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本纪公开课教学

合集下载

项羽本纪教学设计教案

项羽本纪教学设计教案

《项羽本纪》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项羽本纪》中的经典片段;(2)了解《史记》及其作者司马迁;(3)掌握项羽生平的基本事迹及其评价。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2)学会欣赏古代文学作品的语言、情感和审美价值;(3)培养批判性思维和文献研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项羽英勇善战、刚直不屈的形象;(2)理解悲剧英雄的命运及其对后世的影响;(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珍惜和平,热爱生活。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项羽生平事迹及其评价;(2)《项羽本纪》中的经典片段及语言特点;(3)司马迁的史学观念和写作手法。

2. 教学难点:(1)项羽形象的分析与评价;(2)文本中的历史真实性与文学加工;(3)古代文学作品在现代社会的价值传承。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史记》及司马迁;(2)概述项羽生平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3)引发学生对英雄人物的思考,导入《项羽本纪》的学习。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项羽本纪》,了解项羽生平事迹;(2)要求学生关注文本中的经典片段,体会语言特点;(3)引导学生思考项羽形象的形成及其评价。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项羽形象的特点及其成因;(2)组织学生分享讨论成果,进行班级交流;(3)教师点评,总结项羽形象的评价及其历史意义。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介绍《史记》及司马迁,讲解项羽生平事迹,分析文本内容;2. 自主学习法:让学生自主阅读、思考,培养独立学习能力;3.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分享讨论成果,培养合作精神;4. 案例分析法:分析项羽形象的形成及其评价,培养批判性思维。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3. 课程报告:评估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以及对项羽形象分析的深度和广度;4. 期末考试:设置相关试题,检验学生对《项羽本纪》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项羽本纪》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项羽本纪》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项羽本纪》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项羽本纪》中的主要人物、事件和情节,了解项羽的生平和英雄形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项羽的英勇与悲壮,体会忠诚、勇敢、坚韧等传统美德,激发学生对历史和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 熟读并理解《项羽本纪》的主要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2. 分析项羽的性格特点,体会其英雄气概和悲剧命运。

三、教学难点:1. 文言文的实词、虚词理解和运用。

2. 对项羽形象的多角度分析与评价。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提高思维能力。

2. 运用案例分析法,以项羽为例,探讨英雄形象的形成与特点。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史记》和项羽的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项羽本纪》,了解故事情节,梳理人物关系。

3. 课堂讲解:讲解文中的重点词语、句式和事件,分析项羽的性格特点及其英4. 案例分析:选取项羽生平的典型事件,分析其英勇、悲壮、忠诚等品质。

8.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学生提供个性化辅导。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推荐阅读《史记》其他篇目,如《刘邦本纪》、《韩信世家》等,加深对史记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的理解。

2. 引导学生关注项羽相关的历史文化遗址和传说,如项羽戏下之战遗址、项羽墓等,增强对历史文化的感知力。

七、评价策略:1. 课堂表现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回答问题等方面的表现,鼓励积极思考和主动参与。

2. 作业评价: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详细点评,关注对项羽形象分析的深度和广度。

3. 小组合作评价: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角色扮演和贡献,包括讨论参与度、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项羽本纪公开课课件

项羽本纪公开课课件

05
项羽的历史评价与 争议
后世的评价
后世对项羽的评价主要基于其在 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战争中的表
现。
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都对项羽表 达了敬仰之情,如杜牧、王安石 等,他们赞扬项羽的英勇善战和
气吞山河的气概。
也有一些史学家对项羽持批评态 度,认为他残暴无情,不善用人
,最终导致了自身的失败。
争议与批评
详细描述
项羽在战场上表现出色,但他的刚愎自用也使得他难以接受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在政治和军事决策中 ,他往往因为过于自信而做出错误的判断,导致失败。
重情重义
总结词
项羽性格中的重情重义也是值得称道的 ,他对待亲人和朋友非常忠诚,为了他 们可以不顾一切。
VS
详细描述
项羽非常重视亲情和友情,对待亲人和朋 友始终忠诚不渝。在战场上,他为了保护 亲兵和友军,经常不顾自身安危,冲锋陷 阵。这种重情重义的性格也使得他在历史 上留下了美好的口碑。
巨鹿之战
项羽亲自率军攻打汉兵, 最终将汉兵围困在巨鹿城 中,消灭了汉兵的主力。
彭城之战
项羽在彭城之战中再次战 胜刘邦,并俘虏了刘邦的 妻子和父亲,进一步巩固 了自己的军事地位。
政治成就
分封天下
项羽在称霸天下后,推行 分封制,将天下分封给各 个诸侯王,实现了政治上 的统一。
建立楚政权
项羽建立了楚政权,成为 楚朝的开国皇帝,实现了 政权形式的创新。
勇猛果敢
总结词
勇猛果敢是项羽性格中最为突出的特点,他敢于采取冒险的行动,不畏艰险,勇往直前 。
详细描述
在战场上,项羽勇猛无比,敢于采取冒险的行动,如率领少量亲兵突袭敌军大营,往往 能够取得出奇制胜的效果。他的果敢决断使得他在战争中屡次获胜,成为一代英雄。

