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浙教版七年级下册 2.5 光的反射与折射 复习学案

合集下载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科学(浙教版)配套教案 2-5 光的反射和折射 第2课时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科学(浙教版)配套教案  2-5 光的反射和折射 第2课时

第二课时平面镜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初步认识虚像的含义,能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作图。

(2)知道平面镜成像是因为光的反射,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光的反射情况。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得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通过练习作图,加深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协作能力,提升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缜密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重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难点】平面镜成像作图。

教学过程知识点平面镜和球面镜【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69~71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线射到镜面上发生反射,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在镜后相交而成。

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像与物体左右相反、大小相等。

(2)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3)像与物体的对应点的连线垂直于镜面,即物体和像关于镜面对称,因此可以用对称法作出平面镜中的像。

(4)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

3.反射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镜子叫做球面镜。

球面镜包括凸面镜和凹面镜。

凸面镜使平行光束发散,凹面镜使平行光束会聚。

利用凸面镜可以扩大视野,如汽车驾驶室两侧的反光镜;利用凹面镜可以聚光,如用凹面镜制成太阳灶。

【教师点拨】虚像并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在虚像的位置上并没有真实的光线,这就是它与实像的区别: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虚像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实像能用光屏承接,而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跟进训练】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A.平面镜成像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物体与像的连线垂直于镜面C.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D.把物体移近平面镜时,它的像会远离平面镜2.当某同学从远处走向一面穿衣镜时,他在镜中的像的大小及像与人的距离的变化是(D) A.像变大,人与像的距离变大B.像变大,人与像的距离变小C.像的大小不变,人与像的距离不变D.像的大小不变,人与像的距离变小3.作图题:在图中画出△ABC在平面镜中的像△A′B′C′。

2023-2024学年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_2-5 光的反射和折射(2)

2023-2024学年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_2-5 光的反射和折射(2)

2.5光的反射和折射(二)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五节【教学目标】1.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平面镜成像现象。

2.了解平面镜虚像的形成原因。

3.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4.通过利用平面镜的小发明、小制作,认识平面镜在科学技术、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难点】重点:平面镜成像特点。

难点:平面镜虚像的形成原因。

【教学准备】1.教具:平面镜(大小形状各不同2块)、凹镜、凸镜。

2.学具:玻璃板、相同的蜡烛两支、火柴、夹子两个、8 K白纸一张、图钉、透明胶带、小平面镜、刻度尺。

【设计说明】本节教材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有关,通过学生已有的日常生活经验,来模拟平面镜成像从而感受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这样可以充分挖掘学生的潜概念,并得出一些简单的平面镜成像特点。

其次再小组合作设计“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过程,进一步学习实验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并把潜概念上升为理性认识。

最后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

对于光污染的危害,主要利用学生平时积累了大量的经验,结合多媒体,进行讨论问答,解决问题。

本节课主要是通过阅读与讨论、探究活动与自主实验、练习巩固等活动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验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回忆一下上节课讲到的光的反射定律有哪些内容?二、设置情境,引入新课多媒体课件播放“湖光山色”图片,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

这么美的景象是怎么形成的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问题。

三、新课教学1.认识平面镜:出示一块平面镜。

教师:这是我们非常熟悉的镜子,它的表面是平的,我们把它叫做平面镜。

用它照自己的时候,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想一想,日常生活中还有那些物体可以当平面镜?2.感受平面镜成像:(1)请大家拿起桌上的镜子,用它照照自己。

发现所成的像与自己有什么异同?(2)分析课本上的半圆实验。

(3)同桌两人之间进行平面镜成像的游戏:其中一位先当人,另一位做像,由人来发布号令依次完成举右手、举左手、往后仰。

2.5光的反射和折射第1课时光的反射练习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

2.5光的反射和折射第1课时光的反射练习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 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光的反射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光的反射的基本概念、案例分析等。
3. 光的折射现象
- 光的折射定义:光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位于法线两侧,折射角与入射角不相等。
- 斯涅尔定律: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位于同一平面内,入射角与折射角的正弦值之比在两种介质中保持恒定。
4. 光的反射与折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5光的反射和折射第1课时光的反射练习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材分析
《2.5光的反射和折射第1课时光的反射练习教学设计》是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教材中关于光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章节内容紧承光的传播原理,重点引入光的反射现象,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使学生掌握平面镜反射的规律,理解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反射现象。课程设计注重与课本知识点的紧密联系,通过案例分析、实验探究等教学活动,强化学生对光的反射概念的理解,培养其观察、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符合教学实际需求。
- 反射现象应用: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反光镜等。
- 折射现象应用:透镜、棱镜、光纤通信等。
5. 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的实验探究
- 实验器材:平面镜、光源、角度测量器、光屏等。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2.5光的反射光的反射和折射导学案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2.5光的反射光的反射和折射导学案

