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医古文重点-六伤寒论序
《伤寒论》序原文及翻译译文
![《伤寒论》序原文及翻译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0faec531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d8.png)
《伤寒论》序原文及翻译译文《《伤寒论》序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伤寒论》序原文及翻译译文《伤寒论》序原文及翻译张仲景原文:论曰: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
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
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
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栗;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
赍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①,委付凡医,恣其所措。
咄嗟呜呼!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
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
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爱身知己,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憃②若游魂。
哀乎!趋世之士,驰竞浮华,不固根本,忘躯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
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
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藏,经络府俞③,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神农、黄帝、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下此以往,未之闻也。
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终始顺旧。
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④,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阙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
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
学则亚之。
中医古籍《伤寒论》序全解
![中医古籍《伤寒论》序全解](https://img.taocdn.com/s3/m/f9906db2dd3383c4ba4cd20a.png)
演:《说文》“长流也。‛
长流 长远 推衍;扩大 引申义 本义
终始:即始终。
一说,指诊病方法,古人以诊视十 二经脉之所终始,为诊病要务。《灵枢· 终 始》:‚凡刺之道,毕于终始。明知终始, 五脏为纪,阴阳定矣。‛
诊脉法的发展 三部九候遍身诊脉法
三部诊脉法 三部九候寸口诊脉法
张仲景重视三部九候诊脉
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藏, 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 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神农、黄帝、 歧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 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下此以往,未之 闻也。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 承家技,终始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 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 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 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闕庭,尽不见察,所谓窥 管而已。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 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 之次也。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
• 词:秀、曾、企踵、孜孜汲汲、婴、钦、赍、进、 退、游魂、徇、冰谷。 • 词类活用: 华其外而悴其内。使……华丽,使……憔悴。 • 特殊语序 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宾语前置。宾语:安。) 唯名利是务。(宾语前置。宾语:名利。) 彼何荣势之云哉!(宾语前置。宾语:何荣势。)
