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
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题目汽车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专用机床夹具设计教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方向)班级10车辆姓名指导教师2013 年 6 月20 日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课程设计任务书1、课程设计目的车辆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在完成了车辆制造工艺学课程的理论教学后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其目的是:通过该课程设计,使学生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汽车制造工艺知识,初步掌握汽车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方法,学会查阅有关资料;掌握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夹紧原理专用机床夹具的设计方法,提高结构设计能力。
2、课程设计内容(含技术指标)制定指定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指定工序的专用夹具。
具体内容如下:1)对零件进行结构工艺性分析,画零件图(1)了解零件的性能、用途和工作条件;(2)分析零件各项技术要求;(3)分析零件的毛坯、材料、热处理要求及机械加工的工艺性。
(4)画零件图1张。
2)制定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1)按基准的选择原则确定零件的定位基准;(2)确定零件各表面的加工方法并划分加工阶段;(3)安排加工顺序,拟定工艺路线;(4)初步选择各工序所采用的设备;(5)填写完整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1份。
3)确定工序具体内容(1)确定指定工序的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公差;(2)确定指定工序机床的规格、精度及刀、量具;(3)确定指定工序的切削用量;(4)计算指定工序的单件工时;(5)填写完整工序卡片1张。
4)设计指定工序的专用夹具(1)确定工件的定位方案和刀具的对刀、导向方式;(2)确定夹紧方案;(3)确定夹具结构;(4)绘制夹具装配工作图1张;(5)绘制夹具零件图1张。
5)整理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
3、进度安排1.对零件进行结构工艺性分析,画零件图(1天)2.制定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2天)3.确定工序具体内容(1天)4.设计指定工序的专用夹具(5~7天)5.答辩(1天)4、基本要求1.设计资料齐全;2.工艺方案合理,工艺文件符合规定的工作量;3.夹具结构合理,图样数量符合绘图工作量;4.图样规范,装配图和零件图内容完整,图面质量好,错误少,5.设计说明书内容完整,书写规范,语句通顺,层次分明。
汽车制造工艺学教案新

汽车制造工艺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制造工艺的基本概念、发展趋势和重要性。
2. 掌握汽车制造过程中的主要工艺流程和关键技术。
3. 熟悉汽车制造工艺中的质量控制和生产效率提升方法。
4.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为汽车制造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教学内容1. 汽车制造工艺概述汽车制造工艺的定义和发展历程汽车制造工艺的重要性和影响因素2. 汽车制造工艺流程冲压工艺:冲压成型、模具设计等焊接工艺:电阻焊接、激光焊接等涂装工艺:涂料选择、涂装设备等装配工艺:装配顺序、装配工具等3. 汽车制造关键技术车身设计:车身结构设计、轻量化设计等发动机制造:发动机零件加工、装配调试等底盘制造:底盘零件加工、装配调试等4. 汽车制造质量控制质量控制体系:ISO 9001、IATF 16949等质量控制方法:统计过程控制(SPC)、全面质量管理(TQM)等5. 汽车制造生产效率提升生产线设计:流水线设计、自动化设备等生产调度:生产计划制定、物料需求计划等精益生产:精益思想、看板系统等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传授汽车制造工艺的基本知识和概念。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汽车制造工艺的实践应用。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汽车制造工艺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4.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汽车制造企业,亲身感受汽车制造工艺的实际情况。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积极性。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团队合作能力。
4. 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汽车制造工艺学的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择合适的汽车制造工艺学教材,提供全面的知识体系。
2.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课堂教学。
3. 案例资料:收集相关的汽车制造工艺案例,用于案例分析。
4. 实地考察:联系汽车制造企业,安排实地考察机会。
5. 在线资源:提供相关的在线资料和视频,供学生自主学习。
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精)

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
对此零件图进行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要求有:
(一)对指定零件进行工艺分析(结构分析和技术要求),抄画零件图1张
1、计算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
2、分析主要加工表面的尺寸形状及位置精度、光洁度和设计基准;
3、对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进行分析;
4、零件的材质、质量、热处理及结构工艺性进行分析;
(二)制定指定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路线,填写工艺过程卡片,三道工序的工序卡片
1、制定工艺路线,选择几个方案比较;
2、选择定位基准,当基准不符合尚需进行尺寸链计算;
3、选择机床和工、夹、量、刀具;
4、确定加工余量和工序尺寸;
5、选择切削用量;
6、绘制填写工艺卡片等生产资料;
7、编写工艺设计说明书。
(三)图纸要求
1、正确、结构要合理、工艺性要好;
2、视图布局合理、视图选择正确、清楚表示出结构;
3、尺寸、技术要求标注全、合理;
4、线型要符合制图标准,图上的文字要尽可能用仿宋体。
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

