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空气采样操作规程-共15页
空气采样操作规程(3篇)
第1篇一、目的为确保空气采样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障采样人员的人身安全,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各类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居住环境等空气采样工作。
三、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1)采样人员需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了解采样原理、方法和注意事项。
(2)采样前,对采样仪器进行检查,确保仪器性能良好。
(3)准备采样工具,包括采样器、采样管、采样布、标签、记录表格等。
2. 采样现场(1)了解采样现场情况,包括采样点位、环境特点、可能存在的污染源等。
(2)确认采样点位,根据采样目的和现场情况选择合适的采样点位。
(3)采样前,对采样现场进行清洁,避免污染。
3. 采样操作(1)佩戴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等。
(2)根据采样目的选择合适的采样方法,如撞击法、自然沉降法等。
(3)按照采样方法要求,进行采样操作。
注意以下几点:a. 采样时,保持采样器稳定,避免抖动。
b. 采样过程中,注意采样高度、采样时间等参数。
c. 采样过程中,避免采样器与其他物体接触,以免污染。
(4)采样结束后,将采样管放入采样箱,确保采样管密封。
4. 标本保存与运输(1)采样结束后,尽快将标本送检。
(2)在运输过程中,确保标本处于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
(3)填写采样记录表,记录采样时间、地点、采样方法、采样人员等信息。
5. 采样结果分析(1)根据采样结果,分析空气质量状况。
(2)对异常数据进行调查分析,找出污染源。
四、注意事项1. 采样人员应熟悉采样操作规程,确保采样过程规范、准确。
2. 采样过程中,注意个人防护,避免吸入有害气体。
3. 采样前,对采样现场进行充分了解,确保采样点位选择合理。
4. 采样结束后,及时将标本送检,确保数据准确性。
5. 采样记录表应详细记录采样过程,便于后续分析。
五、附则本规程由相关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
如有未尽事宜,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执行。
第2篇一、目的为确保空气采样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防止采样过程中的污染,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崂应2050型环境空气综合采样器操作规程
崂应2050型环境空气综合采样器操作规程1 编制目的为了规范崂应2050型环境空气综合采样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仪器,保证检测工作顺利进行,确保操作人员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特编制本操作规程。
2 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本公司崂应2050型环境空气综合采样器。
3 引用文件《崂应2050型环境空气综合采样器》使用说明书。
4 操作步骤4.1 工作条件(a)工作电源:AC(220±22)V,50Hz。
(b)环境温度:(-20~45)℃。
(c)环境温度:(0~85)%RH。
(d)电源接地线应良好接地。
(e)野外工作时,应有防雨、雪、尘以及日光暴晒等侵袭的措施。
4.2 工作原理4.2.1 TSP采样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指能够采集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μm颗粒物的采样器。
其基本原理是:使一定体积的空气恒速通过已知质量的滤膜时,悬浮于空气中的颗粒物被阻留在滤膜上,根据滤膜增加的质量和通过滤膜的空气体积,确定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质量浓度,并可用于测定颗粒物中的金属、无机盐及有机污染物等组分。
4.2.2 大气采样采样器是以采样泵抽取样品,气体流过电子流量计,将流量信号送微处理器进行处理。
得出瞬时流量并累加采样体积,同时根据采集到的计前温度及计前压力,换算成参比体积(25℃、101.325kPa参比状态的体积,出厂默认)。
后期,可根据采集到的有害气体含量和体积计算其浓度。
4.3 技术指标4.4 操作方法4.4.1 大气采样大气采样根据采样时间的不同,可分为短时间采样和24h恒温恒流连续采样。
4.4.2 采样前准备(a)采样前选择干燥、避阳处,将采样器放置在平稳的三脚支架上。
确认电源为交流220V后,接通电源线,打开电源开关,或者利用采样器自身的锂电池供电。
查看采样器自检时屏幕是否出现错误提示。
若有,应及时修理后方可使用。
(b)干燥器内装入具有充分干燥能力的变色硅胶,数量约占干燥器容积的四分之三,拧紧使之不漏气,放入干燥器槽内。
大气采样器操作规程
大气采样器操作规程一、概述大气采样器是用于收集大气中污染物样品的一种常用实验设备。
本文档旨在规范大气采样器的操作流程,确保采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器材准备1. 大气采样器:确保设备完好无损,检查采样器内部是否清洁,并清除残留样品。
2. 采样瓶:准备干净的采样瓶,确保无污染。
3. 碱液瓶:装好适量的稀盐酸溶液,用于吸收氧化剂和干燥空气。
4. 硅胶装填瓶:装填足够量的硅胶,用于吸附湿气。
三、采样前准备1. 确定采样地点: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采样地点,并记录地点的详细信息。
2. 大气采样器准备:将采样瓶和硅胶装填瓶安装到大气采样器上,并确保紧密封闭。
3. 仪器检查:检查大气采样器是否运行正常,各管路是否畅通。
4. 采样参数设置:根据实际需要,设置采样时间、流量等参数,并确保仪器正常工作。
四、采样操作流程1. 打开大气采样器:按照设备要求,将大气采样器接通电源,并按启动键进行开启。
2. 开始采样:根据设备要求,启动采样器,确保采样器的抽气能力正常工作。
3. 采样时间控制:根据需要设置采样时间,保持一定的采样时间以确保样品的稳定性。
4. 采样结束:在采样时间结束后,按设备要求停止采样器的运行。
5. 收集样品:小心打开大气采样器,将采样瓶取出,并立即密封好,以防样品污染。
6. 填写采样记录:根据实际情况,准确记录采样地点、时间等相关信息。
五、采样后处理1. 样品保存:将采样瓶妥善保存,避免阳光直射和污染,确保样品的质量。
2. 数据整理:根据采样记录,整理相关的数据,并进行归档存储。
3. 设备清洁:将采样器内部进行清洗,去除残留样品和污染物。
4. 耗材更换:按照设备要求,及时更换硅胶和碱液瓶。
六、注意事项1. 在进行大气采样时,注意安全措施,佩戴好相应的防护装备。
2. 在采样时尽量避开大气污染源,保证采样的代表性和真实性。
3. 在采样过程中,避免接触到采样点以外的物体,以免样品污染。
4. 严禁将采样瓶长时间暴露在阳光直射的环境下,以免样品的挥发和化学反应。
(完整版)崂应2050型环境空气综合采样器操作规程
**崂应2050型环境空气综合采样器操作规程发布日期:**有效版本:第*版第*次修订受控状态:受控受控号:*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修订页注:修订页用修订表的形式说明质量手册各部分修订状态。
受控质量手册的持有者应负责在收到修订页后立即将旧页换下。
1 目的规范使用崂应2050型环境空气综合采样器,保证检测工作顺利进行和仪器正常状态。
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崂应2050型环境空气综合采样器的操作使用及维护。
