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315:中国消费者“被骗”大数据报告
中国网络传销调查报告
![中国网络传销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ca4cd63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a6.png)
03
中国网络传销现状分析
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
市场规模
中国网络传销市场规模庞大,涉及人 员众多,涉及金额巨大。
增长趋势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技术的不断发展 ,网络传销呈快速增长趋势,涉及领 域也在不断扩大。
主要类型与组织结构
主要类型
网络传销的主要类型包括电子商务、微商、虚拟货币、互助平台等。
组织结构
网络传销的组织结构一般分为三层,即高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和基层人员。高层管理人员负责制定战略和 决策,中层管理人员负责执行和监督,基层人员则负责具体的销售和推广工作。
加强学校、家庭、社区等教育阵地建设
学校教育
将网络安全教育纳入学校课程, 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等方式 ,向学生普及网络安全知识,提 高学生对网络传销的识别和防范
能力。
家庭教育
家长应加强对孩子的网络安全教 育,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网络,提
高孩子的防范意识。
社区教育
社区组织应加强对居民的网络安 全教育,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等 活动,提高居民对网络传销的认
参与人群与地域分布
参与人群
网络传销的参与人群主要是年轻人、学生、家庭主妇等,他们往往缺乏经验和辨别能力,容易被诱惑 。
地域分布
网络传销的地域分布广泛,不仅限于大城市,一些小城市和农村地区也存在网络传销活动。同时,随 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传销也逐渐向海外扩张。
04
案例研究:典型网络传销事件 剖析
案例一:某知名品牌网络传销事件
01 02
初期阶段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一些不法分子开始利用互联网进行非法传销活动。 初期阶段,网络传销主要通过电子邮件、即时通讯工具等途径进行传播 。
发展阶段
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网络传销逐渐向社交平台转移。一些社交平台成 为网络传销的温床,通过发布虚假加大了对网络传销的打击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
消费者投诉举报咨询数据分析报告
![消费者投诉举报咨询数据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dcd4eae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62.png)
消费者投诉、举报、咨询数据分析报告消保分局秉承“增强消费信心,助力经济发展”的理念,深化推动“放心消费在浙江”行动,扎实推动放心消费环境建设,有效化解消费投诉举报,以实现“社会共治”为目的导向,全方面提高消费维权工作水平,消费维权工作成效初显。
一、投诉举报基本状况,我局(委)共接消费者来电来访来函网络及部门联动转办(含全国 12315 互联网平台)投诉举报咨询 46763 件,日平均受理量 129 件,挽回经济损失 1061.89 万元,与去年同期 75271 件相比下降 37.87%,约占金华总量的 27.47%。
其中受理消费者投诉 30315 件,占受理总量的 64.83%,同比减少 50.94%;举报 14656 件,占受理总量的 31.34%,同比增加 19.08%;咨询 1605 件,占受理总量的 3.43%,同比增加 60.82%;建议 10 件,占受理总量的 0.02%,其它问题 177件,占受理总量的 0.38%。
受理投诉、举报、咨询状况变化表类别同比变化投诉6179030315-50.94%举报123081465619.08%咨询998160560.82%我局接受案件总量相比有所下降,省 12315 执法系统案件量相比有所上升,全国 12315 互联网平台案件量相比有所下降;因 2 月春节期间,案件量大幅下降,3.15 之后案件量逐步上升,至 6 月后明显下降。
近年来,我局不停拓宽投诉渠道,通过多个方式广泛接受消费者诉求。
,除通过传统的电话、来人、来函等方式接受登记消费者反映问题外,还通过互联网等方式接受登记消费者反映问题。
全国 12315 互联网平台流转案件 21186 件,其中,投诉11733 件,举报 9453 件;浙江省 12315 行政执法系统转来案件 25577 件,其中,投诉 18582 件,举报 5203 件,咨询 1605件,建议 10 件,其它 177 件。
X市2024年上半年12315消费投诉举报分析报告
![X市2024年上半年12315消费投诉举报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9373da0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db.png)
X市2024年上半年12315消费投诉举报分析报告2024年上半年,X市市场监管局立足职能职责,聚焦消费维权重点任务,围绕投诉举报处置质效提升,推进12315执法体系建设,综合处置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现将半年来投诉举报数据分析如下:一、基本情况全市市场监管系统通过全国12315平台话务接收消费者投诉、举报6700件,同比增长28.37%,表扬5件。
其中:投诉4338件,举报2362件,已办结6425件,按时办结反馈率为100%,为消费者挽回损失224.57万元,“诉转案”35件。
共接收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中心转办工单98件,已办结98件。
全市系统处理总量排前三位的是X区市场监管局4466件,占投诉举报总量的66.66%;X县市场监管局524件,占全市投诉举报总量的7.82⅝;X县市场监管局487件,占全市投诉举报总量的7.27%。
二、投诉情况热点分析上半年共接收消费者投诉4338件,同比增长22.61%,其中:涉及商品类3244件,商品类投诉量排在前五位的商品大类依次为食品类1630件、服装鞋帽类273件、医疗器械类156件、药品类151件、化妆品124件。
涉及服务类1094件,服务类投诉量在前五位的服务大类依次为餐饮和住宿服务405件、售后服务113件、美容美发洗浴服务92件、文化娱乐体育服务55件、制作保养和修理服务45件。
投诉中反映的突出的热点问题:一是经营腐败变质、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杂掺假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问题,标注虚假生产日期、保质期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问题。
二是餐饮和住宿服务类存在食材不新鲜、腐败变质、混有异物、污秽不洁,部分餐厅收费标准不明确,存在随意收取服务费,商家服务态度较差,服务质量及体验不佳等问题。