设计课题
• 变速器箱体机械加工工艺Leabharlann 程 • 镗孔夹具设计设计内容
• • • • • • • • • • 1、分析零件的结构特点及技术要求 2、确定生产类型 3、选择毛坯 4、制定工艺规程 ①选择加工方法 ②确定工序顺序和内容 ③选择定位基准 ④选择各工序所用机床 ⑤确定主要表面加工余量,计算工序尺寸 a.所设计夹具的工序的加工表面总余量、各工序尺寸、 公差和余量 • b.其它主要加工表面的总余量
主要技术要求 –夹具图
• 夹具设计中,除了规定有关尺寸精度外,还 要制订有关元件之间,各元件的有关表面之 间的相互位置精度,以保证整个夹具的工作 精度。这些相互位置精度要求,习惯上称为 技术要求(或技术条件)。
主要技术要求 –夹具图
• 对于夹具图的技术要求,凡与工件加工要求 有直接关系者,其位置公差应取工件加工技 术要求所规定数值的1/5-1/2,若与工件加工 要求无直接关系,可在有关夹具设计手册中 推荐的值中选取
• 4、绘制总图的顺序是,先用双点划线绘出 工作的轮廓外形和主要表面,围绕工件的几 个视图依次绘出定位元件、导向元件、夹紧 机构、支架及其它元件、装置,最后绘制出 夹具体及连接件,把夹具的各组成元件、装 置连成一体。(工件应看作是“透明体”, 所画的工件轮廓线与夹具的任何线条彼此独 立,不相互干涉)。
设计内容
• • • • • • • • • • 5、设计指定工序的专用夹具 设计完成后应编写说明书。说明书应包括: ①、变速器箱体零件的技术要求。 ②、确定生产类型。 ③、选择毛坯。 ④、确定典型工序加工余量。 ⑤、制定加工工艺规程。 ⑥、尺寸链换算。 ⑦、镗孔夹具设计中相关说明与计算 。 图纸为指定工序的夹具总图及有关零件图。
• ③所选用的加工方法要和生产类型相适应 (采用通用机床,辅以专用夹具)
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

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一、前期准备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的第一步是进行前期准备工作。
这包括确定设计的主题和目标,收集资料和文献,以及进行市场调研等。
1.确定主题和目标在确定课程设计的主题和目标时,需要考虑实际需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例如,可以选择汽车制造工艺中的某个环节作为主题,比如车身制造、发动机制造等。
同时需要明确课程设计的目标,例如提高学生对汽车制造工艺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2.收集资料和文献在进行课程设计之前,需要收集相关资料和文献。
这些资料可以来自于图书馆、互联网、专业杂志等多种渠道。
通过收集资料和文献可以更好地了解汽车制造工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从而为后续的课程设计提供基础。
3.市场调研在确定课程设计主题时,需要进行市场调研。
这包括了解汽车制造行业中相关企业的需求以及就业市场中对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等。
通过市场调研可以更好地把握行业动态和就业前景,为后续的课程设计提供指导。
二、课程设计内容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的核心是制定课程内容。
在制定课程内容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理论知识汽车制造工艺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
在课程设计中,需要涉及到相关的理论知识,包括汽车制造工艺的基本概念、原理、流程等。
2.实践技能除了理论知识外,汽车制造工艺学还需要掌握相关的实践技能。
这包括了解相关设备和工具的使用方法、掌握相关操作技巧等。
在课程设计中,应该注重实践教学,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
3.案例分析在汽车制造工艺学中,案例分析是一个重要的教学方法。
通过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4.项目实践项目实践是汽车制造工艺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项目实践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并且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三、课程设计实施在课程设计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方法汽车制造工艺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案例分析、项目实践等多种形式。
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

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一、简介汽车制造工艺学是机械制造工程学科中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汽车制造过程中的各种工艺技术和工装设备的设计与制造。
在本门课程中,我们将学习汽车制造工艺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与实践,并通过设计一个简单的汽车制造工艺流程来巩固所学内容。
二、课程目标本门课程的主要目标是:•熟悉汽车制造工艺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与实践;•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和改善汽车制造工艺流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三、课程大纲本门课程的大纲如下:3.1 汽车制造工艺学基础•汽车制造工艺学的定义、发展历程、意义等;•汽车零部件的制造工艺流程(车身、发动机、底盘、电气、智能等);•汽车制造工艺流程的主要工艺环节(冲压、焊接、涂装、装配等)。
3.2 汽车制造工艺流程设计•汽车焊接工艺流程设计;•汽车涂装工艺流程设计;•汽车装配工艺流程设计;•汽车零部件生产自动化设计。
3.3 实践环节•设计一个基于汽车制造工艺流程的案例;•设计一个针对汽车制造工艺流程的设备或工具;•班级合作完成一个实际的汽车零部件制造项目。
四、课程要求在本门课程中,学生需要达到以下要求:•按时出席和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完成课后作业、阅读参考书目,并积极参与讨论;•按时提交课程设计报告和实践项目报告;•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增强自己的组织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方法本门课程采用以下教学方法:5.1 讲授教师将采用讲授的方式介绍汽车制造工艺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与实践。
5.2 研讨课程中将设置若干研讨环节,鼓励学生展开深入讨论和交流,为课程提供更多的思想火花。
5.3 课程设计通过对汽车制造工艺流程的设计,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5.4 实践项目班级合作完成一个实际的汽车零部件制造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六、参考书目•《汽车制造工艺学》(第四版),杨继业,吴光祥,机械工业出版社•《现代汽车制造工艺学》(第二版),陆际明,高等教育出版社•《汽车焊接技术汽车制造工艺学丛书》,杨继业,高等教育出版社七、总结汽车制造工艺学是机械制造工程学科中的基础分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重要的社会意义。
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

