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新版青岛版五四制科学四年级下册15.《地表的变化》教学课件
青岛版小学科学《地表的变化》课件

地下暗河
高山平原
盆地(梯田)
丘陵
青藏高原是世界 上最高的高原,号称 世界屋脊。科学家在 这个地方发现了一些 远古时代海洋生物的 化石。
化石
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 古生物的遗体(如动物骨骼、 硬壳等)或遗迹(如动物足 印、虫穴、蛋、粪便等)。 化石可以告诉我们关于地球 的历史及生物进化的许多信 息,在科学研究上有着重要 作用。
塞特凯达斯瀑 布属南美洲巴西 与巴拉圭边界的 瀑布群。 塞特凯 达斯大瀑布曾经 是世界上流量最 大的瀑布,汹涌 的河水紧贴悬崖 咆哮而下,滔滔 不绝,一泻千里。
1991年,瀑布上游建成世界上最大的伊泰普水电站, 所形成的人工湖 塞特凯达斯大瀑布逐渐枯竭,即使 在汛期也见不到昔日雄奇的气势。它在群山之中无 奈地垂下了头,像生命垂危的老人一般,许多慕名 而来的游人 ,见此情景,无不惆怅满怀,失望而去。
请你提出一些保护地表的合理 化建议
退耕还林; 植树造林;
建立保护区;
禁止滥挖乱采; 禁止过度放牧等
近年来,人们发 现在台湾海峡海底的 某些地方,分布着古 代森林的遗迹。
温馨提示:
1.实验用的沙子要提前用水浸润潮湿, 否则不好造型,喷洒的水也会被沙子 吸收,形不成“水流”。 2.操作中应注意喷洒水的高度及水流大 小。 3.注意实验安全,小心实验,防止沙子 进入眼睛。 4.及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5.注意保持教室卫生。
2021年春新青岛版(五四制)科学四年级下册 15.《地表的变化》教学设计

15 《地表的变化》【教材分析】《地表的变化》是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四学制)四年级下册《地球和地表》单元的第五课时。
本课是在学生对地球内部构造、火山与地震现象认识的基础上,综合认识地球表面的变化,让学生了解地球沧海桑田的变迁历史,地表形态改变的力量,以及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改变的双重性,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界绝不是简单的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活动准备,展示了一个问题:黄土高原,黄土裸露,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
它过去是什么样子的?提示学生课前搜集黄土高原地貌的演变过程,为课上探究做好充分准备。
第二部分活动过程,包括三个活动:活动一:水流对地表的变化产生了哪些影响?教科书先通过两幅示意图引导学生思考水流对地表产生的影响。
然后通过分组实验模拟自然状态下水流对地表的冲击,得出结论:水在地表流动的过程中塑造着地表形态。
活动二:教科书出示了风蚀地貌、岩浆侵蚀的地貌和阅读探究,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思考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表变化。
活动三:人类活动对地表的改变有哪些影响?教科书通过呈现采石、建水坝、采矿坑的情景图,提示学生思考人类的活动具有两面性。
通过小组讨论使学生认识到保护地表的重要性,提出保护地表合理化的建议,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第三部分拓展活动,通过调查家乡的地表曾经发生的变化,让学生以家乡地表变化为例,展开调查研究,将课内学习与课外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拓展学生的研究空间。
让学生在调查的过程中,深刻感受地表曾经发生的变化。
【学生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初步具备了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已经有了自己的科学思维方式,对科学探究过程有所了解,并能运用一定的方法解决问题。
本课引导学生综合认识地球表面的变化,了解地球沧海桑田的变迁历史,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界绝不是简单的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知道地球的表面是在不断的变化的。
科学探究目标: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对地表改变的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
最新2021-2022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地表的变化》优质课件

