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课题开题报告-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开题报告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行动研究
开题报告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行动研究【编者按】:编者在此为您提供各类开题报告范文参考,以及开题报告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开题报告写作中的难题。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全面铺开的需求20世纪90年代以后,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社会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是全球范围内基础教育改革的新课题,其核心部分就在于信息技术课程。
按国家教育部的部署,从2001年开始用5~10年时间在我国中小学逐步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
实施信息技术教育的紧迫形势要求开展行动研究,探索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的规律。
(二)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实施层面研究的不足我国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从提出到实施仅仅两年多,加上国际上可借鉴的研究成果不多、研究队伍力量薄弱,造成目前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研究相当不成熟,尤其是实践层面上的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研究几乎处于空白状态。
从国际比较研究的状况来看,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特别是实践层面上的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研究远未形成一定的共识研究成果。
这种状况对于已经全面铺开的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不仅十分不利,甚至是十分危险的。
本课题正是基于对国内外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研究现状的考察与反思而提出的。
“行动研究”一词,一方面是指行动研究的方法,另一方面是指研究的着眼点主要就在于实践层面上的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研究。
其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课程实施模式、课程评价量规等将成为重点研究内容。
通过这些研究尽快改变“行动在先,研究在后”的不利局面。
(三)信息技术教师在职培训与专业发展教师在职发展问题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毕竟教师在学校教学活动中的地位是不可代替的。
但是我国依据计算机教育理念、目标培养出来的教师,应该怎样才能适应教育改革的要求,承担起教育信息化基层尖兵的责任是一个非常有意义、非常紧迫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几所著名师范大学在这方面做出了许多努力。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行动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行动研究》课题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全球已经进入了信息化社会。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我国在近年来已经逐步认识到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并在教育政策、课程设置、教师培训等方面加大了投入。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仍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学资源分配不均、教师专业素质参差不齐、教学效果评价体系不完善等。
为此,本研究选取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为研究对象,通过行动研究法对其现状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为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
二、选题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行动研究,实现以下目的:1. 深入了解当前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 分析影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为教育政策制定者、教师和教育研究者提供理论依据。
3. 探索提高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为实践提供指导。
4. 构建一套适合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评价体系,促进信息技术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三、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1)丰富和完善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理论体系。
通过本研究,可以从实践层面提炼出具有普遍意义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理论,为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理论的发展提供支持。
(2)拓展行动研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本研究采用行动研究法,有助于推动行动研究在教育领域的深入应用,提高教育研究的实践指导价值。
2、实践意义(1)为教育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依据。
本研究通过分析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揭示存在的问题,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2)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本研究发现的影响信息技术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可以帮助教师认识到自身专业发展的不足,从而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3)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素养。
本研究探索的有效教学方法和途径,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为其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4)推动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均衡发展。
小学信息化教学实践研究(3篇)
第1篇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
本文以小学阶段为例,探讨了信息化教学在实践中的应用,分析了其优势与挑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旨在为我国小学信息化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小学;实践研究;优势;挑战一、引言在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教育领域也不例外,信息化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
小学阶段是学生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发展的重要阶段,因此,探讨信息化教学在小学阶段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二、信息化教学在小学阶段的实践应用1. 教学资源的应用信息化教学资源丰富多样,包括电子书籍、网络课件、教学视频等。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需求,合理选择和应用这些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动画演示的方式,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2. 教学手段的创新信息化教学手段包括多媒体课件、网络平台、移动学习设备等。
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手段,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内容,让学生在欣赏美的同时,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教学方法的改革信息化教学方法的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合作学习:利用网络平台,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个性化学习: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信息化教学在小学阶段的优势1. 提高教学质量信息化教学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2.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信息化教学手段多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
