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实务:审计抽样方法
第七章审计抽样
![第七章审计抽样](https://img.taocdn.com/s3/m/7436e6607e21af45b307a87f.png)
这种方法的一般步骤是:
1、确定审计目标。 例如,审计人员对某一企业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 审计目标是测试该企业应收账款总账余额是否正 确。现假设该企业应收账款总账余额为500000元, 由100个顾客的账户余额构成。 2、确定总体和抽样单位。依据上述具体目标,确 定该企业的全部应收账款账户为审计对象总体, 各个明细账户则为抽样单位。 3、确定样本规模。
1、抽样风险
2、非抽样风险
非抽样风险是审计人员因采用不恰当的审计程序 或方法,误解审计证据等而未能发现重大误差的 可能性。非抽样风险与审计人员采用的抽样方法 无关。且不是由于采用了审计抽样而带来的。产 生非抽样风险的原因主要有: (1)人为错误,如审计人员未能辨别出样本中的 异常情形; (2)运用不当或无效的审计程序; (3)错误解释样本的结果。
在下列情况下不能运用审计抽样方法:
1、被审计单位没有执行国家规定的财务制度,会计核算不 健全,资料残缺不齐; 2、被审计单位没有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或即使建立但很不完 善,财务管理混乱; 3、检查贪污舞弊问题,查处大案要案方面的财务收支; 4、核定某些特殊重要内容的审计事项或需要特别关注的事 项; 5、检查总体的完整性; 6、可接受检查风险过低或要求审计检查保证程度过高; 7、使用审计抽样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审计抽样既可用于对内部控制的测试,也可用于实质性测试
在属性抽样中,把可接受的过度信赖风险量化为 10%、5%。
6、估计总体偏差率 作为可容忍的偏差率、可容忍的偏差率的补充,估计总体偏差率是 为了确定样本量。在估计时,可以根据以前年度审计结果进行估算; 也可以选取少量的样本进行估算,这些样本可以作为最终样本的一部 分。
7、确定样本规模
1)四个要素对样本量的影响。样本量受到可容忍偏 差率、可接受的过度信赖风险、估计的总体偏差 率和总体规模的影响
第十章审计抽样ppt课件
![第十章审计抽样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0fedd0d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f6.png)
实施实质测试时,应当根据样本中发现的
误论
控制测试中样本结果评价 推断总体误差率<=可容忍偏差率,总体可以 接受;反之,不接受。
细节测试中样本结果评价 推断总体误差金额<=可容忍错报,总体可以
接受;反之,不接受。
1确定样本规模
控制测试中,在不改变其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
制制度可信赖程度的前提下,愿意接受的最大误 差。
细节测试中,对某一账户余额或某类经济业务总体
特征作出合理评价前提下,愿意接受的最大金额误差 ,即可容忍错报。
1确定样本规模
(3)预计总体误差
根据前期审计所发现的误差、被审计单位经营业 务和经营环境的变化、内部控制的评价即分析性
控制测试是为了获取关于某项控制的设计或运行
是否有效的证据;可采用属性抽样。
细节测试的目的是确定某类交易或帐户余额的金
额是否正确,以提供与存在的错报有关的证据。 可采用变量抽样。
2定义总体、抽样单元及分层
总体——实施抽样的范围
可以包括构成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的所有项目, 也可以只包括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中的部分项目
1非统计抽样
审计人员仅凭其专业经验,判断并选取样 本的一种抽样方法。
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并运用职业判断, 确定使用统计抽样或非统计抽样方法,以最有效
率地获取审计证据。
2统计抽样
按照随机原则从被查总体中抽取样本单位, 依据样本的审查结果来推断被查总体特征。
统计抽样必须同时具备下列特征: (1)随机选取样本; (2)运用概率论评价样本结果。
非抽样风险
1信赖过度风险和信赖不足风险(控制测试)
• 控制测试:测试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运行的有 效性。
2020年注册会计师《审计》章节考点试题:审计抽样方法含答案
![2020年注册会计师《审计》章节考点试题:审计抽样方法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9c9c434afe04a1b171de85.png)
2020年注册会计师《审计》章节考点试题:审计抽样方法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细节测试中运用传统变量抽样的相关说法中,不恰当的是()。
A、使用比率法时,注册会计师先计算样本的审定金额与账面金额之间的比率,再以这个比率去乘总体的账面金额,从而求出估计的总体金额B、运用比率法推断总体错报,不需要使用总体规模C、注册会计师需要对错报进行定性分析D、如果未对总体进行分层,注册会计师通常不使用差额法2、以下各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A、可容忍误差越小,需选取的样本量越小B、预期误差越小,需选取的样本量越大C、可信赖程度要求越高,需选取的样本量越大D、在控制测试中,样本规模与总体变异性呈正向变动3、下列各项中,对偏差或错报的定义正确的是()。
