蛔虫病源流考-姜德友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2卷 第11期 2020 年 11 月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

Vol. 22No. 11

Nov .,

2020

DOI:10.13194/j.issn.1673-842x.2020.11.001

蛔虫病源流考

姜德友,杨圣英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项目(ZHY12-Z095);龙江医学流派传承工作室(LPGZS2012-14);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

(17SHC131)

作者简介:姜德友(1960-),男,黑龙江东宁人,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经方治疗疑难杂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摘要:文章通过对蛔虫病古代文献的梳理,从病名、病因病机、证候分类及治法四方面对蛔虫病的源流进行考证。分析各代医家对蛔虫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并对治疗方法进行总结,考查其学术脉络及规律,对现在临床认识和

诊治蛔虫病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蛔虫病;古籍;治疗;探讨

中图分类号:R2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842X (2020) 11- 0001- 04

Investigation on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Ascariasis

JIANG Deyou,YANG Shengying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Harbin 150040,Heilongjiang,China)Abstract:In this paper,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ascariasis were investigated from the aspects of disease name,etiology,pathogenesis,syndrome classification and treatment by combing the ancient literatures of ascariasi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ascariasis in different generations of doctors,summarizes the treatment methods,and investigates the academic context and rules of ascariasis,which is of certain significance to the current clinical understanding and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scariasis.

Keywords:ascariasis;ancient books;treatment;discuss

《黄帝内经》中已有“长虫”“蛟蛕”的记载,即

指“蛔虫”[1],可见中医对蛔虫病认识之早。后至汉

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对本病加以施治,并载有

“甘草粉蜜汤”“乌梅丸”等经方治疗此病,后世医家

多宗其说。唐宋医家多主张脾胃虚弱、湿热内蕴、饮

食不当为致病因素,并创立驱蛔杀虫、补益脾胃、安

蛔定痛等治法,此后明清医家对其治疗方药的记载

更加丰富。由于历代医家对蛔虫病的论述十分复杂,

故从病名、病因病机、证候分类及治疗入手,对历代

重要医籍中蛔虫病的相关病证论述进行整理研究,

考查其学术脉络和规律,颇有意义。

1 病名

蛔虫病是由于蛔虫寄生于肠道,以阵发脐腹疼

痛、反复发作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寄生虫病[2]。本病

最早记载可见于《黄帝内经》,此后不断丰富发展,

历经数千年而沿用至今。总结历代医家所述,多以

蛔虫病的病症特点分类命名,在此归纳如下。

《灵枢》曰:“肠中有虫瘕……心肠痛怀,作痛肿

聚,往来上下行,痛有休止,腹热喜渴,涎出者。”此

处虫瘕是指虫积肠道,腹部结块,阻碍气机,聚散不

定为主要表现的虫病。诸虫之中,蛔虫最多,故虫瘕

多见于蛔虫病。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云:“蛔厥

者,当吐蛔……蛔闻食臭出,其人当自吐蛔。”蛔厥

是指感受蛔虫而引起以急性腹痛和四肢厥冷为主要

表现的病症。症见腹部绞痛,四肢发凉,痛甚则汗出,

或吐涎沫,或吐蛔虫,时发时止,或伴有寒热,胃肠功

能紊乱等证候。唐代王焘《外台秘要》云:“心里有

长虫名曰蛊虫,长一寸许,贯心即死。”即蛔虫贯伤

心脏称为“蛊虫”,往往有生命危险。宋代王怀隐、

王祐等《太平圣惠方》曰:“夫蛔疳者……其候,常

爱合面而卧。惟觉气急,颜色萎黄,肌体羸瘦,啼哭

声高。又似心痛,或即频频动静,或即发歇无时。每

于月初二三四日,其虫盛矣。”此处提到的“蛔疳”,

是因小儿体内滋生蛔虫,日久不愈,脾胃虚弱,气血

日亏而成疳积,多以精神萎靡、面黄肌瘦、毛发焦枯、

肚大筋露、纳呆便溏为主要表现。

值得一提的是,历代医家对“蛔虫”之名古代称

谓较多,特举例归纳如下。

1.1长虫 《素问》曰:“胃咳之状,咳而呕,咳甚则

长虫出。”此处“长虫”即指“蛔虫”[3]。隋代巢元方《诸

病源候论》曰:“长虫,蚘虫也。”

1.2蛟蛕《灵枢》曰:“肠中有虫瘕、蛟蛕……心

肠痛,憹作痛,肿聚,往来上下行,痛有休止,腹热喜

渴,涎出者,是蛟蛕也。”此处,“蛕”通“蛔”。

1.3蚘虫 《金匮要略》曰:“腹中痛,其脉当沉,若

弦,反洪大,故有蚘虫。”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云:“蚘虫者,九虫内之一虫也,长一尺,也有长五六

寸者。”形象生动指出蛔虫形状,可见古人对此病认

识之早,此处“蚘”通“蛔”,后因汉字演化,历代医家

书籍多以“蛔虫”命名,故本文其余各处仍用“蛔虫”。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