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史简述

合集下载

对中国美术史的认识

对中国美术史的认识

对中国美术史的认识中国美术史是指中国古代至现代的绘画、雕塑和建筑等艺术形式的发展历史。

中国美术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距今约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当时的人们已经开始在陶器上刻画简单的图案。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美术逐渐发展壮大,并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中国美术的发展可以分为几个主要阶段。

首先是古代的刻画时期,这是中国美术的起源阶段。

在这个阶段,人们主要通过刻画动物和人物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这些刻画作品多数出现在陶器、玉器和青铜器上,体现了当时人们对生活的观察和感受。

接下来是古代的绘画时期,这一时期的绘画作品主要出现在壁画和绢画上。

壁画主要出现在古代墓葬中,以描绘人物、山水和神话故事为主题。

绢画则以纸绢为载体,多数反映了历史事件、宗教故事和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

在这个时期,绘画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并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随着时代的进步,中国美术进入了现实主义时期。

这一时期的美术作品更加注重对真实世界的描绘,强调对光影和透视的把握。

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有唐代的壁画和宋代的山水画。

这些作品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还反映了当时社会和文化的风貌。

近代的中国美术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洋务运动。

这一时期,中国开始接触西方绘画技术和艺术观念,同时也出现了一批优秀的现代艺术家。

他们吸收了西方的绘画技巧,同时又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创造出了一种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

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有齐白石、徐悲鸿和张大千等。

近现代的中国美术史也是一个多元化的发展过程。

在20世纪,中国艺术家们不断探索新的艺术形式,如抽象艺术、装置艺术和行为艺术等。

与此同时,中国美术也面临着现代化和传统文化的碰撞和冲突。

一方面,中国艺术家通过吸收西方艺术的先进理念和技术,不断推动中国美术的发展;另一方面,他们也在寻求传统文化与当代艺术的融合点,探索中国美术的独特之处。

总的来说,中国美术史是一个博大精深的领域,涵盖了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和风格。

中外美术史知识点梳理

中外美术史知识点梳理

中外美术史知识点梳理美术史是一门研究人类美术发展历程的学科,它涵盖了从古代到现代,从东方到西方的各种艺术形式和风格。

以下是对中外美术史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梳理。

一、中国美术史(一)先秦时期在这一时期,主要的美术形式有青铜器和陶器。

青铜器不仅是实用器具,更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其造型庄重、纹饰神秘。

例如,商代的司母戊鼎,巨大而威严。

陶器则以彩陶为代表,上面的图案富有装饰性和象征意义。

(二)秦汉时期秦汉时期的雕塑艺术成就突出,秦始皇陵兵马俑规模宏大,造型逼真,生动展现了秦军的威武雄壮。

画像石和画像砖也是这一时期的重要艺术形式,它们多用于装饰墓室,内容丰富多样,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思想观念。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佛教艺术兴起,石窟壁画和雕塑艺术蓬勃发展。

如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等,展现了高超的艺术技巧和丰富的想象力。

同时,绘画艺术也有了显著的进步,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的绘画理论,其作品《洛神赋图》线条优美,人物神态生动。

(四)隋唐时期隋唐是中国美术的鼎盛时期。

绘画方面,人物画成熟,阎立本的《步辇图》、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等都是经典之作。

山水画也逐渐从人物画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画科。

此外,唐三彩是这一时期著名的陶瓷艺术,色彩绚丽,造型多样。

(五)五代宋元时期五代时期的山水画成就颇高,荆浩、关仝开创了北方山水画派,董源、巨然则代表了南方山水画派。

宋代的绘画在题材、风格和技法上都有了新的发展,宋徽宗赵佶对绘画的重视推动了宫廷绘画的繁荣。

同时,民间绘画也蓬勃发展,出现了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这样的风俗画巨作。

元代文人画兴起,强调笔墨情趣和个人情感的表达,赵孟頫是这一时期的代表画家。

(六)明清时期明清时期的绘画流派众多,如明代的吴门画派、松江画派,清代的四王、四僧等。

同时,工艺美术也取得了很大成就,如青花瓷、景泰蓝等。

二、外国美术史(一)古代美术古埃及美术以巨大的金字塔、神庙和雕塑为代表,其风格庄严、稳定,具有强烈的宗教色彩。

美术学中的中国美术发展史

美术学中的中国美术发展史

美术学中的中国美术发展史中国美术发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从古代的石器绘画到现代的油画、水墨画等多种形式,中国美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本文将从古代艺术到现代艺术,探讨中国美术学的发展历程。

一、古代艺术的发展古代艺术是中国美术学发展的起点。

早在距今几千年的新石器时代,中国就出现了独具特色的石器绘画。

这些石器绘画以简洁的线条和生动的形象表现出了古代人们的生活和思想。

随着社会的发展,青铜器的出现进一步丰富了古代艺术的表现形式。

青铜器上的纹饰和图案,不仅具有装饰的功能,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制度和宗教信仰。

古代的绘画艺术主要表现在壁画和绢画上。

壁画是古代人们在墓葬和宫殿等地绘制的,以描绘人物、动物和自然景观为主。

绢画则是以绢布为载体的绘画作品,多以山水、花鸟等为题材。

这些作品以线条简练、色彩淡雅、意境深远而著称,对后世的绘画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传统绘画的繁荣与衰落宋代是中国传统绘画的繁荣时期。

北宋时期,绘画艺术达到了一个高峰,出现了许多著名的画家,如李唐、范宽、郭熙等。

他们的作品以写意山水和花鸟为主,注重表现自然景色的变化和意境的营造。

宋代的绘画艺术对后世的影响至今仍然存在。

然而,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传统绘画逐渐衰落。

元代时期,蒙古族统治者带来了外来文化,绘画艺术开始受到影响,出现了一些新的艺术形式,如蒙元画派。

明代时期,绘画艺术进一步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出现了一些西方绘画的影响,如线条的使用和透视的运用。

这些变化使得传统绘画逐渐失去了原有的特色和魅力。

三、近现代美术的崛起近现代美术的崛起标志着中国美术学的新阶段。

19世纪末,中国开始引进西方绘画的技法和理论,开启了绘画艺术的现代化进程。

这一时期的画家,如齐白石、徐悲鸿等,通过学习西方绘画的技法,将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方绘画相结合,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作品。

20世纪初,中国美术学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艺术形式,如水墨画、油画等。

水墨画以中国传统绘画的技法为基础,注重形式的变化和意境的营造。

中国美术史大事记

中国美术史大事记

中国美术史大事记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而辉煌艺术历史的国家,其美术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文明。

