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听力筛查中充分发挥健康教育作用的重要性
对家长实施健康教育在高危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作用
![对家长实施健康教育在高危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0bff1ce4f8c75fbfc77db2e8.png)
作者பைடு நூலகம்介
王 艳 梅 ( 9 3 ) 女 , 西 省 万 荣 人 , 管 护 师 , 科 , 事 临 16一 , 山 主 本 从
床 护 理 工 作 , 作 单 位 :0 40 , 工 4 2 0 山西 省万 荣 县 人 民 医 院 ; 怡 芳 工 作 单 高
位 :4 2 0 山西 省 万 荣 县 人 民医 院 。 040 , ( 稿 日期 :0 8 6—0 ) 收 20 —0 6
都施 加 了巨 大 的压 力 。通 过 本 次 调 查 研 究 , 目的在 于
E ] 王苏中 , 2 顾漫 , 李丽霞, 北 京方 庄社 区高血压 患病率 与管理现况 等.
的 调 查 口] 中 国慢 性 病 控 制 与 预 防 ,9 9 7 3 :3 . . 1 9 ,( ) 1 6
E ] 高京红. 3 步行锻炼治疗 中老年 高血压病 [] 现代康 复,0 0 4 2 : J. 2 0 , ( )
要作用 。
关 键 词 : 危 新 生 儿 ; 力 障碍 ; 力 筛查 ; 康 教 育 高 听 听 健
中 图 分 类 号 : 7 . R4 3 1
文献标识码 : B
文 苹 编 号 : 6 2~1 8 ( 0 8J B一1 0 17 8 8 2 0 6 5 9—0 2
听力 障碍 是最 常 见 的 出生 缺陷之一 , 常新生 儿 的 正 发病率为 0 1 ~O 3 , . . 高危 新生 儿 为 2 ~4 [ ] 故 1 , 。 对 高 危新 生儿 进行 听力 筛查 有 重要 的意 义 。对 高危 新 生儿 听力筛 查 的资 料 进 行 分 析 时 , 多 学 者 把 研 究 重 很 点放 在 一 些 客 观 指标 上 , 发病 率 、 阳性 率 、 阴性 如 假 假 率、 复诊 率 等 , 一些 主观 的情 况 常 常被 忽视 , 家长 而 如 对 听力筛 查 的认识 及检 查结 果 是否 对 患儿 家 庭 造成 困 扰等 。高 危新 生 儿 均 可 能 存 在 某 种 病 理 状 况 , 要 密 需 切观 察 。对 这 些患儿 进 行 听力 筛查 必然 会 增 加 患儿 家 长 的思想 负担 , 阳性 结 果 的 出 现可 能 给 患儿 家 庭 带 来
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宣教及好处
![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宣教及好处](https://img.taocdn.com/s3/m/d1c2ecc6964bcf84b8d57b68.png)
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宣教及好处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2007BAIO7A13)摘要目的:在基层提高“新筛”的参筛率早期发现新生儿听力损伤,早期予以诊断、治疗。
方法:对来院分娩的家庭进行“新筛”宣教,利用孕妇学校及开展孕妇学校下乡活动,普及新筛工作的临床意义,同时提高参筛率,对知情选择来院分娩并筛查者采用DTOAE进行筛查,根据其结查及随诊情况进行分析讨论。
结果:“新筛”的参筛率逐步提高,并在6个月前婴幼儿中筛出1例聋儿,转诊至辽宁省聋儿康复中心,予有效治疗。
结论:新生儿听力筛查能在语言学习期前筛出新生聋儿,通过医疗手段介入,可使其日后更好的融入社会大家庭。
关键词新生儿听力筛查聋哑医学干预参筛率孕妇学校谁都希望拥有一个健康的宝宝,但新生儿听力障碍引起宝宝终身聋哑,给其自身家庭社会都带来严重的负担。
听力正常的婴儿在4~9个月最迟不>11个月。
就开始咿呀学语,这是语言发育的重要阶段性标志,而严重的听力障碍的儿童,由于缺乏语言刺激和环境。
不能在此期间进入语言学习期,在语言发育最重要的关键的2~3岁内不能建立正常的语言学习,最终导致聋哑或言语障碍、社会适应能力低下,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等心理行为问题。
如果能在新生儿成婴儿早期及时发现听力障碍的儿童。
可用助听器等人工帮助建立其必要的语言刺激环境,则可使语言发育不受或少受损害,由此可见,早期发现听力障碍在预防聋哑语言发育障碍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新生儿期进行听筛就显得尤为重要。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2006年12月始来我院分娩的新生儿并知情选择新生儿听力筛查者,近3000例新生儿筛查结果及逐年参筛率作为研究及讨论。
仪器与方法:仪器DTOAE测定。
在新生儿入睡状态并清理耳道后进行平持式诱发耳声发射测定,此法无创简便快捷。
出生后1~5天初筛未通过者,在出生后42天~3个月返回我院复筛,仍未通过发出转诊通知,到沈阳市辽宁省聋儿康复中心复查确诊,进行相应治疗。
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意义
![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77ef258e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83.png)
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意义
首先,新生儿听力筛查可以帮助及早发现听力缺陷。
听力是婴幼儿语言和认知发展的基础,早期发现听力问题可以帮助幼儿从婴儿期就开始接受合适的治疗和康复,避免或减轻听力损失给儿童语言和认知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
其次,新生儿听力筛查可以促进早期干预。
新生儿听力筛查的主要目的是尽早发现听力缺陷,及时干预。
早期干预可以帮助婴幼儿尽早建立语言能力,通过听觉输入来认知和理解世界。
从出生后的最初几个月开始接受干预可以提高儿童的康复效果,帮助他们尽早适应听觉环境。
此外,新生儿听力筛查可以避免延误诊断。
新生儿听力问题如果延误诊断和干预,会对儿童的语言和认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及早发现和干预可以避免听力问题被忽视或被错误诊断,保证儿童能够获得适时的治疗和康复。
再次,新生儿听力筛查可以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通过早期发现和干预听力问题,可以减少儿童的长期医疗和特殊教育支出,提高其生活质量。
此外,听力正常的儿童能够更好地适应学习环境,提高学习成绩和就业机会,对个人和社会都有积极的经济效益。
最后,新生儿听力筛查是一项非常安全和简洁的方法。
新生儿听力筛查通常采用耳耳蜗电生理检测技术,通过记录婴儿耳蜗神经的电活动来评估听力功能。
这项检测方法安全、无创伤,对婴儿来说没有任何痛苦或不适感。
此外,筛查过程简单、迅速,通常只需几分钟就可以完成。
综上所述,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意义在于及早发现听力问题,促进早期干预,避免延误诊断,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通过对新生儿进行早期的听力
筛查,可以为他们的语言和认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为他们未来的生活和学习提供有力的支持。
2023婴儿健康筛查、听力筛查工作总结
