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b1d94b6d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75.png)
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预案一、工作目标本预案旨在建立健全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高效地采取应对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事件对幼儿、教职工及家长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危害,维护幼儿园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保障社会稳定。
二、工作原则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1)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全园师生的公共卫生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建立健全预防措施,加强卫生管理,改善卫生条件,消除安全隐患。
(3)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1)依据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2)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统一领导、指挥、协调全园的应急处理工作。
(3)明确各部门职责,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
3、快速反应、运转高效(1)建立快速反应机制,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
(2)优化应急流程,提高应急处理工作的效率。
(3)加强与上级部门、卫生部门、家长等的沟通与协作,形成合力。
三、组织管理1、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负责全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2、设立应急办公室,负责日常协调、联络、信息上报等工作。
3、设立卫生保健小组,负责卫生保健、疫情防控等工作。
4、各部门设立应急联络员,负责本部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协调和落实。
5、建立应急志愿者队伍,协助开展应急处理工作。
6、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制度,确保应急物资的供应。
7、定期组织应急培训,提高全园师生的应急处理能力。
四、预防措施1、加强卫生管理(1)制定并严格执行卫生管理制度,包括环境卫生、个人卫生、食品卫生等方面的规定。
(2)定期对幼儿园环境进行清洁和消毒,特别是公共区域和高频接触表面。
(3)建立健全卫生检查和考核机制,确保各项卫生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4)加强对教职工的卫生培训,提高其卫生意识和操作技能。
2、改善卫生条件(1)确保幼儿园建筑、设施、设备符合卫生标准和安全要求。
幼儿园突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幼儿园突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77e0736d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86.png)
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幼儿园作为儿童成长的重要场所,其安全问题尤为重要。
在幼儿园中,一旦发生公共卫生事件,可能会对儿童和教职工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因此,制定一套完善的,对于保障幼儿园师生的健康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定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公共卫生事件。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目的1. 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和蔓延,保障幼儿园师生的健康和安全。
2. 提高幼儿园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确保幼儿园的正常教学秩序。
3. 指导和规范幼儿园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的应急处置工作。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内容1. 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指挥、协调和落实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2. 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监测报告制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 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措施,包括加强幼儿园的日常卫生管理、开展健康教育和宣传、定期进行卫生检查等。
4. 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程序,包括启动应急预案、采取隔离措施、进行疫情调查和处理、组织医疗救治等。
5. 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演练,提高幼儿园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6. 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更新机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订和完善应急预案。
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实施1. 加强幼儿园的日常卫生管理,保持幼儿园的环境卫生,定期进行卫生检查和消毒。
2. 开展健康教育和宣传,提高幼儿园师生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认知和自我保护意识。
3. 定期组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演练,提高幼儿园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4. 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监测报告制度,及时发现和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5. 启动应急预案,采取隔离措施,进行疫情调查和处理,组织医疗救治,确保幼儿园师生的健康和安全。
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596e7e76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b0.png)
一、预案背景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保障幼儿、教职工及家长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幼儿园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园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工作目标1. 提高全园教职工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处置能力。
2. 及时发现、报告、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确保幼儿、教职工及家长的生命安全。
3. 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幼儿园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影响。
三、突发事件类型1. 传染病:如流感、手足口病、麻疹等。
2. 食品中毒:如食物中毒、集体食物中毒等。
3. 其他公共卫生事件:如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
四、应急组织与职责1. 成立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全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
2. 设立应急办公室,负责收集、整理、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协调各部门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3. 设立应急处置小组,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现场处置工作。