在漫长的岁月中,中国美术经历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发展阶段。

本文将回顾中国美术史中的一些重要大事,并探讨它们对中国美术的贡献。

1. 先秦时期(公元前2100年-前221年)在先秦时期,中国美术以岩画和陶器为主要表现形式。

尤其是陶器,如出土的仰韶文化陶俑,展示了早期中国人民的艺术天赋和审美观念。

2. 秦汉时期(前221年-220年)这个时期是中国美术历史上的重要阶段。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了焚书坑儒政策,大量文化作品被毁。

但是在西汉时期,丝绸之路的开通带来了东西文化的交流,这对中国美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 隋唐时期(581年-907年)在这个时期,中国美术进入了一个高峰期。

佛教的传入使得雕塑艺术风靡一时,著名的摩崖石刻和石窟艺术如莫高窟和龙门石窟便是亮丽的代表。

同时,绘画艺术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以王羲之和顾恺之为代表的书法和唐朝壁画都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

4. 宋元明时期(960年-1644年)在这个时期,中国美术进一步繁荣发展。

南宋时期的陆游和宋徽宗等人是杰出的文人画家,他们以山水画和花鸟画为主要创作内容。

元代的赵孟頫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楷书成为后世学习的典范。

5. 清朝时期(1644年-1912年)尽管清朝时期中国经历了战乱和政治动荡,但在艺术方面仍有一些重要的成就。

乾隆皇帝是一个热衷于艺术的皇帝,他主持修建了颐和园,收藏了大量珍贵的艺术品。

此外,清朝时期的篆刻家石涛和画家郎世宁也有所成就。

6. 现代时期(1912年至今)辛亥革命后,中国进入了现代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经历了多次文化与政治的变革,这也对中国美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美术院的成立和五四新文化运动都为中国美术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美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艺术家们开始尝试各种新的创作风格和形式,艺术创作的自由度大大增加。

中国美术简史央美版

中国美术简史央美版

中国美术简史央美版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中国美术的起源和发展
2.中国美术的独特特点
3.中国美术的历史演变
4.中国美术的现代发展
5.中国美术的未来展望
正文
中国美术是一门悠久而独特的艺术形式,其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

中国美术的起源和发展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是传统美术,另一方面是现代美术。

传统美术主要受到中国古代文化和哲学的影响,而现代美术则受到西方艺术思潮的冲击和影响。

中国美术的独特特点主要体现在其艺术表现手法和审美观念上。

中国美术强调“意境”,追求“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

这种独特的艺术表现
手法使得中国美术在世界艺术史上独树一帜。

中国美术的历史演变可以从古代、中古、近古和现代四个时期来看。

古代美术以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和战国时期的帛画为代表,中古美术则以汉代的壁画和唐代的绘画艺术为代表,近古美术则以宋代的山水画和明代的文人画为代表,现代美术则以徐悲鸿、齐白石等为代表。

中国美术的现代发展主要受到西方艺术思潮的冲击和影响,但在吸收西方艺术养分的同时,中国美术也保持了自己的独特性和本土特色。

第1页共1页。

中国绘画史概述总结范文

中国绘画史概述总结范文

中国绘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远古的彩陶纹饰到现代的油画创作,中国绘画史见证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审美语言和艺术创造力。

本文将对中国绘画史进行简要概述,以展现其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一、远古至先秦时期这一时期,中国绘画以彩陶、青铜器、玉器等文物为代表。

彩陶纹饰以鱼、鸟、兽等形象为主,展现了先民对自然界的崇拜和审美追求。

青铜器上的纹饰以云雷纹、夔龙纹等为主,具有神秘、庄严的艺术风格。

玉器上的纹饰则体现了先民的礼仪观念。

二、汉代至隋唐时期汉代至隋唐时期,中国绘画进入了一个繁荣发展期。

这一时期,绘画题材丰富,风格多样。

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等逐渐形成,绘画技法也更加成熟。

人物画以描绘宫廷、贵族生活为主,如《洛神赋图》、《女史箴图》等;山水画则以描绘自然风光为主,如王维的《辋川图》;花鸟画则以描绘花鸟虫鱼为主,如张萱的《双鸿图》。

三、五代至两宋时期五代至两宋时期,中国绘画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这一时期,文人画兴起,绘画技法更加精湛。

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等各具特色。

山水画以董源、范宽、米芾等为代表,形成了以笔墨为特征的文人山水画;花鸟画以徐熙、黄筌等为代表,注重表现花鸟的自然形态和生动姿态;人物画则以李公麟、张择端等为代表,描绘了社会生活百态。

四、元明清时期元明清时期,中国绘画进入了又一个繁荣时期。

这一时期,绘画技法更加成熟,绘画风格也更加多样。

文人画、宫廷画、民间画等并存。

文人画以倪瓒、文徵明等为代表,注重笔墨情趣和意境表现;宫廷画以仇英、唐寅等为代表,注重描绘宫廷生活和社会风俗;民间画则以年画、壁画等为代表,展现了民间艺术的魅力。

五、近现代时期近现代时期,中国绘画受到了西方绘画的影响,出现了中西合璧的绘画风格。

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有影响力的画家,如徐悲鸿、齐白石、张大千等。

他们以自己的创作实践,推动了我国绘画艺术的创新发展。

总之,中国绘画史是一部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艺术史。

中国美术史的内容

中国美术史的内容

中国美术史的内容中国美术史那可是一部超精彩的画卷,就像一条长长的艺术银河,里面繁星点点,每一颗都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咱们先聊聊原始社会的美术。

那时候的美术就像刚学走路的小娃娃,质朴又充满生命力。

陶器上那些简单的花纹,可能在现代人眼里不够精致,可这就好比是人类艺术最初的喃喃自语。

像半坡的人面鱼纹陶盆,那图案就像是古人把生活里看到的鱼和人结合起来的一种奇妙幻想。

这鱼纹啊,可能是他们对食物的一种期待,又或者是对大自然神秘力量的一种敬畏。

你说,他们在刻画这些图案的时候,是不是也怀着一种创造的兴奋呢?再到了先秦时期,青铜器那可就牛了。

青铜器上的纹饰复杂得很,像饕餮纹,那感觉就像一个神秘的怪兽闯进了艺术的世界。

这些纹饰可不是随便刻刻的,它们就像那个时代的密码,隐藏着当时人们的信仰、等级观念之类的东西。

制作青铜器的工匠们,那简直就是当时的艺术大师。

他们在青铜上敲打、雕刻,就如同在和那个时代对话。

这些青铜器放在那里,沉甸甸的,不仅是金属的重量,更是历史文化的重量。

然后是秦汉时期。

这时候的美术就像一个朝气蓬勃的青年,充满了力量感。

秦始皇陵的兵马俑,哇塞,那一排排的士兵,就像真人一样。

每个兵马俑都有自己的表情、发型、服饰,这简直就是一个地下的军团艺术展。

这些兵马俑背后得花费多少人力物力啊,这就像是秦朝人用泥土写下的一篇宏伟史诗。

汉朝的画像石也很有看头,那些刻在石头上的画面,把生活、神话、历史都融合在一起了。

你看那嫦娥奔月的画像石,简单几笔就勾勒出了那种飘飘欲仙的感觉,就像把一个传说从口口相传变成了永恒的画面。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美术,有点像在乱世中寻找宁静的智者。

