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内隐记忆实验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庆师范学院心理学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内隐记忆实验报告
(师范学院教育学院10级应用心理,,)
姓名:
学号:100210117
合作者:
日期:
摘要:本实验采用知觉辨认和再认的方法,以验证内隐记忆现象的客观存在,比较外显和内隐记忆测试的结果有何不同。以安庆师范学院10级心理学专业的36位同学为被试,在心理学实验教学程序上进行内隐记忆的实验,结果处理分析得到内隐记忆是存在的。
关键词:内隐记忆(启动效应);知觉辨认;再认法
1 引言
所谓的内隐记忆(implicit memory)根本特征是被试者并非有意识地知道自己拥有这种记忆,它只在对特定任务的操作中能自然地表现出来,这种任务的操作不依赖于被试者对先前经验的有意识恢复。故这种记忆也被称作无意识记忆(或潜意识记忆)(unconscious mem-ory)或无察觉记忆(unaware memory)。人们会在多大程度上流露出先前经验的记忆而意识不到是在对这些经验进行回忆?这种内隐记忆的证据是什么?它们又以什么方式影响着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思想和行动?内隐记忆的存在又向我们提示了些什么呢?近几十年以来,心理学和神经科学在解答这些问题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Schacter等1980年进行了一个实验研究。首先让被试阅读一些单词,例如:assassin,octopus,avocado,mystery,sheriff,climate。一小时后,再做两次实验:首先是再认测验,被试不会有任何困难;其次是补笔测验,向被试呈现一些有字母残缺的单词,要求尽可能地将残缺字母填补上,例如:ch__nk,o_t_us,_og_y_,_l_m_te。在这次测验中,被试对其中的两个残缺单词很难做出正确解答,即chipmunk和bogeyman;而对其它单词就很容易了。这是因为在一小时以前见过octopus和climate这两个词。这种记忆被称为启动效应(priming effect)。
在实验中,Schacter等人对测验的时间间隔进行了控制,有的是在一小时后,有的是在一周后进行测试。在这两种情况下,后者对所学单词的再认,即有意识的回忆,远不如前者准确,但对于补笔测验的结果,两种情况下完全等同。这就是说,引起单词填补测验中的启动效应的,是在测验前看到这一单词所引起的某种并非自觉记忆的因素。同样有意思的是,对某一单词而言,即使被试不记得在学习阶段看到过这一单词,启动效应也会产生。事实上,不管被试记不记得在学习阶段看到过该单词,启动效应的强度是一样的。这些研究结果似乎告诉我们:启动效应的产生不依赖于有意识的记忆。
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Graf和Schacter于1985年提出了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两个概念,内隐记忆从现象上来讲就是:被试在操作某任务时,不经有意识地回忆,存储在大脑中的信息会在操作中自动起作用。内隐记忆的特点是:被试对信息的提取是无意识的。由于内隐记忆的特征限制,要测量内隐记忆只能用间接法,而不能按照传统方法直接来测量记忆的内容。目前,测量内隐记忆的方法有知觉辨认、单词补笔等。本实验采用知觉辨认和再认的方法,以验证内隐记忆现象的客观存在,比较外显和内隐记忆测试的结果有何不同
2 方法
2.1 被试
师范学院教育学院36名学生作为被试。各被试生理各项指标正常。
2.2 材料
计算机及PSYKEY心理实验系统,键盘和有红黄绿三色按钮的反应键盘。
2.3 程序
(1)学习
每个被试按5个缓冲词―40个学习词―5个缓冲词的顺序学习(这个分类过程被试不知道),每个词语呈现1秒。40个学习词及10个缓冲词是分别从80个学习词及20个缓冲词中随机挑选出来的,随机呈现给被试。
休息5分钟。
重复上述程序,只是换了剩余的10个缓冲词和剩余的40个学习词。
休息15分钟。
(2)测试
每个被试做4个测试,流程为:再认1―知觉辨认1―知觉辨认2―再认2。
①再认1:
呈现40个词语,其中20个学习过的(随机从80个学习用词中挑选),20个没有学习过的(随机从80个混淆用词中挑选),依次逐个呈现,当被试按键反应后呈现下一个字。
②知觉辨认1:
呈现40个词语,其中20个是学习过的(随机从剩余的60个学习用词中挑选);20个没有学习过的(随机从剩余的60个混淆用词中挑选)。每个词逐个随机呈现,呈现时间为50ms。被试直接在计算机上输入辨认的结果;然后按键呈现下一个词语。
③知觉辨认2:
程序同知觉辨认1。呈现40个词语,其中20个学习过的是随机从剩余的40个学习用词中挑选出来的;20个没有学习过的是随机从剩余的40个混淆用词中挑选出来的。随机呈现给被试。
④再认2:
程序同与再认1。呈现40个词语,其中20个学习过的是随机挑选后剩余的20个学习用词;20个没有学习过的是随机挑选后剩余的20个混淆用词。随机呈现给被试。
3 结果
3.1再认结果:击中和虚报各自的次数和百分比率
再认击中个数再认击中百分
比再认虚报个数再认虚报百分
比
算术平均数22.17 58.68 11.17 27.92 表1 再认结果:击中和虚报各自的次数和百分比率
3.2知觉辨认:给出新词、旧词各自的知觉辨认的次数和百分比
辨认旧词个数辨认旧词百分
比辨认新词个数辨认新词百分
比
算术平均26.10 65.78 22.34 55.84 表2知觉辨认:给出新词、旧词各自的知觉辨认的次数和正确率
可得:因为旧词的知觉辨认正确率减去新词的辨认正确率即为启动效应(内隐记忆)。所以由以上表得65.78%-55.84%=9.94%
3.3配对样本t检验
均值标准差t df Sig.(双侧)
再认击中 - 再认虚报17.10 9.24 12.88 35 .00
辨认旧词个数 - 辨认新词个数 3.57 4.07 6.14 35 .00
表3配对样本t检验
旧词的知觉辨认正确率减去新词的辨认正确率即为启动效应(内隐记忆)。如果两者有显著差异,则证明有内隐记忆现象。结果显示:旧词辨认率显高于新词辨认率,t=6.14,p<0.001,差异显著。对被试的再认击中率和再认虚报率做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再认击中率显著高于再认虚报率,t=12.88,p<0.001,差异显著。内隐记忆=旧词的知觉辨认正确率—新词的辨认正确率=9.94%。存在内隐记忆现象。
4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