《项羽本纪》公开课课件

《项羽本纪》公开课课件
②印刓(wán)敝:把印信捏在手中, 棱角都被摸圆了。
仁慈爱人 、优柔寡断、小气 吝啬、失去民心
太史公曰: 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 重瞳子。羽岂 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 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蠭起,相与并争,不可 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埶起陇亩之中,三年, 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 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 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
者残。暴、贪婪、骄傲自满、心胸狭 窄、沽名钓誉、专横独断。
项羽召黥(qíng)布、蒲将军计曰:“秦
吏卒尚众,其心不服,至关中不听,事
必危,不如击杀之,而独与章邯、长史
欣、都尉翳(yì)入秦。”于是楚军夜
击,坑秦卒二十余万人新安城南。《项羽
本纪》
项羽遂西,屠杀咸阳秦宫室,所过
无不残破。秦人大失望,然恐,不敢不
楚汉双方在广武对峙时,项羽捉住 刘邦的父亲拿到阵前当人质,希望藉此 来威肋刘邦投降。项羽对刘邦说:“今 不急下,吾烹太公。”汉王曰:“吾与 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 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 杯羹。” (《项羽本纪》)
直率粗犷、胸无城府。
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 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 其货宝妇女而东。人或说项王曰:“关 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 项王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 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 行,谁知之者!”说者曰:“人言楚人 沐猴而冠耳,果然。”项王闻之,烹说
贵族出身,过于在乎自 己的尊严。
2项羽早年的学习态度以及面对秦王的 “言志”所显示出的性格特点,和他以后 的成功与失败,有什么潜在联系?
项羽少时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 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 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项羽本纪 公开课教案

项羽本纪 公开课教案

《项羽本纪》探究课公开一、课前演讲二、导入+目解同学们请看一副对联,上联主人公是谁啊?项羽。

后人提到项羽,多仰慕崇敬之情,赞其英雄。

然而也有人不赞同,认为他只是一介武夫,头脑简单、目光短浅,那项羽到底是什么样的形象呢?我们今天就通过司马迁的妙笔,来了解一下。

先看一下今天的目标:1-掌握两个重点文言实虚词2-全面了解项羽人物形象及描写手法3-学习项羽性格中的优点,做真英雄三、朗读体味现在打开课本,再读一遍课文,着重读一下3、4、5、6段。

一会请同学起来复述相关内容。

本文节选了原文几个精彩片段,主要包括项羽家世及少年情况、巨鹿之战、垓下突围、太史公赞几个部分。

请同学起来复述一下相关内容,我们再回顾一下文本,同时思考这几个部分是如何刻画项羽形象的,刻画了项羽什么形象。

首先第一部分-段3、4、5、6、7。

四、探究活动我们刚才回顾了文本,特别感谢这几位同学帮我们梳理,下面拿出探究案,结合我们刚才所梳理的内容,探究学案上的两个问题——两次战争描写的异同,它们分别突出刻画了项羽什么形象;由此思考项羽最后失败的原因。

把两个重点实虚词也展示上去。

先自己思考,展示自己的原生态答案。

然后再通过小组合作、自主超市等方式解决疑问,完善答案。

五、表述反馈先整理一下两个实虚词。

刚才同学们都探究的很充分,项羽的形象梳理基本全面,还有没有疑问或者补充?没有的话我们来看一下这两首诗。

我们知道,最后项羽战争失败,自刎乌江,结束了自己一生的荣辱。

但是后人对于项羽失败的看法却大有不同,比如第一首,他对项羽自杀结局的看法是什么——可惜,可以重来;而王安石却认为民心已失,大局已定,失败是必然的。

那你的观点呢?你认为项羽的结局注定是失败吗?是否还有回旋的余地、胜利的可能?说说你的观点。

六、总结整理同学们说得很好,纵观项羽一生……句号,不得不令人叹息。

而他失败的根源在于自身,致命的性格弱点。

这里我们又要说起那句老话了,性格决定命运。

来看课件,齐读一下。

《项羽本纪》教学设计(山西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项羽本纪》教学设计(山西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项羽本纪》教学设计(山西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项羽本纪》的作者司马迁以及史记的相关知识。

