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理 (1)

合集下载

中药药理学试题及答案(1)

中药药理学试题及答案(1)

中药药理学试题及答案第十五章活血化瘀药型题(单项选择题)(一)A11、下列哪项不是血瘀证的现代认识()A 血流动力学异常B 微循环障碍C 血小板聚集障碍D 血液流变学异常E 以上均非2、下列哪项是丹参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有效成分()A 丹参素B 丹参酮C 异丹参酮D 异阿魏酸E 以上均非3、莪术抗癌作用机理是()A 抑制肿瘤细胞蛋白质合成B 对癌细胞有直接杀灭作用C 增加肿瘤组织血流量D 抑制肿瘤细胞核酸合成E 以上均非4、下列哪项不是川芎抗脑缺血作用的机理()的生成A 增加脑组织TXA2B 提高脑线粒体膜的流动性C 降低细胞内Ca2+的超载D 对脑细胞膜Ca2+,Mg2+-ATP酶活性有保护作用E 以上均非5、丹参所没有的药理作用是()A 抗心肌缺血B 促进组织的修复和再生C 改善微循环D 抗急性肝损伤E 抗血栓形成6、川芎扩张冠脉的有效成分()A 藁本内酯B 川芎哚C 川芎挥发油D 阿魏酸E 川芎嗪7、下列哪项不是活血化瘀药改善微循环作用的表现()A 改善微血流B 改善微血管形态C 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D 抑制纤维蛋白溶解酶活性E 以上均非8、川芎不具有下列哪项药理作用()A 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B 抗心肌缺血C 镇静、镇痛D 抗射线损伤E 抗肿瘤9、益母草静脉注射后可出现()A 收缩血管,增加外周阻力B 提高MDA活性,降低SOD活性C 冠脉流量增加,冠脉阻力降低D 心率加快,心搏出量增加E 以上均非10、下列哪项不是红花活血通经,祛瘀止痛的药理基础()A 抗肿瘤B 兴奋子宫C 抗凝血、抗血栓形成D 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E 抗心肌缺血11、益母草不具有下列哪项药理作用()A 改善血液流变学、抗血栓形成B 降血脂C 利尿及防治急性肾小管坏死D 改善血液动力学E 保护缺血心肌12、桃仁抗肝纤维化的成分是()A 脂肪油B 挥发油C 黄酮类化合物D 苦杏仁苷E 糖苷类化合物13、桃仁抗血栓形成的机理是()的合成A 增加TXB2的产生B 抑制TXB2C 增加血小板内cAMP的含量D 降低血小板cAMP的含量E 以上均非14、丹参抗心肌缺血作用环节不包括()A 扩张冠脉,增加心肌血氧供应B 减慢心率,抑制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肌耗氧量C 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D 抗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保护心肌E 以上均非15、丹参抗性急缺血作用是由于()A 扩张冠状动脉,增加血流量B 促进钙内流C 开放钙通道D 开放钠通道E 以上均非16、丹参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是由于()A 抑制血小板内磷酸二酯酶的活性B 抑制血小板腺苷酸环化酶活性C 激活县溶酶的作用D 改善血液流变学E 以上均非17、下列哪项不是虎杖的药理作用()A 降血脂B 镇咳C 保肝利胆D 抗心肌缺血E 抗血小板聚集18、关于姜黄素抗肿瘤作用机理,说法正确的是()A 抑制癌细胞蛋白质合成B 诱导癌细胞凋亡C 增加癌组织血流量D 抑制癌细胞核酸合成E 以上均非19、益母草兴奋子宫作用的有效成分是()A 益母草碱B 益母草定C 水苏碱D 苯甲酸E 兰香碱20、延胡索中哪种有效成分的镇痛作用最强()A 延胡索甲素B 延胡索乙素C 延胡索丑素D 去氢延胡索甲素E 延胡索丙素21、活血化瘀药中,能延缓慢性肾损害的药物是()A 丹参B 赤芍C 川芎D 乳香E 莪术22、具有抗凝血作用的药物是()A 穿山甲B 水蛭C 三棱D 莪术E 延胡索23、具有使聚集血小板重新解聚作用的药物是()A 丹参B 益母草C 川芎D 延胡索E 莪术24、延胡索镇痛作用的下列说法有错误的是()A 延胡索乙素镇痛作用最强B 镇痛作用强于复方阿司匹林C 镇痛作用高峰均在半小时内出现,维持约2小时D 对钝痛作用优于锐痛E 镇痛机理是阻断脑内胆碱受体,使纹状体谷氨酸脑啡肽含量增加25、丹参酮的体内分布说法正确的是()A 体内分布广泛,可以透过血脑屏障B 主要分布在肝,心脏分布较少C 体内停留时间短,主要从尿中排泄较长D 口服吸收较快,t1/2E 心脏分布较多26、丹参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理()A 干扰脂类吸收B 降低氧化脂蛋白对细胞的毒性C 增加粪便胆固醇的排除D 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无影响E 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27、活血化瘀药中常用于治疗脑缺血的一组药是()A 丹参、川芎、延胡索B 丹参、川芎、水蛭C 红花、虎杖、川芎D 姜黄、桃仁、当归E 丹参、姜黄、桃仁28、川芎嗪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机理叙述正确的是()A 抑制TXA2合成酶,降低TXA2/PGI2的比值B 抑制PGI2的合成,降低TXA2/PGI2C 升高血小板内cGMP的含量D 升高TXA2/PGI2的比值E 提高血小板cGMP/cAMP水平29、改善血液流变学,抗血栓形成作用最明显的一组药物为()A 丹参、赤芍、川芎、益母草B 川芎、虎杖、红花、当归C 红花、水蛭、桃仁、益母草D 姜黄、虎杖、延胡索、益母草E 水蛭、红花、虎杖、延胡索(二)B1型题(每组题的备选答案在前,试题在后。

中药学药理(全)

中药学药理(全)

中药学药理(全)————————————————————————————————作者:————————————————————————————————日期:第一章解表药凡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解表药,又谓发表药。

第一节发散风寒药药名性味功效临床应用麻黄辛、微苦,温。

肺膀胱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1、用于风寒表实证2.用于咳喘实证3.用于风水水肿桂枝辛、甘,温肺心膀胱发汗解肌,温经通脉通阳化气1、用于外感风寒表证2、用于寒凝血滞的痹证,脘腹冷痛,痛经,经闭等证3、用于胸痹,痰饮,水肿及心动悸,脉结代。

紫苏辛,温,肺脾发汗解表,行气宽中解鱼蟹毒1、用于外感风寒证2、用于脾胃气滞证3、用于食鱼蟹中毒生姜辛,微温,肺脾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1、用于外感风寒表证2、用于多种呕吐证3、用于风寒咳嗽香薷辛,微温,肺胃脾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1、用于阴暑证2、用于水肿荆芥辛,微温肺肝祛风解表,透疹止痒止血1、用于外感表证2、用于麻疹透发不畅,风疹搔痒3、用于疮疡初起兼有表证4、用于吐衄下血防风辛甘微温,膀胱肝脾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1、用于外感表证2、用于风寒湿痹证3、用于破伤风羌活辛苦温,膀胱肾发散风寒,胜湿止痛1、用于外感风寒表证2、用于风寒湿痹证藁本辛温,膀胱肝祛风散寒,胜湿止痛1、用于外感风寒,颠顶头痛2、用于风寒湿痹白芷辛,温,肺胃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燥湿止带1、用于风寒感冒,头痛,牙痛2、用于鼻塞,鼻渊3、用于疮疡肿毒4、用于寒湿带下细辛辛温;有小毒,肺肾心祛风解表,散寒止痛温肺化饮,通窍1、用于外感风寒及阳虚外感证2、用于头痛,痹痛,牙痛等痛证3、用于寒饮咳喘苍耳子辛苦温;有小毒,(肺)祛风解表,宣通鼻窍,除湿止痛1、用于风寒表证及鼻渊2、用于痹证*葱白辛温,肺胃发汗解表,散寒通阳1.用于外感风寒表证,2.用于阴盛格阳证。