三是售后服务投诉方面主要集中在商家不按约定履行售后维修义务、对售后服务价格的争议,反映出商家合同履约意识差,只重销售不重售后,影响顾客满意度。
四是网购投诉方面主要问题有:收到产品与宣传的货不对版,甚至是假冒伪劣产品;售后服务难保证,商家不按时发货、不提供售后服务;夸大宣传,存在虚假优惠促销等。
315调查问卷总结7篇
![315调查问卷总结7篇](https://img.taocdn.com/s3/m/c797e424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6a.png)
315调查问卷总结7篇篇1一、引言为了更好地了解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和服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我们开展了这次315调查问卷活动。
通过收集消费者的反馈,我们可以更好地维护消费者权益,促进市场健康发展。
本次调查问卷活动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积极参与,共收集到有效问卷200份。
在本次总结中,我们将对调查结果进行详细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和服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二、调查结果分析1. 消费者权益受损情况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有60%的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和服务过程中遇到过权益受损的情况。
其中,40%的消费者表示在购买商品时遇到过虚假宣传、以次充好等问题,30%的消费者表示在服务过程中遇到过服务态度差、乱收费等问题。
这些数据反映出,消费者权益受损的情况仍然存在,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2. 消费者维权渠道在遇到权益受损时,70%的消费者选择了通过投诉渠道进行维权,其中30%的消费者选择了向商家投诉,20%的消费者选择了向相关监管部门投诉,还有10%的消费者选择了通过法律途径进行维权。
此外,还有10%的消费者选择了自认倒霉,不进行维权。
这些数据表明,消费者在维权时仍然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需要进一步加强维权渠道的建设和完善。
3. 消费者对商家的信任度调查结果显示,有50%的消费者对商家表示信任,而30%的消费者表示对商家存在一定程度的疑虑和不信任。
这表明商家在诚信经营方面仍需进一步加强,提高消费者的信任度。
同时,我们也发现,消费者在选择商家时,会更加倾向于选择信誉好、口碑佳的商家,因此,商家应更加注重自身的信誉建设。
4. 消费者对监管部门的满意度在监管部门方面,有70%的消费者表示满意,而20%的消费者表示不满意。
这表明监管部门在维护消费者权益方面仍需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同时,我们也发现,消费者对监管部门的期望值较高,希望监管部门能够更加严格地执法、更加高效地处理投诉等问题。
因此,监管部门应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监管能力和服务水平,满足消费者的期望。
315历年打假数据
![315历年打假数据](https://img.taocdn.com/s3/m/bd8dad98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07.png)
315历年打假数据背景介绍“315晚会”是中国消费者维权的重要平台,每年的3月15日举办一次,涉及的打假领域广泛。
自从315晚会开始以来,通过曝光各类假冒伪劣产品和欺诈行为,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本文将梳理历年315晚会曝光的打假数据,探讨相关趋势和影响。
2018年数据•总曝光案例数量:1000起•涉及行业:食品、药品、电子产品等•曝光假冒伪劣产品数量:600个•曝光虚假宣传案例数量:400起2018年315晚会重点曝光了电商平台上的假冒伪劣产品以及部分企业虚假宣传的行为。
消费者对商品质量和安全性的关注度进一步提高。
2019年数据•总曝光案例数量:1200起•涉及行业:食品、保健品、家电等•曝光假冒伪劣产品数量:700个•曝光虚假宣传案例数量:500起2019年315晚会曝光了一些长期存在的假冒伪劣产品案例,加强了对部分企业的监督力度。
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和真实性的关注度不断提升。
2020年数据•总曝光案例数量:1500起•涉及行业:食品、医疗器械、汽车等•曝光假冒伪劣产品数量:800个•曝光虚假宣传案例数量:700起2020年315晚会在疫情背景下曝光了部分涉及医疗器械行业的虚假宣传案例,加大了对健康产品的打击力度。
消费者对健康和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大幅增加。
总结随着社会对产品质量和消费权益的关注度不断提升,315晚会作为一个监督和曝光平台,在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揭露虚假宣传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历年来曝光的数据显示,消费者对于产品质量和服务的呼声不断增强,希望相关部门和企业加强自律和监管,提升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力度。
同时,消费者也应增强对产品的辨别能力,理性消费,共同维护一个健康、公正的市场环境。
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数据分析报告200805
![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数据分析报告200805](https://img.taocdn.com/s3/m/3c5f364dfe4733687e21aa46.png)
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数据分析报告增01期(总第33期)南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2009年02月10日2009年春节期间全市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数据分析报告(2009年01月25日-2009年02月09日)一、总体情况2009年春节期间(2009年01月25日-2009年02月09日),全市12315申诉举报系统共接到消费者来电823件,其中咨询693件;受理申诉70件,办结60件,办结率85.71%,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人民币2.38万元;受理举报17件,现已办结2件,其余案件均在办理中。
2009年春节期间,“福建12315消费者权益保护网”南平受理情况:接受消费者咨询1件,已答复消费者。
2008年春节期间、2009年春节期间全市12315系统受理消费者咨询、申诉、举报情况比对图2009年春节期间与2008年春节期间(2008年2月6日-2008年2月21日)相比,南平市工商局12315系统受理消费者咨询、申诉、举报总量有所上升,共增加来电数97件,增幅为14.20%。
但新增的来电均为咨询来电,共增长100件,增长了16.83%。
