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史(选择题)
中国现代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现代史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3c0323d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60.png)
中国现代史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次事件标志着中国现代史的开始?A. 鸦片战争B. 辛亥革命C. 五四运动D. 中国共产党成立答案:B2.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 提倡民主与科学B. 反对封建礼教C. 倡导白话文D. 以上都是答案:D3. 中国共产党在哪一年成立?A. 1919年B. 1921年C. 1927年D. 1949年答案:B4. 下列哪一项不是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战役?A. 平型关大捷B. 台儿庄战役C. 百团大战D. 淮海战役答案:D5.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在哪一年成立的?A. 1945年B. 1949年C. 1950年D. 1951年答案:B二、填空题6. 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对_________的抗议。
答案:巴黎和会7.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首任临时大总统是_________。
答案:孙中山8.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_________的胜利。
答案:新民主主义革命9. 1950年代初期,中国进行的土地改革运动的目的是_________。
答案: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10. “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社会经历了一场_________的内乱。
答案:全国性的三、简答题11. 简述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答案: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首先,它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极大地鼓舞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其次,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最后,抗战胜利也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 阐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
答案: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是一次深刻的社会变革。
政府通过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实现了农民的土地所有权。
这一改革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历史中国近现代史复习题集及答案
![历史中国近现代史复习题集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61dc44d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78.png)
历史中国近现代史复习题集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现代史的起点?A. 辛亥革命B. 五四运动C. 抗日战争D. 中国共产党建党答案:A2. 中国开辟对外贸易的第一个通商口岸是?A. 广州B. 上海C. 大连D. 青岛答案:A3. 红船精神的主要内涵是?A. 反对帝国主义B. 反对封建主义C. 反对资本主义D. 反对压迫和剥削答案:D4. 五四运动的导火索是?A. 法国凡尔赛宫复仇行动B. 五四运动纪念活动C. 中共一大召开D. 上海学生抗议日本答案:D5. 19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在哪个地点正式成立?A. 北京B. 上海C. 武汉D. 广州答案:B二、判断题1.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答案:正确2. 五四运动是中国学生反对帝国主义的爱国运动。
答案:正确3. 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国第一座现代化桥梁。
答案:错误4. 1927年,蒋介石发动了“北伐”战争,统一了中国。
答案:错误5.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曾积极参与国共合作,致力于推翻国民党的统治。
答案:正确三、简答题1. 请简述辛亥革命的背景和意义。
答:辛亥革命发生在1911年,是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转折点。
辛亥革命的背景是清朝的腐败统治、对外民族压迫以及人民对自由和民主的追求。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标志着中国的封建主义统治结束,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2. 请简述五四运动的起因和影响。
答:五四运动起因于1919年,是中国学生对《凡尔赛条约》的抗议和爱国运动。
五四运动呼吁拒绝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剥削,追求民族独立、民主和科学。
五四运动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意识和民主觉醒,它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变革。
3. 请简述新中国成立后进行的三大改造。
答: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土地改革、工业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造。
土地改革是指解放农民、没收地主土地并分配给农民的改革,实现了土地的公有制。
中国现代史试卷(二)
![中国现代史试卷(二)](https://img.taocdn.com/s3/m/9fb323fd50e2524de5187ed0.png)
中国现代史试卷(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班级_______学号______姓名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中共八大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据此回答:1.中共八大最主要的贡献是:()A.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的方针B.正确地指出了国内主要矛盾C.坚持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D.提出了正确处理十大关系2.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是:()A.加强社会主义改造B.健全党内外民主制度C.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D.借鉴苏联的经验教训3.以下各项最早违背中共八大经济建设方针的是:()A.反右派斗争扩大化B.多快好省的总路线C.大跃进运动D.人民公社化运动4.中共八大前后,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关于:()A.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B.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C.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规模和速度D.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5.中共八大确定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其主要原因在于:()A.破除了对斯大林和苏联模式的迷信B.中共领导人的调查研究C.中国经济建设中的经验和教训D.《论十大关系》的理论指导6.中共八大正确路线的基础是:()A.《论十大关系》的理论B.对国内主要矛盾判断正确C.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和实践D.苏联建设的经验教训7.中共八大提出的经济建设方针很快为“大跃进”式的冒进所替代,导致这一变化的客观前提是:()A.1957年出现了反右扩大化B.当时人民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迫切愿望C.毛泽东和党的一些领导人片面追求社会主义建设的高速度D.当时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据此回答:8.中国走上探索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原因在于:()A.苏共二十大的客观作用B.对特殊国情的正确认识C.国际敌对势力的封锁D.本国经济建设的教训9.导致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的主要原因是:()A.阶级斗争形势十分严峻B.中共八大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C.当时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紧张D.中共对当时阶级斗争的形势估计过于严重10.1957年党的重要领导人说:“主流是社会主义,小的给些自由,这样可以帮助社会主义的发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选择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选择题](https://img.taocdn.com/s3/m/43a51e2c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4f.png)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选择题1. 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不平等条约是( )。
A. 《南京条约》B. 《北京条约》C. 《马关条约》D. 《辛丑条约》2. 下列哪项事件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A. 辛亥革命B. 新文化运动C. 五四运动D. 国民革命3. 下列哪位人物被誉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A. 孙中山B. 黄兴C. 宋教仁D. 蔡元培4. 下列哪项事件标志着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A. 五四运动B.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C. 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D. 南昌起义5. 下列哪项事件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的重要事件之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革命战争?( )A. 南昌起义B. 秋收起义C. 广州起义D. 井冈山会师6. 下列哪位人物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奠基人?( )A. 毛泽东B. 周恩来C. 张学良D. 杨虎城7. 下列哪项事件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A. 抗日战争B. 北伐战争C. 土地革命战争D. 解放战争8. 下列哪位人物被誉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A. 陈独秀B. 李大钊C. 胡适D. 鲁迅9. 下列哪项事件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标志性事件?( )A. 国民党一大召开B. 黄埔军校建立C. 北伐战争开始D. 五卅运动爆发10. 下列哪位人物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并在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局书记?( )A. 陈独秀B. 李大钊C. 毛泽东D. 周恩来。