课题:2、5 光的反射和折射导学案一. 光的反射【学习目标】一、【自主悟学】1、我们常用一条带____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_________和______,这样的线叫做光线。

2、实验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3、平行光线入射到_____(填光滑或粗糙)的反射而上,形成的反射光线仍是平行的,这种反射叫做____反射。

平行光线入射到____(填光滑或粗糙)的反射面上,形成的反射光线向着不同的方向,这种反射叫做____反射。

二、【同伴助学】任务一:完成P68的活动一 解释光反射中的几个名词:入射点:入射光线与_____的接触点。

法 线:过入射点与_____垂直的直线。

____光线:入射到交界面的光线。

____光线:被反射回原介质的光线。

入射角:入射光线与_____的夹角。

反射角:反射光线与_____的夹角。

任务二:观察右边光的反射图,判断入射点是 ,入射光线是 ,反射光线是 ,法线是 。

入射角是 ,反射角是任务三:探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学生分组完成课本P68的活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1)根据活动步骤2、3和步骤4,你能得出什么结论?(2)根据活动步骤5,你又能得出什么结论?光的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_______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_____的两侧,_____角和_____角相等。

任务四:什么是光路的可逆性,请用实验加以验证任务五:将下面的光路图补充完整二、【当堂促学】基础题1.上海世博会浙江馆内有一只直径8米的“青瓷巨碗”,内装6吨“水”。

在灯光下,青瓷碗内碧波荡漾,伴随着悠扬悦耳的丝竹,游客宛若置身如画江南。

游客看到碧波荡漾的“水”面,是因为“水”面对灯光的 ;2.小明利用右图所示的光具盘进行光的反射实验,让一束白光从左边斜射到平面镜上,多次改变光的入射方向,测得如下数据:分析上述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科学(浙教版)配套教案 2-5 光的反射和折射 第3课时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科学(浙教版)配套教案  2-5 光的反射和折射 第3课时

第三课时光的折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光的折射现象及折射光线、折射角。

(2)知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其他介质中及光从水、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的折射情况;知道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3)能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现象,体验理论联系实际。

【过程与方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问题进行有序探究并得出光的折射规律,练习作图,巩固光的折射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主动探究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体验解决问题后的愉悦之情,逐渐养成善于思考的好习惯,在动手作图中,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光的折射规律。

【难点】光的折射成像。

教学过程知识点光的折射【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71~73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到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2.光的折射规律:(1) 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 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

(3)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4)折射角随入射角的改变而改变;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入射角减小时,折射角也减小。

【教师点拨】1.光垂直射到水或玻璃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同一直线上。

2.光在同一种不均匀的介质中传播时,传播方向也会发生偏折,这也是光的折射现象。

【跟进训练】1.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D)A.灯光下,地面上出现的人影B.平静的湖面上出现岸边树的倒影C.站立在平面镜前的人看到自己在镜中的像D.站在岸边的人看到水中的鱼2.当光从空气斜射向水面时,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下列各图中能正确表示其传播方向的是(B)3.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别的透明物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水或别的透明物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若光线从一种透明物质沿着法线方向射入另一种透明物质,入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是90° ,折射角等于0° ,反射角等于0° 。

2.5光的光的反射和折射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

2.5光的光的反射和折射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
板书设计
①光的折射定律:
-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入射角等于折射角
②光的传播速度:
-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最快的,约为3×10^8m/s
③透镜的原理和应用:
-透镜是一种能够使光线发生折射的透明物体
-透镜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
-透镜在光学仪器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如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
(4)教具模型:使用教具模型如透镜、水槽等,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光的折射现象,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光的光的反射和折射》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光在水面处改变方向的情况?”(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奥秘。
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
(1系统地阐述知识点,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知识体系。
(2)讨论法:组织学生就光的折射现象、透镜应用等实际问题进行讨论,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3)实验法:引导学生进行光的折射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使学生直观地理解光的折射原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2)问题探讨:针对阅读材料和视频资源,提出自己的疑问或观点,进行思考和探讨。
(3)实践操作:利用家中常见的物品,如水杯、镜子和透镜等,进行简单的光学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4)创意设计:结合所学的光学知识,设计一个光学小实验或制作一个光学模型,展示自己的创意和理解。
(5)分享交流:将阅读体会、实验结果和创意设计等,通过班级群、朋友圈等方式与同学和朋友们进行分享和交流。