20
2、复习的方式要想办法让学生参与进来,不仅仅是为了应付学期结束的自测,更是为 了学生形成知识网络,得到进一步提高。
3、使用问题交流法 “交流与讨论可以引出新的想法”。在这种复习方法中,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 将自己在各课中所领会或发现的问题展示出来,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所想、所得,然后再进行 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所想所悟,以达到通过复习实现知识提升的目的。 4、进行必要的知识拓展 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给学生创设情境及提供材料,让学生对所学的重点知识点有更感 性的认识,从而达到提升所学内容的目的。 5、进行知识小竞赛 可以给学生提供适当的紧张感和愉悦感。知识小竞赛的题可以是单元的重点,要有不同 类型,如:填空、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判断、问答题。竞赛以小组为单位,对答错的题采 取抢答纠正的方式给加分。总之,就是想方设法让学生掌握需要掌握的内容。 总之,在复习课中,不能只让学生当“听众”“观众”,应把复习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 通过多种策略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让学生自己去完成回忆、整理、归纳、应用、评价等过 程,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提高复习课的效率。
16
调查家乡的地表曾经发生过哪些变化。
17
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 有哪些收获 呢?
18
谢谢观看 !
2021/11/3
19
小学科学课复习方法
如何进行科学有效的复习,是我们每个科学老师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科学是一门知识性 很强的学科,教师要带领学生进行系统的复习。通过复习促使学生再现以往所学知识的同时,不 断反思,实现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的提升性再组合,以达到对知识再次产生新“感悟”的目的,同 时它也是学生探究学习、创新发展的过程。下面是我对科学课期末复习的粗浅想法:
青岛版小学科学《地表的变化》课件

探究活动
讨论:
为什么地表会发生变化?什么力量 让地表发生变化?地表变化对人类的影 响?我们这里的地表发生过变化吗?
温馨提示
(1)实验用的沙子要提前用水浸润潮湿,否则不好 造型,喷洒的水也会被沙子吸收,行不成“水流”。 (2)操作中应注意喷洒水的高度,水流的大小必须 保持一致。 (3)及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注意保持环境卫生。
一、填空: 1、化石是保存于岩层中的古生物的 遗体 或 遗迹 ,化石 可告诉我们关于 地球的历史 及 的许多信息,在科学研究上 生物进化 有着重要的作用。 2、京杭大运河 是中国古代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 开凿最早、里程最长的大运河。 二、选择: 1、下列属于地质作用对地表改变的是( A ) A.岩浆动力 B.填海造田 C.毁林开荒 D.开山修路
实验记录单
实验 现象
实验结 论
小结:自然力量如板块移动、火山、
地震、风化等都能对地表、地貌造 成很大的影响。
拓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应用:
调查家乡的地表曾经发生 过哪些变化?
人类的哪些活动改变了地表?产生了什么 影响?
人类的哪些活动改变了地表?产生了什么 影响?
人类的哪些活动改变了地表?产生了什么 影响?
课堂达标
科学《地表的变化》课件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地球表面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在不断的 变化之中的。人类活动对地球产生很大的 影响,人类生产活动具有两面性,人与自 然应和谐相处。建议合理开发地球。
课堂练习
1.填空:
(1)人们通过 化石 来了解地球的历史及生 。 物进化的信息。 (2)地球表面是不断 变化 的。人类活动对
作业布置
面对我国地表现状,你们有什么想法? 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形成一份保护地表 的倡议书或办一份保护地表的手抄报。
青岛版五四制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9.地表的变化
导入新课
同学们见过火山、地震、海啸、山崩或雪 崩、山洪和泥石流以及不易被人们觉察,如湖 泊沉积作用,地表的沉陷,海岸的变迁,河流 的冲刷等现象吗?
思考 地表是一成不变的吗?
新课学习
资料卡
新课学习
提出保护地表的合理化建议?
结论总结
地表的影响越来越
。 大 (3)自然力量 和 人类活动 能引起地表变化。
课堂练习
(4)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一项伟大的水利工 程,是世界上开凿最 早 、里程最 长 的大运 河。它南起 杭州 ,北至 北京 ,全长 1794 千 米。 2.如何保护地表? 不过量抽取地下水、停止毁林开荒、恢复天然 牧场等。
2021五四制《新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地球与地表》全部课件(共5课时)

