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案例菜园里.doc
小学一年级语文优质教案菜园里
![小学一年级语文优质教案菜园里](https://img.taocdn.com/s3/m/7f2dc645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3b.png)
小学一年级语文优质教案菜园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菜园里》一课。
具体内容包括:菜园里的各种蔬菜,如西红柿、黄瓜、豆角等;通过观察、体验,了解蔬菜的生长过程,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
二、教学目标1. 认识并会写生字词:菜园、西红柿、黄瓜、豆角等。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菜园里蔬菜的种类。
3.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生字词,正确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通过多媒体展示菜园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说出自己认识的蔬菜。
(2)引出课题《菜园里》,板书课题。
2. 自主学习(10分钟)(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
(2)学生互相交流生字词,教师进行指导。
3. 课堂讲解(15分钟)(1)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正确书写。
(2)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结合课文内容,讲解蔬菜的生长过程,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
4.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出示实物蔬菜,让学生观察、触摸,加深对蔬菜的认识。
(2)学生分组讨论,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蔬菜的特点。
5.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出示例题:请用“菜园里”造句。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给出答案。
6.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学生用生字词造句。
(2)朗读课文,回答课后问题。
(2)引导学生课后观察家附近的菜园,了解更多的蔬菜。
六、板书设计菜园里生字词:菜园、西红柿、黄瓜、豆角等课文内容:菜园里的蔬菜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2. 造句:用“菜园里”造句。
答案示例:菜园里有很多新鲜的蔬菜。
3. 家长协助孩子观察附近的菜园,了解更多的蔬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体验,让学生了解了菜园里的蔬菜,培养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小学语文菜园里教案
![小学语文菜园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4da50bc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0f.png)
小学语文《菜园里》精品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认读“菜园、蔬菜”等词语;(2)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3)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实物观察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各种蔬菜;(2)运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大自然的情感;(2)培养学生珍惜食物、懂得感恩的态度;(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2. 课文的朗读与理解;3. 学生观察能力、表达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认读与书写;2. 课文情节的理解与感悟;3. 学生想象力的拓展与运用。
四、教学准备:1. 准备各种蔬菜的图片或实物;2. 准备课文朗读音频;3. 准备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认识各种蔬菜;(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蔬菜的了解和喜好;(3)简介课文《菜园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学习课文:(1)分组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讲解生字词;(3)学生讨论交流,分享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3. 实践环节:(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蔬菜,进行观察和描述;(2)学生用生字词编写小故事,描述蔬菜的成长过程;(3)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共同欣赏和评价。
4.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收获;(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3)教师给予鼓励和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附近的菜园或农场,亲身体验蔬菜的生长过程;2. 邀请家长参与,让学生与家长一起制作蔬菜相关的美食,增进亲子关系;3. 开展蔬菜知识竞答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七、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根据所学课文,编写一个小故事,描述蔬菜的成长过程,要求用上至少三个生字词;2. 家长监督:请家长协助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并在作业本上签字确认;3. 作业反馈:教师及时批改学生的作业,给予评价和指导,鼓励学生的创作积极性。
小学语文《菜园里》教案
![小学语文《菜园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242626b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b1.png)