![2023婴儿健康筛查、听力筛查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9ccb0f9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10.png)
2023婴儿健康筛查、听力筛查工作总结引言本文总结了2023年婴儿健康筛查和听力筛查工作的结果和经验,并提供了改进建议。
婴儿健康筛查工作总结在2023年的婴儿健康筛查工作中,我们坚持以婴儿的健康为首要目标,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筛查措施和方法。
短短一年内,我们成功筛查了大量婴儿,并及时发现了一些健康问题,为他们提供了及时的干预和治疗,保障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听力筛查工作总结针对2023年的听力筛查工作,我们严格按照相关指南和标准进行筛查,确保了筛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听力筛查,我们能够及早发现婴儿的听力问题,为他们提供早期干预,促进了其听力和语言能力的发展。
经验总结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首先,保持筛查工作的规范和标准非常重要,只有确保操作流程的一致性,才能保证筛查结果的准确性。
其次,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至关重要,他们是我们工作的合作伙伴,能够提供宝贵的信息和支持。
最后,定期进行培训和提升自身专业知识,能够更好地应对婴儿健康筛查和听力筛查工作中的挑战。
改进建议结合过去一年的工作经验,我们提出以下改进建议:首先,进一步完善筛查工作的操作流程,建立更为科学和规范的筛查指南。
其次,加强与医疗机构和专业团队的合作,充分利用专业资源,提高筛查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最后,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家长对婴儿健康筛查和听力筛查的重视程度,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指导。
结论通过2023年的婴儿健康筛查和听力筛查工作,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婴儿的健康成长做出了贡献。
然而,仍然需要不断改进和提高,以更好地满足婴儿和家长的需求。
我们将持续努力,为婴儿的健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以上为2023婴儿健康筛查、听力筛查工作总结。
新生儿听力筛查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效果研究
![新生儿听力筛查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效果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d56aa6e9b6648d7c1c74694.png)
新生儿听力筛查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效果研究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作用和实施效果。
方法:2008年1月至2012年2月,选取在我院产科分娩的产妇480例及其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240例和对照组240例,观察组按照健康教育的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对照组应用传统方式的健康教育。
比较两组的初筛率、复筛率、对假阳性的理解率、满意度、健康教育达标率。
结果:两组新生儿听力初筛、复筛及家长的健康教育达标比较,选取指标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我们对对照组产妇实行传统方式的健康教育,观察组按照健康教育的临床护理路径,从入院一直到出院进行有计划、有规律、有次序的健康教育。
自行设计新生儿听力筛查相关知识问卷以及工作满意度问卷,满分100分,得分≥80分的产妇视为健康教育达标。
住院分娩的正常新生儿于生后2~5d进行初筛测试,出生后42~45d进行复筛测试,诊断性听力评估选择在生后3个月进行测试。
对两组产妇对新生儿听力筛查知识的掌握程度,满意度以及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的初筛率、复筛率、对假阳性的理解率等情况进行比较。
1.3临床护理路径1.3.1产妇入院时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患者入院时,向产妇或家属介绍住院的环境与一些医疗设施的使用方法,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和恐惧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讲解新生儿筛查的相关知识,要告知产妇筛查的时间、目的、意义及注意事项。
给产妇及其家属播放影音图片,发放相关资料,指导孕妇孕期保护胎儿听觉发育的具体措施,告知其筛查方法及筛查对新生儿身心无损害性,指导听力高危因素评估登记、预防感染、安全用药、科学胎教,认真回答他们的提问,同时认真评估准父母对听力筛查了解和认知情况,必要时进行一对一的讲解,解除他们的思想顾虑。
1.3.2初筛及复筛时的健康教育:在新生儿出生2~5d内,向产妇介绍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基本程序,让产妇填写筛查告知书,筛查测试中指导配合检测,嘱家属在筛查前将新生儿喂饱,听力筛查测试时新生儿处于安静或自然睡眠状态,以防止因新生儿喘气、吸吮、哭闹等以及筛查室噪音超过40db而影响筛查结果[3]。
儿童保健科常见疾病听力筛查护理
![儿童保健科常见疾病听力筛查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584fb64e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8e.png)
保持耐心:听力筛查 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 应保持耐心,避免急
躁。
清洁耳道:在听力筛 查前,应清洁婴儿耳 道,避免耳垢影响测
试结果。
及时就医:如果听力 筛查结果异常,应尽 快就医,进行进一步
检查和治疗。
听力筛查的护理风险
01
听力损失:可能导致
儿童听力下降,影响
语言发育和社交能力
02
耳道感染:可能导致
03
04
听力筛查的护理措 施:保持耳道清洁、 避免耳道感染、定 期复查听力
05
听力筛查的结果解 读:正常、可疑、 异常,需要进一步 检查和治疗
3
专业护理:由专 业人员提供听力 筛查和护理服务
2
病因和发病机制
F 其他因素:营养不良、代谢异常等
E
发育因素:胚胎发育异常、出生时缺氧等
D
疾病因素:耳部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C
感染因素:病毒、细菌等感染
B
环境因素:噪音污染、药物滥用等
A
遗传因素:基因突变、染色体异常等
临床表现
听力损失:听力下降, 无法正常交流
耳鸣:耳内出现异常 声音,影响正常生活
眩晕:头晕目眩,站 立不稳
耳痛:耳部疼痛,影 响正常生活
耳道炎:耳道红肿, 疼痛,流脓
耳膜穿孔:耳膜破裂, 听力下降
耳道异物:耳道内有 异物,影响听力
耳道畸形:耳道结构 异常,影响听力
辅助检查和处理要点
听力筛查:通过听力测试,了解儿童 听力状况
常见疾病:中耳炎、耳道炎、耳膜穿 孔等
