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1被控过程的数学模型-单容多容

合集下载

第二章 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

第二章 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

Δh:液位的增量 m
dV dh Q1 Q2 A dt dt
Δu1:阀门1开度增量 m2
ΔQ1= Ku• Δu1
Ku:阀门1流量系数 m/s
Q2 A 2gh K h
h R Q2
Rs: 液阻 S/m2 h0+Δ h h0 Q20 Q20+Δ Q2
h dh dh ku u1 A C R dt dt
阶跃响应曲线法 1.阶跃响应曲线法 在对象上人为地加 一瞬变扰动,测定 对象的响应曲线, 然后根据此响应曲 线,推求出对象的 传递函数。
缺点:被控参数的偏 差往往会超出实际生 产所允许的数值。
脉冲响应曲线法
u(t)
u(0)
t
y(t)
y(0)
t
2.脉冲响应曲线法
u(t):矩形脉冲输入
u(t)
u
T
u1(t) t
过程控制系统
按被控对象特性
组成控制系统
控制方案
选择测量控制仪表
控制系统控制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 上取决于对被控对象动态特性了解的程 度。
1.选择输入量与输出量
A.多输入单输出的被控对象
e(t) u(t)
液 位 控 制 器 给 水 控 制 阀
+
给定值 -
蒸 汽 流 量
给 水 压 力
锅炉汽 鼓
液位
液 位 变 送 器
1. 概述
若对于复杂的工艺过程,要求出其数学模 型(微分方程)很困难。复杂对象错综复 杂的相互作用可能会对结果产生估计不到 的影响,即使能用机理法得到数学模型, 但仍希望通过实验测定来验证,可采用实 验和测试方法来求取对象数学模型。 方法: 时域法
频域法 相关统计法

第二章1_被控过程的数学模型-单容多容

第二章1_被控过程的数学模型-单容多容

2.2 采用物理机理方法建模
(1) 单容过程的建模
只有一个存储容量的过程。自衡单容过程和无自衡单容过程。
自衡过程:被控过程在扰动作用下,平衡
状态被破坏后,无需操作人员或仪表的干
预,依靠自身能够恢复平衡的过程。
自衡过程的阶跃响应图
无自衡过程:被控过程在扰动作用下,平衡状 态被破坏后,若无操作人员或仪表的干预,依 靠自身能力不能恢复平衡的过程。 无自衡过程的阶跃响应图
2.1 概述
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

物理机理方法建模
根据过程的内在机理,运用已知的静态和动态的能量(物料)平衡关 系,用数学推理的方法建立数学模型。

实验辨识 (系统辨识和参数估计法)
根据过程输入、输出的实验测试数据,通过辨识和参数估计建立过程 的数学模型。

混合法
首先通过机理分析确定过程模型的结构形式,然后利用实验测试数据 来确定模型中各参数的大小。
则系统特性可用下列微分方程式来描述:
2.1 概述
a n c ( n ) (t ) a n1c ( n1) (t ) a1c(t ) a0 c(t ) bm r ( m) (t ) bm1r ( m1) (t ) b1r (t ) b0 r (t )
式中 an , an1 ,, a1 , a0 及 bm , bm1 ,, b1 , b0 分别为与系统 结构和参数有关的常系数。它们与系统的特性有关, 一般需要通过系统的内部机理分析或大量的实验数 据处理才能得到。
2.1 概述
(b) 传递函数 复数域模型包括系统传递函数和结构图,传递函数不 仅可以表征系统的动态特性,而且可以用来研究系统的结 构或参数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线性定常系统的传递函数定义为零初始条件下,输出 量(响应函数)的拉普拉斯变换与输入量(输入函数)的 拉普拉斯变换之比。拉普拉斯变换为:

被控过程的数学模型()

被控过程的数学模型()
bmdm u d(tm t)bm 1dm d 1u(m tt1 ) b1d(u d tt)b0u(t)
传递函数 G o (s) U Y ( (s s) ) b a m n s sm n a b n m 1 1 s s n m 1 1 a b 1 1 s s a b 0 0e s
线性、参数、时间离散
最优控制
线性、参数、时间离散或连续
精度要求 低
中等 中等 中等