而申诉来电减少1件,举报来电减少2件,分别下降了1.41%和10.53%。
整体上看,春节期间我市消费申诉、举报数量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反映了今年春节期间我市消费市场运行平稳,消费环境较为和谐。
春节期间,全市12315系统日均受理来电49件,少于2008年日均来电63件,主要原因是:春节期间,不少商铺暂停营业,商品交易活动大大减少。
加之中国的传统习惯,经营者和消费者在这一时期内的消费纠纷也更多的选择自行协调的方式,避免了申诉至12315机构。
2009年春节期间全市12315系统受理消费者来电情况走势图从上图可以看出,今年春节期间的来电低谷处于1月26日(正月初一),全天仅来电15件。
此外,自2月1日(正月初七)春节假期结束后,来电数量有了较明显的增长。
二、2009年春节期间消费者申诉举报情况2009年春节期间全市12315系统共受理消费者申诉举报87件,其中商品消费申诉141件,服务消费申诉61件,商品消费举报30件,服务消费举报6件。
315事件的情况汇报
![315事件的情况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00de2a2d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68.png)
315事件的情况汇报近期,我国发生了一起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315事件。
该事件涉及消费者权益保护,对于企业的信誉和社会形象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以下是对315事件的情况汇报。
首先,315事件的起因是一家知名企业被曝光存在产品质量问题,引发了公众的质疑和不满。
消费者纷纷投诉该企业的产品存在质量问题,例如产品性能不达标、质量不合格等。
这一系列事件迅速在社交媒体和网络平台上引发了热烈讨论,舆论风波迅速发酵。
其次,315事件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消费者和企业之间的关系,还涉及到整个行业的信誉和形象。
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和企业诚信的质疑,不仅对该企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也对整个行业的信任度产生了负面影响。
此外,媒体和公众的关注度也使得该事件的影响范围不断扩大,进一步加大了企业的舆论压力。
再次,针对315事件的处理方式和结果,企业应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回应消费者的质疑和投诉,全面排查产品质量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公开道歉和整改。
同时,企业需要加强内部管理,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重建消费者信任,树立企业良好形象。
另外,政府监管部门也应该加大对产品质量的监督和管理力度,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市场秩序的健康发展。
最后,315事件的发生提醒着企业和消费者,产品质量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
企业应该始终把产品质量和消费者利益放在首位,加强内部管理和质量控制,提升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消费者也应该增强消费意识,选择有信誉和质量保障的产品,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315事件的发生对企业和消费者都提出了重要的警示和启示,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教训,共同促进消费者权益保护和产品质量提升,共同营造公平、诚信、和谐的消费环境。
希望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能够有效化解315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推动相关问题的解决和整改,促进我国消费市场的健康发展。
315情况汇报
![315情况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c75b864f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a9.png)
315情况汇报
尊敬的领导:
根据最新的数据统计和调查情况,我向您汇报我所负责的315情况。
在此次汇
报中,我将详细介绍我们所收集到的数据和情况,以及对应的应对措施和改进计划。
首先,我们对市场上的消费者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和问卷调查,以了解他们对
我们产品和服务的满意度以及存在的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消费者对我们的产品和服务表示满意,但也有一部分消费者对我们的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提出了一些质疑和意见。
其中,主要集中在产品质量不稳定、售后服务不及时等方面。
其次,我们还对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进行了一番调查和比较。
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发现竞争对手在产品质量、售后服务和市场推广方面都有一定的优势,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们的市场份额和品牌形象。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和改进计划。
首先,我们将
加大对产品质量的把控力度,建立更加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和可靠。
其次,我们将加强售后服务团队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和响应速度,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同时,我们还将加大市场推广力度,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以扩大市场份额。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关注市场动态和消费者需求,不断优化产品和服务,提升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同时,我们也将加强内部团队协作和沟通,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企业发展。
总的来说,我们将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和更加务实的举措,不断改进和提升我们
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希望领导和各位同事能够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共同努力,共同进步。
谢谢!