中国现代史(选择题)
![中国现代史(选择题)](https://img.taocdn.com/s3/m/af73eb6fe45c3b3567ec8b44.png)
49、1970年4月24日21时50分,从太空传出的《东方红》乐曲响彻宇宙。与此相关的事件是
A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B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飞船
C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
D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
50、近年来,我国在航天科技等领域捷报频传,这些科技成果的取得使我国
A.成为世界上科技实力最强的国家
B.毋须与其他国家进行合作竞争
C.增强了综合国力,提升了国际地位
D.成为了发达国家
51、美国经济学家唐•帕尔伯格曾赞誉一位世界名人:(他)“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被赞誉的是
A.邓稼先B.袁隆平C.爱迪生D.达尔文
52、从历史人物身上吸取智慧和力量,是历史学习的重要目标。当在学习中遇到挫折和困难时,我们要从下列哪些人物身上,汲取智慧和力量
C.解放战争中D.抗美援朝战争中
8、新中国成立后,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主要是因为
A.完成土地改革B.实现农业合作化
C.掀起“大跃进”运动D.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9、为改变下表中我国工业落后状况,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力量发展:
A.农业B.轻工业C.重工业D.商业
10、西藏和平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关心西藏的社会经济发展。右图是西藏人民欢庆青藏公路通车的场面,青藏公路修建成功是在
C.1949—1956年D.1956—1966年
17、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的标志是
A.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B.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D.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18、右图是“当时卫星田种出的能坐上一个小姑娘的水稻”。另外是一组当时某地上报的农业产量的数据:一亩水稻能产斤。上述“情况”的出现与下列哪一运动有关?()
高中中国现代史试题及答案
![高中中国现代史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34822b3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a9.png)
高中中国现代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时间是:A. 1915年B. 1916年C. 1917年D. 1918年答案:A2.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是:A. 1920年B. 1921年C. 1922年D. 1923年答案:B3. 抗日战争胜利的标志性事件是:A. 九一八事变B. 七七事变C. 八一三事变D. 日本无条件投降答案:D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是:A. 1948年B. 1949年C. 1950年D. 1951年答案:B5. 改革开放政策的提出是在:A. 1976年B. 1978年C. 1979年D. 1980年答案:B二、填空题6. 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的失败。
答案:巴黎和会7.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一天标志着_________的开始。
答案:新中国的成立8. 1953年,中国开始实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主要目标是发展_________。
答案:重工业9.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_________的开始。
答案:改革开放10. 1997年7月1日,中国恢复对_________行使主权。
答案:香港三、简答题11. 简述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答案: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不仅结束了中国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
同时,它也标志着中国人民在长期受压迫和奴役的历史中,第一次全面胜利,极大地提升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 简述改革开放政策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答案:改革开放政策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中国逐步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通过引入外资、技术和管理经验,中国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经济结构的优化。
同时,改革开放也促进了社会思想的解放,推动了社会制度的创新,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加快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与合作。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中国现代史)期末检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中国现代史)期末检测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1c909dd58f5f61fb7366638.png)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期末检测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号中)1.下图毛泽东向世界庄严宣告A.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国家B.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C.西藏获得了和平解放D.13.中国人民解放军决定人朝参战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新中国的成立A.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B.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C.已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D.使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3.2016年上映的电影《我的战争》出场的场景:1950年,一批批志愿军战士在祖国的号召下,齐集鸭绿江边,唱着战歌登上军列,奔赴战场保家卫国。
由此可知,该电影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抗美援朝B.二月抗争C.西藏和平解放D.红卫兵串联4.一位农民在给毛主席的一封信中说:“我们祖祖辈辈做梦都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那该有多髙兴啊……现在这个梦想实现了。
”信中的“这个梦想实现了”是因为。
A.土地改革的完成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D.农业生产合作化的推广5.“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到处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共和国几乎每一天都在发生改变,因为几乎每一天都有新的建设项目开工上马,其中许多是中国过去没有的新工业,如汽车厂、飞机制造厂、大型发电设备生产厂等。
”上述现象发生于A.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B.三大改造期间C.“大跃进”运动中D.改革开放后6.下列各图中不属于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成就的是7.“文化大革命”中,身为国家主席的刘少奇被诬陷为“叛徒、内奸、工贼”,惨遭批斗,失去人身自由。
这突出表明“文化大革命”期间A.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B.国民经济发展缓慢C.教育科学文化事业遭到严重摧残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8.在1964年的一份报纸上刊登了一个报道,里面包含了这样的关键信息:“兰考”“治沙”“党的好干部”。
中国近现代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e3ce54669eae009581bec37.png)
中国近现代史•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资本—帝国主义强迫清朝政府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B)。
•A、北京条约B、南京条约C、天津条约D、马关条约•2、在中国近代史上,人民群众第一次反侵略的武装斗争是(A)•A、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B、台湾人民的抗日斗争•C、太平天国抗击洋枪队的斗争D、义和团反击八国联军的斗争•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的最主要矛盾是(C)•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C、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D、满清贵族和汉族人民的矛盾•4、利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机会掠夺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的国家是(C)•A、英国B、法国C、俄国D、日本•5、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A)•A、林则徐B、魏源C、严复D、康有为•6、近代中国一切灾难的总根源是(D)•A、满清政府的反动统治B、地主阶级的残酷剥削•C、闭关锁国的政策D、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7、19世纪末,在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列强对中国进行殖民剥削的主要形式是(B)•A、商品输出B、资本输出C、兴建教堂D、瓜分势力范围•8、19世纪60年代,清朝统治集团中的洋务派首领是(A)•A、奕 B、桂良C、曾国藩D、张之洞•9、“百日维新”失败后,唯一保留下来的新政措施是(D)•A、实行君主立宪B、实行共和体制•C、发展民族工业D、开设京师大学堂和各地新式学堂•10、1911年10月10日,掀起辛亥革命高潮的武装起义是(C)•A、广州起义B、惠州起义C、武昌起义D、南昌起义•11、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B)•A、《中华民国约法》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中华民国宪法》D、《钦定宪法大纲》•12、中国现代史的开端是(C)•A、1840年的鸦片战争B、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C、1919年的五四运动D、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3、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人是(A)•A、李大钊B、陈独秀C、毛泽东D、瞿秋白•14、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基础是(B)•A、三民主义B、新三民主义C、新民主主义D、社会主义•15、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地点是(A)•A、上海B、北平C、杭州D、瑞金•16、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伟大开端的起义是(B)•A、秋收起义B、南昌起义•C、平江起义D、百色起义•17、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召开“八七会议”,选出了以( C )为首的中央临时政治局。