3 职责操作人员按照本操作规程操作仪器,对仪器进行日常维护。
4 仪器性能4.1产品概述:崂应2050型环境空气综合采样器是用于采集大气中总悬浮微粒(TSP、PM10、PM2.5)和各种气体组分(SO2、NO x等)样品的必备仪器。
该采样器研制过程中广泛征求了专家及广大用户的意见,应用了当前计算机、传感器及新材料等领域的高新技术,质量可靠、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
其技术性能指标符合国家环保部HJ/T 374-2007 《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和HJ/T 375-2007《环境空气采样器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的规定,并在小型便携、流量稳定住等方面有较大的改进,大大减少了劳动强度,根据JJG 956-2013 《大气采样器》的要求,该采样器属于B 类仪器。
4.2适用范围:采样器应用溶液吸收法采集环境大气、室内空气中的各种有害气体;采用滤膜称重法捕集环境大气中的总悬浮微粒(TSP)和可吸入微粒(PM10或PM2.5)。
可供环保、卫生、劳动、安监、军事、科研、教育等部门用于气态物质和气溶胶的常规及应忽监测。
4.3采样标准:JJG 943- 2011 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JJG 956-2013 大气采样器HJ 93-2013 环埂空气粒物(PM10和PM2.5) 采样器枝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J/T 374-2007 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J/T 375-2007 环境空气采样器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J/T 376-2007 24小时恒温自动连续环境空气采样器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J 618-2011 环境空气PM10和PM2.5的测定重量法执行企业标准Q/370222 L YH 010- 2018 环境空气综合采样器4.4主要技术指标4.4.1总悬浮颗粒物部分采样流量:(80~120)L/min;4.4.2 大气采样流量:(0~1.0)L/min;4.4.3 采样时间:99小时59分钟内任意设置;4.4.4 计前温度:(-30~99)℃;4.4.5 计前压力:(-20~0)kPa;4.4.6 大气压:(50~130)kPa;4.4.7 进气口宽度允差:不超过±2.0%;4.4.8 采样器噪音:≤62dB(A);4.4.9 温度控制:(15~30)℃;4.4.10入口速度:0.3m/s;4.4.11 功耗:<120W。
(完整版)崂应2050型环境空气综合采样器操作规程
(完整版)崂应2050型环境空气综合采样器操作规程**崂应2050型环境空气综合采样器操作规程发布日期:**有效版本:第*版第*次修订受控状态:受控受控号:*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修订页注:修订页用修订表的形式说明质量手册各部分修订状态。
受控质量手册的持有者应负责在收到修订页后立即将旧页换下。
1 目的规范使用崂应2050型环境空气综合采样器,保证检测工作顺利进行和仪器正常状态。
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崂应2050型环境空气综合采样器的操作使用及维护.3 职责操作人员按照本操作规程操作仪器,对仪器进行日常维护。
4 仪器性能4。
1产品概述:崂应2050型环境空气综合采样器是用于采集大气中总悬浮微粒(TSP、PM10、PM2。
5)和各种气体组分(SO2、NOx等)样品的必备仪器.该采样器研制过程中广泛征求了专家及广大用户的意见,应用了当前计算机、传感器及新材料等领域的高新技术,质量可靠、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其技术性能指标符合国家环保部HJ/T 374-2007 《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和HJ/T 375—2007《环境空气采样器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的规定,并在小型便携、流量稳定住等方面有较大的改进,大大减少了劳动强度,根据JJG 956-2013 《大气采样器》的要求,该采样器属于B 类仪器.4。
2适用范围:采样器应用溶液吸收法采集环境大气、室内空气中的各种有害气体;采用滤膜称重法捕集环境大气中的总悬浮微粒(TSP)和可吸入微粒(PM10或PM2。
5).可供环保、卫生、劳动、安监、军事、科研、教育等部门用于气态物质和气溶胶的常规及应忽监测。
4.3采样标准:JJG 943— 2011 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JJG 956—2013 大气采样器HJ 93—2013 环埂空气粒物(PM10和PM2.5)采样器枝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J/T 374-2007 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J/T 375—2007 环境空气采样器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J/T 376-2007 24小时恒温自动连续环境空气采样器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J 618-2011 环境空气PM10和PM2.5的测定重量法执行企业标准Q/370222 LYH 010- 2018 环境空气综合采样器4。
环境空气采样规范
环境空气采样作业指导书1.采样工作流程1.1监测项目调查现场监测人员认真了解监测对象的生产设备、工艺流程,清楚主要污染源、主要污染物及其排放规律,查看环保措施落实和环保设施运行情况。
监控生产负荷,调查现场环境(气象、水温、污染源)有关参数和周边环境敏感点,检查监测点位符合性及安全性,搜集与编制监测报告有关的各种技术资料并做好相关记录。
1.2实验室采样前准备现场监测人员领取采样容器、滤膜,准备现场监测和采样所用的仪器设备、器具、样品标签、现场固定剂等,并完成设备的运行检查。
包括:采样器、风速风向仪、气温气压计、GPS;吸收瓶(内装配制好的吸收液,装箱,含空白、平行)、滤膜(含空白和备用膜)、镊子、凡士林、剪刀、手套、封口膜、电池、原始记录单、交接单、样品标签和笔等相关仪器物品。
在领用时,要检查并填写仪器的使用记录,尤其检查采样流量是否需要校准,并对采样器进行气密性检查。
1.3现场采样前准备1.4.气态污染物1.5颗粒物采样1.5.1打开采样头顶盖,取出滤膜夹,用清洁干布擦掉采样头内滤膜夹及滤膜支持网表面上的灰尘,将采样滤膜毛面向上,平放在滤膜支持网上。
同时核查滤膜编号,放上滤膜夹,安好采样头顶盖。
启动采样器进行采样。
记录采样流量、开始采样时间、温度和压力等参数。
1.5.2采样结束后,取下滤膜夹,用镊子轻轻夹住滤膜边缘,取下样品滤膜,并检查在采样过程中滤膜是否由破损现象,或滤膜上尘的边缘轮廓不清晰的现象。
若有,则该样品膜作废,需重新采样。
确认无破裂后,将滤膜的采样面向里对折两次放入与样品膜编号相同的滤膜袋(盒)中。
记录采样结束时间、采样流量、温度和压力参数。
1.6采样记录相关事项环境空气采样记录包括:监测项目、样品批号、采样点位、采样日期、采样时间(开始、结束)、样品编号、气温、大气压、采样流量、采样体积、天气状况、风速、风向、采样人、审核人。
填写采样记录注意事项:样品批号和样品种类一定要填写;标况体积一定要计算正确;发生异常情况,备注栏和副架说明处一定要填写清楚;记录单上不能有涂改的痕迹,修改要规范;1.7样品转移、交接。
环境空气采样规范
环境空气采样作业指导书1.采样工作流程1.1监测项目调查现场监测人员认真了解监测对象的生产设备、工艺流程,清楚主要污染源、主要污染物及其排放规律,查看环保措施落实和环保设施运行情况。
监控生产负荷,调查现场环境(气象、水温、污染源)有关参数和周边环境敏感点,检查监测点位符合性及安全性,搜集与编制监测报告有关的各种技术资料并做好相关记录。
