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第四章婴儿期心理的发生和发展]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最新整理)

合集下载

发展心理学(婴儿期)图文

发展心理学(婴儿期)图文
发展心理学(婴儿期)图文
婴儿期是指从出生后一个月到满周岁之前的阶段。这个阶段充满了奇迹和发 展的成就。让我们一起探索婴儿期的身体、认知、情感和社会发展,以及养 育方式。
婴儿期的定义
婴儿期是指从出生后一个月到满周岁之前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宝宝经历了 身体、认知、情感和社会发展的许多重要里程碑。
婴儿期身体发展
婴儿在婴儿期发展出与主要照顾者的依恋关系,这为他们的情感安全提供了基础。
社交互动
婴儿在婴儿期通过面部表情、声音和肢体语言与他人进行简单的社交互动。
婴儿期社会发展
1
认同感形成
2
婴儿在婴儿期开始意识到自我存在,
逐渐形成自己的身份和认同感。
3
家庭关系
婴儿在婴儿期建立起与家人的紧密联 系,形成了以家庭为基础的社会关系。
结论
婴儿期是人类生命周期中最重要的阶段之一,对身体和心理发展都具有深远 影响。为宝宝提供良好的养育方式和照顾环境,有助于他们健康成长。
群体互动
婴儿在婴儿期开始在托儿所或儿童园 等场所与其他婴幼儿进行简单互动, 了解合作和分享的概念。
婴儿期养育方式
1 亲子互动
通过与婴儿的亲密互动,如喂养、哄睡和游戏,促进婴儿的社会、情感和认知发展。
2 安全依恋
建立稳定的依恋关系,提供安全和保护,有助于婴儿的情感和社会发展。
3 早期教育
提供适龄玩具和刺激性环境,鼓励婴儿探索与学习,促进认知和感官发展。
1
生长快速
婴儿在婴儿期经历了惊人的生长速度,身长、体重和头围都会大幅增长。
2
运动技能
婴儿在婴儿期开始掌握抓握、翻滚、坐立和爬行等运动技能,为后续发展奠定基 础。
3
感官发展
婴儿的视觉、听觉和触觉在婴儿期得到迅猛发展,开始能够感知和回应外界刺激在婴儿期开始对周围的世 界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喜欢探 索和触摸各种物体,培养了他 们的认知能力。

《发展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重点知识点整理

《发展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重点知识点整理

发展心理学复习整理第一章绪论一、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到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即研究毕生心里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二、研究年龄特征范围的两个部分:认知过程,社会性发展的年龄特征。

三、发展心理学概念:(广义)发展心理学研究种系和个体心理发生与发展的科学。

(狭义)发展心理学就是个体发展心理学。

四、年龄特征的研究:一般特征;典型特征;本质特征;相对稳定性;复杂性五、德国普莱尔——《儿童心理》1882——科学儿童心理学诞生;1957,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代替“儿童心理学”六、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斯滕伯格——成功智力理论第二章发展心理学理论一、弗洛伊德——本我,自我,超我二、心理发展阶段:口唇期(0—1岁):口唇期初期(0—6月)快感来自嘴唇与舌吸吮和吞咽活动,口唇期晚期(6月—1岁)来自牙齿、牙床和腭部等咬和吞嚼等活动。

肛门期(1—3岁),肛门期初期快感来自粪便排出,后期来自粪便控制。

前生殖器期(3—6岁),男孩出现恋母情结、女孩出现恋父情结。

潜伏期(6—12岁),性欲被移置为替代性活动。

青春期(12—20岁),如果前几个阶段发展得正常,个体从自私、只追求个人快感的孩子,转变成有选择异性配偶能力、有能力抚养子女的现实的、社会化的成人。

三、埃里克森阶段划分和特点:四、华生发展心理学理论:环境决定论—否认遗传的作用,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对儿童情绪发展的研究—在怕、怒、爱三种非习得性情绪反应基础上的条件反射。

五、斯金纳发展心理学理论:行为强化—强调塑造、强化与消退、及时强化(强化作用是塑造行为的基础;强化在行为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行为不强化就会消退;强化不及时是不利于人的行为发展的)。

儿童行为的实际控制—育婴箱的应用,行为矫正,教学机器和教学程序。

六、班杜拉发展心理学理论:观察学习—注意、保持、运动复现和动机四个过程。

社会学习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攻击性、性别化、自我强化、亲社会行为。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它致力于研究个体从出生到死亡整个生命过程中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

通过对不同年龄段个体的观察、实验和分析,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类心理的演变和成长。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婴儿期的心理发展。

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婴儿就开始积极地与周围世界互动。

他们通过感知觉来认识世界,比如视觉、听觉、触觉等。

在这个阶段,婴儿的动作发展也非常关键,从最初的反射动作逐渐发展到自主的翻身、坐立、爬行和行走。

同时,婴儿与主要照顾者之间的依恋关系对他们的情感和社会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安全型依恋的婴儿往往在日后的人际关系中更自信和有安全感。

幼儿期是孩子快速发展的阶段。

语言的发展在这个时期尤为显著,他们从简单的词汇逐渐发展到能够用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认知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开始具备象征性思维,能够通过游戏和想象来探索世界。

在这个阶段,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萌芽,他们逐渐意识到自己是独立的个体,并且开始表现出情绪的多样性,如喜怒哀乐等。

进入儿童期,孩子的认知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他们开始能够进行逻辑思维,理解因果关系,并且能够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

在这个时期,同伴关系变得越来越重要,孩子们通过与同龄人交往,学习社交技能和规则,发展自己的社会认知。

此外,学业成绩也开始成为孩子生活中的重要部分,他们面临着学习的压力和挑战,同时也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毅力和责任感。

青少年期是一个充满变化和挑战的时期。

身体上的快速发育带来了生理上的变化,同时也伴随着心理上的动荡。

自我认同成为这个阶段的核心任务,青少年开始思考“我是谁”“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等问题。