五、应急处置流程1. 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启动应急预案。
2. 应急指挥部根据事件性质和严重程度,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
3. 应急处置小组按照预案要求,迅速采取应急处置措施。
4. 对疑似病例进行隔离观察,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
5. 对受影响区域进行消毒处理,防止疫情扩散。
6. 向相关部门报告事件情况,争取支持与配合。
7. 事件得到有效控制后,应急指挥部组织评估,总结经验教训。
六、预防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教职工、幼儿及家长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处置意识。
2. 建立健全卫生管理制度,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标准,确保食品安全。
3. 定期开展卫生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4. 加强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与控制工作。
七、预案培训与演练1. 定期开展应急预案培训,提高全园教职工的应急处置能力。
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024d127f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82.png)
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一、概述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如其来的疫情或疾病在一定范围内快速传播,并对公众健康和社会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的突发事件。
对于幼儿园而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可能会对幼儿的健康和生命构成威胁,因此,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应急预案是非常必要的。
二、应急预案目的1.确保幼儿园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2.积极防控、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组织、指挥和协调各项应急工作,并及时传达相关信息;4.保障幼儿园正常的教学秩序和环境。
三、应急预案内容1.应急组织(1)成立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明确职责和权限;(2)组织应急演练,定期检查和更新应急设备和物资。
2.应急响应(1)及时分析和评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严重性和影响范围,确定应急响应级别;(2)制定应急响应预案,明确相关措施和步骤。
3.应急救援(1)建立健全幼儿园危机事件突发情况报告制度,及时上报相关部门;(2)组织幼儿园师生进行相关疫情防护知识培训;(3)按照应急预案,组织防控人员进行疫情的隔离治疗和善后处理。
4.应急通信(1)建立幼儿园内部和幼儿家长的沟通渠道,并定期进行应急信息教育;(2)建立应急通讯机制,保证信息的准确传递和及时反馈。
5.应急物资准备(1)建立幼儿园疫情防控物资库,及时补充医疗器械和消毒用品等物资;6.应急演练(1)定期组织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演练;(2)根据演练情况,总结经验和不足,并及时进行改进和完善。
四、应急预案执行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应急指挥部启动应急预案;2.通知幼儿家长和相关部门,做好信息的沟通和传递;3.组织及时评估和调查疫情的严重性和范围,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4.配合相关部门进行疫情的隔离治疗和善后工作;5.及时调整和更新应急预案。
五、应急预案的完善根据实际情况,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和改进,并不断提高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密切关注政府和卫生部门发布的有关公共卫生的通知和指导意见,并及时整合到应急预案中。
幼儿园公共卫生突发性事件管理制度
![幼儿园公共卫生突发性事件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c193321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90.png)
幼儿园公共卫生突发性事件管理制度第一条总则为了加强幼儿园公共卫生突发性事件的预防与控制,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确保幼儿及教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幼儿园正常的工作秩序,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组织管理1. 成立幼儿园公共卫生突发性事件预防控制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和落实幼儿园公共卫生突发性事件的预防控制工作。
2. 设立公共卫生突发性事件应急处理小组,具体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3. 各班级设立疫情报告员,负责本班幼儿健康状况的日常监测和报告。
第三条预防措施1. 加强幼儿健康状况监测,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隔离患病幼儿。
2. 建立健全幼儿园环境卫生管理制度,保持园所环境整洁卫生。
3. 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确保幼儿饮食安全。
4. 加强传染病防控工作,严格执行传染病防控相关规定。
5. 开展公共卫生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幼儿及教职工的公共卫生意识。
第四条应急处置1. 发现疑似公共卫生突发性事件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2. 及时报告园长和相关部门,确保信息畅通。
3. 根据实际情况,必要时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4. 协助卫生部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样、检测和处理。
5. 对受影响幼儿和教职工提供必要的医疗救治和心理疏导。
6. 做好疫情防控相关工作,确保幼儿园的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第五条培训和演练1. 定期组织公共卫生突发性事件应急处理培训,提高教职工的应急处理能力。
2. 定期开展公共卫生突发性事件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实战效果。
3. 及时总结演练经验,不断完善应急预案。
第六条法律责任1. 违反本制度,造成公共卫生突发性事件传播、扩散的,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 迟报、谎报、瞒报公共卫生突发性事件的,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 未按照规定履行公共卫生突发性事件预防控制职责的,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七条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有相关规定与本制度不符的,以本制度为准。
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4c5060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88.png)
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一、目的为了有效防范和快速、及时、妥善处置幼儿园的突发事件,预防各种突发事件发生的长效管理机制,提高快速反应和处置能力,将防患和处置工作纳入法制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
根据国家有关安全防范工作的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实际情况,特制订本预案。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执行小组及职责1.组长:各幼儿园园长,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统筹,指挥、协调、应对及上报。
2.组员:全休教职工,对突发公共事件第一时间上报,及时处理、沟通协调及问题情况上报。
三、实施与处置原则1.工作上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内紧外松”的原则,对出现可能影响幼儿园及社会稳定的言论、动向或事态,“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不麻痹大意、掉以轻心,做到早发现、早布置、早处理,力争把事态平息在萌芽状态。
(1)早预防。
