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期末复习宝典:重难点、易错题

合集下载

三年级数学上册重点 难点 考点 易错点汇总

三年级数学上册重点 难点 考点 易错点汇总

【命题方向】 两根 3 米长的绳子,第一根用 米,第二根用 ,两根绳子剩余的部分相比( )
第 1 页(共 23 页)
A、第一根长
B、第二根长
分析:分别求得两根绳子剩余的长度,即可作出判断.
解:第一根剪去 米,剩下的长度是:3﹣ =2 (米);
C、两根同样长
第二根剪去 ,剩下的长度是 3×(1﹣ )= (米).
所以第一根剩下的部分长. 故选:A. 点评:此题重在区分分数在具体的题目中的区别:有些表示是某些量的几分之几,有些表示具体的数,做到正确区 分,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在具体的题目中,带单位是一个具体的数,不带单位是把某一个数量看单位“1”,是它的 几分之几.
3.分数大小的比较 【知识点归纳】 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1)真、假分数或整数部分相同的带分数;分母相同,分子大则分数大;分子相同,则分母小的分数大;分子和分母 都不相同,通分后化成同分母或者同分子的分数再进行比较大小. (2)整数部分不同的带分数,整数部分大的带分数就比较大.
【命题方向】
常考题型:
例 1:一个三位数,三个数字的和是 26,这个数是( )
A、899
B、999
C、898
分析:根据选项,把每个选项的数字之和计算出来,与题意相符的就是正确的选项.
解:根据题意可得:
A 选项的数字之和是:8+9+9=26;
B 选项的数字之和是:9+9+9=27;
C 选项的数字之和是:8+9+8=25;
几个 0.
例 2:三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 )
A、四位数
B、五位数
C、四位数或五位数
分析:根据题意,假设这两个数是 999 与 99 或 100 与 10,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下册易考易错题+重难点题集锦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下册易考易错题+重难点题集锦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下册易考易错题+重难点题集锦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及难题集锦一、填空题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1m2=(100)dm2 1dm2=(100) cm2 2m2=(200)dm22dm2=(200) cm23m2=(300)dm2 3dm2=(300) cm2 6m2=(600)dm26dm2=(600) cm2100cm2=(1)dm2 100dm2=(1) m2300cm2=(3)dm2 200dm2=(2) m216m2=(160)dm2 9000cm2=(9)dm2 12m=(1200)dm=()cm6m2=()cm2 3dm2=(300) cm2 1500dm2=(15) m2一个茶杯高约13(厘米)一支铅笔约长16(厘米)我走一步约是30(厘米)一张邮票的面积约为6(平方厘米)小红手指甲盖面积约为1(平方厘米)数学作业本的面积约是4(平方分米)数学作业本长18(厘米),面积约4(平方分米)一块正方形丝巾的面积400(平方厘米)北京颐和园的占地面积约为(平方米)一间教室的面积约是60(平方米)操场面积约(平方米)二、列竖式计算。

39×11=429 18×29=522 37×64=2368 35×26=910三、脱式计算。

37×49-1703258×7(136+72)÷2=280-100÷548×52÷218×27-×59= -xxxxxxx快乐填空。

1、÷46,要使商是三位数,里最小填(8),要使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填(45)。

2、用4个1平方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

这个大正方形的周长是(8)米,面积是(4)平方米。

3、用一根长20分米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是(100)平方厘米。

4、2个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16)厘米,面积是(16)平方厘米。

小学三年级数学期末最全易考、易错重点题目大全

小学三年级数学期末最全易考、易错重点题目大全

易考知识点第一、量的计量(一)长度及长度单位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2、1厘米的长度里有(10)小格,每小格的长度(相等),都是(1)毫米。

3、参照物:1枚1分的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1小手指的指甲盖长大约1厘米,1小拃最的长度大约1分米,1小庹的长度大约是1米。

4、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

5、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 每两个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度大约是10 )(二)质量及质量单位1、当我们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 )。

在生活中,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 克 )做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 )做单位;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 吨 )做单位。

2、质量单位参照物:两袋食用盐的质量大约是1千克,一枚2分硬币的质量大约1克,40个小学生的质量大约是1吨。

小技巧:1、换算单位时,把大单位换成小单位乘进率;把小单位换成大单位除以进率。

口诀:大化小乘进率,小化大除以进率2、给每一个单位找参照物,选择单位时对照参照物,选择合适的单位。

第二、两三位数乘除一位数(一)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1.口算:①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计算时先计算0前面的两个数的积,再数一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再在这个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用一位数分别去成两、三位数中的每一位数,注意进位。

2.估算:方法是用四舍五入法把不是整十、整百的数看做最接近它的整十、整百的数来算。

一般是先找出两个因数的近似数,再把两个近似数相乘。

3.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分别乘两、三位数中的每一位数;哪一位上的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注意计算时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

口诀:1、0和任何数相加都得任何数,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0不能作除数。

三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重点难点

三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重点难点

三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重点难点一、整数的加减乘除整数的加法和减法是三年级数学的基础,但在应用中常常出现一些易错的情况。

以下是易错题重点难点:1.1 加法中的进位问题:在进行整数的加法运算时,如果相加的两个数的个位数之和超过10,就会产生进位。

学生容易忽略进位的情况,导致计算错误。

1.2 减法中的退位问题:减法运算中,如果个位数相减时不够减,则需要向前退位。

学生可能会忘记向前退位,导致计算结果错误。

1.3 乘法中的错位问题:乘法是两个数相乘得到的结果。

但学生在进行乘法运算时,常常出现错位的情况。

比如,将个位数和十位数颠倒相乘,导致计算结果错误。

1.4 除法的余数问题:除法运算中,除不尽时会产生余数。

学生容易忽略余数的情况,导致计算结果错误。

二、分数的加减乘除三年级下册开始学习分数的加减乘除,这是一个相对较难的知识点。

以下是易错题重点难点:2.1 加减法中的通分问题:分数的加减法需要先进行通分,将两个分数的分母变为相同的数。

学生可能会在通分时出现错误,导致计算结果错误。

2.2 乘法中的分数化简问题:分数的乘法需要将分数化简到最简形式。

学生容易忽略分数化简的步骤,导致计算结果错误。

2.3 除法中的分数倒置问题:分数的除法需要将除数倒置,再进行乘法运算。

学生可能会在倒置分数时出现错误,导致计算结果错误。

三、面积和周长的计算三年级下册开始学习面积和周长的计算,这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