3. 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信息化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现状、问题及对策的开题报告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现状、问题及对策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信息化正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中小学阶段,教育信息化的应用也是逐步普及和推广的。
然而,目前的教育信息化应用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学生使用电子设备过多容易影响身体健康,网络安全问题也时有发生等。
因此,探
究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具有现实意义和重要价值。
二、研究目的
本文旨在分析当前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旨在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一定的建议和指导。
三、研究内容
1.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现状
2. 存在的问题
3. 对策建议
四、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收集已有的相关文献和研究成果,分析当前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五、研究意义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教育的一部分。
本文的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现状和问题,也为推进中小学
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参考。
信息化教学设计实践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领域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信息化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为了探索信息化教学的有效实施,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开展了一次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实践研究。
本文将详细阐述本次实践的过程、成果和反思。
二、实践背景1. 研究目的本次实践旨在通过信息化教学设计,探索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研究对象本次实践对象为某中学八年级学生,共计60人。
该班级学生整体学习水平中等,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素养。
3. 研究方法本次实践采用行动研究法,通过以下步骤进行:(1)查阅相关文献,了解信息化教学的理论基础和实施策略;(2)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设计信息化教学方案;(3)实施教学方案,并进行观察、记录和反思;(4)分析实践效果,总结经验教训。
三、实践过程1. 确定教学内容本次实践以《信息技术》课程为例,选择“网络基本应用”这一章节作为研究对象。
该章节主要内容包括网络的基本概念、网络浏览器使用、电子邮件收发等。
2. 设计信息化教学方案(1)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网络基本概念,学会使用网络浏览器和电子邮件收发;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
(2)教学策略:①情境导入: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关注网络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②任务驱动:设计具体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等方式完成学习任务;③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利用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信息技术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3)教学评价:①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②结果性评价:通过测试、作业等方式,评价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 实施教学方案(1)课前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收集相关网络资源,布置预习任务;(2)课堂实施:教师通过情境导入、任务驱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等方式开展教学活动;(3)课后巩固: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等方式巩固所学知识。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行动研究》开题报告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行动研究》开题报告我的课题研究《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行动研究》主要是从关注课堂实效性、探索网络德育新途径等方面入手,以网络为平台,整合各种资源,使我校师生共同走向成功。
在一次闲聊时,一个朋友问我:“你最近在干什么?”我说:“写论文啊!”他惊奇地说:“你还会写论文?那得多费脑子啊!”“当然啦,谁像你啊,连最简单的记叙文都写不好,也就是欺负欺负我们这些智商有限的人吧!”听了朋友的话,我只能苦笑了。
因为自从初二下半年接触计算机后,每周一节的信息技术课已经变成了我必修的课程,这种感觉,真有点“欲哭无泪”啊!看着同学们大呼小叫,玩得不亦乐乎,心里总是感到十分焦急,好几次都想制止他们,可是又担心自己“灭火”不力而影响大局。
但是没办法,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从一位信息技术老师那里听到了一句话——“只要我们能把信息技术课上好,就会吸引学生们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顿时让我眼前一亮,不禁怦然心动,真想立刻开展此项行动研究。
同时,通过这段时间对国内外先进理论的学习,我更坚定了自己的想法,我要用自己的笔去探索适合于我校信息技术教学的新模式。
虽然我有点懵懂,但我相信:只要我们从心底里认识到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齐心协力、真抓实干,加强理论学习,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就一定能够成功!如果这次研究课题能顺利进行,取得成功,并能成为我校开展信息技术课的新形式和新亮点,那将是我们全体信息技术教师的巨大收获!1。
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2。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国家对信息化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信息化已经成为推动国家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作为基础学科之一的信息技术教育受到了普遍重视。
在世界范围内,许多发达国家将信息技术教育视为国民教育的战略重点,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把信息技术教育纳入了国民教育发展规划,同时将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置于基础学科地位,予以特别保证。
中小学信息化建设对教学变革的影响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小学信息化建设对教学变革的影响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已经成为教育发展中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
中小学教育作为教育系统的基础,信息化建设对其发展的影响更加明显。
当前,中小学信息化建设已经处于全面推行的阶段,教育教学方式也在逐步转变,因此更加需要对中小学信息化建设与教学变革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
本文将以中小学信息化建设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其在促进教学变革方面的作用,探究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推动中小学教育教学方式的改进和创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培养能力。
研究成果将有助于推广中小学信息化建设的理念、方法和技术,进一步推动教育改革的深化,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未来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将采取文献资料法、调查问卷法、实证分析法等方法,结合中小学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案例进行研究。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 中小学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问题分析。