通过阅读,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了解项羽的一生。

掌握文中常用的文言文词汇和句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项羽的性格特点及其成因。

学会欣赏古代文学作品,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项羽英勇善战、刚愎自用的性格特点,从中汲取教训,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理解悲剧英雄的内涵,感悟人生真谛。

二、教学重点1. 项羽的一生及其性格特点。

2. 文中重要的文言文词汇和句式。

3. 悲剧英雄的形象分析。

三、教学难点1. 文言文词汇和句式的理解与应用。

2. 项羽性格形成的原因分析。

3. 对悲剧英雄的理解和感悟。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史记相关知识,分析项羽的性格特点。

2. 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3.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分析项羽的性格形成原因。

4. 案例分析法:分析悲剧英雄的形象,引导学生从中汲取教训。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司马迁及《史记》,引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3. 讲解分析:讲解文言文词汇和句式,分析项羽的性格特点。

4.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项羽性格形成的原因。

5. 案例分析:分析悲剧英雄的形象,引导学生从中汲取教训。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7. 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运用能力。

六、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梳理:概述《项羽本纪》的主要事件,包括项羽的一生及其英勇事迹。

2. 文学特色分析:探讨《项羽本纪》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分析其艺术特色。

3. 人物形象分析:深入剖析项羽的性格特点,探讨其成因。

4. 悲剧英雄主题:阐述悲剧英雄的内涵,分析项羽为何成为悲剧英雄。

七、教学步骤1. 课文内容梳理:通过阅读,了解《项羽本纪》的主要事件,概述项羽的一生及其英勇事迹。

《项羽本纪》教学设计(山西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项羽本纪》教学设计(山西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项羽本纪》教学设计(山西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理解《项羽本纪》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分析项羽的性格特点和其在故事中的表现。

掌握文中的一些重点词汇和句式。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通过角色扮演和表演,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项羽本纪》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简要介绍《项羽本纪》的作者司马迁以及其背景。

概述《项羽本纪》的主要情节和主题。

2.2 人物介绍:介绍项羽的基本背景和性格特点。

分析项羽在故事中的重要事件和表现。

2.3 课文解析:对《项羽本纪》中的一段重要内容进行详细解析,分析其中的语言和表达技巧。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阅读理解:学生自主阅读《项羽本纪》的相关内容,并进行阅读理解练习。

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和交流,分享对人物和情节的理解。

3.2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选择项羽和其他重要人物进行表演。

通过表演,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人物的性格和情感。

第四章:教学评估4.1 评估方法:通过学生的阅读理解练习、讨论参与和表演表现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4.2 评估标准:阅读理解练习的准确性和理解深度。

讨论参与的程度和质量。

表演的表现和创意。

第五章:教学计划5.1 第一课时:导入《项羽本纪》的背景和作者司马迁。

阅读并解析课文中的重要段落。

5.2 第二课时: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进行阅读理解练习。

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和表演准备。

5.3 第三课时: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和表演。

讨论和分析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第六章:教学活动6.1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项羽的性格特点和其在故事中的表现。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代表性的观点,并向全班分享。

6.2 小组探究:学生分组探究《项羽本纪》中的一些重点词汇和句式。

每个小组找出一些关键词汇和句式,并向全班解释其含义和作用。

项羽本纪(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项羽本纪(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项羽本纪》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把握《项羽本纪》中的主要人物、事件和情节;(2)能够分析并评价项羽的性格特点及其对历史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项羽本纪》;(2)学会从文本中提炼观点,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古代英雄人物的光辉事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1)掌握《项羽本纪》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2)分析项羽的性格特点及其对历史的影响。

2. 教学难点:(1)如何理解项羽的英勇与悲剧命运;(2)如何评价项羽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史记》及其地位;(2)引导学生关注《项羽本纪》在《史记》中的重要性。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通读《项羽本纪》,了解主要情节和人物;(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进行思考。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项羽的性格特点;(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教师讲解:(1)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和讨论成果,进行讲解;(2)重点解析项羽的英勇与悲剧命运。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强调项羽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四、作业布置(1)请学生复述《项羽本纪》的主要情节;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应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查看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主动参与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3. 课堂测试:在课程结束后,进行一次相关的课堂测试,以评估学生对《项羽本纪》的主要情节、人物和性格特点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拓展1. 对比分析:《项羽本纪》与其他相关历史文献或文学作品进行对比分析,加深学生对项羽形象的理解。