小学语文《菜园里》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了解课文所描述的菜园里的景物和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运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生字词学习: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 课文解析:分析课文所描述的菜园里的景物和特点,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会生字词。
2. 教学难点:描述菜园里的景物和特点,运用想象力。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展示、实物演示等手段,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互动教学法: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
3.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以图片展示或实物演示的方式,引出菜园这一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朗读课文:让学生按照正确的发音和语调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 学习生字词: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4. 课文解析:分析课文所描述的菜园里的景物和特点,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
5.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或情景模拟,让学生亲身体验菜园里的乐趣。
6.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2. 朗读评估: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正确朗读,注意发音、语调和节奏。
3. 生字词测试:通过书写、默写等方式测试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4. 课文理解评估: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小学语文《菜园里》教案
![小学语文《菜园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87d157c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dd.png)
小学语文《菜园里》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认读“菜园、蔬菜、花朵”等词语;(2)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3)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实物观察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2)运用小组讨论、问答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活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蔬菜的认知,养成健康饮食的好习惯;(2)培养学生热爱农村生活,珍惜农民辛勤劳动的情感;(3)培养学生学会感恩,懂得分享的美德。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认读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2)流利地朗读课文,提高口语表达能力;(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活的情感。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2)理解课文中的农村生活场景;(3)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原文;(2)生字词卡片;(3)相关图片、实物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熟悉课文内容;(2)准备好笔记本,记录生字词及学习心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观察图片,猜猜图片中的场景是什么地方;(2)揭晓答案,引入课文《菜园里》。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2)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正确认读;(3)学生齐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记忆。
3. 理解课文:(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答,帮助理解课文内容;(2)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4. 拓展延伸:(1)学生展示自己准备的生字词卡片,互相交流学习;(2)教师出示相关场景的图片,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进行口语表达。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字词的正确认读和使用;2. 引导学生关注农村生活,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劳动成果的情感;3.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小学语文菜园里教案
![小学语文菜园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7eb5d64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1e.png)
小学语文《菜园里》精品优秀教案第一章:认识蔬菜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常见的蔬菜名称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蔬菜的兴趣和认识。
教学内容:1. 介绍常见的蔬菜,如西红柿、黄瓜、茄子、豆角等。
2. 讲解蔬菜的生长环境和种植方法。
教学活动:1. 教师展示各种蔬菜的图片,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
2. 学生分组讨论,介绍自己喜欢的蔬菜及其特点。
3. 教师讲解蔬菜的生长环境和种植方法,引导学生了解蔬菜的种植过程。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菜园或蔬菜,记录下自己喜欢的蔬菜及其特点。