他们往往会经历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之间的冲突,这可能导致情绪的波动和行为的不稳定。

在这个时期,亲子关系也面临着新的挑战,青少年开始追求独立和自主,与父母之间可能会产生冲突,但同时也需要父母的支持和引导。

成年早期,个体通常会面临职业选择、建立亲密关系等重要任务。

发展心理学(婴儿期的发展)PPT课件-2024鲜版

发展心理学(婴儿期的发展)PPT课件-2024鲜版

通常指从出生到满1周岁(或2周岁)之前的时期,是儿童生理发育 和心理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之一。
2024/3/27
婴儿期可分为新生儿期(0-1个月)、乳儿期(1个月-1岁)和婴儿 晚期(1-2岁)三个阶段。
4
婴儿期发展特点
01
生理发展
身体迅速增长,各器官系统逐渐 发育成熟,感知觉和运动能力不
断提高。
2024/3/27
家庭教育与亲子关系建设
家庭教育理念
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关注婴儿的 全面发展。
教育方法与技巧
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技巧,促进婴儿 的健康成长。
亲子互动与情感支持
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为婴儿提供情感 支持和安全感。
家庭环境与氛围
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为婴儿的 身心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2024/3/27
解答家长在婴儿抚触和按摩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如宝宝哭闹、不 配合等情况的处理方法。
2024/3/27
28
亲子游戏设计与实践指导
游戏设计原则
介绍亲子游戏设计的原 则,包括安全性、趣味 性、互动性和教育性。
2024/3/27
游戏实践指导
提供多个适合不同年龄 段婴儿的亲子游戏案例, 并详细讲解游戏的玩法 和注意事项。
26
06
实践应用与案例分析
2024/3/27
27
婴儿抚触与按摩技巧演示
抚触的重要性
讲解抚触对婴儿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积极影响,如促进血液循环、增 强免疫力、提高睡眠质量等。
按摩步骤演示
通过视频或现场演示,展示婴儿按摩的正确步骤和技巧,包括按摩 前的准备、按摩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按摩后的护理。
常见问题解答
追踪调查

山东省考研心理学复习资料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学重点解析

山东省考研心理学复习资料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学重点解析

山东省考研心理学复习资料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学重点解析引言:心理学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其中关于儿童心理发展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山东省考研心理学复习资料中关于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重点进行解析,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关键的发展阶段,对于了解儿童心理的不同特征和需求至关重要。

以下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阶段:1.0-2岁:婴儿期婴儿期是一个重要的阶段,婴儿在这个阶段中会通过感官和运动来认识世界。

他们开始形成情感依恋,并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肢体活动。

2-6岁:幼儿期在幼儿期,儿童开始发展语言能力,并逐渐形成自我意识。

他们的思维也开始在此阶段中得到发展,能够进行简单的逻辑思维。

6-12岁:儿童期儿童期是认知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儿童的思维逐渐趋向成熟,他们能够进行更加复杂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

2.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儿童心理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影响因素:1.遗传与环境儿童的遗传基因和环境对其心理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遗传因素决定了儿童的先天特质和潜能,而环境因素包括家庭、学校、社会等,对儿童的发展起着塑造和影响的作用。

2.亲子关系亲子关系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有深远影响。

良好的亲子关系能够提供安全和支持,有助于儿童形成积极的自我认同,建立亲密的人际关系。

3.同伴关系儿童与同伴的互动和交往对其社会和情感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与同伴的互动,儿童能够学会合作、分享和解决冲突,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社交技能。

3.教育心理学在儿童发展中的应用教育心理学在儿童发展和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教育心理学在儿童发展中的应用方面:1.个体差异教育心理学帮助教育者了解儿童个体差异,能够根据不同儿童的特点和需求,设计个性化的教学方案,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2.课堂管理教育心理学提供了一系列有效的课堂管理策略,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课堂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发展心理学第四章婴儿期的发展

发展心理学第四章婴儿期的发展

情感与社会性发展
1 依恋
婴儿开始建立与主要照顾 者的情感联系,并对他们 产生依赖。
2 表情
婴儿开始发展出表达情感 的能力,例如微笑、皱眉 和清澈的目光。
3 社交游戏
婴儿开始参与互动游戏, 例如拍手和扔球,增强社 交技能。
语言发展
咿呀学语
婴儿开始发出咿呀声音,并尝试 模仿成人的语调和音节。
指物学语
发展心理学第四章婴儿期 的发展
婴儿期是人类生命最早的阶段,充满了许多奇妙的发展。在这里,我们将探 讨婴儿期的先天反应、感知、运动、认知、情感、社会性和语言发展,以及 一些主要的发展里程碑。
先天反应
1 爬行反射
婴儿会表现出爬行动作, 即在支撑自己的身体的前 提下,腿部和臂部会执行 爬行的动作。
2 摇头反射
运动发展
爬行
婴儿开始学习支撑自己的身体并 逐渐爬行。
抓握
婴儿开始掌握手部协调动作,可 以抓握和探索周围的物体。
行走
婴儿逐渐发展出站立和行走的能 力。
认知发展
对象恒常性
婴儿逐渐认识到即使物体看起 来不同,它们仍然是同一个物 体。
游戏
通过玩耍,婴儿开始发展出对 因果关系和问题解决的认知能 力。
模仿
婴儿可以模仿大人的动作和表 情,展示出自己的理解和学习 能力。
当头部被轻轻碰触时,婴 儿会做出一个摇摆头部的 反应。
3 跺脚反射
当脚底被触摸时,婴儿会 有一个跺脚的反应。
感知与知觉
1
视觉发展
婴儿首次能够聚焦并辨别物体的轮廓和颜色,逐渐发展出对深度和远近的感知。
2
听觉发展
婴儿对声音越来越敏感,能够通过声音的方向、音高和音量来识别不同声音。

完整版发展心理学第四章婴儿期心理的发生和发展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完整版发展心理学第四章婴儿期心理的发生和发展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第四章婴儿期心理的发生和发展婴儿期是个体生理发育最迅速的时期,也是心理发展最明显的时期,因此婴儿生理心理的发展一直受到各方面有关学科的关注。