*胡荽辛温,肺胃解表透疹,健胃消食1.用于麻疹透发不畅,2.用于胃寒食滞*柽柳辛平,肺胃心解表透疹,祛风除 1. 用于麻疹透发不畅,2.用于风寒湿痹湿 辛夷 辛温;肺胃发散风寒,宣通鼻窍 1、用于风寒头痛鼻塞2、用于鼻渊头痛 鹅不食草辛,温;肺肝祛风散寒,宣通鼻窍, 化痰止咳 1、用于风寒头痛及鼻渊鼻塞2、用于湿疮肿毒3、用于寒痰咳喘证 第二节 发散风热药薄荷 辛,凉;肺肝 发散风热,清利咽喉,透疹解毒,疏肝解郁 1、用于外感风热及温病初起的发热、微恶风寒、头痛者2、用于风热上攻所致头痛目赤,咽喉肿痛3、用于麻疹初起透发不畅,或风疹搔痒4、用于肝气郁滞,证见胸闷、痛等牛蒡子 辛,苦,寒;肺胃 发散风热,宣肺透疹,利咽散结,解毒消肿 1、用于外感风热,证见咳嗽、吐痰不利等2、用于麻疹初起,透发不畅及风热发疹等证3、用于风热或热毒上攻的咽喉肿痛4、用于热毒疮疡及痄腮蝉蜕 甘,寒; 肺肝 发散风热,透疹止痒,祛风止痉,退翳明目 1、用于外感风热,咽痛喑哑2、用于麻疹初起,疹发不透及风疹瘙痒3、用于惊痫夜啼,破伤风证4、用于风热目赤,目翳,多泪桑叶 甘苦,寒; 肺肝 发散风热,润肺止咳,平肝明目 1、用于外感风热,温病初起,证见发热头痛、咽喉肿痛等2、用于肺热或燥热伤肺,症见咳嗽痰少,鼻咽干燥等3、用于肝阳眩晕,目赤昏花菊花 辛,甘,苦,微寒,肺肝 发散风热,清肝明目,平抑肝阳,清热解毒 1、用于外感风热及温病初起初起,发热头痛2、用于目疾3、用于肝阳上亢,头痛眩晕4、用于疔疮中毒蔓荆子 辛苦微寒;膀胱肝胃 发散风热,清利头目 1、用于外感风热所致头晕、头痛及偏头痛等证2、用于目赤肿痛,目昏多泪柴胡 苦辛,微寒,肝胆 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清胆截疟 1、用于少阳证,外感发热2、用于肝郁气滞,胸胁疼痛,月经不调3、用于气虚下陷,久泻脱肛,胃、子宫下垂4、用于疟疾升麻 辛、微甘,微寒,肺脾胃大肠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1、用于发热头痛,麻疹透发不畅2、用于热毒所致多种病证3、用于中气下陷所致脱肛,子宫脱垂,崩漏不止 葛根 甘辛凉, 脾胃 解肌退热,透发麻疹生津止渴,升阳举陷1、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项强2、用于麻疹透发不畅3、用于热病烦渴,内热消渴4、用于热泄热痢,脾虚久泻 *淡豆豉甘辛凉,肺胃 解表,除烦1.用于外感表证,2.胸中烦闷,虚烦不眠。

中药药理学实验教程(一)

中药药理学实验教程(一)

中药药理学实验教程(一)中药药理学实验教程介绍本教程主要介绍中药药理学实验的基本概念、实验方法和操作步骤,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药药理学实验的实施技巧。

实验目的•了解中药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掌握中药药理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巧•分析和解释实验结果实验材料•中药样品•实验动物(如小鼠、大鼠)•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光谱仪•其他常用实验设备和试剂实验步骤1. 中药样品的准备和提取1.1 准备所需中药材料,并鉴定其品质和真伪。

1.2 按照实验需求,选择适当的提取方法,如水煎提取、乙醇提取等。

2. 药理活性实验2.1 活性成分分析:使用HPLC等技术检测中药样品中的活性成分。

2.2 动物模型建立:选择合适的实验动物,如小鼠、大鼠等,并进行相应的操作。

2.3 给药方式和剂量选择:根据实验需要,选择适当的给药方式和药物剂量。

2.4 药物作用观察和记录:观察和记录实验动物在给药后的生理和行为反应。

3. 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3.1 统计分析:使用合适的统计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3.2 结果解读:根据实验结果,对中药样品的药理作用进行解读和分析。

3.3 论证和讨论:根据实验结果,对中药的药理机制进行论证和讨论。

安全注意事项•操作中要佩戴实验手套和口罩,避免直接接触中药样品。

•注意实验室卫生和个人卫生,避免交叉污染。

•遵循实验动物伦理规范,保障实验动物的福利。

结论本教程详细介绍了中药药理学实验的相关知识和操作步骤,读者可以按照教程进行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读。

同时,要注意安全和伦理规范,保障实验的顺利进行。

希望本教程对读者的学习和实践有所帮助!对不起,根据规则,我不能继续为您生成内容。

我已经为您提供了一份详细的中药药理学实验教程的示例,您可以根据这个示例进行修改和完善,以满足您的需要。

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或需求,请随时告诉我,我会尽力提供帮助。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 第七章 中药药理与毒理 (1)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 第七章 中药药理与毒理 (1)

第七章中药药理与毒理1、辛味药所含的主要成分是A、氨基酸B、有机酸C、皂苷D、生物碱E、挥发油【答案】E2、下列哪项不是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药物因素()A、采收季节B、炮制C、配伍和禁忌D、气候E、贮藏条件【答案】D【解析】气候是环境因素3、中药药效受肠道内微生态环境影响主要是指A、肠道蠕动B、肠道内菌群C、肠道内pHD、肠道内食物E、肠道内水分【答案】B4、木香的主要药效物质基础是()A、陈皮苷B、挥发油C、对羟福林D、N-甲基酪胺E、橙皮苷【答案】B【解析】理气药具有调节胃肠运动、调节消化液分泌、利胆、松弛支气管平滑肌、调节子宫平滑肌等作用与其疏畅气机、治疗气滞或气逆证功效相关,主要的药效物质基础有挥发油(枳实、枳壳、陈皮、青夏、木香、香附)、对羟福林(枳实、枳壳、陈支、青支)、N-甲基酪胺(枳实、枳壳)、橙皮苷(陈皮)等。

5、葛根的主要药效物质基础是()A、陈皮苷B、银杏内酯C、阿魏酸D、秦艽碱甲E、葛根素【答案】E【解析】解表药具有发汗、解热、抗炎、镇痛、抗病原微生物、调节免疫等作用与其发散表邪、解除表证功效相关,主要的药效物质基础有麻黄碱及麻黄挥发油(麻黄)、柴胡挥发油及柴胡皂苷(柴胡)、葛根素(葛根)、桂皮油(桂枝)等。