2.5光的反射和折射(一)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

2.5光的反射和折射(一)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
-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微信群等,实现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
作用与目的:
- 帮助学生提前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课题,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 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 导入新课:通过故事、案例或视频等方式,引出“光的反射和折射”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案例分析法: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光现象,如平面镜成像、透镜成像等,让学生运用光学知识解释这些现象,提高他们的知识应用能力。
2. 教学手段
(1)多媒体设备: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光学实验现象、图片和视频,生动形象地展示光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软件:运用教学软件进行课堂互动,如提问、答题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
- 加强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的讲解和练习,通过例题、习题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定律。
2. 透镜的成像规律。
教学方法:
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主动学习。
2. 利用实验、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光学概念。
3. 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感受光学知识的应用,提高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 optical illusion 实验,引发学生对光学现象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 教学方法
(1)讲授法:在讲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基本概念、定律时,采用讲授法,系统地传授知识,帮助学生建立光学的基本框架。
(2)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日常生活中的光学现象的观察和理解,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他们的交流与合作能力。
(3)实验法:进行反射和折射的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和理解光学现象,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科学(浙教版)配套教案 2-5 光的反射和折射 第1课时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科学(浙教版)配套教案  2-5 光的反射和折射 第1课时

2.5 光的反射和折射第一课时光的反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光的反射现象,能说出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

(2)知道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明确漫反射也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得出光的反射定律,通过画图练习,理解和巩固反射定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亲身体会实验的乐趣,增强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并学会用实验的方法去得到结论或验证定律。

教学重难点【重点】(1)光的反射现象。

(2)光的反射定律。

【难点】通过实验得出光的反射定律并应用反射定律作图。

教学过程知识点光的反射【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67~69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时,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入射点引出的一条垂直于平面镜的直线叫做法线,入射光线跟法线的夹角叫做入射角,反射光线跟法线的夹角叫做反射角。

2.光的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在反射现象中,光路具有可逆性,即入射光线逆着原反射光线的方向射到平面镜上,其反射光线恰能逆着原入射光线的方向射出。

4.平面镜的表面很光滑,射到平面镜表面的阳光会发生镜面反射,白纸的表面凹凸不平,射到白纸表面的阳光会向四面八方反射,这种反射叫做漫反射。

镜面反射与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漫反射使我们能从不同的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

【教师点拨】1.入射角、反射角都是指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不要把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当成入射角或反射角。

2.不能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只能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当入射光线垂直射到平面镜上时,法线与入射光线重合,这时入射角为0°,反射光线沿原路返回。

【跟进训练】1.电视机遥控器可以发射一种不可见光(即红外线),用它来传递信息,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

不把遥控器对准电视机的控制窗口,按一下按钮,有时也可以控制电视机,这是利用了(C) 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折射C.光的反射D.光路的可逆性2.下列关于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A.镜面反射看上去总比漫反射亮B.光照到光滑平整的物体表面时就会发生镜面反射C.形成漫反射的部分光线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D.玻璃幕墙的“反光”现象就是漫反射形成的3.一条光线入射到一平面镜上,且入射光线与平面镜之间的夹角为30°,则反射角大小是60°;若入射角减小10°,则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是100°。

浙教版新教材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五节光的反射和折射教(学)案

浙教版新教材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五节光的反射和折射教(学)案

1课题 2.5 光的反射和折射(2)日期教学目标1、了解物体在平面镜里的像是虚像,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了解平面镜成像在生活中的一些应用。

3、逐步培养学生独立实验,独立分析概括概念和规律的能力。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培养实事的科学态度;重点难点分析重点:平面镜成像的探索、平面镜成像的原理难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成像的原理,虚像概念的建立课程资源的准备教学预设调控对策[准备引入]学生用小镜子观察自己[课题揭示]观察与阅读:学生观察自己所带的平面镜,结合阅读课本给出平面镜的定义。

学生:①图1中一台钟在镜子里的时刻是1点25分,那么这台钟的实际时刻是___。

学生实验P70 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学生用玻璃板代替镜面,让玻璃与刻度尺垂直,用两支相同的蜡烛放在刻度尺上,一支点燃,移动另一支蜡烛,直到从玻璃前面的各处看来,这支蜡烛也好像点着似的止。

把末点着的蜡烛拿掉,再用光屏接收。

实验时,记录物到镜面的距离和像到镜面距离。

学生分组汇报实验结果:学生分析概括平面镜成像特点。

板书: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光屏接收不到的像,称为虚像。

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大小相等。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相对平面镜具有对称性。