《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的重要性、设计内容与方法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通过对汽车制造工艺的各个环节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冲压工艺、焊接工艺、涂装工艺和装配工艺等,阐述了如何进行工艺规划、选择合适的工艺参数以及优化工艺流程,以提高汽车制造的质量、效率和降低成本。
结合实际案例,展示了课程设计在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方面的重要作用,为汽车制造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一、概述汽车制造业作为现代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工业实力和科技水平。
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汽车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汽车制造工艺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进行工艺规划和设计的能力。
通过课程设计,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相结合,提高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汽车制造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的内容(一)冲压工艺设计冲压是汽车制造中常用的一种工艺方法,用于生产车身覆盖件和结构件。
冲压工艺设计包括模具设计、冲压工艺参数的确定以及冲压设备的选择等。
在模具设计方面,要根据零件的形状和尺寸要求,设计合理的模具结构,确保零件的精度和质量。
冲压工艺参数的确定包括冲压速度、压力、行程等,需要根据材料的性能和零件的要求进行合理选择。
冲压设备的选择要考虑设备的吨位、精度和生产效率等因素。
(二)焊接工艺设计焊接是汽车制造中连接车身各部件的重要工艺方法。
焊接工艺设计包括焊接方法的选择、焊接材料的选用、焊接参数的确定以及焊接质量的控制等。
常见的焊接方法有电弧焊、气体保护焊、激光焊等,要根据零件的材质、结构和焊接要求选择合适的焊接方法。
焊接材料的选用要保证焊缝的强度和耐腐蚀性。
焊接参数的确定包括电流、电压、焊接速度等,要通过试验和经验确定最佳参数,以确保焊接质量。
焊接质量的控制包括焊接缺陷的检测和预防,采用无损检测技术如超声波检测、射线检测等进行质量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焊接缺陷。
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全(DOC)

第一章工艺规程制定的相关问题一、分析零件的结构特点和技术要求参考资料:零件图,机械制造基础1、分析被加工零件的结构特点被加工零件变速箱属于箱体零件。
箱体零件是机器或部件的基础零件,它的作用是将有关零件连接成一个整体,并使这些零件保持正确的相对位置,彼此能协调工作。
对于汽车、拖拉机的箱体零件,按结构形状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回转体型的壳体零件(某一轮廓线沿体内某一轴线回转而成,周向对称的物体),如差速器壳体和汽车后桥壳体等;另一类是平面型箱体零件,如气缸体、变速箱壳体等。
箱体零件的结构都比较复杂,尺寸较大,壁厚较薄。
它需要加工的表面主要有平面和孔,且孔与平面的精度要求比较高故在加工中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达到零件图上各项指标和数据的要求。
2、分析被加工零件的技术要求(按大张零件图逐一说明)① 铸件应消除内应力。
(进行时效处理)② 轴线Ⅰ对Ⅱ、Ⅱ对Ⅲ、Ⅲ对Ⅳ、Ⅳ对Ⅴ、Ⅰ对Ⅴ、Ⅱ对Ⅳ(4)、Ⅰ对平面M 以及Ⅰ对平面Q 的平行度0.04。
③ 轴线Ⅰ、Ⅱ、Ⅲ必须位于直径为0.1mm 、且分别平行于基准轴线Ⅶ(7)、Ⅷ(8)、Ⅸ(9)的圆柱面内。
④ 平面N 、P 的平面度0.03。
⑤ 平面N 、P 的平行度0.04。
⑥ 平面N 、P 对平面M 、S 的垂直度0.04。
⑦ 轴线Ⅰ、Ⅱ、Ⅲ、Ⅳ、Ⅴ、Ⅵ(6)对平面N 、P 的垂直度0.06。
⑧ H 向视图两定位销孔310Ga ϕ轴心连线与平面P 的平行度0.04。
⑨ 轴线Ⅰ、Ⅱ、Ⅲ、Ⅳ、Ⅴ、Ⅵ(6)上的两孔之同轴度为0.02,轴线Ⅶ(7)、Ⅷ(8)、Ⅸ(9)上的两孔之同轴度为0.05。
⑩ 轴线Ⅰ、Ⅱ、Ⅲ上各孔的几何形状误差为其公差的一半。
如第一孔D 62ϕ,D 按新标准应写为7H ,即03.062762+=ϕϕH ,该孔的几何形状误差为0.015。
⑪ M 面两定位销孔38Ga ϕ、H 向视图两定位销孔310Ga ϕ、P 面定位销孔38Ga ϕ以及P 面、N 面之定位销孔310Ga ϕ均由工艺保证与相连接箱体的相应定位销孔同心。
汽车车身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

汽车车身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一、课程介绍汽车车身制造工艺学是汽车工程专业必修课程之一,它主要涉及汽车制造中的车身制造工艺和相关技术,是汽车工程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汽车车身制造工艺学是汽车制造专业中的重要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起着关键作用。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汽车车身制造工艺和相关技术,了解汽车车身部件的材料、结构和制造工艺,并具备设计、制作和组装车身零部件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具备以下能力:1.熟悉汽车车身制造的基本概念和术语,掌握相关标准和规范。
2.掌握汽车车身材料的特性和选用原则,了解各种材料的用途和特点。
3.掌握汽车车身结构设计和制造工艺,能够进行模具设计和制造。
4.能够进行汽车车身部件的加工和组装,掌握汽车车身制造的整个生产流程。
5.具备汽车车身制造的创新设计能力,能够对汽车车身进行改进和创新。
三、课程内容本课程的内容涵盖汽车车身制造工艺的各个方面,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汽车车身制造工艺概述介绍汽车车身制造工艺的概念和基本知识,包括汽车车身材料、车身结构和制造工艺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2. 汽车车身材料介绍汽车车身材料的特性和选用原则,包括钢材、铝材、合金材料、塑料材料、复合材料等常用材料的性能、用途和特点。
3. 汽车车身结构设计和制造工艺介绍汽车车身结构设计和制造工艺的相关知识,包括正面、侧面、后面等不同部位的结构设计和制造工艺,并介绍模具设计和制造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4. 汽车车身零部件的加工和组装介绍汽车车身零部件的加工和组装的过程和方法,包括钢板冲压、成形、焊接、喷涂等加工方法和前后桥组装、内饰组装等组装方法。
5. 汽车车身制造的创新设计介绍汽车车身制造过程中的创新设计方法和思路,包括利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等进行改进和创新的方法和实例。
四、课程评价本课程的评价主要采用以下方法:1.作业评估: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对其理解、掌握和应用课程知识的情况进行评估。
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书