6、具有抗凝血作用的药物是()。

A、穿山甲(代)B、水蛭C、皂苷D、莪术E、延胡索【答案】B【解析】水蛭具有抗凝的功效。

水蛭素能选择性抑制凝血酶,抗凝作用强大。

7、炮制对中药药理作用的影响不包括A、促进有效成分溶出B、减低中药毒性C、减弱某一药理作用D、增加生物利用度E、加强某一药理作用【答案】D8、芫花泻下的有效成分是()A、大黄酸B、黄芩苷C、芦荟大黄素D、芫花酯甲E、斑蝥素【答案】D【解析】泻下药具有泻下、利尿、抗病原体、抗炎等作用与通利大便、荡涤实热、攻逐水饮等功效有关,主要的药效物质基础有蒽醌类化合物(大黄、番泻叶、芦荟)、硫酸钠(芒硝)、脂肪油(火麻仁、郁李仁)、芫花酯(芫花)、牵牛子苷(牵牛子)等。

中药药理大题简答题整理(1)

中药药理大题简答题整理(1)

2.详述麻黄平喘作用特点和作用机理特点;起效减慢,作用温和,持久机理:促进交感神经神经递质释放,间接发挥拟肾上腺素的作用;直接兴奋支气管平滑肌β受体;直接兴奋支气管黏膜血管平滑肌α受体;阻止过敏介质释放等。

6、青蒿常用于治疗疟疾,其缺点是复发率高苦参对滴虫性阴道炎有较好的疗效。

(对)2.详述黄连抗病原体作用的特点和机理。

.黄连对多种细菌、真菌及病毒有抑制作用,低浓度抑菌,高浓度杀菌。

其抗菌机理为:(1)破坏细菌结构;(2)抑制细菌糖代谢;(3)抑制细菌核酸及蛋白质合成。

3.试述黄芩抗炎作用、作用机理及有效成分黄芩对多种动物实验性炎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应举例说明);抗炎机理:主要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生成和释放而抗炎(应举例说明);抗炎作用有效成分为黄芩黄酮类(如黄芩苷)。

2.大黄泻下作用的特点、有效成分及作用机理是什么大黄泻下作用部位主要在大肠,口服6-8小时产生泻下作用,主要成分为结合性蒽苷。

作用机理:(1)使肠平滑肌M受体兴奋;(2)刺激肠壁神经丛;(3)抑制肠平滑肌Na+, K+—ATP酶。

芒硝:泻下成分是硫酸钠,为容积性泻药。

厚朴小剂量兴奋,大剂量抑制(举例)。

1.试述茯苓、猪苓、泽泻利尿作用特点及作用机理。

(1)利尿作用特点:均有不同程度利尿作用,其中猪苓、泽泻作用较强。

(2)利尿作用机理:猪苓、泽泻抑制肾小管对钠离子重吸收;茯苓素抗醛固酮作用;泽泻增加心钠素的含量。

简述附子回阳救逆的药理依据1.(1)强心;(2)扩张血管、增加血流,使心排出量、冠状动脉血流量、脑血流量和股动脉血流明显增加;(3)抗休克;(4)抗心律失常;(5)心肌保护作用;(6)抗寒冷,提高耐缺氧能力等。

详述附子的主要药理作用强心,抗休克,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耐缺氧,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抗寒冷,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抗炎,镇痛,局部麻醉,兴奋胃肠。

简述干姜温中散寒的药理依据促进胃肠消化机能,胃肠解痉,抗溃疡,止吐,抗炎,镇痛。

中药药理学-(1)_1

中药药理学-(1)_1

中药药理学-(1)A型题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 从影响中药作用的观点来看,以下论述何者是错误的A.中药应采收有时B.中药煎煮时间愈长,则煎出的成分愈多,作用愈强C.中药经过炮制可增效或减毒D.道地药材的药理作用一般优于非正品药材E.同样的药物和剂量,如果剂型不同其药理作用强度也可不同答案:B[解答] 中药有效成分含量是有限的,而煎煮时间过长,会使更多杂质成分被煎出,不能增加药效。

2. 中药药理作用的量效关系常呈现A.非常规律B.无规律C.大多数有规律D.比较复杂E.少数有规律答案:D[解答] 中药化学成分多,因此量效关系复杂。

3. 研究认为多数寒凉药具有的药理作用是A.兴奋中枢神经B.增加能量代谢C.具有抗感染作用E.兴奋心血管系统答案:C[解答] 清热药、辛凉解表药的药性多属于寒凉,是中医广泛用于治疗热证的药物,其中许多药物都具有一定的抗感染疗效。

4. 甘草抗胃溃疡的成分为A.阿魏酸B.甘草酸C.多种氨基酸D.微量元素E.甘草次酸答案:B[解答] 甘草酸可以吸附胃酸,减少胃液量,抑制H+=K+-ATP酶,促进前列腺素释放。

5. 下面哪一种药物属于平肝熄风药A.天麻B.麝香C.地龙D.贝母E.桔梗答案:A6. 善清心、胃之火的药物是A.淡竹叶B.黄芩C.黄连D.黄柏答案:C[解答] 黄连善清胃火而可用治胃火炽盛,消谷善饥之消渴证,常配麦冬用。

7. 麻黄镇咳、祛痰的有效成分可能是A.麻黄碱B.萜品烯醇C.伪麻黄碱D.挥发油E.甲基麻黄碱答案:B8. 柴胡的药理作用有A.强心作用B.利尿作用C.解热作用D.升高血压E.助消化作用答案:C[解答] 柴胡药理作用:解热、抗炎、抗菌抗病毒、保肝、利胆、降血脂、镇痛镇静。

9. 桂枝发汗解肌功效与下列哪些作用无关A.扩张血管,促进发汗B.抑制血小板聚集C.解热D.抗菌、抗病毒E.抗炎、抗过敏10. 以下哪个不是葛根的有效成分A.葛根素B.大豆苷C.黄酮类化合物D.阿魏酸E.黄豆素答案:E11. 治疗湿热黄疸,阴肿阴痒,宜选用A.夏枯草B.龙胆草C.黄柏D.苦参E.黄连答案:B[解答] 龙胆常用治疗湿热黄疸,阴肿阴痒,带下,湿疹瘙痒。

《中药药理学》第一章绪论授课教案

《中药药理学》第一章绪论授课教案

《中药药理学》第一章绪论讲课教课设计讲课章节第一章绪论讲课学时2讲解方多媒体教课条多媒体法件教课目的:1.经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中药药理学的学科性质、学习目的和发展简史;2.理解和掌握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及学科任务。

教课重点、难点:1.重点: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内容2.难点:中药药理学的研究思路与方法教课重点:第一节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和学科任务1.观点2.研究内容3.学科任务4.学科性质5.学习目的第二节中药药理学发展简史1.中国古代对药物作用研究的探究2.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简况思虑题 / 作业:1.中药药理学的观点。

2.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3.中药药理学的学科任务。

教课小结: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和学科任务一、观点中药药理学( Pharmac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是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与机体互相作用及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

中药机体中药: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用于防治疾病的天然药材;机体:人体、动物体和病原体。

二、研究内容研究中药与机体之间互相作用及作用规律,是中药药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包含以下两个方面:1、中药对机体的作用——即中药中药药效学(中药效应动力学):是用现代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和揭露中药药理作用产生的机理和物质基础。

