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沙仪标定及标准砂密度试验记录

合集下载

标准砂标定试验记录表

标准砂标定试验记录表
砂来源
粒径范围
试验日期
灌砂筒编号
灌砂筒直径
水比重Pw=
试验单位





标定罐重(g) ①
标定罐+玻璃板重(g) ②
标定罐+玻璃板+水重(g) ③
标定罐体积(cm3)④=③-②/Pw ④
平均体积(cm3) ⑤




灌砂前(筒+砂重)(g) ⑥
灌砂至标定罐满后关闭(筒+砂)重(g) ⑦
灌砂至玻璃板后,玻璃板上砂重(g) ⑧
3968
3970
3966
灌砂至玻璃板后,玻璃板上砂重(g) ⑧
697
696
697
锥体砂重(g)⑨=⑧ ⑨
697
696
697
平均锥体砂重(g) ⑩
697



灌砂前(筒+砂)重(g) 11
8324
8324
8324
灌砂后(筒+砂)重(g) 12
3961
3962
3965
标定罐砂重(g)13=11-12-⑧ 13
锥体砂重(g)⑨=⑧ ⑨
平均锥体砂重(g) ⑩



灌砂前(筒+砂)重(g) 11
灌砂后(筒+砂)重(g) 12
标定罐砂重(g)13=11-12-⑧ 13
砂容重(g/cm3) 14=13/⑤
平均砂容重(g/cm3) 15
结果
锥体砂重: (g) 砂的容重: (g/cm3)










灌砂筒及量砂密度标定试验记录

灌砂筒及量砂密度标定试验记录

灌砂筒及量砂密度标定试验记录实验目的:通过灌砂筒及量砂密度标定试验,验证实验装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设备和材料:1.灌砂筒2.砂土样品3.液体密度计4.测量容器5.称量器具6.实验记录表格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a.检查灌砂筒和砂土样品是否清洁干燥。

b.校准液体密度计。

2.标定灌砂筒:a.将灌砂筒固定在水平台上。

b.使用称量器具将一定质量的砂土样品放入灌砂筒中。

c.稳定灌砂筒,确保砂土样品均匀分布,没有空隙。

d.使用液体密度计测量灌砂筒的内部容积。

e.记录砂土样品质量和灌砂筒的内部容积。

3.砂密度标定试验:a.将灌砂筒中的砂土样品倾倒在干燥平坦的工作台上。

b.使用称量器具将砂土样品的质量测量并记录。

c.使用测量容器和液体密度计测量砂土样品的体积。

d.使用体积除以质量的公式计算砂土样品的密度。

e.重复试验三次,取平均值作为砂互试验结果。

4.实验记录:a.将实验所得数据整理并填入实验记录表格。

b.分析实验结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实验结果:实验一次:砂土质量:500g灌砂筒内部容积:1000cm³砂土密度:0.5g/cm³实验二次:砂土质量:450g灌砂筒内部容积:990cm³砂土密度:0.45g/cm³实验三次:砂土质量:480g灌砂筒内部容积:995cm³砂土密度:0.48g/cm³平均砂土密度:(0.5+0.45+0.48)/3 = 0.4767g/cm³实验结论:通过灌砂筒及量砂密度标定试验,我们得到了砂土的平均密度为0.4767g/cm³。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验证实验装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结果较为稳定,说明实验装置未受到显著影响,并且实验结果与理论值相近。

因此,我们可以在进一步的实验中使用这个装置来进行砂土密度的测量。

标准砂标定试验记录表(灌砂法用)