《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书XX工学院交通工程学院2012年05月目录前言 (3)1. 课程设计的目的 (3)2. 课程设计的要求 (3)3. 课程设计的成绩考核 (4)汽车制造工艺课程设计指导 (5)1.1课程设计的内容 (5)1.2汽车零件机加工工艺规程设计步骤 (5)1.3汽车零件专用机床夹具设计步骤 (13)1.4编写设计说明书 (19)1.4.1说明书的内容 (19)1.4.2撰写说明书应注意的事项 (20)前言1. 课程设计的目的汽车制造工艺课程设计是汽车制造工艺课程教学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辅助环节。
它是学生全面综合运用本课程及其有关先修课程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进行加工工艺及夹具结构设计的一次重要实践。
它对于培养学生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机床夹具设计的能力,为以后搞好毕业设计和到工厂从事工艺与夹具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汽车制造工艺学及相关专业课程(工程材料与热处理、机械设计、互换性与测量技术、金属切削加工及装备等)的理论知识,结合金工实习、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汽车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问题,初步具备设计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工艺规程的能力。
2)能根据被加工零件的技术要求,运用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会拟定夹具设计方案,完成夹具结构设计,初步具备设计保证加工质量的高效、省力、经济合理的专用夹具的能力。
3)使学生熟悉和能够应用有关手册、标准、图表等技术资料,指导学生分析零件加工的技术要求和本企业具备的加工条件,掌握从事工艺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4)进一步培养学生机械制图、设计计算、结构设计和编写技术文件等的基本技能。
5)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科学分析、周密思考、吃苦耐劳的良好习惯。
6)培养学生解决工艺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进行毕业设计和去工厂从事工艺与夹具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2. 课程设计的要求本课程设计要求就一个中等复杂程度的汽车零件编制一套机械加工工艺规程,针对某道加工工序设计一副专用夹具,并撰写设计说明书。
汽车制造工艺课程设计教学大纲(精)

《汽车制造工艺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803915039课程名称:汽车制造工艺课程设计英文名称:Course Design of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设计周数:1周适用专业:车辆工程先修课程: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机械制造基础一、目的和意义本课程是在本专业学生学完《汽车制造工艺学》、进行了生产实习之后进行的,是教学计划中最重要的实践环节之一。
是培养学生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的专业课程设计实践课。
它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工作、在工作中学习知识、运用知识及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作好毕业设计进行一次综合训练准备并为以后从事工艺技术工作奠定基础。
二、选题要求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完成一个中等复杂零件的工艺规程设计,训练工艺设计的能力和方法。
三、任务及要求能熟练地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中的基本理论知识及生产实习中所学到的实践知识,正确地解决中等复杂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加工方法、加工顺序选择、工艺路线安排、工艺尺寸确定等问题,保证加工质量;能正确编制机械制造工艺规程及技术文件;学会使用各种手册、图册及图表资料。
四、进程安排五、考核方法与成绩评定1.设计报告和设计总结报告的综合成绩30%2.实际动手能力50%3.创新能力10%4.态度和纪律10%成绩按分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档。
六、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教材:《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书,汽车教研室编,讲义,2009年。
参考书:《汽车制造工艺学》,王宝玺、贾庆祥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
《汽车制造工艺学》,曾东建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
大纲制订人:贺曙新大纲审定人:张雨制订日期:2010年5月《汽车制造工艺课程设计》教学大纲(康尼学院)课程代码:0803915039课程名称:汽车制造工艺课程设计英文名称:Course Design of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设计周数:1周学分:1.0适用专业:车辆工程先修课程: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机械制造基础一、目的和意义本课程是在本专业学生学完《汽车制造工艺学》、进行了生产实习之后进行的,是教学计划中最重要的实践环节之一。
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书

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课程名称汽车制造工艺学二、课程性质与要求1.本课程为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讲授汽车制造工艺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及其应用,使学生能够比较系统地掌握汽车制造工艺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及其与其他专业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能够独立完成一般汽车制造工艺上的工艺流程设计,具有一定的生产管理能力和初步的创新意识。
三、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汽车工艺学的概述和历史发展。
2.汽车制造工艺的标准化与规范化。
3.汽车零部件及整车生产的工艺流程。
4.汽车工艺装备及新技术的应用。
5.汽车质量控制与管理。
四、考核方式与标准1.期末考试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60%。
2.平时成绩(包括作业、实验、考勤等)占课程总成绩的40%。
3.期末考试采用闭卷方式进行,考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相关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4.平时成绩主要考察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以及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
五、教学方法1.以讲授为主,结合案例分析和实际生产操作演练。
2.以课堂互动为主,学生提出问题与教师讨论解答,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增强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
3.以信息技术手段为辅助,辅以多媒体、网络、图解等课件展示,增强教学效果。
六、教材与参考书目主教材:《汽车制造工艺学》张胜利、王家盛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1.《汽车制造流程控制与自动化技术》陈旭著,科学出版社。
2.《现代汽车工艺》龚国忠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3.《汽车制造工程技术》刘爱明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4.《汽车制造工艺优化方法》林樾著,科学出版社。
七、实验项目本课程实验项目包括以下内容:1.汽车制造过程的流程分析与设计实验。
2.汽车零部件生产的工艺流程实验。
3.汽车装配工艺实验及其优化设计。
4.汽车零部件及整车质量控制实验。
八、课程进度及计划1.第1-2周,课程概述和历史发展。
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

