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 地图
第二讲 地图三要素、地形图

一、地图的三个基本要素:
1.地图的比例尺 2.地图上的方向
3.地图上的图例
1.地图的比例尺
(1)定义: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图上距离 (2)公式: 比例尺= 实际距离 线段式: 0 40千米
(3)表现形式 数字式:1:4 000 000 文字式:图上1厘米代表实 地距离40千米
辨别地图上的方向,通常有三种不同 的情况:
• (1)无指向标和经纬网的地图
• (2)有指向标的地图 • (3)有经纬网的地图
一般地图
经纬网地图
指示标地图
有指向标的地图
如图,ab为一公路,cd为 一河流,A、B分别为小村 庄。读图回答。
(1)图中公路由a向b的走向变 由东南向西北转为由南向北 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河流cd段的流向是 自西向东 _______________。 西南 (3)村庄A在村庄B的_____方向。 西北 (4)该地常年盛行的风向是_____风。 盛行风 d b c a A B 北
B
A、
1
B、
2
1
C、
4
1
D、不变
8
2.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用不同大小的比例尺绘 制同一地图,其结果是 B C A、就范围来看,比例尺愈大的愈大
B、就范围来看,比例尺愈小的愈大
C、就内容来看,比例尺愈大的愈详细 D、就内容来看,比例尺愈小的愈详细
2.地图上的方向
辨别地物的“四面八方”
八 个 基 本 方 向
1.读图完成: (1)E处是陡崖地形,相 对高度不小于300 米。 (2)若甲地气温约15℃, 只考虑高度变化, 乙地气温约为 16.8 ℃。 (3)用符号“ ‖”画出兴 建水库的最佳坝址。 如果只修一个大坝, 并能得到尽可能 最大的库容,一般地说 坝高约为 200 米。 (4)若量得图中甲乙两地的距离为6cm,则两地的实际 距离为 12 km.
初升高完美衔接地理PPT第二篇第2讲 地图常识

(2)等高线地形图与“线”的区位 ①铁路、公路线 铁路、公路要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建在坡度和缓的地区;翻山时应选择缓坡,并通过鞍 部;陡坡处线路要呈“之”字形弯曲,降低坡度,保证运输安全。 ②引水、输油线路 引水线路应尽可能短,避免通过山脊等障碍,并尽量从地势高处引水至地势低处,使水自 流。输油管道的线路也应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等。
答案
解析
4.丙所处的等高线部位为( C )。
A.山顶
B.鞍部
C.山谷
D.山脊
图中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凸出,应为山谷。
答案 解析
5.将图中线段比例尺转化为数字比例尺,下列正确的是( A )。
A.1∶200 000
B.1∶400 000
C.1∶200 0000
D.1∶4 000 000
图中线段比例尺为图上1 cm代表实际距离2 km,转化为数字比例尺为1∶200 000。
答案
解析
山西省某中学组织七年级学生开展登山活动,老师出示山地等高线示意图(如下 图),提醒大家路上注意安全。读图,回答3~5题。
3.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属于断崖的是( D )。
A.甲
B.乙
C.丙
D.丁
读图可知,丁处等高线重合,为陡崖;甲处等高线闭合,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乙 处等高线向低处凸出,为山脊;丙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为山谷,发育河流。
类型 A.山顶 B.山谷 C.山脊 D.陡崖 E.鞍部 F.洼地
主要特征 等高线闭合,中间高、四周低
等高线向高处弯曲 等高线向低处弯曲 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 两侧均为闭合等高线,山谷的最高处,山脊的最低处 等高线闭合,四周高、中间低
3.根据等高线数值和分布特征判断地形类型
第2讲 地图 教学课件

2.地图上的方向
(1) 一般定向法: 面对地图,“上北
下南,左西右东”
(2) 指向标定向法: 指向标的箭头指 N
向 北
(3) 经纬网定向法:
方
经线指示 南北方向,
纬线指示东西 方向
W
正西 N 在实验区的___ 学 科技园区 校 东北 在学校的__ 正东 在学校的___ 农业实 验区
在 学 校 的 东 _ 南 _ 火车站
0 2千米
1:200000
0
20千米
40千米
1:2000000
1厘米
0 100米
1:10000
170
180
170
A
50
B
60
比 例 尺 的 计 算
若图中A、B两点的图上距2.22cm, 则该图的比例尺为 1:50000000 。
东亚地图
北京地图
北京
图 A 图 B
0
1000km
0
100km
两图图幅相等, B 图的比例尺大, A 图的 地区范围大, B 的内容详细。
200米<A<400米 600米<B<800米
实战演习:
在下面甲乙两图中找出山谷的位置,若 山谷中都发育有河流,说说河流的流向。
结论: 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
坡度的定义
注意:“等高线越密,则地形坡度
越大”,这只能用于判断同一幅等高线 图 坡度=垂直相对高度/水平距离
h
∠1 ∠2 ∠3
tg∠ = h D
D1 D 2
D3
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着上不同的颜色
分 层 设 色 地 形 图
三、地形剖面图的绘制与分析
1、绘制方法 ①选择剖面线。 ②绘制水平底线,剖面线与
第2讲(3):专题地图内容的表示方法