A、A公司要求订购单必须事先连续编号,注册会计师进行此项控制测试时将订购单未经过被授权人员签字作为偏差B、B公司要求验收部门对已收货的商品编制验收单,注册会计师将未编制验收单的情况作为一项错报C、注册会计师核对C公司应收账款明细账与总账,将总账和明细账中金额不符的情况作为错报D、注册会计师核对销售商品的发票和账面金额是否相符时,将发票未进行审核的情况作为偏差4、下列有关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的表述,错误的是()。
A、信赖不足风险与审计的效果有关B、误受风险影响审计效果,容易导致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的审计意见,因此注册会计师更应重点关注C、如果对总体中的所有项目都实施检查,就不存在抽样风险,此时审计风险完全由非抽样风险产生D、注册会计师依赖应收账款函证来揭露未入账的应收账款,此时可能产生非抽样风险5、注册会计师使用系统选样选取样本,销售发票的总体范围是652~3151,设定的样本量是125,注册会计师确定的随机起点是661(假设随机起点不作为被选取的样本),则选取的第3个样本是()。
A、681B、701C、721D、7416、下列关于在控制测试中定义总体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14号--审计抽样和其他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14号--审计抽样和其他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2d04c4cf7ec4afe04a1df10.png)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14号____审计抽样和其他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讲解当代审计已经建立和运用完善的抽样技术。
国际审计实务委员会在1985年2月发布的《国际审计准则第19号___审计抽样》和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发布的《审计准则说明书第39号___审计抽样》都强调了审计抽样在现行审计实务中的重要性。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CICPA)在1995年12月发布了《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4号___审计抽样》。
今年2月15日又对审计抽样准则作出了具体的修订、补充和完善,使之能更好地适应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需要。
大家知道审计抽样准则在所有准则中涉及到统计学和数学知识较多,可能比较枯燥。
但我们的审计质量要想有一个较明显的飞跃,就必须要跨越审计抽样这一关。
我们对本准则的介绍分下面几个部分来进行。
第一章总体概述一、本准则的制定背景和意义二、本准则规范的目的和适用范围三、准则的基本框架内容及与原准则的比较变化第二章审计抽样的基本理论一、审计抽样的基本概念二、获取审计证据时对审计抽样的考虑三、抽样风险与非抽样风险四、统计抽样与非统计抽样第三章审计抽样的基本步骤一、样本设计阶段二、选取样本和实施审计程序阶段三、评价样本结果阶段第四章审计抽样在控制测试中的运用一、控制测试中统计抽样的运用(一)、控制测试中统计抽样的基本理论(二)、控制测试中统计抽样的具体运用二、控制测试中非统计抽样的运用第五章审计抽样在细节测试中的运用一、细节测试中统计抽样的运用(一)、传统变量抽样1、传统变量抽样的基本理论2、传统变量抽样的具体运用(二)、概率比例规模抽样1、概率比例规模抽样的基本理论2、概率比例规模抽样的具体运用二、细节测试中非统计抽样的运用第一节总体概述一、本准则的制定背景和意义1.20世纪以来,企业规模的迅速扩大使得注册会计师对被审单位被审计期间的全部交易进行逐笔审查不再现实,因此产生了在选择性测试的基础上进行审计的需要。
审计的抽样方法有哪些
![审计的抽样方法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b33bf845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1e.png)
审计的抽样方法有哪些审计是指对财务报表、会计记录和其他相关信息进行检查和验证的过程。
由于时间和资源的限制,审计人员通常无法对所有数据进行检查,因此需要使用抽样方法来进行审计。
抽样方法是在整体群体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样本进行检查,以推断整个群体的情况。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审计抽样方法。
1. 随机抽样:随机抽样是指从总体中等概率地随意选取样本。
这种抽样方法能够保证每个样本都有相等的机会被选择,并且能够避免选择偏差。
随机抽样可以通过随机数表、随机数生成器或抽奖等方式实现。
2. 系统抽样:系统抽样是指按照一定的规则从总体中选取样本。
这种抽样方法适用于总体具有一定的结构规律的情况。
例如,可以按照总体中的序列号、时间顺序或其他规则选取样本。
3. 分层抽样:分层抽样是将总体划分为若干个互不重叠的层级,然后从每个层级中分别抽取样本。
这种抽样方法适用于总体具有不同特征或不同重要性的情况。
通过分层抽样可以保证各个层级中的样本都能够得到充分的代表性。
4. 整群抽样:整群抽样是将总体划分为若干个群组,然后从每个群组中选择全部或部分样本进行检查。
这种抽样方法适用于总体中群组内部相似度高而群组之间差异较大的情况。
通过整群抽样可以减小抽样误差,提高抽样效率。
5. 效应抽样:效应抽样是从总体中选择关键性或异常性较高的样本进行检查。