第二段
• 游魂:游荡的鬼魂。喻苟延残喘的无用之人
华、悴:使其 外表华丽却使 其身体衰败。 注释: • 孜孜汲汲:急急忙忙迫不及待的样子。 ‚华‛、‚悴‛ • 崇饰:修饰。末,枝节。此指名利荣势。均为使动义。 • 忽弃:轻弃。本,根本。此指身体。
附焉?
卒然遭邪風之氣,嬰非常之疾,患及禍至, 而方震栗。降志屈節,欽望巫祝,告窮歸
医古文名校精品课件——伤寒论序
![医古文名校精品课件——伤寒论序](https://img.taocdn.com/s3/m/0ece84e8b8f67c1cfad6b823.png)
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髣髴;明 堂阙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 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 识,知之次也。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
演:《说文》“长流也。” 长流 长远 推衍;扩大 引申义 本义
诊脉法的发展 遍身诊脉法 三部九候诊脉法 寸口诊脉法 张仲景重视三部九候诊脉
“生而知之”:语出《论语季氏》“生而 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 “多闻”:语出《论语述而》“多闻, 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 也。”
重点内容
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 勤求古训:素问、九卷、八十 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 博采众方 平脉辨证 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
思过半:语本《周易 系辞下》“知者观 其彖辞,则思过半矣。”
重点内容
字:撰选、平辨。 词:稔、横夭、撰、平、思过半。 句: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 感往昔之 沦丧,伤横夭之莫救。 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稔:谷熟也。
本义
古代谷物一年熟
年;岁。
引申义
建安年时代背景 曹植的“说疫气”一文可窥一斑 “建安二十二年,疠气流行,家家有 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 而 殪,或覆族而丧。或以为疫者鬼神所 作。夫罹此者,悉被褐茹藿之子,荆 室蓬户之人耳。若夫殿处鼎食之家, 重貂累蓐之门,若是者鲜焉。此乃阴
《伤寒论》序
张机
作者简介
张仲景,名机,据传 当过长沙太守,所以 有张长沙之称。南阳 郡涅阳(今河南省南 阳县)人,约生于东 汉和平元年(公元一 五O年),卒于建安
二十四年(公元二一九年),活了七十 岁左右。 张仲景奋斗几十年,收集了大 量资料,包括他个人在临床实践中的经 验,写出了《伤寒杂病论》十六卷。 《伤寒杂病论》是我国最早的理论联 系实际的临床诊疗专书。书中精选 了三 百多方,这些方剂的药物配伍比较精炼, 主治明确。如麻黄汤、桂枝汤、柴胡汤、 白虎汤、青龙汤、麻杏石甘汤。
医古文下载伤寒论序精选PPT
![医古文下载伤寒论序精选PPT](https://img.taocdn.com/s3/m/9561d950f121dd36a22d8231.png)
余宗族素多,向餘二百。建 素:本来。 安紀年以來,猶未十稔,其死亡 向:从前。
者,三分有二,傷寒十居其七。 稔:年。
感往昔之淪喪,傷橫夭之莫救, 感:为……感叹,
乃 勤 求 古 訓 , 博 采 衆 方 , 撰 用 为动用法。 《素問》、《九卷》、《八十一 伤:为……悲伤, 難》、《陰陽大論》、《胎臚藥 为动用法。
毛將安附焉:宾语
受敗。賫百年之壽命,持至貴 前置。 之重器,委付凡醫,恣其所措 卒:通“猝”。
。咄嗟嗚呼!厥身已斃,神明 婴:遭受。
消滅,變爲異物,幽潛重泉, 赍:拿着,持。
彼何榮勢之云哉:
徒爲啼泣。痛夫!舉世昏迷, 宾语前置。
莫能覺悟,不惜其命,若是輕 进:进身为官。
生,彼何榮勢之云哉?而進不 退:退身为民。
本篇文选可分为三大部分:
建安紀年以來,猶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傷寒十居其七。
第 一 部 分 ( 第 1 段 ) : 斥 责 只 知 追 求 名 利 权 势 建安紀年以來,猶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傷寒十居其七。
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學則亞之。
而不关心医药的“居世之士”。 毛將安附焉:宾语前置。
临床理论的基础,为方书之祖。 省疾問病,務在口給,相對斯須,便處湯藥。
第 三 部 惟名利是务:宾语前置。
等身外之物。
分
(
第
3
、
4
段
)
:
指
出
有
些
医
生
各
承
家
技、草率行事的陋习,规劝医家要重视医德修养。 感往昔之淪喪,傷橫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訓,博采衆方,撰用《素問》、《九卷》、《八十一難》、《陰陽大論》、《胎臚藥錄》,
思过半:谓领悟 过半。
医古文重点整理-六伤寒论序
![医古文重点整理-六伤寒论序](https://img.taocdn.com/s3/m/9d613978ed630b1c59eeb5da.png)
六伤寒论序1.了解张仲景写作《伤寒杂病论》的时代背景、原因、经过和愿望。