此致。
敬礼。
最新被骗情况汇报材料
![最新被骗情况汇报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b3a19a53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a0.png)
最新被骗情况汇报材料
近期,我部门接到了多起被骗案件的报告,经过调查和分析,发现被骗情况呈
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
现将最新被骗情况进行汇报如下:
首先,最新被骗情况中出现了大量涉及网络交易的案件。
随着网络购物的普及,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虚假商品、虚假宣传等手段诱骗消费者,导致消费者在网上交易中遭受经济损失。
同时,一些网络诈骗手段也日益翻新,如虚假投资理财、虚假彩票中奖等,使得网络交易成为被骗的新渠道。
其次,最新被骗情况中出现了涉及新型犯罪的案件。
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不
法分子利用新技术手段实施犯罪活动,如利用网络技术进行诈骗、利用假冒他人身份进行欺诈等。
这些新型犯罪手段给打击犯罪活动带来了新的挑战,需要我们及时调整应对策略。
再次,最新被骗情况中出现了针对特定人群的案件。
一些不法分子针对老年人、留学生、外出务工人员等特定人群进行 ge 骗活动,利用他们的特殊身份和心理特
点实施诈骗。
这些案件不仅给受害人造成经济损失,也给特定人群的安全带来了威胁,需要我们加强对特定人群的防范和保护。
最后,最新被骗情况中出现了跨境犯罪的案件。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跨境犯罪
活动日益增多,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跨境网络进行诈骗、洗钱等活动,给多国社会治安带来了严重影响。
这些案件需要我们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打击跨境犯罪活动,维护全球社会的安全稳定。
综上所述,最新被骗情况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特点,需要我们及时调整应
对策略,加强预防和打击工作。
我们将继续加大对被骗情况的监测和分析力度,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加强对重点人群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共同维护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消费保2023投诉数据分析报告出炉! 哪些行业消费投诉量上榜?
![消费保2023投诉数据分析报告出炉! 哪些行业消费投诉量上榜?](https://img.taocdn.com/s3/m/876af99b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9d.png)
消费保2023投诉数据分析报告出炉! 哪些行业消费投诉量上
榜?
胡怡
【期刊名称】《消费电子》
【年(卷),期】2024()1
【摘要】一、基本情况。
2023年全年,消费保累计收到消费者投诉845,621件,同比增长50.42%,累计涉诉金额高达27.72亿元,有效投诉解决率为34.05%,为消费
者挽回直接经济损失逾9.74亿元。
从投诉问题来看,排名前三的分别为:退款纠纷341,360件,占比20.91%;虚假宣传155,537件,占比9.53%;售后服务欠缺
133,801件,占比8.20%。
【总页数】4页(P24-27)
【作者】胡怡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
【相关文献】
1.消费保用大数据分析消费投诉汇聚典型案例及消费警示——消费保将向国家工商总局提供消费数据分析报告
2.P2P网贷消费投诉集中——中国质量万里行2018年度金融保险行业消费投诉分析报告
3.消费保2023年第一季度电商行业投诉数据简报
4.2022年医美行业消费投诉及舆情分析报告出炉投诉量同比增长率高达41.2%
退款纠纷、虚假宣传、强制消费排投诉问题前三5.消费保2023 年上半年票务商城投诉数据简报上半年投诉同比增长937.4%,大麦网投诉量排名第一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315网上全民大调查报告
![315网上全民大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2b8ad6f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d4.png)
315网上全民大调查报告你知道吗?中国网民的被骗经历中3成是直接忍了的,但你知道其他有哪些方式吗?下面是的315网上全民被骗调查报告,欢迎大家参考!xx年3月15日,中央电视台315晚会曝光了包括“外卖黑作坊”、“二手车交易欺诈”、“二维码病毒”、“智能设备平安隐患”、“网店虚假信誉”等诸多消费欺诈行为。
在晚会进展同时,企鹅智酷联合腾讯新闻、腾讯科技、腾讯财经共同“网上315:全民打假调查”,全程共有xx6名网民反响了自己的假货欺诈经历。
企鹅智酷在对全部样本进展采集后,结合中国网民画像做性别匹配,最终《网上315:中国网民受骗大数据报告》(xx版)。
报告覆盖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网民,用网民真实的声音,会聚成最重要的数据。
在九大类和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消费领域中,大家对于“打假”痛点给出了一个明显的趋势。
日常消费品“不满意度”位列第一,占比超过三成。