当人向镜面走近时,则人在镜中的像:①由大变小;②由小变大;③不变。

用蜡烛代替人逐步向镜面移近,观察像的大小,证明像与物体大小相等与物体到镜面距离远近无关。

教案总第(14)课时A、先变长后变短B、先变短后变长C、逐渐变短D、逐渐变长20.平静的湖面上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在这里,“倒映的白塔”是()A、白塔的影子B、白塔的实像C、比白塔略大的虚像D、与白塔等大的虚像21.一束光线垂直射到物体表面,则反射角为()A、0°B、45°C、90°D、180°22.关于镜面反射和漫反射说确的是()A、镜面反射遵守反射定律,而漫反射不遵守B、镜面反射不遵守反射定律,而漫反射遵守C、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不遵守反射定律D、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反射定律23.一束光与镜面成30°,则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夹角为()A、60°B、30°C、120°D、90°24.黑板表面都要做得比较粗糙,主要原因是()A、便于用粉笔写字B、不使黑板发生反射C、使黑板形成漫反射D、便于黑板刷擦字迹25.我们面对平面镜逐渐靠近时,则像将()A、变大B、变小C、不变D、先变小后变大26.一束光线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如果入射角逐渐增大,折射角()A、逐渐减少,且总大于入射角B、逐渐增大,且总大于入射角C、逐渐增大,且总小于入射角D、逐渐减少,且总小于入射角27.关于平面镜成像的说法错误的是()A、人在平面镜中成的是虚像B、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实像C、物、像大小相等D、物、像到镜的距离相等28.下列不属于光的反射的是()A、平静的水面上出现树的倒影B、下树的影子C、从玻璃中看到自己的像D、用潜望镜观看战壕外的物体三、作图题(每小题3分,共15分)29.画出下列光路图反射光线或入射光线。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2.5 光的反射和折射 学案1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2.5 光的反射和折射  学案1

光的反射和折射【学习目标】1.认识光的反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反射角、入射角等的含义。

2.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3.能够运用光的反射定律进行有关作图。

【学习重难点】光路的可逆性与光的反射作图中的细节。

【学习过程】一、温故知新光在沿传播;我们通常用一条带有的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叫做;真空中光的传播速度为。

二、认真阅读课本,在课本上划出关键字句。

完成下列内容。

1.如右图:入射点,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光线与光线的夹角叫入射角,即图中的;光线与光线的夹角叫反射角,即图中的。

2.光的反射定律:在光的反射中,、和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分居两侧;角等于角。

3.使入射光线沿着原来反射光线的方向射到平面镜上,这时反射光线将逆着原来_________的方向反射出去,这说明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的。

如:。

4.先根据例题的提示,再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另外两个图:(用铅笔与三角板)例题:已知平面镜与入射光线,作出它的反射光线。

步骤:1)先过入射点O作垂直于平面镜的法线ON,并表明垂直号。

2)过点O作出反射光线OB,使<BON 等于<AON,并表明反射光线的箭头方向。

作出入射光线5.光的反射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种。

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表面上发生__ __反射的缘故;在教室里,因“反光”从某个角度看不清黑板上的字,这是黑板主要发生了光的__________现象。

三、合作探究1.什么叫镜面反射?什么叫漫反射?两者有何区别,又有什么相同点?并举例说明2.一束光线垂直射向平面镜,反射角是____;入射光线与镜面成15°角,则反射角是______。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70°时,则反射角为:,入射光线与镜面成。

请画图分析:3.(1)请根据如图的入射光线经过一个镜面,作出反射光线。

(2)请根据如图的入射光线经过两个镜面,作出反射光线。

2.5光的反射和折射第3课时光的折射练习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

2.5光的反射和折射第3课时光的折射练习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
九.内容逻辑关系
①重点知识点:
a. 光的折射现象:光线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当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b. 折射定律:斯涅尔定律,入射角i和折射角r之间的关系为 n1*sin(i) = n2*sin(r),其中n1和n2分别为入射介质和折射介质的折射率。
c. 全反射:当光线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时,如果入射角大于临界角,光线将不会进入折射介质,而是完全反射回原介质。
- 光的折射在科学技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光学仪器、光纤通信等,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七、课后拓展
1. 拓展内容:
- 阅读材料:《光学原理简介》、《生活中的折射现象》等,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光学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
- 视频资源:《光的折射现象实验演示》、《光纤通信原理》等,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 学生可尝试进行一些简单的光学实验,如制作折射率不同的介质模型、观察透镜成像等,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 鼓励学生参与光学知识的相关竞赛或活动,如光学知识问答、光学创新设计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 学生可进行一些光学现象的探究项目,如研究光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关系、探究全反射的条件等,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目标: 引起学生对“光的折射和折射定律”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光的折射吗?它在我们生活中有什么实际应用?”
展示一些关于光的折射现象的图片或视频片段,如水中的鱼看起来更浅、透镜成像等,让学生初步感受光的折射的魅力或特点。
简短介绍光的折射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5. 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
- 进行折射实验时,要注意调整入射光线和观察折射光线的位置,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5光的反射和折射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