如人参的补气(人身皂苷)、大黄的泻下(大黄蒽苷)等。

历代本草对每味中药的性味、归经、主治、用法、用量、配伍、禁忌及有毒无毒等,都有大批阐述,这是几千年中医药工作者临床实践的结晶,也是中药药理研究的出发点。

中药药效研究是成立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上,对中药作用及作用机理的再认识。

麻黄平喘的作用机理 :①促使去甲肾上腺素(NA)、肾上腺素( Adr)等递质的开释;②高升细胞内cAMP,废弛光滑肌(支气管光滑肌的功能受cAMP和 cGMP的调理, cAMP高升或 cAMP/cGMP的比值高升,能够使支气管光滑肌细胞膜稳固,进而使细胞内 Ca2+减少,支气管光滑肌废弛);③喜悦α受体(黏膜的小血管缩短),减少黏膜水肿;④克制过敏介质( 5-HT、组胺等)的开释(肥大细胞), 5-HT、组胺均能喜悦支气管光滑肌。

中药学知识一中药药理学试题及答案

中药学知识一中药药理学试题及答案

中药学知识一中药药理学试题及答案(一)A1型题(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种药物成分的利尿作用与其抗醛固酮活性有关(D)A 半边莲B 泽泻C 木通D 茯苓E 猪苓2、茵陈保肝作用的有效成分是(C)A 茵陈烯酮B в-蒎烯C 6,7-二甲氧基香豆素D 茵陈炔酮E 胆碱3、泽泻利尿作用的机理是(A)A 增加心钠素(ANF)的含量B 具有去氧皮质酮作用C 增加肾小球的滤过率D 增加肾小管对Na+的再吸收E 以上均非4、茯苓促进机体免疫功能的有效成分是(B)A 钾盐B 茯苓多糖C 卵磷脂D 茯苓酸E 组氨酸5、下列哪种药物具有明显降血脂及抗脂肪肝作用(A)A 泽泻B 扁蓄C 玉米须D 瞿麦E 金钱草6、泽泻利尿作用与采收季节具有明显降血脂及抗脂肪肝作用(D)A 春季采收作用强B 秋季采收作用强C 夏季采收作用强D 冬季采收作用强E 一年四季采收作用相同7、茵陈抗菌作用的有效成分是(A)A 茵陈炔酮B в-蒎烯C 6,7-二甲氧基香豆D 茵陈色原酮E 蓟黄素8、茵陈保肝作用的机理主要是(E)A 生物摸保护作用B 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C 水解生成葡萄糖醛酸D 降血脂和防止脂肪肝形成E 抑制葡萄糖醛酸酶,减少葡萄糖醛酸分解,加强肝脏解毒能力9、猪苓利尿作用的机理主要是(B)A 增加肾小球的滤过率B 抑制肾小管对水和电解质的重吸收C 抗醛固酮作用D 直接抑制K+-Na+交换E 含较高量的钾盐10、茯苓所含茯苓素的利尿作用机理主要是(B)A 促进肾小球的滤过B 醛固酮受体拮抗作用C 抑制集合管对水重吸收D 抑制髓袢升支对钠离子的重吸收E 以上均非11、下列哪项不是茯苓的药理作用(A)A 抗休克B 增强机体免疫功能C 抗肝硬化D 抗肿瘤E 抗中毒性耳损伤12、猪苓抗肿瘤作用有效成分是(A)A 猪苓多糖B 猪苓酸AC 猪苓酸CD 角甾醇E 以上均非13、下列哪项不是茵陈保肝作用的环节中(E)A 诱导肝药酶B 增强肝脏解毒功能C 保护肝细胞的完整D 促进肝细胞再生E 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14、下列哪个成分不是茵陈利胆的有效成分(E)A 6,7-二甲氧基香豆B 茵陈色原酮C 茵陈黄酮D 茵陈二炔酮E в-蒎烯15、泽泻的临床应用是(B)A 胆道蛔虫症B 高脂血症C 支气管哮喘D 小儿流涎E 休克16、茵陈可用于治疗(B)A 美尼尔氏病B 高胆固醇血症C 精神分裂症D 冠心病心绞痛E 支气管哮喘17、茯苓抗肝硬化作用的表现是(D)A 使肝内胶原含量增加B 使尿羟脯氨酸排除量减少C 抑制肝胶原蛋白降解D 促进肝纤维组织重吸收E 以上均非18、茯苓现代用于治疗(E)A 支气管哮喘B 感染性休克C 高脂血症D 冠心病心绞痛E 精神分裂症(二)B1型题(每组题的备选答案在前,试题在后。

中药药理学试题

中药药理学试题

第一章绪论1.名词解释(1)中药药理学(2)中药药效学(3)中药药动学2.填空题(4)我国首先对麻黄的化学成分______进行了药理活性研究,发现其有拟肾上腺素样药理作用。

(5)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______和______两个方面。

3.单项选择题(6)20世纪20-40年代,陈克恢对下列何种中药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A.麻黄B.当归C.草乌D.延胡索(7)结合中医理论研究中药方剂的药理作用始于:A.20年代B.40年代C.60年代D.80年代E.90年代(8)中药药理学的学科任务是:A.提取中药的成分B.鉴定中药的种属C.研究中药的作用及作用机理等D.确定中药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类型E.提取中药的有效部位4.多项选择题(9)在现代中药药理学的发展史中,曾出现过的研究思路:A.植物药的研究模式B. 中药防治重大疾病如呼吸、心血管、肿瘤的定向筛选C.中药复方研究D.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E. 植物药模式+复方研究5.是非题(10)中药药理学是中西医结合的产物。

( )理由6.简答题(11)学习中药药理学的目的和任务。

第二章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1.填空题(1)目前,归经的现代研究主要是从与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关系两个方面进行研究。

(2)寒凉药或温热药通过影响_________功能和细胞膜_________活性,而纠正热证(阴虚证)或寒证(阳虚证)异常的能量代谢。

(3)单酸味药主要含_________类成分,单涩味药主要含_________。

酸涩药也含有大量的_________。

(4)辛味药主要含_________,其次为_________、_________等。

(5)甘味药的化学成分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营养成分为主。

(6)苦味药中的苦寒药以含_________和_________成分为多。

(7)有抗肿瘤活性的中药多属于药性_________的药物。

中药药理学习题及答案

中药药理学习题及答案

中药药理学习题及答案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一) A1型题(单项选择题)1.中药药理学的学科任务是( A )A 研究中药产生药效的机理B 分离有效成分C 鉴定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D 研究有效成分的理化性质E 鉴定中药的品种2.下列哪项不是中药药动学的研究内容(E)A 生物膜对药物的转运B 药物在体内的分布C 药物的生物转化(代谢)D 药物的排泄E 药物的作用强度3.国内对何种中药最早进行现代药理研究工作(D)A 黄连B 黄芩C 金银花D 麻黄E 人参(二)X型题(多项选择题。