房产中介&物业排名第二,食品、电商、电信效劳紧随其后。
在遭遇假货欺诈后,超过30%网民选择忍了。
在投诉渠道中,通过社交网络“吐槽”占第一位,联系销售渠道排名第二,联系媒体投诉那么排在最后。
注:在同企鹅智酷xx年做的同期315调查数据比照,网民面对假货选择“隐忍”的比例降幅明显(从xx年的五成降低为xx年的三成)。
反映了网民在投诉意识和投诉行为上,有了明显提升。
在关于维权困惑的调查中,四成网民选择“缺少相关法律了解”,觉得“维权过程太繁琐”的意见排名第二位。
与之相对的是,“担忧商家报复”占比仅为12%——网民对于维权还是很勇敢的!互联网在方便人们沟通和生活上起到了很大作用。
同样,在打假领域,网络也扮演了重要角色。
近半数网民认可“互联网对于打假的促进作用”,另有四分之一用户认为“说不清”。
在过去一年里,有四成网民在假货欺诈方面,损失了500-5000元人民币。
低于五百元的网民占比近半数。
约3%网民损失金额超过五万元。
尽管高额区间的网民占比较少,但我们比较去年同期调查数据发现,网民损失金额整体呈增长趋势。
315中国网民互联网消费投诉报告
![315中国网民互联网消费投诉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a892c0a650e52ea551898db.png)
315中国网民互联网消费投诉研究报告2016年3月14日一、研究背景201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猎网平台不仅收到全国网络诈骗举报24886例,同时也收到了8391例网络生活中的消费投诉问题,不仅涉及网络交易中过程中的投诉,还包含网民在享受网络服务、电信服务等过程中的使用投诉。
本报告专门针对这些互联网消费投诉进行了深入现就。
统计显示,在所有投诉问题中,六类问题的投诉最为集中,按照投诉数量的多少排序,依次为:不明扣费、支付未到账、发货不及时、假冒伪劣、退款不及时、描述与商品不符。
下面给出这些问题的具体含义说明:1)不明扣费消费者在使用互联网产品或享受互联网服务过程中,在消费者不知情、未确认,或消费者完全不明何种原因的情况下,遭遇了账户被扣费的情况(排除了手机或电脑感染病毒木马或遭遇钓鱼网站等与网络诈骗犯罪相关的投诉)2)支付未到账购物付款、充值、转账等支付交易中,消费者已明确支出钱款,但商家却表示(或系统显示)并未收到该笔款项。
3)发货不及时卖家发货慢,或未能按照约定时间送货。
4)假冒伪劣卖家销售的商品为冒牌假货或质量低劣的产品。
5)退款不及时消费者发起退款申请后,卖家退款慢或者未按照约定时间退款。
6)描述与商品不符商品的实际情况,如品质、色彩、产地等与卖家的宣传不一致。
7)其他问题除了上述主要问题之外的其他投诉问题。
二、投诉类型统计显示,在所有投诉问题中,不明扣费是消费者投诉量最大的问题,占到了投诉总量的42.4%;其次是支付未到账,占投诉总量的19.2%;发货不及时(15.2%)、假冒伪劣(11.1%)的占比也都超过了10%;而退款不及时(3.2%)和商品描述不符(2.7%)位列其后。
在占比最高的不明扣费投诉中,扣费的主要方式为扣除手机话费(95.5%),这主要是因为手机话费中订购的业务资费多样,流量费、通话费等更难明确具体支出,易造成消费者投诉。
而在扣款的原因中,完全未知(消费者完全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占比最高,为32.6%;使用软件时被扣费占比28.4%,玩游戏时被扣费占比20.8%,发现被莫名订购了电信增值业务的扣费占比18.1%。
315大型曝光活动工作总结
![315大型曝光活动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2bd4b12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a7.png)
315大型曝光活动工作总结2023年3月15日,全国各地的消费者和媒体聚焦在了315大型曝光活动上。
这是一项旨在揭露各种消费欺诈行为的活动,自2013年来已经举办了十个年头。
在这个特殊的时刻,让我们回顾一下315大型曝光活动的历史,以及今年的工作总结。
一、历史回顾315大型曝光活动自2013年首次启动以来,已经成为国内最具有影响力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活动之一。
每年3月15日,这场活动将通过各种渠道向公众传达重要信息,挖掘和曝光各种针对消费者的欺诈行为,包括虚假宣传、消费陷阱以及侵犯消费者隐私等。
315活动不仅促进了消费者和商家之间的信任关系,更是帮助政府监督市场行为、促进市场规范化运作的重要手段。
二、今年的活动2023年的315大型曝光活动在中国各地掀起了热潮。
今年,活动主要以互联网和线下展览两种形式进行,以便更好地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通过互联网,消费者可以在社交媒体上发帖、分享、点赞和评论,以表达他们发现的任何违规行为。
此外,线下展览也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到315大型曝光活动。
本次活动由中国工商银行、中国移动、中信证券、中国太平等顶尖品牌作为支持单位,他们旨在推动更多企业和商家重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护,实现市场的规范化,并加强市场和监管机构之间的沟通。
三、工作总结本次315大型曝光活动的成功,得益于各方面的准备工作和良好的组织管理。
下面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这次活动的成功之处:1、优良的组织能力本次活动得到了各个组织单位和志愿者的热心支持。
各大组织单位采用了协同工作方式,充分发挥了各自的优势。
此外,在招募志愿者过程中,注重团队协作,严格筛选,并为他们提供培训和指导,以确保他们能够胜任自己的工作。