2.5光的反射和折射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
e. 总结环节: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原理,梳理知识点。
3. 确定教学媒体和资源的使用:
- PPT:展示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基本概念、原理、公式和实验步骤。
- 视频:播放光学实验现象,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
- 实验器材:准备实验所需的器材,如平面镜、玻璃板、激光笔等。
- 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在线学习工具和案例研究,拓宽视野。
首先,在讲授基本原理时,我将更加注重通过实例来解释这些原理的应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它们。例如,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光的折射和反射现象,让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
其次,我将增加一些实际操作的练习,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来加深对光的折射和反射现象的理解。例如,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来学习光的折射和反射。
补充说明:此题考察学生对光的干涉现象的理解。通过计算干涉条纹的间距,学生能够理解干涉现象中波长的概念。
5. 例题五:光的衍射
题目:一束光线通过一个小圆孔,形成衍射现象。如果光的波长为500nm,圆孔的直径为1mm,求衍射条纹的半径。
解答:根据衍射现象的公式,衍射条纹的半径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R = λD/2,其中λ为波长,D为圆孔直径。代入已知数值,得到:R = 500nm*1mm/(2*1mm) = 250nm。
最后,我将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特别是在实验操作方面。我将亲自示范实验操作,并逐一指导学生的操作,帮助他们准确地完成实验。
- 实践活动法: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光的折射现象。
- 合作学习法: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作用与目的:
- 确保学生对光的反射和折射的概念有深刻理解。
-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2.5《光的反射和折射》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

2.5《光的反射和折射》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
十.教学反思与改进
在《光的反射和折射》的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一些反思活动来评估教学效果和发现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我会在课后与学生进行个别谈话,了解他们对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的理解程度,以及他们在课堂讨论和实验操作中的体验。通过这些谈话,我可以获取学生对教学方法和内容的反馈,并了解他们对光学现象的兴趣和认知水平。
-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学生按照预习指导,阅读资料,初步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
思考预习问题:学生针对问题进行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
提交预习成果:学生将笔记、疑问通过平台提交,以便教师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
-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平台和微信进行资源分享和进度监控。
最后,我将根据反思和改进的结果,制定一个详细的教学计划,并在未来的教学中实施。这个计划将包括针对学生困难部分的额外教学资源和支持,以及针对学生感兴趣部分的拓展活动和项目。我相信,通过不断的反思和改进,我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光学知识。
4. 实践与应用
- 平面镜成像
- 透镜成像
- 光速变化
5. 实验与探究
- 验证反射定律
- 观察折射现象
6. 重点与难点
- 角度的测量与计算
- 折射率的理解与应用
板书设计以简洁的图文结合形式,突出重点概念和定律,通过直观的示意图和关键词,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同时,板书布局合理,条理清晰,便于学生跟随课堂节奏,抓住核心知识。艺术性和趣味性的设计,如使用不同颜色的粉笔突出关键信息,或绘制简单的光学元件图示,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学会使用量角器等工具,进行角度的测量和计算,从而验证反射和折射定律。

2.5光的反射和折射(第2课时)练习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

2.5光的反射和折射(第2课时)练习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2.5节“光的反射和折射”(第2课时)的相关练习。课程内容包括:
1.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折射定律:光线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称为折射;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满足斯涅尔定律,即$n_1 \sin \theta_1 = n_2 \sin \theta_2$,其中$n_1$和$n_2$分别为两种介质的折射率,$\theta_1$和$\theta_2$分别为入射角和折射角。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光的反射和折射”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光的反射和折射”学习状态。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光学基础”内容,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光的反射和折射”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2.通过课堂提问和随堂练习,评估学生对“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的掌握情况。
3.与学生进行课后交流,了解他们对本节课的兴趣和意见。
1.部分学生在理解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关系时存在困难,需要更直观的演示和讲解。
2.部分学生对反射角和折射角的定义及计算方法掌握不够扎实,需要更多的练习和指导。
3.课堂互动和讨论环节不够充分,需要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当堂检测:
1.选择题: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且分居在法线的两侧,那么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对吗?
-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入射角是30°,折射角是多少?
-眼镜的原理是基于光的什么定律?