这种抽样方法适用于审计人员认为某些样本可能存在重大错误或潜在风险的情况。
通过效应抽样可以集中审计资源,针对性地进行检查和验证。
6. 判断抽样:判断抽样是根据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和经验选择样本进行检查。
这种抽样方法适用于审计人员根据经验判断某些样本可能存在问题或风险的情况。
通过判断抽样可以结合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提高审计效果。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审计抽样方法,审计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抽样方法来进行审计工作。
需要注意的是,抽样只是为了从样本中推断总体,因此样本的选择应该具有代表性,并且根据风险评估来确定抽样的大小和方法。
注册会计师-《审计》大数据易错题-第四章 审计抽样方法(6页)
![注册会计师-《审计》大数据易错题-第四章 审计抽样方法(6页)](https://img.taocdn.com/s3/m/6f723d5233d4b14e8424687e.png)
②对零余额或负余额的选取需要在设计时予以特别考虑,例如,如果准备对应收账款进行抽样,注册会计师可能需要将贷方余额分离出去,作为一个单独的总体,如果检查零余额的项目对审计目标非常重要,注册会计师需要单独对其进行测试,因为零余额的项目在货币单元抽样中不会被选取;③当发现错报时,如果风险水平一定,货币单元抽样在评价样本时可能高估抽样风险的影响,从而导致注册会计师更可能拒绝一个可接受的总体账面金额;④在货币单元抽样中,注册会计师通常需要逐个累计总体金额,以确定总体是否完整并与财务报表一致,不过如果相关会计数据以电子形式储存,就不会额外增加大量的审计成本;⑤当预计总体错报的金额增加时,货币单元抽样所需的样本规模也会增加,这种情况下,货币单元抽样的样本规模可能大于传统变量抽样所需的规模。
二、大数据错题单选题1.注册会计师从总体规模为1000、账面金额为1000万元的存货项目中选择了200个项目作为样本。
样本项目的审定金额加总为280万元,样本账面金额是300万元,利用均值法推断的总体错报是()万元。
错误率43%A.-400B.-100C.133D.200【答案】A【解析】样本审定金额的平均值=280/200=1.4(万元),估计的总体金额=1.4×1000=1400(万元),推断的总体错报=1000-1400=-400(万元)。
2.下列有关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错误率42%A.从某类交易中选取特定项目进行检查,可以推断总体B.从某类交易中选取特定项目进行检查构成审计抽样C.对资本公积项目选取全部项目进行测试D.从总体中选取特定项目进行测试时,应当使总体中每个项目都有被选取的机会【答案】C【解析】注册会计师只选取特定项目实施审计程序,这不是审计抽样(选项B错误)。
在这种情形下,注册会计师只能针对这些特定项目得出结论,而不能根据特定项目的测试结果推断总体的特征(选项A错误)。
从总体中选取特定项目进行测试,没有遵循随机原则,总体中每个项目不是都具有被选取的机会(选项D错误)。
第十章 审计抽样201201
![第十章 审计抽样201201](https://img.taocdn.com/s3/m/0555c90a4a7302768e9939ac.png)
第十章审计抽样201202审计抽样方法的运用是审计工作理论和实践的重大突破。
在有限的审计资源条件下,极大地提高了审计工作的效率,降低了审计费用,收集到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审计抽样的方法由最初的判断抽样发展到统计抽样,而统计抽样比起判断抽样,一定程度上又大大提高了审计结论的可靠性,控制和降低了抽样风险。
一、审计抽样的概念审计抽样是指注册会计师对具有审计相关性的总体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使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为注册会计师针对整个总体得出结论提供合理基础。
审计抽样的基本目标是在有限的审计资源条件下,收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形成和支持审计结论。
审计抽样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审计工作的效率,降低了审计费用。
审计抽样不同于详细审计。
详细审计是指对审计对象总体中的全部项目进行审计,并根据审计结果形成审计意见。
那种从审计对象总体中选取部分项目进行审计,并对所选项目本身发表审计意见的方法也不属于审计抽样。
审计抽样应当具备三个基本特征:(1)对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2)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3)审计测试的目的是为了评价该账户余额或交易类型的某一特征。
审计人员拟实施的审计程序将对运用审计抽样产生重要影响。
有些审计程序可以使用审计抽样,有些审计程序则不宜使用审计抽样。
现详细说明:(一)风险评估程序审计人员应当实施下列风险评估程序以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①询问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内部其他相关人员;②分析程序;③观察和检查。
审计人员在实施上述风险评估程序时通常不涉及审计抽样。
原因是:一方面,审计人员实施风险评估程序的目的是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而不需要对总体取得结论性证据;另一方面,风险评估程序实施的范围较为广泛,且所获取的信息具有较强的主观色彩,因此通常不涉及使用审计抽样方法。