2.学习文中所表达的要求医生重视医德修养,技术应精益求精的思想。
文章难点: 1.正确理解本文所阐述的中心观点,认识张仲景所批评的当时士大夫轻视医药、追求名利的错误倾向。
正确理解孔子的一段话。
掌握出现的宾语前置的各种类型。
1.通假字①卒猝卒然遭邪风之气。
②栗慄而方震栗。
③撰选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④平辨并平脉辨证。
⑤俞腧经络府俞。
2.古今字①藏脏以有五藏②府腑经络府俞。
3.异体字①歎叹未嘗不慨然歎其才秀也。
②惷蠢惷若游魂。
③髣仿九候曾无髣髴。
④髴佛九候曾无髣髴。
(二)词语1.秀:优异出众。
2.曾:竟然。
3.企踵:踮起脚跟,喻为“仰慕”。
4.孜孜汲汲:急急忙忙,迫不及待貌。
5.婴:缠绕、遭受。
6.钦:恭敬。
7.委:交付。
8.赍:持。
9.措:处置。
10.重泉:九泉,黄泉。
11.厥:他的。
12徒:白白地。
13.举:全,整个。
14.进:进身为官。
15.知:治愈。
16.退:隐居为民。
17.游魂:游荡的鬼魂,指没头脑的无用之人。
18.徇:谋求。
19.冰谷:履薄冰临深谷,喻险境。
20.向:过去。
21.稔:年。
22.横夭:意外早死。
23.庶:或许,可能。
24.寻:探究。
25.思过半:收益很大。
26.自非:如果不是。
27.致:情致,旨趣。
28.演:推衍。
29.务:追求。
30.口给:言辞敏捷。
31.相:指代病人。
32.短期:病危将死之期。
33.明堂:鼻子。
34.阙:眉间。
35.庭:额头。
36窥管:“以管窥天”缩语,喻见识片面狭隘。
37.亚:次一等。
38.识:记。
39.宿:平素。
40.事:奉行。
(三)语法1.实词活用(1)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轻:轻视。
若是轻生。
(2)使动用法①华:使……华丽。
华其外而悴其内。
②悴:使……憔悴。
华其外而悴其内。
(3)为动用法①感:为……感叹。
感往昔之沦丧。
②伤:为……悲伤。
伤寒论序a 医古文名主编 授学资料
![伤寒论序a 医古文名主编 授学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a483ccaaa00b52acfc7ca90.png)
作者:张 机
安海燕
1
重点提示
字:惷蠢、撰选、平辨、俞腧、知智。
词:秀、企踵、孜孜汲汲、卒然、赍、进、退、游魂、 徇、冰谷、稔、横夭、撰、平、思过半、自非、致、演、 口给、相、窥管、识,知。 句: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 其才秀也。 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 栗。
2
赍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 措。 趋世之士,驰竞浮华,不固根本,忘躯徇物,危若冰 谷,至于是也! 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
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
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
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 终始顺旧。
3
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髣髴;明堂阙庭,尽不见 察,所谓窥管而已。 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 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
4
《伤寒论》序注释
![《伤寒论》序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b76ffc9ca98271fe900ef95f.png)
《伤寒论》序注释①“余每览"二句:入虢之诊与望齐侯之色二事,详见本书《扁鹊传》。
②叹:赞叹;歌颂。
《文选•卢子谅览古诗》:“智勇盖当代,弛张使我叹。
”注引《说文》:“叹,吟也。
”谓情有所悦,吟叹而歌咏.才秀:才能出众。
③曾(zēng增):竟然.方术:本指医卜星相之术,此指医术.《汉书•平帝纪》:“举天下通知方术本草者。
”又《文心雕龙•书记》:“方者,隅也。
医药攻病,各有所立,专精一隅,故药术称方.”④企踵:举踵,踮起脚后跟仰望。
意为仰慕.《汉书•萧望之传》:“天下之士,延颈企踵,争愿自效.”⑤孜孜汲汲:急急忙忙迫不及待的样子.《广雅•释训》:“孜孜伋伋(同汲汲),剧也.”《汉书•杨雄传》:“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
”颜师古注:“汲汲,欲速之义。
”⑥崇饰:崇尚修饰。
末:枝节。
此指名利荣势.忽弃:轻弃。
本:根本。
此指身体。
⑦“皮之不存" 二句:语出《左传•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将安傅?”此处意在说明身体垮了,追求名利又有何用?⑧婴:遭受;被……缠绕。
⑨震栗:惊惧战栗。
⑩降志屈节:降低素志屈身相从。
节,节操.《论语•微子》:“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孔子家语•子路初见》:“宰予进于孔子曰:夫子之于司寇也,日少而屈节数矣,不可以已乎?”11钦:恭敬。
巫祝:古代从事所谓通鬼神的职业者.巫,能以舞装神,以替人祈祷为职业者。
《说文解字》:“巫,祝也。
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