顾恺之的画那可是一绝。

他画的人物,眼睛里仿佛有灵魂。

他说“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就好像告诉我们,画人物画最重要的就是那眼睛,就像一扇窗户能看到人物的内心世界。

那时候佛教盛行,很多佛像绘画和雕塑都应运而生。

这些佛像就像是乱世中的精神寄托,宁静、慈悲,让人看了心里就平静下来。

【王逊】中国美术史

【王逊】中国美术史

【王逊】中国美术史:千年瑰宝,艺术长河一、史前美术:原始韵味,自然流露中国美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史前时期,那时的艺术作品主要以岩画、陶器等形式展现。

史前美术充满了原始韵味,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

例如,内蒙古阴山岩画描绘了狩猎、舞蹈等场景,展现了史前人类的生活状态;而仰韶文化时期的彩陶,以其流畅的线条和生动的图案,彰显了先民们高超的艺术造诣。

二、先秦美术:礼乐交融,纹饰精美进入先秦时期,美术作品逐渐呈现出礼乐交融的特点。

青铜器作为这一时期的代表性艺术形式,其纹饰精美,工艺精湛。

如商代的司母戊大方鼎、西周的毛公鼎等,这些青铜器不仅具有实用价值,更体现了古代王权的象征意义。

先秦时期的漆器、玉器等工艺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为后世美术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秦汉美术:雄浑大气,兼容并蓄秦汉时期,中国美术迎来了一个新的高峰。

这一时期的美术作品以雄浑大气著称,同时兼容并蓄,吸收了多种文化元素。

秦始皇兵马俑的发现,让我们见识到了秦代雕塑艺术的卓越成就,这些陶俑栩栩如生,阵容宏大,展现了秦军的雄壮气势。

汉代画像石、画像砖则以其丰富的题材和生动的表现手法,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

四、魏晋南北朝美术:文人雅韵,佛教艺术魏晋南北朝时期,美术作品开始注重表现文人的审美情趣,同时佛教艺术的传入也为中国美术注入了新的活力。

这一时期的绘画艺术以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和《女史箴图》为代表,线条流畅,人物传神,展现了文人雅韵。

而在雕塑领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等佛教石窟艺术的兴起,不仅推动了雕塑技艺的发展,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艺术遗产。

五、隋唐美术:盛世气象,多元发展隋唐时期,中国美术进入了鼎盛时期,呈现出多元发展的态势。

唐代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和吴道子的《天王送子图》等作品,展示了唐代绘画的雄伟气魄和精湛技艺。

唐代壁画艺术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如敦煌莫高窟的壁画,色彩鲜艳,形象生动,充满了浓厚的宗教气息和时代特色。

中国美术史里的时间排序

中国美术史里的时间排序

中国美术史里的时间排序摘要:一、中国美术史简介二、中国美术史的时间排序1.原始美术2.夏商周美术3.秦汉美术4.魏晋南北朝美术5.隋唐美术6.五代十国美术7.宋元美术8.明清美术9.近现代美术正文:中国美术史源远流长,承载着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底蕴。

本文将按照时间顺序,概述中国美术史的发展历程。

一、中国美术史简介中国美术史是对中国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门类的历史演变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

它以丰富的艺术作品、独特的艺术风格、多样的艺术形式,展现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和变迁。

二、中国美术史的时间排序1.原始美术原始美术起源于新石器时代,主要有彩陶、岩画等艺术形式。

这些作品反映了原始社会的生活习俗和审美观念,为后来的美术发展奠定了基础。

2.夏商周美术夏商周美术以青铜器、玉器、壁画等为主要代表。

这一时期的美术作品注重形式美和工艺技巧,呈现出神秘、庄重的风格。

3.秦汉美术秦汉美术以秦始皇陵兵马俑、汉画像石、壁画等为代表。

这一时期的美术作品在题材、表现手法上有了新的突破,具有较强的现实主义色彩。

4.魏晋南北朝美术魏晋南北朝美术以书法、绘画、雕塑等为代表。

这一时期的美术作品注重个性表现和思想内涵,艺术风格多样,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5.隋唐美术隋唐美术以壁画、雕塑、书法等为代表。

这一时期的美术作品在形式美和技艺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具有浓厚的时代特色。

6.五代十国美术五代十国美术以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等为代表。

这一时期的美术作品注重情感表达和笔墨技巧,推动了美术的发展。

7.宋元美术宋元美术以文人画、山水画、花鸟画等为代表。

这一时期的美术作品强调意境、意趣,注重笔墨韵味,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8.明清美术明清美术以版画、年画、壁画等为代表。

这一时期的美术作品形式多样,技艺精湛,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

9.近现代美术近现代美术以油画、中国画、雕塑等为代表。

这一时期的美术作品注重创新和个性,吸收了西方艺术手法,为中国美术的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国的美术发展历程

中国的美术发展历程

中国的美术发展历程中国美术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以出土的陶器为代表。

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就有了独特的陶器制作技术,这些陶器既具有实用价值,又融入了人们的审美情趣。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美术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在古代的商、周和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古代美术作品,如商代的“司母戊鼎”、周代的“大盂鼎”和战国时期的“楚墓木书”。

这些作品不仅表现了当时社会的文化和艺术水平,也为后来的美术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秦汉时期的统一和繁荣,中国美术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这个时期的特点是帝王崇尚豪华和奢侈,宫廷建筑和雕塑艺术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秦始皇陵中的兵马俑和东汉时期的“巨屏图”。

这些作品展示了中国古代皇家艺术的雄伟和壮丽。

隋唐时期是中国美术发展的又一个高峰。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繁荣的时期之一,艺术和文化也达到了巅峰。