2、精准的监测方法为了检测出那些侵犯消费者利益的行为,各方面不断改进自己的检测手段。
通过使用先进的监测系统和数据挖掘技术,可以找出市场上存在的公平问题和风险威胁。
在大量的数据处理后,得到最准确的违规信息,通过舆情监测分析找出产品或服务存在的突出问题。
网络诈骗数据情况汇报范文
![网络诈骗数据情况汇报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a456f99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48.png)
网络诈骗数据情况汇报范文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网络诈骗案件层出不穷,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根据最新的数据统计,网络诈骗案件的数量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给人们的生活和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下面就网络诈骗数据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从数量上看,网络诈骗案件的数量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
根据公安部门的数据统计,去年全国范围内共发生了近10万起网络诈骗案件,涉及金额高达数十亿元。
其中,涉及虚假投资、网络购物诈骗、虚假中奖信息等类型的案件居多。
这些数据表明,网络诈骗已经成为了一种严重的犯罪现象,给社会治安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其次,从受害人群体来看,网络诈骗的受害者已经不再局限于老年人和不懂网络的人群,而是扩大到了各个年龄层和社会群体。
尤其是在年轻人中,由于缺乏足够的网络安全意识和经验,他们更容易成为网络诈骗的受害者。
据调查显示,近年来网络诈骗案件中受害者的年龄层次逐渐年轻化,这给社会治安和网络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
再次,从犯罪手段来看,网络诈骗犯罪分子的手段日益多样化和隐蔽化。
他们利用虚假的投资项目、网络购物平台、中奖信息等手段诱骗受害人,骗取财物。
同时,他们还通过技术手段窃取个人隐私信息,进行身份盗用和网络诈骗活动。
这些犯罪手段的不断更新和变化,给公安机关的打击和预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最后,从应对措施来看,网络诈骗已经成为了社会的一大难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来加以解决。
公安机关需要加强对网络诈骗犯罪的打击力度,提高技术手段和侦查水平,加大对网络诈骗犯罪分子的打击力度。
同时,政府部门需要加强对网络安全的监管和管理,加强对网络诈骗的宣传和预防工作,提高全民的网络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广大网民也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警惕,不轻信网络信息,避免成为网络诈骗的受害者。
综上所述,网络诈骗已经成为了一种严重的犯罪现象,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我们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加强对网络诈骗的打击和预防工作,共同维护网络安全和社会稳定。
大数据打假初显成效个人维权路仍漫漫
![大数据打假初显成效个人维权路仍漫漫](https://img.taocdn.com/s3/m/7f65d3f7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f4.png)
2015年1月46Complaint Report投诉报告真相大数据打假初显成效 个人维权路仍漫漫方面的优势,与各地各级执法机构合作、协同,精准打击假货产业根源,真正解决困扰社会的假货问题。
”淘宝是第一家敢于向外界揭示自家平台售假的电商,并且利用大数据与公安机关建立常态长效的打假联动机制,从这个角度来说,淘宝在打假的路上无疑走得更令人信服。
个人消费者怀疑买到假货通过大数据分析,查到怀疑的对象,然后通过神秘买手购买该店铺商品,同时联系真实品牌方和专业的认证机构,根据这两方的鉴定,最终确定这家店铺是否售假。
整个过程无懈可击,也特别适合侦破交易量巨大的造假类案件。
可是当个人消费者遇到大批量造假时又该如何呢?在淘宝平台上,交易量、好评度、D S R动态评分都是可以无痕刷出来的,当这几个最重要的因素已经失去参考价值时,消费者买到假货的几率必将急剧增加。
双十二期间,热衷网购的王先生在淘宝聚划算平台上看中一双彪马运动鞋,价格只是正常价格的一半。
在王先生看来,能进聚划算平文/许双11月20日在义乌乌镇的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马云的演讲中谈到所有人都关心的假货问题时,表示淘宝可以很快查到来源,所以造假的不敢在淘宝上做生意。
淘宝大数据打假初显神威12月18日,淘宝网正式发布了《2014淘宝联动警方打假报告》,报告表示2014年淘宝与公安机关展开了紧密的联合行动,截至12月12日,共破获18个集群案件,端掉200多个制售假窝点,抓获犯罪嫌疑人近400人。
其中报告中提到一个新的字眼,叫大数据。
报告中表示,淘宝将持续利用大数据协助执法机构彻底打击假货源头。
这是淘宝官方首次对外提到利用大数据打假,可算是对马云在互联网大会上关于打假言论的最好注解。
报告数据采集自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12日期间,是淘宝与警方联合打击假货的情况汇总。
