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构造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构造地质学是地质学的一门

合集下载

构造地质学(第二版)

构造地质学(第二版)

构造地质学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地球内部构造和变形特征,探究地球表层和内部的形成和演化过程,是地球科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构造地质学主要研究以下内容:
1.地球表层的构造特征。

包括地球表层的构造形态、构造变形与变形机制、构造运动与速度、构造力学等。

2.地球内部的构造特征。

包括地球内部的物理性质、内部结构、地幔对流与板块构造、岩浆作用等。

3.构造地貌的形成与演化。

包括地球表层的地貌类型、地貌演化过程、地貌与构造的关系等。

4.地震学。

研究地震的发生原因、地震波传播规律、地震带分布等。

5.构造地球化学。

研究地球化学元素在不同构造环境下的分布规律、地球化学循环过程等。

6.构造地质演化史。

研究地球历史上的构造事件、构造作用、构造变形等,包括地球的演化历史、板块构造理论、地球动力学等。

构造地质学的研究成果对于人们认识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演化过程、自然灾害的发生机理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同时,构造地质学也是石油、矿产等资源勘探开发的基础学科。

构造地质学大一知识点

构造地质学大一知识点

构造地质学大一知识点构造地质学是地质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地球上的构造和运动现象。

它探讨地球内部和地壳的构造特征,以及地壳板块的运动规律和地质变形过程。

在地质学的学习过程中,掌握构造地质学的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构造地质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基本概念构造地质学是研究地壳内部构造、地壳板块的运动和地质变形的学科。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一层岩石,由板块构成,而板块是地壳上的一块相对独立的地质单元。

构造地质学通过研究地壳的构造特征,分析地壳板块的运动规律,揭示地球内部的构造性变动。

二、研究对象1. 地壳构造地壳构造是构造地质学的核心研究内容之一。

它研究地壳中的构造特征,包括地壳的裂缝、断裂、褶皱、岩层等。

通过分析地壳构造的特点和变化规律,可以了解地壳板块的运动历史、地质演化过程。

2. 地壳板块运动地壳板块运动是构造地质学的重要内容。

地球上的岩浆活动、地震、火山喷发等现象都与地壳板块的运动有关。

研究地壳板块的运动规律,对于预测地震、火山活动、岩浆喷发等具有重要意义。

3. 地质变形地质变形是指岩石和地壳中的形状、结构、组成发生变化的过程。

它是构造地质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地质变形包括岩层的褶皱、断裂、滑动、岩浆的侵入和喷出等。

通过研究地质变形,可以了解地球历史上的地质过程,预测地质灾害并制定相应防范措施。

三、研究方法1. 野外调查野外调查是构造地质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对地质地貌特征、岩性,地球化学特征等进行实地观察和记录,收集地质样本,分析实验数据,以获取地质信息。

2. 现代技术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构造地质学研究逐渐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如卫星遥感、地球物理勘探、地质雷达、地震监测等,获取更准确、全面的地质数据。

3. 实验室研究实验室研究是构造地质学的重要环节。

通过进行岩石力学实验、矿物学实验等,模拟地球内部的构造变形过程,研究造山运动、板块运动等重要地质事件。

构造地质学》教案

构造地质学》教案

《构造地质学》教案第一章绪论一、研究内容及对象1、构造地质学的定义地质构造指的是组成地壳的岩层和岩体在地球内、外力地质作用下所发生的变形,从而形的成诸如褶皱、节理、断层、劈理以及其它各种面状和线状构造。

2、构造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及两个概念的区别①研究对象构造地质学的研究对象是地壳及岩石圈中的造现象、空间分布及形成原因。

② structural geology和tectonics的区别构造地质学有两个分支,即structural geology和tectonics,这种区别在欧美国家中实际不存在,在欧美国家中,structural geology一词包含了所有的地质构造,也包含了tectonics的含义。

而在前苏联和我国,structural geology和tectonics两个单词则具有不同的含义,即structural geology指的是地壳内的中、小型构造,而tectonics则指的是包括岩石圈在内的区域大地构造,故在这些国家,将structural geology和tectonics两词分别称之为《构造地质学》和《大地构造学》,在大学里也分别开设上述相应的两门课程。