中国现代史(新中国初期)单元练习
![中国现代史(新中国初期)单元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5e11a6ecc1c708a1284a44b6.png)
中国现代史(新中国初期)班级______学号______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 选择题:△.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苦创业,克服重重困难的时期。
据此回答:1.过渡时期是指:()A.新中国成立到国民经济的恢复B.总路线的制定到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C.三大改造到一五计划的完成D.新中国的成立到三大改造的完成2.过渡时期我国社会性质的正确表述是: ( )A.兼有旧民主主义和新民主主义B.属于新民主主义性质C.兼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性质D.属于社会主义革命性质3.建国初期,旨在完成民主主义革命遗留任务的是:()A.镇压反革命B.抗美援朝C.土地革命D.调整工商业4.建国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与主要工农业产量的年平均增长率最快的是:()A.国民经济恢复时期B.一五计划期间C.文革时期D.改革开放以来△.建国后为恢复国民经济,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据此回答:5.建国初期,经济战线最急迫解决的问题是:()A.土地改革B.生产改革C.稳定物价D.通货膨胀6.建国初期的“银元之战”、“米棉之战”属于中共哪一方面的重大举措:()A.镇压反革命B.调整工商业C.平抑物价D.建立国营经济7.1950年为稳定全国物价采取的多种措施中,起主要作用的是:()A.减少军费开支B.严厉打击投机倒把活动C.全国财政由中央统一管理D.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8.人民政府为巩固政权和恢复经济采取的措施中最重要的是:()A.土地改革B.稳定物价C.没收官僚资本D.镇压反革命△.中共在过渡时期提出了此时的总路线。
据此回答:9.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体现了:()A.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B.变革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有机统一C.经济建设与法制建设的有机统一D.发展科技教育与独立自主外交的统一10.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本质是:()A.中共最高纲领的体现B.使社会主义所有制成为国家的经济基础C.解决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具体途径D.宣告社会主义革命即将全面展开11.过渡时期总路线与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的革命胜利后的总任务有一脉相承的关系。
中国现代史要点试题及答案
![中国现代史要点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fe21962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da.png)
中国现代史要点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末日的到来?A. 五四运动B. 辛亥革命C. 五卅运动D. 中国革命答案:B2.()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完成?A. 建国初期土地改革的完成B. 《共同纲领》的形成C.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答案:C3.()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完成?A. 《宣言》的出版B. 中苏交恶C. 解放战争的结束D.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答案:D4.()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
A. 马克思列宁主义B. 三民主义C. 工农民主主义D.答案:D5.()是中国第一部仿照西方制定的专门的吸纳西方文化、制度的法律。
A. 大清律例B. 户部新政C. 西化运动D. 《公羊传》答案:B二、简答题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路线是什么?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发展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外交事业,逐步实现现代化。
2.五四运动的目标是什么?答:主张废除帝国主义,推翻封建主义,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新国家。
3.新文化运动的观念主要有哪些?答:反对旧文化,主张新文化;反对旧思想,主张新思想;反对旧道德,主张新道德;反对旧教育,主张育。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纲领是什么?答: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提出“三大改造”,即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彻底改革,以满足人民的需要,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目标。
5.中国成立的时间和地点是什么?答:1921年7月,上海。
三、论述题1.中国革命的历史地位是什么?答:中国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事件,标志着中国由封建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为中国现代化进程奠定基础。
中国革命开辟了一个新纪元,激励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的具体应用,主要内容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人民民主专政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思想、政治经济学思想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方法。
2.共和国史题目
![2.共和国史题目](https://img.taocdn.com/s3/m/bdffaafc04a1b0717fd5dd13.png)
中国现代史部分选择题1,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主要目的是:A,制定《共同纲领》B,实现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C,讨论新中国成立的问题D,建立新型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2,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共和中国人民面临的严峻考验从根本上说是A,解放区的土改是否完成B,帝国主义的威胁是否解除C,新的解放区剿匪能否胜利D,人民民主专政能否巩固3,南京临时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西方列强都采取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威胁的做法,共同原因是:A,新成立的政府与西方列强制度不同B,列强在中国的权益被取消C,不愿中国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D,本国反动势力的要求4,新中国成立初期,既减轻了国家财政压力,又保卫了国家安全的历史事件是:A,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B,镇压反革命运动C,"三反","五反"运动D,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结束5,建国初期土地改革与以往的土地改革相比,在目的上的显著不同点是()A,保存富农经济B,发展农业生产c,彻底消灭封建剥削制度D,解放生产力,为工业化建设开辟道路6,以下事件使建国初期我国社会秩序得到前所未有的安定的是:A,抗美援朝运动B,土地改革运动C,镇压反革命运动D,没收四大家族和国民政府财产7,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措施中,最关键的一项是:A,在工矿企业,开展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B,稳定物价,统一财经C,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D,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8,人民政府没收国民政府财产和官僚资本,这一措施A,属于社会主义革命性质B,兼有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C,兼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性质D,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9,毛泽东认为,平定物价斗争的意义不下于淮海战役,这主要是由于这场斗争:A,有力地推动了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B,沉重地打击了投机倒把的活动C,有利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D,使人民政府在经济上开始站稳脚跟10,建国初期曾对私人资本主义进行合理调整,其中对"合理"的正确理解是:A,剥夺资本家对资本的所有权B,使利于国计民生的私营工商业在国营经济领导下得到恢复和发展C,使私营工商业接受国家计划的指导D,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1l,建国后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根本原因是A,小农经济导致两极分化B,小农经济束缚生产力发展c,农民要求实现合作化D,农业生产协作的客观要求12,对"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1)初步建成东北重工业基地(2)为国家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3)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4)存在着农轻重比例失调的现象A,(1)(2)(3) B(2)(3)(4)C,(1)(3)(4) D,(1)(2)(3)(4)13,从1953年到1957年,我国进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该计划体现党的主要指导思想是:A,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同步进行B,国民经济各部门按比例协调发展C,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D,在经济建设的同时,加强政治制度建设14,1 9 5 3--1 9 5 6年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其表现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B,过渡时期总路线公布c,全国政协成F_D,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方针15,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成为时下人们关注的重点.下列内容比较符合协调发展的是:A,第一个五年计划B,八大制订的经济建设方针C,大跃进D,人民公社化16,形成中共八大正确决议的历史背景是: .