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引言汽车制造工艺学是一门专门研究汽车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技术和工艺工程的学科。
学习这门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汽车的制造过程,并培养学生的工艺设计和工艺控制能力。
本文档将介绍一份针对汽车制造工艺学的课程设计方案,帮助学生系统学习和应用相关知识。
课程设计目标本课程设计的目标是培养学生以下方面的能力:•掌握汽车制造的工艺流程和工艺技术•熟悉汽车制造中常用的工艺工具和设备•能够进行汽车工艺设计和工艺优化•具备一定的工艺工程实践能力课程设计内容1. 汽车制造工艺概述•汽车制造工艺的定义和分类•汽车制造工艺的发展历程•汽车制造工艺的重要性和作用2. 汽车制造工艺流程•汽车制造的整体工艺流程•汽车制造中的各个关键工艺环节•汽车制造中常见的工艺问题和挑战3. 汽车制造工艺技术•汽车焊接工艺技术•汽车装配工艺技术•汽车涂装工艺技术•汽车喷涂工艺技术4. 汽车制造工艺工具和设备•汽车制造中常用的工艺工具和设备•工艺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工艺工具和设备的维护和保养5. 汽车工艺设计和工艺优化•汽车工艺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汽车工艺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案•汽车工艺优化的策略和技巧6. 汽车制造工艺工程实践•汽车制造工艺工程实践的重要性和意义•汽车制造工艺工程实践的组织和管理•汽车制造工艺工程实践的典型案例分析课程设计评估本课程设计将采用多种评估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包括:•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课堂作业、小组讨论等•课程项目:学生需要完成若干个与汽车制造工艺相关的项目•期末考试:对学生对整个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进行考核结语通过本课程设计,学生将全面学习汽车制造工艺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为今后从事汽车制造相关领域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学生能够在汽车制造工艺学领域有所突破和发展,为中国汽车制造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汽车制造工艺第二版课程设计

汽车制造工艺第二版课程设计一、设计目的本汽车制造工艺第二版课程设计旨在通过一系列课程学习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掌握汽车制造工艺的理论和技能,逐步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课程设计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汽车制造工艺的发展历程、基本原理和技术要求,为将来的汽车制造和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设计内容1. 汽车制造工艺概述课程设计开始前,需要简要介绍汽车制造工艺的定义、历史和现状,使学生对汽车制造工艺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并了解汽车制造工艺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
2. 汽车制造工艺流程本课程设计将介绍汽车制造工艺的各个流程,包括汽车零部件的生产和成品车的制造过程。
通过介绍汽车制造的全流程,让学生对汽车制造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3. 汽车制造工艺中的关键技术本课程设计将深入探讨汽车制造工艺中的关键技术,如车身结构设计、钣金车身加工、焊接、喷涂、装配等,以及相关的检测和质量控制技术。
4. 汽车制造工艺中的材料汽车制造工艺涉及到大量的材料,如钢铁、铝合金、塑料等。
在本课程的设计中,我们将介绍这些材料的基本性质和应用,从而让学生能够灵活地选择不同的材料,以满足汽车制造工艺的要求。
5. 汽车制造工艺实际操作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和实践能力,本课程设计将特别设置实际操作环节。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将可感性地了解汽车制造工艺的各个流程、关键技术和材料应用。
三、设计重点和难点1.深层次挖掘汽车制造工艺的基本原理,帮助学生掌握复杂的制造技术知识。
2.针对实际操作环节,精心设计操作细节,确保学生能灵活运用所学技术进行汽车制造操作。
3.为了让学生理解真正的汽车制造,我们将精选一些关键车型进行案例分析,让学生对不同汽车制造工艺的特点和细节进行深入了解。
四、设计要求1.本课程设计重要性与学习难度较大,要求学生严格按照课程安排,认真听课,积极参加实践操作。
2.学生需在完成实际操作环节后,撰写一份操作报告,详细介绍操作细节和所学技术应用。
《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书

《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书《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书《汽车发动机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书课程编号:课程名称:汽车发动机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 Course Project of Automotiv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学时/学分:2周/2 适用专业:车辆类、发动机类开课学院:汽车工程学院一、目的与要求 1. 工艺课程设计是工艺知识学习的重要实践环节,在掌握工艺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设计初步掌握工艺规程制定与夹具设计的基本方法,培养工艺分析和工艺装备设计的能力,为产品设计奠定必须的工艺基础。
2. 设计中要综合运用力学、制图、金工、热处理、机械零件、公差配合和工艺等相关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得到综合性的锻炼。
二、课程设计内容1. 生产能力调查:了解生产纲领,现有设备和毛坯状况。
2. 产品图纸分析:熟悉工件的结构特点和技术要求。
3. 工艺分析:拟定和分析工艺过程,前工序的有关尺寸和精度;本工序的加工内容及要求;机床型号和刀具形式及规格。
4. 制定定位夹紧方案,或工艺规程制定方案。
5. 确定主要尺寸的精度及形位公差要求,绘出夹具结构草图,或拟定工艺过程。
6. 绘制夹具总图和1-2个主要的零件图,编写文件明细表或制定工艺过程卡和工序卡。
7. 编写设计说明书。
三、课程设计进度要求序号设计内容所用时间1 审题、查阅资料1-2天2 确定方案、绘制草图3-4天3 总图、零件图(或工艺文件)4-6天 4 编写说明书1-2天合计10-14天四、课程设计步骤与方法(一)准备工作阶段 1. 熟悉指定的零件工作图及工艺过程,或绘制指定工序的工序图。
2. 了解指定工序的加工要求,表面质量状况和工序基准。
3. 了解指定工序所用机床的主要技术规格,与夹具安装有关的联系尺寸,刀具的主要结构尺寸,制造精度,主要技术条件等。
4. 按照有关同类夹具的资料,分析本单位制造夹具的能力,以便确定合理的设计方案。
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 教学大纲