2. 中小学信息化建设对教育教学方式的影响。
3. 中小学信息化建设在提高学生能力和学习效果方面的作用研究。
4. 通过案例剖析探究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教学变革。
5. 对中小学信息化建设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措施。
三、论文的预期成果1. 对中小学信息化建设与教学变革的关系进行深入探究,为中小学信息化建设的进一步推广提供理论支持。
2. 总结分析目前不同学科的信息化教学模式,为各学科信息化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3. 根据研究成果,提出有针对性的信息化教学建设方案和改革措施,为中小学信息化建设提供具体实践方案。
4. 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和学习效果提高提供有价值的研究结论,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和启示。
四、工作计划与近期任务1. 确定研究方向和内容,进一步明确研究思路和方法。
2. 搜集和整理相关文献资料,进行理论分析和归纳总结,撰写开题报告,并提交评审意见。
3. 设计问卷并进行调查,收集中小学信息化建设的实践案例;在此基础上,进行实证分析和案例剖析。
课题开题报告《中小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培养的策略与实践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课题开题报告《中小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培养的策略与实践研究》课题实施方案第一篇:课题开题报告《中小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培养的策略与实践研究》课题实施方案《中小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培养的策略与实践研究》开题报告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我区《中小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策略与实践研究》课题,是合肥市“十一五”归还课题专项科研课题(课题批准号:HJG09035)。
经领导批准,今天开题,我代表课题研究组,将本课题的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专家和老师们汇报如下:一、选题的背景:1、信息时代对学生信息素养的要求。
信息时代悄然到来,信息技术在不断地变革人们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
信息化进程不断冲击和改变着教育的行走路线,信息技术给教育教育带来深刻的变革,信息素养已成为科学素养的重要基础,成为人们学习交往的重要技能。
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决定,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
学生要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就必须具备收集、分析、处理、交流和呈现信息的素质及能力。
许多专家认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必须围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这个中心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的信息素养成为与读、写、算一样重要的终身有用的基础能力,让学生能够在需要的时候轻易的使用信息技术来解决一些问题,同时,注重学生的精神、道德、文化和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
如何着眼于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选择能力,成为当前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
培养信息素养策略的研究也成为教育实践工作者思考和研究的重要内容。
但如何从整体的角度,有效地整合教学过程,如何从有限的课堂走向广阔的课外,形成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策略,形成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寻找创新信息活动的的途径,培养学生对信息活动的积极情感,有效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是当前应该思考的重要内容。
基于以上思考,我们提出了本课题。
2、学生对信息活动热情高涨。
中小学信息技术开题报告
中小学信息技术开题报告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
下面为大家搜索了中小学信息技术开题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人文素养渗透研究1、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上更多的是对计算机软硬件知识的讲解,无视了信息技术知识和学生生活、学习的联系。
甚至有些教材根本不涉及信息伦理道德培养,无视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的德育价值。
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往往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动手操作的时机,并能给予技术上的指导,但对信息技术应用中的一些信息伦理教育重视不够,致使学生为学技术而学技术,学习动机异化。
目前,中小学生因为迷恋网络,而影响学业,做出违法的事件并不少见,主要的原因是没有形成良好的网络意识。
很多学校,信息技术教学只讲根本知识,根本的操作技能,对学生的思想德育教育并不够,特别是一些经济的农村学校,因为电脑设备,没法上好信息技术,而对于好奇心强,对电脑感兴趣的学生来说,对遇到的网络问题,不能很好的去处理,也不能约束自己,过度使用网络,时间长了,患上了网瘾症,甚至做了违法的事,归根到底是学校对学生的网络思想教育的不到位,没有重视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人文素养的渗透,未能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信息技术及网络的使用价值。
2、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开展为目的,以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术、身体心理素质为宗旨的根底教育。
它主张因材施教,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
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广泛地渗透人文素养的教育,正是加强素质教育的行之有效的措施之一。
让学生在日常的信息技术课程中对自己的生活进展人文关注,承受人文教育,养成人文精神,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让学生知道哪些内容是有害于人的开展、有害于社会进步的,在使用信息技术时知道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
1、通过研究实验挖掘在教学中结合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贴近学生实际,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孩子的人文素养的方法。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03
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
文献综述
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和 评价,梳理出现有研究成果和不足 之处。
问卷调查
设计问卷,以大样本的方式收集一 线教师、学生、家长对信息技术教 育的看法和体验。
开展教师培训
深化理论研究
加强对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培训,提高教师 的教育水平和教学方法,促进信息技术教育 的深入实施。
建议进一步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对中小学生综 合素养影响的理论研究,为后续教育实践提 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2
教育部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指导性文件,推动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3
各级各类学校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 的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国外研究综述
01
发达国家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不断加强中小学信 息技术教育。
02
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在信息技术教育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
索和实践,形成了各自的发展模式和特点。
推进教育信息化与现代化建设
研究问题与目的
研究问题
如何优化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 方法?