曹、杜、李、白等一大批文人墨客以其杰出的才华和豪放的风格在文学界崭露头角,绘画艺术也随之兴盛。

当时最重要的画派是“唐画”,代表作品有吴道子的《宣室志》和韩干的《暗香浮动》。

宋代是中国美术发展史上的一个分水岭,此时中国画艺术从传统的仕女画转向了山水画。

南宋时期的颜真卿是当时最重要的书法家,在书法艺术上有很高的造诣。

北宋时期的李公麟、范宽等都是优秀的画家,他们的作品都为中国后来的山水画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至元时期的元代是中国美术发展的又一个黄金时代。

当时的绘画以花鸟画为主,以马远、赵孟、黄公望等为代表的南宗画派成为当时最重要的画派。

这些画家在表现自然景物和意境上有独到之处,成为中国画艺术的重要突破。

明清时期的中国美术发展走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明代的著名画家文征明以他的写意画艺术在艺术界产生了很大影响。

清代的石涛和郎世宁等画家在山水画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他们的作品为中国后来的山水画发展打下了基础。

近代以来,中国美术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和创新。

中国美术界开始接触西方绘画艺术,学习西方绘画的技巧和风格。

中国美术史、

中国美术史、

中国美术史、中国美术史是一部丰富多彩的历史长卷,承载着中国文化的沉淀和传承。

从古代的彩陶、古画像到现代的油画、装置艺术,中国美术史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和演变,展现出了千姿百态的艺术风貌。

中国美术史的起点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

在旧石器时代,中国的祖先们已经开始通过彩陶来表达自己的审美情趣。

这些彩陶作品,不论是形态还是纹饰,都展现了他们对自然界的观察和理解。

从陶器上的鸟兽图案,我们可以想象出当时人们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崇拜之情。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演变,中国美术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古代的壁画艺术,如敦煌壁画、莫高窟壁画等,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技艺,成为中国美术史上的瑰宝。

这些壁画不仅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更是艺术家们对于生活的热爱和追求的真实写照。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画的出现成为中国美术史上的又一里程碑。

中国画在纸张上运用墨线的独特技法,通过简约的线条勾勒出山水、花鸟、人物等各种形象。

它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和意境深远的韵味,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代以来,西方绘画技法的引入为中国美术史带来了新的风貌。

西方油画的出现,使得中国画家们有了更多的表现方式和工具。

中国的现代艺术家们开始尝试吸收西方绘画的技巧和理念,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油画艺术。

这些作品在形式上更加多样化,内容上也更加多元化,展现了中国艺术家们对于现代社会和人生命题的思考和表达。

随着时代的发展,装置艺术等新兴艺术形式纷纷出现,丰富了中国美术史的内涵。

装置艺术通过将艺术品与观众的空间融为一体,打破了传统艺术形式的局限,使观众在与作品互动的过程中获得更为直观和深刻的艺术体验。

中国美术史的发展,既是艺术的进步,也是中国文化的传承。

每一幅作品背后都有着艺术家们的辛勤付出和对生活的感悟。

通过描绘自然风景、生活场景、历史传说等各种题材,中国美术史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中国。

无论是古代的彩陶、壁画,还是现代的中国画、油画,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有其独特的魅力。

(完整word版)中国美术史

(完整word版)中国美术史

中国美术史史前美术一、史前美术:没有确切文字历史记载之前的历史。

分为旧石器(石器)和新石器(器用)时代。

(单选)中国彩陶出现于-- --新石器二、原始陶器和彩陶(实用性)三、早期壁画、地画、岩画壁画:地画:1923年甘肃泰安大地湾仰韶文化晚期房基遗址发现人物和动物绘画形象。

(单选)1982年10月在甘肃泰安大地湾遗址发现仰韶文化晚期的一幅-- --地画岩画:四、原始雕塑从材质分:陶雕、玉雕、石雕、骨雕。

题材内容:人物、动物、少量植物。

青铜时代美术一、概述:这一时期以青铜器的艺术成就最为突出,固有青铜时代之称。

二、青铜器艺术(一)青铜器种类:礼器、乐器、兵器、工具和车马器等四大类。

礼器是统治阶级用以区别尊卑等级的器物,分为:炊煮器、食器、酒器、水器。

(二)青铜器纹饰几何纹:云雷纹、绳纹、环带纹。

动物纹:饕餮纹、夔纹、象纹。

(三)青铜器的演变夏代:1972年河南二里头出土的青铜爵-- --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青铜器。

商代:后期是青铜器发展的鼎盛时期,体现在礼器。

鼎-- --是商代青铜器中最重要的器物之一。

西周青铜器代表——大孟鼎、大克鼎、毛公鼎。

三、书法艺术(一)甲骨文:(商代)(二)金文:(西周)即青铜铭文,又称钟鼎文、大篆或籀书。

(单选)代表了西周书法的最高成就,最辉煌灿烂时期也在西周。

战国、秦汉美术一、墓葬美术(一)墓葬帛画战国帛画:《人物龙凤帛画》-- --1949长沙陈家大山楚墓出土;《人物御龙帛画》-- --1973长沙子弹库楚墓出土;汉代帛画:上沙马王堆1号3号墓“T”字形旌幡帛画;一号陶俑武士,二号军阵,3号总指挥。

(二)随葬俑:1974—1976秦陵兵马俑,秦代造型艺术取得划时代成就的标志。

(三)秦汉雕塑西汉-- --霍去病墓石雕群,堪称“汉人石刻,气魂深沉雄大”。

汉代-- --青铜雕塑《马踏飞燕》,体现汉代奋发向上、豪迈进取的精神。

二、画像石、画像砖三、书法(秦汉时期中国文字变迁最为剧烈)秦灭六国后-- --大篆改小篆隶书-- --东汉成熟草书-- --进入章草行书、楷书-- --萌芽魏晋南北朝美术一、绘画美术六朝四家: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曹不兴。

中国美术史简介

中国美术史简介

中国美术史简介
中国美术史是指中国境内的美术发展和演变的历史。

这段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以前的史前时代,至今在中国美术领域仍然有着深远的影响。

中国美术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时期,当时的人们已经开始创作简单的图案和壁画。

在古代,中国的艺术主要集中在绘画和雕塑上,以及与宗教和祭祀有关的艺术作品。

在中国历史上,汉朝和唐朝被认为是中国美术发展的巅峰时期。

汉朝以描绘人物和风景为主,唐朝则以山水画为主要艺术形式,表现出了中国绘画独特的审美风格。

此后,宋朝和元朝成为中国美术史上重要的时期。

宋朝以花鸟画和山水画为主要艺术形式,追求自然表现和写实主义。

元朝则加入了外来的蒙古和波斯的影响,形成了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艺术风格。

明清时期,中国美术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明朝以文人画为主,强调文人审美和意境的表达。