3、构造地质学的研究内容研究内容:从构造现象(构造形迹)上讲,其包括岩石和岩体〈地质体〉的原生和次生构造,尤其以研究岩石的次生构造为主。

次生构造:指的是岩石形成后,在地质作用过程中所发生的破坏,包括褶皱、断层、节理劈理等。

原生构造:指的是岩石在形成过程中形成的各种面状和线状构造(主要指沉积岩和岩浆岩)。

从地质作用的角度讲,《构造地质学》主要研究内力地质作用。

二、研究方法《构造地质学》的研究方法主要为反序法,即根据地质构造的形态特征及规律反寻其成因,进而去讨论地壳运动的规律,即"将今论古"。

在对某一构造进行实际分析时,往往包括了如下方面的研究:空间方面:主要研究地质构造的形态特征、分布规律与组合形式。

时间方面:主要研究地质构造的形成顺序与演变。

构造地质学

构造地质学

一.岩层的特征
同一岩层的成分、结构、颜色大体上 是一致的,并由两个相当清楚的界面 与上下岩层分开。沿垂直层面观察同 一岩层颗粒、颜色深浅、矿物组成也 会有所变化。——依据这一系列变化 将岩层继续划分为若干小层。
一.岩层的特征
一.岩层的特征
岩层厚度:同一岩层顶底面的垂直距离 (真厚度),其余的称之为伪厚度,由 于沉积作用及构造作用,同一岩层不同 块段厚度有变化。
密度、强度、地壳物理状态,均有差异。
3. “三明治”结构: 上地壳—脆性(硬) 中地壳—塑性(软流层、壳内软层) 下地壳—刚性(硬)
二、构造层次
温度递增引起岩石力学性质变化导致变形的分层性 1. 构造层次:
同一次构造活动,在不同的深度形成不同类型
的构造变形(物质与温度均为变量时,变形的分层性 更复杂)。
三、构造尺度的划分
指构造规模的大小:(大至全球性,小至纳米)
可划分为六级: 1. 巨型构造:山系、区域性地貌的构造单元。 如喜马拉雅山造山带、秦岭—大别造山带 2. 大型构造:区域性构造单元中的次级构造单元 如背斜、向斜、大型断裂等 3. 中型构造:一个地段上的褶皱、断层; (1:5万比例尺的图上,可见全貌,本课程研究的重点) 4. 小型构造:露头上、手标本上的构造 (小褶皱、断层、节理、面理、线理,本课程研究的重点) 5. 微型构造(显微构造) :手标本、显微镜下可见的构造 6. 超显微构造:电子显微镜下研究的构造 (位错)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阐明地质构造空间上的相互关 系、时间上的先后顺序。 2.实践意义:指导生产实践,解决矿产分布、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地震、环境地质等 问题。
二.研究意义
实例1.
二.研究意义
实例2. 汶川地震 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造成青藏高 原隆起,板后伸展扩张导致高原东侧龙 门山构造带向东挤压,于四川盆地刚性 地体相互作用,应力集中,长期聚集导 致岩层崩裂,地震发生。

构造地质学复习要点

构造地质学复习要点

构造地质学复习要点第一章绪论1、构造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内容构造地质学是一门地质学的分支学科,其研究对象是地壳或岩石圈的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是指组成地壳的岩层和岩体在内外动力地质作用下发生的变形,从而形成诸如裾褶皱、节理、断层、劈理以及其它各种面状和线状构造等。

构造尺度是按构造规模大小划分的级别。

构造地质学主要研究内动力地质作用所形成的各种地质构造的形态、产状、规模、形成条件、形成机制、分布和组合规律及其演化历史,进而探讨产生地质构造的地壳运动的方式、规律和动力来源。

2、构造地质学的研究方法及进展研究步骤:野外地质观测、地质填图;模拟实验。

从以下几个方面:1.构造几何学研究包括形态、方位、产状、规模、级次、分布及组合规律等;2.形成条件和形成机制研究主要研究构造的形成环境与形成过程;运动学及动力学研究及构造演化的历史分析等.简述构造地质学的最新发展,如地幔热柱研究。

3、构造地质学的研究意义理论意义:阐明地壳(岩石圈)构造在空间上的相互关系和时间上的发育顺序,探讨地壳构造的演化和地壳运动的规律及其动力来源;实践意义:在于应用地质构造的客观指导产生实践,解决矿产分布、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地震地质及环境地质、灾害地质等方面有关的问题.本节重点:地质构造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

第二章沉积岩层的原生构造及其产状第一节沉积岩的原生构造一、原生构造的基本概论层理是沉积岩最常见的一种原生构造。

它是通过岩石的成分、结构和颜色在剖面上的突变或渐变所显示出来的一种层状构造。

岩层则是由两个平行或近于平行的界面所限制的岩性基本一致的层状岩体。

岩层的顶、底面主要根据沉积岩的原生构造,如斜层理、粒级层理、波痕、干裂等来识别。

二、理解和识别原生构造研究意义三、如何运用原生构造确定岩层顶底面。

第二节岩层的产状、厚度及出露特征补充概念:地形、地形图、比例尺、等高线、等高线距、地质图、地质界线等一、水平岩层及其特征本节重点:如何运用原生构造确定岩层顶、底面。

构造地质学(第三版)

构造地质学(第三版)