1.2实验室采样前准备现场监测人员领取采样容器、滤膜,准备现场监测和采样所用的仪器设备、器具、样品标签、现场固定剂等,并完成设备的运行检查。
1.2.1采样前准备的仪器设备和辅助材料包括:采样器、风速风向仪、气温气压计、GPS;吸收瓶(内装配制好的吸收液,装箱,含空白、平行)、滤膜(含空白和备用膜)、镊子、凡士林、剪刀、手套、封口膜、电池、原始记录单、交接单、样品标签和笔等相关仪器物品。
1.2.2仪器设备的运行检查在领用时,要检查并填写仪器的使用记录,尤其检查采样流量是否需要校准,并对采样器进行气密性检查。
1.3现场采样前准备1.3.1复核现场工况,是否适宜进行采样。
1.3.2观测现场风速风向,局地流场、大气稳定度等气候条件,确定监测点位。
1.3.3按要求连接采样系统1.4.气态污染物1.4.1.将气样捕集装置串联到采样系统中,核对样品编号,并将采样流量调至所需的采样流量,开始采样。
记录采样流量、开始采样时间、气样温度、压力等参数。
气样温度和压力可分别用温度计和气压表进行同步现场测量。
1.5颗粒物采样1.5.1打开采样头顶盖,取出滤膜夹,用清洁干布擦掉采样头内滤膜夹及滤膜支持网表面上的灰尘,将采样滤膜毛面向上,平放在滤膜支持网上。
同时核查滤膜编号,放上滤膜夹,安好采样头顶盖。
启动采样器进行采样。
记录采样流量、开始采样时间、温度和压力等参数。
1.5.2采样结束后,取下滤膜夹,用镊子轻轻夹住滤膜边缘,取下样品滤膜,并检查在采样过程中滤膜是否由破损现象,或滤膜上尘的边缘轮廓不清晰的现象。
环境空气采样操作规程(建文)
一、采样工作进程安排、接受任务现场监测和采样承担部门的负责人在接到任务后提前通知有关科室配合,质量控制过程中室填写任务传递单,将任务传递至现场监测人员。
、对监测项目基本情况进行调查现场监测人员认真了解监测对象的生产设备、工艺进程安排,清楚主要污染源、主要污染物及其排放规律,查看环保措施落实和环保设施运行情况,监控生产负荷,调查现场环境(如:气象、水文、污染源)有关参数和周边环境敏感点,检查监测点位符合性及安全性,搜集与编制技术(监测)报告有关的各种技术资料并做好相关的记录。
、领取并检查采样所需仪器设备和辅助材料,进行采样前准备现场监测人员根据任务传递单领取采样容器、滤膜,准备现场监测和采样所需的仪器设备、器具、样品标签、现场固定剂等,并完成仪器设备的运行检查。
()采样前准备的仪器设备和辅助材料包括:采样器、风速风向仪、气温气压计、。
吸收瓶(内装配置好的吸收液,装箱,含空白、平行)、滤膜(含空白和备用膜)、镊子、凡士林、剪刀、手套、封口膜、电池、原始记录单、交接单、样品标签和笔等相关仪器物品。
()仪器设备的运行检查在领用时,要检查并填写仪器的使用记录,尤其检查采样器流量是否需要校准,并对采样器进行气密性检查。
()现场采样前的准备)复核现场工况,是否适宜进行采样。
)观测现场风速风向、局地流场、大气稳定度等气候条件,确定监测点位置。
)按要求连接采样系统,并检查连接是否正确。
)气密性检查,检查采样系统是否有漏气现象。
、现场采样()气态污染物采样1)将气样捕集装置串联到采样系统中,核对样品编号,并将采样流量调至所需的采样流量,开始采样。
记录采样流量、开始采样进度、气样温度、压力等参数。
气样温度和压力可分别用温度计和气压表进行同步现场测量。
2)采样结束后,取下样品,将气体捕集装置进、出气口密封,记录采样流量、采样结束进度、气样温度、压力等参数。
按相应项追求标准监测分析方法要求运送和保存待测样品。
()颗粒物采样1)打开采样头顶盖,取出滤膜夹,用清洁干布擦掉采样头内滤膜夹及滤膜支持网表面上的灰尘,将采样滤膜毛面向上,平放在滤膜支持网上。
环境的空气采样操作规程
一、采样工作流程1、接受任务现场监测和采样承担部门的负责人在接到任务后提前通知有关科室配合,质量管理室填写任务传递单,将任务传递至现场监测人员。
2、对监测项目基本情况进行调查现场监测人员认真了解监测对象的生产设备、工艺流程,清楚主要污染源、主要污染物及其排放规律,查看环保措施落实和环保设施运行情况,监控生产负荷,调查现场环境(如:气象、水文、污染源)有关参数和周边环境敏感点,检查监测点位符合性及安全性,搜集与编制技术(监测)报告有关的各种技术资料并做好相关的记录。
3、领取并检查采样所需仪器设备和辅助材料,进行采样前准备现场监测人员根据任务传递单领取采样容器、滤膜,准备现场监测和采样所需的仪器设备、器具、样品标签、现场固定剂等,并完成仪器设备的运行检查。
(1)采样前准备的仪器设备和辅助材料包括:采样器、风速风向仪、气温气压计、GPS;吸收瓶(内装配置好的吸收液,装箱,含空白、平行)、滤膜(含空白和备用膜)、镊子、凡士林、剪刀、手套、封口膜、电池、原始记录单、交接单、样品标签和笔等相关仪器物品。
(2)仪器设备的运行检查在领用时,要检查并填写仪器的使用记录,尤其检查采样器流量是否需要校准,并对采样器进行气密性检查。
(3)现场采样前的准备1)复核现场工况,是否适宜进行采样;2)观测现场风速风向、局地流场、大气稳定度等气候条件,确定监测点位置;3)按要求连接采样系统,并检查连接是否正确;4)气密性检查,检查采样系统是否有漏气现象。
4、现场采样(1)气态污染物采样1)将气样捕集装置串联到采样系统中,核对样品编号,并将采样流量调至所需的采样流量,开始采样。
记录采样流量、开始采样时间、气样温度、压力等参数。
气样温度和压力可分别用温度计和气压表进行同步现场测量。
2)采样结束后,取下样品,将气体捕集装置进、出气口密封,记录采样流量、采样结束时间、气样温度、压力等参数。
按相应项目的标准监测分析方法要求运送和保存待测样品。
环境空气采样规范标准
环境空气采样作业指导书1.采样工作流程1.1监测项目调查现场监测人员认真了解监测对象的生产设备、工艺流程,清楚主要污染源、主要污染物及其排放规律,查看环保措施落实和环保设施运行情况。
监控生产负荷,调查现场环境(气象、水温、污染源)有关参数和周边环境敏感点,检查监测点位符合性及安全性,搜集与编制监测报告有关的各种技术资料并做好相关记录。
1.2实验室采样前准备现场监测人员领取采样容器、滤膜,准备现场监测和采样所用的仪器设备、器具、样品标签、现场固定剂等,并完成设备的运行检查。
1.2.1采样前准备的仪器设备和辅助材料包括:采样器、风速风向仪、气温气压计、GPS;吸收瓶(内装配制好的吸收液,装箱,含空白、平行)、滤膜(含空白和备用膜)、镊子、凡士林、剪刀、手套、封口膜、电池、原始记录单、交接单、样品标签和笔等相关仪器物品。
1.2.2仪器设备的运行检查在领用时,要检查并填写仪器的使用记录,尤其检查采样流量是否需要校准,并对采样器进行气密性检查。
1.3现场采样前准备1.3.1复核现场工况,是否适宜进行采样。
1.3.2观测现场风速风向,局地流场、大气稳定度等气候条件,确定监测点位。
1.3.3按要求连接采样系统1.4.气态污染物1.4.1.将气样捕集装置串联到采样系统中,核对样品编号,并将采样流量调至所需的采样流量,开始采样。
记录采样流量、开始采样时间、气样温度、压力等参数。
气样温度和压力可分别用温度计和气压表进行同步现场测量。
1.5颗粒物采样1.5.1打开采样头顶盖,取出滤膜夹,用清洁干布擦掉采样头内滤膜夹及滤膜支持网表面上的灰尘,将采样滤膜毛面向上,平放在滤膜支持网上。
同时核查滤膜编号,放上滤膜夹,安好采样头顶盖。
启动采样器进行采样。
记录采样流量、开始采样时间、温度和压力等参数。
1.5.2采样结束后,取下滤膜夹,用镊子轻轻夹住滤膜边缘,取下样品滤膜,并检查在采样过程中滤膜是否由破损现象,或滤膜上尘的边缘轮廓不清晰的现象。
环境空气颗粒物综合采样器操作规程
环境空气颗粒物综合采样器操作规程1编制目的为了标准ZR-3922 型环境空气颗粒物综合采样器的操作规程,正确使用仪器,保证检测工作顺当进展,确保操作人员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特编制本操作规程。
2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本公司ZR-3922型环境空气颗粒物综合采样器。
3引用文件《ZR-3922 型环境空气颗粒物综合采样器》使用说明书。
4操作步骤4.1工作条件(a)工作电源:AC〔220±10%〕V,50Hz。
(b)环境温度:〔-20~45〕℃。
(c)环境湿度:〔0~85〕%RH。
(d)电源接地线应良好接地。
(e)野外工作时,应有防雨、雪、尘以及日光暴晒等侵袭的措施。
4.2工作原理4.2.1TSP 采样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指能够采集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μm颗粒物的采样器。