9
第9页,此课件共57页哦
第2章 被控过程的数学模型
2.1.2 被控过程的动态特性
2.1 过程建模的基本概念
1. 被控过程的特性
依据过程特性的不同分为
(1)有自衡过程和无自衡过程
当原来处于平衡状态的过程出现干扰时,其输出量 在无人或无控制装置的干预下,能够自动恢复到原来 或新的平衡状态,则称该过程具有自衡特性,否则, 该过程则被认为无自衡特性。
对于大多数的工业过程,一般取n与m的值在1~3之间。
采样周期一般取过渡过程时间的1/10~1/20。
脉冲传递函数
y(k)b a0 0 b a 1 1 q q 1 1 b a m nq q m nqdu(k)
25
第25页,此课件共57页哦
第2章 被控过程的数学模型
2.2 机理法建模
2.2 机理法建模
3.混合法(机理法+实验法)
机理演绎法与实验辩识法相互交替使用的一种方法。
21
第21页,此课件共57页哦
第2章 被控过程的数学模型
2.1 过பைடு நூலகம்建模的基本概念
2.1.4 被控过程数学模型的类型
按照所描述的运动性质及数学特征可分为线性、非线
性、时变、定常、连续、离散、集中参数、分布参数、确 定型、随机型等等。

2 被控过程的数学模型

2 被控过程的数学模型

第二章被控过程的数学模型¾过程建模的基本概念¾单容过程的建模¾多容过程的建模¾广义对象特性参数及其对过渡过程影响第一节过程建模的基本概念数学模型的作用设计过程控制系统,整定调节器参数 指导生产工艺及其设备的设计与操作 对被控过程进行仿真研究建立过程数学模型的方法机理建模辨识建模过程对象的特性自衡过程过程在扰动作用下,其平衡状态被破坏后,不需操作人员或仪表的干预,依靠其自身重新恢复平衡的过程。

无自衡过程过程在扰动作用下,其平衡状态被破坏后,在没有操作人员或仪表的干预下,依靠其自身能力不能重新恢复平衡的过程。

o K 对控制品质的影响主要反映在静态,愈大,操作变量对被控变量的影响愈灵敏,对干扰的补偿能力越强,有利于克服干扰,减小余差。

o K f K 对控制品质的影响也反映在静态,反映了扰动对被控变量影响的灵敏程度,愈大,影响显著,余差也越大。

f K f K 所以,设计控制系统时应合理选择操作变量,使较大,较小,系统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

但也不能太大,否则过于灵敏,过程不易控制,难以达到稳定。

o K o K 放大系数K及其影响时间常数T及其影响定义:在阶跃输入作用下,对象的输出保持以初始速度变化而达到最终稳态值所需要的时间,反映了响应速度的快慢。

对于干扰通道,则时间常数越大,干扰对被控变量影响越迟钝,易克服干扰而获得较高的控制质量。

f T 对于控制通道,若时间常数太大,则响应速度慢,控制作用不及时,易引起较大超调,过渡过程时间长。

反之,则控制质量易保证。

但时间常数过小,也易引起振荡,使系统稳定性降低。

o Tτ纯滞后时间及其影响实际对象由于多容量的存在会使响应速度变慢,特别是初始响应大大延迟,在动态特性上可近似为纯滞后。

控制通道的存在对控制不利,要隔时间后才有作用,将使被控量超调增大,控制质量恶化,因此必须尽量减少和避免滞后的影响。

o τo τo τ的影响不同于,滞后使干扰作用被推迟了时间进入系统,对过渡过程影响不大。

(完整版)过程控制习题与答案

(完整版)过程控制习题与答案

(完整版)过程控制习题与答案第1章绪论思考题与习题1-1 过程控制有哪些主要特点?为什么说过程控制多属慢过程参数控制?解答:1.控制对象复杂、控制要求多样2. 控制⽅案丰富3.控制多属慢过程参数控制4.定值控制是过程控制的⼀种主要控制形式5.过程控制系统由规范化的过程检测控制仪表组成1-2 什么是过程控制系统?典型过程控制系统由哪⼏部分组成?解答:过程控制系统:⼀般是指⼯业⽣产过程中⾃动控制系统的变量是温度、压⼒、流量、液位、成份等这样⼀些变量的系统。

组成:控制器,被控对象,执⾏机构,检测变送装置。

1-3简述被控对象、被控变量、操纵变量、扰动(⼲扰)量、设定(给定)值和偏差的含义?解答:被控对象⾃动控制系统中,⼯艺参数需要控制的⽣产过程、设备或机器等。

被控变量被控对象内要求保持设定数值的⼯艺参数。

操纵变量受控制器操纵的,⽤以克服扰动的影响,使被控变量保持设定值的物料量或能量。

扰动量除操纵变量外,作⽤于被控对象并引起被控变量变化的因素。

设定值被控变量的预定值。

偏差被控变量的设定值与实际值之差。

1-4按照设定值的不同形式, 过程控制系统可分为哪⼏类?解答:按照设定值的不同形式⼜可分为:1.定值控制系统定值控制系统是指设定值恒定不变的控制系统.定值控制系统的作⽤是克服扰动对被控变量的影响,使被控变量最终回到设定值或其附近.以后⽆特殊说明控制系统均指定值控制系统⽽⾔.2.随动控制系统随动控制系统的设定值是不断变化的.随动控制系统的作⽤是使被控变量能够尽快地,准确⽆误地跟踪设定值的变化⽽变化3.程序控制系统程序控制系统的设定值也是变化的,但它是⼀个已知的时间函数,即设定值按⼀定的时间程序变化。