研究目的
通过研究和实践,探索适应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新模 式、新方法和新技术,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
0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进入快速 发展阶段。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研究 课题研究报告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 • 研究结果与讨论 • 结论与建议
教育信息技术课题开题报告
教育信息技术课题开题报告一、课题背景与问题描述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教育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教学改革和创新。
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存在一些问题,如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效果如何评估?教师在教育信息技术使用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如何提高教师的教育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
因此,本课题旨在研究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情况,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推动教育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二、研究目标与意义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包括:•调研教育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教育信息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有效的教育信息技术应用评估指标和方法;•设计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培训方案,提高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在于:•推动教育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促进教学改革和教育创新;•提供针对教师的教育信息技术培训方案,提高教师的教育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三、研究方法与步骤为了达到研究目标,本课题将采用以下方法与步骤:1.文献调研:对相关教育信息技术应用领域的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了解研究的现状和进展;2.实地调研:对多所学校进行实地调研,了解教育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并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3.数据分析:对实地调研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发现教育信息技术应用中的问题和挑战;4.提出评估指标和方法:基于问题分析和研究成果,提出适用于教育信息技术应用评估的指标体系和方法;5.设计培训方案:根据教育信息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教师的需求,设计合理的培训方案,提高教师的教育信息技术应用能力;6.实施与评估:在选取的学校范围内实施培训方案,并对教师的培训效果进行评估。
四、预期的研究结果通过本课题的研究,预期可以得到以下结果:1.了解教育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包括应用领域、应用程度和应用方式等;2.分析教育信息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为改进教育信息技术应用提供依据;3.提出教育信息技术应用评估的指标体系和方法,有助于对教育信息技术应用效果的评价;4.设计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培训方案,提高教师的教育信息技术应用能力;5.验证培训方案的有效性,并对教师的培训效果进行评估。
信息化教学活动开题报告
信息化教学活动开题报告一、项目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领域也逐渐进入了信息化时代。
信息化教学活动的开展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本项目旨在探索信息化教学活动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以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效果。
二、项目目标本项目的主要目标如下:1.探索信息化教学活动的应用场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度;2.提高教师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能力,优化教学过程;3.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培养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4.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教育教学改革目标。
三、项目计划1.项目时间安排:项目阶段计划时间立项阶段2023年1月系统设计2023年2月资源准备2023年3月实施阶段2023年4月项目总结评估2023年5月2.项目任务分配:项目成员分工项目经理负责项目整体规划和协调教师团队负责教学资源的准备和教学方案的设计IT技术人员负责系统设计和技术支持学生团队参与信息化教学活动的实施和评估3.项目进度控制:为确保项目按时完成,将进行相应的进度控制和项目风险管理。
每个阶段末尾将进行评估和总结,并根据情况进行调整。
四、项目实施方案1.信息化教学资源准备:教师团队将收集和准备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视频、网上教材、在线习题和实验平台等。
2.教学方案设计:教师团队将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案,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需求,使用信息化教学资源进行课堂教学。
3.学生参与与互动:学生将参与信息化教学活动,通过在线学习平台进行学习、研讨和互动交流,增强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4.教师指导与评估:教师团队将通过教学平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指导和评估,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进展和问题。
五、项目成果评估为了评估本项目的效果,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1.学生学习效果评估:通过考试成绩、作业完成情况、学生自评和教师评价等,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估。
2.教师教学效果评估:通过教师的教学反馈和学生的评价,对教师教学效果进行评估。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研究课题研究报告xx年xx月xx日•研究背景与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与设计目录•研究结果与发现•讨论与结论01研究背景与意义1 2 3随着国家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逐渐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国家教育信息化战略的推进信息技术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使得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成为必然趋势。
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教育现代化需要信息技术教育的支撑,以提升教育质量和效果。
教育现代化的需要03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信息技术教育不仅可以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01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有助于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促进教育现代化。
02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信息技术教育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针对当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探讨如何提高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效性和实效性,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
研究问题通过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研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优化方案,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提供参考和借鉴。
研究目的研究问题与目的02文献综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研究信息技术教育课程设置课程设置较为单一,缺乏多元化,难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信息技术教育资源配置教学资源配置不合理,城市和发达地区资源丰富,而农村和欠发达地区资源匮乏。
信息技术教育覆盖范围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覆盖范围广泛,但存在地区和城乡差异。
传统教学法以教师为中心,缺乏对学生兴趣和创造力的关注。
传统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究式教学法混合式教学法结合线上和线下教学,能够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混合式教学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方法研究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政策研究地方政策各地政府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推动了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
