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数学 图形与证明(一)

合集下载

九年级上1.1菱形的性质与判定.1菱形的性质与判定

九年级上1.1菱形的性质与判定.1菱形的性质与判定

B
B
定理: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 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AC,BD是菱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 ∴AC⊥BD,
AC平分∠BAD和∠BCD,BD平分∠ADC和∠ABC.
下课了!

结束寄语

严格性之于数学家,犹如道德 之于人. 条理清晰,因果相应,言必有 据.是初学证明者谨记和遵循 的原则.
2 2 2 2 2 2 AE AD DE 13 5 12 cm .
E
D
∴AC=2AE=2×12=24(cm).
C
(2)菱形ABCD的面积=△ABD的面积+△CBD的面积 =2×△ABD的面积
1 菱形的面积等于两条 2 BD AE 2 对角线乘积的一半 1 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 10 12 120 cm . 2
A
O
B
C
例题解析
菱形性质的应用
A
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13cm的菱 形,其中对角线BD长10cm. 求:(1).对角线AC的长度; (2).菱形ABCD的面积. 解:(1)∵四边形ABCD是菱形, B 1 1 0 ∴∠AED=90 , DE BD 10 5 cm .
B
证明: ∵ 四边形ABCD是菱形, ∴AB=AD,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CD,AD=BC. ∴ AB=BC=CD=AD.
试牛刀小
菱形的性质
定理: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
已知:如图,AC,BD是菱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AC,BD相 交于点O. 求证: AC⊥BD. D
证明: ∵四边形ABCD是菱形, ∴AD=CD,AO=CO. ∵DO=DO, ∴△AOD≌△COD(SSS). ∴∠AOD=∠COD=900. ∴AC⊥BD.

苏科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图形与证明》(1)小结+测试题

苏科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图形与证明》(1)小结+测试题

数学九年级(上)第一章知识点归纳总结1.1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简称“三线合一”)。

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简称“等边对等角”)。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称“等角对等边”)。

1.2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简称“HL”)。

角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角平分线的判定: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直角三角形中,30°的角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

1.3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定理1: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定理2: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定理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判定——从边: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从角: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对角线: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矩形的性质与判定:定义:有一个角的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定理1:矩形的4个角都是直角。

定理2: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判定:1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2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定理1:菱形的4边都相等。

定理2:菱形的对角线相互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判定:1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正方形的4个角都是直角,4条边都相等,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平分,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正方形即是特殊的矩形,又是特殊的菱形,它具有矩形和菱形的所有性质。

判定: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图形与证明(二)复习(1)练习1

图形与证明(二)复习(1)练习1

BC九年级数学 作业1、已知:菱形ABCD 中,对角线AC = 16 cm ,BE ⊥BC 于点E ,则BE 的长.为 。

2、直角梯形的一条对角线把梯形分成两个三角形, 其中一个是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那么梯形的中位线长为 。

3、如图,一张矩形纸片,要折叠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小明把矩 形的一个角沿折痕AE 翻折上去,使AB 和AD 边上的AF 重合,则四边形ABEF 就是一个最大的正方形,他的判定方法是 。

4、下列图形:线段、正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其中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共有 ( )(A )3个 (B )4个 (C )5个 (D ) 6个5、如图,△ABP 与△CDP 是两个全等的等边三角形,且PA ⊥PD.有下列四个结论:①∠PBC =15°;②AD ∥BC ;③直线PC 与AB 垂直;④四边形ABCD 是轴对称图形.其中正确的结论的个数为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6、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 ∥BC ,对角线AC ⊥BD ,且AC=12,BD=9, 则该梯形两腰中点的连线EF 长是( ) A 、10 B 、221 C 、215 D 、127、如图,等腰梯形ABCD 中,AD ∥BC ,∠DBC=45º。

翻折梯形ABCD ,使点B 重合于点D ,折痕分别交边AB 、BC 于点F 、E 。

若AD=2,BC=8, 求:(1)BE 的长。

(2)CD :DE 的值。

CFBEADCB ADPDBCAEF CDBA EF8、如图是规格为8×8的正方形网格,请在所给网格中......按下列要求操作:⑴请在网格中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使A点坐标为(-2,4),B点坐标为(-4,2);⑵在第二象限内的格点上..........画一点C, 使点C与线段AB组成一个以AB为底的等腰三角形, 且腰长是无理数, 则C点坐标是,△ABC的周长是(结果保留根号);⑶画出△ABC以点C为旋转中心、旋转180°后的△A′B′C, 连结AB′和A′B, 试说出四边形ABA′B′是何特殊四边形, 并说明理由.△与R t ABD△中,90=,,ABC BAD∠=∠= ,AD BC AC BD 相交于点G,过点A作AE D B∥交D A的∥交C B的延长线于点E,过点B作B F C A延长线于点F AE BF,,相交于点H.(1)图中有若干对三角形是全等的,请你任选一对进行证明;(不添加任何辅助线)(2)证明四边形A H B G是菱形;(3)若使四边形A H B G是正方形,还需在R t ABC△的边长之间再添加一个什么条件?请你写出这个条件.(不必证明)EF。