筛查过程:按照规定程序进行 听力测试,注意儿童情绪和配
合度
筛查结果分析:根据测试结果, 判断儿童听力状况,提出护理
新生儿听力筛查实施方案
![新生儿听力筛查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dea1390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0a.png)
新生儿听力筛查实施方案一、引言新生儿听力筛查是指通过一系列听力测试,早期筛查婴儿和幼儿是否存在听力障碍。
早期发现和干预对于儿童听力和语言的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制定一套有效的新生儿听力筛查实施方案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目的本实施方案的目的是早期筛查新生儿的听力,以及及早发现和干预可能存在的听力问题,确保儿童的听力和语言发展得到充分关注和支持。
三、实施方案1. 筛查对象新生儿及幼儿2. 筛查方法a. 家庭询问和观察: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新生儿的听力情况,观察幼儿的听觉反应和注意力。
b. 听觉行为反应:通过观察幼儿对声音(例如噪音、语音)的反应,判断其听力水平。
c. 听觉生理检测:运用听觉诱发电位(ABR)和耳脑干制约反应(ASSR)等技术,测量婴儿和幼儿的听觉功能。
3. 筛查时间新生儿出生后的第24小时内进行初步筛查,如果结果异常,则在出生后1个月内进行复查。
4. 筛查地点筛查可以在医疗机构、儿童保健中心及社区卫生服务站等地进行。
四、结果分析和处理1. 正常结果:表明儿童听力正常。
2. 异常结果:如果筛查结果异常,需要进一步评估,包括专业医生的详细检查和听力诊断。
必要时,进行听力干预和康复。
3. 结果跟踪:对筛查结果进行记录,并随时跟踪儿童的听力和语言发展情况,必要时提供持续的支持和干预。
五、实施策略和推广1. 健康教育宣传:通过宣传册、海报、互联网等方式,向公众普及新生儿听力筛查的重要性和方法。
2. 培训和培训指导:培训医护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了解筛查方法,以及如何与家长有效沟通。
3. 优化筛查流程:通过优化筛查流程,提高筛查效率和准确性。
4. 建立检测设施和团队:建立专业的听力筛查团队,配备先进的检测设备,确保筛查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六、结论新生儿听力筛查是早期发现和干预听力问题的重要手段,对于儿童听力和语言的发展具有关键作用。
本实施方案为新生儿听力筛查提供了一套科学、有效的实施方法,有助于推动早期听力筛查工作的开展和普及。
新生儿听力筛查护理配合
![新生儿听力筛查护理配合](https://img.taocdn.com/s3/m/662e4be619e8b8f67c1cb9b3.png)
新生儿听力筛查护理配合(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目的:降低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假阳性率及提高新生儿听力筛查的通过率。
方法:总结2362例新生儿听力筛查的的护理配合方法。
结果:加强新生儿听力筛查操作前、操作中的护理配合,保证筛查的顺利进行。
结论:听力障碍是常见的出生缺陷,早期及时发现听力障碍,最终实现先天性听力障碍儿童聋而不哑。
【关键词】新生儿;听力筛查;护理配合我科从2009年3月~2010年6月共做新生儿听力2362例。
在听力筛查的过程中,通过有效的护理配合,降低筛查的假阳性率及提高筛查的通过率。
1检查前的准备1.1做好健康教育指导,提高认识,检查前给新生儿家长讲解听力筛查的相关知识,筛查的目的、意义、方法和听力障碍的后果,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1.2检查前的环境的准备:房间应保持安静,限制人员进入。
噪音应控制在40分贝为好[1],关好门窗,隔绝周围环境的声源,室温在18-25℃,相对温度在35%-55%。
为新生儿筛查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以保证筛查的顺利进行。
1.3设备的校准和检测:定期校准和检测设备,定期保养和检查。
每次进行筛查前首先检查仪器是否正常,防止因设备故障而降低准确性。
2操作及护理配合2.1选择筛查的最佳时间:从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在出生24小时内进行筛查的假阳性率增高。
因为在分娩时羊水和分泌物可残留在新生儿的外耳道,影响中耳传音。
应在新生儿沐浴后出生48-72小时内检查,检查前给新生儿换尿布,哺乳,待新生儿熟睡,安静的状态下进行。
如果未通过者在出院前复查一次,新生儿出生后转儿科者应通知家长在新生儿出院后进行筛查。
2.2正确摆放新生儿体位:检查时新生儿应取侧卧位,耳朝上,轻轻向后牵拉耳廓,使耳道变直,用消毒干棉签轻轻清洁外耳道,防止分泌物阻塞耳塞探头影响检查结果。
选择新生儿耳塞将探头轻轻放入外耳道1/3处,其尖端小孔要对着鼓膜,检查完后用同样的方法检查另一侧。
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制度
![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fa5e1635acfa1c7ab00cc0d.png)
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制度一、新生儿听力筛查室工作制度1. 严格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及有关规定。
2. 自觉遵守组织纪律,上班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缺勤,有事先申请获批准后方可休假。
3. 树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认真对待每一位新生儿,做到文明礼貌、耐心细致。
4. 上班时保持环境整洁,穿工作服配戴好胸牌。
5. 认真执行岗位责任制,做好本职工作确保筛查质量。
6. 贵重仪器妥善保管,专人负责维护保养。
7. 保持筛查室的卫生清洁。
8. 加强安全管理,下班时关好水源电源、门窗方可离开。
二、新生儿听力筛查保密制度1、认真做好新生儿听力筛查重要性的宣传工作,要使新生儿的监护人做到知情同意,没有强迫或操纵,受检者也不受侮辱及歧视。
2、认真妥善地做好新生儿听力筛查有关资料的保存和保密工作。
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泄露新生儿及其监护人的有关信息,包括联系电话、地址以及筛查结果等。
3、只有在新生儿的监护人授权时,方可公开有关信息。
4、监护人必须持有效的证明文件,方可查询其新生儿的听力结果,如须复印相关文件,还须到医教科办理必要的手续。
三、新生儿听力筛查仪管理和校准制度1、听力筛查仪使用前,需先进行自校准、维护和保养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机操作。
2、操作者必须严格按仪器操作程序文件进行操作,保证仪器正常的使用寿命。
3、平常要做好仪器的维护和保养工作。
每次仪器使用完毕后,均须按要求放入专用包内,防止振动、摔坏,并进行使用情况的登记或记录。
4、根据仪器的使用频率,每半年或一年必须对仪器或计量器具进行专业校验,并认真做好记录并妥善保管好仪器校准报告。
5、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随便拆卸仪器。
遇到仪器发生故障时,要及时报告中心负责人和仪修工程师维修。
6、按仪器设备统一管理的要求,将唯一性标识张贴在仪器设备的醒目处。
内容包括统一编码、名称、型号、负责人等。