第一节婴儿期的一般问题一、婴儿的年龄阶段特征(一)年龄阶段国际上比较通用的分法是:0~3岁。

(二)基本特征婴儿期心理发展的~般特点是:第一,学会了独立行走,手的动作也有了很好的发展;第二,言语能力获得很大的发展;第三,开始了最初的游戏活动;第四,各种心理活动还带有明显的直觉行动性。

二、婴儿期的生理发展(一)婴儿期的大脑功能1.婴儿大脑形态的发展(1)脑重和头围。

婴儿的大脑从胚胎时开始发育,出生时达到350~400克,是成年人脑重的25%(这时的体重只是成人的5%);6个月时脑重达700~800克,约占成人脑重的50%;12个月时已达800~900克,24个月时增到1050—1150克,约占成人脑重的75%;36个月时已接近成人的脑重范围,以后发展速度变慢,15岁时达到成人水平。

婴儿头围在刚出生时已达到34厘米,大约是成人头围的60%,12个月时达46~47厘米,24个月达48~49厘米,以后的增长速度变慢。

(2)大脑皮质。

胎儿在6~7个月时,脑的基本结构就已经具备,出生时脑细岁时,脑内各部位大2胞已分化,大多数沟回都已出现。

皮质细胞迅速发展。

到.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小的比例已基本上类似于成人的大脑。

2.大脑机能的发展(1)脑电图的情况。

5个月胎儿已显示出了脑电活动,8个月以后的胎儿已显示出与新生儿相同的脑电图。

新生儿出现了同步节律α波,这表明新生儿在皮质神经成分方面的一定的成熟性,在新生儿的皮质投射区还记录到对各种感觉运动刺激的诱发电反应,出生后5个月是婴儿脑电活动发展的重要阶段,12~36个月,婴儿脑电活动渐趋成熟。

(2)皮质中枢。

婴儿大脑是按着其基因结构的顺序而发展的,遵循着头尾原则和近远原则。

婴儿出生时大脑两半球还不能正常发挥功能,皮质兴奋处于弥漫状态。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整理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整理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整理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它关注的是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理、认知、社会情感等方面的发展变化。

以下是对发展心理学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整理。

一、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横断研究横断研究是在同一时间点上,对不同年龄的个体进行观察、测量和比较。

这种方法可以快速获得不同年龄段的发展数据,但可能会受到“代际效应”的影响,即不同年代出生的人由于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不同而导致的差异。

(二)纵向研究纵向研究是对同一组个体在不同时间点进行追踪研究。

它能够深入了解个体发展的连续性和变化,但研究时间长,可能会受到被试流失、练习效应等因素的干扰。

(三)聚合交叉研究聚合交叉研究结合了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的优点,先在不同年龄组进行横断研究,然后在一段时间后对这些年龄组进行追踪。

二、胎儿的发展(一)胎儿发育的阶段从受精卵到胎儿出生,经历了胚种期、胚胎期和胎儿期三个阶段。

(二)影响胎儿发育的因素1、遗传因素:父母的基因对胎儿的身体特征和某些先天疾病有重要影响。

2、环境因素:包括母亲的营养状况、疾病、药物使用、情绪状态,以及外界的环境污染、辐射等。

三、婴儿期的发展(一)生理发展婴儿在出生后的头一年里,身体快速生长,大脑也在迅速发育。

他们逐渐掌握了抬头、翻身、坐、爬、站立和行走等动作。

(二)认知发展1、感知觉发展:视觉、听觉、触觉等感觉器官逐渐成熟,婴儿能够通过感知觉来探索周围世界。

2、认知能力的发展:例如客体永久性的获得,即知道即使物体不在眼前,它仍然存在。

(三)社会情感发展1、依恋关系的形成:婴儿与主要照顾者之间形成安全型、回避型或矛盾型等不同类型的依恋关系。

2、情绪的表达和理解:婴儿会通过哭、笑等方式表达情绪,并逐渐学会理解他人的情绪。

四、幼儿期的发展(一)生理发展身体动作更加协调,精细动作能力提高,如画画、使用餐具等。

(二)认知发展1、前运算阶段的思维特点:自我中心、万物有灵论、不可逆性等。

《发展心理学》期末考试考点总结(完整版)

《发展心理学》期末考试考点总结(完整版)

期末考试考点总结(完整版)目录《发展心理学》期末考试考点总结(完整版) (3)第一章绪论 (3)一、填空题 (3)二、名词解释 (7)三、思考题 (8)第二章发展心理学理论 (11)一、填空题 (11)二、名词解释 (16)三、思考题 (20)第三章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 (32)一、填空题 (32)二、名词解释 (34)三、思考题 (36)第四章胎儿的生理—心理发展 (39)一、填空题 (39)二、名词解释 (40)三、思考题 (41)第五章婴儿心理的发展 (42)一、填空题 (42)二、名词解释 (44)三、思考题 (46)第六章幼儿心理的发展 (52)一、填空题 (52)二、名词解释 (54)三、思考题 (55)第七章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 (59)一、填空题 (59)二、名词解释 (60)三、思考题 (60)第八章青少年的心理发展 (63)一、填空题 (63)二、名词解释 (64)三、思考题 (64)第九章成年早期心理的发展 (68)一、填空题 (68)二、名词解释 (70)三、思考题 (71)第十章成年中期的心理特点 (71)一、填空题 (71)二、名词解释 (72)三、思考题 (73)第十一章成年晚期心理的变化 (73)一、名词解释 (73)二、思考题 (74)《发展心理学》期末考试考点总结(完整版)指定教材:《发展心理学》,林崇德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ISBN 978-7-107-21439-4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发展心理学是。

▲答案: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到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2、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答案: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到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中3、研究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范围,应当包括两个主要部分:一是;二是。