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080501Z11课程名称: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The Design of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课程类别:集中实践课学时/学分:1周/1先修课程:机械制图、机械设计、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汽车制造工艺等教材、教学参考书:1.韩英淳主编.汽车制造工艺学,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32.宋晓琳主编.汽车车身制造工艺学,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3.李益民主编.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是车辆工程专业必修的专业课,是一门主干课程。
课程设计作为汽车制造工艺学学完之后进行的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要求学生通过设计能获得综合运用所学过的全部课程及结构设计的基本能力,也为以后的专业课学习和有关设计打好基础。
通过本课程设计训练,使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基本理论分析汽车主要零部件的受力情况,确定零件的使用材料;根据零件材料、结构和大小选择毛坯零件的制造方法和后续加工方法;根据零件的结构特点,制定每种加工方法的加工顺序;根据确定好的工序,制定每一工序的具体内容,包括加工工艺参数,定位夹紧方式、定位基准等;确定工艺过程中需要使用的工艺装备。
通过给定的产品零件题目,掌握分析编制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编制的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今后从事职业岗位工程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学生应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得到以下方面的能力:1.通过本课程的设计,掌握有关汽车制造工艺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2.能熟练运用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中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和工艺路线安排及工艺尺寸的确定,正确选用机床、夹具等问题,有效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3.学会使用手册及图表资料。
培养查阅各种资料的能力,同时掌握与本设计有关的各种资料的名称及作用,能够做到熟练运用;四、课程的基本内容以及重点难点(一)基本内容:1.分析性能要求,确定材料1.1分析性能要求:分析零件的受力状况,提出相应的性能要求;1.2确定零件材料:根据零件的受力情况,确定零件的使用材料;1.3绘制零件图:绘制出零件图。
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参考示例)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课题:姓名:学号:班级:指导教师:二〇年月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目录序言 (1)一、课程设计目的 (2)二、生产纲领及零件说明 (2)三、毛坯方面说明 (3)四、连杆的技术要求 (5)五、连杆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6)六、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 (8)七、确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及公差 (9)八、工时定额的计算 (10)九、专用夹具设计 (16)课程设计总结 (18)参考文献 (19)序言《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我们学习完大学阶段的汽车类基础和技术基础课以及专业课程之后的一个综合的课程设计,它是将设计和制造知识有机的结合,并融合现阶段汽车制造业的实际生产情况和较先进成熟的制造技术的应用,而进行的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通过本课程的训练,将有助于我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为后续的课程学习以及今后的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对于本人来说,希望能通过本次课程设计的学习,学会将所学理论知识和工艺课程实习所得的实践知识结合起来,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之中,从而锻炼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希望能超越目前工厂的实际生产工艺,而将有利于加工质量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新技术和新工艺应用到机器零件的制造中,为改善我国的汽车制造业相对落后的局面探索可能的途径。
但由于所学知识和实践的时间以及深度有限,本设计中会有许多不足,希望各位老师能给予指正。
一、课程设计目的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车辆工程专业学生学完《汽车制造工艺学》后,进行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通过设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为以后的毕业设计进行一次综合训练和准备。
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在下述各方面得到训练:1. 运用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中的基本理论解决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工艺路线安排、工艺尺寸确定、机床、工具、量具的选择等问题,以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
2. 通过设计,获得根据被加工零件的加工要求,设计出高效、省力、经济合理、能保证加工质量的夹具的能力。
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格式 (1)