九年级数学第一讲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教师版

九年级数学第一讲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教师版

第一章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考点回顾:1、矩形的性质和判定性质:(1)矩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2)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3)矩形的对角线相等;(4)矩形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判定:(2)有一个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矩形;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2、菱形的性质与判定性质:(1)菱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2)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3)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4)菱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判定:(1)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菱形;(2)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3)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3、正方形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或有一个角为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考点精讲精练:例1、如图,在△ABC中,AB=AC,AD、AE分别是∠BAC和∠BAC的外角的平分线,BE⊥AE.(1)求证:DA⊥AE;(2)试判断AB和DE是否相等?并证明你的结论.证明:(1)∵AE、AD分别平分∠BAF,∠BAC,,∴AD⊥AE.(2)答:AB=DE.∵AB=AC,AD平分∠BAC,∴AD⊥BC.∠BDA=90°.又∵∠BEA、∠DAE都为直角,∴四边形ADBE为矩形.∴AB=DE.变式练习1、如图,将□ABCD的边DC延长到点E,使CE=DC,连AE,交BC于F.(1)求证:△ABF≌△ECF;(2)若∠AFC=2∠D,连AC,BE,求证:四边形ABEC为矩形.证明:(1)∵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AB CD.又∵CE=CD,∴AB EC,∴四边形ABEC为平行四边形,∴ AF=EF,BF=CF,又∠AFB=∠EFC,∴△ABF≌△ECF.(2)在□ABCD中,∠ABC=∠D.∵∠AFC=2∠D=2∠ABC=∠ABC+∠BAF,∴∠ABF=∠BAF,∴FA=FB,∵FA=FE,FB=FC,∴FA=FB=FE=FC.∴BC=EA,∴四边形ABEC为矩形.例2、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交于点O,AB=5,AC=6,过D点作DE∥AC,交BC的延长线于点E,如图所示.(1)求△BDE的周长;(2)点P为线段BC上的点,连PO并延长交AD于点Q,求证:BP=DQ.解:(1)在菱形ABCD中,AC⊥BD,且OB=OD.∵AB=5,AC=6,∴OA=3..∴BD=8.∵AD∥BC,∴AD∥CE,∴四边形ACED为平行四边形.∴DE=AC=6.BE=2BC=2AB=10.∴△BDE的周长为8+6+10=24.(2)证明:在菱形ABCD中,DA∥BC,∴∠ODQ=∠OBP,∠OQD=∠OPB.又OD=OB,∴△BPO≌△DQO.∴BP=DQ.变式练习2、如图,DE为□ABCD的∠ADC的平分线,EF∥AD交DC于F.(1)求证:四边形AEFD为菱形;(2)若∠A=60°,AD=5,求菱形AEFD的面积.证明:(1)∵DF∥AE,AD∥EF,∴四边形AEFD为平行四边形.∴∠FDE=∠AED.∵DE为∠ADC的平分线,∴∠ADE=∠FDE,∴∠ADE=∠AED,∴□ABCD为菱形.(2)∠A=60°,AD=AE,∴△ADE为等边三角形.例3、如图,在△ABC中,点O为AC边上的一个动点,过点O作直线MN∥BC,设MN交∠BCA的平分线于点E,交∠BCA的外角平分线于点F.(1)求证:EO=FO;(2)当点O运动到何处时,四边形AECF是矩形?并证明结论;(3)在(2)的条件下,△ABC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AECF为正方形?证明你的结论.解:(1)∵EF∥BC,∴∠OEC=∠ECB,∵CE平分∠ACB,∴∠OCE=∠BCE,∴∠OEC=∠OCE,∴OE=OC,同理OF=OC,∴OE=OF.(2)当点O为AC的中点时,四边形AECF为矩形.∵OA=OC=OE=OF,∴四边形AECF为矩形.(3)当∠ACB=90°时,为正方形.∵当∠ACB=90°时,∵MN∥BC,∴∠AOE=90°,∴AC⊥EF.∴矩形AECF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四边形AECF为正方形.变式练习3、已知,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在BC和CD上,AE=AF.(1)求证:BE=DF;(2)连AC交EF于点O,延长OC至点M,使OM=OA,连EM,FM,判断四边形AEMF是什么特殊四边形?证明你的结论.证明:(1)∵ AB=AD,∠B=∠D=90°,AE=AF,∴Rt△ABE≌Rt△ADF,∴BE=DE.(2)四边形AEMF为菱形,∵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BCA=∠DCA=45°,BC=DC.∵BE=DF,∴BC-BE=DC-DF.即CE=CF,∴OE=OF.∵OM=OA,∴四边形AEMF为平行四边形.∵AE=AF,∴□AEMF为菱形.备考模拟一、填空题1、如图,已知方格纸中是4个相同的正方形,则∠1+∠2+∠3=__________.2、如图,菱形ABCD的边长为8cm,∠A=60°,DE⊥AB于点E,DF⊥BC于点F,则四边形BEDF 的面积为__________cm2.3、如图,四边形ABCD为矩形,点E在线段CB的延长线上,连DE交AB于点F,∠AED=2∠CED,点G是DF的中点,若BE=1,AG=4,则AB的长为__________.4、如图,正方形ABCD与正三角形AEF的顶点A重合,将△AEF绕其顶点A旋转,在旋转过程中,当BE=DF时,∠BAE的大小可以为__________.5、如图,将两张等宽的长方形纸条交叉叠放,重叠部分是一个四边形ABCD,若AD=6cm,∠ABC =60°,则四边形ABCD的面积等于__________cm2.6、①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E、F、G、H分别为AB、BC、CD、AD边上的中点,则四边形EFGH 为__________.②若ABCD为平行四边形,则EFGH为__________.③若ABCD为矩形,则EFGH为__________.④若ABCD为菱形,则EFGH为__________.答案:1、135°2、3、4、15°;或165°5、6、①平行四边形;②平行四边形;③菱形;④矩形二、选择题7、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AEF为正三角形,点E、F分别在边BC,CD上,且AB=AE,则∠B=().A.60°B.80°C.100°D.120°8、如图,将矩形纸片ABCD折叠,使点D与点B重合,点C落在点C′处,折叠为EF,若∠EFC′=125°,则∠ABE的度数为().A.15°B.20°C.25°D.30°9、如图,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6,BD=8,点E、F分别为边AB,BC的中点,点P在AC 上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存在PE+PF的最小值,则这个最小值为().A.3 B.4 C.5 D.610、如图,菱形ABCD的周长为20cm,DE⊥AB于E,,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个数有().①DE=3cm;②BE=1cm;③菱形的面积为15cm2;④.A.1个B.2个C.3个D.4个11、如图,矩形ABCD中,AB=3,BC=5,过对角线交点O作OE⊥AC交AD于E,则AE的长为().A.1.6 B.2.5 C.3 D.3.47-11 BBCCD三、综合题12、如图,O为矩形ABCD对角线的交点,DE∥AC,CE∥BD.(1)试判断四边形OCED的形状,并证明理由.(2)若AB=6,BC=8,求S四边形OCED.解:(1)∵DE∥AC,CE∥BD,∴四边形OCED为平行四边形.又∵矩形ABCD中,OC=OD,∴四边形OCED为菱形.(2)连OE.则四边形BCEO为平行四边形,∴OE=BC=8..13、如图,边长为4的正方形ABCD中,点P在AB上从A向B运动,连DP交AC于点Q.(1)试证明:无论P运动到AB上何处时,都有△ADQ≌△ABQ;(2)当点P在AB上运动到什么位置时,△ADQ的面积为正方形ABCD面积的?解:(1)∵AD=AB,∠DAQ=∠BAQ,AQ=AQ,∴△ADQ≌△ABQ.(2)△ADQ的面积恰好为正方形ABCD面积的时,过点Q作QE⊥AD于E,QF⊥AB 于F,则QE=QF,.由△DEQ∽△DAP得,解得AP=2.∴当AP=2时,△ADQ的面积是正方形ABCD面积的.14、如图,在Rt△ABC中,∠B=90°,,∠C=30°.点D从点C出发沿CA方向以每秒2个单位长的速度向点A匀速运动,同时点E从点A出发沿AB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B匀速运动,当其中一个点到达终点时,另一个点随之停止运动,设点D、E运动的时间为t秒,过点D作DF⊥BC于点F,连DE、EF.(1)求证:AE=DF;(2)四边形AEFD能成为菱形吗?若能,求出相应的t值;若不能,说明理由.解:(1)在△DFC中,∠DFC=90°,∠C=30°,DC=2t,∴DF=t.又∵AE=t,∴AE=DF.(2)能.理由如下:∵AB⊥BC,DF⊥BC,∴AE∥DF.又∵AE=DF,∴四边形AEFD为平行四边形.∴AC=2AB=10.∴AD=AC-DC=10-2t.若使□AEFD为菱形,则需AE=AD=10-2t,即. 即当时,四边形AEFD为菱形.。