(1),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2),反右派斗争扩大化(3),总结建国以来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4),毛泽东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A,(1)(3) B,(2)(4) C,(1)(2)(4) D,(1)(3)(4)17,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应是:A,探索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B,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c,处理敌我矛盾D,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18,阅读以下国民经济统计表项目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在总产值1957年43.3%31.2%25.5%中的比例1960年21.8%26.1%52.1%增长率22.8%47%223%对以上统计表理解正确的是:A,国已经建成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B,农业生产相互促进,共同发展C,国民经济建设出现了严重的比例失调D,我国已经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19,全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我国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有:(1)制定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2)社会主义建设规模速度问题(3)完成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4)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比例关系A,(1)(2)(3)(4) B,(2)(4) C,(1)(2) D,(3)(4)20,十年建设时期,给国民经济和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的是:A,派斗争严重扩大化B,大跃进运动C,人民公社化运动D,整风运动21,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的因素是:A,新中国经济基础薄弱B,国际反共势力的破坏C,三大改造过急过粗D,指导思想的左倾错误22,下图是1958年8月23日《人民日报》刊登出的一则新闻,它反映出:A,食的高产和农业的丰收B,人民公社的优越性C,瞎指挥和"共产风" D,高指标与浮夸风23,1958年,有人说:"我们的方向,应该有秩序地把工农商学兵组成一个大公社,从而构成我们的基层单位."这个提法违背了A,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的关系B,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C,物质与意识的关系D,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24,毛泽东同志曾在1966年断言:"混进党里,政府里,军队里和各种文化界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是一批反革命的修正主义分子,一旦时机成熟,他们就会要夺取政权,由无产阶级专政变为资产阶级专政".这个论断实际上A,是对党内阶级斗争的正确预言B,否定了党对当时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论断c,揭穿了林彪抢班夺权的阴谋D,否定了中共中央《五·一六通知》的精神25,下列推论盛行于"文化大革命"时期:大前提:当前,我国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小前提:1 7年来,资本主义正在各个领域全面复辟结论:所以,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这个推论:A,大,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B,大前提正确,小前提与结论错误c,小前提正确,大前提与结论错误D,大,小前提与结论都是错误的26,以下对于"文化大革命"后果的认识,正确的是:(1)严重地阻碍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制建设(2)严重破坏我国国民经济,人民生活得不到改善(3)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被毁弃,国民的素质下降(4)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同发达国家差距加大A, (1)(2)(3)(4) B, (1)(2) C, (1)(2)(3) D, (1)(4)27,中国要避免"十年文革"那样的悲剧重演,主要在于:A,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B,防止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C,彻底批判封建思想D,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28,"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的共同教训是:A,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B,不能阶级斗争为纲C,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D,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29,中共党内从1958年至1978年出现了连续20年之久的"左"倾错误,其原因是:(1)背离了"八大"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论断(2)为改变中国落后的面貌而始终盲目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3)残余的封建思想影响,民主法制不健全和个人崇拜盛行A,(1)(2) B,(2)(3) C,(1)(2)(3) D,(1)(3)30,1978年掀起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广泛讨论,讨论的焦点是:A,是否进行改革开放B,是否要纠正冤假错案C,是否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D,是否在全党开展思想解放运动3l,粉碎"四人帮"以后,思想理论界开展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下列关于这次讨论的重大作用历史地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打破了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B,形成了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思想c,重新确定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D,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奠定基础3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A,实事求是B,解放思想C,改革开放D,民主集中制33,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井冈山道路;"文革"结束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又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两者最根本的共同点是:A,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B,始终不渝地贯彻党的最高纲领C,把反"左"作为革命进程中的重要任务D,实是求是,一切从中国的国情出发3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其基本含是A,大力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B,克服了分配中的平均主义C,废除了"一大二公"的旧体制D,坚持主要生产资料的公有制35,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不同结果是因为A,两者所处时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B,两者对生产关系调整的内涵不同C,所处时代农民的思想觉悟不同D,中国共产党执政水平不同36,1953年,我国开始通过农业合作化的道路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78年以后,在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下列对这两项政策的评述,最准确的是:A,是性质完全相反的两种经济政策B,后者是前者发展C,后者是对前者的全盘否定D,都是为了调整农村生产关系,发展农业生产力37,在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的深远影响主要是:A,改革了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B,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业现代化C,改变了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D,克服了过于集中,单一的经营管理方式38,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体制改革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共同措施是A,发展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B,实行政企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c,把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克服分配中的平均主义D,实行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方式39,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国家坚持放在首位的是:A, 农B,高新技术产业C,重工业D,商业40,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后,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较建国初期增加了几种,出现这种情况的最主要原因是: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C,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D,政治体制改革的开展4l,1980年1月,邓小平说:"现在,特别是在青年当中,有人怀疑社会主义制度,说什么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这种思想一定要大力纠正."