2.5光的反射和折射(作图)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

2.5光的反射和折射(作图)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
6.光纤通信
-光纤通信是一种利用光纤传输光信号的技术。
-光纤的原理:光在光纤中通过不断反射在光纤内壁上进行传播。
-光纤的优势:高带宽、远距离传输、抗干扰等。
7.光的干涉和衍射
-干涉:两束或多束光波相互叠加产生的干涉现象。
-衍射:光波通过一个孔径或绕过一个障碍物时产生的弯曲现象。
-干涉和衍射是光波特有的现象,与光的传播速度和折射率有关。
D.解答题
1.解释为什么看水中的物体时,物体看起来比实际位置更浅。
2.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光的折射定律。
典型例题讲解
1.例题一:一个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20cm的地方,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求成像距离和成像大小。
解:根据凸透镜成像公式1/f = 1/v - 1/u,代入已知数据,可得1/10 = 1/v - 1/20。解得v = 40cm,成像距离为40cm。由于物距小于焦距,成像为实像,成像大小为放大。
总用时:45分钟
知识点梳理
1.光的传播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 m/s。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接近在真空中的速度。
-光在透明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空气中的速度,且传播速度与介质的折射率有关。
2.光的反射
-反射定律: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三者在同一平面内,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反射类型的分类: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实验室、光学仪器、测量工具、白板、投影仪。
-课程平台:教学PPT、实验指导手册、科学阅读材料。
-信息化资源:在线实验模拟软件、科学教育视频、互动讨论论坛。
-教学手段:小组合作、实验演示、问题引导、作图练习、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环节(5分钟)

七年级科学下册《2.5 光的反射和折射(一)》学案(无答

七年级科学下册《2.5 光的反射和折射(一)》学案(无答

2.5光的反射和折射(一)【学习目标】1、知道生活中的光的反射现象。

2、知道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能叙述光的反射定律,会用光的反射定律完成有关光路图。

3、理解在反射现象中光路具有可逆性。

4、知道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通过观察,理解镜面反射与漫反射的主要差异)。

【学习重点】光的反射定律及其应用。

【学习难点】光的反射定律。

一、课前备学(学习程序:课前独立学习书本67—69页,然后完成备学部分。

课内三人小组交流,呈现者呈现,纠错者纠错,评价者组织、管理、点评或追问,互帮互助,时间5分钟)1、说说生活中光的反射现象。

什么是光的反射?2、我们为什么能够看见不发光的物体?3、认识基本概念,并用文字描述。

入射光线、入射点、反射光线、法线、入射角、反射角①射到反射面的光线(AO)叫___________。

②被反射出去的光线(OB)叫___________。

③经过入射点O,垂直于平面镜的直线是___________,它是条辅助线,通常用虚线表示(ON)④入射角:___________跟___________的夹角∠AON⑤反射角:___________跟___________的夹角∠BON二、课堂探究(学习程序:各组进行实验探究、观察、记录,呈现者主操作,纠错者协助,评价者组织、管理、点评或追问,展示环节由呈现者和纠错者一起上台展示,由其他小组组间点评,时间25分钟)1、实验探究一:设计光的反射现象(1)请你们根据老师提供的器材,制造一个光的反射现象。

(2)如何把光的传播路径清楚的显示出来?(3)请你们用作图的方式把实验现象展示出来。

2、实验探究二:探究光的反射时三线的关系在实验探究一的基础上,探究光反射时三线的关系。

实验结论:3、实验探究三:探究光的反射时两角的关系①设计实验和记录表(利用光具盘进行实验)②进行实验(1)让光源射出的光分别以不同的角度入射并观察反射光线的位置,记录入射角和反射角。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2)将右半面绕法线缓慢向后旋转,还能看到反射光吗?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分类一光的反射【考点梳理】考点一、光的直线传播规律1.光在中沿直线传播。

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c=m/s。

2.用光沿直线传播来解释的现象举例:等。

考点二、光的反射1.光的反射现象:光射到两种不同物质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去的现象。

2.光的反射定律(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平面内(即三线共面);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两侧(即二线分居);角等于角(即两角相等)。

(2)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的。

3.辨别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反射类型:反射1.成像特点:_、、的虚像,物像连线与镜面。

2.平面镜的用途:①成像;②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分类集训一、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现象1、2019 年4 月5 日晚,天空出现的“红月亮”是月全食奇观。

月全食的形成主要是由于A.光的直线传播B.小孔成像C.平面镜成像D.光的折射2、清晨,薄雾缥缈的观音湖,水鸟从湖面轻快地掠过,水中的鱼儿悠闲地游着,岸边的树木与水中倒影构成了一幅美丽的遂宁山水画。

从物理学角度,下列关于这些场景的形成解释不正确的是A.“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B.“水中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C.从岸上看见“水中的游鱼”是光发生折射形成的虚像D.水鸟飞翔时,由于翅膀上方空气流速大于下方,使翅膀上方的压强小于下方,从而形成了翅膀的升力3、关于生活中常见的和“影”字有关的物理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太阳光下“树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岸边的人在水中所成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C.“摄影”用照相机是根据凹透镜成像原理制成的D.放电影时,屏幕上的“影像”能被所有观众看到是利用了光的镜面反射4、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A.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B.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C.图丙中,白光通过三棱镜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的七色光带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5、有一种自行车安装有激光系统,人在晚上骑车时,该系统发出的激光在路面上形成“虚拟自行车道”,如图所示。