其根本原理是:使确定体积的空气恒速通过质量的滤膜时,悬浮于空气中的颗粒物被阻留在滤膜上,依据滤膜增加的质量和通过滤膜的空气体积,确定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质量浓度,并可用于测定颗粒物中的金属、无机盐及有机污染物等组分。
4.2.2大气采样采样器是以采样泵抽取样品,气体流过电子流量计,将流量信号送微处理器进展处理。
得出瞬时流量并累加采样体积,同时依据采集到的计前温度及计前压力,换算成参比体积〔25℃、101.325kPa参比状态的体积,出厂默认〕。
后期,可依据采集到的有害气体含量和体积计算其浓度。
4.3技术指标主要参数表1 采样器的主要技术指标参数范围区分率最大允许误差颗粒物采样流量〔60~130〕L/min 0.1L/min 优于±2.0%颗粒物采样时间带载力气大气采样流量1min~99h59min 1s100L/min 流量时,负载力气>9kPa〔0.1~1.0〕L/min 0.01L/min优于±0.1%优于±2.0%大气采样时间1min~99h59min 1s 优于±0.1% 环境大气压〔60~130〕kPa 0.01kPa 优于±0.5kPa保温箱温度范围〔加热〕工作温度仪器噪声〔5~30〕℃0.1℃〔-30~50〕℃<60dB(A)优于±2℃放电时长充电时间工作电源主机尺寸主机重量主机功耗4.4操作方法4.4.1大气采样三路同时工作,负载2kPa,放电时长>4h <5h AC220V±10%,50HZ〔长325×宽148×高220〕mm约4.5kg(含电池)≤200W大气采样依据采样时间的不同,可分为短时间采样和24h恒温恒流连续采样。
环境空气采样操作规程
一、采样工作流程1、接受任务现场监测和采样承担部门(de)负责人在接到任务后提前通知有关科室配合,质量管理室填写任务传递单,将任务传递至现场监测人员.2、对监测项目基本情况进行调查现场监测人员认真了解监测对象(de)生产设备、工艺流程,清楚主要污染源、主要污染物及其排放规律,查看环保措施落实和环保设施运行情况,监控生产负荷,调查现场环境(如:气象、水文、污染源)有关参数和周边环境敏感点,检查监测点位符合性及安全性,搜集与编制技术(监测)报告有关(de)各种技术资料并做好相关(de)记录.3、领取并检查采样所需仪器设备和辅助材料,进行采样前准备现场监测人员根据任务传递单领取采样容器、滤膜,准备现场监测和采样所需(de)仪器设备、器具、样品标签、现场固定剂等,并完成仪器设备(de)运行检查.(1)采样前准备(de)仪器设备和辅助材料包括:采样器、风速风向仪、气温气压计、GPS;吸收瓶(内装配置好(de)吸收液,装箱,含空白、平行)、滤膜(含空白和备用膜)、镊子、凡士林、剪刀、手套、封口膜、电池、原始记录单、交接单、样品标签和笔等相关仪器物品.(2)仪器设备(de)运行检查在领用时,要检查并填写仪器(de)使用记录,尤其检查采样器流量是否需要校准,并对采样器进行气密性检查.(3)现场采样前(de)准备1)复核现场工况,是否适宜进行采样;2)观测现场风速风向、局地流场、大气稳定度等气候条件,确定监测点位置;3)按要求连接采样系统,并检查连接是否正确;4)气密性检查,检查采样系统是否有漏气现象.4、现场采样(1)气态污染物采样1)将气样捕集装置串联到采样系统中,核对样品编号,并将采样流量调至所需(de)采样流量,开始采样.记录采样流量、开始采样时间、气样温度、压力等参数.气样温度和压力可分别用温度计和气压表进行同步现场测量.2)采样结束后,取下样品,将气体捕集装置进、出气口密封,记录采样流量、采样结束时间、气样温度、压力等参数.按相应项目(de)标准监测分析方法要求运送和保存待测样品.(2)颗粒物采样1)打开采样头顶盖,取出滤膜夹,用清洁干布擦掉采样头内滤膜夹及滤膜支持网表面上(de)灰尘,将采样滤膜毛面向上,平放在滤膜支持网上.同时核查滤膜编号,放上滤膜夹,安好采样头顶盖.启动采样器进行采样.记录采样流量、开始采样时间、温度和压力等参数.2)采样结束后,取下滤膜夹,用镊子轻轻夹住滤膜边缘,取下样品滤膜,并检查在采样过程中滤膜是否有破裂现象,或滤膜上尘(de)边缘轮廓不清晰(de)现象.若有,则该样品膜作废,需重新采样.确认无破裂后,将滤膜(de)采样面向里对折两次放入与样品膜编号相同(de)滤膜袋(盒)中.记录采样结束时间、采样流量、温度和压力等参数.5、采样记录相关事项环境空气质量采样记录包括:监测项目、样品批号、采样点位、采样日期、采样时间(开始、结束)、样品编号、气温、大气压、采样流量、采样体积、天气状况、风速、风向、采样人、审核人.填写采样记录注意事项:1)样品批号和样品种类一定要填写;2)标况体积一定要计算正确;3)发生异常情况,备注栏和附加说明处一定要填写清楚;4)记录单上不能有涂改(de)痕迹,有错划掉,盖监测人印章.6、样品转移、交接工作结束后,现场监测人员应妥善保管原始记录,安全、规范运输样品,及时与样品管理员进行交接并填写交接记录.二、采样工作中需要注意(de)事项1、采样前检查气密性时要接干燥瓶,吸收瓶不能接以防倒吸.2、采样结束后,取下样品,将气体吸收装置进、出气口密封,按相应项目(de)标准监测分析方法要求运送和保存待测样品.3、用超细玻璃纤维滤膜采样时,应对着光线检查虑膜是否有损坏,如有损坏,停止使用.4、采集气体样品时,注意吸收瓶溶液(de)颜色,如未采样已变色,则该样品作废.5、现场空白样(de)放置:启动采样气路时,同时将空白样(de)吸收瓶封口膜打开,气路采样结束时,同时将空白样封口;准备空白滤膜装入切割头中放置在空气中,采样结束后按照滤膜采样同样方法放入滤膜袋中,运回实验室检测,如空白滤膜前后两次称量质量之差应远小于采样滤膜上(de)颗粒物负载量,否则此批次采样监测数据无效.6、向采样器中放置和取出滤膜时,应佩戴聚乙烯手套等实验室专用手套(和实验室人员称量滤膜所带(de)手套相同),使用无锯齿状镊子.7、采样进气口必须暴露在空气中(箱体盖子可以不盖,几乎不影响吸收液温度).8、夏天仪器应尽量避免放置在太阳下暴晒,以防吸收液蒸发,可将仪器放置于树荫处或适当遮盖.9、采样器显示(de)气温和气压未经过校准,不能直接读取;现场气温、气压应用经校准过(de)气温、气压计测定读取.10、现场记录实况,标况需根据实况计算,实况和标况都要在原始记录中体现.11、采样记录单上采样人员签字应为2人,其中1人为监督人员.12、干燥硅胶不宜放置太多,超过1/2一点即可,注意检查硅胶罐(de)密封性.三、采样过程中(de)问题1、如何进行采样器流量校准(1)气态污染物采样气路校准(皂膜流量计)1)用注射器把适量肥皂水在皂膜流量计下侧小口注入(不宜过多),将流量计与需要检测气路(de)采样瓶进气口连接,按采样器所处(de)环境条件(环境气温、气压)设置流量计参数;2)启动需要检测(de)气路,按下旁边红色按钮使肥皂水起泡,点击测量(多次);3)当流量计读数与采样器读数差值在±5%以内时,流量校准成功.(2)颗粒物采样器流量校准(中流量校准器)1)连接好校准器(需放滤膜),设置好采样器流量,启动“尘1”,2)进入“维护”(密码8628)—“4流量”—“1”点(将光标移至行末电压值处),比较校准器流量与“1”处流量值,若校准器流量较小,长按“上”键,反之则按“下”键,直至两者读数误差在±5%以内;按一下“回车”键确认;3)同样操作校准“2”点.2、如何进行采样器(de)气密性检查(气态采样气路,简)按要求连接采样系统,并检查连接是否正确;启动气路,先检测整段气路(de)气密性,堵住进气口,若采样器流量读数有明显下降、松开后读数迅速回升,则整段气路气密性完好;若堵住进气口后,采样器流量无明显变化,说明有漏气现象,需要分段检测气密性,步骤如上.3、监测前需要了解哪些基本情况(1)被测单位基本情况调查1)被测单位(de)名称、性质和立项建设时间被测单位立项建设(de)时间:是为了确定其应执行现有源还是新建源(de)排放标准.2)主要原、辅材料和主、副产品,相应用量和产量等应重点调查用量大,并可能产生大气污染(de)材料和产品.应列表说明,并予以必要(de)注解.目(de)是为了确定排放(de)主要污染物.3)单位平面布置图标出基本方位;车间和其他主要建筑物(de)位置,名称和尺寸;有组织排放和无组织排放口及其主要参数;排放污染物(de)种类和排放速率;单位区域内(de)主要地形变化;单位周界围墙(de)高度和性质(封闭式或通风式)等.单位周界外(de)主要环境敏感点,包括:影响气流运动(de)建筑物和地形分布;有无排放被测污染物(de)源存在等进行调查,并标于单位平面布置图中.(2)被测无组织排放源(de)基本情况调查除排放污染物(de)种类和排放速率(估计值)之外,还应重点调查被测无组织排放源(de)排出口形状、尺寸、高度及其处于建筑物(de)具体位置等,应有无组织排放口及其所在建筑物(de)照片.