以下是易错题重点难点:3.1 长方形面积计算问题:计算长方形的面积需要将长和宽相乘。

学生可能会在长方形面积计算时颠倒长和宽的顺序,导致计算结果错误。

3.2 正方形面积计算问题:正方形的面积计算与长方形类似,但学生可能会在正方形面积计算时忘记将边长相乘,仅仅求乘积一次,导致计算结果错误。

3.3 周长计算问题:计算周长时需要将所有边的长度相加。

学生可能会忽略某些边的计算,导致计算结果错误。

四、代数式的展开和计算三年级下册开始学习代数式的展开和计算,这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

小学数学三年级10大易错难题分析

小学数学三年级10大易错难题分析

小学数学三年级10大易错难题分析【易错题1】一架飞机上午9时从北京起飞,飞行了4小时20分,下午()时()分到达海口。

【答案】1时20分【易错解析】这里学生容易出错为“13时20分”,这主要是因为没有弄清楚24时记时法和普通记时法的区别。

问题中要填写的时间前面已经有时间词“下午”,因此括号中填写的时间必须用普通记时法表示。

【易错题2】王爷爷用长24米的竹篱笆靠一面墙围成一个正方形养鸡场。

这个养鸡场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答案】24÷3=8(米)8×8=64(平方米)【易错解析】这里学生容易把“靠一面墙”这个条件忽视了,解成24÷4=6(米)6×6=36(平方米),但实际上24米应该是正方形中3条边的和,而不是4条边的和。

【易错题3】合理计算经过的天数(1)小丽学校2015年的寒假从2月3日开始,到2月最后一天结束,寒假一共有( )天。

(2)小林参加军训活动,从8月27日开始,到9月5日结束,军训了()天。

【答案】(1)26天,(2)10天【易错解析】首先要注意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月份是大月还是小月。

然后看是从哪一天开始到哪一天结束。

建议可以用列举天数的方式解答。

本题的具体解答如下:(1)首先确定2月有多少天,因为2015是平年,所以2月有28天,所以从2月3日开始到2月28日结束,一共经过:28-3+1=26(天)(2)首先可以看出题目中的时间是跨月份的,所以计算的时候,应该分两段时间来计算:8月27日到8月31日(因为8月有31天)一共有31-27+1=5(天)、9月1日到9月5日一共有5-1+1=5天。

所以一共军训了10天【易错题4】求经过的时间李叔叔上夜班,他晚上8时30分上班,第二天早上6时下班。

他夜班要工作多长时间?【答案】9小时30分【易错解析】这题考察的是对计时法的应用。

首先要熟练掌握“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之间的转换,其次,对于求这种跨度不是一天的经过时间,建议把时间分两段进行计算。

三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和重点难题

三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和重点难题

一、易错题解析1.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内容简介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主要包括整数、分数和小数的认识与应用、四则运算、长方体的计算、时间和日历的认识、简便计算等内容。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这些内容是新的、抽象的,因此容易出现错误。

2. 容易出错的整数、分数和小数的认识与应用在整数、分数和小数的认识与应用中,学生常常容易混淆负数和正数的概念,以及分数和小数的大小比较。

题目中可能会出现“-3比-4大”或者“0.25和0.5哪个大”的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准确理解负数的概念以及分数和小数的大小关系。

3. 容易出错的四则运算四则运算中加减混淆、乘除不分、运算符号颠倒等情况经常出现。

在教学中需要重点练习加减法的计算技巧,巩固乘除法的运算规则,避免运算符号的混淆和搞混。

4. 容易出错的长方体的计算在长方体的计算中,学生容易把长宽高搞混,并且不会正确使用公式进行计算。

容易出现单位不统一、体积和表面积混淆的情况。

5. 容易出错的时间和日历的认识时间和日历的问题常出现在学生对年、月、日、小时、分钟的表示上,以及闰年、平年和月份天数的计算上。

这要求学生掌握日期的读法和表示方法,正确运用闰年和平年的判断规则。

二、重点难题解析1. 整数、分数和小数的认识与应用难点在于深入理解负数、分数和小数的概念,并能熟练做加减乘除运算。

需要采用具体的例子进行讲解,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2. 四则运算难点在于加减法进位、借位的运算技巧,以及乘法、除法的多步运算。

需要通过多种方法和实际问题进行训练,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 长方体的计算难点在于正确理解长方体的长宽高,掌握计算体积和表面积的公式。

需要通过实物、图片等形象化手段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探索计算方法。

4. 时间和日历的认识难点在于闰年和平年的判断、月份天数的计算,以及小时和分钟的表示。

需要通过生活中的例子进行讲解,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计算能力。

三、教学方法与建议1. 制定详细教学计划对于数学上册的易错题和重点难题,教师需要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明确每个知识点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确保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数学知识。

三年级数学下册易错题和重点难题

三年级数学下册易错题和重点难题

三年级数学下册易错题和重点难题一、易错题1. 位置与方向题目:小明面向东站立,他向左转后,面向()方。

解析:我们知道东的左边是北方。

小明面向东站立,向左转就是逆时针旋转90度,此时他面向北方。

2.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题目:435÷7 = ()……()解析:计算时,先用被除数的百位4除以7,不够除,再用43除以7,商6余1,1和个位的5组成15,15除以7商2余1。