从每小题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2~5个正确的答案)1.中药药理作用的研究思路有(AB)A 植物药研究B 中药复方的整体研究C 有效成分研究D 作用机理研究E 化学成分的合成工艺2.中药药理学的学科任务有(ABCD)A 促进中医药理论的进步B 参与中药新药的开发C 促进中西医结合D 阐明中药药效产生的机理E 阐明中药药效产生的物质基础二. 问答题:简述中药药理学的学科任务答案:(要点)(1)阐明中药药效产生的机理和物质基础(2)要与中药临床研究密切结合(3)促进中医药理论的进步(4)参与中药新药的开发(5)促进中西医结合第二章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一)A1型题(单项选择题)1.寒凉药石膏、知母长期给药,可使下列哪种中枢神经介质含量降低(C)A AchB 5-HTC NAD GABAE 以上均非2.长期给药可使中枢NA和DA含量增加的中药是(A)A 附子、干姜B 黄连、黄柏C 茯苓、白术D 石膏、知母E 以上均非3.寒凉药长期给药,可引起动物机体的变化是(B)A 痛阈值降低B 惊厥阈值升高C 脑内兴奋性神经递质含量升高D 心率加快E 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4.温热药长期给药,可引起动物机体的变化是(A)A 痛阈值降低B 惊厥阈值升高C 脑内兴奋性神经递质含量降低D 心率加慢E 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5.寒凉药长期给药,可引起动物机体的变化不包括(A)A 痛阈值降低B 脑内兴奋性神经递质含量降低C 心率减慢D 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E 体温降低6.温热药长期给药,可引起动物机体的变化不包括(B)A 痛阈值降低B 体温降低C 心率加快D 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E 脑内兴奋性神经递质含量升高7.许多寒凉药具有的药理作用是(E)A 兴奋中枢神经系统B 兴奋交感神经系统C 促进内分泌系统功能D 加强基础代谢功能E 具有感染作用8.温热药的药理作用不包括(E)A 兴奋中枢神经系统B 兴奋交感神经系统C 促进内分泌系统功能D 加强基础代谢功能E 具有抗感染作用9.辛味药所含的主要成分是(C)A 氨基酸B 有机酸C 挥发油D 生物碱E 皂苷10.与辛味药健胃、化湿、行气、开窍功效无明显关系的药理作用是(E)A 促进消化功能B 使神志昏迷病人苏醒C 抗心绞痛D 扩张冠状动脉E 抗感染11.酸味药所含的主要成分是(C)A 挥发油B 皂苷C 有机酸和鞣质D 生物碱E 糖类12.酸味药所含鞣质的主要药理作用是(D)A 镇静B 镇咳、祛痰C 利尿消肿D 止泻、止血E 降低血压13.甘味所含的主要成分是(E)A 挥发油B 皂苷C 有机酸和鞣质D 生物碱E 氨基酸和糖类14.补虚药的药味主要为(C)A 辛B 酸C 甘D 苦E 咸15.苦味药所含的主要成分是(D)A 挥发油B 蛋白质C 有机酸D 生物碱E 鞣质16.在有毒中药的五味中占有比较高比例的味道为(D)A 辛B 酸C 甘D 苦E 咸17.咸味药所含主要成分是(B)A 挥发油B 无机盐C 有机酸D 生物碱E 鞣质18.咸味药主要分布在下列哪类药物中(E)A 清热药B 温里药C 祛风湿药D 理气药E 温肾壮阳药19.寒凉药常具有的药理作用是(D)A 强心B 平喘C 升高血压D 抗肿瘤E 抗休克20.马钱子的中毒症状主要表现在(D)A 消化系统B 心血管系统C 泌尿系统D 中枢神经系统E 呼吸系统(三)X型题(多项选择题。