清朝则以宫廷绘画和工艺美术为重点,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繁荣。

近代以来,中国美术史经历了许多变革和转型。

在20世纪初
的新文化运动中,中国美术开始接触西方艺术,并逐渐吸收西方艺术的影响。

20世纪中期,中国美术史迎来了一系列重要
的艺术运动,如现代艺术、新水墨画等。

到了21世纪,中国美术呈现出更加多样和包容的态势。

这段历史见证了中国美术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并展示出中国美术带给世界的独特贡献。

中国美术史课件

中国美术史课件

影响与贡献
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了 审美素养和艺术鉴赏能力。
为现代美术创作提供了历史借鉴和灵 感源泉。
02
绘画艺术
山水画
五代南唐时期
以荆浩、关仝为代表,表现雄伟峻厚的北方 山水。
元代时期
以黄公望、王蒙为代表,将书法融入绘画, 形成独特风格。
五代北宋时期
以董源、巨然为代表,表现江南山水的烟雨 朦胧。
书法流派
如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 ,各具特色和美感。
影响与贡献
对世界美术的影响
1
2
丰富了世界艺术的多样性,提供了独特的东方审 美视角。
3
对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的美术发展产生了深远 影响。
影响与贡献
01
通过丝绸之路等途径,促进了中西方艺术的交流与融合。
02
对社会文化的贡献
03
传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艺术精神。
北方园林
北方园林以皇家园林为代表,如北京的颐和园、北海公园等。北方园林规模宏大、气势磅 礴,注重建筑与自然景观的融合,体现了皇家气派和尊贵地位。
岭南园林
岭南园林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等地区,以广州的陈家祠、福建的土楼等为代表。岭南园 林注重实用性和装饰性相结合,同时融入当地的文化特色和民俗风情。
06
明代时期
以沈周、文徵明为代表,追求笔墨意趣和形 式美感。
花鸟画
五代时期
以徐熙、黄筌为代表,形成“徐黄异 体”的花鸟画风格。
宋代时期
以崔白、赵佶为代表,注重写生和笔 墨技巧。
元代时期
以钱选、王渊为代表,继承宋代传统 并有所创新。
明代时期
以边景昭、林良为代表,形成工笔和 写意两种不同风格。

中国美术史知识点概括

中国美术史知识点概括

中国美术史知识点概括1.先秦时期的艺术:中国古代艺术起源于先秦时期,此时的艺术以殷商文化为基础,主要表现为青铜器和甲骨文。

这些艺术品展示了当时的宗教和政治象征。

2.隋唐繁荣时期的艺术:隋唐时期是中国艺术发展的高峰时期,涌现了许多杰出的艺术家和作品。

绘画成为主要艺术形式,代表作品包括壁画、山水画和人物画。

3.南宋时期的艺术:南宋时期,艺术家注重个人情感和内在精神上的表达。

这一时期的绘画作品更注重细腻且有意境的表现,代表作品包括宗旨山水画和花鸟画。

4.明清时期的艺术:明清时期是中国艺术史中一个独特的时期。

当时的绘画受到了西方绘画的影响,艺术家开始尝试新的艺术风格。

同时,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也对绘画风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5.二十世纪的艺术:二十世纪是中国现代艺术迅速发展的时期。

主要的艺术流派包括中国画、油画和雕塑。

许多艺术家致力于通过艺术表达社会变革和自我意识。

此外,中国美术史还包括了一些重要的艺术家和艺术流派:1.五代十国时期的画家顾闳中,他在山水画上创造出了极具个人风格的作品。

2.宋徽宗是一位著名的艺术家,他被认为是中国绘画艺术的代表。

他的作品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理解。

3.明朝画家仇英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山水画家之一、他的作品以自然山水为主题,呼应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

4.清朝艺术家石涛是著名的山水画家,他的作品风格独特,结合了中国传统的画法和西方绘画技巧。

5.二十世纪的艺术家徐悲鸿是中国现代绘画的先驱之一,他的作品展现了中国人民和社会主题。

总结起来,中国美术史凝聚了漫长的历史与文化的沉淀,表达了中国人民对自然和社会的关注。

从古代到现代,中国美术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传统,并为世界艺术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外美术史知识点梳理

中外美术史知识点梳理

中外美术史知识点梳理美术史是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艺术创作的记录和见证,它涵盖了从远古时代到现代的丰富内容。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梳理一下中外美术史中的重要知识点。

一、中国美术史(一)先秦时期这一时期的美术主要体现在青铜器上。

青铜器不仅是实用器具,更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其造型庄重、纹饰神秘,如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体现了当时高超的铸造工艺。

(二)秦汉时期秦始皇陵兵马俑是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

其规模宏大、造型逼真,生动展现了秦朝的军事力量。

此外,汉代的画像石和画像砖,内容丰富,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生活、神话传说等。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艺术在这一时期得到了显著发展。

顾恺之的人物画线条优美,注重表现人物的精神气质,代表作有《洛神赋图》。

佛教艺术也开始盛行,石窟壁画如敦煌莫高窟中的壁画,色彩绚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四)隋唐时期这是中国古代美术的鼎盛时期。

阎立本的人物画形神兼备,吴道子的“吴带当风”更是开创了中国绘画的新风格。

山水画方面,展子虔的《游春图》是现存最早的山水画。

(五)五代宋元时期五代时期的花鸟画成就突出,黄筌和徐熙的画风各异。

宋代是山水画的黄金时代,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气势磅礴,郭熙的《早春图》富有诗意。

宋徽宗赵佶在书画方面也有很高造诣。

元代的文人画兴起,赵孟頫主张“书画同源”,倪瓒的画作简约清幽。

(六)明清时期明代的吴门画派以沈周、文徵明等为代表,画风清新雅致。

清代的八大山人、石涛等画家个性鲜明,作品独具特色。

此外,明清时期的工艺美术如陶瓷、刺绣等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二、外国美术史(一)古代美术古埃及美术以金字塔和神庙建筑以及壁画、雕塑为代表,具有庄严、稳定的风格。

古希腊美术追求完美的比例和和谐的美感,其雕塑如《米洛斯的维纳斯》至今仍被视为经典。

(二)中世纪美术基督教艺术在这一时期占据主导地位,教堂建筑如罗马式和哥特式教堂,内部装饰着精美的彩色玻璃窗和壁画。

(三)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展现了他精湛的绘画技巧和深刻的人文思想。

中国美术史知识点

中国美术史知识点

中国美术史知识点中国美术史是指中国古代至现代的艺术发展历程,涵盖了绘画、雕塑、建筑等多个艺术领域。

本文将从不同的历史时期出发,介绍中国美术史中的重要知识点。

一、先秦时期先秦时期是中国美术史的起始阶段,主要包括夏、商、周三代。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艺术主要体现在青铜器和玉器上。