(3)排放源所在区域(de)气象资料调查一般情况下,可向被测污染源所在地区(de)气象台(站)了解当地(de)“常年”气象资料,其内容应包括:1)按月统计(de)主导风向和风向频率;2)按月统计(de)平均风速和最大、最小风速;3)按月统计(de)平均气温和气温变化情况等.如有可能,最好直接了解当地(de)逆温和大气稳定度等污染气象要素(de)变化规律.了解当地“常年”气象资料(de)目(de),是为了对监测时段(de)选择作指导.4、怎样进行监测点布设(无组织排放)(1)布点原则1)代表性,即选择有代表性(de)采样点;2)可接近性,即选择易于到达(de)采样位置;3)可操作性,即选择能实施采样(de)地点;4)安全性,即选择安全可靠(de)采样位置;5)符合性,即与有关标准、技术规范布点要求(de)符合性,当已设点位不符合又无法更改时,应考虑增加测点数量.(2)设置参照点和监控点(de)方法(适用于现有污染源无组织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和氟化物(de)监控点设置)1)参照点(de)设置方法:①设置参照点(de)原则要求:参照点(de)设置,要以能够代表监控点(de)污染物本底浓度为原则.参照点应不受或尽可能少受被测无组织排放源(de)影响,参照点要力求避开其近处(de)其他无组织排放源和有组织排放源(de)影响,尤其要注意避开那些可能对参照点造成明显影响,而同时对监控点无明显影响(de)排放源.②参照点(de)设置范围参照点最好设置在被测无组织排放源(de)上风向,以排放源为圆心,以距排放源2m和50m为圆弧,与排放源成120°夹角所形成(de)扇形范围内设置.③平均风速≥1m/s时参照点设置参照点可在避开近处污染源影响(de)前提下,尽可能靠近被测无组织排放源设置.④平均风速<1m/s(包括静风)时参照点设置既要避开近处其他源(de)影响,又要在规定(de)扇形范围内比较远离被测无组织排放源处设置.2)监控点(de)设置方法①设置监控点(de)原则要求:设置监控点于无组织排放源下风向,距排放源2~50m范围内(de)浓度最高点.设置监控点时不需要回避其他源(de)影响.②一般情况下设置监控点(de)方法:在无特殊因素影响(de)情况下,监控点应设置在被测无组织排放源(de)下风向,尽可能靠近排放源处(距排放源最近不得小于2m),4个监控点要设置在平均风向轴线两侧,监控点(de)设置应根据情况于可能(de)浓度最高处设置.(3)单位周界外设置监控点(de)方法(适用于除现有污染源无组织排放(de)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和氟化物之外(de)监控点设置)1)监控点最多可设置4个.2)监控点一般应设于周界外10米范围内,污染物排放浓度最高点;但若现场条件不允许(例如周界沿河岸分布),可将监控点移至周界内侧;若经预测,无组织排放(de)最大落地浓度区域超出10米范围之外,也可将监控点移至该区域内设置.3)测点高度范围为米.4)当具有明显风向和风速时,监控点应设置于平均风向轴线(de)两侧,监控点与无组织排放源所形成(de)夹角不超出风向变化(de)标准偏差(10个风向读数(de)标准偏差)范围之内.5)当无明显风向和风速时,可根据情况于可能(de)浓度最高处设置4个点.6)在单位周界外设置监控点(de)具体位置,还要考虑围墙(de)通透性(即围墙(de)通风透气性质).①当围墙(de)通透性很好时,可紧靠围墙外侧设监控点.②当围墙(de)通透性不好时,亦可紧靠围墙设监控点,但把采气口抬高至高出围墙20~30cm.③围墙(de)通透性不好,又不便于把采气口抬高,此时,为避开围墙造成(de)涡流区,宜将监控点设于距围墙~(h为围墙高度(m)),距地面处.(4)需要注意(de)问题1)1997年1月1日前设立(de)污染源SO2、NO2、颗粒物、氟化物测点,一般应于无组织排放源上风向2-50m范围内设参考点,排放源下风向2-50m 范围内设监控点.2)1997年1月1日起设立(包括新建,扩建,改建)(de)污染源及1997年1月1日前设立(de)污染源除SO2、NO2、颗粒物、氟化物四项以外,一般应设于排放源下风向(de)单位周界外10m范围内(de)浓度最高点,如预计无组织排放(de)最大落地浓度点越出10m范围,可将监控点移至该预计浓度最高点.5、采样频次及采样时间(1)采样频次及采样时间应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各污染物监测数据统计(de)有效性规定确定:(2)无组织排放监测频次按规定对无组织排放进行监测时,一般采用连续1小时采样计平均值,或在1小时内以等时间间隔采集4个样品计平均值.在进行实际监测时,为了捕捉到监控点最高浓度(de)时段或污染物浓度过低,可延长采样时间.无组织排放参照点(de)采样应同监控点(de)采样同步进行,采样时间和采样频次均应相同.一般为连续2天,每天3次.1)若某排气筒(de)排放为间歇性排放,排放时间小于1h,应在排放时段内实行连续采样,或在排放时段内以等间隔采集2~4个样品,并计平均值;2)当进行污染事故排放监测时,按需要设置(de)采样时间和采样频次,不受该条件限制;3)竣工验收时,采样时间和频次根据各个行业(de)竣工验收规范执行.6、选择监测日期、时段(1)监测人员选择尽可能高(de)生产负荷及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稀释(de)条件进行监测,至少要处于正常生产和排放状态.(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de)工况要求,按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办法执行.(3)监测期间(de)主导风向利于监控点(de)设置,并可使监控点与被测无组织排放源之间(de)距离尽可能缩小.(4)监测期间(de)风向变化、平均风速和大气稳定度对污染物(de)稀释和扩散影响很大,应按照后述判定方法,选择适宜(de)监测日期.(5)在通常情况下,选择冬季微风(de)日期,避开阳光辐射较强烈(de)中午时段进行监测是比较适宜(de).7、怎样确定气候条件是否适宜采样工作(de)进行(简)(1)风向、风速(de)简易测定将风向风速表置于被测单位开阔地带.若现场无开阔(de)地带,可将风向风速表置于高处进行测定(但一般不超过15m).测定方法:打开风向风速表(de)制动开关,并开始读数,每隔1分钟读一个即时风向风速值,连续测定10分钟,计算出平均风向、风速值和和风向变化(de)标准差.如果当时(de)风向和风速变化较大,感到10 min(de)测定仍显不足,可适当延长测定时间.风向和风速(de)测定除采样之前进行外,还应在采样过程中重复1-2次,如发现风向有显着变化,应移动监控点位置后重新采样.(2)局地流场(de)简易测定当无组织排放源(de)下风向具有一处或多处建筑构造,或存在其他影响气流运动(de)地形变化等,以致可能影响污染物(de)迁移途径时,必须进行局地流场(de)简易测定.以单位平面布置图为参照,自无组织排放源为起点至拟设置采样点(即监控点)(de)途径之中,凡气流运动可能因受阻而改变方向之处(de)上方和下方,均应设置局地流场(de)测点,选定后(de)测点应标于单位平面图上,并同时标上测点编号等标记.局地流场(de)简易测定仍使用轻便风向风速表.在一个测点只测定1min平均风向,必要时可重复测定1-2次.将各测点(de)1min平均风向标明于单位平面图中,对标有测点流向(de)平面图进行仔细分析,得到比较完整(de)局地流场图.要特别注意分析可能存在(de)复杂局地流场,若发现测点和测试(de)数据不够,应进行必要(de)补测,直至弄清楚局地流场情况为止.(3)大气稳定度(de)简易判定(详见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XJ/T 55-2000)大气稳定度等级划分为强不稳定、不稳定、弱不稳定、中性、较稳定、稳定共六级,对应于A、B、C、D、E、F表示.(4)无组织排放监测是否适宜进行(de)判断依据各气象因子(de)数值分为a、b、c、d四类.在一般情况下,风向变化、平均风速和大气稳定度三项气象因子中,以其中适宜程度最差(de)一项所达到(de)类别来估计该次监测中气象条件总(de)适宜程度.如果三项气象因子中(de)任一项达到d类,或者其中两项达到c类,则该次无组织排放监测应取消,或更换时日.8、进行颗粒物采样时,怎样安装采样器(简)(1)只监测TSP将完整滤膜放置在滤膜夹内,不安装任何切割器,直接连接采样头.