项羽本纪(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项羽本纪(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项羽本纪(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项羽本纪的历史背景,掌握史记的基本特点,能够解读并分析史记中的重要内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阅读法、问题驱动法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项羽的人物形象,体会史记作者对项羽的评价,激发学生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深入思考。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项羽本纪的主要内容,史记的特点,项羽的人物形象。

2. 教学难点:史记的文学性、历史性之间的平衡,项羽形象的多面性。

三、教学方法1. 对比阅读法:通过与其他历史文献的对比,突出史记的特点。

2. 问题驱动法: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课堂参与度。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史记和项羽本纪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项羽本纪,了解其主要内容。

3. 对比阅读:引导学生将项羽本纪与其他历史文献进行对比,分析史记的特点。

4. 问题讨论: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对项羽的人物形象、史记作者的评价等方面进行深入讨论。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五、课后作业1. 复习项羽本纪的主要内容,总结史记的特点。

2. 深入分析项羽的人物形象,思考史记作者对项羽的评价。

3. 结合课后阅读材料,进行拓展学习,了解项羽本纪的历史背景。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项羽本纪的理解程度,史记的特点,以及项羽形象的认识。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他们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全面介绍了项羽本纪的内容,是否讲清楚了史记的特点。

2. 反思教学方法:对比阅读法和问题驱动法是否有效,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3. 反思教学效果:学生对项羽形象的理解是否深刻,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项羽本纪(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项羽本纪(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项羽本纪(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项羽本纪》,使学生掌握史记的基本知识,了解项羽的生平事迹,提高古文阅读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分析法、对比法等方法,深入剖析文本,理解项羽的性格特点及其在历史中的地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客观评价能力,认识英雄人物的光辉与局限,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二、教学重点1. 《项羽本纪》的作者、成书时间及地位。

2. 项羽的生平事迹及其性格特点。

3. 文本中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

三、教学难点1. 古代战争场面的理解与描述。

2. 对项羽性格的深入剖析。

3. 英雄主义与历史观的正确树立。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项羽本纪》的基本知识、历史背景、人物关系等。

2. 讨论法:分组讨论项羽的性格特点,战争场面描写,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3. 案例分析法:分析项羽的成败原因,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从历史中汲取教训。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史记》及《项羽本纪》的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项羽本纪》,了解项羽的生平事迹。

3. 课堂讲解:讲解《项羽本纪》中的重点内容,如战争场面、人物关系等。

4. 分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项羽的性格特点,战争场面描写等,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5. 案例分析:分析项羽的成败原因,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从历史中汲取教训。

6. 总结发言: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历史观和价值观的培养。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8.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发言、讨论、作业等,给予及时的反馈和评价。

2. 期末考核:设计关于《项羽本纪》的期末考试题目,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3. 学生互评: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项羽本纪公开课教学共55张

项羽本纪公开课教学共55张
项羽自身的原因和当时的客观条件,结合我们所学的政治、 历史、地理知识以及司马迁对项羽的评价,)
❖ 1、战略因素:背关怀楚,失去地 利;
❖ 2、路线因素:专恃武力,失去 民心;
3、性格因素精:品课自件 矜功伐,不善
五:价值导向
❖某种意义上,性格决定命运!
❖ 项羽的悲剧警醒我们:
❖在漫漫人生旅途中,头脑清醒,把 握契机,谦逊豁达,知耻后勇,
精品课件
败贪痛应 的图追该 楚虚残趁 霸名敌现 王,,在 项放解这 羽纵放大 。 敌全好
人中时 而国机 造。( 成不敌 自可衰 己学我 失那盛

七 探索与 项羽未成就帝业而司马迁为什么把他归
点拨
入本纪?
项羽未成就帝业而归入本纪,是因为司马迁认为他在秦 汉鼎革之际,在推翻暴秦的斗争中建立了“近古以来未 尝有”的功勋,推动了历史的进步。
项羽本纪
制作者:江杰弟
精品课件
《项羽本纪》









精品课件

jjj制作必属精品
一 对联欣赏 复习导课
❖ 安徽省乌江镇东 凤凰山西楚霸王 灵祠
❖ 霸王祠殿门木柱 上有著名书法家 林散之书写的对 联:
精品课件
已 头 抛 吕 马 童
姬 自 刎 专 为 报 恩 败
下 联
忍 见 风 云 变 色 虞
性格:
项羽重“荣誉”“尊严”“血 性” ,心死而意未平,认输而不服气。
精品课件
赐马亭长
❖知恩图报
精品课件
头赠故人
知情重义
对比鲜明,衬托项羽的光明磊落, 正气凛然,
精品课件
四 评价深化 情感认知