5
(3)其它专题地图 指不能归属于上述内容类型的专题地图,而适用于某 种特种用途的地图。如航海图、航空图、特种军用地图、 城市地图、规划设计地图等,或者是用途广泛而内容包含 自然和人文要素的综合性地图
6
二、 按数据特征分类 尽管专题地图所能反映的内容非常广泛,但从其内容 的数据特征而言无非是两种,即定性数据和定量数据(含 分级数据) (1)定性数据 表达专题内容的质量特征,即类别、性质的差别。如: 工业企业或矿点的类别、海岸的类型、地貌类型、土壤类 型等 (2)定量数据 表达专题内容的数量特征,即反映量的概念。如:人 口密度、河流的长度、耕地面积、货物运输量等
22
连续分布面状要素的表示:质底法、等值区域法
表示方法 主要内容 常用手段 要点
空间范围
质底法
质量特征 空间范围
等值区域法 分级特征
显示现象质的差 别,不强调数量 颜色、网纹、 特征 符号、注记
分区界限
分区界限
颜色、晕线
区域间有明确的 等级感受效果; 采用科学的分级
23
24
4、体状分布要素的表示 等值线法
空间特征
主要内容 质量特征 数量特征
成组等值线
颜色、结构 数值标注
要点:以面代体;可通过分层设色提高易读性
25
26
总结
定点符号法 点状分布要素的表示 专 题 地 图 表 示 方 法 定位图表法 线状符号法 线状分布要素的表示 运动线法 范围法 点值法 面状分布要素的表示 质底法 等值区域法 体状分布要素的表示 等值线法
3
专题地图的定义
按照地图主题的要求,突出而完善的表示与 主题相关的一种或几种要素,使地图内容专题化, 形式各异,用途专门化的地图。
中考地理精品课件 中考考点全攻略 第1部分 地球与地图 第2讲 地 图

3.分层设色地形图 设色原则: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原山地,白色表示 冰川。(一般颜色越深,海拔越高)
•4.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种类
特征
平原 海拔低,一般在 200 米以下 地势低平
海拔在 500 米以上,面积较
地面起伏 小
高原
边缘陡峭
大
种类
特征
山地 海拔较高,多在 500 米以上 坡陡谷深
• 考例1 绘制地图时,其图幅大小与所选C 比例 尺的对应关系是( )
• A.图幅越大,比例尺越小 • B.图幅越小,比例尺越大 • C.图幅越大,比例尺越大 • D.图幅的大小与比例尺的大小成反比
• 【解析】 图幅相同的几幅地图,比例尺越 大,表示内容越详细,范围越小;反之,比 例尺越小,表示内容越简略,范围越大。当 表示范围相同时,图幅的大小与比例尺大小 成正比。
了解工业布局与主要工业部门
农业图
了解农业的分布和特点
• (2)根据需要选择比例尺合适的地图
• 如果查询地区的范围较小,应该选用大比例 尺地图,地理信息较详细;如果查询地区的 范围较大,应选择小比例尺地图。
• (3)电子地图、遥感地图的应用
• 目前电子地图、遥感图像在交通、农业、救 灾、天气预报等方面被广泛运用。
比例尺的大小与表 图幅相同时: 示范围大小、内容 ①比例尺越大,所画范围越小,表示的内容越 详细
详略的关系
②比例尺越小,所画范围越大,表示的内容越 粗略
①绘制小范围的地图,如校园图,应该采用 大 比
绘制地图比例尺的 例尺
选取
②绘制大范围的地图,如世界地图,应该采用 小 比
例尺
• (3)图例和注记 • ①图例: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 • ②注记:地图上的文字说明和数字等。
专题地图课件第二讲专题地图第二章2点状分布要素的表示方法—定点符号法

符号法是用途较广的表示方法之一,如居民点、工 农业企业、学校,某些台、站等多用此法表示。这种表 示法能简明而准确地显示出专题要素的地理分布和变化 状态。
符号法以符号的形状、颜色和大小反映物体的特定 属性:符号的形状与颜色表示质量特征,即定性特征; 符号的大小表示数量指标,即定量特征。电子地图中利 用符号的焦距、时间等变量反映现象的动态变化。
Fe Cu P 文
三、定量数据的符号表达
呈点状分布的要素,其定量数据的表达主要是通过符 号的大小来实现。符号的比率设计是关键。
1, 符号的比率与非比率
在专题地图上,一般以符号的大小来表示物体的数量 指标。如果符号的大小与所表示的专题要素的数量指标有 一定的比率关系,这种符号称为比率符号。例如,在人口 分布图上,表示城镇的圈形符号的大小与其人口数有一定 的比率关系。如果符号的大小与专题要素之间无任何比率 关系,这种符号称为非比率符号。在政区图上,居民点主 要是通过符号的不同结构特征表示行政意义,这是非比率 符号最通俗的例子。
范围法的特点: 1,当用散列的符号图形表示要素分布的概 略范围时,该类符号完全没有定位意义,仅仅是 概略地指明要素的分布范围。
2,范围法能表示要素的质量特征和渐进性, 一般不强调表示数量的指标。不同时期现象范围 的重叠和变化,可显示现象的发展变化。
3,范围法具有简单、明确的优点,在编制 专题地图时,可作为独立的表示方法,如表示煤 田分布、森林分布等等,但常常与其它方法配合 使用。
4,当用质底法显示两种性质的现象时,通常用颜色 表示现象的主要系统,而用晕线或花纹表示现象的补 充系统。
二,定量数据的表示方法——等值线法
等值线是专题要素数值相等的连线,例如等高线、 等深线、等温线、等压线、等降水量线、等磁偏线、等 震线、等重力异常线等等。
第2讲 地图