所以435÷7 = 62……1。

3. 两位数乘两位数题目:23×12的积是()位数。

解析:先计算23×12 = 276,276是三位数。

也可以通过估算,23接近20,12接近10,20×10 = 200,而23×12肯定比200大,所以积是三位数。

4. 面积题目: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4厘米,它的面积是()平方厘米,周长是()厘米。

如果把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扩大到原来的3倍,那么它的面积扩大到原来的()倍。

解析:正方形面积 = 边长×边长,所以这个正方形面积是4×4 = 16平方厘米;周长 = 边长×4,即4×4 = 16厘米。

边长扩大到原来的3倍后变为12厘米,新面积是12×12 = 144平方厘米,原来面积是16平方厘米,144÷16 = 9,所以面积扩大到原来的9倍。

5. 年、月、日题目:2020年是()年(填“平”或“闰”),2月有()天,全年有()天。

解析:闰年的判断方法是能被4整除但不能被100整除的年份为闰年,能被400整除的年份也是闰年。

2020÷4 = 505,所以2020年是闰年,闰年2月有29天,全年有366天。

二、重点难题1.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中的余数问题题目:在算式□÷6 = 12……△中,△最大是(),这时□是()。

解析: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要比除数小,除数是6,所以余数△最大是5。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提纲及部分易错题-精品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提纲及部分易错题-精品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提纲及部分易错题一、将整册教材分成五大类别:(一)量的计量。

(二)计算。

(三)图形。

(四)可能性。

(五)解决问题。

二、各个单元的知识点。

第一单元测量1、基本单位换算。

2、填上合适的单位。

3、比一比,然后在○里填上“>”“<”或“=”。

(单位相同直接计算或比较数字大小,单位不同换成相同单位再计算或比较。

)4、不从0刻度开始测量物品,或者断尺量物品,就用终点刻度减起点刻度。

5、有关路程的问题要注意“往返”、“出门后又返回”的情况。

(1)兰兰家距图书馆800米,她出门前往图书馆借书,走了100米后发现忘了带借书证,连忙回家拿借书证再去图书馆。

兰兰这段时间走了多远?(2)小梅家离学校250米,小梅每分钟走50米,如果她步行往返学校,要用多长时间?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列竖式,要牢记,数位要对齐,符号要看清,加法式子里,满10要进1,减法式子里,不够减时向前借1当做10。

1、口算题。

2、竖式计算及验算(需要验算时,一定要写“验算”二字。

)加法可以使用减法验算,减法可以使用加法来验算。

注意列竖式计算203-48= 500-137=这类题目在列竖式计算时的方法。

3、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4、相同的图形代表相同的数,请认真思考后填一填。

△◇+ 8 ◇△0 8 △=()○=()5、(难题)小迷糊计算517加一个数时,不小心把十位的9看成6,算出的结果是582。

正确的结果应该是多少?6、(难题)小迷糊计算287加一个数时,又不小心把这个数末尾的“0”看丢了,算出的结果是294。

正确的结果应该是多少?第三单元四边形※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1、周长的概念及判断。

2、四边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之间的关系。

长正方形周长,及周长公式的反应用。

(已知周长,求长、宽、边长。

三年级数学下册易错题、重点题汇总

三年级数学下册易错题、重点题汇总

三年级数学下册易错题、重点题汇总1、早晨,面对太阳时,你的左面是(东)方,你的后面是(南)方。

改写:在早晨,当你面对太阳时,你的左侧为东方,你的背后为南方。

2、三位数乘两位数,积最少是(4)位数,最多是(5)位数。

改写:当三位数乘以两位数时,积的位数最少为4位,最多为5位。

3、【易错题】□730÷5,要使商是四位数,□里最小填(3),要使商是三位数,□里最大填(5)。

改写:在730÷5的运算中,为了得到一个四位数的商,应该在空格中填入3.而为了得到一个三位数的商,应该在空格中填入5.4、【重点题】一年中有(12)个大月,(12)个小月,平年上半年有(181)天,闰年二月份有(29)天,5月份有(5)个星期零(3)天。

改写:一年中有12个大月和12个小月。

在平年的上半年中,共有181天。

而在闰年的二月份中,则有29天。

5月份共有5个星期零3天。

5、小东1991年2月21日生,到今年2月21日刚好满(29)周岁。

改写:小东出生于1991年2月21日,今年2月21日刚好满29周岁。

6、【重点题】60个月=(5)年(5)日=()分1星期=(168)时改写:60个月等于5年5天,也等于分钟。

1星期等于168小时。

7、【易混题】660的3倍是(1980),990是30的(33)倍。

改写:660的3倍为1980,而990是30的33倍。

8、【难点题】某营业员上午7时30分上班,下午3时20分下班,这天他工作了(7)小时(50)分。

改写:某营业员上午7时30分上班,下午3时20分下班,这一天他共工作了7小时50分钟。

9、小学1月18日开始放寒假,2月12日开学,一共放寒假(26)天。

小红在寒假中每天练写25个毛笔字,她一共写了(650)个毛笔字。

改写:小学从1月18日开始放寒假,2月12日开学,寒假共计26天。

小红在寒假期间每天练25个毛笔字,总共写了650个毛笔字。

10、【重点题】3400平方厘米=(0.34)平方分米;1平方米=7平方分米;300公顷=(3)平方千米;平方米=(5)公顷;2000平方分米=(0.2)平方米。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易错题难题汇总.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易错题难题汇总.