”祝,主持祭祀祝告的人。
《说文解字》:“祝,祭主赞词者。
”《国语•楚语下》:“在男曰觋,在女曰巫.”《楚辞•招魂》:王逸注:“男巫曰祝。
”《周礼•春官》设“男巫”、“女巫”,各司其责。
《韩非子•显学》:“今巫祝之祝人曰:使若千秋万岁!千秋万岁之声聒耳,而一日之寿无征于人,此人所以简巫祝也。
”12告穷:意为巫祝用尽办法无济于事。
归天:归于天命,即归属命运.13束手:意为无能为力,没有办法。
束,绑,捆.受败:承受灾祸。
《伤寒论》原文及序
![《伤寒论》原文及序](https://img.taocdn.com/s3/m/543c1a77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a2.png)
《伤寒论》原文及序伤寒论原序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候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
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治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但竟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唯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振憟,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赍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咄嗟呜呼!厥身以斃,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
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爱身知己;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蠢若游魂。
哀乎!趋世之士,驰竞浮华,不顾根本,忘躯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
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赵东奇余宗族素多,尚馀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者十居其七,。
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
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循余所集,思过半矣。
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明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下次以往,未之闻也!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各承家技,终始顺旧,省疾问病,勿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彷彿,明堂厥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
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
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
汉长沙太守南阳张机仲景撰辨太阳病脉证篇卷一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伤寒论》序—中医医古文课件
![《伤寒论》序—中医医古文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523690d3169a4517723a3a6.png)
可见当时疫气大流行。
返回主页 返回
稔:谷熟也。
本义
古代谷物一年熟
年;岁。
引申义
返回主页
返回
为……感伤。
为……悲痛。
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
没落丧亡 横死夭折
返回主页
返回
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 勤求古训:素问、九卷、八十一难、 阴阳大论、胎胪药录 博采众方
平脉辨证
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
出众
返回主页 返回
医 药 方 术
上以疗君亲之疾
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 下以救贫贱之厄
返回主页
企:举踵
仰慕
返回主页
返回
宾语前置,“是”为宾 语前置的标志。正常语 序:惟务名利。
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務。
今译:急不可待地只追求名利。
返回主页
返回
华:使动用法, 使……华丽。 悴:使动用法。 使……衰弱。
人迎
尺肤 寸口
寸口
趺阳
返回主页 返回
庭
阙 明堂 《灵枢•五色》 “明堂,鼻也。阙 者,眉间也。庭者,颜(额)也。”
返回主页 返回
“生而知之”:语出《论语•季氏》“生而 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
“多闻”:语出《论语•述而》“多闻, 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 也。”