1-5 什么是定值控制系统?解答:在定值控制系统中设定值是恒定不变的,引起系统被控参数变化的就是扰动信号。

1-6 什么是被控对象的静态特性?什么是被控对象的动态特性?为什么说研究控制系统的动态⽐其静态更有意义?解答:被控对象的静态特性:稳态时控制过程被控参数与控制变量之间的关系称为静态特性。

被控过程数学模型,过程建模(精品PPT)

被控过程数学模型,过程建模(精品PPT)
一阶微分方程式
阶跃响应曲线(即飞升曲线) :
(4)原理框图:
u
Q1
Ku
1
h1
C 2s
1
R2
自平衡单容对象
1)单容过程
(5)响应曲线:u
阀门开度
流量
u0
Q t0
u0
t
Q1
dQ
Q2
Q 10 Q 20
t0
t
液位 h
dh h()
h0 t0
t多 容
1)单容过程
(6)特征参数: (选学)
放大系数K ∵ h(∞)=KΔu0
Q1
1
h2
C 2s
自平衡单容对象
无平衡单容对象
(1)传递函数 积分时间越大,被调量(输出)的变化越慢,输出对输入的反应越慢
缺点:要较长时间的记录数据,进行较繁琐的计算,精度不太
第三步:建立方程求解
传递函数为: 初始条件为零、阶跃输入(扰动量为u(t)=Δu0
调试控制系统、确定控制其参数;
H2(s)
K=h(∞)/Δu0
物理意义:K在数值上等于对象的输出稳态值 与输入稳态值之比,
时间常数T
h ( T ) K u 0 ( 1 e 1 ) 0 . 6 3 2 K u 0 0 . 6 3 2 h ( )
当对象受到阶跃输入后,输出(被调量)达到新的稳态值的63.2% 所需的时间,就是时间常数T
h
容积数目影响的阶跃响应曲线
1 2 34
t 0
1、自平衡过程 3)多容过程
K G(s)
(T1s 1)(T2s 1) (Tns 1)
K (Ts 1)n
(T1
T2
Tn T)
滞 后

高等过程控制-第2章模型解析

高等过程控制-第2章模型解析

(三)特征参数
1.放大系数K ∵ h(∞)=KΔ μ
K=h(∞)/Δ μ
0
0
物理意义:K在数值上等于对象的输出稳态值 与输入稳态值之比, 有时也称静态放大系数。
(三)特征参数
2.时间常数T
h(T ) K u0 (1 e 1 ) 0.632 K u0 0.632 h( )
0 0 1 h( ) K 0 K
Q2流出侧阻力为无限大 (相当把阀门关死)
Q2 0
两 种 假 设
自平衡能 力为零
Q2流出侧阻力为零(相 当于把阀门全打开,并 且管道粗而短)
Q2 Q1
自平衡能力 为无限大
(三)特征参数
4.飞升速度
响应速度(飞升速度)是指在单位阶跃扰动作用 下,被调量的最大变化速度,即:
那么 Q1,Q2 及h 都代表它们偏离初始 平衡状态的变化值 即:h=Δ h,Q1=Δ Q1,Q2=Δ Q2
物质平衡方程:(Q1-Q2)dt=Fdh
F:水槽截面积或称液溶
控制阀开度μ 与流入量Q1 Q1=Kμ μ
Kμ :控制阀的比例系数
当流出侧阀门2的液阻方程:R S
Rs:阀门2阻力称为液阻 (当液 位变化范围较小时,阀门阻力Rs 可近似看成常数)
h Q2
综合得:
dh FRS h K RS dt
写成标准形式:
dh T h K dt
T:对象的惯性时间常数 T=FRs K:对象的放大系数 K=Kμ Rs
单容水槽的传递函数为:
H (s) k ( s ) TS 1
阶跃输入μ (t)=Δ μ 0 时: h(t)=K· Δ μ 0(1-e-t/T) 阶跃响应曲线(即飞升曲线) :