三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班级姓名一、1、32×30积的末尾有()个0,25×20积的末尾有()个0。

2、125×8的末尾有()个0,3、28×50的积的末尾有()个0。

14×50的积的末尾有()个0。

4、470×30的积的末尾有()个0,250×4的积的末尾有()个0。

5、15×80的积的末尾有()个0。

25×40的积的末尾有()个0。

二、1、537÷5的商是()位数。

581÷4的商是()位数,387÷9的商是()位数。

2、486÷6的商的最高位在()位上,商是()位数。

3、288÷3商的最高位在()位,商是()位数。

4、239÷8的商大约是(),57×32的积大约是()。

5、72×33的积是()位数,最高位是()位。

6、65×24的积是()位数,积的个位上是()。

7、在竖式 6 5 中,6与2相乘表示的是()。

×2 8三、1、要使÷2的商中间有0里可以填()或()。

2、在算式8=12……里最大填()。

3、÷8,商的末尾是0里应填()。

4÷8里最小填()里最大填()。

5÷6里最小填()里最大填()。

6、如果675里最大填()里最小填()。

7、要使÷4的商中间有0里可以填()。

8、595÷5的商是(÷5里最小可以填()。

四、1、下午3时和晚上10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分别是()和()。

2、晚上9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15时用普通计时法表示是()。

3、下午4时和晚上11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分别是()和()。

4、下午1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20:30用普通计时法表示为()。

5、21时是晚上()时,下午4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时。

6、上午9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13时用普通计时法表示是()。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提纲及部分易错题【精品】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提纲及部分易错题【精品】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提纲及部分易错题一、将整册教材分成五大类别:(一)量的计量。

(二)计算。

(三)图形。

(四)可能性。

(五)解决问题。

二、各个单元的知识点。

第一单元测量1、基本单位换算。

2、填上合适的单位。

3、比一比,然后在○里填上“>”“<”或“=”。

(单位相同直接计算或比较数字大小,单位不同换成相同单位再计算或比较。

)4、不从0刻度开始测量物品,或者断尺量物品,就用终点刻度减起点刻度。

5、有关路程的问题要注意“往返”、“出门后又返回”的情况。

(1)兰兰家距图书馆800米,她出门前往图书馆借书,走了100米后发现忘了带借书证,连忙回家拿借书证再去图书馆。

兰兰这段时间走了多远?(2)小梅家离学校250米,小梅每分钟走50米,如果她步行往返学校,要用多长时间?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列竖式,要牢记,数位要对齐,符号要看清,加法式子里,满10要进1,减法式子里,不够减时向前借1当做10。

1、口算题。

2、竖式计算及验算(需要验算时,一定要写“验算”二字。

)加法可以使用减法验算,减法可以使用加法来验算。

注意列竖式计算203-48=500-137=这类题目在列竖式计算时的方法。

3、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4、相同的图形代表相同的数,请认真思考后填一填。

△◇+8 ◇△0 8 △=()○=()5、(难题)小迷糊计算517加一个数时,不小心把十位的9看成6,算出的结果是582。

正确的结果应该是多少?6、(难题)小迷糊计算287加一个数时,又不小心把这个数末尾的“0”看丢了,算出的结果是294。

正确的结果应该是多少?第三单元四边形※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1、周长的概念及判断。

2、四边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之间的关系。

长正方形周长,及周长公式的反应用。

(已知周长,求长、宽、边长。

)例题:(1)有一个长方形,它的周长是18厘米,宽是3厘米,长是多少?(2)靠墙建一个鸡舍,要求长8米,宽12米,在最省料的情况下,鸡舍的围栏长多少米?(至少长多少米)(3)用两个边长都是3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减少的是两个边长的长度)(4)把一个铁丝围成的长9厘米,宽7厘米的长方形框架,变成一个正方形框架,这个正方形框架的边长是多少厘米?第四单元有余数除法★在有余数的除法里,余数一定小于除数。

三年级数学期末复习宝典:重难点梳理、易错题

三年级数学期末复习宝典:重难点梳理、易错题

知识点梳理知识点梳理1.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时,要让孩子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及估算方法,学会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复习“千米和吨”时,要让孩子了解千米和吨的含义;建立1千米有多长以及1吨有多重的观念,掌握“1千米=1000米、1吨=1000千克”,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3.复习“解决问题的策略”时,要根据题目中所提供的信息找出数量之间的关系,并进行分步计算解决问题;会用画线段图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4.复习“混合运算”时,要能把两道分步算式合并成一道综合算式,掌握乘加、乘减、除加、除减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掌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5.复习“年、月、日”时,要让学生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学会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掌握24时记时法,初步掌握一些求简单经过时间的方法。

6.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时,要让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面积单位,学会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掌握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并会换算。

7.复习“分数的初步认识(二)”时,要让孩子会用分数表示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解题方法。

8.复习“小数的初步认识”时,要让孩子理解小数的意义,并能正确读、写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掌握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9.复习“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时,要让孩子通过分类整理数据完成统计表,会收集整理较多数据,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解题指导解题指导【问题1】判断:两位数乘两位数,积一定是三位数。

( )【分析与解】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大的两位数是99。

当这两个乘数均为10时,乘积为10×10=100,这时积最小,是三位数。

当这两个乘数均为99时,乘积为99×99=9801,这时积最大,是四位数。

因此,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所以本题错误。

【问题2】小红家和小明家与少年宫在同一条直线上,小红家离少年宫3千米,小明家离少年宫7千米,他们两家可能相距多少千米?【分析与解】小红家和小明家可能在少年宫的同一侧,也可能在少年宫的两侧。

三年级下册数学难点重点题

三年级下册数学难点重点题

三年级下册数学难点重点题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孩子们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三年级下册的数学学习中,有一些难点和重点的题目需要孩子们多加练习和思考。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为大家详细介绍。

一、多位数加减法多位数加减法是三年级下册数学中的一个难点。

对于孩子们来说,多位数加减法的难度主要在于各位数位的进位借位运算,需要掌握好加减法口诀,并且反复练习才能够熟练掌握。

建议通过一些游戏的方式,例如数码游戏,来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逐步提高加减法的计算能力。