(2)只监测PM10将完整滤膜放置在滤膜夹内,上方连接PM10切割器,在上方捕集板平面上均匀涂抹一层凡士林,连接采样头(中间可连接连接器).(3)同时监测TSP与PM10将完整滤膜放置在滤膜夹内,上方连接PM10切割器,在上方捕集板平面上放置半膜,直接连接采样头(中间可连接连接器);下方完整滤膜上颗粒物(de)重量即为PM10,两张膜上颗粒物重量总和为TSP.9、可以用滤膜、吸收液采集(de)项目;常见气态污染物采集方式(1)可使用滤膜采集(de)项目TSP、PM10、PM5、、苯并芘、氟化物、重金属等,流量100L/min.(2)可使用吸收液采集(de)项目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硫化氢、氨、氯化氢、甲醇、臭氧、二硫化碳、氯气等项目小时值.流量: L/min.(3)24小时恒温恒流采集项目: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流量min.常见气态污染物采集方式10、采样质量保证间断采样质量保证:(1)每次采样前,应对采样系统(de)气密性进行认真检查,确认无漏气现象后,方可进行采样.(2)应使用经计量检定单位检定合格(de)采样器.使用前必须经过流量校准,流量误差应不大于5%;采样时流量应稳定.(3)使用气袋或真空瓶采样时,使用前气袋和真空瓶应用气样重复洗涤3次;采样后,旋塞应拧紧,以防漏气.(4)在颗粒物采样时,采样前应确认采样滤膜无针孔和破损,滤膜(de)毛面应向上.(5)滤膜采集后,如不能立即称重,应在4℃条件下冷藏保存;对分析有机成分(de)滤膜采集后应立即放入-20℃冷冻箱内保存至样品处理前,为防止有机物(de)分解,不宜进行称重.(6)使用吸附采样管采样时,采样前应做气样中污染物穿透试验,以保证吸收效率或避免样品损失.11、怎样计算标准体积12、不同行业排放(de)废气污染因子13、日常用吸收瓶采样(de)项目、流量和时间14、日常用滤膜采样(de)项目、流量和时间15、日常用气袋、真空采气瓶和吸附管采样(de)项目、流量和时间16、空气采样吸收液配置(1)二氧化硫吸收液:甲醛缓冲吸收液,用水稀释甲醛缓冲吸收储备液100倍,ml甲醛.甲醛缓冲吸收储备液:36%-38%甲醛溶液,L(de)CDTA-2NA溶液,称取邻苯二甲酸氢钾,溶解于少量水中,三种溶液混合,用水稀释至100ml,冰箱存放,可保存10个月.(2)氮氧化物:用水将显色液和水按4+1比例混合.吸收液吸光度不超过(540nm,1cm比色皿,以水为参比)显色液:称取对氨基苯磺酸,溶解于约200ml热水中,将溶液冷却至室温,全部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加入盐酸萘乙二胺储备液和50ml冰乙酸,用水稀释至标线.此溶液与密闭棕色瓶中,25℃以下暗处存放,可稳定三个月.盐酸萘乙二胺储备液:称取(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于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此溶液与密闭棕色试剂瓶中,冰箱储存可稳定三个月.硫化氢吸收液:硫酸镉、氢氧化钠和聚乙烯磷酸铵,分别溶于水后混合,强烈震摇,纯水稀释至1000ml.为乳白色悬浊液,冰箱中保存一周.(3)臭氧吸收液:IDS标准工作液用磷酸缓冲溶液稀释为ml或ml(de)吸收液,此溶液于20℃以下暗处存放,可稳定一周IDS标准工作液:IDS标准储备液用磷酸盐缓冲溶液稀释为每毫升臭氧(de)IDS标准工作液.IDS标准储备液:靛蓝二磺酸钠(IDS)溶解于水,移入500ml棕色容量瓶中.标定(4)甲醛吸收液:纯水(5)氨吸收液: mol/L 稀硫酸。
环境空气颗粒物综合采样器操作规程
环境空气颗粒物综合采样器操作规程环境空气颗粒物综合采样器是一种用于采集大气中颗粒物浓度和组分的仪器设备,在环境监测和污染治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保证采样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制定一套严格的操作规程。
以下是环境空气颗粒物综合采样器的操作规程。
1.仪器准备在进行采样前,需要对综合采样器进行仔细的检查和准备。
确保仪器内部清洁,避免污染对采样结果产生干扰。
检查仪器的各项参数,确保其正常工作。
2.采样站点选择根据监测需求和研究目的,选择适当的采样站点。
采样站点应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周围环境的空气质量。
在选择采样站点时,考虑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因素,如交通状况、工业排放、人口密度等。
3.采样时机选择选择适当的采样时机进行采样。
一般来说,采样时机应选择在环境污染物浓度相对较高、代表性较好的时段。
避免采样时段过长或过短,影响采样结果的准确性。
4.采样管的准备根据监测要求选择适当的采样管,并对采样管进行洗涤和干燥处理。
避免采样管内残留物质对采样结果的干扰。
在安装采样管时,注意防止损坏和交叉污染。
5.仪器的运行和数据记录开机前,检查微粒检测器和其他关键部件的状态。
确保仪器的正常运行和数据记录的准确性。
在运行过程中,注意观察仪器运行状态和指示灯的显示,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6.仪器的校准和质控定期进行仪器的校准和质控,保证采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校准和质控的频率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般建议每季度进行一次校准和质控。
7.采样时的注意事项在进行采样时,要注意以下事项:-保持采样口的无阻塞状态,避免采样器受到异物的干扰。
-采样管要垂直安装,并避免受到阳光直射和雨水的浸湿。
-避免仪器震动和剧烈摇晃,以免影响采样结果的准确性。
-对不同站点的采样管进行严格的标识,避免混淆和交叉污染。
8.采样结束后的处理采样结束后,及时关闭仪器,并对采样管进行标识和处理。
对于多个时间段的采样,要确保采样管的顺序和标识正确。
将采样管封存好,并送至实验室进行测量和分析。
空气采样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正确进行空气微生物监测。
2.适用范围2.1 医院感染监控重点科室,每月常规监测。
2.2 发生医院感染暴发流行时。
3. 职责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或兼职人员遵守本程序。
4程序(平板暴露法)4.1采样时间:消毒处理后或进行医疗活动之前4.2采样高度:离地面垂直高度80~150 cm。
4.4采样点布置:室内面积小于或等于30 m2时,在一条对角线上取3点,即中心一点,两端距墙1米处各取一点;室内面积大于或等于30 m2时,则在房屋的东、南、西、北、中5点采样,其中东、南、西、北四点各距墙1米。
4.5采样方法:使用自然沉降法,用直径9 cm的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平板,在各采样点开盖暴露5~30分钟后送检。
4.6 检测方法:已采样平板置37℃培养24~48小时后,计算各平板上菌落总数,然后延长培养时间至3~7天,进行空气中真菌的检测。
4.7 计算公式细菌总数(CFU/cm3)=50000N/(A×T)注:A为平板面积(cm3);T为平板暴露时间(min);N为平板菌落数(CFU)。
5.结果判断见下表各类环境中空气细菌菌落总数卫生标准以上各类监测对象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如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菌等,可疑污染情况下应进行相应指标的检测。
层流手术室空气监测细菌菌落数卫生标准6.注意事项6.1 采样前关好门、窗,在无人走动的情况下,静止10min进行采样。
6.2Ⅰ级洁净手术室和洁净辅助用房检测前,系统应已经运行15min,其他洁净房间应已运行40min,用直径90mm培养皿在空气中暴露30min,盖好后送检。
6.3 平皿应新鲜透亮,当天领取使用。
环境空气与废气采样方法(综合版)..