7、保证仪器在清洁、干燥、无尘和无环境污染的情况下使用。
严防水浸、火灾和被盗的情况发生。
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护理干预
![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护理干预](https://img.taocdn.com/s3/m/7cebacf50242a8956bece4d6.png)
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护理干预【摘要】目的总结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护理干预。
方法护理干预贯穿着新生儿听力筛查程序的每个环节,包括在新生儿听力筛查前的准备、筛查中配合、筛查后对筛查结果的解释和随访记录及资料分析总结等等。
结论护理干预对新生儿听力筛查有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关键词】新生儿;听力筛查;护理;干预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332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3783-02新生儿先天性听力损失远高于其他先天性疾病筛查的发病率,约为1‰-3‰[1]。
我国1994年颁布,自1995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提出在全国逐步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
1999年卫生部、残联等10部委联合下发通知,首次将新生儿听力筛查纳入妇幼保健常规检查项目。
随着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的推广,目前在本地区的基层医疗机构已逐步广泛地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univeisal newborn hearing screening,unhs)。
然而,新生儿听力筛查是一项系统的社会优生工程,包括“筛查”、“确认”、“干预”、“跟踪随访”和“质量评估”5个环节[2],它依靠医疗机构的多学科、多专业的合作以及家庭和社会的多方配合得以完成。
1筛查前的护理干预1.1创造良好的新生儿听力筛查环境新生儿听力筛查初筛通常在产科母婴同室病房进行,控制病房环境噪声在45-50db(a)以下,以免影响听力测试的结果。
有条件的在病房选择相对安静的房间作为新生儿听力筛查专用房间,温度调节适宜,光线柔和,让婴儿感到舒适、安全。
1.2实施新生儿听力筛查健康教育路径[3]的启动阶段措施新生儿听力筛查健康教育是新生儿听力筛查的一项重要内容,实施有效而连续的健康教育以取得家长的信任、合作和理解,对新生儿听力筛查的顺利开展有着促进的作用;其实施的效果影响着新生儿听力筛查的质量[3]。
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意义
![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2e1201d8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30.png)
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意义听觉是人类的重要感觉之一,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能力;新生儿听力障碍发生率约为1‰~3‰;婴幼儿时期的听力损失,即使是轻度也可导致其在行为等方面明显的生理障碍;儿童听力和言语发育障碍程度与听力损失发病年龄密切相关,听力损失如果不能得到及时发现和干预,不仅会导致聋哑、言语发育迟缓,还会造成儿童情感、心理和社会交往等能力的发育迟缓,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新生儿听力筛查在儿童出生后48小时即可用简便无创的方法及时发现听力障碍,为进行早期干预创造条件,因此,开展微创听力普查对于听力残疾的预防和康复,对于提高人口素质有着重大意义;三、我国新生儿听力筛查的背景及现状新生儿听力筛查是20世纪60年代首先在欧美国家发展起来的一项医学实用技术,以美国为代表,开始推荐高危因素登记筛查;1993年,美国国家卫生院建议,在出生3个月内,应对每个婴儿或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我国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起步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起,北京、山东、浙江、南京等省市相继开展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项目;2000年,中国残联、卫生部等10个部委在联合下发的关于确定“爱耳日”的通知中,首次提出把新生儿听力筛查纳入妇幼保健的常规检查项目;2004年,卫生部制订“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规范”;2007年12月,中国残联、卫生部等8部委联合印发了全国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规划2007-2015年,提出2015年我国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工作的目标:已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地区,新生儿听力筛查覆盖率在2005年基础上提高30%;新生听力障碍儿童助听器配戴含人工耳蜗植入率达90%;20 09年,卫生部正式颁布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在全国各地全面启动;但是,由于各方面条件限制,我国新生儿听力筛查普及率依然较低,各地工作开展情况极不均衡,严重制约了我国听力残疾儿童的及时发现和康复; 每对年轻父母都盼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可爱,如果太晚发现听觉障碍的问题,将会严重地影响到孩子日后的语言、身心发展,对孩子的健康造成不可逆的影响;听力筛检快速、方便、安全、无副作用;我们呼吁社会对新生儿听力筛查予以重视,呼吁所有的家长在您的孩子出生后,主动安排孩子接受听力筛查;四、新生儿听力筛查后的干预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最终目的是使先天性听力障碍儿童得到早期、合理和有效的干预,最终能听会说,实现康复,回归主流社会;我国政府自1988年起开始制订实施聋儿康复的专项规划,通过四个五年规划的实施,已使30余万听力障碍儿童得到康复;“十一五”期间由中国残联牵头实施的全国抢救性聋儿康复项目,每年为500名重度听障儿童免费提供人工耳蜗产品及康复服务,为3000名听障儿童免费提供助听器与康复服务;“十二五”期间,我国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听障儿童康复救助的力度,为更多听障儿童创造康复条件;针对不同性质不同程度的听力障碍应采取不同的康复手段;一般来讲, 确诊为重度或极重度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患儿,建议在出生后3个月开始选配助听器;中度听力损失者,建议6个月龄时开始选配助听器;部分中度及轻度听力损失的小儿,随访至8~1 