学校政策学校积极推进信息技术教育改革,丰富课程设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研究课题研究报告【精选资料】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研究》课题研究报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研究”课题,是在河北省电教馆的组织下,各地、市电教馆及全省27所“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和 325所“河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参加了这一课题的研究。
课题完成了预期的任务,形成了具有一定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研究成果,产生了良好的实践效益。
一、课题的提出和研究过程(一)课题研究意义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就成为当今社会每个公民的基本素质。
世界各国都把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目标。
我国政府明确提出要在“十五”期间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目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主要有两条基本途径:其一是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与学,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指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利用信息技术解决教与学中的问题;其二是把信息技术作为中小学的一门课程。
河北省从2001年起,逐步在全省范围内普及信息技术教育。
这样,探讨信息技术教育的规律、形式、方法就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的一项重大课题。
通过该课题的研究,为我省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的依据,促进我省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国内研究现状分析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我国,中小学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许多学校都购置了计算机,装备了多媒体教室、电于图书阅览室、开通了校园网等,初步构建了信息技术教育的硬件环境。
随着信息技术硬件环境的不断完善,如何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就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热点课题,出现了一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但是,这些成果大都是局部的,分散的和经验性的,不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研究》课题,立足河北省的信息技术教育的硬件环境,旨在研究发现能够指导全省信息技术教育的规律、形式和方法,促进河北省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
(三)课题的界定信息技术主要指多媒体计算机与网络技术;信息技术教育包括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和信息技术课程建设两个基本方面。
学校教育信息化研究与实践报告
学校教育信息化研究与实践报告概述: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信息化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
在教育领域中,学校教育信息化也逐步成为了改善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
本报告将从几个方面阐述学校教育信息化的研究与实践成果。
一、教育信息化的概念教育信息化是指将信息技术与教育相结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改善教学过程和管理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二、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意义学校教育信息化具有以下意义:1. 提高教学质量:通过信息化手段,可以提供更加生动、形象和有效的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 个性化教学:利用信息化手段,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实现对每个学生的个性化教学,更好地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
3. 提高学生学习能力:通过信息化手段,可以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 教学评估和管理:通过信息化手段,可以实现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估和管理。
三、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技术支持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实践需要依托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主要包括:1. 硬件设备支持:包括计算机、网络设备、智能终端等;2. 软件平台支持:包括教学管理平台、在线学习平台、教育资源平台等;3. 教育应用软件支持:包括教学设计软件、智能教学软件、虚拟实验软件等。
四、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实践案例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实践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展开,具体案例包括:1. 融合式教学实践案例:通过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各个学科教学中,促进了知识的跨学科整合和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
2. 智慧校园实践案例:通过智能化的校园管理手段,提高了学校的教学效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3. 在线教育实践案例:通过网络教育平台,实现了师生远程互动和学习资源的共享,扩大了学生获取教育资源的渠道。
4. 个性化教学实践案例:通过教育大数据和智能化教学软件,实现了对学生个体差异的精细化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培养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培养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开题报告湖南省龙山县里耶民族中学石维亚[摘要]: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与教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突出表现,作为教师的教学辅助工具、情感激励工具和学生的认知工具,构筑数字化学习资源,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从被动接受式学习真正转变为自主探究学习和有意义学习,尤其要构建提高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探究方式、教学模式,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课题研究背景信息技术的应用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正因如此,“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就成为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
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研究和实施,将对发展学生主体性、创造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按照我国一些学者的论断,“教育技术”是教育教学过程一切方法、手段的总称;“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与教”是指个别化教学、分层教学,探究式、创造性、最优化等教学方法体系;教学媒体用计算机、多媒体、远程信息网络等。
从以上论断中可以发现,信息技术的理论与教学实践结合十分重要。
从我校实际情况看,我校是“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因此率先开展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与教的理论与实践的试验是十分必要。
二、课题研究目的探索信息技术的理论与教学实践的课堂模式,即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为学生创设一个开放的课堂,丰富他们的学习内容,给学生更大的信息量。
信息技术对数学的学习者与教学者都将产生深远而又持久的影响,这将是革命性的一场变革。
学习方式(比如地点、时间、环境、资源)发生了变化,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发展的关联性将无比接近,教学模式将更加体现数学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使人人都能得到发展。
由于有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的平台,就可以满足多样性、个性化、区别化的需求。
学生可以利用的资源更加丰富,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探索与不断思索才能实现。
教育信息化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实践与研究