九年级数学中考专题(空间与图形)-第九讲《四边形(一)》课件(北师大版)

九年级数学中考专题(空间与图形)-第九讲《四边形(一)》课件(北师大版)
F D
B
C
E
体验中考
1.(06常州)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 AO CO, 中,AC与BD相交与点O,AB∥CD, 求证: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 O B C D
体验中考
2.(06大连西岗)如图,ABCD中, AE⊥BD于E,CF⊥BD于F. 求证:AE = CF
A F E B D
典型例题
E 变式1:顺次连结矩形四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菱形. D 变式2:顺次连结菱形四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矩形. G H 变式3:顺次连结正方形四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 是正方形. B F 变式4:顺次连结等腰梯形四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 A 是菱形. 变式5:若AC=BD,AC⊥BD,则四边形EFGH是正方形. 变式6:在四边形ABCD中,若AB=CD,E、F、G、H分别为AD、BC、 BD、AC的中点,求证:EFGH是菱形. C 变式7: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 M D E为边AB上的一点,△ADE和△ Q BCE都是等边三角形,P、Q、M、 N N分别是AB、BC、CD、DA边上 的中点,求证:四边形PQMN是菱形. B A E P
二、选择题: 1、若□ABCD的周长为28,△ABC的周长为17cm,则AC的长 为( ) A、11cm B、5.5cm C、4cm D、3cm 2、如图,□ABCD和□EAFC的顶点D、E、F、B在同一条直 线上,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C A、DE>BF B、DE=BF D C、DE<BF D、DE=FE=BF E F B
C
典型例题
例3 已知如图,在△ABC中,∠C=900,点M在BC上, 且BM=AC,点N在AC上,且AN=MC,AM和BN相交于 P,求∠BPM的度数.
分析:条件给出的是线段的等量关系,求的却是角的度数,为此,我们由条件中 的直角及相等的线段,可联想到构造等腰直角三角形,从而应该平移AN. 证明:过M作ME∥AN,且ME=AN,连结NE、BE,则四边形AMEN是平行四 边形,得NE=AM,ME∥AN,AC⊥BC ∴ME⊥BC在△BEM和△AMC中, ME=CM,∠EMB=∠MCA=900,BM=AC ∴△BEM≌△AMC A ∴BE=AM=NE,∠1=∠2, ∠3=∠4,∠1+∠3=90° 1 ∴∠2+∠4=90 ° ,且BE=NE N P ∴△BEN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3 C B ∴∠BNE=45 ° ∵AM∥NE M ∴∠BPM=∠BNE =45 ° 2

苏科版九年级数学目录

苏科版九年级数学目录

第一章图形与证明(二)
1.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1.2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1.3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1.4等腰梯形的性质与判定
1.5中位线
第二章数据的离散程度
2.1 极差
2.2 方差与标准差
2.3 用计算器求标准差和方差
第三章二次根式
3.1 二次根式
3.2 二次根式的乘除
3.3 二次根式的加减
第四章二元一次方程
4.1 一元二次方程
4.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4.3 用一元二次方程解集问题
第五章中心对称图形(二)
5.1 圆
5.2 圆的对称性
5.3 圆周角
5.4 确定圆的条件
5.5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5.6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5.7 正多边形与圆
5.8 弧长及扇形的面积
5.9 圆锥的侧面积与全面积
第六章二次函数
6.1 二次函数
6.2 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6.3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6.4 二次函数的应用
第七章锐角三角函数
7.1 正切
7.2 正弦,余弦
7.3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
7.4 由三角函数值求锐角
7.5 解直角三角形
7.6 锐角三角函数的简单应用
第八章统计的简单应用
8.1 货比三家
8.2 中学生的视力情况检查
第九章概率的简单应用
9.1 抽签方法合理吗?
9.2 概率帮你做估计
9.3 保险公司怎样才能不亏本。