过程控制 第二章数学模型

过程控制 第二章数学模型

2.3 解析法建立过程数学模型—步骤
建模步骤 明确过程的输入变量、输出变量和中间变量 根据建模对象和建模使用目的作合理假设 根据过程的内在机理,建立静态和动态平衡 关系方程 消去中间变量,求取过程的数学模型 模型简化(模型降阶处理;线性化)
2.3 解析法建立过程数学模型—单容过程
单容过程-------只有一个贮蓄容量的过程。
无时延自衡
Q1 Q0
有纯时延自衡
O t h
O
t
h
O O t
τ0
t
2.3 解析法建立过程数学模型—单容过程
推广2:考虑输出液体体积流量为Q2通不变。 液位高度变化时,出口处静压力不会对泵产生影响,Q2不变。 解 根据动态物料平衡关系 ∆q1 − ∆q 2 = A d∆h 根据动态物料平衡关系: 动态物料平衡关系 定量泵导致: ∆q 2 = 0 定量泵导致
2.3 解析法建立过程数学模型—单容过程
单容过程传递函数的结构方框图
水箱的输入量/输出量之 间的动态平衡关系 Q1 (s)
1 cs
Q2 (s)
H(s)
1 R2
阀2的静压力关系
2.3 解析法建立过程数学模型—单容过程
推广1:考虑输入液体体积流量为Q0 当进水阀1的开度产生变化后,需流经长度为 当进水阀1的开度产生变化后,需流经长度为l 的管道才能 进入水箱,使液位发生变化。 进入水箱,使液位发生变化。 假设流经长度为l的管道所需时间为 0,得出具有纯时延的 纯时延的 假设流经长度为 的管道所需时间为τ 得出具有纯时延 的管道所需时间为 单容过程的微分方程和传递函数分别为
冷水量对水位的直接影响 正向积分特性
反向特性 冷水量影响水中气泡量,使 水位发生变化 反向惯性特性

过程控制第2章被控过程的数学模型

过程控制第2章被控过程的数学模型
第一段:t=0~a,
y1 t y t
第二段:t=a~2a,
y1 2a y 2a y1 a
2.3.3 由阶跃响应曲线确定过程的数学模型
1.一阶无时延过程 2.二阶无时延过程
K0 W0 ( s) T0s+1
K0 W 0 ( s) T1s 1T2 s 1
t
⑴合理选择阶跃信号值。 ⑵在输入信号前,被控对象必须处于相对稳定的运行 状态。 ⑶实验时应在相同试验条件重复做几次测试,需获得 两次以上比较接近的测试数据,以减少扰动的影响。 ⑷在实验时应在阶跃信号作正、反方向变化时分别测 取其响应曲线,以求取过程的真实特性。 特点:简单、易实现,测试精度不高,对生产有影响。
当对象受到阶跃输入作用 后,被控参数如果保持初 始速度变化,达到新的稳 定值所需的时间。
h
h′
h
t
t
K 0 Q1 d h dt t 0 T
K 0 Q1 h t t T
'
实验求取T:当t=T,
h t K 0 Q1 1 e 1 0.632 K 0 Q1 0.632h
0
t 浓度
0
t
2.容量时延C
H 2( s ) K0 W 0( s ) e cs Q1(s) T 0 s 1
由于物料或能量的传递需要通过一定的阻力而引起的。
K0 Y ( s) W0 ( s) e s X ( s) T0 s 1
意义: ①表示对象的惰性; ②大时控制困难。 ③是一动态特性参数。
K0 T1 ( s) R W0 ( s) Q1 (s) RCs 1 T0s+1
例2—3 自衡特性: 当输入量发生变化破坏了被控过程的平衡而引起输 出量变化时,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下,被控过程 自身能重新恢复平衡的特性,叫做自衡特性。 具有自衡特性的被控过程称为自衡被控过程, 无自衡特性的被控过程称为无自衡被控过程。

第二章 被控过程的数学模型

第二章 被控过程的数学模型
曲线能形 直观、 象、直观、 完全描述 被控过程 的动态特 性。
图2-8 响应曲线
第33页 页
过程控制仪表及装置
实验测试注意事项: 实验测试注意事项: 合理选择阶跃信号值。 合理选择阶跃信号值 。 一般取阶跃信 号值为正常输入信号的5 15%左右; 号值为正常输入信号的5~15%左右; 在输入阶跃信号前, 在输入阶跃信号前 , 被控过程必须处 于相对稳定的工作状态; 于相对稳定的工作状态; 相同的测试条件下重复做几次, 相同的测试条件下重复做几次 ,减少 干扰的影响; 干扰的影响; 由于过程的非线性, 由于过程的非线性 , 应在阶跃信号作 正 、 反方向变化时分别测取其响应曲 以求取过程的真实特性。 线,以求取过程的真实特性。
d 2∆h2 d∆h2 T1T2 + (T1 + T2 ) + ∆h2 = R3∆Q1 2 dt dt
第24页 页
过程控制仪表及装置
进行拉氏变换,并分解因式, 进行拉氏变换,并分解因式,得: 双容过程的数学模型为: 双容过程的数学模型为:
K R3 H 2 (s ) W (s ) = = = Q1 (s ) (T1 s + 1)(T2 s + 1) (T1 s + 1)(T2 s + 1)
对上式进行拉氏变换, 对上式进行拉氏变换,传递函数形式为
1 1 W0 (s) = = Cs Ta s
具有纯时延 τ 0 时,其传递函数为
1 −τ 0 s Wo ( s ) = e Ta s
第20页 页
过程控制仪表及装置
2.2.2 多容过程的建模 多容过程------ 被控过程往往是由多个 多容过程 ------被控过程往往是由多个 -----容积和阻力件构成。 容积和阻力件构成 。 可分为有自平衡能 力和无自平衡能力两类。 力和无自平衡能力两类。