高二地理学案 GAOERDILIXUEAN目标定位1.根据需要选择地图,在地图上查找所需信息. 2.运用地图判别方向,量算距离.3.在等高线图上判别各种地形,量算高度;绘制地形剖面图;在分层设色图上判别地势高低及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4.以等高线地形图为切入点,运用地球辨别方向,进行距离、面积的估算、海拔高度与相对高度的判读、注意分析等高线与聚落、交通线相结合的试题 5.以等高线为例的等值线分析应用的知识迁移能力 考点一:比例尺的大小与表示范围和内容详略的关系地图是用以传递各种自然与社会现象的空间分布、联系及时间变化等信息的载体,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是构成地图的三要素。
1.如果作一次一日往返的徒步野外考察,下面四种比例尺地图最不.适用的是: A .1:20000 B .1/30000C . 0 1 2 kmD .图上一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50km 、2.在某幅地图上,60°N 上甲乙两地相距11.1厘米,两地的时差是2小时,则此图的比例尺约为A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千米B .1:15000000C .1/30000000D . 0 400 800千米3.读经纬网图(图1-2-14).图中甲、乙、丙三个阴影区 A .面积相同,比例尺不同 B .比例尺相同,面积不同 C .面积:甲>乙>丙D .比例尺:甲>乙>丙二 .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判读1.地形的判断:判读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地势高低、坡度陡缓、地表形态如山地、盆地、山脊、山谷、鞍部、峡谷、陡崖。
3读下面四幅等高线图,回答题:4.图中的数字表示地形的部位,下列选项中,地形部位名称排列与图序相符的是:A.①山峰②山谷③山脊④盆地 B.①山峰②山脊③鞍部④山谷C.①盆地②山脊③鞍部④山峰 D.①盆地②山脊③山谷④山峰读图完成题。
5.对图中各地地形的正确叙述是 ( )A.①为山脊 B.②为鞍部C.③为陡崖 D.④为山谷6.图中陡崖顶部的海拔高度可能为 ( )A.40m B.45m C.55m D.65m7.P、Q两地的相对高度 ( )A.不少于10m B.不超过10mC.可能为5m D.不可能为15m8.图中观赏陡崖的最佳位置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2一些特殊等高线的识别,如:新月型沙丘、火山,梯田。
【名师面对面】2015届高三区域地理复习课件:第1部分 第2讲 地图

略之间
的关系
比例尺的缩放规律 比例尺的缩放要特别注意“放大”与“放大到” 以及“缩小”与“缩小到”的区别与差异。
①将原比例尺放大到n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 比例 尺缩 放的 计算 比例尺×n
②将原比例尺放大n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
例尺×(1+n) ③将原比例尺缩小到1/n倍,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 原比例尺×1/n④将原比例尺缩小1/n倍,则缩小后的 比例尺为:原比例尺×(1-1/n)
地图三要素及判读地图的基本步骤
1.比例尺 (1)比例尺的大小与表示范围大小、内容详略的关系。
比例尺的大 比例尺是个分数值,且分子是1,因
小与分母的 此看比例尺的大小,就看分母的大 关系 小,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比例尺的放大与 缩小
比例尺放大缩小多少倍,等于分母缩小
或放大多少倍;地图图幅放大、缩小的 倍数是其比例尺放大或缩小倍数的平方
第二讲 地 图 一、地图三要素 1.比例尺 图上距离 (1)比例尺的定义:表示______________比 实际距离 ______________ 缩小的程度。比例尺又叫缩尺。 (2)公式: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3)表示方法:__________ __________。 数字式 、文字式、 线段式
2.地图上的方向 (1)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在没有任何标记的图上判读:遵循一般定 向法,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指向标法:指示正北方向。
(3)经纬线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 东西方向。
(4)经纬度法:经度变化方向为东西方向,纬 度变化方向为南北方向。 (5)时针法:表示地球自转或公转时,北半球 逆时针方向为东,南半球顺时针方向为东。 (6)海陆轮廓法:极地是大陆表示南极,极地 是海洋表示北极。
第二讲 地图三要素及地形图(答案).