《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作业班级:姓名:学号:日期: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内容:(1)零件图 1张(2)毛坯图 1张(3)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卡片 1套(4)课程设计说明书 1份原始资料:零件图样1张;生产纲领为5000件/年;每日1班年月《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设计者:指导教师: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共页第页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题目第一组(汽制091班):转速器盘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第二组(汽制092班):推动架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第三组(汽制093班):左支座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注意:说明书正文中必须有目录目录一、零件分析………………………………………………………... ……………(一)零件的作用…………………………………………………...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二、确定毛坯、画毛坯…………………………………….. … ….. ……………(一)选择毛坯种类………………………………………………... ……………(二)确定毛坯制造方法…………………………………………………………(三)确定毛坯公差等级…………………………………………………………(四)确定各加工表面的总余量和毛坯的主要尺寸……………………………三、制定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一)选择定位基准………………………………………………………………(二)拟订零件加工工艺路线……………………………………………………(三)选择各工序加工设备及工艺装备………………………….. ……………(四)加工工序设计………………………………………………………………(五)填写工艺文件………………………………………………………………四、设计心得体会…………………………………………………………………五、参考文献………………………………………………………………………本次设计所用参考文献:机械加工工艺设计手册机械加工工艺手册机械加工工艺简明设计手册(汽车制造工艺学)(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书及习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内容
• • • • • • • • • • 5、设计指定工序的专用夹具 设计完成后应编写说明书。说明书应包括: ①、变速器箱体零件的技术要求。 ②、确定生产类型。 ③、选择毛坯。 ④、确定典型工序加工余量。 ⑤、制定加工工艺规程。 ⑥、尺寸链换算。 ⑦、镗孔夹具设计中相关说明与计算 。 图纸为指定工序的夹具总图及有关零件图。
课程设计参考进度
• 1、第一周制定变速器箱体机械加工工艺规 程。 • 2、第二、三周设计变速器箱体镗孔工序专 用夹具,并绘图。
分析被加工零件的结构特点
• 被加工零件变速箱属于箱体零件。 • 箱体零件是机器或部件的基础零件,它的作 用是将有关零件连接成一个整体,并使这些 零件保持正确的相对位置,彼此能协调工作。
设计课题
• 变速器箱体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 镗孔夹具设计
设计内容
• • • • • • • • • • 1、分析零件的结构特点及技术要求 2、确定生产类型 3、选择毛坯 4、制定工艺规程 ①选择加工方法 ②确定工序顺序和内容 ③选择定位基准 ④选择各工序所用机床 ⑤确定主要表面加工余量,计算工序尺寸 a.所设计夹具的工序的加工表面总余量、各工序尺寸、 公差和余量 • b.其它主要加工表面的总余量
孔的倒角问题
• 一般应将孔的倒角安排在半精镗之后、精镗 之前进行,所以在半精镗时,可在镗杆上同 时装上倒角刀,一次倒出。
• Ⅰ至Ⅴ孔为铸孔,其余都不是铸孔,故安排 加工时应注意。 • • • •
Ⅰ至Ⅴ孔的加工顺序问题 A、五个孔在同一工序中完成 B、五个孔不在同一工序中完成 推荐采用五孔分开加工的方法。
镗杆直径的确定
• 确定镗杆直径时,应考虑到镗杆的刚度和镗 孔时镗杆和工件孔之间应留有足够的容屑空 间。可按以下任意一种方法确定 • ①按经验公式 d = (0.6 0.8) D • ②参考有关手册确定
镗孔直径
• ①若采用预先调整好几把单刃刀具镗削同一 轴线上直径相同的两孔或镗削同一轴线上直 径不同,但相差不大的两个孔时,应验算前 面的镗刀能否通过后面的衬套内孔及零件上 的底孔,其验算公式参看有关资料。 • ②对于同轴线上不同直径的两孔(如Ⅱ、Ⅲ 轴承孔),加工直径相差较大,则可考虑采 用阶梯镗杆。阶梯镗杆结构较复杂,故一般 情况下应尽量避免使用。 • ③夹具总图上不画镗杆。
选择定位基准
• 选择定位基准时先要分析各个加工表面的设 计基准,再遵循粗精基准的选择原则来确定 定位基准。必须注意:此零件上无工艺孔, 如果采用一面两孔定位,须提前加工定位孔 (因增加了工序,不合适)。可以考虑用三 三 个互相垂直的平面作定位时的精基准; 个互相垂直的平面作定位时的精基准 160+0.16 内壁与P、N两平面有对 • H向视图尺寸 称度要求,可以内壁作为粗基准 内壁作为粗基准。 内壁作为粗基准
拖拉机属小型机械,每年500—5000台属中批生产,因 此本设计中生产类型为中批生产
选择毛坯
• 零件图要求箱体材料为 HT 20 − 40 ,20---最 低抗拉强度,40---最低抗弯强度;具有较好 的耐磨性、减震性、铸造性和易切削性,比 较适合作变速箱体。又由《机械制造基础》 知,应选用金属模铸造。
• 1、底座的壁厚一般取20-25mm,十字筋厚一般取 15-20mm,十字筋高度一般取壁厚的0.7-0.9倍, 筋条间距一般为100*100,对于我们所设计的夹具, 因比较小,故壁厚、筋厚可取下限值。 • 2、应有找正基面。定向精度要求高的夹具和重型 夹具,不宜用定位键,而是在夹具体上加工出一窄 长平面作为找正基面,来校正夹具的安装位置。 • 3、底座上与机床工作台面相邻T形槽垂直方向两座 耳间的距离一定为机床工作台面两相邻T形槽距离 的整数倍,否则不能安装。有关机床工作台面T形 槽的参数可参看夹具手册。