第二章 被控过程的数学模型

第二章 被控过程的数学模型

后才反应出来。 要经过路程 l 后才反应出来。

0 t
τ
0
纯滞后时间
l τ0 = v

v ——水的流速; 水的流速;
0 有些对象容量滞后与 纯滞后同时存在,很难严格 纯滞后同时存在, Δh2 (∞) 区分。常把两者合起来, 区分。常把两者合起来,统 称为滞后时间τ 0
τ0
t
τ=τ
o
+τc
τ0 τc
单回路控制系统框图
过程通道: 过程通道:
被控过程输入量与输出量之间的信号联系
控制通道: 控制通道:
控制作用与被控量之间的信号联系
扰动通道: 扰动通道:
扰动作用与被控量之间的信号联系
建立过程数学模型的基本方法: 建立过程数学模型的基本方法:
解析法: 解析法: 又称为机理演绎法 ,根据过程的内在机理,运用已知 根据过程的内在机理, 的静态和动态物料(能量)平衡关系, 的静态和动态物料(能量)平衡关系,用数学推理的方法建 立过程的数学模型。 立过程的数学模型。 实验辨识法: 实验辨识法: 又称为系统辨识与参数估计法。该法是根据过程输入、 又称为系统辨识与参数估计法。该法是根据过程输入、输 出的实验测试数据, 出的实验测试数据,通过过程辨识和参数估计建立过程的数学 模型。 模型。 混合法: 混合法: 即用上述两种方法的结合建立过程的数学模型。 即用上述两种方法的结合建立过程的数学模型。首先通 过机理分析确定过程模型的结构形式, 过机理分析确定过程模型的结构形式,然后利用实验测试数据 来确定模型中各参数的大小
其中: 其中:
T = R 2 C 为被控过程的时间常数
K = R2
为被控过程的放大系数
Hs +1 1 2

第二章 过程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综述

第二章 过程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综述

Q2
Q1 Q1
h2 R2
液槽1的出水端的阻力
液槽1的容量系数
dh1 dt
液槽2的出水端的阻力
Qi Q1 C1
Qi Ku u
Q2 Q2
d 2 h2 d h2 T1T2 ( T T ) h2 Ku 1 2 2 dt dt
2018/10/15
1)三容过程的微分方程模型:
具有自平衡能力三容过程的数学模型
2)三容过程的方框图
3)三容过程的数学模型 由图2-6,应用自控理论即可获得其模型。
多容过程的数学模型
4.具有自平衡能力的多容对象的数学模型
设有n个相互独立的多容对象,时间常数为 T1,T2,…,Tn,总放大倍数为K,
K G( s) (T1s 1)(T2 s 1) (Tn s 1)
6.相互作用的双容对象的数学模型
在前述的双容对象中,后一个液槽液位的变化对前一个液 槽液位的变化无影响。如果两液槽水位的变化相互影响相 互作用,会改变各自液槽的等效时间常数。
h10 h1 h20 h2
被控参数
输入扰动 平衡时:
Q0 h1
Q0
Qi Qi Q1 Q0 h2 , h10 h20
2018/10/15
(一)、单容过程的数学模型
(二)、具有纯滞后单容过程的数学模型 (三)无自平衡能力的单容对象特性 (四)、多容过程的数学模型
2018/10/15
(四)、多容过程的数学模型
各 容 器 相 互 独 立 1:具有自平衡能力的双容对象的数学模型
2:无自平衡能力的双容对象的数学模型
3:具有自平衡能力的三容对象的数学模型 4:具有自平衡能力的多容对象的数学模型 5:无自平衡能力的多容对象的数学模型 6:相互作用的的双容对象的数学模型