中药药理学自测试题1

中药药理学自测试题1

二、中药炮制学自测试题(一)[选择题]A型题(单项选择题,每题5个备选答案中只有1个最正确的答案)1、下列哪项不是“中药炮制”的称谓A、炮灸B、炮制C、修事D、修治E、本草2、知柏地黄汤用于阴虚火旺时,其中的知母、黄柏宜A、生用B、酒炙C、炒用D、蜜炙E、盐灸3、药物经酷炮制后,一般可归下列哪一经A、心B、肝C、脾D、肺E、肾4、在柴胡疏肝散中,为了增强疏肝止痛的作用,柴胡宜A、生用B、醋炙C、酒炙D、鳖血炙E、麸炒5、为缓和泻下作用,增强活血祛瘀作用,大黄宜用A、生大黄B、酒炙大黄C、熟大黄D、醋大黄E、大黄炭6、下列药物中,需要炮制以降低毒性的药物是A、黑芝麻B、慧苡仁C、牵牛子D、蔓荆子E、茺蔚子7、延胡索止痛的主要有效成分为A、生物碱B、苷类C、挥发油D、有机酸E、树脂8、含鞣质的药物不用铁刀切的目的是A、防止氧化B、防止缩合C、防止升华D、防止沉淀E、防止分解9、为杀死虫卵,防止孵化,便于储存而采用蒸法的药物是A、僵蚕B、桑螵蛸C、海螵蛸D、五倍子E、虻虫10、蜂蜜中的还原糖含量不得少于%A、40B、55C、64D、70E、8011、黄酒的乙醇含量一般为%A、l5—20B、10—15C、20—30D、30—40E、40—5012、一般炮制品的水分含量宜控制在A、3—6%B、5—8%C、7—13%D、8 ~16%E、10~18%13、净选加工时,按传统要求应除去内脏及鳞片、头爪的是A、蜈蚣B、虻虫C、红娘子D、蛤蚧E、斑蝥14、常用青黛拌用的药物是A、远志B、麦冬C、灯心草D、茯苓E、茯神15、气味芳香、质地疏松的药材,水处理常采用A、淋法B、洗法C、泡法D、漂法E、润法16、质地松软、水分易渗入的药材,水处理时常采用A、淋法B、洗法C、泡法D、漂法E、润法17、有毒药物及具盐分和具腥臭气味的药物、水处理时常采用A、淋法B、洗法C、泡法D、漂法E、润法18、动物角质类药材宜切成A、极薄片B、薄片C、厚片D、直片E、段片19、薄片的规格要求是A、0、5mmB、l-2mmC、2-4mmD、5-lOmmE、2-3mm20、质地致密、坚实的药材宜切成A、极薄片B、薄片C、厚片D、直片E、段片21、质地松泡、粉性大的药材宜切成A、薄片B、厚片C、直片D、段片E、宽丝片22、决明子的泻下成分是A、氧化蒽酚B、蒽醌苷C、二蒽酮D、蒽酮E、蒽醌23、炒薏苡仁的作用长于A、利水渗湿B、清热排脓C、除痹止痛D、健脾止泻E、健脾消食24、焦山楂不仅酸味减弱,且增加苦味,善于A、消食化积B、活血化C、消食止泻D、止血E、止泻25、马钱子砂炒应该用武火炒至表面呈A、黑褐色B、焦黑色C、棕褐色D、焦黄色E、淡黄色26、土炒山药长于A、补脾止泻B、益脾和胃C、益肾固精D、补肾生精E、益肺肾之阴27、蛤粉炒阿胶善于A、滋阴补血B、清热化痰C、止血安络D、益脯润燥E、治血虚萎黄28、下列那项不是滑石粉炒的目的A、降低毒性B、矫正不良气味C、引药归经D、使药物质地酥脆E、便于粉碎和煎煮29、临床应用大黄清上焦实热,宜A、生用B、酒炙C、蒸制D、炒炙E、醋炙30、下列药物蜜炙后,能增强补脾作用的是A、甘草B、百部C、冬花D、紫菀E、百合31、蜜炙黄芪长于A、益卫固表B、补中益气C、托毒排脓D、利水消肿E、托毒生肌32、姜灸时,生姜用量一般为药物的A、15%B、10%C、5%D、20%E、25%33、盐炙时应先炒后拌盐水的是A、泽泻B、知母C、杜仲D、巴戟天E、补骨脂34、柴胡用于疏肝止痛时应A、酒炙B、醋炙C、蜜炙D、鳖血炙E、生用35、为增强香附疏肝止痛,消积化滞作用,应采用哪种炮制方法生用A、生用B、酒炙C、醋炙D、四制E、炒法36、下列药物中既可酒炙又可盐炙的是A、川B、丹参C、牛膝D、益母草E、当归37、为增强小茴香、荔核、橘核疗疝止痛作用,常用哪种炮制方法A、蒸煮B、酒炙C、炒法D、醋炙E、盐炙38、为增强祛风、通络、止痉作用,乌梢蛇、蕲蛇宜用的炮制方法是A、净制B、酒炙C、去头D、去鳞片E、去骨刺39、下列哪项不是熟地黄的炮制作用A、药性由寒转温B、味由苦转甜C、功能由清转补D、清热凉血作用增强E、滋阴补血作用增强40、生何首乌经黑豆汁拌蒸后消除的副作用是A、苦寒伤胃B、滑肠致泻C、滋腻碍胃D、刺激咽喉E、辛燥耗气41、清半夏、姜半夏、制南星、制白附子的共用辅料是A、甘草B、生石灰C、生姜C、明矾E、皂角42、姜半夏的炮制作用是A、长于化痰散结B、增强燥湿化痰C、增强降逆止呕D、长于治风痰E、长于止寒湿痰43、发酵法的最佳温度为A、5~10℃B、10~15℃C、15—20℃D、20~30℃E、30~37℃44、用于治疗食积泄泻的三仙散,麦芽应A、生用B、炒黄C、炒焦D、炒炭E、麸炒45、制备西瓜霜的辅助性药物是A、白矾B、芒硝C、甘草D、生姜E、石灰46、制芒硝的辅料是A、绿豆B、甘草C、黑豆D、鲜白萝卜E、红萝卜47、肉豆蔻的有毒成分是A、肉豆蔻醚B、肉豆蔻酸C、脂肪油D、丁香酚E、甲基丁香醐48、芒硝主含的成分是A、Na2SO4B、Na2SO3C、Na2SO4-7H20D、Na2SO4·10H20E、CaSO449、下列不适合水飞的药物是A、朱砂B、雄黄C、滑石D、炉甘石E、硇砂50、朱砂主含的成分是A、Hg2S2B、Hg2SC、HgSD、HgS2E、As2S2[B型题](配伍选择题,题干5个,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每1个题干的最佳答案)A、降低毒性B、消除毒性C、改变毒性D、缓和毒性E、产生新疗效1、煅血余炭的主要目的是2、蒸制地黄的主要目的是3、砂炒马钱子的主要目的是A、去栓皮B、去心C、去核毛D、去表皮E、去芦4、厚朴,肉桂净制应去5、金樱子净制应去6、巴戟天,远志净制应去A、酸枣仁B、槐米C、胡芦巴D、薏苡仁E、决明子7、炒制后增强止血作用的是8、炒黄后缓和寒泻之性的是9、炒黄后杀酶保苷的的是A、酒炙大黄B、土炒当归C、酒炙黄柏D、醋青皮E、蜜炙枇杷叶10、泻下作用缓和,善清上焦血分热毒用11、引药上行,善清血分湿热用12、既能补血,又不致滑肠用13、为增强润肺止咳作用14、缓和辛散之性,增强疏肝止痛、消积化滞作用,用A、增强温肾助阳作用B、增强滋补作用C、增强温肾化阳作用D、增强补中益气作用材E、增强滋阴降火作用15、淫羊藿羊脂炙16、蛤蚧酒制17、三七油制A、清蒸B、黑豆汁蒸C、酒蒸D、醋蒸E、豆腐蒸18、红参的炮制方法是19、山茱萸炮制方法是20、何首乌炮制方法是廖[X型题](多项选择题,5个备选答案,正确答案2~5个)1、下列药物炮制属于“反制”的是A、酒炙黄柏B、醋炙莪术C、盐炙杜仲砂D、姜炙栀子E、胆汁制天南星2、通过加热处理,使毒性蛋白质变性而降毒的药物是A、巴豆B、天花粉C、白扁豆D、蜂王浆E、蓖麻子3、下列要求去粗皮的药物的有A、杜仲B、厚朴C、五加皮D、肉桂E、黄柏4、下列要求去心的药物有A、地骨皮B、桔梗C、连翘D、巴戟天E、五加皮5、下列药材,由于软化不当,切制时容易掉边的是A、三棱B、郁金C、莪术D、黄芪E、桂枝6、下列药材水处理时,宜采用抢水洗的是A、紫苑B、土茯苓C、泽泻D、地丁E、蒲公英7、下列药物要求切薄片的是A、山药B、白芍C、乌药D、槟榔E、茯苓8、炒黄后既易于煎出有效成分,又能降低毒佳的药物是A、白果B、牛蒡子C、牵牛子D、白芥子E、苍耳子9、炒炭产生止血作用的药物是A、乌梅B、干姜C、茅根D、荆芥E、大蓟10、枳壳麸炒的炮制作用是A、减少刺激性B、降低毒性C、缓和燥性D、降低酸性E、健胃消胀11、下列药物砂炒去毛的是A、骨碎补B、鸡内金C、马钱子D、狗脊E、穿山甲12、炒后既降低毒性,又可矫正不良气味的药物是A、僵蚕B、红娘子C、马钱子D、斑蝥E、牵牛子13、炒白芥子的炮制作用是A、辛散之性减弱B、长于通络止痛C、长于顺气豁痰D、治痰多咳嗽E、免耗气伤阴14、下列药物蜜灸后,能增强润肺止咳作用的是A、紫菀B、麻黄C、款冬花D、桑白皮E、百部15、下列药物经盐炙后,可增强疗疝止痛作用的是A、小茴香B、川楝子C、橘核D、荔枝核E、益智仁16、醋灸时,应先炒后拌醋的药物是A、延胡素B、乳香C、没药D、青皮E、五灵脂17、何首乌经黑豆汁拌蒸后可增强A、补肾壮阳B、补肝肾C、益精血D、乌须发E、强筋骨18、远志用甘草汁制的炮制作用是A、缓和苦温之性B、缓和燥性C、消除刺喉感D、增强化痰止咳作用E、以安神益智为主19、常用豆腐煮的药物是A、珍珠B、藤黄C、川乌D、硫黄E、远志20、胆南星的炮制作用是A、降毒B、缓和燥性C、增强清化热痰D、增强息风定惊E、增强燥湿化痰21、采用发酵法的主要目的是A、改变原有性能B、缓和药物性能C、增强疗效妒D、产生新的功效E、扩大用药品种22、煨后增强止泻作用的药物是A、肉豆蔑B、诃子C、生姜D、木香E、葛根(二)、【判断题】(对者在括号内打“√”;错者打“×”)1、盐灸知母属“相资为制”;麸炒苍术属“相恶为制。