但是,如果审计人员在了解控制的设计和确定其是否得到执行时,一并计划和实施控制测试,则会涉及审计抽样方法,但此时审计抽样仅适用于控制测试。
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知识点:审计抽样的步骤
![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知识点:审计抽样的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b77250ad0029bd64783e2caa.png)
/
中华会计网校会计人的网上家园
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知识点:审计抽样的步骤
知识点:审计抽样的步骤
审计抽样的三阶段:样本设计→选取样本→评价样本结果
样本设计阶段
1.定义总体和抽样单元
总体可以包括构成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的所有项目,也可以只包括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中的部分项目。
抽样单元,是指构成总体的个体项目。
在定义抽样单元时,注册会计师应使其与审计测试目标保持一致。
2.分层
如果总体项目存在重大的变异性,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分层。
分层可以降低每一层中项目的变异性,从而在抽样风险没有成比例增加的前提下减小样本规模。
3.定义误差构成要件
在控制测试中,误差是指控制偏差,注册会计师应仔细定义所要测试的控制及可能出现偏差的情况。
在细节测试中,误差是指错报,注册会计师要确定什么构成错报。
4.确定审计程序
注册会计师必须确定能够最好地实现测试目标的审计程序组合。
审计抽样方法
![审计抽样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835773d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2e.png)
审计抽样方法
审计抽样是审计工作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从总体中选取一部分样本进行检查,以便对总体进行推断。
审计抽样方法的选择对于审计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审计抽样方法。
首先,随机抽样是最常用的一种抽样方法。
在进行随机抽样时,每个样本都有相同的机会被选中,从而保证了样本的代表性和客观性。
随机抽样可以通过简单随机抽样、分层随机抽样和整群随机抽样等方式进行。
其次,系统抽样是一种按照一定的规则和系统进行抽样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总体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有序性的情况。
系统抽样可以通过等距抽样和等比抽样等方式进行。
再次,区间抽样是将总体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后,按照一定的间隔进行抽样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总体有序排列的情况,可以有效地减少随机性带来的误差。
最后,判断抽样是一种根据某些特定的判断标准进行抽样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审计对象具有一定特征或特定情况的情况,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选择。
在实际的审计工作中,根据审计对象的不同特点和审计目的的不同,可以灵活运用以上几种抽样方法,以达到审计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
在进行抽样时,还需要注意样本的大小和抽样的精度,以及对样本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进行评估,确保样本的代表性和可信度。
总之,审计抽样方法在审计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选择合适的抽样方法对于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以上介绍的几种常见的审计抽样方法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3年注册会计师《审计》 第四章 审计抽样方法
![2023年注册会计师《审计》 第四章 审计抽样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7c4e094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79.png)
不推断总体
大额或关键或特定项目;全部大于某一金额项目;不能由样本推断总体
(3)审计抽样,以样本结果推断总体
结论
总体规模较大的项目;由样本推断总体;不等于抽查
注意:审计抽样可以与其他方法结合进行。例如在审计应收账款时,注册会计师可以使用选取特定项目的方法将 应收账款中的单个重大项目挑选出来单独测试,再针对剩余的应收账款余额进行抽样