他说这段话的主要意图是: A,强调改革开放的重要性B,强调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性C,强调解放思想的重要性D,要求清除"左"倾思想流毒42,中共十三大提出了"三步走"的现代化发展战略,其中第二步所要达到的目标是A,人民生活摆脱贫困B,人民生活实现温饱C,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D,人民生活比较富裕43,党的十四大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定为改革开放的目标,主要是因为:A,长期以来的经济发展趋势B,建设社会议的经验积累c,现阶段生产力发展的实际要求D,苏东剧变教训的启示44,对建国五十多年来中国所实现的历史性跨越,表述正确的是:A,结束了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B,实现了由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c,完成了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化D,由传统模式的社会主义向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转变45,按照"一国两制"的方针,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可以拥有比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更大的自治权,这主要是指: A,保护资本主义制度不变B,中国政府不干预台湾地方事务C,外国资本不动D,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46,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和建设胜利的一个法宝,历次统一战线的共同点是A,坚持反帝反封建B,坚持团结和调动一切积极的因素C,坚持社会主义正确方向D,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47,在新中国外交史上,与当今中国积极促进"朝核问题"和平解决的外交活动相似的历史事件是:A,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签署《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C,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D,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48,1955年,在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其中"存异"主要针对:A,外国敌对势力对中国的敌视B,美国利用台湾问题制造紧张局势C,与会各国反对共产主义D,各国间的分歧49,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历史任务是:A.争取民族独立,国家统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统一祖国C.完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D.密切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的关系50,既体现"发展是硬道理",又是我国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的最重要因素是:A,新中国已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B,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C,改革开放使综合国力大大增强D,"一国两制"的构想为有关各方接受51,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的外交政策的突出特点是:A,重点发展与民族主义国家的关系B,重点发展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C,发展与邻近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D,中日邦交正常化52,20世纪70年代,中国改善同美国关系的出发点不包括:A,改善中国的国际生存环境B,牵制和对付来自于苏联的威胁C,为解决台湾问题创造条件D,谋求与美国同等的政治利益53,现阶段我国积极发展对外关系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B,保障国家经济主权与经济安全c,捍卫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D,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54,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国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具体表现为:A,继续发展同第三世界的关系B,建立睦邻友好关系,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C,实行"一大片"的对外方针D,实行不结盟政策55,大国关系是国际关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关系.新中国成立以来,恰当处理大国关系给中国外交带来重大突破和转机的历史事件是:A,中国成立之初,与苏联建立外交关系B,20世纪70年代与美国关系的缓和C,中日邦交正常化D,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的恶化56,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根本原因是:A,和平与发展的国际环境决定的B,中国的国家实力和国家利益决定的C,是为了维护中国外交政策的连续性D,是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领导人的要求四.。
中国现代史
![中国现代史](https://img.taocdn.com/s3/m/146074ce6137ee06eff91872.png)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标准预测试卷(一)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
每题1分。
共30分) 1.近代中国向资本一帝国主义列强赔款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C.《辛丑条约》 D.《天津条约》2.担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掌握中国海关大权达40余年之久的外国人是 ( )A.赫德 B.义律C.李提摩太 D.华尔3.资本一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近代中国的最根本原因是 ( )A.资本一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 B.晚清政府的军事抵抗c.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D.中国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4.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由兴盛走向衰败的转折点是 ( ) A.金田起义 B.北伐失败C.永安建制 D.天京事变5.洋务派所标榜的目标是 ( )A.“自强”、“求富” B.“师夷长技以制夷”C.“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D.“振兴中华”6.戊戌维新运动兴起的社会物质条件是 ( )A.列强瓜分中国,民族危机急剧激化 B.西方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播C.洋务运动的失败 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7.三民主义中民权主义的内容是 (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8.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改良派论战的焦点是 ( )A.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 B.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C.要不要社会革命 D.要不要反对外国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9.窃夺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北洋军阀头领是 ( )A.李鸿章 B.袁世凯C.张作霖 D.段琪瑞10.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 (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B.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C.辛亥革命的失败 D.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11.中国早期接受、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先进分子中发表《马克思主义》一文的是 ( )A.杨匏安 B.蔡和森C.陈独秀 D.周恩来12.1925年5月,上海工人反日大罢工中被日本资本家枪杀的共产党员是 ( )A.施洋 B.林祥谦 C.顾正红 D.李大钊13.蒋介石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是 ( )A.封建经济 B.资本主义经济C.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 D.国家垄断资本14.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转折点韵是( )A.遵义会议 B.八七会议C.三湾改编 D.党的六大15.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是 ( )A.敌强我弱 B.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C.农民众多,是革命的主力军 D.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16.1936年5月,中共中央放弃“反蒋抗日”口号,第一次公开把蒋介石作为联合的对象的标志是 ( )A.《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 B.《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C.《中国人民对日作战的基本纲领D.《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7.全国性抗战开始后中国军队取得第一次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的战役是 ( )A.台儿庄战役 B.雁门关伏击战C.奇袭阳明堡机场 D.平型关大捷18.将毛泽东思想规定为党的一切工作的指针的会议是( )A.中共六大 B.中共八大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19.毛泽东指出:“人民解放军转入全面反攻,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
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部编版新高考) 阶段检测3 中国现代史
![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部编版新高考) 阶段检测3 中国现代史](https://img.taocdn.com/s3/m/3010860a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96.png)
阶段检测三中国现代史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 1.新中国成立初期,斯大林曾致电中国领导人:“要划出一块合适的地方来给我们建立一个橡胶种植园。
”然而他得到的回复是:我们同意在海南岛上为你们建立一个橡胶园,但是我们建议你们提供必要的贷款、机器和技术援助,由我们自己来建立和经营这个橡胶园,我们将给你们运去橡胶,作为对你们这种帮助的报酬。
这主要反映出中国政府()A.积极争取苏联援助以打破西方封锁B.追随和配合苏联发展重工业的政策C.不再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D.坚持“一边倒”与独立自主的统一答案 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橡胶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业原料,橡胶树是对自然条件要求苛刻的热带雨林植物,对于苏联要中国为其建立橡胶种植园的要求,新中国坚定地维护国家主权,给予有条件地回复,主要反映出中国政府坚持“一边倒”与独立自主的统一,D项正确。
2.1951年初夏,河北、安徽、湖北等省发生蝗灾,面积达1 300多万亩。
在中央要求下,各级政府领导民众加入捕蝗、灭蝗的队伍。
朱德总司令亲自批准人民空军出动了4架飞机协助灭蝗,这是中国飞机治虫史上的第一页,最终有效抗击了蝗灾。
这次灭蝗大战()A.推动了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B.体现了新中国体制的优越性C.得益于“一五”计划的成就D.凸显了新技术的决定性作用答案 B解析1951年新中国尚处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在中央人民政府的统一指挥下,各级地方政府领导民众和人民空军积极展开行动,这充分体现了新中国国家体制的优越性,故选B项;灭蝗属于增加农业生产方面的举措,不会起到推动国家工作重心转移的作用,排除A项;“一五”计划开始于1953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人民空军动用飞机灭蝗,体现了科技的作用,但“决定性作用”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
