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播学——第九章(受众1)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魔弹论或靶子论的实质在于过分夸大媒介的影响力,忽视了受 众的主观能动性。如今,这种理论早已被抛弃,但在上世纪二、 三十年代却被普遍接受,非常流行,这跟两次世界大战前后大 规模的宣传战,以及大量相关的宣传研究有关。两次世界大战 既是全球性战争,又是规模空前的宣传大战。麦克卢汉曾说: “没有广播就设有希特勒。”这正是对媒介威力和魔弹理论的 生动概括。
第九章 受众(一)
一、受众的概念
1、按照《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中的解释,受众是指 接受信息的群众。原指演讲的听众,引入传播学后,泛指报刊、 书籍的读者,广播的听众,电影电视的观众。 2、简单地说,受众就是指在大众传播中接受信息的人,包括 读者、听众和观众三种类型。 3、受众在有些地方又被称为受传者、接受者、传播对象。一 般来说,受众多用于大众传播场合,而很少用来指人际传播。 这可从“受”和“众”两个字面上解释。 4、受众分析同效果分析之间常常是盘根错节,难解难分的关 系。关心受众正是为了获得最佳传播效果,而检验传播效果又 必须从受众方面来衡量。
四、使用与满足论
从“传者第一论”到“受众第一论。” 评价:矫枉过正。 从个人层面和特定时间பைடு நூலகம்说,受众似乎有一定的主动性和选择空间,但从 广阔的社会背景和长远考虑受众选择的余地很小。
(三种受众理论) 二、魔弹论
魔弹论也称靶子论,属于早期的受众理论,早期的受众理论有 两个基本假设:一是认为大众媒介具有无往不胜、难以抵御的 传播威力;二是认为受众处于被动挨打、不堪一击的地位。这 两个假设又互相关联、互为因果。 以上假设导源于“大众社会”的观念。 (一)大众社会与乌合之众 大众社会英文为mass society,其本意是指“乌合之众”的社 会,所谓乌合之众,是说生活在社会中芸芸众生互不相干,成 分复杂,他们之间很少联系和沟通,每个人都以完全独立的个 人身份投身社会,因此在心理上都陷入孤苦零丁、无依无靠的 状态中。 有人把这种乌合之众称为“孤独的群体”,即在大众社会中尽 管有群体网络,但人们的内心世界却是彼此隔绝、十分孤独的。
在大众社会,人们之间的交往越来越疏远,关系越来越隔膜, 所以他们很难采取一致的行动,基于这样的认识,传统的受众 理论基础认为,受众面对媒体宣传时,不堪一击,而媒体则威 力无比,媒体具有“横扫千军如卷席”的力量,这就是所谓的 魔弹论或靶子论。 (二)魔弹与靶子 在魔弹论或靶子论看来,媒介传播的内容就像射出的一发发威 力强大的魔弹,而受众好比射击场上孤零零的靶子,任由媒介 扫射,毫无抵抗能力,只要被魔弹击中,便会应声而倒,就是 说媒介的信息只要被受众接收就会对他产生媒介所预期的效果。 用施拉姆的话说:“情况就像在一个射击场上那样,需要的只 是对准靶子射击,靶子就会倒下。”如:广告
有研究工作表明,在受众和媒介之间存在很多缓冲体,在这些 缓冲体的缓冲下,媒介对受众的影响微乎其微。这些缓冲体包 括: 1、个人差异 在魔弹论看来,受众之间没有什么个性差异可言,只要信息相 同,受众的反应就会相同。其实人们之间的个性差异不容忽视, 它使受众对同样的信息产生不同的理解,即同样的信息对不同 的受从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一千个观众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2、社会类型 社会类型是个人差异的扩展,个人差异强调的是不同的个人对 相同信息的不同反应,社会类型强调的是不同的群体对相同信 息的不同反应。(比如拉什迪的小说《撒旦的诗篇》,在伊斯兰教徒中
三、有限效果论
魔弹论很快被后来的实证研究推翻,人们发现受众并不是一群 各行其是的乌合之众,不是束手待毙的靶子。事实上,受众之 间存在着着十分密切的社会联系,它就像一张无形网把受众联 成一个牢固的整体。 媒介发出的信息并不是直接投射到受众身上,而是经过 一系列 群体网络的缓冲,最后到达受众时已是强弩之末,这时信息刺 激已变得很微弱,对受众难以产生多大的影响。
引起极大的愤慨,被当成亵渎真主的邪恶之作,为此伊朗甚至悬赏几百万 美元取拉什迪的脑袋;不过对非伊斯兰教徒来说,这只不过是一部小说而 已,许多人可能连翻都懒得翻一翻。)
3、社会关系 受众分析既要对受众个人进行个体解剖,更要将受众置于一定 的社会关系中进行考察。早期的受众理论基础正是因为仅强调 受众的个人的因素,忽略其广泛的社会联系,就难免把人当成 被动挨打的活靶子。 从社会关系角度考察受众的突出代表是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 的两级传播理论。 由于以上缓冲体的作用,媒介的效力并不十分强大,对受众的 影响非常微弱,这就是有限效果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