第二章:蔬菜的种植与养护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蔬菜的种植方法和养护技巧。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力。
教学内容:1. 讲解蔬菜的种植方法,如播种、浇水、施肥等。
2. 介绍蔬菜的养护技巧,如除草、防虫、修剪等。
教学活动:1. 教师演示蔬菜的种植方法和养护技巧,让学生动手操作。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种植经验和养护技巧。
3.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蔬菜的生长情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帮助家长在菜园里种植蔬菜,记录下蔬菜的生长过程。
第三章:蔬菜的收获与食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蔬菜的收获时间和方法。
2. 培养学生对蔬菜的食用和营养价值的认识。
教学内容:1. 讲解蔬菜的收获时间和方法,如观察蔬菜成熟标志等。
2. 介绍蔬菜的营养价值和健康作用。
教学活动:1. 教师展示蔬菜的收获过程,让学生动手操作。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喜欢的蔬菜食用方法。
3. 教师讲解蔬菜的营养价值和健康作用,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准备蔬菜食材,尝试制作健康的蔬菜菜肴。
第四章:蔬菜的创意绘画教学目标:1. 让学生发挥创意,用绘画表达自己对蔬菜的认识和喜爱。
2. 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蔬菜的形状、颜色和纹理等特点。
2. 讲解绘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教学活动:1. 教师展示蔬菜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蔬菜的形状、颜色和纹理。
小学语文教案菜园里
![小学语文教案菜园里](https://img.taocdn.com/s3/m/08a4872f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61.png)
小学语文教案《菜园里》第一章:认识蔬菜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常见的蔬菜名称和特点。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蔬菜名称:茄子、西红柿、黄瓜、菠菜、胡萝卜等。
2. 蔬菜特点:形状、颜色、口感等。
教学步骤:1. 教师带领学生参观菜园,引导学生观察各种蔬菜的外形、颜色和生长情况。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各种蔬菜的特点。
3. 学生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观察到的蔬菜特点。
4. 教师总结并板书蔬菜名称和特点。
第二章:学习蔬菜的种植方法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蔬菜的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
2.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教学内容:1. 蔬菜种植方法:播种、施肥、浇水、除草等。
2. 蔬菜种植注意事项:选择合适的时间、土壤、品种等。
教学步骤:1. 教师讲解蔬菜种植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种植蔬菜的注意事项。
3. 学生在菜园中进行蔬菜种植实践操作,教师指导。
4. 学生分享自己种植的蔬菜心得体会。
第三章:认识蔬菜的生长发育过程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蔬菜的生长发育过程。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总结能力。
教学内容:1. 蔬菜生长发育过程: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开花结果等。
2. 观察蔬菜生长发育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教学步骤:1. 教师讲解蔬菜生长发育过程,引导学生关注蔬菜的生长变化。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蔬菜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
3. 学生在菜园中观察蔬菜生长发育过程,记录生长变化。
4. 学生向全班同学分享自己观察到的蔬菜生长发育过程。
第四章:学习蔬菜的食用方法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蔬菜的食用方法和营养价值。
2. 培养学生的健康饮食意识。
教学内容:1. 蔬菜食用方法:炒、煮、凉拌、蒸等。
2. 蔬菜营养价值: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
教学步骤:1. 教师讲解蔬菜的食用方法和营养价值。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自己喜欢的蔬菜食用方法。
3. 学生进行蔬菜烹饪实践,尝试不同的蔬菜食用方法。
小学语文《菜园里》教案
![小学语文《菜园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f40a961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01.png)
小学语文《菜园里》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实物观察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菜园里的各种蔬菜。
(2)运用分类、比较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粮食的良好品质,激发学生对农业生产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2)通过观察、分析,了解菜园里的各种蔬菜。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用词语描述蔬菜的特点。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
(2)生字词卡片。
(3)各种蔬菜的图片或实物。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熟悉内容。
(2)带来蔬菜图片或实物。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观察带来的蔬菜图片或实物,提问:“你们认识这些蔬菜吗?”(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认识的蔬菜。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跟着课件或黑板上的课文朗读,注意生字词的发音。