返回主页
返回
返回主页 返回
思过半:语本《周易系辞下》“知者观 其彖辞,则思过半矣。” 孔疏:“能思 虑有益,以过半矣。”谓收益很大。
返回主页
返回
演:《说文》“长流也。” 长流 长远 本义
推衍;扩大
返回主页
引申义
返回
诊脉法的发展 遍身诊脉法 三部九候诊脉法 寸口诊脉法 张仲景重视三部九候诊脉
《伤寒论》序白话译文及重点词句标注
![《伤寒论》序白话译文及重点词句标注](https://img.taocdn.com/s3/m/29f42a37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96.png)
《伤寒论》序白话译文及重点词句标注我每次阅览秦越人路经虢国给太子诊病,为齐桓侯望诊的诊籍,没有不感慨赞叹他才能出众的时候。
奇怪当今世上的读书人,竟然不重视医药,精心研究医术,对上用来治疗君王和父母的疾病,对下用来拯救贫苦百姓的病困,对自己用来保全身体健康长久,用来保养生命。
只是竞相追求荣华权势,仰慕权豪,非常急切地,只追求名利,崇尚讲究功名利禄之末节,忽视身体之根本,使自己的外在华美,却使自己的内在憔悴。
皮不存在了,毛将附着在哪里呢?突然遭受邪气的侵袭,患上不平常的疾病,祸患到来,才震惊发抖。
降低身份,委心屈身,恭敬地将指望巫祝。
等到巫祝办法用尽,只好听天由命,坐等死亡。
拿百年的寿命,把最宝贵的身体,交付给平庸的医生,任凭他们处置。
哎!他们的身体已经倒下,精神已经消灭,变成了死亡的人,深埋于九泉之下,别人只能白白地为他们哭泣。
痛心呀!整个社会上的读书人都昏昧糊涂,没有人能够醒悟,不珍惜自己的生命,像这样轻视生命,你们还谈什么荣华权势呢?他们进身为官不能爱护照管子民,退身为民又不能爱护照管自身,遇到灾祸,身处困境,愚昧无知,愚蠢得如同游荡的鬼魂。
悲哀呀!追逐世俗的读书人,竞相追逐虚浮的荣华,不保重身体这一根本,不顾及自己的身体去追求身外之物,危险得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竟然达到了这样的地步!我家族的人一向很多,原先有二百多口。
自从建安元年以来,还不到十年,死亡的人有三分之二,其中死于伤寒的人占十分之七。
我为先前宗族的没落衰亡而感叹,为意外早亡的人得不到救治而悲伤,于是就勤奋探求古代医家的著作,广泛收集各种医方,选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胎胪药录》等书,结合自己诊脉辨证的体验,写成《伤寒杂病论》,共十六卷。
虽然不能全部治愈各种疾病,或许可以据此看到病证就知道病源。
如果能探究我这部著作,收益良多啊!自然界分布五行,来使万物运化;人禀受五行之常气,而具有了五脏。
经络气府腧穴,阴阳交会贯通;人体生理的运化玄妙隐微,变化难以穷尽。
最新医医古文名校精品课件——伤寒论序ppt课件
![最新医医古文名校精品课件——伤寒论序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aac0905b9f3f90f77c61b79.png)
▪ 护理:
▪ (1)腹部保暖每次便后用温水洗臀部。
▪ (2)己有脱水,无论程度轻重,均应立即送医 院治疗。元脱水,可服 “口服补液盐”,根 据袋上注明的量,倒人适量凉开水,搅匀后即 可饮用。
2、疑问代词为宾语。
3、否定句“之”为宾语。
婴:《说文》本释“绕 也。”段玉裁考证应 “颈饰也。”
婴:本义 颈饰 缠绕
缠染
同
患及祸至:患对祸 及对至
义
连
文
遇灾值祸:遇对值 灾对祸
冰谷:语本《诗经•小雅•小宛》“温温 恭人,如集于木。惴惴小心,如临于谷。 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喻险境。
重点内容Βιβλιοθήκη 演:《说文》“长流也。”长流
本义
长远
推衍;扩大 引申义
诊脉法的发展 遍身诊脉法
三部九候诊脉法
寸口诊脉法 张仲景重视三部九候诊脉
“生而知之”:语出《论语•季氏》“生 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
“多闻”:语出《论语•述而》“多闻, 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 也。”
重点内容
字:俞腧、知智。
字:惷蠢 词:秀、企踵、孜孜汲汲、卒然、赍、 进、退、游魂、徇、冰谷。 句: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 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
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
稔:谷熟也。 本义 古代谷物一年熟 年;岁。 引申义
建安年时代背景
曹植的“说疫气”一文可窥一斑
“建安二十二年,疠气流行,家家有 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 而 殪,或覆族而丧。或以为疫者鬼神所 作。夫罹此者,悉被褐茹藿之子,荆 室蓬户之人耳。若夫殿处鼎食之家, 重貂累蓐之门,若是者鲜焉。此乃阴
▪ 护理:
▪ 病儿宜卧床休息,多喝开水。饮食应有营养、 易消化。对高热病儿可用药物降温和物理降温 法,使体温降至38C左右。
伤寒论序(原文+译文)
![伤寒论序(原文+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8d098f26360cba1aa911da69.png)