0个月,确定为永久性听力损失后,建议选配助听器;所有配戴助听器的患儿,均应定期进行听觉及言语康复训练,并定期进行听力和言语发育评估;对康复效果欠佳的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儿,建议1岁左右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术后继续进行听觉言语康复训练;五、新生儿听力筛查流程新生儿听力筛查是指运用客观、快速和简便的测试方法或手段对新生儿进行检测;目前,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常用方法有耳声发射OAE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两种,根据设定的筛查标准,将可能有听力损失的新生儿筛查出来,之后进行进一步的确诊;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规范规定:1、正常出生新生儿实行两阶段筛查:出生后48小时至出院前完成初筛,未通过者及漏筛者于42天内均应当进行双耳复筛;复筛仍未通过者应当在出生后3个月龄内转诊至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听力障碍诊治机构接受进一步诊断;2、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婴儿出院前进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筛查,未通过者直接转诊至听力障碍诊治机构;3、具有听力损失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即使通过听力筛查仍应当在3年内每年至少随访1次,在随访过程中怀疑有听力损失时,应当及时到听力障碍诊治机构就诊;4、对确诊为永久性听力障碍的患儿应当在出生后6个月内进行相应的临床医学和听力学干预;六、儿童听力损失高危因素与新生儿听力损失密切相关的高危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耳聋家族史;宫内感染如巨细胞病毒、风疹、弓形虫、梅毒等;颅面部畸形;早产或极低体重儿体重小于1 500克、新生儿严重窒息、严重黄疸;母亲滥用药物如庆大霉素和酒精、母亲糖尿病;染色体异常,以及一些与感觉神经性或传导性耳聋有关的综合征等;有的孩子因严重疾病而长时间住新生儿监护病房,也可出现迟发型或进行性听力损失;此外,有些孩子在出生时并无听力损失,但由于各种后天因素,如感染如脑膜炎,腮腺炎,外伤,使用耳毒性药物等也可出现听力损失;有的遗传性听力损失也可发生在婴幼儿期或青年期;因此,对有听力损失高危因素的儿童进行定期听力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健康教育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应用
![健康教育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57398829482fb4daa58d4b68.png)
2012 年第 1 期
127
这项优生工程中来。实践证明,听力筛查的开展得到了广大家长 的认可,提高了全民的防聋意识。 3.2 新生儿听力筛查对家长的心理影响:听力筛查的结果会直 接影响家长的情绪,尤其是测试结果未通过时,会表现得非常焦 虑,增加了产妇的心理负担,担心孩子听力有问题,不利于产后恢 复。因此,护士及时讲解听力障碍的发生原因,理解听力筛 查可 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减少出生缺陷,消除家长的紧张心理, 积极 配合筛查工作。 3.3 新生儿听力筛查的伦理问题:医学伦理学是研究医务人员在为 社会、为健康人和病人服务中应当遵守的职业道德的科学。当今社
有效途径,是治疗的重要组成因素,既有利于患者,也有利于教育 者自我素质的提高。通过对 68 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为患者提 供了系统的血透知识,提高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及信心,能积极 配合各种治疗,避免了许多影响透析的不利因素;降低了心衰、高 钾、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作为 护理人员,不仅要掌握较高的医学理论知识,还要掌握相关的人 文科学知识,才能更好地满足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更好地完 善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林惠风.实用血液净化护理[ M].上海科技出版社,2005,108-111. [2]付静.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 2009,6(4):96-97.
TEOAE 通过标准:伪迹率<20%;刺激稳定率>80%时,耳声 发 射仪显示“pass”通过,如果显示“refer”则代表不通过,需排除 可 能的影响因素后重新测试。对于初筛、复筛均未通过的患儿 3 个月时进行听性脑干反应(ABR)、40 Hz 听觉相关电位、稳态 诱 发电位、声导抗测试等诊断性检查。所有筛查对象资料均录 入 微机系统管理,并随访。 1.2.2 健康教育 1.2.2.1 产前听力筛查教育:通过产前检查,孕妇学校加强孕 期 胎儿听力保健宣教。避免接触有毒物质与环境, 尤其是孕早 期 预防病毒感染,防止新生儿出现各种高危因素,如窒息、高胆 红 素血症、低体重等导致不可逆的听力损失。通过发放宣传单、看 录像等形式宣传新生儿听力筛查的目的和意义, 强调新生儿听 力筛查是法律规定的内容,接受筛查是每个家长应尽的职责 和 义务,接受听力筛查可以早期发现新生儿先天性听力障碍,从 而
健康教育对新生儿听力筛查实施的影响
![健康教育对新生儿听力筛查实施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32c674cfaa00b52acfc7ca17.png)
CU/Xi — u , S NG nh a HE
H n ,L U ug I
Ja g u,C ia) in s hn
( eate tfP dar s h i t epeS si l La yn agCt,La yn ag 2 0 0 D p r n o e i i ,T eFr ol’Ho t i u gn i m tc sP p ao f n y i ugn 2 2 0 , n
o v raing o p w r ih rta h s n c nrlgo p ( < O0 ) b ev t ru ee hg e h n toe i o to ru o P .1 .Af rteh at d c t n, tep rnss o d t h e l e u ai e h o h ae t h we
Abta t s c: Obet e T vla ei p r n eo h ahe uai n et ignw onh aigsre ig r jci oea t t ot c f el d ct ni u d r kn e br er enn. v u eh m a t o n a n c
00 ) 结 论 健 康 教 育 有 利 于 提 高 家 长 对 新 生 儿 听 力 筛 查 的 认 知 度 ,有 助 于 新 生 儿 听力 筛 查工 作 的顺 利 开 展 。 .1 。
l 临床儿科杂志 .0 1 2 ()8 1 82 2 1 .9 9 :6- 61
关键词 : 听 力 筛 查 ; 健 康 教 育 ; 新 生 儿
经
8 6例 未 接 受 健 康 教 育 的 产 妇 及 其 新 生 儿 , 比较 两 组 家 长 对 筛 查 的认 知 接 受 度 和 新 生 儿 听 力 筛 查 率 。结 果 9
儿科开展听力筛查工作总结
