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25.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合集下载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说课稿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说课稿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是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5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文资料,生动地展现了我国在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取得的伟大成就,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

教材内容紧密联系现实,旨在让学生深刻理解改革开放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时代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我国现代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他们可能缺乏深入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生动的事例和数据为学生提供直观的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理解和把握改革开放给我国带来的巨大变革。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掌握相关的历史事实和数据。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深刻理解改革开放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时代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的变化及取得的成就。

2.教学难点:如何使学生深刻理解改革开放的重要性,以及这些变化背后的原因。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史料分析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文资料、历史视频等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幅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变化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这些变化背后的原因,以及我国政府采取的措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八单元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课件(共34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八单元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课件(共34张PPT)

20世纪二三十年代
表现
再度受挫、凋谢萎缩
阅读教材第二目第三段大字,概括一战后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受挫、凋谢萎缩的原因? 原因
一战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 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国民党发动内战和官僚资本主义压迫
国民党官僚资本同国家政权结合紧密,使国家
政权为自己服务。
蒋介石
宋子文
孔祥熙
陈立夫陈果夫
互动探究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⑦
①②
③⑤⑥
一战后
再度受挫 凋谢萎缩
⑥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⑦洋务运动的推动
(参考:国家要独立,民族要独立;要扫除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 主义的障碍等)
互动探究 二、社会生活的变化
美国人富尔顿发明的轮船
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的火车
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发明的火车、轮船、电车、汽车、飞机等新式交通工 具相继传入中国,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促进了商品的流通。
表现
一战期间列强忙于欧洲战事, 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表现
荣宗敬
1915年巴拿马世博会中国馆全景
中国共有10万件展品漂洋过海,所 获奖项计1211枚。茅台酒、张裕葡萄酒、钦
州坭兴陶山水花鸟瓶 、张小泉剪刀、徽墨(胡 开文地球墨)、汪裕泰红茶 等等
荣德生
1926年,中国"红三角"牌纯碱入万国博览会,获金质奖章。
“状元实业家”张謇
张謇(1853年-1926年),江苏 南通人,清末状元,中国近代实业 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 家、政治家、教育家,主张“实业 救国”。中国棉纺织领域早期的开 拓者,上海海洋大学创始人。 1894年,考取状元。同年七月,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清军战败,边 疆紧急,张謇曾上疏痛劾李鸿章奉 行妥协政策。张謇目睹国事日非, 京官疆吏不足为谋,虽科举成名, 却不愿以此求官,而另走兴办实业 和教育的新路。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八单元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共27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八单元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共27张PPT)
商人可以传达生意信息 记者可以进行新闻报道 老百姓与亲友联系 方便了人们的交流
小知识 — 电话的发展
2、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变化 ①强令男子剪掉辫子 溥仪剪辫装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以后,孙中山通令全国各地男子掀起剪辫子
②劝禁格的跪拜礼,代之以简单的鞠躬、握手礼。 取消“老爷”“大人”的称谓,代之以“先生”
京张铁路青龙桥车 站詹天佑铜像
新授 通 讯 工 具 近代以前,人们怎么交流信息呢?
新授 早 期 电 报 机
最早是有线电报,主 要用于官商通报,后来又 出现了无线电报,主要是 用于军事目的。
早期的手摇电话机, 摇动的是一台小直流发 动机。主要供个别达官 贵人和外国人使用。
通讯工具:电报、电话 作用:
趣事一二
电灯在上海出现时,有人不知电 灯发光原理,以为与炭火、柴火无异, 伸出长长的烟杆在电灯上点烟。
中国最早的火车只有车厢,没 有车头,只好用马或者骡子拉着 车厢在铁轨上行走。
⑤新式风俗
西餐
西式蛋糕
洋酒
文明结婚
3、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 沿海地区的变化大于内陆地区的变化; 东南各省的变化大于西北各省的变化; 大中城市的变化大于广大乡镇的变化; 受过教育和教育程度较高的民众变化大于没有受过教育或教育程度较低 的民众变化。
总体来看,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呈现出新旧并呈、 多元发展的特征。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产生时间: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2)实业救国:状元实业家张謇动放弃高官 厚禄,毅然回到家乡创办大生纱厂。 (3)曲折发展:辛亥革命后,掀起了发展实 业的热潮;
“短暂的春天”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的良 机,出现了“短暂的春天’;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资本主 义发展再度受挫。随着国民党官僚资本的建立和扩张,内 忧外患的危机,严重阻碍着民族工业的正常发展。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课件(共36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课件(共36张PPT)
——摘编自杜博奇《荣氏百年:中国商业第一家族》
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
荣氏企业又面临了哪些危机?
相关史事 九一八事变后,北方面粉市场被日本侵占,日 本的棉纱也在华大量倾销,荣氏企业陷入困境。当 它历经艰险渡过难关后不久,又遭到日本侵华战火 的洗劫,企业遭受重创,荣宗敬忧愤而死。抗战胜 利后,荣氏企业虽然有所恢复,但国民党发动的内 战再次使它陷入生存危机。
旗袍在全国的迅速流行说明了什么?
上海南京路上的行人
民国之后,新式称呼逐渐取代旧称呼,说明 人们在寻求什么样的人际关系?
旧称呼
新称呼
老爷
奴才
先生
先生
大人
草民
同志
同志
自由平等的新风尚
(二)交通通信事业的发展
读图 1865年,英商在北京铺设铁 路。 1876年,英商又铺设上海至 吴淞口的铁路。 …… 1881年,中国自办的唐胥铁 路建成通车。 …… 至1926年,全国共有铁路约 1.3万千米。
1899年5月,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建成投产
张謇在江苏南通创办的大生纱厂
艰难起步
大生纱厂部分年度资本与盈利情况表
年度
资本(两) 纯益(两)
1900 1902 1904 1906
500,000 580,000 1,130,000 1,802,,204
化粗为精,化少为多,化贱为贵,……但 能于工艺一端,蒸蒸日上,何至有忧贫之事哉! 此则养民之大经,富国之妙术,不仅为御侮计, 而御侮自在其中矣。
——张謇《代鄂督条陈立国自强疏》
张謇为什么认为办实业可以救国?
1895.10起 开始招商筹资
1896.1
定名、选址、购地
1896.8 1896.12 1897.1起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精品课件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精品课件