▲答案:认知过程(智力活动)的发展的年龄特征社会性发展的年龄特征。

4、研究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范围,应当包括四个有关的方面的问题:一是;二是生理因素的发展;三是动作和活动的发展;四是。

发展心理学期末考试重点知识

发展心理学期末考试重点知识

第二篇章《发展心理学》第一章发展心理学概述1.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1)研究内容: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和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即研究个体毕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2)研究任务:描述、解释、预测、控制;2.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横断设计:是指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内,同时对不同年龄的个体进行比较研究的方法;优点:①可以同时研究大样本,因而被试代表性比较强,所得结果的概括性比较好;②时效性强,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得研究结果,能够避免被试流失对研究的造成影响;③不存在重复测量的问题;④可以在短时间内收集大量的数据资料,节省时间和经费,而且易于实施;缺点:①缺乏系统连续性,无法获得个体发展趋势和发展变化的数据资料;②难以确定因果关系,不适用于研究发展的稳定性和早期影响的作用等问题;③取样程序较为复杂;④可能存在同辈效应(组群效应或世代效应):是指在横断设计中将社会环境影响不同造成的差异当作是年龄增长引起的发展变化;(2)纵向设计:是指对同一个人或同一年龄组的个体在较长时间内进行系统的、定期连续的观察研究的方法;优点:①可以看到比较完整、系统的发展过程、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关键转折点、显著的阶段性特征以及质变量变的规律;②有利于确定因果关系,特别适用于研究发展的稳定性和早期影响的作用问题,也适用于个案研究;缺点:①比较耗费时间、经费和人力;②研究的时效性比较差;③因重复测量,可能存在练习效应和疲劳效应;④可能存在跨代效应:是指在纵向设计中,目标群体位于某一特殊的年代,该年代的显著特征对群体产生了特定的影响,从而使实验结果难以推广;⑤耗时比较长,容易造成被试的流失,同时可能会出现测量时间效应(重大历史事件对心理发展的影响);(3)聚合交叉设计:是指在纵向研究的图式中分段进行横断研究,这样既排除了纵向研究的缺点,又保留了横向设计的长处;这种方法既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各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的总体情况,又能从发展角度了解样本中个体随年龄增长出现的各种变化,以及社会历史因素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优点:①既可以排除组群效应,也可以不断补充被试,避免被试流失对研究的影响;②耗时比典型的纵向设计短;③通过比较同时代出生但先后参加的实验的被试,可了解是否存在练习效应和疲劳效应;④可以发展的稳定性和早期影响的作用问题进行研究;缺点:聚合交叉设计得出的结论是否能够推广到其他群体还需进一步验证;(4)双生子设计:是指以同卵双生子或异卵双生子为样本,通过研究在心理和行为上的相似和差异,进而揭示遗传和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的方法;(5)微观发生学设计:是指在短时间内反复呈现一个诱发刺激,并观测个体发生变化过程。

发展心理学期末总结知识点

发展心理学期末总结知识点

第一章:导论:发展心理学及其研究策略理解至少三个原因关于学习儿童发展1.描述(describing)发展的特点:2.解释(explaining)发展的原因和过程:成熟,学习3.优化(optimizing)发展解释在儿童发展中的四个发展主题1.Active/Passive :Are children curious, active creatures who largely determine how agents of societytreat them? Or, are they passive souls on whom society fixes its stamp?2.Continuity/Discontinuity:有无变态发育3.Holistic Nature of Development:不仅局限于一个地方4.Nature/Nurture :How do nature and nurture work together to shape development?认识并举个相关设计的例子如果通过研究,研究者只能指出两个事物之间存在共变关系(Covariation relationship),而无法获知二者的作用方向,那么这种研究揭示出的就是具有相关关系的规律。

被试:4-6岁儿童•2(年龄)*3(自己,他人,厉害人视角)被试间设计•因变量:毅力•测量方法:让儿童做一个需要注意力但是很无聊的任务。

主试首先告诉被试“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活动,如果你尽可能努力完成会对我们非常有帮助。

”,测量儿童实际工作的时长,作为毅力的测量指标。

认识并说明实验设计的重要部分如果通过研究,研究者可以清楚地指出何种事物是因,何种事物是果,那么这种研究揭示出的就是具有因果关系的规律。

实验是可操纵性的随机分配(random assignment):Participants are assigned to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through an unbiased procedure so that members of the groups are not systematically different from one another.实验组控制组(experimental and control groups):确保所有可能影响因变量的无关因素在每一种实验条件下是相等。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一、婴幼儿发展1.婴儿认知发展:婴儿在出生后不久即开始建立感知、记忆和思维能力;从出生到两岁之间,婴儿的认知能力不断发展,从最初的感知到逐渐建立概念和符号的运用能力。

2.社会性发展:婴儿学会与他人互动、表达情感,并理解他人的情绪和意图;在与父母和其他亲近人的互动中,建立起安全依恋关系。

3.运动和运动发展:婴儿从刚出生时无法控制自己的身体,到逐渐习得翻身、坐、爬行、站立和行走等能力;同时,婴儿通过运动探索周围环境,促进其感知和认知发展。

二、儿童和青少年发展1.认知发展:儿童和青少年的思维能力逐渐发展,从感知世界到理解抽象概念和逻辑推理,发展出具体运算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2.社会性发展:儿童和青少年开始更多地与同伴互动,建立友谊关系和群体认同;同时,他们也开始形成自我认同和价值观,独立性增强。

3.情绪和社会发展:儿童和青少年逐渐学会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并逐渐学会控制情绪,处理与他人之间的冲突和合作关系。

三、成年发展1.身份和角色发展:随着进入成年期,个体开始形成自我身份,思考自己的目标和价值观,并逐步承担起社会角色(如工作者、家庭成员、夫妻、父母等)。

2.爱情和亲密关系:成年人开始追求和经历爱情和亲密关系,形成恋爱、伴侣关系和婚姻。

3.职业发展:成年人逐渐进入职场,选择职业并发展自己的职业生涯,同时也面临职业压力和挑战。

4.中年危机:中年时期,个体面临对过去选择和经历的评估,思考未来的人生目标和意义,也可能产生内在的紧张和焦虑。

以上只列举了发展心理学的一些知识点,每个知识点都需要深入研究和进一步探索。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于了解人类的心理和行为发展,辅助个体发展和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整理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整理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整理一、发展心理学概述1、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到成年的整个心理发展过程,包括胎儿、婴儿、儿童、青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各个阶段的心理发展。