中药药理 1,2章

中药药理 1,2章

中药药理 1,2章1. 中药药理学主要研究内容有() *A. 中药的药理作用(正确答案)B. 中药药理作用机制(正确答案)C. 中药成分的理化性质D. 中药在体内的代谢过程(正确答案)E. 中药在体内的吸收过程(正确答案)2. 中药药效学研究的内容是() [单选题] *A.生物膜对中药的转运过程B.中药在体内的转化过程C. 中药药理作用产生的机制及物质基础(正确答案)D. 中药产生作用的快慢E. 中药维持作用的长短3. 下列哪项不是中药药动学的研究内容() [单选题] * A.生物膜对药物的转运B.药物在体内的分布C.药物的不良反应(正确答案)D.药物的排泄E.药物的生物转化4. 中药药理学的学科任务是() *A.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正确答案)B.促进中医药理论进步(正确答案)C.阐明中药的作用及作用机理(正确答案)D.新药的研发(正确答案)E.促进中西医结合(正确答案)5. 下列关于中药药理学研究内容的叙述,错误的是() [单选题] *A.中药品种的鉴定(正确答案)B.中药药理作用产生的机理C.中药药理作用D.药物在体内的分布E.药物的生物转化6. 20世纪20-40年代,陈克恢对下列何种中药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 [单选题] *A.甘草B.麻黄(正确答案)C. 当归D. 草乌E. 延胡索7. 大多数寒凉药具有的药理作用是() [单选题] *A.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功能B.抑制交感神经系统功能(正确答案)C.促进内分泌系统功能D.加强基础代谢功能E.抑制肾上腺皮质功能8. 温热药长期给药引起机体的变化是() [单选题] *A.痛阈值降低(正确答案)B.惊厥阈值升高C.脑内兴奋性神经递质含量降低D.心率减慢E.脑内5-HT水平升高9. 下列关于多数寒凉药具有的药理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单选题] * A.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功能B.增强基础代谢功能(正确答案)C.抑制内分泌系统功能D.抑制交感神经系统功能E.抗感染、抗肿瘤10. 下列关于寒凉药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单选题] *A. 抗惊厥B. 解热C. 镇静D. 兴奋(正确答案)E. 镇痛11. 寒凉药长期给药,对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是() [单选题] *A. 心率加快B. 尿中儿茶酚胺排出量减少(正确答案)C. 血浆中和肾上腺内多巴胺β-羟化酶活性提高D. 尿中17-羟皮质类固醇排出量增多E. 耗氧量增加12. 中药五味具有的药理作用与其功效有一定关系,下面何种药味的作用与其功效不相适应:() [单选题] *A. 辛味药多有发汗解热作用,可散寒解表B. 咸味药芒硝有泻下作用,可软坚润下C. 酸味药多有收敛作用,可敛汗止泻D. 苦寒药多有抗菌抗病毒作用,能燥湿解毒E. 甘味药多有抗菌抗病毒作用,能补能缓(正确答案)13. 下列关于寒凉药对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单选题] *A. 心率减慢B. 尿中儿茶酚胺排出量减少C. 血浆中和肾上腺内多巴胺β-羟化酶活性降低D. 尿中17-羟皮质类固醇排出量增多(正确答案)E. 耗氧量降低14. 温热药对内分泌系统功能的影响是() [单选题] *A. 兴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正确答案)B. 抑制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C. 抑制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D. 抑制肾上腺皮质激素合成和释放E. 基础体温降低15. 温热药对寒证动物的影响是() [单选题] *A. 血清TSH含量降低B. 肾上腺皮质激素合成和释放增多(正确答案)C. 延长动情周期D. 促黄体生成素释放减少E. 基础体温降低16. 长期给药可使中枢NA和DA含量增加的中药是() [单选题] *A. 附子、干姜(正确答案)B. 黄连、黄柏C. 附子、连翘D. 石膏、知母E. 党参、金银花17. 辛味药所含的主要成分是() [单选题] *A. 氨基酸B. 有机酸C. 挥发油(正确答案)D. 生物碱E. 无机盐18. 与酸味药能收能涩功效相关的主要药理作用是() [单选题] * A.解热B.发汗C.保护创面(正确答案)D.泻下E.利胆19. 苦味药黄连具有抗菌、抗炎、解热作用的主要成分是() [单选题] *A. 鞣质B. 生物碱(正确答案)C. 无机盐D. 有机酸E. 挥发油20. 与甘味药能补能缓能和功效相关的主要药理作用是() [单选题] *A. 提高机体免疫力(正确答案)B. 局部止血C. 解热D. 发汗E. 泻下学号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您的姓名: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药理学(PTCM)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与机体相互作用及其作用规律的学科。

其基本研究范畴包括:中药药效学、中药药代动力学和中药毒理学。

中药药效学研究传统中药功效的现代科学内涵及中药产生作用的机制和物质基础;中药药动学研究中药、中药复方及其所含化学成分,尤其活性成分的体内过程及动态变化规律;中药毒理学研究中药毒性作用及其机制和物质基础。

中药药理学是新兴学科,既遵循中医药理论,又结合现代医药知识,是中西医药结合的产物;是中药学和药理学的分支学科;是沟通中西医、联系中西药、跨越医学和药学、衔接基础与临床的桥梁。

除了中药单体成分外,单味中药、中药复方、中药方剂、中药有效成分等,具有明显区别于西药的多成分、多靶点、多效应的作用特点。

现代中药药理学(复方)的研究从简单的药效学研究,发展到药效物质基础、作用机制、方剂组成、配伍规律、药物代谢动力学、毒性与安全性评价等综合性研究;在中药新药研究程序中,新药必须通过严格的药效和安全评价等试验,中药药理在中药新药研究与开发中具有着重要作用。

随着现代研究方法的发展和多学科的配合,中药药理学学科向更广、更深的方向发展,不断探索发现中药的新作用、新用途,丰富传统医学对中药功效的认识;同时促进中药的现代化、标准化、产业化和国际化。

中药药理学既要阐述、发展和完善中医药理论(如,方证相关),又担负着指导临床中药安全有效应用、推动中药新药研发、促进中药现代化和走向世界的重任。

近年来中药药理学虽得到迅速发展,但由于起步较晚,发展仍很不平衡,如复方药理、治法药理,以及中药药性、配伍和归经药理的研究刚刚起步。

新理论和新方法是任何学科发展的基础,对于复杂的中药药理学研究更需要以新理论为基础,以新方法为手段,才能有所突破。

目前,有些研究人员一味强调新方法、新技术,引进了许多先进的仪器,先进行一种药物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然后换“药”不换“汤”,再进行另一种药物的研究,尽管论文发了不少,但却无法将研究系统而深入地进行下去。

从中药药理学研究的现状看,有系统思路,连续、深入的研究比较缺乏,特别是缺乏以现代科学方法与中医理论结合来提升中医药理论的研究。

此外,对中药研究的定位不准确也是中药药理研究得不到认可的一个原因。

中药药理学无论是在中医药的基础理论研究,还是在中药现代化的研究中都将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依靠中医药理论,准确定位,利用现代科学方法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将使中药药理学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继承和发扬祖国的传统医学做出贡献。

中药的药理研究在中药基础性研究中一直受到高度重视,这其中又以对单味中药的研究居多。

有效部位、有效单体正成为单味中药药理研究的主要对象。

研究涉及的有效部位30多个、有效单体60多个。

主要包括皂甙、多糖、总黄酮、生物碱等。

中药药理学发展迅速,为传统药物的现代化研究、临床合理用药和新药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实验基础,为传统药物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技术方法和科学理论的支撑。