第二讲 地图地图是按照一定数学法则,用规定的图式符号和颜色,把地球表面的自然和社会现象,有选择地缩绘在平面图纸上的图。
如中国政区图、各种比例尺地形图等。
一、地图的三要素(一)比例尺1.定义: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2.表示形式: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例1:在一张地图上,60°N 纬线上有两地,其图上距离为11.1cm ,经度相差30°。
则此图的比例尺是A 、1:15000000B 、1:1000000C 、1:30000000D 、1:15000003例2:A 乙图上一厘米代表的水平距离是甲图的2倍B 乙图表示的范围比甲图广,内容比甲图详细C 甲图表示的范围比乙图广,内容比乙图详细D 甲图表示的范围比乙图小,内容比乙图粗略4、比例尺的放大与缩小①比例尺放大:原比例尺×放大到的倍数或原比例尺×( 1+放大倍数)。
例如:将1/20000的比例尺放大1倍,即比例尺放大到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是:1/10000,比例尺变大。
②比例尺缩小:原比例尺×缩小到的倍数(分数倍)或原比例尺×(1-缩小倍数)例如:将1/120000的比例尺缩小1/4,即比例尺缩小到3/4,缩小后的比例尺应为:1/160000,比例尺缩小。
③缩放后图幅面积的变化:比例尺放大后的图幅面积=原图面积×放大到的倍数之平方。
例如:将比例尺放大到原图的2倍,则放大后图幅面积是原来的4倍。
比例尺缩小后的图幅面积=原图面积×缩小到的倍数之平方。
例如:将比例尺缩小到原图的1/2,则图幅面积为原图的1/4注意:比例尺缩放只是对距离的缩放,而不是对图的缩放。
地图图幅放大的倍数是其比例尺放大倍数的平方。
例3:将1:1000的地图比例尺放大1倍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新图比例尺为1:2000B 、新图图幅面积比原图增加了2倍C 、新图表示的地理事物比原图简略D 、在原图上淮河的长度为10厘米,在新图上长20厘米5.比例尺大小的选定(1)给自己家绘制一张新居布置平面图选用:选用大比例尺(2)在一张边长为104cm 的白纸上绘制中国政区图,边上各留2cm 的边框,问下列比例尺中最合适的是:A .1:5000000B .1:5700000C .1:6000000D .1:5300000【解析】图上最大距离为100cm,我国行政区划的实地距离南北约5500km,东西约5000km,则分别可采用的比例尺是1:5000000和1:5500000,由于纸张大小一定,所以为了让中国的所有区域都绘制出来,应选择小的比例尺,比例尺小于1:5500000都可以,但在所给的小于1:5500000比例尺中,越大的比例尺因为反映的地理事物越详细,则应选择比较大的较为合适。
新高中地理高考第2讲 地图与地理图像

第2讲地图与地理图像初中课标·内容要求新课程·素养要求初中教材·对应内容2020年新高考·命题统计1.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与注记。
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世界地理]上册—2.常见地理图像:区域图、示意图、统计图、等值线图、景观图等。
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初高中地理各册山东卷22幅图;北京卷20幅图;天津卷28幅图;海南卷12幅图;浙江卷35幅图;上海卷14幅图一、地图基本要素1.比例尺(1)比例尺的基本含义概念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计算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表示方法数字式1∶7 000 000文字式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7 000 000厘米,即70千米线段式(2)利用比例尺量算两点间的距离第一步:量算两点间的图上距离,单位一般为厘米;第二步:找出图中的比例尺;第三步:统一单位后再套用公式,计算两点间的实地距离,单位一般为米或千米。
[易误辨析]绘制地图时,比例尺是否可以随意选取?提示不可以。
绘制地图时,比例尺大小的选取需要综合考虑地图所表达内容的详略、所表示地区实际面积的大小以及所绘图的图幅大小等。
2.方向判读图示一般定向法面对地图,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在这个基础上,还可以确定出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四个方向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北方,与箭头相反的方向为南方,垂直于箭头方向左侧是西方,右侧是东方3.图例和注记(1)图例: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各种符号。
(2)注记:用来说明地理事物名称的文字或用来说明地理事物数量的数字。
二、地图的选择1.根据目的选择地图2.根据需要选择地图三、常见地理图像1.区域分布图区域分布图突出“知地明理”,是提供地理信息的重要方式,可以涉及不同的区域。
这类图用各种图例、文字、数字等来记载和传递地理信息。
主要类型如下:联分布图地理事物分布内在联系 区域地理环境或地理事物演变分布图区域地理环境演变 区域地理事物的演变2.地理示意图地理示意图是用简明而形象的图形来显示地理事物的结构或相互之间的联系。
202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教师用书:区域地理第2部分 第2讲 地图 Word版含解析