即要求幼儿园全体教师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始终保持高度的警惕性,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幼儿园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及后勤服务工作,坚持以法办事,规范操作,及时排查和消除幼儿园的各种隐患。
(2)早发现。
即落实责任,严格执行幼儿园的各项检查制度,关注幼儿园每位师生的健康状况和情绪倾向,发现苗头性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3)早报告。
即要求严格执行“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通报信息;幼儿园建立健全校园重大突发情况信息报告制度,确保信息畅通,确保监测与预警系统的正常运行,及时发现潜在的隐患以及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
校园突发公共事件知情者有义务在知情后的第一时间立即报告领导小组或相关人员,不得隐瞒、缓报、谎报,防止漏报。
(4)早救治早隔离。
即要求执行谁发现谁首先受理的制度,发现事故,立即招呼就近人员,控制局面,最大努力阻止事态的进一步发展;发现伤情或病情,立即组织人员送医院救治;发现疑似传染性疾病的,对密切接触病人的人群和班级,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疏散、隔离、检查和观察等防治措施,并及时对相关场所进行消毒处理。
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169e4c63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69.png)
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预案一、预案背景幼儿园是一个涉及儿童健康的公共场所,健康安全是幼儿园工作的首要任务,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能随时发生,如传染病爆发、食物中毒等。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具有重要意义。
二、预案目标1.保障幼儿和教职工的安全健康;2.稳定幼儿家长和社会公众的情绪,避免恐慌和传播;3.合理高效地处置突发事件,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4.及时报告上级和相关部门,争取支持和援助。
三、预案内容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机制2.幼儿园防疫工作建立完善的幼儿园防疫措施,定期对幼儿园进行全面消毒。
加强幼儿的个人卫生教育,教育幼儿及时洗手、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和咳嗽礼仪等。
3.事件应急响应机制(1)制定应急响应预案,明确各级应急责任人员和具体职责;(2)一旦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保障儿童和教职工的安全;(3)组织对受影响儿童进行初步的隔离和紧急救护,减少伤亡;(4)及时报告上级卫生部门,协调援助和支持;(5)启动应急预案后,限制外人进入幼儿园,防止疫情传播,并及时向家长发布事件处理情况和相关信息。
4.家长沟通与信息发布(1)及时通知家长,告知幼儿园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保持沟通畅通;(2)向家长发布事件处理情况和相关信息,维护家长、社会公众的正常心理。
5.疫情监测与调查(1)组织卫生部门进行疫情监测和调查工作,确保幼儿园环境和儿童的安全;(2)配合卫生部门开展疫情调查,提供相关数据和信息,确保疫情得到及时控制。
四、预案实施与演练1.幼儿园应加强与卫生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及时了解疫情,做好疫情预防工作。
2.定期组织幼儿园工作人员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演练,增强应急处置能力。
3.在演练过程中,应模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测试各级应急责任人员的应对能力,并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和改进。
五、预案评估与修改1.每年对幼儿园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预案进行评估和修改,确保预案的科学性和有效性;2.通过模拟演练和实际应急处置实践,总结经验教训,及时进行预案调整。
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e5ba5cb9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ed.png)
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一、前言幼儿园是儿童成长的摇篮,他们的健康和安全是我们最关心的问题。
在幼儿园的日常运营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传染病疫情、食物中毒、意外伤害等。
为了确保幼儿园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高幼儿园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我们需要制定一套完善的应急预案。
二、组织机构和职责1. 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和指挥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组长由园长担任,副组长由副园长担任,成员包括保健室、保教处、总务处、办公室等部门主要负责人。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保健室,负责日常管理和协调工作。
2. 主要职责(1)负责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紧急处理工作,及时掌握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信息,并适时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通报情况,配合上级卫生部门对幼儿园突发卫生事件实施紧急措施。
(2)负责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工作,包括宣传普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知识,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加强日常监测,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3)负责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演练工作,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三、预防和预警1. 预防(1)宣传普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知识,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
(2)加强日常监测,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3)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2. 预警(1)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2)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严重程度,启动相应的预警级别,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四、应急处置1. 传染病疫情(1)一旦发现传染病疫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隔离措施,控制疫情的传播。
2024年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
![2024年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68498ad7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ce.png)
2024年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一、预案目的为了有效预防和应对幼儿园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确保全体师幼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高幼儿园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适用范围1.本预案适用于幼儿园内及与幼儿园相关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处置和恢复工作。
2.本预案所指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包括传染病疫情、食物中毒、意外伤害、放射性物质污染等对幼儿园师幼健康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影响的事件。