(2)讲解生字词,让学生加深对词语的理解。
3. 分析课文:(1)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中的插图,了解蔬菜的生长环境。
(2)分析课文中的句子,让学生理解蔬菜的特点。
4. 实践活动:(1)分组讨论,让学生用词语描述自己所认识的蔬菜。
(2)邀请学生上台展示,大家共同评价。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观察家里的蔬菜,用词语描述其特点,并写在日记里。
2. 拓展作业:(1)收集更多关于蔬菜的资料,了解蔬菜的生长过程。
(2)邀请家长参与,一起制作蔬菜手抄报。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对于问题的思考和回答。
2.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对于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和课文的理解程度。
3. 实践活动评价: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合作意识、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菜园里教学案例(通用6篇)
![菜园里教学案例(通用6篇)](https://img.taocdn.com/s3/m/f035d0b1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e2.png)
菜园里教学案例(通用6篇)菜园里篇1师:同学们,刚才我们都看到了,这些蔬菜的大小、形状、颜色各不相同,我们看看书本上是怎么写的。
读一读,想一想,儿歌告诉我们什么?找一找,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读的时候要求要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学生自学儿歌)师:下面就请你们在小组内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小组交流。
学生无拘无束,畅所欲言讨论着)师:谁来说说通过自学和小组讨论,你知道了什么?生1:我知道了黄瓜的外皮是绿色的。
生2:我知道豆角的颜色是青青的,样子细细长长的。
生3:我知道了辣椒的样子有一端是尖尖的。
生4:我读懂了“茄子高高打灯笼”。
就是茄子结在枝上,就像灯笼高高挂着一样,整个向下垂。
师:你真棒。
(出示挂图引导学生图文对照)大家看茄子结在哪里呢?它挂在枝上的样子像不像灯笼?生:我读懂了“萝卜地下捉迷藏”。
就是说萝卜长在地里,我们只能看到它的叶子,看不到萝卜,好像故意躲起来跟我们玩捉迷藏。
师:可以看出,昨天到学校劳动基地里去,大家观察得真仔细。
其他同学还有补充吗?(课前老师带学生参观学校劳动基地里的蔬菜,其中就有萝卜)生:有。
我还看到很多萝卜露出头来。
有的是白色的,有的是红色的,还有的是紫色的。
我觉得很奇怪,萝卜怎么有紫色的呢?就问管理菜园的伯伯,他告诉我这种叫胡萝卜。
师:同学们懂得真不少。
还有什么不懂的吗?生:南瓜越老皮越黄是什么意思?师:这个问题谁来解决?生:我知道。
就是南瓜刚长出来的时候是绿色的,慢慢地长、慢慢地变,到了成熟就成了黄色。
就像芒果一样,刚开始是绿色的,到成熟了就成黄色的。
师:说得好,还能用我们经常看到的水果来说明。
生:老师,我有个问题,我从图片上和书本上看到的南瓜都是黄色,样子是圆圆的。
可我昨天和我妈妈到菜市场,看到的南瓜全部是青色的,样子都是长长的,和今天我们放在桌子上的一样,怎么也找不到黄色圆圆的南瓜。
生:我知道。
昨天我去买南瓜时也一直找不到我想要的那种。
后来妈妈告诉我黄色圆圆的南瓜一般在夏天才有。
《菜园里》教学案例
![《菜园里》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7074e537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ee.png)
菜园里教学案例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菜园植物的基础知识,如种类、生长环境、生长特点等。
2.培养学生种菜的兴趣和种植技能,让学生学会一些简单的菜园管理技巧。
3.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让学生掌握一些基础科学实验方法和现象的解释能力。
二、教学内容1.学习菜园的基础知识,包括种子的选取、播种、浇水、肥料和病虫害的防治等。
2.实践种植一些常见的菜园植物,如番茄、黄瓜、辣椒等。
3.菜园的观察和记录,学生需要记录菜园的生长历程,如种子的发芽、幼苗的生长、开花和结实等。
4.进行一些基础的科学实验,如观察植物的吸水排水、对比不同施肥方式等。
三、教学流程时间内容操作1课时菜园的基础知识向学生介绍种子的选取、播种、浇水、肥料和病虫害的防治等基本概念,并展示相关物资。
2课时实践种植根据具体情况安排学生播种。
3课时观察和记录学生在种植过程中观察和记录菜园的生长历程,如种子的发芽、幼苗的生长、开花和结实等。
4课时科学实验进行一些基础的科学实验,如观察植物的吸水排水、对比不同施肥方式等。
5课时课程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本学期所学内容,分享种植体验和心得体会,并鼓励学生继续爱护和管理好自己的菜园。
四、教学评估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学生学情的评估:1.学生参与度:从课堂互动、课堂讨论、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观察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情况。
2.学生实践能力: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如播种、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等。
3.学生知识掌握情况:通过考试等形式对学生所学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估。
4.学生综合能力:通过学生的观察记录、科学实验及其解释等方面综合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
五、教学体会通过本学期的菜园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学生对于种植爱好较高,参与度、实践能力和知识掌握情况都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通过实践,学生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菜园植物的生命规律和生长环境,能够照顾自己的菜园,也收获了更丰硕的果实。
菜园教学是一种新型的生态教育方式,也是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思维、环保意识等多方面的培养。
最新整理一年级语文教案《菜园里》教学设计.docx