青铜器是先秦时期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它们的制作工艺非常精湛,形态各异,富有象征意义。

玉器则是另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玉器的制作技艺也非常高超,被视为贵族身份和权力的象征。

二、秦汉时期秦汉时期是中国美术史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艺术主要体现在壁画和陶瓷上。

著名的秦始皇陵壁画是中国古代绘画的重要遗产,这些壁画以其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内容而闻名于世。

此外,汉代陶瓷制作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创造了著名的汉白玉和汉青瓷等。

三、唐宋时期唐宋时期是中国美术史的繁荣时期,这个时期的艺术主要表现在绘画和诗词上。

唐代的绘画以山水画和人物画为主要形式,著名的画家有王维、韩干等。

宋代的绘画则更加注重写意和意境的表达,著名的画家有李唐、范宽等。

同时,唐宋时期的诗词也与绘画紧密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文学艺术风格。

四、元明清时期元明清时期是中国美术史的发展时期,这个时期的艺术主要表现在书画和建筑上。

元代的书画以著名画家赵孟頫为代表,他的作品以笔墨浓淡相宜、构图丰富而著称。

明代的书画则更加注重绘画技法和写实主义风格,著名画家有文徵明、唐寅等。

清代的书画则受到了西方绘画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清宫画派。

此外,元明清时期的建筑也取得了重要的成就,如北京的故宫和苏州的园林等。

五、近现代时期近现代时期是中国美术史的现代阶段,这个时期的艺术主要表现在油画和雕塑上。

近代中国艺术家开始接触西方绘画和雕塑技术,逐渐形成了独立的艺术风格。

著名的近现代艺术家有齐白石、徐悲鸿等。

同时,中国的现代建筑也取得了重要的成就,如北京的鸟巢和上海的东方明珠塔等。

综上所述,中国美术史涵盖了从先秦时期到现代的艺术发展历程,每个历史时期都有其独特的艺术特点和代表作品。

中国古代美术史知识点总结

中国古代美术史知识点总结

中国古代美术史知识点总结中国古代美术史是中国文化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它以中国古代艺术品为对象,研究和探讨中国古代的绘画、雕塑、书法等艺术形式。

中国古代美术史的研究内容非常广泛,包括艺术品的制作工艺、文化背景、风格流派、艺术家传记等方面。

中国古代美术史以其独特的艺术创作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深受广大艺术爱好者的喜爱与关注。

下面将对中国古代美术史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并分为绘画、雕塑、书法三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绘画1. 中国古代绘画的历史中国古代绘画起源于新石器时代,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演变,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

中国古代绘画主要分为古代绘画和宋元绘画两个时期。

古代绘画时期以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和周代的青铜器图案为代表,宋元绘画时期以宋代和元代的山水画和花鸟画为代表。

2. 中国古代绘画的艺术风格中国古代绘画的艺术风格主要表现为工笔画和写意画两种。

工笔画注重细节描绘和色彩运用,以表现客观事物为主要特点;写意画则注重意境表达和笔墨运用,以表现主观情感为主要特点。

中国古代绘画具有“笔墨情怀,气韵生动”的艺术特色。

3. 中国古代绘画的艺术家中国古代绘画涌现了众多的艺术家,其中以吴道子、顾恺之、王羲之、文征明、唐寅等为代表。

这些艺术家以其独特的绘画风格和技艺,为中国古代绘画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二、雕塑1. 中国古代雕塑的历史中国古代雕塑起源于新石器时代,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演变,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

中国古代雕塑主要分为原始雕塑、古代雕塑和宋元雕塑三个时期。

原始雕塑时期以陶俑为代表,古代雕塑时期以汉代的石刻和唐代的佛像为代表,宋元雕塑时期以宋代的石窟和元代的木雕为代表。

2. 中国古代雕塑的艺术风格中国古代雕塑的艺术风格主要表现为传统造型和现实写照两种。

传统造型注重形式塑造和艺术表现,以表现宗教信仰为主要特点;现实写照则注重形象刻画和生活写照,以表现社会风俗为主要特点。

中国古代雕塑具有“铸造精湛,形象逼真”的艺术特色。

中 国美术史知识点综述

中 国美术史知识点综述

中国美术史知识点综述中国美术史,宛如一幅绚丽多彩、源远流长的画卷,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智慧与创造力。

从远古时期的简单刻画到现代的多元艺术形式,中国美术的发展历程丰富而独特。

在史前时期,我们便能看到原始人类在岩石上留下的质朴刻画,这些简单而充满生命力的线条,反映了他们对生活和自然的初步观察与理解。

例如,内蒙古阴山岩画中生动的动物形象,展现了当时人们与自然界的紧密联系。

商周时期,青铜器成为了美术的重要代表。

这些青铜器不仅在造型上独具匠心,其精美的纹饰更是体现了当时高度的工艺水平和审美追求。

饕餮纹、夔龙纹等神秘而庄严的纹饰,赋予了青铜器威严的气质,往往被用于祭祀等重要场合,彰显着权力与地位。

秦汉时期,雕塑艺术取得了显著成就。

秦始皇陵兵马俑规模宏大、栩栩如生,每个陶俑的面部表情和姿态都各不相同,展现了高超的写实技巧。

此外,汉代的石雕如霍去病墓前的石雕,以简洁大气的风格表现出雄浑的气势。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但文化艺术却异常活跃。

绘画艺术开始从功能性走向审美性,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以其优美的线条和诗意的表现手法,成为这一时期绘画的杰出代表。

同时,佛教艺术的传入也为中国美术带来了新的元素,石窟壁画如敦煌莫高窟中的壁画,色彩绚丽,内容丰富,展现了宗教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隋唐时期是中国美术的鼎盛时期之一。

在绘画方面,阎立本的人物画严谨写实,吴道子的“吴带当风”则以其飘逸灵动的线条开创了新的画风。

此外,山水画在这一时期也逐渐成熟,展子虔的《游春图》是现存最早的山水画作品。

在雕塑方面,唐代的佛像雕塑丰满圆润,充满了世俗的温情与美好。

五代两宋时期,绘画艺术更加注重细节和意境的表达。

五代时期的荆浩、关仝开创了北方山水画派,董源、巨然则是南方山水画派的代表。

宋代的山水画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范宽的《溪山行旅图》、郭熙的《早春图》等作品,以其独特的构图和笔墨技法展现出大自然的雄浑与静谧。