三、组织架构1.成立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由园长担任指挥长,副园长、卫生保健员、班主任等为成员。
2.应急指挥部设立办公室,负责日常应急管理工作,协调各部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3.设立医疗救治、防疫控制、宣传引导、后勤保障等应急工作组,明确各组职责和工作任务。
四、预防措施1.加强师幼健康监测,对新入园幼儿进行健康检查,定期对师幼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隔离患病人员。
2.建立健全幼儿园卫生管理制度,保持室内外环境整洁,定期进行消毒灭菌。
3.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严把食品采购、加工、储存、分发关,确保师幼饮食安全。
4.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培训,提高师幼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5.加强与卫生部门、疾控中心等单位的沟通协作,及时获取公共卫生信息,做好预警预报。
五、应急响应流程1.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信息,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应急指挥部办公室通知相关工作组迅速采取措施。
2.医疗救治组立即组织救治伤病人员,必要时联系120急救中心、疾控中心和专业医疗机构支援。
3.防疫控制组对疫情进行调查、核实、报告,配合卫生部门采取隔离、消毒、控制传染源等措施。
4.宣传引导组做好舆论引导,向师幼及家长发布相关信息,加强防疫知识宣传,消除恐慌情绪。
5.后勤保障组确保应急物资、设备、场地等保障,协助其他工作组开展应急工作。
6.应急指挥部根据事件发展情况,适时调整应对措施,确保应急工作顺利进行。
六、后期处置2.对参与应急工作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对表现突出的个人给予适当奖励。
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幼儿园公共卫生应急预案
![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幼儿园公共卫生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e110cf5a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1c.png)
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幼儿园公共卫生应急预案应急预案是指在自然灾害、重大事故、环境危害和人为破坏等紧急情况下的应急管理、指挥和救援预案。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幼儿园公共卫生应急预案的文章5篇 ,欢迎品鉴!第1篇: 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幼儿园公共卫生应急预案为了提高我园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做好应急处置工作,减轻或者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保障全体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我园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现根据有关要求,结合本园实际情况,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组织机构和工作职责1.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由保健室、保教处、总务处、办公室等部门主要负责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保健室,成员随岗位自然调整。
2.主要职责负责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紧急处理工作,及时掌握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信息,并适时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通报情况,配合上级卫生部门对幼儿园突发卫生事件实施紧急措施。
3.运行机制按照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领导小组部署和要求,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紧急应对工作,发生特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时,幼儿园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成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办公室,并调集领导小组相关人员实行集中办公。
(三)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1.报告人:园保健医师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时限及程序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进展、处理进程等,每一起突发事件都必须作首次报告,进程报告和结案报告,首次报告要快,进程报告要新,结案报告要准。
(1)初次报:幼儿园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应在第一时间(事件发生后2小时内)向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当地卫生行政部门进行初次报告。
(2)进程报告①一般突发卫生事件与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进程报告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过程中幼儿园随时将事件发展变化情况报告主管行政部门。
2024年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2024年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51db6ec1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d1.png)
2024年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总字数5000:
在2024年,如果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首先要确保幼儿园内的所有孩子和员工的安全。
在这种情况下,只能依赖幼儿园的紧急应对计划来迅速应对。
所以,立即通知所有相关人员,并确保他们了解当前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
安排专人负责指导并协调应急措施。
此外,还需要紧急联系家长,告知事件的性质和需要他们采取的行动。
家长是孩子最重要的保护者,他们的参与是至关重要的。
与家长保持联系,向他们提供最新的信息和指导。
同时,及时与相关卫生部门取得联系,向他们汇报情况,并请求他们提供支援和指导。
卫生部门将能够提供专业的建议和支持,帮助幼儿园制定最有效的对策。
在幼儿园内部,立即启动紧急疏散计划,确保所有孩子和员工迅速、有序地离开危险区域。
同时,加强对幼儿园内的卫生和消毒工作,确保环境清洁卫生,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
在处理疫情的过程中,要密切关注病情发展和病毒传播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应对措施。
并且,定期向家长和员工发布更新公告,让他们了解情况,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恐慌和误解。
总之,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一种极其紧急的情况,必须迅速、果断地采取行动。
只有通过紧密合作和及时有效的措施,才能最大程度地保护孩子和员工的安全。
希望我们的幼儿园能够准备好,随时应对可能发生的任何突发情况。
第 1 页共 1 页。
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25521e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31.png)
幼儿园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一、工作目标为确保幼儿园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高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能力,制定本应急预案。
工作目标如下:1. 及时发现并有效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止疫情扩散。
2. 保障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降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影响。