构造地质学(第三版)
邓吉强 地质111班
绪论

构造地质学的研究内容、意义层次概念
内容
构造地质学是地质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其研究对象是地壳或岩石圈的地 质构造。 地质构造是指组成地壳的岩层和岩体在内外动力地质作用 下发生的形变, 从而形成诸如褶皱、节理、断层、劈理以及其他各种面状和线状构造。
构造地质学的研究意义
矿产分布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地震地质 环境地质
构造尺度、旋回、世代、序列和构造层次概念
•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一、构造尺度 巨型构造 大型构造 中型构造 小型构造 微型构造 超微构造 二、 构造旋回 地壳运动在地质历史中的表现特征是无时无刻不在运动,并具普遍性和旋回性,即和缓运动与剧烈运 动交替发生,使地壳发生变形、变位,形成各种地质构造。 三、构造层 一次构造旋回是以和缓的地壳运动开始,经历较长时间,又以较短时间的剧烈运动结束,然后又开 始下一次构造旋回的和缓地壳运动,每次剧烈的构造运动归属于前一次构造旋回内并作为前 后两次构造旋回的时间分界标志。 四、构造世代与构造序列 不同时期的构造群按其发育的顺序构成一个完整的系列,即构造序列。

构造地质学

构造地质学

第一章绪论一、构造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构造地质学研究的对象是地壳或岩石圈中的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是指在地壳运动的发展过程中,组成地壳或岩石圈的岩层或岩体在内、外动力地质作用下产生的各类变形,包括褶皱、断层、劈理及其他面状、线状构造等。

地质构造分为原生和次生构造。

原生构造是指沉积物或岩浆在侵位与成岩过程中形成的构造,如沉积岩中的层理、波痕等和岩浆岩中的流动构造、原生节理等。

而次生构造是指岩层或岩体形成后,在力的作用下形成的构造,如褶皱、节理、断层等。

形成次生构造的作用力,可以来源于地球内部,称为内力;也可以来源于地球外部,称为外力。

构造地质学侧重于研究岩层或岩体在内动力地质作用下形成的次生构造。

但是对原生构造也要研究,某些原生构造是识别次生构造的形态、产状及其变形构造的重要标志。

构造地质学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三个方面:①地壳或岩石圈内各种变形的几何形态、组合特征、分布规律;②分析构造形成的地质背景、力学条件及动力学和运动学的机制;②研究构造的形成序列及演化历史。

同时还要研究各种构造形态的描述、制图及其表示方式,以及与地质矿产、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地热及地震地质等学科的相互关系。

地质构造的规模有大有小,大的可占据数百至数千平方千米或更大范围;小的可在露头甚至,块手标本上即可表现其全貌;更小的则需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因此,对地质构造的观察研究,可以按规模大小划分为许多级别,成为“构造尺度’’。

构造尺度的划分是相对的,一般把构造尺度划分为巨、大、中、小、微型以至超显微型等级别。

不同尺度的地质构造各有其不同的研究任务和研究方法。

野外地质调查,通常是从小尺度或中尺度的地质构造观察人手。

构造地质学主要侧重于研究中、小型地质构造。

较大区域的地质构造特征及其发展规律则隶属区域大构造学的研究范畴;,全球范围内地壳结构及其运动规律则属于全球构造学的研究范畴。

构造地质学是学习地质科学的一门基础性课程,为学好后续的其他得业课程,如矿床学、找矿勘探地质学、遥感地质学、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煤田、石油地质等课程奠定基础。

《构造地质学》课程笔记

《构造地质学》课程笔记

《构造地质学》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一、构造地质学的内涵和构造规模1. 构造地质学定义:构造地质学是地球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专注于研究地球岩石圈的结构、构造、形成过程、演化历史以及控制这些过程的动力学机制。

它涉及从微观到宏观尺度的地质现象,包括地层、岩体、断裂、褶皱等。

2. 研究内容详述:(1)地质体的形态、产状、规模和组合特征:研究不同类型地质体的外部形态、空间排列、大小和相互之间的组合关系,如断层、褶皱、节理等。

(2)地质体的形成、演化和改造过程:探讨地质体从形成到改造的整个地质历史过程,包括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

(3)地质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在地球动力学过程中的作用:分析地质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在板块构造、地壳运动等地球动力学过程中的角色。