教育信息化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实践与研究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我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等被深刻的改变,影响到了各行各业,而教育也不例外。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教育信息化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广泛应用,这一现象也为教育领域带来了更多可能性。
一、教育信息化技术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教育信息化技术,是指通过网络技术、电脑等现代化技术手段来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以及教学过程中效率的提升。
教育信息化技术的出现,极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增强了学生学习的效果。
现在的教育信息化技术应用,既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实践。
首先,教育信息化技术可以使老师的教学效率大幅提高,降低其工作负担。
比如我们常用的PPT、电子白板等多媒体设备,可以帮助教师在课堂上更便捷地展示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信息,提高课堂教学的互动性以及趣味性。
而且利用网络开展教学活动,不仅可以帮助老师与学生建立起沟通的桥梁,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而且还能够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减少老师在教学前的备课数量。
在这些设备的帮助下,老师送分都不容易。
其次,教育信息化技术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
学生们接触在教育信息化技术下的学习,可以使学习方式更加直观化、互动性强以及趣味性高。
例如教育电子课本、网络课程等,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学习内容。
同时,利用在线交流工具,可以快速地互相沟通,充分地开展知识交流,让学习不再枯燥乏味。
信息化技术促进了教学模式转型,在互动交流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研究,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成就感。
二、教育信息化技术变革带来的潜在挑战然而随着教育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应用,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
第一,“全民智能化”并不是真正所有学生都能够接受到高质量的信息教育。
当前的数字鸿沟是普通教育机构无法跨越的;网络的发展不还有很多肆虐,总之与信息孤岛,真正的教育均衡尚未到来。
第二,在应用教育信息化技术进入中小学教育领域后,除了起到了诸多积极、推进的作用,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现阶段人们对于教育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过多地侧重在将技术引入教学中,而忽视了引导教育信息化技术遵循教育的发展逻辑,关注学生的学习、认知和心理特点等问题。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标准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标准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标准研究一、研究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和融入教育领域,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成为了当前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
各地区和学校也相继开展了各种形式的信息化建设工作,但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每个地区和学校存在很大的差异,存在一些不合理的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信息化建设的效果和质量。
因此本研究拟针对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标准进行研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标准,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指导。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标准的相关研究,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经验和成果,明确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标准的内涵和基本框架,制定出符合国情、能够适应教育发展的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标准。
三、研究内容1. 国内外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趋势。
通过调研国内外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趋势,明确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需求,为后续制定标准提供依据。
2.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标准的制定思路和方法。
在研究国内外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标准制定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中小学教育现状和实际需求,总结出制定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标准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制定出标准制定的流程和步骤。
3.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标准的内容和体系。
根据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实际需求和制定思路,明确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标准的内容和体系,包括硬件设施标准、软件应用标准、教师培训和专业发展标准等多个方面。
4.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标准的实施和运用。
对制定的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标准进行实施和运用,评估标准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完善和修改标准。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调研、逻辑分析、专家访谈等方法,获取国内外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标准的相关研究文献和材料,结合实地走访和专家访谈等方法,收集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实际需求和经验,制定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标准。
五、研究意义本研究制定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标准,对于推动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提升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课题开题报告-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课题开题报告-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开题报告: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编者按】:精品学习网论文频道为您提供各类开题报告范文参考,以及开题报告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开题报告写作中得难题.一、课题得背景本着优势互补、紧密合作得原则,本课题组联合了教育部信息治理中心、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教育学会、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教委教研室、k,2信息技术教育研究中心等各方面得一线专家,将研究与实验、产品开发紧密结合进行研究.本课题承担着意义重大且特别艰巨得科研攻关任务.二、课题研究得愈义、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一)课肠研究得惫义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得重要保证,是一个历史范畴,有丰富得内容和深刻得内涵,是与社会现代化进展相生相伴得.教育现代化大致包括五个方面:教育得普及化,办学条件得现代化,教育制度得现代化,教育价值、思想、观念等方面得现代化,教育得信息化.教育得信息化包括创建由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得技术手段等构成得,习惯社会现代化进展需要得、优化得教育教学环境,并能在教育领域广泛、充分、有效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显然,教育得信息化对教育得现代化有着举足轻重得妨碍,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加强对教育信息化得研究,关于我国教育得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WwwC推进教育信息化是一个世界性、历史性得课题.我们相信随着研究得深入,本课题将对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得推进,对现代教育技术得进展完善,对2,世纪人才得培养及“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得战略决策产生一定得妨碍.(二)课肠研究得指导思想坚持以党得十六大得精神和邓小平得“三个面向”为指导,全面贯彻党和国家得教育方针,基于素养教育、创新教育得要求和2,世纪社会进展得需要,针对当前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存在得突出咨询题,通过历史与现状、国内与国际、当前与长远、微观与宏观、局部与整体、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理论与实践得综合研究和实验,探究并构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得理论与实践模式.