【单选题】下列有关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从某类交易中选取特定项目进行检查构成审计抽样 B.从总体中选取特定项目进行测试时,应当使总体中每个项目都有被选取的机会 C.对全部项目进行检查,通常更适用于细节测试 D.审计抽样更适用于控制测试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选项A,选取特定项目与审计抽样属于两种不同的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选项B,选取特定项目不能保证每个项 目都有被选取的机会;选项D,审计抽样更适用于细节测试,没有留下轨迹的控制不适宜使用审计抽样。选项C,一般需要对
知 识 点 4.1审 计 抽 样 的 含 义 ( ★ ★ ★ )
一 、 含 义 审计抽样是指注册会计师对具有审计相关性的总体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且所有抽样单元都有机会被选取 (无偏性)。 所有项目都有被选取的机会,才能根据样本项目的测试结果推断出有关抽样总体的结论。
2022年注册会计师《审计》章节训练营(第四章 审计抽样方法)
![2022年注册会计师《审计》章节训练营(第四章 审计抽样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5d0ae05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4f.png)
2022年注册会计师《审计》章节训练营第四章审计抽样方法审计抽样的概念和特征单项选择题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在控制测试中出现的是信赖不足风险和信赖过度风险,前者影响审计效率,后者影响审计效果。
在细节测试中会出现误拒风险和误受风险,前者影响审计效率,后者影响审计效果。
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审计抽样的基本特征包括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但不代表所有抽样单元被选取的机会相等。
注册会计师运用审计抽样的目的并不是评价样本,而是对整个总体得出结论,所以审计抽样要求注册会计师必须从样本推断至总体。
另外样本要具有代表性,有代表性的含义不是说样本必须是大额或特殊的样本,而是对样本的选取是无偏向的。
无偏向选取的样本通常是具有代表性的。
多项选择题正确答案:ACD答案解析:选项B,专业胜任能力引起的差错与抽样风险无关,这方面的风险属于非抽样风险。
审计抽样的适用性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抽样不适宜用在询问、观察和分析程序上。
询问、观察无法留下任何轨迹供注册会计师去抽样,即没有东西可抽,所以无法使用审计抽样;分析程序是注册会计师研究不同的财务数据以及财务数据和非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的,对财务信息做出评价,所以属于一种趋势分析,注册会计师不能在相关项目或数据之间进行抽样后进行分析的,所以分析程序不使用审计抽样的。
多项选择题正确答案:ABD答案解析: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基础上,注册会计师应当识别能够显示控制有效运行的特征,以及控制未有效运行时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并采取适当的方法测试所识别的特征是否存在。
如果显示控制有效运行的特征留下了书面证据,即控制的运行留下了轨迹,注册会计师通常可以在控制测试中运用审计抽样方法。
选项ABD符合题意。
选项C,是否认真核对原始凭证,是没有留下运行轨迹的,所以无法使用审计抽样。
正确答案:AC答案解析:选项A,风险评估程序即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在这一过程中通常不采用审计抽样;选项C,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时,注册会计师的目的不是根据样本项目的测试结果推断有关总体的结论,此时不宜使用审计抽样。
第四章 审计抽样方法(2)
![第四章 审计抽样方法(2)](https://img.taocdn.com/s3/m/a829f42433687e21af45a9cc.png)
考点和典题三、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第58讲-审计抽样的相关概念(2)第一编·第四章·审计抽样方法第一节审计抽样的相关概念三、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一)抽样风险1.概念:根据样本得出的结论,可能不同于对整个总体实施与样本相同的审计程序得出的结论的风险。
2.影响因素:(1)抽样风险由抽样引起,与样本规模和抽样方法相关;(2)样本规模与抽样风险反向变动。
3.控制测试中的抽样风险【单选题必考点】【小金敲黑板】这组概念比较抽象,但是属于单选题的必考点,借助“秋裤理论”可以对这一概念加深理解,但要求考生在理解后回归专业表达。
4.细节测试中的抽样风险【单选题必考点】5.抽样风险的控制:(1)无论是控制测试还是细节测试,都可通过增加样本规模来降低抽样风险至可接受水平;(2)如果对总体中所有项目都实施检查,则不存在抽样风险,此时风险完全由非抽样风险产生。
真题和模拟题精讲单项选择题【2016年真题】下列有关信赖过度风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信赖过度风险属于非抽样风险B.信赖过度风险影响审计效率C.信赖过度风险与控制测试和细节测试均相关D.注册会计师可以通过扩大样本规模降低信赖过度风险[答案]D[点评]信赖过度风险属于抽样风险,选项A错误;信赖过度风险影响审计的效果,选项B错误;信赖过度风险与控制测试相关,与细节测试不相关,选项C错误。