第2章被控过程的数学模型

第2章被控过程的数学模型

29
d ∆H 1 = (∆Qi − ∆Qo ) dt F
把其在平衡点处展开,取其线性部分:
Qo = Qo 0 + k 2 Ho (H − Ho ) +⋯= Qo 0 +
∆Qo = Qo - Qo0 ≈ = 1 ∆H R ∆H ∆Qo
k 2 Ho
∆H +⋯

k ∆H 2 Ho
(2-10)
即: = R
图2-5 单容水槽
27
假设在起始稳定平衡工况下,满足静态平衡条件
H = H0 Qi0 = Qo0
进水阀开度发生阶跃变化 ∆µ 时,若进水流量和出水流 量的变化量分别为 ∆Qi , ∆Qo 液位的变化 ∆H,动态平衡方程:
(Qi −Qo )dt = dv = Fd∆H [(Qi − Qi0 ) − (Qo −Qo0 )]dt = Fd∆H
23
机理法建模条件:
(1)过程的机理清楚,可以用数学式子来描述; (2)过程模型较简单,且可以做适当的假设; (3)适宜不能进行测试法建模的场合。
24
2.测试法建模 . 将被研究过程对象看作一个黑匣子,通过施加 不同的输入信号完全从外特性上测试和描述它的动态性 质,因此不需要深入掌握其内部机理。 测试法建模适用: (1)复杂对象; (2)优先采用测试法。
21过程模型概述22机理法建模23测试法建模24利用matlab建立过程模型本章小结21被控过程数学模型211被控过程的特性在过程控制中被控过程简称过程是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装置和设备例如换热器工业窑炉蒸汽锅炉精馏塔反应器等等
第2章 被控过程的数学模型 章
目 录
2.1 过程模型概述 2.2 机理法建模 2.3 测试法建模 2.4 利用MATLAB建立过程模型 本章小结

第2章 被控过程特性及其数学模型

第2章  被控过程特性及其数学模型
3)常见的数学模型结构
k0 k 0 e 0 s k0 G ( s) ; G ( s) ; G ( s) T0 s 1 T0 s 1 (T1 s 1)(T2 s 1) k 0 e 0 s G ( s) (T1 s 1)(T2 s 1) 1 e 0 s 1 G ( s) ; G ( s) ; G( s) T0 s T0 s T1 s(T2 s 1) 1 G ( s) e 0 s T1 s(T2 s 1)
(2)在相同的条件下,应重复做几次试验;
(3)分别作阶跃输入信号为正反方向两种变化情况下的测试试 验;
(二) 实验测试法建模
(4)一次试验后,应使被控过程恢复到原来工况并稳定一定时间,
再作第二次试验; (5)输入阶跃变化既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一般取正常输入信号
最大幅值的5~15%。
(二) 实验测试法建模
③系统总的传递函数 Go (s) K 2
s
二 、被控过程的数学模型
被控过程的数学模型是指被控过程的输出变量 与输入变量之间的数学描述或指被控过程的状态变 量与输入变量、输出变量之间的数学描述。 输入变量: 控制作用、 干扰作用 输出变量: 被控变量 控制作用到输出变量的信号联系为控制通道 干扰作用到输出变量的信号联系为干扰通道
(一) 机理演绎法建模
自平衡的概念及其实质
所谓有自平衡能力的过程是指被控过程在干扰作用下,原有 的平衡状态被打破后,在没有人或控制装置的干预下,自身可 以恢复到新的平衡状态,这种过程称为有自平衡能力的过程( 如例1),否则称为无自平衡能力的过程(如例2)。 具有自平衡能力的过程其输出和输入之间有负反馈,如例1的 方块图
3.自衡的振荡过程
c(t) c(∞)

第二章-过程控制多容

第二章-过程控制多容
A 1 A 2 R 2 R 3d d 2 t2 h 2 (A 1 R 2 A 2 R 3 )d d t h 2 h 2 R 3 K
令 T1 A1R2 T2 A2R3 K KR3

T 1 T 2dd 2 t2 h 2(T 1T 2)d d th 2 h 2K
取 拉 氏 变 换H(2s()s)L{L { h(t2)(}t)}
Q
1
Q
2
A
1
d
h1 dt

Q
1
K
u

1
Q2
R 2 h1

Q 2
Q3
A2
d h2 dt

Q3
1 R3
h2⑤
K u
h1 R2
A1
d h1 dt

h1 R2
h2 R3
A2
d h2 dt

K R h2A 1dd th1A 2d dth2⑧ 3
dh R
hAR 2 2 h
1 R3
h2
1 R2
( h1
h
2
)
①+④:
Q1
Q3=A1
dh1 dt
A2
dh2 dt
中间变量
K uR 13 h2A 1dd th1A 2d dth2
R h 2 1 R h 2 2 R h 3 2 A 2 d d t h 2 h 1 ( 1 R R 2 3 ) h 2 A 2 R 2 d d t h 2
对象的容积个数愈多,其动态方程 的阶次愈高,其容积迟延愈大;
被控过程的容量系数越大,容积迟 延也越大,图中给出的是具有1~5个 容积的对象的飞升特性。实际对象的 容积数目n可能很多,每个容量系数 大小也不同。