镗模的构造
镗套 衬套
• 常用的镗套结构有固定式和回转式两种,由 于是中批生产,且夹具外形尺寸不大(因工 件较小),以采用固定式为宜,因轴承孔之 间的尺寸精度及同一轴线上孔的同轴度要求 较高,以采用前后双导向为佳。
前后双导向
镗套的压紧螺钉
夹紧机构的设计
• 根据中批生产的工艺特点并考虑到夹紧稳定、 可靠、简单,可以考虑使用手动的螺旋夹紧 手动的螺旋夹紧 机构,其典型构造可参看夹具手册,根据零 机构 件的结构特点及加工时放置的可能位置,建 议使用螺旋压板夹紧机构 螺旋压板夹紧机构。 螺旋压板夹紧机构
分析被加工零件的技术要求
分析被加工零件的技术要求
审查被加工零件的机械加工结构工艺 性
确定生产类型
N 零件 = Qn(1 + a )(1 + b)
产品的年生产纲领 每台产品所含的零件数 备品率 废品率
N 零件 = 2000 × 1× (1 + 6%)(1 + 6%) = 2247(件)
主要技术要求 –夹具图
• 夹具设计中,除了规定有关尺寸精度外,还 要制订有关元件之间,各元件的有关表面之 间的相互位置精度,以保证整个夹具的工作 精度。这些相互位置精度要求,习惯上称为 技术要求(或技术条件)。
主要技术要求 –夹具图
• 对于夹具图的技术要求,凡与工件加工要求 有直接关系者,其位置公差应取工件加工技 术要求所规定数值的1/5-1/2,若与工件加工 要求无直接关系,可在有关夹具设计手册中 推荐的值中选取
• ②某一相同表面的加工,其途径不是唯一 的,即:要达到某一加工面的精度要求, 所选用的加工方法可以有多种。 • 如一个孔的加工可能有几种方法: • ⅰ 钻—扩—铰; • ⅱ 钻—拉; • ⅲ 钻—粗镗—半精镗—精镗 • 具体选择哪种方案,可根据厂里设备情况, 综合生产效率和经济性来决定加工方法。
• 5、夹紧元件要画出夹紧、松开两个极限位 置(夹紧时用实线画,松开时用双点划线 画)。 • 6、总图和零件图中所有符号、数字、线条 一定要符合机械制图标准的规定。 • 7、尽量使用标准元件和机构,以降低成本, 缩短制造周期。 • 8、尺寸相同的结构(如尺寸相同的导向部 分)可以只剖一处,但必须剖一处。
镗模支架
• 支架是镗模上的关键元件,是非标件,要求 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有较高的精度以及精 度的长期稳定性,材料多为铸铁(一般为 HT200)。设计时可参看夹具手册
底座(夹具体) 底座(夹具体)
• 镗模底座也是非标件,该零件要承受夹具上 所有元件的重量以及加工过程中的切削力。 为了提高其刚度和强度,除了选取适当的壁 厚以外,还要合理布置加强筋,以减小变形。 加强筋常采用十字形,并使筋与筋之间的距 离相等,以易于铸造。设计时,可参看夹具 手册
• 4、绘制总图的顺序是,先用双点划线绘出 工作的轮廓外形和主要表面,围绕工件的几 个视具体及连接件,把夹具的各组成元件、装 置连成一体。(工件应看作是“透明体”, 所画的工件轮廓线与夹具的任何线条彼此独 立,不相互干涉)。
专用夹具设计
• 限制自由度的问题 • 为了保证零件图的设计要求,在对工件进行 机械加工之前,必须限制工件的某些乃至全 部自由度,也就是说,设计某一指定工序的 专用夹具时,先要根据这一工序的加工要求 确定需要限制的自由度,进而选择合适的定 位方式和定位元件,并进行适当的布置,决 不允许出现欠定位。
合适的定位方式
选择机床
• 参阅«金属机械加工工艺人员手册»或«机械 加工工艺设计手册»,写出各个工序加工时 的机床名称和型号。
确定主要加工表面的加工余量和工序 尺寸
各孔在各工序中的加工余量和公差由 手册查知
• 上述工作完成后,制定该变速器箱体的机 械加工工艺规程。----各工序、工步的加工 内容、定位基准、加工用的设备即机床。 • 这是本次课程设计的第一部分内容。 • 下面是第二部分内容:为变速器箱体加工 中的一道工序设计专用夹具---镗床夹具。
r 6点: x
1、2、3点:
r ) ) z x y
4、5点:
r ) y z
定位元件的选择
• 定位元件多已标准化。 • 如选择三个互相垂直的平面作定位基准面时, 可以选以下定位元件: • 支承钉 • 支承板
支承钉
支承板
导向元件的选择
• 根据中批生产的工艺特点及零件的结构特点 (孔多,且孔本身的尺寸精度及孔与孔之间、 孔与面之间的位置精度要求高),主要孔的 加工应在镗床上进行,即用通用镗床配以专 用夹具(镗模)对主要孔进行加工
• 主要指的是定位基准的选择。就箱体零件而 言,常用的定位方式有两种:“一面双孔” 定位和“三面”定位。对于此箱体,其上没 有机加工时定位用的工艺孔,故最好用三个 互相垂直的平面作定位基准面。
适当的布置
• 指的是主要定位基准面(第一定位基准面) 布置定位元件后要限制三个自由度;导向定 位基准面(第二定位基准面)要限制两个自 由度,且最好有一转动自由度;点定位基准 面(第三定位基准面)只限制一个移动的自 由度。
夹具总图及零件图
• 1、按的1:2比例绘制总图。零件图可根据 情况确定,最好用1:1的比例。 • 2、是否画草图由大家自行决定。 • 3、总图的主视图,一般应以操作时操作者 对着的方向为主视图方向,如选其它方向作 为主视图方向也可以。除主视图外,再适当 配置其它视图,视图的数目应尽量少,但必 须将结构表达清楚。
• ③所选用的加工方法要和生产类型相适应 (采用通用机床,辅以专用夹具)
确定加工顺序
• 加工顺序的安排对保证加工质量,提高生 产效率和降低成本都有重要的作用,是拟 定工艺路线的关键之一。 切削加工顺序的安排
– – – – 先粗后精 先主后次 先面后孔 先基准后其它
•
确定加工顺序时需注意如下问题
分析被加工零件的结构特点
• 对于汽车、拖拉机的箱体零件 箱体零件,按结构形状 箱体零件 可分为两大类。 • 一类是回转体型的壳体零件 回转体型的壳体零件,如差速器壳体 回转体型的壳体零件 差速器壳体 和汽车后桥壳体 后桥壳体等; 后桥壳体 • 另一类是平面型箱体零件 平面型箱体零件,如气缸体、变速 气缸体、 平面型箱体零件 气缸体 箱壳体等。 箱壳体 • 箱体零件的结构都比较复杂,尺寸较大,壁 厚较薄。它需要加工的表面主要有平面和孔, 且孔与平面的精度要求比较高,故在加工中 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达到零件图上各项 指标和数据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