同时,花鸟画也在这一时期繁荣发展,宋徽宗赵佶的花鸟画细腻逼真,富有诗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美术史简述中国美术史经典资料晚期马家窑文化(马厂、半山、马家窑)二、彩陶文化的特征:1、型制2、纹饰:典型纹饰与作品3、手法:线描平涂综合陶器----人类利用泥土的烧制造的实用器皿或陶艺品,是史前人类社会的重大发明。

按用途分3:饮食器,炊煮器,储藏器;按陶质分4:红、灰、白、黑;按器表装饰分4:拟形陶,彩陶,印纹陶,素陶装饰纹样分3:动物纹、植物纹、人形纹。

山大本课题拟形陶----指将器外形做成某种事物形象的陶器,如狗形陶,鹰形陶等。

就功能说,它具有同类器皿的实用功能;从外表看,它又是一种史前雕塑。

彩陶----指器表带有彩绘纹样装饰的史前陶器。

多以红黑白黄赭等颜色绘成纹样,色彩沉稳浑朴,纹样造型概括简练,并具有较强的主观抽象性。

有几何、植物、动物、人物纹样,是史前美术品中装饰最精美,内容最丰富,艺术成就最高的艺术形式。

山大本科题陶塑的创作手法分为:模仿性、幻想性、抽象性山大本科题(一)青铜器概述青铜器类别“礼器、乐器、兵器、工具器、车马器”功用及其文化内涵青铜器的范围非常广泛,从功能上大体可分为四类:(1)礼器:商周时期,一些日用青铜器由于用作祭祀和典礼时的陈设而被赋于特殊意义,成为青铜礼器。

如鼎、鬲、尊等。

(三)战国帛画《人物龙凤帛画》画中人物为一宽袖长裙,合掌侧立的上流社会的女性形象。

其上方画一展翅扬尾的凤鸟和一只张举双足,身姿劲健,尾部卷曲的龙。

所表现的是此女子的“灵魂”在被想像为具有神异力量的龙、凤引导下,升往仙境的情景。

画面上墨笔线条运转有节奏韵律感,黑白块的对比,点、线、面结合,使形象既有一定的重量感而又生意盎然。

理想化的凤鸟形象,是综合了自然界的雉、孔雀等羽毛华丽的鸟类特点创造而成,并赋予作为神灵的凤鸟形象以雄健奔放,轩昂非凡的气势。

《人物御龙帛画》画中是一位头戴高冠,身穿长袍,一手握剑,一手拉缰,驾龙升天的中年男子形象内容与上一《人物龙凤帛画》相仿,形式也近似,帛画,标志着中国古代绘画的独特风格早在战国时代已经形成,是中国画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战国时期帛画:都表达了,死者生前立场景或死后生者对死者的美好寄托,女的景物的为雉、孔雀等华丽的鸟类,男的舞剑、龙升天)。

西汉马王堆帛画:天地人神混杂的图象山大本科题汉代绘画遗存中最精彩的当数帛画,而其中最令人动魄惊心的便是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T字形“非衣”,系驮侯利仓之妻盖棺的吉祥物。

秦始皇陵兵马俑:兵马俑反映了秦王朝兵强马壮、叱咤风云的气势。

秦始皇兵马俑是以现实生活为题材而塑造的,艺术手法细腻、明快,手势、脸部表情神态各异,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时代特征,显示出泥塑艺术的顶峰,为中华民族灿烂的古老文化增添光彩,给世界艺术史补充了光辉的一页。

东汉陶俑:圆雕----说唱俑左手抱鼓,右足高跷,眉飞眼笑,塑造了一位兴高采烈地一边拍鼓一边说唱民间艺人形象。

手法之洗练,形象之生动,神态之活泼,可谓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

(汉代人物雕塑之代表)。

霍去病墓石雕的重要特点,是因石而得形,因形而造意,因意而施工。

艺术家充分利用石块的自然形态,运用纯朴的意匠稍事雕凿,就完美地体现了创作意图。

造人物情态方面细致入微,并且在写实中已寓有夸张手法。

山大本科题曹不兴,三国吴人,是最早享有盛誉的一位画家,他的画被列为吴国“八绝”之一。

顾恺之东晋最伟大的一位画家,也是早期的绘画理论家。

顾恺之的绘画注重表现人物精神画貌,尤其重视眼神的描绘。

《女史箴图》共九段,内容是讲解诫宫中妇女的一些封建道德规范。

“春蚕吐丝”、“春云浮空、流水行地” 游丝描。

《洛神赋图》是据诗人曹植的《洛神赋》而画的。

创造了人神相恋的梦幻境界,用以抒发作者失恋的感伤。

南朝人物画:陆探微的“秀骨清象”、“密体”,张家样(僧繇凹凸法疏体)。

宗炳的《画山水序》有何意义?宗炳《画山水序》出现于公元440年之前的南朝刘宋。

他除了提出的近大远小透视原理之外,力倡山水画要体现圣人之道,而非消遣。

《画山水序》既是中国山水画理论的起点和基础,也是最早将老庄道家思想贯彻到画论。

后世山水画家、山水画论者几乎都以道家精神为宗旨,皆可归功于宗炳的影响。

“山水以形媚道”、“卧以游之”、透视法。

王微《叙画》有何意义?a、王微(415~453)在《叙画》中首先排除山水画的地图实用价值,认为山水画独立成科,且与易象同体,把山水画提高到圣人经典般的高度。

b、提出书法笔势点划可用于山水画描写,这是后世书画相通论之始。

c、提出“拟太虚之体”的“写心论”,与宗炳的“以形写形”相得益彰,影响至今。

d、最后涉及山水画欣赏问题。

要求山水画“怡悦情性”,可称为文人画论之滥觞。

魏晋绘画理论有哪些?(1)顾恺之提出了”传神”的理论,开始是指肖像而言,即图绘人物。

要求能生动的传达其神情意态,后来传神一词被运用到山水花鸟等画科中,表现出事物的自然生机。

(2)宗炳提出了”畅神”的绘画理论。

(3)谢赫提出了绘画品评标准”六法”:1。

气韵生动2。

骨法用笔3。

应物象形4。

随类赋彩。

5。

经营位置。

6。

传移摹写。

隋唐的绘画艺术(一)阎立本代表作:《历代帝王图》、《步辇图》等。

线描细劲坚实,设色浓重妍丽,造型中的观念性与“以神写形”的强化与夸张。

阎立本的人物画有什么特色?阎立本乃世家弟子,承家学而在人物、鞍马、山水、道释、台阁等方面都有较高造诣,其中成就最高的当推人物画。

阎立本的作品流传至今的有《步辇图》和《历代帝王图》。

前者描绘唐太宗坐在步辇上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迎亲使者禄东赞的场面。

后者描绘历史上十三位君王,作为“兴废之戒”。

阎立本人物画与六朝画迹相比,写实性强,重人物个性描绘;且多取材于历史事件和人物,用以鉴戒贤愚、弘扬治国安邦之大业,这与同代和后来的人物画家,如吴道子主要服务于宗教有明显差别。