《伤寒论》序【原文】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心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译文】我每次读到《史记·扁鹊传》中秦越人到虢国去给虢太子诊病在齐国望齐侯之色的记录,没有一次不冲动地赞叹他的才干凸起.就奇异当此生涯在社会上的那些念书人,竟然都不看重医药,不精心研讨医方医术以便对上治疗国君和怙恃的疾病,对下用来解救穷苦人的病灾和困苦,对本身用来保持身材长久健康,以保养本身的性命;只是争着去寻求荣华势力,踮起脚跟瞻仰着势力朱门,吃紧忙忙只是致力于寻求名利;看重那些次要的身外之物,歧视摈弃摄生的基本之道.使本身的外表华贵,而使本身的身材憔悴.【原文】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卒然遭邪风之气,婴异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栗,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物化,束手受败,賫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咄嗟嗚呼!厥身已毙,神明祛除,变成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痛夫!环球晕厥,莫能觉醒,不吝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而进不克不及爱人知人,退不克不及爱身亲信,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蠢若游魂.哀乎!趋世之士,驰竞浮华,不固基本,忘躯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译文】皮都不消失了,那么,毛将依靠在哪里呢?忽然遭遇到外来致病身分的侵袭,被不服常的疾病围绕纠缠,病患灾害临头,刚刚震动颤抖,于是就下降身份,卑恭屈节,恭顺地希望女巫男祝的求神祷告,巫祝宣布方法穷尽,就只好归于天命,一筹莫展地等待逝世亡.拿可以活到很长久的寿命和最珍贵的身材,交给平淡无能的大夫,任凭他安排处置.唉!他们的身材已经逝世亡,精力消掉了,变成了鬼物,深深地埋在九泉之下,他人白白地为他的逝世亡呜咽.痛心啊!全部世上的念书人都晕厥糊涂,没有人能苏醒明确,不珍爱本身的性命.像如许地歧视性命,他们还谈什么荣华势力呢?并且,他们即使做了官也不克不及爱护他人,顾及他人的疾苦;不仕进又不克不及爱护本身,顾及本身的隐患,碰到灾害,碰上祸殃,身处在危困的地步,糊涂愚蠢,蠢笨得就像没有脑筋的废料.哀思啊!那些在社会上奔波的念书人,追逐着去争取概况的荣华,不珍爱身材这个基本,忘却了身材去为势力名利而逝世,安全得如履薄冰,如临幽谷一样,竟达到了这种地步!【原文】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编年以来,犹未十年,其逝世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論》.《胎臚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译文】我的同宗本家的生齿本来许多,从前有二百多人.从建安元年以来,还不到十年,个中逝世亡的人,有三分之二,而逝世于伤寒的要占个中的十分之七.我为曩昔宗族的式微和生齿的损掉而感叹,为早逝世和枉逝世的人不克不及被疗救而哀痛,于是勤恳研求前人的遗训,普遍地汇集许多医方,选用《素问》《九泉》《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等书,并联合分辩脉象和分辩证候的领会,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共十六卷.即使不克不及全体治愈各类疾病,或许可以依据书中的道理,在看到病证时就能知道发病的根源.假如能应用我编写的这本书的有关内容,那么,对于伤寒病的问题,大多半能弄通解决了.【原文】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更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神农.黄帝.歧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下此以往,未之闻也.【译文】天然界散布着五行之气,而运转化生万物.人体禀承着五行之常气,是以才有五脏的心理功效.经.络.府.俞,阴阳交会贯通,其道理微妙.隐晦.幽邃.奥妙,个中的变更真是难以穷尽,假如不是才学高明,见识精妙的人,怎么能寻找出个中的道理和意趣呢?上古有神农.黄帝.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等,中古有长桑君.秦越人,汉代有公乘阳庆及仓公,自此往后到如今,还没据说过有比得上他们的人呢.原文】不雅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终始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闕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罢了.夫欲视逝世别生,实难堪矣.孔子云:不学而能者上,学则亚之,多闻渊博,知之次也.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译文】看看当今的大夫,他们不想思虑研求医学经典著作的旨意,用来扩展加深他们所控制的医学常识;只是各自禀承着家传的医技,始终沿袭旧法;不雅察疾病,讯问病情时,老是致力于花言巧语,只图敷衍病人;对着病人诊视了一会儿,就处方开药;诊脉时只按寸脉,没有接触到尺脉,只按手部脉,却不按足部脉;人迎.趺阳.寸口三部脉象不互相参考;按照本身的呼吸诊察病人脉膊跳动的次数不到五十下就停止;病人垂危还不克不及确诊,九处诊脉部位的脉候竟然没有一点隐约的印象.鼻子.两眉之间及前额,全然不加诊察.这真如人们所说的“以管看天”似的很不周全罢了.如许想要辨识不治之证或判别出可治之证,其实是很难呀!孔子说:生下来就理解事理的人是上等的,经由过程进修而理解事理的人是第二等的,多方面地凝听求教,普遍地记着事理的人,又次一等.我素来快活爱好医方医术,请许可我奉行“学而知之”和“多闻渊博”如许的话吧!。