多项选择题【2014年真题】下列有关抽样风险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3.产生环节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时均可能产生非抽样风险。
4.非抽样风险的控制(1)可以降低或防范;(2)不能量化,但可以通过仔细设计审计程序,采取适当的质量控制政策和程序,进行适当的指导、监督和复核,适当改进实务工作,将非抽样风险降至合理保证的可接受的水平。
真题和模拟题精讲单项选择题【2016年真题】下列有关抽样风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使用非统计抽样中,注册会计师可以对抽样风险进行定性的评价和控制B.如果注册会计师对总体中的所有项目都实施检查,就不存在抽样风险C.注册会计师未能恰当地定义误差将导致抽样风险D.无论是控制测试还是细节测试,注册会计师都可以通过扩大样本规模降低抽样风险[答案]C[点评]注册会计师未能恰当地定义误差将导致非抽样风险,选项C错误。
审计抽样公式
![审计抽样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a88d15164693daef5ff73d09.png)
传统变量抽样的运用(统计抽样)1. 均值估计抽样:(未分层时不适用)(1)确定平均审定金额=样本审定金额/样本规模(2)确定总体估计审定额=平均审定金额*总规模(3)总错报=总体估计审定金额一账面金额一个公式:总错报=(样本审定金额/样本规模)*总规模一账面金额2. 差额估计法:(预计只会发现少量差异时不适用)(1)确定样本中错保额;(审定金额-账面金额)(2)确定平均差异=样本错保额/样本规模(3)总错报最佳估计数=平均差异*总体规模一个公式:总错报=[样本错报金额(样本审定金额一样本账面金额)/样本规模]*总体规模3. 比率估计法:(预计只会发现少量差异时不适用)(1)确定样本金额占总体账面金额的比率;(2 )确定样本错报的金额;(3)总错报最佳估计数=样本错报金额/比率一个公式:总错报=样本错报金额/ (样本金额/总账面金额)三个方法中,样本规模确定公式:样本规模=(预先估计标准差*总置信系数*总体规模)/ (总体可容忍错报一预计总体错报)=[SD* (Z1+Z2)*N] / (TM —E)概率比例规模抽样法样本规模的确定:(1)公式法:样本规模=总体账面价值*风险系数/ [可容忍错报一(预期错报*扩张系数)]R汉BVTM -(E r)(2 )查表法。
(更准确)5. 单元错报比率单元错报比率t=单元错报/单元账面金额按由大到小排列6. 总体错报金额总体错报上限UML=BV* (MF 0 /n)*1 + BV*[(MF 1 -MF 0) /n]*t i+BV*[(MF 2-MF 1)/n]*t 2+第十二章审计工作底稿识别特征举例:(多选)1. 对订购单进行细节测试时,订购单的日期或者编号为识别特征;2. 对需要选取或者复核既定总体内一定金额以上的所有项目,以实施审计程序的范围作为识别特征。
(如总账中一定金额以上的所有会计分录)3. 对于系统化抽样的审计程序,样本来源、抽样起点及抽样间隔为识别特征;4. 对于需要询问被审单位特定人员的审计程序,询问的时间、人员姓名和职位为识别特征;5. 对于观察程序,观察对象或观察过程、地点和时间为识别特征。
2023年注册会计师《审计》 第四章 审计抽样方法
![2023年注册会计师《审计》 第四章 审计抽样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c62d8ee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bd.png)
目 录目 录 考情分析 学习要求 主要知识点讲解考情分析 考情分析 本章属于比较重要的章节,核心内容是在理解审计抽样的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将审计抽样方法运用于控制测试和细节测试。
从历年试题题型看,既可以考查客观题,也可考查简答题或在综合题中也涉及抽样的内容。
近年多考查客观题,同时还在主观题中有少量涉及。
学习要求 学习要求 1.理解审计抽样的相关概念; 2.掌握审计抽样在控制测试中的应用; 3.掌握审计抽样在细节测试中的运用。
【知识点】审计抽样的相关概念【知识点】审计抽样的相关概念 注册会计师在获取审计证据时,需要选取项目实施测试。
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有: 1.对全部项目进行测试 2.选取特定项目测试 3.审计抽样一、审计抽样★★ 一、审计抽样★★ (一)审计抽样的含义 审计抽样(即抽样),是指注册会计师对具有审计相关性的总体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使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为注册会计师针对整个总体得出结论提供合理基础。
(二)审计抽样的特征 审计抽样应当同时具备三个基本特征: (1)对具有审计相关性的总体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 (2)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 (3)可以根据样本项目测试结果推断出有关抽样总体的结论。
注意: 第一,下列情况实施的审计程序,不属于审计抽样: 针对总体进行百分之百的测试(全查); 只选取特定项目实施测试; 虽对选取的项目实施了测试,但不据此推断总体特征。
第二,只有当从抽样总体中选取的样本具有代表性时,注册会计师才能根据样本项目的测试结果推断出有关总体的结论。
如果样本的选取是无偏向的,该样本通常就具有代表性。
代表性通常与样本整体、选样方法、错报发生率相关;与单个项目、样本规模和错报的特定性质无关 (三)审计抽样的适用性 审计抽样并非在所有的审计程序中都可使用。