读书不知要领,劳而无功。 ——张之洞
车 的 反
中)妇女及小孩竟居其大 半”“先闻摇铃之声”“又 继以汽笛数声,而即闻作响 声者,车即由渐而快驶矣。
应 坐车者面带喜色,旁观者亦
皆喝彩,注目凝视。”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趣事一二
电灯在上海出现时,有人不知电 灯发光原理,以为与炭火、柴火无 异,伸出长长的烟杆在电灯上点烟。
中国最早的火车只有车厢, 没有车头,只好用马或者骡子 拉着车厢在铁轨上行走。
C.②③④
D.①③④
课堂练习
4.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采取一些
措施来改变落后的习俗,下列说法
不正确的是( ) A.禁止缠足
C
B.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
C.取消“先生”“君”之类的称谓
D.强令男子剪掉辫子
课堂练习
5、见下图中的服装款式,你会想 到下列哪一重要的历史人物( )
A.康有为
B B.孙中山
C.陈独秀 D.李大钊
本课小结
产生: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黄金时代:时期:一战期间
原因:内因、外因
受挫: 一战后,再度受挫
特点:总体落后;发展不平衡
社会生 交通、通信的发展 活变化 生活方式、习俗的变化
课后活动
1、毛泽东说: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 讲到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你知道哪些张 之洞、张謇创办近代民族工业的故事?
唐代女子高髻发式 民国女子一字式前刘海短发
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
(2)易服饰
马褂 清官服
西装 中山装
相关史事