二、分数的概念及计算分数的概念及计算也是三年级下册数学中的重点。

许多孩子在学习分数的时候会出现困难,因为分数是一种抽象的数学概念,需要孩子们建立正确的认知和理解分数的概念。

同时,在计算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时,还需要了解分数的化简方法,以及分数与整数的转换等技巧。

建议通过贴近实际生活的例子,例如披萨分成几份等方式,来帮助孩子们理解分数的概念及计算。

三、面积与周长的计算面积与周长的计算也是三年级下册数学中的重点题目。

孩子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公式和计算方法,例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计算方法,以及常见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等。

通过图形的拼凑、剪切等活动,让孩子们深入理解面积和周长的计算方法。

四、时钟与日历的使用时钟与日历的使用是三年级下册数学中的难点。

孩子们需要对12小时制和24小时制等进行区分,同时还需要了解1年365天、闰年366天等概念。

在学习的过程中,建议通过实际生活中的情景模拟,例如时间表和日历的练习,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时钟与日历的使用方法。

总之,三年级下册数学难点重点题目较多,需要孩子们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学习。

家长和教师还需要尽可能为孩子们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支持,让孩子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逐步提高数学能力。

小学三年级(下)数学易错题较难题汇总

小学三年级(下)数学易错题较难题汇总

复习建议:1)看本学期我们完成的练习纸和作业本,原来的错题现在弄懂了吗?2)根据查漏补缺的情况,说一说在答题时,要提醒自己注意什么?3)再根据查漏补缺的情况,找相应的练习进行自主练习4)最后,说一说你准备怎样做完成“卷子”后的检查?实战演练:一、填空1、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5厘米,它的面积是( 40 )平方厘米;在这个长方形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是( 25 )平方厘米,剩下的长方形的面积是( 15 )平方厘米。

2、今年全年有( 366 )天,第一季度是( 91 )天。

从今往后,第一个闰年是( 2016 )年。

3、□73÷5,要使商是三位数,□里最小填( 5 ),要使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填( 4 )。

4、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长10厘米,宽5厘米,如果拼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 100 )平方厘米,周长是( 40 )厘米。

如果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100 )平方厘米,周长是( 50)厘米。

人教版三年级下数学易错题、较难题汇总(像类似这样的拼一拼、剪一剪等题目,要记得动手按要求画一画。

)二、选择1、小明家的客厅和小芳家的客厅一样大,小明家客厅用了126块地砖,小芳家则铺了140块地砖,那么(A)A、小明家用的地砖大B、小芳家用的地砖大C、一样大D、说不清2、小明家客厅用了126块地砖,小芳家则铺了140块地砖,那么(D)A、小明家的客厅大B、小芳的客厅大C、一样大D、说不清(说明:因为两家用的地砖每块大小不知道是不是一样大的,所以不能判断。

)3、第一小组的学生称体重,最重的45千克,最轻的23千克,下面哪个数量有可能是这组学生的平均体重?(B)(说明:平均体重在45和23之间。

)A、45千克B、32千克C、23千克4、25×40积的末尾有(A)个0 。

A、3B、2C、1(说明:25×4=100,别忘了原来因数末尾的0。

)5、周长是80米的正方形花坛,它的面积是(C)平方米A、320B、6400C、400(说明:要注意审题,这里的80是周长,所以要先求出边长:80÷4=20,再用边长×边长=面积,算出。

干货!三年级数学复习宝典→重点、难点、易错题汇总

干货!三年级数学复习宝典→重点、难点、易错题汇总

01:理解混合运算(同级、两级运算)的意义以及掌握运算顺序,掌握带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以及其应用,学会用分步列式或者综合列式解决实际问题。

:学会从相对的位置观察物体,从不同位置观察两个物体的相互关系。

混合运: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提高运用乘除法知有103:知道三年级四个班共有207人;方法一:先求三班、四班的人数,再求四班的人数。

方法二:先求一二三班的总人数,再求四班的人数。

方法二:理解小括号的意义:207-(103+49)=55(人)此类题型,关键是理解清楚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知道总量与分量的关系:“总量-分量=分量”;如在这道题目中总量为“三年级四个班总人数”,分量为“三年2.爸爸每月工资950元,妈妈每月工资720元。

一家三口每月生活要支出840元。

(2)妈妈想买一台价值1600元的电冰箱,两个月的节余够吗?(先估一估,再算一02三年级数学难点:用画图来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解决起点为0和非0的有关里程表的实际问:运用计算图形周长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一个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结合实际里程图综合:正确转换12时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能解决生活实际中有关于经过时间的:掌握小数的进位加法、退位减法的竖式计算。

难点题型分析1.李叔叔家6—10月的电表读数如下:(单位:千瓦时)李叔叔5月底的电表读数为99,他家6至8月的用电总量是多少?知道生活中电表的度数是累加的,因此每月用电总量=本月用电总量-上月用电总量。

题目要求6至8月的用电总量,方法一:直接用“8月底的电表读数-5月底读数”,求出6至8月的用电总量;方法二:也可以先求出6、7、8三个月的用电量,再方法一:8月底读数-5月底读数=6至8月的用电总量题目以表格出示数据,解题关键在于读懂表格,知道每月电表不会归零,再利用“每月用电总量=本月用电总量-上月用电总量”的数量关系求解即可。

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难点重点易错题

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难点重点易错题

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难点重点易错题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难点重点易错题作为小学的重要学科之一,数学在小学三年级下册的学习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三年级下册的数学学习中,有一些知识点是难点,也有一些题目是容易出错的。

本文将对三年级下册数学学习中的难点知识、重点内容以及易错题目进行总结,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这门学科。