九年级数学图形与证明单元试题

九年级数学图形与证明单元试题

第一章图形与证明(二)测试题 (时间 60分钟 满分150分)一、选择题与填空(9×5′+9×6′=99′) 1、若等腰三角形底角为72 0,则顶角为( )A 、1080B 、720C 、540D 、3602、如图,将矩形ABCD 沿AE 折叠,若∠BAD′=30°,则∠AED′ 等于( )A 、30°B 、45°C 、60°D 、75°3、 正方形具有而菱形不一定具有的性质是( )A 、对角线相等B 、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C 、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D 、四条边相等4、用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下列图形:①平行四边形(不包含菱形、矩形、正方形)②矩形 ③正方形 ④等腰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的图形的是(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 5、已知菱形的边长为6cm ,一个内角为600,则菱形较短对角线长是( )ED ′DCA(第2题)A 、6cm B、、3cm D、6、将边长都为1cm 的正方形按如图所示摆放,点A 1、A 2、A 3、A 4分别是正方形的中心,则前5( )A 、14B 、12C 、1D 、27、在梯形ABCD 中,AD ∥BC ,对角线AC ⊥BD ,且AC =12,BD =9.,则梯形两腰中点的连线EF 长是( ) A 、10 B 、212C 、152 D 、128、如图,正方形ABCD 中,E 、F 是对角线AC 上两点,连接BE 、BF 、DE 、DF ,则添加下列哪一个条件可以判定四边形BEDF 是菱形( )A 、∠1=∠2B 、BE =DFC 、∠EDF =600D 、AB =AF9、如图,在梯形ABCD 中,AB ∥CD ,中位线EF 与对角线 AC 、BD交于M 、N 两点,若EF =18cm,MN=8cm,则AB 的长等于( ) A 、10cm B 、13cmFCEDBA 12(第8题图)ADCF BEMN(第9题图)D(第11题图)C、20cmD、26cm10、写出等腰梯形的两个性质,。

人教版九年数学上学期矩形的性质与判定(一)

人教版九年数学上学期矩形的性质与判定(一)

第一章特殊平行四边形2. 矩形的性质与判定(一)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矩形的性质一课,是在学生掌握了三角形全等的证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菱形的性质和判定以及具备了基本的推理能力的基础上安排的,是学习正方形的基础,学完本节课后,学生应掌握矩形的性质,会应用性质进行推理解题。

学生的活动经验基础:本节是九年级的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已经具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他们喜欢动手,喜欢思考一些有挑战性的问题,喜欢向别人展示自己的成果。

部分学生对学习数学有较强的兴趣,具有一定的探究数学问题的能力和数学活动的经验,逻辑推理能力较强。

但大部分学生要把解题的整个过程表述完整、清楚比较困难。

二、教学任务分析《矩形的性质与判定》一课属于初中平面几何重点知识。

本节是在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以及菱形的基础上,在掌握了证明平行四边形有关内容及特殊平行四边形的一般研究方法后来学习的,它既是平行四边形的延伸,又为后面正方形的学习提供知识、方法的支持,为进一步研究其他图形奠定基础。

依据新课标要求,《矩形的性质》不能只停留在知识教学上,而是要把经历探索图形的基本性质的过程,发展学生的基本的推理技能放在首要位置。

矩形是的平行四边形中的一种特殊图形,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所以课本很多地方以图片形式呈现了矩形的“原型”,旨在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促进数学学习。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 知识与技能:(1) 掌握矩形的的定义,理解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2)理解并掌握矩形的性质定理;会用矩形的性质定理进行推导证明;(3)会初步运用矩形的定义、性质来解决有关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2. 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索矩形的概念和性质的过程,发展学生合情推理的意识;(2)通过灵活运用矩形的性质解决有关问题,掌握几何思维方法,并渗透运动联系、从量变到质变的观点.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观察、测量、猜想、归纳、推理的过程中,体验数学活动充满探索性和创造性,感受证明的必要性,培养严谨的推理能力,体会逻辑推理的思维价值。

北师版九年级数学 1.1菱形的性质与判定(学习、上课课件)

北师版九年级数学  1.1菱形的性质与判定(学习、上课课件)
第一章 特殊平行四边形
1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
学习目标
1 课时讲解 菱形的定义
菱形的性质 菱形的判定
2 课时流程 菱形的面积
逐点 导讲练
课堂 小结
作业 提升
感悟新知
知识点 1 菱形的定义
知1-讲两个条件缺一Fra bibliotek可.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如图1-1-1,在ABCD 中,若
AB=BC( 或BC=CD 或CD=DA 或DA=AB),
则ABCD 是菱形.
感悟新知
知1-讲
感悟新知
知1-讲
特别提醒 1.菱形的定义既是菱形的判定方法,又是菱形
的性质. 2.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但平行四边形不
一定是菱形.
感悟新知
例 1 如图1-1-3,在△ ABC 中,CD 平分 ∠ ACB,CD 交AB 于点D,DE ∥AC,且DE 交BC 于点E,DF∥ BC,DF 交AC于点F. 四边形DECF 是菱形吗?为什么?
知1-练
感悟新知
知1-练
1-1. 如图, 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 点O 是AD 的中点, 连接CO 并延长交BA 的延长线于点E, 连接AC,DE.
感悟新知
(1)求证: 四边形ACDE 是平行四边形; 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CD.∴∠BEC=∠DCE. ∵点O是AD的中点,∴AO=DO. 又∵∠AOE=∠DOC, ∴△AEO≌△DCO(AAS).∴AE=DC. 又∵AE∥DC,∴四边形ACDE是平行四边形.
感悟新知
知2-讲
图形
性质
数学表达式

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对角线所在 的直线

性 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对角线

九上教案第一章 图形与证明(二)1.1 (2)

九上教案第一章 图形与证明(二)1.1   (2)

1.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2)九年级数学备课组【学习目标】在掌握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的基础上,探索等边三角形和其它相关知识的证明方法。

【重点、难点】1、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其证明。

2、应用性质解题。

【预习指导】上节课中,我们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进行了证明,请你写出这些定理。

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腰三角形判定定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与交流】1、证明:两角及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简写为“AAS”)2、证明:(1)等边三角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60°。

(2)3个内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证明:(1)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2)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典题选讲】例1.如图,在△ABC中,点O在AC上,过点O作M N∥BC,CE、CF分别是△ABC的内外角平分线,与MN分别交于E、F,求证:OE=OF.例2、在△ABC中,AB=AC,点D在AC上,且BC=BD=AD,则∠A的度数是多少?变式; .如下图,在△ABC中, AB=AC,点D、E分别在AC、AB上,且BC=BD=DE=EA,求∠A的度数。