标准砂标定试验记录表(灌砂法用)
工程名称
试验日期
砂来源
粒径范围
灌砂筒直径
灌砂筒编号
水比重PW=
试验方法编号
标定罐体积
标定罐重(g)①
标定罐+玻璃板重(g)②
标定罐+玻璃板+水重(g)③
标定罐体积(cm)④=③-②Pw
平均体积(cm3)⑤
锥体砂重
灌砂前(筒+砂重)(g)⑥
灌砂至标定罐满后关闭(筒+砂)重(g)⑦
灌砂至玻璃板后,玻璃板上砂重(g)⑧
锥体砂重(g)⑨=⑧⑨
平均锥体砂重(g)⑩
灌砂前(筒+砂)重(g)(11)
灌砂后(筒+砂)重(g)(12)
标定罐砂重(g)(13)=(11)-(12)-⑧(13)
砂容重(g/cm3)(14)=(13)/⑤
平均砂容重(g/cm3)(15)
结果
锥体砂重:(g)
砂的容重:(g/cm3)
试验结果
试验
复核
监理工程师
公路
标准砂标定试验记录表(灌砂法用)
因为你坚信:“人生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事业的征途也充满崎岖艰险,只有奋斗,只有拼搏,才会达到成功的彼岸。”所以,经历了两次大考的失败,你没有垮下,磨练得更加坚强又回到了“第一”。相信在冲刺阶段的一年中,困难挡不住勇敢者的脚步,你会靠实力做一个出类拔萃的人。试验表59
你很善良,也很努力,你明白“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五成”,那么请你继续以努力为本,继续追求。学习的时候放下顾虑,聚精会神,提高学习效率,尽量做到最好。合同段
开放的课程观要求我们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注意联系本地区和学生的实际,关注社会中新的信息、学生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对教科书中提出的问题、预设的活动进行合理的拓展和延伸,及时、合理地调整教学目标,灵活有效地推进教学过程,增强教育的针对性

标准砂(灌砂法)标定

标准砂(灌砂法)标定
.42
8600 3663 4937 1.41 1.41
8600 3659 4941 1.41
砂 容 重
标定灌砂重g 砂的松方密度g/cm³ 平均砂的松方密度g/cm³
结果
锥体砂重:
1192
砂的松方密度:
1.41
标定:
校对: 巴州恒岩建筑材料检测有限公司
标准砂标定试验记录表(灌砂法)
标准砂产地 灌砂筒编号及直径
标定罐重g 标定罐+玻璃板重g 标定罐+玻璃板+水重g 标定罐体积cm³ 平均体积cm³ 灌砂前筒+砂重g 标定罐上灌砂后筒+砂重g
平谭县 GST-01/150mm
粒径范围 环境温度 796 1546 4199
0.075mm-0.25mm 试验日期 20℃ 水密度 796 1546 4198 2652.0 2652.0
2016/4/13 0.998 796 1546 4197 2651.0
标 定 罐 体 积
2653.0
8600 3659 2475 1184 1184
8600 3663 2472 1191 1191 1192.0
8600 3659 2458 1201 1201
锥 体 砂 重
在玻璃板上灌砂后灌砂后筒+砂重g 灌砂至玻璃板后,玻璃板上砂重g 锥体砂重g 平均锥体砂重g 灌砂前(筒+砂)重g 灌砂后(筒+砂)重g

密度试验记录表(灌砂法)

密度试验记录表(灌砂法)
ρd
盒号
盒+湿土重(g)

盒+干土重(g)

盒重(g)


水重(g)定干土源自(g)含水率(%)平均含水率(%)
结论:
技术负责人:
工程部位 试样描述
工程名称
委托单号 试验日期 试验规程 评定标准
密度试验记录表(灌砂法)
合同号
试验环境 试验设备 试验人员 复核人员
编号
.
TF.JL03.109-2008
施工单位 现场桩号
取样桩号
量砂的单位重 灌入试洞前桶内砂质量
g/cm3 g
灌砂入试洞后桶内剩余砂质量 g
ρs m1 m4、m4'
灌砂桶下部圆锥体内及基板和 地面粗糙表面间砂的合计质量
g
m5-m6
填满试洞所需砂质量,试洞上
放板时:mb=m1-m4-(m5-m6)
g
mb
不放板时:mb=m1-m4'-m2
土或稳定土湿质量 土或稳定土湿密度 土或稳定土含水量
g g/cm3
%
mw ρw=mw× ρs/mb
w
土或稳定土干密度 土或稳定土的平均干密度
g/cm3 g/cm3
ρd=ρw/ (1+0.01w)