3.(2022·成都模考)“一五”计划期间,国家共投资7 664亿元,其中55.8%用于基本建设投资;而基本建设投资中的58.2%用于工业基本建设,又把工业基本建设的88.8%用于重工业建设。
中国现代史答案
![中国现代史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e297b76f46527d3240ce0cc.png)
中国现代史试题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5小题20分)1.第一次直奉战争2.省港大罢工3.三湾改编4.南岳会议5.《双十宣言》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919年5月4日至6月3日,是五四运动的第一阶段。
在这一阶段,运动的中心在,以为主力。
2.1922年2月,《九国公约》公约的签订,打破了在中国的独占状态,又使中国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的局面。
3.1932年1月28日,驻上海的第十九路军在全国人民抗日热潮的推动和影响下,在和的指挥下,奋起抵抗日军的进攻。
4.抗日战争时期的中间势力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和。
5.1947年6月,、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小题10分)1.《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的作者是:A李大钊B陈独秀C毛泽东D瞿秋白2.广东革命政府两次东征的敌人是:A广东商团B杨希闵、刘震寰C 陈炯明D张作霖3.1927年,在北伐胜利进军的推动下,收复的英租界是:A汉口和上海B南京和汉口C 广州和汉口D九江和汉口4.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总指挥是A毛泽东B卢德铭C贺龙D朱德5.察哈尔抗日同盟军的总指挥是A冯玉祥B吉鸿昌C方振武D陈铭枢6. 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出发点是A.改善国共两党关系B.粉碎国民党亲日派的企图C.为全民族利益,实现抗日合作D基于国民党亲英派对蒋介石积极营救的考虑7.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A中国共产党致国民党书 B 国民党发表《国共合作宣言》C 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的召开D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8.标志着中国进入全国性抗战的会战是:A忻口会战 B 徐州会战 C 淞沪会战D武汉会战9.1945年8月——10月,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的中共代表中,不包括:A毛泽东 B 周恩来C王若飞D叶剑英10.淮海战役的总前委书记是A邓小平B粟裕 C 陈毅D刘伯承四、材料解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在欢庆胜利的时候,周恩来庄严宣告:“革命靠军阀的部队是靠不住的,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来打倒反革命。
中国现代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现代史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d6a4f5e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9f.png)
中国现代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在哪一年成立的?A. 1945年B. 1948年C. 1949年D. 1950年答案:C2. 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是在哪位领导人的推动下开始实施的?A. 毛泽东B. 邓小平C. 周恩来D. 江泽民答案:B3.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三大改造”?A. 农业集体化B. 手工业集体化C.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D. 文化大革命答案:D4. 1978年,中国召开的哪一次重要会议标志着改革开放的开始?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 中共十二大C. 中共十三大D. 中共十四大答案:A5. “一国两制”构想首先被应用在哪个地区?A. 香港B. 澳门C. 台湾D. 新疆答案:A二、填空题6.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一天标志着______的成立。
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7. 1950年代初期,中国进行了土地改革,废除了______,使广大农民获得了土地。
答案: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8. “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社会经历了严重的动荡,这一时期开始于______年,结束于______年。
答案:1966;19769. 1979年,中国与______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结束了两国长期的敌对状态。
答案:美国1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在21世纪初提出的,其核心是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______的发展要求、______的根本利益、时代进步的潮流。
答案:先进社会生产力;最广大人民三、简答题11. 简述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五计划”。
答案:一五计划是中国在1953年至1957年实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主要目标是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特别是钢铁、煤炭、电力、机械等基础工业,以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基础。
一五计划的实施,为中国的工业化打下了初步基础。
12. 阐述改革开放政策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答案:改革开放政策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中国现代史-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探索(解析版)
![中国现代史-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探索(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176ad36958f5f61fb636662b.png)
中国现代史-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探索(测试)卷Ⅰ(选择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下列有关新中国成立的意义,属于国内意义的是()①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②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③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④壮大了世界社会主义的力量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②③④【答案】C【考点】新中国成立【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中国成立相关知识的掌握。
【解答】结合所学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
①③属于国内意义,符合题意。
2. 1952年底,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土地改革的意义有()①农民翻身成了土地的主人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③巩固了人民政权④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D【考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土地改革【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土地改革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到1952年底,除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基本完成,约三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
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所以四个选项都符合题意。
故选D。
3. 1953年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将原有180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合并成82个,又新建345个社,在发展社员时,有的村干部向群众说:“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两条路,看你走哪一条,要走社会主义的,桌上签名入社。
”据此最能说明的是()A.农村开始探索农业合作化道路B.“一五”计划正式确定并实施C.对农业的改造遵循了自愿互利的原则D.三大改造过程中已出现了错误倾向【答案】D【考点】三大改造的历史评价、三大改造【解答】根据题述信息“将原有180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合并成82个,又新建345个社”“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两条路,看你走哪一条,要走社会主义的,桌上签名入社”可判断,三大改造中推进农业合作化时出现贪多、贪大,甚至强迫农民入社的情况,出现脱离实际的倾向。
12、选择题专练《中国现代史》(含答案)
![12、选择题专练《中国现代史》(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ac1677cf242336c1eb95efd.png)
第12课时《中国现代史》选择题专练班级:姓名:1产量粮食(百万吨)棉花(百万吨)煤(亿吨)钢(百万吨)年份1952 163.42 1.30 0.66 1.351957 195.05 1.64 1.31 5.35A.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农业迅速发展B.大跃进运动片面发展重工业C.一五计划实施使重工业迅速发展D.三年自然灾害影响农业发展2、有一首非常动听的歌曲《天路》,唱出了青藏铁路通车后藏族人民的心声,而建成通车的青藏公路已经为西藏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青藏公路建成于A.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B. 社会主义探索时期C. 文化大革命时期D. 改革开放时期3、邓小平说:“在经济政策上……要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生活先好起来。
”下列举措不是体现这一理念的是A.设立经济特区B.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C.实行“包产到户”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4、12月4日是全国普法宣传日,2011年的主题是“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大力弘扬法治精神”。