它可以提醒来往车辆,注意行车安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激光在真空中不能传播B.激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 m/sC.司机能看见“虚拟车道”是激光在路面上发生了镜面反射D.激光是一种电磁波6、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的底部,眼睛在A 处恰好看不到它,这是因为光的现象。

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在A 处又看到硬币,这是利用了光的现象,此时小明看到的是硬币的(选填“虚”或“实”)像。

7、盘山公路是一种变形的(填写简单机械名称)。

如图所示,当汽车在AB 路段行驶时,由于(从光学角度回答),司机看不到BC 路段的情况;为了看到BC 路段的情况,人们利用规律,在公路急拐弯 B 处装上镜,以减少事故的发生。

8、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图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方向均未标出) ,其中折射光线(用字母表示) 是,反射角等于度。

9、校后的小河“水清鉴人”,是由于光可以在水面发生(选填“镜面”或“漫”)反射而形成人的(选填“实像”或“虚像”);漫步河畔,看到河边水中浸没的石块,看起来比实际位置浅了,这是由于光的的缘故。

夏天雨后的小河常在彩虹的映衬下显得分外妖娆,彩虹是由于光的现象形成的。

10、油库里的储油罐如图所示,在储油罐的设计中,“浑身呈银白色”是为了;在储油罐旁还安装有自动喷头,每到夏天,特别是白天的中午,常用喷头向储油罐喷水,这主要是利用水的较大的特性,以及水蒸发时要吸热的特性来给储油罐,以防止油的自燃。

11、2019 年6 月6 日,天空再次上演了金星凌日的奇观,即从地球上看去,有一小黑点在太阳表面缓慢移动。

(1)金星凌日现象可以用原理来解释。

光在传播过程中(填“需要”或“不需要”)介质。

12、S 为一个点光源,A 为平面镜的一点试画出光线被平面镜反射后,经A 点的光路图。

13、自行车是一种便捷的交通工具,它包含了许多物理知识。

例如,自行车尾灯就包含了光学知识。

它本身不发光,但在夜晚,当有汽车灯光照射到尾灯上时,就会发生反射,以引起司机注意。

尾灯的结构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并说明反射光线有什么特点,且进行证明。

二、光的反射定律探究1、如图是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3 20°(2)实验中,纸板应或“垂直”)于平面镜。

(填“平行”A.为了研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需沿ON 前后转动板EB.为了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需改变光线OB 与ON 的夹角C.若光线沿NO 射向平面镜,则反射角为900D.若光线沿BO 射向平面镜,则反射光线一定会沿OA 射出2、小敏作发光点S 的像S/的光路图,如图。

他作图的步骤有:①作反射光线O1A1、O2A2;②作入射光线SO1、SO2;③作法线O1N1、O2N2;④将反射光线O1A1、O2A2反向延长交于S/。

正确的顺序是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④①③②D.②①③④3、下表列出的是在进行实验探究时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请你把解决问题的方法填写在表中对应的空格里。

4、如图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两个步骤。

(1)请你完成以下表格的填写。

(3)由表格数据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4)由乙图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5)在甲图中,如果光线沿BO 的顺序射向平面镜,则反射光线。

(填“会”或“不会”)与OA 重合,说明了。

4、小聪小组跟老师一起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1)如图甲所示,小聪将呈现反射光线的活动小铁板向后折,活动小铁板上就看不到反射光线,这说明(2)实验中多次改变入射光线AO 与ON 的夹角进行实验,测量记录如上表所示。

同组的小东分析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光反射时,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小聪认为应是: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你认为的结论正确,理由是。

(3)在图乙中,再用另一只激光笔让光线沿着BO (即逆着原反射光线)射向平面镜时,可看到反射光线沿OA 射出,这说明。

三、平面镜成像1、“六一”儿童节,“心得乐”面对面爱心捐助活动中,杨杨收到了爱心人士捐赠的新衣服,当杨杨穿着新衣服走近穿衣镜时,他在穿衣镜中的像将A.逐渐变大B.逐渐变小C.大小不变D.远离穿衣镜2“平面镜成像特点”是A .实验时选用的两支蜡烛大小应相同 B. 板摆放应该与纸面垂直 C .若把光屏放在 蜡烛的像可呈现在光屏上 D 下观察效果更好3、(2019 镜子沿 MN 则猫的头部通过左、右两半面镜子A .都不能成像B .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C .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D .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不同位置6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镜中的像变大B .通过平面镜观察到的视野变大C .镜中的像将远离你D .像与你的连线与镜面不垂直选择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一块较厚的玻璃板P 、Q 两个面都可以作为平面镜使用)。