【难点知识】1. 时钟读数时钟读数是小学三年级数学中的一个难点,需要孩子们掌握数字的概念和数字的排列组合方法。

孩子们需要掌握钟面上每一个数字的位置和每一个刻度的含义,从而准确地读出每一个时间。

这需要孩子们在练习中多花时间,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场景练习。

2. 分数的概念分数的概念对于很多孩子来说也是一个比较难以理解的点。

孩子们需要掌握分数与整数的概念区别和联系,学会将分数化成最简分数的形式。

相对于其他数学内容来说,分数的练习需要孩子们更多地理解和掌握。

3. 算式转化算式转化是三年级下册数学中的另一个难点,需要孩子们掌握加减法的转化和乘除法的转化。

孩子们需要学会将一个运算式子转化成另一种形式求解,需要掌握基本的结合律、分配律和交换律等数学规则。

【重点内容】1. 三位数的读法在三年级下册数学学习中,孩子们需要掌握三位数的读法,并学会将大数分解成小的三位数相加或相减的形式。

这是后续数学学习的基础。

2. 量的单位在三年级下册数学学习中,孩子们需要掌握长度、质量、时间等量的单位。

孩子们需要知道不同单位之间的互换关系,掌握单位换算的方法,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场景进行练习。

3. 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孩子们需要掌握三年级下册出现的各种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概念,理解不同形状的基本特征,掌握测量各种图形的面积和周长的方法。

【易错题目】1. 时钟读数时钟读数是一个容易出错的点,容易把时间的小时数和分钟数搞混,特别是时间比较密集的情况下。

孩子们需要在平时多进行时钟读数的练习。

2. 带余数的算术孩子们容易在带余数的算术练习中出错,特别是四则运算的过程中。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提纲及易错题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提纲及易错题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提纲及部分易错题一、将整册教材分成五大类别:(一)量的计量。

(二)计算。

(三)图形。

(四)可能性。

(五)解决问题。

二、各个单元的知识点。

第一单元测量1、基本单位换算。

2、填上合适的单位。

3、比一比,然后在○里填上“>”“<”或“=”。

(单位相同直接计算或比较数字大小,单位不同换成相同单位再计算或比较。

)4、不从0刻度开始测量物品,或者断尺量物品,就用终点刻度减起点刻度。

5、有关路程的问题要注意“往返”、“出门后又返回”的情况。

(1)兰兰家距图书馆800米,她出门前往图书馆借书,走了100米后发现忘了带借书证,连忙回家拿借书证再去图书馆。

兰兰这段时间走了多远?(2)小梅家离学校250米,小梅每分钟走50米,如果她步行往返学校,要用多长时间?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列竖式,要牢记,数位要对齐,符号要看清,加法式子里,满10要进1,减法式子里,不够减时向前借1当做10。

1、口算题。

2、竖式计算及验算(需要验算时,一定要写“验算”二字。

)加法可以使用减法验算,减法可以使用加法验算。

注意列竖式计算203-48= 500-137=这类题目在列竖式计算时的方法。

3、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4、相同的图形代表相同的数,请认真思考后填一填。

△◇+ 8 ◇△0 8 △=()○=()5、(难题)小迷糊计算517加一个数时,不小心把十位的9看成6,算出的结果是582。

正确的结果应该是多少?6、(难题)小迷糊计算287加一个数时,又不小心把这个数末尾的“0”看丢了,算出的结果是294。

正确的结果应该是多少?第三单元四边形※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1、周长的概念及判断。

2、四边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之间的关系。

长正方形周长,及周长公式的反应用。

(已知周长,求长、宽、边长。

)例题:(1)有一个长方形,它的周长是18厘米,宽是3厘米,长是多少?(2)靠墙建一个鸡舍,要求长8米,宽12米,在最省料的情况下,鸡舍的围栏长多少米?(至少长多少米)(3)用两个边长都是3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减少的是两个边长的长度)(4)把一个铁丝围成的长9厘米,宽7厘米的长方形框架,变成一个正方形框架,这个正方形框架的边长是多少厘米?第四单元有余数除法★在有余数的除法里,余数一定小于除数。

小学数学三年级期末易错重点题解题思路汇总(附答案)考试不出错

小学数学三年级期末易错重点题解题思路汇总(附答案)考试不出错

小学数学三年级期末易错重点题解题思路汇总(附答案),给孩子练一练,考试不出错!【易错重点题1】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1)□29×4,要使积是四位数,□可以填的数有()。

(2)336×□,要使积是三位数,□可以填的数有()。

【思路点拨】第一题要使积是四位数,首先考虑□29的百位乘4进位,那么□里可以填3、4、5、6、7、8、9;考虑到积的十位可能会有进位,试着填2,29×4超过了一百,向百位进1,2×4+1=9,是900多,不是四位数。

所以,只能填3~9。

第二题要使积是三位数,首先考虑336的百位上的3乘□里的数不进位,那么可以填1、2、3,但还要考虑进位的情况,假如□里填3,36×3超过100,向百位进一,百位就是3×3+1=10,百位满十又向千位进一,这样就成了四位数,所以,只能填1、2。

【易错重点题2】在下面的乘法竖式中,每个字母代表一个数字,不同的字母代表不同的数字,请问A、B、C各表示什么数字?A B C× 72 9 9 6【思路点拨】这道题解答的突破口是个位,积的个位是6,只有(8)×7=56,写6向十位进5,所以C=8;十位只有(2)×7+5=19,写9向百位进1,所以B=2;百位(4)×7+1=29,所以A=4。

即4 2 8× 72 9 9 6当然,如果现在学习了除法,也可以直接用2996÷7=428。

【易错重点题3】计算:148×9【思路点拨】我们可以用笔算的方法来计算出结果,但第二个因数是9,148×9表示9个148,我们可以看成是10个148减去1个148,计算起来会更方便。