清国Biblioteka 朝旗旗袍

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
(3)禁缠足
现 代 的 “ 三 寸 金 莲 ”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设计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设计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设计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一. 教材分析本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是八年级上册历史教学的一部分,主要讲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图片,展示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内容涉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农民收入的增长、城市居民生活的改善、交通通讯的发展、教育科技的进步等各个方面。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改革开放的背景和意义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的认识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拓宽视野,加深理解。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实例和图片,直观地感受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的主要变化,掌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等相关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分析实例,提高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的主要变化。

2.教学难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具体内容和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播放视频,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教学法:分析典型实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3.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历史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图片资料:收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图片,包括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等。

2.视频资料:准备相关教学视频,用于展示和讲解。

3.PPT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PPT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展示一张改革开放初期的农村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张图片反映了改革开放初期农村的什么情况?随后,教师简要介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引出本课主题。

人教版初中历史知识点解读-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人教版初中历史知识点解读-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一、重难点分析1. 教学重点:社会生活的变化从晚清到民国,在政权更替和外来文化冲击的影响下,中国社会生活各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尤其是辛亥革命后,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民主共和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在社会上,体现自由平等、文明进步新风尚的社会习俗推广开来,与旧制度相伴随的陈规陋习随之被改造或废除。

随着西方物质文明和文化习俗的传入,中国社会在交通、饮食、服饰、婚丧以及休闲娱乐等方面,日益进步和开放。

但是,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很不平衡,呈现出新旧并呈、多元发展的特征。

2. 教学难点: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9 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此后一直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曲折发展。

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原因,主要是受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势力的阻碍以及官僚资本主义的摧残。

在曲折发展的状况下,民族工业呈现出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差、结构畸形、分布不平衡等特点。

民族工业的这种特点,使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弱小,因此同时具有革命性和软弱性、妥协性的特点。

二、问题解答1.问题思考你能以荣氏企业为例,说说近代民族工业兴衰的社会原因吗?西方列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为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再度受挫。

抗日战争时期,民族工业受到摧残。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发动内战,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使中国民族工业陷入绝境。

2.课后活动(1)毛泽东说: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讲到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

你知道哪些张之洞、张謇创办近代民族工业的故事?张之洞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创办了一系列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

如汉阳铁厂就是他主持创办的著名企业,在当时影响极大。

张謇为晚清状元。

他主张“实业救国”,创办了著名的大生纱厂,后来又建成了广生油厂、资生铁厂、通海垦牧公司等许多企业,形成一个初具规模的大生资本集团。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八单元《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共47张PPT)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八单元《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共47张PPT)

顺应潮流,文明开化
角色体验:
趣谈张謇生活之见张之洞 趣谈张謇生活之见孙中山 趣谈张謇生活之交通 趣谈张謇生活之通讯
通讯方式的变化
烽 火 台
• (电报)经营十余年,布满各省。瞬息万里,官商称便。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李鸿章奏稿》1892年
顺应潮流,文明开化
角色体验:
趣谈张謇生活之见张之洞 趣谈张謇生活之见孙中山 趣谈张謇生活之交通 趣谈张謇生活之通讯 趣谈张謇生活之饮食
社会习俗的变化
剪辫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以后,孙中山通令全国各地男子掀起剪辫 运动。













社会习俗的变化
清朝曾多次下令 禁止缠足,中华民国 建立后,孙中山发布 “劝禁缠足文”。
废缠足
社会习俗的变化
易服
长袍马褂
西装
中山装
社会习俗的变化 清 朝 旗 袍
易服
顺应潮流,文明开化
自主学习教材122—123,回答下列问题:
面对这一切,张謇 无能为力
1895年,中国战败并被迫同日本签订《马关条
约》,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
痛心疾首的张謇在日记中写道:
“和约十款,几罄(qìng, 尽的意思)中国之膏血, 国体之得失无论矣。”
愿成一分一毫有用 之事,不愿居八命九命 可耻之官!
张謇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
辞官!
第八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陆游
• (电报)经营十余年,布满各省。瞬息万里,官商称便。

——《李鸿章奏稿》1892年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教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教案

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❶教学分析➷重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短暂的春天”、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难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和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一曲中国梦把我们带回了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难忘岁月。