3. 提高幼儿园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组织协调和应急处理能力。
二、工作原则1. 预防为主、常备不懈(1)加强卫生管理,提高卫生水平,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2)定期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培训和演练,提高师生的应对能力。
(3)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预警机制,确保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处理。
2. 依法管理、统一领导(1)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2)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协调幼儿园的应急工作。
(3)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强部门间的沟通与协作,确保应急工作有序进行。
3. 快速反应、运转高效(1)建立健全快速反应机制,确保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迅速启动应急预案。
(2)加强应急物资和设备的储备,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3)优化应急流程,确保应急工作高效运转。
三、组织管理1. 成立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和指挥全园的应急工作。
2. 设立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办公室,负责日常应急管理和协调工作。
3. 设立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小组,负责具体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4. 明确各部门职责,落实责任制,确保应急工作落到实处。
5. 建立健全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队伍,加强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6. 加强与上级卫生部门、疾控中心等外部单位的沟通与协作,确保信息畅通,形成合力。
四、预防措施为确保幼儿园公共卫生安全,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幼儿园将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 加强卫生管理(1)建立健全卫生管理制度,明确卫生管理责任人和具体职责。
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制度
![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3125fa1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8e.png)
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制度一、前言幼儿园是儿童教育的重要环节,保障幼儿园内的卫生安全至关重要。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能对幼儿园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建立健全的应急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定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在幼儿园范围内突然发生的、可能对儿童、教职工及家长带来健康威胁的事件,包括但不限于传染病爆发、污染事件等。
三、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制度的建立1. 应急预案制定针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幼儿园应建立起应急预案,包括事件的分类、处置程序、责任分工等内容。
预案应定期修订并与教职工进行有效沟通。
2. 应急设施设备配备确保幼儿园配备必要的应急设施设备,如急救箱、消毒液、口罩等,以便在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采取措施防范。
3. 应急演练和培训定期开展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和培训,增强教职工的应急意识和应对能力,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有效性。
4. 公共关系维护建立与家长和社会各界的紧密联系机制,及时向社会公布事件情况,减少恐慌情绪,增加社会的信任度。
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流程1.接到突发事件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确认事件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
3.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应急处置,保障儿童和教职工的安全。
4.与医疗机构联系,及时采取医疗救助措施。
5.进行事件的应急评估和事后总结,不断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制度。
五、结语建立健全的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制度对维护幼儿园内的安全稳定至关重要。
希望通过不断的演练和培训,提高教职工的应急能力,有效防范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发生,确保幼儿园内每一个儿童的安全。
幼儿园公共卫生突然事件报告规定
![幼儿园公共卫生突然事件报告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bf137f79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3c.png)
幼儿园公共卫生突然事件报告规定
1. 目的
为确保幼儿园儿童、教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预防和控制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传播,制定本规定。
2. 定义
本规定所称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可能对幼儿园儿童、教职工健康造成严重损害,需要立即处理的传染病疫情、食物中毒、意外伤害等事件。
3. 报告主体
幼儿园园长、班主任、卫生保健人员为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报告的主体。
4. 报告程序
4.1 发现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控制措施,防止事件扩大。
4.2 应在 1 小时内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机构报告。
4.3 应根据事件性质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及时提供事件详细信息,并协助上级部门开展调查和处理工作。
5. 报告内容
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5.1 事件名称、发生时间、地点、涉及人员和范围。
5.2 事件初步原因和已采取的控制措施。
5.3 事件可能的影响和进一步采取的措施。
6. 培训和演练
幼儿园应定期组织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报告培训和演练,提高教
职工的报告意识和能力。
7. 保密和责任
幼儿园应严格保密报告信息,保护报告人合法权益。
对不报、
谎报、瞒报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责任人,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8. 附则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
以补充。
---
这份文档是关于幼儿园公共卫生突然事件报告的规定,希望对
您有所帮助。
如果您有其他问题或需要进一步修改,请随时告诉我。
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5df768de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d0.png)
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随着季节的变换,幼儿园作为孩子们的集体生活场所,时常面临着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挑战。
为了确保幼儿的健康与安全,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应急预案显得尤为重要。
以下是一份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范本,旨在为幼儿园提供指导和参考。