环境空气与废气中各项目监测采样细则
环境空气与废气中各项目监测采样细则
环境空气与废气中各项目监测采样细则
环境空气与废气中各项目监测采样细则
环境空气与废气中各项目监测采样细则
环境空气与废气中各项目监测采样细则
环境空气与废气中各项目监测采样细则
环境空气与废气中各项目监测采样细则
环境空气与废气中各项目监测采样细则
环境空气与废气中各项目监测采样细则
室内空气各项目监测采样细则。
大气采样器的操作如何及操作规程
大气采样器的操作如何及操作规程大气采样器的操作如何?大气采样仪对于环境采样人员并不陌生,用于环境卫生劳动卫生、室内环境等采集空气中有毒物质样品的常规仪器。
在样品采集的操作过程中,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
大气采样器的操作步骤:1.按下仪器的电池盖,取下电池座,并通过在5号插入6节电池来重置电池(镍镉电池组将首先对电池充分电)。
接下来,依据电池组选择工作时间。
采样需要,拨定时并打开相应的时间数字档位键(“4”位置,采样操作时间为20分钟。
)此时,打开电源开关。
你可以用秒表检查定时精度。
注意:长时间不使用时请取出电池。
2.使用设备前,内部电源必需充分电。
充电时,将电源线插入仪器背面的电源开关插座。
仪表板的功能开关设置为“C”位置。
此时,在微机显示窗口中显示设备的“1,2,3”序列号?标志。
我负责。
它通常需要大约16小时才能充电并具有充电保护电路,因此不会发生过充电。
3.首先将过滤器连接到仪器的进气口,紧要是过滤空气中的灰尘;另外,当反向吸入溶液发生时,可以过滤和膨胀,以防止溶液被吸入泵体,避开损坏泵体。
假如仪器长时间使用,则需要更换泡沫块适时阻拦污垢渗入过滤器并进入泵,这会影响泵的流动。
4.检查仪器的牢靠性。
除了检查相关的技术指标外,还需要检查镉膜泵是否为氦气。
检查时,先用手指挡住仪器的进气口,察看是否流量计的转子减小到最低位置。
假如流量计的转子连续移动,表明镉膜泵是氦气,应适时修复。
假如转子静止,仪器运行良好,流量指示牢靠。
5.假如您在操作过程中意外吸入酸碱溶液,您可以间歇地吸入取样器并用蒸馏水冲洗几次,然后吸入乙醇,这样仪器可以在无负荷下运行半个月左右。
在几小时内,乙醇完全放电。
在正常情况下,仪器可以恢复正常的工作指示。
假如颗粒或纤维等杂质进入镉膜泵,清洗后不能清除,应返回工厂维护和修理或在工厂指定的位置进行维护。
6.使用试验机。
准备好后,将功能开关转到“ON”或“S”位置,然后调整流量掌控阀,调整流量到采样所需的流量,仪器将启动工作。
环境空气采样规范
欢迎阅读环境空气采样作业指导书1.采样工作流程1.1监测项目调查现场监测人员认真了解监测对象的生产设备、工艺流程,清楚主要污染源、主要污染物及其排放规律,查看环保措施落实和环保设施运行情况。
监控生产负荷,调查现场环境(气象、水温、污染源)有关参数和周边环境敏感点,检查监测点位符合性及安全性,搜集与编制监测报告有关的各种技术资料并做好相关记录。
1.2实验室采样前准备1.31.4.1.51.5.11.5.21.6结束)、1.7样品转移、交接。
工作结束,现场监测人员应妥善保管原始记录,安全、规范运输样品,及时与样品管理员进行交接并填写交接记录。
2.采样工作中的注意事项2.1采样前检查气密性时要接干燥瓶,吸收瓶不能接以防倒吸。
2.2采样结束后,取下样品,将气体吸收装置进、出口密封,按相应项目的标准监测分析方法要求运送和保存待测样品。
2.3用超细玻璃纤维滤膜采样时,应对光线检查滤膜是否有损坏,如有损坏,停止使用。
2.4采集气体样品时,注意吸收瓶溶液的颜色,如果未采样已变色,则该样品作废。
2.5现场空白样的放置:启动采样气路时,同时将空白样的吸收瓶封口膜打开,气路采样结束时,同时将空白样封口;准备空白滤膜装入切割头中放置在空气中,采样后结束后按照滤膜采样同样方法放入滤膜袋中,运回实验室检测,空白滤膜前后两次称量质量之差应远小于采样滤膜上的颗粒物负载量,否则次批次采样监测数据无效。
2.6向采样器中放置和取出滤膜时,应佩戴聚乙烯手套等实验室专用手套(和实验室人员称量滤膜所带的手套相同),使用无锯齿状镊子。
2.7采样进气口必须暴露在空气中(箱体盖子可以不盖,几乎不影响吸收液温度)。
2.8夏天仪器应尽量避免放置在太阳下暴晒,以防止吸收液蒸发,可将仪器放置于树荫处或适当遮盖。
2.92.102.112.123.3.13.21??2??3?3.2.2除排放污染物的种类和排放速率(估计值)之外,还应重点调查被测无组织排放源的排出口形状、尺寸、高度及其处于建筑物的具体位置等,应有无组织排放口及其所在建筑物的照片。
环境空气采样规范
环境空气采样作业指导书1.采样工作流程1.1监测项目调查现场监测人员认真了解监测对象的生产设备、工艺流程,清楚主要污染源、主要污染物及其排放规律,查看环保措施落实和环保设施运行情况。
监控生产负荷,调查现场环境(气象、水温、污染源)有关参数和周边环境敏感点,检查监测点位符合性及安全性,搜集与编制监测报告有关的各种技术资料并做好相关记录。
1.2实验室采样前准备现场监测人员领取采样容器、滤膜,准备现场监测和采样所用的仪器设备、器具、样品标签、现场固定剂等,并完成设备的运行检查。
1.2.1采样前准备的仪器设备和辅助材料包括:采样器、风速风向仪、气温气压计、GPS;吸收瓶(内装配制好的吸收液,装箱,含空白、平行)、滤膜(含空白和备用膜)、镊子、凡士林、剪刀、手套、封口膜、电池、原始记录单、交接单、样品标签和笔等相关仪器物品。
1.2.2仪器设备的运行检查在领用时,要检查并填写仪器的使用记录,尤其检查采样流量是否需要校准,并对采样器进行气密性检查。
1.3现场采样前准备1.3.1复核现场工况,是否适宜进行采样。
1.3.2观测现场风速风向,局地流场、大气稳定度等气候条件,确定监测点位。
1.3.3按要求连接采样系统1.4.气态污染物1.4.1.将气样捕集装置串联到采样系统中,核对样品编号,并将采样流量调至所需的采样流量,开始采样。
记录采样流量、开始采样时间、气样温度、压力等参数。
气样温度和压力可分别用温度计和气压表进行同步现场测量。
1.5颗粒物采样1.5.1打开采样头顶盖,取出滤膜夹,用清洁干布擦掉采样头内滤膜夹及滤膜支持网表面上的灰尘,将采样滤膜毛面向上,平放在滤膜支持网上。
同时核查滤膜编号,放上滤膜夹,安好采样头顶盖。
启动采样器进行采样。
记录采样流量、开始采样时间、温度和压力等参数。
1.5.2采样结束后,取下滤膜夹,用镊子轻轻夹住滤膜边缘,取下样品滤膜,并检查在采样过程中滤膜是否由破损现象,或滤膜上尘的边缘轮廓不清晰的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采样工作流程1、接受任务现场监测和采样承担部门的负责人在接到任务后提前通知有关科室配合,质量管理室填写任务传递单,将任务传递至现场监测人员。
2、对监测项目基本情况进行调查现场监测人员认真了解监测对象的生产设备、工艺流程,清楚主要污染源、主要污染物及其排放规律,查看环保措施落实和环保设施运行情况,监控生产负荷,调查现场环境(如:气象、水文、污染源)有关参数和周边环境敏感点,检查监测点位符合性及安全性,搜集与编制技术(监测)报告有关的各种技术资料并做好相关的记录。
3、领取并检查采样所需仪器设备和辅助材料,进行采样前准备现场监测人员根据任务传递单领取采样容器、滤膜,准备现场监测和采样所需的仪器设备、器具、样品标签、现场固定剂等,并完成仪器设备的运行检查。
(1)采样前准备的仪器设备和辅助材料包括:采样器、风速风向仪、气温气压计、GPS;吸收瓶(内装配置好的吸收液,装箱,含空白、平行)、滤膜(含空白和备用膜)、镊子、凡士林、剪刀、手套、封口膜、电池、原始记录单、交接单、样品标签和笔等相关仪器物品。
(2)仪器设备的运行检查在领用时,要检查并填写仪器的使用记录,尤其检查采样器流量是否需要校准,并对采样器进行气密性检查。
(3)现场采样前的准备1)复核现场工况,是否适宜进行采样;2)观测现场风速风向、局地流场、大气稳定度等气候条件,确定监测点位置;3)按要求连接采样系统,并检查连接是否正确;4)气密性检查,检查采样系统是否有漏气现象。
4、现场采样(1)气态污染物采样1)将气样捕集装置串联到采样系统中,核对样品编号,并将采样流量调至所需的采样流量,开始采样。
记录采样流量、开始采样时间、气样温度、压力等参数。
气样温度和压力可分别用温度计和气压表进行同步现场测量。
2)采样结束后,取下样品,将气体捕集装置进、出气口密封,记录采样流量、采样结束时间、气样温度、压力等参数。
按相应项目的标准监测分析方法要求运送和保存待测样品。