第2讲地图考纲呈现目标要求1.地图上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方向的判读及常用图例的识记。
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地形剖面图的绘制与判读。
1.了解比例尺的表现形式,会比较大小及利用比例尺进行相关的计算。
2.了解常见的图例、注记,学会推断各种地图上方向的方法。
3.理解等高线的主要特点,能够正确判读等高线地图和绘制地形剖面图。
基础整理一地图的基本要素图形读图思考(1)在“中国地图”中,可以指示方向的组成要素是什么?提示:图中的经纬线。
(2)乡村小道能清楚地表现在小比例尺的地图中吗?为什么?提示:不能。
一般小比例尺地图反映地地物比较简略。
1.比例尺(1)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2)表现形式①文字式: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千米。
②数字式:1∶500 000。
③线段式:(3)比例尺的大小与表示的范围和内容的详略关系①实际范围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越大,反映的地理事物越具体;反之,图幅面积越小,反映的地理事物越简略。
②图幅相等时:比例尺越大,实际范围越小,反映的地理事物越具体;反之,实际范围越大,反映的地理事物越简略。
2.方向(1)经纬线(网)定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指向标定向:箭头一般指向北方。
(3)一般方法定向:无任何方向信息时则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一般规律确定方向。
3.图例和注记(1)图例:表示地理事物的各种符号。
例如,图中的“⊙”。
(2)注记:地图上的文字和数字等。
例如,图中的“北京”。
基础整理二地形图图形读图思考(1)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的数值含义是什么?提示:数值反映的是海拔高度。
(2)等高线地形图中的山谷与山脊处的等高线分布有何区分?提示:山谷处等高线向数值增大处弯曲,而山脊处等高线向数值减小处弯曲。
1.海拔和相对高度(1)海拔高度:某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如图中A、B两点的海拔分别为1_000米、500米。
(2)相对高度:某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如图中A、B之间的相对高度为500米。
第2讲 地图三要素

规律2:北半球某地观察日出(北极点)
北极点出现极昼时:太阳不升不落
B
E N A W S
小结:判断季节(月份)
1、根据倾斜方向判定半球:南斜(北半球) 北斜(南半球) 2、根据路线长短判定季节: 红色(超过半圈)——夏至 黑色(不足半圈)——冬至 蓝色(正好半圈)——二分
极圈及其以内地区 (1)极昼期间,太阳高度24小时内都大于或等于零度 (2)刚好出现极昼地区的纬度与直射点纬度和为 90°,且该日 该地区太阳高度最小值为0, (3)其他极昼地区 该日太阳高度最小值 =当地纬度-刚好出现极昼地区纬度。 (4)某地某日刚好出现极昼,则该地当日正午太阳高度等于直 射点纬度的2倍。
地图三要素
——2016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系列
一、比例尺
(1)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2)表示形式
一、比例尺
(3)比较比例尺大小的几种方法:
①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所表示范围越大
的地图,其比例尺越小;
一、比例图幅和经纬网格相同的情况下,相邻
①比例尺放大:用原比例尺×放大到的
倍数。
一、比例尺
(4)比例尺的缩放:
②比例尺缩小:用原比例尺×缩小到的
倍数(分数倍)。
一、比例尺
(4)比例尺的缩放:
③缩放后图幅面积的变化。比例尺放大
后的图幅面积=原图面积×放大到的倍数之 平方。
二、方向
常用方法
一般定向法
辨别方向的技巧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S W
西北落下
西南落下
规律2:北半球某地观察日出
•夏半年太阳从东偏北升起,从西偏北落下; •二分时太阳从正东升起,从正西落下; •冬半年从东偏南升起,从西偏南落下
第一部分 第一章 第2讲 地图

南 北
3.常见图例和注记
图例
含义 ____ 居民点 ____ 洲界 长城 运河
图例
含义
常年河、湖 ________
铁路 ________
图例
含义 水库
山峰 ______
时令河、湖 沼泽
关隘
沙漠 ______
二、地形图的判读
图 1-2-1
海平面 1.海拔高度:地面某个点高出____________的垂直距离。
【方法点拨】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例题 5】图 1-2-5 中,B 点位于 C 点的( D )
图 1-2-5 A.东南方向 C.正南方向 B.西南方向 D.正北方向
【方法点拨】极点俯视图中,根据自转方向判断南北半球。
越靠近南极点,位置越靠南。
【例题 6】(2011 年湖南邵阳)小明今天去高级中学参加升学
图 1-2-7 (1)图中村庄 A 大致在村庄 B 的________方向。 东北
(2)图中河流的流向大致是________________。 西北向东南 【方法点拨】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中,判断两个物体的相对位置,
可将参照物(B 村庄)作为坐标中心,平移指向标,再进行位置判断。
考点 4
海拔和相对高度的计算
A.10℃
C.6 ℃
B.8℃
D.3℃
【方法点拨】海拔每升高 100 米,气温约下降 0.6℃。
考点 5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地形的识别
1.山谷和山脊:流水法 据“水往低处流”的常识,在等高线图上,等高线弯曲变
形处,水由海拔高处流向低处。如图 1-2-9①中 CD 处,为山
脊。图②中 CD 处为山谷。
图 1-2-9
第2讲 地图三要素