![最新整理一年级语文教案《菜园里》教学设计.docx](https://img.taocdn.com/s3/m/b0e3389e50e2524de4187e47.png)
最新整理一年级语文教案《菜园里》教学设计《菜园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激发主动识字的愿望和主动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2 、会认“菜、园”等14 个生字,会写“心、风”2 个字。
认识1 个新笔画“卧钩”和新偏旁“风字框”。
3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并结合生活实际了解一些蔬菜的特点。
教学重点:认识14 个生字,会写“心、风”。
教学难点:写好“心、风”两个字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提示学法: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到一个地方去参观。
(课件先出示菜园全景,随后出现"菜园里"三个字)这是什么地方呢?生:菜园里!(师再带读一遍,并讲解“菜”是平舌音)师:瞧,"菜园"这两个字正向我们眨眼呢,看谁能先和它们交上好朋友,记住它们的样子。
(可提示学生利用形声字特点来记)二、认识词语生字:师: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菜园里,看,菜园里的蔬菜真多啊!都有些什么呢?谁来说说!生自说。
师:是啊!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现在啊,老师把这些蔬菜的名字都打出来了,谁来当小老师带大家拼一拼!(课件出示9个带拼音的词语,教师相机指导“茄子”的轻声读法,“白菜”的“菜”平舌音的读法)①请学生单个带读;②分男女生读;③齐读;④去拼音,读给同桌听;⑤开火车读;⑥齐读;⑦下面,老师看看你们是不是真的记住了这些蔬菜的名称?我拿出一种蔬菜,你们赶快把它的小卡片举起来,大声读。
比一比,看谁找得快,读得准,声音响亮。
(教师活动:任意举起一种蔬菜,请学生读,注意及时纠正读音,及时鼓励,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生活动:先比赛快速地从自己的小卡片中挑选中对应的卡片,大声地读。
再注意听着老师和同学们的读音,把字音读准确,记住生字。
)课件休息三、初读儿歌:1、出示“茄子、卷心菜、南瓜、白菜、萝卜”,这些蔬菜是什么颜色的?板书:(紫、绿、黄、红、白)这些颜色好看吗?你喜欢吗?2、菜园里的蔬菜瓜果红、绿、黄、紫真好看,菜园里一片好风光。
一年级上语文教学案例菜园里_人教新课标-word
![一年级上语文教学案例菜园里_人教新课标-word](https://img.taocdn.com/s3/m/4f8aa01c482fb4daa48d4b0a.png)
《菜园里》教学案例[情景说明]《菜园里》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中一篇识字课文。
本课有九个词和一首儿歌,词语是菜园里各种蔬菜的名称,儿歌描述了一些蔬菜的特点,儿歌语言生动形象,琅琅上口。
学习目标是认字、写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蔬菜,了解它们的特点。
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
[教学过程]片断1:(课前,将学生分成四大组围坐,每三人为一小组,每大组中间摆上许多新鲜蔬菜:有白菜,卷心菜,红色、白色的萝卜,红色、绿色的辣椒,紫色的茄子,浅黄、深黄的南瓜,还有细长的豆角`……)课伊始,播放音乐课件《买菜》,学生齐唱歌曲。
师:你们说这些可爱的蔬菜长在哪里?生(齐):菜园里师:(板书:菜园里)现在,我们来到了“菜园里”,这里有各种各样的蔬菜,请你们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跟小组同学说说这些蔬菜的名称、特点,好吗?生:好!(兴奋、齐声)(同学们纷纷看、摸、闻各种蔬菜,并与小组同学议论。
)师:下面,老师看你们是不是真的记住了这些蔬菜的名称,我拿出一种蔬菜,你们赶快找出写有它名称的卡片,大声读,比一比,看谁找得快,读得准,声音响亮。
(老师首先举起黄瓜,学生们迅速在摆放的卡片中找出“黄瓜”卡片。
)生:黄瓜、黄瓜……(简评:生活化的情景,儿童化的歌曲,引发学生对菜场的回忆。
将教学内容指向生活,面向生活,课文中的生词已不再是一个个生硬的方块字,而是孩子们急于认识的朋友。
“看实物,找卡片、读词语”这一环节,激起了孩子们的好胜心,课堂活跃起来,人人动脑动手动口,欢乐的气氛弥漫了整个教室,学生们在这样充分自主的活动中,牢牢记住生词。
)片断2:师:把你刚才观察到的蔬菜说一说,愿意说哪一样,就说哪一样。
生1:我刚才摸了茄子,它的皮很光滑,它是紫色的。
生2:我发现卷心菜的叶子一层一层地卷着,像卷发。
生3:辣椒有红的,还有绿的。
生4:我尝了一口西红柿,甜甜的,酸酸的。
生5:豆角长长的,像绳子。
(简评:学生通过看、闻、摸,加强生活体验,自然明白了蔬菜的特点,这是学生们独自研究的伟大成果,他们沉浸在自主探究的惊喜与自豪中,学习兴趣浓厚,语言也在认识和研究中得到发展,为下一步学习儿歌作了很好的铺垫。
《菜园里》优秀教案
![《菜园里》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79b8da1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13.png)
《菜园里》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菜园里》一文。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通过描述菜园里各种蔬菜的生长状态,引导学生认识不同蔬菜及其特点;学习生词、短语,理解课文大意;培养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运用。
2. 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各种蔬菜,了解其生长特点。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力,引导他们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蔬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幅菜园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菜园里的蔬菜。
2. 新课导入: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 课文学习: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各种蔬菜及其生长特点。
4.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蔬菜,并进行示范。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观察菜园图片,选择一种蔬菜进行描述。
6. 互动环节: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描述,教师给予评价与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菜园里》2. 板书内容:生字词蔬菜名称及特点描述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植物,选择一种进行描述,不少于50字。