当鸦片战争开启中国近代史后,中华儿女就有一个梦想,一个民族复兴的梦想。

总书记在参观《民族复兴》展览时强调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

”实现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振兴民族工业、改善人民生活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所在。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去感受一下,近代以来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二、导学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1.教师讲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是指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的民办资本主义机器工业。

(展示课件)2.教师引导: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说一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阶段。

学生回答: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

主要的发展阶段有:甲午战争后、辛亥革命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国民党时期。

3.教师出示:《张謇》《大生纱厂》提问:张謇原来的人生目标是金榜题名,后来为什么又转向办实业,创办大生纱厂?学生回答:甲午中日战争后,外国在纷纷在华开办工厂,实业家张謇积极发展本国工商业,以抵制列强对中国的剥削,以挽回中国的利益。

4.教师引导: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找出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出现“短暂的春天”的原因有哪些?(展示课件)学生回答:①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主义,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除了障碍;②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③各种实业团体和个人、海外华侨纷纷投资创业;④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5.教师提问: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战后继续发展,但到了20世纪30、40年代却为什么陷入了萧条?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总结:这一时期民族工业除了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外,还遭到官僚资本主义的摧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共39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共39张PPT)
侯德榜(1890-1974) 福建闽侯人,著名科 学家,杰出化学家, 侯氏制碱法的创始人。
周学熙(1866-1947)安徽人,我国清末民初杰出的民族 资本家,曾任北洋政府财政总长等职。创办了华新纺织公 司等企业。在当时,他与张謇齐名,时称“南张北周”。
范旭东
化学工业先驱范旭东, 创办久大精盐公司生产 我国的第一批精盐,创 办永利制碱公司打破了 外国公司垄断;创办永 利化工公司开始生产合 成氨。
正是在洋务派主持下,中国拥有了第一批机器生产的兵工厂、 造船厂、纺织厂、钢铁……在“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的 企业里,一些地主、官僚、商人逐渐向资产阶级转化。
-----《从洋务、维新到资产阶级革命》
3、标志: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上海发 昌机器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广 东继昌隆缫丝厂的创办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表现:(1)开办工厂和投资数额增长迅速; (2)轻工业发展显著 ,特别是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最快; (3)布局改变,重工业起步发展; (4)涌现出一批著名的实业家。
荣宗敬、荣德生
荣宗敬、荣德生兄弟,江苏无锡人,中国 近代著名实业家。1901年,二人创办无锡 保兴(茂新)面粉厂,1912年,合资在上 海创办福新面粉厂,1919年发展到福新16厂。1915年创办的申新纱厂,1919年发 展到申新1-3厂。逐步成为名震工商业界 的“面粉大王”和“棉纱大王”。成为民 族资本主义的杰出代表。
师范为教育之母……欲普及教育而不求师,则无导。
今求国之强,当先教育,先养成能办适当教育之人才……
通州民立师范学校是我国第一所独 立设置的师范学校
一战结束后,外资企业卷土重来,导 致棉花价格暴涨,张謇的纱厂破产。 1926年7月张謇黯然离世,享年73岁。 他的陪葬品是:一顶礼帽、一副眼镜 、一把折扇,还有一对金属的小盒子 ,分别装着一粒牙齿,一束胎发。