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颁布于A.1949年B.1953年C.1954年D.1956年5、1954年,毛泽东在《浪淘沙.北戴河》中写道:“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这里“换了人间”主要是指A. 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召开了中共八大C.完成了三大改造D.修建了武汉长江大桥6、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的标志是A.土地改革的完成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C.三大改造的完成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7、1945年殷氏夫妇创办糕点厂,建国后生意兴旺。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殷氏夫妇最有可能的状况是A.继续经营,并开始把利润的大部分上缴国家B.继续经营,并开始把利润的小部分上缴国家C.不能继续经营,糕点厂被国家没收D.不能继续经营,但可以以此获得部分收益8、1953—1956年,我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下面不能反映这一历史事件的词汇是A.生产合作社B.赎买C.集体化D.大包干9、右图为我国1953—1956年农业总产值示意图,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下列哪一运动的开展?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10、2012年CCTV—1主办的全国道德模范颁奖晚会上,对道德模范郭明义的颁奖词是:“他总看别人,还需要什么;他总问自己,还能多做些什么。
中国现代史
![中国现代史](https://img.taocdn.com/s3/m/c771c315fc4ffe473368ab20.png)
二讲:三、多项选择题1、袁世凯实行独裁统治的主要表现有()。
A、刺杀宋教仁B、镇压二次革命C、撕毁“临时约法”D、复辟帝制2、1916年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集团分裂成的三个主要派系是()。
A、奉系B、直系C、晋系D、皖系3、1913年到1917年期间,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革命斗争有()。
A、“二次革命”B、护国运动C、护法运动D、第一次东征4、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得到较快发展的原因有()。
A、帝国主义对华大量投资B、南京临时政府和北洋军阀政府先后颁布了一系列鼓励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和法令法规C、中国人民不间断地抵制洋货、提倡国货D、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因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5、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近代工业尤其是轻工业发展迅速,其中,发展最快的是()。
A、缫丝业B、纺织业C、火柴业D、面粉业6、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各派军阀之间爆发的战争主要有()。
A、直皖战争B、第一次直奉战争C、第二次直奉战争D、北伐战争7、在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运动中,惨遭北洋军阀杀害的著名共产党员有()。
A、施洋B、陈延年C、林祥谦D、赵世炎8、北伐战争的主要打击对象有()。
A、直系吴佩孚B、皖系段祺瑞C、新直系孙传芳D、奉系张作霖三讲:三、多项选择题1、李大钊于1918年发表的讴歌十月革命的文章有()。
A、《法俄革命比较观》B、《庶民的胜利》C、《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D、《我的马克思主义观》2、1919年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是()。
A、要求民主和自由权利B、拒绝巴黎和约C、改善工人劳动生活条件D、罢免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3、五四期间,毛泽东等在湖南创办的进步团体有()。
A、新民学会B、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C、文化书社D、觉悟社4、最早在中国筹建中国共产党的人是()。
A、陈独秀B、李大钊C、毛泽东D、蔡和森5、参加中共一大的北京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是()。
A、陈独秀B、李大钊C、张国焘D、刘仁静6、中共二大制定民主革命纲领的根据是()。
中国现代史复习重点(参考)
![中国现代史复习重点(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16af134fa98271fe910ef9c8.png)
中国现代史复习重点(参考)第一编、五四运动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第一章、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一、选择题1、北李南陈是指:李大钊、陈独秀。
2、李大钊: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
孔子为数千年前之残骨遗骸。
3、最早报道“十月革命”的报纸是《民国日报》,时间为1917年11月10日。
二、名词解释五四运动三、简答题及述题1、简述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主义的三次论战及其意义。
2、试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中共一大的召开以及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
3五四运动的成果及其历史意义。
第二章、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与中国革命运动的新发展一、名词解释香港海员罢工、安源路矿大罢工、二七惨案二、选择题1、1922年6月16日,陈炯明公开叛变,炮轰总统府。
2公开组织工人运动的机关是: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1921年成立于上海。
三、简答题及论述题1、试述中共二大制定的最高纲领、最低纲领及其历史意义。
第二编、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第三章、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全国革命运动的高涨。
一、选择题黄埔军校与1924年5月5日开学,6月16日举行开学典礼。
二、名词解释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五卅惨案省港罢工中山舰事件整理党务案北京政变三、简答题及论述题1、简述从中共一大到中共三大关于民主联合战线的政策演变。
2、试述中国国民党一大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功绩。
第四章、北伐战争一、选择题1、北伐战争中同吴军作的;两次关键性战役是:汀泗桥战役与贺胜战役二、名词解释京汉铁路大罢工西山会议派汉口一三惨案九江事件《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三、简答题及论述题1、试述北伐战争是历史根源、战前国内形势、北伐的对象以及经过,并分析北伐迅速取得重大胜利的原因。
第五章、武汉国民政府一、选择题1、一二四沪三广州,五大武昌靠口。
惟独六大莫斯科,七大延安与北京。
二、名词解释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七一五反革命政变三、简答题及论述题1、论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的原因、教训以及历史意义。
中国现代史试题库及答案
![中国现代史试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1b6caf11711cc7930b7162d.png)
D、武汉共产主义小组 9、中共“一大”通过的党纲确定的奋斗目标是(D) A、打倒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实现共产主 义 B、打倒帝国主义,在中国建立共和国和实现共产主义 C、推翻资产阶级,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D、推翻资产阶级,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 10、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登上政治舞台的时间是(B) A、1919 年 5 月 4 日 B、1919 年 6 月 3 日 C、1921 年 1 月 12 日 D、1923 年 2 月 7 日 11、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的时间是(A) A、1922 年 1 月—1923 年 2 月 B、1921 年 7 月—1924 年 1 月 C、1923 年 2 月—1924 年 1 月 D、1924 年 1 月 12、确定以党内合作的形式同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的策略是在 (C) A、中共“二大” B、中共杭州西湖特别会议 C、中共“三大”
33、1927 年 4 月 18 日以后,中国暂时出现了三个政权并立的局 面,这些政权是(B) 1、广东革命政府 2、武汉革命政府 3、北京政府 4、南京国民政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① D、①②④ 34、世界上第一部制碱专著《纯碱制造》是哪位化学家撰写的(B) A、吴有训 B、侯德榜 C、李四光 D、熊庆来 35、创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C) A、鄂豫皖根据地 B、闽浙赣根据地 C、井冈山根据地 D、中央革命根据地 36、“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忘力避冲突,以免事态 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蒋中正。”电令中所谓的
B、北伐军占领北京 C、中原大战结束 D、东北易帜 30 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事件(C) 1、蒋介石在徐州誓师北伐 1927 年 4 月 7 日 2、宁汉合流 1927 年 9 月 3、蒋桂战争 1929 年 4 月 4、南京国民党政府清党 1927 年春 A、④③①② B、④②①③ C、④①②③ D、③④①② 31、中国革命进入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标志是(C)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北伐军占领北京 C、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D、东北易帜 32、日本帝国主义制造皇姑屯事件是因为(C) A、张作霖支持抗日游击队 B、张作霖准备归顺武汉国民政府 C、张作霖没有答应日本侵略中国满蒙的全部条件 D、张作霖到关外抵抗日本侵略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53、下列中国教育发展历程中的几件大事,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创办京师大学堂 ②废除科举制 ③恢复高考 ④颁布义务教育法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④①③D.④③②①
54、中国体育健儿在第-----届奥运会上实现了奥运历史上零的突破,共夺得金牌15枚。
A.解放台湾、完成统一B.民间交流、维持现状
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D.实行三通、加强联系
4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国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主要有
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②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③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顺利送入太空轨道
④“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的构成