示例答案:我观察了家门口的向日葵,它的花朵金黄金黄的,像一个小太阳。
它的叶子绿油油的,像一把把小扇子。
2. 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上关于本节课的内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观察他们观察和表达能力的提高。
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活动,实地观察植物,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鼓励学生进行创意写作,以蔬菜为题材编写故事。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3. 板书设计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1. 生字词的学习:通过直观的图片展示、语境代入等方法,帮助学生记忆生字词,并学会正确书写和运用。
小学语文菜园里精品优秀教案
![小学语文菜园里精品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f66523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45.png)
小学语文《菜园里》精品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并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菜园里的各种蔬菜。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读,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发挥想象,提高观察力和创造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字词。
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2 教学难点:学生通过课文理解,掌握蔬菜的生长过程。
学生能够发挥想象,描绘出菜园里的美景。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
采用合作交流法,让学生在讨论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菜园里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挂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菜园里的蔬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认识的蔬菜,为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4.2 学习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合作交流,讨论生字词的含义。
4.3 讲解生字词:教师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正确认读和理解。
学生通过练习,巩固生字词的学习。
4.4 朗读练习: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提高朗读能力。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时的语音语调,使朗读更具表现力。
第五章:作业布置与课后反思5.1 作业布置:学生回家后,家长辅导学生完成生字词练习。
学生回家后,家长辅导学生朗读课文,家长签字确认。
5.2 课后反思: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学生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提高学习效果。
第六章:教学拓展6.1 课堂小游戏: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蔬菜认识小游戏,增强学生对蔬菜的记忆。
学生通过游戏,加深对蔬菜的了解,提高学习兴趣。
一年级语文上册菜园里教案.doc
![一年级语文上册菜园里教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0e0eaf1808a1284ac95043bd.png)
菜园里学习目标:1>反复再现,认识14个生字,会正确书写“卜、又、风、心”。
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认识一些蔬菜,了解蔬菜的一些特点,感受菜园里风光独好。
教学重难点:1>认识14个生字,会正确书写“卜、又、风、心”。
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反复再现,在语境中认识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认识一些蔬菜,了解蔬菜的一些特点,初步感受菜园里风光独好。
教学准备:课件四种蔬菜实物菜谱蔬菜词卡故事教学过程:一、认识蔬菜、蔬菜名1>看实物识字(课前在讲台桌上摆放四种蔬菜。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四位蔬菜朋友, 你们认识他吗?请一生上台举蔬菜让同学们叫名字,师随机拿词卡带读。
红萝卜白萝卜(刚从泥土里拔出来呢)卷心菜(包菜、球菜)南瓜(绿色带点黄的南瓜嫩一点,老一点的南瓜皮就越黄)豆角(扁豆、荷兰豆……)2、揭题。
这些蔬菜的家在哪儿呢?板书:菜园里。
指名读,齐读。
3、现在我们就一起到菜园里去看看,还有哪些蔬菜想跟我们交朋友呢?自由练读九个词语。
4、请大家翻到94页,看看图,认认真真地拼一拼,读一读这些蔬菜的名字。
交流。
你刚才认识了哪些蔬菜朋友?随机贴词卡。
指名读,正音。
读对的,跟他读,读错了,帮帮他。
5、同桌检查一下,听一听你的同桌是不是都读对了。
6、开火车读,这么多小朋友想读,那我们就开列双轨火车。
二、读课文1>我们班小朋友真热情,已经跟蔬菜打了好几次招呼了,现在我们一起把这些蔬菜送到他们的家好吗?2、请大家看看菜园,你想先把谁送回家?这个主意不错。
茄子离我们最近,他高高地挂在枝头,像一盏盏紫色的灯笼,多可爱。
(点击蔬菜名,飞到相应的蔬菜旁。
)接下来你想把谁送回家呢?谁来说。
我们可以一起说:辣椒、辣椒,快回家!3、有一位作家,他参观了菜园后,也和这些蔬菜成了朋友,还为他们写了一首儿歌呢?你们想听吗?师范读。
那就翻到95页做好听的准备。
4、请小朋友自己拼一拼,读一读,多读几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案例菜园里
在教室的中间,学生每6人围坐成一个小组,教室的四周摆着许多
新鲜蔬菜,有白菜、卷心菜,有白色、红色的萝卜,红色、绿色的辣
椒,紫色的茄子,浅黄、深黄的南瓜,有穿着绿衣裳的黄瓜,还有细
长的豆角。
如果你要认为这是在上自然课或是美术课,那你就猜错了。
上课了,老师亲切的话语响起:“大家看,我们来到‘菜园里’,我们四周有这么多蔬菜,你们想认识它们吗?” 学生兴奋地齐声说:“想!”