最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精品教学课件

最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精品教学课件
沿江多, 内地少
纺织业 面粉业
小组合作讨论、归纳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特点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起步的时间
国家
时间
英国
1760年左右
美国、法国 1800年左右
①德虽国然有了长足18的30年发左展右,但总的来
说还比较落后。
1919我国轻重工业比重图
②主要集中 在轻工业部 门、重工业 基础极为薄 弱。
③地区分布不平衡,主要集中 在上海、武汉等沿海沿江的大 城市。
⑤新式风俗
西餐
西式蛋糕
洋 酒
文明结婚
集体婚礼
公园、咖啡馆也在大都市风行一时
在时装、烫发流行之际,旗袍、中山装等具有民族风情的服装也受人青睐
3.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
不平衡
沿海地区的变化大于内陆地区的变化;
东南各省的变化大于西北各省的变化;
大中城市的变化大于广大乡镇的变化;
受过教育和教育程度较高的民众变化大于没有受过教 育或教育程度较低的民众变化。
小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特点以及主要原因
特点: 1)发展缓慢,道理艰难曲折,整体水平落后 , 2)发展不平衡,集中在轻工业 3)分布不平衡,集中在沿海沿江城市(上海、武汉) 原因: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受帝国主义,封建 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掠夺。
中国近代以前的交通工具
外国人在华开办工厂、开采矿山的刺激
状元实业家张謇回乡创办大生纱厂,带动 了许多中国人走上了“实业救国”的道路。
3、短暂的春天
根据材料及南教京材临找时出政“短府暂奖的励春和天保”护出工现商的原因。 材料一 辛亥革业命,的鼓成励功人,民冲兴击办了实封业建,制鼓度励,华使民族资产阶 级也一。度”受 各到 种鼓 实舞 业侨 省, 团在 成辛他体国 立亥们如内实革认雨投业命为后资公的:春,司推“笋…设动所纷…立(谓纷内实产出因业业现)部革。,命各者,今其时 材料二 一战期间(—1南91京4-临19时18政)府帝法国令主义国家出口中国产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精品教学课件 第8单元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精品教学课件 第8单元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快乐预习感知
3.曲折发展的原因: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 摧残。
4.特征 (1)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总的来说还比较落 后,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差,主要集中在 轻工业 部门。 (2)地区分布极不平衡,主要集中在 上海 、武汉等沿海沿江的 大城市。
快乐预习感知
二、社会生活的变化 1.交通 (1)交通工具: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发明的 火车 、轮船、 电车、汽车、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 (2)道路:修筑了近代铁路和公路,开辟了水上、空中航线,修建了 新式马路,改造了传统街道。
快乐预习感知
2.社会习俗 (1)表现 ①废陋习: 辛亥革命 后,民国政府强令男子剪掉辫子,劝禁女 子缠足。 ②变礼节: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简单的鞠躬、握手礼。 ③改称谓:取消“老爷”“大人”的称谓,代之以“ 先生 ”的称呼,体 现出自由平等的新风尚。 ④易服饰:旗袍、 中山装 等具有民族风情的服装受人青睐。 (2)特点: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呈现出新旧并呈、多元发展的特 征。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快乐预习感知
快乐预习 感知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产生:十九世纪 六七十 年代。 2.发展 (1)甲午中日战争后,外国人纷纷在华开办工厂、开采矿山,刺激 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元实业家 张謇 回到家乡创办大生 纱厂,带动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 (2)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 法令,掀起了发展实业的热潮。 (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 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的良机,出现了“短 暂的春天”。其中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 面粉业 。 (4)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民族资本主 义发展再度受挫。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教材,主要围绕着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经济和社会生活方面的变化展开。

本节课内容丰富,涵盖了农业、工业、商业、科技、教育、文化等多个方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经济和社会生活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例。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具体的经济和社会生活变化,可能还缺乏深入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历史事件中,了解新中国成立后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背后的原因和意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经济和社会生活方面的变化,掌握相关的历史事实和数据。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感到自豪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经济和社会生活方面的变化及其原因。

2.教学难点:对于具体的经济和社会生活变化,如何引导学生从历史事件中深入理解和分析。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历史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新中国成立后的变化。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对经济和社会生活变化的认识。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经济和社会生活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新中国成立后的变化。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备好相关的历史资料、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学生准备:预习本节课的内容,了解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和社会生活变化。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图片,如土地改革、工业化建设、商业发展等,引导学生回顾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背景,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52张PPT课件