由于在电子商务平台上,每一笔交易在技术上都有记录,每一个售假者的信息都有迹可循,这就意味着,传统线下因假货的隐蔽性和流传广特点而导致发现假货难的问题会得到很大解决,所以这份报告也是迄今为止,线上线下联手打击制售假行动最为精确的数据呈现。
网络直播购物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调查报告
![网络直播购物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40270ae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28.png)
汇报人: 日期: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网络直播购物现状 • 消费者权益保护现状 • 网络直播购物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及
原因分析 • 网络直播购物中消费者权益保护对策建议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研究背景和意义
•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直播购物作为一种新型的购 物模式,逐渐在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然而,这种购物模式在 为消费者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如虚假宣传、 商品质量问题、售后服务不到位等,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 。因此,本研究旨在深入调查网络直播购物中消费者权益保护 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价格欺诈
一些网络直播购物存在价 格欺诈现象,如虚构原价 、虚假优惠等。
售后服务缺失
一些网络直播购物没有提 供良好的售后服务,如退 换货、维修等。
网络直播购物中消费者权益保护存在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
监管力度不足
相关部门对网络直播购物的监管力度不够,导致一些违法行为得不 到有效惩处。
消费者维权意识不强
一些消费者对网络直播购物的维权意识不强,遇到问题时往往选择 自认倒霉。
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1 2
网络直播购物平台管理不善
一些网络直播购物平台对商家的管理不严格,导 致一些不良商家进入平台,从而给消费者带来损 失。
商家诚信缺失
一些商家为了追求利润,采用虚假宣传、价格欺 诈等手段来吸引消费者,导致消费者权益受损。
网络直播购物的优势与特点
直观性
直播购物能够实时展示商品的真实情 况和使用效果,给消费者更直观的感 受,提高购买决策的准确性。
2020年网络消费欺诈报告
![2020年网络消费欺诈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55a410f31126edb6f1a108a.png)
网络消费欺诈报告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截至xx年,我国网民规模达7.3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3.2%。
中国大半人口已经接入互联网,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同时,互联网行业整体向价值化发展,“互联网+消费”成为不可抗拒的时代主题。
网民人均互联网消费能力逐步提升,在网购、020、网络娱乐等领域人均消费均有增长,网络消费增长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拉动力逐步显现,电子商务、网上支付、电子货币等网络消费方式深深地影响着每一位消费者生活的方方面面。
但是,伴随而来的是诈骗从线下转移到了线上,网络消费纠纷、消费安全隐患等社会问题随之逐渐凸显,消费者的网络消费安全意识还没有得到相应地提升,围绕消费而出现的网络欺诈日益猖獗。
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手段,采取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欺骗广大消费者,给消费者造成了极大的财产和精神损失。
为此,安全联盟、中国消费者报社、中国消费网联合全国40省市消协(消委会、消保委),共同开展了“打击网络欺诈,确保消费安全”活动,在安全联盟发放网设立联合举报专区(.anquan/n/),受理网友举报,审核并拦截恶意网址,全力打击网络消费欺诈。
活动期间,网民踊跃参与,积极地将遇到的各种消费欺诈行为举报给安全联盟,为纯净安全的消费环境贡献了各自的力量。
联合举报专区自xx年10月23日中消报30周年社庆宣布合作上线以来,截止到xx年2月底,共收到24.4万条举报,其中8.4万条恶意网址被收录进安全联盟恶意网址库。
安全联盟对这些恶意网址进行了全网拦截,覆盖9亿消费者,每日为消费者提供近30亿次风险提示。
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期间,安全联盟就最近一年(xx.3-xx.2)联合举报专区受理的举报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输出成果性报告——《xx年度网络消费欺诈专题报告》。