一、预案目的本预案旨在建立和完善幼儿园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幼儿园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应对和处置能力,保障幼儿及教职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组织机构成立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由园长担任组长,副园长、保健医生、各班班主任等相关人员组成。
该小组负责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演练和实施工作。
三、预警机制建立健全幼儿园内部的信息报告系统,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如食物中毒、传染病疫情等,应立即启动预警机制,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相关卫生部门报告,并采取初步防控措施。
四、应急响应根据不同级别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例如,对于一般性的食物中毒事件,启动三级响应;对于较大范围的传染病疫情,启动一级响应。
各级响应均需明确具体的处置措施和责任分工。
五、应急处置1. 隔离病患:对出现症状的幼儿进行隔离观察,避免交叉感染。
2. 通知家长:及时告知家长幼儿的状况,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3. 医疗救治:联系医疗机构,为需要治疗的幼儿提供及时的医疗救助。
4. 环境消毒:对幼儿园内外环境进行全面清洁和消毒,防止病毒传播。
5. 心理疏导:对受事件影响的幼儿和家长进行心理疏导,减轻其心理压力。
六、后期恢复事件得到妥善处理后,组织专业人员对幼儿园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确保环境安全无虞后方可恢复正常教学秩序。
同时,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七、培训与演练定期对教职员工进行公共卫生知识和应急技能的培训,提高其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预案的演练活动,检验预案的实际效果和可操作性。
八、附则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生效,由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小组负责解释和修订。
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567eb363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ee.png)
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一、背景在幼儿园的日常管理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一种不可预测的情况。
面对突发事件,幼儿园应有相应的应急预案,以确保儿童和教职工的安全。
二、应急预案目的1.制定从突发事件发生到事态平息的应急处置措施;2.保障幼儿园内儿童和教职工的生命安全;3.减少突发事件对幼儿园的影响,保障正常教学秩序。
三、应急预案内容1. 突发事件通知和报告•一旦发现突发事件,立即通知园内管理人员,并报告幼儿园主管部门;•确保及时、准确地传达信息,避免造成恐慌。
2. 人员疏散和安全•所有儿童和教职工需按照预定的疏散方案有序撤离;•确保疏散过程中不产生踩踏等事故。
3. 卫生防控•配备足够的口罩、消毒液等防护物品;•加强卫生防疫工作,确保卫生安全。
4. 与家长沟通•及时向家长发布通知,告知突发事件情况和幼儿园的处置方案;•保持与家长的沟通畅通,提高信息透明度。
5. 后续处理•在突发事件处理结束后,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排查和清理;•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估,及时调整应急预案。
四、应急预案执行1.应急预案由幼儿园安全负责人牵头,并按照预案内容执行;2.各部门负责人要配合协调,确保预案的顺利实施;3.在事态稳定后,召开应急演练总结会议,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
五、应急预案的完善1.针对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幼儿园应不断完善应急预案;2.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幼儿园全体师生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六、结语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制定和贯彻执行对于保障幼儿园内儿童和教职工的安全至关重要。
只有充分准备和细致周密的计划,才能在关键时刻及时、有效地处理突发事件,保障园内安全稳定。
希望幼儿园在平时加强预案练习,确保应急处理能力的有效发挥。
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措施
![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536a88e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e0.png)
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措施近年来,我国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发,如何保障幼儿的健康和安全,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
作为一名多年从事幼儿相关工作的工作者,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为您介绍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措施。
一、认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在一定时间和地域范围内,突然发生并对人群健康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损害的传染病疫情、食物中毒、职业中毒、环境污染等事件。
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能源于校园内外的多种因素,如传染病疫情、食物中毒、意外伤害等。
二、预防为主,防控结合1.建立健全卫生保健制度:幼儿园应制定完善的卫生保健制度,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各项卫生工作落到实处。
2.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定期开展卫生知识培训,提高师生的卫生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3.严格把控食品卫生:确保食品来源安全,加强食品加工、储存、运输等环节的管理,禁止食用有毒、变质的食品。
4.做好环境卫生:保持教室、宿舍、食堂等场所清洁,定期进行消毒,防止病菌滋生。
5.加强幼儿健康管理: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发现疾病应及时治疗,确保幼儿身心健康。
6.建立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理程序和措施。
三、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措施1.迅速报告:一旦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立即向上级部门报告,确保信息畅通。
2.启动应急预案:根据实际情况,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相应措施,确保事件得到有效控制。
3.隔离观察:对疑似病例进行隔离观察,防止疫情扩散。
对密切接触者进行排查,必要时采取隔离措施。
4.紧急救治:组织医疗力量,对患者进行紧急救治,确保病情得到控制。
5.流行病学调查:对事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找出病因,为后续防控工作提供依据。
6.加强卫生防护:提高师生的卫生防护意识,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
7.舆论引导:及时发布事件相关信息,回应社会关切,正确引导舆论。
8.心理干预:针对事件当事人及家长,提供心理支持和干预,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最新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最新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89237257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28.png)
最新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过程中,幼儿园应随时向主管行政部门报告事件的进展情况。
对于严重和特别严重的事件,幼儿园应每天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报告事件的发展变化情况。
③结案报告事件结束后,幼儿园应逐级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报告事件的处理结果。