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52张PPT课件
的是( B )
• A、主张发展民办事业
• B、以面粉业起家
• C、热心文化教育和慈善事业
• D、创办了第一家博物- 馆
48
小试身手:
• 3、张謇大生纱厂最后的结果是( A )
• A.被外国企业吞并 B.规模越来越大 • C.最后企业倒闭 D.小规模发展
• 4、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近代民族工业的
兴起时期是( D )
级生活方式也涌入我国。在沿海地区中国被迫开放了许多
通商口岸。西方的殖民者为了掠夺中国的原材料和市场,
在中国的沿海城市定居下来…- …
1
温故知新
• 1、中国近代工业最早由( 洋务 )派创办 的( 军事 )工业和( 民用 )工业;
• 2、列举洋务派创办的著名军事工业和民用 工业?
(1)军事: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 局,福州船政局;
展阶段和特征。
2、知道轮船、火车等在中国出现的史实;
3、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生
活、习俗等方面的变化。
-
4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
2、原因
① 甲午中日战争后,外国人在华开矿办厂,刺激了中
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张謇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人
走“实业救国”的道路。
德榜等企业家。
-
6
钦赐殿爷
点进试张贵
翰士 林及 院第
一 甲 第
謇 恭 应
府 少 大
捷 报
修一老
撰名
-
7
5、状元实业家:张謇
张謇: 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 江苏南通人,清末状元。
中国近代早期的民族工业 创办人之一。
曾担任民国初年的实业部 长等职。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 第8单元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 第8单元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飞机
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 发明飞机
1909年9月21日,中国最早的飞机设计 师和飞行员冯如,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 飞机,首次飞行取得成功。
电车、汔车
1908年2月6日,英商聘白尔电 车公司在上海试行有轨电车。
中国进口的一辆汽车-慈 禧御用汽车
➢ 以上交通工具给人们带来了哪些便利?
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促进了商 品的流通,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 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荣氏兄弟创办的福新面粉公司
荣宗敬 荣德生
一战期间,福新面粉厂获得厚利,企业不断扩充。 到1922年,荣氏家庭拥有面粉厂12家,产量占全国民 族面粉企业的1/3左右,被称为“面粉大王”。
归纳总结
时期
19世纪六七十 年代
辛亥革命后
一战期间
一战后
特点
原因
产生
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的刺激,洋务运动的 推动,但受到封建制度的阻碍
➢ 在三座大山的压制下,求生存、图发展,中国近代 民族工业呈现出怎样的特征?
总的来说还比较落后。主要集中在轻 工业部门,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地区 分布也极不平衡,主要集中在沿海沿江 的大城市。
二 社会生活的变化
中国近代以前的交通工具
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发明的火车、轮船、电 车、汽车、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
美国人富尔顿发明的轮船
英国人斯蒂芬森发明的火车
火车
1825年英国人史 蒂芬孙发明火车
詹天佑其负责修建了 京张铁路等工程,有 “中国铁路之父”。
1876年,英国商人在中国 修筑的第一条正式投入运 营的铁路——淞沪铁路。
轮船
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蒸 汽机船“克莱蒙脱”号。
1864年1月,徐寿和华蘅芳合 作制成一艘木壳轮船“黄鹄” 号,船长50余尺,时速40余里, 是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上——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上——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二、社会生活的变化
3.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
(一)不平衡 (1)沿海地区的变化大于内陆地区的变化; (2)东南各省的变化大于西北各省的变化; (3)大中城市的变化大于广大乡镇的变化; (4)受过教育和教育程度较高的民众变化大于没有受过教育或教育程度较低 的民众变化。 (二)总体来看,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呈现出新旧并呈、多元发展的特征
张謇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发展历程——短暂的春天
时间:
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①.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 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海外华 侨也回国创业(内因)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 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 中国的经济侵略。(外因)
材料一 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和保护工商业,鼓励人民兴办实业,鼓励华侨在国内投
——《张謇全集》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发展历程——初步发展
大生纱厂
南通博物苑就是中国首个博物馆
张謇是江苏南通人,清末状元。甲午战败后,他抱着“实业 救国”的思想,创办大生纱厂,获利颇丰。除纱厂外,张謇 还创办了垦牧公司、轮船公司、面粉厂、油料厂和冶铁厂 等产业。他把挣来的钱用于兴办文化和公益事业,创立了 学校、图书馆、博物苑、气象台、医院、公园和剧场等机 构,有些在国内还是首创的,如1905年创办的南通博物苑 就是中国人自建的第一个公共博物馆。
资,设立实业部,各省成立实业公司,废除清朝的苛捐杂税。
——南京临时政府法令
材料二 “一个人办一县事,要有一省的眼光;办一省事,要有一国之眼光;办一 国事,要有世界的眼光。”张謇的理念决定了他事业的规模,当时西方各国忙于第一 次世界大战,给中国纺织市场留出了一个巨大空间。
——严翅君《伟大的失败的英雄》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是一篇讲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革的课文。