比例尺缩放后图幅面积的变化:
比例尺放大(或缩小)后,图幅面积放大(缩小)到的倍数是其
比例尺放大(或缩小)到倍数的平方。
二、地图上的方向
1、一般地图: 正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有指向标的地图:
----用它可以确定地图上的方向。
北
二、地图上的方向
总结
一般地图
地 图 的 基 本 要 素
方向
指向标地图
经纬网地图
比例尺 公式 形式 应用
地 图 的 应 用
图例和注记 熟记常用图例
南
12点
时针
先将手 表放平,以 时针所指时 数对准太阳, 此时,时针 与“12”之 间的角平分 线指示的即 为南方。
南方
12
9
3
6
[题 组 递 进]
(2013· 重庆文综,6)下图为某城市主要道路分布图,标
D.甲、乙两图中的铁路长度相等 解析 本题考查地图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及应用。甲、乙
两图中同一城市面积在甲图中大,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
的比值大,即比例尺大,A项正确,甲图反映的区域范 围比乙图小,B项正确。 答案 AB
)
二、地图上的方向
3、经纬网地图:
经线指示 南北 方向 纬线指示 东西 方向
S
图1
图 2 图 1
图 2 图 3
1、图2、图3甲地在乙地、丙地在丁地的什么方向?
西
北极
A
南
北
东
B 在A的 东
B C
方
C在A的 东南 方
B在C的 北
方
经纬网地图
掌握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
• 一般地图: 上北下南 左西右东
地理一轮复习教师用书:1 第1章 第2讲 地图 含解析

[最新考纲]1。
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
2。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应用及相关计算。
[思维导图]3.地形剖面图的绘制、判读及应用。
[考纲解读]1.掌握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的分析与判读,能绘制地形剖面图.2.掌握等值线图的基本特征及判读方法。
考点一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计算1.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1)海拔(绝对高度):某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如图中甲点海拔为1_500米,乙点海拔为500米.(2)相对高度:一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如图中甲点和乙点的相对高度是1_000米。
2.读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填写下列内容.(1)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和等高线特征。
A.山顶,等高线闭合,中间高,四周低。
B.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弯曲。
C.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弯曲。
D.陡崖,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E.鞍部,两侧均为闭合等高线,山谷的最高处,山脊的最低处。
F.盆地(洼地),等高线闭合,四周高,中间低。
(2)比较甲、乙两处坡度大小,并说明理由.答案甲处坡度小,原因是等高线稀疏;乙处坡度大,原因是等高线密集.(3)图示区域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大致北高南低。
(4)A点海拔H是900<H<1_000米,A、B的相对高度Δh为500<Δh<700米。
(5)D 处陡崖顶部的海拔H为500≤H<600米,陡崖的相对高度Δh 为200≤Δh<400米。
提示等高线的特征:同线等高;同图等距;密陡疏缓;凸低为脊;凸高为谷;重叠为崖。
(一)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1.闭合等高线的判读当闭合曲线位于两条等高线之间时,若闭合曲线数值与其中的高值相等,则曲线内的数值高于这个高值且不超过一个等高距;若闭合曲线数值与其中的低值相等,则曲线内的数值低于这个低值且不超过一个等高距;即“大于大值,小于小值"。
例如,下图中(数值单位:米)200〈A〈300、100〈B<200.2.坡度大小的判断(1)同一等高线图上坡度的大小在同一等高线图上,等高线分布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分布越稀疏,坡度越缓。
区域地理第二讲地图讲解

拓展延伸几条特殊的等高线 0米线表示海平面,也是海岸线; 200米线区分平原和丘陵; 500米、1000米线显示低山丘陵或高原; 2000米、3000米线反映中山和高原; 4000米线反映青藏高原和高山的特征。
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地形
表示方法
示意图等高 线图
地形特征
说明
山地 闭合曲线外低 山峰 内高符号▲
课本P11 第1题
【特别提醒】 一般地,在同一幅地图上,各部位的比 例尺大小是一样的,如大比例尺地图和经纬线没有变形 的经纬网图(如图甲),但如果在经纬线变形的图中,不 同纬度的比例尺是不同的(如图乙),纬度越低,比例尺 越小,纬度越高,比例尺越大。
比例尺的缩放(P8)
3.方向
一般情况 ___上__北_下__南____,左西右东
2.应用——通视问题 通视问题可通过作地形剖面图来解决。如果过已知两点 作的地形剖面图无障碍物(如山地或山脊)阻挡,则两地 可互相通视。特别注意“凹形坡”与“凸形坡”的不同。 从山顶向四周,等高线先密后疏,为“凹形坡”,可通 视;等高线先疏后密,为“凸形坡”,“凸形坡”容易 挡住人们的视线。(如下图)
3.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和崖顶的最大海拔高度 假设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有n条,等高距为d,则陡崖的 相对高度H的取值范围是: (n-1)d≤H<(n+1)d 陡崖崖顶的最大海拔<过崖顶最大等值线海拔高度+等高 距。
4.闭合等高线区域内海拔高度的判断 位于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区域,如果其值与两侧等高 线中的较低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高度低于其等 高线的值;如果闭合等高线的值与两侧等高线的较高值 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高度比其等高线值更高。具 体如下图所示:已知a<b
地形剖面图的绘制与应用
2鲁教版六年级上册地理课件《地图》