四)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流程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流程1)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幼儿园应当及时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幼儿园应当在事件发生后2小时内向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和当地卫生行政部门进行初次报告。
3)组织应急处置幼儿园应当按照应急预案组织应急处置,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消除危害。
4)信息报告幼儿园应当按照规定向主管行政部门报告事件的进展情况和处理结果。
5)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幼儿园应当按照应急预案恢复正常生产和生活秩序。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类处理1)一般突发卫生事件幼儿园应当按照应急预案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消除危害,并向主管行政部门报告事件的进展情况和处理结果。
2)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幼儿园应当按照应急预案组织应急处置,并向主管行政部门报告事件的进展情况和处理结果。
3)严重和特别严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幼儿园应当按照应急预案组织应急处置,并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事件的进展情况和处理结果。
措施为了确保应急处置工作的顺利进行,幼儿园应当制定应急预案,并进行定期演练和评估。
应急预案应包括应急组织机构、应急处置流程、应急物资和设备准备、应急通讯和信息发布等方面的内容。
同时,幼儿园应当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和设备储备制度,确保应急物资和设备的及时供应和有效使用。
应急通讯和信息发布渠道也应当得到充分考虑和准备,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准确发布。
在应急处置过程中,应当注意保障幼儿和教职员工的安全和健康,同时加强卫生防护和消毒工作,确保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对于参与应急处置的教职员工,应当加强心理疏导和关注,确保他们的身心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大山镇中心幼儿园2014年10月20日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为了提高我园预防与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与水平,指导与规范各类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减轻或者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保障全体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幼儿园正常的教学秩序与校园稳定,结合我园实际,特制定我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一、工作目标1、普及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
2、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与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在校园内蔓延。
二、工作原则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宣传普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防护意识与校园公共卫生水平,加强日常监测,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与蔓延。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与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
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成立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与落实幼儿园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工作。
3、快速反应、运转高效建立预警与医疗救治快速反应机制,强化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
按照“四早”要求,保证发现、报告、隔离、治疗等环节紧密衔接,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
三、组织管理幼儿园成立由园长负责的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落实幼儿园的突发事件防治工作。
主要职责如下:1、根据中心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应急预案制订本园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防治责任制,检查、督促幼儿园各部门各项突发事件防治措施落实情况。
3、广泛深入地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宣传教育活动,普及突发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师生员工的科学防病能力。
4、建立幼儿缺课登记制度与传染病流行期间的检查制度,及时掌握师生的身体状况,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期表现的师生,应及时督促其到医院就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5、开展校园环境整治与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后勤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卫生条件,保证幼儿园教室及其她公共场所的清洁卫生。
6、确保幼儿喝上安全饮用水,吃上放心饭菜。
7、及时向疾病预防控制部门与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汇报幼儿园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情况,并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做好对病人与密切接触者的隔离消毒、食物留存等工作。
四、突发事件预防(一)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幼儿园卫生工作的领导与管理幼儿园应经常对食堂、教学环境与生活区环境进行自查,尽早发现问题,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二)增加幼儿园卫生投入,切实改善幼儿园卫生基础设施与条件。
(三)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幼儿园卫生规范化管理。
1、加强幼儿园生活饮用水的管理,防止因水污染造成疾病传播。
2、加强厕所卫生管理。
3、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重点搞好教室卫生与环境卫生,为幼儿园提供一个安全卫生的学习与生活环境。
4、幼儿园要切实履行职责,做好计划免疫的宣传工作,严格执行新生入学前预防接种证查验与登记制度,提高幼儿疫苗接种率,防止疫苗相关性疾病的发生或流行。
(四)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师生的防疫抗病能力。
1、普及公共卫生知识,引导幼儿树立良好的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与生活方式。
2、结合季节性、突发性传染病的预防,通过黑板报、宣传橱窗、广播以及校园网等宣传途径,大力宣传、普及防治突发事件的相关知识,提高师生员工及幼儿家长的公共卫生意识与防治突发事件的能力。
3、进行食品卫生知识与预防食物中毒的专题教育,增强幼儿及家长识别腐败变质食品、“三无”产品、劣质食品的能力,教育幼儿及家长不买街头无照、无证商贩出售的各类食品。
4、督促与组织师生加强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倡合理营养,不断增强体质。
五、突发事件监测与报告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内容包括:重大传染病疫情、中毒事件、污染事故、免疫接种事故及严重异常反应,以及其它重大疑难及不明原因的健康危害事件。
(一)突发事件监测1、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系统。
在幼儿园建立考勤监测制度,指定专人对师生员工中的缺勤者进行逐一登记,查明缺勤原因。