【课堂练习】1、如图,在△ABC 中,∠B =∠C =36°,∠ADE =∠AED =2∠B ,由这些条件你能得到哪些结论?请证明你的结论。

2、已知:如图,△ABC 是等边三角形,DE ∥BC ,分别交AB 、AC 于点D 、E 。

求证:△ADE 是等边三角形。

【总结】本节课,我们又证明了哪些定理?你掌握了吗?A BC A B CDE。

初三上册数学第一章图形与证明单元试卷

初三上册数学第一章图形与证明单元试卷

初三上册数学第一章图形与证明(二)单元试卷以下是查字典数学网为您举荐的九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图形与证明(二)单元试题,期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关心。

九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图形与证明(二)单元试题时刻:100分钟满分:150分一、选择题(3分8=24分)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40,则那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A.40B.100C. 40或100D. 70或502.使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A.一锐角对应相等B.两锐角对应相等C.一条边对应相等D.两条边对应相等3.下面判定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方法中,错误的是【】A.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也平行B.一组对角相等,另一组对角也相等C.一组对边平行,一组对角相等D.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4.已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当AB=BC时,它是菱形B.当ACBD时,它是菱形C.当ABC=90时,它是矩形D.当AC=BD时,它是正方形5.如图,等腰△ABC的周长为21,底边BC=5,AB的垂直平分线DE 交AB于点D,交AC于点E,则△BEC的周长为【】6.顺次连结四边形四条边的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菱形,则原四边形一定是【】A.平行四边形.B.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C.矩形.D.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7.如图,在□ABCD中,E是BC的中点,且AEC=DCE,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 B. DF=2BFC.四边形AECD是等腰梯形D.△ABE是等腰三角形8.将矩形纸片ABCD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得到菱形AECF.若AB= 3,则BC的长为二、填空题(3分8=24分)9.如图,在△ABC中,C=90,AD平分CAB,BC=8cm,BD=5cm,,那么D点到直线AB的距离是cm.10.等腰梯形ABCD中,AD//BC,AD=3cm,BC=5cm,C=60,则梯形的腰长是cm.11.如图,矩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B=2,BOC=1 20,则AC的长是__________.12.如图,菱形ABCD中,AE垂直平分BC,垂足为E,AB=4.则菱形ABCD的面积是,对角线BD的长是.13.在梯形ABCD中,AD//BC,对角线ACBD,且AC=5cm,BD=12c m,则梯形中位线的长等于______cm.14.如图,菱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分别长6和8,点P是对角线AC 上的一个动点,点M、N分别是边AB、BC的中点,则PM+PN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___.15.如图,若将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绕点A逆时针旋转30到正方形ABCD,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16.如图,有一张面积为1的正方形纸片ABCD,M,N分别是AD,B C边的中点,将C点折叠至MN上,落在P点的位置,折痕为BQ,连结P Q,则PQ= .三、解答题(共102分)17.(本题8分)在等腰△ABC中,AB=AC=8,BAC=100,AD是BAC 的平分线,交BC于D,点E是AB的中点,连接DE.求:(1)求BAD的度数;(2)求B的度数;(3)求线段DE的长.18.(本题8分)如图,已知ACBC,BDAD,AC 与BD 交于O,AC = BD.求证:(1)BC=AD; (2)△OAB是等腰三角形.19.(本题8分)我们把依次连接任意一个四边形各边中点得到的四边形叫做中点四边形.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E,F,G,H分别是AB,BC,CD,DA的中点,依次连接各边中点得到中点四边形EFGH.(1)那个中点四边形EFGH的形状是_________;(2)请证明你的结论.20.(本题10分)如图,已知菱形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延长AB至点E,使BE=AB,连结CE.(1)求证:BD=EC;(2)若E=50 ,求BAO的大小.21.(本题10分)有公路l1同侧、l2异侧的两个城镇A,B,如下图.电信部门要修建一座信号发射塔,按照设计要求,发射塔到两个城镇A,B的距离必须相等,到两条公路l1,l2的距离也必须相等,发射塔C应修建在什么位置?请用尺规作图找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注明点C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出画法)22.(本题10分)如图,在梯形ABCD中,AB∥DC,DB平分ADC,过点A作AE∥BD,交CD的延长线于点E,且C=2E.(1)求证:梯形ABCD是等腰梯形;(2)若BDC=30,AD=5,求CD的长.23.(本题10分)如图,在△ABC中,D是BC边上的一点,E是AD的中点,过点A作BC的平行线交BE的延长线于F,且AF=DC,连接CF.(1)求证:D是BC的中点;(2)假如AB=AC,试推测四边形ADCF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24.(本题12分)如图,等腰梯形ABCD中,AD∥BC,点E是线段AD 上的一个动点(E与A、D不重合),G、F、H分别是BE、BC、CE的中点.(1)试探究四边形EGFH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当点E运动到什么位置时,四边形EGFH是菱形?并加以证明;(3)若(2)中的菱形EGFH是正方形,请探究线段EF与线段BC的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25.(本题12分)我们给出如下定义:若一个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则称那个四边形为等对角线四边形.请解答下列问题:(1)写出你所学过的专门四边形中是等对角线四边形的两种图形的名称;(2)探究:当等对角线四边形中两条对角线所夹锐角为60时,这对60角所对的两边之和与其中一条对角线的大小关系,并说明你的结论.26.(本题14分) 如图,在边长为4的正方形ABCD中,点P在AB上从A向B运动,连接DP交AC于点Q.(1)试证明:不管点P运动到AB上何处时,都有△ADQ≌△ABQ ;(2)当点P在AB上运动到什么位置时,△ADQ的面积是正方形ABCD 面积的;(3)若点P从点A运动到点B,再连续在BC上运动到点C,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当点P运动到什么位置时,△ADQ恰为等腰三角形.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差不多相去甚远。

初中数学九(上)第一章图形与证明讲学稿

初中数学九(上)第一章图形与证明讲学稿

课题: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学习目标:①会阐述、推证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判定定理.②学会比较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的联系与区别.③经历综合应用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的过程,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学习重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的区别.学习难点:用“基本事实”和“已经证明的定理”为依据,证明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

学习过程:一、情景创设:以前,我们曾经学习过三角形,你还记得按边分可以怎样分类吗?1、什么叫做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定义)2、等腰三角形有哪些性质?3、这些性质都是真命题吗?你能否用从基本事实出发,对它们进行证明?二、探索活动:1、合作与讨论: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这是一道文字题,要分清题设和结论,画出图形,写出已知、求证和证明过程已知;在△ABC中,AB=AC求证;∠B=∠C2、思考与讨论怎样证明: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3、通过上面两个问题的证明,我们得到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5、思考与探索“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1)写出它的逆命题:_________________(2)画出图形,写出已知、求证,并进行证明。