活动过程
活动一:从正反两个方面充分交流 生活中物体下落的现象
活动过程
生活中哪些物体可以不下落,为什么?
活动过程
生活中哪些物体可以不下落,为什么?
活动过程
生活中哪些物体可以不下落,为什么?
活动过程
活动二:探究物体落地原因
活动过程
1.实验探究“移走磁铁,曲别针如何运动”,验证地球引力的存在。
活动过程
活动一:水流对地表产生了哪些影响?
活动过程
实验结论: 水在地表流动的过程中塑造着地表形态。
活动过程
还有哪些自然因素会引起地表变化?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视频:自然力量对地表的影响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6500万年前的大陆板块与现在的大陆板块 作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活动过程
科学家探索地球 内部的方法
地震波测量
地震波能够向四面八方 传播,有的可以一直传到地 心。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碰 到不同的物质,就会有不同 的反射和折射,用仪器把这 些信息记录下来,再进行分 析研究,就可以推知地下物 质的状态和分布情况了。
活动过程
通过磁力探究
地球作为一颗行星,自 身磁场是因为转动而产生, 科学家由此判断地球内部有 融化的铁和镍,这些流状体 在不同层间的来回流动产生 磁场。
活动过程
地球表面的物
体,人们能够看得 见,可是地球内部 是什么样的,我们 没法看到。科学家 又是怎样知道地球 内部秘密的呢?
活动过程
从地面到地球的中 心约6300千米,而现在 最先进的钻机钻探的 深度也不过十几千米, 仅为地球半径的1/500。
活动过程
如果把地球比做 一个苹果的话,那 就相当于连表皮也 没有钻透。怎么才 能知道地球内部的 情况呢?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9 地表的变化 |青岛版(五四制) (共34张PPT)