二、选择适用的地图 1.根据使用目的,正确选择地图类型:
需要 去公园游览寻找景点
外出旅行确定行程
了解国际时事,确定事件 发生地点
地图类型 _导__游__图 _交__通__图 _世__界__的__国__家__和__ _地__区__图
2.不同比例尺的地图表示的地域范围和内容详略程度 不一样。根据获取信息的多少,选择_比__例__尺__合适的地 图。
(2)五种地形类型的特点。
地形类型 山地 丘陵
高原
平原 盆地
海拔(米) _5_0_0_米以上 200~500米
_5_0_0_米以上
_2_0_0_米以下
地面状况
地势起伏很大,顶尖坡陡
地势起伏较大,顶圆坡缓
内部起伏较为和缓, 外围较陡
地面宽广平坦 _四__周__高__,_中__间__低__
3.地形剖面图:
③等高距:在同一幅地图上,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 _相__对__高__度__。
(3)不同的山体部位。
①山峰
②山脊
③山谷
④陡崖
等高线闭合, 海拔数值从 中间向四周 逐渐_降__低__
等高线的弯 曲部分向 _低__处凸出
等高线的弯 曲部分向 _高__处凸出
等高线 _重__合__的 部分
2.分层设色地形图: (1)地形类型:陆地表面有山地、_丘__陵__、高原、_平__原__ 与盆地五种。
沿着_等__高__线__地形图某条直线下切而显露出来的地形垂 直剖面。可以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 _起__伏__和坡度的_陡__缓__。
【方法点拨】等高线的特点 ①闭合曲线。 ②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相等)。 ③同图等距(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距相同)。 ④密陡疏缓(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的地 方坡陡;反之,坡缓)。
第2讲 地图