2、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追踪研究法、横断面研究和个案研究法。

3、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不同的年龄阶段有着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特征,这些特征构成了各个年龄阶段独特的心理特点。

4、发展的连续性:尽管发展具有阶段性,但各个阶段之间的过渡是连续的,前一阶段的发展为后一阶段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后一阶段的发展又是在前一阶段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的。

二、胎儿发展1、胎儿发展的基本过程:受精卵形成后,经过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逐渐形成了初步的胚胎,然后胚胎进入子宫腔内,进一步发育成胎儿。

2、胎儿发展的关键期:从受孕到出生前的8周内,是胎儿神经系统和各种器官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环境因素会对胎儿的生理和心理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三、婴儿期的发展1、婴儿期的生理发展:婴儿期的生理发展主要表现在身体发育、运动技能和神经系统等方面。

2、婴儿期的认知发展:婴儿期的认知发展主要表现为感知觉、思维、记忆等方面的发展。

3、婴儿期的社会性发展:婴儿期的社会性发展主要表现在情感表达、依恋关系和社交技能等方面。

四、儿童期的发展1、儿童期的生理发展:儿童期的生理发展主要表现为身体发育、运动技能和神经系统等方面的发展。

2、儿童期的认知发展:儿童期的认知发展主要表现为思维、记忆、学习等方面的发展。

3、儿童期的社会性发展:儿童期的社会性发展主要表现在情感表达、社交技能和道德行为等方面的发展。

五、青少年期的发展1、青少年期的生理发展:青少年期的生理发展主要表现为身体发育、性征和内分泌系统等方面的发展。

2、青少年期的认知发展:青少年期的认知发展主要表现为思维、学习、决策等方面的发展。

3、青少年期的社会性发展:青少年期的社会性发展主要表现在情感表达、社交技能和自我认同等方面的发展。

4、青少年期的心理问题:青少年期可能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如情绪波动、逆反心理、自卑感等。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总结引言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通过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及其发展规律,帮助人了解自身、与他人的关系以及生活体验。

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人类在不同阶段的心理发展,并探究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本文将总结发展心理学中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帮助读者加深对人类心理发展的理解。

一、婴儿期的心理发展婴儿期是个体心理发展的起点,也是一个极其关键的阶段。

发展心理学研究发现,在婴儿期,婴儿通过感知、运动和认知等方式开始探索自身和周围环境。

他们对于声音、触觉和视觉等感觉器官的发展也极为重要。

婴儿与主要照顾者的亲密关系对于婴儿心理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二、幼儿期的心理发展幼儿期是婴儿期后的一个重要阶段,其主要特征是儿童开始掌握并发展语言能力。

在幼儿期,儿童不仅在语言表达方面有进一步的发展,而且对于思维、记忆和注意力的提升也相当明显。

幼儿期还是儿童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时期,通过和其他儿童的互动,他们开始学习规则、合作和分享。

三、青少年期的心理发展青少年期是人类心理发展的一个关键阶段,这个阶段儿童进入到成年前的转变期。

身体的生理变化、社会角色的转变、学业压力的增加等让青少年面临着许多挑战。

在青少年期,他们开始思考自我认同、道德和伦理问题,也开始独立决策和解决问题。

此外,青少年发展心理学还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如压力、焦虑和抑郁等。

四、成年期的心理发展成年期是一个人心理发展的最长阶段,涵盖了从大约20岁到晚期生活的阶段。

成年期的心理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职业发展、婚姻关系、家庭责任等多个方面。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在这个阶段开始形成自我概念和人生目标,并通过工作和个人生活的经验来塑造自己的身份。

五、老年期的心理发展老年期是人类生命周期的最后一个阶段,它涉及到身体和心理的许多变化。

在老年期,人们面临着身体功能的退化、角色转变、陪伴亲人的离世等问题。

然而,老年期也是一个人摆脱了许多责任和压力的时期。

心理发展学知识点总结

心理发展学知识点总结

心理发展学知识点总结一、婴幼儿期的心理发展1. 婴儿的感觉与知觉发展婴儿期是个体发展的最初阶段,婴儿的感觉和知觉对后期的认知和情感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婴儿期,婴儿逐渐学会感知外界环境,并通过感觉和知觉过滤信息、理解世界。

婴儿期的感觉和知觉发展对婴儿的情感和认知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 情感的发展婴幼儿期是个体情感发展的重要阶段,婴幼儿通过与主要照顾者的互动,建立起情感联系和依恋关系。

婴幼儿的情感发展受到家庭环境、照顾者的态度和行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对婴幼儿的情感健康和个体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3. 认知的发展在婴幼儿期,个体的认知发展也在不断进行。

婴幼儿通过感知和经验的积累,逐渐建立起对世界的认知模型,并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认知方式。

婴幼儿的认知发展对后期的学习和思维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

二、儿童期的心理发展1. 性格和社会性发展儿童期是性格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阶段,儿童在这一阶段开始形成自己的性格特点,建立社会性关系,学会适应社会环境。

家庭、学校和社会这三个环境对儿童的性格和社会性发展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2. 认知和语言发展在儿童期,个体的认知和语言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儿童开始进入学习阶段,通过学习和社会交往,逐渐积累知识和经验。

同时,儿童的语言能力也在这一阶段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他们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逐渐建立起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3. 心理健康问题儿童期是个体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的心理健康问题会对个体的成长和发展产生长期的影响。

