书:可参考《园林树木1000种》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张天林编;《观赏植物识别手册》北京林业大学观赏植物教研室主编5. 实习中既重视识别要点、观赏性状,同时也要注重及生态环境及植物在不同环境的适应性,如耐荫性、抗白粉病、抗寒性等6.使学生识别观赏植物300种以上二、识别、调查地点1.三峡大学校园观赏植物识别(4次)2.绿萝植物园识别(1次)3.夷陵广场观赏植物识别(1次)4.学校温室盆栽观叶植物识别及现代化温室观赏植物栽培识别(1次)5.东山公园识别(1次)三、识别、调查及分析作业要求1.独立对校园植物进行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列出每个种的中文名称、拉丁学名、科属、分布、观赏要点及园林应用价值,整理列入表1。

2.须记主要实习中常见观赏植物的拉丁学名,要求不低于300种。

3.完成观赏植物基地、温室花房、植物园、校园、公园及广场等观赏植物调查及统计分析及完整照片。

4. 掌握主要的观赏植物:花叶榕、小叶榕、垂叶榕、琴叶榕、厚叶榕;四季秋海棠、蟆叶秋海棠、枫叶秋海棠、竹节秋海棠;袖珍椰子、鱼尾椰子、狐尾椰子、国王椰子、散尾葵、鱼尾葵、美丽针葵、软叶刺葵;广东万年青、花叶万年青、喜林芋、绿萝、海芋、观音莲、合果芋、龟背竹、春羽、火鹤芋、白鹤芋、花叶芋、绿巨人、金皇后、银皇后;八角金盘、花叶鹅掌柴、大叶鹅掌柴、常春藤、金心常春藤、银边常春藤、孔雀木;肾蕨、鸟巢蕨、波士顿蕨、鹿角蕨;报春花、多花报春、四季报春、仙客来;万年青、百合竹、富贵竹、一叶兰、吊兰、金心吊兰、文竹、天门冬、朱蕉、密叶朱蕉(太阳神)、龙血树、酒瓶兰、虎尾兰、金边虎尾兰、芦荟、燕尾兰、金边龙舌兰、万年麻;君子兰、沿阶草;令箭荷花、昙花、量天尺、霸王鞭、叶仙人掌、铁杆丁香、山影;一品红、变叶木;金桔、九里香;橡皮树、花叶橡皮树;天鹅绒竹芋、孔雀竹芋;彩叶凤梨、红星凤梨、火箭凤梨、水塔花;鸭跖草、紫背鸭跖草、吊竹梅;豆瓣绿、西瓜皮;金枝玉叶、燕子掌、长寿花;红樱花、金苞花、网纹草、金脉爵床;瓜叶菊、银边菊;伞莎草、风车草;苏铁,巴西木,马拉巴梨,米兰,白兰,山茶,虎耳草,天竺葵,大岩桐,冷水花,猪笼草、花叶薜荔,福禄桐等。

【课程大纲】《观赏植物组织培养》

【课程大纲】《观赏植物组织培养》

《观赏植物组织培养》课程大纲一、课程概述课程名称(中文):观赏植物组织培养(英文):The Tissue Culture of Ornamental Plants课程编号:14371118课程学分:2课程总学时:32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二、课程内容简介植物组织培养是现代高新科技生物工程的一个重要研究技术和手段,被广泛应用于农学、园艺、林业和次生代谢产物工程等生产领域,是当代生物科学中最有生命力的学科之一。

本课程主要讲授植物组织培养室基本设备及使用,培养基的组成与配制,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方法,培养细胞的脱分化、再分化和形态建成,植物各种器官的接种培养以及无毒苗接种培养,学习林木花卉、观赏植物和经济类作物的接种培养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观赏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今后从事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组培苗工厂化生产的技术指导及管理等工作,或在生物技术领域进一步深造奠定基础。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本课程为园林专业园林植物方向的选修课。

通过对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组培实验室的设备及一般要求,熟悉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有关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操作,懂得培养基配置、选择,外植体取用、培养,不同用途细胞、组织的培养和获得等。

通过查阅资料、进行文献阅读和总结,了解目前国内外植物组织培养的现状、最新进展。

为学生今后从事与园林植物有关的研究打下基础。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第一章绪论(2学时)1.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历史和发展趋势。

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讲授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

