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爱——关于未成年人的生命感受教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命之爱——关于未成年人的生命感受教育

发表时间:2013-01-22T17:03:01.717Z 来源:《教师教育研究(教学版)》2012年7月供稿作者:高岩

[导读] 教育不是生命个性的张扬,不是智慧的启迪,而是知识的灌输,生命的压抑。

高岩

曾几何时,被考试升学的“实用目的”所左右的教育,其技术化程度越来越高,其机械操作演练的能力也越来越细,人的受教育的过程成为人格不断分裂,人性不断物化的过程。学生被置于黑板与高墙之间,自我与自然相隔离。——理解代替了感受,实用代替了冥想。教育不是生命个性的张扬,不是智慧的启迪,而是知识的灌输,生命的压抑。

信息时代,铺天盖地的信息被当作兴奋剂放在学生疲惫的嘴边。为此他们只能采取轻易地接受,然后再迅速的忘却的方式。再也不会严肃地看待真实的事物,他们乐于成为观众,而不习惯全身心地投入生活。将理想的“自我”融入虚拟的网络世界,而以虚弱的身体和脆弱的意志面对生活,逐步形成软弱的性格:有的悲观失望,有的冷漠自私,有的阴郁颓废,有的甚至以谈“恋爱”来求得刺激……学生的精神失去了支撑点,心灵在不安、困惑和荒芜中失去了创造和快乐。他们过早地失去了未成年人应有的单纯、明朗、诚实和活力,变得多面、复杂和虚伪。在教育知识的重压下不堪重负,只能以厌倦、怠慢和自卑来应对生活。

教育是“培养完整的人”,其任务就是要让人的整个生命系统充满生机与活力,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令人欣慰的是,2002年以来,教育部逐步推行基础教育改革,这场令人振奋的教育革命,将彻底改变以往的教育模式,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如:对语文学科改革,是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语文课程标准。在强调语文实践中的熏陶感染作用和价值取向的同时,也特别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特的生命体验。

一场真正的教育的革命开始了……

每年新生刚入校不久,我会精心筹划了一次全年级“师生同心做人作文”活动,来作为教师节的献礼。要求学生写一封信给小学或中学的某位老师,连同语文老师的一封信一起邮走,并肯请收到信的老师能及时回信给他昔日的学生。此举反响颇大:大多数学生收到了老师的回信,师生诚恳交谈;学生有了第一次写信给老师的体验,有了第一次做成人的自豪感;有了第一次学会用书信表达感情,尝试理解与沟通的感受,尤其是学生懂得了感恩,并把它投诸于生活。这一点,从教育的意义上讲,它比作文更重要————它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丰富并拓展了教育的内涵。

“爱”——师爱,它深沉而单纯,博大而无私的精神,早已成了我们人类生命的文化家园。谁不渴望着爱与被爱?一个人对给予自己无限温暖的老师情感淡漠甚至泯灭,怎谈得上对朋友尽诚,对家庭尽责,对祖国尽忠呢?

因此,把作文融入人生的过程,让学生学会感谢,学会表达,学会生活。这——是真正的教育!

此后,在学习中,我就不断地推行此类与生活体验密切接触的教育——

如家庭篇:以写作来进入生活体验,“生命中的第一份礼物”(对孩子和父母而言);“献给母亲的歌”系列活动:要求学生用自己的劳动为母亲节献礼,写母亲收到礼物后的感受;有的学生为了送礼物给母亲,甚至去捡卖破烂、卖报纸,真切的感受到劳动的艰辛,母亲的不易;爱的故事——爸爸、妈妈如何爱你?你又如何爱爸爸、妈妈?爸爸、妈妈的恋爱故事纪实:爸爸、妈妈最动心的时刻:爸爸、妈妈的心有多高?(对学生的要求而言)我心中的爸爸、妈妈……请家长阅读并写感想等。通过以上教学活动,学生与家长的沟通理解多了,学生的体验丰富了,为其写真话抒真情创设了情境,同时触及到“爱情”话题,在家庭中引起的反响最大。无论褒贬,它都会为孩子遇到此类问题提供了交流的平台。

关注自我篇:《你,爱自己吗?》、《告诉世界我长大了》(学生写作,父母老师共同打分)、《我是谁?》、《爱上未来的你》《你还爱我吗?》(你我是两个自己)大活动,《听听那声音》真实的活动,异样的体验:原来自己成为了对自己最熟悉的陌生人……. 学生通过一系列活动,探究自我,关注自己的心灵体验,这都是“爱”的要义,试想,一个连自己都不感兴趣的人,很难说他会对谁真正感兴趣——让学生自己成为生命中的凝视者,我们就会从更高层而去审视,更理性的对待生命的感受。

关注生活篇:2003年的“非典”,那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曾使我们一度惊慌失措,但同时也让我们发现了生活的本质:如何健康而有意义的生活?我带领学生进行了一系列探讨,收集了生活中许多真实而感受人的故事,达成的共识是——灾难让我们更爱!学校门前建成了漂亮的丽子公园。在新落成不久,我领孩子们去感受生活所展现的美————那是人们对自然的殷切向往呵!八月十五中秋节,我们一起去赏月,在紧张的学习中,不忘去与明月交流,与清风共语……

“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生活有多宽广,语文的学习就会有多宽广。

爱情教育篇:当孩子们面对自己的发育而将好奇的目光投向异性时,遗憾的是,我们的家长、老师就会一起视如“洪水猛兽”,早早冠以“早恋”的罪名,在孩子们还未搞清什么是“爱情”时就过早地尝到了其苦果:有的被玩笑开成了一对“恋人”有的被迫真“恋”,有的寻求刺激,有的纯粹是“跟着感觉走”找乐子,找面子,找魅力……教育无视这些生活的真实存在,一味地藏着掖着或避而不谈,反倒吊起了学生的兴趣。“爱情教育”成了一块被教育遗忘的角落……

新课程掀开了这层面纱,虽然还有点“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味儿,但毕竟解冻了。于是以课文《致女儿的信》为契机,我对学生展开了一系列爱情教育:在这封信里它明确了爱情的含义(爱,忠诚和心灵的追忆)尤其重要的是爱情的意义被提升到一个真正的人的层面上,由此学生明确了爱不再应该是游戏,不可以随意放任,它的严肃、圣洁,美好已渗透进孩子们的心中;我还利用大阅读,引导学生走进中外名著中优美崇高的爱情世界:如《简爱》、《梁祝》、《海的女儿》、《魂断蓝桥》等;美文熏陶,《狼行成双》令孩子们感动不已,《致橡树》独立而平等的爱令其深思,《江城子》《鹧鸪天》是“关于心灵的追忆”;大综合“爱情如歌”:经典爱情电影片段抢答、经典爱情名句抢答;爱情麻辣烫:你说我说;经典爱情故事与名曲等…….试想当我们教育者用健康而高尚的爱情去“疏导”而不是堵塞时,当孩子们获得更多的关于爱情的智慧体验时,他们还会过早地去啃“青苹果”吗?当孩子们心灵的天空回响着爱情教育那优美的旋律时,我们从他们释然的双眸中似乎看到了他们追求未来幸福生活的曙光,而这,不正是我们教育的真正意义吗?

“爱,你准备好了吗?”这是我对孩子们的深情的期望… …。

“融入自然,体认生命,”我对教育如是说。

我们身体的解放在于获得健康,社会的解放在于达到善,而自我的解放在于达到爱。生命像灯盏里的油,在耗损的过程中照亮别人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