焦虑、抑郁、行为问题等心理健康问题在儿童期较为常见,家庭和学校教育对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青少年期的心理发展1. 身份和角色认同青少年期是个体身份和角色认同的重要阶段,青少年在这一阶段开始形成自己的身份认同和社会角色。

他们通过思考自己的命运和价值,逐渐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生活方式。

2. 学业和职业规划在青少年期,个体开始进入学业和职业规划的重要阶段。

发展心理学教材知识点总结

发展心理学教材知识点总结

发展心理学教材知识点总结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人类在不同生命周期内的心理变化和发展规律,主要关注个体在身体、情感、认知和社会关系等方面的变化。

在发展心理学的教材中,通常会包括婴幼儿期、儿童期、青少年期和成人期等不同生命阶段的发展特点和心理变化,以及相关的理论和研究方法。

本文将对发展心理学教材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领域的知识。

一、婴幼儿期的发展心理学知识点1. 婴儿认知发展:婴儿期是个体认知能力得到显著发展的时期,瑞契尔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认为,婴儿期有感觉-运动期(出生至2岁)和前运算期(2岁至7岁)两个阶段,主要探讨婴儿对物体恒常性、对象认知和语言习得等方面的发展特点。

2. 情感发展:在婴儿期,情感的发展对婴儿的成长至关重要,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认为,婴儿期主要面临信任与不信任的心理冲突,亲子关系和婴儿成长环境对情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 社会性发展:婴儿期的社会性发展表现在对人际关系的初步认知和交往能力的发展,皮亚杰的同伴关系发展理论认为,婴儿会通过相关社交活动和游戏来培养和发展人际交往技能。

4. 运动与感觉发展:婴幼儿期是个体运动和感觉发展的关键时期,孩子通过各种感官的体验和运动活动来增强感觉和协调能力,这对于后续的认知和情感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儿童期的发展心理学知识点1. 思维与认知发展:儿童期是个体认知发展的关键时期,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期有前操作阶段(2-7岁)和具体操作阶段(7-11岁)两个重要阶段,儿童在这个时期主要发展了逻辑思维、分类能力、空间认知和问题解决能力等。

2. 社会认知和理解:儿童期的社会认知发展主要表现在对社会规范和社会角色的理解,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认为,儿童期开始逐渐形成了对道德规范和价值观的认识。

3. 语言发展:儿童期是语言习得的关键时期,语言能力对社会交往和认知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儿童在这一时期通过模仿、言语交流和阅读等方式逐渐建立了语言能力和交流技能。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当今社会发展迅速,人们对心理学的关注度也逐渐提高。

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研究人类的思维、情感和行为等诸多方面。

其中,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婴幼儿期到成人期发展过程的一个分支领域。

本文将介绍一些发展心理学的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人类的成长过程。

1. 婴儿期的基本心理发展婴儿期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阶段之一。

在这个时期,婴儿通过感知、认知和语言的发展来探索和理解世界。

他们能够通过眼睛和耳朵感知外界的刺激,并逐渐学会抓握和移动身体。

此外,婴儿还会通过哭泣和表情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绪。

2. 儿童期的认知发展在儿童期,认知能力迅速发展。

通过Piaget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我们可以了解到儿童在这一阶段的思维模式和表达方式的变化。

在幼儿时期,他们主要使用感知和运动的方式来认识世界。

渐渐地,他们开始发展出符号性思维,能够使用语言和符号来表示想法和思考。

3. 青少年期的身心发展青少年期是个体从儿童向成人过渡的时期,充满了身心上的变化和挑战。

身体上,青少年经历着生理发育,性征发育和身高增长等变化。

心理上,他们经历着自我认同的探索和建立,社交关系的重塑以及情感上的起伏。

这个阶段的特点是个体开始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和价值观。

4. 成人期的社会心理发展成人期是个体进入社会角色和责任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个体的发展主要受到社会和文化因素的影响。

他们通过工作、家庭和社交关系来满足自身需求,并通过适应不同的社会角色来实现自我价值。

总结起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人类从婴儿期到成人期的发展过程。

通过了解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对个体的成长和心理健康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希望本文能为读者提供一些启示,并促使他们对心理学更加感兴趣和认识的深入探索。

《发展心理学》复习重点

《发展心理学》复习重点

《发展心理学》复习重点《发展心理学》复习重点一、引言发展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发展的学科,它关注的是从胎儿到老年人的心理变化过程。

在复习发展心理学时,我们需要掌握心理发展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同时也要理解心理发展的普遍规律和个体差异。

本文将按照主题分类,对发展心理学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梳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学科。

二、心理发展的基本概念1、心理发展的定义: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再到衰老的过程中,心理能力和行为水平发生的一系列持续而有序的变化。

2、发展阶段:根据心理发展的普遍规律,可以将个体心理发展划分为几个连续的阶段,如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青春期、成年期等。

3、关键期:关键期是指某个特定阶段中,个体对特定刺激或经验特别敏感,错过这个时期可能会导致某些心理能力的发展受到限制。

三、心理发展的理论和研究方法1、心理发展的理论:主要包括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二因素论等。

了解这些理论有助于理解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和争议。

2、研究方法:发展心理学主要采用纵向研究、横截面研究、实验研究等方法,掌握这些方法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技巧对于理解和发展心理学的实证研究至关重要。

四、心理发展的普遍规律和个体差异1、心理发展的普遍规律:包括感知能力、认知能力、语言能力、情感和社会性等方面的普遍发展规律。

2、个体差异:个体在心理发展过程中会表现出不同的速度、方向和水平,这些差异受到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个体经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五、结论发展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对于理解人类心理发展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掌握发展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自身和他人的心理发展,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设计和实施教育、干预和咨询服务。

我们也要注意到心理发展的复杂性和个体差异,避免简单地将心理发展归结为单一因素的作用。

在复习发展心理学时,我们不仅要关注基本知识点的掌握,还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婴儿期心理的发生和发展婴儿期是个体生理发育最迅速的时期,也是心理发展最明显的时期,因此婴儿生理心理的发展一直受到各方面有关学科的关注。