148×9=148×10-148=1480-148=1332【易错重点题4】小红在写一个末尾是0的三位数的时候,不小心把末尾的0漏写了,原来的数比现在的数大621,你知道原来的数是多少吗?【思路点拨】我们可以将这个末尾有0的三位数看成AB0,那么把末尾的0漏掉后就是AB,根据原来的数比现在的数大621,可以列竖式:A B 0- A B6 2 1首先得出B就是9,那么,十位上的B也是9,被个位借掉1后还剩8,8-(6)=2,说明A=6,那么这个三位数就是690。

三年级易错题60道数学题

三年级易错题60道数学题

三年级易错题60道数学题一、计算类1. 计算:公式错误做法:有的同学可能会直接计算公式。

解析:正确的计算方法是公式。

2. 计算:公式错误做法:可能会得出公式,忘记余数不能大于除数。

解析:公式,用乘法口诀三八二十四,公式,再把6落下来,公式,所以结果是32。

3. 计算:公式错误做法:先算加法公式,再除以5得到40。

解析:根据四则运算顺序,先算除法公式,再算加法公式。

二、单位换算类4. 3米5分米=()分米错误做法:可能会写成350分米,没有正确掌握米和分米的换算关系。

解析:因为1米 = 10分米,3米就是30分米,再加上5分米,所以3米5分米 = 35分米。

5. 5千克=( )克错误做法:可能写成50克,混淆了千克和克的换算关系。

解析:因为1千克 = 1000克,所以5千克 = 5×1000 = 5000克。

6. 36个月=( )年错误做法:可能写成3.6年,没有理解年和月的整数换算关系。

解析:1年有12个月,公式年。

三、几何图形类7.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5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错误做法:可能只计算了长+宽,得到13厘米。

解析:长方形的周长=(长 + 宽)×2,所以周长=(8 + 5)×2=13×2 = 26厘米。

8.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6分米,它的面积是多少?错误做法:可能会算成周长的公式,得到24分米。

解析:正方形的面积 = 边长×边长,所以面积 = 6×6 = 36平方分米。

9. 一个三角形的底是9厘米,高是4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错误做法:可能忘记除以2,直接用9×4 = 36平方厘米。

解析: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所以面积 = 9×4÷2 = 18平方厘米。

四、时间类10. 小明早上7:30到校,11:30放学,下午1:30到校,4:00放学,他一天在校多长时间?错误做法:可能计算上午时间为4小时,下午时间为2.5小时,然后相加出错。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知识点重点难点归纳以及题目训练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知识点重点难点归纳以及题目训练
巧记口诀:
一三五七八十月 三十一天永不差 四六九月三十整 二月二八或二九
1999 ÷ 4=499 …… 3 2000÷4=500 1998 ÷ 4=499 …… 2 1996÷4=499 1997 ÷ 4=499 …… 1 1992÷4=498 1995 ÷ 4=498 …… 3 1988÷4=497 1994 ÷ 4=498 …… 2 1984÷4=496 1993 ÷ 4=498 …… 1 …… …… 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
电脑屋
气象馆 展 厅 环保屋 天文馆 生物馆
大门
航模馆
第二单元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 只要是平均分就用(除法)计算。 2. 注意:① 71÷8,把71看成72,用口诀估算。 ② 378÷5,把378看成400更接近准确数。 ③ 应用题中如果有大约等字,一般是要求估算的。 3、被除数末尾有几个0,商的末尾不一定就有几个0。 (如:30÷5 = 6) 4、笔算除法: (1) 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2)除法验算:→用乘法 ① 没有余数:商×除数=被除数;② 有余数:商×除数+ 余数=被除数 → 验算时别忘了加余数。 (3)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0不能做除数, 如:0÷( )=0括号里只有( 0 )不能填。
12分=( 720 )秒 144时=( 6 )日 1时20分= ( 80 )分 60分=(1 )时 5年=(60 )月 48个月=( 4 )年 12日=( 288 )时 1星期=( 168 )时
一年有 12 个月一个月有31或30、28 天 有31天的月份叫大月 有30天或28 天的月份叫小月 一日有24小时
看谁最认真!
横式:
23×34= 23 ×34 92 69 78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点梳理
1.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时,要让孩子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及估算方法,学
会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复习“千米和吨”时,要让孩子了解千米和吨的含义;建立1千米有多长以及1吨有多重的观念,掌握“1千米=1000米、1吨=1000千克”,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3.复习“解决问题的策略”时,要根据题目中所提供的信息找出数量之间的关系,并进行
分步计算解决问题;会用画线段图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4.复习“混合运算”时,要能把两道分步算式合并成一道综合算式,掌握乘加、乘减、除加、除减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掌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5.复习“年、月、日”时,要让学生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学会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掌握24时记时法,初步掌握一些求简单经过时间的方法。

6.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时,要让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面积单位,学会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掌握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并会换算。

7.复习“分数的初步认识(二)”时,要让孩子会用分数表示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解题方法。

8.复习“小数的初步认识”时,要让孩子理解小数的意义,并能正确读、写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掌握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9.复习“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时,要让孩子通过分类整理数据完成统计表,会收集整理较多数据,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解题指导
【问题1】判断:两位数乘两位数,积一定是三位数。

()
【分析与解】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大的两位数是99。

当这两个乘数均为10时,乘积为10×10=100,这时积最小,是三位数。

当这两个乘数均为99时,乘积为99×99=9801,这时积最大,是四位数。

因此,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所以本题错误。

【问题2】小红家和小明家与少年宫在同一条直线上,小红家离少年宫3千米,小明家离少年宫7千米,他们两家可能相距多少千米?
【分析与解】小红家和小明家可能在少年宫的同一侧,也可能在少年宫的两侧。