伤寒论序原文及译文及注释
![伤寒论序原文及译文及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bd618904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ce.png)
伤寒论序原文及译文及注释《伤寒论》是中医学的经典著作之一,序文部分对全书内容进行了概括和总结,提出了中医辨证施治的理论和方法。
以下是《伤寒论》序原文及译文及注释:原文:论曰: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
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
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栗,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
赍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
咄嗟呜呼,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
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
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爱身知己,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蠢若游魂。
哀乎!趋世之士,驰竞浮华,不固根本,忘躯循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
译文:我每次读到越人入虢的诊病经历和望齐侯的眼神变化等记载时,都不禁感慨这些医家的才华出众。
然而奇怪的是当今世上的人士却并不重视医药和医术的精进研究。
他们只追求追逐权势和名利,崇尚浮华的外在成就而忽视内在的根本。
一旦遭遇邪风之气或患上严重的疾病时,他们只能惊恐无助地求助于巫祝或凡医。
他们无法珍惜自己的生命并意识到生命的宝贵。
他们不懂得爱人知人、爱身知己的道理。
当遇到灾难和疾病时,他们只能盲目地处于危险之中而不知所措。
世上的名利之徒只是追求表面的荣耀和虚浮的荣华富贵。
他们不注重稳固基础和内在的修养,只知道追求浮华的外在成就。
他们的生命就像漂浮在冰谷之中一样危险。
注释:1. “论曰”是《伤寒论》序文中的一种表达方式,表示作者开始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2. “越人入虢”和“望齐侯之色”是两个典故。
越人指的是扁鹊的弟子越人公。
扁鹊入虢的故事是说扁鹊通过观察病人的气色变化来诊断病情。
这里用这两个典故来强调医家应该具备高超的医术和敏锐的观察力。
精选医古文重点-伤寒论序
![精选医古文重点-伤寒论序](https://img.taocdn.com/s3/m/c664fe707375a417866f8faa.png)
《伤寒论》序
摘要:张机,字仲景,东汉末著名医学家,世称张长沙。
医圣,方书之祖
《伤寒杂病论》,16卷,我国最早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临
床诊疗专书。
后王叔和等整理编集为《伤
寒论》和《金匮要略》
词语注释:
叹其才秀.也:出众
企踵
..權豪:踮起脚跟,形容急切仰望
孜孜汲汲
....:急急忙忙迫不及待貌
賫.百年之壽命:持
持至贵之重器
..:贵重的器物,此喻身体
變爲異物
..:指死亡的人
而進.不能爱人知人:进身为官
退.不能爱身知己:隐居为民
蠢若游魂
..:苟延残喘的无用之人
忘躯徇物
..:追求身外之物
危若冰谷
..:薄冰河深谷,喻险境
犹未十稔.:年
伤横夭
..之莫救:意外地早死
思過半
...矣:收益多
自非
..才高識妙:如果不是
以演.其所知:推衍
務在口給
..:言辞敏捷,能言善辩
短期
..未知决诊:病危将死之期
多闻博識.:记
知.之次也:同“智”,智慧
典故:
1 冰谷:语本《诗经•小雅•小宛》:“温温恭人,如集于木。
惴惴小心,如临于谷。
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后以之喻险境。
2 生而知之:《论语•季氏》“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
”
3 多闻:《论语•述而》“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
伤寒论序
![伤寒论序](https://img.taocdn.com/s3/m/9ed0f015a2161479171128f3.png)
伤寒论序论曰。
余每览越人入虢(guó)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
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
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
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栗;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
赍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