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43、北京奥运会的主题口号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下列我国的基本国策中最能体现这一主题的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政治协商制度D.一国两制
44、2008年3月5日是周恩来总理诞辰110周年纪念日。作为一代伟人和鞠躬尽瘁的楷模,他影响了我们几代人。据新浪网调查,认可周总理的网民高达98.7%。下列事件与他无关的是:
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C.中美关系破冰D.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D.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5、下表反映了安徽省凤阳县粮食生产三年跨了三大步的情况,这种变化直接得益于:
年代
1980年
1981年
1982年
粮食产量
5.02亿公斤
5.70亿公斤
7.15亿公斤
A.乡镇企业的发展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C.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D.人民公社制度的实行
26、下列城市成为经济特区代表、对外开放“窗口”的是:
C.1949—1956年D.1956—1966年
17、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的标志是
A.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B.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D.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18、右图是“当时卫星田种出的能坐上一个小姑娘的水稻”。另外是一组当时某地上报的农业产量的数据:一亩水稻能产斤。上述“情况”的出现与下列哪一运动有关?()
A.杭州B.深圳C.武汉D.南京
27、改革开放新时期,下列城市中属于经济特区的有:
①深圳②汕头③香港④澳门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
28、1984年初,芜湖一户农民家庭正在召开会议,商量“包产到户”后的土地耕作计划。他们在执行我党的一项农村经济政策,这就是:
A.农业生产合作社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中共一大中共七大B.中共七大中共十四大
C.中共一大中共十四大D.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
33、中共十一届三种全会是共和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知道思想②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③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④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
39、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
A.民族团结B.共同繁荣
C.一国两制D.改革开放
40、展望21世纪海峡两岸关系发展,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
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B.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C.直接实行通邮、通航D.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41、今年5月,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率团访问大陆,他表示: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创造双赢。祖国大陆提出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
A.毛泽东B.邓小平C.江泽民D.胡锦涛
37、1999年12月20日,澳门终于摆脱了哪个国家400多年的殖民统治回到祖国的怀抱
A.英国B.西班牙C.法国D.葡萄牙
38、按照“一国两制”的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是时间分别是:
A.1984年、1987年B.1997年、1998年
C.1996年、1997年D.1997年、1999年
A.第26届联合国大会B.万隆会议
C.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D.亚太经合组织部长级会议
47、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方针是
A.互不侵犯B.尊重领土主权C.独立自主D.求同存异
48、图片是形象的史料。小刚同学在自主学习中收集到以下几幅图片,他为该图片配上的标题,恰当的是:
A.中国的外交成就B.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A.成为世界上科技实力最强的国家
B.毋须与其他国家进行合作竞争
C.增强了综合国力,提升了国际地位
D.成为了发达国家
51、美国经济学家唐•帕尔伯格曾赞誉一位世界名人:(他)“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被赞誉的是
A.邓稼先B.袁隆平C.爱迪生D.达尔文
52、从历史人物身上吸取智慧和力量,是历史学习的重要目标。当在学习中遇到挫折和困难时,我们要从下列哪些人物身上,汲取智慧和力量
A.20 B.23 C.27 D.29
55、从昔日的“东亚病夫”到今日的世界体育强国,中国实现奥运历史上金牌零的突破的体育项目是
A.乒乓球B.女子排球
C.自由体操D.男子射击
C.解放战争中D.抗美援朝战争中
8、新中国成立后,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主要是因为
A.完成土地改革B.实现农业合作化
C.掀起“大跃进”运动D.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9、为改变下表中我国工业落后状况,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力量发展:
A.农业B.轻工业C.重工业D.商业
10、西藏和平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关心西藏的社会经济发展。右图是西藏人民欢庆青藏公路通车的场面,青藏公路修建成功是在
D.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3、标志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会议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D.中共十五大
24、1978年底中共中央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是
A.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B.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鼓舞了世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D.实现了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
6、你升过国旗吗?那么把五星红旗定为我们的国旗,是在()上
A.中共“七大”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中共“八大”
7、黄继光、邱少云等志愿军战士被誉为“最可爱的人”,他们的英雄壮举发生在
A.北伐战争中B.抗日战争中
13、“车轮飞转东西南北追风去,钢水奔腾春夏秋冬入眼来。”这幅春联描述了我国“一五”计划期间的两项建设成就。这两项成就是
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②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建成投产③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④大庆油田建成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4、直到“一五”计划实施之前,中国人民还不能自己制造汽车。而今天满大街都奔跑着中国人制造的汽车。中国人制造的第一批汽车是
21、中国共产党党史上有两次重大、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点,一次是遵义会议,另一次是:
A.七届三中全会B.八届三中全会
C.十一届三中全会D.十二届三中全会
22、“当年曾分翻身当家作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对联中的两次“分田”指的是
A.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社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C.农业合作社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A.“解放”牌汽车B.“长安牌汽车”
C.“吉利”牌汽车D.“奇瑞QQ”牌汽车
15、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新中国成立B.西藏和平解放
C.土地改革结束D.三大改造完成
16、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间有一个过渡时期。过渡时期从时间上看是指
A.1949—1952年B.1953—1956年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大跃进运动D.文化大革命运动
19、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过程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A.一五计划实施B.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C.土地改革D.三大改造
20、建国初期,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为我国摆脱贫油国面貌做出突出贡献的是
A.邓稼先B.王进喜C.焦裕禄D.袁隆平
A.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B.文化大革命时期
C.改革开放以后
11、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C.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共同纲领》
12、右边的文献出自:
A.遵义会议B.七届二中全会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③
34、邓小平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的会议是中共
A.十二大B.十三大C.十四大D.十五大
35、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
A.民族平等B.民族团结
C.各民族共同发展D.民族区域自治
36、“一国两制”已成功用于解决香港、澳门问题,提出这一创造性构想的是
A.中共八大的召开B.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C.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
31、下列哪一个城市既是鸦片战争后第一批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新时期对外开放最早的经济特区
A.厦门B.上海C.广州D.深圳
32、“毛泽东让我们站起来,邓小平使我们富起来”。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分别是
C.人民公社化运动D.发展乡镇企业
29、历史在谱写着歌曲,歌声在凝聚着历史,好的歌曲能够唱响时代的主旋律。请你判断以下歌曲哪一首反映的不属于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
A.《黄河大合唱》B.《志愿军进行曲》
C.《翻身农奴把歌唱》D.《春天的故事》
30、“特区是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我国建立经济特区的背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