3. 构造规模划分详述:(1)大型构造:涉及整个板块或大陆规模的构造,如板块边界、地槽-地台、造山带等。

(2)中型构造:介于大型和小型构造之间,如区域性的褶皱带、断裂带、火山带等。

(3)小型构造:在更小的尺度上,如单个褶皱、断层、节理、面理等。

二、地质构造的类型和关系1. 地质构造类型详述:(1)原生构造:在岩石形成过程中直接形成的构造,如层理、波痕、泥裂等沉积构造。

(2)次生构造:岩石形成后,在后期地质作用下形成的构造,如褶皱、断层、节理等。

(3)复合构造:原生构造和次生构造相互叠加、改造形成的复杂构造,如叠加褶皱、复合断层等。

2. 地质构造之间的关系详述:(1)成因关系:不同构造之间的成因联系,如断层活动可能导致褶皱的形成。

(2)时间关系:不同构造形成的时间顺序,如先形成断层,后形成褶皱。

(3)空间关系:不同构造在空间上的分布和排列方式,如断层与褶皱的相互切割关系。

三、构造分析的基本方法1. 地质观察详述:(1)观察地质体的形态、产状、规模、组合特征:通过野外实地观察,记录地质体的各种特征。

(2)使用地质罗盘、GPS等工具进行精确测量:测量地质体的产状、方位等参数。

构造地质学研究的对象及内容

构造地质学研究的对象及内容

构造地质学研究的对象及内容一、构造地质学研究的对象及内容构造地质学的研究对象是地壳中的各种地质构造现象1、地质构造分为原生构造和次生的构造。

原生构造,是指沉积物或岩浆在成岩过程形成的构造,如沉积岩中的斜层理、波痕、泥裂等和岩浆岩中的流动构造、原生节理等。

而次生构造,是指岩层或岩体形成之后,在力的作用下形成的构造,如褶皱、节理和断层等。

构造地质学侧重于研究岩层或岩体在内动力地质作用下形成的次生构造。

但是对原生构造也必须涉及,因为原生构造通常可以反映出次生构造形成时的地质背景,某些原生构造又是识别次生构造的形态、产状及其变形特征的重要标志。

2、地质构造的规模有大有小:大至岩石圈内部的结构和巨大构造单元,如造山带和盆地的形成和发展;小至岩石内部的组构特征,构造地质学主要研究中小型的地质构造,大地构造学和显微构造学。

3、构造地质学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三个方面:(1)岩石圈内各种变形的几何形态、组合特征分布规律;(2)分析构造形成的地质构造背景、力学条件和运动学、动力学机制;(3)研究构造的形成序列及叠复演化的历史。

二、构造地质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1、岩石圈内的各种地质构造是在漫长的地质历史过程中由构造运动形成的。

目前,在野外见到的地质构造是构造运动作用的结果,人们无法直接观察它们形成的过程,也很难在实验室中再造。

因此,人们只能通过野外地质调查,研究岩石变形,分析构造力作用的方式,探讨变形过程特点及其反映构造运动的性质。

构造地质学的这种研究方法称为“反序法”。

2、野外地质调查和地质填图是研究地质构造的重要手段之一。

地质构造是三维空间的地质实体,将野外观测到的各种地质现象用一定比例尺反映在平面图和剖面图上,这对于分析构造的几何形态是十分重要的。

在地质制图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航片、卫片及地球物理资料,不仅弥补了地表观察的局限,而且获取了深部构造的信息。

3、变形模拟实验是构造研究重要手段,也是构造研究中进展比较显著的一个领域。

《构造地质学》讲义解析

《构造地质学》讲义解析

目的:了解地质构造的发生条件、形成机制和演化过程。
四、学习构造地质学的意义 1. 理论意义 阐明地壳构造在空间上的相互关系和时间上的发育顺序,探讨地壳构造的演化和地壳运动规模及其动力来源。
2. 实践意义
应用地质构造的客观规律指导生产实践,解决矿产分布、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地震地质及环境地质等方面有 关的问题。
构造层次:地壳或岩石圈不同深度的物理化学条件所导致的地质构造在垂向上的分带性。
不同的构造层次分别显示不同的主导变形机制。
三、构造解析的思想
1.对不同岩石类型地区和不同尺度的地质构造采取不同的研究方法
野外观察和地质填图始终是研究地质构造的基本方法。
2.构造解析
构造解析:分析和解释地质构造要素的空间关系和形成规律的方法学,内容包括对构造的几何学、运动学和动 力学的分析。
《构造地质学》
第一章 绪论
一、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质学 地质构造:组成地壳的岩层和岩体在内、外动力地质作用下发生变形时所形成的各种面状和线状构造。 构造地质学:是研究地壳或岩石圈地质构造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地质构造的几何学、运动学和动力学。
二、构造尺度与构造层次的概念
构造尺度:地质构造在不同的观察规模上具有不同的几何形态特征,这种观察规模就是构造尺度。
第二章 沉积岩层和岩浆岩的原生构造及其产状
一、倾斜岩层与直线的产状要素 1. 岩层的产状要素
岩层在三维空间的产出状态就是产状,有三个要素:走向、倾向和倾角。
走向:倾斜平面与水平面的交线称走向线(图中直线 MON),走向线两端延伸的方向即为该岩层的走向,有两个数 值。
倾向:层面上与走向线垂直的直线称(真)倾斜线,倾斜线下倾方向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所指的方位就是该岩 层的倾向。