被控过程的数学模型81页PPT

被控过程的数学模型81页PPT
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第02章 被控过程的数学模型2018

第02章 被控过程的数学模型2018

实际上,储槽底面积,即液容类似于电容。电容越大,
相同的电流变化(增量)造成的电压改变越小;同样,
储槽底面积越大,相同流量的改变造成的液位改变越
小。
单容对象——参数含义
阻力R:凡是物质或能量的转移,都要克服阻力,阻力
的大小决定于不同的势头和流率。 种类有:电阻、热 阻、气阻、流(液)阻。 电路中把RC定义为时间常数T,T越大,瞬态响应时间
被控 参数
A
A:水箱截面积 流出量

dh (Q1 Q2) dt
( 1)
dh 1 (Q1 Q2) dt A
2.2.1 单容过程建模
1 .单容储液箱液位过程Ⅰ-自衡过程
单容液位过程稳态时 :
Q1 Q10、 Q2 Q20、 h h0, Q10 Q20
μ:阀门1的开度 流入量
越长。液位对象也有这个特点,T越大,流量改变后液
位H达到新的稳态的过渡过程时间也越长。
2.2.1 单容过程建模
1 .单容储液箱液位过程Ⅰ-自衡过程 K0 H (s) 单容过程方框图: W (s)
0
Q1 ( s )
T0 s 1
( 8)
d h C (Q1 Q2 ) dt
Q2 h R2
( 5)
2.2.1 单容过程建模
1 .单容储液箱液位过程Ⅰ-自衡过程
Q1 h d h A R2 dt
( 5)
整理可得:
AR2 d h h Q1R2 dt
d h h K0 Q1 dt
( 6)
μ:阀门1的开度
流入量
令:
T0 AR ( , K0 R2 2 CR2)
1 .单容储液箱液位过程Ⅰ-自衡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但是,由于它们缺乏数学方程的解析性质,要直接 利用它来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设计往往比较困难,必要和可 能时,可以对它们进行一定的数学处理来得到参量模型的 形式。
2.1 概述
参量形式:
当数学模型是采用数学方程式来描述时,称为参量模型。 参量模型按其讨论域可分为时域模型、复数域模型和频域 模型。
时域模型包括微分方程、差分方程等,其特点是具有 直观、准确的优点,不足之处是当系统的结构改变或某个 参数变化时,就要重新列写并求解微分方程。 (a) 微分方程
解: 最终求解的数学模型
是h和Q1的关系。
依据:动态能量平衡。
(指单位时间内流入与流出能量之差 等于被控过程内能量存储量的变化量。)
(1) 动态能量平衡:
增量形式:
(2)
2.2 物理机理方法建模
(3)
将(3)式带入(2)式,可得微分方程:
dh (4) T dt h KQ1
2.2 物理机理方法建模
自衡过程的阶跃响应图
无自衡过程的阶跃响应图
无自衡过程:被控过程在扰动作用下,平衡状 态被破坏后,若无操作人员或仪表的干预,依 靠自身能力不能恢复平衡的过程。
2.2 物理机理方法建模
例1:右图为单容液位过程,液位高度h为被控量,液体体积 流量Q1为控制量,阀1的开度控制Q1,由阀2控制Q2。 建立该过程的数学模型。
导每个环节的频率特性,而是以 j代替 s 求取。
反之把频率特性中 j 换成 s ,就可得到该环节或
系统的传递函数。
2.1 概述
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
物理机理方法建模
根据过程的内在机理,运用已知的静态和动态的能量(物料)平衡关 系,用数学推理的方法建立数学模型。
实验辨识 (系统辨识和参数估计法)
第二章 被控过程的数学模型
2.1 概述
数学模型
用数学的方法来描述系统输出量与输入量之间的关系, 这种系统特性的数学描述就称为系统的数学模型。
由于在过渡过程中,系统的输出(即被控变量)随时 间而变化,因而在描述系统特性的数学模型中不仅会出现 这些变量本身,而且也包含这些变量的各阶导数,所以, 系统特性方程式是微分方程式,它是表示系统数学模型最 基本的形式。
2.1 概述
建立数学模型的意义 在研究与分析一个控制系统时,不仅要定性地了解系统的工 作原理及特性,而且还要定量地描述系统的动态性能。
设计控制系统和整定调节器的参数。
尤其实现生产过程的最优控制,不充分掌握数学模型,无法最优设计。
指导生产工艺及其设备的设计。
可以确定有关因素对整个被控过程的影响,起到指导作用。
根据过程输入、输出的实验测试数据,通过辨识和参数估计建立过程 的数学模型。
混合法
首先通过机理分析确定过程模型的结构形式,然后利用实验测试数据 来确定模型中各参数的大小。