当两家在少年宫的同一侧时,两家距离7-3=4(千米)。

当两家分别在少年宫的两侧时,两家距离为7+3=10(千米)
【问题3】三(1)班原有图书150本,是新增加的图书本数的3倍。

三(1)班现在共有多少本图书?
【分析与解】要求现在共有图书多少本,需要先求出新增加图书的本数。

根据“原有图书本数是新增加图书本数的3倍”可知,新增加图书的本数为150÷3=50(本)。

因此,现在共有图书150+50=200(本)。

【问题4】把15+50=65与65÷5=13合并成一道综合算式是()。

【分析与解】把两道算式合并成一道综合算式,要弄清运算的顺序,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这里要先算15+50的和,再算65÷5的商,为了先算15+50,必须加上小括号。

因此,这两道算式合并成一道综合算式是(15+50)÷5。

【问题5】小明的爸爸年2月26日出差,3月5日回到家,小明的爸爸出差了多少天?【分析与解】这里我们首先要判断年是平年还是闰年,然后再分段计算出差的天数。

年是闰年,因此年2月有29天。

从2月26日至2月29日有29-26+1=4(天),3月1日到3月5日有5天。

因此小明的爸爸出差的天数是4+5=9(天)。

【问题6】一个房间长4米,宽3米,如果用边长2分米的正方形地砖铺该房间的地面,一共需要多少块这样的地砖?
【分析与解】在求铺地所需地砖的块数时,我们可以先分别求出房间地面的面积和每一块地砖的面积,再用地面的面积除以每块地砖的面积。

在计算的过程中要注意统一单位。

4×3=12(平方米)
12平方米=1200平方分米
2×2=4(平方分米)
1200÷4=300(块)
答:一共需要300块这样的地砖。

【问题7】一本故事书有48页,小明前3天看了全书的,他第四天应从哪一页看起?
【分析与解】要求第四天从第几页看起,需要知道前3天看了多少页。

把48页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48÷4=12(页),前3天看的是这样的3份,即12×3=36(页)。

因此第四天应从第36+1=37(页)看起。

【问题8】妈妈买苹果用去9.5元,买香蕉用去的钱比买苹果用去的钱少3.8元,妈妈买水果一共用去多少元?
【分析与解】解答本题首先要弄清需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根据“买苹果用9.5元”和“买香蕉用去的钱比买苹果用去的钱少3.8元”可以求出买香蕉用去的钱数,再求出买水果一共用去多少元。

9.5-3.8=5.7(元)
9.5+5.7=15.2(元)
答:妈妈买水果一共用去15.2元。

【问题9】一根绳子长10.6米,第一次剪去4.2米,第二次剪去5.4米,剪去两次后,这根绳子短了多少米?
【分析与解】解答本题首先要弄清题目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本题要求的是这根绳子比原来短的米数,所以只需要将两次剪去的米数加起来就可以,不能把剩下的长度当作短的米数。

4.2+
5.4=9.6(米)
答:这根绳子短了9.6米。

【问题1】订一份《城市晚报》每月18元,订一份《电视节目报》每个季度18元。

订一份《城市晚报》全年多少元?订一份《电视节目报》全年多少元?
【分析与解】解答本题时要弄清按月订和按季度订的区别。

订一份《城市晚报》每月18元,一年有12个月,所以订全年需18×12=216(元)。

订一份《电视节目报》每个季度18元,一年有4个季度,所以订全年需要18×4=72(元)。

【问题2】用两个边长2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
【分析与解】我们可以画出图形来帮助理解,如图,当这两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时,所得长方形的长为2+2=4(厘米),宽为2厘米。

因此,长方形的周长为(4+2)×2=12(厘米),面积为4×2=8(平方厘米)。

【问题3】1小时的1/3是多少分钟?1小时的5/6是多少分钟?
【分析与解】1小时=60分,1小时的1/3就是将1小时(即60分钟)平均分成3份,求其中1份表示的时间。

因此,1小时1/3是60÷3=20(分钟)。

同样道理,1小时的5/6是60÷6×5=50(分钟)。

【问题4】黑兔有38只,白兔的只数是黑兔的3倍。

黑兔和白兔一共有多少只?
【分析与解】可以画线段图来帮助理解,如图,可以将黑兔只数看作1份,白兔就有这样的3份。

为了求出黑兔和白兔的总只数,可以先求出白兔的只数,然后再求出两种兔子的总只数。

白兔:38×3=114(只)
总只数:38+114=152(只)
答:黑兔和白兔一共有152只。

【问题5】用3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每个正方形的面积是长方形面积的几分之几,每个正方形的周长是长方形周长的几分之几?
【分析与解】如图,将3个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后,也可以反过来看作将一个长方形平均分为三个小正方形。

因此,每个正方形的面积是长方形面积的
1/3。

每个小正方形的周长是1×4=4(厘米),拼成的大长方形的周长是(3+1)×2=8(厘米),因此,每个正方形的周长是长方形周长的4÷8=4/8。

【问题6】王大妈用篱笆靠墙围一块长12米、宽8米的长方形菜地,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至少要用篱笆多少米?
【分析与解】这是一块长方形菜地,它的面积是12×8=96(平方米)。

为了使所用篱笆最少,我们应将12米的长边靠着墙,这时所需篱笆长为8×2+12=28(米)。

【问题7】在一块长75厘米,宽54厘米的长方形木板上锯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求这个正方形的面积。

【分析与解】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弄清楚锯下的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为了使这个正方形尽可能大,边长最大就是原来长方形的宽,即54厘米。

因此,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54×54=2916(平方厘米)。

【问题8】一辆洒水车每分钟行驶70米,洒水宽度是9米。

洒水车行驶5分钟,洒水的面积一共有多少平方米?
【分析与解】洒水车洒水的形状可以看作一个长方形,每分钟洒水所形成的长方形的长为70米,宽为9米,洒水的面积是70×9=630(平方米)。

因此,洒水车行驶5分钟洒水的面积一共有630×5=3150(平方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