在风险评估程序、控制测试与实质性程序中,有些审计程序可以使用审计抽样,有些审计程序则不宜使用审计抽样。
2018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复习资料之第四章 审计抽样方法(考点彩标版)
![2018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复习资料之第四章 审计抽样方法(考点彩标版)](https://img.taocdn.com/s3/m/eecfb41f0740be1e650e9ae9.png)
第四章审计抽样方法(考点彩标版)第一节审计抽样的相关概念一、审计抽样的特征与适用范围(一)选取项目的方法注册会计师选取项目进行测试时,选取项目的方法包括三种:一是对某总体包含的全部项目进行测试;二是对选出的特定项目进行测试,但不推断总体;三是审计抽样,以样本结果推断总体结论。
(二)审计抽样的特征1.审计抽样应当同时具备三个基本特征:(1)对具有审计相关性的总体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2)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3)可以根据样本项目的测试结果推断出有关抽样总体的结论。
不同时满足这三个特征的情形包括:(1)针对总体进行百分之百的测试,这不是审计抽样。
(2)选取特定项目进行测试,这不是审计抽样,不能根据特定项目的测试结果推断总体的特征。
(3)选取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却不准备据此推断总体的特征,例如穿行测试,这也不是审计抽样。
(三)审计抽样的适用范围1.风险评估程序:通常不涉及审计抽样。
2.控制测试:当控制的运行留下轨迹时,可以考虑使用审计抽样。
对于未留下运行轨迹的控制,不宜使用审计抽样。
在被审计单位采用信息技术处理各类交易及其他信息时,注册会计师通常只需要测试信息技术一般控制,并从各类交易中选取一笔或几笔交易进行测试,就能获取有关信息技术应用控制运行有效性的审计证据,此时不需使用审计抽样。
3.实质性程序:包括细节测试和实质性分析程序。
在实质性细节测试时,可以使用审计抽样。
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时不宜使用审计抽样。
二、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一)抽样风险1.控制测试中的抽样风险控制测试中的抽样风险包括信赖过度风险和信赖不足风险。
(1)信赖过度风险是指推断的控制有效性高于其实际有效性的风险。
信赖过度风险可能导致不适当地减少从实质性程序中获取的证据,进而导致审计的有效性下降,更容易导致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的审计意见,因而更应予以关注。
(2)信赖不足风险是指推断的控制有效性低于其实际有效性的风险。
注册会计师-审计-高频考点题-第四章审计抽样方法
![注册会计师-审计-高频考点题-第四章审计抽样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1bc003b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11.png)
注册会计师-审计-高频考点题-第四章审计抽样方法[单选题]1.在使用审计抽样实施控制测试时,下列情形中,注册会计师不能另外选取替代样本的是()。
A.单据丢失B.单据无效C.单据未使用D(江南博哥).单据不适用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如果找不到丢失的单据,或者由于其他原因注册会计师无法对选取的项目实施检查,注册会计师可能无法使用替代程序测试控制是否适当运行。
掌握“在控制测试中运用审计抽样——选取样本并对其实施审计程序”知识点。
[单选题]2.下列关于整群选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注册会计师使用这种方法从总体中选取一个或多个项目B.整群选样在审计抽样中广泛应用C.注册会计师根据样本作出有关整个总体的有效推断时,往往将整群选样作为适当的选样方法D.整群选样通常不能在审计抽样中使用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选项A,使用这种方法,注册会计师从总体中选取一群(或多群)连续的项目。
选项B,整群选样通常不能在审计抽样中使用,因为大部分总体的结构都使连续的项目之间可能具有相同的特征,但与总体中其他项目的特征不同。
选项C,虽然在有些情况下注册会计师检查一群项目可能是适当的审计程序,但当注册会计师希望根据样本作出有关整个总体的有效推断时,极少将整群选样作为适当的选样方法。
掌握“在控制测试中运用审计抽样——确定抽样方法”知识点。
[单选题]3.下列关于简单随机选样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简单随机选样可以使总体中每个抽样单元被选取的概率相等B.简单随机选样可以使相同数量的抽样单元组成的每种组合被选取的概率相等C.简单随机选样在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中均适用D.简单随机选样尤其适合于非统计抽样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由于统计抽样要求注册会计师能够计量实际样本被选取的概率,简单随机选样尤其适合于统计抽样。
掌握“在控制测试中运用审计抽样——确定抽样方法”知识点。
[单选题]4.下列有关控制测试中对样本结果评价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2023年注册会计师《审计》 第四章 审计抽样方法