2.2 采用物理机理方法建模
(1) 单容过程的建模
只有一个存储容量的过程。自衡单容过程和无自衡单容过程。
自衡过程:被控过程在扰动作用下,平衡 状态被破坏后,无需操作人员或仪表的干 预,依靠自身能够恢复平衡的过程。
式中 an , an1 , , a1 , a0 及 bm , bm1 , , b1 , b0 分别为与系统 结构和参数有关的常系数。它们与系统的特性有关, 一般需要通过系统的内部机理分析或大量的实验数 据处理才能得到。
2.1 概述
(b) 传递函数 复数域模型包括系统传递函数和结构图,传递函数不
对于线性连续的控制系统,通常用常系数线性微分方
程式来描述,如果以r(t)表示输入量,C (t)表示输出量,
则系统特性可用下列微分方程式来描述:
2.1 概述
anc (n) (t) an1c (n1) (t) a1c(t) a0c(t) bm r (m) (t) bm1r (m1) (t) b1r (t) b0 r(t)
执行器和调节阀数学模型 Ka (s) = 1 / ( 0.1s + 1 ) T0
PID 调节器的数学模型 Wc (s) = P +I /s +D·s
P:比例增益,I:积分系数,D:微分系数
y(t) = P·e(t) + I·∫e(t) ·dt + D·de(t)/dt
K0 / ( T0 sK+0 1 )
对被控过程进行数学模型仿真研究。
可以获取代表或逼近真实过程的大量数据,为控制系统设计和调试提供大 量所需信息,降低设计成本和加快设计进度。
这些都离不开数学模型。
2.1 概述
过程数学模型的两种描述形式:
非参量形式和参量形式
非参量形式
用曲线或数据表格表示。可以通过记录实验结果得到, 有时也可以通过计算得到,它的特点是形象、清晰,比较 容易看出其定性的特征。
(1)
2.2 物理机理方法建模
散失热量Q2为:
(2)
式中,Kr-传热系数,A-面积,T2-室内温度。 保温材料的热阻:
(3)
将(2)(3)带入(1),用增量表示,微分方程为:
(4)
2.2 物理机理方法建模
3 过程控制系统其他环节的数学模型
检测仪表数学模型 Km (s) = 1 / ( 0.1s + 1 )
2)传递函数仅与系统自身的结构和参数有关, 与系统输入量形式无关;
3)传递函数与微分方程有相通性,可相互转换;
4)传递函数是系统单位脉冲响应的拉氏变换。
2.1 概述
传递函数列写大致步骤: 方法一:列写系统的微分方程; 消去中间变量; 在零初始条件下取拉氏变换; 求输出与输入拉氏变换之比; 方法二:列写系统中各元件的微分方程; 在零初始条件下求拉氏变换; 整理拉氏变换后的方程组,消去中间变量; 整理成传递函数的形式;
2.1 概述
(c) 频率特性 频域模型主要描述系统的频率特性,应用频率
特性在实际工作中不需要进行大量的计算,就能 比较迅速地分析系统中各个参量对系统性能的影 响以及可以直接研究闭环系统的稳定性,而不必 求出系统的特征根。
将传递函数中 s换成 j ,即为频率特性。因此,
如果已知各个环节的传递函数,就不需要逐一推
2.1 概述
零初始条件: 输入及其各阶导数在t =0-时刻均为0; 输出及其各阶导数在t =0-时刻均为0。
形式上记为:
G(s)

C(s) R(s)

b0 s m a0 s n
b1sm1 an
2.1 概述
传递函数的性质: 1)传递函数是复变量s的有理真分式函数;
一阶惯性环节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仅可以表征系统的动态特性,而且可以用来研究系统的结 构或参数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线性定常系统的传递函数定义为零初始条件下,输出 量(响应函数)的拉普拉斯变换与输入量(输入函数)的 拉普拉斯变换之比。拉普拉斯变换为:
F (s) L[ f (t)] f (t)est dt 0
传递函数三要素: 线性定常系统; 零初始条件; 输出与输入的拉氏变换之比。
带有纯时延的单容过程:
若以Q0为控制量,阀门1变化后,Q0流经长度为L的管道 后进入贮罐,液位才能变化。
Τ0:指纯时延时间。Q0流经为L的管道需要时间。
2.2 物理机理方法建模
单容过程的阶跃响应
无时延的阶跃响应
有时延阶跃响应
2.2 物理机理方法建模
例2 右图为由电炉和加热容器组成的温度过程。容器内水温 T1保持恒定,为被控参数,即输出量。电炉连续给水供热 Q1为输入量(控制参数)。盛水容器向室内散发热量Q2, 室温为T2,试建立温度过程的数学模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