她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纸,竖立将蜡烛 A 放 置在玻璃板的前面,点燃蜡烛然后将蜡烛 B 放置在 玻璃板后面,如图甲所示,进 的测量方法,多次改变蜡烛 A 认真测量并记录 了对应数据:A .该实验最好在明亮的环境中进行 B .蜡烛远离玻璃板过程中, 等大C .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像所在的位置, 光屏上D1)这个结论与平面镜成像特点不相 A 所成的像到反射面的距离 璃板的厚度为 cm 。

)某同学在进行该实验时,发现蜡烛 A 的像和蜡烛 不能重合,原因是 。

【考点梳理】考点一、光的折射1.定义:在两种介质的界面上传播方向通常会发生改变的现象。

2.折射规律:折射光线、(三线共面);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 的 两侧(二线分居);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玻璃等透明物质时,折射角 入射角;当光从水、玻璃等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 入射角;当光垂直入射时,光的传播方向。

3.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

4.与光的折射有关的现象举例: 等。

考点二、眼睛和视觉1.人眼球对光的作用相当于 。

21(2)成虚像时,物距增大,像距也增大,像变大。

透镜折射光线的特点:。

2晶状体_曲度过小或眼球前后径_过短,来自近处景物的光线经眼球折光系统折射后成远像于视网膜_之后_视眼戴_凸透镜(使像前移至视网膜)一、区分光的传播现象分类集训A.折射角大于入射角B.折射角小于入射角1、(2019·北京)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2、潜入水中工作的潜水员看见岸上树梢位置变高了。

如图所示的四幅光路图中,哪一幅图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3、我国经常提到的像: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电影屏幕上的像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其中C.折射角等于入射角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二、光的折射1、去年暑假,小梦陪着爷爷到湖里去叉鱼。

小梦将钢叉向看到鱼的方向投掷,总是叉不到鱼。

图所示的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叉不到鱼的原因的是2、如图所示是两个并排而且深度相同的水池,一个装水,另一个未装水。

在两池的中央各竖立着一根长度相同且比池深略高的标杆。

当日光斜照时就会在池底形成杆的影子。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③ B.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 C.由于反射而成的像是②⑤ D.由于折射而成的像是①③④4、当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未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B.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C.装水的池中标杆没有影子D.两池中标杆影子长度相同3、如图所示,光线斜射到两种透明物质的界面上发生的现象,那么图中界面是,法线,,折射角是。

(填角的度数)4、将一平面镜斜放在装有水的水槽中,有一束光线垂直射向水面,如图所示,请画出这束光线在水中行进最后射出水面的光路图。

5、篝火晚会上,隔着燃烧的火堆看对面的人,会看到人在晃动,为什么?三、凸透镜成像规律1、一个焦距为10 cm 的凸透镜,当物体从离透镜处逐渐移到离透镜20 cm 处的过程中,像与像距的变化为A.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小B.像逐渐增大,像距逐渐增大C.像先小后大,像距逐渐增大D.像逐渐增大,像距逐渐变小2、小明自制了一个简易投影仪(如图),在暗室中将印有奥运五环(红、黄、蓝、绿、黑五色环)标志的透明胶片,贴在发白光的手电筒上,并正对着焦距为10cm 的凸透镜。

调整手电筒、凸透镜、在墙上得到了一个清晰正立放大的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手电筒与凸透镜的距离应小于10cm,且胶片应正立放置B.手电筒与凸透镜的距离应大于10cm 小于20cm,且胶片应倒立放置C.能从不同角度看到墙上五环标志的像,是因为光在墙面上发生的是漫反射D.将白色的墙上蒙上一层红布,可以看到奥运标志的像中五环的颜色只有红色和黑色3、下列有关凸透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经凸透镜所成的像都可以用光屏接到B.凸透镜可以用来矫正近视眼C.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因而物体经凸透镜所成的像总是缩小的D.凸透镜既可以成正立的像,也可成倒立的像4、下列关于凸透镜应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透过放大镜看到的是物体的正立、放大的实像B.使用投影仪时,通过凸透镜所成的是物体的倒立、放大的实像C.放电影时,屏幕上所成的是物体的正立、放大的虚像D.照相时,底片上成的是物体的正立、缩小实像5、集体照相时,发现边上有些人没有进入镜头,为了使全体人员都摄入镜头,应采取A.被照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远一些,镜头往回缩一些B.被照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回缩一些C.被照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前伸一些D.被照人和照相机都不动,只把镜头往前伸一些6、小红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上移动B.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须将蜡烛靠近凸透镜C.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投影仪D.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7、物体从距凸透镜12 cm 处移到距凸透镜20 cm 处,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由此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10 cm B.20 cm C.12 cm D.都不对8、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30cm 处,光屏上可接收到倒立等大的实像,若把蜡烛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5 cm,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以看到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倒立等大的实像9、如图所示,小丽同学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改变透镜与纸的距离,直到纸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