第一节婴儿期的一般问题一、婴儿的年龄阶段特征(一)年龄阶段国际上比较通用的分法是:0~3 岁。

(二)基本特征婴儿期心理发展的~般特点是:第一,学会了独立行走,手的动作也有了很好的发展;第二,言语能力获得很大的发展;第三,开始了最初的游戏活动;第四,各种心理活动还带有明显的直觉行动性。

二、婴儿期的生理发展(一)婴儿期的大脑功能1.婴儿大脑形态的发展(1)脑重和头围。

婴儿的大脑从胚胎时开始发育,出生时达到350~400 克,是成年人脑重的25%(这时的体重只是成人的5%);6 个月时脑重达700~800 克,约占成人脑重的50%;12 个月时已达800~900 克,24 个月时增到1050—1150 克,约占成人脑重的75%;36 个月时已接近成人的脑重范围,以后发展速度变慢,15 岁时达到成人水平。

婴儿头围在刚出生时已达到34 厘米,大约是成人头围的60%,12 个月时达46~47 厘米,24 个月达48~49 厘米,以后的增长速度变慢。

(2)大脑皮质。

胎儿在6~7 个月时,脑的基本结构就已经具备,出生时脑细胞已分化,大多数沟回都已出现。

皮质细胞迅速发展。

到2 岁时,脑内各部位大小的比例已基本上类似于成人的大脑。

2.大脑机能的发展(1)脑电图的情况。

5 个月胎儿已显示出了脑电活动,8 个月以后的胎儿已显示出与新生儿相同的脑电图。

新生儿出现了同步节律α波,这表明新生儿在皮质神经成分方面的一定的成熟性,在新生儿的皮质投射区还记录到对各种感觉运动刺激的诱发电反应,出生后5 个月是婴儿脑电活动发展的重要阶段,12~36 个月,婴儿脑电活动渐趋成熟。

(2)皮质中枢。

婴儿大脑是按着其基因结构的顺序而发展的,遵循着头尾原则和近远原则。

婴儿出生时大脑两半球还不能正常发挥功能,皮质兴奋处于弥漫状态。

此后,发展最快的区域是脑干和中脑。

(3)大脑单侧化。

婴儿大脑两半球在解剖和功能上都存在着差异。

大脑单侧化就是在其大脑某个半球建立特定功能的过程,如对于多数右利手的婴儿来说,其言语功能逐步定位于左半球的过程就是一种单侧化的过程。

随着婴儿大脑的逐步发育成熟,这种差异会逐渐明显化。

(二)婴儿生理发育的正常值1.体重。

足月男婴体重为3.3~3.4 千克,足月女婴为3.2~3.3 千克,到5 个月时婴儿的体重会翻一倍,12 个月时增加2 倍,到30 个月的时候,体重为出生时的4 倍。

2.身高。

刚出生时,足月新生儿身高约为50 厘米。

男婴比女婴略高。

一般,第一年内增长25 厘米,第二年内增长10 厘米左右。

三、婴儿动作的发展(一)动作发展的特点婴儿动作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即行走动作的发展和手的运用技能的发展。

婴儿动作的发展主要有It2T51.个规律:1.从整体动作到分化动作。

儿童最初的动作是全身性的、笼统的、散慢的,以后才逐步分化为局部的、准确的、专门化的动作。

2.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

如果使婴儿俯卧在平台上,他先出现的动作是抬头,然后是俯撑、翻身、坐、爬、站立,最后是行走。

3.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

婴儿首先出现的是躯体大肌肉动作,如头部动作,以后才是灵巧的小肌肉动作,以及准确的视觉动作。

(二)格赛尔的研究格赛尔(Gesell)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他进行了关于儿童心理发展,尤其是动作发展的长期追踪研究,编制出了儿童发展量表。

格赛尔的理论核心是“成熟势力说”。

按照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格塞尔的思想,支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两个:一个是成熟,一个是学习。

在两者之间,他更注重于成熟。

他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是儿童行为或心理模式在环境影响下按一定顺序出现的过程。

这个顺序与成熟的关系较大。

他有一个很著名的双生子爬梯实验。

在这个实验中,其中一个双生子从48 周起每天做10 分钟爬梯训练,连续6 周。

到第52 周,他能熟练地爬上5 级楼梯。

在此期间,另一个双生子不做爬梯训练,而是从53 周才开始进行爬梯训练。

两周以后,这第二个双生子不用旁人帮助,就可以爬到楼梯顶端。

由此,格塞尔得出的结论是:不成熟就无从产生学习,而学习只是对成熟起一种促进作用。

格塞尔的这个实验表明,儿童的成长是受生理和心理成熟机制制约的,人为地任意提前训练,不仅没有必要,还会给儿童在生理和心理上造成负担,弄不好还可能影响儿童对学习的兴趣,从而产生逆反心理。

总之,动作在儿童心理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动作,儿童与客观世界建立了直接的相互作用的关系。

通过交互过程,儿童建立了自我和客体概念,并产生了自我意识和最初主客体的分化,动作对于儿童心理的发展既有诱导作用,又有促进作用。

第二节婴儿认知的发展一、感知觉的发展在婴儿的认知能力中,最先发展且发展速度最快的方面是感知觉,并且在婴儿认知过程中占主导地位。

(一)感觉的发生1.视觉的发生视觉最初发生的时间是在胎儿晚期,4、5 个月的胎儿已经有了视觉反应能力以及相应的生理基础。

新生儿已经有了基本的视觉过程,视敏度达到20/400~20/200。

大量的研究表明,2~4 个月婴儿的颜色知觉已有了很好的发展,4 个月时表现出明显的颜色偏好,具有正确的颜色范畴性知觉,其颜色视觉的基本功能已接近成人水平。

2.听觉的发生现在的研究表明,5~6 个月的胎儿就已经建立了听觉系统,可以听到透过母体的1000 赫兹以下的声音。

出生后1 个月的婴儿已经能鉴别200 赫兹与500 赫兹纯音之间的差异,5~8 个月的婴儿在1000~3000 赫兹范围内能觉察出声频的2%的变化(成人是l%);在4000~8000 赫兹内的差别阈限与成人的水平相同。