《史记》选读《项羽本纪》教案(苏教版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史记》选读《项羽本纪》教案(苏教版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史记》选读《项羽本纪》教案(苏教版选修)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史记》及其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2)能够理解《项羽本纪》的基本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3)能够分析《项羽本纪》的文学特色和历史价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项羽本纪》;(2)学会欣赏古代文学作品,提高文学鉴赏能力;(3)学会运用文献资料,进行历史分析与思考。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古代文学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2)认识历史人物的多面性,培养客观评价历史的能力;(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激发学生奋发向前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1. 文本解读:《项羽本纪》是《史记》中的重要篇章,记述了项羽的一生,包括他的英勇事迹、性格特点以及与刘邦的斗争等。

2. 知识点梳理:(1)了解司马迁与《史记》;(2)掌握《项羽本纪》的基本内容;(3)分析项羽的人物形象;(4)探讨《项羽本纪》的文学特色与历史价值。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史记》及其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2)掌握《项羽本纪》的基本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3)分析《项羽本纪》的文学特色和历史价值。

2. 教学难点:(1)如何深入解读《项羽本纪》,理解项羽的性格特点;(2)如何分析《项羽本纪》的文学特色和历史价值。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史记》与《项羽本纪》的相关知识,阐述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及文学特色等;2. 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阅读《项羽本纪》,理解文本内容,体会作品情感;3.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共同分析问题,提高分析与思考能力;4. 文献资料法:引导学生运用文献资料,进行历史分析与思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史记》及其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引导学生关注《项羽本纪》;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项羽本纪》,理解文本内容,体会作品情感;3. 课堂讲解:讲解《项羽本纪》的相关知识,阐述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及文学特色等;4.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问题,提高分析与思考能力;5. 文献资料展示:引导学生运用文献资料,进行历史分析与思考;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激发学生深入学习《史记》的兴趣。

《项羽本纪》教案

《项羽本纪》教案

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项羽本纪》的作者、时代背景及文学地位;(2)能够把握《项羽本纪》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3)能够分析《项羽本纪》的文学特色和艺术价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项羽本纪》;(2)学会欣赏古代文学作品,提高文学鉴赏能力;(3)运用文本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探讨《项羽本纪》的历史价值。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古代文学的魅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2)学习项羽英勇善战、刚直不屈的精神品质;(3)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认识历史人物的多面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项羽本纪》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2)《项羽本纪》的文学特色和艺术价值;(3)项羽的精神品质及其历史影响。

2. 教学难点:(1)文本中的历史事实与文学加工的关系;(2)项羽形象的多重解读;(3)古代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

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史记》及《项羽本纪》的作者、时代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读《项羽本纪》,了解故事情节,感知人物形象。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项羽本纪》的文学特色和艺术价值,交流项羽形象的多重解读。

4. 文本分析:对比《项羽本纪》与其他史记作品的异同,探讨文本中的历史事实与文学加工的关系。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项羽的精神品质及其历史影响。

四、作业布置1. 熟读《项羽本纪》,掌握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3. 思考《项羽本纪》中的历史事实与文学加工的关系,提出自己的见解。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学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六、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项羽本纪》中的重要章节,深入了解项羽的生平事迹和性格特点,分析文本中的历史事实与文学加工的关系,感受古代文学的魅力。

《项羽本纪》教案

《项羽本纪》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项羽本纪》的作者、时代背景及文学地位;(2)能够把握文章的基本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3)能够分析项羽的性格特点及其悲剧命运的原因。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2)运用比较、分析等方法,探究项羽形象的艺术价值;(3)学会欣赏古代文学作品,提高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项羽英勇善战、气度豪迈的优点;(2)认识项羽刚愎自用、自高自大的缺点;(3)理解成败得失乃历史规律,学会正确对待人生挫折。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项羽本纪》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和主题思想;(2)分析项羽的性格特点及其悲剧命运的原因;(3)欣赏古代文学作品,提高文学素养。

2. 教学难点:(1)项羽形象的艺术价值;(2)如何正确对待人生挫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史记》及《项羽本纪》的作者、时代背景;(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文本。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基本情节;(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项羽的性格特点及其悲剧命运的原因;(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拓展:(1)比较项羽与其他历史人物的异同,分析其形象的艺术价值;(2)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古代文学作品,提高文学素养。