第一节植物组织培养的定义及特点1.1.1 植物组织培养的定义1.1.2 植物组织培养的特点第二节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简史、现状和趋势1.2.1 发展简史1.2.2 现状和趋势第三节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前景展望第四节有关的几个基本概念1.4.1 外植体1.4.2 培养基1.4.3 植物细胞的全能型1.4.4 植物离体细胞的脱分化与再分化第五节学习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1.5.1 练好扎实的基本功1.5.2 重视实验课1.5.3 重视新知识的吸收与总结1.5.4 与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相结合第二章植物组织培养的设备与培养条件(2学时)1.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植物植物组织培养的一般步骤,熟悉组织培养工作所需的各种用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赏植物栽培学》教学大纲
课程性质:公共选修课
适用专业:园艺、农学、资环
学时学分:2学分,36学时
开设学期: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学习,让学生了解观赏植物的种类、生态环境、生活习性、栽培设施以及观赏植物栽培的现状和趋势,系统学习和掌握观赏植物栽培的基本理论和技术。

本课程为园艺、农学、资环专业的学生开设,重在培养学生的兴趣、拓宽专业视野,使学生掌握这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满足现实生产中观赏植物栽培迅猛发展对人员和素质的要求,同时也有利于实现宽口径培养人才的目标。

二、教学手段及要求
1.要坚持课堂讲授为主,实践参观相结合;
2.要尽可能反映出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生产发展态势;
3.要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观赏植物的常见种类、栽培的基本原理和主要观赏植物的栽培技术。

三、参考教材
观赏植物栽培学(江苏省苏州农业学校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观赏植物栽培学(陕西省农林学校主编农业出版社)
观赏植物学(李先源主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观赏植物学(童丽丽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四、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2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观赏植物的相关概念及产业发展现状。

一、相关概念
二、观赏植物产业发展现状
三、观赏植物的作用
第二章观赏植物分类(4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观赏植物的分类方法;理解观赏植物的应用分类;能够识别常见的观赏植物。

第一节按生物学性状分类
一、草本花卉
二、木本花卉
第二节按观赏部位分类
一、观叶花卉
二、观花花卉
三、观果花卉
四、观茎花卉
五、观根花卉第三节
第三节按开花季节分类
第四节按栽培方式分类
第三章观赏植物栽培与环境(4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生态环境与观赏植物栽培的关系;理解光、温、水、气与观赏植物生长;掌握土壤与肥料对观赏植物栽培的应用。

第一节温度与观赏植物生长
第二节光照与观赏植物生长
第三节水分与观赏植物生长
第四节空气与观赏植物生长
第五节土壤与肥料与观赏植物生长
第六节花期控制与观赏植物生长
第四章观赏植物的繁殖与良种保存(4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观赏植物有性和无性繁殖的不同特点,掌握无性繁殖的方法。

第一节有性繁殖
一、种子的品质
二、种子的采收与贮藏
三、播种前的准备
四、播种时期
五、播种技术
第二节无性繁殖
一、扦插繁殖
二、分生繁殖
三、压条繁殖(空中压条)
四、嫁接繁殖
五、组织培养快速繁殖
第三节良种的保存
一、良种保存的重要性
二、如何保存良种
第五章观赏植物的栽培与管理(4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观赏植物保温设施类型及及栽培器具,掌握露地和盆栽观赏植物栽培与养护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观赏植物的栽培与管理的设施
一、观赏植物的栽培与管理的重要性
二、保温设施的类型
三、荫棚的类型
四、其它栽培器具
第二节露地观赏植物栽培与养护
一、草花的栽培与管理
二、木本观赏植物的栽培与养护
第三节盆栽观赏植物的栽培与养护
一、培养土的制造与配制
二、盆栽的方法
三、盆花在温室中的排列
四、温室环境的调节
第六章观赏植物的应用(4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花坛的类型、水体绿化植物的配置、植物造景的空间布局、国内外屋顶绿化的现状及盆景艺术。

学会室内盆花摆设。

第一节室外观赏植物的应用
一、露地观赏植物的应用
二、水体绿化
三、植物造景
四、垂直绿化(屋顶绿化、屋顶花园)
五、盆景艺术
第二节室内观赏植物的应用
一、盆花摆设
二、观赏植物组合盆栽
三、水培花卉
四、水培蔬菜
第七章一二年生花卉(2学时)
教学要求:能够区分一二年生花卉,并了解常见花卉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繁殖方法、栽培要点及用途。

第一节一年生花卉
第二节二年生花卉
五、实验教学
学时:10学时
一、参观天富亿生态民俗村(4学时)
二、校园常见观赏植物识别(4学时)
三、学习温室花卉换盆技术(2学时)
六、考核要求
考核采用考查方式,最终成绩采取百分制,分形成性考核和总结性考核两部分。

1.形成性考核是综合学生参与课堂讨论、课程实验和作业评定成绩,占总评分数的30%。

2.总结性考核即期末开卷笔试成绩占总评分数的7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