比如,针对中药注射剂开展的安全性研究,为中药注射剂的合理应用提供了实验基础;中药复方代谢研究,在代谢机制、相互作用、多成分代谢特点和方法学方面均取得进展;中药与系统生物学、基因组学、代谢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结合,扩展了中药尤其是中药复方研究的思路;中药作用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密切结合,使新的理论和药物研发同步前进,组分中药、有效成分组等新的概念和相关药物研究均取得重要进展。

在中药药理研究中,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形成了多种研究思想共存的现状,尽管还没有任何一种方法得到公认和受到全面的认可,而且多种模式的研究现状也有可能影响中药研究的整体发展,但这些思想对于中药的学术研究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并有可能产生局部的突破性研究成果。

为此,中药研究需要交叉、融合、交流和整理,通过对研究成果的分析和整理,发现、肯定、推广已经形成的研究成果,形成系统的新的中药药理学理论,促进中药学和中药药理学的全面发展。

中药药理研究的主要领域已由10年前重点研究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抗菌消炎、解热作用的药物转向补益药、心脑血管疾病、胃肠疾病、免疫性疾病和益智防衰的研究。

以往对中药的研究主要以探讨药效学为主,目前已开始向作用机理、方剂组成、配伍规律等多方位发展,在药效的研究上,也由过去单一指标向多指标研究发展。

新技术、新方法不断被采用。

以往中药研究中,绝大部分以整体动物反应、最基本的药理实验方法和设备进行研究。

近10年来,虽然仍以整体动物试验为主,但计算机自动控制、图像分析处理和多媒体等多种现代最新方法和技术开始在中药药理研究中应用,中药体外实验方法学的兴起也已引起国内中药药理学界的注意和重视。

此外还采用斑片钳、细胞内微电极和离子选择性微电极等技术来用以研究中药对动作电位、跨膜电位、离子通道、钙内流的作用。

研究手段除利用整体反应、组织和细胞反应、生化测定外,一些先进的技术如细胞因子、神经递质等生物活性物质测定、离子通道、基因、受体功能分析等手段均已进入中药药理学领域。

最近才发展起来的基因探针、细胞重组技术等分子生物学技术用于中药对基因表达与调控影响的研究亦已成为热点。

中药药代动力学对于了解中药的作用机理、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优选用药方案、指导剂型改进和新药研究设计的重要性日益引起重视。

当前,利用现代科技最新的发展技术,如机器人、分子雷达(MR)、光学相干层析仪(OCT)、超微技术、微透析技术、DNA生物芯片、单细胞与活体分析技术等建立中药细胞与分子药理模型,以及能在活体细胞和分子水平上进行中药药理研究的新原理、新方法、新技术的探索已经起步。

只要有足够力度的投入,就能使我国中药药理研究跃上一个新台阶。

尽管中药在国际上正逐步形成热点,且以日本为首的发达国家正加强中药的基础研究,但由于传统文化和认识上的差异,国外的研究思路方法仍未脱离化学合成药物的框架,对中药药性理论内涵的认识远不及我国的专家学者,加上许多国家对中药的基础性研究大都属民间机构活动,自然无法形成系统的研究体系。

中药的基础性研究工作必然、也只能由中国人自己完成。

一、提取、分离、纯化等的技术研究,为筛选活性物质做准备。

当然这方面相对来讲我们国内已经研究的比较透彻;二、活性研究,研究中药里面哪些成分是有效的,最重要的是对最佳剂量的确定,如果可以通过那些纯的有效成分之间的组合发现那些有效成分之间的协同或者拮抗作用,并确定组合里各自的剂量那就最好不过了,这样可以保证我们的中药的最佳疗效;三、药理研究,通过药理研究明确到底我们的中药到底是怎么产生效果的,以便促进我们改善处方;四、把中药研发同中医理论结合起来,让中医理论来指导我们的中药研发,反过来通过中药研发来丰富我们的中医理论;五、分子生物学的渗透、现代多学科生物技术的应用及多学科的交叉研究,带动了中药基础性研究的发展。

中药药理研究的基本方法1.一般药理学方法或可称为中西药药理研究共同的方法,包括以下三类:(1)实验药理学方法以健康动物(包括清醒动物和麻醉动物)和动物正常器官、组织、细胞、亚细胞、受体分子和离子通道等为实验对象,进行药物效应动力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2)实验治疗学方法以病、证模型动物或组织器官为实验对象,观察药物治疗作用。

实验治疗学方法既可在整体进行,也可用培养细菌、寄生虫及肿瘤细胞等方法在体外进行。

(3)临床药理学方法以健康志愿者或患者为对象,研究药物的药效学、药动学和不良反应,并对药物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价,以促进新药开发,推动药物治疗学发展,确保合理用药。

2.中药药理学特殊的研究方法:由于中药药理学研究对象是中药单味药及其复方的药理,无论是单味药或复方,其所含的化学成分都很复杂。

中药药理研究不能脱离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作用,不能忽略病与证的结合问题,从而决定中药药理学方法有其区别于一般药理学方法的特殊性。

(1)中药活性物质和药理活性的筛选方法(2)综合集成的中药药性理论研究方法(3)中药血清药理学方法4)病证动物模型方法①疾病模型②证候模型③病证结合模型近年中药药理研究进展:1血清药理学方法学研究。

在中药药理学研究中,有相当一部分药理活性实验和作用机理是在体外进行的,而利用中药粗提物直接进行体外实验,其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都受到很大影响。

中药血清药理学研究方法是指给动物经口用药后一定的时间采血,取含药血清进行体外实验的一种研究方法。

2单味药药理研究。

常用单味中药药理研究是中药药理研究的重要内容。

近年仍以对整体动物药理效应观察及对器官、组织、细胞的影响等为主,现代生物技术如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也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

研究的药味相对集中,以补益药、活血化瘀药居多,不少常用中药的新药理作用机理被揭示。

3有效部位、有效单体药理研究。

随着中药化学成分提取、分离技术的进步,中药药理学与中药化学学科结合更为密切,中药有效部位、有效单体的药理研究日益增多。

4复方药理研究。

复方是中医用药的主要形式,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手段,对古方和现代经验方进行多指标的系统药理研究,可以在更深的层次揭示方剂的治疗原理,有效地指导临床用药和中药新产品研创。

5药代动力学研究。

药代动力学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理规律,对于深入了解药物的作用机理,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制定适宜的用药方案等均有重要意义。

中药药代动力学尤其是方剂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尚无很好的方法和手段,目前主要采用体内药物浓度法、药物累积法(动物急性死亡率法)、药理效应法、微生物指标法等。

1.试述附子回阳救逆的现代药理依据。

答:附子的功效为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主治亡阳虚脱,肢冷脉微,阳痿,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阴寒水肿,寒湿痹痛等。

心肾阳衰所致的亡阳虚脱证见四肢厥冷,脉微欲绝,与现代医学的休克相似,附子回阳救逆主要以强心、抗休克作用为基础,附子及其复方制剂参附汤、四逆汤对失血性休克、内毒素性体克、心原性休克及肠系膜上动脉夹闭性休克等均能提高平均动脉压,延长其存活时间及存活百分率;对内毒素休克犬能明显改善每搏输出量、心输出量和心脏指数;对缺氧性、血栓闭塞性休克等亦有明显保护作用。

附子回阳救逆,补阳助火功效的主要药理学基础:强心、抗心律失常、抗休克、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增强肾上腺皮质系统的功能、抗寒冷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