构造地质学-胡明-读书笔记

构造地质学-胡明-读书笔记

构造地质学-胡明-读书笔记第一章绪论1. 构造地质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构造地质学是地质学的一门分支学科,主要研究由内动力地质作用所形成的各种地质构造的形态、产状、规模、形成条件、形成机制,分布和组合规律及其演化历史,并进而探讨产生地质构造的地壳运动的方式、规律和动力来源。

同时,地质构造学还要研究沉积岩在沉积过程和成岩过程中所形成的原生构造以及沉积岩岩层的产状和底层的基础关系等。

地质构造指组成地壳的岩层和岩体在内、外动力地质作用下发生变形、从而形成的各种构造,如褶皱、节理、断层、劈理以及其他各种面状和线状构造等。

构造地质学研究的范围大至几百、上千千米乃至全球规模,即整个地球的结构以及地壳的巨大单元,如大陆和大洋、山脉和盆地等的形成和发展;小到组成岩石圈内各种变形地质体的空间组合和分布规律及构造特征,即一定范围的露头上或手标本上;更小则到岩石或矿物的内部组构等,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在深度上,则涉及从地壳表层至地幔深部不同层次的构造现象。

因此,对地质构造的观察研究,可以按规模大小划分为许多级别,称为“构。

构造尺度的划分是相对的,一般把构造尺度划分为巨、大、中、小、微以至超显不同尺度的地质构造各有其不同的研究任务和研究方法,例如小尺度或中尺度的构造地质学的主要任务是要对各种变形地质体即褶皱、断裂、面理和线理等构造现象进行识别、描述和成因解释。

1.构造地质学主要以各种地质构造的产状、形态、规模、形成条件、形成机制、分布和组合及其演化历史为研究对象,进而探讨产生地质构造的地壳运动的方式、规律和动力来源。

2.构造地质学还要研究沉积岩在沉积和成岩作用过程中所形成的原生构造以及沉积岩岩层的产状和地层的接触关系等。

构造地质学研究的基本内容是阐述有关中、小尺度的地质构造的基本特征(形态、产状、分布和组合关系)及对各种构造的认识方法和分析方法。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四大部分:沉积岩层的产状特点及有关力学分析基础;榴皱构造的特征及研究方法;断裂构造的基本类型以及它们的特点;大地构造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

构造地质学(第三版).

构造地质学(第三版).

三、构造层
一次构造旋回是以和缓的地壳运动开始,经历较长时间,又以较短时间的剧烈运动结束,然后又开
始下一次构造旋回的和缓地壳运动,每次剧烈的构造运动归属于前一次构造旋回内并作为前 后两次构造旋回的时间分界标志。
四、构造世代与构造序列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不同时期的构造群按其发育的顺序构成一个完整的系列,即构造序列。
构造地质学的研究意义
矿产分布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地震地质 环境地质
构造尺度、旋回、世代、序列和构造层次概念

一、构造尺度
一.
巨型构造
二. 大型构造
三. 中型构造
四. 小型构造
五.
微型构造
六. 超微构造
二、 构造旋回
地壳运动在地质历史中的表现特征是无时无刻不在运动,并具普遍性和旋回性,即和缓运动与剧烈运 动交替发生,使地壳发生变形、变位,形成各种地质构造。
构造地质学(第三版)
邓吉强 地质111班
绪论

构造地质学的研究内容、意义和方法

构造尺度、旋回、世代、序列和构造层次概念
内容
构造地质学是地质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其研究对象是地壳或岩石圈的地 质构造。
地质构造是指组成地壳的岩层和岩体在内外动力地质作用 下发生的形变, 从而形成诸如褶皱、节理、断层、劈理以及其他各种面状和线状构造。

构造地质学总结

构造地质学总结

构造地质学总结第一章、绪论一、构造地质学概述(一)概念:构造地质学是研究在地球内部力的作用下以及所伴随的内动力地质作用下,地球物质,尤其是岩石圈固态岩石的变形或改造。

(二)岩石变形:岩石受到力的作用,使其内部的质点发生运动,导致原来岩石的形态和(或)体积发生了改变。

变形形式{褶皱构造、断裂构造【断层、节理】、塑性变形}二、构造运动的概念(一)概念:地球动力引起岩石圈变形、变位的作用叫构造运动, 有时又称为地壳运动。

(二)构造运动类型:①根据运动方向1、水平运动2、垂直运动(升降运动)②根据构造运动发生时期划分为:古构造运动【发生在古近纪之前的构造运动】新构造运动【发生在古近纪以来的构造运动】现代构造运动【人类历史时期以来所发生的构造运动】三、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质学(一)概念:地质构造是指组成地壳的岩层和岩体在内、外动力地质作用下发生的变形、变位,从而形成诸如褶皱、节理、断层、劈理以及其他各种面状和线状构造等。