通过比较发现:地球表现 是变化的。
自由活动
• 提出保护地表的合理化建议。
• 停止毁林开荒。 • 恢复天然草场。 • 不能过量抽取地下水。
拓展活动
调查家乡的地表曾经发生的变化,准备 办一个展览。
9 地表的变化
我们人类都生活在的平原是怎样形成的呢?
小
土
构
成
平 原 的
成分 接近
岩石 大
物
质
沙
小
这些美丽的画面是一成 不变的吗?
在自然条件下,哪些作用可以使岩石破 碎成细小的颗粒?
• 地球表面温度的变化以及水、空气、
人类活动对地表的影响 开挖运河
人类活动对地表的影响 修筑大坝
人类活动对地表的影响 开采矿产
认真看课本40页的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
京杭大运河南起(杭州 ),北(通州),全长
(1794)千米,贯穿( 6 )省市,流
(钱塘江) 、(长江 )、(淮河 )、(黄河 )、 (海河 )五大水系。
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
生物的作用都会使岩石破碎。
• 地表的流水在从高处向地处流动的过程中, 会将高处的泥沙冲到低处的地方沉积下来, 从而形成冲击平原。
思考:在干旱地区影响地表形态的主要因
素是什么?
• 在降水比较少的地区,风成为改变地表形态 的主要动力。
人类活动对地表的影响 开垦耕地
人类活动对地表的影响 建设城市
人类活动对地表的影响 修筑道路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地表的变化》教案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地表的变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地表变化的主要原因。
认识各种自然力量和人类活动对地表的影响。
能够举例说明地表变化带来的影响。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认识地表的变化。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探究活动,分析地表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大胆假设、勇于实践,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培养学生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让学生体会到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学习动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地表变化的主要原因。
认识各种自然力量和人类活动对地表的影响。
2.教学难点理解地表变化的过程和机制。
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环保意识。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探究法。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实验器材等。
2.学生准备:科学课本、笔记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关于地表变化的视频或展示一些相关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问学生: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观察到地表的变化呢?地表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呢?引出课题。
2.认识自然力量对地表的影响讲解地壳运动、风化作用、侵蚀作用和沉积作用等自然力量对地表的影响。
展示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观察山脉的形成、岩石的风化、河流的侵蚀和沉积等现象。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这些自然力量是如何改变地表的。
3.认识人类活动对地表的影响讲解人类活动如开垦土地、修建道路、开采矿产等对地表的影响。
展示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观察人类活动导致的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山体滑坡等问题。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人类应该如何减少对地表的破坏,保护环境。
4.实验探究地表变化的过程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如用沙子和水模拟河流的侵蚀和沉积过程。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结束后,组织学生讨论实验结果,理解地表变化的过程。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地表的变化》教学参考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地表的变化》教学参考青岛版学校科学五班级下册《地表的变化》教学参考目标:了解地球表面是在不断变化的;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转变的影响。
★活动过程活动一:地球表面是一成不变的吗?教科书分四个环节说明地表是变化的。
第一个环节,教科书有四幅示意图,左上图是火山喷发引起地表的转变,使之形成山脉和海沟等;右上图是奇异的溶洞和石笋;左下是黄河入海口的三角洲;右下是黄土高原的沟沟坎坎。
引起同学的思索:有哪些力气会对地表有所转变。
使同学了解:对地表的转变既有地质作用,又有人为的力气。
前者不仅包括了不易察觉的河流、湖泊、风、冰川、海洋以及地下水等各种简单的作用,还有岩浆活动、地幔对流等等众多地球深部的各种巨大的改造作用。
这种对地表的改造的力气是人类不行抗拒的。
其次个环节,教科书中呈现了地球6500万年前和现在的大陆和海洋分布状况图,卡通人物的语言"比一比,有什么发觉?'提出了活动的指向。
目的是让同学通过比一比,或者动手剪一剪、拼一拼,发觉地球一个奇怪现象:大西洋的两岸欧洲和非洲的西海岸遥对北南美洲的东海岸,轮廓特别相像,这边大陆的凸出部分正好能和另一边大陆的凹进部分吻合起来;假如从地图上把这两块大陆剪下来,再拼在一起,就能拼凑成一个大致上吻合的整体。
把南美洲跟非洲的轮廓比较一下,更可以清晰地看出这一点:远远深入到大西洋南部的巴西的凸出部分,正好可以嵌入非洲西海岸几内亚湾的凹进部分。
通过比较,引导同学发觉,地球表现是变化的。
可引导同学进行大胆想象,在地球形成初期,陆地是什么样子?一亿年后或更久远一些,陆地又可能是什么样子?以此培育同学的想象力。
第三个环节,教科书展现了一幅布达拉宫图,此图意在代表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示意我国地表的凹凸不平。
在青藏高原地带有远古时代的海洋生物化石,说明青藏高原地带在远古年月有可能是海洋。
第四个环节,在此基础上,教科书又供应了一幅生物进化的地质年月表和有关化石的资料卡,让同学通过观看、思索,熟悉不同的生物所处的年月,知道人们是通过化石来了解地球的历史及生物进化的很多信息,丰富同学的学问,开拓同学的视野,使同学充分熟悉到地球的表面是变化着的。
地表的变化课件