咄嗟呜呼!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
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爱身知己,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蠢若游魂。
哀乎!趋世之士,驰竞浮华,不固根本,忘躯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
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
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神农、黄帝、歧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下此以往,未之闻也。
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
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阕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
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
学则亚之。
多闻博识,知之次也。
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伤寒论序
1.了解张仲景写作《伤寒杂病论》的时代背景、原因、经过和愿望。
2.学习文中所表达的要求医生重视医德修养,技术应精益求精的思想。
文章难点: 1.正确理解本文所阐述的中心观点,认识张仲景所批评的当时士大夫轻视
医药、追求名利的错误倾向。
正确理解孔子的一段话。
掌握出现的宾语前置的各种类型。
1.通假字
①卒猝卒然遭邪风之气。
②栗慄而方震栗。
③撰选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
④平辨并平脉辨证。
⑤俞腧经络府俞。
2.古今字
①藏脏以有五藏
②府腑经络府俞。
3.异体字
①歎叹未嘗不慨然歎其才秀也。
②惷蠢惷若游魂。
③髣仿九候曾无髣髴。
④髴佛九候曾无髣髴。
(二)词语
1.秀:优异出众。
2.曾:竟然。
3.企踵:踮起脚跟,喻为“仰慕”。
4.孜孜汲汲:急急忙忙,迫不及待貌。
5.婴:缠绕、遭受。
6.钦:恭敬。
7.委:交付。
8.赍:持。
9.措:处置。
10.重泉:九泉,黄泉。
11.厥:他的。
12徒:白白地。
13.举:全,整个。
14.进:进身为官。
15.知:治愈。
16.退:隐居为民。
17.游魂:游荡的鬼魂,指没头脑的无用之人。
18.徇:谋求。
19.冰谷:履薄冰临深谷,喻险境。
20.向:过去。
21.稔:年。
22.横夭:意外早死。
23.庶:或许,可能。
24.寻:探究。
25.思过半:收益很大。
26.自非:如果不是。
27.致:情致,旨趣。
28.演:推衍。
29.务:追求。
30.口给:言辞敏捷。
31.相:指代病人。
32.短期:病危将死之期。
33.明堂:鼻子。
34.阙:眉间。
35.庭:额头。
36窥管:“以管窥天”缩语,喻见识片面狭隘。
37.亚:次一等。
38.识:记。
39.宿:平素。
40.事:奉行。
(三)语法
1.实词活用
(1)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轻:轻视。
若是轻生。
(2)使动用法
①华:使……华丽。
华其外而悴其内。
②悴:使……憔悴。
华其外而悴其内。
(3)为动用法
①感:为……感叹。
感往昔之沦丧。
②伤:为……悲伤。
伤横夭之莫救。
2.特殊语序
(1)宾语前置
①惟名利是务。
②毛将安附焉?③彼何荣势之云哉?④未之闻也。
(四)今译
1.但竟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
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
〔译文〕只是竞相追逐荣华权势,仰慕权贵豪门,迫不急待地追求名利地位。
重视讲究名利荣势等末节,忽视轻弃
身体这个根本。
使其自己的外表华美,而使身体憔悴。
皮肤都不存在了,毛将依附在哪里呢?
2.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栗。
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
〔译文〕突然遭受邪气,身染严重的疾患,灾祸到来,却才震
惊战慄。
降低身份,屈身相从,敬望巫祝祈祷,等到
巫祝之术穷尽,只有好归于天命,束手待毙。
3.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终始顺旧。
省病问疾,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
〔译文〕看当今的医生,他们不去思索医经的旨意,来扩大自己的医学知识,而是各承袭家传的医技,始终沿袭旧
法。
诊断询问病情,致力于言辞敏捷,能说会道。
面
对病人片刻,便处方用药。
2.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
多闻博识,知之次也。
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
〔译文〕孔子说:生来就明白事理的人是上等人,通过学习才懂得事理的人
是次一等的人。
多闻广记,就是了解事理中的次一等的
人。
我一向崇尚方术,愿奉行“学而知之”、“多闻博识”
这些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