构造地质学是研究地壳或岩石圈地质构造的一门学科。

主要研究地质构造的①形态、产状、分布和组合型式②形成条件、形成机制、形成时间、先后顺序与演变规律③探讨地壳运动方式、规律和动力来源(二)地质构造分类:①根据几何学分类1、面状构造【岩层面、褶皱面、断层面、不整合面等等】2、线状构造【褶皱枢纽、擦痕、矿物生长线理等】②就成因而言1、水平构造2、倾斜构造3、褶皱构造4、断裂构造(节理构造、断层构造)四、构造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一)研究对象:各类地质体(岩石、岩层、岩体)在力的作用下发生的变形及其产生的构造现象。

(二)研究内容:研究这些构造的几何形态、组合形式、形成机制和演化进程,探讨产生这些构造的作用力的方向、方式和性质。

(三)研究范围和尺度:以中小型构造为主:露头-手标本尺度,部分涉及大型、巨型构造和显微构造以及超微构造构造尺度1、巨型构造:山系、区域性地貌的构造单元。

2、大型构造:区域性构造单元中的次级构造单元。

构造地质学PPT课件

构造地质学PPT课件
第26页/共297页
第27页/共297页
第28页/共297页
第四节 地层的接触关系
•整合接触
• 当一个地区长期处于地壳运动相对 稳定的条件下,即沉积盆地缓慢下降, 或虽上升但未超过沉积基准面以上, 或地壳沉降与沉积处于相互平衡状态, 沉积物则一层层连续堆积而没有沉积
第29页/共297页
•不整合接触
利用原生沉积构造鉴定岩层的顶面和底面 • 面向是指成层岩层顶面法线所指的方向,是成层岩系中岩层由老变新的方向。沉积岩
层的很多原生沉积构造,可以用来确定岩层的面向。 • 1、交错层理 • 交错层理是由纹层互相斜交组成的,常呈弧形,有多种类型。 • 2、递变层理(粒序层理)
是碎屑物质在沉积过程中由于流体逐渐衰减而形成的一种沉积结构。 • 3、波痕
波痕是沉积物表面由于水和空气流动而形成的波状起伏不平的堆积形态。
第36页/共297页
第37页/共297页
第38页/共297页
第39页/共297页
第40页/共297页
• 4、冲刷面 • 固结或半固结的沉积岩层,当出露水面或在水下遭到流水的冲刷时,就会形成凹
凸不平的冲刷面。
第41页/共297页
第34页/共297页
第五节 沉积岩层的构造
层理及其识别
• 1、层理的形态分类 • 形态分类是一种几何分类,主要依据层理形态及其结构,将其分为水平层理和交
错层理。 • 2、层理的识别标志 • (1)岩石成分的变化 • (2)岩石结构的变化 • (3)岩石颜色的变化 • (4)岩层的层面原生构造
第35页/共297页
• 线状构造包括所有呈线状习性的构造,以及各种 平面的交线,如褶皱的枢纽和线理等。
第7页/共297页

构造地质学书本提要

构造地质学书本提要

一、造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构造地质学是地质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其研究对象是地壳或岩石圈的构造。

地质构造是指组成地壳的岩石(岩体)在内,外动力地质作用下发生的变形与变位,而形成的各种(构造)现象,诸如褶皱、断裂、劈理以及其它各种面、线状构造等。

构造地质学研究内容主要研究内动力地质作用所形成的各种构造地质的形态、产状、规模,形成条件、形成机制,分布和组合规律及其演化史,并进一步探讨产生地质构造的地壳运动的方式,规律及动力来源。

内动力地质作用下产生的各种构造现象主要是在成岩后形成的次生构造,但对沉积岩在成岩过程中、岩浆岩在侵位和结晶过程中形成的原生构造也要加以认识和研究。

构造尺度可以分为巨、大、中、小、微、超微等级别,不同的构造尺度其研究任务与方法不同。

●野外调查通常是从小或中尺度构造现象入手;●室内研究则为微、超微尺度研究;●巨、大型尺度研究已属大构造研究领域,除上内容研究之外,还需对该区地层,沉积相和建造、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及成矿作用等综合研究分析。

二、构造地质学的研究意义理论意义阐明地壳构造在空间上的相互关系和空间上的发育顺序,探讨地壳构造演化和地壳运动规律及其动力来源。

实践意义与国民经济建设想相关,有利的方面,如矿产资源(能源资源),水资源,受一定的构造控制,不利的方面,如地震活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保护、改善利用环境地质,防止和减少地质灾害等都与构造地质密切相关。