![儿科开展听力筛查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b275937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f4.png)
儿科开展听力筛查工作总结听力筛查是早期发现儿童听力问题的重要手段,对于提高儿童生活质量、促进其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儿科听力筛查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儿科开展听力筛查工作进行总结,以期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借鉴和改进。
一、儿科听力筛查工作的重要性1. 听力障碍对儿童的影响听力障碍严重影响儿童的语言、认知、情感和社交能力发展。
早期发现和干预听力障碍,有助于减少儿童听力障碍对成长的影响,提高其生活质量。
2. 听力筛查的必要性新生儿听力筛查能够及时发现听力问题,为早期干预提供依据。
听力筛查有助于降低听力障碍儿童的教育成本,提高社会整体效益。
3. 儿科听力筛查工作的意义儿科听力筛查工作有助于提高家长对听力问题的认识,增强其关爱儿童听力的意识。
通过听力筛查,可以提高听力障碍儿童的早期发现、诊断和干预水平,降低听力残疾发生率。
二、儿科听力筛查工作的开展情况1. 听力筛查覆盖面不断扩大近年来,我国儿科听力筛查覆盖面不断扩大,覆盖了城市和农村地区。
部分地区实现了新生儿听力筛查全覆盖,为早期发现听力问题提供了有力保障。
2. 听力筛查技术不断提高随着科技的发展,听力筛查技术不断提高。
目前,我国儿科听力筛查主要采用耳声发射(OAE)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等方法。
这些方法具有快速、无创、准确等特点,为听力筛查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3. 听力筛查与干预相结合儿科听力筛查工作注重与干预相结合,为听力障碍儿童提供及时、有效的干预措施。
部分地区建立了听力筛查、诊断、干预、康复一体化的工作机制,提高了听力障碍儿童的治疗效果。
4. 听力筛查工作得到政策支持国家层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儿科听力筛查工作的开展。
如《儿童听力筛查实施方案》、《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规范》等,为听力筛查工作提供了政策保障。
三、儿科听力筛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1. 筛查覆盖面不均衡尽管我国儿科听力筛查覆盖面不断扩大,但部分地区筛查覆盖率仍然较低。
健康教育对新生儿听力筛查依从性的影响
![健康教育对新生儿听力筛查依从性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445f15c405087632311212f7.png)
・
94 ・ 9
CHI NES . E N URS NG RES ARC I E H Ap i 2 0 12 .B rl 0 7Vo. 1No 4 ,
妻{ 护理l 亘 研巍
响 健 康 教 育对 新 生儿 听 力筛 查 依 从 性 的影 ¨
发 电位( U ) A R 的检 查, 以进一步确诊 , 并进行随访。 同时对新生儿 家长在入 院时、 院期 间进 行听力筛查健康教育 , 入 并观 察健康教 育 对新生儿 听力 筛查依从 性的影响。[ 结果] 经过 一 系列健康教 育活动干预后 , 筛依从率为 10 复 筛依从 率为 9 .8 最终确诊 初 0 %, 6 5 %, 听力异常儿 6例。[ 结论 ] 健康教 育能大大增加新 生儿听力筛查的依从性 , 达到听 力筛查的 目的 。
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 强调新生儿 听力筛查是 母婴保 健法 中规定
的内容 , 接受筛查是 每个家长 应尽 的职 责。新生 儿听力筛查 是
未参加 复筛 17例 , 1 依从 率为 7 .9 , 过一 系列健 康教育 活 32 % 经 动进行干预 , 最终 参加 复筛 为 4 3例 , 从率 为 9 .8 其 中 2 依 6 5 %( 1 例未参加复 筛者其 家 长均为外 地 打工人 员 , 回老 家) 5 已 。复 筛结果“ 过” 为 4 6例 ,未通 过” 1 , 通 者 0 “ 者 7例 未通过者 3个月
Ifu n e o e l d c to n c mp n e o e n t l c u s h sa s r enig n le c fh at e u a i n o o h l c fn o a a o e t e i c e n i a a 乐 凌, 余爱萍 , 李宛珍 , 夏佳芬 , 唐世雄
儿童听力筛查普及与成本效益
![儿童听力筛查普及与成本效益](https://img.taocdn.com/s3/m/394b2fb3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a6.png)
儿童听力筛查普及与成本效益一、儿童听力筛查的重要性与普及现状儿童听力筛查是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措施,旨在早期发现儿童的听力障碍,以便及时进行干预和治疗。
这不仅关系到儿童的言语和语言发展,还影响其社交能力、学习能力以及整体的生活质量。
然而,全球范围内儿童听力筛查的普及程度并不均衡,许多地区由于资源限制、意识不足或筛查技术的限制,筛查工作尚未得到充分开展。
1.1 儿童听力障碍的普遍性与影响听力障碍是儿童常见的先天性疾病之一,据统计,每1000名新生儿中大约有1到3名患有听力障碍。
这些儿童如果在早期没有得到适当的干预,将面临语言发展迟缓、学习困难和社交障碍等问题。
因此,儿童听力筛查对于及早发现问题、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干预至关重要。
1.2 儿童听力筛查的普及障碍尽管儿童听力筛查的重要性已被广泛认可,但在实际推广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
这些障碍包括但不限于经济条件限制、医疗资源分配不均、专业人员短缺、筛查技术不足以及家长和社区对筛查重要性认识不足等。
1.3 儿童听力筛查的普及策略为了提高儿童听力筛查的普及率,需要采取多方面的策略。
这包括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儿童听力障碍的认识;优化医疗资源配置,确保筛查服务的可及性;培养专业人才,提高筛查和诊断的准确性;以及推广先进的筛查技术,降低筛查成本,提高筛查效率。
二、儿童听力筛查的成本效益分析儿童听力筛查的成本效益分析是评估筛查项目是否值得的重要工具。
通过成本效益分析,可以量化筛查项目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
2.1 成本效益分析的方法成本效益分析通常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的评估。
直接成本包括筛查过程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间接成本则涉及到因筛查而可能产生的其他相关费用,如家庭因筛查而产生的交通和时间成本。
直接效益是指通过筛查及时发现和治疗听力障碍所带来的健康改善;间接效益则包括社会和经济层面的长远利益,如提高教育成就、减少特殊教育需求等。
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总结
![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08ffd3dde80d4d8d05a4f1b.png)