6、通过上面的证明,我们又得到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思考:1、在△ABC中,∠A=1100,∠C=350,则△ABC是三角形。

2、如图,在△ABC中,AB=AC,∠A=360,D是AC上一点,若∠BDC=720,则图形中共有()个等腰三角形。

A、1B、2C、3D、43有一个三角形,它的内角分别是200,400,1200,怎样把这个三角形分成两个等腰三角形?分成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的内角分别是多少?三、典例分析1、已知:如图,AB=AC,BD⊥AC,垂足为点D。

求证:∠DBC=21∠A。

2、已知:如图(1)∠EAC是△ABC的外角,AD平分∠EAC,且AD∥BC。

求证:AB=AC(1)(2)AB CDEAB CDEBDAAB CD2、在上图(2)中,如果AB=AC,AD∥BC,那么AD平分∠EAC吗?如果结论成立,你能证明这个结论吗?思:如图,△ABC中∠ABC与∠ACB的平分线交于点D.过点D作EF∥BC交AB于点E、交AC于点F.求证:EF=BE+CF.四练习巩固(一)基础练习1、如果等腰三角形有两边长为3和7,那么周长为_____。

北师大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 1.1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 1 课件

北师大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 1.1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 1 课件

∴AB=AD,OB=OD
∴AC⊥BD,AC平分∠BAD
(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
同理得:AC平分∠BCD, BD平分∠ ABC和∠ADC
D

菱形的两组对边平行且相等
菱形的四条边相等
A
菱形的两组对角分别相等
56
1 2
O
3 4
C
78
B
角 菱形的邻角互补
几何语言
∵四边形ABCD是菱形
对角线
= 菱菱每形形一的的条两两对条条 角对对线角角平线线分互互一相相组平垂对∴分直角∠∴∴,。∴DA∴O∴AABAA∠∠BDA=∠∠=B+BDACO∠13C∥∥AD==C⊥=AB∠∠CB;CO=CB=C24BD∠CB∠D=D==DADO1CBA8DBC0° = 菱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 ∠5=∠6
的长为 ,则另一条对角线的长为 .
12.如图所示,两个全等菱形的边长为 1 米,
一个微型机器人由 A 点开始按 A﹣>B﹣>C
﹣>D﹣>E﹣>F﹣>C﹣>G﹣>A 的
顺序沿菱形的边循环运动,行走 2015 米
停下,则这个微型机器人停在
点.
(1)图中有哪些线段是相等的? 哪些角是相等的?
(2)图中有哪些等腰三角形?直 角三角形?
(3)两条对角线AC、BD有什么 特定的位置关系?
因为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所以它除具有 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外,还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没 有的特殊性质。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
平分,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 对角。
证明:∵四边形ABCD是菱形 ∴AD=BC,AB=CD (菱形的对边相等)
又∵AB=BC ∴AB=BC=CD=AD

九上教案第一章 图形与证明(二) 1.1

九上教案第一章 图形与证明(二) 1.1

1.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1)九年级数学备课组【学习目标】1、进一步掌握证明的基本步骤和书写格式。

2、能用“基本事实”和“已经证明的定理”为依据,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

【重点、难点】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其证明。

2、应用性质解题。

【预习指导】:在初中数学八(下)的第十一章中,我们学习了证明的相关知识,你还记得吗?不妨回忆一下。

1、用_______________的过程,叫做证明。

经过________________称为定理。

2、证明与图形有关的命题,一般步骤有哪些?(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推理和证明的依据有哪几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初中数学中,选用了哪些真命题作为基本事实:(1)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外,还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也都看作是基本事实。

5、在八(下)的第十一章中,我们依据上述的基本事实,证明了哪些定理?你能一一列出来吗?(1)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_________;(7)______________________;(8)______________________;(9)______________________;(10)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年级数学第一章图形与证明复习题(1)

9年级数学第一章图形与证明复习题(1)

第一章图形与证明复习题(1)一、基础练习1、若顺次连结一个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图形是正方形,那么这个四边形的对角线 A 、互相垂直 B 、相等 C 、互相平分 D 、互相垂直且相等 ( )2、如图,在□ABCD 中,E 是BC 的中点,且∠AEC=∠DCE ,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BF=21DF B 、S △FAD =2S △FBE C 、四边形AECD 是等腰梯形 D 、∠AEB=∠ADC , 3、如图所示,正方形ABCD 的面积为12,ABE △是等边三角形,点E 在正方形ABCD 内,在对角线AC 上有一点P ,使PD PE 的和最小,则这个最小值为( )A. B. C .3 D4、如图,在梯形ABCD 中,AB ∥CD ,中位线EF 与对角线AC 、BD 交于M 、N 两点,若EF=18㎝,MN=8㎝,则AB 的长等于 。

5、如图,直线L 过正方形ABCD 的顶点B ,点A 、C 到直线L 的距离分别是1和2,则正方形的边长是 。

二、例题精讲例1、如图,把矩形纸片ABCD 沿EF 折叠,使点B 落在边AD 上的点B ′处,点A 落在点A ′处,(1)求证:B ′E=BF ;(2)设AE=a ,AB=b, BF=c,试猜想a 、b 、c 之间有何数量关系,并给予证明.21LDC BA 第5题图NM F E DC B A第4题图 A EP B C ABCDEFA ′B ′例2、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 中,AD ∥BC ,AB ⊥AD ,AB =10 3 ,AD 、BC 的长是x 2-20x+75=0方程的两根,判断以点D 为圆心、AD 长为半径的圆与以C 圆心BC 为半径的圆的位置关系 。