(2)颗粒物采样1)打开采样头顶盖,取出滤膜夹,用清洁干布擦掉采样头内滤膜夹及滤膜支持网表面上的灰尘,将采样滤膜毛面向上,平放在滤膜支持网上。
同时核查滤膜编号,放上滤膜夹,安好采样头顶盖。
启动采样器进行采样。
记录采样流量、开始采样时间、温度和压力等参数。
2)采样结束后,取下滤膜夹,用镊子轻轻夹住滤膜边缘,取下样品滤膜,并检查在采样过程中滤膜是否有破裂现象,或滤膜上尘的边缘轮廓不清晰的现象。
若有,则该样品膜作废,需重新采样。
确认无破裂后,将滤膜的采样面向里对折两次放入与样品膜编号相同的滤膜袋(盒)中。
记录采样结束时间、采样流量、温度和压力等参数。
5、采样记录相关事项环境空气质量采样记录包括:监测项目、样品批号、采样点位、采样日期、采样时间(开始、结束)、样品编号、气温、大气压、采样流量、采样体积、天气状况、风速、风向、采样人、审核人。
填写采样记录注意事项:1)样品批号和样品种类一定要填写;2)标况体积一定要计算正确;3)发生异常情况,备注栏和附加说明处一定要填写清楚;4)记录单上不能有涂改的痕迹,有错划掉,盖监测人印章。
6、样品转移、交接工作结束后,现场监测人员应妥善保管原始记录,安全、规范运输样品,及时与样品管理员进行交接并填写交接记录。
二、采样工作中需要注意的事项1、采样前检查气密性时要接干燥瓶,吸收瓶不能接以防倒吸。
2、采样结束后,取下样品,将气体吸收装置进、出气口密封,按相应项目的标准监测分析方法要求运送和保存待测样品。
3、用超细玻璃纤维滤膜采样时,应对着光线检查虑膜是否有损坏,如有损坏,停止使用。
4、采集气体样品时,注意吸收瓶溶液的颜色,如未采样已变色,则该样品作废。
5、现场空白样的放置:启动采样气路时,同时将空白样的吸收瓶封口膜打开,气路采样结束时,同时将空白样封口;准备空白滤膜装入切割头中放置在空气中,采样结束后按照滤膜采样同样方法放入滤膜袋中,运回实验室检测,如空白滤膜前后两次称量质量之差应远小于采样滤膜上的颗粒物负载量,否则此批次采样监测数据无效。
6、向采样器中放置和取出滤膜时,应佩戴聚乙烯手套等实验室专用手套(和实验室人员称量滤膜所带的手套相同),使用无锯齿状镊子。
7、采样进气口必须暴露在空气中(箱体盖子可以不盖,几乎不影响吸收液温度)。
8、夏天仪器应尽量避免放置在太阳下暴晒,以防吸收液蒸发,可将仪器放置于树荫处或适当遮盖。
9、采样器显示的气温和气压未经过校准,不能直接读取;现场气温、气压应用经校准过的气温、气压计测定读取。
10、现场记录实况,标况需根据实况计算,实况和标况都要在原始记录中体现。
11、采样记录单上采样人员签字应为2人,其中1人为监督人员。
12、干燥硅胶不宜放置太多,超过1/2一点即可,注意检查硅胶罐的密封性。
三、采样过程中的问题1、如何进行采样器流量校准(1)气态污染物采样气路校准(皂膜流量计)1)用注射器把适量肥皂水在皂膜流量计下侧小口注入(不宜过多),将流量计与需要检测气路的采样瓶进气口连接,按采样器所处的环境条件(环境气温、气压)设置流量计参数;2)启动需要检测的气路,按下旁边红色按钮使肥皂水起泡,点击测量(多次);3)当流量计读数与采样器读数差值在±5%以内时,流量校准成功。
(2)颗粒物采样器流量校准(中流量校准器)1)连接好校准器(需放滤膜),设置好采样器流量,启动“尘1”,2)进入“维护”(密码8628)—“4流量”—“1”点(将光标移至行末电压值处),比较校准器流量与“1”处流量值,若校准器流量较小,长按“上”键,反之则按“下”键,直至两者读数误差在±5%以内;按一下“回车”键确认;3)同样操作校准“2”点。
2、如何进行采样器的气密性检查(气态采样气路,简)按要求连接采样系统,并检查连接是否正确;启动气路,先检测整段气路的气密性,堵住进气口,若采样器流量读数有明显下降、松开后读数迅速回升,则整段气路气密性完好;若堵住进气口后,采样器流量无明显变化,说明有漏气现象,需要分段检测气密性,步骤如上。
3、监测前需要了解哪些基本情况(1)被测单位基本情况调查1)被测单位的名称、性质和立项建设时间被测单位立项建设的时间:是为了确定其应执行现有源还是新建源的排放标准。
2)主要原、辅材料和主、副产品,相应用量和产量等应重点调查用量大,并可能产生大气污染的材料和产品。
应列表说明,并予以必要的注解。
目的是为了确定排放的主要污染物。
3)单位平面布置图标出基本方位;车间和其他主要建筑物的位置,名称和尺寸;有组织排放和无组织排放口及其主要参数;排放污染物的种类和排放速率;单位区域内的主要地形变化;单位周界围墙的高度和性质(封闭式或通风式)等。
单位周界外的主要环境敏感点,包括:影响气流运动的建筑物和地形分布;有无排放被测污染物的源存在等进行调查,并标于单位平面布置图中。
(2)被测无组织排放源的基本情况调查除排放污染物的种类和排放速率(估计值)之外,还应重点调查被测无组织排放源的排出口形状、尺寸、高度及其处于建筑物的具体位置等,应有无组织排放口及其所在建筑物的照片。
(3)排放源所在区域的气象资料调查一般情况下,可向被测污染源所在地区的气象台(站)了解当地的“常年”气象资料,其内容应包括:1)按月统计的主导风向和风向频率;2)按月统计的平均风速和最大、最小风速;3)按月统计的平均气温和气温变化情况等。
如有可能,最好直接了解当地的逆温和大气稳定度等污染气象要素的变化规律。
了解当地“常年”气象资料的目的,是为了对监测时段的选择作指导。
4、怎样进行监测点布设(无组织排放)(1)布点原则1)代表性,即选择有代表性的采样点;2)可接近性,即选择易于到达的采样位置;3)可操作性,即选择能实施采样的地点;4)安全性,即选择安全可靠的采样位置;5)符合性,即与有关标准、技术规范布点要求的符合性,当已设点位不符合又无法更改时,应考虑增加测点数量。
(2)设置参照点和监控点的方法(适用于现有污染源无组织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和氟化物的监控点设置)1)参照点的设置方法:①设置参照点的原则要求:参照点的设置,要以能够代表监控点的污染物本底浓度为原则。
参照点应不受或尽可能少受被测无组织排放源的影响,参照点要力求避开其近处的其他无组织排放源和有组织排放源的影响,尤其要注意避开那些可能对参照点造成明显影响,而同时对监控点无明显影响的排放源。
②参照点的设置范围参照点最好设置在被测无组织排放源的上风向,以排放源为圆心,以距排放源2m和50m为圆弧,与排放源成120°夹角所形成的扇形范围内设置。
③平均风速≥1m/s时参照点设置参照点可在避开近处污染源影响的前提下,尽可能靠近被测无组织排放源设置。
④平均风速<1m/s(包括静风)时参照点设置既要避开近处其他源的影响,又要在规定的扇形范围内比较远离被测无组织排放源处设置。
2)监控点的设置方法①设置监控点的原则要求:设置监控点于无组织排放源下风向,距排放源2~50m范围内的浓度最高点。
设置监控点时不需要回避其他源的影响。
②一般情况下设置监控点的方法:在无特殊因素影响的情况下,监控点应设置在被测无组织排放源的下风向,尽可能靠近排放源处(距排放源最近不得小于2m),4个监控点要设置在平均风向轴线两侧,监控点的设置应根据情况于可能的浓度最高处设置。
(3)单位周界外设置监控点的方法(适用于除现有污染源无组织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和氟化物之外的监控点设置)1)监控点最多可设置4个。
2)监控点一般应设于周界外10米范围内,污染物排放浓度最高点;但若现场条件不允许(例如周界沿河岸分布),可将监控点移至周界内侧;若经预测,无组织排放的最大落地浓度区域超出10米范围之外,也可将监控点移至该区域内设置。
3)测点高度范围为1.5-15米。
4)当具有明显风向和风速时,监控点应设置于平均风向轴线的两侧,监控点与无组织排放源所形成的夹角不超出风向变化的标准偏差(10个风向读数的标准偏差)范围之内。
5)当无明显风向和风速时,可根据情况于可能的浓度最高处设置4个点。
6)在单位周界外设置监控点的具体位置,还要考虑围墙的通透性(即围墙的通风透气性质)。
①当围墙的通透性很好时,可紧靠围墙外侧设监控点。
②当围墙的通透性不好时,亦可紧靠围墙设监控点,但把采气口抬高至高出围墙20~30cm。
③围墙的通透性不好,又不便于把采气口抬高,此时,为避开围墙造成的涡流区,宜将监控点设于距围墙1.5~2.0h(h为围墙高度(m)),距地面1.5m处。
(4)需要注意的问题1)2019年1月1日前设立的污染源SO2、NO2、颗粒物、氟化物测点,一般应于无组织排放源上风向2-50m范围内设参考点,排放源下风向2-50m范围内设监控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