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总结作者:李小爱杜军芳孙国丽目的:通过分析滨州市滨城区新生儿听力筛查现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方法:采用耳声发射分析仪对2010至2012年滨城区驻地出生新生儿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助产机构负责听力筛查的初筛,由妇幼保健站负责滨城区常住户口新生儿的复筛。
结果:2010至2012年滨城区新生儿听力筛查2888例,接受自动听性脑干诱发电位技术筛查病例637例,诊断性ABR全面听力学评估确诊听力障碍阳性病例34例,需治疗干预10例,已干预9例。
结论:积极采取措施,保证听力障碍儿童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提高听力障碍儿童的言语及听觉能力。
听力筛查;听力障碍;早期干预听力损害是人类常见的出生缺陷,也是主要的致残原因之一。
国外报道大约每年占0.1%~0.3%的新生儿患有先天性听力障碍[1],重症监护病房发生率2%~4%,听力筛查对于听力障碍儿童早干预具有重要意义,如听力障碍儿在出生后6个月内能及时发现,可以借用助听器等人工方式帮助孩子建立必要的语言刺激环境,减轻或减免对于语言发育损害,从而做到聋而不哑。
因此,听力损伤的早期检测和干预对言语、语言和认知能力的发育至关重要,使听力缺陷儿能在语音发育的最佳时期获得较好的听觉及言语能力,做到聋而不哑。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驻滨城区有筛查资质的省、市、区级综合医院及专科妇产医院生产的所有新生儿初筛由本院承担,无筛查资质医院所生新生儿由滨城区妇幼保健站负责初筛。
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滨城区妇幼保健站负责滨城区常住户口新生儿的复筛。
1.方法1.2.1 筛查时间住院分娩的新生儿于生后3天进行初筛检查,满28~30天进行复筛,需要AABR检查的小儿需满3个月转诊到滨州市妇幼保健院进行脑干诱发电位测试,需再次鉴定者,由市妇幼保健院转诊到省级听力鉴定中心做诊断性ABR全面听力学评估。
1.2.测试方法采用耳声发射分析仪,其检测具有简便快速无创的特点,只需环境安静、大小合适的耳塞,测前清理外耳道,清洁耳塞,正确放置:耳塞与外道之间不漏气。
(医学课件)新生儿听力筛查
![(医学课件)新生儿听力筛查](https://img.taocdn.com/s3/m/f9086bed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12.png)
环境因素
长期暴露于噪声、药物等 环境因素可能导致听力受 损。
确诊与评估的方法
听力测试
通过耳声发射、自动听性 脑干反应等测试方法,对 新生儿的听力状况进行评 估。
影像学检查
如颞骨CT、MRI等,了解 新生儿内耳结构是否正常 。
行为观察
观察新生儿对声音的反应 ,如是否能够转头寻找声 源等。
干预与治疗的策略
听力辅助设备
对于轻中度听力障碍,可考虑 使用助听器或人工耳蜗等辅助
设备。
语言康复训练
对于严重听力障碍的新生儿, 家长应尽早进行语言康复训练 ,包括口型示范、手语等。
药物治疗
针对某些病因,如感染等,可 采取药物治疗。
心理支持
对于因听力障碍而产生语言和 沟通障碍的新生儿,家长应给 予心理支持,帮助孩子建立自
优点
无创、无痛、无辐射,操作简便,对新生儿和婴 儿无任何伤害。
自动听性脑干反应法
01 总结词
客观、准确的检测方法
02
详细描述
自动听性脑干反应法是通过测 量脑电波对声音刺激的反应来 判断听力状况的方法。这种方 法需要在新生儿头部放置电极 ,然后播放一系列声音刺激, 并记录脑电波的反应。
03
适用范围
04
定期复查
对于初次筛查未通过的新生儿,应定期进行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听力问 题。
监测发展
对于确诊有听力障碍的婴幼儿,家长应密切关注其语言和认知发展,及时采取 干预措施。
家庭护理与教育
创造良好听力环境
专业指 噪音的听力环境,尽量避免长时间暴 露于嘈杂声音中。
(医学课件)新生儿听力筛查
汇报人: 2023-12-23
目录
• 新生儿听力筛查概述 • 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方法 • 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异常结果与
儿童听力筛查中问题对策论文
![儿童听力筛查中问题对策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c20df88b02d276a200292e4d.png)
浅析儿童听力筛查中问题与对策【中图分类号】r7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6-0392-01【摘要】儿童听力筛查是一项重要的健康举措,关乎儿童的听力正常健康,必须遵循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处理)的原则。
这样才会更好的完善儿童听力筛查。
【关键词】听力筛查意义对策引言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最终目标是尽可能早地发现听损伤患儿,并且尽可能早的对其实施干预,以使其语言,智力发育水平与同龄人相当,从而改善聋儿在社会交往,受教育和就业机会等方面所处的弱势地位。
本文主要是简要的阐述儿童听力筛查的内涵、意义、措施等正文儿童听力筛查(neonatal hearing screening, nhs)是指对新生儿进行出生后在住院期间指定时间内(通常为2-5天)的听力学检测,根据检查结果,将受试儿划分为通过筛查和未通过筛查两个群体,未通过筛查的新生儿为可疑听力障碍群体,必须在出生42天内在接受复筛,如仍未通过则应转至专门的听力诊断机构,在3个月内完成诊断性听力学检测和评估,最终确定是否真正有听力障碍及其程度和性质,并在6个月内确诊并提出和实施干预的建议。
一般新生儿听力筛查对象主要是所有出生正常的新生儿和具有听力障碍高危因素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步骤主要是:出生听力筛查;随访评估;干预。
而耳听力筛查的程序主要是初筛和复筛,对于听力筛查仪的选择也需重视,应选择属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的仪器。
在对儿童听力筛查的过程中,对测试环境的选择也很重要,测试环境要相对安静,噪音不超过40分贝,最好是在隔音室进行。
如没有条件,可在普通房间做,门边贴上橡皮条,将室内一些可产生噪音而又不必要开的设备暂时关闭。
儿童听力筛查的意义重要性:根据很多国内外研究表明,听力损伤的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可使患儿最大限度地接近和达到正常同龄孩子的言语发育水平,减少儿童情感、心理和社会交往等能力的发育迟缓,减少患儿给家庭及社会带来的沉重负担。
健康教育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af5011e5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08.png)
健康教育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应用
张建平
【期刊名称】《护理研究》
【年(卷),期】2009(023)030
【摘要】@@ 新生儿听力筛查是为了早期发现听力障碍儿童,以便于早诊断,早治疗[1],并已纳入妇幼保健的常规项目,也是卫生部规定的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之一.连续有效的健康教育可保证新生儿听力筛查的顺利进行.我院医护人员针对听力筛查开展了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现报告如下.