例3、问题探究(1)请在图①的正方形ABCD 内,画出使∠APB =90°的一个..点P ,并说明理由. (2)请在图②的正方形ABCD 内(含边),画出使∠APB =60°的所有..的点P ,并说明理由. 问题解决如图③,现有一块矩形钢板ABCD ,AB =4,BC =3,工人师傅想用它裁出两块全等的、面积最大的△APB 和△CP ’D 钢板,且∠APB =∠CP ’D =60°,请你在图③中画出符合要求的点P 和P ’,并求出△APB 的面积(结果保留根号).AC第一章图形与证明复习题(2)1、将矩形纸片ABCD 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AE 、EF 为折痕,∠BAE =30°,AB =3,折叠后,点C 落在AD 边上的C 1处,并且点B 落在EC 1边上的B 1处.则BC 的长为( ).A 、3B 、2C 、3D 、322、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1,M 是AB 的中点,N 是BC 中点,AN 和CM相交于点O ,则四边形AOCD 的面积是( )(A )16 (B )34 (C )23 (D ) 343、在△ABC 中,BC =10,B 1、C 1分别是图①中AB 、AC 的中点,在图②中,2121、C 、C 、B B 分别是AB ,AC 的三等分点,在图③中921921;C 、C C B 、、BB 分别是AB 、AC 的10等分点,则992211C B C B C B +++ 的值是( ) A . 30 B . 45 C .55 D .60① ② ③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平行四边形ABCD 的顶点A 、B 、D 的坐标分别是(0,0),(5,0),(2,3),则顶点C 的坐标是 。

苏科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苏科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初三上册数学知识点整合第一章图形与证明(二)1、等腰三角形(1)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及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也相等判定:SSS、SAS、ASA、AAS、(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性质及推论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判定: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等角对等边)推论: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即“三线合一”)(3)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定理性质定理: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并且每个角都等于60度;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都满足“三线合一”的性质;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3条对称轴。

判定定理:有一个角是60度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或者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4)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的边的性质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度,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2、直角三角形(1)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命题包括已知和结论两部分;逆命题是将倒是的已知和结论交换;正确的逆命题就是逆定理。

(3)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定理: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HL)3、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判定: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2)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3)如何用尺规作图法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以线段的两个端点A、B为圆心,以大于AB的一半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M、N;作直线MN,则直线MN就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4、角平分线(1)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定理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判定:在一个角的内部,且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初三上册数学第一章图形与证明复习教学案

初三上册数学第一章图形与证明复习教学案

初三上册数学第一章图形与证明(二)复习教学案以下是查字典数学网为您举荐的初三上册数学第一章图形与证明(二)复习教学案,期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关心。

初三上册数学第一章图形与证明(二)复习教学案一、知识回忆:[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1)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定理:__________________,(简称:______)定理:___________________,(简称:______)2、写出上面两个定理的符号语言(请完成下表)文学语言图形符号语言等边对等角在∵________;________。

三线合一( (1)∵AB=AC,BAD=CAD_ 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

3、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三角形中位线:图形:几何语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角形中位线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直角三角形的全等判定1、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简写(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简写(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简写(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简写( )2、角平分线性质:________ 角平分线判定:_ _ _ _ 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1、平行四边形的三条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图形:几何语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图形:几何语言:(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__________________ ( )3、矩形的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图形:几何语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矩形的判定:图形:几何语言:(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__________________ ( )3、菱形的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图形:几何语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菱形的判定:图形:几何语言:(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__________________ ( )菱形的对角线把菱形分成________三角形或是___________三角形菱形的面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正方形的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图形:几何语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正方形的判定:图形:几何语言:(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__________________ ( )[4] 等腰梯形1.一组对边________,另一组对边________的四边形叫梯形.2.两种专门的梯形直角梯形:有一个角是__________的梯形叫直角梯形等腰梯形:___________相等的梯形叫等腰梯形3、依照等腰梯形的定义,一个图形要成为等腰梯形,第一它必须是_____,还要具备_____相等;4、等腰梯形的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形:几何语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等腰梯形的判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形:几何语言:(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梯形中位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形:几何语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梯形中位线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达标测试】1.在△ABC中,D、E分别是边AB、AC的中点,若BC=5,则DE的长是________________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则那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______ ______________3.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是7和3,则下列四个数中,第三条边的长是( )A.8B.7C. 4D.34.已知四边形ABCD是菱形,O是两条对角线的交点,AC=8cm,DB= 6cm,•菱形的边长是________cm.5.如图,在菱形ABCD中,CEAB,E为垂足,BC=2,BE=1,求菱形的周长和面积.6.如图,在△ABC中,AB=AC=8,AD是底边上的高,E为AC中点,则DE= .7.把一张矩形纸片(矩形ABCD)按如图方式折叠,使顶点B和点D重合,折痕为EF.若AB = 3 cm,BC = 5 cm,则重叠部分△DEF的面积是cm2.8、如图,点D、E、F 分别是三边上的中点.若的面积为12,则的面积为.9.已知: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在BC和CD上,AE = AF.(1)求证:BE = DF;(2)连接AC交EF于点O,延长OC至点M,使OM = OA,连接EM、FM.判定四边形AEMF是什么专门四边形?并证明你的结论.10.如图,已知:口ABCD中,BCD的平分线交边于,的平分线交于,交于.求证:.11.如图,AD∥FE,点B、C在AD上,2,BF=BC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数学图形证明题精华版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数学图形证明题精华版