标准砂标定试验记录表(灌砂法用).doc

标准砂标定试验记录表(灌砂法用).doc

陕蒙高速公路标准砂标定试验记录表(灌砂法用)合同段 工程名称 试验日期 砂来源 粒径范围灌砂筒直径 灌砂筒编号水比重P W =试验方法编号标定罐体积标定罐重(g ) ① 标定罐+玻璃板重(g ) ② 标定罐+玻璃板+水重(g ) ③ 标定罐体积(cm )④=③-②Pw平均体积(cm 3) ⑤锥体砂重灌砂前(筒+砂重)(g ) ⑥ 灌砂至标定罐满后关闭(筒+砂)重(g ) ⑦ 灌砂至玻璃板后,玻璃板上砂重(g ) ⑧ 锥体砂重(g )⑨=⑧ ⑨平均锥体砂重(g ) ⑩灌砂前(筒+砂)重(g ) (11) 灌砂后(筒+砂)重(g ) (12) 标定罐砂重(g )(13)=(11)-(12)-⑧ (13) 砂容重(g/cm 3) (14)=(13)/⑤平均砂容重(g/cm 3) (15) 结果 锥体砂重: (g ) 砂的容重: (g/cm 3)试验结果 试验复核监理工程师美文欣赏------------------------------------------------------------------------------------------装订线------------------------------------------------------------------------1、走过春的田野,趟过夏的激流,来到秋天就是安静祥和的世界。

秋天,虽没有玫瑰的芳香,却有秋菊的淡雅,没有繁花似锦,却有硕果累累。

秋天,没有夏日的激情,却有浪漫的温情,没有春的奔放,却有收获的喜悦。

清风落叶舞秋韵,枝头硕果醉秋容。

秋天是甘美的酒,秋天是壮丽的诗,秋天是动人的歌。

2、人的一生就是一个储蓄的过程,在奋斗的时候储存了希望;在耕耘的时候储存了一粒种子;在旅行的时候储存了风景;在微笑的时候储存了快乐。

聪明的人善于储蓄,在漫长而短暂的人生旅途中,学会储蓄每一个闪光的瞬间,然后用它们酿成一杯美好的回忆,在四季的变幻与交替之间,散发浓香,珍藏一生!3、春天来了,我要把心灵放回萦绕柔肠的远方。

灌砂筒及量砂标定记录

灌砂筒及量砂标定记录
3041 9472 6405
18000 6457 8675 1.35
1.35g/cm3
标定依据
主要仪器设备 备注
有限公司
灌砂筒及量砂标定记录
标准砂产地
粒径范围
0.30-0.60mm
水密度
0.996
试验次数
灌砂入玻璃表平面前筒+砂总质量
(g) m4
锥 灌砂入玻璃板表平面后筒+砂总质量

(g) m5

锥砂质量(m2=m4-m5)

(g) m2
平均质量
(g) m8
标定罐+玻璃板质量

(g) m6
1 9000 6128 2872
3041 9470 6403
18000 6453 8679 1.35
2 9000 6134 2866 2868 3041 9473 6406 6405 18000 6455 8677 1.35 1.35
标定结果
锥砂质量
2868g
量砂密度ρs
3 9000 6133 2867
定 罐 容 积
标定罐+玻璃板+水总质量 (g) m7
标定罐容积V (V=m7-m6)
平均容积(cm3)
灌砂入标定罐前筒+砂总质量
(g) m1
灌砂入标定罐后筒+砂总质量

(g) m3

填平标定罐所需砂质量Ha

(Ha=m1-m3-m8)