5. 情感教育:(1)引导学生认识项羽的优点和缺点;(2)讨论如何正确对待人生挫折,培养积极的人生观。

四、课后作业1. 请结合课文内容,分析项羽的性格特点及其悲剧命运的原因;2. 选取一位历史人物,与项羽进行比较,分析其形象的艺术价值;3. 写一篇短文,谈谈如何正确对待人生挫折。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项羽本纪》的基本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的掌握程度;2. 学生对项羽性格特点及其悲剧命运原因的分析能力;3. 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欣赏水平及人生观的树立。

《项羽本纪》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项羽本纪》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项羽本纪》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把握《项羽本纪》中的主要人物、事件和情节;(2)能够分析并欣赏文中运用的人物描写手法和语言特色;(3)能够解读并领会文中的哲理和思想内涵。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项羽本纪》;(2)学会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文本进行分析和解读;(3)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的热爱和兴趣;(2)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培养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3)认识并尊重历史,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项羽本纪》的主要人物、事件和情节;(2)分析并欣赏文中的描写手法和语言特色;(3)解读并领会文中的哲理和思想内涵。

2. 教学难点:(1)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2)对文中人物心理和行为的深入剖析;(3)对文中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史记》和《项羽本纪》的地位和意义;(2)激发学生对《项羽本纪》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项羽本纪》,了解主要人物、事件和情节;(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进行思考和探讨。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深入解读《项羽本纪》;(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教师讲解:(1)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和讨论成果,进行讲解和解答;(2)分析并欣赏文中的描写手法和语言特色;(3)解读并领会文中的哲理和思想内涵。

5. 课堂练习:(1)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进行课堂练习;(2)对学生的练习进行评价和反馈。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1)评价自己在课堂学习中的表现和收获;(2)提出自己在学习中的疑问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2. 同伴评价:(1)评价同伴在课堂学习中的表现和收获;(2)提出对同伴在学习中的建议和帮助。

3. 教师评价:(1)对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表现和收获进行评价;(2)针对学生的疑问和建议,进行解答和指导。

《项羽本纪》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项羽本纪》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项羽本纪》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1.1 理解《项羽本纪》的作者、背景及文学地位。

1.1.2 分析《项羽本纪》的叙事特点、人物塑造和艺术手法。

1.1.3 解读文中的重要词汇、句子和段落,提高古文阅读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1.2.1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项羽的性格特点及其对命运的抉择。

1.2.2 学会欣赏古代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1.2.3 学会对比分析,从多个角度审视《项羽本纪》的艺术价值。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3.1 感受项羽英勇善战、豪爽正直的英雄气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1.3.2 理解命运的无常和人生的悲欢离合,培养学生面对挫折的勇气。

1.3.3 认识到历史的局限性,培养学生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第二章: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2.1.1 《项羽本纪》的作者、背景及文学地位。

2.1.2 分析《项羽本纪》的叙事特点、人物塑造和艺术手法。

2.1.3 解读文中的重要词汇、句子和段落。

2.2 教学难点2.2.1 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2.2.2 项羽性格特点的深入剖析及其对命运的抉择。

2.2.3 对比分析《项羽本纪》与其他历史作品的异同。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3.1.1 简介《史记》及其地位。

3.1.2 介绍《项羽本纪》的作者、背景及文学价值。

3.1.3 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习。

3.2 自主学习3.2.1 让学生自主阅读《项羽本纪》,了解故事情节。

3.2.2 要求学生做好笔记,对文中重要词汇、句子和段落进行标注。

3.3 合作探讨3.3.1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项羽的性格特点及其对命运的抉择。

3.3.2 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审视《项羽本纪》的艺术价值。

3.4 课堂讲解3.4.1 讲解《项羽本纪》的叙事特点、人物塑造和艺术手法。

3.4.2 解析文中的重要词汇、句子和段落,提高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

项羽本纪(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项羽本纪(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项羽本纪(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项羽本纪》的作者司马迁以及史记的相关知识。

通过阅读理解,把握项羽的主要事迹和性格特点。

分析文中使用的文学手法和修辞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解读文本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学会对比阅读,将《项羽本纪》与其他文学作品进行比较,拓宽文学视野。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项羽英勇善战、刚愎自用的性格特点,理解其悲剧命运的成因。

培养对历史人物的同情和理解,以及对历史规律的思考。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项羽本纪》的主要内容,项羽的性格特点,以及文中的文学手法。