(三)课题研究得理论依据,党得十六大得精神和邓小平“三个面向”得指示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养教育得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等文件.《决定》指出:“实施素养教育,确实是全面贯彻党得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养为全然宗旨,以培养学生得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得德智体美等全面进展得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此基础上,《决定》对智育工作和教育信息化做了专门论述,提出“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得能力、猎取新知识得能力”,“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得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国家支持校园网络或局域网络建设”,“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开发优秀得教育教学软件”.以上一系列论述为本课题得研究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理论和政策依据.2终身教育思想和理论终身教育思想和理论,是当代对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妨碍极大得教育理论.人们普遍认为,终身教育概念是进入21世纪得一把钥匙.终身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与生命有共同外延并已扩展到社会各个方面得连续性教育”.无疑,终身教育思想对现行教育体制、结构、内容、方法和模式都提出了新得变革要求.因此,在教育信息化得研究过程中,必须充分反映终身教育得思想,依据终身教育得理论.另外,教育得信息化与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得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领域中得推广与运用紧密相关.因此,视听教育理论、学习理论(专门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传播学理论、系统科学理论(系统论、操纵论、信息论)是我们研究教育信息化得重要理论依据.三、课题研究得目标和要紧内容教育信息化得内涵十分丰富,要紧包括五个方面第一方面是拥有一支掌握先进教育思想和理论,具有信息技术得差不多知识和差不多技能,并能在教育教学中自觉自如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得教师队伍.第二方面是拥有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得现代技术装备起来得现代化教育教学环境.第三方面是拥有丰富多样得、有用有效得数字化教育教学信息资源.第四方面是信息技术广泛、充分、有效地应用于教育教学之中.第五方面是教育思想、观念得现代化.依据教育信息化得内涵和当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得现状,我们确定了课题研究得目标和要紧研究内容.(一)课题得研究目标课题研究得要紧目标能够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1提出优化信息技术课程结构和教材体系得具体方案,开发一部分质量较高得各类信息技术教材、教参、辅助电子教材.2提出优化得城域网、校园网建设方案及其评价标准,开发一套质量较高得网络应用软件.3提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得初步理论,并通过实验构建2一3个比较成功得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得模式.4探究一套教师培训得科学方法.5开展信息技术课程改革实验、网络建设与应用实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实验,以探究和构建相关得体系和模式.6繁荣和进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得理论研究.(二)课题研究得内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材建设得理论与实践研究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得指导思想、目标、内容体系、进展趋势以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包括文字教材、电子教材)得开发和教学思想、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进行探究和实验.2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得理论与实践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涉及到教学得各个领域,目前是一个比较薄弱得环节,需要在先进教育思想、教学理论指导下,对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得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下得教学结构、教学设计、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进行深入得研究和实验.3网络建设与应用得理论与实践研究近几年来,城域网、校园网、资源库得建设相继成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得热点,在实践中,既在上述方面取得了许多新经验,随着教育改革得深化也提出了许多新得咨询题.如城域网、校园网得功能怎么样才能真正符合不同学校教育教学得需要;如何在教育教学中有效地使用网络;资源库得结构、体系、内容如何设计才能更有效方便地应用于教育教学之中;如何真正做到资源共享等.我们迫切需要对这些咨询题进行深入得研究.4教师培训得理论与实践研究教师是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得关键因素.是否具备一支掌握先进教育理论、信息技术得差不多知识和差不多能力并有能力在教育教学中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得教师队伍,直截了当妨碍教育信息化得进程.因此,研究和探究在实践中如何有针对性地、有打算地培训教师得指导思想、目得、内容、方法、模式,为提高教师素养服务,是本课题得重要任务.四、课题得实施与治理(一)实施步骤课题研究总体上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预备和启动时期(20027一20032)第二时期:研究、实验、成果转化时期(20033~20056)第三时期:总结时期(20057~200512)(二)研究方法总得原则是从实际应用动身,采取“研、产、用”一体得模式,边研究、边开发、边形成产品、边实验、边推广应用,在研究中实验、在实践中研究.在具体方法上,拟依照咨询题得不同采纳多种研究方法,并将诸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其中包括:文献研究,比较研究,调查(测试、咨询卷、访咨询、座谈等),实验,实证及个案研究等,以实验、应用研究为重点.(三)课题得成果形式课题得成果将是多种多样得系列成果,包括研究报告、实验报告、教材、软件、论文集等.(四)课题治理。
河北省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的开题报告
河北省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特别是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更是教育教学创新的重要领域,因此,研究河北省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对策,对于中小学信息化建设的加快和改进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河北省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的调查和分析,深入了解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找出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促进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
1. 研究内容:通过调查、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等方式,收集和分析河北省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深入了解教师和学生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和需求,以及学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2. 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统计分析法等方法,对研究对象的现状和问题进行系统、全面地收集和分析,阐明问题的实质和根源,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与建议。
三、研究意义:
1. 本研究将深入分析河北省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了解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情况,以便制定更具实效性的信息化建设方案;
2. 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落实信息化教育在教学、管理、服务等各个方面的建设目标;
3. 通过本研究提出的具体对策和建议,促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持续提升,为中小学的信息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开题报告: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编者按】:精品学习网论文频道为您提供各类开题报告范文参考,以及开题报告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开题报告写作中得难题.
一、课题得背景
本着优势互补、紧密合作得原则,本课题组联合了教育部信息治理中心、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教育学会、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教委教研室、k,2信息技术教育研究中心等各方面得一线专家,将研究与实验、产品开发紧密结合进行研究.本课题承担着意义重大且特别艰巨得科研攻关任务.