构造地质学与工程地质稳定性实例1、法国马尔帕赛水坝薄拱坝坝高60m,底宽6.26m,顶宽1.5m,修建在片麻岩上。

1959年12月2日,当水库接近满库时坝体突然崩溃。

其中地质上原因是坝上游拉应力分布区内陡倾张裂隙和缓倾软弱面相连,导致孔隙水压急剧增高,引起坝基滑移。

2、四川永川县陈食水库坝基渗漏,在坝基附近岸坡坡脚处,风化泥岩中发育一组与岸坡走向平行的陡倾卸荷裂隙,有的开口达20cm之大,渗漏造成的。

3、安徽梅山水库连拱坝坝肩破裂,受右坝肩花岗岩体内一组平缓裂隙向河谷方向滑移导致。

构造地质学知识点

构造地质学知识点

绪论、第一章构造地质学:是研究地球、尤其是地壳和岩石圈的结构构造的一门学科。

岩石圈:有地壳及部分上地幔组成的全球连续的刚性层圈。

(构造圈)地质构造:由内动力作用引起的地壳中的岩层或岩体发生变形变位的痕迹。

构造运动:引起地壳中岩层岩体发生变形变位形成的地质构造的内力作用。

构造运动类型:水平运动:沿大地水准面切线方向即垂直地球半径。

垂直运动:沿地球半径,垂直大地水准面切线方向。

构地的研究方法:(一)技术方法:1,野外调查;2,钻井:取岩心;3,地球物理技术(重磁电震);4,模拟技术(二)思维方法:1,历史—力学分析方法;2,类比方法;3,辨证法。