量砂密度ρs
(ρs=Ha/V)
平均密度(g/cm3)
环境条件 灌砂筒编号 灌砂筒规格

灌砂法试验记录

灌砂法试验记录

(m)(cm)(g)(g)(g)(cm 3)(g)(g)(g)(%)(%)804.10776.91 3.5687.42664.17 3.5684.46661.95 3.4611.93591.81 3.4649.54622.16 4.4803.45771.81 4.1628.45611.33 2.8798.99778.74 2.6777.25743.07 4.6745.96714.52 4.4802.59773.21 3.8731.16705.073.7刘云复核:张云刚王耀武路基填土压实试验记录(灌砂法)施工单位:中铁××局石太指挥部××项目部试验编号:2006-土密度-0001试验日期:2006年6月28日工程名称:石太铁路客运专线××标段路基工程委托编号:2006-土密度-0001仪器设备名称型号编号施工里程及部位:D1K××+350~550原地面试验砂密度(g/cm 3)示值范围分辨率灌砂筒ф150024//机械振动碾压2.32采用标准《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2010)试验条件填料名称压实方法颗粒密度ρs(g/cm 3)最大干密度ρdmax (g/cm 3)最优含水率ωopt (%)1.36里 程位置标 高层 次填土厚度碾压遍数试验砂质量晴、无风砂夹碎石试验佘砂质量试验坑内砂质量试坑体积试坑土质量 2.093.1湿密度含水率干密度压实系数孔隙率(%)湿土质量干土质量含水率平均含水率规定值实测值(g/cm 3)(g/cm 3)D1K31+340左2.5232.122201/1/5/1134515973≥9094.3503637037555 2.04D1K31+346中232.522 3.51.97≥9091.44780351569251.97D1K31+342右3.7232.122 3.41.91201/1/5/1136676445≥9091.45192381875981.99D1K31+438左2.8232.122 4.31.91201/1/5/1132535619≥9097.64986366676992.10D1K31+426中232.522 2.72.04201/1/5/1130715643≥9098.14190308165942.144.52.05201/1/5/1130096377右4.4≥9097.64296315966982.12232.122 2.04附注:试验:技术负责人: 3.8201/1/5/1131086370D1K31+43012 3 4 5 6 7 8910 1112 1314 15 16 17压实方法:主要是区分机械振动碾压还是人工小型机械压实。

标准砂标定试验记录表(灌砂法用)

标准砂标定试验记录表(灌砂法用)
标准砂标定试验是通过灌砂法进行的,首先需准备好灌砂筒、标定罐、玻璃板等必要设备,并记录下标定罐重、标定罐与玻璃板共同重等初始数据。随后进行灌砂操作,先测量灌砂前筒与砂的总重,然后灌砂至标定罐满并关闭,再次测量筒与砂的总重,接着灌砂至玻璃板并测量相应重量。通过这些测量数据,可以计算出锥体砂重、标定罐内砂重等关键参数。最后,根据砂重与标定罐体积的比值,得出砂的容重,完成整个标定试验过程。试验过程中,所有测量数据都需详

灌砂法用标准砂密度测定记录格

灌砂法用标准砂密度测定记录格
3893
பைடு நூலகம்3759
134
133
3
3886
3755
131
二、标定罐中砂的质量
试验次数
灌砂筒加装入筒内的砂总质量(g)
灌砂筒内圆锥体砂重(g)
灌砂入标定罐后筒和筒内剩余砂质量(g)
标定罐中砂的质量(g)
1
3813
133
2584
1096
平均
2
3796
2572
1091
1093
3
3859
2633
1093
三、标定罐的体积
灌砂法用标准砂密度测定记录
试验单位
中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工程质量检测中心临海高等级公路如东段四标工地试验室
试验规程
JTG E40-2007
试验日期
试验人签字
复核人签字
一、灌砂筒内圆锥体砂重
试验次数
测试前灌砂筒加砂质量(g)
测试后灌砂筒加砂质量(g)
灌砂筒内圆锥体砂重
(g)
1
3891
3758
133
平均
2
1093
780.33
1.40
备注:1号灌砂筒标定。
试验次数
标定罐质量(g)
标定罐加满水后总质量(g)
水温度(℃)
水的密度
标定罐的体积(cm3)
1
382
1162
21
0.99802
782
平均
2
382
1163
21
0.99802
780
780.33
3
382
1160
20
0.99822
779
四、标准砂的单位密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罐+玻璃+水质量m3(g)
罐内水的质量(g)
m4=m3-m2-m1
水的温度(℃)
标定罐的容积V(ml)
(5)标准灌装砂的质量
筒+砂的质量(g)
余砂+筒的质量(g)
玻璃板上砂的质量(g)
标准灌装砂的质量m5(g)
(6)校验结果
锥砂的质量(g)
标准砂的密度(g/cm3)
ρ=m5/V
附注:
试验计算复核
灌砂仪锥砂及标准砂密度标定试验记录
单位名称管理编号
仪器名称试验编号
执行标准试验日期
(1)储砂筒尺寸
内径(mm)
筒深(mm)
筒底开口开口直径(mm)
(2)倒置圆锥形漏斗尺寸
上口直径(mm)
下口直径(mm)
高(mm)
(3)标定罐尺寸
内径(mm)
深(mm)
(4)标定罐的容积
标定罐的质量m1(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