阎立本的线描画面部细劲圆润,画衣物简练粗重。

相较于顾恺之的“春蚕吐丝”风格更注重根据不同的对象使用不同的线条。

设色也较前代更浓重,多使朱砂、石绿,有时还使用金银等贵重矿物质颜料。

中国人物画从汉代的简朴、稚拙发展为两晋南北朝的“迹简意澹而雅正”并向“细密精致而臻丽”方向发展,阎立本在此基础上将中国绘画向盛唐的“焕烂而求备”推进了一步,因此他是一个承上启下的画家。

文章引用自:(一)阎立本代表作:《历代帝王图》、《步辇图》等。

线描细劲坚实,设色浓重妍丽,造型中的观念性与“以神写形”的强化与夸张。

阎立本的人物画有什么特色?阎立本乃世家弟子,承家学而在人物、鞍马、山水、道释、台阁等方面都有较高造诣,其中成就最高的当推人物画。

阎立本的作品流传至今的有《步辇图》和《历代帝王图》。

前者描绘唐太宗坐在步辇上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迎亲使者禄东赞的场面。

后者描绘历史上十三位君王,作为“兴废之戒”。

阎立本人物画与六朝画迹相比,写实性强,重人物个性描绘;且多取材于历史事件和人物,用以鉴戒贤愚、弘扬治国安邦之大业,这与同代和后来的人物画家,如吴道子主要服务于宗教有明显差别。

阎立本的线描画面部细劲圆润,画衣物简练粗重。

相较于顾恺之的“春蚕吐丝”风格更注重根据不同的对象使用不同的线条。

设色也较前代更浓重,多使朱砂、石绿,有时还使用金银等贵重矿物质颜料。

中国人物画从汉代的简朴、稚拙发展为两晋南北朝的“迹简意澹而雅正”并向“细密精致而臻丽”方向发展,阎立本在此基础上将中国绘画向盛唐的“焕烂而求备”推进了一步,因此他是一个承上启下的画家。

(三)“画圣”吴道子----不拘题材,“莼菜条”,“吴装”:焦墨薄彩,“吴带当风”。

吴道子的艺术风格和地位吴道子创作活动期在唐开元、天宝年间。

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首先说“国朝吴道玄古今独步,前不见顾陆,后无来者”,“吴宜为‘画圣’”。

至此后人皆誉其为“画圣”。

原因在于:a、吴把中国画运用线条的方法发挥到了更高境界,创造出一种离披点画、脱落凡俗的“疏体”:其特点是笔势磊落、圆转多变,笔简意全。

传为吴作的“送子天王图”,人物服饰线条勾勒,有轻重、缓急、粗细、快慢之变化。

b、在吴道子笔下的释道人物有三个特点:对佛教故事理解中国化;佛教故事艺术形象上的中国化;宗教故事人物生活化。

他的作品是佛教题材中国化的典型代表之一。

c、吴是中国山水画之祖师,山水在魏晋南北朝时萌芽,画法相当稚嫩,顾恺之、宗炳、王微虽然都提出了山水画的理论方法,但在操作上还是装饰性强而写实性少。

吴创造了笔简意远的山水“疏体”,才使山水成为独立画种,从而结束了山水之作为人物宫观的背景之附庸地位。

(四)张萱、周昉的人物画丰颊肥体、设色明丽、刚柔相济的“琴弦描”。

唐代仕女画家中最著名的是张萱和周昉,张萱《捣练图》是反映唐代妇女劳动生活的图景(长卷式的画面上分为三组,一组是用木杵捣练的场面;一组是理线和缝纫的活动;一组是用熨斗熨平的活动。

《虢国夫人游春图》,所描绘的贵妇人宴游生活片断,概括表现了当时贵族生活的骄纵富有,炙手可热的场面。

周昉,创造了“水月观音”形式,较为活泼。

但他仍以“绮罗人物”画著称,和张萱一样,妇女形象多是艳媚丰满的体态。

作品《簪花仕女图》、《纨扇仕女图》都是唐式仕女图画的典型风格。

张萱和周昉开创的绮罗人物画,对后世影响很大,至晚唐仍在盛行。

周昉的《簪花仕女图》、《纨扇仕女图》等,都取于宫廷生活,表现出她们的闲情逸致。

什么是‘曹衣出水、吴带当风’?这是历代画论中对两种风格画派的鉴赏、评说的高度艺术概括,它指古代人物画中表现衣服褶皱的两种不同程式。

曹不兴:一派笔法稠叠,所画人物衣衫紧贴在身上,犹如从水中出来;吴道子:一派笔势圆转,所画人物衣带宛若当风飘舞。

此语最早出于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曹为曹仲达,吴为吴道子。

山水画的兴起隋代展子虔《游春图》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山水画卷。

《游春图》描绘达官贵人春季郊野踏青游乐。

青绿勾填不加皴染,画面古意盎然。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山水作为人物故事画的陪衬,“人大于山,水不容泛”,还不懂得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

《游春图》则以山水为主体、人物为点景,配以殿阁舟桥,恰当地表现了客观物体之远近、高低、大小关系及空间透视关系,为山水画的划时代创造。

后人视其为“开青绿山水之源”。

李思训父子的“北宗”青绿山水画李思训(“大李将军”)《江帆楼阁图》李昭道(“小李将军”)《明皇幸蜀图》唐代画坛上的“大小李将军”指谁?山水画发展到唐代,开始改变了以往大都还处于位人物画作背景的状况,脱颖而出为一门独立画科,李思训、李昭道父子的金碧青绿山水画具代表性。

明代董其昌称李氏父子的画为“北宗”山水画创立者。

李思训(653-718)唐宗室,工画金碧辉煌的重青绿山水,玄宗开元初官左武卫大将军。

人称“大李将军”,其子李昭道人称“小李将军”,父子两人的画格律严密、笔法工整、色彩浓烈,代表着古典画派极盛时期的豪华的风格。

李氏父子的代表作有“江帆楼阁图”、“明皇幸蜀图”和“春山行旅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