乘着学生的兴趣,王老师继续往下说:“那好,待会儿同学们
就下座位到教室的四周去看一看、摸一摸这些蔬菜,再读一读旁边的
小卡片,试着记住它们的名字,可不要把它们名字叫错了?读完后把
小卡片拿在手里,等到把所有的蔬菜认完了,就回座位。
”
老师的话刚说完,学生们便像一只只快乐的小鸟飞向了教室的四周,微笑着看看这种蔬菜,摸摸那种蔬菜,有的还凑上小鼻子闻一闻,
然后再饶有兴致地拿起旁边的小卡片读一读,看看这可爱的东西叫什
么名字。
老师在教室里轻轻地走着,观察每一位学生,分享着学生的收获
和快乐,当看到学生们因收获而激发出学习的兴趣时,她亲切的话
语又在同学们耳边响起:“下面,王老师看看你们是不是真的记住了
这些蔬菜的名称?我拿出一种蔬菜,你们赶快把它的小卡片举起来,
大声读。
比一比,看谁找得快,读得准,声音响亮。
”
老师首先举起一个大南瓜。
学生们迅速地在许多张卡片中找出“南瓜”的卡片,并抢着大声地读出来:“南瓜”、“南瓜”⋯⋯
“你们找得很快,很准,但要注意‘南瓜’的‘南’是鼻音,请大家再读一遍!”
学生们准确地齐读:“南瓜”。
老师又举起了“黄瓜” 、“豆角”、“白菜”、“卷心菜”,最后又拿出了紫颜色的“茄子”,学生们纷纷找出卡片举着读“qi ézi ”、“qi ézí”、“quézi ”,老师在众多的读音中分辨出有一个学生把“ qi ézi ”
读成“ quézi ”。
王老师亲切地说:“好像有人把它读成‘qué’,
我们再读一遍,读准它的名字——‘qi é’,全班齐读。
”
根据学生们在课堂上反馈的信息和实际情况来看,生字确实是
学生们学习的难点。
此起彼伏的读书声过后,学生们慢慢地安静下来。
“你们想把刚才读的生字读给大家听听吗?” 老师商量的语气,体现了师生之间平等的关系。
学生纷纷举手。
课堂上,学生清晰、自信地读书,老师热情地鼓励,声声入耳。
为了让学生更轻松地理解课文,将自己的收获畅快地表达出
来,老师说:“你们刚才认识了那么多的蔬菜,谁愿意说说它们?
说说你看到的,摸到的,感觉到的,你愿意说哪个就说哪个!”
“我刚才认识了豆角,我觉得豆角又细又长又软,像一根鞭子。
”
“我觉得更像一根绳子。
”
“我刚才摸到了黄瓜身上有刺。
”
“我知道了,南瓜是黄色的,是圆形的,它的皮很硬。
”
“西红柿,红红的,软软的,我闻了闻,还有一股清香味呢! ”
“我知道了卷心菜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包菜。
”
【评析】
生活是教学的源泉,也是学生们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
此课中,老师直接将情景生活化,并将教学明显地分成了认识生活与探究生活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景,走入相关认知的园地。
此时课文所要学习的生词已不再是一个个陌生的、生硬的方块字的组合,而是一个个他们急于认识的朋友。
当学生们在老师的帮助下,人
人都通过自己的努力,知道了这些蔬菜的名字,并读准了字音,认识了它们,欢快的气氛就弥漫了整个教室。
第二个层次则是创设了一个相对自主的学习环境。
学生们由看一看、闻一闻以及摸一摸,他们自然明白了更多。
原来“豆角像一根绳子” ,“西红柿红红的、软软的、香香的”,“我们吃的包莱就是卷心莱呀” ⋯⋯这些陌生或熟悉的蔬菜的特点,不是老师向学生讲解的知识点,而是学生们独自探究的“伟大”成果。
学生们通过生活获得了认知,又通过进一步的认知,明确了更多的生活中的事例,语言也在认识和探究中得到发展。
这是一个典型的开放课堂,我们仿佛看到了“教育即生活”的教育境界。
在这里,教育不再是未来生活的预备,而是儿童现实生活的过程。
教育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增长了学生们的知识,发展了他们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意识和习惯,并激发他们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