《报告》透彻分析了15.9万条样本数据,详细解读了当前热门的消费欺诈类型,以期让广大消费者了解现今的网络消费欺诈形势,知晓网络消费欺诈的各种手段,在今后的消费过程中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上315:中国消费者“被骗”大数据报告2016年3月15日,中央电视台315晚会播出,包括汽车4S店“小病大修”、诈骗电话、免费WiFi窃取用户信息等关系到消费者权益的问题被逐一曝光。
在晚会进行同时,《企鹅智酷》独家发布了“网上315·全民大调查”,针对广大中国网民,就各种假货和欺诈行为通过更直接的方式进行采样和分析,最终完成了这份《网上315:中国网民“被骗”报告》。
调查共有109871名用户参与,覆盖全国20余个省份(包括自治区、直辖市)。
从一线城市到县城乡村,我们听到了来自各处的声音。
《企鹅智酷》在这里再次感谢所有参与其中的10万名用户,是你们代表全体中国网民,为这份最新出炉的报告提供了最重要的数据。
(注:此次调查用户样本主要基于网络,用户基本属性与中国网民构成相似。
)以下是报告全文:
一.半数中国消费者遭遇欺诈后“忍了”
在2015年初,企鹅智酷曾对网购假货现象做过一轮调查,其结果显示,约40%遭遇网购假货的用户选择“忍了”。
而当我们将调查场景从网上扩展到线上线下时,选择“忍辱负重”的用户比例竟然又提升了10%。
56.3%的消费者在遭遇欺诈和假货后选择了“不投诉,忍了”。
对于这一比例为何比之前网购群体调查更高,我们判断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相比网络,部分
线下欺诈行为的投诉和问责渠道更加困难。
在所有投诉行为中,选择“通过销售渠道”的消费者占比最高,达到24.8%;而选择“通过消费者维权机构”投诉的用户占比不到10%。
更让我们感到惊讶的是,在10万名参与调查的消费者中,从未遭遇过假货和欺诈的用户,占比仅有8.6%。
二.网购退换货,七成用户“不顺利”
对于备受关注的网购退换货规范,广大消费者在本次调查中所给出的答案并不乐观。
在精准筛选出有过网购退换货经历的用户群体后,我们发现,其中很顺利完成退换货的消费者占比只有28.5%,而遇到过麻烦,甚至无法完成退换货的用户占比高达七成。
因为调查视角聚焦于消费者,因此这一数据中或许带有一些“非理性退换货”的行为存在。
但按照常理推断,如果不是真的遭遇了不满意,很少有网购用户愿意“自找麻烦”。
因此,即使减去少量可能的干扰,网购退换货的执行现状依然令人担忧。
三.手机预装垃圾软件,国产品牌更严重
企鹅智酷针对手机预装垃圾软件的调查,结果同样令人震惊。
86.3%的用户表示,自己遭遇过手机预装垃圾软件的烦恼,这一比例高于我们的预期。
与这一调查相对应的是,不久前企鹅智酷针对刷机ROM也做过一轮调研,其中大多数安卓手机用户表示,希望获得“更干净的操作系统”——用户对于系统中预装的无用软件已经不胜其扰。
而在另一项调查中,国产手机成为预装垃圾软件的重灾区。
55.3%的用户表示国产手机中预装垃圾软件最多,12.1%用户则认为国外品牌在垃圾软件预装上问题更严重。
在国产手机呈现更高比例这一问题上,除了各厂商自身存在的因素之外,也
有部分流通渠道与垃圾软件勾结,扮演很不光彩的角色。
四.宽带网速“失真”,依然是重灾区
在关于网络宽带的调查中,80.4%的消费者认为自己家中宽带速度与服务商承诺的不相符合。
这一比例尽管可能存在少量的情绪化和判断标准差异,但依然高到令人不安。
中国的网络宽带建设一直在不断推进和优化之中,很多时候问题的本身可能并非网络质量,还有一种更可能的原因是,销售渠道为了争夺市场而进行了夸大式宣传。
如如何让中国网民不再“吐槽网速”?除了骨干网升级建设之外,还需要在网络接入、优化和售前售后各个环节齐力改进。
五.假货欺诈的经济损失,六成用户集中在百元至千元之间
在此次企鹅智酷“网上315”调查中,我们还关注另一个重点,即假货和各种消费欺诈行为,在过去一年中给中国消费者带来了多大程度的经济损失。
34.1%的用户过去一年因假货造成的损失在100-500元之间,25%的用户其损失在更高一些的501-1000元。
这也是占比最高的两个档位,两者之和接近60%。
过去一年损失在1001-5000元的用户约占一成。
而即使我们将年经济损失最高范围定在10万元以上,在全部10万名用户样本中,依然有2.4%的消费者处于其中。
六.63%消费者或其亲友买过假药,老年人最易被骗
针对假药的调查中,确认自己或亲友有过上当受骗经历的消费者占比超过六成。
这一比例同样高于我们的预期。
而当我们进一步按照不同年龄段去细分时,发现更加明显的趋势:
买假药上当的人群中,老年人占比高达55.2%。
老年人本身对医疗和药品的需求较其他人群高,而自身的判断力和信息接触丰富度又相对较低,因此成为骗子和无良商家的“重点目标”。
七.汽车4S店“小病大修”,半数车主明确遭遇过
对于央视曝光的汽车4S店“小病大修”问题,企鹅智酷也做了同步网络调查。
在排除非车主用户和无4S店维修经历的用户样本后,有47.1%的车主明确表示,自己遭遇过4S店的此类欺骗。
而“无法确定,但有过值得怀疑经历”的车主,占比达到44.2%。
明确表示没有被骗过的车主,占比不到10%。
八.免费WiFi的隐藏风险,了解者不到10%
“315晚会”现场,央视展示了黑客如何通过伪装免费WiFi窃取用户信息的过程。
在企鹅智酷的同步调查中,表示此前对免费WiFi的风险非常了解的用户,占比仅为8.9%。
另有57.8%的用户表示自己过去并不了解免费WiFi的风险,但确实有过这方面担忧;而20.8%的用户则表示,此前对免费WiFi一直“很放心”。
九.互联网改善消费者维权,赞同者居多
最后,在关于“互联网时代,消费者是否更便于维权”这一观点,有56.2%的参与调查者持肯定态度。
另有17.7%的消费者认为帮助并不明显。
而认为互联网时代假货更多的用户,占比为26.1%。
十.诈骗或骚扰电话,超过九成用户遇到过
对于315晚会中曝光的电话诈骗环节,中国用户早已不胜其扰。
此次企鹅智酷调查中,网民群体有97.4%的用户表示至少接到过一次诈骗或骚扰电话。
正如央视曝光中所说,既然通过多部门的联合行动整治,垃圾短信的问题能够得到良好解决,那么我们也有理由相信,诈骗和骚扰电话的顽疾,同样应该远离消费者。
(分析师:王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