对因健康原因缺勤者由校医进行登记汇总并进行追踪观察,分析其发展趋势,必要时采取进一步的措施。
2、重视信息的收集。
要与县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建立联系,收集本地及周围地区的公共卫生事件的情报,密切关注其动态变化,以便做好预防工作。
(二)突发事件报告1、建立自下而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逐级报告制度,并确保监测与预警系统的正常运行,及时发现潜在隐患以及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
突发事件期间,幼儿园实行24小时值班制,并开通疫情监控联系电话。
2、严格执行幼儿园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程序。
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期间,对疫情实行日报告制度与零报告制度。
幼儿园应严格按程序逐级报告,确保信息畅通。
出现集体性食物中毒、甲类传染病病例、乙类传染病爆发、医院感染爆发及其她突发卫生事件时,保健室及有关部门应立即向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报告,并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在2小时之内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同时向上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3、任何部门与个人都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她人隐瞒、缓报、谎报突发事件。
4、建立突发事件举报制度。
任何部门与个人有权向幼儿园报告突发事件隐患,有权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举报有关部门不履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规定的职责的情况。
六、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根据《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将突发事件的等级分为一般突发事件、重大突发事件与特大突发事件。
根据突发事件的不同级次分类,结合幼儿园的特点,在必要时启动相应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作出应急反应。
以下分级标准根据《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中的标准界定。
(一)传染病1、一般突发事件所在地区发生属于一般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第三级应急响应。
①启动报告与零报告制度,幼儿园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系统内的疫情通报。
②幼儿园做好进入应急状态的准备,落实各项防治措施。
③幼儿园内如尚无疫情发生,可保持正常的学习、工作与生活秩序,但对集体活动进行控制。
④传染病流行时加强对发热病人的追踪管理;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教室、食堂等公共场所必须加强通风换气,并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肠道传染病流行期间,对厕所、粪便、食堂及饮用水应加强消毒,并加强除“四害”工作。
⑤严格执行出入校门管理制度。
2、重大突发事件所在地区发生属于重大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第二级应急响应。
除对接触者实施控制外,全园保持正常的学习、工作与生活秩序。
在第三级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①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印发宣传资料,在幼儿园张贴宣传标语宣传画,提高师生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与防护能力,外出与进入公共场所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②对全体师生每日定时测量体温,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
③对重大传染病的密切接触者,幼儿园要配合卫生部门做好隔离、医学观察与消毒等工作。
④加大进出校门的管理力度,控制校外人员进入校园。
⑤幼儿园根据情况,及时向师生员工通报疫情防控工作的情况。
3、特大突发事件所在地区发生属于特大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第一级应急响应。
在二、三级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①实行封闭式校园管理,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校园。
②全面掌握与控制人员的流动情况,教职工外出必须向所在部门请假。
对缺勤者要逐一登记,及时查明缺勤原因。
发现异常者劝其及时就医或在家医学观察,暂停上班。
③避免人群的聚集与流动。
幼儿园不组织师生参加各类大型集体活动,调整大型会议时间;幼儿园不安排教师外出参加教研与学术活动;幼儿的社会实践等活动暂缓进行。
④对教室、午睡房、厕所等场地使用期间每日进行消毒,通风换气。
⑤幼儿园每日公布校园疫情防控工作的情况。
4、园内疫情①园内若出现重大传染病疫情,应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
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开展以下工作: 要根据出现传染病的种类与病人的活动范围,相应调整教学方式。
出现一例传染病性非典型肺炎、禽流感、鼠疫及肺炭疽的疑似病例,可对该班级调整教学方式,暂时避免集中上课;出现一例上述的临床诊断病例或两例及以上疑似病例,幼儿园在报请县教育局批准后,可对该班级与相关班级实行停课;如出现两例及以上上述的临床诊断病例及校内续发病例,可视情况扩大停课范围。
②采取停课措施的班级,合理调整教学计划、课程安排与教学形式。
如幼儿园停课放假,幼儿园领导与教师(非密切接触者)要坚守岗位,加强与幼儿与家长的联系。
③尊重与满足师生的知情权,主动、及时、准确地公布疫情及防治的信息。
对教职工与幼儿园进行正确的引导,消除不必要的恐惧心理与紧张情绪,维护校园稳定。
(二)食物中毒及时掌握幼儿健康状况,一旦发生园内食物中毒或可疑食物中毒时,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应做好下列工作:1、立即停止食品加工出售活动,并在第一时间报告当地卫生、教育与公安等部门;2、立即将发病师生送往医院,并协助医疗机构救治病人;3、保留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设备与现场,待确认后交予卫生部门处理;4、积极配合卫生、公安部门进行调查,并按其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材料与样品;5、落实卫生部门要求采取的其她措施,并妥善处理善后事宜,维持幼儿园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6、配合卫生部门分析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整改意见,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三)预防接种严重反应或事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等突发事件。
1、迅速报告卫生部门、教育主管部门及其她有关部门,请求派遣专业人员进园,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查明事件原因。
2、及时将受害师生送医院接受救治。
3、尽快采取各项措施,消除危害,制止事态的发展。
4、总结经验教训,查漏补缺,杜绝隐患。
必要时对事故与损害的责任人追究责任。
七、保障措施(一)组织机构保障幼儿园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按《幼儿园卫生工作条例》要求设立保健室,具体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日常预防与控制工作。
(二)人力资源保障幼儿园按《幼儿园卫生工作条例》的要求配齐卫生技术人员。
卫生技术人员应具备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定期接受卫生部门组织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知识、技能的培训与演练,熟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与控制知识,具有处理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
(三)财力与物资保障幼儿园安排必要的经费预算,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工作提供合理而充足的资金保障与物资储备。
大山镇中心幼儿园2014年10月附:大山镇中心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名单组长:张琼芬(园长)副组长:李亚萍成员:黄子胜彭念付红梅张婷王春剑陶丽司凤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