本课主要内容包括: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历史变迁,认识改革开放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我国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针对本课内容,学生可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的具体内容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讨论、探究等方式,深入了解这些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掌握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的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改革开放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的主要内容。

2.教学难点:理解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和意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及其影响;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的原因和意义。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讲授法、谈话法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5课笔记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5课笔记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5课笔记一、课题: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二、时间范围: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三、重点词汇1.实业救国:指通过兴办实业,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思想。

2.民族资本主义:指中国民族资本家创办的工业企业,具有民族性和资本主义性质。

3.生活方式: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习惯、饮食、服饰等方面的变化。

四、内容概述本课主要介绍了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在这一时期,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中国的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兴办实业,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同时,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社会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五、重点句子与段落解析1.“甲午中日战争后,外国人纷纷在华开办工厂、开采矿山,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这句话表明了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背景和原因。

外国人的经济侵略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促使中国民族资本家奋起抗争,兴办实业。

— 1 —2.“状元实业家张謇主动放弃高官厚禄,毅然回到家乡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的道路。

”这句话介绍了张謇的事迹和他对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贡献。

张謇是“实业救国”思想的典型代表,他的行为激励了更多的人投身于实业救国的事业中。

3.“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也发生着变化。

”这句话表明了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和背景。

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社会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如服饰、饮食、交通等方面的变化。

六、主题思想本课的主题思想是介绍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展现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和社会生活的变迁。

通过学习本课,可以了解到当时中国社会的经济状况和社会生活的变化,以及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亡所做出的努力和奋斗。

七、课后思考与练习1.思考并讨论:为什么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发展?它对中国的社会和经济产生了哪些影响?2.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实业救国”思想的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特点
材料:19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初我国轻重工业所占比重图
特点:轻工业多、 重工业少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分布图
地区分布 特点: 沿海、
沿江多, 内地少
纺织业 面粉业
知识点二 社会生活的变化 1.近代交通事业的发展
美国人富尔顿发明的轮船
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的火车
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发明的火车、轮船、电 车、汽车、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极大 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促进了商品的流通。
下列属于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特点的是


①总的来说比较落后 ②主要集中在重工业
部门
③地区之间发展很不平衡,沿海沿江大城市
比较发达 ④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
③④
4.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中
国实现了首次太空行走。19世纪后期,中国
人出行能借助的最先进的交通工具是
2.发展 甲午中日战争后(1895年后)。
原 因
外国人在华开办工厂、开采矿山的刺 状激元。实业家张謇回乡创办大生纱厂,带动
了许多中国人走上了“实业救国”的道路。
张謇,江苏南通人,1853年生 于一个富裕的农民家庭。五岁入塾, 十六岁中秀才。1885年张謇参加 顺天府乡试,中举人。1894年4 月,张謇再次赴京参加会试,考取 一甲一名进士(状元),授翰林院 修撰。创同年七月,中日甲午战争 爆发,清军战败,边疆紧急,张曾 上疏痛劾李鸿章奉行妥协政策。张 謇目睹国事日非,京官疆吏不足为 谋,虽科举成名,却不愿以此求官, 而另走兴办实业和教育的新路。建 大生集团,主营纺织和面粉。
中国近代以前的交通工 具
乘马车 坐独轮车
坐轿子 乘骑手驴摇船
近代交通工具的出现
轮船
火车
汽车
电车
飞机
2.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变化
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颁布了一系列革除社会陋习 的法令。
①强令男子剪掉辫子
②劝禁女子缠足
③废除跪拜礼,改称谓
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简单的鞠躬、 握手礼 取消“老爷”“大人”的称谓,代之以“先生”
张謇创办的大生 纱厂
3.“短暂的春天”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4—1918)
内因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
原 因
展实业的法令,各种实业团体纷纷出现, 人们相继投资设厂,海外华侨也回国创 业。
外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
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当时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
第八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学习目标 新课引入 新课讲解 本课小结 随堂即练
学习目标
1. 知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 2. 知道近代以来中国人在衣、食、住、行生活的变化。 3. 分析理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特点和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
新课引入
表一:1872-1913年间的中国企业情况
年代
1872—1894 1895—1913
厂数 53 463
商办
官办或官商合办
外商企业
资本(千元) 厂数 资本(千元) 厂数 资本(千元)
4697
19
16196
103
28000
90801
86
28469
136
103153
表二:1911-1919年中国面粉业发展情况