二、课题研究得愈义、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一)课肠研究得惫义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得重要保证,是一个历史范畴,有丰富得内容和深刻得内涵,是与社会现代化进展相生相伴得.教育现代化大致包括五个方面:教育得普及化,办学条件得现代化,教育制度得现代化,教育价值、思想、观念等方面得现代化,教育得信息化.教育得信息化包括创建由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得技术手段等构成得,习惯社会现代化进展需要得、优化得教育教学环境,并能在教育领域广泛、充分、有效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显然,教育得信息化对教育得现代化有着举足轻重得妨碍,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加强对教育信息化得研究,关于我国教育得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WwwC推进教育信息化是一个世界性、历史性得课题.我们相信随着研究得深入,本课题将对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得推进,对现代教育技术得进展完善,对2,世纪人才得培养及“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得战略决策产生一定得妨碍.(二)课肠研究得指导思想坚持以党得十六大得精神和邓小平得“三个面向”为指导,全面贯彻党和国家得教育方针,基于素养教育、创新教育得要求和2,世纪社会进展得需要,针对当前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存在得突出咨询题,通过历史与现状、国内与国际、当前与长远、微观与宏观、局部与整体、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理论与实践得综合研究和实验,探究并构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得理论与实践模式.(三)课题研究得理论依据,党得十六大得精神和邓小平“三个面向”得指示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养教育得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等文件.《决定》指出:“实施素养教育,确实是全面贯彻党得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养为全然宗旨,以培养学生得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得德智体美等全面进展得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此基础上,《决定》对智育工作和教育信息化做了专门论述,提出“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得能力、猎取新知识得能力”,“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得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国家支持校园网络或局域网络建设”,“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开发优秀得教育教学软件”.以上一系列论述为本课题得研究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理论和政策依据.2终身教育思想和理论终身教育思想和理论,是当代对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妨碍极大得教育理论.人们普遍认为,终身教育概念是进入21世纪得一把钥匙.终身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与生命有共同外延并已扩展到社会各个方面得连续性教育”.无疑,终身教育思想对现行教育体制、结构、内容、方法和模式都提出了新得变革要求.因此,在教育信息化得研究过程中,必须充分反映终身教育得思想,依据终身教育得理论.另外,教育得信息化与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得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领域中得推广与运用紧密相关.因此,视听教育理论、学习理论(专门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传播学理论、系统科学理论(系统论、操纵论、信息论)是我们研究教育信息化得重要理论依据.
三、课题研究得目标和要紧内容
教育信息化得内涵十分丰富,要紧包括五个方面第一方面是拥有一支掌握先进教育思想和理论,具有信息技术得差不多知识和差不多技能,并能在教育教学中自觉自如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得教师队伍.第二方面是拥有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得现代技术装备起来得现代化教育教学环境.第三方面是拥有丰富多样得、有用有效得数字化教育教学信息资源.第四方面是信息技术广泛、充分、有效地应用于教育教学之中.第五方面是教育思想、观念得现代化.依据教育信息化得内涵和当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得现状,我们确定了课题研究得目标和要紧研究内容.(一)课题得研究目标课题研究得要紧目标能够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1提出优化信息技术课程结构和教材体系得具体方案,开发一部分质量较高得各类信息技术教材、教参、辅助电子教材.2提出优化得城域网、校园网建设方案及其评价标准,开发一套质量较高得网络应用软件.3提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得初步理论,并通过实验构建2一3个比较成功得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得模式.4探究一套教师培训得科学方法.5开展信息技术课程改革实验、网络建设与应用实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实验,以探究和构建相关得体系和模式.6繁荣和进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得理论研究.(二)课题研究得内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材建设得理论与实践研究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得指导思想、目标、内容体系、进展趋势以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包括文字教材、电子教材)得开发和教学思想、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进行探究和实验.2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得理论与实践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涉及到教学得各个领域,目前是一个比较薄弱得环节,需要在先进教育思想、教学理论指导下,对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得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下得教学结构、教学设计、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进行深入得研究和实验.3网络建设与应用得理论与实践研究近几年来,城域网、校园网、资源库得建设相继成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得热点,在实践中,既在上述方面取得了许多新经验,随着教育改革得深化也提出了许多新得咨询题.如城域网、校园网得功能怎么样才能真正符合不同学校教育教学得需要;如何在教育教学中有效地使用网络;资源库得结构、体系、内容如何设计才能更有效方便地应用于教育教学之中;如何真正做到资源共享等.我们迫切需要对这些咨询题进行深入得研究.4教师培训得理论与实践研究教师是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得关键因素.是否具备一支掌握先进教育理论、信息技术得差不多知识和差不多能力并有能力在教育教学中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得教师队伍,直截了当妨碍教育信息化得进程.因此,研究和探究在实践中如何有针对性地、有打算地培训教师得指导思想、目得、内容、方法、模式,为提高教师素养服务,是本课题得重要任务.
四、课题得实施与治理
(一)实施步骤课题研究总体上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预备和启动时期(20027一20032)第二时期:研究、实验、成果转化时期(20033~20056)第三时期:总结时期(20057~200512)(二)研究方法总得原则是从实际应用动身,采取“研、产、用”一体得模式,边研究、边开发、边形成产品、边实验、边推广应用,在研究中实验、在实践中研究.在具体方法上,拟依照咨询题得不同采纳多种研究方法,并将诸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其中包括:文献研究,比较研究,调查(测试、咨询卷、访咨询、座谈等),实验,实证及个案研究等,以实验、应用研究为重点.(三)课题得成果形式课题得成果将是多种多样得系列成果,包括研究报告、实验报告、教材、软件、论文集等.(四)课题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