地质学三大理论支柱: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地层学。

第二章水平岩层:岩层面与水平面基本平行,即同一层面上各点海拔高度都相同的岩层。

地质图:用规定的花纹和符号,按一定的比例尺将地表出露的各种地质界线投影到平面上的图件。

地质界线:各地质体的边界。

水平岩层的特征(识别):1、在地形地质图上,水平岩层的地质界线与地形等高线平行或重合。

2、正常层位,新地层在高处(上方)老地层在下方。

3、露头宽度取决于岩层厚度和地形坡度两个因素。

4、水平岩层厚度等于顶底面的高差。

构造运动:(1)广义:地壳运动;(2)狭义:引起地壳中的岩体,岩层发生变形变位形成地质构造的一种内力作用。

倾斜岩层:岩层面与水平面以一定的角度相交,岩层上各点具有不同的水平高度。

单斜构造:倾斜岩层在较大范围发育。

产状三要素:(1)走向:A,走向线两端的方位B,岩层面与水平面的交线的延长线(2)倾向:倾斜线在水平面投影的指向(3)倾角(a )走向线:岩层面与水平面的交线。

倾斜线:顺岩层面与走向线垂直的线。

视倾角:斜截剖面上的倾角叫视倾角。

tan B=tan a*cos w横截面(正交剖面):与岩层走向垂直或与褶皱枢纽垂直的剖面。

岩石产状的确定:(1)野外直接测量——罗盘(2)间接获取:A,地质间接方法:三点法B,地球物理方法:测井:地球倾角测井(真)厚度(h):岩层顶底面的垂直距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5、鲍尔德温山水库的溃决
库区距一知名的大断裂带仅300m,有几条小断层从库底 下穿过。尽管沿断裂采取了封闭和排水措施,但是由于断层 的错动尔使断层张开使封闭层(沥青混凝土)破坏,水沿断 层渗透使地基中的粉砂岩、细砂岩受到潜蚀,潜蚀洞穴塌陷 造成坝体突然溃决。
13
研究方法: 1、地质测量(填图) 是基本方法,制图、数理统计提供 依据 2、显微构造分析 是对中小尺度研究的修正和外充。 3、航、卫片解译 扩大视域和深度,弥补野外中小尺度研 究的局限性。 4、力学分析 应用力学原理鉴定构造的力学性质和相互关 系,分析形成机制及各构造之间的内在关系,从而得出区 域构造分布和发展规律。
2 4 2 2 8 4 10 4
2
实习(实验) 课
实习1 读水平岩层地质图,用间接方法求岩层产状 2
实习2 读倾斜岩层地质图、编制倾斜岩层剖面图 2
实习3 读褶皱区地质图、编制褶皱区剖面图
2
实习4 编制节理玫瑰图
2
实习5 编制节理极点图和等密图
2
实习6 分析逆冲断层、褶皱区地质图
2
3
绪论
构造地质学
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
授课教师 王道轩
课程内容及安排:
学时数:48(其中实验12学时)
讲授内容: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地质体的基本产状及沉积岩构造 第六章 劈理 第七章 线理 第八章 褶皱的几何分析 第十章 节理的分类、分期与配套 第十一章 断层概论 赤平投影在构造地质中的应用
纲要(中译本)。刘和甫等译,1982,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17
15
四、构造地质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数学 ☺力学(弹、塑性力学、流变学、断裂力学) ☺古生物学 ☺地史学(或地层学) ☺矿物、岩石学 ☺地球物理 ☺地球化学 ☺计算机制图学,等学科关系密切 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学科,必须坚持唯物主 义的认识论,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学好这门学科,并使 之向前发展。
一组与岸坡走向平行的陡倾斜卸荷裂隙,有的开口达 20cm之大,渗漏造成的。
10
3、安徽梅山水库连拱坝坝肩破裂 右坝肩花岗岩体内有一组平缓裂隙向河谷
方向滑移导致。
11
4、意大利瓦依昂水库滑 坡事件
坝高267m,是当 时世界上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双拱 坝。库区蓄水后,山 体突然以高达25- 30m/s的速度下滑,近 2亿方土石迅速淤满水 库,掀起高过坝顶100 余米的涌浪,冲毁下 游3km处的村镇,造 成3000人死亡,水库 变为石库。
14
5、摸拟实验(泥巴摸拟,光弹性实验,数学力学模 拟和高温高压实验),再现构造变形。
6、历史分析 根据地层间不整合接触关系各科构造 之间的交切关系,结合沉积相,岩浆活动,配合同位素 年代测定资料,分析构造发展的顺序,划分发育阶段, 恢复构造演化历史,从而对构造的规律有一向较全部系 统的正确认识。
野外调查通常是从小或中尺度构造现象入手, 室内研究则为显微、超微尺度研究。 巨型、大型尺度研究则除上内容研究之外,还需对该 区地层,沉积相和建造、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及成矿 作用等综子合研究分析。这实际已属大构造研究领域。
6
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仪器的应用
近20-30年来构造地质学发展迅猛,如: 遥感技术(多波段及远红外航、卫片)、 地球物理探测方法、 电子显微镜(TEM、REM)等, 人们对地球的研究已从陆地延伸至海洋,从地壳表层 发展到深层(超深钻),从宏观延伸至微观~超微观。 由于航天技术的发展和对类地行星认识的深化,地质 学家们已经开始将地球作为一个整体与天体行星进行类比 研究, 电子显微镜、高温高压实验,以及晶体缺陷的研究, 加深了人们对构造变形机制的深刻了解。
形态、产状、规模、形成条件、形成机制、分布和 组合规律及其演化史,并进一步探讨产生地质构造 的地壳运动的方式,规律及动力来源。
内动力地质作用下产生的各种构造现象主要是在成 岩后形成的次生构造,但对沉积岩在成岩过程中,
岩浆岩在侵位和结晶过程中形成的原生构造也要加 以认识和研究。
5
构造地质研究尺度
巨、大、中、小、微、超微等级别,级别不同研究任务 与方法不同。
16
主要参考文献
朱志澄、宋鸿林,1990,构造地质学。北京:地质出版社。 徐开礼、朱志澄,1989,构造地质学。北京:地质出版社。 俞鸿年、卢华复,1986,构造地质学原理。北京:地质出版社。 Spencer E W, 1977, 地球构造导论(中译本)。朱志澄等译,
1981, 北京:地质出版社。 Hobbs B E, Means W D, Williams P F, 1976,构造地质学
8
工程地质实例
1、法国马尔帕赛水坝坝基滑移 薄拱坝坝高60m,底宽6.26m,顶宽1.5m,修建在片
麻岩上。1959年12月2日,当水库接近满库时坝体突然崩 溃。其中地质上原因是坝上游拉应力分布区内陡倾张裂 隙和缓倾软弱面相连,导致孔隙水压急剧增高,引起坝 基滑移。
9
2、四川永川县陈食水库坝基渗漏 在坝基附近岸坡坡脚处,风化泥岩中发育
7
二、构造地质学的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 阐明地壳构造在空间上的相互关系和时间上的发育
顺序,探讨地壳构造演化和地壳运动规律及其动力来源。 实践意义:与国民经济建设息息相关
有利的方面,如矿产资源(能源资源),水资源,受 一定的构造控制; 不利的方面,如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 工程地质,保护改善利用环境地质,防止和减少地质灾 害等都与构造地质密切相关。
一、构造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构造地质学是地质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其研究对
象是地壳或岩石圈的构造。
地质构造是指组成地壳的岩石、岩层和岩体在内,外 动力地质作用下发生的变形与变位,而形成的各种现 象(构造),诸如褶皱、断裂、劈理以及其它各种面、 线状构造等。
4
构造地质学研究内容
主要研究内动力地质作用所形成的各种构造地质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