①轮船
②火车
③飞机
④马车
5.在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新的事物和思想 观念影响着中国的社会生活。下列不能反映民国时 期社会习俗变化的是 ()
A.旗袍四服中山装,穿着舒适又大方
B.辫子搭肩三尺长,之乎者也说荒唐
C.禁缠足,倡女权,男女平等新追求
D.称先生,道某君,人格平等意义深
6.民国时期,西装在沪上极为流行,银行职员,大 的百货公司店员,再穷也要“淘”一件二手西装。 而头戴礼帽,手拿手杖,眼戴金丝眼镜,西装革 履……已成为“摩登先生”的标准装束,这说明了 ()
一战期间,福新
面粉厂获得厚利,企 业不断扩充。到 1922年,荣氏家庭 拥有面粉厂12家,产 量占全国民族面粉企 业的1/3左右,被称 为“面粉大王”。九 一八事变后,陷入困 境。
近代前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示意图
进入发展的 “黄金时代”
萌芽和艰 难发展
再度受挫 凋谢萎缩
1840
1860 1880 1900 1920
1911年 1919年
面粉厂和机器磨坊(家) 资本(万元)
40
600多
120
4500
日产(万袋) 4.3 18.8
4.萧条发展 20世纪二三十年代
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 经济势力卷土重来
原 因
民族工业受到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 义的压迫
处于夹缝中的民族工业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顽 强地挣扎着,出现了荣氏兄弟、卢作孚、侯德榜 等著名企业家。
总体来看,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呈现出新 旧并呈、多元发展的特征。
本课小结
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
经 济
民族 工业
发展:甲午战争后
和 社 会
发展 短暂春天: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萧条:20世纪二三十年代


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
的 变
社会 生活
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的改变
化 变化 新式婚丧礼节的出现
社会生活变化特点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工 业品出口大大增加,华为、中兴、海尔等中国 企业都开始走向世界。但在旧中国,很多日常 生活用品前都加了一个“洋”字,如洋火、洋 钉等。为什么要加“洋”字?通过对本课的学 习,相信你一定会找到答案。
新课讲解
Hale Waihona Puke 知识点一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产生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A.社会性质的改变
B.习俗风尚的
随堂即练
1.清末状元张謇为了维护中国的利益,主动
放弃 高官厚禄,毅然回家乡办厂,他提出的
口号是


A.“实业救国” B.“曲线救国”
C.“教育救国”
D.“抗日救国”
2.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出现“短暂的春天”是 在


A.19世纪六七十年代 B.甲午中日战争后
C.辛亥革命后
D.第一次世界
大战期间
3.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在曲折中艰难罚合作。
④易服饰
长袍马褂
清官服
西装
中山装
清 朝 旗 袍
民 国 旗 袍
⑤新式风俗:饮食、娱乐、婚丧崇洋逐新
西
西








文明结婚
集体婚礼
3.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
沿海地区的变化大于内陆地区的变化; 东南各省的变化大于西北各省的变化; 大中城市的变化大于广大乡镇的变化; 受过教育和教育程度较高的民众变化大于没有受过 教育或教育程度较低的民众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