刚出生的婴儿就有了视听协调能力,6 个月的婴儿已能辨别出音乐中的旋律、音色、音高等方面的不同,并初步具备了协调听觉与身体运动的能力。

3.其他感觉的发生除视觉和听觉外,婴儿在味觉、嗅觉、触觉等方面也有了相应的发展。

(二)知觉的发展1.图形知觉有的研究表明,刚出生后2 天的儿童就可以分辨人脸和其他模型。

他们看人脸的时间比看圆盘或不规则盘的时间长。

而对出生至6 个月的乳儿的研究更进一步说明了这种视觉偏好:他们凝视人脸图片的时间几乎是他们凝视任何其他图片时间的两倍。

乳儿似乎天生对人感兴趣。

近期的研究认为乳儿并非对人脸感兴趣,而是对它的轮廓线、复杂化和曲度感兴趣。

新生儿特别容易被轮廓线或光和暗的交界线吸引;到了2~3 个月时,他们的知觉兴趣转移到了复杂化和曲度,在这个年龄,乳儿更喜欢看许多小矩形组成的图案,而不愿意看仅仅几个大方块。

他们更喜欢看曲线而非直线,人脸正好提供了这种性质,人脸上的发际线提供了明暗交界线。

2.空间知觉深度知觉、方位知觉和距离知觉是空间知觉的主要方面,婴儿已具备了这些方面的能力。

(1)深度知觉。

对婴儿已具有深度知觉最为有力的支持就是吉卜森(Gibson,1960)的视崖实验。

实验大致是这样的:在一个桌子上盖上很厚的玻璃,玻璃下面是一张由颜色矩形组成的质料,质料的一部分直接贴着玻璃,另一部分隔开几英尺,这样,爬过桌子的乳儿就似乎在水面上的一只小帆板上,感觉有掉下去的危险。

在这个装备上,即使2 个月的乳儿,也能分辨出视崖的两边。

当他们探索这个崖时,更有趣的是心率通常减慢。

这个发现证明,他们主要是对视崖的好奇而不是害怕。

当乳儿长大到能爬过视崖的时候,表现出明显的视崖恐怖。

他们的心率明显加快;尽管他们的父母在对面,他们也不往深的一边爬。

这个实验说明这时深度知觉已经初步形成。

(2)方位知觉。

婴儿对外界事物的方位知觉是以自身为中心定位的。

刚刚出生的新生儿就有了基本的听觉定向能力,并成为婴儿早期空间定向的主导形式。

(3)距离知觉。

新生儿已能对在空间上逼近的物体有反应,2~3 个月时已有了对逼近物的保护性的闭眼反应。

二、注意的发展婴儿一出生就有了注意,这种注意是先天的定向条件反射,是无意注意的最初形态。

婴儿注意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注意选择性的发展上,1~3 个月婴儿的注意已经明显地表现出选择性,表现为偏向曲线、不规则图形、密度大或复杂刺激物,这支持了“轮廓密度理论”和“图形视觉理论”;3~6 个月以后的婴儿平均注意时问缩短,兴趣更为广泛,这时的选择性注意越来越受知识和经验的支配;1 岁以后由于言语的出现,婴儿的注意与语言符号联系在一起了,他人的言语提示或指导对婴儿的注意有一定的制约和调节作用。

三、记忆的发展较新的研究表明,人类个体记忆发生在胎儿末期。

新生儿末期就已经具备了特定的长时记忆能力。

3 个月的婴儿对操作性条件反射记忆的保持达 4 周之久;12 个月时,婴儿的符号表征和延迟模仿出现,符号表征使婴儿的词语记忆成为可能,而延迟模仿则标志着婴儿表象能力和再现能力的初步形成。

四、思维的发展近些年来关于婴儿思维研究的成果与皮亚杰的结论有所出人。

最新研究表明,在婴儿早期(至少在 3 个月以前)就已出现了启发式搜索策略的问题解决行为,6 个月已能进行模仿,12 个月以前能利用工具解决问题,并获得“手段一目的”分析策略。

第三节婴儿言语的发展一、前言语发展近20 年来对婴儿言语知觉的大量研究发现,婴儿在最初的几个周内就听完了人类语言所拥有的绝大部分的语音差别。

而关于语音的研究也表明,各类语音发生发展的顺序是由发音器官各部位的生理成熟程度所决定的。

婴儿在能够进行语言交流之前的一年里,能够采用一些特定的声音和姿态进行信息交流,这就是“前语言交流”。

在言语产生以后的漫长时间里,它们仍然在某些特定的场合发挥着语言替代物的作用。

二、言语发展理论关于婴儿言语发生、发展内在机制的代表性理论假说主要有四种,这些理论的争论焦点主要在于:语言是先天的还是后天习得的、是被动学习还是主动创造的、以及认知(尤其是思维)与言语发展的关系等。

(一)强化说巴甫洛夫(Pavlov)和斯金纳都认为,言语的获得是条件反射的建立,而强化在这一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斯金纳还特别强调“强化依随”在婴儿言语形成和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即言语活动出现后马上给以强化。

“强化说”可以解释某些低级言语的发生过程。

(二)转换生成说这是乔姆斯基(Chomsky)提出的一种语言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①语言是利用规则去理解和创造的,而不是通过模仿和强化得来的;②语法是生成的,婴儿先天就具有一种普遍语法,言语获得过程就是由普遍语法向个别语法转化的过程,这一转化是由先天的“语言获得装置(LAD)”实现的;③每一个句子都有其深层和表层结构,句子的深层结构(语义)通过转换规则而变为表层结构(语音),从而被感知和传达。

(三)模仿说这是由阿尔波特(A11port)率先提出的关于言语获得机制的最早理论。

他认为,婴儿言语是对成人言语的模仿,是成人言语的简单翻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