九年级(上)数学图形证明题1如图11△ABC 为等边三角形,D 、F 分别为BC 、AB 上的点,且CD =BF ,以AD 为边作等边△ADE . (1)求证:△ACD ≌△CBF .(2)点D 在线段BC 上何处时,四边形CDEF 是平行四边形且∠DEF=30图112.如图,点E 、F 在BC 上,BE=FC ,AB=DC ,∠B=∠C .求证:∠A=∠D .3.(本小题8分)如图4所示,BAC ABD ∠=∠.(1)要使OC OD =,可以添加的条件为: 或 ;(写出2个符合题意的条件即可)(4分)(2)请选择(1)中你所添加的一个条件,证明OC OD =.(4分)4.(本小题10分)已知,如图5所示,E 、F 是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AC 上 的两点,AF =CE ,DF =BE ,DF ∥BE .D OC BAF D C(1)求证:△AFD ≌△CEB (5分)(2)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吗?请说明理由.(5分)5.(本小题12分)阅读探索:“任意给定一个矩形A ,是否存在另一个矩形B ,使它的周长和面积分别是已知矩形周长和面积的一半?”(完成下列空格) (1)当已知矩形A 的边长分别为6和1时,小亮同学是这样研究的:设所求矩形的两边分别是y x 和,由题意得方程组:⎪⎩⎪⎨⎧==+327xy y x ,消去y 化简得:06722=+-x x ,∵△=49-48>0,∴x 1= ,x 2= . ∴满足要求的矩形B 存在.(3分)(2)如果已知矩形A 的边长分别为2和1,请你仿照小亮的方法研究是否存在满足要求的矩形B .(4分)(3)如果矩形A 的边长为m 和n ,请你研究满足什么条件时,矩形B 存在?(5分)6.(本题5分)已知:如图,在□ABCD 中,AE 是BC 边上的高,将△ABE 沿BC 方向平移,使点E 与点C 重合,得△GFC . 求证:BE =DG .7. (10分) 如图,AC 平分BAD ∠,BC AB ⊥,垂足为点B ,DC AC ⊥,垂足为点C. (1)请你判断△ABC 与△ACD 是否相似,并说明理由;(2)若6=AB ,10=AD ,求AC 的长.8.(13分)在一块长16m ,宽12m 的矩形荒地上,要建造一ABC DEF G个花园,要求花园面积是荒地面积的一半,且整体图案成轴对称图形...........下面是小华、小芳与小明的设计方案.请你根据以上的对话,完成下列问题.(1)你认为小华所设计的花园的形状是 ,整个设计图案共有 条对称轴; (2)请你帮助小芳计算出道路的宽度x 的值;(3)请你根据小明的设计方案在图3中画出符合..设计条件....的草图,然后根据你所画的草图求出该等腰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的长.9、(本题8分)已知:如图,在矩形ABCD中,AF=DE,求证:BE=CF10、(本题7分)某几何体的三 视图及相关数据如下 (1)该几何体是 (2)求该几何体的体积。

初三数学图形与证明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数学图形与证明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数学图形与证明试题答案及解析1.如图,把一块含有45°角的直角三角板的两个顶点放在直尺的对边上.如果∠1=20o,那么∠2的度数是(▲ )A.30o B.25oC.20o D.15o【答案】B【解析】略2.如图,网格中的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ABC每个顶点都在网格的交点处,则sinA= .【答案】.【解析】如图,作AD⊥BC于D,CE⊥AB于E,由勾股定理得AB=AC=,BC=,AD=,可以得知△ABC是等腰三角形,由面积相等可得,BC•AD=AB•CE,即CE=,sinA===,故答案为:.【考点】1.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2.三角形的面积;3.勾股定理.3.如图,AB∥CD,直线EF分别与AB、CD交于点E、F,若∠AEF=40°,则∠EFD的度数为()A.20° B.40° C.50° D.140°【答案】B【解析】根据AB∥CD可得∠EFD=∠AEF=40°.【考点】平行线的性质.4.如图,已知点A(-1,0)和点B(1,2),在y轴上确定点P,使得△ABP为直角三角形,则满足条件的点P共有()A.5个B.4个C.3个D.2个【答案】B.【解析】当∠BPA=90°时,即点P的位置有2个;当∠ABP=90°时,点P的位置有1个;当∠BAP=90°时,在y轴上共有1个交点.试题解析:如图:(1)以A为直角顶点,可过A作直线垂直于AB,与y轴交于一点,这一点符合点P的要求;(2)以B为直角顶点,可过B作直线垂直于AB,与y轴交于一点,这一点符合点P的要求;(3)以P为直角顶点,与y轴共有2个交点.所以满足条件的点P共有4个.故选B.【考点】一次函数综合题.5.两圆的半径分别为3cm和4cm,圆心距为2cm,两圆的位置关系是()A.内切B.外切C.相交D.内含【答案】C.【解析】圆心距为2cm,小于两圆的半径和7cm,大于两圆的半径差1cm,根据圆和圆的位置关系可得,两圆的位置关系是相交,故答案选C.【考点】圆和圆的位置关系.6.如图,在⊙O中,弦AC∥半径OB,∠BOC=50°,则∠OAB的度数为()A.25°B.50°C.60°D.30°【答案】A.【解析】∵∠BOC=2∠BAC,∠BOC=50°,∴∠BAC=25°,∵AC∥OB,∴∠BAC=∠B=25°,∵OA=OB,∴∠OAB=∠B=25°,故选A.【考点】1.圆周角定理;2.平行线的性质.7.如图,把一块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若∠1=50°,则∠2的度数为().A.50°B.40°C.30°D.25°【答案】B.【解析】由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可求得∠3的度数,然后求得∠2的度数.试题解析:解:如图,∵∠1=50°,∴∠3=∠1=50°,∴∠2=90°﹣50°=40°.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注意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定理的应用是解此题的关键.【考点】平行线的性质.8.如图,AB∥CD,CP交AB于点O,AO=PO,∠C=50°,则∠A= °.【答案】25【解析】∵AB//CD,∴∠POB=∠C=50°,∵OA=OP,∴∠A=∠P,∵∠A+∠P=∠POB,∴∠A=25°.【考点】1.平行线的性质;2.三角形外角的性质.9.如图,点A,B,C在圆O上,OC⊥AB,垂足为D,若⊙O的半径是10cm,AB=12cm,则CD= cm.【答案】2.【解析】先根据垂径定理求出AD的长,在Rt△AOD中由勾股定理求出OD的长,进而利用CD=OC-OD可得出结论.试题解析:∵⊙O的半径是10cm,弦AB的长是12cm,OC是⊙O的半径且OC⊥AB,垂足为D,∴OA=OC=10cm,AD=AB=×12=6cm,∵在Rt△AOD中,OA=10cm,AD=6cm,∴OD==8cm,∴CD=OC-OD=10-8=2cm.【考点】1.垂径定理;2.勾股定理.10.(8分)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是边BC、AC的中点,过点A作AF∥BC交DE 的延长线于F点,连接AD、CF.当△ABC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ADCF是菱形?为什么?【答案】当△ABC是直角三角形时,四边形ADCF是菱形,理由见解析【解析】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以及条件先证明四边形ADCF是平行四边形,然后再证明对角线垂直即可.试题解析:当△ABC是直角三角形时,四边形ADCF是菱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