青藏高原
地表形态
作业设计
一.填空
1.水在地表流动的过程中塑造着(
)。
2.地表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3.“世界屋脊”指的是( )高原。科学家在这个地方发现了一些远古时代海洋生物的
化石,证明这个地方在古代是(
4.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改变的影响,意识到要自觉采取行动,保护环境, 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知道水在地表流动的过程中塑造着地表的形态,地球的表面是在不断变化。
【教学难点】 能正确的理解水在地表流动的过程中塑造着地表的形态,地球的表面是在不
断变化的。ຫໍສະໝຸດ 一、地表变化 现在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课件
17.地表的变化
【教学目标】
1.知道水在地表流动的过程中塑造着地表的形态,地球的表面是在不断 变化的。
2.能基于所学的知识,设计简单的探究水流改变地表形态的实验,并运用 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得出科学探究的结论,并能用科学语言表述 探究结果。
3.在尊重证据的前提下,坚持正确的观点,以事实为依据,作出正确的判 断。
)。
作业设计
二.判断 1.人类自身的活动也在改变着地表的形态,我们要尽量减少土地遭受侵蚀( ) 2.在各种力量塑造和改变着地表、地形、地貌的过程中,有时也给人类带了灾害。( ) 3.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有时也表现为极其缓慢的変化,就像地震、火山。( ) 4.地表沙漠化的原因是地质作用的结果,与人类活动无关。( ) 5.人类对地表的影响有害无益,所以人类应该停止各种活动。( )
作业设计
三.选择
青岛版科学五上《地表的变化》PPT课件3

沙漠化
曾经的丰美草甸
如今的荒凉沙漠
退耕还林后的黄土高原
爆发后的圣海伦斯火山
火山口湖:是因为火山活动、雨水所造成的。
风蚀地貌
风蚀石:是由于强风的摩擦所造成的
石林:是由流水、碳酸盐成分溶解。
礁石:是流水所侵蚀所形成的。
泥石流滑坡后的山峦
2002年2月19日,埃及工作人员对开罗吉萨 的狮身人面像进行修复工作,这座修建于古埃及 第四王朝时期的著名古迹历经4000多年风风雨雨, 如今已是伤痕累累,若再不采取措施,则25年后 将会坍塌。埃及政府不断组织专业人员对其进行 拯救工作。
欣赏喜马拉雅山
喜马拉雅山是世界最高的山脉。 最高峰珠穆朗玛峰 海拔 8844.43 米, 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 而在20世纪60年代,科学们却在喜马拉 雅山采集到了鱼龙的化石。同时,人们还 在山体岩石中发现有鱼、海藻、海螺的化 石。
这说明了什么呢?
喜马拉雅山以前可能是海。
岩石中的化石
资料卡
化石 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的 遗体(如动物骨骼、硬壳等)或遗迹 (如动物足印、虫穴、蛋、粪便等)。 化石可以告诉我们关于地球的历史及 生物进化的许多信息,在科学研究上 有着重要作用。
人类的那些活动改变 了地表?产生了结果
开采矿石向外排放污水
2021五四制《新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15《地表的变化》课件

活动过程
视频:人类活动对地表的影响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地表环境的保护
拓展活动
拓展活动
调查家乡的地表曾经发生过 哪些变化。
根据(五四学制)新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制定
15.地表的变化
活动准备
搜集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对地表产生影响的资料。
活动过程
活动一:水流对地表产生了哪些影响?
活动过程
活动一:水流对地表产生了哪些影响?
活动过程
实验结论: 水在地表流动的过程中塑造着地表形态。
活动过程
还有哪些自然因素会引起地表变化?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动过程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视频:自然力量对地表的影响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6500万年前的大陆板块与现在的大陆板块 作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活动过程
活动二:人类活动对地表的改变有哪些影响?
活动过程
过度放牧引起土地荒漠化
活动过程
滥砍乱伐导致水土流失
活动过程
沙尘暴天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自然力量对地表的影响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6500万年前的大陆板块与现在的大陆板块 作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活动过程
活动二:人类活动对地表的改变有哪些影响?
活动过程 过度放牧引起土地荒漠化
活动过程
滥砍乱伐导致水土流失
活动过程 沙尘暴天气
青岛版小学《科学》 四年级下册配套课件 (五四学制)
15.地表的变化
活动准备
搜集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对地表产生影响的资料。
活动过程
活动一:水流对地表产生了哪些影响?
活动过程
活动一:水流对地表产生了哪些影响?
活动过程
实验结论: 水在地表流动的过程中塑造着地表形态。
活动过程
还有哪些自然因素会引起地表变化?
活动过程
人类活动对地表的影响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地表环境的保护
拓展活动
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