第2讲地图【要点热点探究】2.比例尺缩放后图幅面积的变化比例尺放大(或缩小)后图幅面积的倍数,是其比例尺放大(或缩小)到倍数的平方。
3.实地面积的计算实地面积=图上面积÷地图比例尺的平方。
比例尺的大小是按照其比值的大小来衡量的。
判断比例尺大小的方法如下图所示:2.比例尺大小与实际范围、内容详略的判读①同样范围: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越大,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图幅面积越小,内容越简略。
②同样比例尺:范围越大,所占图幅越大。
③同样图幅:比例尺越大,地图表示实地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精确度越高;比例尺越小,则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精确度越低。
3.等高线地形图上利用比例尺对坡度的判读①图幅相同,两图的比例尺和等高距相同,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大,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小。
②图幅相同,两图的比例尺和等高线疏密程度相同,等高距越大,坡度越大,等高距越小,坡度越小。
③图幅相同,两图等高距和等高线疏密程度相同,比例尺越大,坡度越大,比例尺越小,坡度越小。
4.等压线图中,利用比例尺判读风力①在同一比例尺的等压线图中,图幅一定时,相邻两条等压线的气压差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反之,风力越小。
②两幅气压差相等的等压线图中,比例尺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比例尺越小,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小,风力越小。
5.经纬网图上,利用比例尺判读面积经纬网图中,图上距离相同的经线或纬线的实际长度长,则比例尺小,反之,比例尺大1.比例尺缩放的计算(1)将原比例尺放大到n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n。
(2)将原比例尺放大n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1+n)。
(3)将原比例尺缩小到1/n,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1/n。
(4)将原比例尺缩小1/n,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1-1/n)。
探究点一地图的三要素例1 (2011·广东深圳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测试)在一张地图上,60°N纬线上有两100000 cm即1:150000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2 暑假中,北京的小华想开私家车到山东泰山旅游,他 要准备 ( C ) A.中国政区图 B.中国地形图 C.中国交通图 D.世界政区图 [解析] 外出旅行,确定行程,应该参考交通图, 中国政区图只能找到某个地方,不能确定行驶路线;中 国地形图只能确定地势高低走向和地形的分布;世界政 区图表示的范围太大。 白几 方又
A.① C.③
B.② D.④ 白几 方又
[解析] 本题考查在地形图上判断地形。从图中 看,甲村的海拔是 100 米以下,乙村的海拔是 600 米以 下。要能同时看到两个村子,必须符合中间没有障碍 物。在①点是看不到乙村的,因为①和乙村之间隔了 地势高的山脉。同样道理,在③和④处也不能看到甲 村。只有②地符合条件。
白几 方又
阅读并记忆
常见图例
白几 方又
景观图
白几 方又
高原
山地
盆地
丘陵
平原
五种基本地形: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盆地
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及其等高线的表示
白几 方又
考点 2
等高线地形图
白几 方又
地形图面面观
白几 方又
即 学 即 练
甲、乙两地海拔及它们之间的相对高度分别是多少米?
1500米
500米
第2 讲
地图
白几 方又
考纲要求
懂得在地图上识别常见图例、辨别方向、量算距 离、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懂得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断山峰、山脊、山谷, 判断地势的高低变化。 懂得根据等高线判断河流的分布及流向。 学会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 信息。 学会阅读校园、社区、旅游景区等小区域的平面 示意图。 列举电子地图、遥感图像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 实例。
大象馆在熊猫馆
的东北方向
白几 方又
小河流动方向是: 西南流向东北
公路从左到右的 转向是: 自西南向东北 折向正东 白几 方又
X在Y的西南方向
Z在Y的东北方向
白几 方又
北 西
C
东
D
50°N 40 °N
B在A正东方 C在A正北方
A
南 40°E
B
30 °N 20 °N
10 °N
60°E 80 °E
D在A东北方
C.中国政区图
D.世界政区图
白几 方又
考向二
地形图的判读
白几 方又
考点 1
地图的三要素
白形式
形 式 举 例
数字式
线段式
文字式 图上1厘米代表 实地距离2千米
1∶200000 或 1/200000
白几 方又
比例尺 大 小
范围 小 大
内容 详 略 白几 方又
地图上的方向
一般地图
指向标地图
经纬网地图
白几 方又
长颈鹿馆在大象 馆的西北方向
3.修路 若是两地之间修公路,尽量避免穿过等高线 ( 即最好 选择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若是上山公路,则盘山而上; 若是从山地中穿过,应选择两山之间的鞍部。 4.修梯田 梯田一般修在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因为地势较平缓。 5.修水库 水库大坝应建在地形为峡谷且有盆地的地方,因为盆 地集水多,峡谷易修坝,成本低。若要在大坝上修水电 站,则水轮发电机应安装在与下游水位平行的地方。 6.河流的位置及流向 河流形成于山谷之中,并能通过等高线的数值判断出 河流的流向:河流是由高向低流。 白几 方又
归类示例
白几 方又
白几 方又
白几 方又
白几 方又
白几 方又
考向一
地图的基本要素
【典例 1】(2011年广东清远)下列三幅地图,比例尺最大的 是( )
A图
B图
C图
白几 方又
A.A 图 C.C 图
B.B 图 D.一样大
【名师点拨】本题考查比例尺大小与范围、内容的关系。 本题中,三幅图图幅大小相同,则比例尺越大,所示范围越小, 内容越详细。
1000米
白几 方又
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
白几 方又
观 察 与 思 考
山顶B 山顶A 缓坡
山脚C 鞍部 陡坡
山脚D
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白几 方又
山地地形部位的判读
白几 方又
山地地形部位的判读
▲
山顶
山脊
山谷 等高线向 山顶突出 (线)
鞍部
陡崖
闭合曲线 等高线向 中心(点) 山脚突出 (线)
白几 方又
例1 2011年游泳世锦赛在中国上海举行,如果你是一名上 海世锦赛的志愿者,下列有四种地图,你会把其中的哪一幅推 荐给来上海参观的世界各国游客 ( C ) A.上海地形图 B.上海行政区划图 C.上海城市交通地图 D.中国旅游资源分布图 [解析] 让外国人了解上海的景点,应该使用上海 城市交通地图。 白几 方又
公路、铁路线建设一般沿等高线修筑。 EF间修建公路? EHF
1.可减少修路的工程量 和难度。 2.道路平坦,利于车辆行驶
3.不易造成水土流失
白几 方又
【2011•恩施】 在某校地理小组的同学进行地理野外考察活 动,他们将考察的区域画出了如图3-4所示的等高线示意图( 单位:米),为了找到既能看到甲村又能看到乙村的观察点, 他们去了如图序号所示的四个地点。你认为这个观察点应该选 择在 ( B )
白几 方又
小区域地图的阅读
白几 方又
白几 方又
►
选择正确的地图 地图的种类很多,不同的地图能够反映不同的信息。 根据使用目的,正确地选择地图,才能及时、准确地获 取有用的信息。例如,去公园游览,需要寻找景点,应 该从导游图上找到答案;外出旅行,确定行程,应该参 考交通图;了解国际时事,确定事件发生地点,应该查 阅世界政区图。
【答案】C
白几 方又
【真题 1】(2012 年广东湛江)在公园游玩,需要寻找景点, 应在________上获取信息。( D ) A.政区图 C.气象图 B.地形图 D.导游图
【真题 2】(2012 年广东梅州)下列地图的图幅大小相等, 所表示的内容最详细的是( A ) A.梅州市政区图 B.广东省政区图
两个山顶 之间低地 (点)
等高线重 合的地方 (线)
白几 方又
地形剖面图的绘制
白几 方又
►等高线地形图的实际应用
1.等高线地形图上的计算 包括确定点的海拔与相对高度(根据等高距来判断)、 确定两点间的距离 ( 根据比例尺来判断 ) 、确定方向 ( 根 据地图上的方向判断法来判断)、计算温差(先计算两点 相对高度,然后根据高度每升高 100 米,气温下降约 0.6℃来计算)。 2.爬山 应选择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因为是缓坡,爬山容易 (但费时)。 白几 方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