【总页数】2页(P2767-2768)
【作者】张建平
【作者单位】063000,河北省唐山市妇幼保健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72
【相关文献】
1.健康教育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应用 [J], 韩学玲
2.优化健康教育在600例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应用 [J], 蔡贤华
3.健康教育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应用 [J], 张建平
4.对家长实施健康教育在高危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作用 [J], 司徒妙琼;梁海华;谢巧庆
5.健康教育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效果分析 [J], 郑祖芬;黎永乐;陈洁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婴儿听力筛查中充分发挥健康教育作用的重要性
发表时间:2017-01-06T15:20:16.927Z 来源:《心理医生》2016年28期作者:王艳华姚琪[导读] 探讨健康教育对42天婴儿听力筛查的影响。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广西南宁 530021)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42天婴儿听力筛查的影响。
方法:采用MAICOEROSCAN耳声发射分析仪对500例42天婴儿进行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S)的检测,同时对婴儿家长施行听力筛查前后健康教育干预。
结果:健康教育可有效推进42天婴儿听力筛查的施行。
【关键词】健康教育;听力筛查;应用
【中图分类号】R1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8-0270-02 婴儿听力筛查是20世纪90年代首先在欧美国家发展起来的一项医学实用技术。
我国起步稍晚,但目前根据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表明,我国0~6岁听力障碍人数在逐年递增。
听力障碍的后果市严重的,听觉神经中枢的正常发育,取决于1岁内这段敏感时期声音的足够刺激,如果生后1年内由于听力障碍而中枢听觉神经系统得不到应有的刺激,就会影响其发育,以致发生语言障碍甚至聋哑。
因此,婴儿听力筛查对于听力损伤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
早期干预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意义。
临床实践表明,测试前后对婴儿家长实施内容丰富、生动、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可使其更加理解听力筛查并积极配合检查,最终可客观接受测试结果。
1.资料与方法
2014年1-12月42天婴儿542例,其中选择接受听力筛查 500例,实际筛查率92.3%。
2.方法
测试时间:(1)出生42天的婴儿处于自然睡眠或哺乳后安静状态。
(2)测试结果判定:双耳通过为通过,单耳通过或双耳不通过为不通过。
(3)筛查仪器:采用MAICO ERO SCAN耳声发射分析仪,具有操作简便、无创伤性、性能可靠的特点。
(4)测试环境:要求噪声≤40dB。
(5)卫生问题:测试前检查者洗手,探头部用75%乙醇擦洗,耳塞一人一塞,集中消毒备用。
(6)测试体位:婴儿测卧,被测试耳向上,轻轻将耳廓向下牵拉,使耳道变直,将探头轻轻放入。
同时测试前后对婴儿家长施行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
(7)内容包括:婴儿听力筛查的必要性及意义,听力筛查的操作方法及过程;筛查结果通过或未通过的意义;复查的时间与注意事项等。
3.结果
经过对来诊的婴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干预,500例婴儿参加听力筛查,其中479例通过,21例未通过,21例未通过的3个月后自觉遵守回院复筛的约定,复筛后仍有3例未通过,需要到相关科室继续观察,家长对筛查的过程与结果均能客观愉快的接受。
4.讨论
婴儿听力筛查给家长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
听力障碍市最常见的出生缺陷之一,早期筛查和干预对预后有很大的帮助。
但研究表明听力筛查本身不可避免的假阳性结果会给婴儿家长造成很大的困扰,增加心理和经济负担。
如在筛查前对家长进行系列健康教育干预,向家长讲解听力筛查相关知识,使家长了解筛查的必要性和意义,必要时示范听力筛查仪器的操作方法,指导家长观看筛查操作过程,协助婴儿取最佳测试体位,可大大减少或消除婴儿家长的顾虑和心理压力,积极配合听力筛查。
听力筛查后健康教育可使婴儿家长收益更深:(1)听力筛查通过婴儿,家长常理解为听见或听力正常,其实不然。
检查者应向家长讲明听力筛查通过仅表示外围听觉功能正常,并不代表完整的听觉器官完全没问题。
同时向家长发放相关资料,告知家长在婴儿发育过程中,听力会受到诸多因素影响,指导家长要按国家免疫规划施行预防接种,防止急性传染病,避免耳毒性药物,中耳炎和噪音等因素影响。
另外还须讲明极个别遗传性先天性的耳聋者,可以在初期无异常,随病情发展而出现听力障碍。
告知家长定期作听力筛查,持续关注孩子的听力和语言发育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咨询专家,及时解决。
(2)听力筛查未通过者常存在假阳性现象,与设备功能稳定情况、测试环境、婴儿状态及卫生情况有关。
婴儿听力筛查未通过,家长会表现得非常紧张,检查者注意做好解释,将可能造成未通过的原因耐心告知家长,若单侧耳朵未能通过,首先考虑婴儿睡姿影响,检查者指导家长取适宜体位,避免受压引起的测试未通过。
对确实未通过婴儿注意预约复查时间,交代注意事项。
健康教育的一切内容都是围绕人的行为问题,通过有效的听力筛查健康教育,可帮助人们重视出生人口素质,实施优生优育,帮助婴儿家长自觉接受听力筛查,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可疑病例和迟发型损伤,最大限度地利用和开发残存听力,提高残疾儿的生命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司徒妙,梁海华.对家长实施健康教育在高危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作用[J].家庭护士,2008,6(6):1509-1510.
[2]刘伟红.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健康教育[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7,15(10):84-85.
[3]乐凌等.健康教育对新生儿听力筛查依从性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7,48(21):994-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