![2023年注册会计师《审计》 第四章 审计抽样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ebe7925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85.png)
学习指引 本章属于非常重要的章节。
本章主要以客观题形式考查抽样风险与非抽样风险、统计抽样与非统计抽样、确定抽样方法、样本规模的确定和影响因素、货币单元抽样等知识点。
本章在主观题(综合题)中的某一环节偶尔考查,但所占分值不高。
本章内容在近年未在简答题中出现。
主观题计算量有减少的趋势,更多地是对审计抽样理论与原理的考核。
审计抽样的相关概念 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 【案例】(2018年)甲公司2017年度发生市场推广费2亿元。
A注册会计师选取单笔金额100万元以上,合计1亿元的市场推广费实施了细节测试,发现错报250万元,采用比率法推断市场推广费的总体错报为500万元。
【分析】不恰当。
选取特定项目进行审计不属于审计抽样,不能推断总体。
第一节 审计抽样的相关概念一、审计抽样的概念与特征★ 一、审计抽样的概念与特征★ (一)审计抽样的概念 审计抽样是指注册会计师对具有审计相关性的总体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使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
(注意区别于选取全部项目和特定项目) 只有在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的情况下,才能根据样本项目的测试结果推断出有关抽样总体的结论。
(都有被选取的机会≠同等被选取的几率) 总体:是指注册会计师从中选取样本并期望据此得出结论的整个数据集合。
抽样单元:是指构成总体的个体项目。
(二)审计抽样的特征 1.选取总体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
(区别于选取全部项目) 2.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
(区别于选取特定项目) 3.基于对样本的测试结果形成对总体的结论。
注册会计师抽样的目的并不是评价样本,而是对整个总体得出结论。
(三)代表性 只有所有项目都有被选取的机会,这样样本才具有代表性,注册会计师才能根据样本项目的测试结果推断出有关抽样总体的结论。
代表性:注册会计师根据样本测试结果推断的结论,与对整个总体实施与样本相同的审计程序得出的结论类似(不是相同)。
为使样本具有代表性,注册会计师应当无偏向的选取样本。
第11章__审计抽样
![第11章__审计抽样](https://img.taocdn.com/s3/m/cb6af8635727a5e9856a6186.png)
对特定的账户而言,当抽样风险一定时,如果注册会计师确 定的可容忍错报降低,所需的样本规模就增加。
使用统计抽样方法时,注册会计师必须对影响样本规模的因素进 行量化,并利用根据统计公式开发的专门的计算机程序或专门的 样本量表来确定样本规模。
在非统计抽样中,注册会计师可以只对影响样本规模的因素进行 定性的估计,并运用职业判断确定样本规模。
2019/9/9
审计
12
影响样本规模的因素:
1. 可接受的抽样风险
细节测试旨在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相关认定进行测 试, 尤其是对存在或发生、计价认定的测试。注册会计师实 施审计程序的目标就是确定相关认定是否存在重大错报。例如, 通过在账户余额中选取项目进行测试,注册会计师可以检查出 那些虚构项目、余额中不应包含的项目(分类错误的项目)以 及估价错误的项目。
1. 风险评估程序通常不涉及使用审计抽样
2. 当控制的运行留下轨迹时,可以考虑使用审计抽样实施控 制测试。
3. 在实质性程序中,实施细节测试时,注册会计师可以使用 审计抽样获取审计证据,以验证有关财务报表金额的一项或 多项认定,或对某些金额作出独立估计。在实施实质性分析 程序时,注册会计师不宜使用审计抽样。
分层可以降低每一层中项目的变异性,从而在抽样风险没有 成比例增加的前提下减小样本规模。
注册会计师可以考虑将总体分为若干个离散的具有识别特征 的子总体(层),以提高审计效率。界定子总体时,应当使 每一抽样单元只能属于一个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审计抽样方法
1.概念
审计抽样是指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程序时,从审计对象总体中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推断总体结果特征的一种方法。
2.审计人员拟实施的审计程序将对运用审计抽样产生重要影响。
有些审计程序可以使用审计抽样,有些审计成则不宜使用审计抽样。
(1)风险评估程序不可以使用审计抽样。
(2)控制程序仅限留下控制运行轨迹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审计抽样。
(3)实质性程序在细节测试时可以用审计抽样,实质性分析是对总体进行分析,所以不可以用审计抽样。
3.审计抽样的种类
按照审计抽样决策的依据不同划分为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
统计抽样是指审计人员运用数理统计方法确定样本及样本量,进而随机选择样本,并根据样本的审查结果来推断总体特征的一种审计抽样方法。
非统计抽样是指审计人员运用专业经验和主观判断来确定样本规模和选取样本的一种审计抽样方法。
非统计抽样有两个方面的优势:一是简单易行,二是能充分利用审计人员的实践经验和判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