2. 教学难点:对项羽悲剧命运的成因分析,以及对文中深层次含义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史记》和作者司马迁,引导学生了解《项羽本纪》的历史背景。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项羽本纪》,了解项羽的主要事迹,对项羽的性格特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3. 合作探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对项羽性格特点的理解,讨论项羽悲剧命运的成因。

4. 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教师进行点评,对项羽的性格特点进行深入分析,讲解项羽悲剧命运的成因。

5. 拓展延伸:让学生课后找寻其他文学作品中的英雄人物,进行对比阅读,加深对英雄人物形象的理解。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五、课后作业1. 熟读《项羽本纪》,对项羽的主要事迹进行简要概括。

2. 深入分析项羽的性格特点,并结合具体事例进行说明。

3. 找寻其他文学作品中的英雄人物,进行对比阅读,加深对英雄人物形象的理解。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项羽本纪》的内容的理解程度,是否能准确把握项羽的性格特点。

2. 学生对项羽悲剧命运的成因的分析能力,是否能从中看到历史的规律。

3. 学生对文中文学手法的识别和分析能力,是否能理解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项羽本纪》教学设计(山西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项羽本纪》教学设计(山西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项羽本纪》教学设计(山西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把握《项羽本纪》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和段落。

(2)能够分析并评价项羽的性格特点及其对历史的影响。

(3)能够运用文本中的描写方法,进行创意写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文本内容。

(2)学会分析人物性格、事件背景、历史意义等方面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和尊重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高尚情操。

(3)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历史与现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项羽的性格特点及其形成的历史背景。

2. 文本中的重要词语、句子和段落的理解与分析。

3. 学会分析人物性格、事件背景、历史意义等方面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 对项羽性格的深入理解与评价。

2. 文本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的运用。

3. 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史记》及其地位。

(2)介绍项羽的历史背景及与刘邦的楚汉争霸。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项羽本纪》。

(2)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和段落。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项羽的性格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深入讲解:(1)讲解文本中的重要词语、句子和段落。

(2)分析项羽的性格特点及其对历史的影响。

5. 课堂练习:(1)让学生运用文本中的描写方法,进行创意写作。

(2)分享写作成果,进行评价和反馈。

五、课后作业1. 复习课堂内容,整理学习笔记。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3. 推荐阅读《史记》其他篇目,拓展知识面。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的准确性以及合作探讨的表现等,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效果。

2. 课后作业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记》一百三十篇中,以《项 羽本纪》为最。而《项羽本纪》中, 又以巨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 会为最。反复诵观,可歌可泣在此 数端耳。”
郑板桥 -----清代文人画家“扬州八怪”之一
.
二“垓下悲歌”内容梳理
❖ 1 课文朗读 把握情节 ❖ 2 按情节划分层次,说说你对哪个情
节最感人?试为各层拟一个小标题 ❖ (霸王别姬 东城快战 乌江自刎) ❖ 3 分组解决各段重点语言知识
.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
《史记》选读之《项 羽 本 纪》
思考探讨
项羽才气过人,英勇非 凡,但最终却落得个自 刎乌江的悲惨结局,那 么,到底是什么导致了 他的悲剧呢? (写一篇周记。可结合 选文以外的有关项羽的 知识)
.
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惜 、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批

乌江亭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失败已成定局
咏项羽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顶天立地的 至今思项羽,不. 肯过江东。 好男儿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作者:毛泽东 • 钟山风雨起苍黄, • 百万雄师过大江。 • 虎踞龙盘今胜昔, • 天翻地覆慨而慷。 • 宜将剩勇追穷寇, • 不可沽名学霸王。 • 天若有情天亦老, • 人间正道是沧桑。
五:价值导向
❖某种意义上,性格决定命运!
❖ 项羽的悲剧警醒我们:
❖在漫漫人生旅途中,头脑清醒,把 握契机,谦逊豁达,知耻后勇,
❖培养健全理想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 素质,对成功具有重要的意义。
.
六 试结合课文内容,分析刘邦、司 马迁对项羽的评价
(一)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 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 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 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 所以为我擒也。” (《高祖本纪》)
项羽本纪
制作者:江杰弟
.
《项羽本纪》










.
jjj制作必属精品
一 对联欣赏 复习导课
❖ 安徽省乌江镇东 凤凰山西楚霸王 灵祠
❖ 霸王祠殿门木柱 上有著名书法家 林散之书写的对 联:
.
已 头 抛 吕 马 童
姬 自 刎 专 为 报 恩 败
下 联
忍 见 风 云 之声外上联
刘邦能够招揽人才,知人善任,故得江山; 项羽不能任用贤才,刚愎自用,故失天下。
.
(二)“太史公曰……岂不谬哉!” P108
司马迁认为项羽是一个悲剧性的英雄。 一方面,“遂将五诸侯灭秦”,“ 政由羽 出,号为霸王……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充分 肯定了项羽在推翻暴秦统治中的贡献。 另一方面,指出项羽放弃关中,在诸侯中陷 入孤立的失误,批评他居功自傲,滥用武力而不 自责。
.
分析项羽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性格决定命运”,项羽的悲剧 性格决定了他的悲剧结局。(综合
项羽自身的原因和当时的客观条件,结合我们所学的政治、 历史、地理知识以及司马迁对项羽的评价,)
❖ 1、战略因素:背关怀楚,失去地 利;
❖ 2、路线因素:专恃武力,失去 民心;
3、性格因素:自. 矜功伐,不善用
.
三 师生互动、合作探究
❖ 解读情节 分析人物形象 体会人物刻画艺术
❖ 1 霸王别姬 ❖ 2 东城快战 ❖ 3 乌江自刎
.
解读情节
1 “霸王别姬”
十面埋伏
.
思考与探究 1: 《垓下歌》反映了项羽怎样的性格? 司马迁引用此歌意义何在?
.
<<垓下歌>>
项羽性情
力拔山兮气盖世, 自恃武力 时不利兮骓不逝。 不思反省 骓不逝兮可奈何, 哀怨情怀 虞兮虞兮奈若何! 铁骨柔情
❖骁勇善战
.
思考与探究 3:
❖“乌江自刎”通过哪些 细节描写突出人物形 象?
.
解读情节 3 乌江自刎
不渡乌江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性格:
项羽重“荣誉”“尊严”“血 性” ,心死而意未平,认输而不服气。
.
赐马亭长
❖知恩图报
.
头赠故人
知情重义
对比鲜明,衬托项羽的光明磊落, 正气凛然,
.
这充分反映了司马迁敢于超越传统偏见、不以成败论英 雄,而是以在历史上是否推动过社会进步为着眼点来评 价历史人物的思想和批判精神。
.
《史记》选读之《项 羽 本 纪》
在司马迁的笔下,项羽是 一个真正的“人”,一个 顶天立地的男子汉,通过 对《史记项羽本纪》的解 读,我们得以走进项羽丰 富的内心世界,得以与霸 王同喜同悲,得以感受英 雄独特的人格魅力,对于 项羽,我们应该从《项羽 本纪》的全文来解读。
.
败贪痛应 的图追该 楚虚残趁 霸名敌现 王,,在 项放解这 羽纵放大 。 敌全好
人中时 而国机 造。( 成不敌 自可衰 己学我 失那盛

七 探索与 项羽未成就帝业而司马迁为什么把他归入
点拨
本纪?
项羽未成就帝业而归入本纪,是因为司马迁认为他在秦 汉鼎革之际,在推翻暴秦的斗争中建立了“近古以来未 尝有”的功勋,推动了历史的进步。
地厚天高,却托身无所,一腔愤怒,万 种低回,是一种英雄穷途末路之哭。
在这首诗中,既洋溢着无与伦比的豪气, 又蕴含着满腔深情;既显示出罕见的自
.
信,却又为人的渺小而沉重地叹息。
司马迁引用《垓下歌》意义何在?
❖一 人物塑造上: 立体刻画人物形象, 使人物形象有血有肉,生动饱满。 既反映了项羽性格上的缺陷,也展现 英雄的柔情。
❖二 氛围营造上:渲染了浓烈的悲剧 气氛,将项羽人生的悲剧推向高潮!
.
解读情节 2 东城快战
思考与探究 2:
“东城快战”中主要运用哪 些描写方法来突出项羽怎 样的性格特征?
.
语言描写:
❖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性格自负,至死不悔
乃谓其骑曰“何如?”
自信,从容
.
行动描写
❖ 敌众我寡,力量悬殊,仍斩将杀敌
四 评价深化 情感认知
❖ 总结项羽的形象
❖ 说一说:根据本文三部分的分析,项羽的形 象具有怎样的特征?
❖ 志向远大 胆识过人 ❖ 骁勇善战 ,铁骨柔情 ❖ 重情重义 ❖ 暴戾凶残 ❖ 自恃武力 刚愎自用 .
物析辩
,
评 价 人
证 地 分
韩兆琦在《史记博议》说, “项羽是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 却同时也是一个鼠目寸光的庸人; 有时有龙飞凤舞之雄姿,有时又 愚蠢昏庸的像一头驴子;有时宽 厚仁慈,有时又暴戾凶残的令人 发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